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57:18
导语:在水利水电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电厂 化学水处理 特点 趋势
中图分类号:TM6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50-01
1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管理体制现状
(1)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控制设备比较多,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工作负担。大多数化学水处理系统都有各自的控制室,而且工艺系统大都是单独设计的,每个控制室都配有三名左右的运行管理人员。由于控制系统是单独设置的,控制设备繁多,这就使得电厂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工序复杂,控制区域比较分散,这就增加了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随着电厂化学水系统的改革,新仪表、新工艺开始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但是这些仪表和工艺都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来操作,而当前水处理系统人员配备仍存在“短板”,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仪表的分析检测工作,或是责任心不强,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2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正呈现出以下特点
(1)水处理系统的设备布置及生产控制日趋“集中化”。水处理系统设备布置及生产控制的分散,不但不利于整个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会增加管理人员负担。同时,这种分散布置和分散控制也不能适应电厂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加大对水处理设备布置及生产的集中化控制管理。首先,加大对水处理设备的集中化布置,水处理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繁大的工程,它包含很多处理设备,包括净水预处理、锅炉不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等,要改变过去这些设备“各自为营”的布置局面,就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化布置,确保其处于一个紧凑、立体的平面内。这种集中化布置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厂厂房空间,节约成本,而且更便于管理人员实施统一管理。其次,要实施对水处理生产过程的集中化控制,要改变过去各个系统各自工作运行的局面,要把各个系统合为统一的控制管理系统,这样不但可以及时发现水处理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还可以集中监控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
(2)要采用新型的水处理工艺,要实现处理手段和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技术的利用,水处理系统工艺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厂水处理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更好地进行电厂的水处理工作。比如可以采用膜处理技术来处理水质,采用先进的化工材料技术来处理各种水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先进工艺不但能够极大地省去水处理系统的各种繁杂工序,而且能够保证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
(3)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要以循环利用为目标,要坚持“环保为本”。电厂水处理系统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准则,不然的话就会让水处理工作陷入“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的局面,而且电厂水处理系统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因此,水处理工作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要做到“绿色处理”,要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要力保不污染环境。同时,水处理系统应该以循环利用为目标,要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才是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1)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实现对各个设备工艺的简单有效控制。传统的水处理系统中,因为采用不同的设备工艺,因此在控制上往往显得“有心无力”,无法准确把握各个设计工艺的联系点,因此工艺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而水处理系统的未来发展首先将会注重对设计工艺的改造,会增加一些手动控制阀门,让各个系统之间成为有联系的统一体,这样就能实现对各个水处理系统设备工艺的同一控制。其次,可以实现对水处理系统加药工艺的先进控制,比如随着高科技的利用,变频技术和计量泵等加药装置将会被逐渐应用于加药工艺,这样可以实现加药工艺的高效自动化,有利于减少传统加药工艺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可以极大地将低加药成本。
(2)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实现监测技术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当前,水处理系统的监测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整个电厂水处理系统的监测功能,而未来水处理系统的监测技术将会实现这样的功能,利用微机技术完成监测工作,它可以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监测,并能准确记录监测数据,并滚动显示监测数据,让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同时,根据这个结果可以自行对水汽过程进行调节,并可以自动报警,便于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3)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排除故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综合控制系统以后,既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又可以统一控制设备工艺,同时可以实现对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监测,这样可以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检查和修复,避免事故扩大。可以极大降低了水处理系统的运行风险,降低了其运行过程中因局部故障引发事故的机率,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4)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化学水处理系统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一点是任何其他单一的化学水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首先它可以实现对各个设备的统一监测,集中控制,这样就省去了各个控制所产生的浪费,可以极大地节省运行成本。比如在没有应用综合控制系统以前,化学水处理系统各个设备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而综合控制系统应用以后,由于其具备集中控制、统一监测功能,不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员进行监测工作和控制工作,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还减少了人员投入。除此之外,综合控制系统的实现、局域通信网的应用等都极大地减少了电缆及安装的基建投资费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电厂化学处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中还存在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而采用综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极大地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阳.PLC控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研究分析;洪水风险;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698.2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60-01
