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时间:2023-09-01 16:49:07

导语: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第1篇

一、群众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对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

现行的《奥林匹克》对奥林匹克主义作了如下较为全面的表述,“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就其主旨来说是鼓励所有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参与竞技和非竞技的活动,因此,它本来就包含有强烈的大众体育色彩,“体育为大众”的口号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第一个提出来的。在二次大战以前,由于竞技运动的水平还比较底,它与群众体育的分野还不明显,但并不能说奥林匹克运动与群众体育实现了有机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毕竟是代表着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新的时代赋予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历史使命:积极探索与早日实现与群众体育的完美结合,可以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群众体育,指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健康身心是大众体育的基本功效。此外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同时实现健美、消遣、娱乐、休闲康复、医疗、社交或提高技艺等多种目的。毫无疑问,群众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奥林匹克运动与大众体育是一致的。

体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随着社会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体育最初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军事活动、宗教祭祀、医疗保健和娱乐舞蹈,并长期与这些活动并生,没有严格的界限。近现代以来,体育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活动体系。从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有密切的联系,体育在受到这些因素制约的同时反过来也积极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首先,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先已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文化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交流,这种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的。在政治上,通过国际比赛,改善和促进国家或地区间的关系,服务与国家的外交政策;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地位。在经济上,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给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奥运会主办国的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电能供应、环保设施、建筑设计、旅游餐饮、媒体广告和体育产业等多种行业领域及其相关产业有着巨大促进和的经济效,奥林匹克运动蕴藏着的巨大商机是有目共睹的。在教育方面,体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在培养人的方面是一致的,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在文化方面,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奥林匹克运动已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文化活动,在促进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是其他文化活动形式无法比拟、难以取代的。

其次,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能在进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作用是竞技体育难以取代的。在政治上,广泛开展和举办全国范围内大众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和气氛。在经济上,群众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与之相应的体育经济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其他部门的发展。在教育与文化方面,通过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可以使参与者得到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教育,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以高水平竞技体育为特征的奥林匹克运动和群众体育都是体育文化活动的构成部分,在促进世界和整个人类的发展上他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难以相互替代的作用。因此,二者紧密结合是适应时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的趋势。

二、 奥林匹克运动与群众体育应有机结合

奥林匹克运动只有积极向群众体育渗透,使更多的非奥林匹克者领略“以人为本,人的和谐发展”等奥林匹克文化和思想,为奥林匹克运动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理解、关注、支持和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活动当中去,体验到体育那种特殊的健身功能。奥林匹克运动代表着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示范作用,吸引着群众体育中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断兴旺,原因之一就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实的、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的基本构想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起点,达到改善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最后扩大到整个国际社会,使人类有一个和平的没有任何歧视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奥林匹克主义是以体育,特别是以竞技体育作为手段的。然而,奥林匹克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整个人类社会,竞技体育的参与者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毕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使更多的人理解、关注和支持奥林匹克主义是实现最终理想的重要环节。因此,只有使奥林匹克运动与大众体育有机结合,才能使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得以更好地贯彻。

奥林匹克运动就其主旨来说是鼓励所有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参与竞技和非竞技体育活动,所以,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一个重要动向就是积极向大众体育渗透,与群众体育结合。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领域的渗透日益广泛,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样,群众体育要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只有与蕴涵着巨大科技力量和科技潜力的奥林匹克运动相结合,群众体育发展就有了科学的先导和快速发展的动力。

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健康身心是群众体育的基本功效。如果群众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符合自己群众体育特色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内容体系等,并借助每届奥林匹克运动将之逐渐推广,使更多的人理解、参与其中,那么群众体育的自身魅力就会得到提高。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群众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1问题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城乡差距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间遇到的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为实现和谐社会,有必要协调好体育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一破解各种矛盾,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和谐广西、和谐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目前体育协调发展研

究现状简析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夏安桃等,2003)得知:我国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机制、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等内容着手。而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李树怡,1997)则是通过对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揭示体育协调发展的本质,论述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用辩证协调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体育协调发展中主从关系、人在体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体育协调发展机制、不同性质关系的协调发展、体育系统内的协同作用等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体育协调发展的4个前提和判断体育是否协调发展的3条标准。这对打破城乡之间的差异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为城乡体育发展构建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制约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城乡差距,它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城乡发展的主要研究背景就是把新农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指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指城乡间实行平等的政策,保证城乡地位的平等性,能够同步发展体育与民生,通过统筹城乡体育的发展,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寻求协调发展的途径,让各个阶段都能够平衡发展,改善民生。自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以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城乡教育协调的发展,社会各界也把焦点聚集到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来,学者们对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宏观的、中观的以及微观的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顺、李初昌,2011)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陈丽、陈美玲,2012)等研究是其中的代表。而在此基础上,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郦锁良,2009)中,深入地剖析了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结构组成,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各种不协调现状,并能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几条途径。而后,在对于《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徐桂兰、夏成,2012),学者们更明确地阐述了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在《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均衡再造》(徐刚,2013)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则是通过理论论证,分析研究我国体育学科的现状,指出了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提出实现竞技项目协调再造的具体途径,并针对体育学科的协调、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学者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研究背景,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陈旭,2012);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提出实现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并且建议要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朱家新,2011);还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中国群众体育呈现出非协调的发展形势,并存在各种差异现状;著名学者秦椿林通过对非协调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叙述(秦椿林,2011),为协调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更加长远的应对措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场馆设施、体育人口等主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内容多数以政府层面为主,重点研究群众体育现状、对策、功能、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范围多数涉及东部发达地区,而对西部民族落后地区的研究甚少。

