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

时间:2022-07-23 01:57:18

导语:在行政主管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对口支援 激励机制 互利互信 行政管理部门 高职院校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期望通过对口支援,提升区域内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促进地区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出台,明确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内容,其中提到:“示范院校要……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之后,各省(自治区)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对口支援文件。如,2008年11月,广西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广西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桂教高教〔2008〕148号),指定了广西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名单,明确了对口支援内容、形式、时间和管理方式等。2011年,广西教育厅再次下发文件《关于报送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的通知》(桂教高教〔2011〕119号),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检查落实。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12月经教育部、财政部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就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内容和广西教育厅实施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至今已经与区内外多所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关系,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仅在广西范围就指导专业建设21批次,多形式培训师资1110人次,支援与共建合作开发课程16门,开出示范课程25次,讲座15 次,座谈交流25次,派出支援教师支援教学160多人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4 项,完成研究2项,联合培养学生600多人;在全国范围,指导专业建设36批次,多形式培训师资1432人次,支援与共建合作开发课程16门,开出示范课程25次,讲座18次,座谈交流35次,派出支援教师支援教学170多人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4项,完成研究1项,联合培养学生600多人,辐射和带动了全国40余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受益学生约40000人次。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受到了支援院校的好评。笔者作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全程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在近几年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中,发现处理好以下问题是搞好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关键:

一、行政主管部门应处理的关键问题

1、实行动态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文件,跟踪检查验收,确保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可以通过学校报送材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验收评定等形式完成。

2、加大经费投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口支援经费行政划拨,为持续、长效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3、引入激励机制。一是奖励对口支援成绩显著的院校,对支援工作开展成效显著的输出院校及其下属二级学院给予物质和精神双奖励,对通过接受支援学校办学能力得到提升的院校也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支援与受援双方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奖励对口支援工作人员,包括组织管理者和深入支援一线的专业教师,同样给予物质和精神双奖励。

二、支援院校应处理的关键问题

1、树立无私无畏的思想,积极主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支援院校应树立无私无畏的思想,摒弃惧怕被赶超的思想,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先进的理念和改革发展成果拿出来与受授方交流、分享。如:我院在受援方前来参观考察学习时,首先就是播放学院人才培养短片,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先进的理念介绍给对方。要杜绝高高在上等待对方“求援”的行为,要拿出示范院校的风范,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如我校在了解到贵港职业学院有意向需要支援时,主动于2007、2008年组织“室内设计技术”、“物流管理”、“应用越南语”等学院拳头专业的骨干教师前往该校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讨等。要派出得力干将深入受援方开展支援工作,为对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协助。如我院派出“国家名师”黄春波教授出任贵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并由其多次带领“国家级教学团队”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前往贵港职业学院开展了课程安排、教材征订、入学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指导与交流。

2、实施造血式帮扶,减轻对口支援工作经济压力。支援院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原本就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搞硬件方面的对口支援,因此,支援应着重从软件上扶助,实施“造血式”帮扶,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给予援助,指导对方开展专业建设、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等,促进受援院校的改革与创新;帮助培养教师,派出骨干教师到受援方挂职锻炼,开展专题报告会和学术讲座,邀请对方教师参与优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开发、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帮助提高对方的师资水平;联合培养学生,发挥示范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接受对方学生前来实训实习,为对方学生提供职业资格考前辅导和认证考试,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我校自获“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以后,多次派员前往相关院校并接受这些院校前来开展教育教学和专业教学改革研讨。

3、建立友好帮扶关系,增进支援与受援院校互利互信关系。支援院校要杜绝老大自居现象,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措词,避免损伤受援方自尊的提法。如我院在与对方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时,协议书标题多用“对口支援与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目标表述是“为了贯彻……精神,加快我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我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水平,有效地发挥院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辐射、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协议书的对口支援内容提法为“共享发展成果”、“联合培养教师”、“联合培养学生”。协议书标题“合作”一词、协议书的目标表述和对口支援内容的提法体现了双方平等、各有价值、互惠互利,受援方比较容易接受。此外,对受援院校前来参观、考察、学习,要做到热情接待、友好招呼, 保持有礼有节,要建立兄弟般的帮扶情谊,增进支援与受援院校的互利互信关系,让受援方在双方合作中由衷地感叹双方合作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好。

三、受援院校应处理好的问题

1、转变观念,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要求帮扶。受援院校要认清示范建设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存在距离的客观实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固步自封中解放出来;要学会向先进学习,要学会借鉴已有的取得成功的本土的改革经验,要摒弃示范建设院校高不可攀的思想;不要停留在同一层面院校之间的交流之上,要向上看齐,要主动与先进院校联系,带队到先进院校考察学习,派出青年教师到合作的示范院校挂职锻炼,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要求帮扶。

2、克服畏难情绪,动员教职工融入支援院校掀起的教学改革热潮。受援院校以及其他普通院校要赶超示范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大到管理体制,小到教学教法,系统性地改革必然会“伤筋动骨”。受援院校要克服畏难情绪,要跟教职工讲清改革与否的利害关系,让全体教职工明白学校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洪流中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受援院校要抓住国家以及地方实施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有利时机,多方寻找有与本校同类专业的国家、自治区(省)级示范建设院校联系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选取示范建设院校拳头专业与本校对应专业开展对口支援与帮扶,通过每与一所示范建设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就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推动本院所有专业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成功开展对口支援的方法探讨

1、思想上高度重视。支援院校要高度重视对流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完成国家示范建设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树立国家示范院校的义务感、责任感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使命感,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对流的路子。如我校领导亲自抓对口支援工作,确定了对流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的工作方法;建立并完善工作机构,将对流经费纳入示范建设预算给予落实,确保了工作经费;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示范建设《任务书》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了各级项目组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各级项目组积极主动,加强与各合作院校对应教学单位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坚持“品牌输出”、“重在软件”的原则。各支援院校建设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搞硬件方面的支持,因此,应充分利用自身在软件方面的优势,输出品牌,带动受援学校的软件建设。我们在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与受援学院交流,共享我院最新发展成果,促进了受援院校的改革与创新;联合对外开展招生宣传,扩大了受援院校的知名度;派出骨干教师参与受援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增强了受援院校的专业建设能力等。

3、探索工作新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对流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开展对流工作中,既要讲无私奉献,也不能回避存在竞争的现实,要积极探索“双赢”的途径。我校从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的高度,把对流工作与构建高职教育联盟结合起来,以构建泛北部湾高职教育联盟为目标,通过开展对流,加强各合作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了凝聚力,为下一步校际间的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和共同做大高职教育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强化教学单位(二级学院)的主体地位。开展对流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受援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将承担着主要的工作任务,因此,在开展对流工作中要注意强调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的主体地位。如我校,学校一级主要是负责校际间的总体合作事项,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并提供经费支持;在与合作方签订了协议之后,由我校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根据两个学院的总体协议与对方对应的系部签订具体协议,从方案制定、人员配备到方案实施,均由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负责。这样,既给了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主动权,也给了压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对流工作的灵活性。

第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诊断

Discuss on mechanism of education quality control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Xu Song, Li Yuewen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is necessary demand to actualize strategy develop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objective demand developing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basic concepts were definitely defined, such as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control, control subject, control object, control foundation, and the main points of education quality control were explained such as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treating, estimate and diagnoses, feedback and control, punishment and prompting.

