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时间:2023-09-03 14:57:39

导语:在企业信息化的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数据挖掘;信息化建设;推动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个人计算机使用越来越多,计算机也逐渐进入到我国大量企业之中,从最为根本的文字处理到对日常业务的管理,企业也慢慢走上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当前大量企业都开始建立不同的信息化系统,保障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SCM、CRM、SCM等系统带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上述介绍的这些系统都具备特定的数据库,其中含有的信息数量也较大。由于Internet使用逐渐增多,电子商务也成为企业的重点发展对象。In-ternet是电子商务的基本媒介,其不仅可以将大量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与对应的联系人连接在一起,还能够构建与完善B2C与B2B等不同模式,进而形成更具价值的增值网,促进企业不断进步。

1数据挖掘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流程根据图

1所示流程可以了解到数据挖掘在企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将信息转换为企业商业知识。第一步需要明确数据挖掘的具体对象,了解企业需要具备的商业主体,例如产品市场需求与客户特征调查等。第二步根据商业主题不断搜集大量数据源,同时对其中的数据采用集成、转换与清理技术进行处理。待数据处理完毕后就能够装载到数据仓库内部,并选择更加是个的数据挖掘算法,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数据挖掘模型,并在目标数据库中搜索,得到对企业有帮助的商业知识,进一步验证结果。第三步将之前得到的商业知识转换到企业信息化平台内部,同时结合领域规则与专家知识,使用人机界面中的为商业活动带来更多正确的决策。数据挖掘普遍需要更高的技术性,同时与企业业务之间的关系也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在大量不同的方面都需要合作数据挖掘专家。笔者认为数据挖掘不单单只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技术,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的过程。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数据挖掘技术应该不断的修改优化,进而帮助企业提升运行效率,保障优质服务。

2数据挖掘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企业业务操作流程普遍都趋于自动化,所以会有许多不同的业务数据产生。这也是让数据挖掘应用中具有大量数据资源,进而保证企业能够准确有效的分析大量信息,帮助企业快速开拓更多领域的市场,优化企业内部存在的信息资源。数据挖掘可以反映出企业将各种服务与产品作为核心逐渐改变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手段,同时使用在企业的趋势预测、市场分析、客户管理与决策支持四个方面。

2.1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内部的使用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对用户数据展开分析,得到客户普遍使用的购买模式,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将客户看作是整个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并管理,如此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数据统计可以知道,企业得到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是保证一个老用户成本的七到十倍。同时一个老用户的离开需要增加十个新用户才能弥补。由此可以知道企业必须保证用户不变,增大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从客户保持的角度来说,企业可以使用数据挖掘的方式了解许多客户的交易记录与其他各种资料,并对其分析与处理。针对已经流失的客户群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导致客户流失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建立对应的流失客户模型,并分辨得出客户流失模式。按照分析出来的结果,挑选出可能会发生转移的用户,将这些用户与流失客户模型结合在一起,并展开分析与研究,猜想哪一部分用户最容易流失,同时构造潜在离开者模型,方便企业制定大量能使这些潜在离开用户保存下来的方案与计划,让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发展转变,进而保证客户资源部流失并增大企业利益。企业也可以使用神经网络了解各个客户的交易记录与消费行为,进而得到具备一定顺序的流出率等级,其后再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与等级,合理使用不同的客户保持方法。但在该过程之中必须构建模型预测潜在流失者,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得到潜在流失者中的“黄金客户”,同时使用聚类分析等手段分析在“黄金用户”内部的数据,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大量改进方法。

2.2数据挖掘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使用

在企业市场营销中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市场细分原理是数据挖掘技术的根本,其主要的假设内容:消费者过去的消费行为就是未来消费倾向的依据。采用处理、加工与收集等各种方式得到与消费者行为有关的各种信息,同时了解大量消费者团体的消费需求、消费倾向、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兴趣,在之后以此作为依据,将识别得到的消费群体展开特殊的定向消费工作。这种消费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消费模式来说,大幅度降低了营销带来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大营销效果,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从不同渠道而来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使用模型化算法、神经元网络、并行处理以及超级计算机等不同技术展开处理,进而得到对商家有帮助的特定消费群体的定向营销信息。

在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拥有各种不同的数据,所以合理使用这些数据制定更加准确的决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企业信息化的灵魂毋庸置疑是数据挖掘。在各种不同数据中找到决策依据、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大量知识可以进一步研究得到完成任务的核心因素,进而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制造更多的收益,让企业在行业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上述所说的不仅仅是数据挖掘对企业制造的直接贡献,同时也是企业信息化在实际中的具体反映。

