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49:10
导语:在网络语言现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语言;模因;网络语言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95 — 02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网络的发展,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正在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迅速的成为现在的一种比较新兴的语言现象,并且正在表现出比较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所包括的范畴不仅仅是现在的网络世界中所通用的语言,还在网络之外的日常交际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网络的流行语言逐渐的成为了我们日常交流以及媒体的生活用语。很多的网络语言已经逐渐的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交际用语。所以,网络语言的研究也逐渐的成为了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有部分的相关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在未来的短时间内,互联网将与人们日常必备的消费品一样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讲,互联网语言是指的那些在网络中传播或者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的语言。但是,根据郑远汉教授的分析,网络的语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与电子计算机或者是网上的相关活动所相关的名词的术语。
其次是人们在上网聊天的时候所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是信息代号以及特殊的用法。而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就是第二种网络语言。
一、模因概说
模因一词是来源于生物学的基因词汇,其指的是通过模仿而产生的自我复制的现象,这个词是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首先提出的。在其著作中,他将基因的复制因子的特征描述为基因的模仿,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文化传播的基因的描写,也就是我们说的模因。模因一次在拼写上仿造了基因的拼写方式。有些学者对模因的定义阐述为个人记忆中的一个信息单位,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生物体需要依靠遗传以及进化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延续。而文化也同样的是需要通过自身的集成以及相关的计划来延续其本身的基因的。所以,模因一产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于模因的新兴的学科也逐渐的诞生。模因学的研究领域也十分的广泛,大到文化的部分,小道理念的研究。国内最早在对模因进行研究的学者是何自然教授,其将模因学带到了中国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模因的理论中,模因被认为是一种病毒,可以从一个人的大脑中传递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中,在那里所得到的生存环境中进行生存,并且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将其传递下去。这样的传递感染式的行为,就是一种相互模仿的现象。
模因的定义经历了两个时期的不同讨论。早起人们对于文化的模仿的范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以此作为依据制定了相关的定义。而后期则是对于大脑的信息单位进行定义。总体上来讲,任何一种实体,只要经过了从一定的模仿的过程到复制的过程的转移,就可以称作是一种模因了。
二、网络流行与模因中的语言特点
关于模因的特点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其有一定的复制能力,有一定的延续性,有一定的继承性,有一定的变异性。而在网络流行语进行传播的额过程中,网络流行语的模因有以下的特点:
1.内涵型
网络流行语大部分都是经过网民自发的研究和讨论,利用其本身的聪明和才智所创造出的一些相对比较新颖的词语或者是对一些旧的词语进行的一定的加工所产生的新的含义。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传播是与其背后的隐喻机制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很多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中,很多的是网民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所概括的能够包含整个事件的词汇,有的干脆就是直接的用新闻的人物名字或者是新闻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事物作为事件的代号。不管是什么样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其背后所隐含的故事和其潜在意义才是支撑起模因的基础。
2.形式简单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于事情的处理往往都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便捷性。对于文化也是这样的,人们在文化的领域中所追求的都是有一定的功利性和时效性的东西,所以,在网络的流行文化中也是这样的。网络中的交流现在大都是通过打字的方式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在网络的流行文化中,文字是占有了很大的比重的。为了能够节省时间,但是又不能够影响其交流的目的的达成,人们往往就会自觉的选择那些生动并且形式简单的信号进行传输信号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也就是在这样的交际的需求之下所产生的。在长期网络流行语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网络流行语出了更新速度快之外,其本质上的特点就是形式相对简单,有一定的普遍接受性,并且能够通过人们的简单接触迅速的被记忆。
3.使用频率高
网路流行语的模因一旦产生就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固执,并且在复制的同时能够通过网络迅速的传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都是很快的。在传播的过程中,虽然很多的构词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语法的规范的,但是这些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往往是反映出了人们的一定的思想认识和一定的主观上的愿望,这样的话就能够使得网上的相关的模因的复制品被大量的传播,而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个机制就大量的流行起来。
4.传播过程中可以变异
在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层次不同的受众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语境下的网络流行语的转变,与以前的模因相互结合或者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新的模因的方式,会产生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的转变。这个过程往往就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变化的过程,人们往往会通过网上的谐音的转变,或者是旧词新意的转变方式将网络流行语的以前的模因进行转变和发挥,产生新的不同的流行语。
三、网络流行语模因的文化分析
1.强势网络流行语模因与弱势网络流行语模因
我们在模因论中所说的强势网络流行语模因,指的是那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被广泛的复制和传播的,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在网上持续的存在的模因,其主要包括那些传播了上千年的习惯用语和成语等,当然,还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的适应社会现实而产生的一些能够适应时尚的,比较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不管是在人们的网上聊天和网络生活中使用,还在一定的程度上转移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交际的一个部分。
而我们所讲的那些拖尸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主要指的是那些生命力相对比较弱,不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宿主,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传播而被复制的次数相对比较少的模因。这些模因在刚出现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其被复制的次数比较少,很快就消失了。
2.网络流行语模因的成因分析
我们可以将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产生看做是事物的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结果。从内因的层次上来看的话,现代汉语的词汇的发展的需要就是网络流行语模因所产生的根本来源。由于网络的交流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社会所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语言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自身进行改造才能产生适合时展的社会的需求。于是网络的环境下就产生了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的形式。
从外因的角度分析的话,一个社会的文化以及大众的心理上的诉求也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在这个社会的文化取向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网络上的语言流行的方向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演变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逐渐的流行,网络流星语的简单性和方便性也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在这样的基础上,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外部环境也就产生了。
3.网络流行语模因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生成速度比较快,使用频率也相对比较高,并且由于其不仅仅存在于网络之上,还存在于报纸和杂志的媒体中,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在产生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一定过得消极层面的影响。
首先,从积极的层面看的话,网络流行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强调尊卑等级的观念的文化状态,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得不到一定的有效的保障,产生的是一种极度的压抑的心理,这样的人群往往希望能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彪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网络的出现正好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由于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语言也是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传统的语言文字在现代化的快速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应慢慢的产生了词不达意的现象,这就需要网络流行语来拓宽语言文字的系统。
其次,从消极的层面看的话,由于网络流行语的逻辑相对比较混乱,语法和语义的角度下审视的话是非常的不科学的,这对于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很多的流行语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交流的系统中,这就使得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其使用的频率相对加大,这样的话对于汉语系统的规律性和完整性以及科学性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受到网络流行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的语法中的主谓结构的倒装现象慢慢的开始流行,这就使得他们对于汉语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有的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习惯,这就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参 考 文 献〕
〔1〕胡信华.网络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9).
〔2〕张润,史立英.语言变异的模因视角分析——从网络语言谈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02).
〔3〕吴燕琼.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03).
