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57:25
导语:在车辆管理的风险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对照年初工作计划、任务和要求以及企管科的主要绩效指标,结合一年来的具体工作实绩,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德
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章记录。爱岗敬业,尊重同事,团结员工,注重个人形象,维护企业形象。工作中始终以公司利益为第一,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廉洁。自觉参加公司或单位举办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发扬传统中华美德,尊老爱幼,家庭关系和谐美满。
二、能
在组织管理上,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对反馈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在沟通协调上,能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内外关系,建立友好协助的工作环境。全局意识、观念较强。在落实制度上,能严格按各项规范要求,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对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有效地抑制了不良情况的发生。修订完善《车辆管理制度》、《车辆调配管理办法》、《GPS车载终端门禁卡系统管理规定》,制定各种激励驾驶员的措施,促进车辆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三、勤
每天能深入到现场,掌握分管范围内的车辆动态信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自发自动地出满勤、出全勤;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及时完成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任劳任怨,从不避重就轻,无论分内分外都能及时完成;热心帮助同事,出现问题后从不推脱责任,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每月分析车辆各类耗用,通过对比,找出问题,制定措施;能按照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和贯彻。
四、绩
在工作上,紧紧围绕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部门工作计划,对照本部门职责和关键绩效指标,严以律己,不折不扣的完成,本年度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综合管理
1、从今年开始试行车辆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原先驾驶员吃“大锅饭”的现状,驾驶员工资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来结算,同时把车辆的油耗、维修费用与驾驶员工资挂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车辆使用成本。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实践,车辆运输成本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车辆维修吨钢耗用比去年下降近0.18元,吨钢油耗同比下降了0.47元。按年产420万吨钢计算,共节约成本近273万元。
2、对全公司的工程车进行单车油耗测定,这样在制定考核措施更科学、合理。
3、对厂区车辆的车容车貌、文明行车、规范停放明确了要求。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和督促,车辆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加大车辆超速超载的整治力度,通过信息中心和综治办的协作,车辆超速超载现象大大减少。
(二)、制度管理
1、调整一些车辆在生产过程的控制,如炼钢厂污泥板块压滤、炼铁2#、3#高炉的水渣运输、石灰厂的粉灰运输等,把分时段运输改为集中运输,这样能减少部分车辆工作等待时间长,运输量少的现状,也能使该部分车辆投入到其他相关单位的生产中去,提高驾驶员多劳多得的积极性。
2、针对车辆修理质量不稳定,备品备件时而不到位的情况,选择一些专业的品牌公司到我公司来开设备件库,满足车辆维修的需求,也实现了备品备件零库存的模式。如正大富通公司已到我公司来开设备件库,目前此项工作在进行中,年底前可以试运行。
3、邀请了山东临工、中国重汽、沃尔沃挖机、合力叉车等单位对公司生产性驾驶员进行了车辆操作保养及故障排除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了驾驶员的日常操作水平和保养意识。另外,山东临工、中国重汽、沃尔沃挖机先后派技术人员进驻我公司汽修厂,现场指导我们机修人员的维修保养等操作,有效的提高了汽修人员的业务水平。
4、为全面提高驾驶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误解操作和人为设备事故,确保车辆健康高效运行,三季度我们对全厂554名驾驶员先后进行了理论考试和实践测试,测试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8.7%和97.6%。
(三)、监督管理
1、对在工作中,部分驾驶员由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操作技能差等现象,经征得分厂同意后调离原先驾驶员岗位,净化了驾驶员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2、联合信息中心把恒泰物流的GPS系统安装到我们的系统中,便于我们能够在线跟踪公司及恒泰物流车辆运行的状况。
3、对于炼铁、炼钢的牵引车气管由于作业环境影响,漏气现象严重,导致油耗居高不下,对此,我们联合中国重汽公司对气管结构进行了技术改造,用铜质气管代替橡胶气管,经7#高炉车辆试运行,情况良好,油耗由原先700升/百公里下降到目前550升/百公里。
(四)、沟通协调
1、配合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对一些车辆调配采取分级制度,如对正常生产带来影响的车辆调配实行无条件服从调度;对于一般生产状况的车辆调配实行提前一天书面申请;其余生产状况的由分厂内部自行调配。
2、针对驾驶员流动性较大,外来驾驶员驾驶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避免不合格驾驶员蒙蔽过关,对此我们与人事处、机修厂等单位协商,建议驾驶员面试一律由汽修厂进行把关,面试主要考核驾驶员的操作及日常维护技能,从执行的情况看,近有50%的驾驶员在面试中遭到淘汰,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整体素质。
3、在车辆调度过程中,充分利用闲置车辆,减少使用成本。如球团厂先前三辆工程车使用年限较长且故障率较高,分厂准备申请报废重新购置新车,对此我们及时与设备处、汽修厂联系,利用废钢库闲置车辆,对车辆进行适当改造修理后调拨到球团厂使用,目前车辆运行情况较好,满足了生产需要,也提高闲置车辆的利用率。
(五)、安全管理
1、生产车辆在出现故障、检修时无警告标志。对此申报了车辆警示三角牌,制作了检修操作牌等,并对一些单位车辆检修场所重新进行确认,确保在安全区域进行车辆维护、检修,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活动,邀请交通科人员进行交通案例剖析,使司机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明年的工作改进
一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基本完成了本职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领导的工作意图、思路理解不透,虽能及时把领导的意图融会于工作中,但还缺乏开拓精神。如在实行车辆大调度中,车辆在保养状态下进行交接迟迟没有有效的开展,目前仅是炼铁在试行,没有全面铺开。
2、工作上缺少创新,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自身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逐步显露,需要在管理上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如对轮胎的管理制度上还没有拿出一套有效的考核措施和制度,只是停留在轮胎前后交换使用来延长轮胎的使用期限。
3、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在具体的工作上对自身要求不高,如对部分车辆运输量、车次偏低的没有跟踪到位,不能合理的进行工作调度来稳定驾驶员的工资水平。
4、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由于平时工作知识、经验的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不够,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处理问题时还不能直接处理好,缺少工作方法。
5、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调度的职责权限和部分工作量不能量化的车辆考核措施还空缺,给生产活动管理、工资结算的合理性带来不便。
针对年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之处,在明年的工作中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加强车辆制度建设
⑴对各分厂的综合运输量要进行深入跟踪,对部分车辆运输量、车次偏低的情况要合理的进行工作调度,从而稳定驾驶员的工资水平。对一些特种车辆无法通过量来核算工资的,要加强考核、制定工作标准,从驾驶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和主观能动性来作为核算工资的依据。
⑵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车辆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求。
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办法》,管好每个环节,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使车辆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争取09年车辆运输成本在11年度基础上再下降10%。
2、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⑴落实车辆保养状态下交接的管理制度。按照目前各单位车辆运行情况,结合部分车辆运输特点,完善生产车辆内部调度制度,形成车辆的资源共享。
⑵除完善修理质量的管理规定和修理异议的处理办法外,我们将加快车辆备件零库存建设的步伐,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满足车辆维修的需求,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⑶对出现车辆事故因积极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我们将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完善《车辆事故控制管理办法》,具体为:一是在各单位、各负责人和职能部门间明确了车辆安全责任目标,将总目标分解到各生产单位;二是把预防事故作为车辆管理的主要任务,把不出事故,少出事故作为控制损失的根本;三是处置要有方案,整改要有方向,操作要有制度。同时健全车辆安全专管制度、责任倒查制度等。
3、树立风险观念强化安全培训
