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时间:2023-09-03 14:57:31

导语:在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第1篇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历史与社会;学习效率

“轻负高质”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中,“轻负高质”也成为公认的推进教育教学发展的高速公路。正是因此,各地的省、市教育局也大力开展“轻负高质”系列活动,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模式,以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也在做着“轻负高质”的努力与尝试,应用“学习金字塔”理论进行“轻负高质”的实践是我们的探索之一。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际

1.“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课堂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耳、眼、脑、口、手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不同课堂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区别很大,自主等主动学习方式比听讲、阅读等被动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要高很多,我们应该进一步倡导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一学习方式。

2.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标要求与学习方式的调整

解读2011版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我们发现,新课程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三大特点,其中新课程的“实践性”,强调历史与现实生活、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强调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因此,结合“学习金字塔”理论,从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标要求出发,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该理论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多“官”齐下――“科学”优化效率;自主学习――主体激化效率;活动探究――合作催化效率,成效明显。

二、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

1.多“官”齐下――“科学”优化效率

“学习金字塔”理论注重耳、眼、脑、口、手多种器官的综合使用,运用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实际上就是一种多感官教学。

所谓“多感官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包括视觉、听觉、语言、运动、感觉等多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各个感官下的综合作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形成良好的教学成效。

“多感官教学”蕴涵的科学因素有:

(1)多感官调动,开发学生多种潜能。如识别、感官、音乐、语言等在内的潜能。

(2)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

(3)学习形式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习疲劳。

2.自主学习――主体激化效率

“学习金字塔”理论证明,不同课堂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区别很大,自主等主动学习方式比听讲、阅读等被动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要高很多。“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

这个结论启示我们,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学习中要遵循“以生为本,学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先学后教”策略,即对于学习内容,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活动探究――合作催化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习金字塔”理论也认为: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其知识的平均留存率高达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

这个结论启示我们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学习时要有效实施“活动教学”策略,这一策略的实施通常分为活动学习和活动展示两个环节。

三、实践成效

从课堂观察和课后反馈来看,将“学习的金子塔”理论应用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减轻了学习负担

运用“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改革现有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学习模式,在课堂单位时间的教学中,通过视听、小组活动交流、模仿体验、表演、朗读、练习操作实践等学习参与方式,多角度、多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动耳、眼、脑、口、手多种器官综合使用,有效缓解了学习疲劳,减轻了学习负担。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案例运用“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主动学习方式,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为主,以教师讲解为辅,重在组织、引导。特别是小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展示的学习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焕发出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竞争意识加强了,全员积极参与学习,因而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因此,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实施多“官”齐下―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的学习策略,就很好地体现了纲要对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实现“轻负高质”的一种有效策略。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它用金字塔模型和具体数字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的比例。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的。

在金字塔的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学习效率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者只能记住5%的学习内容。第二种是“阅读”方式,两周之后可以记住10%的学习内容。第三种是“视听”方式,可以记住20%。第四种是“示范”方式,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是“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是“做中学”或“实际演练”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学习方式是“教授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达90%。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23-01

历史学科富有浓厚的人文精神,这也决定了该学科在承担培养学生三观、人文教育价值及社会责任养成的任务中所承担的责任。纵观基础教育发展较好的欧美国家的初中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比,其更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及建立与初中学生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社会问题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因此,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也要在学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导入社会问题及各种现实问题,建立历史与当今社会的有机联系,正确认识到历史学科在对初中学生的人文教育的价值,是新课改下历史学科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一、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

1.教师缺乏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历史教学重理论轻社会关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承担起相应的人文精神培养的责任,首先需要历史教师具备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通过精心备课建立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有机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到社会问题及现实问题中来,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身边所发生的社会问题进行再认识。但通过笔者对多所学校的初中历史老师课堂观察结果显示,我国初中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历史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历史教学沦为无意义的死学科知识。

2.学科价值未被正确认识,人文精神教育功能被盲目排斥。学校教育活动的最终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积极参与身边耳熟能详的相关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的剖析和探究活动,最终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受到教化,上升为人文素养。但由于当下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无论就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家长等层面从思想上仍然以应试教育为终极目标,对历史的人文教育价值盲目排斥,这无疑打击了历史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历史教学缺乏人文关怀,难以触及学生的思想深处,开展人文教育活动更是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二、建立初中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有效手段及落实人文教育功能途径探究