4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收官总结,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研究,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空白,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探索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群众体育模式推广普及。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处祖国大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山、穷”省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其在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先后出台了各自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其中广西还提出了《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行动计划》,并以万人项目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万村农民篮球赛”“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红水河杯绣排球赛”和广西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文化内涵,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认识

在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虽然研究者们通过从多元视角进行分析,对未来体育发展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并通过这样的分析规划出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但是,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到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把面临的问题局限化,研究难以深入,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对于大众体育、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很多,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农村群众体育、村落群众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城乡差距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者更加关注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如何构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6对今后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

6.1以《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为契机,遴选出一些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对该城市的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总结出适合当地推广的做法、经验和模式,构建和谐城市,着眼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构建亲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工作,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人民的体质。6.2依托西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优势,结合桂林山水优势,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与活动,推广以“游山玩水,浓情于山水间”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为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活力、新风气,播撒新的文化观念,助力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辐射、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把新农村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工作扎实、蓬勃地开展起来。6.3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调研,可以为城乡体育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体育的协调性开始彰显出来,这就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让民生更加深入人心。有了这样的实践指导,才能够让我国的体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将对广西各市乃至全国今后如何推动和谐社会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借鉴实例。

7推进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7.1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基点,重点打造具有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区特色的精品民族体育项目,形成特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促进民族大团结。7.2以桂北山水休闲体育发展为切入点,推广具有桂北自然、人文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体育、水上体育和民族体育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新模式,促进市民和谐共融。7.3以环北部湾海洋体育发展为推手,构建出桂南滨海群众体育文化模式并加以推广,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明建设。7.4以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发展为龙头,加大开发当地户外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力度,促进广西户外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训、培养,培育广西生态体育和户外体育产业市场,构建出具有广西特色的“革命老区”户外群众体育模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革命老区的对外开放、提高老区人民收入、树立老区人民新形象。7.5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为样板,深入推进“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区域和谐大发展、大繁荣。7.6以省会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为样板,从社区做起,从城市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第三、第四级的基层体育设施做起,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发展。7.7以广西与东盟群众体育发展为契机,探索广西群众体育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和地区大众体育在赛事组织、体育产业、学术研究、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区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与共赢,促进和谐边疆。

作者:苏祝捷 邱团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56-60.

[2]李树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7(3):8-10.

[3]顺,李初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8-9.

[4]陈丽,陈美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3):5-8.

[5]郦锁良.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138-139.

[6]徐桂兰,夏成前,蒋荣.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79.

第3篇

一、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工作内容及任务

体育事业的主要业务和工作内容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属于体育的两个不同层面。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其各自拥有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都在发展和变化。从学者们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研究出来的结果和其显现的事实来看,大众性、民族性的群众体育与职业性的国际性竞技体育并列存在,当代体育开始从内部开始分化。虽然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共同点,但是不同的特点和走向已经出现,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普及与提高”、“塔基与塔尖”这种最基本的关系已在发展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群众性体育失去了长期的系统化训练和科学选材,竞技体育人才就不可能从中选拔。“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口号已不能适应当代体育的思想,“更高、更快、更强”成为当代体育的目标。“普及与提高”既不能阐释现实发展成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新关系,又不能贴合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形。当代群众体育的特点为大众化、民族化以及广泛参与性;竞技体育的基本趋势为国际化、职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奥运会高水准的竞技体育中,更能体现国际化、职业化,群众体育更多的显现民族化和大众化。竞技体育要求遵照国际竞技的规则和法制并按照国际的行事方式进行,群众体育更加注重锻炼形式,手法。想要精准的用科学化方法实行体育实践,就要认识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已经向平行线发展。将各自的优势体现,融合当代体育运动的现状,才能归纳出一条新出路。

二、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奥运会是最典型的当代体育发展产物,新时期的奥运会不只是体育运动的竞技场,还是超大型的社会活动。这样的新形态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经历历史的晕染和润色,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形态。

1.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竞技体育是运用个人和集体力量,在竞赛规则严苛的约束下,将竞赛锦标作为目的的体育运动。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当代竞技体育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化

要保证竞技运动员的系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所有的基本条件,而竞技运动员需要两种社会条件支撑。一种是国家会在各方面的保证中给予一定的补助;另一种就是在经济条件较低的国家,确保运动员依靠国家投资,有接受长年系统化训练的条件。竞技体育系统化保证了运动员的出色成绩,成为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措施和必要规律的同时也加强对运动员的要求。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员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训练成一位杰出的运动员,需要更多技巧的运动则需更长时间的训练,而球类和需要耐力、力量的运动要晚一些。总地来说,运动员要把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投入到运动事业中,科学系统化的训练则是他们获得、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利器。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会根据训练阶段和应达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营养套餐”,使运动员在磨练中积累经验。

(2)科学化

随着科学化在当代训练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多种科学技术被普遍应用到运动训练当中。各种关于力学的物理知识被广泛应用到训练中,电脑以及摄像机成为训练进行的重要工具,整个过程都会随时有医学伴随来保证突发的运动伤害可以快速得到处理,最大程度将运动员的损害降到最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各种运动装备的更新,这些高科技开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结果。现代化信息由人造卫星和各种现代化通讯技术传入,这些通讯方式成就了高质量的国际竞技体育。

