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45:33
导语:在承包商风险评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EPC工程总承包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一般包含两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阶段,另一个则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这也是EPC工程总承包的一项重要优势。
2.采购
施工材料材料采购包含设备材料的上报并批注、设备招标、制定供货合同、监造、质量检核、设备运输、工程验收和存储等项目工作。在这几个步骤中承包方应严格控制设备的监造和审核过程,减少因设备问题而造成的工程施工风险。
3.项目施工
承包商在施工前要对工程有个整体认识,并对施工技术人员交代清楚施工方案和细节。要充分了解图纸中的要求和相关内容,熟悉场地施工环境,做到既不脱离图纸又符合实际情况,并按业主的要求和意见进行合理优化。另外,施工方要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劳动力分配。为了确保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施工前应对相关项目进行合理预估,然后按照工艺规范要求安排合理的计划以保证进度,同时还要合理分配劳动力。监理人员要建设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将责任层层落实同时激发员工的生产效率。EPC总承包商对工程的进度、安全风险、施工质量都要做到足够的控制,对施工后勤保障包括供电、供水、供暖、保安等也要做到严格把关。值得一提的是,EPC总承包商对于一些分项目的承包商也要做到有序管理,避免出现出现“以包代管”的现象。
二、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的产生
1.合同条款变化
(1)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将一些原本由业主承担的风险全部转移到了承包商身上。EPC总承包合同中就有风险条款说明,设计风险和外部自然力风险全部转移为由承包商自行承担。(2)承担经济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风险新红皮书和黄皮书中规定由于金融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合同价格变化由业主自行承担。但是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合同规定这项经济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另外,对于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带来的风险也都由承包方承担。合同规定总承包商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额外经济费用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不能要求业主给予补偿。
2.施工工序带来的风险
石油化工项目施工具有专业性强、程序化要求严格以及系统性作业等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高效进行,就必须做到将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合理有序地控制和管理,否则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施工环节,最终导致安全隐患的爆发。3.施工人员技术问题由于石油化工项目多涉及特种作业,其建设参入人员必须由专业人员担当,对施工企业资质有严格的要求,一些总承包商为节省施工成本或提高项目进度,经常将部分工程转包给一些挂靠单位。这些挂靠单位的施工人员往往缺乏足够的施工经验,本身又缺乏安全意识,加上对工程施工规范了解不足,在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操作失误或者自我保护不当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自身和企业都会带来不小的损失和影响。
三、EPC总承包安全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
1.风险评估
从工程施工安全角度分析,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最大化的降低安全隐患爆发的概率,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益。风险评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验和以往经验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提前预测,随后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实现减小安全隐患的爆发概率。风险评估的方法在很多工程施工中都得到广泛运用。
2.风险控制
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承包商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风险控制就是通过和保险公司或者其他有经济联系的单位进行风险承担分析,将自身损失降到最小。一般的风险控制有分保险和担保险这两种方式,工程保险是由施工单位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则承担部分损失,这是工程风险控制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由于石油化工工程的复杂性,相对应的施工保险行业也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理赔能力,合理的判断是否对该项目进行投保。
3.加强施工监理
(1)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工程施工的指导,应针对施工特点、组织人员等实行编制。监理人员应该对其严格审核,对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提前预想、预防。
(2)严格把守材料验收。在工程施工中,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大多良莠不齐,为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监理人员应该亲自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和验收,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做到会分辨识别,并且把不合格的材料清出场外,严禁用于工程建造。
(3)严格监管工程质量验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把好质量验收关,一些关系到工程功能与安全的检测与试验要按规范进行检测,对于试验数据要及时记录以方便后期检测,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和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四、结语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brought many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going out" enterprises, so more and more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have entered the overseas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is receiving extensive attention, but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other reasons,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is also facing great risk.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ignificance, researches the way for contractors to do a good job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and proposes the ideas of establishing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关键词: 国际工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risk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15-02
0 引言
在国际工程中,由于项目存在规模大、工期紧、技术高和复杂化等特点,加之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风俗文化、法律法规、文明环保要求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相关,在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主客观风险,这就有可能给项目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如内战、汇率管制、政党更迭等严重影响了我国从事国际工程业务的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风险也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1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风险管理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但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海外项目在风险定义、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还远远未达到成熟的水平。项目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掌握力度不足,各工作之间也缺乏明晰的责权划分,而且风险管理大多数是事后控制,缺乏整体策略,不能系统、定时地对风险进行评估,也没有制定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风险具有损失性和影响的多样性,风险发生后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甚至项目清场,对工程承包的后续项目也有很大影响。做好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以国际工程承包为主的承包商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风险管理工作能减少承包商的风险,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能提高承包商的能力和声誉,保证后续项目的有序进行。
2 建立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我们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一步研究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具体思路如图1。
2.1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过程
在承包商风险管理工作中,为了简化风险管理过程,加强风险的系统化、动态化管理,本文将风险管理过程分为三部分,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
首先,承包商需要搜集多方面资料,确认风险源,对于项目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分类和识别,找出项目风险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制定风险清单,对清单进行级别划分,如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可将法律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列为一级风险,对一级风险进一步细化为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如法律风险下可进一步细分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法律纠纷风险等。每个项目风险不一样,风险分类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源,将那些可能给项目带来危害和机遇的风险因素识别出来,进行重点防范管理。
