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智慧教育新生态

时间:2023-09-04 16:41:04

导语: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智慧教育新生态

第1篇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充分显现出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伴随互联网发展,数字经济应运而生。2012年海尔提出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转型策略。与互联网关系最为密切的海尔电脑第一时间开始转型。转型三年来,海尔智能互联平台已成功转型为创客孵化平台,孵化出雷神、雷霆世纪、卫玺智能马桶盖、TAB扫地机器人、智慧教育等多创客小微。海尔智能互联平台已通过它们建立了游戏生态圈、智慧教育生态圈、智能硬件及连接件在内的智能互联生态体系,一站式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用户娱乐、教育、生活需求。

海尔智能互联平台还搭建了一个互惠互利的生态体系。新创客小微可以借助海尔智能互联平台生态体系现有用户资源,实现从用户痛点到产品输出,再到产品内测,直至最终实现销售转化等一系列过程。创客小微还可以借助生态体系的忠实粉丝资源,实时加入外延服务,以不断扩大自身服务生态圈。同时,海尔智能互联平台生态体系还将为创客小微提供营销、质量、售后、物流、供应链等平台资源支持。随着创客小微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海尔智能互联平台为用户所提供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元化和快捷化。用户能够迅速地在智能互联平台生态体系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服务,并且能够快速实现服务体验,形成用户忠诚度。这些通过产品吸引的用户资源,最终将沉淀到海尔智能互联平台社群中持续交互。

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诞生之初就决定了其广大无垠的界限。传统企业转型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这一点上,海尔智能互联平台已远远走在前列。基于用户交互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和自我颠覆,由生产型制造向创客小微孵化平台转变。通过小微品牌不断地孵化、变革和创新,进一步构建海尔智能互联平台互联互通的新生态体系。

第2篇

8月底,“德稻全球创新网络夏季峰会”在德稻上海中心举行。本次峰会以工业设计、3D打印、智能硬件和工业智能化四大领域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德稻全球创新网络下的“行业垂直互联网”创新模式在中国落地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峰会是在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创新科技国际联盟、北京中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德稻集团、IBM与第一财经共同主办,德稻集团旗下“行业垂直互联网+”云平台“得到格子”承办。峰会吸引到来自海内外的政界精英、行业院士、经济学家,以及“工业4.0”相关领域专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和上市公司等行业代表,包括原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德稻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卓智,德国德累斯顿经济技术大学制造工程、技术工程教授荣誉教授DETLEF KOCHAN,英国工业设计协会(BDI)主席GUS DESBARATS,日本千叶大学副校长MAKOTO WATANABE,国际3D打印论坛主席SOON-IN LEE(李淳寅),国际著名工业设计大师TIMOTHY JACOB JENSEN(延森),美国南加州大学航空航天和机械工程usc冲击实验室教授YAN JIN(金雁),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KALYANMOY DEB,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宋安澜等嘉宾。近10位嘉宾从政策、不同产业、学术研究、金融资本等方面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现场反响热烈。

中国行业创新面临双重困境创新型人才短缺成根本难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创新氛围空前活跃,创新从企业内部间的合作扩展到行业内外不同主体、不同地域间的网络协同,并进一步向全球网络的形态扩展。

在中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正在积极推进中。创新的范围从单点突破到全面渗透,培育新产业进而改造或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并深入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体系之中。对此,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互联网+”旨在利用互联网鼓励技术、产品、模式及业态创新,增强创新主体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融合创新标准缺失、创新型人才短缺、资源水平不均衡等问题,目前互联网技术及模式在与实体行业融合创新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互联网服务功能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对接,行业认识与互联网服务能力不同步等问题。与此同时,企业间依靠强关系、强作用开展生产组织的传统模式并未转变。

尽管以行业联盟、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传统行业组织架构也在逐渐向网络化、扁平化发展,但这类模式目前也仅停留在消费型服务和产业互联服务阶段,难以从全球一体化层面深度整合行业内外各类创新要素与创新资源,尤其是不能深入到行业内部触及到创新根本一一创新型人才。

作为行业创新的核心动力,跨国界跨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之间如果能通过专业化、开放式的全球创新网络实现深度交互与智慧共享,将能更好地为全行业服务,真正促进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德稻全球创新网络应运而生行业创新格局或将重塑

在此背景下,以“资源连接”与“开放合作”为特点的德稻全球创新网络( DETAO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简称DGINETWORK)应运而生。DGI NETWORK是德稻在不断整合全球智慧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全球创新组织,通过半社会化、半商业化(即“社会组织+企业”)的开放运营模式,为我国各行业下的创新主体有效引入国际创新资源与智力支持。同时在海外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外部机构的加持下,致力于推动全球智慧资源的采集、传承和应用,将国际智慧与经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完善的创新业态与创新机制。

作为一家以全球本土化为使命的创新母体,德稻全球创新网络正在积极开展多领域下的创新实践,逐步建立起覆盖全行业的教育创新平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的知识资本服务平台、建立连通全球的金融服务平台,以及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在内的全球行业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德稻全球创新网络已在全球汇聚超过30多个国家、24个行业领域的50位院士、500多位行业领军人才,与全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智库机构、行业协会及商会、高校机构、科研院所、跨国企业及其全球研发中心等200多个行业权威机构达成合作,网络覆盖范围处于不断扩张之中。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行业创新生态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与重塑,DGI NETWORK依托其覆盖全球的创新网络资源,积极构筑以弱关系、弱作用为核心理念的“行业垂直互联网”创新平台体系,先期涵盖工业设计、3D打印、智能硬件、工业智能化等一系列行业垂直互联网平台。

第3篇

关键词:学校特色; 学校文化; 学校精神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34-001

随着学校发展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有优势。每所学校都必须树立起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以实现其发展目标。学校文化的构建,学校特色的显现,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学校变革的原因所在。创建特色学校就是创建一所学校的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所以要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文化育人的新举措、新路子,着力打造办学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让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充分认识,明确学校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谐发展。办学宗旨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的办学理念解决了“怎么想”的问题,从理想的角度,希望一个合格的学生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更加精彩的成绩,同时要把一个美丽的生命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使其人生更加辉煌。学校办学宗旨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就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特色办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确立两个观念

1.校长应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才能让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所以我觉得要在严格要求教师的同时要善待教师,要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这是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用幸福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教师是学校之本,是强校之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创造性地实践教育思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教师要靠先进文化的引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重塑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

2.引导教师对学校文化的服从、认同、融入与创新

服从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认同。参与建设是融入,批判建设是创新。熏陶、学习是途径。学校应在校园环境和文化环境上下工夫,营造一个能体现学校追求、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的学校环境,使个体一进入这个环境就被其氛围所感染,从而自觉地以学校文化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产生认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校精神,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学校文化特色融为一体、和谐一致,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而以主人的身份,以批判、建设的态度对待已有的文化,并努力促进文化的发展、进步和完善。

