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学的核心

时间:2023-09-03 14:57:29

导语:在经济学的核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的核心

第1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41-2

1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创新和创业的时代,创新与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1]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纳入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实践内容有必要遵循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要求,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有助于高校将专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单纯注重学习知识向更加注重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转变。

1.2 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全球高等教育日益竞争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已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尽管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在西方经济学这种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并不多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及时响应,也是对大学生需求的理性反应。[2]当今西方经济学教学所承担的基本使命已经远不止于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是在此基础上以经济学思维和创新创业思想为指导,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满足了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2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紧密结合现代教学理念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个体、团队和组织的决策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需要学生具有完整的经济学知识结构和经济学的素养,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的堆砌,将理论知识的接受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教师很少开发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做这方面的思考和表现。要达到打开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即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学生整体结构培养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孕育提供平台载体。

2.2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西方经济学是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得出相应的经济模型和基本原理。这些基本理论很容易被学生盲目地全盘接受,而忽略了前提假设。为了能准确和通透地认识所学的概念与原理,结合经济实际就显得格外重要。经济实际一则来源于学生亲自参与经济活动,二则来源于用自己或者身边参加经济实际的案例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哪种途径获取的实践经验最形象的莫过于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实例,因为它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最贴近也最感兴趣。例如,在机会成本的介绍中融入创业机会的选择,在边际和弹性的概念介绍中阐述创业产品的定价和销售策略的制定,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论述中描绘创业环境和分析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3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完善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多数教科书的概念和模型阐述过于理论化,结合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和热点经济评论非常欠缺,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真正学以致用的教育应当是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其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一则弥补一般教科书的不足,二则遵循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改革思路。①融入创新创业案例库。也就是在精简原来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模块的基础上,补充创业家们灿烂的创新思维与国内外丰富的创业实践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做很好的穿插融合,不仅加深对经济知识的理解,也完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例如,将西方经济学的产品理论、要素理论和国民收入理论与创新创业的机会抉择、资源获取、产业选择等内容结合起来讲解,在西方经济学案例讲解中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案例。②动态更新教学内容。鉴于经济现象变化多端,创新创业的实例也层出不穷,而教科书内容更新较慢,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上要及时更新,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形式和最新格局,有针对性地选取最新的创业家思想和创业家实践,不断引入经济学家从不同视角对创新创业分析研究的精辟观点。

3.2 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是完全的课内理论教学,而在当今的高校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资源。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成为组织者、服务者、咨询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调整上做努力。①组建学习团队。课前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组建成不同的学习团队,并根据各章节的经济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并分配各团队的活动主题。课堂上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思维的状态,阐述要讲解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意义,遵循专业课程的特点,辅之以鲜活的创新创业经济案例,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实际上也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力。接着,为学生团队创造一个能有效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邀请与本次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团队上台,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活动主题做展示。展示要体现出学习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与努力的结果。这期间的交流与讨论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最后,任课教师点评团队成果,点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团队学习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串联起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教与学的效果。②拓展无边界课堂。西方经济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的三尺讲台,更应该拓展到课外,搭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等等,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现实呈现,有更多的交流对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无边界课堂能让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获取专业知识,从而更高效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培养协作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3 改善教学评价

随着教学评价越来越多地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 教学评价的尺度将从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一元化樊篱中解脱出来, 走向更合乎教学实际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多元化阶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评价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展开,教学评价改善的关键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完善评价内容。教学评价内容除了考核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情况,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创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创新的思维,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还有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是否达到经济学课程的要求, 同时发现和挖掘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其他内容。②完善评价方式。以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主要依据卷面考试结果来评判,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课本内容的检验,是仅仅针对知识教育结果的考核。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探索、试错、创新等的行为无法评价。由此,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评价方式除了保留原有的试卷评价外,还可以开发创新评价表,评估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之后的创造力和影响效果,体现对方法教育和态度教育结果的考核。创新评价表的成绩同卷面考试成绩一样权重,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三部分综合而成。

参 考 文 献

第2篇

关键词:两岸合作;经济学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17-03

随着两岸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两岸教育合作成为两岸合作的重点议题[1],两岸高教界就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两岸应加强高教领域合作成为两岸高教界的共识[2~3]。对于两岸高校间应如何合作,学者与高教管理界也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如在研究课题上展开合作,共同的教育评鉴与证照考核机制、两岸教授共同指导研究生、两岸学位互认、相互招生、建立双联学制、与国外知名大学三方合作学制、举办短期研习活动等[2]。

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6月,是西安交通大学与郭誉森、胡春田等一批来自台湾中研院、台大等经济学名教授合作举办的教学与科研中心。金禾中心以培养具有坚实经济理论,熟练掌握宏观、微观、计量等现代经济理论的高级经济学专门人才,密切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开展研究为主要宗旨。自成立以来,金禾中心克服地处西部的劣势,团结两岸经济学学人,从两岸教授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起步,逐渐将教学和学生培养上的合作延伸至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阶段,并逐渐实现从教学合作到科研合作,从两岸合作到国际合作的跨越。

本文将系统总结金禾中心十余年来探索两岸合作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中的经验,为两岸高教界开展合作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式。

一、金禾中心在两岸合作培养现代经济学创新性人才的实践

在两岸合作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的过程中,金禾中心组建由两岸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核心课程大多选聘台湾地区优秀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并与大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辅导等方面密切配合,实现两岸优质教师资源的互补;在两岸学术交流上,在接待台湾各大高校师生赴西安交大交流的同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在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在双向选择基础上,选聘台湾和西安交大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同时针对指导教师不在学生身边的劣势,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论文写作过程的监控,以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论文的写作工作。