(3)商业化

竞技体育利用层出不穷的比赛方式来达到其商业效果,从而加大其对观众和赞助商的吸引力,使更多企业投资体育竞赛。如系列赛、分站赛。为了便于商业运作和保持系列赛、分站赛的高竞技水准,一些世界单项运动协会将比赛成绩作为“积分”,以此当作奥运会的敲门砖。这使得许多优秀的国家运动员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转而投进各种系列赛、大奖赛中,根据这些来判定你是否可以参加一些运动竞赛和调整运动计划。体育竞赛进行方法的改变是高水准体育商业化的产物,它改变了旧时的比赛规则和比赛节奏,使经济在竞技体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的运动员想要在奥运会和其他重要的国际竞技体育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训练手段,做出新的训练和竞赛计划。商业化的竞技体育解决了传统训练手段具有周期性这一特点,高强度、高密度和多样化的竞技体育成为体育训练的主导趋势。

2.竞技体育的规律与特点

要想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以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前提,融合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实行本项目的训练和竞技。所以竞技体育的普遍性原则就是其一般规律与特点。

(1)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客观社会条件已经成为竞技体育这门行业的必要保证,专业的竞技体育管理队伍,高科技的器材设备,体育竞赛的运作经费,能够确保平时的训练和比赛正常运行。而该房子就需要一个坚实的地基,也就是一个适应国家基本经济国情的竞技体育体制。将有天赋的运动人才选,加以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这所有的元素成就出来的人才就有可能在国际竞技体育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所以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首先就是要反映这所有方面要具备的一般社会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从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来研究当代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另外,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的工作优势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

当代体育竞技是社会多种因素作用,并且是青少年运动员在极其差的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活动,必会接收到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要想高效进行系统化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始终保持饱满的激情,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2)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与特点

不同的竞技项目都有竞技体育特殊规律与特点的分布。乒乓球就凭靠快、准、狠、变、转的特别技术,成就了一条适用于中国乒乓球队的战术,中国乒乓球在乒坛上无人能出其右。而闻名世界的中国女排则把握“全、高、快、变”四项制胜因素将当代女子对排球的特殊理解发挥的淋漓尽致。女子体操“难、新、美、稳”的基本致胜因素将女子体操所要达到的目标诠释的通透有致。另外,花样滑冰的主体联系由跳跃、旋转、步伐、舞蹈、音乐和表演等部分组成,比赛的胜负则由动作难度、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来评定。球类项目中也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和特点。例如篮球和排球,一种是无屏障对抗,一种是隔网对抗,训练手法不同,不同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大道速滑与短道速滑也有其各自特点,一个比的是运动员之间的绝对速度,另一个比的是相对速度。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众多运动项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对应一个运动规律和特点。

三、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1.大众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和身体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们根据自己的所求自愿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②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政府主管体育的部门举办了各式各样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在丰富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交流感情的目的。体育活动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使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显现出其作用和意义的重要性。

2.科学化

在现代,人们都自觉运用科学的方式来辅导自身的体育活动,人们会评估自身的条件制定科学的方法将科学化进行到底。现在,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运动处方这个新新名词进入人们的视线,医师会因不同的身体机制制定不同的体育康复形式。依据年龄和身体健康的不同来安排体育运动也表现了体育科学化。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就是运用体育的科学化使群众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好的锻炼。

四、结束语

要想做好体育工作,就要做好探究掌握和钻研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走向,基本规律以及发展特点。从体育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其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是必然趋势。我们要保留发展体育中固有的那些东西,保持体育本身的相对稳定的规律和特点。实际中正确采用,理论上尽力掌握,用它们的真正效用服务于体育事业,使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大做强,在世界体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科版),2003,25(5):62—73

[2]王雅林.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2):102—107

第4篇

摘 要 为了说明我国武汉市居民家庭收支结构对全民健身的影响,本文采用《武汉市统计年鉴2010》和十一运会上武汉代表队所取得的成绩及积分进行建模。

关键词 收支结构 全民健身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一、前言

本文选取是以武汉代表队在十一运会上的积分,并将其与武汉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建模。分析城镇居民收支结构对十一运会积分的影响,从而也可以得知城镇居民收支结构对群众体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发展群众体育。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武汉市统计年鉴2010》上武汉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指标、支出状况指标;十一运会各个武汉代表队的积分(以下简称十一运会积分)为研究对象,共计13项指标。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经济与群众体育方面的资料,获得了大量重要信息,使本论文有充足的资料保障。并从《武汉市统计年鉴2010》、《中国体育年鉴》以及各网站上获取各主要指标的官方统计数据。2.数理统计法。本文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分析

为了找出城镇居民收支结构方面各个指标与十一运会积分的关系,了解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居民收入结构与十一运会积分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

1.城镇居民纯收入与十一运会积分。根据统计年鉴上定义:城镇居民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由表我们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十一运会积分与当地的工资性收入(r=0.659,p=0.000)、家庭经营性收入(r=0.248,p=0.178)、财产性收入(r=0.560,p=0.001)、转移性收入(r=0.485,p=0.006),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十一运会积分不呈显著性(p=0.178>0.005)。2010年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1年中,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虽然有上升趋势,但是在居民纯收入增加中的作用不明显。2006年城镇居民年纯收入为2936.40元,但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却只有192.15元。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在二次分配中的收入较低,政府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投入过低,导致居民转移性收入低。

2.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十一运会积分。据调查可知,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中,所有的消费支出指标均与十一运会积分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

(二)回归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收支状况各指标做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多元回归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t检验,t值为0.000,显著性检验值P=0.000

四、结论

(一)通过城镇居民收支结构与十一运会积分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在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对十一运会积分影响最大是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其次分别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由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城镇居民的纯收入贡献很小,所以他对群众体育的贡献也不明显(p>0.05);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所有的消费支出与十一运会积分有相关显著性(p

(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除了受经济发展制约外,还受到政治、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武汉地区。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受城镇居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经济的发展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最大的因素。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主要体现在地区、城乡等方面。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就是地区、城乡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市级课题。项目编号:2010101。

参考文献:

[1] 李莉,柏慧萍.新城镇居民建设中城镇居民体育的制约性及对策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

[2] 2005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5.

