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审计理论与方法

时间:2023-09-01 16:48:50

导语: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审计理论与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技术;应用;创新发展

1 水利工程渗水原因

1.1 穿墙管引起的渗水

在某些电灌站泵房工程中有各种管(风、水、电)与主体工程相联结,如果接口处不密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就易出现蜂窝麻面,导致渗水。

1.2 施工缝引起的渗水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作业面大,将会人为地使连续作业的混凝土分成几个单元,这样会造成单元间缝隙,这些缝隙就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如果施工中所用的模板支撑不牢、不严密,很容易造成跑浆,甚至出现蜂窝麻面,势必造成缝隙渗水。

1.3 大面积降雨引起的渗水

首先,排水不畅造成的渗水,如果遇雨天停电或出现其它机械故障,基坑水上涨,淹没垫层,在底板基面四周基坑淤积着降水,就会造成排水不良,形成大面积渗水;其次,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由于拌和不均、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孔隙大,以至于出现大面积渗水。

1.4 变形缝引起的渗水

管道或工程相连接部位由于止水带固定不牢,偏离中心,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较大孔洞或者蜂窝麻面,都会造成大面积的渗水。

2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过程中防渗墙技术的应用

2.1 薄型抓斗的防渗墙技术

主要是采取斗宽为 0.3m 的薄形抓斗挖土开槽方式,进行土石的挖掘及开槽工作,然后使用凝灰浆体在土面上浇注成薄壁防渗,或者自凝灰浆形成薄壁防渗墙,最大成墙深度为 40 m。这种方式还可以广泛适用于粘土、砂土、卵石、砂砾等具有一定量的土层及粘土的土质中。

2.2 多头深层搅拌截渗墙技术

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一些软弱地基改良所应用的防渗墙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承载力。这种技术是将单头以及双头作为基础,对防渗墙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而来的。其可以通过对双动力多头深层搅拌机,把多个钻杆带动起来,采用固定的推力对钻杆上的钻头进行推动,以能够使钻头可以钻到土层的预定深度中,最后将钻杆进行提升,同时保持钻杆的搅拌状态达到孔口。在此过程中,水泥浆泵从高压输送管中把水泥浆推送入钻杆,然后把水泥浆通过钻头射入到土壤中,并与其充分进行搅拌融合。随之就把双动力多头深层搅拌桩机调平移位,一直将这一过程进行重复,宜到防渗墙形成。这一技术在砾石层中不适用。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要确保墙体垂直

在进行灌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双动力多头深层搅拌桩机机身以及塔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正,确保其垂直度是控制在 1‰内。为保证其垂直度,需要在机体上安装偏斜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在其偏斜度超过允许范围时,系统自动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

(2) 保证截渗墙的质量

为了确保浆液输送的有效性,需要使用3个并列的挤压泵,对于喷浆情况采用喷浆记录仪时刻进行记录,降低人为影响。如果一旦出现钻头不返浆或者是喷浆压力衰减大的问题的对候,就要立即停止钻杆提升,或者加大泵的排量。

(3) 应保证防渗墙的墙体厚度

扩大钻头内直径,以能够确保其墙体厚度的有效性。

2.3 锯槽法成墙工艺

在锯槽法成墙工艺中,上下往复切割的锯槽机的刀杆以一定的倾角和速度向前移动开槽; 被锯切割下来的土体由排渣系统排出槽外,同时采用泥浆护壁,最后浇筑塑性混凝土,形成宽度为 0. 2~0. 3m 的防渗墙体。锯槽机由行走底盘、动力及传动系统、刀杆及支架加压系统、排渣系统、起重设施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传动切割方式有机械式与液压式2种。不同规格组合的刀杆,使开槽宽度可达0. 2~0. 5m、深度达到40m。锯槽法适应于粘土、砂土和卵石粒径小于100mm 的砂砾石地层。其优点是成槽连续、工作效率高、墙体连续、质量好,并且成墙深。

2.4 链斗法成墙防渗墙技术

链斗法成墙防渗墙技术是使用链斗式开槽机和可旋转链斗,在排桩上面进行土壤的移动工作,并将排桩下放置成墙体需要的深度,开槽机前进开挖沟槽,同时还要用泥浆进行护壁,链斗式开槽机最大开槽宽度可达16~50 cm,深度最深达10~15 m。链斗法成墙防渗墙技术主要适用于砂土、砂砾含量≤30%、粒径不大于槽厚的砂砾地质或粘土地质中。由链斗式开槽机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取土,同时将斜放的排桩下放到成墙深度,开槽机前进开挖沟槽,并采用泥浆护壁,其浇筑混凝土方法类似锯槽法。

2.5 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设备主要由浇筑机、造孔机和混凝土搅拌机三部分组成。这项工艺就是利用造孔机成型器内的喷嘴,射出高速水流来切割土层,成型器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或反循环出渣。槽孔形成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形成薄壁防渗墙。

2.6 倒挂并法成墙工艺

倒挂井式防渗墙是一种用土法修筑的垂直防渗墙,其主要特点是用人工挖,井的方法来代替冲击钻造孔,每井浇成一个混凝土井,各井柱互相搭接,构成整片的混凝土墙,切断透水地层,这样,就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利用倒挂井法成墙工艺,不需要专门的成槽机械,也不需要用泥浆护壁。

3 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3.1钻孔机械

钻孔机械是防渗墙施工的主要设备。自20 世纪50 年代引进防渗墙技术至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我国防渗墙施工的钻孔设备仍主要是仿苏式钢绳冲击钻机。旧式钢绳冲击钻机的钻孔原理是利用钻头对地层进行反复冲击破碎, 直至地层碎屑被破碎到能被泥浆悬浮, 因而功耗大。抓斗挖槽机因其挖土方式不同可分为液压抓斗和钢绳抓斗。液压铣槽机是建造地下连续墙的最先进的设备。

3.2造孔工艺

造孔机械的进步也带来了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适用不同地层的各种造孔工艺应运而生。在许多中小型工程防渗墙施工中, 钻劈法仍然是较多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砂卵石地层。为降低造价, 多选用当地粘土搅拌的泥浆固壁。我国建造的多数混凝土防渗墙均是采用这种方法施工的。

3.3固壁泥浆

固壁泥浆是防渗墙造孔的稳定液。国外很早就使用膨润土作为钻孔固壁材料。长期以来, 我国绝大多数工程都是使用工程所在地的粘性土搅制泥浆。这种落后的工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而且粘土泥浆一般质量不好, 也影响了造孔质量。近年来, 随着造孔工艺的改进, 固壁泥浆也越来越多地用了膨润土造浆。膨润土泥浆固壁性能好、泥皮薄、清孔效果好。同时由于膨润土造浆率高, 容易搅拌, 综合成本并不比粘土泥浆高。

4 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中防渗墙的应用较为普遍,并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防渗墙施工技术也得到不断地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创新防渗墙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兰中伟.论述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1).