1.理念的共识。理念的共识是两岸合作的基础。金禾中心成立本身就是两岸学者对大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西部地区开发急需具有现代经济学理念的创新人才这个共识的产物。在成立之时,金禾中心就确立引进西方、尤其是美国比较成熟的现代经济学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专心治学的学术氛围,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学学术型人才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针对经济学日益数理化的趋势,在学校的支持下,研究生生源主体为具有良好数理基础的理工类保送生;针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经济学直觉不足的缺陷,我们将培养阶段前移,从理工类大二学生中招收学生进入经济学(数理经济与金融)试点班学习;针对大陆普遍存在以学生发表期刊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替代课程训练等培养环节的短期行为,重视和完善学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以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为考核学生的最终落脚点。

2.两岸合作的组织保证。金禾中心在成立之初就组建由两岸学者共同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咨询工作。如在充分了解、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济学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台湾地区现代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兼顾西安交通大学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选聘两岸优秀教师担任经济学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教学和培养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等。

3.两岸优势互补的师资力量。鉴于中国大陆在现代经济学教学上与国际一流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而台湾地区经济学者多有留学欧美背景的实际,金禾中心经济学核心课程的主体师资为来自祖国台湾地区中研院、台大、台北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中大、文化大学、政大等高校或研究机构,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或研究员。自成立以来,赴金禾中心讲学两周以上的学者年均达30多人次。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薛琦在接待金禾学生赴台访学时表示,台湾没有一所大学的经济系能像金禾中心一样请到如此多的名教授集中在一起给研究生上课。这些名教授在上课过程中一方面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科研实际讲授科研的基本规则和方法,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主流经济学知识和方法。

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了解现实是学以致用的基础,为此,金禾中心在课程中选聘两岸学者共同担任主讲教师。其中,台湾地区学者主要承担国际学术前沿部分的授课任务,交大学者则将授课重点放在本土化及应用上。在教学中,双方共同切磋、协商,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工作。同时,金禾中心不定期邀请国内的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专题报告,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4.两岸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金禾中心已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两岸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两岸学术交流。(1)两岸学术会议。自成立以来,金禾中心先后举办了第三届两岸金融论坛和两岸经济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并组织学生和教师参加台北大学等学校组织的经济学学术会议。(2)学术报告。我们针对台湾地区学者每年几十人次来中心授课或访问的现实,邀请在其中心期间做一二次的学术报告,并邀请其参与中心研究生自发组织的seminar活动。(3)组织学生赴台访学。在台北大学、中大等高校的帮助下,金禾中心每年组织二年级硕士生和博士生赴台访学一个月。在访学期间,除和论文指导教师交流论文写作、了解台湾风土人情外,赴台学生还将聆听多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台湾相关大学师生一起交流学术论文。(4)组织博士生长时间赴台参与学术研究。随着金禾中心两岸合作研究的不断开展,金禾中心积极选派优秀博士生赴台进行长期间的学习和研究。赴台的学生除选修中心无法开设的专业课程外,还需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

此外,金禾中心利用两岸优势的师资和学术资源,为师生提供与国际学术接轨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如邀请与台湾教授有科研合作的国外教师赴金禾中心访问和讲学,为学生提供大量出国学习的机会。

5.培养方案的落实与管理。针对金禾中心生源实际和现代经济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金禾中心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既注重科学性和前沿性,又注重在日常的管理中落实。具体的措施如下。

在课程方面,以研究生为例,我们将课程分为预备课程模块、高级经济学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其中,预备课程模块由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三门课程组成,两门中级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并为高级经济学的教学提供知识背景 [4]。数理经济学课程则是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核心课程模块由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构成,主要是为学生搭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平台,为精深研究打下基础。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产业经济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前沿,以开拓学生思维和增强应用中、高级经济学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并在选题、收集资料等科研基本功上得到训练,为随后的科研和学位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在培养方案的落实中,我们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国际前沿的介绍,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中国大陆实际。既注重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又注重发挥在课程辅导和习题训练中助教的作用。

6.学位论文写作管理。与课程教学过程一样,金禾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也多为台湾教师。这在有利于学生跟随台湾指导教师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金禾中心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从事高水平研究的措施,这些措施贯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与交大一般的招生方式不同,金禾中心在研究生第一年并不指定导师,由金禾中心进行统一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到第二学年年初,由导师和学生作双向选择,并进入科研和论文准备阶段,此时,台湾教师负责学生论文的选题、写作和质量,而金禾中心针对导师不在身边的不便,负责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写作过程的监控,如按专业方向组建由金禾中心本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讨论班,在每两周的固定时间要求研究生就报告其所读、所想及科研和论文的设想及写作,以此来激荡学生的思想,加强学生的科研压力;要求学生在研二赴台访学期间加强和导师的沟通,完成论文核心部分的工作;针对中心实际,将开题、预答辩与赴台实习时间通盘考虑,并加强学生中期考核和开题、预答辩和答辩流程的监控,促使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论文写作;指派金禾中心自有师资配合台湾教师完成论文的写作工作;严格实行论文由海峡两岸专家双方匿名评审原则和答辩专家委员会必须由海峡两岸专家共同组成原则等。

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金禾中心在两岸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约束金禾中心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少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中具有普遍性,本节将介绍金禾中心在办学实践中遇到与两岸合作培养创新性人才有关的困难。