引言
在实践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应当对其中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各个地区的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的重点水利施工项目,往往有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规模较大、经济风险较大、施工的技术风险大以及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的特征。所以还应当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社层次的分析,很好的对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出现施工的风险以及偏差等情况。在工作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电力供应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革。
1.水利水电工程洪水风险概述分析
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相关项目的洪水风险是真正意义上制定出可行措施的关键点,所以还应当对此项目的工作引起较高程度的重视。在实践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实施科学并且可靠的防洪项目,是一项系统性较强、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涉及面较广、技术相当复杂的项目,所以在工作的开展进程之中还应当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基本状况,建立起健全的控制制度,这一项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防洪工作是一项很好的消除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其顺畅的发展不仅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应当对其中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全面的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改革,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工作体制的健全。所以在工作的发展过程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当前现状制定出完善的制度,充分的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革,为更好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洪水风险的控制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控制的基本方针等进行集中性的研究,可以明确工作的核心宗旨以及基本的理念,下文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洪水风险控制的对策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探究,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的改进。
2.1 水利水电工程统计参数的确定
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相关统计参数,对于工作的进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针对统计参数的确定一般使用初步估算的方式,来得出基本的数值。此外还应当使用相关技术手段对基本的初步估算数值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的方面应当包含有设计的各个点等,在实践之中如果是拟合的过程难以顺畅进行,则应当恰当的选择一些较大的洪水点距。在调整之后应当充分的结合不同时间段之内的洪水量统计参数、洪峰以及设计值的变化情况、变化规律等等,充分的而结合干支流、上下游的基本状况,应当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社层次的分析,对最终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炎症,以对其中的不合理层面进行全面的调整,最终促进工作的增强。
2.2 水利水电工程洪水过程线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防洪过程之中洪水过程线的设计相当关键,对于设计的项目应当尽量的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洪水等,作为设计的标准,并且采用典型放大的方式,进行推算和处理,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施工流域之内相关项目的洪水特性。此外还应当对水利水电工程洪水控制和风险控制之中的基本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跟踪处理,很好的对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如上文阐述到的,在工作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电力供应状况以及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每隔一段时间对相关统计参数之内的历史数据等进行实际的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相关图表,以更好的对洪水状况进行改善,避免带来重大的不良影响。
2.3 入库设计洪水以及暴雨资料推算
流量叠加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当在水库周边附近有水文站,其控制面积占坝址以上面积的比重较大、资料较完整可靠时,可以分别计算粉干直流、库面分区和区间陆面的入库洪水,最后叠加成入库洪水。
对于已建水库,可根据水库下泄流量及水库蓄水量的变化反推入库洪水。根据资料条件及工程设计需要,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集中的或分区的入库设计洪水:当有较长的入库洪水系列时,可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当入库洪水系列较短,不能采用频率分析法时,可采用坝址设计洪水的放大倍比放大典型入库洪水作为入库设计洪水。
如果当地降水量较多并且暴雨出现比较频繁,可以通过对暴雨频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所在的区域暴雨很少出现,就可以使用相应历时的设计点暴雨量和暴雨点面关系间接计算;如果该地区几乎不会出现暴雨,可用设计点暴雨量作为流域设计面平均暴雨量。
3.结语
总的来讲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中对洪水的风险进行控制有着重大的价值,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应当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社层次的分析,很好的对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出现施工的风险以及偏差等情况。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相关防洪工作的建设现状以及工作的发展趋势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的核心环节和基本的宗旨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的改进。从本质上加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所以还应当加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月英,马雪梅,李强.小汇水面积设计洪水计算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8(8).
