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学的起点

时间:2023-09-01 16:49:13

导语:在经济学的起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的起点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 中外比较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08-03

【Abstract】Overseas economics educatio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 has some weakness, such as too detailed and narrow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lacking support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teachers’ weakness in teaching.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set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reasonably,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Economics edu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 method

随着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在内在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类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入手,先分析了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而总结了我国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最后指出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经济学教育的特点

1.专业设置

在美国,报考本科时并不报考哪一个专业,而只报考哪一所学校,学生入校一年以后才选择主修专业。美国的本科生教育总体来说偏向于综合素质教育。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学这样的细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美国本科教育通常分为两轨:一个是普通轨,另一个是优等轨。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对优等轨的学生要求高一些,除了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外,还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程。因为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

德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与硕士生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德国大学内不设学士学位,学生获得的第一个学位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大学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教育阶段,专业阶段相当于我国的硕士生阶段,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德国大学内经济学类专业分支少,但专业覆盖面广,主要开设4类经济学类专业,分别是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经济学和经济教育学。

2.课程设置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这些课程属于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往往要上很多其他学科的课程,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课程。此外,还需选修一些专业课程。

美国大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众多,具备很强的选择性。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本科课程包括: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数理分析、宏观经济学及其数理分析、价格系统的描绘和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及预测等。这些课程设置体现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重视数理经济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多达百余门,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学等。课程设置数量越繁杂,就越能给学生以更多更灵活的选择,越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济学理论学习和具体应用的相互结合,也越有利于任课教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美国高等院校通常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的旧课程,增加9%左右的新课程,从而不断使课程推陈出新。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德国的大学内,除了经济教育学专业增设教育类课程外,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段课程基本一样。基础段课程以必修课为主,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授人选基本没有选择性,从而保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扎实和较为一致的经济学基础。专业段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即使是同一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的课程。

3.教学模式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大量经济学研究者,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一般教授,都活跃于教学一线。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经济学系任职的全职教授,也都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培养经济学人才提供了基础。日本的大学一方面鼓励大学教师到企业兼职,同时也聘请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讲学,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了途径。

国外大学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置和考试形式的安排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是采取实验、案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讨论气氛很活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扮演主要的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让学生拼命记笔记,而是注重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国外大学课前和课后的阅读量巨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授结束前,通常会推荐若干参考书让学生课后阅读,以巩固和扩充知识,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讨论的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且往往是该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准备,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既能使他们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美国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是否具备融会贯通、动手实践的能力。美国高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定期座谈,让研究生给本科生介绍他们自己做科研的体会,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某一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本门学科的最新信息。学校还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让学生使用高校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24小时向学生免费开放,以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开展各种科研活动。

二、我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从现有的我国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各高校普遍在教师结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

从专业设置来看,显得过于细化和狭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点的增加,经济类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单一,缺乏灵活性,仅局限于满足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岗位的需要。长期以来,经济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口”,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这样的专业口径设置过于狭窄,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广博的知识,缺乏知识的综合性和岗位的适应性。学生毕业后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照培养目标予以定格,择业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有的大学已开始对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设置过窄问题进行尝试性改革,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分制。

从课程设置看,与细化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是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当前,经济学各个分支之间的交叉欠缺,而且经济学学生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等系统知识了解甚少。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专业课程与非经济专业课程比例失调,非经济专业课程的设置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不够。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偏多,选修课程偏少,必修课程范围过窄,可选择性不大;二是在公共课程中过分强调外语的作用,轻视其他诸如体育、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倾向,未强调各类课程在整个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上“偏科”等不平衡现象产生。

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来看,侧重于课堂教学和闭卷考核,满足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现有的经济学课程大部分都是灌输式的讲授,学生来不及消化,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联系实际。由于学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有些学生往往忙于求职或考研,无心从事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的效果并不显著。

从师资队伍来看,当前高校拥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加,这对于高校教育引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支撑,这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术造诣高的教师或从事专门领域研究的学者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很难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

经济学教育应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可以考虑用单一的专业格局代替原来的多专业格局,实行经济学学科专业融合。将经济学科作为一个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使学生接受更加广泛知识的“无领域”科类的教育。学生入学后的前一两年全部接受基础课程学习,进入高年级后,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即对所有入学新生事先均不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情况确定专业方向。此外,逐渐改变单一的学科培养制度,建立富有弹性的主辅修、双学位等修读制度。

2.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应与国际接轨。

现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化理论教育,还需要适当扩展基础课程覆盖面。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学生的课程设置还要适当增加理工类、人文思想类的课程。构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厚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精炼专业主干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程、完善实践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中,既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学科课程,又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同时为学生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数学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适当增加学时数和课程深度。