三、创新形式,规范内容,建设德育特色

学校管理文化也是一种观念文化,学校管理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重要方面。我们把学生的教育管理落实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和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创新工作方法,走进学生心灵;建造育人系列化工程,为德育实践创设可操作渠道。德育工作已形成系列。主阵地系列有新生入学教育,学科渗透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节假日、纪念日专题教育等。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学校定期组织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已系列化、经常化。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中的“周一升国旗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形成了我校德育实践的特色。具体做法是:每学年40周,每周一个主题,即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结合国内外、地方、学校近期的大事,结合教学计划集中设计一个主题;形式上,全校18个班,每个班轮流执行一次升旗仪式,承担仪式的主持、护旗、升旗、宣誓、升旗班级感言以及国旗献词等全部任务。这一德育实践系列的效果是: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以班为单位,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得到升华;学生的队列素质、主持经验、文笔和演说能力得以提高;全体师生的科技、人文知识得到丰富;规范的仪式和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又如“纪念日专题教育”系列。我校是“全国地理科普先进学校”、“省平安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昆山市禁毒预防示范校”等,每年都在戒烟日、禁毒日、环境保护日、抗震救灾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富有针对性,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接受教育,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浓郁文化氛围

第4篇

关键词:微课程;微型德育课;意义;实践探索;注意事项

微博、微信、微电影,现在“微”字越来越流行了,出现“微时代”的说法也不足为奇,微友在无组织的状态下集结,会形成一股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样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的概念发端于美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中德育微课程是微课程的延伸与拓展,在微课程的引领下实施微型德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微课程引领下实施微型德育课的意义

1.微型德育课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微型德育课在形式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型选材上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的实践活动,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故事和自身平时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展示、发挥、发展和提升,同时能促使他们进行素质与能力的迁移,在学习方面发挥出更强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2.微型德育课促进学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进取奉献的教师队伍,是笔者所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微型德育课具有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双“主体”的特点,教师在“导”即“教”的活动实施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升华思想境界,为学校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的优秀教师队伍做出了尝试和探索。

3.微型德育课对学校德育创新特色的引领作用

建构符合学生实际、有校本教育特色的微型德育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德育功能,建构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课程化、生活化的微型德育课程体系,对打造全新的德育工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4.微型德育课与“十会”教育的纽带关系

“学校无小事,事事寓教育”,德育潜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中。学校从学生本位出发,对学生提出健全人生的“十会”要求,如会做人、会学习、会生存等。微型德育课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出发,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微课程出现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在探索中不断成长。教师享受多媒体的呈现方式、1~5分钟的学习过程,享受微课程的制作过程。研究微课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更重要的是微型德育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培育着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挥了教师的专长,有利于开拓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化育人品、塑造人格的目的。

二、在微课程的引领下实施微型德育课的实践探索

笔者学校秉承“修身精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推进学校微型德育课程化的建设,初步建构了“静态微型德育和动态微型德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在微型德育课中加强学科知识覆盖,渗透地方文化,进行年级分化,提升课型质量,逐步形成学校德育文化个性,体现学校校本课程特色。

1.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

微课程的视角直接指向具体现象和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深度启发,引发思考。德育工作需要以课程实施、长期规划、长效管理为原则,同时更要深入细枝末节。根据微课程的“微”性、针对性、生成性与发散性,促使其进一步校本化,更好地彰显德育微课程的教育性、专题性、模块性与生成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微小变化,积极引导他们的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

笔者学校在每年暑期都为新入学的高一新生精心制作学生礼仪手册及新生始业教育德育微课程。在整个课程制作过程中,小组分工协作。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按照微课程的一般制作流程,首先做出脚本、一稿、二稿,多次修正,然后化大为小,将礼仪手册分为若干个小部分,每位教师负责一到两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寻求亮点,汇合之后再统一风格。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二的学生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拍摄录制,再进行后期的制作。新生始业教育时,这项成果将会在全年级推广使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微型德育课资源。

2.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方法,选择学校德育中相对稳定的专题,形成相对完整的学校人格教育体系,突出教育专题中的核心价值,倡导发散性延伸,提倡多元评价,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创业一条街为例加以说明。

创业一条街是学校德育创新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开办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际。学生在这里可以自主创业,首先向学校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学校会从中认真筛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创业计划书,组织这些策划人进行答辩,对创业答辩获奖者提供创业场地和启动资金,创业团队必须走社会相应的创业审批程序。“创业一条街”不仅在校园内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场地,唤醒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树立创业就业信心,还能帮助他们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培养很强的职业竞争力。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学生,从重点推介到全面铺开,我校的创业教育进展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在创业教育上,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个店铺就是他们的组织,创业一条街就是他们的平台,我们将他们的创业故事拍摄下来制作成微课程,不仅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也可以给以后的学生树立榜样。

3.开发“微产品”,实现“微体验”

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方文化让三门这块土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地方文化在年轻一代的脑海中已不留任何痕迹。德育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是在学生生活环境下结合教育方式进行的一种活动。微型德育课是德育的一种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将地方文化与微型德育课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文化特色,丰富背景知识,对于知识结构的提升和热爱家乡的理想教育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石窗展示平台对地方文化进行专题渗透教育是一种思维的拓展。

三门石窗是三门湾畔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民的智慧结晶,已经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被浙江省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校首创把当地的石窗当成文化产业来发展,我校师生通过半年多的考察和摸索,运用数控机器操作,结合古老技艺,创作出精美的石窗艺术品。学生亲身体验产品的开发过程,并将石窗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在微型德育课中,通过观看学生谨慎地切割、打磨着石窗,我们仿佛穿越至百年前,感受当时人们在这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中所凝聚的辛劳与智慧。通过微产品的开发,学生也有了真切的微体验。

4.关注个性化,推动“微德育”

微型德育课时刻潜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中,“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抓起”是我校微型德育的文化口号。在微型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54321”模式来进行建构,即通过“五种分类、四个作用、三项定位、两点拓展、一种制作”来进行规范和操作实施。

(1)“五”种选材和分类:周一《心灵故事》,周二《特色感知》,周三《世界之窗》,周四《专业特色》,周五《创业故事》。

(2)“四”个特点和作用:发挥主体特点,提升学生素养,增加学科知识,明辨是非价值。

(3)“三”项建构和定位:立足于“短小”,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内化”。

(4)“两”点拓展和衔接:教学模式之改进,组织结构之拓展。

(5)“一”种制作和技术。

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建班级核心课程和课程群,开发班队会课程、读书课程、书法课程、节庆活动课程。通过开发他人作品和自己的成果,以精品班队为载体,探讨、推进班队会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而推动微德育的发展。

三、德育微课程制作的具体注意事项

第一,在德育微课程制作流程上,第一步应该先做脚本,而不是直接制作微课程,脚本是基础,必须深思熟虑。

第二,创作角度要“小而精”,所有内容要在5分钟内呈现,必须抓住重点,做到一个主题一个微课程。如果感觉内容真的很多,可以多做几集,形成课题组系列。

第三,寻找亮点,课题组要有自己的明显特色,必须寻找课题组的亮点。

第四,减少“表扬式感动”,减少大面积的“效果介绍”。

第五,制作中最好用自己的图片,也可以用活动时的照片、学生做的简笔画或者是学生自己拍摄的内容。

四、立足微课程,助力中职德育教学

德育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经验传播方法。它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新的形式引导教师和学生去看、去学。微课程又是一种研究方式,可以引导教师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转变教育科研的模式与观念。制作德育微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教师能够发现教学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梳理思路―制成德育微课程。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既可以解决问题,又能及时地分享给大家,为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借鉴。

德育工作一直在讲真善美,对学生要求高大全,教育效果常常是假大空,今天的德育课程应落脚在培养合格公民教育上,培养最基本的公民素养。从微德育入手,做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5).