作者:阳 馨 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邵峰晶.数据挖掘一原理与算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第2篇

[关键词] 网格技术 企业信息化 作用

网格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可以实现分布在全球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各种信息知识资的全面连通,达到资源的最大共享。网格技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平台,消除信息孤岛、优化利用网络资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企业信息化

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呢?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降低企业内外部协同成本使企业更加灵活,更具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工程设计企业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企业作业、管理和经营三个层面上,即实现设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分为不同层次。第一层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低级阶段,即还处于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水平上;第二层次拥有了只是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的局域网而在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则很少;第三层次,信息化建设高级阶段,如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方案,并能够参与电子商务,如网上查询、网上信息、网上支付,甚至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从设计、图纸绘制、修改及审核等都通过互联网进行,使得甲乙双方或合作伙伴间的业务流程达到更加专业一体化。

二、网格技术

1.网格简介

在信息时代,Internet使得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但由于人们对信息的渴求程度大大提高,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网络和共享模式,而要寻求更加广泛的资源共享,于是一种可以将地理上分散的资源集成起来的基础设施――网格(Grid)被提了出来。关于网格,美国科学家伊安・福斯特(Ian Foster)曾这样描述:“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服务。互联网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的功能则更多更强,它能让人们透明的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网格是一个一致、开放、标准的计算环境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聚合地理上广泛分布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大容量数据和信息存储资源、软件和应用系统、高速测试和获取系统、以及人力等各种资源的合作问题求解系统的构造。网格的出现让人们看到资源无缝共享灿烂的明天,因此人们常常用“下一代因特网”、“国际互联网2”、“下一代万维网”等词语来描述网格。

网格是借鉴电力网的概念提出来的,也称网格计算或网格技术,它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整个计算系统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这种计算方式数据处理能力超强,能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并像电力一样随处可得。

网格所链接的资源相当广泛,可以是计算机的软硬件,也可以是其他的仪器设备,甚至是操作计算机的人。网格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可用资源链接起来,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通信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

2.网格系统特点

网格是因特网应用的新发展,因特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网页等的链接,而网格具有比因特网更强的功能。

(1)网格比因特网具有更大的带宽,欧美的网格计划都使用更高速度的主干网;(2)网格能将更多高性能计算机资源链接共享,它的计算速度、数据处理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3)网格的体系结构将比因特网更能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网格采用广域缓存技术,能够自动把用户最需要的信息放在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4)网格将促进更多、更大规模的网络社区的出现,这些相互联结的社区最终构成一个庞大的网格社区。网格是一个在地理位置上广泛分布的基础设施,用户数量巨大,资源千差万别,需求种类繁多,应用功能各异,能给用户提供安全、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三、网格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1.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

随着开发制造技术的数字化趋势的发展,企业对高性能计算资源和软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以计算资源为例,现在许多项目的设计,相关参数就成千上万, “用1台超级计算机1个晚上只能做1项参数计算,做完设计需要10年”。用网格技术可以让很多计算机协同工作,原先需要10年做完的计算,现在几周就能完成了;其次,企业对高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在的企业网上跑的都是“关键业务”,要求系统99.99%不能宕机。在网格环境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运行,系统就能工作。假设一台计算机的出错率为1%的话,那么两台计算机同时出错的概率就接近为零,因此,很容易达到极高的可靠性;另外,一些新方法(诸如进化设计、模拟设计)的发展,对低成本和超级计算能力的要求也非常迫切,而这样的要求只有网格才能满足。网格能在不占有超级计算机的情况下,收集分散在各地的空闲计算能力,组成一台虚拟计算机,使每个企业都有可能低成本地获得超级计算能力用于产品设计。例如,有了网格,汽车制造商可以以低成本进行汽车碰撞的模拟实验,航空公司则能对飞机进行整体仿真等等。网格可以有效解决产品开发异构环境中多领域的协同问题。

2.扩展企业资源共享的能力

目前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高新技术的巨大投入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所面对的问题。但是在资源的利用上,往往都存在资源低效率运转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资源的更新换代,这样一来,原来可以继续使用的资源只好封存起来。同时,科研院校大量的资源在项目完成后都处于闲置状态,而想要使用该资源设备的科研院校却要进行重复购置,造成科研成本提高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一些行业分析家指出,一般企业后端服务器的实际能力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大约80%的资源被浪费掉了。美国一家通讯公司的CIO介绍,他们公司的服务器最多也就使用了5%~10%的资源。其实,任何企业都无法依靠自身的资源来满足其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共享、有偿使用将可以缓解这一问题。网格环境下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将远远超过今天的互联网。网格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包括计算资源共享(如高性能计算设备)、数据和信息共享(如网络零件库)、应用和服务共享(如在线分析处理)、设备共享(如高级加工中心)、软件系统共享(如大型昂贵软件)等。这些资源为不同的组织所拥有,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和异构平台上,目前的网络要使这些资源充分共享极其困难,而网格提供了很好的共享平台。

