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时间:2023-09-01 16:49:14

导语:在如何发展生态经济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第1篇

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华北平原2000年人口4.37亿,占全国34.8%;GDP3.13万亿元,占全国32.3%;农业灌溉面积3.46亿亩,占全国42%。但是,它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1-4]。海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419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5m3,不足全国1/6,世界的1/24。

从自然背景看,华北地区十年九旱,尤其1972、1999、2000年华北大旱,出现了严峻的缺水局面,不得不采取“弃农、压工、保生活”的供水措施。从人文背景看,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之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之高为举世瞩目。20世纪60年代,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70年代后尤其1972年大旱,流域地表水不足,开始争夺地下水。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超采地下水、争夺雨水。按照国际标准,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般为40%左右。然而,目前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90%。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目前,海河流域河川径流衰减十分严重。地下水亏空接近900亿m3。现状年缺水80多亿m3,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利用不合标准的废污水来解决。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导致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3]。突出表现在:

1.1山区来水大量减少,水资源量衰减严重

以首都北京市供水水源地的密云、官厅水库为例,官厅水库1955-1984年期间平均来水量11.3亿m3,但到1985-1995年期间平均来水量已衰减到2.7亿m3,仅为前者1/4。两个时期的流域平均降水量却相当(407.5mm)。密云水库来水减少的趋势也十分严重,相比1960-1979年段,1980-1997年的平均来水量已减少了4亿m3。山区水源地来水量的大量减少,给城市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1.2地下水过量开采,部分地区已经枯竭

到目前,华北城市化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范围已近9万km2,占平原面积的70%。已分别形成了以北京、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为中心,总面积达4.1万km2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其中1万km2范围的含水层已疏干;形成了以天津、衡水、沧州、廊坊等多个城市为中心、面积达5.6万km2整体连片的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枯竭直接威胁华北城市平原地区的安全用水储备,同时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情况十分危急。

1.3河道断流,功能丧失

目前华北地区多数中下游河道枯竭断流,失去了地下水补给、输沙、排盐等作用。土地退化、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总长1万km的河长中,有4000km河道干涸。海河流域内194个万亩以上天然湖泊、洼淀现在大多已经干涸。入海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年均240亿m3锐减为2001年的10多亿m3。海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已由开放型向封闭型和内陆型方向转化,造成河口泥沙淤积和盐分积累,河口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河口海洋生物大量灭绝。

1.4水污染严重

目前,水污染已由20年前的局部河段发展到现在的全流域,由下游蔓延到中上游,由城市扩散到农村,由地表侵入地下。据统计,近年来海河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每年高达60亿吨。官厅水库因水质恶化,被迫于1997年开始退出生活供水。流域内每年还引用20多亿m3污水进行灌溉,对浅层地下水、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产生华北地区水生态环境变化有多方面原因,但核心问题是“水”,即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系统发生了“不健全”的问题。例如,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引起降水(广义水资源量)的减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正在改变“陆-气水循环”的响应关系;城市化过程加速了深层地下水的消耗和水污染问题;流域中众多的水库、排洪工程建设改变了河流自然系统水循环的流路,减少了中下游地下水的补水与蓄水功能;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用水行为加剧了人工侧支水循环中的“耗水”强度[17],人类活动大量超采地下水大大降低了区域水资源的可再生性。

为了缓解华北缺水问题,人们通过各种资源转化技术和管理措施节水、通过跨流域调水增加本地的来水。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比较,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面对的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人工”侧支水循环作用也愈来愈突出。因此,开展变化环境中的华北地区水循环机理研究,认识“不健全”的水循环过程导致华北地区缺水、水生态环境退化的成因,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解决华北水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科学对策,是21世纪国家资源环境领域急待解决的重大国家需求中的水科学基础问题[4-6]。

3.华北水资源研究的几点反思

尽管华北水资源已经有了相当的工作,但是目前华北缺水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究其原因,除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增长、人口压力大和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之外,有许多水循环与生态环境交叉的关键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够。国家在解决华北缺水和遏制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措施和对策方面,迫切需要深层次的基础研究的科学依据。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目前,华北水资源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16-32]:

3.1华北山区来水减少的成因问题

近30年华北山区来水及水资源量严重衰减,其变化究竟是气候影响还是人类活动所为?华北山区人类活动用(耗)水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流域水循环有什么影响关系?山区业已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和水保工程,它们究竟在山区来水大量减少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认识它们的作用和水源地保护的关系?这些问题过去研究较少,其中内在的原因和机制不太清楚。