第5篇

高效课堂的本质,是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文化体系:新课改——新教师——新课堂——新学生——新教育——新学校——新文化——新生态。

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学校新文化建设,就是在教育哲学引领下,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高效课堂教育学、生态学、文化学、管理学、学习学、学生发展观察与诊断学等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的支撑下,对传统学校文化做出校正、补充、拓展、提升,使之与现代学校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加理性、科学地相互兼容、相互匹配,找出第三代课改的实施路径,使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课改之初改习惯,改到深处改文化。高效课堂推进呼唤新文化的启蒙,新文化的推进又加快了高效课堂升级换代的进程,可见,模式表达文化,文化反哺课堂。一所学校创生没创生出与高效课堂理念相匹配的学校新文化?创生出多少学校新文化?新文化助推高效课堂升级换代进展如何?新文化的生命力如何?检验的标准就是看所在学校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改观,尤其是看师生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修炼、净化、陶冶”的境界。为此,笔者提出考量新学校文化的九个主要标尺。

一、校长的文化思想

在学校新文化建设中,校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是学校文化的一面镜子。校长要从具体学校事务管理向学校文化的思想者转化。校长要肩负起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让自己的人格、品格、性格,成为优秀学校文化符号,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人物,成为学校文化的培养者。

校长要引领学校群体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担当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和领导者。同时校长应成为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宣传者和执行者。

校长还要善于将文化传统改造成为新文化的根基和底座,在新文化的平台上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提升。校长要善于将改革的理念和行为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进行思考。

二、学校的文化背景

学校树立了科学、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学校文化系统能动态生成、优化升级并形成学校新文化诸要素良性互动的局面。

学校摒弃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树立了科学、和谐、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学校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应当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位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家园。

学校对组成新文化诸要素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如果把学校新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和谐的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就是这棵大树的繁枝密叶,良好的行为文化是树的枝干,全面和规范的制度是树的基脉,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树的深根,而学校精神则是大树的灵魂所在。

学校文化系统实现了动态生成、优化升级。学校文化是常新的,是动态发展的,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个“情感物质”,如果不让师生去解读、言说,并与师生的生活和生命发生关联,那么,他们就会习以为常却又视而不见。文化其实是一种“生态”,它应该具有极大的生长空间并和师生一起实现自身的生长。只有让“文”作为载体,“化”成为过程,才能使文化真正内化到广大师生的心田,对其起到激励、鼓舞、教育作用。

学校文化系统良性高效运转。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是从日常行为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化需要寻根、塑型,文化需要创生、创意。先进文化时时充盈校园,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如,校园环境文化的创意体现了学校中的人对物质、环境的态度和方式;愿景变成风景,布局成为格局;校园是一个生态园、生活同、生命园:童话的、自然的、生活的(小学);自然的、生活的、自主的(初中);思想的、自然的、自主的(高中);放大环境文化的使用价值,把校园打造成一本教科书:绿化一美化一课程化;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课程景观;学校每一处景观的设计,既是高尚精神的话语,又是富有教育意义和充满文化品位的艺术。

三、学校的文化底蕴

学校精神和文化力孕育逐渐成熟,文化精神和人文底蕴成为学校的灵性和血脉,成为学校永恒的风景。

学校重视培植学校精神。师生不仅是学校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应当把文化的创造权交付师生。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成为校长和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集体叙事”。一方面,师生用心阅读校园文化的景象与意象,在多元视角阅读中理解学校文化,并且对学校精神的提炼做到与时俱进,随着学校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并给予新的解读。另一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文化股份制改造,领导、教师、学生都入股校园文化。通过“征集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释文;给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找理由”“让师生为学校画像、评选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校园去处、写校园中的景物”等形式,每一个师生都成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作为建设者的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真正的股东,认同感、归属感、想象力自然也就有了。这时校训、校歌、校徽(校标)不再是抽象的图案、符号,它们已内化为学校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动力;这时校训不是写在纸上,校歌不是唱在嘴上,校标不是停留在图案上,而是走进了师生的心田里。

学校文化是延循“小组文化——课堂文化——教室文化——班级文化——学校文化”路径内生的。学校精神和文化力孕育逐渐成熟,学校精神弥漫在整个校园,时时处处浸润着师生的心田。如,体现学校精神的“三风一训”等内容,师生普遍有认同感,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学校精神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影响教师和学生,最终使之内化为师生的素质,从而使师生的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行为得到规范,素质得到提高。

文化精神和人文底蕴成为学校的灵性和血脉,成为学校自己永恒的风景。学校成为催发师生共同奋进的精神生活家园,教师、学生在学校里能感受到文明、高尚、和谐,感受到在这么一种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时时处处都有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你,一种无形的声音唤醒着你,让你感到应该约束自己,并不断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四、学校的文化管理

学校管理已经成功实现转型,文化管理已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强权代替民主,冷漠代替亲情,威压代替信任,形式代替实用”的管本位文化、应试文化得到了彻底矫正,学校管理已经成功实现转型。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了弘扬。学校管理确立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学校领导把师生真正当成了服务的对象,改革了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定式,摒弃了以训斥、命令、控制、束缚乃至奴役和摧残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美、激励、参与、引导、沟通、交流、协商、对话、资助、支持、促进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了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师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帮助与支持,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喜欢、留恋的地方。

文化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新追求。通过对文化的经营、整合,如思想观念的确立、价值取向的认同、文化氛围的创设、协作意识的强化等,挖掘干部教师的内在潜质,实现干部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管理追求的理想效果,是形成规范、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师生互相支撑、互相赏识、互相感动的文化场。

学校新文化催生出了许多新制度。为教师设立了一些特殊的“假”,如,情绪假、亲情假、进修假、科研假。修订、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教师方面有《教师学术专业自制制度》《专家指导组辅导青年教师制度》《校长对教师思想引领制度》《教学问题招投标制度》《教师之间分享阅读精品制度》《观课、议课制度》、《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制度》等,学生方面有《学生权利公约》《对双困生实行导师制》《学生荣誉称号个人申报达标制度》《给潜能生打潜能分制度》《学情分析制度》《与学生进行道德对话(载体:学生的道德日记、教师的谈心日记、班级的生情日记)制度》等。