[3] 任丽丽.中国城镇居民不同年度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

[4]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8).

第5篇

【关键词】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价值取向

[Abstract] Afte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China's mass sports will enter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 the era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literature on the values of the masses the meaning of sports, mass sports in China recalled the valu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tex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proposed by the post-Olympic era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Thoughts values.

[Key words] post-Olympic era;mass sports;value orientation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国群众体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奥运时代。新的抉择之时,我们应该总结和反思过去,再展望未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应选择怎样的群众体育价值取向,树立怎样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事关我国群众体育能否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

1.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的依据

群众体育价值取向的构建须遵循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依据。应以理论为依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指导思想,对我国当前群众体育的价值取向进行时代审视,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总体发展需求相一致。

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育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②统筹区域、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政府发挥杠杆作用,依靠制度建设,依法保障,整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逐渐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差距。③正确的将市场机制与群众体育事业结合起来,从福利型向消费型、从一家力、向大家办、从事业型向经营型、从行政型向社会型的转变,推动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④在立足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批评继承我国传统体育价值观和西方体育价值观的优秀成果,突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西方特色的结合。

2.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

马克思价值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判断,不能以对错优劣来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放在群众中去考量、去评价。对群众体育价值取向而言,就是牢牢的把群众体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他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上去,进而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要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的和谐发展,在面对外来体育文化时,又要正确处理好民族特色与外来体育文化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1 建立“以人为本”的群众体育发展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各种价值的主体,因此,可以说,价值的本质在最高层次上属于人。指出:要以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最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评价,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样的价值取向才能反应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群众体育的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也应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2.2正确处理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与外来体育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形态。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在世界上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形成、发展起来的,悠久的历史文明赋予了她厚重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形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人格化、养生化、伦理化、单一化。

2.3统筹区域的群众体育发展

中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的区域性差异很大。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和特色。主要是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条件的影响。如我国南方传统的划龙舟,北方的滑雪滑冰,南拳北腿等等。此外,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区域经济状况,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经济要比西部更发达,人民收入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所以群众体育的发展也必定不统一、不同步、不平衡。后奥运运时代,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不同,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逐步缩小区域间群众体育发展的差异。

2.4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

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是指把城乡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市与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要求城乡群众体育之间开展要素的双向互动和优化配置,排斥孤立、割裂、片面发展的推进方式。要求在进一步发展城市群众体育的同时,大力扶持农村群众体育,农村又以其特有的体育资源优势,促进和满足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需要。后奥运时代要以政府调整发展为重点,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投入来加强农村体育“硬环境”的建设,加大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缩小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城市体育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运动监测评价体系,以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为重点,侧重于群众体育“软环境”的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缩小县、乡镇和村落的体育服务差距,构建起既保持各自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又和谐发展的城乡社会体育发展体系。

2.5有力地推动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轨和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如何将市场经济机制与公益性极强的群众体育事业正确地结合起来,寻找一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已是必然趋势。在推动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群众体育的公益性属性。既要顺应和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要引导和提升群众的精神消费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民体育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04:8.

[2]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12-18.

[3]康万英.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05:26-28.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归纳法等,对我国体育场馆资源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改善我国社会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

    体育场地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场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水平和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程度。社会体育场馆作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行为空间的基本运动设施之一,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物质保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逐步深入实施,人们对体育有了更新更深人的了解,体育的多样化功能逐步被挖掘,人们对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而所有的这些必须要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顺利的开展。社会体育场馆作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现已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极大关注。

1我国社会体育场馆发展的特点分析

1.1体育场馆建设主要是靠政府资助,经费严重不足

    现在社会体育场馆很大程度上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设起来的,带有较高的公益化和福利化色彩,其经费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赠、体育彩票公益金、经营收人等。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以指令性计划配置其资金,并对其实行与高度集中管理相适应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它在一段时期内保证了稳定的经费来源,有计划均衡地发展了体育事业,同时也保证社会成员不受经济限制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这种融资方式导致财政负担过重,无形之中加大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压力,也不利于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全国经济、社会迅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承办国际性赛事的不断增多,对大型竞赛场地的综合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大型竞赛场地建设过程中寻求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体育场馆经营收入等方面创造新的融资渠道,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省体育场地建设获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势在必行。

1.2体育场馆中高质量体育场地匾乏

    从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状况来看,大型体育场地比较少,场地设施较为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能达到承办国家级综合性体育比赛、国际级体育竞赛要求的大型体育设施只有个别几个城市能够达到要求。尤其是在群众健身、娱乐、饮食等配套设施上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已远远不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场地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而将被淘汰,必须对它们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体现现代生活质量的室内游泳场、网球场、攀岩场等体育场地也十分匾乏。