1.国际化与本土化。经济学作为一门兴起于西方的社会科学,本土化与国际化是学科发展中永恒的矛盾。在两岸合作培养现代经济学人才过程中,如何兼顾本土化和国际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际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就学术和学生培养来讲,教师和学生来源的国际化、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学生培养和科研与国际主流范式相接轨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金禾中心在成立之初就订立国际化的目标,并从基础性的学生培养和科研与国际主流范式相接轨做起。如金禾中心在教学上引进国际先进的教材和课程体系,采取国际主流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重视学生的科研基本功训练,实现了和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作为血脉相连的兄弟,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较早,市场经济较为完善,其有益的经验是中国大陆发展市场经济的参考范本,不少授课的台湾学者或参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或对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研究心得,其实践经验对于年轻的大陆学子了解经济学及其现实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一种独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本土化体验,也是两岸经济学教育合作有优势。

因台湾地区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较小,关于台湾现象的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中能发表的有限,台湾地区的经济学者大多以研究欧美现象为主,与国际学术界联系紧密而本土研究不足。随着大陆经济的日益崛起,中国(大陆)现象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一些主流刊物关于中国现象的论文日益增加。这种现象促使大批的台湾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中国大陆,将教职转向中国大陆著名高校也成为台湾经济学界一种风潮[5]。与大陆学者相比,台湾学者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占据优势,其学术方向转向可为大陆的现代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在金禾中心任教的台湾教授中不少或对中国大陆经济现象有着一定的研究,或对中国大陆的经济现象比较感兴趣,这些台湾教授在金禾中心任教和指导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本土化创造了新的条件。

尽管两岸合作在学术研究的本土化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但毕竟熟悉中国大陆经济现象的台湾学者有限,在办学实践中,如何在进一步国际化的同时兼顾本土化,将是金禾中心未来不断需要探索的课题,也是两岸高教合作,尤其是社会科学界合作办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2.两岸高等教育界的进一步开放与协作。在金禾中心的办学历史中,曾经走过台湾执政时期两岸高教合作的低谷时期。随着两岸交流和协作向纵深发展,高教界合作的环境也得到优化。但从金禾中心的办学实践看,两岸的高教合作仍需要进一步开放思想。

随着金禾中心人才培养机制的逐渐完善,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学生、尤其是博士生,专业课程不足和指导教师不在身边日益成为金禾中心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最重要约束。

因博士生专业方向专深,需要相关专业课程的配合,但在金禾现有学生体量的情况下,为人数较少的博士生专门邀请相关专家开设课程面临资源和成本的双重压力。在台湾一些名牌大学,因体量较大和研究方向集中等原因,不少大学开设这些博士所需的研究生课程。因此,选派优秀博士生赴台湾地区选修相关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的理性选择。同时,与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不同,博士所研究的内容较为精深和前沿,为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业,需学生和指导教师间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而学生和教师分处大陆和台湾成为其中的巨大障碍。尽管金禾中心组织学术讨论班和要求博士生导师每年至少在西安两周等形式可以缓解这个困难,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金禾中心选派优秀博士较长期的赴台交流,以便于其旁听相关课程和与指导教师一起展开学术研究。但一个单位的能力有限,能支持的学生有限,况且选修相关课程与导师间展开合作研究也面临两岸高校学分共认等诸多问题。因此,希望两岸高教界能进一步密切协作,达成高教合作协议,消除两岸高教合作中的障碍。同时,大陆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所制定的公派留学计划等,能否在不违背祖国统一的前提下,资助学生赴台湾地区一流大学访学,以更好的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结论

本文系统总结西安交通大学在两岸合作培养现代经济学创新性人才上成功经验,如在取得理念共识的基础上组建由两岸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负责两岸合作重大事项的决策;利用两岸互补的优势教学资源,协作完成现代经济学课程教学;构建两岸合作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培养过程的监控等。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两岸合作培养人才在带来独特的本土化优势的同时,仍面临国际化与本土化兼顾的问题。在具体培养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两岸高教界需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立,闫炳辰.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奠定中华民族繁荣基石[J].台声,2007,(6):22-24.

[2]张宝蓉.发展与共享并举特色与卓越共创――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22-24.

[3]杨广云,王娜.共促互动新阶段的两岸高等教育发展――第六届两岸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59-60.

第3篇

一、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含义及并购重组中文化整合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企业文化?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成功适应外部环境和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享的基本假定(schein,1985)。陈国平、景奉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人们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地共享价值观、信念态度、制度和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组织特有的传统和风尚(陈国平、景奉杰,2005)。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诺斯认为制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它表现为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组织章程;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价值标准、理想信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指产权流转过程中的运行机理。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非正式约束。它不会像企业内部各种政策制度一样通过去个人化的方式来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按照统一的规则去行为,而是促使员工自愿地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使得员工愿意从事一些超出自己角色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公认的,能够促使所有员工自愿的从事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的非正式约束。

正如以上所指,一种制度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许多企业在单独干的时候,三个部分做得都很好,表现出企业发展快、效益增长迅速、全体员工干劲十足等。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想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时候,这三个部分就做得不是都很出色了。表现为“重两头,轻中间”,也就是重视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轻视了非正式约束。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并购以后比较重视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而忽视了文化整合。许多企业认为企业并购应遵循找寻并购对象初步协商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谈判签订并购协议开展整合工作的步骤。在实施这一流程的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组织整合是指并购以后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简单说,就是人事方面的调整。一般以并购企业为主体框架,吸纳个别被并购企业的高层进入管理层。资产和财务整合目的在于使并购后企业能保证在资产和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形象,以及资产和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协调一致,从而取得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对组织、资产和财务的整合都是不错的。特别是那些跨国并购的大企业,他们在本国基本上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都有一套成熟的组织、财务章程,并购时再加上专业公司的服务,这三个部分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的漏洞的。而出现漏洞的往往就是被大部分企业所忽视的非正式约束――企业文化。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软的,可以不去考虑,或者认为被并购企业是并购对象,类似于战场上的败军俘虏,所谓“成王败寇”,理应全盘接受并购企业的一切,而不去仔细研究双方的文化差异。其实,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若没有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配合,正式约束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当下,大多数企业对于正式约束都很好的基础上,非正式约束的好坏往往就会决定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就会决定企业并购的成败。