3.2华北城市化地区水循环与地下水大漏斗问题

以人类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华北城市化水循环机理研究十分薄弱,严重滞后城市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面临的集中供水、水污染、地下水大漏斗等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大漏斗主要集中在城市,这无不与城市持续性超采的用水特性有关。但是,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的可再生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认识城市地区浅层与深层地下水的变化机制?如何认识城市集中供水、补水和浅层与深层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何合理修复城市化地区深层地下水漏斗、防止地下水污染?等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3.3平原农业区大埋深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作用机理

相比80年代,目前华北平原农业区处在与过去不同的大埋深地下水条件,土壤层水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大埋深条件下的“土壤水-地下水”作用机理以及地下水参数的变化问题研究还比较欠缺,直接影响农业节水和水资源评价的基础问题。

3.4对华北地区水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认识不足

人类活动包括60年代在海河流域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对华北持续干旱面临的水生态环境退化过程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看待防洪、缺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统一的对策措施问题,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3.5缺乏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规律研究,尤其生态需水研究比较薄弱

关键问题是:华北地区现状条件相适宜的节水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构与布局?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的用(耗)水会将发生什么的变化?如何估算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的用(耗)水,尤其是华北地区生态需水问题?

3.6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多维调控阈值与修复目标是个新的问题

华北缺水及其联系的生态环境恶化已是现实。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与水相关的生态景观过程与格局,确定有利于地下水补给、控制地面沉降、防止海水入侵的地下水位、河道生态需水等多维调控阈值?如何确定适当的生态修复目标?是过去没有研究的问题。

3.7缺乏定量描述人类活动高强度作用下的流域水循环模型及综合集成系统

在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流域水循环方面,陈家琦最先提出“人工侧支水循环”问题(陈家琦,1986),后来王浩提出“自然-人工”水循环二元模式的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描述人类活动高强度作用下流域分布式模型研制,仍然是一个空白。在解决区域缺水与修复生态环境的决策支持问题方面,也缺乏将水循环变化和水生态环境演化耦合的综合集成仿真系统。

3.8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何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的问题,其科学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供水系统是由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以及处理的回用污水等多水源组成,在地表水调节水库不足情况下,如何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多种水源的综合效益,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难题。其科学问题的难点是:解决华北缺水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决策中合理调配的科学依据和准则是什么?如何将自然科学问题与社会科学问题统一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华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的支持?

4.问题与挑战

从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国家需求的水循环基础科学问题看,最为突出的挑战有下列几个方面:

4.1流域水循环及生态环境变化中的人为影响因素的确定与量化方法

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达。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的流域产流和地下水补给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了华北山区径流明显减少、城市化地区地下水大漏斗问题严重、区域水资源评价还原估算等困难。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识别流域水循环中人工侧支水循环的贡献,科学估算水资源量?如何量化华北地区水生态环境变化中的人类活动的贡献,剖析近五十年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是揭示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根本原因的关键。

4.2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用水规律

由于华北地区特殊的地位和水资源限制矛盾,其用水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华北地区经济结构将面临重组与优势产业发展模式新的格局挑战。因此,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的用水变化规律尤其是生态需水量估算,成为关键的科学问题。这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验,开展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与水资源的交叉研究。

4.3流域水循环与生态环境变化的耦合机理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与目前生态环境恶化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地理、水文、社会经济多个方面。如何将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流域水循环变化过程与所制约的水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实质地联系?它们的耦合机制是什么?如何建立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水文-生态模型,定量复演变化环境中的流域水循环过程以及水文-生态变化过程?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4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节水-调水-用水”效益配置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何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多种水源的综合效益,是问题的关键。目前,在多水源如何配置的效益评价问题上有相当多的争议。焦点是:如何确定华北地区未来的经济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协调华北地区缺水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修复生态环境之间的用水矛盾问题?如何通过华北地区用水大户的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益?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基本准则出发,在前面四个关键问题(流域水循环、生态演化、社会经济用水以及它们综合集成的系统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华北地区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节水-调水-用水”配置的综合效益,是解决国家需求应用问题的关键。

5.展望

长期以来,华北地区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总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近50年来。有否二者共享的协调途径呢?从宏观的战略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解决这对矛盾提供了准则。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观为构建有利于华北地区自身环境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可能。为了真正解决华北缺水问题,提出有效的环境修复对策,除了要有新的思路之外,重视日趋严重水的问题的科学基础研究和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十分重要。

在未来的十年内,华北水资源已经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研究,可望在水循环基础研究、水生态环境演变及社会经济用水研究,和综合集成模拟、调控与修复对策研究三个层面上有所进展,系统关系如图1所示意。

水循环基础层面上,将会注重于:

(1)华北地区干旱及生态演变的气候背景研究

(2)华北典型山区径流变化及环境影响的水循环机理研究

(3)华北典型城市地区水环境变化与地下水可再生性研究

(4)华北典型平原农业区环境变化及水循环机理研究

(5)变化环境中的流域水循环及分布式模型研究。

在水生态环境演变及社会经济用水层面上,将会注重于:

