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41:02
导语:在医药产业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医药产业 刚性需求 国民经济 产业发展
一、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宏观因素
在世界经济处在调整和低谷中,我国的经济仍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此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逐步进入到内需与外需相互平衡的阶段,以此国内的医药市场将随着刚性需求而进一步走向稳定发展,其从技术到资本转型等方面,都将进入到产业调整的实施阶段,总体的经济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我国医药经济进入转型发展阶段。
2.刚性需求促进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条件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本身的医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却给医药经济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医保流动性增加;医保支付水平的提高;城市医疗保健市场的多极化日趋细化,这些都给医药经济以巨大的推动力,让医药产业也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这些都是刚性需求所引发的医药产业大发展。
3.技术层面转型
我国的生物医药技术开展的较晚,以往的计划经济影响了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虽然改革开放促进了医药技术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我国的医药产业的技术基础往往重于模仿和改进,缺乏创新和研发,因此进入WTO后此种模仿式的产业模式将受到打击,因此国内的医药企业不得不进入自主研发的技术转型阶段,以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医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医药产业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在要研究医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首先应关注的是医药市场的销售情况,因为医药市场的销售额所反应的是最直接的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因为不论是何种经营模式其最终的获利都将归结到其市场销售的业绩上,这是最为直观的了解一个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范围的指标。
从国际医药市场销售的总体情况分析,医药市场的销售额与国民经济的总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且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曲线基本是相似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可以利用线性回归来进行分析。线性关系分析可以了解到,医药市场的销售额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关度可以到达95%以上,这样就可以证明医药市场的销售情况实际上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即医药市场的发展可以对国民经济总量产生影响。简单的举例说明,如果国民经济总量增加100元,则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就会随之增加1元,可见医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医药产业在发展中如果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则经济发展也会随之稳定提高。而随着医药产在前面提及的各种要素的推动下持续发展,则经济的发展也将趋于稳步,医药产业也将以一个近似直线的比率在经济按照中起到作用。
从我国的总体情况看,医药产业在市场上所产生的销售额还不能完全达到或者接近前面所提及的线性关系,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趋势,因此说明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还有发展的空间,也说明我国医药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在相关的研究中显示我国的医药市场销售在国民经济占有率上还没有达到前面提及的1%的平均水平,这表面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还没有完全释放其能量,空间广阔。
2.医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医药产业对虽然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线性关系,但是其发展是否就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即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也是研究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经济的发展在某个时期内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曲线,如果经济发展稳定的使其不会形成剧烈的波动。但是经过研究医药产业的发展增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指标指标,其可以敏感的反应出现经济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削弱短期波动的影响,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与医药产业发展的时滞性,研究往往利用某个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增长率与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以此获得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从医药产业的性质看,其与防治疾病有直接关系,是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种必须品,从根本上看不会受到经济的波动而发生起伏。现实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药品的质量、品种、数量等都会有不断的高要求。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医药产业都是一个具有防御性和成长性双重性质的经济系统。从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看,因为医药产业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即收入提高将带动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期望和实际消费水平,同时对价格则十分命敏感,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景气期,收入的增长可以拉动药品需求,而医药产业发展增速加大,当出现不景气期,药品的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这就是药品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规律。所以药品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增速没有必然的联系,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不会表现出忽高忽低的大幅度波动,而呈现出整体的平稳和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双重特征。
三、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思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我国的经济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不断的融入到全球经济环境中,导致国外进口药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内部的医药产业环境。从前面的论述看,医药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基础,尤其是对国家建立其完善的医药保障系统更是影响深重。因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医药产业对社会保障系统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而其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以此面对国际化的冲击和经济的国际化,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寻求自身发展的特殊模式,以此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和结果。
从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医药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经济的发展,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因素中刚性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满足基本需求并保障医药价格合理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同时广阔的市场空间也给产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其次,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将在进入WTO后受到影响,以往的仿制模式将逐步推出历史舞台,因此高科技创新的医药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综合的看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应当走内外结合,高低结合的发展模式。即在产业发展中利用合作模式将国外的先进管理和经营模式引入到国内,进而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即利用的模式对国际市场中较为成熟的产品引入国内,首先确保其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有市场,以此逐步确立自身的网络渠道维护效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就可以利用自身的资产优势组织进行技术研发,利用成熟的渠道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此从仿制中蜕变出来,实现内外结合。另一方面,医药产业应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性的开展基础药品的开发和生产,即生产质优价廉的药品系列满足社会医疗保障系统的需求,利用本土和价格优势占有低端市场,以此稳定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进而获得资本积累。然后利用资本积累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进行产业技术升级,研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这样就实现了高低结合。
四、结束语
医药产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其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其发展不会完全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其发展却反作用与经济发展,对其有推动作用;一方面其发展的速度相对稳定,不会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发展就影响从基础做起,利用刚性需求发展基础优势,进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崇利,王维刚.医药产业的发展过程与成长轨迹[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
[2]李进.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02)
[3]邹鲜红,罗承友.我国医药产业成长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药房,2008,(34)
[关键词] 生物医药 产业 政策 发展
生物医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应用中最活跃、进步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医药工业竞争的新焦点。我国很多地区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本地区未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州市委、市政府也已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加以支持,这对于常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特色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常州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世界医药产业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发展,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时期。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药物市场的比重预计至2010年将增加到1500亿美元,占药物市场的份额将上升至20%。1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国家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等。这一部署无疑为中国生物制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常州周边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方兴未艾。长三角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已成为世界医药巨头投资和医药商家云集的栖息地。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不可遏制的高成长性,已经成为该经济圈强势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是,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平衡,这给常州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二、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常州市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具有一定的研发力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一批生物医药骨干企业正在高速成长。
1.常州具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
(1)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造就了一些骨干企业
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生化千红制药有限公司、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常州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生物经济的来临,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必将得到大幅度发展。
(2)产业化平台逐步完善
为了进一步发展常州的“三药”产业,常州市以常州三药工程开发院为主体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加强“三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并逐步完善了技术硬件支撑平台、“三药”技术标准服务平台、“三药”专利战略平台、“三药”科技信息平台、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3)发展势头良好
生物医药产业是常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常州的“三药”科技产业基地现已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各类制药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4)产业政策倾斜
常州市已经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努力培育10~15个百亿元以上的产业群,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包括生物医药产业。政府将在政策上、资金上、服务上给予倾斜,这为常州市生物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生物技术企业起点低,企业小而散
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小而散,没有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是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目前,常州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多数是企业自主发展,大多还处在成长期,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7%。
(2)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由于受技术、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常州市生物医药技术,跟踪模仿的多,自主开发的少。
(3)缺乏研究机构和研发力量
在常高校尚无生物医药专业,致使一些生物医药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得改行,这就造成了生物医药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生物医药的产学研合作,不利于生物医药人才的培养。
(4)资金缺乏
2007年上半年,全市医药产业的投入仅占总投入的0.9%。在重点生物医药项目中,自有资金不足,需要通过市场大量融资,而目前国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对常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扩张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常州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随着以基因操作技术为核心的医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医药生物技术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时期。常州市必须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常州市主导产业之一。