Key words: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supervisory control; estimate; diagnoses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际背景看,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我国2011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1/10。究其原因,是我国的科技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和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对于提高我国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及企业生产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形势看,随着近十年来高职院校的持续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已蔚为壮观,但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有所下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甚至就业困难,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声誉,部分高职院校生源开始下滑,使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生存危机。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监控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学质量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满足个人与社会两方面需要的程度。而教学质量监控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及教学结果等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与预定标准的偏差,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及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进行调控,以保证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活动。

1 监控主体和客体

根据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高职院校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机构和个人都对其本身的教学或相关工作及其管辖的机构和个人教学或相关工作有监控的责任和权力,都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院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行政资产处、图书馆、二级教学系(院、部)、教研室等机构和院领导、管理人员、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等都是教学监控的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有宏观管理的职责,用人单位因使用毕业生而直接受教学质量的影响,它们也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1,2]。教学质量监控的客体涵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包括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和师资等教学条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等教学及教学管理基本环节,学生学业成绩、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教学结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按照学院组织结构分级进行,如教学管理系统可按照教务处-教学系(院、部)-教研室-教师的层级结构进行监控。处于组织结构中不同层级的监控主体、监控客体和范围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外部监控机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很难对其自身的状态和活动做出客观的监测和评价,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所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定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水平进行评估,促进高职院校的建设、管理和改进,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样,高职院校内部也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对其他机构和个人的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监测和评价,并促使其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调控,以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院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不可能也不必承担所有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其他机构或个人对自身教学活动监控职能的丧失或削弱。恰恰相反,院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只有通过促进其他机构或个人加强对其自身工作的监控,才能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院级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规范、指导和督促其他部门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监测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将监测数据和诊断结论反馈给院领导和相关部门,促使相关部门进行调控,并跟踪调控结果;定期组织对全院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形成评价和诊断性总结,并反馈给院领导和相关部门,促使相关部门进行调控,并跟踪调控结果;定期对各部门及个人的教学及相关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论报人事部门,作为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的依据,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作为学院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接口,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院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做准备。院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外部主体)、学院其他监控主体(本位主体)和监控客体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 监控依据

监控依据是指关于监控客体的质量标准或规范。监控主体只有依据它们才能判断监控客体是否符合要求。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准或规范包括生均教室面积及座位数、生均实践教学场地面积及工位数、教学设施设备维修响应及完成时间、生均图书册数、生师比、教师资质(学历、学位、职称、课题和论文数量)等教学条件方面的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内容方面的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及制(修)订规程、教学标准规范及制(修)订规程、授课计划规范及编写规程、排课规程、教学调度规程、教材征订规程、教学工作规范、学生学习守则、实验工作规程、学生实验守则、实习实训工作规程、学生实习实训守则、顶岗实习工作规程、学生顶岗实习守则、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及指导规程等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的规范;学生学业成绩、技能等级、就业率、毕业生平均工资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教学结果方面的标准。

教育行政主管理部门对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标准或核心环节规范一般都有规定,其他标准或规范可由学院相关部门来制订,但必须全面、合理、可操作。

3 信息采集与处理

信息采集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教研室可通过授课计划审核、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检查等方式采集教学活动信息;教学系(院、部)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审核、随堂听课、教学现场巡查、教学资料检查、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等方式采集教学活动信息;院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和教务处可通过教学现场巡查、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检查、学生信息员、网上评教、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方式采集教学活动信息。

从各种途径采集的信息有时需进行甄别、分类统计和排序。如,院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对从各种途径采集的学生到课率,可按授课教师进行统计平均,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参数;可按学生班级所在系(院)进行统计平均,作为各系(院)学生管理效果的一个评价参数;也可按授课教师所在系(院、部)进行统计平均,作为各系(院、部)教学管理效果的一个评价参数。

4 评价与诊断

监控主体需将采集到的信息与质量标准或规范进行比较,判断监控客体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评价其质量的高低。对于像生均教学设备价值、学生到课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之类的单一的监控客体,要评价其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往往比较简单;但对像教学系(院、部)的教学质量、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质量之类综合性监控客体的质量评价,则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如,针对一个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生均仪器设备价值、生均实践教学工位数、生均图书资料册数、师资力量等教学条件方面的指标;人才培养方案及制(修)订过程的规范性、课程标准及制(修)订过程的规范性、授课计划及编制过程的规范性等教学计划方面的指标;教材选用的合理性、师资配备的合理性、排课的合理性、人均调课次数等教学组织方面的指标;学生平均到课率、学生评教结果的平均值、专家评教结果的平均值、教师平均教学事故发生率等教学过程方面的指标;新生报考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平均工资、企业满意度等教学结果方面的指标;教师承担的教研教改、科学研究和教学建设项目数、人均教研和科研论文数、人均专利数等教研科研方面的指标。一般来说,教学系(院、部)应定期评价其所管辖教师和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质量;各职能部门应定期评价其所管辖员工的教学管理或教学服务质量;院级质量监控机构应定期评价教学系(院、部)的教学工作质量、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或教学服务工作质量。

如果监控客体的质量评价结果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监控主体需要对此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原因,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如,学生对某位教师教学评价偏低,可能的原因有课程结构和内容选取不合理、教学条件差、教师教学基本功差、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不恰当、辅导答疑不热心、作业批改不细心等,教学系(院、部)和教研室要进行分析、诊断,帮助当事教师找出原因,便于有针对性地改进。

5 反馈与调控

监控客体的质量信息及因此而形成的评价和诊断结论应该被反馈给相关机构或个人,相关机构或个人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以保证监控客体的质量能满足预定要求[3]。如,某个系的整体教学质量偏低,其可能的原因有教学条件差、教学计划和组织混乱、教师教学过程质量普遍偏低等。如果是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相关部门则要改善其教学条件;如果是教学计划和组织混乱,相关系则要规范教学计划和组织;如果是教师教学过程质量普遍偏低,相关系则要加强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调控结果要进行跟踪监控,以保证调控到位。信息采集与处理、评价与诊断、反馈与调控这三个质量监控主要环节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6 惩罚与激励

没有对不规范行为的惩罚措施,很难保证调控到位;没有对突出表现的激励机制,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对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活动中偏离教学、管理和服务规范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可有效遏制类似行为的再次发生,避免教学质量失控。对于不规范行为,视情节轻重可给予批评、剥夺晋升和评先评优的资格、经济处罚、调整岗位等惩罚。常见的激励措施有教学优胜奖、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及教学单项奖等奖项的评选。对常规教学、教学管理、教研教改、教学建设和科学研究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可以激发个人和部门创优争先的热情,促使其充分发挥潜力,改善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文璐,温勤能.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的构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80-83.

[2] 任晓静.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体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8):16-18,47.