(二)对于文化整合往往过于机械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不同于正式约束。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习惯,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规定所能实现的。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恰恰就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文化整合时选择单一,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如前所述,在并购时大部分企业多从自身出发,没有考虑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采取“一脚踢”的方式,让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文化,造成并购以后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殊不知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则、习俗形象、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等等,这些不同都是每个企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的。

(三)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忽视内在文化的真正融合,在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大多看到企业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正所谓“旧貌换新颜”,给人一种好像是企业新人新气象,要有大发展的感觉。但这些表面上的整合并不代表着双方的企业文化就真正实现了整合。企业员工可能会在这些表面上支持企业,带上企业微章、穿上企业服装、同唱企业歌曲等等,但是否会真正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就很难确定了。因此,企业并购以后,最重要的是将新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所有员工从心眼里认同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整合的核心或关键点不在于统一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在于共享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化。

(四)在我国时常出现政府出面促成企业并购而非市场,容易造成企业文化难以整合的局面。企业并购理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从实际出发进行企业整合包括文化整合。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处于政绩的考虑,纷纷主观上促成企业并购,进行所谓的“拉郎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企业处于自身实际需要通过市场作用进行整合都会产生如此大的阻碍,何况让两个没有并购意识的企业进行整合呢?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将企业通过市场作用自发并购看成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将地方政府的“拉郎配”看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会克服企业主体的一些局限性,产生一些好的效果。但体现在文化整合方面,更多的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自身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主要有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偏好、有限理性、企业知识方面的短缺,并不能克服其他因素对文化整合的约束(虽然可能会降

低一些不利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另外,这种变迁虽然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但它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而一致性原则恰是经济效率的基础。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政府出面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困难的成本因素分析

对于并购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分析,现在也存在着许多观点,有的认为是价值取向的不同,有的认为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理性主义与情义主义的冲突以及企业员工心理上的焦虑与对抗情绪强化了冲突,还有的认为是经济利益至上而轻视企业文化等等。以上这些分析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文化整合难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从成本角度对企业文化整合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对市场的替代,是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是用一个长期契约来代替一系列短期契约,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谈到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要引出两种成本――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C1)和市场上的交易成本(C2)。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取决于它们二者,当边际协调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的时候(MC1=MC2),其边界也就自然明确了。再进一步讨论到企业并购,势必涉及并购以后的一体化及并购以前的专业化的问题。当企业并购以前处于自身发展时,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专业化,而专业化会使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降低,但相应会提高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而当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一体化,一体化会使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但却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因此,企业并购以后应当权衡这两种成本,以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为原则(MinTC=C1+C2)。根据该理论,当MC1=MC2时,总成本才会达到最小,这时企业并购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现在许多企业往往看到了并购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所以多数企业是本着这一目的而进行并购的。但他们却忽视了总成本中还有一个内部协调成本。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总成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而是一味的以乐观的态度看到交易成本的减少,却将协调成本抛之脑后。我们看到的企业文化整合的困难就恰恰出在了这个地方。企业并购以后,减少了交易成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协调成本这一部分我们应分解开来进行分析。组织、资产及财务等部分,企业并购以后往往都能很好的进行整合,这也为事实所证实。对于这三个部分,企业是能够较好地做到降低内部协调成本的。难就难在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容易降低协调成本或者说由于协调企业文化的成本很高,许多企业便将其进行简单化处理以及许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将其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其实企业就是没有看到并购除了降低交易成本这一点,同样存在着权衡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使总成本达到最小的目的。企业主观上不重视,在实践中任由其发展,势必造成在工作中冲突不断。甲企业的员工看不惯乙企业的员工,而乙企业的员工同样看不惯甲企业的员工,使得内部协调成本直线上升,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第二、文化整合过于机械化。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会看到要想成功整合双方企业文化难度太大,而这个协调成本因路径依赖也确实很高。就像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两个下属发生争执,想去协调但发现不好协调,他们每个人都各持己见,领导又不想为此费神,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简单了事,但了事之后并没有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所以许多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往往简单处理。第三、重形式、轻实质。其实也可以用第二点的原因去解释,只不过企业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点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罢了。第四、政府主导而非市场所为。政府主导的行为是走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又破坏了作为经济效率基础的一致性原则。这无非就是人为的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协调成本,除此以外,也许连交易成本都不一定得到降低。

三、企业文化整合的对策――市场主导、以人为本

所谓“市场主导”,就是要发挥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基础作用。企业并购应该是市场自发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在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到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应起辅助作用,具体就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为企业的并购建言献策,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使得双方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双方企业员工在文化整合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双方员工的利益结合点为基础进行文化整合。企业并购虽然有组织、资产及财务的整合,但最重要的还是双方员工如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1、在企业真正开始并购之前,要努力研究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在哪里,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往往也看到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但缺乏前期的调查研究,只是一味地为了文化整合而文化整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不清楚问题是什么而就去解决问题,那么这道题是否有解呢?所以,前期的调查研究相当重要。

2、把握好整合的时机。企业并购肯定会造成双方文化的接触甚至冲突,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文化的正向积累和反向积累。若正向积累占主导,企业会。慢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反向积累占主导,企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时机开始文化整合,坚决树立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只要企业明确了主流文化就立即将其向纵深发展,深入员工心中。