然后,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预估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引起的潜在损失。目前,使用较多的风险评估法有层次分析法(AHP)、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风险图评价法、模糊风险综合评价等。国际工程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是主、客观结论相结合的过程,对项目某些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或子因素的评价很难用定量数字来描述。有效的项目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观评分法相结合,在考虑过程中采用专家经验评判(主观评分法),并用定量原则检验评判的正_性,最后合成项目的风险评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风险具有可不可控性,承包商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掌控项目的风险,做好对潜在风险的预防控制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及时解决。为此,在进行风险评估后,就需要根据风险的等级程度,提出不同的风险处理解决办法。这项工作应主要由国际工程项目经理部和公司机关具体职能部门提供对策建议,做好潜在风险发生前的事情控制以及事后解决。一般国际工程中,对于承包商来说,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汇率风险、合同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程进度风险、税务筹划风险、资金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属地化经营风险等。
2.2 风险管理组织
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表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的风险部门,全面负责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对项目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控制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此,承包商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指定其他部门兼职风险部门职责,在风险管理部门的牵头下,成立风险管理组织,以公司总经理为总负责人,各阶段主要负责部门具体落实风险管理工作,对项目的风险有重点地进行阶段性控制。
根据对项目前期、项目中期和项目后期的动态管理过程,成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成员从项目各阶段主要工作部门进行选择,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工作,撰写风险管理报告。对于一般工程项目,项目前期可由项目经理部、市场开发部和工程管理部选择人员做好项目前期调查研究、投标报价、项目策划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工作;项目中期可由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财务会计部、物资设备部、经营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等部门,在项目施工期间定期进行风险分析,追踪项目进展,控制项目风险;在项目后期可由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经管管理部和党群监审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的风险分析。如对斯里兰卡国家项目进行投标,项目前期就要先了解当地税费政策、汇率波动、政府换届选举等信息,当前斯里兰卡国家实行外汇管理,外币可以自由兑换成斯里兰卡卢比,但斯里兰卡卢比不能自由兑换成外币,在投标时候就要考虑卢比兑人民币的汇率损益,还要考虑利润汇出需要交10%税费以及0.1%的借记税。在项目中期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工程技术、分包合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如要严格审查各类合同,及时处理法律纠纷,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等。
2.3 风险管理信息共享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共享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在信息收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从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节约企业资源。承包商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共享的平台,及时提供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分析报告,便于各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有全面的认识,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做好安排,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的发生,维护企业的利益。
3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
完善的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体系是降低承包商损失,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在对外工程承包管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点人手:
3.1 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合理的组织形式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国际工程承包商要建立灵活务实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应对变化多样的风险,要对企业的风险制度进行创新,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控制的各个方面。通过制度约束各部门的工作,对于具体项目来说,要制定适合本项目的规章制度,防范因内部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混乱带来一系列风险问题的发生。
3.2 加强制度宣贯,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体系
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后,要通过制度宣贯及时传递上级有关文件,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合同、法律事务及企业管理等培训,培育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加强专业风险培训,增加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形成企业特有的风险管理文化。
3.3 落实责任,建立风险岗位责任制
保证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确立风险责任的主体以及相关权利和义务。在明确的权利和义务下,工作和责任的范围和深度一目了然,监督和管理就容易得多。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需要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定责、定岗,根据项目不同的阶段需要,将目标进行有机地分解,化整为零,责任到具体部门及相关人员。针对项目不同阶段的主要内容及控制目标,风险管理小组可将工作进一步细化,进一步细分风U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由各个部门承担具体的风险管控工作,采取奖惩方式,鼓励风险管理做得好的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风险问题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的部门采取一些处罚措施,使各部门能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地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3.4 学习先进,做好风险管理对标工作
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的2016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可以看出,我国已有65家企业榜上有名,有8家企业进入了前50强。国际工程承包商可以结合具体业务实际情况,寻找管理标杆、对标优秀企业,向这些单位学习其风险管控体系,找出与他们的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差距。
4 结论
国际工程市场变化莫测,在丰厚的利润背后,潜伏着种种危机。对于国内承包商来说,不能仅靠国内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去管理国际工程项目,应该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加强风险的系统化、动态化控制,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做好潜在风险发生前的事前预防和控制,积极采取措施,通过风险回避、转移和分散等方法,减少风险损失,促使项目风险转化为项目利润,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3]赵桂平.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03.
工程风险是总承包商面临的潜在的意外损失,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理和防范,很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并付出惨痛的代价。工程保险就是最为直接的风险管理和转移的手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划和购买相应的保险,可以将很多威胁企业或个人利益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可通过损失赔偿来保障企业或个人免受经济损失。
一、工程保险概述
工程保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保险市场。1929年英国保险机构对当时正在泰晤士河上兴建的拉姆贝斯大桥提供了一切险保险,从而开创了工程保险的历史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大规模的重建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等建设市场的主体面临着难以承受的巨大风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程保险业务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我国正式开展工程保险业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为了引进外资,以及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世行、亚行等)贷款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工程保险和工程保证担保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被引入我国。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程保险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我们熟悉的保险,按照其保障范围通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人身保险,包括健康保险及伤害保险等;第二类是财产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和责任保险等;第三类是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保险涉及到上述三大类所有保险的内容。