第2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的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第3篇

关键词:审计理论;发展脉络;审计著作

一、审计理论的探索奠基阶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特许注册会计师”的国家,倡导详细审计,通过审核一个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来发现记账差错和会计舞弊行为。其审计理论探索可以追索到17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皮克斯利和迪克西,他们提出的理论是审计学科发展繁荣的必要准备。

随着20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发展中心逐渐由英国转变为美国,美国开创了完善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和审计准则体系,审计理论的探索也相应进入一个新阶段,以罗伯特·希斯特·蒙哥马利为代表人物,开始了对审计新思想、新方法、新范围和新理论的研究探索。蒙哥马利在1912年出版《审计理论与实践》,从此美国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审计理论框架。文中指出审计的主要目的,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新思想,主张“应将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必要范围与评价委托人的内部控制系统联系起来”。

审计理论发展的奠基阶段的标志是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它是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的重要著作。《审计理论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理论的探求”、“审计方法论”等部分。莫茨和夏拉夫教授的巨著确立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首次明确了会计与审计的关系,建立了科学的审计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基本审计学概念,指出审计具有集合科学的性质,对审计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构想,影响到审计理论的确立阶段性成果《基本审计概念公告》和《审计理论——评价、调查与判断》,被现代审计广泛引用,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 审计理论的确立阶段

美国会计学会是审计理论得以发展并确立的标杆,其发表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标志着审计理论的正式确立,是迄今为止所有审计定义的基础权威性指南,从此,审计理论具有完整的结构体系,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得到世人承认。

《基本审计概念说明》提出了“会计”的概念,对审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审计的职能作用主要在于“价值增值”,将审计的增值作用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相联系。同时也看到了审计职能随着使用者的需要而在内部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等方面扩展的趋势,审计领域扩展到预算和预测、对纳税申报单、内部控制、中期财务报表和年报中未审计信息的审计甚至社会审计等。还论述了审计人的属性和其他个人特性。《基本审计概念说明》继承了莫茨和夏拉夫教授的精华,界定了审计的定义,进一步澄清明确了审计的职能,提出了审计职能扩展的条件,从个人和结构两方面提出了审计人的属性,发展了审计调查方法,明确了审计报告的作用,从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来看,属于使用者导向的审计理论。   

三、 审计理论的应用阶段

审计理论应用阶段的开端起源于尚德尔于1978年著《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该书继承和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思想和理论框架。在《审计理论》一书中,尚德尔给“审计”下的定义是“人类为了建立对某种标准的遵循性而进行的评价过程,其结果是得出一种意见”。同时提出了审计的三个基本假设。该书明确了审计理论中审计结构的概念并归纳了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审计理论》还明确提审计结构的概念,即选择能达到审计目的的标准,审计人员把真实模式改组成标准结构所要求的形式以便进行提要或判断,得出结论,在审计报告中表达审计人员的判断,提供给用户。同时提出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包括目的、标准、判断、证据和衡量(标准),进而归纳出了形成意见或判断的心理过程,举例分析了复杂的证据结构和运用标准。

尚德尔从信息论的角度对审计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的定义,提出了对审计理论结构及其基本要素的设想,将信息学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探讨了审计原则及其主要组成,跳出了以往审计理论研究局限于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扩大到经营、决策审计甚至更广的范围,是现代审计逻辑框架结构体系的完整代表,并一直沿用至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 审计理论的最新发展

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也就是审计学科体系与会计学科分离的过程,审计学科有理论支撑,是一门单独成科的学科体系。上述审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反映了审计理论研究从建立到繁荣的历史。在审计经典理论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互动互补,相互促进。审计基本理论是用来指导审计实践的具有规律性本质性的抽象概括与说明,审计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第4篇

[关键词] 自然资产;环境审计;政府审计

,环境保护尤其是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在我国已广泛开展,政府在创建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着力推进自然资产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工作,并将其贯穿到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政府各部门中。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控制与约束体系,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入及环境保护投资的深入进行,自然资产审计工作也相应开展并逐渐深化。

所谓自然资产审计,是以政府为审计主体,以自然资产及相关的财政资金运行为对象,采用常规财务审计与资源环境经济学审计相结合的,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资产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的工作。自然资产审计从国家角度,以审计的方法为自然资产的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保障,通过自然资产审计,保证国家有关自然资产保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得到切实履行,保证国家与自然资产有关财政资金收支的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与效益性,促进自然资产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

一、自然资产审计的产生及其重要意义

迄今为止,尚没有“自然资产审计”的正式提法,但其工作在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已经开展。自然资产审计是随着对环保资金审计、专门环境保护项目审计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而与一般环境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资产审计主要是针对自然资产的开发、利用、建设及其资金使用情况而开展的。

(一)我国自然资产审计的产生及现状

自然资产审计是随着我国环保资金投入的加大而得到发展的。“十五”期间,环保投资达到7000亿元,投资的重点是水、森林及生态区等自然资产,包括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长江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这些环保投资项目都与自然资产投资及保护有关,国家审计部门围绕上述项目开展了自然资产审计。1998年在先行开展了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资金审计的基础上,于1998年-2002年间进行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审计,并于其间进行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资金专项审计调查。2004年,国家审计署组织开展了“三河一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在总结对水资源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审计署于2004年编制《重点区域水环境审计规范操作指南》的草稿。同年,在已有的水、大气环境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审计署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审计的试点,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针对其建设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

青藏铁路工程既是一项巨大的经济建设工程,又是一项巨大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青藏铁路跨越的区域是我国和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国家审计署于2005年组织了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了问题,并总结了经验。

上述进行的以自然资产保护及其投资为对象的国家审计应当属于自然资产审计的。

(二)开展自然资产审计的重要意义

开展自然资产审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从其理论意义来看,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是进一步丰富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产审计面临诸多理论问题,如审计对象与范围的确定、审计方法的更新、自然资产效益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运用、自然资产审计的依据与标准等。

二是从宏观上明确政府审计部门在国家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探讨有可操作性的审计活动的基础上,使自然资产审计成为国家贯彻发展观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链条。

三是在当前资源日益枯竭、能源日益紧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在探索有针对性的自然资产与自然资产审计体系中,使资源由“无价”向“有价”转变,使自然资源真正变为自然资产。要完善自然资产会计与审计的理论体系,应探索一条自然资产会计与审计体系相对独立,自然资产会计作为自然资产审计体系基础,自然资产审计体系作为自然资产会计保障的路子,这在目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进行自然资产审计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资产审计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驾护航。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使用是其基础内容。明确自然资产审计体系及其内容,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进而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资产审计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计划及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九五”期间环境保护累计投资3600亿元,达到GDP近1%,十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投资700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3%,”十一五“环保投资将达到13750亿元,占GDP的1.6%,环境保护投资逐年加大。这些投资一部分是围绕自然资产保护及维护而展开的,而对这些自然资产保护项目进行审计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与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供有力的审计工具。