3.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教材选择上优先选用国外优秀教材。欧美的经济学教材较为系统、科学和生动,案例多,知识更新快,能够及时结合经济学学科发展前沿加以完善。推广和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始终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

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应将实践教学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纳入培养方案,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应不断完善。

5.创建师资建设机制,优化师资队伍。

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改善经济学专业教师学缘结构,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积极加大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力度,并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

6.规范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

对于教师教学采取诸如学生评议、同行评议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加强对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团队活动以及社区交流等活动的考核,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市场周刊,2008(10)

2 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6)

3 钱颖一.经济学科在美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6)

4 孙静、柯美录等.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 唐志良、刘建江、杨海余.经济学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

6 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

第2篇

不管你有没有学过金融,都应该听过不少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数,比如CPI指数、PMI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但是“口红效应”、“裙摆指数”、“纸板箱指数”、“男士内裤指数”和“服务员美貌指数”你就未必听过了。其实经济学并非只是上层建筑,它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便利店指数”

便利店开得多,证明经济状况越好

有研究发现,当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上扬的时候,全国便利店的数量也多了起来,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全家便利店。

便利店由于受场地大小限制,无法有超市那样的规模效应,即便是比较大的全家,货架上也只能摆放约1800个左右的商品。单价较低,单点销售额成了主要的盈利指标。因此除了选址以外,路人的购买欲望就成了最大的可变因子。

在经济低迷的阶段,便利店往往发展受到限制,人们更乐于因为贪图5%左右的折扣而选择大超市。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主要盈利点:全家的便当、三明治、罗森的寿司等等自制快消类食品往往被路人家里自制的便当取代。但便利店仍然需要24小时营业,支付昂贵的房租,生存状况就会很堪忧。经济回暖阶段,则是便利店的春天。

“大卖场指数”和“百货商场指数”

沃尔玛营业额越少VS东方新天地营业额越多,证明经济越好

在全家、罗森、7-11等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有另一批竞争者开始陷入困境,家乐福、易初莲花的营业额大不如前。沃尔玛在2014年裁员,30多名总监、副总裁被辞退,这些无一不是大卖场性质的超市,走的是“天天平价”的路线,沃尔玛的经营口号更是“Save Money,Live Better”。据客户陈小初说“没钱的时候觉得大超市好,东西实惠,但是最近就觉得为了这么点东西,一瓶洗洁精,一条毛巾,就要排那么长时间的队,感觉还不如就去附近的便利店买算了”。

陈小初的想法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大卖场的困境,一站式购物以及用户年龄偏老龄化的定位使得他们在具有商品选择多、供应商谈判权较大等优势的同时也有了致命的两大弱点:购物时间成本高、人力成本大。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尚能够在电商和便利店的夹击下以低价求生存,在经济情况回暖的时候就只能自求多福。

相反的,高端百货商城却在2013年到2014年间普遍营业额增加。在北京,东方新天地、王府井、燕莎的停车位经常爆满;在上海,国金中心和久光百货等高端奢侈品聚集地也有了熙熙攘攘的顾客。

百货商场更加注重购物体验,一般价格走中高端路线,选址会在市中心等周边居民较有购买力的地段。百货商场的兴盛也就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价格不再是衡量商品的唯一标准,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商品的附加值上面。

“经济型酒店指数”

分店越多,经济越差

如果在百度里搜索“某某之星营业额”,你会快速整理出一条企业发展的时间线:2008年―2010年是高速增长的两年,仅2010年三季度的营业额就增长了42.41%;到了2012年,开始进入“营业额保持平稳”阶段,2013年开始到2014年,“创新”和“转型”成了某某之星的关键词。

经济型酒店和豪华酒店的经济对立关系并没有大卖场和百货商店来得明显,豪华酒店在同一时期的营业额并没有呈很明显的上涨态势。但是,入住率却通过团购等方式比以往高了不少。

经济酒店最大的好处在于性价比高,地理位置方便、价格便宜,但是在舒适性方面就会打折扣。

那么住店的主要人群都有哪些呢?除了开房的情侣和旅行者,其实大多数的入住者都是出公差的职员,他们大多有公务在身,所以才会有临时订房的需求。企业需要运转,这一笔开销不能省,却可以在经济困难时期被压缩。性价比较高的经济型酒店在萧条时期反而容易有很高的入住率。但是当经济情况向好,企业对公差的补贴就会增加,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力就会大不如前。

“口红指数”和“裙摆指数”