〔4〕周立建.模因论视角下的“XX门”现象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5〕江华珍.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2,(01).
〔6〕杨金凤.从模因论角度看网络语言变异〔J〕.湘南学院学报,2010,(04).
一、网络语言对小学作文教学形成的冲击
1.篡改词汇。在网络当中经常对传统词汇的部分或全部汉字故意修改,如把“请进”写成“青筋”,把“我”写成“偶”,网络圈之外的很难看懂到底是什么意思。另外有一些常用的词语,在网络交流中被网民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已与原意大相径庭,例如“讨厌”是讨人喜欢百看不厌的意思;“可爱”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恐龙”表示丑女……。此类网络语言如果出现在作文里,将使语句无法理解。
2.网络语病。网络语言中的句子,为了标新立异,出现了许多与规范的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语序,如“郁闷呀,我现在”之类的倒装句。网络上还有大量模仿儿童发音的叠音词,致使语词形态变异,例如把“漂亮”说成“漂漂”、“东西”说成“东东”等。
3.语言垃圾。一些网页往往不顾社会、道德或审美的因素,纯粹以荒诞的用语来刺激网民,使网络语言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如“扁你”、“WBD(王八蛋)”这些鄙俗化的网络语言,对没有明确是非观念的小学生来说十分“刺激”、“新鲜”,因而学生很容易模仿。
二、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面对网络语言在小学生作文的逐步渗透,教师应当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不必把孩子喜欢使用网络语言看成是一种错误,更没有必要把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加以阻截追杀。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指导学生恰到好处地使用网络语言,为文章增添活力
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如果使用得法,学生的作文将增色许多。
(1)巧用网络术语。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量术语应运而生,如“黑客”“粘贴”等等。如果能将这些术语巧妙地嫁接到作文中的话,定会让人耳目一新。有个学生在作文《我的上网综合症》中写道:“原先我怕我老妈,如今她老人家怕我了。她常常惶恐地盯着我的额头,问我要不要一条毛巾?我说:‘我没有超频运转。’她由此怀疑我的精神状态,打电话给我的班主任,说我的大脑遭黑客袭击了,需要关机一天。次日妈妈叫我上医院做个系统检查,我当然愉快地接受了,因为我可以安心地上网冲浪了。”作者多次用到网络术语,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妙用象征词语。很多网络语言有它自身的象征意义,比如“菜鸟”表示网络新手。作文时如果直接描述 “他真是个差劲的新手”,就感觉失去了应有的味道,而且还可能因为过于直白而伤害别人,而用象征词语“菜鸟”来代替,就有趣多了。
2.提高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考察能力
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的书面语言,它有自己的使用范围,主要依赖网络背景而存在。如果在作文中过多地使用网络语言,势必影响正确字词和规范语法的学习,而且会造成沟通和理解上的困难。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表达和交流中的网络语言谨慎考察,自觉抵制粗俗、失范的网络语言。
(1)反对使用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如果学生在习作中夹杂了不文明的网络词汇,教师应及时制止,并告诉他们语言文字的美是因为能给人以情感上的愉悦,而不在于一时的流行。例如唐诗宋词千古流传的原因是这些文字所创造的意境美能给人以享受,蕴涵的道理能给人以启迪。无论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读了都让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而网络流行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美的,使用鄙俗化的网络语言并不意味着时髦,而是代表着愚昧。大语文教育观告诉我们,良好的综合语文素养里面包括道德素养,教师引导学生辨别网络语言,潜移默化之中就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
(2)引导学生注意网络语言的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某些网络语言在特定之处可以适可而止地运用,但是在书面作文中应当慎用网络语言,因为在正式的场合中涉及到双方交流的问题,而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和习惯是不容随意变更的,否则会造成晦涩难懂、不知所云的后果。许多学生爱说“晕”,但是从表达角度来说,它肯定不如“天旋地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词语内涵丰富;在作文中把“这样子”写成“酱紫”则是任何老师都难以接受的;全篇作文反复使用“郁闷”“呵呵”等词汇,更说明作者是词汇贫乏、情感荒芜的懒惰者!教师必须强调,在作文中运用语言,一定要讲究规范性与纯洁性。在简洁、易懂、流畅并能取得良好表达效果的前提下,再去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和幽默、俏皮。
3.鼓励学生建立网络语言的使用档案
关键词:网络文体; 文字; 诱因; 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但如此在网络上也形成了不少新兴语言文体,具有代表性的有"90"后们喜欢使用的火星文、社交网络中喜欢使用的咆哮体、网络购物的兴起现成了淘宝体、网络游戏的流行,形成了游戏玩家们专用的术语等。
虽然他们的语言都生活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中,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传播,新生代的文字还是对我们大众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现在人们也开始接受这现象的产生,在大学有老师在尝试用咆哮体来进行讲课,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治安与防火宣传上,公安与消防部门用咆哮体来进行宣传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他们的产生与传播非常迅速,但是他们却也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退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将会是另外一种网络产品的流行所带来的新的语言。
一、"火星文"串红与影响
"1切斗4幻j,b倒挖d!"、"3Q得orz"。当你在网络上看这样的文字,你知道其代表什么样的含意。作为一个资深网民的话,应该不难看出其表达的含意("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感谢得五体投地"),这便是由"90后"新新人类创造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的"火星文"。在"火星文"串红之后,引来了不少语言学家,教育界人士都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们认为"火星文"严重歪曲了汉语的本意,破坏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也正因为这样,"火星文"在以"90后"为代表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中得到广泛流行,不仅是因为其代表了在叛逆期的孩子门不愿受到约束,更代表了这个时期有孩子有一种独有的创造力。
有学者认为"火星文"是用符号、繁体字、多国语言等非常规的汉字符号组成,从这种观念上看"火星文"文字不过是青少年标榜个性,展示新一代青年在网络流行的时代里特有标识。然而同时"火星文"也是一种制造交际障碍,以小团体为群在不同的网络空间里,会出现不同"火星文"表示方式,在网络中他们更多的使用"反汉语传统"的表达手段如符号、非正规汉字,夹杂方言、外语的综合体。
"火星文"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在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反汉语传统"的趋向,其表现在语言符号与语义内容关系的"反传统",如用汉字音来表示(如"酱紫"表示"这样子"等);用图形表示(如用"^_^"表示"开心");用字母,数字等来表示。而如今,随着的网络的发展,"火星文"的表达方式远远超出这些,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的冲击性更大。但是同样"火星文"因不同人群使用会表示出不同的含意,其使用具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也使不同的群体之间无法沟通。最典型的表现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无通过现在流行的方式进行交流,导致现在的年青一代往往作出让人不感想像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人将"90后"一代称为"脑残"一代,他们流行的"火星文"又被称为"脑残体"。
二、"淘宝体"的流行
"淘宝体"因卖家客服逢人就叫"亲"而扬名,"淘宝体"作为购物站卖家与买家相互之交流的语体,正在渗入更多领域,比如大学招生广告、交警的提示语等。
在网络语言更新换代的迅速时代,"淘宝体"体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与各种网络语言爆红后又逐渐降温相比,他不仅默默的生存下来,并且突破购物网站的交流区域,是因为人们突然发现它那种"亲切又腻歪"的语言魅力和情感深度。
"亲"的流行,不仅仅是个称谓的改变,亲、宝贝等都是私密化倾向的词语,现在堂而皇之地进入公共领域。从语词的角度推测,陌生人之间,希望通过称谓的变更,表现内心的真诚,扫除沟通障碍。在网络交易中,可能也和呼唤社会诚信的主观。
三、"咆哮体"的蹿红
跟其他网络语体一样,咆哮体的出现和蹿红也其有内在原因。首先,咆哮体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宣泄和娱乐功能是其产生和蹿红的最主要的原因。无论是表达对学习、生活中种种不易与艰辛的无奈、纠结和"伤不起",还是对生活中其他人和事的不满或感叹,都包含着幽默、夸张 、调侃 、戏谑 。其次 ,咆哮体满足了年轻群体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需要。在拥挤的网络中,平淡无奇的表达方式往往会被迅速淹没在海量信息之中,所以必须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吸引注意,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咆哮体将视觉上的冲击力与内在情感的表达结合得非常完美,因而很快受到关注并被疯狂复制和模仿。最后,QQ、MSN、微博、论坛等网络交流媒介提供的即时接收、即时复制 、即时模仿、即时的功能,为咆哮体产生和蹿红提供了物质平台。
