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41:02
导语:在互联网营销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营销实践教学;差异化人才培养;路径优化对策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决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职业教育的办学走向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依据。2015年8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可见,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和校企融合将是未来教学的重中之重。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指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在不断探索中,近些年来,市场营销理念、方式等不断更新,互联网时代对营销人员的网络运用能力要求不断攀升,020时代的到来让所有营销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适应行业需要、岗位需求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高校市场营销毕业生培养现状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几个特点:求职容易、分布行业广泛、工作调换频率高,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策划、产品销售、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客户沟通与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跟踪调研成果同时显示,一方面毕业生创业者越来越多,涉及各行各业,实体店经营和网店经营均有成功者;另一方面企业对营销人员职业素质中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吃苦学习能力的需求远胜于对营销专业技能的需求,目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症结集中体现为人才培养趋同化,各高校培养的营销毕业生差别不大,就业择业时缺乏竞争力,说明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高校营销专业的课程安排趋同,实践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差异性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的培养形成的。所以,高校营销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路径不外乎三大主线: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训包括课程实训、校内基地实训、专业技能竞赛;实习主要是专业实习,安排有暑期实习、顶岗实习,可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毕业设计即结合实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完整的文字阐述。在不断提倡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中,不断变革的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常规的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课程实训缺乏载体
市场营销常规包含课程实训的专业课主要有:公关礼仪、市场调研、推销实务、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广告促销、品牌运营等,设计的课程实训多数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某一个技能点,虚拟环境,课堂训练简单低级,缺乏载体,而推销的实训中必须有实体产品为载体才能展开技巧的运用,礼仪技能需有企业真实环境才能得体运用,市场调研需有企业需求才能有价值和意义,网络营销需有企业产品才能有实际销售环节的磨练和盈利压力等等,以往教学过多囿于课堂,囿于校内,学生无法体会到实际效果。
(二)校内实训过于肤浅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主要是三种形式:一是实训室实训,如营销沙盘模拟等;二是校园商业经营,如校园商业一条街,校园超市等;三是专业竞赛,如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常规的实训内容存在的问题是不够真实化,内容多以模拟为主,不贴近企业真实环境,没有市场背景和环境风险,即使经营失败对学生而言也没有实质性损失,学生更多是在表演而不是实操,因此参与时缺乏动力。
(三)校外实训脱离企业需求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导,高校使出全身解数,部分高校和上百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纷纷挂牌成为高校实践基地。实际上,顺利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和人才有效输送企业的并不多,多数校企合作只是一纸协议,学生校外实训出现瓶颈。从企业来看,安排一些骨干力量参与学校教学和学生培训,必然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企业所不愿意的,同时企业还要承担人才流失的风险,并且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时也不能触碰商业机密;从学生来看,能去实训的企业少之又少,往往企业需要时学生不肯“买单”,甚至企业、学生双方都不“买单”;从教师来看,教师不但需要完成校内的教学、管理任务,还要完成服务企业的任务和要求,工作量大大增加。最后,校外实训由于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讲究行动统一,企业很难接受大批量学生并提供饱满的实习任务,多数校企合作使得学生成为企业短期经营需要的廉价劳动力。
(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在毕业设计环节里,以往学生毕业设计更多涉及的是虚拟市场营销的话},或者以学生兼职内容为主题,略能贴近实际,大部分营销学生都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但毕业设计内容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有时就是空谈,甚至过于理想化,最终毕业设计并不能够体现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果。
(五)实践教学的管理、保障不到位,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首先,实践教学的管理不到位。很多专业实践内容过于形式化,缺少过程监督,学生缺少安全保障,考核缺乏依据。其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多数教师没有参与企业实际经营,风险分析、财务成本分析等能力都有所不足。再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各项实训,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打消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实践教学会打破原有的常规教学规律,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三、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路径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和网络营销模式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进程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也称为互联网营销,就是以国际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熟以及互联网成本的低廉,互联网好比是一种“万能胶”将企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跨时空地联结在一起,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唾手可得”。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网络,而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服务顾客,也不得不从运用互联网,转而依靠互联网。企业营销理念、方式的转变带来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
(二)以差异化营销人才培养思想为指导打造专业特色,明确培养目标
差异化营销战略是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中的一种:为使企业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之后,企业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营销措施。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同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从而形成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保持专业的竞争力。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要求各高校营销专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中营销人才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方向,为特色岗位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毋庸置疑的是,高校营销必须培养集网络技术和营销技术于一身的人才。
(三)大数据时代路径优化的五点实践对策
1.优化课程实训内容,搭乘“互联网+”快车
从课程实训内容上来看,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简单模拟,要结合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点,或者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增强职场氛围。课堂案例改变以往的找案例分析,而是自己做案例分析,这样效果更好。同时,课程实训内容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提炼适合教学的实训内容。如课程实训以服务校园超市等校内实训内容为载体,增强实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又如在专业特色培养方向上利用网络资源形成能力提升的“实训包”,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向上经过“实训包”的训练能够独立完成营销任务。课程实训也包括请进企业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参观考察,分行业、分方向、分岗位增加对企业经营的认识,了解实际市场行情。同时,课堂实训从内容准备、筛选到运用教学、监督管理等都可以借用网络信息技术。
从课程实训教学方法上来看,搭乘“互联网+”快车,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在微时代将实训课等内容以“微课”形式切入和运用,教师教学技能得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实训教学空间得以拓展。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课堂实训内容可以结合网络营销中的某些具体环节来设置,让学生能够在不离开校园的同时参与到一些网店的实体经营操作中来。
2.优化校内实训项目,服务企业电商市场
校内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校内实训的内容一方面需要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为企业服务。如专业大赛与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化。又如在企业各种促销活动中积极参与策划和销售,将企业产品在校内加以积极推广和宣传,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电子商务运营、产品代销等。再如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学生串联产品采购、业务谈判、渠道筛选、产品陈列、广告促销等实操,并承担市场盈亏风险。在实践中与企业找到切合点,学生培训贴近半工半读亦可尝。
