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口老龄化统计学分析

时间:2023-09-01 16:48:59

导语:在人口老龄化统计学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口老龄化统计学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老漂族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3-0028-02

目前全球共同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入了快速增长期[1]。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人群中的老漂族更值得关注。老漂族即移居老人,是指在年老或退休后,迁离其工作生活过的原居地,搬迁到其他城市或地区居住的老年人,针对移居老年人群体社会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展开[2]。本文通过对无锡市老漂族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抽样方法获取研究对象。先从无锡市中抽取惠山区、北塘区和江阴市三个行政区,再从被抽取的行政区中各随机抽取流动人口相对聚集的社区10~15个,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协助下每个社区调查30名左右60岁及其以上的非本地户籍的老年人。共调查600例,其中有效问卷568份,有效率94.67%。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询问填写调查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等方面,生存质量简表包括四个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根据生存质量简表指导手册,将各领域分值相加并转换成4~20的分值,分值越高,说明该领域状况越好,生命质量越高[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18.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60岁及其以上的城市移居老年人568人,其中男337人,女231人。配偶健在者(包括再婚)473人,占83.27%,无配偶者(离异、丧偶)95人,占16.73%。未患慢性病者为316人,占55.63%;患有慢性病者为252人,占44.37%。信仰宗教者为233人,占41.02%;不信仰宗教者为335人,占58.98%。文盲44人,占7.75%;受过初等教育(小学和初中)者376人,占66.20%;受过中等教育(高中和中专)者110人,占19.37%;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者38人,占6.69%。

2.2 单因素分析

男性在生理、心理和环境三个领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信教者的生命质量在心理领域的得分低于不信教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配偶者的生命质量在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均高于无配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患慢性病者在生命质量各个领域的得分都高于患有慢性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业余爱好的老漂族在生命质量各个领域得分高于无业余爱好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随文化程度的增长而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家庭和睦者在生命质量各个领域得分高于家庭不和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生理和环境两个领域生命质量得分随子女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来自农村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低于来自城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3 多因素分析

将有无业余爱好、文化程度、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和家庭是否和睦等作为自变量,以生命质量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

3 讨论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而随着年轻人离开故地到外地就业,很多老年人选择跟随子女来到异地生活,形成了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老漂族除了要遭受一般人年龄增大引起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的下降和由此造成的心理的落差,还要承受移居异地带来的环境变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城市老漂族的生命质量各个领域得分偏低,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可能由于年龄的增长带来身体素质的下降,更易遭受疾病损害,进而影响心理健康,使生命质量下降。女性得分低于男性,可能由于女性在生命历程中长期处于弱势状态,年龄增大后身体、心理状况恶化,老龄女性晚年的生命质量更低[4],而老年女性还面临更年期综合征等问题使身心状况更加恶化。文化程度较高者生命质量也较高,可能由于文化程度高者见闻较广泛,面对移居后生活内容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有更好的适应性。有配偶者的生命质量高于无配偶者,可能由于配偶的相互扶持利于心理的疏导。饮酒对老漂族的生命质量并无显著性影响,可能由于饮酒者多为男性,而男性的生命质量高于女性。子女数量较多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并不比子女数量少者高,与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并不一致。有者的生命质量低于无者,可能由于在应对压力较大的生活事件时,一些宗教强调避世的理念[5],不利于积极应对生活事件,从而使生命质量下降。