1.建立正确学科认识,加强历史学科与社会问题联系,落实人文素质培养责任。要想改变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落实历史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加强初中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培养责任则必须要从学科自身长远发展出发,将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相结合,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必须让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等各个层面的教育主体建立正确的学科认识,强化教师的学科知识学习,为该学科增添生命力。加强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的联系,特别是善于挖掘乡土历史题材等来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让学生主动用历史科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问题就将会大大降低难度,易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愿,使其主动探究历史史实与身边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实现对历史的解读,进而带动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最终达到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2.加强初中历史教师综合素养,胜任历史学科多元化教学及对学生精神培养的重任。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水平及历史教学任务最终落实的好坏与历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是分不开的。在新课改逐步落实的今天,历史教师必须要主动承担起学科改革参与者的责任,加强自身学科的相关综合素养,特别是要转变教学态度,站在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对话,将学生由传统的学习者和知识的接收者,转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激发他们在有限的知识储备水平中的知识探究能力和新知识获取能力,从而帮助其建立系统的史实知识框架。兼顾三维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传授其知识,更要培养其能力,特别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情感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组可通过校内及各级学科教学评比赛、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教师观摩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多种举措加强初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促使其胜任历史学科多元化教学及对学生精神培养的重任。

3.活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课堂教学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融合的策略。①教师备课关注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加强历史教学现实生活化。备课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现实生活相融合,则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必须要建立“大历史”教学观念,将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重视挖掘学生已有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史”,做到将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与历史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历史知识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注重体验性学习。②教师坚持教学过程社会现实生活化及课堂作业社会现实生活化。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渗透给学生,这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坚持教学过程及课堂作业检测的社会现实生活化及课堂作业社会现实生活化。特别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社会现实生活化,能够恰当地把社会现实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以社会热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特别要合理运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注重与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相结合,使历史教学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激励学生主动扩大关注社会问题的范围比较,增加学生与社会现实接触的途径,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并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其求知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丁晓蜡.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若干方法[J].政史地教学,2009,(6).

第3篇

我们在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课题调研时发现,高一新生在常规文化课闭卷考试中历史成绩偏低,且种种因素导致班内学生的成绩反差较大――百分卷答卷中,8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1%左右,30分以下的学生却占到学生总数的37%左右。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们课题组多次对此进行研讨,认为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好课程标准的衔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是进行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国家标准,分别对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作了阐述和规定。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教师要认真地对照这两个标准进行研究。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对于初高中历史的要求有了全局把握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就成为可能。

二是抓好教材的衔接。初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初高中新教材,不仅体例不同,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根据国家教材编写“一标多本”的政策,每一省份或者市区选择的教材可以各不相同。河南省同时选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四个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也有多种版本。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选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不是出于同一家出版社――我们南阳一带初中普遍选用中华书局等版本。在编排体例上,初中教材基本是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编排,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高中教材则是按照专题性质,古今中外的历史排在一起,共三册书(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为必修教材,另外六册书为选修教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教材衔接工作。例如,针对初中教科书没有涉及或讲述较少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针对教科书不同或相似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角度解读,从而使知识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进一步得到落实和解决,使课堂真正做到高效。

三是抓好教学方法的衔接。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意识都较强,并已具有相对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也明显增强。针对高中生这些特点,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也要随之发生变化。高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此我校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实施具有我校特色的“学议导练高效课堂模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解放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从而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不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预设

捕捉 意外 错误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课堂中的主体已悄然变成了学生,师生的互动成了历史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焕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是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周密预设,动态生成之源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历史教学观过多地强调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盲目服从,创造力被遏制,严重影响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改革赋予我们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我们要特别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事实上,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教学对象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而每个个体在解读文本时总会遭遇生成。为了不在课堂上遭遇动态生成的尴尬,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对可能涉及的开放性问题进行细致周到的准备,预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特征等方面的了解,给学生留出积极主动思考的空间,为课堂教学创造充分条件。例如,在进行“”的教学时,传统教学只会简单提及“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以及事件经过和影响等。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进程平淡无奇,导致过程乏味。而笔者对于这部分的预设是前后联系,让学生回忆“”和“”的内容,讨论是不是的翻版、它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否矛盾、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是做了无用功等问题。这样不仅纵向联系,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有所发挥,充分展示他们的认识与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使预设空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以达到课堂有效生成,从而使课堂灵动起来,使课堂更精彩 。

