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40:40
导语:在智慧课堂教学成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新课改 美术教学 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模式更系统更成熟,要求美术老师设计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注意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改善以前一些不好的课堂现象。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引导者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灵活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任务越容易,学生参与意愿程度就越高,这是由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在美术教学的开始部分,我们应该控制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参加美术活动的难度,当学生获得一部分的成功,积累了信心和经验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提出难度更大的任务,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接纳知识,接受挑战,师生之间就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互动和交流。因此美术老师需要让学生们能够先成功地完成“简单的热身性”的任务。在设计美术教学任务的时候,循序渐进地教学,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问题的钻研和探索,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这样就会让学生对美术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增加,从而对美术专业知识分析能力不断加强,最后有效解决难度不断增加的美术任务。
美术课堂任务型教学同样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究、归纳和合作,以及和美术老师互动交流。学生在参与、探究、体验、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建构美术专业知识体系,发展美术欣赏和表达能力,不仅接受美术老师的知识,而且继承和发扬老师的美术专业素养,从而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也在整体上优化美术课堂学习方式。这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和要求。
比如在教授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4册第三课《夸张有趣的脸》时,我布置学生在进行漫画创作之前,强调漫画要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我首先示范画一幅漫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告诉学生:漫画突出并强化所绘对象的特点,就是在原有的特征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使他们的特征更加突出,从而更能够表现其独有的个性,使得画面产生幽默风趣的感觉。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不断要求学生沟通、探讨、交流绘画感受和绘画技法,不断引导学生交流绘画对象的特征,研究绘画表达效果,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
二、用精彩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美术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应该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因此,在教学共同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形成的“参与者”与“发现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授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4册第五课《我们的节日》时,我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热情,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紧抓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进行立体构成、累积构造练习这个教学内容,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能,把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元素灵活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使得美术课堂精彩而有趣。
在这节课中,我根据上节课确定的方案,以制作大蛋糕为创意庆祝最后一个儿童节“退队”仪式,集中智慧,共同努力完成这节日盛会的装点。利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的材料,进行废物再利用,利用创意反映多彩的生活。
我将班级全体学生分成六小组,安排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鼓励各个小组在考虑装饰物的设计上要大胆创新,做到美观而有独特创意,充分运用材料的特征体现出欢庆的场景。
三、用丰硕的教学成果吸引学生
我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这么多年来,积极带领学生走出去,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美术展览和比赛,获得了许多比赛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奖项,让老师、领导满意,让家长、学生认可,打响了学校的品牌,自己也有了许多收获。
四、用宽容和爱心赢得学生的真诚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细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但是在日常教学之中部分的教学行为及细节却很少关注到学生个人发展,甚至有些连最起码的信任及尊重都没有做到,形成这种局面正是因为对于细节的忽视,故此,需要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细节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
自新课程改革至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也不无例外。为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开辟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展现自我,对于自己的认知勇于表达。例如:可以使学生进行文章中角色的扮演,充分体会课文中所展现的内容,通过切身的感受及体会进行人物性格的分析,不仅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学生在开发的课堂环境之下掌握了知识要点。
二、教师要发挥引航人的作用,适时的加以引导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个体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航人的作用,在恰当是时机上加以引导,对于学生不同想法及见解教师要给予高度的尊重,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学生对于不同事情的处理方法,对其日后的学习及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注重细节,适时导入
新课改的大前提之下很多老师已经重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我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曾说过:“课程的开端,就好比是提琴演奏家上弦一般,由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节演奏的准确性就为整场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导入语在整个语文的教学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导入语的好坏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课时一门趣味性极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语文课程所能展现出来的资源,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融入到课程之中,导入语的设计亦需要精彩纷呈。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一些矫揉造作出现在课堂之上,给学生一种违和感,需要应实际的情况而定,切不可生搬硬套。
四、掌握细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大多数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问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一堂课,多数的问题是向整体进行发问的。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或许是处于整体回答的气势,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是事倍功半。通常情况下老师的发问大多是被成绩优异的学生所抢先回答,绝大部分的学生甚至是还未考虑或是给出相应的答案就随声附和,对于教学内容所预期的效果大打折扣。故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发问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及层次性,避免出现齐声附和的情况,根据具体的问题抽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作答,如此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反馈,真正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
五、抓住细节,调节课堂气氛
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断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如果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单调、枯燥,教师就需要适时的创造出一些活跃的教学细节,以此来缓解教学内容上的枯燥,把教学目标同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将难以理解或是掌握的内容融入到愉悦的细节中。精彩的教学细节并非是设计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课堂的讨论之中将学生的思想激发。