3.加强企业之间有效的协作

网格代表了一种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理念,它是要把Internet中不同组织和机构的资源虚拟化,协同工作本身就是网格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企业网格的扩展,企业间的协作网格能够实现合作企业之间资源的透明、安全和协同的共享。

网格技术的发展将帮助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组织和个体中的各类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有序调度。通过网络技术、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各种企业服务,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方便地形成面向特定企业需求的专业化应用系统,实现企业间的商务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以及供应链协同,支持企业对时常变化的快速响应。

4.降低协同企业经营风险

网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1)有助于充分整合协同企业间各方的资源优势。企业在资产所有权不改变的前提下,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现有资源的充分共享。而在这样的网络支持下,整个网格系统中的企业群体将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开发周期,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2)协同企业间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网格的自适应性动态选择作业所需的最小资源集。同时,网格的资源预留机制,以及基于预分配和同一作业的任务对资源优先预留的原则,在保证资源的高利用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资源的持续可用性。

网格通过提供一种分布式的协同工作环境,使得企业能够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一种规范的方式对生产任务的性能参数、约束条件进行描述,动态构建产品制造链,并根据生产能力适当地安排生产计划,并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运营风险。这对于传统的生产模式来说,无疑是一次革命,将进一步带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玉顺:信息时代企业综合发展框架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J].航空制造技术,2002,(8)

第3篇

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于10月16日在京举行,会议通报了2007年度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部署了明年主要工作。我在这次会上,荣幸地被国资委聘为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咨询组专家,因此全程参加了会议。在这里,想从侧面谈谈个人感受。这些感受来自于中央企业信息化发展对于大型企业信息化下一步发展的启示,主要集中在一点:信息化到底能解决大型企业的什么问题。它涉及信息化在大型企业全局和战略中的定位变化的趋势。

一、信息化要在生产方式转变中发挥作用,信息化与国企改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企业改革,主要是调整生产关系;信息技术带来的则主要是生产力变革。生产力变革与生产关系调整的结合,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飞跃。

激活企业,是改革与信息化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它在中央文件中的准确提法是“提高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在生产关系层面激活,与在生产方式层面激活,是两个不同层面。今天我们提增长方式、发展方式,都是在生产方式这个层面上。这是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前不同之处。

在两个层面之间,新增加的一个因素,就是新的生产力。在改革之前,大型企业普遍缺乏活力。企业改革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活了企业。但与这种生产关系匹配的,还是工业化的传统生产力。信息技术是当今科技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孕育着生产力的新飞跃。这种新的生产力与改革结合起来,带来的不光是生产关系上的变化,更重要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它带来“激活企业”的新含义。转变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没有新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是不科学的。

可见,信息化在解决“激活企业”问题上,是一次升级换代。从在第一次现代化水平上激活企业,升级到在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上激活企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化与国企改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二者相得益彰。

二、信息化要在制度创新中发挥作用,实现从拥有到控制的转变,解决经理人异化问题。

工业化有个名词,叫“现代企业制度”。从第二次现代化角度看,这个现代,已经不现代了,是上一代了。而“现代”之后更现代的做法,也就是信息化的做法,是解决人向委托人复归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国资监管在制度上就落不实,就有被经理人掏空的危险。

美国当前经济危机表明,人(大到华尔街,小到经理人)异化,导致中间利益恶性膨胀,是工业化局限性的充分暴露。这也说明监督中间人,不是中国独有难题,东西方都是一样。工业化长于让人从委托人那里独立出来,发挥专业化优势;短于让人以非异化、透明化的方式,忠诚于委托人。

调查发现,有些中央企业进行了一个新的制度创新,十分有效。就是“从拥有到控制”,通过经营权环节的信息化、透明化,实现人百分之百地一致于委托人。我看到有的企业,可以在集团级一直透视神经末稍上每一个经营单位的每一分钱,实现集团级的实时监控和统一调度;进而向贴近最终用户这个最终的“委托人”方向努力。这已不是技术,而是利益关系上的制度变革。