二、捕捉信息,动态生成之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先一丝不苟地备课,再根据课本和教参,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经过详细备好,然后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课。一切都以教案为中心,常常忽略课堂中的诸多变化,导致课堂变得机械而封闭。如今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这种情况:教案所备的知识点并不能按照教师的设想进行教与学,学生很可能出现不配合的现象,同时学生在讨论交流时也可能出现争论。然而,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学生硬生生地拉到自己的教案中,这必然会桎梏学生的思维,制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鼓励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表达意愿。教师从中要注意认真倾听,努力获取有效的信息,促成动态生成。

例如,在学习“”时,笔者补充介绍了颁布的一些解放妇女的措施,有一位学生就从近代化角度提出问题“颁布的这些措施是否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笔者借机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有哪些表现?运动是否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通过讨论、辩论,学生进一步弄清了近代化与运动的关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既能够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问题,又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生成。

三、转化意外,动态生成之妙

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的情况是最常见的。这些“意外”处理不好会对教学造成严重影响,而运用好则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但平时教师常常是把学生硬牵入预设框架或干脆把这些“意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不去深入探讨和讲解,害怕耽搁时间完不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机智,灵活应对课堂上的“不速之客”,强化抗干扰能力,巧妙地对课堂的“意外”进行分析、过滤、比较、归纳,挖掘出生成意外的内因与外因,转化为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课时,笔者问学生:“三国中哪一个国家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任?”学生们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是晋国。”这时有一个学生反驳道:“三国中没有哪一个国家最终统一中原,最终完成中原统一的是司马家族创建的西晋。”笔者立刻肯定这个答案,并对这个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要是诸葛亮多活20年,蜀汉一定能统一中原。”面对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笔者迎面而上、顺水推舟,顺势做出反应让学生接招,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把捕捉到的学生的假设延伸拓展,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他们乐学、乐思的积极情感。

四、善待错误,动态生成之美

错误会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而时常出现,因为问题是课堂新的生长点,学生的困难和疑惑,常常是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所在,也最能够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学生在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错误,这是不可回避的。这时,我们不能立即捧出“廉价”的正确答案,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因势利导,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生成教学问题,让学生在错误的语境下“以其矛攻其盾”,在解决矛盾中让学生产生顿悟。

例如,在教学“”一课时,一个学生认为:“林则徐是引起的罪魁祸首,是他的禁烟引来了外国侵略的舰船,从此中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笔者捕捉到了学生鲜活的错误资源,而后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交流、审查和纠正,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客观性,这个改错及发现真知的过程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样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能让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本质,使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课堂中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分析

七年级是历史课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历史感的渗透至关重要。有人进行过关于初中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喜欢历史课的学生占41%,不置可否的占35%,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24%。统计资料表明学生对历史课是有兴趣的。那么兴趣从哪里来?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因学业繁重紧张故学生把历史课当作电视娱乐节目来缓释情绪,这是其一。紧张刺激的历史故事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是其二。由此可以知道,当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相对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即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一些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概念重复、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二、初中学生短期兴趣的改善和引导

初中学生的短期兴趣看起来是好事,但实则对长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

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积极探索。例如在“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一课,文本通过“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借古看今,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战略意义。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课,所以他们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理解能力都相当薄弱。如何将意义渗透到文本中,使学生体会课文的抽象概念,学会创新和分析能力,这是我在教学中要努力突破的。

首先我针对“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部分内容,将其分为“铁农具”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铁农具的历史是什么样是个新鲜的话题。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不用课本提示,他们自己也会主动来问: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境内制造的?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境内使用的?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后来铁器在哪些地方推广?分布在哪里?因此,我先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古代和现代的铁农具对比,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借此展开讨论,之后再让他们进行课本检索。由此学生就学会了历史学习的三步骤:一是自己问,二是自己答,三是让课本来答。通过对古代铁器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建立了兴趣层次,由“我想知道”进入到“我能知道”的层次,逐渐有了探索的热情。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牛耕的使用推广”。学生可以根据之前的学法,继续进行自问设疑: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牛耕大概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很快得到想要的答案。由此我再进行综合问题讨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学生在讨论中思路逐步清晰,有了归纳之后我再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获得了深刻的理解,一步步从自我探索到教师点拨,最终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初中学生历史解读能力的发展