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理解课外阅读并非所有课内阅读的延伸,其是兴趣使然的自主探索,是受情感熏陶的结果,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适当的做好读书笔记,使其将课外书中有用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与能量,进而提升学生将语言转化为文字的表达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其语文素质。
结语: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段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相对于很多科目来说是丰富多彩的。注重语文教学的细节,就是对学生的生活、情感、知识及生命发展高度关注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细节呈现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是教学行为组成最小的单位,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打造足够宽阔的空间,让学生的思想进行撞击,关注其个体存在的差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成果得到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潘盈盈.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细节教学的智慧[J].教师,2012(28).
[2] 陈仁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细节教学的智慧[J].读写算(教研版),2013(23).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入;策略
从教学实践成果来看,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抓住学生心弦,激发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从落实教学环节着手,让学生真正掌握,并且会利用各个知识点。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不够
很多老师仅凭个人经验与教学进度授课,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最后让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2.只重视学校制度
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仍然有很多老师为了教学目标与任务,而忽略学生参与,这种教学方法本身有误的情形,最后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
3.忽略了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将题海战术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在学习主体地位没有明确的情况下,题海战术根本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
4.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受学习成绩与教学任务的影响,很多老师忽略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最后对教学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
1.增强总结归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好温故对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会占据很大的版面,并且不会移动。而利用多媒体,则会更加省力、省时,便于观察。例如,在展示平方差公式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出多项式的乘法练习。(x-1)(x+1)=?(x-2)(x+2)=?
2.活用教学经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验导入是老师根据生活经验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带动内心,引发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因此,在教学导入中,老师必须整合常见问题,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激发求知欲的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为了将教学经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先让学生对折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问对折一次、两次之后的厚度?试想在这基础上,对折二十次后,会是多少层楼的高度?这种引入,就能将枯燥的教学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教学成果不言而喻也提高了很多。
3.增强游戏导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游戏对培养手脑并用、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数学导入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心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现与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坐标时,可以事先设计好一个坐标游戏,让两根绳子成为坐标,一个学生是原点,这样学生对应的象限、坐标以及直线x=y就能体现出来。这种易行简便的游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涵,对教学效果也有很大帮助。
4.增强资料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料,老师除了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还必须把握并了解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然后再查询资料,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资料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可以先介绍毕达哥拉斯的智慧与模范意识,再引出需要探索的课题,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就更容易接受和进入导入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导入作为整个教学步骤的试金石,它对课堂教学成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各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探索;智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23-02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彰显智慧课堂的优势,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智慧思考”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智慧课堂的学习体验将更为优越,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积极探索、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构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智慧课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以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基础上。如今的中学生知识结构与过去大不相同,他们是从小接触信息技术的“新人类”,从小就生活在信息环境中,对于这些中学生而言,计算机更像是一种工具,能够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因此,教师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颖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正是由于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早有接触,教师更要以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抱以更高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Windows用户界面”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对窗口背景、图表视觉效果进行改变,对任务栏进行调整、对任务窗口进行切换,这些实用功能也许是学生平时不了解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对窗口的便捷性有更为直观的了解。通过窗口操作的变化,学生会将这些新功能与日常使用经验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快地将这类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获得成就感。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够为未来的专业化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智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占据课堂主导位置,而教师处于引导位置。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课上课下互动互补”的良好教学机制。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逻辑思维和理论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过程,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得益于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巧妙的课堂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出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Frontpage”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内容,使学生根据软件特点进行简单的“Frontpage”制作。