1.政府应制定具有强力推动作用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1)制定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正确引导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常州市长期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同时,结合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规划出生物医药的发展方向以及主要突破点。
(2)制定专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为了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该行业,加速其行业发展,常州市应制定专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完善生物医药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立生物产业发展基金,适当安排一部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于生物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对生物医药产业实施信用担保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3)设立专项生物医药科研基金,吸纳海外优秀生物医药科研人才回国创业。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外有很多优秀的华人科学家,他们拥有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和先进的科研和管理理念。常州市应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通过设立专项生物医药科研基金,吸引留学生和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以迅速推动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协调好各部门、各地方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使之相互兼容、相互配套,建立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2.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常州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关键在技术。
(1)借力发展,积极与国际合作,缩短研发时间。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与先进国家差距约5年,而制造生产方面差距则在10年左右。在短时间之内,要缩短我们在研发能力上与国际现代生物技术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加强对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的跟踪研究,把目光转向与国际合作,其途径有:与国际一流实验室保持联系,掌握国外生物研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在生物医药某些重要领域引进外来技术,突破技术难关;接受国外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项目的外包;直接引进我国空白的生物医药产品,满足我国的市场需求;与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关系;进行生物医药海外拓展,到国外投资兴建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等。
(2)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通过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的计划项目,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生物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所联合起来,形成综合优势,尽快推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药,加速医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3)要盘活常州市已有的生物医药科技资源,形成覆盖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科研群体,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建立一批具有较好科技成果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研发孵化功能的技术支撑平台,达到资源整合,设备共享,成本降低,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4)要积极推进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化服务建设,推动建立若干专业权威中介机构,为新药申报、专利申请、报关、商标注册、信息咨询、技术交易、专业培训等提供优质服务,承担起连接生物医药技术上下游的纽带作用,通过汇集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上游成果,进行过程优化放大和工程化开发,不断将二次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向产业转化。
3.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生物技术制药是高新技术产业,资金量投入大,特别是在研究开发阶段。目前国外平均每一个新药的开发投入约为2.5亿美元。因此,资金投入的强度直接影响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是生物医药健康发展的基础。
(1)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形成既有政府拨款,又有非政府自筹资金;既有国内金融贷款,又有国外资本投入;既有无偿使用经费,又有有偿使用资金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融资崭新局面。
(2)尽快建立生物技术药物风险投资基金。由于新药的研究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淘汰多,面临着技术风险、临床风险、市场风险、专利风险等,因而急需建立一套风险投资机制,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化步伐。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使投入各方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保证资金的滚动增值,促进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尽快产业化。
(3)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建设,把发展生物医药所涉及到的各类创新试验,全放到园区中进行,在办园理念上要体现“优和全”。“优”是指在人才资本吸引、财税优惠、管理优化与授权等方面,创造优质的创业环境;“全”是指在做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供投融资、高新技术认证、产品策略优化以及法律、专利等全方位的服务。
(4)努力为市内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使生物医药企业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
【关键词】跨国公司R&D国际化;医药产业;创新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研发以及其对我国医药产业的投资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主要因素。以目前对外经济盛行的情况下,怎么样去迎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医药产业进入较快的成长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医药产业创新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在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外国医药产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本文首先对R&D国际化概念及其模式和医药产业创新等理论作综述,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于跨国企业R&D全球化的理论研究,然后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以及对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省医药产业创新的对策。
1.我国医药产业创新
1.1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总体情况
医药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集化学药品、医疗器械、中成药、制药机械、包装材料、卫生材料为一体,门类较为齐全,已经形成了中国医药原料药的出口创汇基地的基础,部分实力较强的制药企业已经走从普药到仿制药之路,创新R&D周期长、成本高,而仿创制药是在原有药业的化学结构上进行创新,规避专利侵权,并以此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随着国外研发外包的转移,我国制药企业研发的目的除了为自己服务以外,还可以接收国际研发外包。通过外包实现仿制药研发升级,把我国建成国际研发外包的重要基地。
1.2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关键问题在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迟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例失调,究其原因,即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发展环境所造成的原因。
(1)新药研发滞后。自从1985年新药R&D新的评审制度建立后,到2007年底,全国共评审新药近12000个。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高级管理和研发人才缺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人才资源呈上升趋势,为医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增加幅度较低且人才涌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而我国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又难以引进,制约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
(3)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的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医药企业普遍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不具备基本的竞争和创新意识,常年进行着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而没有技术的创新及研发,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结果是,我国的医药产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竞争力弱。
(4)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自1996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来,我国了许多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通知、办法、规定、条例等政策,回顾十几年来对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许多不落实,如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装备(产品)规定,自主研发的新药有许多未列入医保目录,在各省市集中采购招标中也未予以优先考虑;再如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政策指导意见,其中对创新投入150%抵税政策,至今也未得到贯彻执行。
2.R&D国际化带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机遇
2.1 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R&D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医药产业实行过用市场来换技术的策略来吸引国外的R&D投资,但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技术创新的不断需求,跨国企业在华的战略也由原来简单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转换为目前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研发创新。而且,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本土化的研发参与,这些研发活动的进行,使得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甚至学到了某些顶尖的和关键性的先进技术,带动了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整体研究水平。
2.2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跨国企业在我国投资最初只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加工制造,随着我国医药市场重要性的增强,跨国企业将我国作为重要的研发中心,并投入大量的研发物力和人力。在这个转变的工程中,使得我国的医药企业近距离的观察到了这一巨变,产生了技术创新的意识。在跨国企业的研发过程中,给了我国医药企业近距离学习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创新的先进技术的机会,使得我国医药企业有了科技创新的标杆,并以跨国企业为创新榜样,努力研发创新。而且,随着跨国企业研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医药企业会紧迫地感受到近距离的竞争压力,残酷的市场使得我国医药企业优胜劣汰,能够存活下来的医药企业往往是拥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大部分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因此,面对着如此近距离的技术竞争压力,我国医药企业需要而且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创新工作,来赢得竞争的胜利。
2.3 有利于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技术R&D创新体系,重视科技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良性循环。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一套研发体系和技术格局,也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得我国的医药研发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的医药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学府,这些医药科技人才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在实际的R&D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些机构的研发成果大部分倾向于理论性的结论或是基础性的成果,没有很好的经济适用性,与市场的结合度不够,不能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直接的、有效地、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跨国企业在我国医药研发的深入,其必然需要大量的本土研发人才,这使得我国的医药科研单位和医科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机会,得到可以接触世界先进技术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且,跨国企业非常看重企业中人的作用,把人力当做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员工充分考虑其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随着跨国企业招募技术人才的日益增多,我国的医药科技人才可以得到进入跨国医药企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而接触到先进技术的生产与研发,感受到跨国企业先进的科技生产方式,学习到跨国企业研发模式的体系和脉络。由于世界性科技交流的密切深入以及企业间人才的不断流动,使得在某种程度上,外资企业甚至为我国医药产业培育了一些顶尖的科技研发人才,使得我国医药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来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生产,实现了人才培育进而带动技术提升的持续发展之路。
3.R&D国际化带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挑战
但现实并非像这些人一样冷酷,西药的副作用、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西医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束手无策,使人们对西医的局限性认识越来越清楚。人们转而重新开始关注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已历经数千年历史的考验,在对付现代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上,中医中药再次显示了神奇的功效,让世人刮目相看,从而响起了一片振兴中医中药的声音。
也有人认为中医中药要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对中医中药怀疑。但前不久在首届全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名厂・名店・名药”品牌战略论坛暨医药诚信签名活动中,记者遇到的韩国参会代表张一平先生,却对中国中医药充满信心。
《医药产业资讯》:张先生,你的中国话讲得很好,听说你是一个中国通?
张一平:谈不上是中国通,但我一直对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很注意。
《医药产业资讯》: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论坛信息的?