[2] 杜明格,刘国东.无资料地区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关键词】水利水电 工程测量 发展 技术
一、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水利水电的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其服务的一门专业性的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扩大的态势,各种大型的建筑物不断增多,这也对当前的水利水电的工程测量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得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所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测量技术不断提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促使水利水电的工程测量技术去的重大的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通常包括对地形的测量、变形测量、水下地形的测量、施工测量以及竣工测量等这几个部分,本文从这几个部分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在当前的应用状态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技术的发展
(一)地形测量
所谓的地形测量指的是对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位置与高程进行准确的测定,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再用一定的符号和注记进行地形图的绘制的工作。通常,地形测量主要包括碎部测量与控制测量两种。
1、碎部测量即是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地形地物的作业,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尤其是测图过程中,充当着关键性的角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测量中,地形特征点与地物特征点都被称为碎部点。碎部点在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都是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定,而碎部点高程一般都是用视距的测量方法进行测定。通常在水利水的工程测量中,其测图的步骤和过程主要包括:将测图板上面已展绘上了的控制点或者已经临时测定了的点作为测量的测站,再在测站上进行整平平板仪的安置并且定向,之后再用望远镜对碎部点进行照准,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也就是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然后再采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测站与碎部点水平距离与高程的测定,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也就是碎部点在图上平面的位置,在点的旁边注记高程,按此方法进行逐站的边测边绘,这样即能测绘出地形图。
2、控制测量指的是对一定数目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的测定,其是地形测图的重要依据,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作用的重要基础。一般情形下,控制策略包括首级控制测量与图根控制测量两种类型。其中首级控制测量是以大地控制点作为基础,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或者三角测量的方法在整个工作测量区内进行一些分布均匀却精度较高的控制点的测定。而图根控制测量是通过首级控制之下,运用小三角测量和交会定点的方法进行控制点的加密,以满足测图的需要。
3、GPS测量
GPS指的是可以定时与测距的空间交汇定位的一种导航系统,能够像全世界提供不间断的、实时且高精度的三维速度、三维位置与时间信息等等。同时,其具备高精度、观测时间比较短、测站相互之间不必透视等多个特点。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利水电的工程测量技术与测绘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由于GPS定位技术高精度的特点的应用,测量工作在时间和人力上都得到了减少和节省,并且,地形测量的精度也得到了更高程度上的保障,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事业的发展,也为此打开了一个好的局面。
(二)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也被称为变形观测,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者物体(即变形体)进行测量工作,并确定其在空间位置和内部形态上的变化特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变形监测在主要内容上包含了基准网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工作基点的测量以及监测资料的分析等,一般情况下,常采用的外部变形监测方法有大地测量法与垂直位移观测法两种。
(三)地下洞室测量
地下洞室测量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这种结构模式工作的。由于空气潮湿、光线弱强度差、作业空间狭窄、施工干扰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地面部分主要是针对地下工程进行地面控制测量和地面变形监测,在测量和监测时,地需借助专用全站仪,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地下测量数据自动处理和图形编辑。
(四)水下地形测量
以图形、数据形式表示水下地物、地貌的测量工作,称为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水下地形复杂、作业条件差的原因,使水下地形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最难的测量方式。传统的水下测量一般多以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及标尺、标杆为主要工具,用断面法或极坐标法定位,并用测深杆和测深锤来采集水深数据。这种方法效率低、精度不高、工作量大、人员配置多以及测区范围有限,近来已经很少被采用。
三、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
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强,技术操作性要求高的学科。它贯穿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眼睛、尖刀兵,保证着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着技术性的支持,对促进水利水电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测量作为一门能采集和表示各种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几何信息,以及能把设计的建筑物、设备等按设计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准确地在实地标定出来的技术,在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广泛。
1对于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的工艺特性分析
1.1对于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的水利水电筑坝工程中,将会不可避免的对仿真技术予以应用,具体体现在对于环境的模拟环节,促使有关施工管理人员更加全面的对施工相关事宜予以分析和掌握,进而保障后期的筑坝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也可切实将其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工程建设科学、顺利的进行,也为筑坝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切实的保障,间接地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
1.2可以节省施工成本
我国水利水电筑坝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尽可能缩短工期,降低的施工成本,而土石坝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这一设想,可对施工手段规予以范,降低不必要的工程支出,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此外,还可以大大的降低工程建设工程的整体时间,为施工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1]。
1.3对于施工细节问题分析
在水利水电土石坝筑坝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根据本工程特点,应用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模式,制定一个从进驻工地到完工撤离工地的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相应的管理体系,绘制施工进度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节点,同时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艺,加以严控。在土石坝建设的清基中,应该注意把软基清理干净,齿槽满足设计要求,或做好必要的基础防渗处理。如有坝下埋涵,基础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做好涵管管壁的防渗处理。填筑坝体过程中,应加强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有含水量附近;做好现场碾压试验,选择碾压参数。遵循均衡上升、以及交叉填筑原则,做好土料与岸坡的搭接碾压,确保水利水电筑坝工程高效的进行[2]。
2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筑坝工程的主要工艺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土石坝技术,可以有效的凸显施工工艺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也可以良好的提升筑坝工程的施工效率,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为后期人们安全的、高效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更好地实现对筑坝工程质量的把控。建设中应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以及合理的安排施工场地,以期获得最大的施工效率。(1)合理的规划料场的使用空间。在实际的水利水电施工筑坝工程中,一般都会将土石料集中处理,将其聚集到料场中,进而更好地确保后勤部门高效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在此情况之下,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则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优势,积极地做好料场的规划工作,合理的对料场的空间进行布置,进而确保料场的进一步应用,也为后期的筑坝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的质量。而在实施这一设想之前,就应当首先了解料场的实际空间规划,做好实地勘察工作,更好地保证施工手段满足实际的图纸设计的需求,为整体性的水利水电筑坝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接下来则应对料场的具置进行分析,优化料场的布置和规划,按照筑坝计划内容实施,并确保料场的规划和优化手段,满足整体性的筑坝工程的施工需求,尽可能的降低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并减少上坝的运行距离,最大程度上为筑坝施工提供便利,在对这些措施落实完毕后,则要针对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埋深指标,确保料场的规划和优化措施具备科学性和高效性[3]。