在制作内容的设定上需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风景,也可以介绍某一个历史人物,还可以根据童话故事设计相应的场景。由于“Frontpage”学习灵活性较高,能使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教学要点,同时,也能够更为清晰的分辨学习难点,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尤为高涨。通过课堂演示学生作品,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还有哪里是自己的知识盲区,只有建立起对自身知识构架的客观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智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利用价值。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但需要学生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协作能力的充分发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配合协作能力,并领会信息技术对于协作性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节点划分,然后,根据不同节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小组之间优差搭配,并由组长全权负责。这样的分组设置无形中构成一种凝聚力,使学生之间能够密切配合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安全”一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与之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信息收集,不同小组可以根据“国内、国外、计算机风险类型、后果、影响”等不同范围进行资料收集,从而强化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以智慧促进教学实践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是因为在该领域内,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使信息技术具备强大的持久动力。而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建立“信息思维”,具备用于探索创新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激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实践”,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发挥创造性思维优势,构建起更具智慧元素的信息课堂。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开放性教学,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效率,更能够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正是因为这样,小学生数学教师必须及时的认识到开放性教学的重要性,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积极的为学生开展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性 教学
新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也就是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开放性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外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开放性教学在狭义上也可以体现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如从课堂教学题材来说,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例题、或练习题而言,开放性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性,无错误答案等习题;从课堂师生关系来说,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又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汲取养料。总之,开放性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一、营造开放的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是在知识与情感的互相作用及制约下完成的。它不但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的课堂是保证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基础。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的职业需要微笑。教师微笑的面容、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都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定下一个愉悦和谐而又安祥的基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开放式教学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求知若渴的状态下,引领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为课堂教学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第三,平等、民主,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爱”可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教师还应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要偏爱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正确处理“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激励、鼓舞学生抬起头来学习,让学生的“心理安全”,学习愉悦,全面发展。
二、落实开放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广大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强目标意识,从全册和单元、远期和近期的高度出发,在把握课改要求、认真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并落实开放的课时教学目标。开放性教学,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学生能力的发展的重要体现在课堂。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制定,还在于预期的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将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制定好。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和谐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在现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更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和落实。
三、优化开放的课堂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巩固基础、发展思维、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优化课堂练习,要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所谓“导”,就是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教师内在的教学艺术手段,调动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案例1:在旧村改造工程中,邢楼村今年新建标准房240间,比去年多建3/5,比去年多建标准房多少间?一般解法:设去年建房间数为单位“1”,可得:解一:240÷(1+3/5)×3/5解二:240-240÷(1+3/5)所谓“放”,就是教师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教师放手发动学生讨论,一起探究,广开思路,发散思维。进而得到以下几种解法:设比去年多修建3/5为单位“1”解三:240÷(1÷3/5+1)设今年修建间数为单位“1”解四:240-240×〔1÷(1+3/5)〕解五:240×〔1÷(1+3/5)〕×3/5以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法为:解六:设今年比去年多修建x间标准房,则x÷3/5=240-x解七:设去年修建标准房x间,则x+3/5x=240 240-x=比去年多修建的间数。用比例解法为:解八:设去年修建标准房x间,则x∶240=1∶(1+3/5)240-x=比去年多修建的间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尽量多设计一些多层次的题组,使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分层出现,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可通过开放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成功的乐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旨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开动脑筋,充分开发例题的功能,巧妙地设计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为他们提供创新开放的空间,逐步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同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 结
总而言之,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既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也是对面临21世纪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回应,更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烈巧.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J].现代教学,2008,(05).