按照保险的法律性质,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保险可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大类。一般而言,强制保险是项目招标(或合同)文件中明确规定的承包商投保险种,其保险费包含在标价中,最终是由业主来承担的;而自愿保险是承包商根据工程情况,经过风险分析后自行购买的保险,其费用由承包商承担。
在国际公开招标,特别是使用“世行”和“亚行”贷款的工程项目中,对强制保险都有明确要求。
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商可根据其对风险的评估分析,拿出风险管理决策方案,并自行购买相应保险。
二、运用保险手段加强风险管理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部门、行业、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大大增加,尤其是近代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所导致的买方市场,使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需求变化的日新月异,产品寿命和技术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使产业投资和工程承包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工程承包风险的分析研究自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工程建设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必不可少。所谓风险管理,就是承包商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损失,或进而使风险为我所用(科学利用风险进行工程索赔)。
目前国际工程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国际工程承包分工比较专业,比如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是由业主委托的咨询公司进行的;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是由业主进行招标,再分别由设计商、设备供应商和施工承包商来完成;项目完工后由承包商交付业主去进行经营管理。而当今的国际承包工程正逐步向大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EPC(设计―采购―施工)、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等带资承包工程建设方式已被广泛应用。这对国际工程承包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家为鼓励机电产品出口,以及促进工程承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每年都要拿出数百亿人民币为外资和外经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出口买方信贷、出口卖方信贷和政府优惠贷款。使用上述资金开拓国际市场为工程承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中电公司执行的工程承包合同中,大部分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出口信贷项目。而这些项目所在地大多为第三世界国家,其中大部分是“世行”评级中标明的高风险国家,如古巴、苏丹、伊朗、老挝、柬埔寨等。在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中,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业主方通常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程序不了解,特别是对融资操作不清楚,甚至对支付出口信用险的保费不理解。这就要求承包商提供必要帮助和做说服工作,甚至要代业主方策划,并替他们完成一些工作。
2.业主方没有能力按照国际惯例编制工程总承包合同文件,也无法拿出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更没有钱聘请工程咨询公司承担上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以上工作只能由承包商完成。而承包商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或本身能力不够,在急于对外签约的心情驱使下,使编制和最终签署的合同文件往往很粗糙,不规范,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问题。
3.由于这些国家经济落后,办事效率低下,造成在前期开拓工作中,承包商无法获得必要的基础文件(国家资源、自然条件、地质勘探、发展规划等)及法律法规文件等。这为以后合同履行埋下了风险隐患。
4.业主方对工程建设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没有钱聘请监理公司。但所有的问题和责任均要求工程承包商来承担,包括由于业主方面原因造成的困难和损失。如合同中责任界定不清,后果将很难预料。
5.业主方有时会成为项目的分包商,或指定本国的企业作为分包商,参与工程建设工作。由于这些分包商的能力不够,很可能给工程造成损失,也要由总承包商承担责任。
6.受国别政策的制约(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指标),以及工程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出口信贷项目的前期开拓、合同执行以及还款需要很长时间(通常在10年以上)。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时刻伴随着承包企业。
从上述情况看,由于我们经常面对的是对技术和管理不熟悉、办事效率低、经济实力差,甚至腐败的业主;再加上漫长的合同周期,使承包商始终处于各类风险的包围之中。所以迅速提升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落实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利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保险是迄今采用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对于工程承包企业来说,保险的重要意义在于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安全。
三、投保工程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运用保险手段,提高工程风险管理质量方面,大家已取得共识。接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投保险种,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风险,同时保费支出又能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1.应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即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和影响的程度,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对那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关注,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影响的揭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以及对自身应对风险能力的评估,来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国际上对工程风险的分析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各国都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已总结出来并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统计和概率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CIM模型等。
2.通过对工程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制定出完善的风险管理决策方案。对于那些发生机率高、损失金额较大,采用其他防范措施(保函、分包、管理等)无法避免的风险,要通过投保工程保险来解决。
3.在工程建设中,要按合同规定投保强制性保险。但同时也要针对项目的整体情况,依据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案自愿办理有关保险。如在建筑工程一切险中规定了除外责任,即由于战争、罢工、命令停工、被保险人失职、设计错误、纠正或修复工程差错等造成的损失不予赔偿。这就要求承包商根据项目情况,通过办理附加险的办法来规避战争、罢工等造成的损失;通过投保职业责任保险,来规避设计错误、监理错误等风险。
应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利用出口信贷的工程项目,如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对保险做出明确规定,承包商也应办理必要的保险。千万不能为了省事省钱,而抱有侥幸心理,一旦风险发生,轻则损失利润,重则给企业带来灾难。工程承包项目中,有的合同在保险条款方面规定的不清晰严密,在合同执行中一定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3.应针对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合理选择投保的险种,努力争取在获得良好保险服务的同时,尽量节省保险费支出。具体方法如下:
(1)投保主要险种时,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增加附加保险。有关主要保险目的,也可以通过附加保险体现。
(2)在投保时,应根据工程的进度,工作的性质,投保的金额,险种的保费等诸多情况,综合分析分段投保。即利用成套的概念降低保费成本。
(3)根据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合理设定投保险种免赔额。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的免赔额,工程本身部分是保险金额的0.5―2%,施工机具设备部分是保险金额的5%。免赔额的高低直接影响保费价格水平。所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免赔额可以大幅度降低保费支出。
(4)对于发生机率大的风险,在投保时可适当增加保险金额。这样不但可以防范风险,同时还可以在保险赔偿时获利。中电公司在出口货物远洋运输方面(按货值110%投保),有保险索赔获利成功的案例。
(5)在工程预算中适当降低不可预见费的比重。因为保险费的增加,意味着许多不可预见风险已得到规避,所以可适当减少工程不可预见费。这样不会由于保费增加而影响企业市场开拓的竞争力,以及工程的项目管理和考核。
(6)国际工程赢得的利润,通常要在项目所在国缴纳所得税,且税率均在20―30%之间,甚至更高。而保险费在世界各国都是可以计入企业成本的。所以在核算投保成本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7)作为国际工程承包商,可以选择与国内、国外知名保险公司合作,以降低保险成本。
4.鉴于保险在工程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考虑到工程保险的险种、投保程序、保单内容等十分复杂,要耗费承包商大量的精力,又不易得到优惠的保险条件和价格,建议可采用国际通行的办法,即聘请保险经纪人或保险咨询公司做顾问来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识别和评估风险。包括研究工程事故记录、分析合同条件与条款、评估风险,并提出预防对策和风险分担建议等。
(2)设计项目风险投保计划。包括收集资料、制定保险方案、识别可投保与不可投保风险、保证不重复保险、不遗漏保险。
(3)洽谈保险合同。包括选择保险合同条件、洽谈保险费率,确保被保险人的利益。
(4)监督风险管理。包括建立风险档案、风险管理手册、制定应急措施、培训风险管理人员等。
(5)协助处理保险索赔。一旦风险发生,并对投保人造成损失后,起草并发出索赔通知,推荐理算师,收集并整理索赔资料,催付赔偿等。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effec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fixed price contract for the contractor and proposes good solution strategies for the risks and risk control of project contractor in fixed price contract, hopes to provide good guidance and advice for the benefit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ontractor.