现代企业制度与信息化,在解决委托人监管问题上各起什么作用?从国情出发,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对于管理还没有充分“现代”化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必要的,甚至是长期的任务。但另一方面,“现代”已不是最先进的状态,“现代”之后的企业制度(信息化企业制度)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对人(经理人)“放得开,收得拢”,象如来佛的手掌,既让孙猴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绝不能出现象华尔街失控这类情况。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先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科学管理之后,再构建信息化企业制度,还是两步并作一步,以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方式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我认为应采取两化融合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在信息化与现代企业制度脱节,CEO难咎其责。学习中央企业信息化前十名,要从深层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三、信息化要在企业做大做强做活上发挥作用,从建设企业信息化转向建设信息化企业,解决做世界水平企业的问题。

做大做强,是对企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要求。当工业化不是最“现代化”的,而信息化才是更“现代化”时,这个标准要提高到“做活”这一级,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起来。美国的信息化企业战略,就是灵捷战略。

信息化要解决做世界水平企业的问题。所谓世界水平,起码要在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准之上,再加上一条信息化,即:要有做活的基础设施,要有做活的主营业务系统,要有做活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否则企业就会象恐龙一样,因为做大做强而死掉。

所谓“做活”就是“提高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但它是特指的。首先,做活意味着在复杂条件下灵活应变,包括将创新变革制度化(如宝钢以系统创新部为信息化部门);将信息化制度化,如建立CIO制度;建立信息化机制,使企业能同时应对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挑战,随需应变等等。其目的是克服大企业病、工业病,适应生存。其次,做活意味着做久,即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做大做强可以增进企业收入规模、企业利润等传统财务报表测度出来的有形因素,做久的效益要靠无形的、长期的因素来体现。激活企业,在这里要当作基业长青来理解。

信息化企业是电网系统先提出来的,我认为很好:它的重心放在企业,强调企业本身性质的转变(如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的转变),这是最高意义上的信息化。而一般说的企业信息化,往往被错误理解为某种工业化性质的企业,在战略和规划的传统性的前提下,采用一些信息技术的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这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起码是不能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要求。为此,我国对中央企业,提出“将信息化战略融入企业战略”的要求。这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也算是一个创举,意义深远。

第4篇

>>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论竞争情报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关于工业工程对企业信息化产生的促进作用探索 论工业工程对企业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浅谈企业信息化在促进内控建设中的作用 电子商务对企业信息化促进作用研究 企业信息门户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网格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分析 浅谈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咨询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探讨 咨询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探讨 虚拟桌面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研究 在企业信息化中觅商机 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论计算机安全管理在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探究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云计算在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流程再造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浅析企业信息化在内控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企业信息化影响竞争力之机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4-25.

[3] 潘杏梅.竞争情报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J].信息化博览,2008(10):23-24.

[4] 饶爱民.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情报对企业发展的作用[J].企业管理,2005(8):33-34.

[5] Bao hnag-huo, Tao Qingjiu, Dai Luhong, et al.The DeveloPing Chine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efssion[J].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Review,1998,9(4):42-47.

第5篇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电网企业

作者简介:郑晓芬,1988年生,女,广东省汕头市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信息化建设,系统运行维护。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有关电力行业的价值链,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从原有的直线型转变为网络型。而在整个电力产业链中,处于其中间的就是电网企业,故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电网企业不仅与上游的供应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下游的供电公司及处于末端的用户,也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此外,伴随着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对电力市场管控力度的逐步加大及不同市场角色的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使得电网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可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必将带来电力产业价值链的变化,致使电网企业将接受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挑战;而在这众多压力之中,电网企业面临最多的还是来自自身管理上的挑战,因此,电网企业要大力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就一定要走集约化管理这条路,而电网企业在实现集约化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集约化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正是基于此,以下就电网企业集约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2关于电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集约化管理,就是要对去企业的所有的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这其中不仅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还包括企业所有的资金及企业管理;在对企业所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的基础上,本着节俭、约束和高效等价值取向,尽可能地把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下来,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从而促使企业能够真正集中起自身核心力量立足于电力市场并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由此可见,进行电网企业集约化管理,不仅可集中调配电网企业的所有人力资源,而且还可对电网企业的所有物力和财力进行集中配置,从而为电网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进行电网企业集约化管理,可获得以下这些方面的良好效果:第一,在输电网这个最为重要的领域实施集约化管理,可把电网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集中并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于稳定安全的国家电网建设及电网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构筑,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电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可有效实现电网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有效缩短电网技术装备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第三,电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可有效促进电力公司在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创新。第四,电网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可大力优化企业各项管理流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其过程进行强化控制。第五,进行企业集约化管理,还可把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电网企业进行企业集约化管理,可让公司决策体系得到有效完善并不断提高电力公司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公司资产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及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良好效果。