张一平:实际上我是在一个中医药刊物上看到的。在此之前,我也看了中国卫生部部长在2005年中医药工作会上的讲话,自从看了“讲话”后就―直处在高兴状态。
《医药产业资讯》:是何原因使得你高兴?
张一平: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在华涉及一个中药产品方面的投资推广,所以很关心来自政府方面的声音。比如,中国卫生部长的讲话中有:中医药发展到今天,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这个棒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一个繁荣的、发展的、壮大的、提高的,还是一个淡化的、萎缩的。这说明中国政府有决心发展中医药,我们的生意也会因此而好做了。
《医药产业资讯》:看来,你对中医药的发展很有信心。
张一平:不错,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医药发展史,今天的中药就是战胜疾病后的经验结晶。
《医药产业资讯》:据介绍你是在为中国的―个药企推广产品,产品是哪一类的?
张一平:要说归哪一类,我认为应该归外用内治一类的中药,可是中国企业提供给我们的产品资料说明却是保健日用品类的东西。
《医药产业资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张一平:事情是这样的,药品是北京的一个民办中医药研究院历经十年研制成的,通过外用达到治疗体内疾病的效果,产品所含成份有艾叶、田七、透骨草、桔梗、牡丹皮、桂皮、白术、白芷等植物药。
《医药产业资讯》: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个新产品的?
张一平:我们公司一位经理的家人因病用了此药,效果很好,后来传到了我们韩国。
《医药产业资讯》:明明是药,为什么非要说它是保健日用品?
张一平:因为中国国内按药品报批是很难的,按保健日用品对待就很好办,所以就出现了本身是药,但没有药品批号而不能按药品去宣传的情况。
《医药产业资讯》:你们现在这个新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
张一平:现在主要销往我们韩国,而且药效很神奇。
《医药产业资讯》:你参加本次论坛有什么打算?
张一平:我就是来听一听政府的声音,特别是听了国务院调研室原副主任姬业成先生的报告,证明了中国政府官员讲话不怕揭丑,实事求是。
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高科技产业,一直走在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前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医药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005年“三资”性质的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 047.9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4.70%。 “三资”性质的医药工业总资产占医药工业总资产的21.4%。外资的进入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为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在华迅速扩张,也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负面效应,制定相应的外资规制政策势在必行。
1 外商直接投资对医药产业的负面影响剖析
1.1 削弱本土医药企业技术创新
根据外商直接投资现代化学派的观点,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但在医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黄静[1]运用包络分析对我国工业1999-2003年间22个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中指出,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医药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仅仅排在化学纤维制造业之前。周剑[2]采用横截面数据,对2004年7个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也并不明显。并且,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还会产生挤出效应与替代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利用技术垄断(如专利技术、优先技术标准、认证制度等)和技术壁垒对本土企业进行排挤,外资研发机构的吸引人才、购买研究项目对国内研发机构的排挤,则可能会遏制我国本土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挤压本土医药企业的生存空间
外资直接投资企业依靠不断引进的新药以及原研药,基本上占领了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如肿瘤治疗领域、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高端主流医院的用药市场。相关数据表明:2002-2006年,我国重点地区典型医院用药市场中,外资、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31.67%上升到2006年的40.16%。5年间外资和合资药企在我国医药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平均达到了25%,远远高出国内企业。2007年,在全国医院购入药品金额较多的前10家厂家中,有一半是外资和合资企业[3]。而我国数千家本土的医药企业只能在低端的仿制药市场进行竞争。
1.3 部分领域形成外资垄断
外商投资企业产品通过优势技术、优惠政策、成功营销在我国的医药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在部分产品领域已经形成了行业垄断的态势。如在胰岛素市场,主要被诺和诺德和礼来公司占据。2006年,在本土23亿元的胰岛素销售市场中,诺和诺德实现销售额19亿元,市场份额高达82.6%;礼来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市场占有率达13%以上;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占有1.3%的市场份额。国内生产企业只占4%左右的市场份额[4]。在外用抗真菌药市场,19个城市的样本医院用药数据表明,咪康唑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37.4%,而在众多厂家中,西安杨森的达克宁占有89.4%的市场份额,行业垄断地位十分明显[5]。
2 外商直接投资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2.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虽已出台,但不少规定较为空泛,对于外资进入及并购没有明确而细致的约束。
2.2 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
虽然我国已于2008年1月1日实行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外商直接投资的超国民待遇有所改变。但在医药行业,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了诸多的超国民待遇,这在客观上促使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抑制了我国本土医药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最典型的是在药品价格的制定方面,现行的药品价格制定法律依据主要是原国家计委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2000年),第六条规定区别GMP与非GMP药品、原研制药与仿制药、新药和名优药品与普通药品进行定价,优质优价。其中,剂型规格相同的同一种药品,GMP药品比非GMP药品,针剂差价率不超过40%,其它剂型差价率不超过30%;已过发明国专利保护期的原研制药品比GMP企业生产的仿制药品,针剂差价率不超过35%,其它剂型差价率不超过30%。而现在原研药的定价显然已经远远超出该范围,其价格往往是仿制品的3~4倍,以奥美拉唑20 mg×14粒为例,2007年8月7日后国家限定其最高零售价为206元,而同期国内仿制品的国家限定最高零售价仅为63.8元,原研品是仿制品的3.2倍。
2.3 本土医药企业竞争力较弱
我国本土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较弱也是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医药产业造成冲击的重要原因。我国医药产业由于实行市场化的时间还不长,医药企业在规模上、技术水平上、经营能力上,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都有较大的差距。2006年,我国共有医药制造企业5 368家,工业总产值为5 018.94亿元,产值平均规模仅为0.93亿元,与国外的制药企业相比,此数值偏小,大约只有发达国家医药企业平均规模的6%[6]。同时国内企业在管理水平、方法、手段、制度等方面不如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资金不足,设备较为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阻碍了我国医药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
3 应对我国医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负面效应的对策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医药产业带来正面效应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正视这些负面效应,并对利用外资加强监管,制定相对的政策措施是非常现实的重大问题。
3.1 合理地制定外资引资政策,正确引导外国直接投资的投向
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进行修订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做了初步规定。但其中部分规定过于空泛,应继续完善,特别对限制、禁止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的规定应加以明细化,具体列出外商可投资的比例、金额大小等,增强其可操作性。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医药产业政策法》,进一步调整外商直接投资领域的产业导向,规定外商在中国医药行业投资范围。同时,在产业政策的框架内,积极鼓励外商对医药行业进行投资,促进中国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加快境外品牌的国产化速度,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质量和营销管理方式,降低外资风险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3.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行为监管
第一,在实施《反垄断法》后,应继续完善《公司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企业并购法律规范体系,以法律手段规范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合理利用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严格控制外资合并豁免,防止可能出现的外资市场垄断。第二,要注重对外资经营行为的监管,严格监管外资利用品牌垄断,通过不法手段挤压医药商业,攫取行业利润的行为。第三,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对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评估与外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监督和管理,严防外资调节利润、逃避税收等行为,并适当借鉴国外的规定,适时制定反转移定价税法。第四,注重现行法律法规的客观影响,2007年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客观上对外资造成了利好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外资挤压国内医药企业的生存空间。
3.3 逐步取消外商直接投资的超国民待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药品定价的过程中,外资药企以药品专利、巨大的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好等理由与国家价格管理部门进行博弈,往往获得较高的药品定价。在药品过专利期后以“原研药”的名义“游说”,影响政府决策,继续获取超高的药品价格,获取高额行业利润。巨大的内外资产品价格差异迫使内资企业丧失行业的高端市场,致使国内药企陷入了“做低端市场,无钱投入研发,继续仿制药品,还做低端市场”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国内企业的发展。按照国际惯例,药品只有专利药与通用名药之分,处在专利期的药品享受定价方面政策扶持无可厚非,但过了专利期的外资药品还在定价方面享有特殊权利,并享受价格保护,这种情况不合理。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应在地方性法规中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特别对那些影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隐性超国民待遇现象(如部分地区医药招标中,外资企业产品落标后可以通过备案采购重新进入医院)作一合理调整。
3.4 扶持本土医药产业,提升民族医药工业竞争力
扶持本土医药企业,提升民族医药工业的竞争力是应对外商直接投资负面效应的最根本途径。根据我国目前医药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对本土医药企业的扶持,提升民族医药工业竞争力应该主要放在这几个方面:1)积极推动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优化重组。企业数目众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的规模小,无法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无法面对跨国企业的竞争。推动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优化重组,建立我国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作用,是提升民族医药工业的重要途径。2)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技术内生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低下,是我国本土医药企业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医药企业无力进行单独的新药开发,因此必须建立灵活的科技创新网络组织,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制药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金融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合理分工的网络结构体系。3)推进医药产业相关基础、中介服务的建设,实施地区产业集聚效应。长期以来我国存在条块分割、市场机制不健全、低信任度、高交易成本等制度方面的缺陷,使部分地区和企业只注重使用内部资源而忽视外部资源,从而使产业集群效应未能奏效。因此,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合理规划、建立相关公共平台、联系网络以促进技术、经验和知识的交流,优化医药产业的竞争结构,减少重复研究及投资,增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从整体上提升医药产业的竞争能力。
4 结语
本文着力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医药产业的负面影响:消弱本土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挤压本土医药企业的生存空间,部分领域形成垄断,可能威胁我国医药经济安全。本文分析了这些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在外资在华布局基本完成、医药产业价值链不断转向我国的今天,各级政府在吸引医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上应充分考虑其负面效应,权衡利弊,采取相应政策措施规避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黄静.技术特征不同行业中FDI技术外溢效果的考察――基于非参数分析方法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7,(2):22-27.