四、网络语言的实质
通过上文的梳理,不难发现网络流行文体与真正意义上的规范文体相去甚远。这些网络文体之所以能在网络中迅速蔓延,并得到网友在一定时间内的热烈追捧,不仅有外部诱发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技术因素: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复制粘贴十分便捷,从而产生了以复制模仿为主的网络文体。网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虚拟而又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为网络文化的复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微时代"的网络媒体,不仅在互联网中为技术复制提供一个又一个有机的承载媒介,而且加速了技术复制后的文化传播。这是网络文体得以广泛传播的诱发因素之一。群众因素:纵观当下流行的网络文体,普通网民是其最主要的艺术创造者:"90"后的年轻一代创造了"火星文";学法语的学生创造了咆哮体;淘宝的店主创造了淘宝体。群众作为网络文体创造的主体,他们的心理存在着非理性的成分。这种非理性的因素使得一般群众难以克制自己的主观情感、欲望以及冲动,产生"从众心理"。网络文体之所以走红网络除了以上所说的技术复制性和群众性两个诱发因素之外,各种网络文体自身的自律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咆哮体"、还是"淘宝体"、这些网络文体都其既定的形式,模仿简易且贴近生活。
当下的文化场域呈现鲜明的两极倾向--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无论是对"梨花诗"还是对"羊羔诗"的调侃,还是对高铁事件的质疑,网络文体的产生是普通的"庶民"对精英文化、权威部门的挑战,是"微时代"发出的民众声音。党政机关开始尝试简洁明了的微博 公文摒弃官话套话,还是学术性的高校采用网络文体发表录取短信,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文化去魅所带来的作风转变。使用网络文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对党政机关去除"官本位"思想,高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都将具有积极作用。
网络语言一般都是在特定环境和特定群体中流行,而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也会加剧其新鲜感和生命力的磨蚀。跟其他曾经风靡一时的网路语体一样,咆哮体的流行可能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大段的"咆哮体"文字很难永远占据网络。但这一新的网络语体以其强大的流行态势,在语言发展中留下了印记。
参考文献:
周文德,谭代龙.中国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发展态势.重庆社会科学,2008(01):123-125.
黄自然."咆哮体"在蹿红.语文建设,2011(7-8):71-72.
于全有,裴景瑞.一种新型的网络语言-"火星文"论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48-152.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服务等新技术的兴起对现有网络的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能耗、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巨大挑战。探索适合未来互联网应用创新的关键技术迫在眉睫。
任何地点任何终端都流畅
为占领未来网络制高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网络科研基础试验设施的研究与建设,先后启动Plantlab、GENI、Onelab、 Corelab等一系列基础试验网络建设项目。近日我国首个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开通仪式在南京未来网络谷召开,标志国内首个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正式开通。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介绍,这是一个试验平台,是国家未来网络创新平台(CENI)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钱华林表示,目前未来网络的形态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网络的速度更快,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终端设备流畅地观看视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给记者说出他对未来网络的理解:“所谓未来网络,是指不受现有网络架构模式的约束,高效、多规模、高度可伸缩、灵活可扩展、支持异构融合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
对于未来网络发展的技术路线,业内有两种说法:一是演进型技术路线,即对原有IP网络架构进行修补,以及利用IPv6解决地址空间的问题;二是革命型技术路线,即彻底脱离原有架构来构建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在刘韵洁看来,未来网络技术应该走演进与革命相融合的技术路线。
7个核心节点
面对全球未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加强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研究与建设势在必行。六年磨一剑,在以刘韵洁、李国杰为代表的团队的努力下,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得以揭开神秘面纱。据了解,该设施覆盖南京、北京、西安、重庆等4个城市,包括南京未来网络谷、翠屏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联通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7个核心节点。
网络管控中心设在南京未来网络谷,通过联邦机制实现与美国GENI与欧盟OneLab的互联。设施包括软件可定义虚拟路由交换、数据存储与计算、网络测量与测试、网络资源管控等子系统。单台物理骨干节点可以支持128个异构的虚拟节点并行运行,通过不同层次的编程接口方便用户实现网络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并同时实现软件可定义。基于该试验设施,研发团队展示了网络安全云服务、信息安全云服务、网络资源优化、网络加速、面向服务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等验证实验,充分体现了该试验设施的虚拟化与可编程能力,灵活支持网络体系结构与业务创新验证。
【关键词】网络视域;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影响与建议
一、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需品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席卷而来,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互联网的开放性与打破时空局限性的特性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网民中年轻人是主力军。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100%,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必需品。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网龄在3-5年的占总人数的83.7%。日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的有82.6%,超过5小时的占46.2%。上网行为主要包括浏览新闻资讯、观看视频、社交购物,只有13.4%的同学会选择浏览与专业相关的内容。
二、国内搜索引擎网站现状及特点
在中国网络搜索领域,百度和谷歌是两大寡头。百度凭借其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主打口号是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百科成为中国网络的“新华字典”、百度知道知识类问题最多,占到57%。百度、谷歌构成国内互联网搜索市场第一、第二阵营,其他搜索引擎网站共同构成第三阵营,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后,百度一家独大。搜狗、搜搜、网易、新浪、腾讯、即刻、有道、360等特供的搜素引擎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尽管它们各自包含的搜索门类大同小异,包括网页、新闻、图片、视频、音乐、博客、软件等,但是在细分市场时它们还是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 。由于市场分化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不同,导致信息排序方式不同。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谷歌以关键字排序为主,百度主要是广告竞价排序,网易则是以搜索词与结果的关联度排序。
三、网络视域的影响成为大学生知识结构同构化的主要原因
所谓知识结构同构化,就是不同性格、想法、学习基础、成长背景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构建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相似甚至雷同,意味着同学们思维模式的趋同、创新思维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知识结构同构化的原因主要有:
(一)课下获取知识信息渠道单一且趋同