口红销量越好,裙摆越长,证明经济越差

生活现象和经济指数相连接在国外早已对这些奇怪的现象有了研究,比如说口红和裙摆。

在美国,口红是一种廉价商品,而且能带给人精神愉悦,所以女性涂抹口红的频率会在经济衰退期激增,因为这是她们能够消费得起的为数不多的放松心情的方式。不过这种口红仅限于廉价口红,像Channel、Dior的唇膏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反而一路激增。

同样的,裙摆的长度也能看出经济的好坏。短裙更容易在经济繁荣时期出现在大街上,因为女性可以买得起长长的丝袜。众所周知,丝袜是一种易消耗品。而在经济萧条的时期,因为买不起频繁更换的丝袜,女性只能用短袜来替代,于此同时就只能割舍短裙,换上长裙。

类似的指标还有“服务员美貌指标”:服务员越美貌证明经济越差。因为美貌的女性总是非常容易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工作,没有到走投无路,断然不会去当服务员。如果餐厅的服务员一个个秀色可餐,那么说明经济确实已经下滑到了一定程度。

总结:

第3篇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disciplines race in promot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to gui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o focus on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of collaboration,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al, hands-on capacity and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in advocating for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and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practical problem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中图分类号: F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学科竞赛是工科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电子类学科竞赛为电气信息类专业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方式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电子类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促进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总之,电子学科竞赛对电工电子类课程改革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对教学改革与实践具备有力的促进作用。

电子学科竞赛的发展对教学改革具有特殊深远的意义,有助于推动电气信息类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参加电子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对电子类竞赛的指导能力与水平。

在电子学科竞赛中,指导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选手培训到赛前指导,从丰富理论知识到训练逻辑思维;各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考证。通过辅导电子竞赛,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发现问题,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也可以寻求到融入实践教育的更适宜的方式,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有现实意义或前瞻意义的赛题,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了解本学科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另一视角,为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对建立电子竞赛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了解受教育者的客观需要,搭建各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舞台的改革过程。同时,教育者与学生在电子竞赛系列工作中的互动,也是对“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的新探索。

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必然会有很多鲜活的新理念、新方法涌现;在把这些探索性成果推广应用之前,需要一个测试、修正的过程。学科竞赛可以提供一块试验田:在竞赛培训课程中融入新成果,通过竞赛过程反馈应用情况,根据竞赛成绩评定成效;学科竞赛也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只有深入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展良好的学风。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以电子竞赛为导向,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校外,将学生的实习与专业技能实践有效衔接,将技能培训和竞赛衔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在校内,建立规范的专业实训室,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赛前就得到充分的锻炼,对于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至关重要。

为加强对学生的参赛训练,提高训练水平,一方面应充分调动本校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与精神激励;另一方面,也要打破框框,从兄弟学校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培训教师,形成培训师资的合力,这是取得良好竞赛成绩的又一保证。

近年来,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主办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以及团省委、省教育厅乃至市一级主办的各类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奖颇丰。参加这些赛事都是非常有益的实践,对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实践,我们在总结竞赛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出学科竞赛组织工作的最佳模式,探讨在赛前训练、赛中组织、赛后总结的一系列过程中,就如何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加强师生在竞赛前后的互动,以及如何将竞赛活动纳入教学改革计划,形成一个有序的竞赛组织培训参赛制度,做到“本科四年参赛培训不断线“,在学生中形成一个”人人争参赛,个个想得奖“的良好风气,对促进本科教学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通过几年来的具体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理论创新:电子竞赛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思想,我们课程教学的教育思想是“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主导”,“教、学、研相结合”。课程团队对课程观、课程模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理解透彻。教师是导演、教练,学生是主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学院和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实现了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观念转变,教师不再对学生的学包大揽,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责任感、创造性增强。

二、实现价值:电子竞赛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电子竞赛是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推动学院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教育也要实现两个转变重要思想的落实,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成为学院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评估依据。竞赛既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检验,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没有科学的教学体系,没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很难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说,电子设计竞赛对我们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是对教学改革工作的检验与成果的肯定,这就是教学改革与电子设计竞赛的双向互动性。

三、实际效果:电子竞赛将有利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电子学科竞赛培训的内容包括电类专业的信号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知识。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室开放,仪器1人1组,元件1人1套。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综合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强调各种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创新与突破。要求书写综合性实验报告。

由于在竞赛中坚持引导高校学生加强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广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开展科学竞赛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检验学习效果的平台。总之,开展电子类学科竞赛,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高校教学改革和基础建设,有利于培育和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随着电子竞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电子竞赛必将成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导向标。

参考文献

[1] 王彦,陈文光,朱卫华,黄智伟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修订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