2 周剑.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七个行业的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7,(1):77-79.
3 陈国东.二元市场格局提升外资业绩[N].医药经济报,2008-01-28(F02).
4 高宏伟.国内胰岛素市场――整体规模蹿升本土产品图强[N].中国医药报,2007-07-05(B03).
5 王磊.抗真菌外用药主诊皮肤病[N].医药经济报,2008-01-28(A16).
医药产业是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近年来,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年一季度,市规模以上制药生产企业14户,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12户;化学制药企业2户;鹿系列产品生产企业2户。产品类型有中药(中成药)化学药两大类型;有片剂、颗粒剂、胶囊、丸剂、贴膏、口服液等14大剂型。主要产品有17个品种,有贴膏、降糖颗粒、增生片、舒经活血片、安神胶囊、冲剂等。据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止年末,实现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73.1%实现利润了3500万元,同比增长178.3%上缴税金1166万元,同比下降16.4%现有职工2641人,总资产10.7亿元,总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
二、市场需求及产品销售
目前,市医药产品旺销的极少,大多数都是普药、平销产品,局部产品依靠商销售,以销定产,产品供大于求的问题尤为突出,如:巨能药业大输液年产约1亿瓶,基本维持产销平衡,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预计今年只能销售7000万瓶左右。
三、医药产业发展优势
目前,市医药产业已形成了以中成药为主、化学药为辅、鹿产品深加工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品种门类不时增加。目前,市医药企业可生产中成药14大剂型,280个品种;化学药2个剂型,23个品种,年产片剂5000万片,瓶装大输液年产近1亿瓶;鹿系列产品30多种,年可消化5万只鹿。
二是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近年来,市医药行业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加大投入,不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拉动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如:县鹿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七年发展建设,实现了梅花鹿养殖、加工、研发一体化,公司在鹿产品综合加工基础上,依靠科技手段进行鹿产品深加工。年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省第一条鹿茸、鹿角盘深加工生产线,采用现代中药提取有效成分—鹿茸素,突破了中药加工单一工艺的局限性,使鹿茸中生理活性成分最大限度地保留(提收率为20%提取收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鹿茸素提取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鹿角盘粉碎设备已被批准为实用新型,公司被认定为省科技企业。
三是基础实力有所增强。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医药行业规模在不时扩大,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一正药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品种不时增加,现已有12个剂型、150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其中,一正贴膏享誉全国,一正商标获得了中国著名商标”巨能药业年产大输液近1亿瓶,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医疗单位,辐射面越来越广。
四、医药产业发展临时规划
遵循医药业发展和产业集聚两大规律,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打造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医药产业发展平台,通过35年的努力,把市医药行业构建成以中药为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医药生产加工产业体系。
预计到年,全市制药企业实现现价工业产值46亿元,比年年均递增18%实现利润4.5亿元,年均递增18%实现税金4亿元,年均递增25%同时抓好5个新建项目,3个改建、扩建项目,6个贮藏项目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五、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整体规模小,行业带动能力弱。
年末,市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7%全市产值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仅5户,缺少带动行业发展龙头企业。企业布局分散,重复性生产多,生产利息较高,缺乏规模效益,竞争力单薄,市场占有率低。
(二)融资能力差,投资严重缺乏。
市医药产业整体规模小,融资困难,尤其是国家宏观政策趋紧的情况下,靠银行借贷越来难,产品开发、产业升级、市场开拓资金投入严重缺乏,导致一些企业老产品做不大,新产品跟不上,生产经营艰难运行。
(三)GMP认证压力大,资金匮乏雪上加霜。
目前,全市15户规模以上制药生产企业,已有15户企业整厂或分剂型通过了GMP认证。作为制药生产企业,都不愿意放弃GMP改造。所以在GMP改造上投入很大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一些企业实施认证后,拉断了流动资金和发展链条,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四)低档普药多,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市制药企业大多以普药为主,缺乏拳头产品、名优产品,新药、特药高附加值品种少,利润空间小,市场有变化,企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五)创新能力缺乏,缺乏发展后劲。
市医药企业大多是生产加工企业,缺少产品研发机构和产业发展服务机构。研发投入少,行业自主创新缺乏,新产品开发缓慢,缺少疗效确切的国家一、二类新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发展的后劲缺乏。
(六)市场动作滞后,营销网络不健全。
市医药产品旺销的极少,大多数都是平销产品,特别是一些企业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不健全,依靠商销售,受制于人的问题突出。
六、相关建议及对策
医药产业作为世界性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市医药产业,对于建设经济强市、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市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中药种植业。
由各级政府牵头,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中药材种植发展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步伐,政府的引导下,培育出上档次、有规模、实力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材GAP规范认证,努力实现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富农户的目的
(二)加强医药产业的组织领导和宏观协调。
医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同时又是竞争极为激烈的产业,涉及产学研、科工贸、医疗、卫生、药品监督、市场推入以及工商、金融、税收等方面,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强领导和协调,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的科技投入和产品、市场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医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完善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从市场信息、土地税收、投融资政策、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本市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与知名院校合作,与国际企业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改变医药产业无牵头单位的现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努力促进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以带动市医药产业继续、健康发展。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医药产业要紧紧围绕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营销水平等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要以项目为龙头,以合作研究等方式吸引高层次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参与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二是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发明人才交流、引进、送出与流动的宽松环境,广开门路招贤纳士,吸引营销筹划、销售能人。三是要培育眼界开阔、开拓意识强、经营有方的医药企业家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有能力、有水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医药企业将普遍关注中国市场,要紧紧抓住国外医药企业进驻中国的契机,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与国外药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下大力气引进国内外著名制药公司来投资建厂,合资合作。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19-03
近年来,关于地区差距问题,特别是我国三大地区(又称三大经济地带)发展的各种差距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1]。本文采用评价国民经济区域性研究中常用的收敛性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异。
医药制造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各地区发展较不平衡。以往对医药产业的研究多侧重于主体需求影响因素、产业集中度的探讨,对于发展地区差距测算、发展变化态势及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上明显不足,对医药产业的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探讨也不太充分[2]。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变化态势,运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对医药制造业发展收敛性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 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演变态势
1.1 数据来源及选择
数据来源为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的省级医药制造业数据,时间段为1999—2009年间。考虑这11年的价格影响,以1999年为基期采用CPI进行平减处理。
1.2 地区差异演变态势
在进行收敛性检验之前,首先简要描述下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演变状况。描述地区差异大小可以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反映。其计算公式为: [3]。其中Xi为各省份(及直辖市)医药制造业总产值,表示全国各省份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平均值,n表示省份数量。根据以上公式可测算出1999—2009年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变异系数,还包括东、中、西部地区的变异系数。这里,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采用的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将全国各省分为东、中、西部三地区的划分方法,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份。