(1)华北地区现代生态环境系统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机理研究

(2)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下用水规律研究和华北地区生态变化的安全阈值与修复目标研究。

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层面上,将会针对南水北调重大工程和北方节水问题,注重于:

(1)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综合集成研究

第2篇

摘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重点解决观念、规划、科技创新、发展与保护、机制和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

关键词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一、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党的十精神也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的土地超过90%分布于县域,县域人口又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自然资源也大都分布于县域,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

我国县域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相关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态观念、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总体上不强,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步伐相对于城市较慢,又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分布较分散,致使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感受不是那么强烈,还存在较为依赖政府的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眼前利益,短期效应还在左右着许多人的决策,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对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县域生态文明及道德观念还很淡薄。

2.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 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3.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4.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

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十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条。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应从县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等等,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加大投入、科技引领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课题编号:

L13BZZ007。

参考文献:

[1]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钟明春.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前沿,2008(8).

第3篇

《人民日报》:从试验的角度说,毕节做出了大文章

从地理位置上说,毕节是个小地方;从试验的角度说,毕节做出了大文章。20年来,毕节试验区不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系统推进,综合治理,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落后地区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毕节试验区的尝试具有借鉴意义。乌蒙含情,杜鹃争艳。开发水利资源、种植中草药材、开发旅游业……如今,毕节沉睡的资源正被唤醒,毕节人在石漠区建设起生态文明。

《求是》:不同的发展观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毕节试验区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留给我们多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经验证明,即使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贫困地区,只要勇于面对现实,创新发展思路,善于吸取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科学成果,坚持对人口、资源、环境实行综合治理,也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社:中国最穷改革试验区的2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目共睹,而许多前无古人的改革经验的取得,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改革试验区等先行地区的探索是分不开的。然而,与大多数经济较发达、社会条件较成熟的改革先行地区不同,有一个“试验区”却来自中国最贫困的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这个百姓十分贫困、生态持续恶化、人口加速膨胀的极贫地区,究竟该如何挣脱恶性循环的枷锁去寻求一条维持生计、持续发展的新路?经过长期深入调研,1988年初,同志等贵州省领导决定在毕节创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并报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唯一在极度贫困区设立的改革试验区。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2007年毕节地区区内生产总值已达325亿元,经济总量在贵州省9个市州地中从末位跃升至第三位,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84元提高到2458元,绝对贫困人口从312.2万人下降到56.6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36%,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光明日报》:毕节模式,统筹协调的辩证思维

试验区三大主题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质上是把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目标,通过开发扶贫探索经济建设、生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整合,通过生态建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人口控制促进人自身的全面进步,根本目的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并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在大范围内实施,在世界上也没有先例。

《经济日报》:再造乌蒙秀美山川

治山治水、治穷治愚成为试验区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务。为了在开展生态建设的同时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试验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措施,加大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通过发展烤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成效凸显,农民从过去以“增产”为目标转变为以“增收”为追求,从广种薄收转向了少种多收,市场型农业、循环农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探索。纵观试验区20年取得的成就,专家顾问组概括为四句话:开发扶贫成绩显著,生态建设大步跨越,人口计生进展良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中华工商时报》:期待新一轮乌蒙开发热

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岩溶地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许从一开始,便注定这是一场艰巨的“革命”。要在一个人与自然已经矛盾重重的地方探索二者和谐相处,难免困难重重。在毕节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官员还是群众,都对新到任的两位党政官员颇有好感并寄予厚望。目前,酝酿数年的地区行政中心和进城主干道已全面开工。也许,毕节新一轮的乌蒙开发热潮即将掀起。

第4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统计范围;产出测算;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发展逐渐转变发展思路,由传统的采伐利用森林转变为保护森林和森林的综合性利用,逐渐发展为现代林业。现代林业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还可以产生其他的生态效益,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现代林业的发展也需要对林业的统计范围进行变更,林业统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林业统计工作造成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现代林业的统计与产出测算工作逐渐成为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一、现代林业的统计范围不断扩大

现代林业主要是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律,进行森林经营活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林地的损耗,增加林地的养分补给,建立高效的生态链,形成有效循环的林业发展系统。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现代林业与传统的林业生产相比其范围逐渐扩大,现代林业的统计范围也相应的扩大。现代林业除了具有相应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这对于现代林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现代林业的拓展也包括相关的林业产品

现代林业主要是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进行相关的林业活动,进行森林运营活动,这一系列的森林运行经济活动不仅仅增加了现代林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增加了相关的经济产品,现代林业统计过程中也需要将这些林业活动所产生的副产品统计在内。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统计工作中需要合理计算相关的林业产品。此外除了天然的林产品之外还会有相关的人工培育的农产品,像一些花卉养殖,药材养殖,动物养殖等等。