3.优化校外实训岗位训练,对接营销人才特色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继续开拓学生实习岗位,以多年校外实习指导经验为基础,总结校企合作四化原则:实习岗位的多样化,实习内容饱满化,实习考核企业化,实习时间灵活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外乎三种:企业走进校园,学生走进企业,政府统一协调。每所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同时,校企合作中的学生实习管理也需要随之改革,可以采取“双导师”制指导,实习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基本营销概念介绍等由专业教师教授,企业经营项目的实操借鉴、现场指导等由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来进行,考核也以企业的考核标准进行,必要成果可以形成毕业设计,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无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成为必然。校企合作数年以来,碰到的瓶颈不外乎是企业的经营实际需要与学生的工作取向的不吻合,这个难题就可以依靠互联网解决,企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势必缺少电子商务各个环节的人才,如网络经营、物流配送等,高校可以和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下采取合作,避免企业大量人才引进的高成本,学校也及时添补了校外实训项目,为企业服务。
4.优化毕业设计流程,数据管理强化成果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始终坚持毕业设计和答辩等教学环节,其主要内容不外乎是填写大量表格,形式饱满,内容枯燥,没能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建议毕业设计分三个阶段:选提阶段、实操阶段、成果阶段。第一阶段,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锁定一课题,确定指导教师,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内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将锁定课题内容,通过实习,在企业中实践、实施、调研和总结。第三阶段形成课题成果并做汇报。这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同时,加强毕业设计中教师和企业双方指导、监督工作,做到管理简化,注重实效。关于毕业设计的监督、管理、检验和推广可以通过企业和高校的数据管理完成,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依据。
5.优化实践教学保障措施,确保实践教学畅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英语教学;课堂互动;有效性教学
1概述
英语课堂的主要价值在于提供语言示范及语言交流的媒介及平台,目前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活动有:教师讲解学生听,一句句讲,分析意思及语法,学生先预习,教师讲学生参与,学生讲教师补充。这些活动的设计是英语教师们基于语言知识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忆,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的理念。英语课堂之所以存在,是因其对学习者外语学习有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教育”潮流的到来,互联网课堂、微课、慕课、云课堂等新型授课模式的出现,结构主义模式下的传统英语课堂必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英语教师们有必要思考,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式。
2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课堂上做的事情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讲解语言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只是在操作层面略有差异,传统的英语课堂主要以教师传授讲解为主,学生是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又以课本为主要授课材料,学生记忆单词及语法规则,同时通过做课本习题巩固强化新的知识点,考试则主要考查单词、短语搭配,及短文理解和写作,虽然有一些分级分类教学、磨课、同课异构等活动,但是课堂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上通常是以课文为单位,辅以多媒体教学,但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以语言点(包括生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文化知识点、语言操练为主要授课内容,在讲解课文意思时又以逐句分析和翻译讲解为主,课后练习也以提供标准答案为主要活动。又因为高中英语学习的高考导向,所以做模拟卷,上课老师针对易错的题目精讲,也是高中英语课堂重要的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常遵循一定的授课流程,配合预先制作好的结构化的PPT,将课文内容讲解清楚,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个流程一般是课文导入——单词词组释义——课文结构分析——课文语法词汇短语句型讲解——课后练习讲解,在这一流程中,课文导入部分比较多的师生互动,因为涉及到将学生的背景知识调动起来从而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而在随后的课堂授课环节更多的则是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记录,所以又回归到传统的讲授式课堂。
3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学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徐冉冉:2016)。教育理念也随时代的改变有了变迁,从结构主义进入到了建构主义。互联网时代的英语教学也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演化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从而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随之发生的还有教育教学研究范式及思路的转变。《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如今,“互联网+”不仅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消费方式、购物理念,而且也进入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革命性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已逐渐被多媒体、多样态、多形式的教学组织与安排取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世界寻找到更多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帮助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些由于互联网与教育相连接所产生的改变已经渐渐进入到了教师们及教育研究者们的视野,随之涉及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评估,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等领域都引入了新元素,进而产生了新的生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英语学习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网络课程的开发,基于网络的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伴有英语培训市场的火热,适合英语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软件不断被开发出来,英语教学的分层次及目标差异,导致传统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丢失,学习效率的降低,同时教师们在应对新的教育技术、新的教学理念,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潮流,就会导致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外自学完成,或者课堂教学内容失去针对性,或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更多的是在应付,顺利拿到学分,而教师也无力扭转这一趋势。目前我国正规的学校英语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虽然领导层面不断在推新的教学模式,然而广大教师们还是没能从意识上明确互联网时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互联网+英语教育体现在英语教育则是以个性化的教学为特点,以关注个人发展为焦点,以真正提高和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导向,英语教学的模式表现出更为多元丰富的形式.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语言水平,掌握自己欠缺的语言知识点和文化知识,慕课又为学生提供了聆听优秀教师课程的机会,教师们只有清楚地把握住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他们所备出的课程,他们引领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并且从中受益的高效课堂。但是我们在肯定互联网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将英语课堂完全娱乐化,课堂娱乐化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大敌(秦秀白:2012)。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比如教师资源的有限,学生个体发展速度的差异,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教育技术的手段去弥补,但是如果单纯为了增加课堂气氛,没有原则没有挑选的将互联网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就会只凭兴趣学习,一旦碰到困难或者枯燥的学习点,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课堂教学就丧失了教育启智的功能,英语课件、视频等没有经过精心编辑审核设计的便充斥着课堂,表面上看英语课堂活泼生动,紧贴时事,又实际有效,然而稍加思考便发现,教育资源、教育信息技术的滥用和泛化又成了教育领域一大问题。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枯燥的文字增添了图像,对白,场景甚至剧情,同时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又增添了新的元素。但是仅以活跃的课堂气氛为目标,每次上课必用多媒体课件,上语言课变成了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不再朗读课文,而以听录音替代;精美的课件设计,教师点击播放,教师陪学生观看视频文件成了课堂主要活动。课堂教学是有严格教学目标,而过度娱乐化的课堂则严重干扰了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妨碍了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因为其个性化的指导,所以能够把有疏离感的、冷冰冰的课本知识变得立体化起来,同时又可以实现学生碎片化时间的自主学习,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思考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理念思路及执行方式,既有时代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4基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英语课堂的创建