(2)处理岸坡和坝基的细节。在实际的水利水电施工筑坝工程的落实中,应当将有关的土石坝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并积极的对其细节予以处理,利用人工的力量,对建筑物上的石头或是其他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而后再辅助以机械操作,对地道、洞穴以及水井等于一科学的、高效的清理,同时还要保证清理首选的合理性,可以运用分层回填压实方式予以处理,夯实筑坝工程的实度,进而促使其满足实际的筑坝工程处理技术标准。(3)对于填筑施工环节的工艺分析。由于筑坝施工中将会涉及到诸多的操作技术和设备等,因此,导致土石坝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发杂,如果此时未能切实的对施工操作予以把控,并保障施工措施有序并规范的进行,就要提前做好填筑工作,并保证填筑施工的规范性,对填筑坝面进行科学的规划,运用有关仪器,参照技术施工标准,确保填筑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的填筑施工中,较为典型的方式是碾压式土石坝,而后应用这一方式,进行碾压测试,最大程度上保障填筑手段的科学性,确保填筑手段可以满足实际的工程图纸的设计内容的规定。(4)对于土石料的压实以及加工环节的工艺特征分析。在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筑坝工程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土石料的压实和加工工作,借此来保障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确保其实际的性能满足施工技术的操作需求,还可以对粘土中的最优含水量予以把控,最终保障筑坝的施工质量[4]。在进行施工前的土石料压实和加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其中的土石料的含水量进行测试,而后根据实际的筑坝施工需求,确保填筑土料中的含水量、粘结性等因素,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最大程度上保证后期施工环节可以顺利的进行和落实。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要想促使市场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就要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力度,并在实际的施工中,将关键的施工工艺的优势凸显出来,提高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质量,同时提升筑坝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筑坝施工质量,最终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更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龚昱文 单位:上饶市科信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廖军萍.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的关键工艺分析[J].江西建材,2013(06):187-188.
[2]陈启新.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的关键工艺分析[J].江西建材,2015(11):114,119.
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 has constructed a large number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however,the constructionis essent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power projects have a larger and longer disturbance to the environment . In a general sense,influence includes immigration on the sediment and river; on climate,hydrology,geology,soil,water,fish and biological species; on the heritage and landscape and th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have become a Water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stage of the important work.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48-01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量的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然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较大、时间较长。从普遍意义上讲,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移民问题对泥沙、河道的影响;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扰动区(特指工程施工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常发生根本改变,难以自我修复,必须加以人工措施促进其恢复进程。植被恢复是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扰动区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需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与施工,才能保证恢复进程的顺利进行。[1]
1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②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③地裂缝勘察评价;④泥石流勘察评价;⑤区域地面沉降勘察评价;⑥岩溶勘察评价;⑦采空区勘察评价等七项勘察内容。[2]
其次,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工程环境进行特殊土影响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内容:①黄土湿陷性;②红粘土分散性;③软土的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不均匀性;④新近沉积土、混合土、填土欠固结、欠压密、高压缩性、结构不稳定性;⑤自然条件变化和各种工程活动影响多年冻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⑥膨胀岩土的胀缩性等。以上各项环境岩土工程的勘察内容,都与地质灾害的评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要点
2.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灾害评估是所有评估体系中最为复杂严谨的一种,具有以下几项特点:[3]①建设用地范围大:包含了枢纽区、库区、场内公路区、建筑材料区、弃渣场区、生活区等。②包含工程枢纽多:不同工程枢纽区地质灾害现状需要分开评价。③环境地质条件复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场地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等,环境地质条件评估普遍在中等――复杂之间,因此总的环境地质条件应评估为中等――复杂。
2.2 地质灾害评估内容。
①调查评估区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形成原因和主要作用因子,对其稳定性进行现状评估;②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和地质环境条件,对主要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其危险性和可能对拟建工程产生的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3地灾评估与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区别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规定,地灾评估不能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要严格区分地质灾害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区别。目前,各类工程地灾评估所涉及的灾种通常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相关的六种灾害。除此以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些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良环境地质问题均不作为地灾评估的灾种。[4]
4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地质灾害评估与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密切相关。地灾评估必须建立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像、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全面的地面调查,必要时也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开凿了大批隧洞,这些隧洞工程的兴建,使其固有的环境地质平衡条件发生改变,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不良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甚至发生地质灾害。例如:隧洞工程所引发的淹没与浸没、进出口边坡稳定、隧洞涌水、围岩稳定、岩爆、高地温、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隧洞废渣排放等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都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5结语
要“发展经济”必须大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少修甚至不修水利水电工程。针对这一矛盾问题,本文科学论证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重要性。地质灾害评估代替不了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环境地质勘察的评价工作。工作人员应严格区分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区别,同时也要对工程地质问题中涉及工程安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巨大的、不属于地灾评估内容及范围的不良地质问题,在评估报告中进行初步评估,指出其危害之处。探讨环境岩土工程地质现象造成的地质灾害,提出预防环境岩土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措施建议,也将成为地灾评估和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共同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曹永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8,27(1):56-58.