2.现代林业的产业链逐渐增加

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现代林业的产业链逐渐增长,对于木材的初级加工制造业也逐渐扩展,像一些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等等的发展都是现代林业发展的结果。现代林业的产业链还可以逐渐发展,进行林业机械制造业和发展相关的森林服务行业,森林服务业将成为今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现代林业的产出测算

现代林业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今后对于林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林业统计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计算出林业活动的规模,进而进一步衡量林业的生产率和林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现代林业的产出统计主要是根据传统的经济核算原理,首先需要明确现代林业的投入,然后进行相关的产出测算。现代林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劳动投入,资金投入和中间投入。其中的中间投入主要是当期生产中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现代林业的产出测算中主要是明确总产出和增加值,现代林业与传统的林业相比存在一定的不同,现代林业的产出的测算需要在原有的计算方式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现代林业经济的总产出与增加值

林业总产出是指林业生产单位通过生产所获得的林业产品的总价值,主要是包括育林业总产出,林产品总产出和木竹采运业总产出的总和。林产品总产出和木竹采运业总产出的出入是不大的,但是育林业总产出是存在一定出入的,育林业主要包括育种、育苗及植树造林活动和森林的抚育管理活动,育林业总产出统计过程中育种、育苗及造林活动的成果的衡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森林的抚育管理活动主要是服务性的活动,这一活动的产出也难以找到相应的价格进行衡量。另外现代林业增加值的计算需要依靠相应的总产出进行核算,如果总产出核算不准确,也影响增加值的测算。

2.现代林业中存在一定的森林价值的损耗

现代林业的生产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森林资源损耗的问题,这对于现代林业统计和产出的测算工作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现代林业生产中采运业作为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资源的运输过程中或者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损耗,如何统计和计算这些森林资源的损耗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对森林资源中的损耗资源进行统计也是当前现代林业统计和产出测算中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森林资源的损耗应该怎样进行测算,如何设立合理的标准也成为重要的问题。

3.现代林业中的生态效益如何计算

现代林业与传统的林业的主要区别在与林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现代林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周围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态效益往往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现代林业的生态效益逐渐扩大,对于周围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生态效益是否也应该增加到现代林业产出的测算中,生态效益又应该如何进行统计呢。当前现代林业中除了对现有的天然林进行保护之外,同时还积极营造人工林,不仅仅是要获得相关的林业产品,同时还能够获得相关的生态效益。当前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对于现代林业的生态效益的统计与测算观点存在一定的分歧,如何进行现代林业的生态效益统计工作还存在众多的问题。

三、结语

现代林业作为我国林业经济的新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提供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生态效益。现代林业与传统的林业相比其统计范围有所增加,产出测算也存在众多的未确定的问题。现代林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合理地确定现代林业的统计范围,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的产出测算对于今后林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低碳 城市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12-01

城市是创造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核心,也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据联合国统计,城市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生态化发展模式和低碳发展之路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各国城市建设发展能否切实贯彻新的理念。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之路

1 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实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就是面向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城镇化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与未来挑战,通过明确城市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目标要求,按照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确定新型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需要,又能够在城市发展中有效地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使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维系良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的要求。

2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之路应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既与快速城镇化趋势要求相适应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发展路径;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资源集约度高、就业容纳量大、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全体居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在国家战略层面,从生态环境基底条件和容量出发,确定主体功能区,分类制定区域和城市的基本发展原则,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城市发展导向;在社区和个体层面,应大力倡导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转型趋势,逐步开展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的试点与推广。以城市密集地区和大中城市为核心,系统推进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交通系统、建筑节能等核心流域的技术经济政策制定与落实。

二、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战略

城市规划在建设低碳经济有重要的角色。作为可以影响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建筑、交通等范畴的专业,对城市化过程中合理资源分配和使用都有协调和调整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必需由两大城市规划策略:“减缓”和“适应”:

1 “减缓”规划:减缓规划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去减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少潜在的反面影响。相关的手段可包括编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法规、规范和标准、提供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鼓励使用减低 CO2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有关的政策必需有一既定的减排指标为依归,作为量度各减缓规划手段的可行性及成效。

2 “适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已进入危机阶段,事实上,由于全球暖化带来的生物、自然、 地理系统变化已产生,而部分预计的改变亦已不能避免。因此城市规划要由“适应”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将会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从而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 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有关的问题可包括未来预知海岸水面升高如何破坏城市现有基建设施、经济活动如何受农业生态平衡改变而减产、强烈天气现象如何影响民生,及如何应对这些避免不了的转变。

三、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社会3个维度的复杂巨系统,因此其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城镇还将面对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增大而带来的碳排放总量大幅度增加、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现实压力,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将涉及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变革,因此,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低碳生态城市不是遥遥无期、虚拟的,而是一个可望可及、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2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当遵循生态学原理,倡导循环共生的发展方式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当强调生态学原理对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就需要规划建设时,在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规划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城市生态环境演替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处理好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自然的干扰。同时,还应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用,促进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改变过去以单一的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可能使得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3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当实现对A, B模式的扬弃,探索新型C模式

目前来看,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众多国际组织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发展的“A模式”,一种是被众多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所推崇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B模式”(反增长计划)。

参考文献: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4):5-10.