慢性病是影响老漂族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慢性病患病率为44.37%,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骨关节病、胃肠疾病等,这可能与移居后环境的变化有关,多数老人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由于城市环境的限制,运动量减少而引发骨关节病,或是饮食习惯的变化引起肠胃的疾病等。有无业余爱好也是影响老漂族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进行业余爱好活动对调剂生活、转移身心压力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多数老年人是为了帮助子女而移居,故子女家庭不和睦的老人更易产生负性情绪,使生命质量降低。由于政策的限制,移居后就医不便,报销手续繁复,对医疗需求是否满足的担忧也是老漂族的生活压力之一,影响着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为提高老漂族的生命质量,应注重慢性病的防治,在政策上可以适度向非本地户籍的老年人开放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针对老漂族的心理特征,开设心理咨询处之类的机构。简化老漂族看病流程是解决老漂族生命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街道和社区也应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积极邀请外地老年人参加,使之尽快适应环境。社会上也可以开展针对老漂族的商业性的养老服务,使养老模式多元化,缓减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儿女应关注父母的需求,引导他们逐渐建立新环境内的朋友圈,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需要和被关爱的。作为老漂族自己也应放宽心胸,积极主动地融入本地生活,有条件的老年人也可以学习知识,或在帮助子女照顾家庭之余进行再次就业创业,做到老有所为,不仅可以开发老年人价值,让老年人更有尊严,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淑金. “积极老龄化”框架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46-48.

[2] 李珊,于戈. 移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 27(6):776-777.

[3] 郝元涛,方积乾.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 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1145.

[4] 张义祯. 农村老年妇女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东南学术,2010,(5):168-176.

第2篇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c)-166-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股骨颈骨折是其常见的损伤之一。笔者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48例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57~71岁;嵌入型16例,中间型18例,内收型14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8~69岁;嵌入型12例,中间型13例,内收型5例。两组年龄、性别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外展内旋位,固定,并采用克氏针标记,切开皮肤,扩孔,后旋入合适的空心螺钉,后拔针冲洗,关闭切口。实验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切开后行髋关节置换,后缝合处理。

1.3 远期疗效评价

于治疗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远期疗效评价。优良:功能恢复较好,负重也较好,无并发症发生;较好:功能得到部分恢复,无较大不适感;较差:功能未得到恢复,不适感较为强烈,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3 讨论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日益增多,从而使股骨颈骨折明显呈增加趋势。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质疏松,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在国内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点:①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问题。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治疗时间短。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人工髋关节置换按位置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和关节表面置换三大类。选择何种方式,应结合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与全髋关节的设计、固定、技术操作等进行选择。对于年龄超过70岁患者的股骨颈骨折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简单、时间短,能够较快恢复关节功能;而对于70岁以下的患者,建议全髋关节置换,以减缓人工股骨头对髋臼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关节表面置换因并发症多、翻修率高, 一般不建议选用。

马涛[3]报道在股骨颈囊内骨折各种治疗方法比较中,术后Harris评分内固定组最低。因此,对于明显移位的高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了使患者能够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在技术力量和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4-5]。

本研究中,我院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好,而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等.复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5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1):661-663.

[2]马若凡.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20):1397-1398.

[3]马涛.764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6):535-536,539.

[4]朱盛修.现代骨科手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7.

第3篇

邢台市第三医院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目的:对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到2014 年6 月收治的98 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9 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9 例患者中护理显效的有40 例患者,护理有效的患者有6 例,整体护理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效的有32 例,护理有效的有5 例,整体护理有效率为75.5%,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应用到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常规护理;心理干预;老年病;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条件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也使得老年病患者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关键。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问题,在面对疾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各种心理上的恐惧、焦虑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院针对2012 年1 月到2014 年6 月收治的98 例老年患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 年1 月到2014 年6 月收治的98 例老年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4 例,女性患者有44 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62 岁,最大的为87 岁,平均年龄为71.3 岁。98 例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36 例,呼吸道疾病患者有26 例,糖尿病患者有16 例,其他类型的疾病患者有20 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9 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医生的医嘱以及医院的护理程序和规定,开展常规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护理期间不进行心理干预。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护理操作和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及时地环节患者出现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地解决患者心中存在的疑虑,提高患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

1.3 护理效果

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患者十分满意并且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有效是指患者对于护理基本满意,同时病情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无效是指患者对于护理不满意,同时病情没有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对比有P<0.05,则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率75.5%,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有P<0.05.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如表1 所示,其中整体护理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3 讨论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工作。老年病患者随着身体技能的衰退,身体上的不适,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例如,老年患者感觉自己年事已高,身体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已经失去社会价值也不能够为家庭带来诸多的贡献,由此封闭自我、缺乏信心。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疾病而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躁、恐惧等问题。同时,有部分老年患者可能感觉其为社会作为了巨大的贡献,对医疗水平以及服务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对老年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这充分的说明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增加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老年患者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同时能够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明, 朱列和, 邓丽红, 谭小颖, 杨海霞. 浅谈惠州市住院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04):75.