[2]陈丽晖.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J].云南环境科学,2008,24(4):14-18.
摘要:重新认识和审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勘测手段及其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各种勘测方法的发展及其综合应用,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方向发展。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紧密结合,对加快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gp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运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1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对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研究此问题必用的手段。
2.2 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的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现场观察、复查和检查查明了许多久拖不决的影响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大型或较大型、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及其稳定状态。
2.3 岩溶调查。利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2.4 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推广遥感技术,在保持必须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以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是十年前在全国水利水电勘测工作会议上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提出的“勘测技术发展目标”文件所确定的。
2.5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为适应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反馈设计、安全预报和存档备查的需在人工开挖高边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坝基坑的开挖中采用地面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编录,并为有关的稳定分析和现场预报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和数据是很必要的。
2.6水土保持、防洪与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与稳态区域研究项目,该项目在研究中利用tm卫片对陇南、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3大片进行解译与发育程度的划分(滑坡分四级,泥石流分五级)作出了区划图,提出了防治意见和预警系统建立的基本设想。1990年地矿部航空物探中心与长江委规划处、综勘局一道,开展长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现状遥感调查,用tm卫片和1∶3万~1∶5万彩红外航片进行解译和编写报告,提交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卫片,尤其是彩红外航片,以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可判读性和现实性,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确定提供了新手段。
3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可自动制作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还能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是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gis,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4工程物探技术
在我国工程物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渐引进和装备了一些必要的仪器,如信号增强式地震仪、综合测井仪、电法仪、透视仪、声波仪、管线仪、地质雷达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等,使物探仪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当时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仪器,大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进了物探的发展。
4.1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ct技术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钻孔,通过对采用一定发射和一定接收方式产生的透射波的采集与处理,反演孔洞间岩体的波速值,并对区间岩体进行判断、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当前在勘探孔洞间
编辑整理本文。
了解岩体情况尚没有一个经济的、有效的技术措施做进一步工作的情况下,ct技术不失为是一个查明孔洞间岩体总体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仅能节约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还会对岩体物理力学性的整评价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所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以来,包括“八五”和“九五”攻关几个涉及水电建设的项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课题和专题中大多数都涉及ct技术攻关的内容,并获得许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4.2钻孔彩色电视系统。a53mm的钻孔彩电是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大多数钻孔都是a56mm的金刚石钻孔而设计制造的;50mm的钻孔彩色电视是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水平风钻孔观察而设计制造的,并首次将ccd光电偶合器件应用于钻孔电视。该产品的特点是电路设计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稳定,与传统的摄像管探头相比,具有彩色图像重现性好、几何失真小、寿命长、耐冲击、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是一个更新换代产品。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钻孔彩电又在开发的图像处理系统基础上研制出多功能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系统采用工控级主机,形成控制器、监视器、录相机三合为一的一体化主机。主机可配接多种不同口径的钻孔电视探头,实现图像数字化实时采集压缩存储,成果可刻录成vcd光盘,还可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及制作。
参考文献
[1]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妙月.勘探地球物理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3]封云亚,沈春勇.喀斯特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处理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9):70~73.