自然资产审计有利于我国绿色国民经济的展开。自2005年开始,我国启动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试点工作,前期选择10个省市进行,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试点。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自然资产的核算,开展自然资产审计,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与审核作用。

自然资产审计有利于国家对自然资产的信息掌握。环境投资项目审计不仅是审计手段,更是信息反馈的重要工具,通过开展相关审计或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使国家有关部门更直接、更客观地了解相关信息,在总结经验、反馈信息的基础上,为相关自然资产宏观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

二、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从笔者的检索来看,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对自然资产审计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有关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研究散布于环境审计的研究之中,自然资产审计与环境审计并没有从理论上分开。

陈思维(1998)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环境审计,提出了各环境因子对环境的评审方法,纳入评价的环境因子包括水、大气及物种生态资源,上述环境因子实际即为自然资产的组成部分。在这些内容中,作者重点指出了经济活动对上述环境因子影响的评价方法。

理论界对土地、能源与水等独立的自然资产的审计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建刚(2002)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土地污染的起源及其审计程序,对我国目前土地污染审计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杜水清(1994)、朱云峰等(1997)、李兰瑛(2001)、邹卫星等(2005)主要从土地出让金角度提出了土地资源的审计方式、内容与途径。

在能源审计方法,刘国常(1999)最早介绍了美国能源审计的起因、审计方法及其实施。其他相关能源审计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审计的范围、程序和方法方面。

审计署与中科院(2004)联合进行的科研项目《政府环境审计研究与实践示范项目》中,初步研究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的理论与方法,在先期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案例研究,这是对生态资产进行审计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尝试。

耿建新等(2005)从水循环角度,以水资金循环为切入点,在城市水资金及基循环过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水环境审计的方式,第一次系统地开展了水资源审计方面的研究。

以上研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自然资产审计的研究内容及实施的方法技术,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这些研究存在以下特点与不足。

1.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关于自然资产审计的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学术界甚至没有出现自然资产审计的提法。

2.大部分以资金作为切入口。从土地、水、生物多样性审计研究来看,大部分以资金为切入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没有得到广泛,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审计研究仍然没有脱离财务审计的范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资产审计。

3.对自然资产的定位不准确。其中一部分自然资产审计属于自然资产审计相关的内容,而并非自然资产审计,如土地污染审计属于自然资产审计内容,而土地出让金审计则不完全属于自然资产审计的范畴。

4.研究尚欠深入。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与利用研究不够,使自然资产审计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有待深入。可见,我国对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的实践的开展和需要。而在现实情况的推动下,自然资产审计的实践在大量开展之中,理论上的缺乏也使审计实践开展产生一些不足之处。

三、我国自然资产审计实践的特点及评价

我从国自然资产审计的发展来看,以政府为主体的自然资产审计实践已经展开,而且审计实践在某种程度上领先于自然资产审计理论。从我国已开展的自然资产审计实践来看,具有以下特点与问题。

(一)资产审计主要是围绕环境保护资金审计展开的

从我国已有的审计实践来看,基本上是围绕财务收支及被审计单位使用的资金为对象展开的,主要是审计与检查国家环境保护资金来源与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与正确性。这主要是因为:(1)资金是一个项目的血液,是整个审计工作中审计的核心,以资金收支为主线展开审计符合传统的审计习惯,也便于使用已有的审计依据与审计标准;(2)审计人员的背景大多为财务或审计。根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韩竞一等,2005),目前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中“审计”与“会计”人员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76.2%,而被调查对象中没有一人具有资源环境学专业的学科背景;(3)尚没有专门自然资产审计的规范或指南,进行自然资产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相当的特殊规范或指南,而从目前来看,除了国家审计署的《重点区域水环境审计规范操作指南》草稿外,再没有其他形式的规范或指南供。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或经验背景使他们对资金审计轻车熟路,而对专门的自然资产审计却可能力不从心。

(二)尚没有形成明确的自然资产审计对象

自然资产审计与环境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资产审计有比较明确的审计对象。从我国已经开展的环境审计来看,其审计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及地方财政部门的专项环保资金;(2)环保部门的财政资金收支;(3)环保工程项目;(4)单位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从上述环境审计的审计对象来看,都不能直接作为自然资产审计的审计对象。要明确自然资产审计的对象,首先要明确自然资产的内容与范围,根据本章相关内容,自然资产主要包括地下资产、森林资产、水资产、土地及生态系统资产等,因此,自然资产审计的审计对象即应当为上述的自然资产及相关的资金运动,以这些自然资产为对象,实施审计、制定审计标准、寻求审计依据、搜集审计证据、实施审计程序,目的是保证自然资产的合理、有效利用,促进自然资产的可持续利用和、的可持续。

(三)审计的方法主要是财务审计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目的、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而采取的种种手段的总称,在选用审计方法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为:特定目的原则、与被审计单位相适应原则、与审计主体相适应原则(陈正兴,2001)。在审计方法上,已有的审计实践基本上仍使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如“性复核”、“统计抽样”、“调查与会谈”等,一些先进的分析评价方法还未被广泛到环境审计的实践中。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的环境审计与实践工作者在审计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环境审计实务的技术、方法探讨较少,对环境审计实务中如何恰当选择、使用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也未作深入探讨,这些在自然资产审计方面也几乎是空白。自然资产审计的方法还有待深化与发展,不应仅局限在传统财务审计的范围内。

(四)国家审计机关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照审计主体来分,审计可以分为国家环境审计、社会环境审计与内部环境审计,对于自然资产审计来说,国家审计作为整个审计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是由于:(1)审计对象的特殊性。我国自然资产大多为国家所有,其中一部分授权机构单位或部门占有、管理或使用,在自然资产的维护、更新与投资上,基本上是以国家为主的。当然,一些自然资产并没有明确的占用单位,只能以国家审计为主体展开;(2)自然资产效益的特殊性。自然资产大部分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其效益大多体现在其生态与社会效益上,而这些效益具有外部性特殊,没有国家的审计与监督,资产可能会被“过度”(低效、无效、负效)使用。因而,自然资产审计是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展开的,国家审计机关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他审计主体(社会审计、内容审计)功能相对弱化。

(五)与自然资产会计相脱节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Unetal.,2003)提供了自然资产会计的理论框架与核算思路。自然资产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以利于自然资产的开发、维护、管理决策。从一般的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来看,会计是审计的基础,也是审计赖以开展的信息载体,审计的职能是合理确认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与正确性。但是自然资产会计与自然资产审计已经脱离了上述关系,二者相互脱节,并没有融合在一起,自然资产审计的开展直接以相关的环境资源法规为依据而展开,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其主要原因如下:(1)自还没有一部自然资产会计方面的专门的准则或规章制度,以自然资产会计为对象展开审计不具有现实性;(2)审计结果要求的特殊性,在自然资产审计的审计结果中,要求体现自然资产管理、建设资金收支的合法性与正确性,还要体现自然资产使用与管理的可持续性及其使用效益状况,这些都不是自然资产会计所能够完全解决的。