⑴制定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办法,成立驾驶员安全保障基金,通过筹集或工资中提取一部份资金来作为安全风险防范保障,凡交缴了安全风险防范保障金的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后,可以获得风险保障资助。安全风险保障制度以群体互助,风险共担为宗旨,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预防事故、规避风险为目的。
⑵将落实车辆承包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签订了车辆安全责任书,强化其安全意识。
关键词:车辆管理 加强管理 措施 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69-02
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决定了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而数量剧增的机动车数量也就催生了数量频增的驾驶员,加之越加复杂的道路交通网,导致车祸事件的发生概率随之增加,因此这种现状对于车辆管理水平也提出了考验。作为车辆管理人员如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等的主要任务则是针对具体状况采取措施,为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并促进其工作的有效开展,符合当今车改的要求,也能够保证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降低车祸出现概率,同时符合节能减排的社会要求,从根本上加强车辆管理。
1 提升驾驶员素质,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避免公车交通违法
公车交通违法的问题以及车辆行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驾驶员水平与知识理论不够过硬而导致的。车辆管理的安全方面主要取决于驾驶员的素质高低,想要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并且保证车辆以及驾驶员安全就必须要从理论方面对驾驶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车辆驾驶理论知识并且拥有熟练的驾驶技能,避免因知识缺失而滋生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耐心做好本职工作,对驾驶员进行理论和操作驾驶技能的指导,以确保公务车辆在进行使用和任务外派时能够保障公务人员的安全和企业单位的车辆安全。首先,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要对驾驶员进行交通法则法规的培训并使其完全掌握,减少违章状况和违反交通法则法规的行为。其次,要加大对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的力度,使其对车辆驾驶的规则以及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完全杜绝驾驶员的违章违规驾驶操作。第三,对于驾驶技能不足并且理论知识薄弱的驾驶员和员工以及新晋驾驶员要着重进行培训,保证其在车辆驾驶的最初阶段就能够达到安全性要求,此外,还能使驾驶员以及员工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并且有能力进行车辆管理。最后,对于特别种类的驾驶员,车辆指导驾驶员技师需要给予其特殊的车辆驾驶与管理培训,根据其缺点不足以及薄弱的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使优者更优,全面提升整体的驾驶员素质和技能,也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使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公务使用车辆在进行任务的执行时能够确保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而新型的驾驶技术培训有所谓的技能练兵这一种方式,即通过先进行授课而后学员进行试练同时技师跟随指导最后由专门技师带领、全面考核的培训方法。这就要求技师先对驾驶员与新手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理论要领讲授,在跟随指导环节要及时指出驾驶员的错误动作以及违规行为,要求其反复练习保证其最终熟练操作。通过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的各项指导与陪练以及考核等学习过程,新手驾驶员和员工都能得到良好的正规模式培训,全面提高行车技能,确保安全,在驾驶单位公务车辆时能够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交通违章违法,有利于企业与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车辆管理,避免公务车辆交通违法与车祸现象的发生,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公车使用提供安全的保障。
2 降低单辆汽车费用,杜绝公务车辆过于豪华,加强车辆管理
车改的另一项重要问题则是对于公务车辆过于奢华豪华的问题,企业与事业单位如要杜绝这一问题,就要分派具体的车辆管理人员进行单辆汽车的费用降低。而有效加强车辆管理的方式不仅要顾及到安全行车的问题,有效的控制每辆汽车所耗费用也是有效管理车辆、符合车改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服务以及后勤部门,有相当一部分支出是车辆管理及运行的费用,而无所顾忌的进行公务车辆的装饰和一味的追求品牌汽车的做法,却无疑会导致公务车辆过于豪华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单车进行有效的成本以及管理费用核算,降低车辆多余标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有效加强车辆管理。在降低单辆汽车成本以及损耗费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除燃油费用以及车辆维修费用外,还夹杂有其它额外费用的支出。而汽车购买成本的降低却能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有许多的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车辆的采买选购时,一味的追求名牌汽车和豪华汽车,对于公车内部的装饰也使用价格昂贵的车内用品,造成了公务车辆的严重浪费。这就需要单位车辆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些具体方面进行准确实际的考察并记录数据,核算成本,摒弃豪华的公务用车风格,加强车辆管理。此外,还要注意车辆燃油费用的控制,在车辆的日常使用费用中,此项费用占有主要地位,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严格制定有关的奖惩规则,对车辆行驶里程进行考察,要求驾驶员具有能够排除油电故障并且保养燃油元件的能力,使汽车达到最佳运行状态,进而减少燃油额外费用。此外,还要对耗油燃油的具体指标进行规定,严格计算实际耗油与指标耗油的差距,评选出最佳节能驾驶员。对于汽车其它日常额外费用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一来,单位公务用车的费用指标便会极大地下降,从车辆购买成本方面避免了豪华车辆的使用,而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也能够避免随意浪费燃油的状况,真正实现杜绝公务用车过于豪华,加强企业单位车辆管理。
3 建立车辆管理制度,禁止公车私用,加强车辆管理
公车私用是当今社会的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许多的企业人员和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会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公用车辆为私家所用,为自己的出行提供便利,这是车改中一项最为重要的问题。而想要禁止这一不良做法和风气,就需要企业和事业单位依据先进经验建立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以进行公车私用现象的禁止,并对车辆的使用以及维修保养等建立严格的规定。分配给驾驶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以不同的任务并且建立责任制,以此来共同保障单位一线任务和外出活动的安全用车。相关车辆管理的部门要建立单位用车的使用记录,并且进行定期的用车情况汇报,使单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能够对公车使用状况有所了解,从另一个角度上也对公车私用行为进行限制。此外,公车使用的批准也要有有关部门进行签发,有关人员需要使用单位用车时,必须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描述,有车辆管理部门分配具体驾驶员驾驶车辆以进行任务的完成。而用车批准凭证同样需要用车本人的确认和有效的签字,否则车辆部门不予以车辆的分配。车辆驾驶人员在进行定期的加油报账以及车辆驾驶历程报告时,需要将车辆管理部门的公车准许使用凭证一同上交,以进行车辆使用状况的汇总与核对。公务车辆的管理与外派使用的全过程,企业单位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避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管理问题。此外,车辆管理的问题必须要贯彻落实责任制,公务车辆的由人为因素而导致出现的问题必须由驾驶人员以及公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负责,例如车辆在外出时的违章、罚款等需由车辆驾驶员负全部责任。节假日要进行公务用车使用的,必须要经过企业管理部门以及办公室主任的许可与通过,杜绝节假日公车私用的不正之风,有效的加强企业单位的车辆管理水平。
4 加强车辆日常使用过程管理,限制车辆数量,强化车辆管理
企业单位的公务车辆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进行使用过程的严格管理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单位在车辆投入运行时指派具体人员进行车辆的全面检查。这不仅需要驾驶员进行车辆的全面排查,即在车辆运行前、车辆运行中以及最终收车入库时都要进行审查,还需要一定数目的驾驶员司机组成互相检查小组,进行小组间的互相检查审查,及时进行车辆故障的发现和解决。此外,还需要企业或事业单位组织成立一定人数的检查小组进行定期的集中车辆的具体专项检查,由专业人员进行仔细严密的审查以确保车辆无特殊情况。此外,对公务用车的数量也要进行严格的限制,禁止超过标准购买商务用车,对车辆的整体编制进行严格的数量控制,以加强对企业公务用车的有效管理。
5 结语
企业与有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使用问题,常常涉及到公用车交通违章违法、公务车辆过度豪华以及公车私用的问题。要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企业进行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定有效的措施与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并且对公派用车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执行严格的使用过程,建立车辆驾驶责任制,采取多种对策有效地加强企业与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确保公务用车的安全与企业任务完成的顺利,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登峰,郭惠英,杜凤芳,等.加强车辆管理,降低车辆管理成本[J].环球人文地理(下半月),2011(8):48-49.
