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现代农业投资分析

时间:2023-09-01 16:48:58

导语:在现代农业投资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农业投资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农村教育 原因分析 对策措施

谈到发展,我们必须先了解何为农村经济?所谓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经济体,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必要补充,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及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农村经济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显得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对策,更具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教育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农村经济发展更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从农村教育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意义。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农村教育可以影响农村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

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首先,大部分农民沿袭的仍是传统的耕作思想和技术经验,几乎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投入:其次,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仍然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泛滥:最后,农民法制意识淡薄,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却不知道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现象,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要顺利解决这些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矛盾,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又离不开农村基础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政府投入,积极探索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路子,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努力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缓解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关键所在。国家可以向经济困难的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义务教育补贴,减免学杂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充分履行政府应尽的法定义务教育责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资管理。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特别是贫困和边远农村地区教师工资待遇,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合格师资到农村任教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建立合理的农村师资输入与交流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原因,其根本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和农村在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差别很大。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总而言之,国家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舒马赫著.小的就是美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邱共华.农业剩余劳动力难解[J].当代经济,2005,(2).

第2篇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目前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控制也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在投资概算编制阶段,造价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做好方案的择优比选工作,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投资概算;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149-02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指标。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工程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建设的工程有所类似,但独特的地方也很多。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园林景观上的不断应用,园林绿化工程专业分工愈来愈细,工程的内容也在朝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绿化种植工程、绿化养护工程、假山工程、园路工程、园桥工程、园林小品工程等。综合而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目前园林工程的造价控制也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在投资概算编制阶段,造价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做好方案的择优比选工作,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 园林绿化投资概算造价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多为市政配套工程,属市政公益工程。其工程地域周边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服务对象等地域情况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相同性质的工程由于区域位置不同而引起的造价往往相差甚远。一般情况下绿化工程的造价市区比郊区高、公共绿地比社区绿地高。

业主意向和设计意图对工程造价影响最直接。园林绿化工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表现方式多元化,由于衡量的标准尺度不统一,工程造价存在相当大的弹性空间。在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规划时,多数因为缺乏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深入了解,很少能有多种方案的对比。业主的意向使很多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节省的方案没有得到利用。而且,设计取费根据工程造价比例提取,使设计单位普遍有提高造价的倾向。

2 园林绿化投资概算造价控制现状

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体系,必须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工程造价人员越早介入工作,造价控制的效果越好,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和设计阶段,即工程的投资概算阶段。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的影响占到75%。目前的现状是设计院在造价专业分工上一般不够,造价专业技术力量在设计阶段的分布存在严重缺位或配置不合理。一般设计人员通常不了解概预算定额以及相关的建筑材料及苗木市场价格等,甚至有些设计人员是在闭门造车,致使许多设计苗木在市场上根本无法购得,更或是不考虑当地实际栽种条件、过分使用大规格苗木、人为增加苗木种植密度、过多采用珍稀名贵植物等等,从而有目的地提高了工程造价。

因此,在投资概算阶段造价人员要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投资分析,能动地影响设计,让工程造价的观念渗入工程前期和设计阶段的每一个环节,更好地完成前期的造价控制。

3 园林绿化投资概算造价控制措施

(1)造价人员要熟悉项目造价的投资概算的限额指标、核算方法、工程结算与实施进程的结算方式等。对于工程量要合理控制,特别是隐蔽工程如土石方工程,包括余土外运、种植土回填、地形塑造等力求计算数据合理、正确。对于价格取定反复核查,主要了解各种单价的取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比如土方挖运单价的取定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土方量计算中,定额套用价格与市场综合单价是否相差甚远。对于费用计算,主要依据该工程建设规模、定位,选用匹配的费率标准。

(2)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跟踪市场变化,收集大量市场信息及时分析研究。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苗木的主材价格费一般占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65%以上,更是造价控制的重点。苗木是地域性较强的活体产品,价格差别较大。施工时间不同,苗木采购地区也有差异,其价格是随市场变化起伏的。投资概算阶段造价人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密切沟通,若设计效果能相差不大,造价人员应及时提供给设计人员同规格、不同苗木的品种苗木本地市场价格表。尽量避免远距离采苗,减少因苗木起挖、吊装、运输、假植等产生系列相关费用,降低苗木进场价格。表1是青岛地区2012年2月和4月胸径15cm不同品种的落叶乔木二级苗的价格对比。