【关键词】小学体育 新课改 体育游戏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育淡化了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着重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个人身体练习”为主要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心理的全面健康。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游戏的位置就更为突出了。
一、贯穿德育教育,锻炼意志品质
思想品德是四有之首,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其他的教育都是徒劳。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由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将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在游戏中,教师要使学生懂得是与非、胜与负、诚实与虚假、遵守规则与违反规则等道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体育课还可以用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我发现,老靠教育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效果并不好。我就把耐久跑设计成领先跑游戏,再在不同距离的地方,取路上的著名地名,如井岗山、遵义、延安等,学生一下子积极性高涨,不但很好完成了耐久跑的教学目标,从中又领悟出顽强意志和自身潜力的含义,育德育教育于润物细无声中。
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过程。例如,在“长江、黄河”游戏中,我让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一排为“长江”,另一排为“黄河”,当老师发令为“黄河”时,则“长江”追“黄河”,反之亦然。再如30米加速跑,让学生先做“抓尾巴”的游戏,体验要想抓住别人的“尾巴”是要加速的;然后再让学生把废报纸展开,贴在胸前跑步,要求是不让报纸落地,学生在玩的同时知道了加速跑的道理;最后让学生交流加速跑的方法。这样学生在玩中不仅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学会了加速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速度和奔跑能力;而且能努力展示自我,获得了成功感。采用多样的游戏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既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熟悉了此游戏的方法、规则,遵守了课堂纪律,又使学生在这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遨游。
三、通过揣摩体验,陶冶学生情操
体育游戏可以将小学生的情操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角色的揣摩和体验,推动思维和情感的发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情操。因此体育游戏的思想教育具有鲜明、活跃的特点,而且它随机性较强。体育游戏也具有一定的规则和道德规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行为态度,从而避免了学生个性的过于放纵,约束了学生其他恶习的发展。体育游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意志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观念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培养创造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小学生是体育教育的主体,教育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熟悉主体、热爱主体。教师只有相信幼儿,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儿童应有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儿童的浓厚爱好,从而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加活动,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则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小学生体育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形成“师生互动”关系。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无论游戏多么有趣,如果只是机械地、固定地、反复地做几个游戏学生也会感到厌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针对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创编内容新颖的游戏与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和教育学生的目的。除了教材里面的游戏,还可以鼓励学生改编和创编游戏,这样不但使游戏新颖,多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根据教学成果,及时评价总结
体育游戏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成果,结合游戏规则和要求,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总结,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在评价时应做到公正、准确,对于奋力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学、热爱班集体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在比赛类游戏中获胜的学生,在表扬之余还应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自满,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将在游戏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灵活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努力争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早已使用,但只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而不是教材内容游戏化。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他们游戏化的创造性劳动,投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中去,才能大力地推行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热爱运动,喜欢体育,追求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广卫.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J].科技信息.2009.
[关键词]科研兴教;宁津现象;当堂达标教学
科教兴国、科研兴教,中小学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山东省宁津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成为农村科研兴教的典型案例,“中小学科研兴教的教育理想在宁津变成了现实”。宁津科研兴教的实践经验催生了“宁津现象”,“‘宁津现象’对中国城镇和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一、审视宁津科研兴教
全面审视宁津科研兴教的复杂历程,特别是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孕育、开题、整体推进、活动带动、结题鉴定和深化研究等核心课题研究历程,其经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特点。
起点在于理性选题。当时,宁津教育徘徊不前,存在着“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陈旧教学方法充斥课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与矛盾。为了寻求突破,2002年秋天,相关领导两下洋思中学,决定走科研兴教之路,由此开始了六年之久的实践探索。科研兴教,课题是关键,选题决定成败。宁津人理智地选定了“当堂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作为核心课题,“科研兴教,从当堂达标教学开始”,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路径开题,直到圆满结题。