3关于信息化建设对电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促进作用的探讨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在这种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不管是在企业经营方面,还是企业管理方面,我国电网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也是全方位的,因此,电网企业一定要通过战略来指导企业发展、把流程作为企业发展主线、把预算作为企业生产控制、把绩效作为企业管理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来重点关注电网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状况、企业投资收益回报状况以及集团公司在人力资源和并购整合等方面的管理状况。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也给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带来来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这一系列全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更好地进行有效应对,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电网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要使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企业经营和决策信息化发展,并促使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朝着外部市场经营、服务及竞争等方向发展,最终把企业信息化基础工程等领域的建设成功地转为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和开发这个方向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电力行业的持续快递发展,它对信息平台系统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增大,更需要信息系统给予更多更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企业内部,基于业务的有效整合,并大力优化生产流程和企业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再把集约化管理服务体系、流程控制体系及相应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来,这就是最为理想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在进行集约化管理过程中,电网企业一定要在先进的信息化平台来完成集约化管理理念的搭建,以信息集约化来促进企业管理集约化。众所周知,电网企业不仅仅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而且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当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电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Internet网络平台,这个电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为各级电网企业进行信息交换提供了可能性。实践表明,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可有效优化电网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加大其过程控制力度,从而带来企业人力和物力的集中优化配置;而进行决策支撑系统的建设,更可为电网企业各级领导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最为可靠的决策和数据支持。因此,电网企业做好信息化建设,可有效促进企业集约化管理。

4结束语

总之,对于电网企业所进行的集约化管理这项系统工程而言,在其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并分阶段来有序展开;而且要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大原则来分别完成这项系统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只有真正做到坚持这些原则来推进企业节约化管理,并基于大力超越、力求卓越等这些企业文化精神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以此来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的管理体制,这对于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快速建立以及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集约化管理的促进作用,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永俊.电网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化;内部控制;作用;必然趋势;要项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 0024- 02

1 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理论概述

就内部控制而言,其具有狭义与广义两方面的定义。狭义的内部控制,仅对资产管理、财务及会计作业,严格执行分工,以避免企业内的任何一个人对某项财务交易或事项具有的绝对控制权。简而言之,某项财务交易或事项由某人处理后,必须经由另一人或另一部门进行审核的工作,以避免无心的错误或有意的舞弊,确保企业财产安全。狭义的内部控制,其作用在于消极性的防错防弊,而非在于积极的加强管理,增进效率。广义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指挥并监督各项业务活动的进行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方法与手段,不仅包含财务、会计与资产管理,更涵盖采购、人力资源、生产控制、质量管理等各项业务。这即是对企业各部门的活动均予以规范,使其能密切配合,起到相互制衡作用,确保企业的每项资源均投放于实现企业既定目标上来。

目前,不少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企业内所有的成员都使用电脑进行交易、沟通,或者只要企业员工都会上网、处理电子文书,就算是信息化。事实上,这些理解都比较片面,而较为权威的概念是“将企业间各种的交易行为,以及相关交易的过程,利用信息设备以及信息传输的方式,取代原先人工处理的模式,让企业能够更有效率地经营,同时也可以降低相关的营运成本,增加获利机会,创造企业价值链的最大化,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1]。换言之,信息化就是专业的流程管理,加上系统控制,再加上硬件设备,把管理专业知识,利用电脑和网络来加以实现。

2 信息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企业最先投入改革的行列,为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内部控制活动也对网络进行了充分运用,并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以作为决策和评估时的参考依据。我国企业推动信息化内部控制已经取得了不少使用经验,不少企业都已顺利完成网络基础建设与网络应用推广等信息化计划,对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及质量上帮助颇多,也受到了市场、社会的注意与肯定。企业审计人员可以使用信息科技来进行内部控制作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除了可以评估与财务报表、经营计划或经营结果等内容之外,也可以借助信息系统进行经营活动的控制,有效降低潜在舞弊、错误、违背安全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发生。

在讲求速度与效率的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虚拟优势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外部环境渐趋“市场导向”的压力下,企业势必要在内部控制模式上做若干的转型,否则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更无法实现企业的使命与宗旨。因此,为了因应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除了顺应环境改变模式之外,也应尽速融入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加紧脚步进行企业信息化的变革。只有及早进入信息的场域,才能及早享受“虚拟世界”的迅速与便利,掌握“环境瞬息万变”的应变优势。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而言,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总体而言,企业若要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实现企业使命,信息化势必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并从如下3个方面为内部控制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①节省企业资源;②整合资源;③畅通内部控制工作网络,实现企业使命。