[3] 刘亚轩.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24-25.

收稿日期:2012-05-30

第3篇

 

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紧随其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职业教育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但是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广大考生及家长对职业学校的认知还存在偏颇,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基本上是考分不高的学生的被动选择,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远远不够,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如何加大舆论宣传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职业教育工作者应重点研究和推进的工作。

 

一、设立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意义

 

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高职教育发展有目共睹,现有1300多所高职学校,在校生规模3000万人,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美国社区学院为特征的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学院为特征的CBET模式等发达工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实践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上的创新。

 

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称为中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了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先后在2006年立项了第一批国家示范校30所,2007年立项第二批示范校40所,2008年立项第三批示范校30所,并于2010年全部完成了建设与验收。在100所国家示范校基础上,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这100所院校目前正在组织建设和验收。通过上述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的建设,我国的高职教育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

 

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和理论创新目前仅限于职教体系内部,如何将发展成果推广到全社会,为广大考生、家长、用人企业所了解与接受,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是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国内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适时向社会推介改革的成果,但现阶段国内研究现状更多地是仍停留在高职本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改革内容上,还没有对改革成效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向社会推介,更没有开展深入研究找到如何进行社会推介的途径。

 

近些年,研究人员已开始尝试探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公信力建设的途径,提出了从社会自觉、高职院校内涵、强化政府作用、社会舆情宣传等方面进行建设,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形成高职教育社会认知不足、品牌美誉度差的主要原因,也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但是,没有制定出可供高职院校实践实施的方案和措施,更没有形成具体的可供直接使用的宣传推介材料。

 

设立“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已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及,并于2015年5月组织举办了我国第一个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并明确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为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从今年的活动周组织工作来看,教育部、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考生所在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都将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各地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如组织地方性的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职业教育发展成就展览,举办专题讲座活动等。

 

由于今年是第一届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社会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不同层级都急需一套有利于扩大职业教育活动周影响力的活动方案和书籍读本,支撑充实“活动周”的宣传内容。主动出击,扭转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陈旧固化印象,研究如何在全社会推介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探索提升高职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美誉度的途径及推广策略,面向普通考生和家长推出生动活泼的宣传介绍材料,充实“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内容,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活动周方案内容设计

 

2015年5月11日至17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要求各地以“发展职业教育 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以职业院校开放校园和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工作方案,但是,由于今年是首届举办,欠缺成熟的工作经验,职业院校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够,发动的时间也过于仓促,故本届活动在职业院校及全社会的影响有限,如何设计活动周的工作方案,充分发动筹备,让各方参与到活动中来,是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既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群策群力,提出合理建议。活动周方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设计:

 

1.扩大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目标人群。国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目的是扩大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力,这包括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也包括用人单位、社会媒体,在目前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误区,优秀学生不愿意报考职业学校,社会潜意识认为读中职或高等职业学校是中考高考竞争失利的被动选择,学生家长认为读职业院校后就难有成功的人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存在误区,这些认识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因此,活动周应针对以上各类人群展开宣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是高中毕业生,因此应面向初中、高中做好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借助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宣传,让学校也加入到职业教育活动周中来,加大对初中、高中的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宣传,并通过他们进行宣讲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鼓励学生主动结合个人的兴趣与特长分流到职业教育中来。

 

广大学生家长也是宣传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目标人群,学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影响,只有让普通民众理解职业教育,消除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才有可能促使更多的学生认识职业教育,报考职业院校。

 

广大企业作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他们能否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并吸纳毕业生就业,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让企业单位加入进来,形成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2.采用多种形式特别是新媒体提升影响力。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当前数字报刊、手机媒体、微信、博客等新兴媒体正在崛起,影响力在日益加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其中手机网民5.57亿,占总网民数的85.8%,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3.7小时,目前即时通信是我国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最高的,90.6%网民在使用即时通信;其次是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占比80%。

 

作为学生群体,基本上受主流传统媒体的影响有限,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这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开拓和占领这一新的阵地。传统媒体并不会很快消亡,同时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两者之间会出现融合和摩擦的现象是必然。

 

要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新媒体竞争是正确的选择。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体现为公信力强,而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这类活动,传统媒体要在内容及深度挖掘上发挥自身优势,而新媒体则可充分利用渠道的优势吸引学生及社会的关注。

 

要充分利用主渠道的优势,鼓励相关研究人员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推介的研究,编撰推介载体,编撰出版系统介绍职业教育的、面向社会的推介材料读本,按读者群体不同,分考生、家长、企业、社会等,设计普遍性问题,进行梳理回答,定位于通俗易懂的读物,力戒过于专业与晦涩,但又紧密结合高职教育近年来的改革发展现状,能够回答不同群体所感兴趣的问题,为学生(家长)报考升学、用人企业选人、社会评价高职院校服务。

 

3.有效运用宣传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尽管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宣传事件,但若没有恰当的宣传策略,就很难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严肃的宣传主题也应放下身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采用有效的宣传营销策略。

 

新时期以新媒体为主渠道、自媒体日趋发达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面向青年学生的宣传中,应找寻突破传统宣传方式的新思路,那种说教式的宣传方式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更不会引起媒体大众的关注,通俗地讲不能成为头条新闻,在当前新闻事件快餐式消费的状况下,应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娱乐新闻的营销方式,策划营销好职业教育,主动抢占新闻头条。

 

一方面,要借助活动宣传策略。通过举办与国家职业教育相关的能够吸引公众积极参与的主题文化活动或情趣性娱乐活动,来展示职业教育的形象,使公众在活动中接受相关信息的宣传策略,活动宣传的基本载体是“活动”形式,而不是媒体,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运行过程”,具有较强的策划色彩和设计色彩,应有主题,有情节,有开头序曲,有安排,有结束办法,表现出较浓的程序气息和谋略色彩。

 

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发动众多职业院校参与到职业教育活动周中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在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之前组织本地区的技能竞赛,在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期间进行决赛和颁奖;职业院校可以在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开放校园,让学生及家长有机会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办学发展情况;各级职业学校可以发动在校生在活动周的期间举办进社区、进企业的各种服务与培训活动,上述这些活动既要蕴含着理想化的文化境界,突出宣传职业教育这一主题,又要包融着娱乐性、游戏化的情趣,属于社会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和品位性的特点,才能深受公众喜爱。只有这样经过精心策划的公共活动,才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才会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题材,从而有效地扩大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影响范围。

 

另一方面是要做好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指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即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

 

在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充分借助事件营销的优势,有目的地推出一些事件、相关数据,从而构成事件营销的源头,如今年的北大男生退学读技校案例就曾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如统筹选定每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时间,2015年的上述报告实际时间是在6月中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安排在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集中,并安排适当的仪式,这样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起到更好的效果。

 