[2] 何志斌.试述加强车辆管理的几个问题[J].交通管理,1998(3):35-36.
[关键词]油田;特种车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360-0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及工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在逐年的增长。但由于技术、资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对新型能源的利用程度不高,石油依然是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开采必须确保一定的效率,否则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在提高石油开采率的途径中,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1.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油田特种车辆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井下作业,另一种是井上作业。根据其不同的作业内容,在管理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但当前,对这两种类型的特种车辆在管理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1.1 车辆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仍然存在
所谓的短期行为就是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只考虑到了短期的工作目标,而没有从车辆的长期维护中进行考虑。因此,在特种车辆的管理中,维护问题经常受到管理人员的忽视。许多车辆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没有得到应有的保养,使用寿命大大减短。而部分车辆长期处于高速运作中,加速了车辆损耗的速度。这种不当的使用方式会严重影响车辆功能的发挥,不仅无法按照进度完成工作内容,甚至还会延误工程进度。
1.2 油田特种管理车辆中的液压技术造成严重污染
液压技术是一种在特种车辆管理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它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车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使用液压技术在给车辆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由于液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较大的流动阻力,控制难度较大,一旦出现操控上的失误就会造成油液的泄露,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不仅如此,液压系统在漏油的状态下也会发生各种故障,甚至对其他设备的运行产生干扰,不仅扰乱了采油工作的正常秩序,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车辆管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特种车辆是采油的主要作业工具,一旦发生管理上的问题,将会影响整个采油工作的进程。当前,我国油厂种车辆的管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制定上也存在较大的漏洞,这将严重影响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一旦油田特种车辆的任何一个部件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对整部机器的功能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威胁,例如近年来时常发生的测井仪漏电事故就造成了很多作业人员的伤亡,而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特种车辆的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2.油田特种车辆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建立并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在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以“三检制度”为基础的安全制度。所谓的三检制度就是指在车辆使用前、使用中及使用后,对车辆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这些检查过程通常是车辆的使用人员来完成的,只有在确保车辆处于正常状况的前提下,才能将车辆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是指驾驶车辆行驶30-60千米后,查看车辆的运行状况。若发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就应该立即停车检查,在排除故障后才可继续使用车辆。当使用完车辆后,需要对车辆再次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车辆的损耗情况。检查人员需要对这些检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真实的记录,以方便日常维护人员根据车辆的状况进行有重点的维护。
此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定的日常维护制度。特种车辆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运作中,损耗的速度较快,只有做好了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才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工作的效率。车辆的日常维护通常也由驾驶人员负责,在一定情况下可送至专业的维修部门进行保养、维修。特种车辆必须进行定期的维修,并且要根据维修的正确流程及规范来进行操作。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结构的调整、车辆部件的、加固和清洁等。对于不同的车辆可以设置不同的维护程序,一般的油厂都会设置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车辆大修等几个维修等级,具体看车辆的耗损程度来进行选择。
2.2 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主要从人、机、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尤其是在人的环境,上级管理部门应该要求所有车辆驾驶及管理人员培养一定的危害识别能力,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首先从特种车辆驾驶人员上来考虑,无论是车队的管理人员还是车辆驾驶人员都必须培养一定的危害识别能力,从技术、心理、省力等几个方面加强培训。驾驶人员应当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状态下进行车辆的驾驶,同时应当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应对驾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管理人员则应当具备统筹协调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最为合理的车辆管理方案。其次在特种车辆的维护上,对特种车辆的管理应当首先制定合理的安全检查制度。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辆应当设计不同的车辆状况评价方式及记录表格,对车辆的外观、内部结构和运行状态等进行详细的记录。根据日常检查的记录结果提前分析车辆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并对其进行着重的检修和维护。同时应将车辆的故障隐患及时告知车辆的驾驶人员,使其在驾驶中做好提前的预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由于油田所处的环境一般较为偏远,条件艰苦,环境十分复杂,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稳定或者不可控因素。油田中必须使用到的特种车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无法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地的气候、天气、地质形态、地貌情况等。另外野外的路况一般十分恶劣,加之特种车辆的重量及体积均较大,在运行时损耗严重,因此对其的维修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中还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各种影响因素,综合把握,探索出适应于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保障油田特种车辆的正常运行,并保持最佳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油田建设的安全性,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文博.油田特种车辆的维修和安全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6):125-126.