要想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就要思考在课堂上究竟应该做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尤其要注意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产生的机制。课堂的存在,有其区别于课外的学习方式及特点,课外的学习比较随意,更多的是需要自我的约束,而课堂学习有教师在场,周围还有其他学习者,同时学习相同的内容,学习的时间也是固定的且有限的(程晓堂:2016)。所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尽量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及周围学习者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各种技术及媒体虽然丰富多彩,但是还是不能代替人的灵活与机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所以英语课堂上要做的事情就是人与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些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构建新的语言文化知识。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支架,从而习得语言,实现交流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就是如此,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参与交流互动,实现自我构建的过程。从建构主义视角看待学习环境也即课堂教学,是“学习者运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追求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场所”(毕雪飞,2013)。从这一点上看,高效的英语课堂一定是需要充分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基于课堂互动的高效课堂理念,传统课堂上的讲授式教学可以改革为微课、慕课的形式由学生根据各自对于知识及文化的掌握情况课外学习,课堂上只需要进行核心知识点的讲授及各种互动活动的开展。比如:课堂讨论、口头表达训练,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靠个体完成不了的任务,比如英语语言语法系统认知,课文如果欠缺相应知识点较难理解的语言内涵,还有一些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达到的有关内容,比如,课文的特殊写作方式、语言的特殊意义的理解,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活动。
5结语
要探讨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弄清楚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们既要学会顺应发展,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又要反思教育技术的不合理的成分,在英语课堂这一教师们的神圣舞台上,作为英语教师要弄清楚,英语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使课堂真正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徐冉冉.“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16(1):99.
[2]秦秀白.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J].当代外语研究,2012(7):1-2,79.
[3]程晓堂.英语课堂上究竟应该做什么?[J].山东外语教学,2016(1):61-67.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学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互联网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各类开放性数据库规模效应的形成,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因此,如何方便、快捷、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来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服务,是网络时代人们增强人力资本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以及高校文科教学的实际,针对性地提出高校文科教学利用互联网的相关建议。
一、互联网络浸透现实生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其中专线上网网民人数为271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0万人,同比下降6.9%;拨号上网网民人数为390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200万人,同比下降23.5%;宽带网民人数为907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40万人,增长率为41.1%;手机上网网民人数为1700万人。网民数量稳步增长背景下,专线上网和拨号上网人数下降,而宽带上网人数大幅增加,手机上网用户规模扩大,说明我国网民上网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上网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一变化从上网计算机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594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90万台,增长率为20.0%。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59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0万台,同比下降9.2%;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82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0万台,同比下降11.7%;宽带上网计算机数为353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90万台,同比增长57.6%,在我们所调查的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中唯一保持增长趋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站数为843,000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48,800个,增长率为21.4%。中国网页总数有44.7亿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0.7亿个,增长率为86.3%。网站数量的增加,特别是网页数量的大幅增长,说明我国互联网信息越来越丰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网络85.0%,电视66.1%,报纸61.1%。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可以看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然后是纸质的平面媒体,最后是广播。在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中,网络独占鳌头,所占比例达到47.4%;电视紧随其后,所占比例为30.6%;接下来是报纸,所占比例为15.7%;其他媒体所占比例都非常低。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充分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之中。
二、海量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即使最新版的教材,其内容也总是落后于实践的。在这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频繁,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就非常有必要利用网络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教材不应成为教学的边框,力图须臾不离地把教材内容向学生宣讲,这是不现实的。教材不过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规定,大量的东西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延展和补充。而需要延展和补充的主要有教师自身的知识积淀、教学方法和教案这三个方面,而教案的补充又是核心所在。
以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和教学法课程的时候,老师都会打“一碗水和一桶水”的比方,意思是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自己则需要拥有一桶水的知识才行。一些老师参加工作之后放松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方法的学习,日渐老化的知识和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而又很少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应该自觉地通过互联网来强化自身的功底。
以新闻专业课的老师为例,譬如WEB2.0、3G、移动搜索、博客、参与式收看等知识,都是读硕士、博士时教材上没有的,老师可能根本不了解,而学生又通过其他渠道一知半解。如果学生搞不懂问老师,老师不知道怎么办?这就要求老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时通过网络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又如教学方法和教案,一般来说老师之间往往是缺乏沟通、取长补短的,因为一方面有的老师觉得教案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存在知识产权,不愿意与人家分享;另一方面老师们各忙各的事情没有时间相互之间听课,或上课时间冲突不能相互听课;加之,通常一个老师要上好几门课程,同一院系老师之间讲授课程都不同,集体备课制度很难实行。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教学在很多时候成了个体作业,既不利于老师之间的协作,也不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不过,这种情况在网络时代有所改观,一些老师主动把自己的教案传到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我们只要善于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学习人家在教学方法和教案编写方面的长处。
丰富教学内容的核心环节是对教案内容的丰富,除了学习人家的教案编写外,还可以直接选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来备课。一方面可以从文本形式上来丰富教案。传统教案的文本形式都是平面的,通常是文字,至多也就是增加点图片、表格。而现在很多老师都采用电脑备课,那就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来丰富教学内容,除文字文本、图片文本之外,还要善于采用音频文本和视频文本。譬如《广播电视新闻》课程在讲授电视专题节目时播放一段专题片,比简单的文字讲授要好得多。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容上不断更新教案。以前那种一本陈旧得发黄的教案教一辈子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而当前很多老师采用的电子教案也方便对内容的及时更新。在教案内容更新上,包括新的案例、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知识等方面的更新。以新闻采访和写作教学为例,如果我们一直在讲50、60年代的案例,学生肯定不感兴趣,那么就需要补充最新的东西,譬如上年度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这些东西与现实关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最新资料的获得,网络往往比书籍快得多,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关注互联网上相关动态,把对教学有用的东西及时保存到自己电脑上备用。
三、互动教学活跃教学形式