[2] 高吉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⑶ 周永海 《从学生科技社团活动开展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4篇

【关键词】藏医与现代医学;月经形成机制;保健;比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2-02

据史料记载,藏医药学的起源到发展至少有3800多年的历史。早在人类踏遍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藏族先民长期与自然界作斗争,了解掌握了大自然运行规律,逐步形成各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和治疗方式,最终形成了藏医药这门独有的理论体系,并有了藏医药学理论著作《四部医典》。其中藏医保健养生理论认为人体的各种疾病形成于三因即“隆”、“赤巴”、“培根”的失调,指出“失调必失衡,失衡必有恙,欲衡则调之,欲调则养之,生生不息,以致久远”。近年来生活节奏的日趋加速,各种妇科疾病不断侵犯妇女,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藏医与现代医学不同理论,分别阐述妇女月经形成机制、规律及经期身心特点,根据这些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经期预防保健措施,以防各种妇科疾病的侵袭。

1藏医学的观点

藏医学中月经是女性12岁后50岁前在每月下旬十六日至三十日随阳盛阴亏使体内血液逐渐增升积聚于卵巢,然后逐渐经子宫左右的两个大血脉流入子宫,并通过“隆”的作用下平均三昼夜内开启宫口排出体外的。经期女性体能减弱,容光消退,双乳、腰部、臀部似有胀感。经期第一天由于隆的作用月经暗红且无味,都属正常现象。

人体“五源”失调后导致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三大基因无法协调而身体处于疾病状态,故疾病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据此推论,月经期处于疾病状态的妇女或体能的各异产生不同症状,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三种。隆型月经呈现黄色,经期紊乱,子宫有开口感,肿胀,有时有堵塞的感觉。赤巴型:小腹部隐痛,月经颜色如烟汁,并伴有脓液。培根型月经呈现寒象,有如水一样地流淌。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必须加以重视。如出现隆型,应注意保暖,睡眠要充足,饮食上需加营养型;如出现赤巴型,应需解热清凉型,饮食清淡为主,多饮水,注意卫生,勤洗身子和衣物。出现培根型,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小腹和腰部,保持心情要舒畅,少在室内闷坐,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活动。饮食以易消化新鲜为主。

2现代医学的观点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到生殖机能停止(45-50岁),其生殖器官的结构和机能都呈现规律地周期性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是每月(平均为28天)经阴道排血一次,每次历时平均4天,这种定期的阴道出血现象,称为月经。月经是子宫内膜剥落的结果。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把月经周期分为三期:增殖期,月经周期的第5到14天,从月经停止到排卵为止,此期子宫内膜增生修复,历时10天左右;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5到14天,从排卵到后到下次月经前,也称排卵后期。此期子宫内膜的腺体分泌增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历时14天左右;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到4天,从月经开始到出血停止,子宫内膜脱落出血,一般持续3到5天。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活动的调节,同时与血液中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浓度密切相关。

因为月经对女性的生育、身心健康等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很多女性朋友往往忽略经期卫生保健意识,而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女性经期保健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操劳过度。月经期因内分泌的影响,情绪波动大,容易急躁和冲动,此时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多参加娱乐活动或与朋友交流,保持心情愉快,同时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防盆腔过度充血,导致经血过多、经期延长、腰腹酸痛等。②进行合理饮食。月经期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多饮水、多吃蔬菜,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从而减少盆腔充血,因为月经期会损失部分血液,因此,月经后期需要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的食物,如肉、蛋、牛奶等。应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饮食,以免发生痛经或月经紊乱等。③避免滥用药物。经期出现轻微腹痛、偏头痛等不适属正常现象,经期过后可自然消失,无需做特殊处理,如果出现严重腹痛或流血过多现象,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滥用药物。④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应注意勤换卫生巾、勤洗内衣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⑤避免。月经期间由于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宫腔内有创面,加之阴道内酸碱度发生了改变,防御功能降低,容易将细菌带入,导致生殖器感染。

3小结

通过藏医与现代医学理论对月经形成机制的比较,发现两者医学理论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观点,两者医学都认为月经的形成机制与子宫密切相关,但藏医学更强调“隆”在月经形成机制中的主导作用,而人的情绪直接影响隆的功能,进而造成月经紊乱甚至闭经。

可见紧张的生活和社会压力与导致月经紊乱有关,在这一方面藏医学有着独具有特色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对于经期各种表现的描述和卫生保健措施方面两者医学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人民出版社.