4.以点带面提高职业院校美誉度。整体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最终应以诸多独立个体院校的良好口碑形成,在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应宣传介绍本地区本行业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与办学特色,目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主要限于省内,因此应重点在本省范围内推广宣传若干所重点中职、高职院所,通过重点院校的带动提高整体职业教育的美誉度,而单个学校的美誉度提升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应以品牌专业为龙头,专业是职业院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专业是学生及家长评价学校的重要对象,以高职院校来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国现有高等职业院校1300多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各百所,但是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评价依然是平庸的、无差别的,特别是对优秀高职院校的了解非常有限,没有像本科中的211高校、985高校的较强的影响力,究其原因,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示范性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已基本走完了外延式的发展阶段,办学定位和硬件条建设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要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而内涵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建设好品牌专业,一所院校只有形成了一个乃至几个品牌专业,才能提升整个学校的美誉度。

 

学校应加强品牌师资建设。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要有一批既懂专业又精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每个专业要有一批能工巧匠构成专业师资的核心力量,特别是通过引进、聘请大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技师参与日常教学,并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建设一支具有吸引力的专业师资队伍。

 

应重点宣传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毕业生的质量水平是衡量办学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评价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最直接的观测指标,尽管很多职业院校办学历史还不悠久,毕业生还需要在社会上进行多年的磨炼才能暂露头角,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想在职场胜出也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在当今多元社会中,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职场精英,如何搜集挖掘职业教育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并广泛推广宣传,也是学校提升美誉度的重要内容。

 

三、结语

 

设立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是我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扩大职业教育在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是各级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抓手,更是各级学校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外在推动力,职业教育的相关各方应共同参与到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中来,制定有效的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方案,充实活动内容,扩大影响力,让职业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第4篇

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普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并开展了广泛的技能大赛,激发了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1)以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技能竞赛不仅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较量”,更是一次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不断淘汰、强化训练,接受教师悉心辅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形体礼仪规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找到了载体。2)以竞赛搭建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沟通。通过测绘技能竞赛搭建的桥梁,使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加通畅,学校教育教学也更加接近社会需求;专业教师与测绘行业企业专家之间的近距离交流,使指导教师的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理解,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技能竞赛促进了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过程的协调一致,使学生及时掌握测绘行业的最新动态,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测绘行业标准的对接[3]。3)以竞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了“双师型”教学团队。高校教师特别是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加测绘工程的背景。在测绘技能竞赛中,专业教师承担着选拔、培训、指导参赛选手的重要任务,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规范正确地进行示教。各高校为在测绘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计划地委派教师到测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了解测绘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技术流程、质量保证、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熟悉测绘行业企业的操作规范、工作职责、用人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测绘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将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通过参加工程实践,测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渐形成[4]。4)以竞赛引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测绘学科建设水平。测绘技能竞赛吸收了测绘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测绘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为创新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提供了切入点,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更加牢固。各高等学校将测绘综合技能竞赛与实验教学项目紧密结合,通过汲取测绘技能竞赛的规则和标准,对已有实验教学项目进行改造和提炼,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实验效果更加显著。根据竞赛的需要,各高校还不断提升测绘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规范操作规程,优化仪器设备配置的合理性,逐步建设成为测绘仪器设备先进,功能完善,集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基地,测绘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升[5]。

2测绘专业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的创新设计

目前,我国大学生测绘综合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对测绘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学生受益面较少、教师参与不足、竞赛主体单一和竞赛制度设计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影响竞赛的发展空间和综合效应,值得我们对竞赛机制进行思考与创新。1)创新学生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目前,省级以上的各类测绘技能竞赛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分配参赛人(队)数,学校只能按要求筛选一小批精英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然后经过反复实训再参加比赛,竞赛实际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表演舞台,大部分同学只能是旁观者。为了使竞赛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学校应针对不同竞赛项目,设置相应的校(院)级竞赛,逐步扩大培养实践能力和工程人才的覆盖范围。通过组织校(院)级技能竞赛,打破参与技能竞赛人数的限制。同时,学校最好能将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为选修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参加技能竞赛的同时完成学分,避免因竞赛加重学生负担。学校从低级技能竞赛中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与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这样做既能完成优秀团队的选拔工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扩大竞赛的影响力,并保证测绘学科技能竞赛的可持续发展[2]。2)创新教师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大学生技能竞赛的积极性不高成为众多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制约测绘技能竞赛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瓶颈。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教师参与指导竞赛活动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有关政策,制定规章制度,将参与竞赛指导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教师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对参与指导竞赛的教师实施专项激励政策。同等条件下,在晋职晋级、岗位聘任、出国学习、评优评奖、项目申请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涌现的先进个人或团队设置专项奖励。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指导竞赛的内在动力,形成教师从“要我指导”转变为“我要指导”的良好局面,真正地调动起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竞赛的积极性[6]。3)创新主办主体多元参与的共赢机制。目前,全国性测绘综合技能竞赛的主办主体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学会协会等,这些主办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很容易导致行政主导,使赛事失去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些具有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行业企业有主办竞赛的愿望和诉求,但是由于缺乏行政资源,没有权威性等原因,很难成为竞赛的主体,扮演着“赞助”、“支持”或“协办”的角色,在参与竞赛的力度、深度与广度上有待进一步挖掘。学校应根据测绘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裁判,请行业企业领导现场观摩,组织有关企业进行现场招聘等,使企业从“后台”走向“前台”,由“配角”成为“主角”。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社会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行政主管部门主导,测绘学科理论性竞赛由高校主办、具有实践特色的创业设计大赛由行业企业主办、测绘科普性公益项目竞赛由学会主办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共赢模式[7]。4)创新竞赛制度设计的动态机制。技能竞赛是一种评价制度,旨在通过竞赛评判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指向性意见。大赛就是指挥棒,大赛比什么、怎么比,对测绘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8-9]。然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决定了测绘技能竞赛制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目前,全国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和职业院校达120多所并覆盖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测绘教育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大赛的竞赛制度提出了挑战。管理部门应总结和汲取各类大赛的成功经验,在竞赛层次上,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全省有大赛”的梯级分工;在竞赛体系上,构建“基础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竞赛体系;在竞赛内容上,将单项比赛与综合比赛有机结合,加大专门型人才的选拔和激励力度;在竞赛评价上应实行“多证书制”,如奖励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证书等,使技能竞赛的活力和时效性不断增强。通过技能大赛的制度创新设计和动态调整,引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企业发展[10]。

3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一、区域对旅游人才需求的现状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区域合作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旅游要发展,专业人才是保障,而目前我省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长期处于匮乏状态,2019年招生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被厦门、武夷山、龙岩、漳州等地区教育部门列入正面清单的专业。近期,笔者对近三年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结合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及专业自我诊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改善其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2007年学校创建时就设置的专业,至今已有11年的办学历史,共培养了9届毕业生共计418人次,目前在校生有309人,专兼职教师20人。在实训条件方面:拥有6个校内实训室,校外的合作企业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在内的有12家,凭借以上校内外实训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教学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立足漳州、面向闽南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具备旅游景区讲解员、旅行社导游、外联、计调,高星级酒店服务员、领班、主管等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大学三年期间,经过2.25年在学校和0.75年在企业的共同培养,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企业员工。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目前,累积获得了国赛三等奖1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的好成绩,对近三年的毕业生进行调研,专业的对口率达到65%,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薄弱、职称、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近年来,随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数的逐年增加,师资队伍迅速庞大,但是对师资的培养速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增长速度,总体来说师资队伍薄弱,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二)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不少,但是不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招工,而非真心实意的想与学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学生要赴企业实训的话又受到交通条件限制、安全等各方面的影响,致使校企合作不够密切,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旅游管理专业完整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少,截止到目前只有一门校级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茶文化旅游设计》比较完整,其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据我们对近三年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酒店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而我们有些毕业生呈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能很好的适应酒店对人才的要求;再者,有不少的毕业生无法忍受从基层做起,而转行,使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付诸东流,从事旅行社业的毕业生也反馈,在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运用不上。