除了海量信息和多媒体特性之外,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在于互动性。传统教学往往存在互动性不足的缺陷,即使有一点互动,也只存在课堂上的问答和课后的交流。而传统教学中的互动性,在中小学教学中强些,而大学教学的互动性则比较缺乏,往往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出现一门课上完,老师认不到班上几个学生,学生也对老师和课程都没什么印象。这种情况,不利于师生之间交流,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以前还可以说老师忙、学生课程多等客观原因的话,那么网络时代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注重大学教学的互动性。
一般来讲,利用互联网增强教学互动性的环节主要有电子邮箱、QQ或MSN、博客等。作为任课教师,给学生留自己的联系方式是必要的。如果家庭电话和手机不方便留给学生,可以给学生留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QQ或MSN号码、博客地址等,即使原有的这些资源不方便向学生透露,可申请专用的联系方式跟学生交流。
譬如电子邮箱,老师不妨向学生公布两个地址,一个只有自己才能打开,方便与学生点对点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电子邮箱向老师提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老师针对性的进行解答,如果具有普遍意义,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解答;而另一个电子邮箱地址可用来老师跟学生点对多的联系,地址和密码均可以向学生公开,老师把对学生有用的教学资源传到这个邮箱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下载。
QQ或MSN号码,可主要用于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跟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当面跟老师交流,但是愿意匿名和老师说。这个时候QQ或MSN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或者思想感情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跟老师交流,老师不管知不知道学生的名字,都要耐心地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具体问题。
博客是继电子邮箱、BBS、Q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书写不仅能够提高作者自身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及时看到别人的评价,尽快这些评价不一定正确,但必定反映网民的某种意向,对于作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好处。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博客,显然不能仅仅是个人感情的书写,还应改寻找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教学上的问题、专业上的简介,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以此来促进教学互动。
互动教学最核心的要素在于教学双方的平等交流,如果老师总端着为人师长的架子,一味地强调什么师道尊严,那么,无论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网络交往中,学生都会敬而远之。因此,要在互动教学中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关键是教师与学生能够平等交流。
四、方法传授凸现教学效果
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搞好高校文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一环节,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方便快捷地利用互联网,来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一般来讲,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运用互联网方法的传授。
其一,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运用。方便快捷地利用互联网,离不开对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在普通高校文科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使用四类软件,即网页浏览及音视频播放软件,网络浏览软件一般采用的是微软的INTERNETEXPLORE,其他一些网络运营商和软件服务商也提供网络浏览软件,比如深圳腾讯公司的,就是同一种浏览器也有不同版本之别,如微软浏览器IE5.0和IE6.0,其功能也有较大差别;除浏览器之外,还有一些专用网页浏览软件,如浏览PDF网页的ADOBEREADER、浏览CAJ网页的CAJVIEWER等;常用音频视频播放软件如WINDOSMEDIA、REALPLAYER等。网络防毒杀毒软件,除尽可能选用正版杀毒软件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全面利用杀毒软件的功能来为自己服务,常用防毒杀毒软件如江民、金山、瑞星、诺顿、卡巴斯基等。网络下载及解压缩软件,快速进行网络资源下载的软件如FLASHGET等,解压缩软件如WINZIP、WINRAR等,都是在网络生存中应当熟练掌握的。常见网络故障处理软件,如雅虎上网助手,不仅能够修复IE,还能清除上网痕迹等,是处理常见网络故障的得力工具,像这样的软件学生要学会全面运用。
其二,网络资源搜索方法的讲授。海量信息是互联网络的特点,网络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选择信息的麻烦。如何方便快捷有效地选用网络信息,这对于任何一个网络使用者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而各类搜索引擎为网络信息过滤提供了方便直接从搜索引擎里面查找网络信息还要注意渠道的可信度,尽可能选用政府部门网站或权威性高的商业网站,如查询上年的全国人口总数,传统印刷资料最权威的是《中国统计年鉴》,但当年统计年鉴一般要下半年才看得到,而且收录的是上一年的数据,显然不符合要求。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想到的办法是直接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可能得到很多网页,包括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网易等,一般选用新华网、人民网;但是在资料来源里面发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于是我们进入国家统计局网站在最新统计公报里面可以查询到需要数据。因为,国家统计局在每年的第一季度都要上一年的统计公报。熟练掌握搜索方法的最佳结果就是变盲目搜索为定向查找,像查询上年全国人口之类的,今后就不用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而是直接进入国家统计局网站查找。
其三,教会学生构建个人数据库。网络资源是随时更新的,对网络的利用并不是无时无刻的,但并不等于说任何时候利用网络资源都从最初的原始状态开始,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积累,在平时着眼于个人数据库的构建。一旦个人数据库基本成型,下次需要什么资料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数据库里面找,而不必每次都去大海捞针式的搜索。一般来讲,构建个人数据库可以从自身的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去构建,内容包括网址收藏、网页收藏、文章下载、电子书籍下载等;要注意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每一个大类建一个文件夹,然后对各小类也分别建立文件夹,平时上网时把网络资源进行手动归类。当然,个人数据库的范围还可以广泛些,如有关软件,有关生活服务内容等。总之,构建个人数据库的意义在于使自己的每一次上网都不再是简单的网页浏览,而是有意义的资料搜寻;每一次资料搜寻都不再是过去经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新资料的发现和审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巧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滋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27-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更能感受到互联网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彰显的魅力。互联网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教师要精选资源以适度、适时为依据,巧妙地把互联网信息资源与语文课 进行整合。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开拓视野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润色。
1.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重在一个"巧"字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资源异常的丰富。网上的教学课件更是琳琅满目,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方便。教师若有所需,只需在百度中搜索,课件便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如此的"拿来主义"为我们教师节省了备课时间,可真的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吗?回答是"不能!"有例为证:记得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课前临时决定下载课件,但课 后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1)课件与本来的教学设计思路差异较大,课堂衔接不连贯。(2)展示课件与对学生的引导 结合不当。(3)学生上课看热闹,课后效果差。课后我反思,网络上的媒体资源可以"拿来",但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巧妙整合。
1.1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度。人常说"物极必反"。网络资源包罗万象,教师在搜集资源制作课件时真是望生成龙,总想把一切都给学生,可是课堂 毕竟时间有限,我们教师应"忍痛割爱"结合实际,取其精华,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为语文教学画龙点睛。
1.2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时。同一种资源用在不同的时段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记得我给两届学生同样教学《高原一株柳》时,多媒体资源用的都是一样的视频。在一届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用视频时,要求学生边看边联想,把你想到的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浮想联翩,联想的内容异常丰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 作能力也有帮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另一届学生教学本课时,把这段视频用在 学习完课文之后拓展练习时,让学生练习写作时播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同样的多媒体资源,同样的年级段, 只是播放的时段不同,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大相径庭。这样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一个启示:教师不仅要精选信息化资源,还要巧妙地安排媒体资源使用的时段,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
2.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为语文课添光彩