[2]周宏.图解四部医典秘法实用篇[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陈xx小朋友:

文文静静是你美好的气质;朴朴实实,是你优秀的品格;勤勤恳恳,是你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不多言,但你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你不多语,但你懂得关心体贴别人。如果你能在各方面大胆泼辣些,就更棒了。

xx小朋友:

小朋友们亲切地称呼你“班长”,可见你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高,你不愧为班中的“领头雁”!成绩优异,工作出色,常令人赞叹不已,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是你一贯的工作作风,老师欣赏你的才华和工作能力,愿你的才华进一步升华。

陈xx小朋友:

你是老师和小朋友心中的小能人,每位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你身为小老师,检查作业总是那么及时,那么认真。每次老师交给你一项任务时,你总能认真完成,老师为有你这样一位好助手而感到自豪。

陈xx小朋友:

你脑子灵活能出色地回答别人不能回答的问题,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你结交了一个“坏朋友”,它常常使你的考试考不好。哎,多可恨呀!想知道这个“坏朋友”是谁吗?它就是“粗心”不过老师知道你很快与它绝交的,交上“认真细心”这个朋友,你说是吗?

黄xx小朋友:

老师很欣赏你的优异成绩,更欣赏你那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性格。很多问题你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新鲜的感觉,你讲出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我们期待着你!

董xx小朋友:

你是一只快活的喜鹊,走到哪儿,哪儿就响起你清脆的声音。课堂上你发言积极,课间你的小报告最多。尽管有时候你回答的准确率不高,你的小报告不切实际,但老师还是喜欢你!如果你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上,你将会更可爱。

丁xx小朋友:

你是一位非常聪明让人喜欢的孩子。你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强,反应快,而且总有创造性,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可是又在心里有一些担心,担心你有时的马虎,松懈,你说老师的担心有必要吗?

黄xx小朋友:

课堂上疲倦的时候,你从不打扰老师,悄悄地低下头思索着什么,老师看在眼里,你理解每一份辛勤的劳苦,理解与同学难得的一份友谊。有着质朴的心的你在成长中少了一股冲劲,很多时候,爱拼才会赢,伸出你的双手,捧着干露回家,你将不再无助,你的一切会如晨曦,冲破黑暗的天空,老师盼着你的会心的笑。

第6篇

论文摘要:在《1844科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但这种逻辑起点存在问题:马克思以类存在物证明人是有意识的,以人是有意识的证明人是类存在物,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困境。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这种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应该如何去评价?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为什么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呢?且看马克思如下论述:“因此,工人在这两方面成为自己对象的奴隶……因此,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显然,在这里,对象对人统治的原因是:人不是作为人,不是作为肉体的主体,而只是作为工人出现的。为什么这样讲?马克思接下去又说:(1)“因此结果是,人(工人)只有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2)“但是,工人不幸而成为一种活的,因而是贫困的资本。这种资本只要一瞬间不劳动便丧失自己的利息,从而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存条件……人只不过是工人,对作为工人的人,他的人的这种特性对异己的资本来说是存在的时候才存在……因此,资本一旦想到—不管是必然地还是任意地想到—不再对工人存在,工人对自己来说便不存在,他没有工作,因而也没有工资,因为他还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工人存在,所以,他就会被埋葬、会饿死等等。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首先,现实中的人(工人)不是以人的方式存在,而是当人自由自觉时,人是动物的,当人运用人的机能时,他是资本的。

    总之,人不是人,人是人为真,人不是人为假。正因为在国民经济学那里,不是将人作为人,而是以人为非人的假命题为出发点。所以,国民经济学对问题的讨论才有辩护色彩,将问题置于一种虚构的状态:在那里,人只能是工人,只能是资本,甚至只能是动物。因此,我们终于看出,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如果以此为起点,可以看出马克思讨论人的问题的思想来源了。在现实中,人是工人,人是资本,人是动物,而不是人。那么对人二人进行思考,则人二人何以可能呢?马克思认为,这就要扬弃异化,使人达到自由自觉。这是典型的“是即是,不是即不是,是者是其所是,不是不可能是是”的说法。而这种“是”论,从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始到黑格尔,都以自明的前提为出发点。所以,马克思只是沿循老路而已。

    但马克思的这个逻辑起点有问题吗?说人二人而非人尹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怎样认识或理解这个抽象的“人”,这个一般的“人”,是否只是观念中的存在?一般的“人”与现实中的个别人是结合的还是分离的?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当然认为一般的“人”与现实中的个别人是分离的。因为,在他看来,现实中的个人或是工人或是资本家或是地产所有者,是以人的异化的现象出现的,必须加以扬弃,加以否定,最终回到抽象的一般的“人”。可见,马克思是从“分离”来思考人的间题的。而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此就已经做出批判了。

    那么,这个一般的“人”在马克思那里到底是什么?这个“自由自觉”到底该怎样认识?