四、我国自然资产审计的发展方向

从以上对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资产审计尚未形成体系,其研究领域多样、研究方法不统一,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完善。笔者认为,自然资产审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明确其发展方向。

(一)构建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框架

要完善自然资产审计体系,推动自然资产审计研究的深入,首先应构建统一的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框架。完善的自然资产审计理论框架应包括自然资产审计的标准、自然资产审计的依据、自然资产审计的对象、自然资产审计的内容、自然资产审计的目标、自然资产审计的方法、自然资产审计的程序、自然资产审计与自然资产会计的关系及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二)对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与总结

国外开展环境审计较早,也比较深入,如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了多项环境审计的指南及环境审计的经验总结,一些国家也开展了相应的环境审计工作。在这些研究中,一部分即为自然资产审计的内容,如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1997年9月在塔林(爱沙尼亚)召开的第四次工作组会议上,了《自然资源会计》的文件,其第一部分阐述了最高审计机关在自然资源会计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借鉴与总结。

(三)探索适用的自然资产审计方法

进行自然资产审计,即有传统财务审计的一些特殊,而更有其特殊之处,需要更合适的自然资产审计方法,如实地调查、政策评估、资产估值、成本-效益评估、环境评价,推行“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5E”(加环境性与公平性)审计。

(四)促进自然资产审计与自然资产会计的衔接与协调

自然资产会计与审计最终努力方向是构建宏观与微观协调、会计与审计一体化的综合体系。自然资产会计与审计的最终目的都是推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只不过达到此目的的手段不同,会计以价值管理推动资产管理,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数量与价值信息,促进合理决策的形成;审计从审计依据与审计标准出发,通过审计技术的运用和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审计判断,以改进自然资产管理与决策。可见,自然资产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审计所用,审计又为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参考

[1]陈思维。环境审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审计出版社,2001.

[3]杜水清。对国有土地资金审计的思考[J].中国审计,1994,(1):38-39.

[4]朱云峰等。浅谈土地使用出让金审计的内容和方法[J].中州审计, 1997,(5):9.

[5]刘国常。美国的能源审计[J],审计研究,1999,(2):48-50.

[6]李兰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审计的几个环节[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6):15-16.

[7]王建刚。西方发达国家污染土地审计的引介[J].中国标准化,2002,(7):24

[8]韩竞一等。中国审计实务问卷调查及初步分析[J].审计研究,2005,(4):46-48.

[9]邹卫星等。浅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J].国土资源通讯,2005,(16):42-43.

[10]耿建新等。城市水资金有效循环过各的保证措施探讨[C].中荷环境审计国际研究会论文集,2005年11月。

第5篇

【关键词】环境审计 环境保护 监督

一、引言

工业革命之后,不少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的相关研究出现相对较晚,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学术界和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进行研究。1995年,在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但目前为止,我国环境审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环境审计落后于国际环境审计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回顾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科学发展观”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审计工作,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环境审计应以其独立的监督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的活动中,发挥其监督作用。为此,必须分析、研究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以创造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实务规范。

(一)关于环境审计的职能

环境审计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有力工具,在经济活动中会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此就环境审计职能作出阐述,以其推动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王炜、王阳和雷东风(2000)认为,监督、鉴证、评价和防护是环境审计的主要职能;王学龙(1997)认为,监督、鉴证和评价是环境审计的三大职能。

(二)关于环境审计的主体

我国早期学者通常认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监管部门。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问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我国学者对环境审计主体的认识已经更加全面,陈思维、李菊香(2010)认为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由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共同组成。

(三)关于环境审计的客体

李菊香、胡文平、彭桃英(2011)等认为环境审计的客体包括三部分内容:即针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鉴证的财务审计、针对组织业务活动对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鉴证的合规性审计,以及对有关组织的环境管理责任及工作成果进行评价的绩效审计。

三、中国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轨迹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概况

从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两方面考察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内容轨迹,可以将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分为综论型、概念-意义型、现状-对策型、具体理论及文献综述5类,实务研究主要按审计主体不同分为环境审计方法、政府环境审计、企业环境审计、民间环境审计、国外环境审计及其他等6类。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方法相对滞后,在所查文献中,属规范分析的文章占主导地位,属实证分析的文章不多,理论与实际衔接不足。实证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案例研究、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几乎没有档案研究和实验研究。

(三)中国环境审计的主要推动力量

论文研究的推动力量对论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样本文献的作者单位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中国企业若想进入国际市场的舞台,必须遵从相应的环境准则。无论是否出于自愿,企业都会回应这种压力,来承担环境方面的义务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正是社会回应理论所主张的观点。

四、中国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一)论文的研究方向分析

经过近年发展,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上注重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或国际环境审计理论的中国化,实务研究上与国际接轨,密切关注环境绩效审计和企业层面的环境审计。

但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方向比较窄,偏颇性和羊群效应明显。从主体来看,企业环境审计的论文最多,通过分析其研究内容,我们发现对企业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审计、环境责任审计,而对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背景下的环境财务审计的研究涉及很少。

(二)论文的研究视角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的视角偏向审计和会计,一是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看,会计类核心期刊文献占总核心期刊文献的主导;二是从研究者单位分布看,来自高校的研究单位基本为会计院系,环保部门和企业的文献不多;三是环境审计学位论文专业背景的大部分是会计学专业。

与国外环境审计研究侧重生态环境评价和审核不同[3],我国环境审计研究首先由会计和审计界发起,研究者对会计审计问题熟悉,而对生态问题了解不够,这限制了我国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开放程度。

(三)研究层面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迅猛发展,让我们从星星之火看到了燎原之势。从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研究层面的提高,在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加注重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实证研究论文明显增多。

然而,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尚处初级阶段。一是概念、意义、现状、对策等深入研究较少。二是重复性研究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简单重复和盲目重复。三是研究方法显单调,许多研究直接搬用审计学常规研究方法,对环境审计研究中“环境”二字缺乏考虑。

五、总结

我国环境审计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有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采取了规范研究的方式,并辅以实证研究加以调查分析。但中国的环境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地方需要加进。展望未来的环境审计研究,结合大量文献,我们得到以下启示:一是环境审计研究应紧密围绕全球环境问题的协调和国际环境会计最新实践展开;二是应大力倡导和推动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改变当前环境审计研究由纯会计审计界主导的一股独大局面;三是研究方法将更趋规范,实证研究方法的条件日趋成熟。