互联网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大变革,信息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也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精选媒体资源,巧与语文课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源优势,让多媒体资源为语小学文课画龙点睛,为我们的语文课添光彩。
2.1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年儿童正处于各方面成长的特殊阶段,视觉、听觉敏锐,注意的稳定性受 时间的限制。信息化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考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审美 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分析课文时,感觉让学生通篇采 用朗读分析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在备课时我灵机一动搜集了视频,孩子一定喜欢。在教 学时发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时,教师播放这段视频。在课堂上视频一播放,学生们立刻打起精神,真个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看完视频后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这时再给学生布置任务,他们更乐于接受。我心中暗自感 叹: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发挥其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
2.2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创设情境。人常说:"触景生情",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来说外出游山玩水是一种奢望,《草原》此类文章的,学生只能从文字中体会景色的美,那只是一种抽象的美,很难有身R其境的感觉,对大自然 的赞美只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既然网络资源已普及到农村,多媒体设备全面到位,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让 我们的课堂教学穿越时空,去看看烟台四季的海,去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迷人风光,给学生真正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草 原》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搜集了草原视频和表现草原美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通过声音美、颜色美和景物美为学 生创设情境。在教学时,我以导游的身份组织教学,学生成了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个游客,我们一会儿欣赏草原美景,一 会儿欣赏老舍的《草原》美文,一会儿学生又是小导游介绍草原美景。整节课情境无处不在,学生在课堂上旅游,在快乐中学文,在游戏中锻炼了能力。最后学生舍不得离开,对草原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一、相关背景
2015年深圳市政府通过了《深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举措,主动顺应信息经济发展规律、技术趋势和产业变革方向,积极迎接挑战、捕捉机遇、发挥优势,推动互联网与制造、金融、商贸、物流、交通、教育、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等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职业教育信息化将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深圳作为国家改革的前言,作为互联网应用非常发达、普及的城市,作为经济基础非常好的城市,在学校硬件建设上也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校园均实现了网络覆盖、校园一卡通,每个教室均配置了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样的校园信息化环境,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目前深圳地区中职学生早已达到了人手一部,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学习正成为常态。这些外在环境的改变势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而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必须要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找到体育教育教学与互联网+ 的契合点及应用模式,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学生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服务。
二、深圳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及互联网+应用前景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五岁至十九岁之间。中职体育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最后时刻,它具有与社会相衔接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毕业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从深圳市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现状来分析,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体育认知能力差;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体育教材选择不够科学,创编内容较少;教师教学组织、教法单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学习中没得到突出;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比较单一;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学习体育知识的途径单一;学生参与体育社团、体育比赛的机会较少。因此,互联网+体育的结合方式势在必行,互联网进入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互联网拥有强大的资料收集能力,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地在学校开设的体育资源网上搜索自己所需的体育运动资料,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学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能够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搜索资源,用各种教学视频来建设学校的资源网;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同事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相信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引入相关的互联网应用,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
三、深圳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互联网+的应用途径
1.建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库
通过建立中职学校的体育知识以及运动技能视频等资源库,方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通过学校体育资源库的自主学习,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地位,学习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可以遵循自己的兴趣、个性去接受信息,拓宽视野,有着较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提高学生收集体育信息的能力,为以后体育研究型学习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建立资源库时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专业制作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使教学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2.通过互联网+促进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建设及活动开展
(1)中职学生的体育社团基本上是学生喜欢一项运动而自愿加入其中的,学校委派相应专业的体育教师对社团进行指导。社团的组建、管理、训练以及开展情况学校很难监控,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对学生的参与、教师的训练质量等进行记录,以便对其进行考核,更有利于对社团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2)满足社团成员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中职生的来源比较复杂,学生的运动水平差距比较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自发组建的,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不分性别,依据自己的个人喜好组成,按照社团规章章程自主开展进行活动的学生社团组织。这一特点造成了他们虽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但他们对爱好的个性需求会有所不同。互联网教育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个性化教育是它的核心优势,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差异,满足个性需求,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社团成员之间在实际练习中在相互借鉴提高,最终达到体育社团全方位发展的需求。
3.便携式运动软件在学生早操中的应用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深圳中职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个学校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锻炼方案,但由于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实训等因素不能统一组织跑操等活动。目前,便携式运动软件终端设备已经在一些热爱运动的人群中得到了应用。这些设备可以详实地监测到人在运动中的运动路线、运动距离、心率变化、卡路里消耗等数据,并通过网络反馈,给锻炼的人设定运动处方提供了详实的量化的数据信息依据,方便记录、监控、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可穿戴体育设备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具有灵活的交互性,一方面作为一种随时随地检测人体各项功能指标的装备,比如心跳、呼吸、肺活量以及脉搏等指标,另外一方面可以记录学生在训练时动作的运动轨迹,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训练效果。
5.收集整理学生体育锻炼数据
通过学校的信息化系统收集学生的锻炼数据,通过分析学生的锻炼数据,总结出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锻炼的时间以及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的要点,为学生提高更加合适的体育知识、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目的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的运动负荷数据及体质健康状况,通过自己纵向数据和同学横向数据的比对,可以更直观地反映自身的课堂练习情况及体质健康差异,无形中起到自我监督和督促作用。
6.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