在对松江大学园区大学生的调研中显示,遇到不懂问题时,92.3%的同学选择网上搜集信息,使用的网站主要是百度、谷歌等大众化搜索引擎网站,不常上中国期刊网之类的专业性学术网站。5.1%的人会选择与老师交流,选择查阅纸质文献资料的比率几乎为零。由此可见,利用大众化搜索引擎网站来获取知识信息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课下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固然这样的渠道是快捷而低成本的,但是多数人都通过该相同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搜集的信息必然趋同、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因此,同学们的知识结构会同构化,面对问题发表看法、提供策略时,难以发出语惊四座的言论,而出现趋同见解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的程式化
调研中发现,63.7%的同学上网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浏览新闻资讯、聊天、看视频、玩游戏、购物、逛社区网络、发微博等。只有16.3%的同学会在没有老师布置任务的情况下主动浏览与专业相关的网站。10%左右的人会主动上专业学术网站。
目前大学生上网的习惯及模式可以概括为:先看些娱乐信息放松心情,再浏览下学校相关网站、数据库、电子书网站等,然后再浏览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在互联网中,不仅有海量的页面信息,还有很多表示页面间的推荐或认可关系的超链接。人们会接连地看到自己喜欢的信息,浏览信息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由此一来每天3-5小时的上网时间中,用来浏览学习相关信息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即便是在某些社交网站看到学习信息也会先转发或收藏有时间再看,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极其丰富,多数人不会再看曾经的信息。相似的上网行为习惯,固定的上网模式,都是过于程式化的表现,长此以往掌握的信息会趋同,知识结构会同构化,思维模式也会程式化。
(三)互联网中中文信息量远小于英文信息
调查中发现,很少有本科生查阅、参考或引用过外文(英文)文献,但是就互联网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中文信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中文文献也只是科研成果中的一小部分。受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内的大学生接触到的外文信息量还是极其少的,只搜集中文信息,信息面窄、渠道不够宽阔,导致当代大学生知识体系扩展性、发散性与开放性不足。这也成为大学生知识同构化的恶性助剂。
此外,调研中显示,开学一个月的大一新生90%以上不知道如何使用学校的学术电子资源,也没有老师讲授过如何使用学校电子资源。可见学校和老师层面目前没有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对学生使用学校学术资源进行系统培训,不能引导他们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信息也是知识同构化的原因。
四、知识同构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索获取的信息多为碎片化信息,它们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没有统一性与系统性。大学生很难独自把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难以建立起科学而全面且有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很难利用获取的碎片信息解决其它问题,更难将各个相关信息联合起来分析其他问题。总之,网络视域下,获取的碎片信息是纷繁复杂而且肤浅的,很难将之组合成为大学生健全科学而且有系统性,有较强问题分析用途的知识体系。
程式化的网络行为习惯、相同的信息搜索渠道,获取趋同甚至相同的信息,导致大学生构建了同构化的知识结构,形成了趋同化的问题分析思路。因此,在面对某个问题时,大家的分析方式、论证思路和素材以及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趋同甚至相同的。而少数通过不同渠道或者更为多元化的渠道:互联网、学术期刊、典籍资料、与老师交流等,构建知识体系的同学,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有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问题分析思路,有着与众不同的证明根据或素材,很有可能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但是由于结论的不同于众人,又因为人是社会动物,势必会受到群体压力,迫于群体压力,这些少部分同学很可能会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于众人的看法或结论而选择沉默,而持同质化观点同学的呼声会比较高,形成“沉默的螺旋”,长此以往,导致不同观点与结论的缺失。
创新要求全面接收各种信息与思想,只有吸取了不同渠道的多元化的信息,让不同的思想碰撞,才有可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求解未知的渠道变得简单快捷而低成本,并且伴随着高效率,但是同时这也催生了大学生的惰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人再去通过原始的途径获取信息,信息获取范围面变窄,因此很难接触多元化的信息与思想,难以将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进而导致创新意识、思维的缺失,创新能力日益低下。
五、解决策略
(一)从学校、老师的层面来讲,必须设置相关课程
调研中显示,开学一个月的大一新生仍然不知道学校提供了哪些免费使用的电子资源,不知道资料资料库有哪些,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众所周知,新生开学的第一个月,学校已经完成了对新生的所有的入学教育。显然,对于信息索引的技能培训并没有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多数同学不知道资料室在什么地方、资料典籍的分类方式、电子资源的访问形式(是只有接入校园网才能访问还是电信网也可以访问?)基于现状,希望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文献索引、信息检索教育模块,让同学们在入学后就了解大学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并且展开技能培训,让学生都学会高效率地使用电子资源。
此外,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免费的电子资源,本科生只有在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等地接入校园网才能免费访问,使用其他的网络不可以远程访问。只有研究生极其以上学历的学生才可以通过远程VPN登录访问,这样的限制给同学们带来了较大的不便之处。基于此,希望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电子资源,分配每个学生一个VPN账号,实现远程访问。这样在技术上为大学生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提供保障与前提,能有效地解决知识结构同构化的现状。
(二)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有效的改变网络搜索习惯
多数的大学生经过3―5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上网习惯,如上固定的网站,浏览固定的内容而且在看新闻、社交、聊天、视频、游戏等网上活动的时间比例较为固定,搜集信息只点击前面的链接。基于这些行为习惯可以:
1. 对于同样的问题,可以在多个搜索引擎网站进行搜索,分别查看其信息,做到单一渠道的信息多元化,从而做到信息掌握的全面化。
2. 有效地调节上网时间分配,将访问学术网站的时间比例扩大一些,在求索未知的时候,减少在大众化网站逗留时间,而应该多逛专业学术网站,这样有利于构建更为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3. 学习高效率地使用搜索引擎网站。以谷歌为例,学会除了关键词搜索外,还要掌握一些辅助符号、英文字母的配套使用,可以高效率获取自己问题的答案,而且很大程度上过滤信息,提高搜索效率。
4. 综合资料室、图书馆、学术期刊及网络搜索灯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实现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利用互联网检索信息是便捷而低成本的,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也不例外。网络信息繁杂无序、碎片化现象严重,而且良莠不齐,网民需要有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才能不被错误虚假信息所迷惑。针对具体问题,可以在使用大众化网站搜索的基础上,接入校园网,访问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等学术网站,在这些网站搜索相关电子文献来综合汇总多元信息。在全面科学利用互联网的同时,去资料室翻阅下相关文献典籍,从更深更广的视角来寻找答案,分析问题。此外,咨询老师或有关专业人士也不失为获取知识信息的好途径,最重要的是在咨询过程中会有反馈,可以随时咨询通过原始问题引发的新问题,做到一举多得。这样结合线上、线下以及专业咨询等渠道,搜集大众化和专业化的知识信息,将这些信息汇总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势必要比单一地利用便捷的大众化搜索网站获取的信息全面而丰富,这样的信息构建的知识体系必然健全而系统,消除除同构化现象。此外,由于获取信息渠道拓宽,各个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就不尽相同,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同构化现象的出现。
(三)不局限于国内资源搜索信息
在前文提高的拓宽线上、线下等信息获取渠道的基础之上,就线上信息获取还可以更为深入一步。鼓励学生加强英语学习,同样访问外国的学术网站搜集相关外文信息,接触多元信息与思想,更进一步接触与我们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问题分析思路。这样一来,增强了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的广度与深度,合理地避免了知识同构化现象,利于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六、结语
便捷的网络搜索方便大学生信息获取的同时也让其出现了知识同构化现象,同构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通过多方面努力来解决消除同构化现象,鼓励当代大学生接触多元化信息与思想,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红.网络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9.