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个体被动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在历史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其个性发展,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四大要素通力合作,即师生配合、教材和多媒体配合,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第6篇

【关键词】 文明史观 中学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88-01

一、文明史观在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

文明史观把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来构建学科体系。从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明史观已经开始进入到课程改革之中。例如,《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历史部分的“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要求:“从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历史、近代历史中了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目标1: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目标2: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目标3: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

目标4: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显然,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从文明史的角度解读课程标准,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

课改后的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涉及面较广,采用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分期问题。用文明史观来指导教材的编写,更适应今天历史大教育的需要,更适应我国历史学科体系的发展新趋势。在此,我以新人教版的八年级教材为例,来论述文明史观对它的影响。

从目录上看,八个单元的标题分别是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的来临、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走向现代世界。从中可以看出主标题已明显发生变化,从史前时代到文明的起源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整一个文明演进的历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可见,文明史观已在教材中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从教材内容看,也可明显地感受到文明史观的融入。如在新教材中对夏朝的叙述:“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而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王朝”。对秦朝的描述:“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介绍这些王朝,不再是单纯从政治军事方面,而是从更多方面来描述,尽量不出现有关五个社会形态的字眼,不再以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作为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索,而是以生产力来作为考察历史进程的标准,以文明的发展作为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索。

二、在教学中渗透文明史观

由于文明史观已融入中学历史新教程,极大地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所以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象。

第一,要注意学会从文明史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审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第7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导学演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和方法、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充分发挥综合文科教研组集体协作的力量,努力研究探索尝试,逐步摸索出一种符合历史新课程学习的“导、学、演、练”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师生们都普遍认为效果很好,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将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与升华。

一、导――导入新颖,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是一节成功课的第一个闪光点,这是一个引起学生兴趣与探究欲望的第一步。因为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我认为导入新课应抓住以下三点:第一,导入要紧扣主题。第二,要激发学生的情趣。第三,导入要精炼,用最少的时间发挥最佳的效果。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用诗歌、历史图片、名人名句、经典歌曲、历史典故、现实中发生的焦点事件和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问题的探索,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我在上《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时,采用视频导入,多媒体播放1853年美国船舰踢开日本大门,日本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国,由武装倒幕到明治维新的有关历史场景,从而引出俄国、日本历史转折,学生就会非常渴望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

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表现在学生能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自己及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总结和评价。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包含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碰到疑难性问题时可以合作解决。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共同劳动,互相帮助,创造出一种比个人效力总和更大的学习效益。宽松的课堂环境是探究学习的沃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从而获得深切的感受。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既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又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知识的主要构建者,学习的主体参与者,问题解决的“第一责任人”,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等种种感受油然而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从而得到加强。

三、演――交流展示,激情互动

在此环节中,要尽力营造尊重民主的、有批判性的讨论,让学生倾听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学生既学会了发表个人见解,又能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认识。通过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使探究问题更深入全面。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引起学生认识冲突,激活学生思维,积极有效地参与认识活动。教师在学生交流展示时要对学生作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和成就感。同时要挖掘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出思想观念的体验与升华。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性,可以通过角色表演、辩论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情绪与思维,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始终处于精神饱满状态,积极探究寻找答案,跃跃欲试发表想法。比如在讲商鞅变法的背景时,我就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代表商鞅,一组代表守旧贵族,教师就当秦孝公。两组同学围绕着要不要变法先进行热烈地讨论,然后展开了激烈地辩论,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站起来参与辩论,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激烈的辩论后双方都得出了 “秦国要强大就必须变法”的结论。

四、练――达标检测,巩固升华

此环节的实施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测评试题要紧扣重、难点,兼顾知识面,要明显体现差异、梯度;要角度新颖、形式多样;要在知识测试中,融入情感熏陶和技能训练。测试可以采取互评、互问、互测等形式。根据达标测试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矫正,最后达到预设目标的要求。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教学调控,这对确保历史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通过对导学演练模式的尝试,我认为,导入不能机械化(新颖),自主不能放纵化(引导),合作不能形式化(实效),探究不能表面化(深入),鼓励不能庸俗化(适度),真情不能矫情化(自然),创新不能浮躁化(理智),检测不能虚拟化(实效)。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倡导的一切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走向发展、走向成功的舞台。