3、灵活掌握文化整合的方式方法。现在比较常见的几种文化整合方式主要有注入式、渗透式及分离式,具体选择哪种模式要视双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海尔往往并购那些硬件尚可但管理滞后的企业。在并购时,往往选择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以海尔优秀的文化激活对方闲置的资产,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双方企业实力相当,各自文化中都包含有积极成分,就应该选择渗透式。选择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双方企业取长补短,将每个企业的优秀文化都融入到新企业中去。当双方企业独立性较强,在各自的企业文化指引下都能取得良好业绩时,应采取分离式,在文化上相对独立、避免冲突,往往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4、号召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信念。因此,文化整合过程中需要随时倾听员工的意见,如定期召开座谈会等,以便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许多企业并购失败往往就是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状态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4篇

【 关键词 】心理学;经济学 ; 互涉关系

随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发展,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主题,“分工”和“专业化”同时也顺势而生。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学术研究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好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术研究更加细致化、深入化,从而更容易研究出事物的本质。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着各方面的联系,综合性、跨专业、跨行业等都有可能,绝对不是靠着某种单门别类的知识就可以解决。因此,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科学在继续深度分门别类的同时,又在向着综合性、整体性社会性方面发展,“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热议话题之一。伴随着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现象,经济学也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门议题,而自古以来就与之有联系的心理学更被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其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一 、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1.1、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和经济学都有着共同的起源,二者产生于十七到十九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在经过休漠等人德尔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被视为“正宗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是受到英国经验主义影响后从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是受到实证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和心理学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科学心理学建立后,经验主义所感兴趣的问题形成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同时,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和心理学并未向后世的那样泾渭分明,相当一大部分的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都对二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1.2、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近况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越界”行为,随着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也在逐渐扩张,从而在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相同之处,并且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也使得心理学家门逐渐关注经济学领域的课题。心理学中大量的实验方法给经济学带来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学时的博弈实验对心理学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学家对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改造也值得引起心理学家的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随着日益频繁交流的变得越来越紧密,各种新奇的理论也越来越多。

二、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互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2.1、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局限

尽管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的研究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巨大的影,给各行各业起到了参照作用,但是,在进行研究中一些现象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有复杂的身体结构、大脑构成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是复杂的聚合体,不同人的成长经历会对自身产生不同的影响,或许情感、性格、为人处世的准则等。在研究过程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果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理论的产生。并且,世界万物不可能一成不变,即使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但也是在总体方面,一些细枝末节方面总会有所偏差,以前得出来的一些理论可能对自己现阶段面对的问题起到相反的作用。

2.2、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不足

在经济学与心理学相互关系的研究之中,很多问题明显超出了自然学科科学的界限,不是科学和哲学所能呈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研究方法的不足,这就不是很小的个人力量所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在进行大量的消耗之后很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可预见性比较大。因此,研究时需要有很好的心态和耐心。

2.3、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展望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越界”行为,由于经济学的自身不断发展和有关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他与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相同之处,心理学的深入和发展,使得许多心理学家的目标转移到了经济学领域方面来。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给经济学带来了重大的理论革命。更为重要的是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逐渐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经经济学的出现,并且,经济学中常用的博弈实验范式对于心理学研究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学的进步也为经济学带来了相当重要的变革。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研究在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总结

由于受到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当一大部分人对于的生存安全感的体会越来越淡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家对社会稳定和增加人们信念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以,“信心经济与心理学家的社会责任”在近日成为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主题。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个往大说关系国家稳定、社会繁荣,往小说关系人民家庭幸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因为这事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宗旨就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定,关系到民生的就是大事。并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心理学越来越被国民所看重,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投资、税收、保险、储蓄等经济活动中涉及到的心理活动规律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响经济活动的心理机制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大安.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08).

[2] 何大安.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12).

[3] 赵周华. 行为经济学述评[J]. 前沿. 2004(07).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几何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虽然浅显,但是由于其开放性强,所以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1]。小学几何教学是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初始阶段,对于其之后的几何学习有着深远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选用趣味性高的教学素材,采用创新性强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中几何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搜集有趣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搜集教学素材

小学生的思维由于不受经验和知识的束缚,所以是极其活跃而又千奇百怪的。他们想象力丰富,往往显得有些异想天开[2]。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千万不能抑制和打压学生的这种想象力,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善于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几何图形作为教学素材。

比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几何中的“左右”问题时,除了利用左右手这种普遍的方法来让学生分清“左”和“右”这两个概念,还可以利用平时学生上下楼梯时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这些基本的几何概念,还能够学到“上下楼梯靠右走”这样的常识。

(二)把搜集素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去探索生活。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和探寻所学的几何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几何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搜集教学素材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令学生在亲切、自然、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几何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了解完有关“图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和发现教室周围的环境或者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本节课所学的几何图形。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数学几何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要学会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三)搜集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几何素材”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学生去学习,而是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小学生天性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该利用这种好奇心,搜集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几何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主动性[3]。

比如,学习完有关“图形”的课程后,教师可以选用一副有趣的图形画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图形这块知识的掌握。这幅画由丰富的图形组成,教师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找出画中的各种图形,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图形去作画。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图形知识的掌握,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几何教学质量

(一)结合实际,实践教学

新课改后,小学数学中将原来的“几何”改为“空间与图形”。这两种概念的不同不仅局限于字面意思,新的“空间与图形”提高了几何教学的实践性,降低了其学术性。新的“空间与图形”强调了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学习,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中的几何教学要注重结合实际,实践教学。教师要学会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几何物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例如:还是图形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课本来教授学生认识各种图形,还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几何物体,来教授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例如长方形的桌子面、正方形的窗户、圆形的杯子口等等。利用实际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不再让那些几何知识显得不是那么突兀,让学生感觉更加亲切自然,学习起来也就不那么倍感吃力。