“制度文化化”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一些新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的校长已经意识到从文化角度来看待制度,并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在制定规章制度中,他们在条文中突出了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思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学会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制度文化创新必须以管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为落脚点,已成为校长们的共识。

五、学校的文化支点

深化高效课堂改革的链条已经形成,与第三代课改匹配的新文化已具雏形。

深化高效课堂改革链条已经形成。从追求分数高效到注重精神塑魂,从课堂改革延伸到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提升到教育改革、文化改革。全课程形成了合力:环境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孩子完整的“精神世界”,学科课程重在培养孩子智慧的“知识世界”,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孩子丰满的“生活世界”;“新三级课程”管理各自的领域和职责清晰;各个层面建立起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课程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各级课程管理者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具备了专业化的课程管理技术手段和能力支撑。

学校有了《校级课程规划、学科课程实施纲要》,学校从教学管理走向了课程管理,实现了课程从执行到创生的飞跃。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的理念,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路子,逐步构建起校本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课堂与课外、统一目标和特色目标、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第三代课改匹配的新文化已具雏形。课堂教学从“知识”世界回归到“人”的世界,实现了课堂世界“三生”(生态型、生活化、生命性)共融,“三力”(学习力、发展力、生命力)共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已经成为现实的常态。

第6篇

过去:课堂是“粉笔+黑板”的模式、是封闭的空间、是教师的“教”堂、是标准化的“桌餐”。

现在:课堂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模式、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场域、是以生为主体的“学”堂、是个性化的自助式“套餐”。

──王世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让淄博的教育历经了数次重大转变,从最初的校校通、城域教育网到后来的数字化校园,再到现在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都做得风生水起。可以说您对“课堂”形式及内涵变迁的概括,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肯定,也对未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目前的变化,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世军: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整个世界都在变:文本向数字化转变,出现了电子教室及电子阅览室;网络及通信技术无孔不入,出现了各种移动、手持设备,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信息化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及评价方式也必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仅拿教育模式来做比较,我们会发现传统教育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即教师基于黑板的传授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教育发展到现在是以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改变了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现代教育模式。未来教育将会是基于网络和数字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学习,将真正实现以教师教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开展个性化学习,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这样一个未来教育,真正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记得您在对数字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中,曾引用了Horizon年度报告中所提及的影响未来教育的关键技术,那么未来教育所培养的个体应该具有哪些能力?您对未来技术影响下的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王世军:我认为,未来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智商与情商相结合的能力、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关联能力、搜寻能力、分布式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兼容和整合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及决策与创新能力。如果离开了网络、数字化学习及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毫无疑问完成上述培养目标将会困难重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懂信息技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办好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台湾“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曾这样描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每人拥有一件数字化学习设备,并能够运用这一设备,基于网络平台与资源的链接,进行有效学习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据我所知,截至2011年,淄博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学校已达23所,有120多个教学班,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吗?

王世军:淄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实现离不开以往的种种努力,如果简单梳理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硬件的配备上,实现了从达标式配备向以应用拉动配备转变,从学校自建向区域共建共享转变,从教学端的配备向学生端的配备为主转变;第二,在应用方式上,实现了从需求拉动技术向技术拉动需求转变,从相对的信息“孤岛”向开放的云服务转变;第三,在应用内容上,实现了从普及信息技术学科向全科教学应用转变,从单纯的项目推广向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全领域转变,从学科整合辅助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从知识学习、技术应用向应用创新、创新应用转变。

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的教师“教”到基于网络和数字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化学习的节点上。比如,趣味性学习环境和工具、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差异性的学习节奏和方式、高效互动的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合力已开始显现,学生学得更有劲头了,教师教得也更有激情了。去年淄博在NOC活动中获得了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39个,取得了全国总分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可以说是“一对一”自主合作探究数字化创新与实践应用取得成效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教学管理又是如何跟进的呢?

王世军: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数字化教学的任务要求更加明确了:设计细化各个学科,不同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研究提供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平台、资源;研究提出学习时间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确保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自觉协同教育学生;及时组织交流学习成果;检测学习成效,诊断评价并进一步完成巩固学习目标任务。教师的职业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对课堂的设计能力、整合能力及组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方面,无论是资产管理、成长档案建立、图书借阅管理,还是新媒体应用,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全覆盖。同时也要确保提高校长的信息素养、信息化领导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完善信息化设备、环境、云技术、云架构、云服务,建立信息化学校管理平台、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建立适应数字化学习、教学、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建立适应数字化学习、教学、管理需要的评价奖惩激励机制。

在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以人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我们教育人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所以力争前行不辍,始终行走在教育信息化最前沿。

百花齐放竞争春——见证来自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奇迹

参与嘉宾:马成立 闫涌泉 桓台世纪中学

罗维玉 周村区城北中学

刘洪斌 张店区湖田中心学校

桓台世纪中学

特色: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

印象:“云”是真实的,触手可及。学习是快乐的,多姿多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先进的设备,舒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体验,都让人对校园中的“云”有着无限的神往。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在众说纷“云”的时候,桓台世纪中学却将教育的“云”应用得有声有色。那么,学校是如何采取策略推进“云”安全落地的?

马成立:我们以构建“师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理想之地”为愿景,以“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为办学理念,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发挥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关于云计算的应用我们有系统的规划。

第一,应用驱动,共建共享教育新环境。

早在2011年,我们便开始与联想集团联手,建设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实现了硬件、软件资源的优质共享,实现了千兆互联,无线全覆盖,天地人三网合一。每间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均引入云终端。虚拟终端与PC机有机融合,实现了硬件虚拟化、软件共享化,建成了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同时,我们还与多家公司合作,搭建了eClass综合校园平台、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评系统、仿真探究实验室、3D虚拟机器人实验室、遥控模拟飞行、高清网络录播系统等网络平台。创建了教师录制的学校课程资源库、远程互动、校际联合教学交流库、3TB探索节目录像、网络精品课程等数字教育资源。产学研相结合,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让网络行为管理更有效,我们通过限制不良信息搜索,屏蔽不良网站,引导学生只能登录教师推荐的优质资源网站,使其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权限,支持地址管理与账户管理,丰富的日志管理与流量统计保障了学校网络的绿色运行。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效降低了管理、应用、维护的难度,使学校的网络环境更安全、更文明。

第二,智能管理,探索学校发展新模式。

基于“云架构”的信息化教育新环境,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平台。智能化的管理促进了学校发展模式的改变。

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实现了校内校外一体化登录,内网与外网电子邮件的统一管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均可登录办公平台。微讯分享、讨论区、互动会议、维基百科等工具的使用,使工作、学习成为随时随地的行为。数据的云存储为各种资源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学校资产管理、图书借阅等都实现了电子化。学校还为每位师生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通过智能化的评价工具,动态地呈现师生的成长发展过程。教师通过网络化学习、社会化学习,加强了与外界专家、优秀教师的交流、探讨、对话、合作,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学校构建的信息化教育新环境,为社会、家庭广泛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从而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与科学。

第三,以人为本,打造个性化学习新课堂。

学校倡导教师在“云架构”教学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师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先学一家,融汇百家,自成一家,人人构建了符合自己个性特征、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目前,学校已呈现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146种,形成了独具我校文化内涵的教学模式群。

第四,深度融合,建设“三化一体”新课程。

云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学生活动深度融合,促进我校“三化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分别实现了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

以学校课程生本化为例,学校从学生的需求入手,构建了7大类56个系列100多种课程。这些学校课程通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变得更加丰富:建模班在计算机上进行模型搭建、效果创意;航模班进行航空模拟飞行;智能电脑机器人班进行3D虚拟机器人仿真;探究实验班利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虚拟探究与创新实验;电脑绘画班利用数码绘图板进行绘画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着学校的成长,将“云架构”引入学校,又会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哪些影响呢?