3 建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能力的要项

“信息化”并不是单一因素就能达到的,必须有许多的必要条件,才能真正完整地做到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如配置电脑等基本硬件设备、适合企业的财务处理软件、方案规划软件等。本文根据一般企业内部控制使用信息设备以及运用信息策略的状况,归结出4个要项,包括软件运用、教育、硬件设备、信息创新[2]。

(1)运用软件方面。信息世纪的来临,加上网络的发达,使我们能够快速地取得资料,但相对地就造成了现代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料太多,信息不足。随着企业的服务市场扩大、资金来源也相对紧缩,企业内部每天要处理的资料量与日剧增。因此,在企业必须运用有效的信息软件,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效率与效能上的竞争力。

(2)硬件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硬件设备的基本要求被满足后,才有可能进行所谓的信息化工程。其中电脑的部分应该包含处理器速度、硬盘空间、是否配有网卡、屏幕大小。另外,也需要了解目前企业使用的网络连线方式,带宽是否足够等问题。总之,信息硬件设备的建立,是信息化的根本,如果没有基本的信息设备,根本就无法做信息上的操作,无法享受信息带来的便利,更别提进行所谓的内部控制信息化,构建信息效率。

(3)信息教育。“凡事以人为本”,如果操作信息设备、进入虚拟空间的人,不具备运用软、硬件的信息能力,内部控制的信息化也将只是空谈。最起码的要求是企业的电脑出现一些基本的问题时,应当有专业人员试图帮忙解决问题。这些员工最好是既懂内部控制工作的要点,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也即是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员也正是各个企业应该优先培养的对象。因此,如何为内部控制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以符合信息化的需求,是满足企业需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4)信息创新。“信息化”不仅为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便捷、扁平化、高效的好处,也为企业从事相关活动带来了更多元的选择。信息化的许多创新优势,如果能将内部控制信息化的优势与企业的战略经营计划进行有效的融合,则不仅能够确保内部控制活动的高效性,而且也能因此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成长。

4 结 语

总的来说,根据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建立一套适合会计信息化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企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也只有结合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前言

目前,我国发电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而信息化管理将能够提高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先进软件与大容量硬件基础之上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服务共享等,以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改善员工服务模式等诸多目的。经过与企业目前的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从而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实现同步发展。

三、发电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促进管理理念转变。

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人力资源业务的在线、实时、全方位、多角度交互式管理,能够为企业决策者和员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分析数据以及规划目标。

第二,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发电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员工信息、薪酬保险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日益繁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事务性工作占用专业人员时间的比例,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第三,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将人力资源各专业以及上下级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的工作界面划分清晰,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员工招聘、人员配置等工作流程紧密的集中在一起,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第一,实现发电企业未来战略规划的需求。

企业的决策层是企业的核心领导群体,其中心任务在于进行准确的战略发展定位。战略定位是基于企业现状及对未来走向的综合分析而得出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对企业成功所必需的人力资源活动或方案予以描述,对企业的发展提出长远的方向性规划,对环境变化提出应对措施。因此企业决策层都在寻求能进行准确战略定位的方法,而任何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定位最终都体现为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需求。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出现给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准确、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运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准确、迅速地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情况和个体资源的特征信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各业务环节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潜在的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企业的薪酬福利计划、绩效管理计划等,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要。

第三,实现管理方式人性化的需要。

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根本利益方面的互动成为可能,体现了实时管理的优越性。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在消化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在系统中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与业务流程,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被用来定义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内容,优化和规范其业务流程,从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五、发电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第一,实时在线管理。

现电企业基于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实现了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可以借鉴经验,在与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业务操作为点、以业务流程为线,贯穿人力资源各项工作的全周期,开发出集采集、计算、控制、反馈于一身的实时在线闭环管控系统,将管理系统变为人机界面友好、人员交互顺畅的交流平台,使专业人员从操作、执行者变为决策、管理者,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绩效考核评价系统。

企业建立起以绩效考核系统为管控手段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控系统,可以科学、合理的制订出考核指标,明确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确认目标、问题、对策、责任、效果、兑现奖惩”的企业绩效考核闭环管理的良性循环。

第三,“选、用、育、留”全过程管理。

随着发电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领域的多样化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选、用、育、留”等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建立员工招聘、入职、用工、升职、培训、激励等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进行简历筛选、建立人才信息库、网上考试考核、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员工在线教育培训、员工绩效考核等工作职能,实现各环节的实时、在线、全过程管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六、结束语