目前,苗木等材料价格已基本形成市场调节的格局,因此必须广泛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做好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按市场变化规律对材料价格进行动态管理。造价人员应掌握主要苗木价格变化趋势,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项目预计的实施时间,合理调整苗木主材及主要材料的价格。只有通过主动性工作,才能把握自身的工作主动权。

4 结语

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历来为业主所高度重视。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利用其专业优势,想业主之所想,积极为其出谋划策,通过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业主对自己工作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 常虹.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

[2] 陈雄.浅析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路径

一、导言

丝绸之路承接欧亚非大陆,象征着交流与合作。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向中亚五国提供了一部分无偿援助或优惠贷款,并且加强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双方在基础设施、能源以及大中型项目等领域的合作。中亚五国和我国有着密切贸易往来,对于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的建设有着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11月,“一带一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水平偏低的原因

1.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分析

从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流量来,(见表4-1),2011―2012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呈跳跃式上升,2012年突破30亿美元,达到一个历史高点,2013―2014年渐趋平稳,2014年略有下滑。而在2013年之前,作为中国直接投资流量在中亚五国中占比最高的哈萨克斯坦,因为受到世界油气价格的大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增长放缓,所以在2014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流量下跌为负值。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直接投资流量保持较为稳定,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直接投资流量与前3年相比,获得较大的提升,两者总和占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流量的68.24%。乌兹别克斯坦拥有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保持着稳健增长。而土库曼斯坦则呈现出与国家经济增长相同的趋势而稳定增长。

从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存量来看,其增长速度在2011―2014年间也保持较快增长。而2013年与2011年相比,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8.93亿美元。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存量在中亚国家中占比最大,远远高于中亚其他四国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且增长速度保持较快。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014年二者占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分别是9.85%和7.29%,位列第二、三位。

数据来源: 2011―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3―2014年数据来自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

注释: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也即当期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等于报告期境外企业新增股本加上当期利润再投资,加上境内投资者对境外企业提供的贷款,减去当期境外企业对境内投资者的反向投资。

从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来看,2011―2014年,这4年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别为4247.8亿美元,5319.4亿美元,6604.8亿美元和8826.4亿美元。但中亚五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的比重只有0.95%,1.47%,1.35%,和1.13%。比重偏低,始终在1%左右徘徊,说明中国在中亚五国扩大直接投资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经历了大致4个阶段:

1992―1996年,贸易起步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双方开始了初步的贸易往来,贸易额是4.6亿美元。

1997年―2000年,稳步提升阶段:双边贸易首次突破10亿美元;而从贸易结构上看,在这一期间,受制于中亚五国,在经济恢复,国内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2000―2008年,快速增长阶段:新世纪开始,伴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等地区性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双方的贸易总额呈现出快速提升。在2008年,贸易额达到308.2|美元。而伴随着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大量出口中亚五国,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处于顺差的阶段;

2009―2013年,转型调整阶段:双方贸易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增速放缓。一方面,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制造工厂”,而中亚五国因为历史因素,工业体系不完善,整体制造能力较低,中国向中亚五国出口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同时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占比也开始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地处有着“小波斯湾”称誉的中亚五国,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并且自古以来农业畜牧业发达。在这一阶段,中亚五国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品仍然以原材料商品为主,但已经基本整体上实现贸易的顺差情况。在传统贸易方式下,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发展空间有限,必须转型发展。

3.经贸合作水平偏低原因分析

(1)中亚五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

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从经济史角度,根据工业发展状况,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5个阶段,后又引伸为6个阶段经济发展,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的国家生产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经济围绕生存展开的,通常是封闭或者孤立的经济。在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国家往往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现代化来增强国力,希望能从贫穷跨越到繁荣的准备阶段。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在于获得必要的资金。中亚五国尚处于“传统社会”至“起飞前准备”阶段,这是双边经贸合作层次偏低、规模有限的重要原因。