关键词: 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风险;应对措施
Key words: fixed price contract;contractor;risk;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87-02
1 固定总价合同概述
1.1 固定总价合同的概念
固定总价合同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一口价合同”、“包死价合同”、“闭口合同”。固定总价合同中的“固定”主要是指约定的合同项目中应该完成的工程量和实施工作的总价款是固定的,该总价在结算是固定不变、闭口包干的,除非发包方有增减工程量或者施工设计的变更情况出现,否则总价一律不做调整。
1.2 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
①固定总价合同的工程造价更加易于结算。固定总价合同的总价是提前就固定好的,因此在项目施工单位(发包方)不改变合同施工的内容与合同施工的设计形式时,固定总价合同最初所约定的总价款就是项目承发包双方最终的结算价款。固定总价合同对于施工单位(发包方)而言,能够提前就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节省了大量的工程计价与核价工作,对项目的发包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固定总价合同将项目实施的风险更多的转嫁给了项目的承包商,这主要是因为固定总价合同对项目的施工量与材料价格等因素都进行了约定,将这些完全交由给项目的承包商负责。因此对于项目的承包商而言,合同所约定的量与价是其将要承担的主要风险。固定总价合同一经签订,就意味着承包商在合同的履行中必须承担价格的波动和工程量漏算、错算等风险,而这些恰恰是承包商在项目承包前最难以预计、控制和把握的。
③固定总价合同更多的维护了发包方也就是施工单位的利益,承包商的索赔机会很少。固定总价合同通过一口价的形式将项目工程的造价进行约定,并把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价与量风险转嫁给项目的承包方,极大的维护了项目施工单位的利益,更好的降低了发包方的风险。这些客观情况使得项目的承包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以发挥其主动权,能够索赔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因此固定总价合同是发包方的利益维护者,故而备受项目施工单位的推崇。
1.3 固定总价合同的应用条件
①固定总价合同的工程范围必须清晰、明确,以便能够让项目的承包商进行准确的工程量预估,避免因承担项目的工程量计算错误而产生风险与损失。
②固定总价合同的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完整,只有保证项目图纸的完整性与详细性,才能够最大确保项目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工程量的遗漏与错误。
③固定总价合同的工程结构和技术要求必须比较简单,尽量要求工期短,工程量小,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因素,加强工程条件的稳定性,很多固定总价合同将建设工期设置在一年以内,以有效降低操作等风险。
④固定总价合同的工程投标期要求时间比较宽裕,以方便项目的承包商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现场调查与工程量计算,从而有效降低承包商的报价风险。
⑤固定总价合同要求双方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清楚清晰的表达,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疑义。
⑥固定总价合同要求对合同风险进行合理分摊,其中必须明确具体到风险的分担内容与补偿范围等规定。
2 固定总价合同对承包商的利弊分析
对于承包商而言,固定总价合同能够帮助承包商尽早收回工程资金,节约成本,为承包商提高工作效益。但是其一口价的约定合同形式,也极大的增加了承包商的风险。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固定总价合同的承包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价格风险
对承包商而言,固定总价合同一经签订,项目的价格风险就随之而来,具体来说,价格风险主要包括合同履约过程中的物价和人工费上涨等风险,该风险是全由承包商所承担,发包方对此不予进行补偿。
2.2 工程量风险
对承包商而言,固定总价合同一经签订,项目的工程量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项目的发包方有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但是在承包商在对工程量进行复核时却出现了复核的失误或者计算的错误等问题,从而导致承包商风险;第二种是项目的发包方未提供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将由承包商自己负责,这种情况下,受自身经验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承包商无法准确的对项目施工单位的工程量进行准确的把握与理解,从而导致工程量的估算工作出现纰漏或者遗漏,由此所导致工程量漏算、错算等风险与亏损问题将由承包商全部来承担。
2.3 索赔风险
固定总价合同以一口价的形式提前对合同的双方进行了价与量的约定,而这一约定对项目的承包商是较为不利的,除非施工单位需要变更设计或者增减工程量,否则合同所约定的价格款项是难以调整的,这样极大的加大了承包商的项目索赔风险。
3 固定总价合同对承包商的风险防范措施
3.1 价格风险的防范措施
固定总价合同中的价格风险有些是因为承包商报价计算的失误所产生的;有些是因为承包商漏报项目所产生的;还有一些是因为市场的变动所产生的,但是这些因素所引发的价格风险无一不是由承包商所自行承担。因此,承包商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时,必须对项目的物价和人工成本情况做系统性的核算与评估,充分考虑项目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在合同中就材料的种类、价格标准、调整幅度等作出明确约定,从而有效的降低因材料涨跌情况所造成的承包商风险与损失。
3.2 工程量风险的防范措施
不明确的合同工程范围是固定总价合同工程量风险的最大来源,如在某固定总价合同中约定:“合同价款所定义的工程范围包括工程量表中列出的,以及工程量表未列出的但为本工程安全、稳定、高效率运行所需的工程”。很明显,如果承包人在工程量计算时未包含发包人指令增加的新的分项工程,那么承包人将无法得到相应分项的工程款。因此,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时,提前就合同工程的范围进行明确极为必要,只有明确合同的工程范围,才能最大的建设承包商的工程量计算失误,从而有效的降低工程量风险。此外,要有效的规避承包商的工程量风险,还必须尽量要求项目的发包方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及图纸等资料,并有效保证相关资料的详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有效的减少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工程量计算错误,从而有效的降低承包商的工程量风险。
3.3 索赔风险的防范措施
除了对固定总价合同中的价与量进行详细的沟通与有效的复核,还应该针对合同中可能涉及的发包方设计调整与工作量增加做明确具体的约定,从而有效的增加承包商的合同主动权,降低承包商的索赔风险。
4 结束语
总之,固定总价合同的签订对于承包商而言既有利也有弊,在实际的项目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做到趋利避害,详细的对相关项目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准确的评估,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价格与工作量的变动做准确的估算与风险防范工作,以有效降低合同承包商的风险,为合同的承包商谋取更大的利益与合同履行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志强.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的风险与规避[J].天津科技,2011(04).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包;操作环节
内部审计外包 (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或人员执行。它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有利于转移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外包在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企业在实际操作内部审计外包时,应当把握好风险评估、外包商选择、外包合同审查和事后监督控制等主要环节。
一、评估风险
企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负责了解与内部审计外包相关的风险,并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能充分到位。作为董事会职责的一部分,董事会应当就内部审计外包对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的支持情况、与外包商的关系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没有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阶段,内部审计外包就可能与企业的战略计划不一致,或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
评估内部审计外包风险,一方面要通过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各种客观的统计、计划、总结等历史资料,以及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风险事故的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在必要时向专家咨询,从而发现外包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期的风险控制提供对象。同时也要注意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评估是一项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随着企业内外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大小和种类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企业持续不断地去评估风险。