第8篇

一、旅游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将信息化引入到旅游行业,可以大大改变旅游专业的社会应用,提高旅游行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只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势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旅游信息化是各旅游行业管理运用中必须强化的一项内容。旅游行业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在旅游行业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旅游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二、计算机安全管理在旅游信息化管理中的影响

(一)计算机安全管理概述

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计算机安全管理是通过对计算机活动相关领域的管理,来实现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目的。而在旅游信息化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手段来改变目前旅游行业中比较杂乱、无序的状态,是目前来说一个比较迫切的任务。旅游领域中信息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凡是涉及旅游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旅游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

(二)计算机安全管理在旅游管理中体现的特征

1、全局性

计算机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动态的人机交互系统工程,是由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涉及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的人员、资产、技术、设备、环境、体制编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理论、管理方法、教育训练、政治工作及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各个旅游信息子系统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的全局。构建旅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旅游信息安全管理,其实质在于全面提高整体旅游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这就从本质上说明了旅游信息安全管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信息安全管理,只有在总体战略上完成了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才能称为旅游信息安全管理。因为当今的安全是包括各个领域的大安全,其信息领域的安全尤为重要。

2、基础性

计算机安全管理是保障旅游信息安全的基本途径,也是实施旅游信息安全活动的主要依托和必备手段。它既是行驶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也是整个旅游信息在社会中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的保障能力既是个人素质、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标志。因此,旅游信息安全管理不仅是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基本管理活动,而且是其实施旅游信息安全活动的主要依托和必备手段。

3、动态性

由现代管理学可知,管理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个过程。管理系统是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管理系统内部的联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都是一种运动。管理系统的功能是时间的函数,因为不论是旅游管理系统要素的状态和功能,还是环境的状态或联系的状态都是在变化的,运动是旅游管理系统的生命。例如在旅游企业中酒店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为了适应外部社会酒店管理经济的需要,必须不断地完善和改变自己的功能,而旅游企业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也必须随之相应的发展变化。

三、安全管理系统对旅游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旅游企业信息化采用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采用大量的安全旅游信息技术,改进和强化了旅游企业中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等的集成管理,对旅游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变革。计算机安全信息技术与旅游企业的发展与融合,使旅游企业竞争战略不断创新,提高了旅游企业竞争力。旅游企业运用安全信息系统管理,不仅提高了旅游企业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旅游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旅游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在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与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三个要素,第一是资源条件,即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以及信息环境等;二是目标,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目标是管理运行的动力和方向;三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旅游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旅游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的管理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改革。安全管理系统不仅在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信息共享,使旅游企业组织整体高效运营,而且旅游企业还与外部网络沟通,形成互联网络。旅游信息技术、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不再仅仅支撑旅游企业战略,而且还有助于决定旅游企业战略。

四、总结

第9篇

关键词:ERP 信息化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

一、ERP的概况

ERP一种管理平台,它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其指导思想为系统化管理思想。ERP是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集成。企业要转变为现代企业,必须引用ERP,ERP能合理调配资源,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前,生产制造企业遇到了一些问题:生产交货不准时,采购供料不及时,仓库积压问题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ERP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探究ERP在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统计数据,企业利用ERP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例如:库存下降40%左右,交货延期情况减少了80%左右,采购提前期缩短50%左右,停工待料减少60%左右,成本降低了10%左右,管理人员减少10%左右,生产力提高了10%左右。

本文就多角度ERP管控有效性及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解析了ERP与内控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了ERP环境下,内控的完善措施。这些对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有着积极作用。

二、多角度ERP管控有效性及作用

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信息技术提供的是信息的支持,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控制、经济运行提供支持。使得企业在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物流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利用,达到增加企业最大利润的目的。ERP管控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制造业整个物流营运行ERP管控有效性及作用

ERP 系统使得制造业整个物流的运行更加优化,ERP在研发开发、销售订单、制造合同、采购需求、采购订单、材料入库、材料领用、成本入库、销售费用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ERP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市场要求的具体情况,为公司的研发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比起以往的判断方式,更加具有规范性。同时及时的了解企业的供销情况。使得企业的有了准确的销售计划,缩短了采购原料所需要的时间,对采购费用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于材料的入库,材料的领用,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减少大量人力资源的同时,为企业的整个物流运营制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供应商管理、采购订价、付款方式、退货ERP管控有效性及作用