闫涌泉: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我们深知数字化校园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而是为学校提供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将“云架构”引入学校,带来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第一,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改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早已初具规模,但随着硬件设备的增多,微机设备的老化,故障率增多,传统PC机主机的笨重,功耗大,噪音辐射问题日益严重,管理维护难度加大,费事费力。然而,“云”引入后,学校利用“云架构”建立了教学资源中心,上述烦恼都随之远去了。云架构也保证了平台的可移植性,教师即便使用PC、平板或手机等智能终端访问自己的资源,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管理。

第二,有效利用资源,促进管理方式变革。办公的智能化、存储的安全平稳、云平台的便捷操作等一系列优越性,都使得资源的存取更加便利,使用更加高效,管理更加有效。

第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云”可以轻易实现人对机的教育,弥补传统人对人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看到,课堂在变,从使用工具、师生互动、分层学习到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在变,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长期发展终会产生质的飞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基于云平台的数字化校园让课程更丰富、更多元、更具选择性,为师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校园内外,我们看到的是更多阳光、自信,溢满幸福的笑脸。身为率先在基础教育试行“云”的开拓者,学校的期望是什么?

马成立:云计算正逐渐深入人心,教育云的理念得到认同已无可争议,但是教育云毕竟是新生事物,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有曲折。学校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我们期待与众多的兄弟学校和单位一起携手,在这变幻多端的“云”世界中,缔造一朵引人瞩目的教育云!

周村区城北中学

特色:“自助式营养套餐”的分层教学

印象:营养套餐是自助的,众口可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农村学校特有的纯朴,并不能湮没教育人对信息化的执著探索,潜心研究。周村区城北中学,虽置身“闺中”,却已名扬四方。从200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峰论坛,到2011年英特尔“一对一”现场会,再到山东省敏特网络英语学习平台应用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召开,无不彰显着学校的实力。在您看来,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开展,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经历了什么样的思想蜕变?

罗维玉:作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和淄博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学校,多年来我们以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人”作为育人目标,高举“数字人文”旗帜,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和文化创新、以信息技术助推教与学变革,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环境、学校的发展模式,不断开创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其实,在信息技术开始萌动时,当别人还在苦苦论证之时,我们已经开始创新应用了。自1998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面对不断完善的基础建设,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那就是: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计算机、多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硬件设施,而是在于有效地配置、开发、管理和运用网络环境,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高效的互动对话课堂,藉由网络科技的力量打破课堂空间、校园时空局限,进而营造一个不限于课堂、随处可发生且弹性可变的学习场域,让学生成为能更为自主、更好合作、更多探究的学习者,使学生成为主导信息社会的高素质现代化综合人才。

就像素质教育的沉沉浮浮一样,教育信息化也非荡荡坦途,所以我们一直在途中,边走边思考边革新边改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学校对于分层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那么您提出的“自助式营养套餐”又是一种怎样的概念呢?

罗维玉:“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打个比喻,做教育就像做鞋子,模式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合自己学生的脚。我们以信息化技术破解传统教育中的难题,在走出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变革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逐步探索出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信息环境下“三备多优”的集体备课模式、“一体两翼”的网络教研模式,并且我们还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完善,编写网络教材尝试框架式教学、组建网络虚拟班级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提炼“读、练、讲、理、测”教学五字诀。

如果把学习比作吃套餐,那么“基础餐”、“拓展餐”、“升华餐”,餐餐精致;教师就像“大厨”,每个学生都可以各取所需,“吃饱吃好”,学校在“自助式营养套餐”的理念下为学生精心打造“学习盛宴”。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力量,依据学生独有的特质,让他们的潜质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得因材施教具体到了每个鲜活、独立的生命个体。2008年,学校参与了中央电教馆“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测评系统创建与应用”课题实验,并在这一系统平台支持下,在国内初中学校,率先启动了基于动态学习数据的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实现了由因材施教到因人施教的转变,开启了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个性化学习之门,使学生成为能更为自主、更好合作、更多探究的学习者,从而让“面向全体”的教育理想真正往前跨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大步。

张店区湖田中心学校

特色:信息化引领教育创生

印象:教育创生,孜孜以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积累过程是漫长的,积累是创生的基础,有效的创生又可以促进积累质量的提升。在张店区湖田中心学校,信息化是如何引领教育创生的?

刘洪斌:信息化引领教育创生包含了很多方面。

第一,教师观念创生。信息化不是万能的,不能强制推进。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应用,部分教师限于年龄、知识、技能等多种原因,积极性不高。因此,促进信息化教学观念的创生就显得越发重要。正所谓有想法才会有需求、有动力。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分层培训,老青结对,以赛促学等方式,从而营造了积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第二,课堂教学创生。所谓创生课堂即“创新、发展”之课堂。创生课堂源于“草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生本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相长理论以及以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为核心的信息智能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品牌。我们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变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全力打造“令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堂。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创生。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教师网络研修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打破传统、创生整合的过程。学校将NOC活动赛项的开展模式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成立了湖田中心学校NOC网络教研团队,并出台了《湖田中心学校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我们充分发挥网络和团队互助优势,创建教学反思与网络研讨相结合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使“无形资源”和集体智慧的优势尽显,从而形成了教师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

第四,学校科研创生。仅是镇域教学专题例会就为科研创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会前、会中、会后。“小课题、大作业”则催生了教学科研的满园春色。

第五,管理创生。绿色化、精细化、人文化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特征。校园网站、网络研修平台、管理平台、新媒体、移动终端的合理应用,使学生、教师及家长都能切身体验、民主参与学校的管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创生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呢?