第6篇

【关键词】 审计学; 教学; 问题; 建议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交叉性突出的应用科学,审计学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也渐趋扩大,对高素质、高技能型审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所以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和审计实务发展需要,在既有的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优化审计学课程,培养审计人才,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目前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学应系统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专业审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审计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计学教材编写体系不完善,内容繁杂

目前审计学教材没有统一的体系框架。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审计的整个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教材中理论内容多,学生学习教材后,对审计实务过程仍旧不甚了解,不知审计工作具体做什么,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审计实践教学,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实践环节薄弱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审计基本流程,对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如果对审计单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过程没有足够的认知,就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审计工作实践,这对学生积累审计实践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尤其不利。

(三)与考证内容、其他相关课程衔接不够

目前中级审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中均有审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考试科目,如何将这些课程的内容融入审计学课程内容中,增加该课程的实用性应成为教学中需考虑的问题。另外,审计学课程与审计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其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关,比如基本法律、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知识和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但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偏低

由于我国审计教育起步较晚,审计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审计主讲教师大多是由讲会计的老师兼任,某些教师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审计教师虽然审计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均较强,业务能力较强,但均缺乏审计专业实践能力,这样在教学中会侧重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五)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

在学习审计学课程时,大多数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讲授,以“教”为中心进行学习,比较被动。由于审计学课程与“会计知识”相关联,所以学生应视自己原有会计知识学习的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无视自身的特点盲目选择不适宜的学习方法,比如基础较差的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能都停留在解决应知应会的问题,而应有所区别。另外,学生们在学习中不能做到事先预习,事后总结、发现问题,不能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记录下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优化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审计学课程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实、完善:

(一)统一审计学教材体系

1.审计学的内容体系应以审计程序及其方法为核心内容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实务部分和其他相关业务等。

2.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

审计理论的论述应简明易懂,审计实务的操作鲜活生动。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一方面应以具体实例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审计方法力求讲解详尽,分析全面,提高可操作性,以方便指导学生审计工作实践,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可在教材中增设审计学专题拓展内容,结合当前改革实际,融入新信息。如应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其指南、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充分吸收国外经典教材的优点,并结合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另外,对审计学最新热点问题也可纳入其中,使教材内容常换常新。

3.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坚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

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处在辅助地位。这样可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4.教材表现形式多样化

电子教案、电子图书通过数字化使得教材的内容得以无限扩张,使平面教材更能发挥其提纲挈领的主要作用。CAI课件把动画、仿真等技术引入了课堂,让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一目了然,通过文字、图形、形象化图示、图标、图表、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增强可读性,教材真正的“活”了;以真实的审计案例为主线实施教学,使学生把握内容主干,加大内容培训力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可以将审计学教材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具体内容见图1。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要搞好实践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发挥案例(讨论)课、实训课、课外作业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案例(讨论)教学。教材各章节内容均可采用案例导入的形式,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审计情景。随着章节内容的逐步展开,将揭示所导入案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要重视实训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识别、挖掘、分析技能的训练。三是要重视课后作业环节,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度适度,知识覆盖面广,同时题型多样化。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深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参观实习

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具体的审计单位进行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学会审计实务操作的具体方法,积累相关经验。实习可由浅入深,分步完成。第一步,做好取证、复印、核对等工作,这些都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取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复印并与原件核对;输入或抄写有关数据资料,编制明细表等工作底稿;有关账表之间数据的核对;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核对等。这些工作是比较枯燥、重复,但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职业习惯。第二步,做好监盘、观察、函证等工作。可在审计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具体科目某一部分的审计,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监盘工作,往来款项的函证工作等。学生必须认真对待,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第三步,做好抽查、详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工作。在主审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可深入到具体科目进行审计,如销售收款循环专项审计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详查等。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可从“管理费用”等科目的付款凭证抽查开始,掌握抽查的重要性、相关性原则,学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从而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会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和分析、勤于思考和总结的职业习惯,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相融合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尤其重要。目前,在职称和认证考试中,审计学是重要的考试科目。所以应将审计学课程内容融入考试内容中。比如可将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中《审计》中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与职业道德守则、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等内容纳入专题拓展内容体系中。专题拓展,指因限于篇幅等原因不能在教材中展开的知识点。大学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清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有更高学习要求和能力的学生可以将当今前沿性的以及与考证相关的知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在审专题拓展的形式加以引入,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科目中的效益审计、审计管理等内容融入教材体系中,另外在教学大纲中要开课程或讲座,融入审计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内容,财务管理中的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财务分析及评价内容,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会计核算内容,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审计法、行政法、财政法、预算法、税法、公司法、票据法和证券法等内容,使学生在获取证书、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能够培养自身职业道德操守。

(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操作性强、技能成分占比重较大的实用性学科。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支业务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以下步骤及措施:

1.培养专职的审计学任课教师

审计教师不应由讲会计的老师兼任,鼓励教师参加目前社会上针对审计热点问题、最新审计发展动态、审计新准则、制度等内容相关联的培训学习。

2.鼓励审计教师从事社会兼职

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或业余时间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工作或实习,这既可以丰富教师的审计实践经历,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还可以对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加工总结后用于教学,弥补实践教学资料之不足。教师在从事兼职时要注意收集以下两类审计案例:

一类是探索性的,展示不同的事例,重在展示审计工作过程,这类案例更适合教学,它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审计经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另一类是成功的、归纳性的范例,重在展示审计工作结果。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案例教学常与讨论法相结合,所以教与学双边互动性强。实践证明,案例法贴近实际,对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3.鼓励教师搞科研

针对自己讲述的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精心思索,认真研究,学校领导对教师付出的艰辛劳动要给予极大的支持、尊重和鼓励,使“教学实践—查找资料—撰写论文”这样一个实践、学习、提高的过程循环往复,保证教师的教育工作充分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之上。通过科研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审计学课程,学生要从把握审计学课程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学生应主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学到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学习方法应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等情况:

1.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法

对理论性、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比如审计教材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讨论法、研究法;而对应用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观察法和操作法。

2.根据学习形式选择学法

大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课堂学习活动、自学活动、创造性活动和相互讨论、启发的学习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根据学习水平选择学法

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好应知应会的问题,着力培养基本职业技能;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在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与职业判断技能,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较高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审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一套统一的审计学教材体系,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考证内容和其他相关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相长不断完善审计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圣妮.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洁.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 环境审计研究 回顾 评价 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始进行环境审计;80年代扩展到欧洲,而后亚太地区国家也开始重视环境审计;进入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国家也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审计制度。尽管如此,有关环境审计的研究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还只停留在对某一方面理论的描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拟对现行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回顾