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思路

在产教融合下,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从人员共通、人才共育、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等4个方面搭建校企合作。(一)外引内培,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措施。1、引进师资。近一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利用天福集团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陆续从嘉南药理大学聘请了3位老师来给旅管专业的学生授课,我校年轻的老师采取跟班当助教的形式进行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2、校企人才合作互聘。校企共同搭建互聘共培的合作平台。通过平台,使得校企双方人员形成“劲往一处使”的状态,构建“双赢”的良好局面。在“互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派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也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要求青年教师能参与企业项目或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等服务,以保障企业运营目标的实现。3、鼓励老师继续深造。目前任教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总体学历偏低,硕士学位以上的老师比较缺乏,学校应加大投入对师资的培养,使用各种政策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和学位,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提升师资的社会服务能力。(二)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了产教融合。1、校企共同建立良性的合作机制。探索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合作。成立由校企双方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校企领导机构,围绕合作领域,定期研究发展规划、企业用人需求、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事项。2、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建设“校中厂”。学校和企业在校内共同建设“准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在校内实现“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解决企业场地不足和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双重问题,真正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二是建设“厂中校”。企业直接建立教学基地,并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给予学生“同工同酬”的待遇;为学生组建标准课室,以供顶岗实习的学生晚上学习理论知识,以此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同步提升。3、校企共育人才。(1)校企共造技能大赛。校企联动办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的对象针对学生和员工,让正式员工和“准”员工同台竞技,大赛的评分标准要能对接企业标准,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包括评委在内的人员都由学校的老师和企业骨干共同构成,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2)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总的教学课时不变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时间,到企业实训,参加企业岗位实践,通过“工学交替”形式完成专业实训。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到企业技能提升训练,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企业文化与制度,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转化,加强技能的实战应用,培养职业能力。(3)校企共同完善实训管理。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训期间的安全问题以及外出实训效果,学校和企业要对接好,做好实训内容的计划安排,校内外指导老师的安排,实训过程考核、最终成绩考核,以及最后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训总结。学生外出前,要求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以及实训承诺书,全方位保障学生在实训期间的安全问题。(三)借力超星平台,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将教材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再适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引进的超星泛雅慕课教学平台,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及教学资源库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考导游资格证和其他专业核心的课程,应在平台上创建课程、内容共享、要跟踪学习过程并控制、在线测试和作业、线上进行交流互动、成绩评测和学习成果反馈等教学流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推进考试方式的改革,摒弃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推进超星平台在线无纸化考试,模拟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环境,助力学生考证。(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校企共同育人才能让我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老师不能再用过去的知识,来培养现在的学生,让学生去适应未来,而应该要不断的更新知识,甚至要传递有前瞻性的行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五、结语

心存世界,行者无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道阻且长。教学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根本;结合学校发展的定位以及资源优势来建设专业的特色是关键;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同时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赵爱华.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第6篇

1.区域职教资源整合是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上强调,职业教育要重点做好包括“教学资源”在内的“十个衔接”,目标是“力争十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其构建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职业教育学制体系、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体系、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职业教育资源体系等。其中,职业教育资源体系是一个大的范畴,其关键是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它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基础,包括区域内的各类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等,是现代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要素。

2.区域职教资源整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均衡与优化发展的必然路径

职业教育要用优质的教学和服务来赢得社会的公认,就必须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发展。现阶段,区域职业教育面临着内涵提升速度缓慢、职教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发展失衡、办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通过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职教资源能够及时、平等地在各资源需求者之间高效的流通,使得职教城内、同一地区或地域内的各类职教机构都能够有效共享资源。职教资源整合是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和共享的前提,是进一步建立大职业教育观和大职业教育体系,拓展职业教育的资源功能与社会功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均衡、优化发展的必然路径。

3.区域职教资源整合有利于全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区域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单元,职业教育资源是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基础,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加快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和全面发展。首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有利于缓解当前职教资源短缺问题,创造出规模效益。当前职教资源分布零散、不均,在追加职教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整合一定区域的教育资源能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形成集成优势,从而发挥更大的人才培养效益。其次,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有利于区域职业教育的校际协同发展。一定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互相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实训实习基地、开展师资交流等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区域职业教育校际协同发展联盟,从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率,形成区域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二、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

1.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理念

理念决定出路。从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报告中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和“现代”两词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要求各级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职教理念。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各类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这种发展多带有粗放发展的影子,如在职业教育资源体系建设方面,过多注重“买”和“建”,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现象严重,缺乏资源整合的意识和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资源总是稀缺的,决策者应该做的是根据区域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资源整合途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相应的,区域职教资源同样具有稀缺属性,资源建设不能单靠追加投入,况且在现阶段,教育投入相对有限,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命题是,如何在资源约束下寻求其效益的最大化。由是,职教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目标。因此,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要有资源稀缺意识,增强对资源整合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也是发展,资源整合力也是发展力的思想理念。

2.探索创新符合区域实际的职教资源整合途径

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的创新工程。首先,我们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区域教育资源整合的宏观布局与调控工作。只有充分摸清了区域内职教资源的现状和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出问题之成因,研究出解决方案。第二,要建立健全职教资源管理体制。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体制的规范与引导,健全的职教资源管理体制有助于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有助于从宏观上审视职教资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全局性问题,有助于职教资源整合中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三,合理规划学校、企业和产业空间布局。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和产业的合理布局不但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学校、企业、产业的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同时还有利于学校、企业和产业形成紧密联动,实现三方共赢。第四,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资源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就必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发展,努力提升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建立因地制宜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开展职教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有利于节约教育投资,而且可以让教育资源过剩的区域分担起教育资源紧张区域的压力,闲置的教育资源得以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共建可以形成资源的集聚合力,共享可以缩小资源丰裕地区与贫乏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发展。现阶段,建立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和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制度,保证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经常化与高效化。其次,学校一级应把加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作为一项长期的和基本的工作来落实,把职教资源的共建共享纳入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体系当中。第三,各地产业园区、各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与团体应承担起加快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为区域职教资源共建共享出谋、出策、出力。第四,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应建立起科学的激励机制。如把职教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纳入其政绩评价范围;把学校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园区、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键做好职教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立足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立足于职教资源区域配置不均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配置职教资源,做好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一是要加强政府的教育统筹,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争取国家下放、授权教育方面的审批核准等权力。一方面必须加强省级政府对省域内高职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协调的决策权;另一方面,省级政府应树立起适度宏观控制的职教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对教育大包大揽的做法,将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做适当转变,做到“抓大放小”,实现从直接干预到间接管理、从微观操控到宏观管理的根本转变。