关键词:车辆出租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车辆的管理;Web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011-03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用信息技术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对车辆出租公司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不能满足公司当前的发展需要,还会给公司的发展造成阻碍。在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监管不力的情况发生,导致现阶段的管理方法出现效率低下、车辆派遣延缓、甚至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合理的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发出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
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现状
1.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产品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车辆管理系统上的研究已经获得成功,我国的车辆管理系统的起步较晚,而车辆的信息多数用于多层的构架上,使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就能够对车辆信息的采集和储存。使用车辆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功能可以对企业内部组织进行优化,这种系统在企业中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很好的减少了大量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并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主要的任务是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在我国,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自动化的系统得以使用,尤其是网络为建设车辆安全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虽然在现阶段的不少车辆出租公司也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管理的工作中有着无法落实的问题,造成无法落实的原因是这个系统不能很好地符合车辆出租公司的用车规范和不能做到真正的包括所需的全部数据,还有操作人员使用不娴熟的问题。所以,在现阶段车辆出租公司的对信息的采集和统计仍然还是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正是因为长期的使用人工手动统计的方式造成了在车辆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运行资料不全的问题,造成车辆基本信息的匮乏,是当前车辆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阻碍。
1.2当前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车辆出租公司中,对车辆的管理模式都是基本的人工管理模式为主题,计算机管理作为辅助式管理的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管理。
1.2.1不能快速获得车辆信息
当车辆出租公司在有需要紧急用车时,不能对所属车辆进行快速的定位、对车辆驾驶员的到岗情况也不能充分的了解、还有车辆的数量等信息。不能对有问题的车辆进行及时的检修,这给车辆出租公司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造成公司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浪费。
1.2.2缺少系统性管理方法
因为车辆出租公司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欠缺,在遇到车辆事故时,只能靠驾驶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能力,不具有安全性,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使工作效率低下。
1.2.3对信息统计不全
如果对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信息的统计不及时,则对车辆和驾驶员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造成阻碍,因为每个车辆在公司中都有各自的任务,而人工统计的方式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联系才能对信息进行确认,而这样的工作方式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完全不能满足对具体信息的需求。
1.2.4功能性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车辆管理过程中,系统只能识别发车的数量和车辆的基本状况,对这两种信息以外的信息很难进行识别,例如车辆的调度、维修保养和油料的使用情况。在现阶段还是在使用人工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派车服务,很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混乱的地方,造成无法进行全透明的管理。
1.2.5管理的断层
由于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受到特定网络的影响,而现有的管理系统无法实现联机管理,无法提供横向部门和上下级部门的信息对接。造成了整体的网络信息堵塞,造成系统利用率的低下。对于我国当前对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程度,实现全国联网系统还有较为漫长的一段时间。
2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
2.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性的需求
因为这个系统是为了车辆出租公司设计的车辆管理系统,所以就需要从公司的工作流程出发,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使用,针对当前车辆出租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研究出满足车辆管理信息的系统。由于这个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而且规模较为庞大,就需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更好地保证建设进度。
2.2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非功能性的需求
对于数据库的安全性、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作为非功能性的需求,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库的安全将直接影响车辆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整个结构的处理,车辆出租公司使用用户特权的形式,确保信息使用的范围。对数据的及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损坏带来的损失。而应用系统方面,要使用良好的防火墙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采用实名认证的方式进行权限的设置,确保信息的安全。在网络系统方面需要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值,使用包过滤路由技术对网络安全的控制,对外网的访问进行信息控制,来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架
3.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充分的发挥系统的作用,使用信息领域成熟的技术,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采用多层体结构,对于建立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好的优势,用以增加业务需求。采用良好的平台进行服务,和能支持WEB服务器的软件系统,提高平台的一致性。将统一性和多样性进行融合,让系统为用户提供简便的操作,使每个系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3.2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
在对所属部门的管理模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对多的映射,所以他们的关系是一个部门只有一个系统管理人员和多个车管部人员。而车辆管理和车管部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简单地说就是一台车只能被一个部门所管理,而一个部门可以同时管理很多辆车。而调拨的关系、维修关系和所有权的关系也是如此。还有车辆的档案管理和驾驶员的档案管理,以及车辆维护、车辆使用和车辆违章的管理模块的设计。
4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4.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对应关系的设计
系统管理员提供用户名、密码和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和客户的关系都是一对多的关系,而车辆用户对应的数据库是姓名和身份验证的关系,而这种对应关系则是多对多,和其他的用户的关系也是多对多,在车辆的管理过程中数据库中会有工号和内容号,系统管理员具有更改永久登录账号和密码的属性。
4.2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式的设计
4.2.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式
根据不同的功能主题,建立了很多分库设计,分为车辆信息的数据库、技术资料的数据库、车辆保养维修的数据库和人员信息的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都有自身的用处,在车辆信息数据库之中,主要包含了车辆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故障情况、车型号及数量的信息。技术资料数据库所存放的是,车辆的静态资料,车辆使用人员信息等。保养维修数据库存在车辆维修保养的信息和配件的数量和使用情况。人员信息数据库中则包含了驾驶人员的基本信息、维修人员的基本信息等。在系统内设置人员调动的方面上,为了达到更好的安全性,使用分层分级的管理形态进行管理,对信息进行加密化的处理,实现数据库的可视化,方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测。
4.2.2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事实数据表
想让数据库对每个数据作出的统计都符合设计的原则,就需要在数据库中设置很多事实数据表,这些事实数据表的功能是提供事实数据,这样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还有是对一种特定的信息进行统计,作为一定的数据来储存,在需要查看时可以随时取出查看。在事实数据表之中的数据信息是特定的,不含有其他数据,所以在分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错放和误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检索的时间,方便进行精准化的查找。
5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实践
5.1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环境和界面的重要性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具有Windows2003 Server、SQL Server 2005、Microsoft,NET Framework 2.0的开发环境作为前提。系统界面是用户需要直接接触的模块,也是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直接沟通的部分,是系统的适用性的关键所在。界面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此软件的印象,是软件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5.2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在系统界面设计的原则中,需要对选择图片进行自定义,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亲切的感觉。在信息显示形式的方面上需要具有可选择性,尽量将软件设计的简单明了,所包含的信息具有实用价值。在直观效果上采用Web技术作为基本的模式,方便用户使用操作,凸显系统的先进性。
5.3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测试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对车辆管理的网上操作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确定系统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使用黑盒子测试法进行确认,分为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四个测试步骤,在单元测试中需要测试的是设计和程序模块的一致性;在组装测试中,对单元模块进行联合性的检测,检验其可行度;确认测试是对软件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对软件配置的审查;系统测试是将所有的软件、硬件进行相应的测试,对功能性、适应性、可靠性、系统保护能力、系统恢复能力和集成功能的测试,用来保证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
6总结
只有在充分了解汽车出租公司在车辆的使用方面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特点,根据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要求,采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系统保障功能,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必要时有效的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达到使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使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帮助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的管理,使执行任务时间减少,实现网上车辆网络管理系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张辉岳.建设网络管理综合平台,提升公务车辆管理效率――上海市公务车辆网络管理综合平台建设简介[J].交通与运输,2012(z1):72-75.