1 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对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虽然争议颇多,但多数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陈东,1999)、大循环成本理论(陈东,1999;杨芳,1999;薛岩张晓君,1997)、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武佳,2000;张军,2000)和资源价值理论(武佳,2000;张军,2000)是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人从审计产生发展的过程、开展环境审计的依据、生态经济学、经济学、经济的管理职能和环境审计能够满足审计的本质要求等方面对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2 环境审计本质

高方露和吴俊峰(2000)认为,目前对于环境审计本质存在三种认识,即“检查论”、“评价、鉴证论”和“经济监督论”。检查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适应于环境要求的有关经济业务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评价、鉴证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环境管理责任和环境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或鉴证;监督论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监督活动,即监督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而他们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即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

3 环境审计职能

王炜、王阳和雷东风(2000)认为,监督、鉴证、评价和防护是环境审计的主要职能;王学龙(1997)认为,监督、鉴证和评价是环境审计的三大职能,经济鉴证职能是环境审计的基本职能;姜彦秋(1999)认为,对大循环成本进行估算、监督与评价,是环境审计的重要职能;孟焰和王坤(1997)则认为,环境审计有七项职能,即符合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审计、过渡审计、污染预防审计、环境负债审计和产品审计。

4 环境审计目标

关于环境审计的目标,有一元、二元和三元论。一元目标论(李学柔,1997)只是一一列举环境审计应达到的目标。二元目标论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二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高)目标和具体目标(陈东,1999;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1997;袁素琴,2000;靳永军,2000);三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赵春涛,1999;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梁森杨卉,2000)。三元目标论认为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张以宽,1997)。

5 环境审计假设

(1)王学龙(1997)提出八项假设: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②审计人员与环境管理责任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③内部控制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④环境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可验证性;⑤环保资金的使用要讲求经济性、效益性;⑥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⑦过去认为真实,将来仍然认为真实;⑧资料依据会计准则公允表达。

(2)张以宽提出(1997)六项假设: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审计监督和鉴证;②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需要评价的;③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是需要执行监督的;④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经过评价的;⑤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的支出和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的会计核算资料是需要鉴证的;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是有能力进行执法监督的。

(3)黑龙江省审计学会(1997)提出五项假设,与张以宽的后五项相同。

6 环境审计原则

关于环境审计原则,学者们提出以下观点:①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③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④外部的内在化;⑤性;⑥法规性;⑦规范性与适度灵活性的统一;⑧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⑨重在事前的环境审计原则。

7 环境审计准则

(1)靳永军(2000)认为,环境审计与现行开展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没有什么区别。

(2)刘力云(1997)也认为,环境审计与现行开展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没有大的差别。只是应在《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和正在拟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增添环境审计方面的有关条款。

(3)辛金国和李青(2000)、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审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认为环境审计涵盖广、针对范围大、使用对象多,应该有自己的准则,并分别从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8 环境审计程序(步骤)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环境审计程序应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审计前期准备;二是现场审计,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阶段;三是作出审计报告(审计完成)。还有学者认为,除以上程序外还应进行复审和跟踪审计。

9 环境审计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同时,环境审计也有其独特的方法,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10 环境审计主体

(1)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都是环境审计的主体(陈淑芳李青,1998;包强,1998);也有人认为构成环境审计主体的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至少现阶段不应包括民间审计组织(陈东,1999)。

(2)专门从事环境审计的中介机构(王炜王阳雷东风,2000)。

11 环境审计对象

(1)被审计单位论。典型观点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按被审计单位分为3大类:企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包括环境产业)、国家和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承担环境保护任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王炜王阳雷东风,2000)。

(2)环境责任论。典型观点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陈东,1999;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靳永军,2000);环境审计的对象是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经济责任(包强,1999)。

(3)经济活动论。典型观点为:审计对象一般是指被审计的事项,即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环境审计的对象是环境政策、项目和活动(黄友仁林起核,1997)。

(4)其他。环境审计的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目标和环境管理责任(庄表峰林星火,1997)。陈正兴(2001)在其《环境审计》一书中从国家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三方面分别分析了环境审计的对象。此外,有的学者还研究了环境审计依据、分类、特点、功能、作用、任务等等。由于这些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所以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对环境审计研究的评价

1 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

(1)紧密结合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从70年代起,我国陆续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法》、《森林法》、《渔业法》等法规。1994年,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且制定了《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行动计划。2000年11月6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见,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是随着这一进程而逐步发展和深化的。

(2)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除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状况,对国家环境审计进行研究外,研究者们还对尚未开展的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为将来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他们认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此外,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达到二者的统一,这样内部审计部门的介入成为必然。

(3)政府、审计职业团体及其他单位对环境审计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环境审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政府、审计职业团体及其他单位所瞩目。中国审计学会于1997年初确定以环境审计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审计学会以实施环境审计的经验和问题为基础撰写论文,并组织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于当年6月在厦门市举办了环境审计研讨会;《审计研究》在1993年第3期,刊载了加拿大审计长丹尼斯所著《环境审计———九十年代的挑战》这篇论文,其后陆续刊登了多篇译著,为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主要服务于国家审计。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就目前而言,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我国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环境审计工作同样以国家为主。因此,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领域,这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相适应,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审计实务的开展。

(5)吸收了相关学科的成果。在审计学的基础上,环境审计研究汲取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发展。

(6)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广度。环境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经多方努力,其研究已深入到各个方面,包括对环境审计动因、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环境审计本质、环境审计职能、环境审计目标、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程序、环境审计方法、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对象等方面的研究。

(7)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现已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观点;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环境审计方法的研究。陈正兴在《环境审计》一书中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在原有常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审计所要运用的特殊方法,并将其分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和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两大类;此外,有些学者对环境审计对象、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突出了环境审计的特色。

(8)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相互结合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环境审计大量运用了规范研究,并辅以实证研究中的调查、分析。

2 环境审计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学者只注重环境审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环境审计理论是一个系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环境审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其自身的组成要素,并且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只研究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

(2)偏重于实用性。当前,多数学者只研究性较强的,诸如环境审计程序、环境审计技术与,而忽视了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等基础理论的探讨。一般认为,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是确立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要素的基础。在没有确立环境审计假设、原则等要素的情况下,研究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难免会出现偏差。并且,由于现有环境审计研究多数是对实践的解释,很难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和预测作用。

(3)研究难以深入。现有的环境审计研究,大多是在常规审计理论之前冠以“环境”二字,其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没有体现出环境审计的独有特色。当然,要挖掘环境审计理论与常规审计理论的不同之处,突出环境审计理论的特色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却是环境审计研究的关键所在。

(4)概念界定不清。多数学者在论述某一理论之前,并不对这一理论要素的概念进行界定,而是直接阐述其内容。实际上,不同的学者虽然使用同一个名词,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极大的分歧。这样极易造成理论研究的不一致,严重阻碍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完善和。