1.3体育场馆资源

    由于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水平不一样,因此在体育消费水平力上也存在着差距,相比较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经济欠发达省份体育消费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有的收费性场馆门槛过高就限制了群众健身的参与。现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各地耗资很大建设的体育场馆多立足于竞技使用,一是为迎合高消费者的体育需求而建设占地而积较大的高尔夫球场和保龄球馆,通常用途较少,往往在建成后闲置时间大于使用时间,造成了资金浪费;而服务于群众体育的体育设施较少。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着盲目攀比现象,脱离群众体育的实际健身需求,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违背,在国外大量兴建的是群众体育设施,大型竞技用场馆很少。

1.4体育场馆中室内体育场地偏少

    我国现阶段体育场馆结构以室外体育场地为主体,而室内体育场地偏少,室内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也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在室外体育场地中,篮球场、小运动场和排球场中的非标准体育场地占很大一部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同时也制约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开展。

2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的对策分析

2.1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力度,为市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方便

    根据原国家体委《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的规定,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体育设施在不影响工作和生产秩序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2.2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规划体育场地的结构和建设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我国的体育场地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所以各有关部门如城建、规划、土地、教育部门,应有超前意识,规划建设好体育场地,完善体育场地的功能,全面提高体育场地的质量。在不断增加场地数量的同时,还要合理调整体育设施结构。首先,注重区域性体育设施,在现有各地区体育场地的基础上,突出地区特点,开展多层次服务,使优势互补。其次,引导经营性体育设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市场运作,促进商业、旅游、饭店投资,增设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再次,加大群众性体育设施,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必须强调按教育法规定,配齐体育场地设施,应把群众体育设施,面向社区,贴近群众生活。

2.3发挥各级政府体育场馆建设的主导作用

    对于面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体育公益事业,政府的投人仍然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渠道,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必须增加对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投人,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人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保包括体育场地建设在内的体育事业经费随着当地财政收人的增长逐步增加。把体育场地建设用地纳人城市发展规划,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预留用地。同时,建议在编制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新建体育设施在建筑景观特色、配套服务、综合利用和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应简单追求设施的豪华和大而全。

第7篇

【关键词】后奥运;中国体育;不均衡发展;分析;建议

1.前言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好成绩,超过美国,历史性的首夺奥运金牌榜第一,同时也让国人大大扬眉吐气了一回。但是,中国体育的仍然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假球黑哨、兴奋剂、篡改运动员年龄等问题。本文将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不均衡发展,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不均衡发展,沿海发达省市与内陆欠发达地区体育的不均衡发展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体育发展进行剖析。

2.目前中国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均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颁布并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两个计划实施的成效差异巨大。竞技领域在所参加的洲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有近三十年参加亚运会和奥运会的成绩为证。

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中国群众体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状况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相比,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是相对滞后的。体育人口、体育设施的保有量及其开放程度都面临极大问题。

学校体育是推动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学校体育开展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身心的健康成长、优良个性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期望青少年身体素质也呈现徒步增长,但是,现实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我国城乡青少年儿童身体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呈下降趋势。

2.2 城市与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均衡

城市体育近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社区体育为主导的城市体育发展模式,小区、健身点、全民健身路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收费性的健身俱乐部等体育活动形式发展较快,参与人数也不断上升。甚至一些以往被认为是“贵族消费”网球、高尔夫等运动也被一部分市民接受。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延长、体育观念的转变,依托城市较好的体育设施条件,城市体育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与之相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容乐观。多年来,农村体育面临着资金投入少、场地设施不足、组织力度不够的困境,农村体育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与科技、文化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农村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体育的落后状态固然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形态、实行农业哺育工业政策造成农村相对于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形成的巨大落差有关,同时,也与当前体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有关。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偏颇、农村体育工作不受重视、对农村体育工作的扶持没有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村落体育的重视不够、硬件与软件基础薄弱。

2.3 沿海发达省市与内陆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不均衡

沿海发达省市与内陆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不均衡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等方面均有显现。从竞技体育的角度看,有调查表明,我国奥运冠军出生地区主要分布在全国67个地级以上城市。而这些城市大多属于沿海或发达的大城市。这些城市之所以能批量地产生状元,主要是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体育运动参与度和城市体育特色等有关。而中西部地区体育受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一般来说,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某一经济体的GDP总量有较大关系,而群众体育的发展则与人均GDP水平有关。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2007年,这种态势依然延续。

3.中国体育变革之路

3.1 打破垄断,社会办体育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必须打破体育部门一家独大的局面,鼓励社会、学校更多的参与到体育发展中来,促进社会力量体育。体育部门应下放一部分赛事的组织权限,减少体育赛事组办的审批程序,让更多的资金、人力、设备流入体育行业,形成“社会办体育”的热潮,而国家体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专业指导、监督以及宏观决策等事宜,不宜直接插手体育比赛乃至体育营收等具体事务。

3.2 机构改革,各中心、协会去行政化、实行社团管理

要打破现有的体育发展态势,创造一个新的体育发展局面,还必须实行机构改革。中国现有体育部门尚未理清自己的定位,亦官亦商亦民,官商民三位一体,这是不符合管理原则的。因此,中国体育的管理机构必须改革,让各中心、协会去行政化,实施社团化管理。让行政的归行政,社会的归社会。

3.3 加强体育立法和政策扶持

目前,体育领域的立法还处于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自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来,体育领域能够有效实施的法律太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领域也出现了不少变化,而针对具体体育领域的法律尚未颁布。因此,加强体育立法研究,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核心体育法规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4 加大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投入