    我们且分析马克思关于人二人尹动物的这段论述。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的生命或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为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闭

    我们对此分析如下:

动物就是它自己的生命活动;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所以,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首先,人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成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为什么?因为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意识意识到了人与自己的活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思考这种自己的活动,思考这种区别和联系。这当然是一种自我意识。其次,这种以自身为对象,将自己同其生命活动区别开来的意识,使人意识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认识到人、有自我意识的人是同一个类进而认识到人自己是类存在物。反过来命题成立。人自己是类存在物,以能够将自己当成不同于其它存在的类,这恰恰说明:人是有意识的,即自己的生活对人来说是意识到的对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那就是说,人的活动是自由的,那是因为人将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意识到自己本身,且把自己当成一类。即人具有自我意识即类意识。

    我们接下来要问:

    (1)“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它就是它自己的生命活动”,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2)和动物相反,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为什么?

    在马克思那里,对问题(2)的回答是:人之所以有自我意识,即“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人为什么是类存在物?回答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他自己的活动区别开来,即人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进而人自身是类,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类,因而是类存在物。

    综前所述,马克思以类存在物证明人是有意识的;以人是有意识的证明人是类存在物。这显然是一个循环论证。

    为了摆脱这种循环论证,马克思在进行该论证之前又加了一个前提,即人与动物本身是有区别的,而且恰恰是相反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不是。那么加的这个前提是: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这就涉及到第一个问题:人和动物,二者的活动为什么是不同的?说动物是它自己的生命活动,根据是什么?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而人的活动不是,为什么?我们如何给出证明?所以,马克思在谈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时暗含了一个前提,而这个前提恰恰又是他要论证的,即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要论证的结论已包含在前提中了。而这个前提是不证自明的。

    这个不证自明的前提有两点:人是有意识的且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动物对人来说,是人外在的东西,且与人相反,成为人的对象。为什么?因为人有自我意识,而动物没有。但我们又要为这两点提供根据。问题是: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为什么?说动物没有自我意识,为什么?

    可见,关于人的活动是否具有自我意识的问题,马克思是肯定的,但没给出根据。用“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说明关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的一系列问题,总是一种循环论证。

    为什么会出现“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这个命题?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仍在用黑格尔的方法解决问题,从抽象的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去思考问题。抽象地说人是自由的,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这和绝对观念没有实质的区别。进一步讲,马克思不能把人的现实中的活动、人的进行生活的第一事实即物质生产作为前提。

    我们不禁要问: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不是从经济学人手考察人的吗?的确是这样。马克思分析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问题之后,才去分析“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问题。马克思在此节说:“我们是从国民经济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的相互分离,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相互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当作前提。

    在这里,相互分离可以理解为相互敌对、相互对立,即私有财产与人的对立、劳动与人的对立、资本与人的对立、土地与人的对立,而且分工、交换、交换价值更是与人对立的。在国民经济学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利益的敌对性质,并被承认其是社会组织的基础。无疑,马克思在讨论关于人的问题时是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的对立、人与物的对立、人与人的敌对关系人手的,即人手点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8篇

区巧枝

(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电力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可控性和资金回笼的高效性,成为了影响财务资金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企业还承

担着支撑区域民生事业发展的重任,这也为企业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资金周转、资金回笼和资金配置等

三个方面的经济学分析,需要在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素质、加强企业生产施工过程的整体工效、优化企业组织制度建

设的监管机制,以及发挥企业党建工作职能的管控优势等四个方面进行对策构建。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经济学分析;对策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risk in electricity enterpri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u Qiaozhi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Foshan 528300,China)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risk in electricity enterpri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u Qiaozhi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Foshan 528300,China)

Abstract :Efficient controllability and withdrawal of funds of funds turnover speed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risk.At the same time,enterprises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eople’s livelihood support,it also put

forward the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he allocation and use of funds of enterprises. Through economics three

aspects of capital turnover,withdrawal from circulation of funds and the fund allocation analysis,needs to

strengthen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enhanc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post quality,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four aspects and play the enterprise party building work function control advantage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financial risk;economic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在减能增效大背景下,电力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需要不断

优化财务管理职能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企业可

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便是确保财务资金安全。作为国有企业

类型,其中的资金安全性或许应从另一视角来解读,即资金周转

速度的可控性和资金回笼的高效性。与此同时,企业还承担着支

撑区域民生事业发展的重任,从而其在业务的开展中充满着正外

部性效应。该效应的形成在提升当地民众福祉的同时,也为企业

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这部分效应是无法通

过市场交换机制来回收的。

1 财务资金风险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建构起了资本循环公式,即

G-W-G`。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公式的内在逻辑:(1)