(5)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不够。在研究中,虽然借鉴了诸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并从中吸纳了它们的优势。但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地把上述学科的内容直接移入环境审计,而没有使它们真正融合,进而形成一个充实而完备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6)实证研究成果偏少。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规范领域,而实证领域的成果偏少,在大多数上没有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

(7)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研究不够。虽然就现实的状况看,环境审计应以国家审计为主,但从长远的角度讲,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终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停留在国家审计,对内部和民间环境审计研究的不足将无法适应未来环境审计的发展。

(8)研究力量不足。一方面,当前环境审计研究的任务繁重,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环境审计研究的人员不足、水平有限。一般来说,研究环境审计的人员包括教学和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者和开展环境审计实务的工作者。在他们当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能真正投入到理论研究中的人少而又少,难以集中力量对环境审计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三、环境审计研究应处理好的关系

1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环境审计是集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医学、环境法学、学、统计学和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的一门边缘学科。但是,它并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拼凑,也不是相关内容的简单相加。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体系和特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审计研究是一种开放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处理好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并使它们充分融合。

2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关系

环境审计运用了常规审计的基本理论,是对常规审计的一种继承;同时,它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向环境责任扩展后形成的,是常规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常规审计中包含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三部分;环境审计同样也包含这三部分。在研究中,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是要挖掘常规审计与环境审计的相同之处,以资借鉴;二是要找出两者的区别,以突出环境审计特色。

3 必须处理好不同种类环境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①环境审计按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因此不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当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应以国家审计为重点,逐步带动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发展。②环境审计按内容和目标可分为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一方面,它们在对象、依据、目标、范围、报告内容和报告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环境审计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体现。当前,我国环境审计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应尽快发展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

4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

环境审计理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它的理论性强,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包括环境审计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二是环境审计应用理论,它的实务性强,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内容。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做界限分明的截然划分。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应用理论的研究;应用理论又可以促进基本理论的发展。当前,我国学者主要进行的是应用理论的研究,而对于基本理论却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在研究应用理论的同时,必须抓紧基本理论的探讨,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理论

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定环境审计理论体系中应包含的要素,并对各个要素的含义进行界定,这是环境审计研究的前提。对于究竟应包含哪些要素必须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衡量标准,以保证理论要素确定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其次,要确定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环境审计研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确定研究起点是重中之重。实质上,上述过程就是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对环境审计理论进行具体研究之前,必须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合理、有效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6 必须处理好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实证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有利于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其理论性不强,没有一定的理论高度,难以指导和预测实践;而规范研究,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其正确性难以验证。因此,我们应把规范研究的成果用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使规范研究逐步完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实证研究的指导作用。环境审计研究应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使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7 必须处理好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中,既要着眼于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和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又要考虑各种新思维、新观点对环境审计工作的冲击,考虑各种新举措、新变革对环境审计工作的。既立足现实又适应未来,把现实性和前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完善和发展环境审计实践。

8 必须处理好特色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的日益国际化,要求各国协调行动,以缩小各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差异。因此,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应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样才有利于环境审计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国际同步。但是,各国社会经济制度、环境、道德文明观念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的情况未必完全适合我国,我国也有许多自己特殊的问题,因此,创新精神是必需的。也只有不断创新,环境审计才能逐步完善。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1 陈东:《环境审计若干理论问题初探》,《财经论丛》,1999年第3期。

2 杨芳:《环境审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 薛岩、张晓君:《试论开展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4 武佳:《关于环境审计》,《经济师》,2000年第7期。

5 张军:《试论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湖北审计》,2000年第12期。

6 高方露、吴俊峰:《关于环境审计本质内容的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 王炜、王阳、雷东风:《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构思》,《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年第12期。

8 王学龙:《也谈环境审计》,《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9 姜彦秋:《论我国环境审计》,《F101财务与》,1999年第5期。

10 孟焰、王坤:《浅谈环境审计》,《财会月刊》,1997年第8期。

11 李学柔:《也谈环境审计》,《广东审计》,1997年第7期。

12 陈淑芳、李青:《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当代财经》,1998年第9期。

13 陈汉文 池晓勃:《关于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探讨》,《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2期。

14 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论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标》,《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15 袁素琴:《浅谈环境审计》,《陕西审计》,2000年第1期。

16 靳永军:《略论环境审计》,《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7 赵春涛:《浅议环境审计》,《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8 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关于环境审计基本理论探讨》,《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19 梁森、杨卉:《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山东审计》,2000年第8期。

20 魏顺泽:《我国环境审计的探讨》,《审计》,2000年第5期。

21 张以宽:《论环境审计与环境管理》,《审计研究》,1997年第3期。

22 黑龙江省审计学会:《浅谈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23 刘力云:《浅论环境审计》,《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2期。

24 辛金国、李青:《环境审计准则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25 陈正兴:《环境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26 包强:《论环境审计概念结构》,《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第8篇

《审计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金融学、管理学知识于一体,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其综合性、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均较强,对教师与学生的专业素质有更高要求,存在着“学审计难,教审计难”的两难局面。那怎样才能学好《审计学》呢?本人结合自己在学习《审计学》这门课程的心得,和所琢磨出的一些方法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认为学好该门课程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一、熟悉教材,把握逻辑关系

《审计学》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要掌握好课程内容必须非常熟悉教材,对于教材可先进行浏览阅读一遍,对全书内容做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对每个章节进行细读,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明白清楚的内容做好标识。在细读各章节后,在回头对作出标识的内容再进行学习,这对于掌握重点与难点有很大帮助。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与探讨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第五章至第九章主要分析审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第十章介绍相关审计事项和审计报告;第十一章介绍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审计学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果不把教材真正弄懂,就忙于做练习题,必然事倍功半。只有将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操作相关联的章节对照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扎实地掌握本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才能掌握课程逻辑关系。

二、注重难点,理解重点内容

由于《审计学》是实践性、逻辑性、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是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多个学科知识为基础。因此,学习时要注重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审计的重点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独立性、审计抽样、审计报告、实务循环方面,如在审计概论章节中要重点掌握三种审计的关系和特点;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章节中要重点掌握独立性的含义及其具体运用;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章节中要重点掌握鉴证业务的含义、要素和分类,以及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主要有违约、过失与舞弊,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章节中要重点掌握审计重要性,由于内容较抽象,应多联系实际思考问题,把问题具体化就容易理解了!在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章节中要重点应掌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及获得审计证据的程序;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章节中内部控制是重点,要着重掌握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五个要素及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章节中重点是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条件与方法、营业收入的实质性分析程序、销售的截止测试。应收账款审计重点掌握应收账款的函证,包括函证的范围和对象、函证的方式、函证时间的选择、函证的控制、对函证结果的总价评价等;在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章节中要重点掌握采购付款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应付账款的审计,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审计;在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中重点应掌握存货监盘的含义、监盘计划的制定、存货监盘的程序、特殊情况下处理;在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章节中应重点把握银行借款的审计、所有者权益的审计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审计。特别要注意结合相关账户的会计处理和有关规定,分析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货币资金审计章节中重点是库存现金的监盘、银行存款的函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取得与检查;在审计报告章节中要重点把握各种意见审计报告的含义、出具条件和格式用语。每学习一章内容就针对该章内容多做练习,促进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有些教材后没有相关的习题,则可选用职称考试相关的练习。对于重点内容老师一般要重复两到三变,让我们从视觉、听觉上对这些重点烂熟于心,对于非重点内容做到不忽略、不遗漏。非重点内容我们基本上通过课前预习、课后看书都能读懂。