[4]曾凡卿.三峡工程建基岩体物探检测方法应用[j].2005,36(11):43~4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gp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运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1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对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研究此问题必用的手段。
2.2 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的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现场观察、复查和检查查明了许多久拖不决的影响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大型或较大型、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及其稳定状态。
2.3 岩溶调查。利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2.4 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推广遥感技术,在保持必须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以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是十年前在全国水利水电勘测工作会议上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提出的“勘测技术发展目标”文件所确定的。
2.5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为适应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反馈设计、安全预报和存档备查的需在人工开挖高边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坝基坑的开挖中采用地面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编录,并为有关的稳定分析和现场预报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和数据是很必要的。
2.6水土保持、防洪与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与稳态区域研究项目,该项目在研究中利用tm卫片对陇南、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3大片进行解译与发育程度的划分(滑坡分四级,泥石流分五级)作出了区划图,提出了防治意见和预警系统建立的基本设想。1990年地矿部航空物探中心与长江委规划处、综勘局一道,开展长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现状遥感调查,用tm卫片和1∶3万~1∶5万彩红外航片进行解译和编写报告,提交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卫片,尤其是彩红外航片,以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可判读性和现实性,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确定提供了新手段。
3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可自动制作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还能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是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gis,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4工程物探技术
在我国工程物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渐引进和装备了一些必要的仪器,如信号增强式地震仪、综合测井仪、电法仪、透视仪、声波仪、管线仪、地质雷达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等,使物探仪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当时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仪器,大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进了物探的发展。
4.1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ct技术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钻孔,通过对采用一定发射和一定接收方式产生的透射波的采集与处理,反演孔洞间岩体的波速值,并对区间岩体进行判断、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当前在勘探孔洞间了
解岩体情况尚没有一个经济的、有效的技术措施做进一步工作的情况下,ct技术不失为是一个查明孔洞间岩体总体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仅能节约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还会对岩体物理力学性的整评价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所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以来,包括“八五”和“九五”攻关几个涉及水电建设的项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课题和专题中大多数都涉及ct技术攻关的内容,并获得许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4.2钻孔彩色电视系统。a53mm的钻孔彩电是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大多数钻孔都是a56mm的金刚石钻孔而设计制造的;50mm的钻孔彩色电视是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水平风钻孔观察而设计制造的,并首次将ccd光电偶合器件应用于钻孔电视。该产品的特点是电路设计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稳定,与传统的摄像管探头相比,具有彩色图像重现性好、几何失真小、寿命长、耐冲击、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是一个更新换代产品。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钻孔彩电又在开发的图像处理系统基础上研制出多功能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系统采用工控级主机,形成控制器、监视器、录相机三合为一的一体化主机。主机可配接多种不同口径的钻孔电视探头,实现图像数字化实时采集压缩存储,成果可刻录成vcd光盘,还可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及制作。
参考文献
[1]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妙月.勘探地球物理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3]封云亚,沈春勇.喀斯特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处理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9):70~73.
[4]曾凡卿.三峡工程建基岩体物探检测方法应用[j].2005,36(11):43~44.
关键词:GIS技术;水利水电;空间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068-02
1 GIS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应用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水文和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技术,由于GIS技术立依靠计算机的功能技术,这使得水利水电工作可以利用数字的新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水利水电科学的管理、水利水电政策合理的制定、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见GIS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价值。应该从GIS技术的水利水电基础认知入手,分析水利水电工作应用GIS技术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以水利水电工作和GIS技术的特点出发,探寻水利水电领域GIS技术应用的要点,更好地实现GIS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作的价值,促进水文和水利领域的各项工作走向深入。