(二)新旧联系,引渡教学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理解和运用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所学过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平滑的联系,引渡教学。

比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这一几何图形时,可以首先带学生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并重点回顾一下长方形的几点性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回顾,教师可以制作一个长方形教具,这个教具一开始是长方形,利用这个长方形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的各种性质,然后拉伸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对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同时告诉学生,长方形其实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从长方形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印象。

(三)观察实践,形象教学

小学几何教学中,尤其是立体几何教学,由于比较抽象,所以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将抽象的立体几何形象化进行教学[4]。形象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激发 学习化学 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愿望、需求或他所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面就此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史

化学发展的历史(简称化学史)是反映化学学科的孕育、生产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科学思想取得胜利的历史。化学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广大化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的重视。它能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锲而不舍的攀登精神、踏实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化学发展史的资料,让学生去寻觅化学发展的足迹,追溯化学的源头;用各种事实说明化学发展的历史,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章节史料中提到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教授,可以向学生介绍候德榜教授用他的智慧和勤奋创造了联合制碱法,在全世界面前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触发学生对学习内在的驱动情怀。

二、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化学元素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如牙膏和火柴头中主要成份检验,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工业漂白粉制备,医药阿司匹林的制备……我们当教师的着力点是使学生体验和逐步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化学原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客观现象”等感受,逐步消除初学化学时的神秘感和陌生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了解及掌握。化学教师要将教材中所蕴含的生活化知识充分展现出来,积极将生活引入课堂,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背景去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学习创设这样的情境: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和氯化钠很像,有咸味。在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因误食工业盐而导致中毒的事件,甚至造成死亡,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发现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设计出了很多可行方法,上课气氛很活跃,课堂效果相当好。最后向学生介绍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化学不仅要认识物质,更重要的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利用物质,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对生活是有帮助的,有收获的,才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充分发挥独具魅力的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化学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1.演示实验。若把演示实验理解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最后一起归纳。这样学生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教师的操作,甚至会借此机会在聊天,开小差,没有融入实验过程中,学生很难从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上《常见物质的检验》时,我作了尝试,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发现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学生看同学操作与看老师操作心态不一样,认为老师的操作是正确的,不会特别注意,而看同学操作,格外来劲,注意力特别集中,会密切注意每一步的操作,如果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就会马上指出,特别关心同学实验的成功与否,常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心理素质,还享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此后将一些易操作、安全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完成。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都非常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去做家庭小实验,这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学习了原电池,在家做水果电池,取1个半熟的苹果或橘子(有酸味的水果),相隔一定距离,插入铜片和锌片,找一生日贺卡,取出蜂鸣器去掉钮扣电池,用导线将铜片、锌片与蜂鸣器相连,蜂鸣器立即发出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有些试剂、用品家庭不方便提供的实验,在安全的前提下,甚至可以向学生提供。测量自来水、雨水的pH,测牙膏的pH,可向学生提供pH试纸。

四、及时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和赞扬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赞扬,对有进步同学及时给以鼓励。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体验“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愉悦。让学生喜欢学化学,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第7篇

关键词:整体主义;个体主义;方法论二元观;制度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就是其方法的变迁,或者说是其方法论体系的变迁。因为方法论是对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有其特定的认识基础和逻辑前提。它涉及到研究主体思考问题的角度选择、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研究手段的运用和研究目的的限定。这种变迁的结果是,当人们在考察经济现实时,用不同的视角去进行观察,由于切入点的转换和研究目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论出现。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有没有完整的方法论,不仅是其成熟与否的标志,而且也是它能否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萨缪尔森认为,在对人类行为的分析上,一般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沿着两条不同的途径展开,即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认为最恰当或最有效的社会科学认识来源于对个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方法论整体主义认为最恰当或最有效的社会科学认识只能来自对现象或过程的研究。制度经济学分为新旧两个学派,其分野的基础在方法论上是前者开始遵循着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后者开始遵循的是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一、方法论一元观: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立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旧制度经济学中的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区别正如前文萨缪尔森所言,前者是把个体行为放在第一位的,后者认为社会或制度高于一切。并且这两种方法在新旧经济学方法论大战中被认为是对立的,这也是两个学派的主要区别之一。

根据马尔科姆・卢瑟福的总结,旧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整体主义的特征是:①社会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②社会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和功能;③个人的行为应该从自成一体并适用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系统的宏观或社会的法律、目的或力量演绎而来,从个人在整体当中的地位(或作用)演绎而来。

尽管整体主义者对社会约束或决定个人行为的强度看法有不同,但正如卢瑟福的归纳,整体主义的所有形式都把社会整体放在首位。他们一般都认为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加总,而是由特殊的结构联系起来的社会整体规定了个体的属性、规定了个体的生存发展空间。旧制度主义者宣称,不是理性的个人的自由选择导致了制度的变迁,而是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迁决定了个人行为的选择方式和选择空间。换一句话说,在旧制度主义者的眼里,整体是第一性的。

与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情形一样,马尔科姆・卢瑟福把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特征也概括为:①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②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③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加以解释。这就是说,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眼中,组织或集体本身不再是主要研究的对象;相反,对社会单位分析必须从某个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其理论必须建立在个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之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独立的社会和集体,社会或集体只是一个假想的团体,只是个体的总和,从而社会幸福只是个体幸福的总和。按Watkins的话说是“人决定历史,不管人自身被什么决定”。