【关键词】道路客运安全;问题;管理措施;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道路客运安全事故一直在道路事故中占很大比例。每年都有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打击,引起全国人民的震惊,客运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都应该认真考虑客运旅客的安全问题。
二、当前客运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道路运输业是社会服务性行业,特别是客运行业,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客运行业市场化经营的环境,客观决定了其既具有公益性质,又以赢利为最终目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客运企业对自身公共性质的根本属性认识相对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在政策制定、体制设置、日常管理等方面较多倾向企业经营者效益,是造成客运车辆管理漏洞的根本原因所在。
1、社会定位方面
过分强调市场化经营,政府职能缺位,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一方面,客运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另一方面,客运市场经营不规范,人民群众坐车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利益调配,显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将解决群众安全出行问题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突出自身在客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更加注重企业自身安全管理和群众利益的客运市场运营机制,统一协调交通、公安等部门,运用行政管理这只“有形的手”,将公路客运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大事抓紧抓好。
2、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法人主体资格不明确,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1)由于客运车辆的所有权、运营权由经营者自行负责,经营者购车经营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大多数安全意识淡薄,在缴纳一定数量的管理费用后,一方面尽量压缩车辆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一方面又尽可能地多拉快跑,提高经营效益,直接导致交通安全问题的发生。
(2)现行管理体制使得作为直接管理者的客运企业普遍存在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对客运车辆及驾驶员不愿管、不想管,甚至管不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安全教育浮于表面,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3、源头管理方面
市场准入资格较低,日常管理措施不到位。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交通运管部门作为客运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着客运线路、车辆、驾驶员、乘务员的资格审批、客运企业监督管理、客运市场调节等职责,对从源头上提高驾驶员及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水平、根椐客源需求及时调整运力、规范车辆运营秩序等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
中,对安全生产源头管控措施的执行和督导力度明显不够。
4、应急处置方面
机制不够健全,动作迟缓,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客运车辆行驶过程中突况较多,科学有效的现场处置可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处置要求较高,实际工作中许多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间接造成了事故的发生或损失的增大。
三、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措施
1、认真策划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所策划的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计划要体现其适宜性、创新性。把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国企”整体管理战略、运营方针、质量目标和安全生产实践及交通运输服务标准体系中,贯穿于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生产活动及管理的全过程。要在计划中明确其风险管理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根据各个管理岗位、职责、要求的不同,对安全生产的质量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要充分提供、利用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各项资源,从组织、实施、检查、监督、管理上满足应急机制的资源需求。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生产过程管理,从单车安全驾驶到车属单位安全服务过程,从每个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到每个车属单位的安全管理,关注、监测、收集、记录各项安全活动过程所产生的风险信息及风险管理过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状况及其趋势,运用常用风险评估技术(包括情景分析、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风险矩阵)收集、统计、汇总、分析、评估、反馈,全面把握和报告已知的风险,监控正在形成的风险,识别剩余的风险,预测未知的风险。要明确风险信息反馈的要求,按照职责要求,及时反馈到相关工作责任人。要明确持续改进的要求,进行事先、事中、事后的持续改进。
2、夯实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的基础管理
根据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策划和计划的要求,结合安生生产及管理的实际,夯实基础管理,重点抓住每一次活动,重点关注每一个过程,重点落实每一件事项。认真抓管理细节,从细节中寻找所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紧紧跟踪每一个细节过程,从细节管理的执行到落实,从细节管理的检查到监督,从细节管理的改进到评估,进行全过程控制。通过组织、实施、检查、监督、整改、评估及不断的持续改进,逐渐整合成为高度成熟的管理要素、管理动态、管理过程、管理规范、管理机制,形成能抵御、抗衡、降低甚至是可能消除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的坚实基础。
(1)关注文件化管理。把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纳入交通运输服务标准体系,根据风险偏好的可操作性、风险承受度的适宜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等三方面的要求,对风险管理文件编写进行设计、策划,包含风险管理规定、风险控制规范、风险应急方案及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经过文件评审和批准,赋予相应的规定效力。通过文件控制规范,执行文件修改和更新的批准及文件的发放、使用、记录、修改、更新、报废、保存等程序管理。根据交通运输服务标准体系的要求,对文件化管理进行细化、量化,制订、编写适宜各分(子)公司场所文件,对各项安全管理的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2)关注应急过程的管理。一是严格按照规范文件的要求,提供风险应急培训、教育和演练及风险现场处理所需的各项资源,确保参与应急人员具备风险应急处理的素质,包括指挥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应急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根据风险管理规定、风险控制规范和风险应急方案等的要求,组织实施风险应急培训、教育和演练,包括常见风险、潜在风险所要求的各项应急处理。三是采取运用有效、应急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及技巧,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常见风险和潜在风险。四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抽查、专项检查及现场监控等方式,对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及分项子过程进行检查监督,获取监控信息。五是按照要求,对常见风险、潜在风险进行监控,收集、记录、汇总所产生的风险信息,及时分析、分类、评估、反馈及应对风险信息。六是根据追踪所获取的风险信息,采取有效的预防纠正措施,不断进行改进。
(3)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制定GPS系统、RNSS系统和车载3G系统实时监控管理制度。根据GPS、RNSS和车载3G系统等各项监控功能,对车辆运行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风险隐患(包括劫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超越经营班线运行、占道行驶及车辆运行状况等)进行提醒、警示、记录,对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发生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抓拍,获取风险防范的客观证据。善于收集、汇总、分析、分类、反馈实时监控信息,为风险防范提供客观证据,抵御、抗衡、降低甚至消除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风险。
四、结束语
道路客运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客运企业共同加强管理,严格客运环节的各个管理细节,只有精细的管理,才是行车安全的最大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车辆管理 B/S MVC
一、引言
物流运输行业中,车辆管理系统应该合理调度行车路线,适时安排保养计划,有效利用运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传统人工填写表单的管理方式,工作量大且效率低,难以对全部车辆进行整体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但灵活性不足,无法实现信息的实时互传,不能根据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大规模应用,给车辆管理带来了信息化的发展契机。将车辆管理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把车辆的运行参数、天气变化、道路拥堵程度等动态信息纳入管理策略,实现车辆管理的“互联网+”。
二、系统功能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由中心服务器、数据库及车载终端组成。其具体功能模块划分为:
(1)数据管理:包括车辆及驾驶员资料数据两个部分。车辆数据主要包含车辆品牌、使用年限、保养周期、载重量、油耗、保险及营运证信息等;驾驶员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出车记录、违章记录等。以上数据由管理员录入系统,并适时更新。
(2)车辆调度管理:管理员利用此模块调度车辆和分配驾驶员。系统将车辆划分为在途、空闲、停运三种状态,将驾驶员划分为驾驶、空闲、休假三种状态。所有的车辆、驾驶员状态由系统汇总,结合运输任务进行综合运算,自动生成多套可供选择的调度方案。经管理员选择后,将确定的运输方案推送至运输部门。
(3)车辆行驶参数采集:车辆运行状态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点火正时等,是动态数据,由车载终端持续采集,再经由无线网络传输,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运行状态参数不但可反应行驶中的车辆技术状况,经过累积还可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车辆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制定维修保养方案。
(4)车辆轨迹监控:利用车载终端中内置的GPS模块,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地图信息以及路面拥堵情况,系统可以提示驾驶员改变行驶路线,节省运输时间。利用此功能不但能查询车辆当前位置,还可以进行车辆轨迹回放,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监督。
(5)车辆报警:车辆行驶过程中,如发生交通肇事或遇到盗抢事件时,驾驶员可在车载终端发出警报。系统根据警报类型提供急救、报警或保险服务。