三、牢记原理,学好课程关键

由于审计学课程与“会计知识”相关联,所以同学应视自己原有会计知识学习的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无视自身的特点盲目选择不适宜的学习方法,比如基础较差的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能都停留在解决应知应会的问题,而应有所区别。另外,同学们在学习中不能做到事先预习,事后总结、发现问题,不能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记录下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呢?首先要搞清楚基本的东西,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如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与探讨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知识必须搞清楚,你要不了解则后面动手进行的实务处理可能就很困难。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对于相关理论不仅要掌握其内容,还有能够灵活运用,所以学习的方法很重要。一要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法,对理论性、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比如审计教材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讨论法、研究法;而对应用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观察法和操作法;二要根据学习形式选择学法,大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课堂学习活动、自学活动、创造性活动和相互讨论、启发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三要根据学习水平选择学法,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好应知应会的问题,着力培养基本职业技能;而基础较好的同学,应在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与职业判断技能,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较高水平。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多做习题,运用基本方法

一般情况下《审计学》课后作业是少而精,重点突出,难度适度,知识覆盖面广,同时题型多样化,同学们要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通过做题目来了加以掌握的,对于其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概念和方法我都用纸记了下来,然后加强记忆。配合老师的讲解,多看看重点的段落,破解重点案例,增强风险审计导向的意识,这样学习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课后习题,我也是自己先做,做完后再去看答案解析,这样便于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前,同学们都不愿意动脑子,听课当然轻松,跟着老师走就行,讲义也很薄,翻翻就完事,练习先看答案,甚至连笔都不用动。最头疼的就是自己看书自己做题(消除杂念情况下),那可真是费脑细胞,可是,也只有这种方法,才是通往成功的正道。因此,在课堂上要掌握每一要素具体内容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后要多做题,最好的练习就是教材上的例题,基本上都把重点难点涵盖了。很多同学在利用这个资源的时候就是”看”题,而不是”做”题,看一看答案,都会,一做题,都不会――翻看书了然,关了书茫然,实际上是完全没有掌握。我的观点是,对于书上的例题,案例、不管大小,难易,都按照考试的要求认真的写在本子上,好好做一遍。一遍不行做两遍,这样反复记忆,加快速度,熟能生巧。我的建议是最少做两遍,一定要做到:做了就能掌握,掌握就能吸收,吸收就能融会贯通;对那种看题式的练习方法,越少越好!

五、案例练习,加深知识理解

由于审计理论比较抽象,同学们不易理解;审计专业又脱离实际,对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经营业务、环境、审计实务中的具体环节却知之甚少,所以大量的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尽量保持与理论课内容同步进行,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老师往往采用案例导入的形式,使同学们进入特定的审计情景。随着章节内容的逐步展开,将揭示所导入案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对审计学最新热点问题也可纳入其中,使学习内容常换常新,以便让同学们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1.注重案例学习效果。由于计算机知识和财会知识是支撑现代审计不断向前迈进的两条有力的腿,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注重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和财会知识水平。在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与音像资料融入审计案例教学,便于同学们,通过真实的场景,了解案例信息,再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如小组讨论式、辩论式、角色扮演式去体会所学的课本知识;将复杂、枯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地展现在面前,增强了听课的兴趣感和问题感,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其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实事求是,随时记录”,能学会独立思考的思路,强化对信息的识别、挖掘、分析技能的训练,提高感性认识,扩大视野。从而提高对《审计学》课堂的吸收效果,总结出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度把握,提高审计教与学的效果。

第9篇

摘 要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一直受到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本文论述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类型及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利弊,并且阐述了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尽管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今后的审计方法发展趋势必将是风险导向审计,至于采取何种方法模式,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探讨。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审计方法 风险控制

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把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的审计方法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或风险导向审计。虽然风险导向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就现在审计界这一热门话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类型和特点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现有的审计风险模型来源于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的两个文件,1981年的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抽样准则》和1983年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

1.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以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2.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职业界在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改进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

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是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所推动的审计方法的新发展。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利弊

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主要有:(1)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利于审计人员全面认识被审计单位;(2)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3)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助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其缺点主要如下:

1.固有风险概念内涵与外延不一致,逻辑上不能一贯。我们理论上认为,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而我们在评估固有风险时(涉及会计报表层次的)又必须从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入手。固有风险这种内涵与外延的不一致使得该风险模型的科学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2.把控制风险要素作为审计风险的乘积因子藏有隐患。由于控制风险作为该模型的一个乘积因子,因此,理论上认为,如果注册会计师能把控制风险评估得比较低就可以大大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于是注册会计师只要通过控制测试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高的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然而,殊不知这样就可能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原因很简单,首先控制测试得到的是内部证据,既然是内部证据就可以被管理当局操纵。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从我国近十几年所发生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件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因此,把控制风险单独作为风险模型的一个乘积因子,这就为审计失败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3.不能用于财务报表整体,无法满足对财务报表审计整体审计风险的把握和控制。理论上认为,审计风险模型不是对财务报表整体上使用的,因为这无助于做出审计证据的决策,而必须在每一种业务循环,每一个账户,并且经常是每一个审计目标上进行分析计算。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我们按此模型所演变出来的所谓的“初步审计策略”理论之中。

三、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与经济效益问题、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差距问题、审计程序软件开发问题、政府监管和司法执法的问题。对于上述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解决审计成本与经济效益问题,应在是否接受审计业务之前进行预备性调查,初步评估可能被审计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其目的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把审计风险过高的项目拒之门外,过高风险的审计业务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和损失,接受审计业务之后则应充分的进行审计成本预算,采用适当的审计程序来减少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

其次,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加速对新一代注册会计师的培养和成长。我国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现在所接受的审计业务远不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才缺乏,而且事务所的培训、后续教育等不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充分。

然后,应加强审计程序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的审计程序软件,这不仅可以减少审计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在引进国外审计程序软件的同时,我们应开发适应我国企业的软件,使得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更好地推行。

最后,我们应研究和改革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模式、思路和检查方法,提高司法部门对办理企业管理层通过会计造假、进行财务欺诈及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这类案件中的判案能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会计研究.2004(4).

[2]王晓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