二是以地市为主统筹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做好区域内中职、高职教育的衔接与协调发展。地市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受益者,地市一级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在职教资源整合与推动中高职衔接上起着关键作用。地市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主要是要解决好区域职教资源缺乏规划、布局分散、效率低下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是一个关键点,当前需重点做好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与衔接工作,即适应区域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高职专业结构优化布局,整合与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整合与衔接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体系。

三是优先做好城乡职教资源的配置均衡,加快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农业农村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农民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农民的需求旺盛,并且潜力巨大。农民职业教育是针对农民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而职业农民则是一种新的职业类型,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县乡一级农村职教资源短缺和职教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往往面临着“无米之炊”的窘境。十提出要“办人民满意教育”,这就要求把教育公平置于首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现阶段来说,重点就是要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农民职业教育有活水之源。

四是要整合信息化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职业教育。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资源是现代教育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信息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具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存储高效、传输快捷、使用方便等优势,非常适合开展远程网络教育。随着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应积极开办社区网络职教中心,实现职教资源的“登门入户”;各县、乡也可以通过就地设点开班和数字虚拟课堂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和农村短期职业技术培训。

三、总结

第7篇

论文摘 要: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去专业化倾向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发展路径受限制等发展困境。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深层次分析探讨了阻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因素,提出建设完整长效机制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对本科院校而言,建立一支专业化、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但由于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转制升格而来,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职业发展、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刚起步阶段,普遍缺乏一支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这不仅制约了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的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分工的必然指向。但新建高职院辅导员队伍在政策制度配套、职能定位、专业化素质与能力、专业化途径探索等方面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具体深入到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世界,一些问题和矛盾凸显,在困境中难以前行。

一、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新建高职院校还没有达成共识,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

首先,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演变而来,还有部分学校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学生并存,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仅停留在管住学生,确保学生不出事,保持学校的安全稳定这一层面。其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建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实验实训场地等因财政投入不足受到很多的限制,难以腾出资金来加强辅导员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工作。

1.辅导员岗位职责界定不明,辅导员权益的制度保障有待健全。

已有文件和学校制度规范侧重对辅导员自身素质的要求,却缺少对辅导员权益和义务的清晰划分,再加上新建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不完善,辅导员受学院党委、系部党委、校团委、学工部等多头管理,层次关系与隶属层级不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能不仅包括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等主要工作,而且包括思想教育、宿舍管理、奖助等工作,还承担机关部门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传达各种通知、制定众多表格、统计各项数据等耗时又费力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辅导员身心疲惫,辅导员权益较之于专业教师、行政人员而言明显缺乏保障。

2.对辅导员重使用、轻培训。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的培养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专任教师都有接受培训的机会,但在实际情况中,在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辅导员培训中,培训人员的比例投放和培训内容都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主。新建高职院校绝大部分辅导员均认为没有“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新建高职院校条块分割比较严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不够,各部门、各专业队伍之间资源整合还存在认识不足、制度制约的情况,存在有意无意淡化对辅导员的培养提高的现象,往往以例行会议代替专题培训,更缺乏校外的培训机会,这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视野。

有些新建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的辅导员培训工作无论是岗前培训还是在职培训,都主要是进行知识性内容的培训,并且缺乏明显的高职教育针对性。在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考核评估方面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科学体系。因而,很多时候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却没有达成相应的培训目标,致使现有辅导员在专业素质上良莠不齐,阻碍了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二、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辅导员队伍去专业化倾向明显

辅导员岗位人员专业来源极为广泛复杂,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使得普遍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辅导员很难产生职业认同,根本不愿意进行专业化或专职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辅导员因专业门槛低、考核方式相对简单而成为毕业生的“必争之地”,新建高职院往往对于辅导员专业并无明确的专业要求,最终造成辅导员从业者多学科专业集聚的现状。同时,专业化要求辅导员职业成为可终身从事的事业,但求职的研究生当中很多人通过应聘高校辅导员岗位进入高校工作,其职业规划却是将辅导员作为通向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岗位的敲门砖,辅导员工作成了这部分老师的过渡性工作。

辅导员阶层身份尴尬,缺乏职业价值感是辅导员队伍去专业化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整个社会职业系统中评价并不高,处于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边缘地带”,处于高校生态系统的底层,学生认可程度低。辅导员个人价值认同上依然认为自己是“救火队员”、“保姆”,辅导员缺乏内生的职业热情,使得国家和学校辅导员政策的外推力降低,不能顺畅推进专业化进程。

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专业研究欲望和能力不足

首先,辅导员要完成大量随机性很强、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多重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不知所从,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无力去做本该是职责范围内、对大学生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辅导员的工作以“烦”为最显著特点,而不是“难”。辅导员自认只是学生管理员,不用深入学习和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创新精神,直观模仿有经验的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注重深层的内涵挖掘,不注重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削弱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专业研究能力反映专业建设的成熟度。一般对于某职业而言,专业能力包含几个方面内容:专业的研究队伍(人)、专业的学术机构(如协会)和专业的研究平台(如期刊)等。对应这些条目联系实际来看,当前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研究能力非常欠缺[3]。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老师基本没有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机会,极少订阅相关期刊和参与各类课题。

四、发展路径受限,辅导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已经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说明辅导员在职务的晋升方面可以走两条路:一条走行政职务晋升道路,另一条走专业技术(教师)职务晋升道路。然而选择行政职务,会因行政职数的限制而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如选择专业教师:第一,转岗非常困难,第二,很多辅导员的理想选择是在岗位上工作满一定年限后,从事原专业教学或研究工作。但现实中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都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这一职称系列,未来可以选择的从事专业教师岗位也因职称和岗位性质的延续性而局限于“两课”等德育教师类岗位,而辅导员专业是教育学、理工、体育类的辅导员为数不少,转岗为德育教师意味着需放弃所学专业。若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道路,专业化的辅导员则可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进行评聘,这就需要“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虽然教育部已出台相关要求,但对于新建高职校院来说,要独立设置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发展路径上的种种艰难选择最终成为阻挡辅导员专业化的隐性顽固力量,直接导致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

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成功实施,要求院校党委真正认识到辅导员专业化的重要意义,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进程中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物质保障,同时有赖于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如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相应的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以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成绩为标准的职务晋升机制,结合其工作特点,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规范和综合考核体系,等等。

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一次最大的转型进化。对新建高职院校来说,这个过程更为艰难曲折,要顺利而不打折扣地实现这次转型,需要对现实问题的理性审视、对价值理念的超越提升和对制度安排的智慧把握。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工学结合的“321”课程开发的构建