[2]潘海啸,汤裼,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06):57-64.

第6篇

一、内容概要

该书集沈满洪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的七个课题为一体,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着力探究水源配置的若干关键问题,将各章分别命名为“生态文明论”、“水源保护论”、“生态补偿论”、“综合利用论”、“节约用水论”、“协调发展论”、“政策创新论”。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水源配置的理论体系。

作为我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主编的《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论丛》中的一册,作者开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概括出水源配置的三种管理模式:着重于挖掘水源开发潜力,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供给的水源供给管理模式;着重于提高水源利用效率,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的水源需求管理模式;着重于降低市场主体间水源效率差异,发挥市场配置功能的水源贸易管理模式。

围绕这三种水源管理模式,该书以跨越晋冀鲁豫四省的漳卫南运河、横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流域、温州市文成县的珊溪水库、丽水市青田县的滩坑水库为典型案例,借助供给-需求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源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着重解决了水源如何严格保护、水源如何跨界配置、水源如何综合利用、水源如何节约集约、水政策如何创新突破等重大问题。

二、基本特征

1.实践性。该书以我国水源配置的现实为研究起点,以解决水源配置的具体问题为落脚点,现实指导性强。该书在研究理念上特别强调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既注重下游地区的用水权益,又注重上游地区的发展权益,提出只有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均衡的指导原则;在流域协调发展研究中,既注重水源区的主体功能规划,也注重流域间的产业转型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该书提出了大量具体而富有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对于滩坑水库水源综合利用,不仅论证了水源配置的具体可行方案,提出了与温州开展水权交易的对策,还就方案设计了详细的指导意见与实施步骤;对于浙江省的节水制度,提出短期以水价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为重点,中期以节水监督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为重点,长期以水权交易制度、循环用水制度等为重点的实施意见。

2.综合性。从理论来源上,该书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源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确保了全书的立论基础。从研究方法上,既注重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关系分析等定性分析,又注重生态补偿金额测算等定量分析;既注重新古典经济学成本-收益方法的运用,又注重新制度经济学制度需求-供给思路的运用;既注重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等纯事实叙述和科学预测的实证分析,又注重回答“应该怎么样”的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从研究内容上,该书能够统筹源头水源保护与末端水污染管理,统筹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统筹流域内水环境保护与区域间水源配置,统筹水源的保护性开发与水环境的综合性治理。

3.前瞻性。由于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广阔的研究视野以及缜密的论证手法,该书不仅提出了大量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措施,而且设计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方案。例如,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中,不仅着眼短期,也着眼中长期。提出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注重效率的指导原则、从金输入等“输血型”过渡到人力源开发等“造血型”和上游支持中下游的反补偿的补偿方式、从政府补偿过渡到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的机制选择;在水源配置的优先次序中,提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短期次序、“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中期次序、“生态用水+生活用水”的长期次序;在水价制度中,提出从单一水价过渡到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这些对策既基于现实,又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望提升该书的历史价值。

三、主要创新

1.首次系统分析了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主体关系。水源保护补偿机制实质上是一种依托在水源这个客体、借助补偿费这个工具反映经济主体之间水源产权关系的经济制度。由于水源的流动性决定了其特殊的产权制度,即不同的产权隶属于不同的主体,当主体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相容时,便产生了对水源保护补偿机制的制度需求。在该机制中不同主体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使用权关系、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关系、上下游公众之间的收益权关系。理清了这些主体关系,便可以明确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作者认为,在受偿主体方面,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在水源区与中下游地区间存在着自然差异这样的“起点不公平”,肩负水源保护不同责任的“过程不公平”以及经济发展差异这样的“结果不公平”,而“过程不公平”是不能追求的,所以水源区居民是受偿主体;从效率的角度看,收入差有助于推动人口梯度转移,受偿主体不应该是水源区居民而是水源区政府。在补偿主体方面,从社会公平的视角看,下游区域政府以及受益企业是补偿主体;从效率和水源保护补偿机制本身的实现成本看,受益企业不应该成为补偿主体。而与此同时,由于流域政府间存在层层加码、讨价还价等现象,致使交易费用巨大,从而得出可能出现纯粹的“下游区域补偿上游区域得不偿失”的结论,因此补偿主体应该是流域内最高级政府。