ERP系统,是一个操作性强的平台,可以管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以及客户信息流,使得企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的畅通,供应商管理、采购订价、付款方式、退货等方面的信息得到快速的处理,并选用最优的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ERP系统可使企业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按业务内容通过权限、流程制定使每项业务流程产生的单据都进行了管控加大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如:预付款的支付:系统中产生采购需求单――采购订单―请款单――付款单,销售单:系统中产生销售订单――产品入库单――销售单,资产采购:系统中产生资产申置单――资产验收单――请款单――付款单 等等。

(三)生产过程中ERP管控有效性及作用

本企业为制造企业,所以讨论生产过程中的ERP管控的有效性及作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积极意义。凭借ERP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的供销情况,对生产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生产的成品的库存进行信息化管理,缩短企业从接单到出仓的时间。信息化的管理生产制造人员,减少停工待料的情况的发生。ERP对物料管理的规范化,使得产品的质量也有所增加。ERP系统对财务进行自动核算管理,使得月底或季度结账的快速的完成,对生产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管理的高效准确性,带来生产的高效率,高质量。营运部进行订单评审,PMC进行ERP中新增主计划工单,PMC进行ERP中调整主计划工单并排定,PMC进行ERP中断新增半成品计划,PMC进行ERP中审核半成品计划,PMC进行ERP中调整并排定半成品工单,PMC进行ERP中生成采购计划,PMC进行ERP中下达工单,PMC、生产部门、加工部门、仓库进行通知生产,生产部进行ERP领料,生产部进行ERP退料,生产部、加工部、仓库进行ERP生产完工入库。这些工序的实现都是通过ERP中相关的模块得以实现的。

使企业有效的控制超需求购入,减少库存量,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呆滞风险,减少资金成本。

(四)企业资产管理ERP管控有效性及作用

企业资产管理ERP管控有效性主要是在2个方面:预算控制方面,财务报表控制方面。在预算控制方面,预算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计划。企业的资产管理中,预算是相当重要的,预算涵盖了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预算计划于ERP相辅相成,进行企业经营的时候,ERP会及时的反馈回最新的精准的数据,并且通过初步的分析,为管理者可以较快的找出预算为题的原因,为来年的预算提供借鉴下的经验。可见ERP在企业的预算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财务报告控制方面,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文件,是其他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表现,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岗位分工和职责安排、财务报告编制准备控制、财务报告编制控制、财务报告报送与披露控制等构成了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ERP刚好可以有效的对这些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应对各种突况也提出了应对措施,可见ERP系统对财务报告控制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综上表明在企业资产管理中,ERP管控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三、ERP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探讨ERP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对ERP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有积极作用。内部控制的主要的目的就是预防风险、维护资产的安全、降低损失、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实现发展战略。并在内部建立的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应用ERP可以使得企业的管理进入现代化,科学化,使得企业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增加企业筹码的同时,带来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信息化,特指应用ERP,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对用户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内部控制的控制手段分为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ERP实现的就是自动控制。ERP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某个点上一种自动化的控制手段。加强自动控制就能很好的实现内部控制的现代化。可见,ERP是内部控制的客体,ERP毕竟是程序,各个模块是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的,这样也就带了些问题,例如:在供应链模块,销售业务进行之前,要制作出相应的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的制作是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的,若输入了错误的数据,而审核人员又没有发现,而且销售订单、库存、财务会计等模块的人员往往不会太注意数据,则问题就来了,一系列的数据就会接连出错,最终导致严重的事故,对企业的利益影响很大,对企业的声誉也有较大的影响。

四、ERP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ERP只是信息的集成系统,它不能替代其他的管理工具与技术,ERP涵盖客户化、供应链、合同信息、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业务相对繁杂。ERP是一种高科技系统,系统需要进行开发、运行、维护、测试等,而且这方面的费用都是比较高的,而且ERP针对不同的企业的模块也不一定完全适应。ERP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一种控制工具,它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并对内部控制中的自动控制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五、如何在 ERP 环境下完善内部控制

在 ERP 环境下完善内部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度方面、健全ERP 岗位方面、审计职能方面。制度方面,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实施情况纳入考评。健全的 ERP 岗位方面,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能权限,使得不同岗位的人员相互监督,形成有效的制衡体制。ERP岗位责任制,确定员工的职能范围。使得员工的 责任心增强,为ERP的准确进行提供保障。审计职能方面,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能否确保资产、资金的安全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加大审计部门的管理,对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结束语

探讨ERP管控的有效性及作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充分的了解ERP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使得ERP的应用更加的准确。制度方面,健全ERP 岗位方面,审计职能方面的措施,可以更好发挥ERP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铁媛,白文义.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2]张庆考.ERP 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