[2]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当代传播,2013(01).
[3] 何丹.中国搜索引擎行业分析[J].科技传播,2009(01).
[4] 张牧涵.中国人知识搜索行为特征[N].市场报,2007- 07-13.
[5] 于红.Web结构挖掘与高维数据挖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共享;网络安全风险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多变,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加。杨中华指出供应链是一个由分布于全球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其中还包括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组成的系统,其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得供应链系统变得更加复杂。信息作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沟通载体,供应链节点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减少节点成员间的分歧,提高整个供应链竞争力和运作效率。供应链节点成员通过一定的IT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信息,减少企业和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和供应链绩效,但是随着供应链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越来越依赖,也使供应链企业暴露在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风险中,对供应链的网络安全产生威胁,可能导致供应链运行中断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供应链运行中断的事件频频发生,如“911”事件、2009年丰田的“召回门”事件、2000年作为爱立信供应商的飞利浦公司的火灾事件、2011年日本地震导致日系车辆零部件短缺事件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事件表明风险对供应链的破坏远大于对单个企业的危害,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链接变得很脆弱,导致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在增大。除了环境风险、自然风险,还有如今信息共享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如网络攻击盗取供应链中传递的信息,从而使供应链传递的信息失真或者丢失,导致供应链运行延缓甚至中断,从而引起供应链信息风险。
因此,随着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明确信息共享与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的关系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信息共享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信息共享成了供应链各个企业间必不可少的环节,供应链企业通过共享信息给信息获得方带来一定边际效用的提高。不仅包含客观实际收益的提升,也包含信息的实用性、有效性、代表性等主观感觉上的效用提高和不确定性的降低。如果某一节点企业掌握的信息相对匮乏,在进行业务运作的过程中会因共享了不完全或不完美的信息而遭受高成本和低利润的风险,当然这种风险必定会传递给与之相关联的企业。叶飞认为企业运营绩效的提升是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结果的最终体现,并且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可以以信任为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企业运营绩效,这表明加强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间相互信任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运营绩效。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供应链管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实现信息的传递。如西班牙著名时尚品牌ZARA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供应链”,从设计到上架只需要10天,充分体现了IT技术对企业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供应链利用IT技术实现商业过程标准化以及增加通讯、互联互通性和数据交换,但是供应链对这些系统的依赖导致供应链极易受到网络犯罪分子的网络攻击,使信息被盗取失真或是延误,引起供应链信息风险。倪燕领等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方面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并强调供应链成员间合作过程中的信息风险。李琪将信息风险看作是供应链成员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并将信息风险等同于供应链风险。实际上供应链风险是由于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中断引起的,由于成员企业间彼此信息共享受到阻碍而造成了信息传递的中断,并认为信息风险是供应链风险的本质。
由此可见,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信息共享过程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IT技术,这必然引起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故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的网络安全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
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即适当的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供应链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风险,如牛鞭效应等,但供应链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而进行大量的信息共享则会带入一种新型供应链风险――网络风险。网络风险定义为“组织或企业由于一系列信息技术系统障碍所造成的任何财务损失或者名誉破坏的风险”。网络风险将导致极坏的效果,包括知识产权破坏,子标准或被阻断的运营,敏感性数据破坏,对最终消费者的服务水准降低。网络攻击的形式多样,其目的是窃取数据以得到丰厚的利益,如信用卡数据、医疗信息、公司商业机密等数据信息。网络攻击一旦成功,将会引起供应链信息的延误或企业丧失技术创新,从未导致很大的成本损失。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的技术也越来越高超,则预测供应链产生中断的每个可能性越来越困难,很多网络攻击都超出了组织的预测分析能力,故有学者提出供应链网络弹性的概念。供应链网络弹性是指“一种当供应链面临网络攻击风险的时候能够维系其运营绩效的能力。”供应链管理者如果想要减少网络攻击给供应链带来的损失应该考虑如何加强供应链的网络弹性。
四、系统动力学的应用
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通常用以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具有能研究动态的、非线性问题的特点。信息共享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由于供应链的复杂动态结构,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网络的安全风险影响具有复杂性,故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是可行的。
供应链节点之间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共享,但是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增强,加大了网络犯罪者对供应链的网络攻击。由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一旦某一个环节遭遇网络攻击,将通过供应链系统传播影响其它相关企业,出现风险传递的现象,类似于多米诺效应。故为了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企业应加大对信息安全的投入,其中包括技术方面、人力资源方面、安全管理方面等,从而加强供应链网络弹性的建设。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决策不同。熊强等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得出企业信息资产价值越高,遭受攻击后的损失期望越高。核心企业共享额度越大,其对信息安全的投入也越大;伙伴企业的投入额随核心企业的共享额增加而减少,当核心企业的共享额能够让其信息资产有足够安全时,伙伴企业共享额度为零;核心企业在信息安全投资和信息安全共享方面会随着供应链脆弱度增加而增加,而伙伴企业会随着脆弱度的增加而减少直至为零。由此可见,供应链中对供应链信息安全的投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由于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的投入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复杂关系,通过系统动力学对其进行分析,明确其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关系以及回馈效应。根据信息共享引起的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的变化规律和系统动力学的反馈原理,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ple建立系统动力学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影响的反馈图模型。通过vensimple仿真软件把信息共享和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关系联结形成回路,回路最简单的表示方法是图形,即因果关系图。如图所示:
五、结论
根据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出的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与信息共享以及供应链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的逻辑关系,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存在利弊关系,适度的信息共享有利于供应链的高效率运作,但也应该明确信息共享带来的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故除了传统风险管理对风险的防御措施还应该在权衡好投入成本与风险损失成本的基础上对供应链网络弹性进行建设。目前对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投入以及供应链的网络弹性建设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偏少,故互联网安全威胁下供应链上各个合作伙伴对供应链弹性的建设如何投资分配才是供应链面临网路安全风险时整体成本降到最低的关键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杨中华.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网络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4).