(6)GIS地图操作: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GIS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且存取速度快,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系统利用数字地图可实现行驶路线规划,车辆轨迹监控,车辆导航,地物查询功能。
(7)登陆验证:用户凭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可登陆系统。所有用户被划分为三个组别:主管、管理员、以及驾驶员。每个组别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三、技术路线
现存的多数车辆管理系统多是单机架构,这类系统虽然能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出现数据冗杂,信息交互滞后,系统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提出构建基于B/S架构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3.1 服务器架构
B/S架构既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架构的简称,可仅凭网络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用户经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服务器经过处理后,再把处理结果送回浏览器显示。B/S架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硬件门槛低,B/S架构以广域互联网为构建基础,无需专门的网络硬件,通过任何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都可使用;
(2)系统维护成本低,B/S架构的应用程序都集中在服务器中,系统在进行升级维护时并不涉及终端设备,花费时间短;
(3)数据实时性强,B/S架构可以随时看到当前业务的进行状态,可灵活的根据条件的变化做出决策调整;
(4)数据安全性好,B/S架构的数据存放于总服务器内,操作终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减少数据丢失风险。
3.2 开发平台
本系统采用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作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平台。J2EE平台由一整套服务、应用程序接口和协议构成,支持开发基于Web的多层应用。J2EE的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器架构以及技术层都拥有共同的标准和规格,使遵守J2EE的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进而能够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安全性与再利用价值。
3.3 数据库
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存贮、检索、维护功能,在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本系统是基于B/S架构开发的,并且从系统开发的数据规模、开发和维护成本以及系统的扩展性考虑,选用MySQL作为系统的中心数据库。
3.4 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是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延伸,可随时与系统服务器进行交互,向系统提供车辆的行驶参数,地理位置,装载率等信息;同时也接收服务器发出的运输任务,路线规划,天气路况提示等通知。车载终端由驾驶员随身携带,驾驶途中与车辆的OBD―Ⅱ系统通过接口连接。根据使用要求,考虑生产设计成本,采用Android智能手机作为车载终端。由于Android系统开源的特性,可以编写专门用于登录系统的APP应用,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
四、系统框架设计
为了便于软件的后期维护,本系统的应用程序均采用MVC框架,即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的缩写。MVC框架的特点是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部分分离,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其原理如图1所示。各个部件的功能如下:
视图(View):视图是被用户看见且可操作的界面。在MVC框架中,视图只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并与用户交互的方式,而不执行任何应用程序,常用JSP等来实现。
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是MVC框架的核心,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发送到相应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再将结果返还到视图。控制器本身不处理和输出任何数据。控制器通常是由Servlet来实现的。
模型(Model):模型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逻辑的部分,包含数据和业务逻辑的处理规则。模型返还的数据是中立的,能为多个不同的视图所用,可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模型部件由JavaBean程序语言实现。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物流运输已经不再是电子商务的衍生服务,而是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核心产业。来自买卖双方的共同需求迫使物流运输业必须向着更快,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把传统运输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将提升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既能使车辆调度高效及时,又能降低费用支出、节能减排,应用前景广阔。
参 考 文 献
[1]袁芳.基于B/S模式的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0
关键词:油田 交通 运输
一、油田交通运输面临的主要问题
油田交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油田的安全管理部门不是地方职能部门,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掌控油区的安全状况,而只是管理油田运输队伍,没有权利和职责管理个体运输户和外地进出的车辆及行人,而当地交警没有进驻油田行使职权,油田居住人口以及区域面积范围的增加,最主要的是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油田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使得他们的安全管理跟不上。目前还只是用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往往也只能是停留在一些常规的业务上,因此,各类车辆不按规定停车,使得其他车辆无法通行特别是在一些交叉路口,这类现象尤为突出,造成油田交通秩序零乱,影响了油田交通安全。
油田运输量加大所带来的难度。外部市场的扩大,车辆往来更加频繁,加大了车辆运行风险,油田采出难度的加大,需要增加作业、钻井等工作量,从而增加了油区内交通运输的工作量,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油田交通运输驾驶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运输人员,这就增加了一些驾龄低、经验少的驾驶人员的驾驶比例。同时,对于运输车驾驶员在安全教育、事故处理方面没有进行的充分的教育和培训,根本无法顾及油田交通安全的预防理,致使油田个别司机违纪违章、有章不循、开快车、闯红灯等,使得违章事故频发。另外驾驶人员工作量无形中的加大,也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车辆与道路的HSE管理
车辆主要分为普通车辆和特种车辆,与普通车辆相比,特种车辆更值得我们关注,油田企业常用到的工程作业车辆有:随车起重运输车、试井车、采油车、洗井清腊车、锅炉车、绞车、井架车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有:油罐车、酸罐车、液化气罐车等。HSE管理人员要详细记录下每辆车的各项信息,比如油罐车,要记录下该车运输介质的理化性质、运输安全要点、应急处置信息,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维护及检查(检验)要求。
此外,车辆的不安全状态也是HSE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依据油田企业需求特点,围绕提高车辆使用和管理工作,结合车辆检测设备和控制设备,完成对特种车辆安全性能的识别,影响行车安全的车辆技术状况涉及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行驶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部件。因此HSE管理人员要对以上信息做出风险评估,将各项信息打分,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机动车辆要严格执行“一日三检”制度,驾驶员要认真填写“一日三检”记录,及时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确保车辆的可靠性。HSE管理人员负责每月对机动车辆的车况检查一次,对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车辆,按照保修计划进行维修,保证车
辆性能良好。车辆除了按时完成日检、月检外,还应该进行定期维修、季度检验和机动车总检,并且保存相应的记录,以备日后查询。
道路的HSE管理道路是交通系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油田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道路环境主要以野外和荒漠为主,包括无人区。道路路基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受各种自然环境影响十分显著,主要的几种灾害有边坡滑塌,路基沉陷,道路损毁。HSE管理人员要经常抽查野外道路,记录道路的各项信息,包括道路的附属设施,如标志、标牌是否醒目、齐全;护坡、排水系统、桥梁、涵洞等附属建筑物是否完善,有无损毁。对道路的基本状况要进行风险评估,将各项信息打分,并制定风险防治措施。在油田企业的范围内,HSE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修缮损毁严重的道路,加固完善已有的防护设施,并更换污损严重的标志、标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路况档案,记录下历年来道路的使用情况,以及毁损程度,便于做出风险评估与危害防治。
三、建立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的意义
鉴于油田交通安全运行的现状,营造良好的油田交通安全环境,对于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建立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应该以预防为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彻底从源头上消灭造成事故的因素。
油田交通事故频发,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油田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而要想保障交通安全,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所以,增强油田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职能,实现对运输过程中不同环节实时、动态、全面、有效的管理,并加强油田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同社区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现实有效的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模式,对油田交通安全现状的有效改善、切实提高油田交通安全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四、结语