[2] 杨春霞.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10):364-365.

第4篇

目的 了解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寻求提高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的措施。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湖州市区调查200位60岁以上老人。结果 80.0%以上的老人月收入都在1 000元以上;空巢率较高,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占64.0%;70.0%健康状况一般;日常活动主要为室内休闲;56.5%认为生活质量与吃住最为密切。结论 湖州市老人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必须通过家庭、社区、产业、政策4个方面的综合作用,确保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湖州市区;改善措施

“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经济尚欠发达、社会供养不足的情况下提升老人生活质量,将关系小康社会的推进与社会和谐构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建设全球老龄友好城市指南中指出,城市规划应从交通、住房、社会参与、社区支持与健康服务等方面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1〕,Patterson等〔2〕从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方面提出改善老年人口生活的措施。邬沧萍等〔3〕根据我国实情,提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多方共同协助的模式来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为了全面了解当前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课题组于2008年5~6月在湖州市开展调查,并在调查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实情,提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60岁的城市老年人,调查样本为200人,其中男140人,女60人。60~65岁占26.0%,66~70岁占28.0%,71~75岁占29.0%,76岁以上占17.0%;32.5%的老人认为身体健康,其余老人认为身体一般或较差;没有上过学的占24.0%,接受小学教育的占17.0%,接受中学教育的占16.0%,接受高中教育的占29.0%,接受大中专教育的占14.0%;职业主要为工人、公务员与农民。

1.2 调查方法

采用类型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有效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健康情况、居住和家庭情况、收支情况、社区服务、社会感受、生活质量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收入与支出

通过调查发现,80.0%以上的老人月收入都在1 000元以上,其中还包括了部分2 000元以上(比重为17.0%),500~1 000元的占12.0%,500元以下的只有8.0%,总体收入水平较好,基本能维持日常生活(P<0.05)。从收入来源看,退休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来源,保障了80.0%以上老人的支出,还有10.0%左右的老人依靠子女供给,另有一小部分老人依靠打零工或者政府救济来获的生活所需资金。从消费支出看,主要集中在吃饭、生活必需品及医疗费用上,吃饭与生活必需品消费超过500元/月的达到66.0%,医疗保健支出平均约为150元/月(医保报销了部分费用,否则会更高),其他消费相对较少。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少数老人住房、医疗消费支出很高,甚至超过月收入来源,见表1。表1 老年人口收入与支出情况(略)

2.2 老年空巢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湖州市区空巢老人比例非常高,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占64.0%,单人空巢家庭占15.0%,而与孩子(女儿或儿子)住在一起的非空巢老人仅为21.0%。近80.0%的老人都过着独居或夫妇同居的生活,昔日湖州人的三代同堂、四世同堂已寥寥无几,空巢家庭已成为湖州市区老年家庭最重要的类型。

2.3 健康状况

调查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老年人普遍缺乏精神上的娱乐,孤独感和失落感强,甚至引发的器质性疾病。近70.0%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或者不太好,最为常见的疾病为高血压与心脏病,然后依次是胃病、腰椎病、睡眠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另外还有个别老人觉得自己全身都没力气或者突发事件导致身体不舒服。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老人的生活质量。

2.4 日常活动情况

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口中除少数打零工或被单位聘请外,绝大多数都退休在家,时间大多分配在家务活动、必要睡眠与自由休闲。日睡眠时间主要在7~8 h之间,同时还有27.0%日睡眠时间不足7 h。绝大多数参与一定的家务劳动,一般时间在2 h左右;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充裕,一天拥有7 h以上的占50.0%,在自由支配时间里,主要用于看电视、户外运动、看书等,见表2,活动场所主要在自己家中。表2 自由时间活动情况(略)