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评估应当考虑下列情形:企业的战略目的、目标和经营需要;评价和监督外包商的能力;内部审计业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外包的风险程度;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明确要求;必要的控制和报告程序;外包商的义务;内部审计外包的应急计划;对内部审计外包协议的持续评估,以评价是否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外包商的工作业绩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有关准则等。
二、 选择外包商
选择好的外包商是内部审计外包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出现失误,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一定要谨慎选择外包商。一个良好的外包商必须是内部控制完备、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 质量承诺。质量承诺是否达到企业的预期要求,是否能有效解决企业的问题,是选择外包商的首要因素。
b. 收费标准。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外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降低成本。内部审计外包是否一定会节约成本,因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论,不能轻易做出主观判断。所以将内部审计业务进行外包前,进行综合性的成本分析是保证决策正确的客观要求,而外包商的收费标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c. 外包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外包的一般是不占优势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为了弥补内部审计的缺陷而采取的行动。为达到这一目标应首选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服务商,这也是质量承诺得以实现的基础。在外包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企业应当考虑:评估外包商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评价外包商在未来预期的运作环境下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经验知识;必要的话,要进行现场督察,以更好地了解外包商是如何开展内部审计服务的。
d. 外包商的市场地位及市场成熟度。考虑外包商在内部审计行业中的执业期限有多长、市场份额有多大,这关系到外包商提供服务被监管部门认可的程度,也可用以评价外包商承接内部审计业务的资质。
三、 审查外包合同
选择好外包商之后,企业应该与外包商就有关事项签订外包合同。外包合同作为双方的主要约束条件,对外包合作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效的合同可以帮助企业甄别高效承包商,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道德风险问题,促使承包商努力完成外包业务。
内部审计外包合同应当考虑企业经营需求和在风险评估、选择外包商阶段被识别出的重要风险因素。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内容应当包括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业绩标准、安全保密、控制措施、审计条款、报告制度、审计收费、争议解决。
a. 服务范围:合同应当明确规定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外包商的任务和职责;外包商实施的风险分析和制定的计划必须事先得到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批准。
b. 业绩标准:业绩标准规定了外包商最低的服务水平要求以及如果未能满足标准实施的补救措施。企业应当定期审查外包商的业绩标准,确保其内部审计服务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c. 安全保密:合同应当规定外包商保守执行业务过程中获知的商业秘密,以防止其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d. 控制措施:企业应当考虑外包商的内部控制措施;遵循监管要求的合规性;外包商保持的有关记录;高级管理层及其代表、外部审计人员和监管当局有权在任何时候接触与外包商任务有关的记录,包括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e. 审计条款:合同应当注明外包商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类型(如财务、内部控制和安全评估)。合同也应当注明内部审计次数、有关审计成本和企业获取内部审计结果的权利。
f. 报告制度:合同条款应当规定企业收到的内部审计报告的时间、类型和次数。
g. 审计收费:合同应当明确内部审计服务收费的计费依据、计费标准及付款方式与时间。
h. 争议解决:企业应当在合同中订立一个争议解决规定,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环境的变化会给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带来新的问题,企业管理当局在签订外包合同时应考虑合同是否具备足够的灵活性,所以企业与外包商之间也应当订立可以改变合同条款的协议,尤其是会预料到可能出现重大问题而需要扩大审计工作的时候。在签字之前,双方应当聘请法律顾问进行审查。
四、 控制和监督
内部审计外包后,企业面对的不再是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而是承包商,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运作风险。因此,对整个外包活动的控制和监督就显得额外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外包工作的成败,是整个外包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外包过程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甄别并加以控制,那么企业不仅不能从外包中获益,还有可能面临难以估量的损失。特别是当企业将一项重要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出去的时候,就更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督。
企业可以不参与外包审计,但不能不控制审计过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无论是否外包,企业的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都应对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工作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负最终的责任。部分外包内部审计业务的企业,应当考虑维持一支少量精干的内部审计队伍,并让具备资深和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担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外包商协助内部审计人员确定要审查的风险,提出建议,实施经内部审计经理批准的审计程序,并与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其发现的问题。全部外包内部审计业务的企业,应保留一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日程进行适当的安排和控制。
对外包过程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承包商的行为及结果,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 监督外包商的运作状况
审查审计报告和获取的监管检查报告,评价外包商控制措施的完备性;跟踪检查审计报告所指明的任何缺陷;定期审查外包商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政策;监督外包商在内部审计方面的人动;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等。
b. 评估外包商提供的内部审计服务质量
企业应当定期审查有关外包商业绩的报告,确定这些报告是否准确;及时追查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评估外包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水准的计划;评价外包商支持和增强企业战略导向的能力等。
c. 监督合同遵守情况
企业应当定期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得到遵守,是否有必要根据企业需要对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保留与合同遵守、修改和争议解决相关的档案记录。
如果外包合同出现突然终止的情况,企业要有应急措施。假如在内部审计领域还有许多可待选择的外包商,应急措施应当对某个候选外包商进行详细的调查。假如新外包商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开展工作,企业就必须考虑临时增加其自身的内部审计能力。
内部审计外包合同完成后,企业要对本轮外包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地解决本轮外包中遗留的各种问题,如解决合同争议、进行事后的补救工作等,为下一轮外包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秋生,冯婷.当前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转变的观念[J]. 中国审计,2008(11).