2.首次提出全因素差异度分析法等生态补偿价值修正方法。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是生态补偿机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术研究的一大难点。然而该书作者不畏艰难,大胆创新,首次提出了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全因素差异分析法以及排污权交易法、土地损耗测算法等一系列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在全因素差异分析法中,作者把在地理位置相近、发展条件相似的水源保护区与非水源保护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称为全因素差异度,并且把它分解为自然区位差异度和生态保护差异度,而生态保护差异度正反映了由于特殊严格的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就是应当给予特殊严格的保护区域支付的生态补偿数量。在排污权交易法中,作者指出排污权就是发展权,而上游地区由于水源保护的需要而“不作为”的直接反映就是部分排污权的丧失,通过情景分析法得出的“理论排污值”与“实际排污值”之差,即减少的污染排放量,其市场交易收益就是上游地区应该获得的生态补偿数额。在土地损耗测算法中,作者指出因水库建设而侵占的土地所减少的净收入就是水库上游地区该获取的生态补偿额度,而这种收入的减少量可以通过与水库水源之外的其他地区或者水库水源区本身作比较而获得。该书通过这些方法结合计量模型解决了相应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别棘手的“补偿多少”的问题,可为其他案例提供借鉴。

3.首次提出跨界水污染管理的组合式生态经济政策框架。跨界水污染问题由于各主体间产权不清晰、成本-收益不一致等因素,致使其一直困扰着我国流域治理实践。在本书中,作者针对漳卫南运河的环保、政府服务以及市场条件等状况,在比较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是前提,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是核心,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是补充的机制构建思路。更为重要的是指出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总体构想是:统筹解决水源和水环境问题,需要构建起“双总量控制、双有偿使用、双交易机制”的经济政策框架,其中“双”就是指水权和排污权。该经济政策框架的构建有益于更加有效地激励各跨界主体通过一级“双”市场、二级“双”市场以及三级“双”市场提高水源配置效率,逐步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由于该思路的创新性,部分成果发表在SSCI期刊《水政策》(Water Policy)上。在新安江跨界水环境共保的政策建议中,提出了“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损害赔偿协同政策”:达到规定的环境标准给以基础性补偿,优于规定的环境标准在基础性补偿以外给以奖励性补偿,劣于规定的环境标准则要求环境损害赔偿。组合式的生态经济政策建议突破了单一政策的局限性,采取奖惩并举的手段,更加有助于实现跨界流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四、问题评析

作为一部近40万字的专著,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

第一,课题报告痕迹依然较明显。该书各章均由独立的课题报告改编而来,尽管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修改,但为了保持原作者的本意,本书仍然具有较明显的课题报告痕迹。例如对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的重复分析问题、水源配置的系统框架没有充分展示的问题。

第二,全因素差异度法有待完善。在该书中作者提出的全因素差异度分析法因其忽略了其它因素,仅仅从目前可定量化的角度把它粗略地归于自然差异度和保护差异度,其测算出来的补偿金额将正如书中所言“是极大值”。所以为提高理论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定量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本书在生态补偿机制的金测算中结合计量模型做了不少探索,但是纵观全书仍然可以发现,定量研究还是本书的薄弱环节,众多环节还存在定量研究的空间,例如对于生态补偿金的分配依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当然,环境价值的定量研究是世界性难题,但是,还是有希望突破的。

第7篇

关键词:生态足迹;城市规划;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繁荣的地步,与此相对比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因此,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各国城市建设的主题。事实证明,城市目前的发展状态并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长远的趋势,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发展生态建设,城市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市民的生活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稳定健康的状态。而生态足迹方法的提出为城市寻找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套严密可行的理论基础,为世界各国建立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生态足迹相关介绍

1.1、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从城市的层面来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有限的城市空间如何布局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它是通过比较城市的自身生态需求和生态承载能力,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进而为城市的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1.2、运用生态足迹方法的步骤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简要说明如何运用生态足迹相关理论和方法。假设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的资源消耗量换算为生产资源载体的量,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换算为吸收这些温室气体需要的绿色植物的量。显然我们无法计算每个城市每个市民的资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可以计算这个城市每个阶段粮食的产量、耕地的面积、绿色植物覆盖面积等等指标,然后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进而粗略的得出这个城市该阶段的资源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结果,然后对下阶段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因此,生态足迹理论的应用步骤大体可以概括为:寻找合理的换算对象,对各个对象进行检测,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果,提出下阶段的规划建议。

1.3、生态足迹相关简单的测算法则

上面介绍到生态足迹理论可以定量测定某个地区即时的生态生产能力和生态生产能力。由上面可以得出生态足迹简单的测算方法。下面,以某个城市为例简单介绍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设:该城市生物生产总量(包括:耕地、绿色植物、和化石燃料用地等面积)为M,该城市的生态产品需求量(包括:粮食、燃料等等)为N。如果某阶段测得M>N,则说明产量大于需求量,那么这个城市该阶段的生态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如果该阶段测得M