1.1 GIS技术在建立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
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是今后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基础,是GIS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中应用的核心,数据库要保障实时查询则要求保持服务器端数据库与实时报汛数据库之间的通信,创建并存储洪水预报相关数据,进行更新、插值计算后得到最新信息,以便在水利水电工作中得到有效地应用。
水资源数据库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集成体,可对现状数据进行整理、储存,利用GIS技术,对水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1.2 水资源规划中GIS技术的应用
水资源规划包括了水资源调查评价、节约用水规划、需水预测、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通过GIS技术辅助进行水资源评价,以便做出合理的水资源规划。
1.3 水资源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
水资源管理包括了对水文基本信息、水文地质条件、土壤植被、河流水系、地形地貌、水利工程等多种不同类型要素的管理,通过GIS技术可实现多元信息的叠加分析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的服务。
1.4 防洪抗旱中GIS技术的应用
通过GIS技术与GPS技术、RS技术的结合可以建立洪水预警和干旱预警的系统,对洪涝灾害和旱灾进行灾情评估、灾情预报和灾害风险分析,有利于控制灾害的风险,降低灾害的损失。
1.5 GIS技术与水文模型的融合
GIS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与水文模型做到合理的契合,GIS技术应用于水文模型的数据处理过程,实现水利水电专业模型GIS技术的集成。
2 GIS测量技术在水利监测的贡献
测绘科学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电磁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凭借GIS技术的优越性,在水利监测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高效率、高精度、便捷、科学、系统的反映河道水利信息。
2.1 遥感图像在水利信息方面的应用
GIS技术的除了拥有采集地理信息数据,并对水利数据进行存储和整理,并进行可视化之外,还能对水利的数据进行复杂的整合,能够提醒、预测预算等各种辅助决策功能。用遥感手段对取得的水利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专门的图像处理和转换,把遥感信息源传输到GIS上。遥感测量和实际测量之间是有误差的,而且在未转换前GIS是不能识别遥感图像的,为了减少保持遥感图像和实际测量地形图的误差和GIS的顺利识别,必须对遥感图像做必要的变换和图像处理。运用图形图像资料提取高程数据,以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GIS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统计出两冲淤监测断面间的冲淤量,冲淤分析是河道演变的主要工作,通过分析可以自动绘制出检测出冲淤累积图,既便捷又准确。
2.2 遥感动态监测水利状况
遥感动态的进行水利监测能及时细化的反映水利状况。通过对相同的水利监测点,从各个时相分析获得的图像,形成理想的遥感影像。动态监测技术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可以对同一地区内的各个时相的图像进行识别记录,形成地区变化的遥感影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同时作用于同一地区水利环境检测,从客观上把握水利状态。以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并进行复杂的图像处理,提取了精确清晰的图像,为水环境研究提高辅助资料和决策依据。用数字遥感技术能动态的检测河道的各个时相的水况变化,对防洪防灾和调度水资源、河道建设等提供参考。
2.3 对河道冲淤变化的检测
从信息处理软件获取可见光的水体厚度信息获得水深的情况。原理就是利用水辐射的强度和水深、水体浑浊度的特定关系,测量水深。在实际测量中,遥感技术测量和实际测量是有精度偏差的。其原理是:遥感水深误差大多是受到多方面的的影响,两个或者多个时相之间的测量有误差,采用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减少遥感信息源转换的信息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实现了遥感测量地形和实际测量地形结果的一致性,测量数据满足河床变化分析和冲淤量分析的研究要求。
3 水利水电工作应用GIS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统一的GIS技术平台
当前水利水电行业已经看到GIS技术的重要价值,由于各自为战,导致GIS技术的开发平台多种,数据格式多样,没有完整的标准和规范,这个水利水电信息交流和共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GIS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3.2 GIS技术与其他工作沟通不想
当前,GIS技术的应用工作多重视水利水电数据的采集,没有利用GIS技术的优点展现与其他工作和领域的合作与沟通,导致GIS技术的交互性出现不足,特别是GIS技术数据与现有的水文模型不能有效契合,出现GIS技术的深层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的问题。
3.3 GIS技术的动态效果有待于提高
GIS技术对水文现在的表述多属于静态描述和简化处理,这会产生GIS技术与实际之间的较大差异,进而会影响GIS技术动态模拟效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出现GIS技术的表达障碍。
4 GIS在水利水电中应用的具体事例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位于我国第三级地貌台阶和暖温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具有十分明显的过渡性征。
历史上,云南省是全国洪涝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省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以洪水为敌”的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特性的洪水管理转变,全面建成覆盖全省的水利信网络,其中防洪减灾属于重点应用系统。
以云南省五万分之一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和3S技术,利用国际上先进的流域水文模拟系统(HEC-HMS),研究开发适合云南省广大山丘区和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全面实现主要水文断面和中型水库、多座小型水库以及个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警预报,开展山洪灾害预警,达到以人文本、科学决策、全面减轻山丘区洪涝灾害。
GIS在这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数据处理、查询、检索、更新和维护;利用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模拟显示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各类应用模型提供实时数据;优化模型参数;预报预测和防汛信息及决策方案的可视化表达。
5 结语
GIS是实现水利测量工程的进步和发展的有力技术手段,GIS在参与水利工程测量的各项工作中,为河道、水利监管以及水利的情况的记录带来技术变革,准确的为河道水利勘测管理方面提供科学资料。所以,针对GIS在水利水电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庞嵘明.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6).
[2] 王光明,梁秀娟,肖长来,于景录.GIS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吉林水利,2011,(6).
[3] 赵小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监理研究[J].魅力中国,2012.