关键词:国际工程 工程管理 EPC 关键点
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学习机会的增加和更多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国内企业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涉及的内容众多、工作程序复杂,再加上长久以来管理理念的落后,当前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做好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需要从报价、启动、投标、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只有将各个细小环节的工作做好了,总承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会更有保障。
一、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分类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分类可以分别从过程内容和融资运营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过程内容的角度来看,国际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一是EPC模式,又称为交钥匙总承包,此处的EPC模式主要完成的是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二是EPCM模式,即设计采购与管理总承包,其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总承包模式。三是DB模式,即设计施工总承包,该模式下承包企业主要完成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等问题负责。从融资运营的角度来看,国际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可分为以下两种主要类型:项目BOT模式和项目BT模式。
二、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工作流程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诸多,流程较为复杂,大致的工作流程如下:项目开发与签约(工程项目信息收集整理、项目背景调查分析、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融资(包括融资方式探讨、融资风险评估)、项目执行(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实际施工工作的监管)、项目售后服务(包括项目的维护、客户关系的维护)。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工作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整个工程承包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其高度重视。
三、当前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管理理念落后
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的起步较晚,工程管理的理念仍然相当落后,很多“走出去”的企业对工程总承包工作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而言,当前企业工程管理理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未能在工程总承包工作中给予员工充分支持和鼓励,对外籍员工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二是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意识不高。成本控制对于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增加项目利润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中只有全员参与项目的成本控制,才能将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
(二)责任与义务划分不清晰
由于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涉及的内容众多,很多时候各个合作企业甚至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并不清晰,使得总承包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中责任和义务划分不清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总承包商与业主的责任与义务划分不清晰。虽然在EPC管理模式下,业主将大部分权利都给了总承包商,但是在项目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仍有必要在合同中对于相关的细节进行明确,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二是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划分不清晰。原则上来说,分包商是直接对总承包商负责的,分包商所产生的问题一般都是由总承包商承担而不是业主,因此对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的划分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三)风险管控意识较差
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缺乏足够的风险管控意识,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部分企业未能充分地认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由于缺乏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部分企业对于风险管控工作所知甚少,其不知道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规避风险的出现。二是尽管部分企业开展了风险管控工作,但由于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都只是进行一些例如风险评估的表面工作,而并未对总承包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风险把控,该种风险管控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管理体系运行效率低下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工作管理体系运行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管理机构臃肿,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一些部门之间的职能存在重合甚至是冲突。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加大工程承包管理的难度,不利于承包工作的整体运行。二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待于提高。随着国际工程承包管理的不断发展,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人才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与西方国家相比,国内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五)项目开发和融资过程中存在困难
我国当前的金融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一些刚刚走出去的企业自身实力也相当有限,企业在项目开发和融资过程中仍然诸多阻碍和困难,这些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资产规模有限,融资能力较差;二是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制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使得国内企业在融资方面的竞争能力较弱。
四、做好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关键点
(一)做好项目的报价工作
由于工程承包企业对招标文件未进行深入研究,很多企业对招标文件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再加上技术支持的缺失,当前大多数工程承包企业的报价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项目报价工作中,工程总承包企业要通过组建投标小组的方式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关键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量和材料设备技术要求,对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二)做好项目的启动工作
工程项目的启动工作是在中标之后到项目正式开工之前的主要工作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工程开展做准备。要做好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启动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项目的整体规划。通过进行现场调研与模拟分析的方式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执行规划,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讨论与验证;二是做好人员筹备工作。工程项目总承包工作的执行必然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在启动阶段重点要做好人员安排、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做好物资储备工作。这里所说的物资既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原材料、施工设备,也包括要用的文件、合同等后勤保障物品
(三)做好项目的投标工作
投标工作与报价工作类似,但是其包括的内容更加复杂,需要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人员组织、报价准备工作、制作报价文件等方面的内容。做好投标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了解项目背景,深入理解标书的具体细节和详细要求;二是选拔优秀的投标人员,加强人员管控,提高投标团队的专业水平;三是做好相关资料的备份与保存工作,保证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能够顺利的相关的投标文件。
(四)加强对项目的风险管控