二、以上海市为例分析生态足迹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目前上海市生态建设情况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城市,其经济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首都北京。上海市的繁荣决定了建设过程中资源消耗量是巨大的,然后上海市的占地面积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生产资源的能力相当有限,而巨大的资源需求量又是保证城市稳步发展的必须因素。为了缓解这种巨大的资源需求量和有限的资源生产量之间的矛盾,上海市早在2003年久制定了20年时间建设成生态型的大都市的计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上海市来说,实现这个目标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快速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大都市,就必须科学正确地分析当前上海市的生态现状,并科学系统的为长远的生态建设制定可行的方案。

2.2、上海市生态足迹相关数据

首先我们要选取相关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分析。我们把市民需要的食物、然料等生活必需品和电、煤气等等能源作为我们研究分析的指标。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市的消费水平呈现可比较大的波动。为了减小不确定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更为客观准确地分析生态足迹在上海市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1980年到2003年之前的相关数据。

结果如下:上海市各年份人均生态足迹:1980年1.3198;1985年1.5296;1990年2.3436;1995年2.7299;2000年2.8739;2001年2.8445;2002年2.9377;2003年2.8688.

另外,我们还对上海市各年份的生态赤字的情况做了简要的研究并统计了相关数据,研究结果如下:上海市各年份人均生态赤字:1980年-1.1100;1985年-1.3335;1990年-2.1607;1995年-2.5603;2000年-2.7037;2001年-2.6708;2002年-2.7680;2003年-2.7007.

2.3、研究结果和产生原因的分析

上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上海市在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的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并且略低于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水平。另外,对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生态赤字的研究表明了人均生态赤字也在不断升高。上海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上升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科技建设都仍然处于起步状态,经济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由于技术的落后,人民和生物的生产能力也相对落后,所以人均生态足迹的水平比较高。进入了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生产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生态足迹水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总结

通过以上海市为例研究分析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生态足迹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如今社会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繁荣的水平、人民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要长久平稳发展,市民生活要健康和谐稳定,就必须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足迹作为城市、国家乃至全世界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像上海市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任何一个城市只要经济在发展、市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就必须进行生态建设,以缓解需求量不断增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突出矛盾。各个城市要正确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计算了上海市近年来生态足迹水平,并针对研究结果做了简要的分析,对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熊鸿斌,李远东,谷良平.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2]王天明,王晓春,国庆喜,孙龙.哈尔滨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过程的连通性和完整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04)

第8篇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9日

一、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理论背景

(一)“绿色思想”的萌芽。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而绿色消费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大大增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想的浪潮,绿色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想要达到“企业绿色化”则必须要将重心放在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上。

具体来讲,所谓绿色财务管理是关于如何将资源的有限性利用、社会的效益性和人类长久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理念。其目的是,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发生的根基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的主要思想是解决企业如何与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它是使企业的目标、社会效益、生态环境问题这三方关系达到平衡的一种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颖的概念,其理论的提出、发展与应用到现实企业中去必定有一个衔接的过程,所以现如今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将必定会面临一系列问题。而如何快速并透彻的认识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则成为了现阶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应用到现实中企业、市场经济中的重中之重。

(二)以绿色会计理论为基础诞生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最近几年来,大自然的剧烈变化让人类将目光聚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研究上来。会计人士也在积极探讨会计如何与环境高度结合的问题,提出了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的概念。诸多会计人士也逐渐加入到绿色会计的研究讨论上来,很多新颖的观点被提出,绿色会计的研究越发深入。而有了绿色会计研究逐步深入的前期基础,为了使企业在实行绿色会计的条件下正确筹资、投资,绿色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三)新时代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下,在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等。这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生态环境尚不严峻的时期,仍可以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而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向人们预警,如严重的雾霾天气、冰川消融等,这些异常的生态问题引发了广大企业的深入思考。如何做到利益与环境双丰收,而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盛行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革新,即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诞生。

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必然性

(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国门之外的企业也在逐步重视生态问题,因而与国内企业关于绿色生态问题的看法也渐行渐远。而随着中国开始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中国与国际企业关于生态环境与企业共同发展方面的距离也逐渐被拉平。

(二)企业持久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融资租赁方式的不断变化,绿色财务管理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即使经济发展再迅速也是枉然。因此,想要长久发展,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即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三)与逐渐进步的绿色消费观念相匹配。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的才是健康的,绿色的才是长久的。因此,企业应当以人们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三、现阶段实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所遇到的问题

(一)环境效益很难计量。市场经济是以输出利益最大化为基础,而生态环境资源很难进行产权和利益界定,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同企业生产效益之间便存在不可调和矛盾。同样,加入了环境因素的价值规律,更是无法进行界定和衡量。