第8篇

伴随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逐步开展,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由全国一个版本、一种教材发展成为多个版本、多种教材。这些教材都在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符合不同的教学要求,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结构、使用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更深刻领会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在实践中指导教学并促进教师的成长,进一步推进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本文以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教材为例,比较分析两种教材各自的不同特点。

1 两种教材结构体系上各具特色

“人教版”和“岳麓版”两个版本的教材都在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符合“新课标”对中国高中生的教育和教学要求,并促进教师的能力提高。从教材结构体系上看,两种版本的教材又各具鲜明特色。人教版教科书全书由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后记等五部分组成;岳麓版教科书由导读、目录、正文、附录等四部分组成。两者的附录部分“中外大事年表”都按时间顺序排列,但是岳麓版以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为主要内容,中外分列,并附政治、经济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使政治、经济、文化之间以及中外之间产生横向互动。这种编排上的大胆创新,是和人教版教材的最大区别。

此外,在单元结构和课文安排方面,两者也各自具有特色,见表1[1]。

两种教材都以单元为主安排课程,人教版教材分为8个单元,岳麓版分6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提纲挈领的单元导语。不同的是人教版每单元讲一个主题,而岳麓版个别单元讲两个主题,并且在内容上更注重文学艺术史的讲解。在课文安排方面,人教版教材分为引言、正文、课后小结和课后练习等四部分,岳麓版教材分导读、正文、课后练习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讲述主要教学内容。人教版在正文的结尾设置了“本课要旨”,对本课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有一整体印象,以便加以巩固,这是传统型教材的特色之一。而岳麓版的正文特色在于,采用不同的字体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了小号楷体字的阅读部分,起到了辅助正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正文知识的作用。此外岳麓版另增设“活动建议”部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方案,以此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充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授课内容的选取与整合上,人教版和岳麓版均依据课程标准,但是却不完全拘泥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将中外历史合编,避免了与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特别是岳麓版教科书,做了大胆的整合,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理解。

2 两种教材不同特色的成因

两种教材有不同的特色,与其各自的编写队伍有一定关系。人教版的作者队伍则主要是由教材编写专家和大学教授两部分组成。在中国的出版社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时间最长,也最富有编辑出版经验,一直是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主要力量。所以,由于其多年的编写经验和教学实践,人教版教材总体来说编写水平较高,尤其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面,可以较好地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相结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人教版教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岳麓版教材进行了大胆的补充和扩展,而且在内容选择上也“最大限度地采纳了目前学术界已产生共识的成果”[2]。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岳麓版的主编曹大为、赵世瑜都是知名教授,整个编写团队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为主。他们在历史科研一线工作多年,了解历史研究动态,在教材中积极吸收了史学研究新成果。无论是内容的选择、文字的表述,还是总体思路和结构的处理,都有历史学者的印记体现。这样的教材,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阔视野,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

3 两种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

不管历史教师采用何种版本的教科书,他们都应该在授课时灵活利用,以便于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学本”功能,这就要求教师们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首先,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规定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内容范围以及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学科内容的顺序等[3]。因此,任何教学都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其次,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其关键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材是载体,必须充分发挥载体的作用,达到“学会”和“学好”的目的,并激发出学生的“爱学”。再次,由于两种教材各具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照、比较两种版本的教科书,真实做到取长补短,以充分利用“多本”的优势讲授知识。灵活使用,使教学既有传统性又有创新性,既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又给学生拓展兴趣的空间。

具体到两种教材,人教版教材体系完整,内容翔实,历史老师需要善于通过教材这个载体进行教师、学生与教科书的互动,充分发挥辅助部分的作用,如影像、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板块,可以增强学生产生浓厚的史学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那些有较深历史兴趣并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利用历史学习网站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历史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的历史资源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更好地使用和解读新教材提供本土资源保障。

当教师使用岳麓版教材时,需要注意岳麓版整合力度大的特点,在备课的时候注意各方面知识的对接,掌握好重点和难点,以此引导学生产生整体的历史观。由于岳麓版教科书助学系统更具时代特色,因此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意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科书呈现“一标多本”的局面,无论采用何种版本,教师均应根据课本特点灵活处理教材,使用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合上述,本文对山东省正在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和“岳麓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两种教材都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由于编写团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备课中充分发挥“多本”优势,灵活运用两种教材,达到更好的备课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娟,郑慧淑.人教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特点、优缺点比较及使用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