支点在于当堂达标教学。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当堂达标教学就是宁津科研兴教的支点,宁津人用它实现了科研兴教的理想。没有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就不会有“宁津现象”。当堂达标教学已经成为当地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品牌,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教学模式。
特点在于县域整体推进。科研兴校,人人有责;科研兴教,校校有责。宁津人没有受学科、年级、学校的限制,而是在科研兴教思想引领下,咬定当堂达标教学不放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全县农村中小学一盘棋,从实验学校起步,有条不紊地走出了一条全员参与核心课题研究的科研兴教之路,取得了团队的胜利。
推动力在于专业引领与指导。缺乏专业引领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和科研兴教的最大困难,“学校科研需要专家亲临一线指导”。宁津人的教育智慧在于“借脑”,借助专家学者的科研智慧迅速走上了课题研究的捷径:从选题、开题、结题鉴定及深化研究,始终得到科学指导与专业引领,准确地把握了科研兴教的正确方向,保障了课题研究的严谨与规范。当堂达标教学成了宁津县教科研工作的主题,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当堂达标教学优质课评选、送课下乡、优秀论文评选等专业引领活动为课题研究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同时,在实践中团队的科研智慧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生命力在于实践和理论的突破。基于宁津科研兴教的成功实践,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不断成长,科研兴教实践与当堂达标教学理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又改善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内涵发展,还初步创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宁津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宁津科研兴教的理论成果
宁津科研兴教的理论成果主要是初步创立了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研究》荣获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一等奖,为教学理论园地增添了一片新绿。
含义。“当堂达标教学是以目标准、方法活、效率高为本质特征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教学方法体系。”同时,当堂达标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与追求。因为“追求尽善尽美但没有做到要比追求一般的标准而做到了好得多”。
本质特征。“为了使老师们清晰准确地把握当堂达标教学的实质,课题组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目标准、方法活、效率高。”“目标准、方法活、效率高”是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与三大法宝:新授课,即教学目标准,教学方法活,教学效率高;复习课,即复习目标准,复习方法活,复习效率高;讲评课、实验课亦然。
基本理念。一是目标为核心的理念。巴班斯基把“明确教学目标”作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首要条件,当堂达标教学将教学目标放在核心地位,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灵魂。二是方法多样化的理念。海纳百川,凡是能够实现“当堂达标”的教学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三是效率为宗旨的理念。“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少’‘慢’差’‘费’现象,追求教学的高效率,是自古以来的教学理想。几乎每一位教育学家都对此进行过自己的论述,提出了种种的教学模式、原则或方法体系。”当堂达标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倡导删除无效教学环节,追求优质教学。
基本模式。当堂达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组织教学——认定目标——教学达标——达标测评”。组织教学要删繁就简;师生要共同认定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教学达标是核心环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标测评是关键环节,要及时准确地反馈学情,为矫正教学服务。
方法体系。当堂达标教学的精髓在于“当堂达标”,具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百花齐放,初步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合作学习,当堂达标”“精讲精练,当堂达标”等十几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力戒僵化和形式主义,必须灵活运用。
主要特点。一是目标准确。目标准确是当堂达标教学成败的第一要素,其核心策略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咬定学习目标不放松。二是方法灵活。基于基本教学模式,凡是能够体现“目标准、效率高”的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三是高效轻负。当堂达标教学追求在课堂上教学基本达标,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基础知识、得到基本技能训练、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四是以学为主。灵活运用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提升学习能力。五是适应性强。无论城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校;无论语数英、政史地,还是理化生;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讲评课,都能运用当堂达标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宁津科研兴教的实践效果
科研兴教,科研是手段,兴教是目标与结果、是衡量科研真伪的标准。宁津科研兴教的实践效果是多方位的,最显著的标志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教育活力不断增强,科研兴教的理想变成了生动的教育现实。
找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当堂达标教学实践有效地更新了“教师为中心、教为中心”等教育教学观念,逐步树立了“目标为中心、学习为中心”等理念,找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不断地增强了师生的目标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教学智慧不断提升。
改善了课堂教学结构。当堂达标教学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传统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新的教学基本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改善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提升了学习能力。当堂达标教学有效地改革了以讲授法为主、满堂灌乃至拖堂现象。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状况。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较为充足的学习时间,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得到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优化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提高了教学质量。科研兴教促进了宁津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上升,中考综合成绩在全市11个县市中的位次不断提升:从2002年的第五名逐步上升到2005年的第一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之后,连续取得优异成绩,促进了内涵发展,增强了教育自信。