全民性体育活动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一件惠及后代、利国利民的大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全民健身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既然是公共物品,政府部门就有必要为其埋单,应当大规模的提高公共体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即使达到1‰也不算多。对公共体育的投入是对人的投资,是对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投资。

3.5 大力发展社区体育

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和体育设施。中央已经决定要增加社区的服务和就业,而体育行业每年4000名退役运动员是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本,可以优先让他们进入社区。把社区服务、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结合起来。社区的体育服务不仅需求大,而且势在必行。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就稳定,关注13亿人民的健身运动,特别是为几千万退休老年人口投资,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服务与知识,这不仅是对人的健康投资,而且也是对社会稳定的投资。

3.6 打破“全运会”以地方为主的行政区划组队模式,接纳学校为会员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竞技体育活动虽然活跃,但始终自成系统,仍然没有纳入“举国体制”之中。主要功能不是向“举国体制”输送运动员,而成了消化退役运动员的场所。要彻底改变这种面貌,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就是利用运动竞赛的杠杆,充分调动教育系统的积极性。手段之一就是在全运会上给教育系统树一面行业大旗。高校进入全运全不仅可以促使高校自身训练体制的完善,也将会带动中小学业余训练的发展。

3.7 大力发展农村体育

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发展体育事业纳入小康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在财政计划中,要把农村体育事业费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政府在发挥作用时,一定要“建立制度,形成规范,依法行事”。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加强体育局、文化站、工青妇等组织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扶持农村体育社团的发展。

4.结语

北京奥运会以其精心的组织、精美的场馆、精细的安保、精彩的比赛必将长久地流存在人们的记忆里,也许过了多少年,我们还会想起,在2008年8月的仲夏,我们历经了怎样一个难忘的奥运盛筵。但是,奥运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如何改变中国体育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沿海发达省市与内陆欠发达地区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将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2]胡鞍钢主编.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

[3]卢元镇主编.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4]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5]卢元镇,张新萍,周传志.2008 年后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准备[J].体育学刊,2008,1.

第8篇

1国体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历程。

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 社会发展的程度各异,体育管理体制的性质、内容和结构各有不同. 按照权力的归属, 可以分为政府管理型 (集权型管理)和社会性管理 (分散型管理), 另外一种管理形式就是存在于两种管理体制的中间形态, 即中间性管理体制或称结合型管理体制。

1.1体育管理体系的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一1952年)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育事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也开始了新的建设工作。

1.2政府型管理主体的确立时期(1952一1978年)

按照1956年国务院3月常务会议批准的《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及有关规定,国家体委“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和监督全国体育事业”,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相应的地方体委,政府管理体育的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标志着政府型管理主体的地位开始确立。

1.3形成举国体制(1978~1980年)

1978年召开后,中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等体育行政机关开始重新运作。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体育业务工作上来,并确定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政策,初步形成了奥运战略。1980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战略,更加确定了以竞技体育工作为中心。这三年的调整,三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正式形成。

1.4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的成熟与完善阶段(1979 年至今)

1986 年国家体委公布了《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提出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落实奥运战略,必须解决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改变过分集中省以上体委办优秀运动队的状况,把训练的路子拓宽,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厂矿、企业、高校设立高水平运动队。

2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后,我国体育管理模式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举国体制逐渐转变为国家办,社会办相结合的体育管理模式。

首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国家体育行政机构进行了较大改革,行政机构得到了简化。并且竞技体育逐渐向职业化过渡,很多竞技管理中心,竞技管理协会应运而生。政府在体育管理中的职能也逐渐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向现在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渐进式的转移"政府在国家体育管理上的职能重心在不断发生转变。

其次,训练体系和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运动员和教练员这个职业又是一个强度大,风险高的职业,主要是因为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容易产生病痛,而退役后又没有一技之长,不能适应社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而国家对于退役运动员也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管理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教练员和运动员不能安心训练,所以深化改革和完善举国体制迫在眉睫。

再次,在学校体育管理方面,学校体育无论是在教学水平上,还是教学管理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较远。我们的课外体育,运动竞赛水平还相对较低,职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一些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管理较落后,运动项目单一,参与人数较少。

3政府在体育管理模式改革中的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政府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必然的。从实践上来看,改革的直接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2、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协会化管理模式。3、创新和健全体育产权制度。终目的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体育产业产权制度。

3.1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水平。竞技体育依然还要承担着为国争光的社会责任,竞技体育的管理体系还将处于政府与社会办、公益性和盈利性并存的格局中,同时这种情况也逐渐的向职业俱乐部,职业化方向发展,最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将真正形成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政俱分开的管理体制、产权清晰的投资机制、权责明确的决策机制、利益协调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健全的约束机制。

3.2重视群众体育工作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我国在群众体育方面还相对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群众社区体育管理上不到位,组织薄弱,机构缺乏,指导人员少,经费不足,设施不足。因此,我国要在群众体育管理上加大投入,真正把全民健身活动做好。

3.3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学校学校体育。学校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体质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为此,学校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为国家培养后备运动人才。