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油田交通安全运行机制管理力度,对从事交通运输的驾驶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政策法规的培训,无疑也是改善油田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油田交通主要承担着油田后勤保障、生产建设、勘探开发等任务,由于油田面广、线长、点多等特点,使油田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着较大困难。近几年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以油田安全建设为主线,加强交通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及车辆驾驶员的自身素质,合理使用 GPS 监控系统,严格车辆日常交通检查及车辆服务商管理,从根本上杜绝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针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对于油田区域造成的安全隐患,对于油田内部私家车的管理也不容忽视,通过社区图片宣传栏及车辆管理部门定期在社区讲座等形式,对私家车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而提高油田的交通安全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庄明科,白海峰,谢晓非.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3
[2]白云,石京.北京市驾驶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
[3]杜金本,王岳峰,李秀田.关于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2008
[4]徐伟东,刘桂琴,崔文彩.防御性驾驶安全手册[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9
[5]王晓勇,常彦荣.道路路基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2010
[6] 万智民,张益民.现代油田企业安全与环保标准体系[J].当代石油石化,2006
[7] 陈立海,申晓莉.谈油田HSE体系管理[J].安全,2009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管理 应用
一、组织机构代码在CA中的应用
当前,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人们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热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电子文件传送的安全性。如何在Internet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广电子商务活动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1]。由于Internet本身的开放性,使得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威胁,因此,需要交易行为需要有四大要求来保障:
身份的可认证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满足这些需要,可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与CA认证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2]。
CA即数字证书又称为数字凭证,是用电子手段来证实一个用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数字证书是一种数字标识,可以说是网络上的安全护照。用户可以使用数字证书对发送的电子邮件进行加密和签名。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统一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始终不变的表明组织机构法定身份的惟一标识,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实现信息交换的桥梁,具有权威性、惟一性和完整性等特点。目前全国各地的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数据库都已基本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代码证书已在银行帐户及贷款卡、社会保险业务、税务登记、车辆入户、海关报关、统计普查等政府管理行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电子副本(IC卡)从技术上完全能够承载数字证书。可将代码证IC卡与数字证书合二为一,由代码证IC卡管理机构从PKI(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中取得注册机构的资格,严格按照PKI有关政策,认真负责地承担证书申请者身份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向CA中心申请数字证书,并将CA数字证书在安全环境下写入代码证IC芯片中的指定区域,同时分别将代码证IC卡和密钥信封,通过规定的安全方式送交到证书申请者手中。
国家各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是经国务院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实施管理的我国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经过几年不断的投资和建设,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国家、省(市)、地(县)三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组成的代码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从组织机构申请、审核、录入、赋码、打证、制卡到数据上传等一系列管理程序全部实现了网络管理。随着组织机构代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的赋码质量和数据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CA认证必须是各行业各部门及公众共同信任的、认可的权威的、不参与交易的第三方网上身份认证机构,各级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具有丰富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经验,稳定的人员队伍,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条件,为进行CA认证和建立RA(注册机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CA将其所签发的数字证书与组织机构代码相结合针对数字证书持有者进行身份认证,可以提高网上身份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3]。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牵头开展基于代码业务基础上的CA认证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组织机构代码在银行业的应用
2009年,中国银监会和国家质检总局通力合作,联合建立银码信息共享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应用于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监管和客户风险管理业务。这一共享系统的建立有效提高了银行监管服务水平,为银行及时了解把握各类机构存在及变化情况,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评估和识别企业授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银码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客户风险统计数据的质量,有效解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升了银行了解客户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客户风险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数据质量;代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特点,有利于银行查遗补漏、整合金融监管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准确锁定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将代码作为法人机构的唯一标识,利用法定代表人、企业管理关系等代码信息,为银行准确评估和识别管理集团授信风险提供了指导,成为各金融机构整合信息的基础键值,整合和完善了银监会以及银行对企业集团授信风险的监管,总体上完善了集团客户管理,防范关联风险。另外银行业通过代码信息查询,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动态及战略调整情况,及时处理风险信号,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了信贷的安全。利用代码信息,还可提高银行业信息核查的效率,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拓宽银行的业务营销渠道,可以主动回避宏观调控中的风险客户,有效契合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三、组织机构代码在住房公积金缴存中的应用
2008年,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签发了《关于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使用组织机构代码的通知》。这进一步拓展了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范围,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共享机制,构建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手段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住房公积金主管单位提高对企业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个新的起点。
《通知》同时规定,组织机构代码要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企业的唯一标识码且必须登记在内,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缺项或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要求其补充登记或办理代码登记手续。企业在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时应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企业必要的信息数据。
配合上述《通知》的执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同时下发了《关于积极配合建设部在全国应用组织机构代码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对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协作方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配合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建设部在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应用组织机构代码,是继中行、外管、税务、车管等部门在相关领域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后,组织机构代码应用的又一新进展。这对促进组织机构代码应用领域向深层次发展、推动电子政务体系构建、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行业应用
税务信息系统是组织机构代码应用较早的系统。企业要经营,就需要先去税务部门办理相关税务登记手续,同时申请购买发票。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和税务部门之间已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查询,可及时对企业缴税情况进行核查,实现对增值税发票的适时和有效管理,防止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有关单位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相关档案,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和进口付核销系统中要求必须登陆组织机构代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外汇国际收支业务的正常运行。
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在车辆管理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果要以企业名义购买机动车辆,也需要凭借组织机构代码证到公安部门登记注册。实际上,早在1997年,公安部已经结合组织机构代码对单位机动车辆进行管理,并用于公安部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五、组织机构代码的深层应用亟待拓展