刘洪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日益优化,都为信息化资源质量的提升和资源搜集手段的不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随着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课堂创生成为常态,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学习资源必将成为整个信息化资源积累的源头活水。网络环境下的团队研修、科研创生、精细化管理更是优化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强大动力。“微型课题群落、博客平台、头脑风暴的舞台”让智慧资源不再是一人独享而是团体共享的精神宝藏,而且让各类资源体系日益完备、科学。创生与积累最终实现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10-04

时至今日,互联网在微观领域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在宏观领域,更是引发产业创新、引领新兴业态的强大引擎。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涌现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新资源、新形态、新模式,相关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持续升温。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学校教育如何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生态的新变化,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谋划的重要问题。

一、近几年我国教育网络化进程及其校园实践

慕课(MOOC)是最主要的网络化教育载体,它打破了教室的限制,翻越了院校的围墙,使知识成为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物品。2012年,美国Udacity、Coursera、edX相继成立,并很快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慕课平台供应商。2013年5月21日,中国北大、清华在同一天加入edX,在该平台上自己的慕课。国内高等院校迅速跟进,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985”学校,还有和香港大学等都在同年陆续加入慕课的三大平台之一。国内的慕课平台也陆续上线,如网易云课堂、清华大学(微博)学堂在线、过来人公开课、好大学在线等,2014年,“爱课程”与网易联袂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有39所大学的340门网络课程在线。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微课也是发端于美国,经由可汗学院和TED-Ed的网络推广迅速成为慕课环境下的基本学习单元。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微课网站陆续推出各种类型的微课,微课也成为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仅2013年就先后举办了四个全国性微课(教学)大赛,涵盖大中小学各个教育阶段 [1]。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是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据了解,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学、中学、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实验规模有班级、年级甚至全校参与的,实验课目有文科、理科、信息技术等,山东昌乐一中于2014年9月实现在全校、全学科范围的翻转课堂,目前属全国首例。各校总结出不少本土化教学模式,比如“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2]、 “在线导学”模式[3]、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4],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争议与思考。

也许可以这样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是由互联网催生的“教育新宠”,校园“三课”――课堂、课程、课本将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校园教室变身为翻转课堂,再进一步,就是学校教育变身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互联网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向课堂教育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变身”不等于“替代”,学校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需要认真审视两个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互动的影响,在对比权衡的基础上慎重取舍。本文再次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论题并置,是因为它们与课堂教学发生的关联,并或多或少在改变着现有教学生态。我们试图通过对比分析的视角,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展开思考。

二、两个课堂:网络课堂与学校课堂

慕课的引入与本土化构建,丰富了在线教育资源。慕课平台构筑的网络课堂,其突出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开放性,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学习门槛的开放性和教学师资的开放性;二是即时性,包括内容更新的即时性、学习活动的即时性、学习效果反馈的即时性以及交流互动的即时性;三是个性化,海量的课程资源以及零门槛让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兴趣偏好决定学习的快慢、深度。

慕课作为网络课堂,其内容生产的开放性非校园课堂所能匹敌,其内容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也大大超过课堂教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内容、传播和载体的支撑,更需要教学的互动互促,即师生在智慧、情感、价值观上的成长。从“教”这一端来说,慕课充分利用视频制作的跨时空、组合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教学形式包括出镜讲解、幕后讲解、实景授课、专题短片和访谈式教学等,其丰富程度是课堂难以达到的。但是,从“学”这一端来说,慕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难掩其学习过程的单一性。慕课所有教学都是以单一媒介――视频呈现,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被动型“观看”占主导,缺乏情境刺激,容易产生注意疲劳和注意涣散。不管是电脑固定观看还是手机移动观看,学习者和屏幕之间的学习场较弱,干扰因素较多。教学双方通过网络进行的主要是信息传递,而缺乏体验与情感的沟通,这是网络课堂的“硬伤”,基于电子载体的网络互动(人-电子媒介-人)永远无法代替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课堂教学创设的场域有较强的凝聚力,教师可以随时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注意涣散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不仅传授“显性知识”,还传达“隐性知识”,因而能够承载更为宽泛的教育功能,实现教学相长[5]。另外,网络课堂的开放性在使学习者获得选学自由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学习的随意性。目前对慕课最尖锐的批评,恐怕就是说它“是最易实施的教育形式,因为它缺少‘教育原则’” [6]。

由此看来,慕课的优势是由互联网的特性(开放性、参与性、渗透性)所赋予的,慕课对课堂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就目前来看,基于学校课堂的全日制教育仍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和体系化,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但是应该看到,慕课的出现打破了教师-学生二元教育生态,以慕课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教育平台已经迅速成为教育生态中新的独立主体[7]。多元的教育生态需要探索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育应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开掘慕课的资源优势,适当纳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模式。比如,通过对慕课优质师资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非主干课程的慕课引入,降低教育成本;通过慕课学习资源的利用,消化与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而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或条件接受学校教育的人群,亦或缺乏师资的某些校园课程,可以通过扩大慕课传播,共享网络教育资源。

三、两种课时:微课10分钟与课堂40分钟

教学单元的时间设置,其基本依据是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保证学习者的注意力维持。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在主观学习动机与意愿相同的情况下,对学习者的注意水平的影响有所不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面对的是机器(屏幕),多视窗显示以及窗口弹出模式使得学习者随时面临多种选择,频繁的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直接影响知识学习和理解,影响学习效率,尤其是较为陌生与困难的科目;另外,由于网络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人-机之外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成为干扰因素,网络学习者注意力的维持会受到一定减损。因此,网络课程普遍采用了微课视频教学单元。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大多数则在10分钟左右,占用的贮存空间较小(一般几十兆),便于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多手段、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形成多维学习刺激;在教学进度上采取“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一组微课可以呈现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的这些设置兼顾了网络环境和网络学习者的注意力特点,成为慕课普遍采用的“默认模式”。而在课堂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调节讲课内容、改变语音语调、或是直接提示提醒等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把控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他人在场”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与持续,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互动直接、交流活跃,这些都构成围绕学习内容的良性刺激,学校课堂的环境刺激要远远高于网络课堂,因此学习者可以获得较长的注意集中时间,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40-60分钟是被经验证明和普遍认可的课堂教学时长。

以上分析表明,微课10分钟与课堂40分钟,是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相应选择。由于对微课的内涵及其功能缺乏正确理解,造成在微课制作与课堂应用上的诸多误区[8]。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将微课简单理解为“10分钟课堂”,一是校园课堂“微时化”,将微课这一适合于网络的教学时长照搬到课堂,教师被要求将原来连贯的讲解机械地进行时段切割,将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生硬地撕裂、拆散,人为造成“思维断点”;二是将微课制作等同于课堂教学的分段视频,直接把教师的整堂讲课录像按微课的“规定时间”进行分割。究其原因,就是对不同情境下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长的机械理解,导致了“削足适履”、“东施效颦”的错位。因此,首先亟需加强对微课的内涵和功能定位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微课制作能力,突出微课“问题聚焦”、“多维呈现”、“同步反馈”等特征。其次,准确把握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适恰度,微课应当是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第三,随着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日益普及,微课建设的主战场应当在校外,使之成为共享的新型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个性化需求。