体育成绩考核是检查和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既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校仍采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致使有些学习认真、刻苦锻炼且平时表现好但协调性差的学生仍难以获得好成绩,打击了他们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而使那些单凭身体条件、靠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得以呈现。如果学校建立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息化系统,学期末,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体育课堂数据监测表作为对学生的评价依据,这样既客观又科学。 教师通过健康数据分析,可以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科学的运动处方,真正做到因人而异。运用学生体质健康的信息化监测及网络反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了,体育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学评价方式得到了优化。同时,也可以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挑战
1.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来自学校和家庭,互联网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因此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时常常会出现盲目相信的情况,缺乏对信息甄别的能力。由于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因此学生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甚至有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学生学习过度依赖网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工具也不断地丰富起来了,如平板电脑、学习机等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宠儿。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极度的依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旦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立刻运用互联网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3.传统教学受网络教学冲击
在“互联网+”思潮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受到了网络教学的冲击。一些网络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这是由于网络课程内容轻松、形式丰富,因此得到了更多学生的青睐。但是由于网络课程的发展还不健全,所以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此传统教学处在较为尴尬的位置上。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1.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明辨是非、真伪,让学生对待来源不明的信息抱有谨慎、存疑的态度,并在明辨是非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利用家校合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校,受校规的制约,很多学生无法运用手机、平板等网络工具。然而一回到家中,这些网络工具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就需要家校合作,由家长担负起监督的责任。
例如,在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应对学生使用网络和学习辅助工具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W生是在完成练习题,如阅读理解、填写生词等内容,家长就应该制止学生使用网络,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而当学生进行课文预习等方面的作业时,家长就可以适当让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觉比较枯燥,因此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青睐于网络课程的学习,进而忽视了课堂学习。然而网络学习是无法完全取代课堂学习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也面临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传统英语教学受在线教育的影响。只有顺应时展潮流,积极运用互联网资源,给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添加多媒体技术等基础设施,改进教学方法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技术学校毕业生和中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基础不是太好,近些年高校扩招,入学门槛降低,更降低了总体英语入学水平。有些同学考试成绩也好,语法,单词,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好,但和人交流过程中就会出现吃力的现象,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缺乏听的本领,互联网时代,让这种困境得以妥善解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一些词组段落和习惯用语,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预知一些语言的后续部分,可以很快理解一串话的意义,以至于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考核方式不科学
高等职业学校英语以考试为主,把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职业院校的课程多样化,考试内容缺相对单一,有些同学平时不努力,到考试时候,借鉴前几年的考试试卷,对一些内容强化记忆,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还有一些同学,上课不好好听课,看课外书,有些甚至装病请假,考试时候凭借1.5度的好眼睛,环顾四周,对答案,少数服从多数,择优选则,也可以考得比较好的分数。卷面考试难以对同学学习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3.教学模式无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老师大毕业于高校的英语专业,而非师范类院校,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不精通。不知道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以为学生就像土豆,春天种下地里,自己会沐浴阳光雨露,到了秋天就长成很大的果实。中国有句古话,叫“生不学,师之惰”,当然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学习的浮躁心态也不是本老师一个人的错。而对学生积极学习习惯的引导则要费教师一番心思。教师可以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会和学生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有无听懂,看他们的反应,还有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每一位给与合适的学习方向指导。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能够把所掌握知识点当堂消化,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老师点滴积累。
二、改革路径探索
1.教材建设改革
适当的教学材料是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学习的物质保证。目前,高职院校本科生主要采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辅助材料非常完善。这些材料一致,内容有条理,可靠,文章大多来源于期刊或杂志,同一使用教科书存在问题:难以适应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难以适应学生专业的差异,教材改版动作大,改版困难。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符合学生专业和实践水平,选用教材考虑到实用性,专业目标,可信性和趣味性。
2.课程计划改革
现在所有高等职业院校在新学期开始时都要制备详细的教学计划,表现为本学期教学进度和内容,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标准。教学计划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其缺点是教学计划只是对教师教学进度和内容的限制,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备课时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根据课程本身和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位老师都希望在同样的时间给学生传授最重要的知识,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
3.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由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虽然,现在主张在英语教室里,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老师如果想要在课堂上很好地主导,应该有一个好的教材作为支柱。但现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室完全由应试教育所控制,教师的教学,往往侧重于分析词语,强调短语,理解文字等。英语是一门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语言课程。英语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仅仅由教解释不能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部提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整体改进是必要的。由于“改变”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改变”是问题的关键。英语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最好的改革方案应该自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行使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使用大数据如微课、英语电影等,提高学生英语沟通技能。利用大数据扩大英语教学听说的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将英语国家听说材料纳入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也可以使用互联网来收集实际的阅读和写作英语教学内容,并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英语读写的掌握程度。
4.考评模式改革