组织机构代码做为企业身份的唯一标识,其应用价值不可估量,但现阶段,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仍然还属于应用初级阶段,一是应用的宽度还需拓展,即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在全行业和全社会的推广应用,使组织机构代码真正的“身份证”价值得以体现,尽快实现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的开放和共享,实现其共享应用价值;再就是要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的深度应用拓展,目前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还只是做为企业的身份标识,但组织机构代码所承载的IC卡却可以成为类似于“二代身份证”的数据集存中心,通过拓展数据量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组织机构代码的多元化应用应该是下一阶段其应用价值开发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创新 财务管理
近几年,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纷纷开展实施财务集约化工作。财务集约化使得财务工作的领域和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最初的原始凭证审核到记账凭证再到会计报表出具这种传统的会计工作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随着财务与项目、设备、物资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原先制证的功能由系统根据前端业务自动产生,账簿自动登记,报表自动生成,原先会计的工作基本上由系统取代。财务工作从原先繁重的核算中逐渐解脱出来,向经济业务事项的源头延伸。财务核算不再是财务的主要职能,未来的财务工作会从注重单笔会计凭证的处理是否正确到注重系统生成会计凭证的流程设计是否准确;从注重审核发票是否合法到注重审核经济业务是否合规;从注重单纯的核算到注重预算的控制;从注重审计事后事项的整改到注重全过程风险的控制。
一、管理内容的创新
财务管理内容创新体现在信息资源的集中、业务的集成以及财务业务的融合三个方面。
(一)信息资源集中
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外乎两种:一种实现公司经营的资源,一种是反映资源的信息。在信息集中上,营口公司取消了县、区供电分公司以及生产、营销工区二级单位的核算主体,按照省公司统一信息标准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公司财务核算信息一体化。在资源集中上,积极开展银行账户的清理和规范,清理撤并基层二级单位的银行账户,实现财务结算账户一体化管控,通过与银行机构密切协作,建立财务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的集成,通过使用银行的金融工具,实现资金支出的快速、便捷,减少资金的沉淀,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对电费账户,实现“一行一户”管控,实现电费资金实时到账,切实降低资金风险。
(二)业务集成
财务管理内容向业务前端延伸,财务与电力建设项目、物资、设备、人资、营销等业务高度集成,主要体现在:通过财务与营销的集成,实现营财一体化,改变过去营业部门管理电费明细,财务管理总账分割管理的局面,达到营销资金从营业到财务的明细核算,实收电费与预算电费核算到户,降低电费资金的占用风险;通过财务与项目的集成,规范项目支出,实现财务核算与工程项目形象进度紧密结合;通过财务与设备的集成,建立设备、线路维护修工单,实现设备支出明晰,为资产全寿命管理提供财务依据;财务与物资系统集成,实现财务、物资、设备的统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三)业财融合
信息资源集中实现财务管理内容纵向集中,业务集成实现横向贯通。随着后集约化来临,将财务与业务紧密融合,则成为财务管理的新方向。营口公司在业财融合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在资源配置、预算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引入业务因子,取得一定实效。一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在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强化预算精度和细度,通过业务动因驱动公司成本预算编制,通过研究、探索,完善动因驱动模型,建立一套覆盖公司成本的动因参数库、系数库,减少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人为控制,提高预算精度。二是在预算控制过程中,积极推进“四化”管理。组织扁平化,将直线式事业部管理式预算控制改为功能式专业化预算控制,将按供电局、工区为主体的信息归集改为改送变配专业归集,提升预算执行的集中度;职能归口化,实现专项成本管理和费用职能管理,将业务发生单位与职能管理单位分离,打破条块分割,让对业务更加熟悉的职能部门参与控制,充分实现预算的职能控制;财务前置化,改变财务后知后觉的境地,将财务工作前置至合同签订前、物料采购提报前的预审核,规避经营风险;监控层次化,科学设置监控层次,职能部门的专业监控,财务部门的合规监控,审计部门的全程监控,形成立体监控层次,有效保证预算执行到位,公司预算执行准确率提升到95%以上。三是在信息披露和分析阶段,实现信息充分披露,增强执行透明度。通过建立“三合一”预算考核制度,将现金流量、成本费用、专项成本按月考核和通报预警,实现支出有预算,支付需流量、旬分析、月考核常态化管理机制。
二、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新技术应用的推广,财务管理的手段也日新月异。将业务信息通过新技术直接转化为财务语言的应用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实时性、精准性得以迅速提高。
(一)应用GPS定位系统的单车核算
借助车辆GPS定位系统,以车辆GPS自动传输的数据,如车辆行驶里程、油耗等形成车辆管理部门的管理业务数据表单以及财务核算数据表单,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与财务管控系统以及SAP系统的集成,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紧耦合”,并通过财务系统实现对业务系统的预算下达、控制等。最终实现三大集成:与GPS定位系统集成,实现油耗数据实时传递归集,有效避免公车私用、加私油,降低运营成本;与财务系统集成,实现运输费用财务凭证由系统自动集成生成,财务对业务的“无缝”控制;与移动终端集成,通过系同手持云技术的应用,实现车辆的移动管理,突破业务管理的时间和空间界限。
(二)应用资产移动盘点系统
公司固定资产具有资产价值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因而形成公司资产盘点周期长,一般两年以上盘点一次,盘点时间6个月以上。应用资产移动盘点系统,利用移动终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对企业固定资产方便快捷地盘点。首先资产识别采用RFID扫描的方式,将RFID固定到资产上,作为资产的唯一标识,RFID卡制作完成后需把RFID信息对应表示资产信息录入到资产档案台账中。然后用手持机PDA系统,实现设备、线路资产的现场盘点,盘点完成后通过USB有线方式上传到数据库中,后台PC管理机子系统将调用这些信息实现汇总、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实现移动盘点系统与财务系统资产卡片、生产部门设备台账互联集成。营口公司通过开展资产盘点、粘贴RFID卡,将固定资产盘点周期缩短为1个月,资产账实相符率达到99.8%。
(三)应用员工报销系统
针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备用金以及其他发生频率高、业务量大的项目,应用员工报销系统。由费用发生(或发起)员工通过系统门户单点登录系统接入,按照报销内容,选择相关类别,填制与之相关的业务信息,譬如差旅费中的交通起止日期、交通种类以及住宿费,由系统根据嵌入的补助标准计算差旅补助,信息传递到财务后,由系统根据规则自动生产财务凭证。系统的应用实现三大提升,一是实现预算控制精度接近100%,通过预算系统与员工系统集成,实现预算准确,预警机制和预算执行自动控制;二是业务财务集成度达到90%以上,有效弥补SAP系统中仅有项目、物资系统与财务集成的不足,凭证自动集成,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可以实现按事、按人、按部门等多维度、多视角的预算执行分析。
(四)原始凭证电子化应用
原始凭证电子化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应用前会计基础的准备工作。一是需要设计使用财务标准化控制文档。结合原始凭证规范化管理要求,按照业务类别和发生环节分别设计专用控制文档,将财务管理要求和管理要素固化到原始凭证粘贴单,以标准化的控制文档明确各阶段原始凭证提交要求以及具体业务流程。二是纸质原始凭证梳理。按照会计核算业务分类梳理原始凭证,包括工程、采购、资产、成本费用往来等,建立“会计核算业务――会计科目――原始凭证名称――原始凭证来源”对应关系一览表,明确每一类核算业务每一个会计科目应包括的原始凭证名称及其来源。三是原始凭证分类整理,统计分析。按照单笔业务原始凭证数量、单笔业务原始凭证标准化程度、原始凭证归集对应到记账凭证的具体方式、原始凭证分布数量和票据金额等维度对历史业务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原始凭证分类统计信息记录台账,掌握原始凭证形成的基本规律。四是采用多种方式规范原始凭证管理,提高会计凭证标准化管理水平。制定原始凭证管理规范,明确各类业务原始凭证提供的基本要求,包括原始凭证的名称和内容,原始凭证流转审批的程序,原始凭证财务归档的程序等管理要求。同时,为了强化标准化管理,需要针对重点业务或者具有较多原始凭证的业务定制原始凭证粘贴单,在粘贴单上明确本项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名称,方便业务办理人员按规定提供原始凭证。
三、管理理念的创新
伴着财务管理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拓展,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财务人员的重新定位对财务管理的理念不断冲击。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营销缴费方式差异化应用
供电公司的营销系统存储有大量客户信息数据,客户基础信息(客户地址、电压等级)、电费发行信息(用电量、电费)、缴费信息(缴费时间、缴费地点、缴费方式)、电费余额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大都“沉睡”在数据库中,发挥作用极其有限。国家税务系统的治税平台利用供电公司的客户用电信息去反推用户生产量和营销额,以确定是否存在涉税风险,就是营销数据应用的典型例证。营口供电公司引入大数据技术对营销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加以运用到电费缴费方式管理,差异化部署缴费渠道,提升公司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一是从营销数据库中挖掘大数据技术,对缴费方式、用电量、用电地址分布及其他相关信息整合出有价值信息数据;二是根据整合的信息数据,细化客户群体;三是按区域、按缴费习惯等差异化缴费渠道布点,例如针对城郊、用电量小的地区优先布置邮政便民站、POS机,针对繁华地段、年轻人聚居新型小区优先布置支付宝等第三方缴费渠道。
(二)会计人员理念转变及大会计的概念
后集约化时代,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导致一部分会计人员岗位撤并,会计人员面临分流压力,同时随着系统集成化,大量记账凭证系统自动产生,会计人员的核算职能急剧弱化,大量会计业务向前端转移,会计业务事项办理与财务管理脱节,会计理念亟需转变以适应这种变化。营口公司创新财务人员管理模式,一是加快促进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资产管理、财务分析、预算控制、业财融合等逐渐成为财务主要职能。二是引导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分流,将集中核算后分流财务人员转向业务前端,尤其是业财融合关键节点,促进部分财务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三是在后集约化时代,大量会计业务流向前端,业务经办人员接触、处理原先会计人员的业务,经办人员由于不懂财务导致业务处理不得当,而财务处于后端而后知后觉,造成业务处理反复,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公司适时引入大会计理念,将业务前端从事与资金结算、会计事项有关的人员作为准会计人员,对这部分人员开展财务知识培训,着重在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发票的鉴别与粘贴、国税地税税金常识、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划分等常用会计业务进行培训,使其从业务之初便能进行准确判断。
财务创新永无止境,尤其在新问题、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不断出现的时代,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永远在路上。营口供电公司将以开拓新思维、引入新理念、应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为核心,不断探求、研究,使财务管理创新成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梓任.财务创新的四种模式[J].新理财,2008(7).
[2]李家华.试论公司财务创新型发展模式[J].财会通讯,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