从图1可以看出,全国和西部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东部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差距的变化趋势同全国整体的地区差距变化趋势最为相近,两者波动近乎一致。西部地区的差异在前六年较为平衡,后五年在一个短暂的下降之后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与近些年来愈加深入的西部大开发有关,这种开发的地区不均,最终导致差异不降反升。中部地区的差异变化不大,有升有降,趋于一种平衡。
2 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及解释
收敛性概念来源于新古典增长模型,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共同偏好和共同技术是其基本理论假定。有学者研究探讨了两种收敛性概念[4]。第一种是σ收敛,它强调地区间的某项指标实际差距。如果地区间的某项指标差距缩小,就认为相关地区实现了收敛。另一种是β收敛,它描述了某项指标初始值与其后期增长之间的反比关系。如果一个初始指标值较低的地区比初始指标值较高的地区增长得快,就认为存在β收敛行为。应该强调的是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σ收敛包括β收敛,反之则不成立。
将这种收敛性引用到医药行业中来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的平衡情况。对应地,σ收敛指的是各省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缩小。一般用各地区总产值对数的标准差来衡量;β收敛是指各省总产值与省均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指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富裕地区。σ收敛、β收敛分别从总量(绝对)和增量(相对)两个角度对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变化进行分析。
2.1 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σ收敛检验
检验是否存在σ收敛,主要是通过对σ收敛指数的测算来进行的。按照计算公式:
σ=。若σt+1
其中ln xi表示i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自然对数值,ln表示i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平均值的自然对数值,n表示地区总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1999—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的σ收敛指数。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总体上不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和西部地区的σ收敛状况很类似,σ收敛指数的变化基本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收敛和发散趋势;东部地区的σ收敛曲线在11年时间以来一直有微弱的发散趋势,中部地区则是在前六年时间有微弱的σ收敛,后五年明显呈发散趋势。
出现上述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各省每年的医药产业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各地医药产业的地域差距也较大。由于医药产业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因此没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就无法积聚起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跃迁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需的资源。一些医药大省集结地域优势、规模优势等,发展速度会快于一些资源贫瘠、初始条件落后的地区,不同省份之间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离差随时间推移反而加大。东部各省份的σ收敛指数呈较明显的发散状态就是上述原因所导致的。东部地区所涉及的11个省份中有制药业总资产占前五的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等地,也有发展较为一般的其他省份如福建、海南等地,产业集群、发挥优势使得其σ收敛曲线呈发散状态[5]。
2.2 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β收敛检验
β收敛分为两种,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其中β绝对收敛指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具有相同的参数值和生产函数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和初始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这就意味着所有地区的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都收敛于相同的稳态,无论各地区的其他各个影响其增长要素的初始状况如何。β条件收敛则认为各个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初期水平,而且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上述公式即为检验β绝对收敛的模型。对于地区而言,如果简化公式中的估计系数β为负且在统计上显著,则说明医药制造业地区发展存在β收敛,即总产值较小地区的制造业产值增长比总产值较大的地区更快;如果该系数为正,且统计上显著,则不存在β收敛,即总产值较小地区的制造业产值增长比总产值较大的地区更慢,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呈现发散趋势。为简化起见,本文只分析β绝对收敛情况。
运用上述公式进行β收敛检验。1999年至2009年期间,β=-0.000286
在1999—2004年和2005—2009年间所得到的β值均为正值,分别为0.012911、0.012958,说明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医药制造业不存在β绝对收敛,而11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也只是存在非常微小的β收敛。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医药制造业几乎不存在β收敛,11年来各省市医药制造业发展处于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各省的差距几乎没有得到缩小。医药产业是一个依赖已有发展基础的企业,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这就导致医药产业发达省份的医药事业蒸蒸日上,而本身就不发达的省份停滞不前,这就是11年来医药产业的差距没能逐渐缩小的原因。
2.3 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俱乐部收敛检验
俱乐部收敛[6]理论认为,由于经济体系中存在多重稳态均衡增长路径,只有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主要结构特征相似的国家或地区才会收敛于同一稳态,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可能各自内部存在着收敛,但它们之间却不存在收敛。
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地区差异β收敛检验结果
从俱乐部收敛的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中部地区的收敛较为明显,而西部地区只存在非常之微弱的收敛性。俱乐部收敛描述了三大地区中各省份在医药产业上差距是否缩小。很明显,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敛,而东部存在发散现象。因为东部地区本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相对于其他两大地区高出较多。东部医药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上好几个省份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各省份的差距逐渐加大。而西部和中部在政策、环境和条件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相似处,其总产值存在了一定程度的收敛。
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收敛性特征总结如下:(1)1999—2009年,地区差异不存在σ收敛。只有1999—2004年间中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σ收敛特征,东部地区存在发散趋势,而西部水平和全国水平也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呈较为平缓的波动状态;(2)1999—2009年间,地区差异存在β收敛,但收敛系数较小,收敛速度很慢;1999—2004年,2004—2005年两段时间均不存在β收敛,且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发散趋势。(3)1999—2009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其中中部和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收敛,而东部不存在收敛。
3 医药产业区域差异化的对策建议
尽管各省医药制造业和GDP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等级相关,但是医药产业还是有着其较为明显的特殊性。医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以及投资,对规模、地域环境等也有一定的要求。从医药产业收敛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医药产业并没有如各地GDP一样有趋于最终稳定状态的趋势,差距并没有逐渐减小。因为对于医药工业来说,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产业集群、政策以及现有技术基础的优势,继而可以促进地方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还可以减少成本,避免重复投资以及资源的再利用。但是为了使得医药产业获得更长足的进步,还是应该给医药产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定的扶助,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
第一,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可以加强同邻省安徽、江西的经济合作,从而增强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效应,带动邻省的医药制造业健康积极的发展。
第二,充分突出各个地区的产业优势,使得医药制造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
第三,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力度,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同时实施医药产业导向政策,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工业尽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更好地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和自然资源的优势。
第四,加大对落后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并且在我国对外开放新的发展阶段中,各地区应把注意力放在基础设施和人才基础等环境条件的改善上,而不应过度地开展区域间优惠政策的竞争。
第五,认识差异,承认差异,但并不是要消除差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地的医药制造业,走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医药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朝先.我国三大地带俱乐部收敛了吗?[J].经济管理,2006,(21):76-80.