[2]叶飞,薛运普.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对运营绩效的间接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5):112-125.
[3]倪燕翎,李海婴,燕翔.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之比较[J].物流技术,2004(12):40-42.
[4]李琪.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风险及对策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124):32-35.
[5]IRM. 2015. Cyber Risk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for Risk Management. Accessed April 1,2015: https:///knowledge-and-resources/thought-leadership/cyber-risk/.
[6]Omera,K. & S.E. Daniel A.Supply Chain Cyber-Resilience:Creating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Accessed April , 2015.
【关键词】小波神经网络;建筑工程项目工期风险;预测
0.引言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期是三大控制中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工期的拖延或者压缩,都会直接影响到成本和质量[1]。如果项目工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必然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甚至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乃至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工程项目工期风险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由于信息的滞后性,作好工期风险管理需要对工期计划中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作出准确的识别和预测,因此,对工期风险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工程项目工期风险预测的研究较少,已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等。但这些方法人为主观因素多,手工计算复杂繁琐,且研究尚不够深入。人工神经网络凭借其强大的样本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已被逐渐应用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预测领域,它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和有限的历史数据,能够大大提高工程项目风险预测的客观性和精确性[2]。1986 年D.E.Runelhart 和J.L.McCelland 及其研究小组提出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 算法),已成为至今影响最大、引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学习算法[3]。结合BP 神经网络的特点和我国工程项目风险预测的需要,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将BP 神经网络应用到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之中,但却尚未应用于工期风险的预测领域。
1.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s,缩写WNN), 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数学建模分析方法,是结合最近发展的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力而形成的。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的信息科学研究机构IR ISA 的Q inghua Zhang 等于1992 年提出的, Y C Pat i等对离散仿射小波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小波神经网络是通过小波分解进行平移和伸缩变化后而得到的级数,具有小波分解的一般逼近函数的性质与分类特征。并且由于它引入了两个新的参变量,即伸缩因子和平移因子,所以小波神经网络具有比小波分解更多自由度,从而使其具有更灵活有效的函数逼近能力,更强的模式识别能力和容错能力。由于其建模算法不同于普通神经网络的BP算法,故可有效地克服普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所固有的缺陷。
小波神经网络是基于小波分析而构成的一类新型前馈网络,也可以看作是以小波函数为基底的一种新型函数连接神经网络,其信号的表达式通过将所选取得小波基叠加来实现的等。在信号分类中,子波空间可作为模式识别的特征空间,通过将小波基与信号向量的内积进行加权和来实现信号的特征提取,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分类器中,它结合了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因而具有良好的逼近与容错能力[4]。
2.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建筑建筑工程项目工期风险预测
2.1数据的选取
本文引用文献[6]中的15 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将其中12 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3 组数据作为检测样本。样本数据如表1 所示,表中数据为由20位有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对各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得出的风险因素值。
表1 样本数据
2.2小波神经网络(WNN)预测模型预测结果
确定BP 网络输入样本的维数为4,因此将管理、公共关系、技术、社会风险4 个风险指标作为BP 网络的输入节点;将预测得出的工程项目工期风险分数作为网络的输出,即设置1 个输出节点;隐层单元数取12(经验证,当隐层节点数为12 时网络预测的相对误差最低),构建三层BP 神经网络。在设计网络时采用三层网络模型,这样比采用四层网络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采用此结构对上面归一化的中房指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整个过程运用Matlab进行编程实现将数据分为两组,前一组用于训练网络,后一组用作检验。用小波神经网络(WNN)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将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比较
3.实例分析
选取绍兴市某拟建工程项目,运用本模型对其工期风险进行预测,以便在该项目决策前期准确地预测出工期风险大小,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可靠依据,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工期风险进行应对,有效控制项目工期。针对该工程项目,首先邀请10 位相关领域专家对该工程项目的主成分风险指标进行打分,对专家的打分结果按照本文前述方法进行处理并整理得到表4。
表4 实例数据
工期风险预测模型对该项目的工期风险进行预测,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工期风险分数为0.3200,说明该工程项目存在的工期风险属中等风险。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不能盲目缩短工期,也不可疏于控制致使工期拖延。应从项目宏观角度出发,统筹考虑质量、费用和工期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工期风险应对计划,以较高的效率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4.小结
小波神经网络是结合最近发展的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而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数学基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在介绍小波神经网络的同时,建立起了一种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工期风险的预测当中。
【参考文献】
[1]赵冬梅,王晓强,侯丽娜.工程项目工期延误的关键风险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48-51.
[2]张俊玲,陈立文,尹志军等.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基建优化,2004,25(1):11-14.
[3]JU Q,YU Z B,HAO Z C,et al.Division-based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s with BP neural networks and Xinanjiang model[J].Neuro computing,2009,72(13):2873-2883.
[4]Dutta R K,S Paul,Chattopadhyay.Applicability ofmodified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n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for faster convergence[J].Mater ProcessTechnol,2000,98(3):299-309.