“321”课程开发是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321”中的“3”指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该课程开发中的三种能力培养阶段,即专业基本能力阶段、专业核心能力阶段和综合职业能力阶段。“321”中的“2”指能力从构成到生成的过程,课程开发提供给学生的两个平台,即技能大赛平台和创新大赛平台,从总体上把握技能、理论、价值三个因素,给学生锻炼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321”中的“1”指面向全体学生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即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组织学生参加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结构图见图1。

1.三种能力培养阶段

我们通过定期到企业调研,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团队与行业专家共同商讨,确定以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的辅助设计和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六个职业岗位并分析主要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解出培养专业基本能力的工作任务、培养核心能力的工作任务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

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系统设计课程载体,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的“做”去实现,以实现在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知识。如根据电子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分解,将电子制作课程融入《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以项目为中心,先提出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讲解需要的理论,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实例,在一个项目中完成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过程性训练很重要,但孤立重要“点”的技能训练也必不可少。我校在一年级、二年级安排为期两周的技能实训周,强化学生技能基本功。具体安排如表1。

通过这些“点”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识读电气原理图、阅读工艺文件的能力,熟练掌握插件、贴片手工焊等焊接技能,会操作仪器设备,能连接仪器仪表与被测电路,会用仪器设备进行电参数、电路性测量,能进行测量数据处理。能熟练使用常用电路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电路图、电气工程系统图和电气控制电路。

二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在有效实施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我校以开发综合课程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的载体。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项目培训,开发了五年制高职学生专用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实例教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等校本教材。校企合作开发了包括SMT综合课程、遥控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气照明、供电技术、PLC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维修、电源综合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模块的专业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体现了“三融合”,即项目与核心能力相融合,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项目与专业方向相融合。

三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以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我校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南京地区企业合作的实际、学校发展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总结出立足“三个结合”,即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学生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实习就业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构建了校企共赢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多赢。实践证明,该方案运行效果好,社会及家长认可度高,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

2.两个平台

一是技能大赛平台。我校每年以学校技能节为起点,动员各教研室结合专业、结合南京市技能大赛项目,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比赛项目,为南京市技能竞赛的选拔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技能竞赛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甚至国赛集训。通过五年的技能竞赛实践,教师把大赛的要求与相关课程、教学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创新大赛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创新制作成果,我校组织学生从生活的技术、身边的技术、生产的技术思考,以拓展专业核心课程,由学生“创新社团”统筹作品开发,组织专业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认真选题,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调试技术参数,连续两年取得了好成绩。

3.分阶段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如果说技能大赛和省创新大赛给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舞台,那么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成果检验的场所。中级工鉴定安排在第5学期,高级工鉴定安排在第8学期。根据这样的设置,相应开设了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与数字电子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与电子产品设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培养了职业素质。

二、启示与思考

一是系统开发专业综合课程的课程意识。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时代,职业教育的受众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青少年。他们不太善于用符号去思考,而乐于在具体情境或氛围中通过“行动”来学习。我校开发的专业综合课程就是满足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载体。这种载体的设计在内涵上含有原来所要传递的知识信息,在形式上通过项目、任务、案例等的“做”去实现,达到获得技能的同时习得相应的知识。专业综合课程是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开发的,它在开发时就注意体现项目与核心能力相融合、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项目与专业方向相融合。目前我校已经开发出SMT、遥控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气照明、供电技术、PLC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维修、电源综合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模块的专业综合课程。学生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有能力实现从“有饭碗”到“好饭碗”,进而获得“新饭碗”。

二是努力打造优秀课程团队。优秀课程团队是完成该案例的重要技术力量。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进程与质量,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作用,开展教学研究、技术革新和社会服务。学校从三方面给予支持。第一,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该专业师资在年龄、学历、职称上做到分布基本合理,师生比1:16。第二,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深化课程改革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如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市级培训,职称评聘优先。第三,建立课程团队展示平台。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每年认真举办课改论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公开课评比、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扩大综合课程的影响力,提高课改的成效。

三是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是该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我校自2005年省级实训基地的启动建设以来,大幅度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有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我校目前可以提供给该课程使用的实验实训基地有SMT生产工场、电工实习车间、单片机编程中心、气动与液压实验中心、传感器实验中心和博士西门子生产车间等。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了专业教学与企业零距离、与实际岗位零距离,项目教学、主题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得到落实。

四是探索工学结合的评价机制。在该课程开发中努力探索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我们加大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如探索专业实践课评价标准和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标准的研究。改革对教师的传统评价方式,持续开展校内优质课堂评比,改变评课的形式主义,要求在评课中找问题,开展评课案例评比等。改革对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电子产品制作、电子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作品演示和作品评价等评价方式。

三、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贡献率、服务力的必然要求。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如充分使用财税杠杆,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免税、补助措施,调动骨干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积极性,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共赢的机制。行业企业的指导与深度参与是该模式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关键。

第9篇

关键词:中职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陈效民(1955-),男,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估、教育管理等;胡兰(1983-),女,湖北黄冈人,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业与成人教育评估所项目主管,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评估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68-05

保障专业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职业学校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推动学校依法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学校在主管单位的统筹领导下,自主设置专业并强化专业质量控制,评估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与质量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规划指导和监控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改革举措的有效实施,保证了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基本达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能力和水平均衡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专业是中职校的重要支柱,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反映了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1]

2005年秋季之前,上海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主要以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沪教委职成[2002]32号)为依据。上海市教委委托专业评估机构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对学校新设专业的资质进行事前审批,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的需求和全市学校情况,全面调控全市的专业布局情况。

从2005年秋季开始,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上海市教委印发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修订)》(沪教委职成〔2004〕28号),规定“从2005年秋季新学年起,新专业(专门化)设置都改为学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设置专业的备案制。市教委将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指导与服务。[2]”此阶段,学校及其主管单位的自明显扩大,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紧跟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0年,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并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上海市以此为契机,依据教育部要求,完成了对仍在招生的所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调整更新工作,自2011年秋季开始启用教育部新版专业目录。

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加强本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在专业目录调整更新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圆满完成,调整后的专业在一、二、三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3%,19.89%,78.68%,[3]三产的比例较为适当,基本适应当前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上海未来产业布局结构更加吻合。同时,通过此次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工作确定了156个专业(点)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并将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精品特色专业,进一步提升上海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为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提供示范,在全市起到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总之,上海市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学校面向市场,在主管单位的统筹领导下,自主设置专业并强化专业质量控制,评估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与质量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规划、指导和监控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质量保障体系。

二、上海市保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改革和发展,上海市在保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方面形成了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三角形”关系:即(1)政府职能转变,承担宏观管理、调控与指导的职能;(2)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学校办学自不断扩大,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学校承担自我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责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3)专业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主要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评估承担,更具有科学性、专业性,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学校提高质量服务。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外结合体系。

(一)从直接管理到宏观调控、指导、服务,提高有效探索

专业管理和调整机制对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管理和调整机制经历了从事前审批到自主备案的嬗变。以2005年秋季为分界线,前一阶段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设置、调整的直接管理;后一阶段采取学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设置专业,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从全市层面宏观调控专业结构与布局,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转变之后,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扩大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自2005年秋季起,上海市探索实行新设专业备案制,学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面向市场,依法自主设置专业。学校在进行充分的行业及市场调研基础上,对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论证进行教学设计,并要求具备开设该专业所需的师资、实训等基本条件后才可开设新专业。学校专业的设置、停办等均实行备案制,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扩大。