[2] 秦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药业技术创新效率收敛性分析[J].上海医药,2011,(7):347-351.
[3] 金雪军,金建培,卢佳.中国FDI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9,(1):84-88.
[4] 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5):40-48.
[基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2014MDGLXYQN0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资助(PXM201401422607000049)
[通信作者] *张立东,主治医师,E-mail:
[作者简介] 叶华,博士,讲师,从事企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Tel:13611247908,E-mail:
[摘要] 民族药产业面临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诸多困境,前景堪忧。该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当前民族医药产业的构成要素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民族药产业摆脱困境并实现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态资源、民族医学、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和现代技术5大要素,通过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可有效应对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困境,最终实现民族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民族医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藏药、蒙药、彝药、维药、苗药、傣药、土家族药等民族药物及其制品[1]。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传统和独特的医药理论和诊疗方法。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2],孕育出了诸多良药,如云南彝药中的云南白药、苗族药中的灯盏花系列药物等。民族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贡献。
少数民族地区是民族医药的发源地、主要使用区域和药材资源的战略储库,也是民族医药企业生长的沃土。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民族医药企业,例如云南白药、晶珠藏药、贵州益佰等,但从总体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知名度低,在文化、管理、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民族药产业又面临应用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地理位置偏远和历史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另一方面,造成目前的发展困境,与重经济轻生态、重药轻医、重创新轻继承、重硬件投入轻人才培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片面发展观直接相关。因此,改变发展观是促进民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理念[3],即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注重发展的可行性、公平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从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思想见图1。构成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生态环境、民族医学、人才培养、现代技术和政策法规,5个构成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见图2。
民族医药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5个要素的分析阐明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民族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三级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近2/3,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大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在这些地区。野生药材不仅是人类防病治病的重要资源,更关系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剧增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理念的提升,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民族药物及天然药物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激增。民族医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多被视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亮点。国家与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民族医药发展。四川、贵州等省份将中药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少数民族聚集的广西、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份在“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同样落后,民族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支撑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技术、文化和配套政策,造成了民族医和民族药的发展缓慢,医药发展不均衡;药材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产品市场空间狭小,仅限于某民族区域内使用等一系列问题。
2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
2.1 生态环境 民族医药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其所消耗的药材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药材资源具有蕴藏量有限、资源分散、生长周期长或不可再生的特点。目前,我国民族医药产业还主要依靠野生药材资源,在600余种常用药材中,纯依赖野生药材资源的占400余种,人工种养的品种约占200种[4]。
受片面发展观的影响,过分强调经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乱砍滥伐、过渡采挖、盗猎现象严重。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迅速减少,甚至枯竭的态势,同时野生药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这种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引发了野生药材价格的大幅上涨,药材价格的波动必然传导到下游产业,从而损害整个产业链条。
2.2 民族医学 民族医药不仅是资源依赖型产业,也是文化依赖型产业。由于民族医药标准化的道路还很长,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药离开民族医寸步难行。民族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独特,其术语与传统的中医还不能接轨,更谈不上与现代医学接轨,因此必须由民族医指导使用。
由于地域偏远,语言独特,民族医学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流传的区域相对狭小。加之诸多的历史原因,许多具有宝贵价值的典籍已经遗失,许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宝贵经验财富正随着民族医生的去世逐渐消亡[5],这些都给整理、继承和发展民族医学带来了困难,致使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同期民族药学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速度较快,民族医学与药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民族药脱离民族医学理论指导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受现代科学的冲击和对于民族医学的偏见,很多人将民族医与不科学、巫医联系起来,这种观念使得的民族医学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困难,限制了民族医学发展的空间。
2.3 科技创新 吸收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民族医药体系较为封闭,应用的范围千百年来固守着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地域空间,墨守着固有的诊治手段,创新能力不足。
从民族医药应用形式看,其中的大部分停留在较为原始状态,药物的加工离不开砍、削、捶、切、蒸、嚼、熬等,药物的应用形式多为外敷药糊、药丸、药酒、外贴药膏和汤剂等[6]。少部分品种发展成为成方制剂上市销售,目前国家药品标准共收载民族药约1 220种。从已经上市的民族药质量标准现状看,民族药存在严重标准缺失,药材基原不清,品种混乱,矿物药安全性研究薄弱等问题[7]。
从产业链条看,野生药材的采挖还很原始,药材的人工种养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药材生产质量意识淡漠;药材炮制加工行业的质量标准还不完善,已有的炮制规范其质量控制水平一般也很低下;甚至有些品种还未建立炮制规范,提取物生产企业对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式粗放,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药品生产行业多数为中小企业,由于研发不足,生产的产品多停留在较原始的剂型。
2.4 专业人才 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人口基数、传承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民族医药专业人才缺乏。民族医药教育传承模式包括传统的祖传师承和现代的学院教育。
在理论体系尚不完备的民族医学中,祖传师承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例如侗医药、苗医药、彝医药。该模式存在法律争议,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民间的这种祖传师承模式不被承认,传承人的医疗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据统计84.15%的侗、苗、彝医药传承人不具备合法行医资格。此外,还存在传承人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和潜在传承人数量极少的问题,有些医学流派面临失传的风险[8]。
对于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的民族医学,主要以学院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如蒙、藏医药建立了专门的学校或学院。学院教育虽然不存在失传的危险,但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创新轻继承,重科研轻教学,重现代医学教育轻民族医学教育等问题。
2.5 政策法规 法规政策是民族医药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宏观上调控产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制定了若干针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总体上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法律法规方面,关于野生药材保护的主要法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制定于1987年,制定时间较早,内容相对落后于现实情况,虽然对野生药材有了相应的法规,但针对道地药材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无法有效地保护道地药材,造成道地药材的濒危甚至是灭绝。从执行情况来看,对某些禁止没有规定或无法追究法律责任,造成有法不依情况普遍;从执法主体看,存在多头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执法不严[9]。法律法规修订周期太长,不能适应资源保护的动态要求。
产业政策方面,针对民族医药产业,从国家到自治县制定了若干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如国家层面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省级政府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等,还有区或县级政府制定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藏医药条例》、《黔东南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等。这些政策的初衷是加大民族医药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其中也都涉及保护药材资源的内容。从实施效果看,政策的实施可能促进了民族医药产业一时的发展,但由于政策的前瞻性不够,政策法规之间缺乏系统性,对民族医药的长远影响值得商榷。例如,很多政策都提到了培育民族药大品种和加快民族药质量标准提高,主要是基于经济效益和占领市场的考虑,大品种或列入国家药品标准都意味着药材需求量增加,政策制定时缺乏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研,新药开发立项或重大研究项目立项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民族药品的定价政策没有考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药材的定价机制不合理,不能体现“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的原则”,不能有效保障生态环境,价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在合理用药方面,由于国民认识偏颇,珍贵濒危药材及其中成药受到追捧,使用这类药材资源甚至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这种潮流加剧了药材资源的枯竭。
3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药材资源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一,应加强资源的普查工作。目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在进行,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但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周期长,不利于及时了解资源动态。各地区应主动监测本区域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创新资源调查机制,鼓励多方参与,特别是研发、生产和经营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资源的动态监测。
第二,科学采挖,加强替代品研究。采挖野生药材要做好搞好撒种补播、轮采轮挖工作,把人工栽培与天然种植、人工驯养与天然放养有机结合[10]。因地制宜建设珍稀濒危药材野生抚育基地,促进资源修复和增长。加强药材可替代性研究,扩大药用部分,从同属植物中寻找功效相同(或相近)的物种替代濒危稀缺药材,或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繁育濒危药材。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搞好道地民族药材的人工种养,建设规模化栽培、养殖基地,逐步实现产业由依赖野生药材资源向以人工种养药材为主的转变。
第三,促进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应综合考虑药材资源的消耗速度、储量和再生能力,关停一批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提取企业。对资源短缺及濒危的中药材,在其资源尚未恢复且未找到替代资源之前,应暂停其他相关品种的工业化生产[4]。