第9篇

体育强国概念的研究体育强国概念界定,是所有体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出现频度最高的,几乎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对体育强国概念进行界定。这一方面反应了学者对体育强国内涵和本质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学者对体育强国概念的理解还没有达成共识,存在着对体育强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的情况。对于体育强国概念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表述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体育强国内容的描述试图阐述体育强国概念。刘一民等人认为,“体育强国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文化环境和大众心理诉求等条件下生成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内涵丰富,指标较多综合性概念。标准是大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水平、学校体育完善制度、体育产业发达,以及体育软实力等综合实力上,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的国家。徐本力认为,体育强国是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这些领域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方面。另一种是试图通过对体育强国性质的判断进一步阐述体育强国概念。田雨普教授认为“体育强国是个意会概念、定性概念。是具有明显动员性和引领性的概念。”因此,“体育强国主要是指体育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对体育强国概念内涵的认识,有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体育强国概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强国概念内涵的动态分析。例如,曹守和、赵玉梅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强国历史文献的梳理阐述了体育强国概念的由来,并提出了我国体育强国涵义的3次演进历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民众急于通过竞技体育成绩的飞速提高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体育强国更多的是关注竞技体育的强国。而在已经实现总体小康的社会的背景下,大家思考的则是体育的全面进步,因而,体育强国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丰富和充实了。体育强国判断标准的研究对于体育强国判断标准,出于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操作的可能性考虑,学者们对体育强国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定性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定。这种方法重点突出、简洁实用的判定方法。田雨普认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法制、体育传播、体育管理和体育交往等构成体育强国的支撑系统,体育精神、体育威望、国际体育话语权等是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表现。这种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彰显出一个体育强国的个性和优势,但是国际比较力不够。另一种是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定。邱雪等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体可量化的体育强国综合指标体系,认为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3项一级指标,并对3项一级指标又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可量化的二级指标。这种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具有量化的可操作性特点,据这种评价体系进行体育强国的判别,固然有定量的和周密的优点,但是易消解掉一个体育强国的个性特征。还有一些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的视角间接提出了体育强国的评价指标,力求凸显某一方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宋继新认为文化对建设体育强国非常重要,提出文化兴体是培养人本位的体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操作文化,增强国家体育软实力,抵制体育异化,促进政府、市场、社团三者共同“治理”国家体育,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抉择。于善旭认为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进入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对现代法治形成更加紧密的制度依赖。这间接地提出了体育法制是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准之一。刘红梅等人剖析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梦想与现实,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的地位与作用。也间接地提出了学校体育作为体育强国一个主要指标的重要意义。另外,蒋志学提出体育科技对建设体育强国的所做出的贡献。体育发展水平的现实判断研究多数学者对我国目前是体育大国的定位是肯定的。刘闵航、孙庆祝等人认为,我国是体育大国勿庸置疑,但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是一个嬗变过程,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总归有希望实现体育强国宏伟目标。田雨普认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主要是国家在体育领域发展数量与质量方面同世界各国的比较,是相对的概念。我国是体育大国的判定,是基于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数量而言,是基于群众体育的参与和发展总量而言。从而提出我国竞技体育要由奥运大国向竞技强国冲击,群众体育要由健身体育大国向健身体育强国进军,总体上要实现总书记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的宏伟目标。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现在只能称得上奥运金牌大国,还不能算是竞技体育大国,更不是整体意义上的体育大国。周爱光在运用大量的实例论证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体育强国是指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我国现阶段尚不是世界体育大国,更不是世界体育强国。另外,学者一致认为我国现在还不是整体意义上的体育强国,因为我国群众体育方面和学校体育方面还不是太先进,体育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低,体育科技和体育文化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差异等等,所以,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目前还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至多算得上竞技体育强国。对于竞技体育强国的断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者们认可,例如田麦久认为,我国现在毫无疑义是国际体坛重要的竞技体育强国。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研究基于体育大国主要从规模、数量等角度考察体育发展问题,体育强国主要从结构、质量等角度考察体育发展问题。在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质与量关系进行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关系研究。认为体育大国是基础,体育强国是发展和提高,只有体育开展的规模达到一定的高度,体育强国才能得以实现,体育强国之路才能走得更远。60%以上的研究认为,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体育大国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积淀,是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基础;相反,体育强国为体育大国提出了未来的目标和明确的进路,是体育大国必然发展方向。学者关于这一判断或认识基本达成共识。国际上大凡体育强国同时又是体育大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有学者提出,大国也可能因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在涉及人均获得资源的数量、资源分布的密度、整体进步的速度等方面时,则可能反倒成为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困难和阻力。这凸显了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理性认识和对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现实的准确判断力。体育大国固然是体育强国的基础,这只是具备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可能性。但是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由于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有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障碍,阻碍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研究绝大多数研究基于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现实分析和判断,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观念认识和政策法规层面。有的研究强调转变体育强国认识、观念和思想的重要性。例如,杨海龙认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管理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树立新的体育发展观。有的专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体育强国的认识,确立建设体育强国在未来体育发展中的方针性和纲领性地位,使之成为未来我国体育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奋斗目标。一些学者,还提出国家体育行政机关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支持的保障体育强国的建设,使之加快进程,掌控结构,尽早实现既定目标。另一方面,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建议是从体育工作的实际层面上切入,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学校体育等4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对于竞技体育,提出的对策建议集中在优化竞技体育发展结构,重点在继续保持奥运“三强”地位的基础上,发展足球、田径等影响大的代表性的项目运动水平上;对于群众体育,90%以上的研究指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距体育强国的要求相差很远,必须加大群众体育的投入,并有近半数的研究认为,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应当将群众体育作为重点来抓,非此就不能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对于体育产业,不少研究认为,必须加快健身体育服务业和竞技体育表演业的发展,使体育产业在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方面,在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方面发挥作用。在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重视学校体育,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是许多研究提出的对策。其中,强调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相结合,共同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展,是多数研究者的共识。此外,还有80%以上的研究成果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或切入点,特别强调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具体对策建议。如于善旭的法治进路(于善旭,2009)、任海等人的提升国际影响力(任海、王芳、赵卓,2010),宋继新提出了文化兴体(宋继新,2010)、刘红梅等人强调重视学校体育(刘红梅,2010)、谬伟舰等人强调体育产业的基础性作用(谬伟舰,2010)等等。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研究多数学者(如易剑东、姚松平等)的研究认为,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刘一民等人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两步迈进”计划,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实施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体育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小康体育,同时继续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第二步,是从2020年至本世纪中叶,用30年的时间,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全面迈进,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2]。这也就是说中国到2050年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杨越依据体育强国目标,分析自1949年建国以来体育发展历程,根据未来1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提出未来10年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目标[17]。也有的学者按照建设体育强国的内容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历史进程。何祖新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中国在21世纪中叶建成体育强国,以及由竞技体育先行的建设体育强国历史进程的战略实施步骤[18]。当然,也有学者从国家的需求考虑,特别强调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建议。田雨普认为,建设体育强国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必须只争朝夕。他指出:“在我国和平崛起、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体育领域率先进军世界强国行列,具有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动员性和示范性,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的建设需要体育的进步与强大,民族的康强也需要体育的振兴与发展。建设体育强国,价值超出体育的自身。意义重大,任务光荣。因此,必须倾心倾力,只争朝夕。”