关键词: 网络互动 教学沟通 教学资源库
曾经有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笑话,我和同事都教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这两门课程,为了偷懒,我们约定每人做一门课程的教学PPT,然后对方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修改就行。本来这是很完美的计划。没想到有一天,上学期教这两门课程的老师看到我在做PPT,说他有一版这样的PPT,我只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改一改就行。我恍然大悟,目瞪口呆。原来他那版PPT也不是他自己做的,是他在名牌大学网站上下载的。我虽然对现有的PPT做了一些更新,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确实省去了很多时间。但问题在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及时整理教学资料,没有建立共享的资源库。事后,我们教研组开会时提出讨论了关于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并马上付诸行动。我们教研组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建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也有了自己组的网络平台,那里有老师们做的课件,有老师们下载到的好的教学素材,有好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网络互动,让教学沟通更无限
教研组的存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把同一教学任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其任务为讨论及制定各科教学进度,研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研活动不但是教师增强专业能力重要舞台,还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教研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传统教研活动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在固定时间、地点才能进行,且只能有少数教师发言,点到即止,大多数教师的观点难以充分表达;过于注意发挥个别优秀教师的示范功能,而忽视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作用,不利于集体智慧的形成;在教研点评时,不少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们)经常不好意思发言、提意见,使教研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改进传统的教研工作,更好地发挥团队效能,是我们教研组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如今网络技术愈加成熟,为了便于教师交流经验、沟通与联系,方便通知学校及教研组活动等各项事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纸张,我们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机电组教师建立了机电教研组QQ群号。教师们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理念进行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提问,也可以为他人解疑,可以更方便教师间的交流,方便看到教研组的相关信息或活动通知。机电教研组QQ群的创建,让网络教研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的助燃剂。
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它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组成,这些文章的内容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相当于博客本人的随笔和日记,有的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且都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通过网站传达实时信息。教师博客的建立,让教学有了生机。如我现在教机械制图,一直在关注http:///wuzhigy这个机械制图教学博客,这一博客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所讲述的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力求高于教材,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把这个博客作为自己教学的补充和鉴赏,给学生巩固知识,当然还可以把此博客和一些我发现的网上好的资源放入教研组群里,让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网络不但可以使在同一个学校的专业教师得到更有效的沟通,而且可以使我们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们沟通、切磋,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就自己教学内容建立博客,还可以在博客中记录教学的点点滴滴,有个人的教学反思,也有听课后的感悟,大家在自觉的反思行为中不断磨炼,欣赏别人,让教学沟通更无限。
二、整理资料,建立教学资源库
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智慧的分享。
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是不限距离的,信息复制是不限数量的。这两个特点,使信息共享更具存活性。互联网就是为信息共享而生的。这里不再赘述互联网的建设,而要阐述互联网时代,建立共享理念的重要性。
共享可以让人进步。我是一个有着六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但是学术不断更新,我要不停地学习。对于白天要上课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在互联网上和同行交流、看论坛,看别人的课件是最好的最节约时间的学习方法。我还会解答网友的问题,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看法是促进思考的途径。
共享避免重复劳动。科学文化的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我们不需要去埃菲尔铁塔上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时可以直接拿别人的东西使用,节约时间做其他更加迫切的事情。还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进行修改、处理、使用,节约更多的时间研究如何让一堂课变得生动有意义。
教研组创建了教研组QQ群后,继而又鼓励建立教师的个人博客。教研组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探索与研究,建立机电教研组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1.资源集中化。每个教师教学多年,多多少少有一些资料,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资料都晒出来,放在一起,也就是资源集中化。
2.资源整理。机电专业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应用》、《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领会本专业的特点,更有效地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对本专业课程建立资源库之前应该先整合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例如,讲到螺纹连接时,几门专业基础课均有所涉及,都介绍了螺纹种类、参数和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都有共同点,如连接动画、图例和一些文字资源都可以共享。同时,考虑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将这些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提炼出来,筛选后整合,将课程综合化,其掌握知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机械制图》侧重于画法,《机械基础》侧重于连接与传动关系。《机制工艺学》则侧重于其加工与制造工艺,这些侧重点是环环相扣的,体现同一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制图》是基础,《工艺》知识用于生产加工,《机械基础》则是零件在实践中的应用,它们都是融于专业体系中的。整合资料时,将这些知识点串联,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在整合资源时,要处理好各门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关联,先整理知识,再整合资源。
另外,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传统教学中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是作为两门独立课程进行教学的,但是,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大胆尝试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机械制图》课程按照从二维到三维的方向讲,而《计算机绘图》按照从三维到二维的方向辅助学习,两门课程在内容上相辅相成,让学生掌握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对应关系,基于这些,我们教研组把这一任务当做一次重要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抓。具体整合的课程内容可分为几个教学阶段实施。
(1)基础知识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投影法基础知识:点、线、面的投影;《计算机绘图》讲解的是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平面图形的绘制、编辑及其技巧。
(2)基本立体和简单形体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基本立体的绘制、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及简单形体的投影;《计算机绘图》学习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基本立体的三维建模、编辑基本立体形成简单形体。
(3)组合体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计算机绘图》学习三维形体的编辑(布尔运算及三维编辑技巧)、复杂形体的建模。
(4)机件表达方法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机件表达的各种画法:视图、剖视、断面及规定和简化画法;《计算机绘图》负责形体的编辑、三维实体投影成二维图形的方法及图形的编辑。
(5)零件图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零件图的画图、标注及读图:《计算机绘图》学习零件装配形成装配体及其编辑、生成二维工程图及对其标注。
在每个教学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关键问题是注意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及辅助。可以借助三维帮助理解二维平面图的意义,借助二维平面图消化三维立体的投影特性。比如,讲解零件图部分时,可以把零件结构的画法与三维模型的编辑结合在一起,使二维和三维达到一体化,使学生深刻理解二维零件图的同时,掌握三维零件立体的结构特点和建模方法,一举两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淡化两门课程,而理解为“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一门课程,也就是整合的意义所在。
3.建立资源库。我们没有花过多的费用进行学术数据库的建设。我们机电组的教学资源库的创建是我们全体组成员共同利用一个假期完成的。我们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按有序的步骤,明确的分工,保存和管理资源。
我们按照素材类(视频、动画)、课程级资料(试题库、课件类、竞赛训练、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类)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给教师提供了素材,节省了时间,同时我们还对资源库进行随时更新。当然,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还不够全面,如果可以的话,应更完善。不仅应该有专业的教学素材,还应该有专业信息、技能鉴定、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遵循“边建边用,共建共享,持续更新”的方案建设,我想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校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机电教育资源库建设规模将更完善和更系统,不断满足机电类教学的需要,争取更大的成绩。
如果一个学校能够共享很多教学资料和教学研究成果,则不但使多年沉淀下来的东西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够节约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推而广之到全中国、全世界,教育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凌波.教师合作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课程改革研究,2007(9):5-7.