3.2 加强民族医学的整理和传承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一,应加强民族医药典籍研究。以《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蒙医金匮》等民族医药典籍记载和临床实际为依据,正本清源,核对、修订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处方配比等[11],指导民族药合理应用。
第二,开展民族医药古籍抢救性继承和整理工作。有文字记载的古籍应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加工处理,利用网络技术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古籍的整理。对于口传古籍更要加强抢救性继承和整理,将口传古籍转化成书面文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使医药古籍可以永久保存,广泛流传。
第三,加强在世名老民族医的继承工作。尽快建立相关制度,建立传承工作室站加大投入,筛选优秀的传承人,通过师带徒,随师伴诊的方式继承,做好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鼓励在世名医著书立说。
3.3 培养民族医药专业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第一,在完善民族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医药的学院教育。院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掌握民族医药理论和实用技术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突出经典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医学思维方式;对于药学生的培养除了必要的医药理论学习外,应突出资源学、鉴定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主干课程,提高学生对民族药的辨识、种植、开发、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12]。
第二,推进师徒传承教育。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药的理论、临床技能综合地传授给徒弟,是民族医药培养人才的传统做法。实践证明,师承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徒弟在跟师过程中,能够实际接触病例,并得到老师的点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老师的思维模式、治病遣方用药的精妙。
学院教育结合师承教育是传统医药学习的最佳路径,既可以避免学院教育的理论化、教条化,也可以避免师承教育在系统学习方面的不足。
3.4 制定系统科学的政策是引导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第一,在政策制定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应将“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调整为“适度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发展不能以资源破坏为代价,应将保护资源和生态放在第一位,在药材资源不能保证持续供给时,不应将民族医药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二,政策的制定应注重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以药材资源保护为例,新药、科研立项,首先要考虑药材资源的可承受性,避免药材资源的破坏;新药审评时,企业须提交药材资源的储备情况或开发计划、资源风险预警措施等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以此作为是否批准上临床的依据;国家标准不应增收野生资源已经严重减少且尚未实现人工种养的药材及相关中成药。药品定价要充分考虑生态补偿机制;要扭转以服用珍贵濒危药材为荣的错误观念等。
第三,制定的政策应权责分明。应当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因此在政策设计时,一方面要保护公众利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5 与现代科技融合是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药品作为关系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其安全、稳定和质量可控的要求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基础理论的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药物制剂的研发和药品的销售使用等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现代医学研究能够证明民族医药的科学内涵,指导民族药更合理的应用,并拓宽其应用市场;现代栽培技术能够逐步实现药材的科学种植、养殖;组织培养技术为野生药材的繁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先进的药物分析方法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物联网技术能够降低医药物流成本等。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应当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升级,走高产低耗的可持续道路。
总之,民族医药发展应当以企业为主体,以政策法规为引导,以药材资源为根本,以民族医学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医学得以弘扬,民族医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专业人才储备充足,为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蔡景峰.中国传统医药概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2] 曾育麟.民族药的概况及展望[J].药学通报,1981,16(1):3.
[3] 常江,王忠民.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114.
[4] 周福成.保护药材资源引易产业发展――对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6):43.
[5] 徐士奎,罗艳秋.从产业化角度打造民族医药发展载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82.
[6] 李如海,石钰,李凝.民族药新产品的制剂研究设计[J].中国民族药杂志,2011,10(10):51.
[7] 杨洋,张艺,黄宇,等.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878.
[8] 赵富伟,薛达元.中国民族医药传承危机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15.
[9]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881.
[10] 胡书平,刘同祥.民族医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1):76.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项目“知识流动视角下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2015SJB173);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新常态下江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和对策研究”(BR2015068)。
[作者简介] 王玉芬(1974 ― ),女,黑龙江肇东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医药国际贸易。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推进国家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医药产业为例,从提升创新网络中心度视角,剖析企业在创新中的问题和根源,研究提升企业创新网络中心度的政策和策略。
一、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
是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对于牢固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其重要影响力,对于推进我国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网络中心度指标的意义
创新网络中心度,是描述创新网络集中或集权程度的指标,是整个网络围绕一个节点(或一组节点)运行的程度。它能够反映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所处的关系和地位情况,表明该主体在网络中的权力系数,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获取外部信息和知识、发现和响应新的市场机会,以及与合作伙伴分享资源的能力。
创新网络中心度有整体和个体之分,整体网络中心度是描述整个网络集中或集权程度的指标。个体中心度是整个网络围绕一个节点(或一组节点)运行的程度,反映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所处的关系和中心地位情况,是衡量网络中单个节点的中心化趋势的变量,用以表明单个节点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是体现创新主体在网络中重要程度的指标。
产业创新网络中某个创新主体具有高中心度,说明该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合作关系,在整个产业创新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主体也因为处于创新网络中心地位,有更多获取知识、信息等异质性资源的机会,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互补性资源,发现和响应新的市场机会,相较于产业中其他创新主体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高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网络主体高中心度决定着产业创新的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创新网络主体包括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政府及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各行为主体为了实现创新的目标,通过资源流动建立起各种合作关系。其中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网络中最主要的两类创新主体。
创新主体所处的网络位置不同,获取并学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创新机会也不同。只有那些占据着网络核心位置的主体才能取得更多的创新利益。高中心度的创新主体不仅有更多获取多样化资源和交互式学习的机会,为了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更加倾向于研发和创新,如果创新网络中缺少高中心度主体,则表明产业创新水平相对较低。
(三)提升企业创新网络中心度是创新发展应有之义
创新网络中的两大主体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二者在创新网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但只有让企业处于高中心度,才能对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企业是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的直接推动者。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处于高中心度,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强化,创新的内生动力才会更加强劲。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划分,产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主要包括上游的研发企业、中游的各类供应商和制造商、下游的销售和服务企业。价值链上的企业都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但在不同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相较于其他产业,医药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其业务范围涵盖价值链全过程。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竞争的需要,不断突破自身的组织边界,与产业中其他创新主体交互合作,通过创新网络中的资源流动、转移、扩散,重新配置和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组织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创新更科学更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高校与科研机构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最终全社会的创新成果都要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也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因此,作为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企业应该在创新网络中有着突出的中心度。
二、企业创新网络中心度不如人意
作为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医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于坚持不断的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然以仿制药为主。企业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最佳载体,是创新网络中的基本行为主体,也是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力量,但在医药产业创新中,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一)创新主体网络中心度的研究方法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创新网络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做法。研发互动信息的形式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合作研发项目、合作出版物、合作专利等等。而专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不仅能够包括绝大多数科技信息,还能代表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揭示专利中所隐含的信息,有助于我们研究和刻画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利用专利信息研究创新网络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也较为容易获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专利联合申请人信息能够反映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能够体现基于合作研发关系所带来的资源在组织间的流动,能够满足对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需求,在满足科学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因而我们选择采用专利联合申请人信息构建产业创新网络,并据此刻画其网络特征。
(二)创新主体网络中心度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江苏历来是我国医药生产和科研大省,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效益良好。2015年医药产业产值为4170亿元,占全国医药产业产值约1/7,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子产业化学药制剂、医疗器械规模排名第一,新药研发企业创新能力全国第一。2015年中国医药创新力20强江苏占7家,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我们应用UCINET软件,研究了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心度指标。借助Soopat专利数据搜索引擎,我们选择医药产业中最能代表先进技术成果的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A61P)。同时,为强调新药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只勾选发明专利而不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研究周期定位为从2001年到2015年。将按年份检索到的专利联合申请人信息转换为申请人与申请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将申请人之间合作的对应关系转换成矩阵,将矩阵数据导入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我们得出了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心度情况(如表1所示)。