体育强国研究成果评述

实现了体育强国研究的飞跃相对于20世纪80、90年代体育强国理论研究,现今体育强国研究是一次理论意义上的飞跃。首先体育强国内涵研究实现了由注重竞技体育发展向着眼体育整体发展的跨越。改革开放初期体育强国的研究,是在我国刚刚恢复奥林匹克合法席位,重返奥运会,并且竞技水平总体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体育强国研究注重尽快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而现今建设体育强国的研究,是在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提下进行的,体育强国研究大多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多视角、全方位进行研究,更多的关注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现实需求,反映了体育客观发展和人的主观认识提高的事实。其次,体育强国研究规模和人员结构有了显著提高。20世纪80、90年代体育强国理论研究,多半局限在体育理论界的高层之中,参与人数有限,规模影响较小,并没有形成足够的研究群体,发表学术论文总共不足20篇。当今体育强国研究,由于是在总书记号召之下进行的,不仅体育系统成为主要参与者,并且也有社会学、管理学、战略学和新闻界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界入。2009年,中国科协主办的“体育强国辨析与建设学术沙龙”,除体育界著名学者参与外,还有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院、北京史研究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讨论。讨论相当热烈,成果相当丰厚。第三,体育强国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有了提高。20世纪80、90年代的体育强国研究成果,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带有情感色彩的,反映的多是人们的主观意愿和情结,提出的指标往往具有理想、鞭策和鼓励特征,如确立“2000年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就是例证之一。而现今的研究,正在按照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相当客观、理性,研究水平明显提高。明晰了体育强国一些基本理论体系体育强国,是一个新的引领性核心概念,围绕这一概念有相当多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经过近二年的讨论和研究,人们对于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等相关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虽然在概念、内涵、评价指标和时限预测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对体育强国的建设意义、作用,对于体育强国的概念、内涵、目标、结构、体系等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相对清晰的界定,对于我国是体育大国的发展现状的评估,以及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等等也都有了趋同性观点。这些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构建,为今后关于体育强国研究奠定了基础。发现了一些急需深化研究的课题在体育强国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世界上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是否是统一的;中国要建设的体育强国是否也是美国式或俄国式的体育强国;是否需要建设色的体育强国;什么时间,谁来评价我国是否已经进入体育强国行列;学者们提出的体育强国的评价体系,如何达到国际公认与国内认可的统一;体育强国的建设指标体系,如何处理既要全面系统,引领全局,又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的关系;既然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的基本内容,那么,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是否比较长远;征程是否较为艰难;以及这是否有悖于国家整体改革发展的愿望;等等。这些问题只有伴随体育强国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不断探索加以解决。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进路。初步形成了研究团队和成果交流平台集群式科研团队是提高研究水平的组织保障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集中社科研究力量,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重点课题《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形成了一定时期的研究重点。北京体育大学,作为重点体育院校,在建设体育强国的理论研究中,又一次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杨桦校长主持完成了《建设体育强国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战略》的课题;任海教授发表了《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田麦久教授提出了《“竞技体育强国”论析研究》等等。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稳定的由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和硕士生12人组成的专题研究小组,先后召开2次体育强国专题研讨会,并发表以建设体育强国为主题的学术论文9篇。初步形成了集群式体育强国研究团队。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为体育强国研究和讨论,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平台。《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对体育强国研究成果给予了强大的支持,甚至开辟了专栏发表体育强国相关研究成果,这进一步促进了学者的体育强国研究热情和研究信心。如上所述,体育强国研究的成就是显而易见。但是,由于研究时间不长,参与人数和单位有限,所以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之处。例如,作为新时期体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体育强国研究还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研究、分散研究、从本职工作出发、各抒已见的初始研究特征;作为工程性目标还缺乏总体的研究指导和相对统一的研究规划;参与研究人员也多以高校教师为主,从自身研究学科的特点思考的成分较大;此外,体育强国研究不平衡,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还比较缺乏;由于规划性、组织性水平不高,因而,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理论研究还不能适应体育强国建设实践的需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