2.5 生活体验与感受

当调查与生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是哪方面时,差异显著(P<0.05)。发现大多数老人认为生活质量高低与吃的最为密切,占总人数比例的38.4%,然后依次为住、行和穿,分别占18.9%、17.7%与15.9%。在调查时还发现有些老人认为吃、穿、住、行都是一样重要,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同时还有少数老人认为身体健康最重要,有健康就有高的生活质量;也还有部分老人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当问及他们理想的高质量生活时,差异显著(P<0.05),主要有四种意见:①满足当前生活状态,认为现在生活已经很好;②高收入是高生活质量的保障,退休人员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生活;③高质量的生活就是要身体健康、家庭和睦;④能够出去旅游、拥有丰富的精神享受才是高质量生活。可以看出,收入、健康、家庭和睦、精神愉悦是关乎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见表3。表3 高质量生活因素(略)

2.6 社区服务与政府扶持

调查显示12.0%的老人对小区老年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表示很满意,26.0%的表示满意,41.0%的表示一般与没特别感觉,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共占11.0%。近50.0%的老人对政府养老政策与养老服务满意,他们认为政府已经很好,退休金基本能满足日常消费需要,而对当前政策与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在收入来源单一化、政府有些承诺难以兑现、同工不同退休金等,其中农民出身的基本没有政府养老扶持,见表4。表4 社区与市政满意度(略)

3 讨 论

湖州市区老龄化程度很高,在未来的30年中将达到45%左右,这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空巢率、高疾病发生率、缺乏精神娱乐等问题,将来可能产生巨大的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并会影响到湖州市人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家庭与社会共同维系养老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从多角度、宏观视野出发,寻求改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措施,促使老年人安享晚年。

3.1 弘扬“子女养老与孝文化”,提升家庭养老功能

发扬“养儿防老、父慈子孝”传统,鼓励和倡导家庭养老。借助传媒手段,宣传湖州古代的“潘综卫父”、当今的刘霆“背病母上大学”事迹,大力宣扬“子女养老与孝文化”,使尊老、敬老、养老成为风气,使老年人有所养、有所依、有所乐。在高空巢率、低精神娱乐背景下,鼓励子女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把看望父母作为每日的必修功课,与父母分享五味人生、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等。同时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优先支持房产开发中的母子套房建设;开展敬老、爱老竞赛,对贫困家庭的养老服务进行适当资金帮扶等。

3.2 增强社区服务、加大政府扶持

社区是老人活动最基本的活动空间,社区休闲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因此,社区必须考虑到老年人口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安排一些健身型、益智型、陶冶情操型、交流型等室内外老人活动场所,丰富老人自由支配时间的有益活动,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针对不规范的社区老人服务行为,政府应加强对场所、设施的监管,并以规制加以保障,规避违规做法;在新建社区中明确老人活动用地规模、老人中介服务机构等配套设施的优先规划布局,以完善社区的养老服务,提升社区养老功效。研究报告表明,我国老年人在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需要关怀、指导的要求迫切,社会有义务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促进家庭和谐〔4〕。在湖州市区也存在这种现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引发孤独感与空虚感、恐惧生病而引发器质性疾病、怀疑自我存在价值等。为此,社区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政府、社会志愿者通力合作,定期为老人开展心理健康指导,通过谈话疏导等形式帮助老人矫正不良心态,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老年观,肯定自我存在价值等。同时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进行“时间储蓄”,待到自己年老需要帮助时,可以支取储存的时间,政府组织人员为其服务。这种有偿服务可以增强老年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使老年人互帮互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献、共享和谐。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老年资源,减轻从事老年人口服务人力资源不足的难题,减轻家庭、政府、社区、老人自身的负担等。

对政府而言,应该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老人的问题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的各个分支,并从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规划等层面予以落实,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同等享受积极的养老政策所带来的优惠,让老年人群共享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同时,政府应调动社会其他机构、民间组织、个人等参与养老事业,鼓励、扶持老年产业发展等。