该公式表明企业资本在空间维度上所处的三大职能位置,即货币

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2)在时间维度上该公式又可以解构

为,企业资金先后经历物资采购阶段、生产施工阶段、产品销售阶

段。特别对于产品销售阶段,马克思把它称作为“惊险的跳跃”,即

若产品销售受阻或者资金回笼受阻,都将影响到企业再生产的进

行。以下,再针对上文所归纳出的风险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1 资金周转方面

所谓“资金周转”可以界定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

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存在于资金的流通环节,即G-W、

W-G`,前者属于物资采购阶段,后者属于产品销售阶段。然而考察

电力企业的市场结构可知,在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下的市场结构

中,企业几乎不存在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的负面干扰,且影

响资金周转的主要原因却是生产施工阶段的长周期因素使然。

1.2 资金回笼方面

作为“惊险的跳跃”的资金回笼,不仅使企业前期投资的本金

得到收回,也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利润。将利润进行合理分割,将

能保证企业的再生产基金、福利基金、积累基金的实现。由于企业

受到特定市场结构的决定,它将很容易实现“惊险的跳跃”。那么

此时的资金风险到底发生在哪呢。实则不然,在利润的分割环节

极易导致三类基金比例的失调,而出现或者产能过剩、或者产能

不足的局面;同时,还会出现企业职工福利远超过国企职工福利

水平的平均值(如福利基金提留过于庞大)。

1.3 资金配置方面

电力企业之所以存在着行政垄断性特征,其本质在于它仍存

在着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事业的重任。上文已经分析过,这种公益

性事业将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效应,从而会显著提升当地民众和

企业的福祉。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外部性使得企业的资金投入(主

要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面临着配置低效率的可能。

2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在产业链条上来看待电力企业的经营处境可知,在下游实体

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的情形下,若要保持企业原有的经营利润水

平还存在一定的压力。特别在当前强调减能增效的经济转型期,

这种压力则转换为了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绩效的要求。为此,以下

将通过现状反思来为对策构建提供合理的路径指向。

2.1 组织生态下的财务资金风险现状反思

在演化经济学视角下来理解组织生态的影响,可以近似的被

看做为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下所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且这种行为