四、两类教学:常规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流程,即由传统的“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把网络学习纳入组织化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必须较高质量地先行完成学习任务(视频中会设置问题、习题等跟踪学习效果并控制学习过程),以保证课堂交流的高效率。实际上,翻转课堂所依托的授课视频承担了“网络家教”的角色,教师是虚拟在场。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先教后学”,老师一般都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不过对预习效果难作硬性要求和严格评估,默认学生对新内容的知识掌握为“零”,在实际讲课时仍然会“从头说起”。因此常规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教”与“学”的孰先孰后,而是孰显孰隐。常规课堂中,“教”是显性的,“学”是隐性的;翻转课堂中,“学”是显性的,“教”是隐性的。另外,交互性被认为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存在交互性,学生发言、提问、上黑板做练习、做演示等等,都是穿插于讲授之中的师生互动。相比较而言,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是更高层面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则答疑解惑启发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的主要价值在于问题导向的知识生成价值,即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经过互动探讨,加深知识理解,产生“新质”。

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学生的同时,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9],教师、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信息技能、问题意识、心理品质,才能使翻转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成效的互动教学形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翻转课堂的高效能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方面的高效能,缺一不可。第一是学生自学的高效能。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交流讨论”互动的前提,只有在较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较高层次的讨论,也才可能在翻转课堂促发具有生成价值的互动,否则回到课堂,即便有讨论,也只能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教学内容而已。自学的学习效果除了学习者的努力程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品质,这不仅需要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较好的坚持力、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等。第二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高效能。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要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生成式的教学互动,需要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更为敏锐的信息筛选、更为灵活的现场把控,才能聚焦问题、层层推进,促进认识深化。第三是教学媒体的高效能。不管是授课教师自己制作,还是选用网络资源,教学媒体在内容上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讲解、演示等必须优于现行教材,在技术上保证易操作、有反馈。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这种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如单纯的课堂教学,如果不顾现实条件,很容易陷入“翻转课堂”形式化的误区,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目前一些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以短时期、单科目实验性教学为主,不能排除“实验性”给师生带来的“社会助长”效应;有的学校用“快班”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其结果不具备广泛的推论性;有的学校占用了学生在校的自习与晚自习时间进行“在校翻转”,增加了学生的时间负荷,违背翻转课堂的初衷。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而言,教学科目多、强度大,学生自学与自控能力普遍欠缺,网络课程资源不尽人意,翻转课堂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使师生应接不暇,嚼多不烂。

我国的翻转课堂是由教育信息化推动、在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这种变革的成败与否不单单由数字化技术水平决定,更多地是取决于是否尊重了基本教育教学规律,是否顺应了数字化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发展性、目的性、适切性、变革性”原则[10]。

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翻转课堂的条件目前尚未成熟,需要在充分的适应性评估和效率评估基础上,理性谨慎对待。

五、教育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三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更多、更新颖的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一定还会出现。如果把教育领域比作一个巨大的秀场,那么借力于“互联网+”,在传统教育的“校园秀场”外,“网络秀场”蓬勃发展,“校园”与“网络”教育的互动还有望形成更值得期待的“校-网创生秀场”。 因此,要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引擎,必须发挥“校园秀场”和“网络秀场”的各自优势,并在融合共赢上多下功夫。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开放姿态面对“互联网+”,借由网络引擎注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要稳固价值坚守,警惕“技术至上”和“行政律令至上”,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不能无视现实条件。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坚守,都应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汪滢.微课的内涵 、特征与适用领域――基于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征文的分析[J].课程・ 教材・教法,2014,(7).

[2]张福涛.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3]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6).

[4]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5]范蔚.课堂教学的功能定位及其有效性判定[J].今日教育,2013,(2).

[6]约翰・巴格利.反思MOOC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1).

[7]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8]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

第8篇

[关键词]德育;高等学校;生活化;人本性

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道德的意义世界

人的生活和动物的生存是不同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人不仅需要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中,还需要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人通过自主的活动来构建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心生活,完善与外界的联系,完成作为“人”的意义。因而意义世界的建构对维持个体与社会的生命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生活,究其根本就是追求人生意义的活动。一方面,意义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有机构成。生活世界既是事实世界又是意义世界,是两者相互联结的世界。生活的意义负载于生活的事实中,离开了生活的事实和实际的生活过程,生活的意义就会成为虚妄,这样的“意义”也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任何生活事实都是被打上意义的烙印的,生活的事实总是在生活意义的展开中实现为事实的,人也总是按照他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设定来营造现实的生活活动与生活关系的。[2]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人不仅需要活着,而且需要活得有意义。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一系列的关系准则: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等等,其中包括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规范,这可称之为道德准则。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3]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缺乏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便是畸形的、虚无的,是永远也达不到目标的海市蜃楼。可见,道德的价值与存在取决于生活,道德教育的存在自然也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人的精神生活,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价值关怀,不仅要体现于人的世俗世界,更要体现于人的意义世界。“在当今的学校中,人文学科的萎缩,德育、美育的被放逐,或者它们也变质为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领地,这些都表明意义世界在教育阵地的塌陷,教育成为‘无意义’的教育。远离了意义世界的教育,也就从根本上远离了生活,因为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只能是动物式的存活了。”[4]大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其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现实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高校德育只有致力于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使其圆满生长时,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

二、生活本身是德育的源泉

道德与生活原本是一体的,道德源于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5]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的浸染之中,大学生的德性的发展和他的生活一脉相承,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德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德性。“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6]生活世界是创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保证。所以,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离开了生活,道德就成了空虚的原则和僵死的规范;离开生活谈德育,无异于“岸上教游泳”。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它扩大且启发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使我们负责言论和思想的准确、逼真。”[7]生活是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这里的充实与展现理所当然地包括道德的充实与展现。大学生正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习得作为德性历史积累的规范,即“拥有德性”。同时,大学生的“德性”又必须以“德行”加以确证,即通过生活过程展现自己的“德性”,亦即“德性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从本质上说,生活乃是教育的根基,一切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也才能造就出自由的人。日本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倡导者金井肇博士更是明确地指出:道德关涉所有人,关涉所有人的生活,没有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道德。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求高尚而脱离生活现实,道德应该被作为人类生活的现实问题来予以对待;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立足于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现实来思考人与价值的关系。事实上,作为道德教育内容项目的诸类价值均与真实的人的多侧面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相互关联。我们应该根据其关联的性质,明确其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德育的应有状态。生动活泼的德育就会由此而产生。[8]

三、德育生活化的路径

德育不单纯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应设计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思想“碰撞”的教育活动,并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必然的效应。从设计的角度看,它是德育;从“碰撞”的角度看,它就是生活。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外国好的经验,着力改变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

1.引领学习生活

教师应寓德育于学生的学习之中,设法把积极、主动、科学地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时的快乐和美好的精神享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转“智”为“德”的目的。(1)引导学生适应性学习。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大,一些学生来到大学后不适应环境,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督导、心理上的疏导、成才上的教导,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2)引导学生健康性学习。应向学生介绍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以解决学生的心理活动中的学习障碍问题,使教师的“教”通畅、活跃。(3)引导学生习惯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它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能按照自主化的程序进行;在现代群体学习的形式下,良好的学风是维系学生高效学习和保证学习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风能形成动态平衡、朝气蓬勃的“生态群落”。因此,高校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4)引导学生科学性学习。科学性学习,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因此,高校德育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如可通过组织学法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促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 2.指导交往生活