[4] 刘佳,于福亮,李传哲,尹吉国.GIS在水利水电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水电能源科学,2013,(02).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监控;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水利水电事业不断向我国国民经济支柱靠拢,现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之一,它不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为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国家经济运行不受到阻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得到严格的控制。水利水电的施工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水利、电力专业,也涉及到了物理、建筑等多种专业,因此,对水利水电的施工的质量应作为最主要的步骤之一,坚持把整个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宏观控制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促进国家经济运行的发展。
一、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1、施工工艺管理
水利水电施工工艺是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施工阶段确保施工工艺能够满足水利水电的施工规范,对施工工艺进行科学化管理,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
2、水利水电工艺路线控制
水利水电施工工艺路线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工程整理的质量,施工工艺路线需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并根据实际操作进行适当补充优化,以保证施工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施工工艺路线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排除隐患解决问题。
3、进行规定程序的监测和验收
对已经完成的水利水电工程需按规定进行监测和验收,监测无问题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工程的各个部分都要进行检查,尤其是施工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试验和测试。确保完工后的工程与设计相吻合。工程项目第三方监测验收要根据程序与施工方完成交接验收结果,同时施工方以自检相比较,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纰漏和质量缺陷。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现状
1、工程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的质量监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属一个部门,不利于质量监管的工作正常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监管人员受到限制,不能及时的监督管理施工质量;有些建设单位在前期不做好审批手续等相关准备,造成无法评价工程的整体质量;工程监管的运作速度慢,工程质量的核准、审查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制约了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材料
水电工程的建设,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项目质量的重点之一。例如,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例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高;没有使用规定的水泥,导致水化性能差,安定性弱;混凝土的运输不注重防护,导致性能发生变化;混凝土骨料的质量差,不符合相关标准;不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变低出现裂缝。材料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原材料的不规范使用或者原材料本身质量不过关,都可能给工程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3、工程操作过程应该注意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管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到实处。施工过程施工手法粗糙,不按规定执行,存在质量缺陷。地基的清理步骤简单,不注重深层次土壤的质量,甚至在松散的土壤上就开始工程建设,造成地基存在安全隐患;土方填筑时,填筑土料不进行分层、碾压等适当的操作,导致工程存在隐患;施工工程中不注重预防渗漏的工程建设,致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4、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人员个人能力素质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往往都是由农民工组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专业技术能力普遍匮乏,加上施工人员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指导工作经验的严重缺乏,使得水利水电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三、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措施
1、水利水电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前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可以为后续阶段节省非常多的施工时间和质量监控时间。在项目施工前,要掌握熟悉相关质量管理的技术措施,明确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学习及会审工程设计图纸,了解图纸设计意图,检查图纸可能出现的纰漏和错误,保证设计图纸的正确性和完善性;对施工材料、场地、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预试验并进行优化,得出工艺优化报告,报监督单位审批;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复核验证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系统,完善质量检验手段;最后开工前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2、水利水电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合同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1 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是保证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工程测量放线,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后续工序和相关计量的准确性。
2.2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施工过程中绝对不能为了赶工期,而忽视质量问题。施工工程中各程序的交接必须严格实行工序交接检查签证制度,在上一道工序没有达到预定标准前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验收,完成初检、复检和终检,三检都合格的工序才算完成。
2.3 现场试验质量管理
施工工地必须配备工地试验室。试验室按照标准建造,能够及时检查工程的质量,检测人员必须符合一定资质,持证上岗。施工产品经检测后,试验室提高数据资料,若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及时返工,确保各项施工产品合格。
2.4 单元工程质量验收控制
单元工程指按设计分缝(块、层),或同期施工作业区、段、层、块,或质量检验区段划分,通过若干作业工序完成的工程项目,是工程质量检验、工程进展统计和合同支付审核的基本工程单位。单元工程的验收控制可发现已完成的工程是否是按照合同和图纸设计进行施工的,验收是在三建合格的基础上实施的,完成之后签发“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级表”。
2.5施工中应加强监管工作
每一个成熟的施工团队,监管制度是一项必要程序,监管不仅是对人员的监管,也是对选取材料、对施工工序的监管,工程监管制度是保障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水利水电的施工应设立专门的监管团队,来保障施工的质量。水利水电的施工人员应由技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施工,施工人员的熟练程度与工作态度都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上岗的施工人员应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3、水利水电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后期阶段的质量监控措施主要是对竣工档案进行整编,工程完成后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编目、整理建档。为后期查阅做准备。整理验收过程中需保证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资料不全的部分需及时补充,更正。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验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与质量评定。工程完成之后,按相关标准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施工单位对业主提供必要的保修服务。
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逐渐增多,施工企业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适应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良好的生命力,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常生,赖錾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