锻造了教育品牌。宁津科研兴教实践催生了两个教育品牌:“宁津现象”与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宁津县连续两届荣获“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成为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经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所、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在宁津召开了“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教现场研讨会”,进一步推广宁津经验,使宁津成为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教的一个制高点。
四、深化宁津科研兴教的新举措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为宁津科研兴教注入新活力、实现新突破,是需要认真应答的现实问题。
设立研究中心。当堂达标教学已经成为德州教育的一个品牌,市教育局在宁津设立了“德州市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中心”,设置了一个新支点。
深化课题研究。2008年6月27日,“当堂达标教学深化研究”又在宁津开题,力求实现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的新突破。通过当堂达标教学“百课工程”“百题工程”“百篇工程”,打造百节精品课,突破百项小课题,撰写百篇研究文章,让教师更会教、让学生更爱学、使教学更优质。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为教学理论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反思;教学;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教学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回顾、分析和总结,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自我成长发展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自我反思就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从而获得对教学有指导价值的结论和意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还可以发现不足,探索新知,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创新。
做好教学反思,大致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搞清楚“反思是什么”;二是弄清“为什么要反思”;三是“反思什么、怎么反思”的问题。
一、树立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学记》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专业精神,实现专业自主,保持积极探究的心态,同时它还是教师发现自己隐性教育思想的工具和教师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它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可以促进教师理性的升华,把教学经验升华为实践智慧。教师普遍注重教学的课前准备,在课中注重贯彻教学计划,但课后的反思则显得比重不足。而专家型教师则是三者兼具,且非常注重三者的协调。所以,要重视反思的作用,养成反思的习惯,为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而反思。
二、弄清反思内容,使反思有的放矢
一要回顾自己“为何这样教”,回顾自己的教学目标,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一是看自己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是否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而果的教学过程,是否遵循了教学认知的自然规律;二是看自己是有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否根据教学难度的层次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恰当地进行启发教学,更新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追问自己“教出了什么”,分析自己教学的成果。当讲完一堂课、一单元课后,会发现一个个陌生的自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改”,只有从“困惑”之中找到问题,理性思考,敢于怀疑自己,才能超越自我。可以通过教学日志、随笔等形式把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捕捉学生独到的思想火花,捕捉自己偶然的灵感智慧,探索教学相长的创新方法,打破思维定式束缚。也可以通过同行交流、学生反映、练习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估教学成果,思考成功和不足之处。
三是思考自己“以后怎么教”,总结自己教学的经验教训。通过对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成果,通过请教同行,用教学理论去分析等方式,明确自己以后怎么教,如何才能教地更好。每课有进步,虽然可能在反思的过程中,只是一小点感悟,但这却能一点点促M教师的成长和成熟,促进其专业发展。
总之,教学反思的对象主要是自身以往的教学实践,可以是一堂课,一个片段,一项方法,一项活动,甚至是一个内容。只要是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反思的对象,既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
三、围绕问题,分段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要经历积累经验,发现、分析、讨论问题,积极验证、解决问题三个阶段。
首先是积累经验。写反思笔记是积极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把教学活动记录下来,总结自己的经验以供日后分析、概括和验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还可通过摄像机记录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式来积累经验。经验的积累不仅可以靠自身的教学实践,也能通过学习他人的实践获得。多听课,既可以从他人的实践中获得可借鉴的东西,还可以看到他人的不足,再对照自身,进行反思提升。
其次,发现和分析讨论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各个学校都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在设计中要求要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综合的教学反思,就需要教师对照教学目标,反思目标的完成情况,重难点的突破情况,及其教学方法是否行之有效等。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要成文,但有些好的想法和做法需要记录和积累下来,有些教训也可以记录下来。除了自己的反思,也可以通过学生、同行来帮助自己发现问题。例如,课后多和学生沟通,创造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能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对教师本人及其课堂的看法,学生的意见有时非常具有建设性。同时,多邀请同行来听课、评课,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一同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在分析过程中,也可自己查阅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在理论中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也可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再次,积极验证,解决问题。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知道自己分析的问题及寻找的方法对不对,就大胆尝试,把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接着再与自身之前的教学效果相对比,或者与同事的教学效果对比,就知道这个方法好不好。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扎实地做好教学反思,不断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问题,教师便在反思中成长进步成熟。
参考文献:
[1]连榕主编.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霞.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贺晓敏.新课改背景下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初中教师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1.