加强对项目风险的管控,首要任务便是要提高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充分地意识到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企业还应该不断地学习先进的风险管控方式,要对总承包工作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对于评估不达标的工作要责令整改,只有达到要求的才能继续执行。
(五)做好项目融资工作
融资工作是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项目融资工作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可行性报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为融资方案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二是加强项目的实地考察,通过调研的方式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为投资方排除后顾之忧;三是扩宽融资渠道,充分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尽可能地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支持。
五、结束语
EPC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融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国际工程项目总承包工作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随着融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当前国际工程总承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将会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黄晓宇,潘靖.国际工程管理的商务平台[M].国际工程与劳务,2013
关键词:海外工程;合同风险;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21
较国内工程项目不同,海外工程项目往往具有较长的周期,短则需要几年,长则需要数年之久,如此很有可能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工期延长。在长期海外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日趋复杂,诸如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各方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各因素之间不断影响、互相作用,导致工程项目风险重重。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合同风险管理策略。
1 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风险分析
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风险主要主观性、客观性两大类风险。
1.1 客观性风险
所谓的“客观性风险”,主要包括如下: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国家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中国家风险是从国家的层面而言的,例如国有化、征收,国家在公共利益视角下将私人财产加以征用等。对于社会风险而言,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政治环境以及价值观,这些因素给海外工程的作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法律风险而言,存在两大法系,二者形式、理论、术语、应用、实践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性,而且对于合同严肃性理解不同,因而容易出现冲突。
(2)经济风险。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业主国的投资环境恶化,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导致承包商施工环境恶化,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汇率变化具有不可控性,而且影响范围极广,当前国内企业发展方向多为发展中国家,此类国家的汇率稳定性往往较差,会导致企业风险更大。
(3)自然风险。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与自然环境的不同,很多承包商在中标前往往未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导致主观臆测环境与实际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并引发了一系列风险。加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海外工程项目业主通常只为承包商提供很有限的资料,甚至和施工现场情况存在不一致性,导致各种勘测、勘探费用、障碍物清除费用增加,结算过程中此类费用也极易出现争议。
1.2 主观性风险
主观性风险通常是人为因素所引发的,因而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控制、消除、规避。主要包括投标风险、变更风险、管理风险等等。对于投标风险而言,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缺乏跨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加之国际化水平低,品牌意识缺乏,导致产业链分工中地位不高。变更风险主要涉及到地质条件、工程量、设计变更等,若引发了合同变更应整理好书面证据,做好索赔准备。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引发的,由于多数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组织体系都不完善,因而对于合同条款的分析、谈判、履行过程的风险管理都难以科学实施,在签订之前,未对合同条款加以科学分析、谈判,导致合同中存在很多对承包商不是十分有利的条款,加之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对于合同条款不甚重视,导致难以科学识别潜在风险,使合同履行出现失控。
2 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策略
识别了海外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之后,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加以规避,提高风险的掌控能力。
2.1 加强风险评估
在各种风险基础之上,利用资料分析、概率统计等各种方法,对项目中各类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加以评估,对风险资料加以定量处理,制定完善的决策与应对措施。具体而言,应从如下方面着手:对各风险相对大小进行评估,找到风险管理要点;对总体风险大小进行评估,制定完善的规避措施。在海外工程承包中常采用AHP、专家打分法、统计概率法等进行风险评价,先就各风险绝对数量进行计算,在利用期望值对进行计算,结合绝对值排序或期望值所落入区域,对风险级别进行界定。明确风险级别后,与安全指标、风险准则加以对比,决定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2.2 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合各种环境因素,如内、外部利益者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应涉及到如下两方面:一是风险的规避、控制、分散、利用等,以便将风险加以消除、减轻;二是利用财务措施,如风险的自留、转移等,最大化地减小风险对项目实现度的不良影响。具体而言,需要依据合同管理组织,就合同全生命周期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加以全面识别、梳理,就各风险源加以管理,保障承包商有效完成各项预期目标。
(1)做好风险回避工作。针对合同风险中存在最大发生概率及影响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源切断,避免其发生。可通过放弃签订合同,在根源上将风险源切断,避免风险出现,当然,这也同时放弃了获利的机会。再如,可以在合同条款的拟定中,加强商务沟通、谈判,将不利风险条款加以修改、补充,从源头上规避风险,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可以雪中送炭,对支付条款进行补充、说明,虽然通常情况而言,海外工程项目合同就付款的方式、周期、条件等进行了明确说明,防止在利润争取时找不到合理的依据。
(2)将风险转移。为减小风险的损失,应采用合理方式将所面临风险加以转移,在合同签订之前,要求承包商就合同进行全面分析,清理风险源,谈判时最大化地降低风险,将风险分摊给双方。但依然存在很多不可预测风险,对于此,可利用风险转移的方法,合理降低风险。一方面,可通过非保险转移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施工方当事人,可将合同的责任、风险转移给对方的当事人。如工期超过一年的合同不能对固定总价合同进行签订,力争签订一个可调的总价合同。承包商可采用工程分包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在签订合同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可将本标段风险最高部分包给分包商,这样能够将此类风险转移出去。此外,还可一采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另一方面,可通过保险转移方式,购买相应的保险,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合同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这样能够合理降低风险。
(3)加强损失控制。一旦风险发生,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损失。首先,对于海外工程汇率而言,风险相当大,可通过金融业务对外汇风险加以套期保值、多国货币组合贷款与支付、事前规定支付货币同贷款货币保持一致、提前或延期支付等方式进行损失控制。其次,应加强工程管理,要求施工方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资料管理与归档,规范工程师的签证。对施工变更、索赔事件提出补偿等要求,最大化地降低风险。此外,还应制定完善、周密的损失控制计划,包括预防、灾难、应急计划等,降低风险概率的同时,最大化地降低损失。
3 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随着各种海外工程项目也将越来越多,海外生存环境日趋复杂,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风险日趋复杂、多样化,为了更好地争取经营利润,必须注重加强合同风险管理,为企业赢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松涛,康艳,徐雅琴.中国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1,21(10):242246.