由于学分制度的影响,大多数英语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使用单一的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虽然各学院和大学都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是老师的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3:7或4:6)。这种评估模式虽然考虑到考试的公平性,但是降低了平时成绩的作用,难以提高平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平时成绩对学生的督促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平时成绩在评估学生分数中的比例,让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有努力学习的勤奋精神,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学习。这样,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就能够承受艰苦的工作,而不是拈轻怕重,可以把工作做细做稳,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品质,和对老师,同学的很好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学生需求;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
前言
当今时代网络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交流,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学好英语显得尤为重要[1]。高校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势在必行,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利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未来满足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加强构建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十分重要。
一、分析教学平台的内容
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需要实现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环境,因此构建教学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具体来说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学平台的设计风格要多样化。因为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式各样,例如有的学生喜欢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交流,而有的学生却喜欢单独学习;有的学生学习时听觉效果好,而有的学生却是记笔记的效果好。所以教学平台的风格要适应不同风格学生的需要。其次教学平台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因为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所差异,内容太难或太简单都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英语教W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设置不同层次的内容。此外,英语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教学平台的内容必须包含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
二、创建大学英语资料库
分析过教学平台的内容之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创建丰富的大学英语资料库,从而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英语资料库中可以包含大学英语教材资料、听力训练资料、四六级学习资料、考研复习资料、英语视频资料等。例如高校可以把英语申请为精品课程,使教学平台的建立得到院校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教学平台管理者可以把听力训练资料放到教学平台上,这些听力资料可以是易混单词的发音对比,可以是用日常用于进行对话,可以是教材课文的录音,可以是经典电影的对白,也可以是精彩绝伦的演讲比赛。多种多样的听力资料既避免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使学生听到了最纯正的英语发音,满足了学生对听力的不同需求。教学平台的管理者可以把展现不同内容的英语视频资料放到教学平台上,视频资料可以描述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展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教学平台上还可以放置英语四六级资料和考研资料。高校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了解相关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复习备考。此外,教学平台上也可以放置一些科研资料,为那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解科研的途径。
因为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和学习功能。因此创建大学英语资料库,可以便于学生查阅资料。
三、应用专业化的技术
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构建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第一,为了便于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使用技术平台,需要对其进行一些操作培训。第二,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也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更新,使其各项功能更加完善。第三,要促进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的长期稳定使用。这就需要高校引入先进的系统,同时保证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否则,教学平台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校园网的客容量要能够保证在线教学平台的正常运作。教学平台中的系统需要大量网络空间的支持,如果无法保证一定水平的网速,教师和学生都将无法使用教学平台的某些功能,教学平台的构建将形同虚设[2]。
四、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教师为学生进行在线指导。建立聊天室、讨论组等,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的之间的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例如,学生可以把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放到讨论组里互相讨论,从而得到有效答案。也可以在讨论组里分享自己的学习英语体会。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在讨论组里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内容、方法等,并对某些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3]。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每周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网络答疑,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或者讲解一些具体的英语学习方法,例如听力的技巧,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虽然阅读、听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一个讲座就能看到显著效果,但是,通过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交流,英语水平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教学平台上可以设置自学系统,自学系统能够自动跟踪学生的学习时间、效果等,学生需要在课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完成自学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单独辅导。
五、安装辅助作文批改软件
写作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虽然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但是安装辅助作文批改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利用辅助作文批改软件,当学生完成作文写作任务后,把它放到教学平台上,点一下批改按钮,学生写作的文章就会被批改出来,被批改的文章不但有具体得分,还有相应的评语。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了解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改进写作提供方向。批改软件给出的评语并不完备,它针对的是整篇作文的出错点,带有一定的概括性,不能像老师平时修改作文一样,会进行详尽的批注和修改[4]。但是它有助于学生专门针对写作进行大量训练和自我检测,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改进和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辅助作文批改软件为老师批改作文节省了大量时间,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节省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
六、完善网络评估机制
完善网络评估机制是构建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的重要环节。其中建立网络试题库、登陆系统等是完善网络评估机制的有效途径。
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网络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形成性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形成性评价方式的依据是学生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情况,因而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公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评价,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最终提高英语能力[5]。除此之外,网络试题库的建立,使学生同时使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抄袭现象。
当学生在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上完成英语测试之后,可以利用网络的评卷系统进行评卷。评卷系统里客观题的正确答案是事先输入进去的,系统会以此为依据迅速批改客观题,并给出成绩,成绩自动登录在系统里。对于翻译、写作等主观题,为了保证批改的准确,老师在平台上人工批改。因此完善网络评估机制有助于减轻老师批改作业或试题的负担,有助于保证批改的公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结语
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由于教学内容单一而引起的学生厌学情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把握学习的节奏,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中跟读功能和角色扮演功能使学生能掌握最地道的发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搜索功能也给学生搜索所需要的知识提供了方便,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当然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英语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仍会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从而满足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向民.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03:155-157.