[4]胡波.浅论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4).
关键词: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12-02
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手段、方法以及内容等制度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以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传统观念,还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与监督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注重课堂讲授内容的精准、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授课方法的新颖灵活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融洽,以上述考核目标为出发点的考核指标和体现已经非常完备,而在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考核体系,各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上千差万别、内容上五花八门,虽然看似丰富多彩,但实际效果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考核与管理不规范。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实施。因此,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要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让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有章可循、让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有据所依、让教师的实践教学成果得以展现、让教师的教学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严谨性、严肃性,激发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走过场、摆样子。
第一,明确实践教学目的,确立实践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考核的直接依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主题,要让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进程,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实现实践教学效果。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活动,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师在实践前的准备、实践中的组织和实践后的总结。盲目地、无组织、无总结的实践活动,即使主题再鲜明、内容再新颖,也不可能让学生在实践后得到理论的提升。因此,对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践后的总结同样应该纳入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当中。
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困境,实践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对实践教学的奖励,有些院校已经采取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齐头并举的方式。在精神奖励方面,通过设立实践教学优秀成果奖,让在实践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得到表彰,并记入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的一项;在物质奖励方面,将实践教学计算到教学工作量之中,折算为课时工资。而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中敷衍塞责、不思进取,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应该给以批评和惩戒。
二、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的考核
近年来,在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新颖的教学形式正在走入课堂。
在对学生理论学习的考核方式上,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考试测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与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对学生个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无法反映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中,应当遵照实践教学的规律,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将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相结合。
第一,明确学生实践教学指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却依然采取理论考试的单一形式。这样一方面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实践教学的地位。有些高校则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权重,并把实践教学按照课时量计算学分,在对学生考核时按照各项成绩的比例记入课程总成绩。有些高校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方式,将实践教学的考核作为一项专门的课程列入考核项目。
第二,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应该既看结果又重过程。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期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后期的总结,这三方面是一个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组织和指导作用,是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实践的主体。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之中,能否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实践教学活动,能否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中,既要看结果,又要重过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往往会打消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则容易让学生忽视对实践的总结,达不到理论的提升。
第三,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要适当扩展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走访见习、社会问题调研、理论专题研讨等。这些实践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社会视野。在对上述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中,很多教师采用了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考核方式,通过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记载,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判断。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自律、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评定实践成绩。
第四,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等作弊行为。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中,一定要确保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真实性,打击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这是保证学生实践教学是否得到公正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实践教学活动长效机制的必要前提。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明知有的学生不认真进行实践,随便找个单位出具实践证明,或者在网络、报刊上拼凑实践报告却不加制止,对考核成绩不重视、甚至放任自流,这种做法将严重损伤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情。为了达到考核的公正、严肃,教师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此类问题,对于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行为,要提出严肃批评和教育。而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进取的学生要适当给予奖励,以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总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不仅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与监督,还要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考核,而且要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进行点评,澄清观念,修正错误,从而巩固实践教学效果。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果。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当他们走出校园,步入复杂的社会,投身于实践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因为年龄、阅历的局限,更因为理论的不成熟,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有时在错误的言论影响下会产生错误的观点。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的理论武器分析问题,并做出正确判断,进而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交流,总结实践教学成果。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各位教师开展得教学实践活动不尽相同,如果能够适时开展相应的交流和总结,汇报学习实践教学活动的成绩、缺点和不足,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中不断增长智慧、增强能力,将有助于大家共同探讨更为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方式和方法,深化实践教学活动成果,探索实践教学活动的规律,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