从上文分析可知,总体上看新旧制度学派在方法论上是对立的。虽然他们都坚持社会方法论一元观,但对构建方法论一元观的基础在看法上却大异其趣,一者强调从个体中异化出来的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即历史决定个体;一者只承认个体的存在,整体(或集体,或社会)只是一个假想之物,即个体决定历史,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难调和的。

二、方法论二元观:整体方法与个体方法的并行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发现,单纯地用整体方法或单纯地用个体方法来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因为现实生活中既有整体的存在,又有个体的生成。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共生现象需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整体到底是一个机械的组合,还是一具有自己生命力的有机体?有些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即使在方法论大战中也没停止对对方方法论的思考,旧制度主义学派中的代表作家凡勃伦可以说是最早说要给个体主义方法以关注的作家。他说:“正是个人被制度系统施加了这些常规的标准、理想和行为准则,后者构成了共同体的生活结构。于是,该领域中的科学探索必须处理个人行为,并用个人行为系统地阐述这种探索的理论结果。”但具体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凡勃伦没有做出回答。

推崇个体方法的哈耶克对整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最终承认了两种方法论并存的方法论二元观,即整体方法和个体方法都可以用来审视社会。哈耶克认为,社会中的无数各种各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人们可以从整体中某个空间部分或某个时间部分所作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他部分的正确预期,或者至少是学会做出能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

哈耶克的方法论二元观直接导致了他的秩序二元观的社会理念的形成。其中,内部规则的方法论基础是个体主义的分析范式,外部规则的方法论基础是整体主义的分析范式。哈耶克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对个人主义的分析范式是推崇的,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到异化的整体不是简单的个体的相加,但他对整体主义以及整体主义的方法如何与个体主义以及个体主义方法互动,他无力回答,所以他在方法论二元观上构筑的二元观秩序,就充满了矛盾;他虽然提出秩序二元观,把外部规则与内部规则都作为构建世界秩序的基石,但在骨干里他还是对个体主义的方法论有强烈的偏爱,他通过《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等作品表达了对人为的或人造的外部规则的疑虑,进而言之,也是对整体方法和他的秩序二元观一定程度的否定。

三、制度个人主义:对整体方法与个体方法的融合

尽管以整体方法为主分析问题的凡勃伦和以个体方法为主分析问题的哈耶克都在某种程度上给对方以应有的重视,但他们对两种方法论的看法还是彼此独立的,在分析问题时如何取舍,也就是说个人与组织以及整体与个体如何在互动中寻求规则的理解和一致性,如何协调其冲突,从凡勃伦的论述和哈耶克的作品中不得而知。

对这两种方法论的重新思考,得益于新制度经济学家的成功推动。他们借助新古典的边际分析方法,并引入交易费用概念,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把制度和制度变迁内在化。制度经济学家阿加西把这两种方法论进行了融合,他在其“制度个人主义”中说:不是假设全部的协调是存在的,也不是要解释全部的协调,而是假设有某些协调是存在的,借此来解释其他的协调,如果在解释某一问题时不提及制度,那是错误的。

这些新制度经济学家试图通过考虑禀赋、技术及偏好三类变量来解释传统外生变量中剩下的另一类变量――制度。艾格特森是这样解释连续内生化过程的:“第一层次是明确建立包括产权和组织形式结构模型,但产权和组织形式结构被当作外生变量来处理,关键是强调它们对经济结果的影响。第二层次是将交易组织内生化,但产权的基本结构仍为外生。用约束经济人的合同来组织企业内部的、跨越正式市场的以及非市场环境中的交易。例如,把企业定义为合同网络。第三层次是尝试通过引入交易费用概念,将社会、政治规则和政治制度结构一同内生化。”

新旧制度学派为了对现实世界更好地把握,在争鸣中互相吸收对方的方法论的长处,并催生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这种新的方法论不但在理论上能自圆其说,而且与现实运行也相吻合。如果说旧制度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革命,那么制度个人主义是对新旧制度经济学本身的革命。通过方法论的革命,克服了制度学派方法论中的逻辑矛盾,为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

一、“双主”式整合 

所谓的“双主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换言之,信息技术与此类课堂的整合,关键在于不能喧宾夺主,不可过于强调信息技术本身带给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其所承担的作用是演示、是直观呈现、是对教师导学语言的具象化表达。而在具体的整合方式上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 

首先,由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然后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包括要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知识点以及本堂课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这里要求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直观、系统、模块鲜明; 

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协作或自主探索等方式依次完成教师在多媒体中所展示出的教学目标。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或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课堂当中单一地围绕教师单方面说讲而推进的教学形式; 

最后,当学生的主观性学习环节结束以后,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学习状态以及实际遇到的问题予以评价和引导讨论。当然在此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并不是单纯的主持人的角色,而是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系统性地梳理和整合。很多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碎片化和零散化的,没有形成链条式的结构,也没有养成在固有知识基础上不断累积新知识的习惯,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其在日后学习过程中能够循环使用的总结性学习方法。 

二、探究式整合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某一项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而信息技术与此展开整合的具体流程为: 

首先,教師要利用多媒体将需要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问题进行呈现。 

其次,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对已经掌握和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粗略的回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知识的“储蓄库”,实现以旧解新。 

最后,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旧有知识应用所存在的误区,并以此展开过渡进入全新的知识学习阶段,教师须要利用多媒体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图像、表格的方式予以具象化的呈现。 

三、合作式整合 

这里所谓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课堂之外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与此教学模式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增强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氛围的有益提升。 

首先,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主题设定相应的研究问题,供学生课下进行研究; 

其次,学生彼此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学习小组,并通过查阅互联网资料、电子数据库等,生成对于问题的解答方式; 