3.3 大力发展老年产业

湖州市整体经济水平处在“长三角”城市后列,但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湖州市应以此为契机,率先大力发展老龄休闲产业,构建老龄产业集群,在全国赢得先发优势,以提高老人生活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湖州市区老年人口对吃、穿、行十分重视。因此,可根据老年市场特点,开发适合老人身体状态且有益健康的食品;针对老人穿着特点与流行趋势,依托湖州的服装制造业基础,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符合老年需求的心仪服饰;并根据老人自由支配时间特点与休闲规律,充分挖掘湖州市深厚历史文化、清丽山水等文化与自然资源,开发一批安全、舒适、健康、环保的老年康体旅游项目。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改善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吸引上海、杭州等周边大城市老人来湖州购物、休闲等,推动整个老龄产业大发展,带动湖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让老人共享这一成果。

3.4 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不容否认,计划生育政策曾对湖州市人口规模控制、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推移,湖州人口结构日趋高龄化,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提高,这将会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同时不利于社会、经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根据现实情况,在一定限度内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增加人口自然出生率;同时要不断完善生育政策、措施,以解决老龄化压力。

参考文献

1 Andrew Quinn.Healthy Aging in Cities〔J〕.J Urban Health,2008;85(2):1513.

2 Patterson PK,Chapman NJ.Urban form and older residents′ service use,walking,driving,quality of life,and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Am J Health Promot,2004;19(1):4552.

第5篇

收治老年阑尾炎患者32例,对其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研究组),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9岁,平均(72.34±2.19)岁,疾病类型:单纯性阑尾炎4例、穿孔性阑尾炎5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化脓性阑尾炎2l例;另选取同期前来就诊并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的3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1~87岁,平均(71.98±2.20)岁,疾病类型:穿孔性阑尾炎6例、单纯性阑尾炎5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18例。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阑尾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资料对比P>0.05,提示具有临床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阑尾炎诊断标准;②年龄≥60周岁;③本次发病至前来就诊间隔时间≤72h;④既往无腹部外科手术史;⑤排除阑尾周围脓肿;⑥无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⑦无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⑧无本次研究所需手术方法相关禁忌证;⑨治疗依从性良好;⑩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方法:对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事医护人员、询问患者及家属等。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血压应控制在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由(cx±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由[例(%)]表示,P

结果

治疗情况:两组老年阑尾炎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增高,但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13.79%,显著低于对照组2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老年阑尾炎患者数量显著上升,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因此发病后无法及时察觉,往往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或延迟就诊贻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由医疗机构上报的户籍为和平区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病例由全市的医疗机构收集,填写报告卡报至病例户籍所在地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然后录入天津市非传染病发病监测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来源于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户籍居民全死因资料。

1.2质量控制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抽查各医疗机构报告的发病和死亡病例,进行真实性核对及漏报情况调查。

1.3监测病种

目前,天津市监测报告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病例包括脑卒中、冠心病急性发作事件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未分类脑卒中;冠心病急性发作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来确定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心血管疾病ICD-10编码包括I05-I09、I11、I20-I27和I30-I52;脑血管疾病ICD-10编码包括I60-I69[2]。

1.4统计学分析

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按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总体情况

天津市和平区2010-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病例共10974例,发病率为545.27/10万,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总人数为7919例,死亡率为393.48/10万。5年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总体上来看有升有降,2011年有所降低,2012年又明显上升,2012年之后基本上稳中有降,但是2014年发病率仍高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P<0.05),各年标化发病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为脑梗死(χ2=23265.17,P<0.05),见表1。将各年死亡率进行标化,和平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自2011年明显下降,之后相对稳定;2012-2014年间标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死亡率低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P<0.05)。而死亡率最高的病种为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8.21,P<0.05),见表2。

2.2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情况和平区

2010-2014年男性发病6598例,发病率为681.63/10万,女性发病4376例,发病率为418.90/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4,P<0.05),见表3。男性死亡人数为4006例,死亡率为413.86/10万,女性死亡人数为3913例,死亡率为374.5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8,P<0.05),见表4。2.3不同年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情况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70岁之后发病率达到高峰,而80岁之后的死亡率最高,达到人群平均死亡率的10倍,见表5、表6。