方式将长期被锁定在特定的路径上,即路径依赖。将其具体到电

力企业中可知,在国有企业特有的组织文化中,企业职工在思想

意识上相对缺乏对工作绩效的关注,这就可能出现因生产和施工

周期过长而使得资金周转速度减缓。根据经济学原理可得,一个

经济年度内资金周转速度与利润量成正比。特别对于电力企业中

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现实,客观上也将降低资本的周转速度。

2.2 组织结构下的财务资金风险现状反思

电力企业承担着区域供电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这就

使得它的组织结构更倾向于事业部型。即,各下属基层单位成为

了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下,这种科层结构将

弱化总公司对下属单位的业务流程监管,其在价值层面的反映上

便是财务监管缺位。对于上文所提到的资金回笼风险而言,总公

司对于基层单位资金回笼率的监管缺位,则将直接导致风险的产

生。另外,事业部型结构下的企业发展规划仍面临着压力集团的

影响,这种影响在财务资金中的反映便是对三项基金划分的比例

关系上。

2.3 组织制度下的财务资金风险现状反思

在承担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中,如何确保资金配置和

使用的合理、安全性仍面临挑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这一挑战,

这实则与国有企业内的委托关系有关。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

观点,在委托链条下随着该链条的不断下移,越处于下游的

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越不关心。尽管电力企业在内控中设

计出了十分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但在对资金的配置和使用监管

上仍面临着因“漠不关心”而产生的资金风险。

3 反思引导下的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强化电力企业资金风险管控

的对策可从以下4 个方面来构建。

3.1 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素质

为了确保电力企业财务资金风险得到管控,还需要从本源上

进行控制。这个本源就在于,需要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

素养。应该指出,电力企业内的财务人员都具有合格的专业岗位

技能,但在应对国有企业特有的“关系型影响力”上还应加强思想

保证。从而,增强财务制度刚性和财务审计能力,则构成了这里增

强岗位素质的关键。笔者建议,应将财务部门收归党委统一领导,

并强化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

3.2 加强企业生产施工过程的整体工效

在经济学分析中已经指出,影响电力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因

素主要在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和生产建设周期较长这一事实。

这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不仅受到客观原因的决定,也明显受到主观

原因的决定。为此,解决主观方面所导致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时,

则转换为了加强企业生产施工过程的整体工效。在现有组织生态

背景下,增加这一工效的方法不仅在于提升一线职工的岗位技能

水平,还在于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组文化来实现。这就意味着,

可以利用班组之间的业务比拼和配以合理的奖励政策,来增进班

组成员的整体工效。

3.3 优化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监管机制

针对电力企业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在

优化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来寻找解决措施。具体到防止资

金回笼信息失真和利润划分偏离实际要求的现状,在组织制度建

设上应强化目标管理机制的设计。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分解和目标

协同两个板块,特别对于目标协同而言,需要总公司借助ERP 系

统来对下属基层单位进行财务监管。另外,对于利润的划分问题

上,应建立起总公司财务部门统筹下的实施路径。针对当前企业

所面临的减能增效要求,应在发展基金的提留上增大比例。

3.4 发挥企业党建工作职能的管控优势

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类型,还应充分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

优势,从而在民主集中制下来完成资金的配置和使用监管工作。

对于大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在党委监督下进行造价概

算,同时在纪委和财务部门分工下进行资金的使用监管。在监管

中需要对报销的会计凭证进行稽核,主要考察凭证背后所发生经

济事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此,可以引入舆论监督机制的高压

形态来进行资金风险管控。

从本文的主题讨论中不难看出,针对电力企业的财务资金风

险形成及管控措施的探究中,必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和组织

生态、组织结构相联系,通过大力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优势

来弥补传统财务监管上的不足。

4 小结

本文通过资金周转、资金回笼和资金配置等三个方面的经济

学分析,需要在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素质、加强企业生

产施工过程的整体工效、优化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监管机制,以

及发挥企业党建工作职能的管控优势等四个方面进行对策构建。

参考文献

[1] 吕永霞. 基于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

[2] 胡靖.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弊端极其改进方式[J].

中国商界:上半,2012 (3).

[3] 白丽珍. 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研究[J]. 中国商界:

上半月,2012(3).

[4] 李海清.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J]. 会计之

第9篇

一、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史是研究过去的、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经济实践。因而它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其他都属方法论,经济学理论是从历史的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但不能从这种抽象中还原出历史的和当时的实践,就象不能从“义利论”中还原出一个“君子国”一样。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熊彼特对此有精辟论述,他说“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二、经济史与经济学的辩证关系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不是相互包含或溶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分支学科。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任何科学或理论都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任何理论的假设或命题,都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只有经验事实才能证明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方法的本质,简单说就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而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第二,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第三,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第四,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科学研究离不开假说。一种假说是所谓“解释性假设”:即建立一个假说或理论,用来解释经验和历史,即阐释历史。但经济学假说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公理性”假说,经济学从这个假说出发,对经验和现实进行推理性研究。从根本上讲,经济学的任何假设和命题,都必然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完全从经验和事实的归纳开始,已有的理论成就,具体说就是符合经验事实的假设,同样是经济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然而,本来作为经验科学或实证科学的经济学,一旦以假设作为研究起点,就有可能走进形而上学误区,即经济理论的验证,不是依赖于理论对经验事实的相符性,而是依赖于自身逻辑的严密性。所以,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就取决于假设的正确与否。

三、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经济史学家作为独立的学科,也应有自己的独立范式。但是,经济史学作为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的特点。但经济史属于经济学而不属于史学,它与史学的共同点仅仅在于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叙述方法上有一定的时序性,以及用史料说话,但在研究者的信念、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采用的理论模型上,基本上都是经济学的。就西方经济史学来讲,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以及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等等,都成为经济史学有别于历史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

但就中国的经济史学来讲,基本还是以史学范式为主导,目前的经济史家大多还没有习惯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由于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身于史学界,所接受的经济学训练比较少,在他们的头脑中还较少经济思维;另一方面,也由于经济学家大多不屑于经济史研究,忽视了经济史对于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作用,所以,还没有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没有实现与历史学的良好结合,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史学范式。

对于经济史,经济学者和历史学者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经济史是“经济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中的经济部分,是用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中的经济问题,经济史不过是历史学科“类”中的一个“种”;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只是要“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即从时间上解释经济结构和实绩的演变,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理解和阐释的历史。所以,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部分,其范式应该与经济学范式更接近。换言之,经济史学研究,一方面要依靠史实说话,但另一方面如何整理史料,如何用史实说话,却要依靠经济学提供的观点和方法。现代史学方法论认为,史料总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史料作不出真正的历史研究,而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史料,对历史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释。这种史学方法论,与经济史学方法论是一致的。所以,经济史学范式革命的任务,就是采用经济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经济理论模式,实现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