网络语言的类型和性质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
根据网络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叠音型、谐音型、符号型、词义新解、英汉结合等几类。
叠音词是指重复使用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如将吃饭说成吃“饭饭”,害怕说成“怕怕”;如今网络中也出现了“楼歪歪”、“墙脆脆”等叠音词语。叠音词的使用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感,方便人们记忆。
谐音型语言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内容,主要有汉字谐音型、数字谐音型、外语谐音型、混合谐音型等几种。网民为了提高打字效率,常忽略用词的准确性,用谐音词来代替原来的词语。例如“鸭梨山大”形容压力很大、“神马都是浮云”表示“什么都是浮云”、“8384”表示“不三不四”,等等。
符号词主要是利用数字、字母、标点符号组成的象形符号,人们称之为“键盘符号”,我们也可以将生僻字、合体字等归入这类符号型中。符号型网络语言有纯符号、数字符号、字母符号等几类,如“T_T”表示流泪、“0:)”表示可爱的、“)”表示微笑等。在当前的许多网页中都有表情符号库、动画符号库等,这些都促进了符号词在网络中的使用。
词义新解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词语,它们涉及到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体育娱乐等许多领域。在网络交流中,网民们常常赋予词语新的含义,如用“裸奔”形容某些人的不法事实,使其丧失体面;用“躲猫猫”来形容政府部门推卸事故责任;用“拼爹”比喻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子女比拼自己父母的经济与社会地位。①
英汉结合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加上英语语法的形态,如“睡觉ing”、“羡慕ing”等表示正在做事;用“JMS”表示姐妹们。
(二)网络语言的性质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它具有独特的使用者、交际场所和表达功能,完全符合社会方言的条件。同时,网络语言与上网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网民们在上网聊天时创造出来的特殊语言,因而它也是一种行业术语,是依附于全民语言的一种语言行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流行语,它比普通的媒体语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在内容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流行性。此外,网络语言也表现为网络时代的一种语言变异,有汉语西化的色彩。
网络语言失范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一)网络语言失范现象的具体表现
在网络语言中,字母、符号、繁体字随意搭配以及中西语言混用的现象到处可见。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书面语,因而产生了语言失范的现象,这种失范主要体现在语音、用词、道德等方面。
语音失范主要有汉字谐音失范、方言的随意使用、数字谐音失范、英语谐音失范、拼音谐音失范、叠音谐音失范等几个方面。如米有(没有)、帅锅(帅哥)、霉女(美女)、人参公鸡(人身攻击);系木系呀(是不是呀)、母鸡(不知道);520(我爱你)、74(气死);嗨皮(happy)、BB(bye-bye);漂漂(漂亮)、亲亲(亲吻)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语音失范。
符号失范是指网民们使用带有感彩且生动形象的符号词进行的一种语言表达,这些不规范的符号词常常会影响到人们的语言交流,带来交流障碍。如定义难辨,许多人不理解这些网络语言的内涵,这些复杂多变的符号,使人记起来费时费力,从而会影响交流速度,这与我国提倡简化字的思路背道而驰,违背了语言发展的方向。在许多网页和聊天工具上都有这样的表情符号库,不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如“Zzzzzz……”表示睡觉的样子,“!!!!”表示强烈感慨。②
在网络语言中,常常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这给沟通带来了许多语言障碍。如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张靓颖的“粉丝”叫“凉粉”等,对于不了解其引申内涵的人来说,无疑会带来许多交流不便。再如“内牛满面(泪流满面)”、“杯具(悲剧)”等,这些词语有一定的幽默感,但是它们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因而也是不规范的。
在网络语言中,还有许多句法失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按句法规则随意变化句式;与日常用语差别过大;标点符号使用混乱,错用、误用现象多;中西语言混杂,等等。如“巨可爱”、“超漂亮”、“Q我吧”(发QQ留言给我)、“O了”(完成了)等。
(二)网络语言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例如,一些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会迅速产生一些新的网络词语。因为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语言的发展。在我国,大多数网民是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求个性,有较强的叛逆心理,这些是网络语言发展的社会基础。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它有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开放性强等特性,网络的这些特性深刻影响着网络语言的发展,使网络语言表现出简单时尚、风趣幽默、随意性强等特点。如网民们为了在短暂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常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而且经常使用、争吵、嘲弄、戏谑的语言,以此来传达感情、宣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语言的失范现象。
网络语言交际困境也是导致网络语言失范的重要原因。如网络聊天等交流方式不受身份的限制,是一种模拟“面对面”的交流,为了提高打字的速度,常会出现错别字,如“童鞋”(同学)、“油菜花”(有才华)等,将错就错就成了网络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人们用笑脸、悲伤等表情符号等,这些都会导致网络语言失范。③
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一)网络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形态。当这种文化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一种力量,影响更大的社会群体。规范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控制,当我们解决网络问题时,应该本着宽容、理解的态度,以调节为主、约束为辅的手段进行规范。
1.包容原则。对于网络语言人们褒贬不一,有很多学者采用了批判的态度,认为这些网络语言是在颠覆传统文化,是盲目追求形式的表现。不可否认,网络语言确实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但是它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它是一种文化创新,是一种新思维方式的体现。为此,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它,发现其可取之处。
2.引导原则。网络语言已经成为许多人感情宣泄的方式,对年轻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对这种非主流文化我们应该进行规范和引导,摒弃其粗俗、庸俗、媚俗的内容,使其向规范化和有序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多半是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但有一定的叛逆心理,而网络语言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为此,我们应该进行引导,加强网络语言道德教育,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应加强语言规范化建设,传承好中华传统语言文化,引导年轻人自觉践行网络语言道德。
3.扬弃原则。对于新事物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事物,它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不能因网络语言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合社会要求的现象就简单地否定它,应该对符合语言规范、有较强生命力的网络语言,进行引导和规范,坚决抵制低俗、不健康的网络语言。④
(二)网络语言规范的方法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它应采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事物,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合乎语言规律的地方,只要在实践中对其进行约束,同时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用规范的语言规则来引导,就能够促使网络语言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在学术上对其进行研究,为规范网络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术上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有着丰硕的成果,特别是《网络时尚词典》、《金山鸟语通》、《网络语言概说》等网络语言研究著作先后问世,为创建文明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力指导。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语音规范。网络语言多用谐音词,这些新词有幽默调侃的意味。例如“油菜花”(有才华),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错字与错词的纠正。为此,我们应该对输入软件进行规范,使其能够准确地找准汉字,对不规范的汉字进行清理;还应该推广标准音和普通话,减少方言在网络语言中的流行。
提高网络技术,为规范网络语言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在网络聊天中,符号被网民们广泛地使用,并用到了书面表达之中。但是众多符号组合在一起,人们很难理解其思想内涵,特别是在各种论坛和微博中都有大量的表情图标库,有高兴的、发怒的、悲伤的等等,会影响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为此,我们应通过提高网络技术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符号库、图标库等,方便网民对图标的使用。
按照必要性、普遍性、明确性的原则对网络语言词汇进行规范。应维护词语中已有的规范,并不断从方言词或其他语言中吸收新规范。对汉语标准规范中没有的形容词和副词,应从音、意、形等方面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录入网络词典之中,或用技术手段录入汉字数据库中,供网民们使用。
对于网络语言一味地批评、排斥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网络语言的嬗变依赖于规范和引导,所以我们应在网络语言规范化上不断总结、归纳,为网络语言使用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平台,进而建立起规范化的网络语言大厦。
注释:
①秦雪星:《网络流行语中的舆论生成与传播》[J],《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中
②戴静静 王婧:《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学分析》[J],《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下
③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