再次,学生以网络(主要是指QQ群、微信群或校园网在线互动平台)为媒介,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利用该平台向教师提交学习成果。该平台的另一作用,是方便学生寻找学习伙伴,实现合作团队的组建。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以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自主性为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后依旧加强自我约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小学是其真正意义上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为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端正学习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因为小学生自律性、主动性较差而带来的教学难度,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小学生成长历程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选择合理有效的信息技术,将其与课程相结合,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思考和探究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整合方式都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选择,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元素的不断更新,面临着对学生接受程度和适应性的综合性测评——身为教师,其还必须以动态的视角对整合过程进行综合性的利弊分析,并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进行细节的更新,才能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学科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途径

作者简介:徐道炜(1981-),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讲师;刘金福(1966-),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改项目(项目编号:01jg04019、01rp10002)、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0YJ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28-02

近年来,就业市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一流大学,高校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知识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是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以知识为基础和以学科为核心的高校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核心竞争力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一、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

1.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学科所特有的、能使学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其在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职能过程中,依托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以学科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学术构成以及学科所拥有的其他竞争力诸要素的协同、融合为基础,展现学科所拥有的优势和特色,并挖掘学科潜在的优势和能力而长期形成的。

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五个特征:[3]

(1)价值性。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是学科资源、人才、设备等简单堆积,而是学术资源历史积累、各方面工作长期整合的综合体现,是能够给社会带来超预期价值的竞争力。

(2)稀缺性。学科核心竞争力是学科长期积累与沉淀的表现,是在漫长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来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与学科相生相伴,其他学科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人才、自身积累等方式获得,是相对独特、专有的竞争力。

(3)渗透性。学科核心竞争力内化于学科组织管理体系中,渗透到学科各个方面,是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可发挥耦合作用。

(4)可持续性。学科核心竞争力使学科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与学科历史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竞争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5)创新性。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是学科相对持久的竞争能力,而非一成不变的竞争能力。在保持和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使学科在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实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2.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学科是最基本的知识集合体,是以知识为基础、传播和创造专门知识的基本学术组织。知识是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没有知识,学科就成了无水之源。格雷・汉默在海恩主编的《在竞争基础上的竞争力》一书序言中指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地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管理学家伊夫・多兹认为,竞争力不可触知,也不能度量。核心竞争力的普遍模糊特性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所体现的竞争力。

学科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渗透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归根结底都是知识所具有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竞争对手或无法进入或进入成本很高,能使该学科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性。

二、知识管理

1.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主要在于协调统一信息获取、人力资源、知识以及组织运作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组织的绩效,它实际上是一种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效益而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动态管理,需要配以相应的管理机制、学科氛围和知识共享环境等基本条件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知识,采集有用的知识并进行加工,进而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创建课题小组、学科团队等形式进一步优化知识共享机制,达到外部知识与组织内部的融合、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升华,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学科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学科加强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有效组织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知识资源的互动与共享、融合与升华,提升学科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知识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过程之中。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协调和促进知识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之间流动的过程(见图1),使三大职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更新、提升。图1为知识管理促进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良性循环发展示意图。

三、以知识管理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1.营造知识管理的有利环境,提高学科管理效率

知识管理过程中始终强调知识的共享,这就要求学科建立开放和信任的文化氛围,减少知识流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使知识在组织成员间快捷、高效地流动和共享,在知识交叉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在学科内部创建一种鼓励学习、增强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推动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改革实践和开拓创新的机制。这样的环境中,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巨大的潜能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创造积极性受到肯定,创新的想法得到尊重和交流,成员之间的合作更加普遍,从而使学科的整体水平得以全面提高,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鼓励学科成员之间交流,提升知识素养

知识流动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流动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学科成员在原有知识积累和知识构成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并进一步进行加工改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自身所积累的知识进行融合与升华,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使自身知识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应鼓励学科成员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增加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增加学科知识的存量与流量,提升学科竞争力。

3.优化知识交流机制,增强知识流动

知识结构影响知识流动的速度、深度以及广度。用节点表示学科成员,两节点的连边表示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就构成了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模型。网络中各个节点所代表的知识水平(知识存量)是不相同的,而且知识内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知识流动过程中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模式:第一种为知识从知识水平高的节点向知识水平低的节点流动,知识水平高的节点成为知识的供给者,而知识水平低的节点成为知识的接受者;第二种模式是节点之间不同知识内容的相互交流。因此,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表现为网络上的知识传播。优化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发现其内在特性,找出促进网络间知识流动的有效方法,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4.构建知识网络,推动知识共享

知识网络是基于对知识的管理以及知识需求的需要,每个学科均需与其他学科或者其他机构建立联系,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的共享,从而构成集知识创造、知识整合和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科知识网络结构体系。[4]学科之间的界限已不明显,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产生许多交叉学科。因此,加强学科之间交流,构建学科联盟,有助于各学科之间优势互补,融合贯通,创造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达到双赢,核心竞争力得到共同提高。

5.建立学科知识创新机制,促进知识可持续性发展

知识是学科的基础,而创新是知识的源泉。要想保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创新,保持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知识创新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更需要相应的知识创新机制。首先,要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科成员创新的激情;其次,在硬件条件上尽可能提供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基金资助、设备保障和生活支持,为人才调动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科成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创新中去;再次,建立鼓励知识创新的奖励制度,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成员给予精神上的鼓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广泛开展成果知识交流会和研讨会,利用集体的智慧进一步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保持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四、结束语

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和本质在于知识,而知识管理正是为了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将知识管理引入到学科建设管理之中,对于提高知识流动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促进成员间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加快知识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改革高校管理制度的新观念和新尝试。将知识管理的思想渗透到日常学习、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发挥其在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2]刘金福,洪伟,吴承祯,等.资源环境类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