3讨论

第7篇

【关键词】 认知障碍;记忆力;体层摄影术

人口向老龄化发展及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对其前期病变即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1]。轻度认知障碍处于正常衰老和轻度Alzhimer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向AD转变的风险很高,如能早期诊断并予以干预则有助于延缓病程。本研究通过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记忆损伤、脑CT变化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防治轻度认知障碍提供指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于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医院附近家属宿舍区近200名5080岁的老年人进行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提出的老年期痴呆中医诊断标准[2,3],将从中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例为患者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0-80岁,平均61±5.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8.4±1.8)年。排除标准:抑郁症,头部创伤史,特殊药物服用史等。选择同期上述家属宿舍区,记忆、认知检查等均正常的健康者25人为健康对照组,男14人,女11人,平均年龄(62±3.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6±2.1)年。两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

1.2 记忆力检测: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主编的临床记忆量表(1996年版)[4]。该量表包括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想回忆5个分测验。操作测验时每种操作结果都按质记分。一个分测验中的各项目的得分相加,称该分测验的粗分(或称原分),并按手册上相应用表换算成量表分。

1.3 影像学检测:用CT检测海马回钩间距、大脑横径及颞角宽度。以海马回钩间距/大脑横径的比值计算出海马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软件完成统计处理。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SNK检验。数据用±s表示,P

2 结果

2.1 参与者一般情况分析 纳入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例,健康者2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轻度认知障碍的全身症状发病率在中医辨证所涉及到的40种症状中,4种全身症状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腰膝酸软27例,头晕为20例,耳鸣15例,二目昏花14例。

2.2 记忆力检测结果显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各项记忆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两组记忆功能比较结果见表1。表1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功能指标

2.3 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颞角宽度和海马指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见表2。表2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颞角宽度及海马指数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1]。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但仍能维持功能完好。目前,轻度认知障碍已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积极探讨治疗方法,早期干预轻度认知障碍向痴呆转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记忆和认知减退是正常老化不可避免的现象,痴呆、轻度认知障碍和正常老化是出现在老年人中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减退状态。中医诊断中虽没有轻度认知障碍的病名,但在古医籍中早已对相关症状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并已经认识到认知障碍与肾虚髓空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记忆障碍是轻度认知障碍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主诉,记忆功能的评估是预测轻度认知障碍是否会发展为痴呆的最好方法[1]。此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视空间有关的神经网络激活较正常人减弱,除大脑皮质的广泛萎缩外,主要是海马、杏仁核以及颞叶萎缩、变性,是造成上颞叶钩回间距增宽、大脑容积缩小等[5]。本研究显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各项记忆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具有短时记忆、视觉空间以及执行功能的损害,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综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记忆损伤及CT改变,可能为今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辩证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并实现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早期筛查,早期预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黄智恒,赵洁皓.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新动态[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 30 (7) : 297300.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9199.

3 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皈社, 2002.

第8篇

【摘要】 目的 了解沈阳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心血管亚临床状态及差别,为空巢老人的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沈阳市7个区域常住人口中≥60岁健康空巢老人98例和非空巢老人97例,进行基本身体状况、血压、血液生化和心血管超声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变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空巢组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空巢组男性(P=0.009),而空巢组女性的收缩压(P=0.041)、HDLC(P=0.005)和脉压(P=0.004)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巢组。心血管亚临床相关指标与年龄显著相关。结论 衰老与大血管弹性及心脏舒张功能等亚临床心血管指标密切相关。在空巢组,男性的血脂问题和女性的血压问题更加突出,建立健康档案时应予重点关注。