(2)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贸易结构限制

2013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占其出口总额的17.4%,从中国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6.8%,和中国的贸易总额占外贸总额的17.2%,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矿产品等依托能源制品以及传统的农牧产品,例如小麦等;而中国对于哈萨克斯坦的出口商品种类丰富,但依旧是轻工业生活用品为主。

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占据着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之后便是棉花的贸易,占比达到34.42%;而中国对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中,中国依旧是以轻工品、生活用品为主。

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实力在中亚五国中处于第四位,工业基础薄弱,加工制造能力落后,但电力行业(风力发电)、畜牧业、采矿业较为发达。并且一直以来中国对于塔吉克斯坦的贸易顺差明显。而依据中国对于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出口的商品情况,中国主要以机电、音像设备、鞋帽等生活用品以及石料、陶瓷、玻璃等建筑用品为主。

塔吉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经济水平最低,双方在贸易往来方面,塔吉克斯坦主要向中国输出矿产以及农业制品(棉花、生皮及皮革、植物制品占比15%),而中国对于塔吉克斯坦的对外贸易种类主要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生活用品为主。

土库曼斯坦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探明储量17.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的9.4%,世界排名第四。而这反映在双方的贸易结构上,2013年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总额为87.92亿美元,占双方贸易总额的87.65%;中国从土库曼斯坦第二大进口的商品棉花的价值仅为0.34亿美元,占比不到1%;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主要出口商品依旧集中在机电、音像设备等附加值较高的生活用品上。

4.阶段跨越的核心任务

(1)第一产业发展

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虽然中亚五国重视农业的程度在逐渐提高,但受经济转型和各国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开采等重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造成了农业投入机制的不健全,中亚五国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阻碍了第一产业的发展。部分国家的农业发展要依靠国际组织的救济援助。

(2)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发展

中亚五国独立后,工业严重落后于其他国家,大部分消费品依赖于进口,因此中国向中亚五国主要出口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近年来,随着中亚五国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各国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尽管如此,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经济社会体制改革

近年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贸易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受体制影响,中亚五国的政治风险仍比较高。在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下,总统权力过大,具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因此,虽然目前中亚五国基本保持稳定,仍将面临一定的风险,可能存在极端势力和社会矛盾。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仍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影响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三、中国协助中亚五国实现阶段跨越的独到优势

1.日益紧密的能源合作

从《BP世界能源y计年鉴(2015)》可见中亚五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例如2014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12位;土库曼斯坦已经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17.5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位等。但受限于中亚地区地形等自然条件,五国的开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开采仅为第29位;土库曼斯坦每年62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开采量仅排在世界的第十三位;而塔吉克斯坦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甚至无法实现油气的自给。

中亚五国在矿产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但由于中亚五国所处发展阶段偏低,美日欧很难与其进行有效合作。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互补,中国的农业科技、工业化水平可以为中亚五国提供适用技术。

另一方面,中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总量庞大,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一直基数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有金属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能源缺口也逐步增大。

因此,互补的能源结构促成了双方在能源项目上的合作,例如在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中,截至2014年末,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量是75.4亿美元。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注册各类的企业在2945家,其中大型企业为35家、中型企业56家、小型企业家2854家,主要集中在油气、石化等行业。同时一系列大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哈天然气管道扩建、中哈天然气管道等与能源投资相关的大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

2.基础设施合作建设的加深

到2013年,中亚五国的运输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公路和铁路运输方式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商品的主要运输方式,尤其是铁路对于大宗能源的运输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铁路运输存在便利程度低、运输效率差的问题。以第二欧亚大陆桥为例,双方轨道的标准不一(中国采用国际的窄轨、而中亚五国采用宽轨),铁路变装频繁,降低运输压力。同时,因为各国之间的法律存在差异,尤其是中亚五国的法律体系建设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审批手续复杂等问题,制约着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发展。

自“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行以来,国家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铁、蒙内铁路等大型运输道路的建设以及在航空运输、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志着运输体系的逐步升级,对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