“德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9]交往是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德育发生的重要前提,是德性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因素,没有交往的德育无法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生活存在一些问题。(1)功利性: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2)封闭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事物不适应或不感兴趣。(3)冲动性:对生活中发生小事常会以过激的行为去解决。(4)双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自给自足能力还没有实现,迫切需要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他们又想从父母的束缚之中走出来,成为“自由人”。

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学生人际交往活动培养其道德信念。高校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1)专家授技。高校德育工作专家应教给学生交往的技巧。一是交往的选择性。“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学之间在交朋友之前,应进行甄别,有所选择。二是交往的原则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应“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贵在团结和睦,但不应盲目附和,对原则性的问题,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三是交往的吸引性。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吸引人的才能。每位学生都应努力提升能使别人欣赏自己的才干,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吸引力。(2)部门力抓。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应经常组织开展学生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和锻炼交往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同学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渐克服不良习气。针对大学生存在交往困惑或障碍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小组辅导,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在编好的心理剧中扮演角色,或在生活中“扮演”与原来性格不同的角色。上述措施,能促使大学生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储备。

3.重建新的日常生活文化

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经济变革、文化转变无不与之相联系,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之上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正确的选择。(1)从超越的角度去构建。要超越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精神幻象,超越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操纵,始终以批判和建构双向互补的姿态介入,并以大学生特有的情怀重构生活观,引导大学生克服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单纯满足感官享受、消遣娱乐以及纯感性化或欲望化面对人生世界的消极心理。要发挥德育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作用,引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认真细致地体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并深深扎根于这片创造新生活来源的广袤土壤,汲取各类营养,让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让学生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经历的事件和日常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2)从艺术的角度去构建。要教育学生将艺术的精神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作艺术品一样去创造,使日常生活情趣化、个性化、纯净化、理想化,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通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使其超越物欲,忘记一己之得失,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于对周围事物美的发现和创造中,使人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精神的愉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恢复和保持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保持人格的完整;引导学生能够用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审视社会生活环境,特别要对令人目眩的生活时尚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明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本身当作改造的对象,不断将生命活力灌注到生活中去,使它理想化、美化,实现“日常生活非日常化”的飞跃。

4.在生活化情景中渗透德育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10]高校德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因为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所以,高校德育也就有了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即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统一。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衡量道德教育成败的根本尺度,就在于道德实践。只有“知行合一”,注重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现实境况,在生活化情境中教育影响他们,道德教育才能成功。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把理论讲授与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在生活实践情景中,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促使他们实现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最终帮助大学生达到对自己合理的内在控制。

5.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行为操练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表演竞赛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竞赛参与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讲演辩论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等。高校要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使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高校应设法使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自然化和情境化。这要求教育信息的输出应融于一切动态和静态的“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校园文化之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体现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这样,就能促进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相长。

6.在社区生活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冲击,高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和吸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行为模式、道德标准、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着参与、交流、服务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维度、更多的德性发生的语境。开放的校园是时代的呼唤,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开放的校园应充分体现社区性,应拆除隔离德育与生活社区的围墙,以高校为核心向周边社区辐射,以其人文与科学的优势向生活社区蔓延、向社会蔓延,将社区纳入学校的视野,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开阔高校德育新视角。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思考和感悟,去探求自己究竟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给社会添加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运用所学知识透视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社区与校园的良性互动,将使高校德育落在生活的真义中,这也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0.

[2][4]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9.

[5]戈登·德莱顿,珍尼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6.

[6]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54.

[8]金井肇.道德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社,1996.12—13.

第9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理工科院校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规章制度,发挥教师作用,强化养成训练及营造良好环境五个方面提出理工科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与途径,以期能对我国理工科院校行为文化建设有所助益

所谓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手段指导和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而使学生的一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要求,达到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理工科院校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理工科院校应当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认识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牲

现实中,很多大学,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对于大学生养咸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理工科院校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甚至有些人认为习惯养成教育很神秘,高不可攀。

以上观点并没有充分认识至习惯养成教育为理工科院校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和持久作用。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人生的道理。良好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对待学习,严谨地对待生活,各方面不断进步;而不良的习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的进取精神,强化人的惰性,误导人生走向。过去,许多理工科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日常生活细节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习惯养成教育的观念,把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和养成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应当得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训练以及掌握和消化知识、创造性应用和发展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需要。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才能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既能实现人生价值,生活也会幸福快乐。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以班为单位,围绕习惯养成教育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制定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前提。理工科院校应当围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有助于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规章制度建设要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宿舍管理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早操出勤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动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在制定新生早操出勤制度的过程中,从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组织了广播操、慢跑、毽球、武术、健美操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晨练活动,在强调早操严肃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性。同时,在该制度执行过程中,学院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学生意见,不断完善早操出勤制度。该制度重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充分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将锻炼身体纳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大一新生经过一年的晨练,进入大二之后同学们有的坚持晨练,有的参加晨读,这说明学院晨练习惯的养成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制度在学院施行多年来,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

3.充分发挥教师与辅导员在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多数理工科院校一般只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挥其传授知识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并没有意识到教师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作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养成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在养成教育中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因此可塑性很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还要努力探索养成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当把以掌握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刨新精神为中心上来。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自学式、讨论式、小组实验式等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班级与个体,和学生~起参与学校各种实实在在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惯养成教育的好坏与辅导员作用的发挥有着直接的联系。理工科院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在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专兼职辅导员相结合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专职辅导员作为学院辅导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通过对学生深入地了解和不断地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学习行为。兼职辅导员队伍也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边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兼职辅导员利用其专业优势,在课堂上通过其言传身教感召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与学生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院每年还定期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对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如何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等方面进行培训,使辅导员掌握了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另外,学院还定期举行优秀辅导员案例宣讲活动,将辅导员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与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辅导员的“双考勤”制度,即要求辅导员对学生早操出勤率和课堂出勤率进行检查,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有助于学院良好学风氛围的形成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4.树立榜挥、抓住时机、强化训练是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是习惯养成教育中一个很好的方法。校园中凸现出来的师生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集中地反映出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他们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其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和“魅力效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建设好校园榜样文化,对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弘扬正气,优化校风,培育校园文化精神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定期开展“校园十佳”、“感动校园人物”,“专业实践积极分子”,“社会实践积极分子”评选活动以及“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先进集体、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每年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意识。如利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通过在世界戒烟臼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性,改正吸烟这一不良习惯;通过在世界环境日组织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进行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在唤醒广大市民环保意识的同时也使同学们树立环保理念和生态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恰当时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将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正确的认知并不一定导致良好的行为,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良好行为的反复再现,一个人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知后,还要经过反复实践不断强化,才能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加强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自身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觉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某种习惯,就要随时随地的注意,随时随地的培养,随时随地的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5.营造良好矗匀习惯荠成教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