【关键词】 空巢老人;亚临床状况;横断面调查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初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亿,占总人口数的12%,今后50年,老年人口在中国还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我国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也造成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家庭〔1〕。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空巢家庭已超过老人家庭总数的1/3。专家预测,未来10年,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阶段,空巢家庭将成为中国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有可能达到老人家庭的90%。社会已关注到了这个群体,但目前尚无对空巢老人心血管亚临床状态特点的调查研究。笔者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对沈阳市≥60岁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进行基本身体状况、血压、血液生化和心血管超声检查,以探讨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心血管亚临床状态相关指标的差别,为实现空巢老人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沈阳市包括于洪和东陵在内的7个区域的12个社区常住人口中,按人口构成比例随机选取600例60岁及以上健康老人。健康人群定义按文献〔2〕。经问诊、体检及认知能力(MMSE调查表)、生活状况调查,并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辅助检查,最后筛选出195例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的老年人。其中独居或配偶同居的空巢老人为98例,年龄60~91岁,男47例,女51例。与子女共同居住的非空巢老人为97例,年龄60~88岁,男49例,女48例。男性非空巢老人49例,平均年龄(69.52±7.49)岁,男性空巢老人47例,平均年龄(71.49±7.11)岁,女性非空巢老人47例,平均年龄(69.21±7.19)岁,女性空巢老人48例,平均年龄(69.49±6.71)岁。所有参加调查的老年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体格检查方法

测量每位受检者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体重指数(BMI,kg/m2)=体重(kg)/身高2(m2),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脉压(mmHg)=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1.2.2 实验室检测

受检者隔夜空腹12 h抽取肘静脉血,在日立747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酶法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2.3 心血管超声检查

心室舒张功能测量使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1~5 MHz,同步记录Ⅱ导联心电图,然后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测二尖瓣血流频谱,应用脉冲多普勒获取舒张期二尖瓣口的前向血流频谱,记录舒张早期E 波的峰值流速(E) 和舒张晚期A 波的峰值流速(A),并计算二者的比值(E/A)。每一测量值连续测量3 个心动周期取平均数,并记录心率。颈动脉结构测量使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L113探头,频率7.5 MHz。获取双侧颈动脉长轴切面,于近分叉约1.0 cm处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两侧IMT最厚处测量前后壁内膜表面间的垂直距离即颈总动脉内径(D)。取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测数据均值纳入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各变量数值均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变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的非空巢老人及空巢老人的血压、血脂和心血管超声指标比较

见表1。空巢组男性的HDLC显著低于非空巢组男性(P=0.009),而空巢组女性的收缩压(P=0.041)、脉压(P=0.005)和HDLC(P=0.004)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巢组女性。表1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相关指标比较(略)

2.2 不同性别的非空巢老人和空巢老人血压、血脂、心血管超声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

见表2。在非空巢组男性,增龄与脉压(r=0.434)、TC(r=-0.312)、LDLC(r=-0.294)、IMT(r=0.32)和D(r=0.381)显著相关;在空巢组男性,增龄只与LVEF(r=-0.322)、IMT(r=0.304)和E/A比值(r=-0.376)相关。在非空巢组的女性,增龄与TG(r=-0.33)、TC(r=-0.369)、LDLC(r=-0.289)、IMT(r=0.385)、E/A比值(r=-0.329)和D(r=0.362)相关;在空巢组女性,增龄与腰臀比(r=0.454)、IMT(r=0.381)和E/A比值(r=-0.397)相关。表2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系数(略)

3 讨论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使他们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重要问题。空巢老人由于身边缺乏子女照顾,比普通老人更易遇到困难。因此他们的健康状态和健康问题也就更加突出。

本研究表明空巢组男性的HDLC显著低于非空巢男性,而空巢组女性的HDLC、收缩压和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巢组女性。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促使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和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中流出,通过胆固醇逆转运过程(RCT)将胆固醇转移到肝脏中去,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同时HDL还能通过抗氧化、抗凋亡、抗血栓形成、抗炎和促进血管舒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而抑制AS的过早发生和刺激斑块的吸收等多种作用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3〕。因此,空巢男性的HDL保护作用减弱,较非空巢男性患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加。空巢女性收缩压和脉压增加,说明血管壁顺应性较非空巢女性差,血管硬化程度增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空巢与非空巢的男性和女性,增龄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在非空巢组女性及空巢组男性和女性,增龄与E/A呈显著负相关。由于调查中的受检者均为排除慢性疾病的健康人,表明在类似生理状态下,动脉顺应性随增龄逐渐降低,AS逐渐严重,心脏舒张功能显著下降,这也可能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原因之一。本调查发现,非空巢组男性和女性的TC和LDLC与年龄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健康非空巢组老人的TC与LDLC受增龄的影响更显著。