(二)企业生产过程中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增加企业成本。国内有关专家对于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增加了企业成本的问题进行了有关讨论。

许英(2010)从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企业成本的增加问题如企业类型,经营目标等。他说大部分国企的设备存在老化问题,社会的担子重,财政方面较为薄弱,因而更新难度大,相较于其他企业更难于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贺岩(2009)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指出,如果企业在投资中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在生产的环节加入对废弃污水或废物的治理与回收处理,则生产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商品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短期内商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降低,压力增加。这是极大部分企业不愿施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原因。

由此可见,只要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则势必会增加企业的商品成本,而相应的保护环境所产生的效益却难以弥补相应增加的商品成本,最终环境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由消费者买单。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中本来就无过多优势可言,如若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进行环境保护,将更加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低成本的竞争,进而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影响。

(三)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现如今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以改善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加大对企业的公众压力才可以使企业真正按照政府规范去做。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大势所趋,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究竟有何种好处,即,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必然性也成为了众多学者议论的重点。

四、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基本构建的要点

(一)在企业筹集资产环节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构建。当企业全面处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体系下,当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谨慎考虑是否会破坏相关环境,并为其制定保护环境所需额外增加的固定成本支出。当企业满足以上条件时可向银行申请专项绿色贷款,或借助绿色股票等方式来获得筹资。长此以往,既可以宣传企业为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所做的贡献,也可以缓解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对企业造成的经济压力。

(二)投资过程中的构建。考虑到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严格评定企业的投资方案是否达到绿色标准,为企业未来达到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做充分的准备。因此,投资过程中对预计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的因素,如预计处理废物废料处理的成本等均要进行考量。尽量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废水排入河内造成下流居民饮用中毒,或生产产品所排出的毒气致人中毒等。要做到提前考虑,分析是否可以排除风险,是否会触犯法律等。

(三)企业宣传方面进行的构建。有效地宣传不仅可以使公众对企业进行充分了解,更是对前期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构建的肯定。企业应将绿色宣传作为先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加大人力物力的宣传,塑造企业为环保做努力的绿色形象,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分配中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构建。分配构建是在原有管理理念上的革新,绿色分配可以弥补一部分企业在成本方面增加的额外投入。这不仅可以为以后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五、现阶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具体解决方法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应对国际资源问题而提出的新型财务理念,并不是对传统理念的冲击而是发展。为了使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更快的融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一)制定长久的绿色生产计划。伴随着绿色消费在国际间的兴起,大部分消费者的观念开始逐渐向绿色商品靠拢,如循环水机器的利用、太阳能发电机等,并且日渐明显。这要求企业在日常中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考虑当中,不要局限于一时的利益得失,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经济前景。将五年、甚至是十年作为经济发展周期,长远的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因而,更要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核心,开展绿色企业经营,全面发展企业的经济。

(二)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其掌握关于生态环境与会计、财务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加快管理人员关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模式转变的节奏,以全新的面貌从事财务工作。

(三)企业内部要求实行绿色会计、绿色财务管理的财务机制。绿色会计,是指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源损耗应如何补偿为核心而展开的会计,主要通过价值形式对生态的环境及其万千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应根据企业新的财务收支情况增加一些会计科目,使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在应用时对一些会计要素有案可稽。其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应该设置一些新指标来对企业关于资源的保护、环境问题的改善等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衡量和改进,使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六、结束语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一次创新与突破,突破了已有的壁障。首次将生态环境的持久发展融入到了企业管理中,实现了企业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双赢。但是作为一种尚未成熟的新概念,在全面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断学习更新“绿色”理念,与当代生活更好的融合贴近,并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和各方面的推广,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真正实现当代社会的持久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阎晓红.刍议绿色财务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3.4.

[2]王建明,鲍金刚.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

[3]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30.

第9篇

 

关键词:生态道德 道德规范 规范体系 

    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实践。

    一、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

    (一)从生态道德的内涵来看,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直接表现,没有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就无法表现自己,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皮亚杰曾说:“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规范在一定情境中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或者不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如花园中“请爱护花草”、“请勿践踏草木”等警示标语。它直接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内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把初始的美好人性还给个人。同时,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自我完善。所以,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首要的和根本的表现形态,离开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将是不完整的。

    (二)从生态道德现象来看,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实戏三种形态,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生态道德规范形态的善恶评判标准。生态道德规范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和约束。一个社会想要维持止常的运行,就必须有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然后通过道德规范等价值导向来引导和统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推动合力。同理,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生态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节制和约束。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发展,就必须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道德标准,并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生态道德规范,一方面,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在同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须这样”或“不能那样”的强制性行为准则的生态法规。因此,生态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