2.依托专业机构,拓展服务工作。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更多的是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将专业设置的标准、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评估和专业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等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开展,负责研发相关评估检查标准和实施方案,以及组织实施相关评估工作,为学校提供更多、专业性更强的服务。

3.联系行业、企业,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行业、企业历来是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重要参与方,并随着备案制的实践,其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早在2005年开始实践备案制之初,及要求学校需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作用;2010年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更是明文规定“学校在主管部门统筹领导下,建立由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教育教学、职教研究和课程理论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依据本实施《细则》,定期研究和规划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并负有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责任。[4]”由于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学校专业面向社会、应对市场的能力。

(二)从强调结果到加强过程监管,确保专业教学质量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经历了从强调结果到加强过程监管的发展过程。上世纪末,专业教学质量的体现和测评主要体现在一些显性因素上,如专业的招生情况、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就业率等。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过程监管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化。自实行备案制以来,为保证新设专业的教学质量,市教委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印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自主设置的目录内专业、目录外专门化开展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7〕25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设置专业(专门化)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通知(沪教委职〔2008〕30号)》,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开展常规性、常态性的新设专业中期教学质量检查评估。规定:新设目录外专业需在开办两年后接受检查评估(包括材料评审和实地评估),新设目录内专业需在开办后有一届毕业生时接受检查评估(材料评审和实地抽查),检查不合格的专业需要进行整改或者停办,并相应减少该学校下一年度备案专业的数量。

新设专业中期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由市教委统筹,由市教育评估院负责标准和实施方案的开发,并组织实施。自2007年以来,该项评估工作得到上海市中职学校的广泛欢迎,一方面通过学校自评,自我进行阶段总结,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谋求改善之措施,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在学校办学常态下,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经常性评估,检查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基本条件来了解专业教学质量,促使学校在专业开办与建设的硬件、软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这样在指导帮助学校提升专业教学质量,规范学校专业设置和管理,及时诊断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反响。

(三)从关注外延到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近年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历经了从规范设置和管理、专业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到关注专业内涵建设的过程。为改变一些学校专业设置随意性大、学校专业过多、专业跨大类过多、资源不能共享、专业特色不鲜明等状况,重点实施了多项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有效措施。

1.推动课程教材改革,注重专业内涵建设。课程教材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1996年起,上海进行了历时八年的被称为“10181工程”的中职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培养的人才素质和类型规格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总结“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进一步深化中职课程改革的帷幕,形成了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004年,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4〕21号),提出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八个项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八个项任务:(1)优化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制定语文等六门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相关示范性教材,积极实施分层教学。(2)优化专业教学,开发汽车运行与维修等50个专业教学标准,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开发20门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4)重视学校主体地位,命名10所“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示范性实验学校”。(5)实施“一纲多本”,丰富教学资源,构建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新机制。(6)实施综合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智能”评价体系。(7)结合实际开展研究,为课程教材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8)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明确职责,确保课程教材改革深入展开。

此次课改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创建和评估为抓手,通过评估,遴选出一批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学校的排头兵和试验基地,引领全市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开展,使课改的内涵更加丰富、范围全面扩大、辐射功能持续增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最终遴选出来的16所学校成为本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示范基地、课程教材改革成果的展示窗口和课程教材改革师资的培训中心。“特色校”的遴选基于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弘大背景下,通过“特色校”建设,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也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2.开展精品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估。精品特色专业建设是重点专业建设的深化和发展,也是上海市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工作中的一个项目。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精神,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沪教委职〔2009〕30号)提出的“继续进行重点专业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基本质量和规范,开展精品专业(点)、特色专业(点)和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上海市目前已经启动精品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估。该项工作在重点建设专业的基础上创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精品特色专业,其建设与评估旨在进一步提升上海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提供示范,起到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也是未来三年内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3.学校内部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组成,上海市在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同时,各学校专业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随着学校质量意识的提升,学校越来越重视专业教学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且目前呈现出以下特征:(1)成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督导部门。一直以来,多数学校的教务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专门的教学质量督导部门的成立,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日趋成熟的重要表现。(2)以专业为单位,建立了多元化的教与学的评价制度与机制。(3)学校内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许多学校都在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科学性。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给评估工作带来的便利和科学性。在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外部质量保障方面:除在专业相关的专项评估中采用网上评估和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之外,还开发了两个常规评估和管理项目的网络资源与评估系统:《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动态数据库》和《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设专业备案系统》。前者是为了适应中职校对市场的发展变化的灵敏性,更好的掌握全市专业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学校发展提供服务;后者不仅为全市专业的设置提供了统一的平台,也为学校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科学性。在内部质量保障方面:已有部分学校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公司开发了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系统,学校管理者和专业教师都参与使用,提高工作的效率,也更为便利的运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带来的便利。

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展望

(一)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初步构建

当前,上海市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内外结合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市教委不再直接管理和监控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而是主要承担宏观的调控、指导和服务职责,将相关的评估和管理业务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组织开展;并牵头建立了由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教研机构、教育评估机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的管理与规范、专业布局的规划与调整、专业教学质量的指导与监控、专业品牌的建设与推进。(2)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接受政府和学校委托,开发相关标准,组织实施评估业务,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3)行业企业及学校主管部门,统筹领导所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的需要及其变化,对所属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进行统筹与调控,及时设置和调停学校专业;(4)学校在主管部门统筹领导下,建立由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教育教学、职教研究和课程理论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定期研究和规划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并负有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责任。(见图1)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1)学校在主管部门统筹领导下,建立由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教育教学、职教研究和课程理论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定期研究和规划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并负有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责任;(2)学校成立专门的专业教学质量督导部门,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并配备专门的人员,专门负责学校的专业教学督导、检查以及相关考评工作。通过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和意见反馈渠道,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3)学校一般设有专业教学研究组,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同一专业的教师一起进行研讨、交流、合作,达到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见图2)

(二)未来上海市中职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思考

目前,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主要是在上述组织体系运行之下,通过专业相关的评估项目(见图3)达到外部质量监控的目的,内部质量保障则主要依靠各学校组织实施。未来上海市中职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立足服务,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的外部监控体系。实践证明,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部门的“有限”作用,依托专业的评估提供专业的质量保障服务,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给予学校充分的自,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作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应该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统筹、指导、专业服务、咨询等功能,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优质服务。不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保障专业教学质量,关注当前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如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保障等;同时,也要看到质量保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存在项目繁多,学校负担较重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各评估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整合。总之,既要确保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又要精益求精,减轻学校的负担。

2.重心下移,加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内部保障体系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各个学校的基础、管理模式、重视程度等不同,各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因此,需要成立全市层面的专门机构或者组织对学校进行指导,帮助学习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还需促进各学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形成真正的内外结合的立体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汉达.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2]上海市教委.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修订)(沪教委职成〔200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