综上所述,衰老与大血管弹性及心脏舒张功能密切相关,空巢组男性的血脂问题和空巢组女性的血压问题更加突出。在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时应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定期监测,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杨冬叶,赵 勇.我国空巢老年人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601.

第9篇

关键词:老年痴呆 疾病 影响因素 卫生服务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5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73-02

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身体内部众多器官慢慢开始老化,其机体代谢能力、抵抗能力也逐渐降低,因此很多老年疾病也就不断的发生,老年痴呆便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1]。而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不断的加快,老年痴呆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年痴呆疾病患者不断增加,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患者家庭、本人等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但目前大多数人仍然把老年痴呆疾病的最初症状认为是衰老的必然表现,缺乏对老年痴呆疾病的认识和重视[2]。本文旨在分析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及卫生服务措施,现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40名老年痴呆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40名老年痴呆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中AD标准[3],部分患者伴有为紊乱、妄想、睡眠障碍、兴奋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均无精神病药物使用记录。本组患者中有87名为男性,53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88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72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18例,高中及中专42例,初中41例,小学及以下39例;有65例为城镇人口,另外75例为农村人口。

1.2 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是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合并疾病等等,并对统计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4]。

1.3 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卡方检验,所有数据资料检验水准α=0.05,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学历、生活环境(城市或者农村)、文化程度、个人习惯(吸烟、酗酒、运动锻炼)、合并疾病等等。其中60-69岁发病率为1.98%,70-79岁发病率为2.48%,80岁以上发病率为13.57%,经X2检验,随着年龄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从地域来看,城市发病率为1.55%,农村发病率为5.92%;分析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现,小学及以下发病率为6.74%,初中为2.67%;高中为1.54%,大学及以上为0.49%;不吸烟患者发病率为4.79%,吸烟患者发病率为2.25%,由此提示吸烟对于老年痴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兴趣爱好方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人痴呆发病率为0.48%,不参加或者极少参加锻炼的发病率为4.24%;通过分析患者的合并疾病发现,肾脏病患者老年痴呆发病率为的12.43%,非肾脏病患者发病率为3.18%。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生活环境(城市或者农村)、文化程度个人习惯(吸烟、酗酒、运动锻炼)、合并疾病,年龄越大,学历越低,老年痴呆发病率越高;因此,需要政府及医院提高对老年痴呆的重视,加强卫生服务建设,提高对老人的关注度[5]。卫生服务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强人们对老年痴呆的宣传教育,之所以出现学历越低发病率越高以及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口,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尤其是老年痴呆的相关认知;②培养老年患者的兴趣、爱好,老年痴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机体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衰老退化,尤其是思维活动的减少,适当增加其日常的活动量,用脑量和常与人交往,其中人们多思考、多运动可以延缓脑功能的衰老,降低了老年痴呆症的引发;③加强疾病筛查和诊治,尤其是像患有肾脏疾病等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早预防。当然,开展着一系列措施的重要条件是政府和医院需要加大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比如加强经费投入,组织医院开展义务体检、义诊、下乡、随访等活动,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积极的对老年痴呆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提高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和重视度;建设老年活动俱乐部,为老年人士提供活动场所以及设备设施;对于农村老年人则多提供医疗补贴,降低老年人的医疗经济负担。只有通过加大医疗经济建设的投入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的了解和重视,并自主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从而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代宝珍.轻度认知障碍筛查阳性者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 樊清华.山西省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卫生服务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

[3] 蒋芬.长沙市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