(三)创新网络中心度:企业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在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心度明显高于企业。经计算, 2001~201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平均网络中心度为0.274,而企业中心度的均值是0.031。其中,中国药科大学居于江苏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的绝对中心地位,南京大学的网络中心度的均值名列第二,名列第三是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紧随其后是南京医科大学。这说明,以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等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形成了大量的合作关系,在整个创新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这些创新主体也因为处于创新网络中心地位,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创新机会和创新能力。反之,扬子江药业、江苏先声、江苏亚邦等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中心地位较低,和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少,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缺乏可利用的异质性资源以及创新机会和创新能力。
企业在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没有处于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过低的网络中心度制约了企业对异质性资源的利用,阻碍了企业获取更多的创新机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动力,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制约企业网络中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
在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的网络中心度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既是创新发展中一个必经的阶段,也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一)医药产业研发特征的不利影响
1. 投入高。一是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高。二是医药产业要发展和创新必须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6亿美元。据汤森路透的《2014年度CMR全球研发年度报告》,2014年新药全球销售额历史首次超过万亿美元,达到10430亿美元,巨额的研发费用让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和意愿开展技术创新和新药研发。
2.周期长。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临床前研究、研究新药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IND)、三期临床试验、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NDA)、上市及监测六个阶段。照国际惯例,一种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有些需要的时间更久,漫长的研发周期让很多企业的望而却步。
3. 难度大。在从化合物到药物上市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失败。最新数据显示I期到上市的成功率,礼来给出的数据是11.7%,阿斯利康2005~2010年的成功率是5.3%,2014年创新力排名第一和第六的跨国制药公司尚且如此,这样的成功率无疑也说明新药研发的难度之大。
4. 风险高。一个新药的市场独占期大约10年,上市后也面临能否收回前期投资的问题。发达国家对医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即使是仿创药也要对专利制度进行全面研究,掌握目标药物当前的专利状况,对目标药物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才可能有成果。
医药产业的这些研发特点,企业出于经济利益和风险规避的双重考虑,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技术创新,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二)创新主体合作中的负面因素
同行业竞争是医药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作关系的主因。存在技术和研发水平落差的企业之间很难形成合作关系,因为研发水平高的企业不能从研发水平低的企业获取所需的资源,而研发水平相当的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关系又非常明显,虽然不同企业可能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但在一定意义上是市场空间既定的零和游戏,很难真正做到双赢。
资源的趋同性是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作关系的另一个原因。企业是市场上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之间在占有的资源和竞争优势上往往具有相似性。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在组织性质、运营目标以及资源优势上与企业不同,双方在特征上的互补性更显著,异质性的资源需求往往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合作关系的主要动因,双方在此基础上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三)企业动力不足,政府服务欠缺
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有更强的创新意愿,很多时候企业只是充当了出资者和参与者,没有在创新网络中起到中心的作用,相当数量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以及合作研发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风险,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带来的风险、成果分配机制不公带来的风险、知识溢出效应带来的风险等等,而政府对于企业面临的种种风险,往往没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应有的服务。
企业创新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障碍,与自身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短板有直接关系,也可以看到政府支持欠充分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影子。
四、在改革中提升企业的网络中心度
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需要考察思想、体制、机制各种要素,在企业、政府、社会各个层面找出痛点,破解难点,尤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经验证明,优秀的政府是创新型增长的强有力推手。从政府支持角度,当前最需要在改革中攻克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通资金、技术、市场各个环节,增强企业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一企一策破解后顾之忧,促进企业转变思想观念
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一定要加强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决定人的理念,而理念决定人的思路,思路决定企业的出路。担当起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需要充分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改变被动状态,立足主动创新,这一步也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这需要政府帮助企业更扎实地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有关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一企一策,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在创新中的各种顾虑和困难。可以进一步借助财政资金的杠杆力量,实施普惠性政策,在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首台技术装备补助、创新产品和服务远期约定采购,以及风险补偿等方面,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安排,引导激励企业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创新投入。
(二)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对大型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
我国大型企业多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了信誉度高变通性强的融资能力,同时集中了相当数量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和较为先进的装备设备,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超出其它创新主体的优势。放大、发挥这诸多方面的优势,让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孵化器,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才会更加突出,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虽然规模不等同于创新能力,但大型企业对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大型企业在医药产业研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较于其他产业则更为突出。因此,政府应在深化改革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型医药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1. 推进投融资改革,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研发投入体系
研发投入不足是制约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研发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政府可以通过资金奖励、资金补贴和资金配套等多种方式资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点扶持重大技术改造或技术创新项目,加强对大型医药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除加大财政投入外,在投融资方面,应深化改革,鼓励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抵押、技术入股等多种融资渠道的发展,建立健全研发投入的融资体系,为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2. 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健全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机制
政府是创新活动的保护者、支持者,也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政府对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医药企业,可通过提供金融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在政策上对产业技术创新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优待,支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另外,为缓解企业压力,政府应在审批环节尽量简化新药的审批程序,加快新药的产业化进程,在流程上对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予以鼓励。
(三)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激励创新性强的中小微企业
科技发展的事实证明,新生的中小微企业往往没有大型企业各种类型的包袱,越来越成为创新的主体。美国经济中的微软、苹果、谷歌等新一代创新企业,都是从小到大崛起,撑起美国经济和产业一轮又一轮转型。中国的华为、中兴、腾讯和华星光电,都是从20多年前的小微企业,在创新中成长为著名的国际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往往具有大型企业少有的创新激情和动力,因而,政府要制定明确的规则,维护有利于竞争的良好的市场机制,同时,摸准中小微企业常常缺少平台、缺少要素的实际情况,放开过多的限制,减轻企业负担,致力于为企业解难,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和股权投资等专业服务,引导它们走向“专、精、特、新”,激发它们的创新潜力,让更多看似“不起眼”而富有潜力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
(四)提学研合作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企业提升创新网络中心度
因为创新资源的稀缺性和异质性,企业即使有了技术创新的意愿,其创新活动往往也很难独立完成,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研发合作。
1.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相比,产学研合作创新在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具有良好的基础。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职能和特征上的互补性以及资源的异质性,也都决定了企业更倾向于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研发合作。因此,政府应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巩固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对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共性技术在行业内研发成果可共享,是对整个产业技术水平具有带动作用的技术。政府应以这类对产业技术发展具有重点意义的项目为抓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提升医药企业的中心地位,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升医药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
2. 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并激励企业间的合作研发
政府需要引导并激励在更广范围内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活动。
一是可以支持成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内部能否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外部是否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医药产业的研发周期长,在研发合作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联盟内部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能有效降低企业之间因合作关系中成果分配不公带来的联盟不稳定风险,以及由人员流动或知识溢出效应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