[2]胡少红. 构建英语网络教学平台 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 学周刊,2014,08:169.
[3]张帆. 浅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J]. 甘肃科技纵横,2012,02:14-15+75.
关键词:PHP 教学改革 互联网 教学改革
1.引言
PHP(Hvpertext Preprocessor),是目前互联网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开源通用脚本语言。它能够灵活嵌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中,与客户端开发紧密结合。PHP的语法吸收了Java、C、Perl的特点,功能强大的同时也便于学习。PHP不仅能够帮助互联网开发者迅速部署动态网站,随着不断的版本升级,功能增强,而且能够完成几乎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
简单、易学、高产能的PHP不但深受开发者的青睐,而且非常适合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一般本科学生学习。
2.互联网开发语言四元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目前我校全面实施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我校2013级计算机科学技术移动互联网专业-Web开发方向的《PHP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完整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课堂老师讲授,每周4学时,15周共计60学时课程;上机实践,每周2学时,15周共计30学时:课后网络教学资源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练习:引入企业项目实训,第15周课程结束后,连续2周,每天4学时,共计40学时。
2.1课堂讲授中教材的选择与讲授内容的配合
传统课堂如何跟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课程开始时,使用当时PHP最新正式版本5.6.8,但是当课程进行到第12周时,测试许久的7.0系列版本了正式版,增加了大量的新特性。这是互联网时代语言的特性,此时教材产生滞后性,该如何选择教材是第一个挑战。
关于教材的选择,有三个针对性的方向。第一种选择国外编著教材,甚至是英文原版。推荐教材如《PHP和MySQL Web开发》、《PHP and Mrsql Web Development Fourth Edition》。切合实际,强调综合知识的应用,从技术学习入手,最后综合运用技术完成简单实际的商业应用,适合编程与数据库基础知识扎实、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使用。第二种选择国内编著技术细节详细的教材,如《细说PHP》。内容详尽,把理论知识与细节结合作者自身开发经验阐述清楚,适合长课时使用。第三种选择国内编著入门性教材,如《PHP程序设计基础教程》,适合基础薄弱、课时较短的情况使用。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时选择合适教材。
关于教材的使用与讲授的内容配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既掌握基础知识又跟上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这是第二个难题。我们以教材的章节体系为线索,技术细节以PHP官方技术文档(PHP manual)为准。技术文档是实际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参考工具,它包括详细的技术解释与用法,程序使用实例,版本修订等。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手册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第一,PHPmanual的内容相对枯燥,让初学者很到乏味,觉得困难。第二,缺乏由浅人深的教学顺序。PHPmanual如同字典一样,把所有技术条目一一列出。没有由简到难的先后顺序,让初学者无法学习。教材都是由浅人深地进行系统性的讲解,由简到难。借助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先后顺序进行基础知识性的教学,并且对于具体技术细节和具体实例,我们参照PHP manual相关技术条目,培养学生从技术文档中寻求答案,独立查询和使用技术文档的能力。面对以后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借助同步更新的手册寻求答案。
2.2上机实践课引进网络慕课资源
使用教材提供的例题,让学生操作。上机实践课同步引进各类网络慕课资源,越来越多的在线资源可以使用。除了传统的音视频外,大部分网站还借助脚本语言解释运行而非编译的特性,提供了代码在线测试、在线运行的环境,比如慕课网、w3shcool等。互联网让有兴趣的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内容,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
2.3课后采用微课形式进行知识点消化
引入现在流行的微课方式。我们收集和整理了PHP全套优秀的中文网络教学视频。每集剪辑约为20分钟,分解复杂知识点,让知识点碎片化,易于学生消化理解,还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延展。
2.4多元化课程评价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考核。我们仍然以传统笔试形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性知识,考题知识点来自于上课所使用的PHPmanual技术条目,考查学生的阅读程序能力、编写程序能力,以及最重要的阅读技术文档能力。
第二阶段,在结束了15周的讲授和实际课程之后。采用分组进行高强度企业项目培训,连续2周,每次连续4课时。培训中需要同组学生协助完成一个完整项目。项目所用到的技术需要综合其他相关知识,例如,建立一个商务网站需要前端页面编写使用HTML5技术,而后端服务器搭建需要涉及操作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及核心技术本门课程中的PHP程序设计。项目以展示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出优良中等级,并且对优秀组颁发奖项,以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周期。两个阶段的成绩组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编程能力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