1.1合同风险识别的动态性较高:因化工工程项目多且复杂,合同关系涉及面较广,各类环境风险及事件都会对合同管理及合同执行过程造成影响,所以合同风险的识别应加强动态的掌控。
1.2合同风向识别的周期较长:合同的产生至终止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所以合同风险识别应在项目的整个运行周期内持续进行,且整个过程可能要保持5年以上。
1.3合同风险识别出的风险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因化工项目工程规模较大,合同成本高,合同风险很容易对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按照相关统计数据,正常化工工程,合同管理的效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差别可占到工程造价的25%。[1]
2.化工项目的合同风险管理措施
2.1做好招投标管理
2.1.1工程清单编写: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应逐级对项目进行分解,如可依照项目功能将化工项目划分为各类车间,在各级车间以下按照仪表、设备、绝热、管道、防腐、建筑、电气等专业制作工作包,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尽可能将项目细化,直至项目工作完整定义;应依据工程技术对项目量清单进行编写,如工程管道的安装过程包含除锈、脱脂、刷油、防腐;系统清理及吹扫;套管加工及安装;绝热层与保护层安装;压力试验等工艺,只有做好工艺特征与项目特征的描述,才能确保工程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1.2公开招投标:为尽可能回避较大风险,应选用公开招标方式,且在招标时应加强资格预审。依照公开招标控制程序进行工作,可有效防控产生较大风险;做好资格预审,可防止出现投标人弄虚作假、违章承接工程项目的行为,利于项目投资市场环境净化及保护。
2.1.3项目评标决策:评标方法的科学性是保证选标过程公平有效的基本前提。在化工项目评标过程中,应重点分析承包商报价是否在“企业个别成本价”以下,清除恶意竞争投标者,加强项目评标决策的优化,以规避不良项目风险。依据化工项目类型,建议可选用具有多指标评析的TOPSIS法实施评标。
2.2恰当分担风险
2.2.1选用科学合同形式:化工项目合同风险性较高,合同风险的规避就是将合同进行中的不确定性尽量在承包商与业主间进行科学恰当划分,依照“谁能最大程度防范风险就由谁来承担风险”的原理实施风险分担。相对于承包商而言,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风险是依次降低的,而相对于业主则相反。所以在合同类型确定时应依照工程实际状况进行确定。另外依据化工项目类型合理采用计价式合同方式可明显减小工程合同风险。
2.2.2实施合同担保:①承包商履约担保,在该担保中可选用加入承包商的同业担保方式,也就是由综合指标高的承包商为项目提供担保,或采用担保公司担保书、银行保函的方式;②投标担保,该担保可选用担保公司担保书、银行保函或投标保证金的方式。③业主支付担保,该担保是指确保业主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款对业务进行支付,其由担保人为业务向承包商担保。
2.2.3完善合同过程控制及流程控制项目合同风险控制人员应在合同签订后,应及时跟踪监测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质量、成本、进度及安全风险动态,做好与合同的对比分析,并适时提供控制方案,以保证合同目标的完成;应尽量选用社会化监理公司作为项目合同履约监控单位,以降低合同执行中的质量缺陷、拖期问题。项目合同执行是各类项目管理目标的准则,应提高合同风险控制人员对各种目标的风险评估及监测水平,以减小合同履行的风险。
3.结语
关键词: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一、引言
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建设单位的支持,作为工程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建设单位的风险管理质量对工程项目的实际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建设单位想要使工程投资有所回报,对工程施工风险和造价风险问题的分析必不可少,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预防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损失,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决策风险
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确立,需要对多种因素与条件进行考虑,对工程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费用的预算,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在工程资金不浪费的情况下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能够使建设单位获取到更高的经济利益。项目造价方案初步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方案进行可行性预测,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方案结构,可以使工程建设质量大大提升。建设工程项目,应该对工程施工周围环境、气候、经济等条件进行评估,勘测准确的工程参考数据,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勘测的数据有一定的深入性,可以促使工程造价工作顺利的开展起来。严格的控制资金成本,对每一项费用都合理利用,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价值,对于建设单位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勘察设计风险
1.勘测职责风险。工程项目的实际勘测工作存在着不可控性,勘测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着很大风险,这种职责风险体现在:1.1工程建设职责风险,工程施工设计质量不高,会使施工图纸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图纸设计方案存在缺漏,在施工过程中就会无限放大,是工程重大责任事物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仅影响了工程整体建设质量,还对资金造成了大量损耗,使工程失去了原有的建设价值,给工程承包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1.2工程资金控制职责风险,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应该综合考虑多种设计因素,对施工成本和设计成本进行合理的估算,做到为工程造价工作负责,如果工程实际建设资金严重的超出成本预算,那么就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很严重的投资浪费问题。2.设计人员行为不规范。工程项目设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会给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不规范行为体现在: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设计任务;为了利益粗制滥造;非法途径承包工程;故意压价;严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存在抄袭等。设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会给工程施工工作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
四、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1.承包商策略风险。建筑工程承包单位为了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会采用特殊的竞争手段获取工程,常见的工程承包策略有敞口报价、不均衡报价、最低招标报价法等。这些特殊承包策略会使工程管理工作存在很大风险,如果工程实际的施工管理工作没有达到规划的目标,那么就会给承包单位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甚至会有损建筑企业整体社会形象。2.工程合同风险。施工合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建设单位需要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工程项目承包商。建设单位对工程合同审查不够严谨,合同细致条款存在的漏洞较多,为工程造价工作提供了不准确的参考数据,会出现造价估算错误、预算超支的问题。实际施工环节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资金消耗问题,承包商会借此发起投资索赔,工程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低于合同规定,使建设单位的施工风险大大提升。
五、建设实施风险
1.承包商不按照合约履行职责。工程承包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开展不够到位;管理制度体系尚未构建完全;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没有细致研究;施工技术和施工能力达不到统一标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工程施工工作难以开展,工程无法按照合同日期完成建设工作,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还会使工程建设单位和承包商的经济效益无法获得,投资成本难以收回,严重时会给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这种风险的存在难以实际预测与估计,因此需要建设单位和承包企业建设工作中进行具体的协调。2.材料供应商不按照合约履行职责。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设备、材料采购时,会承担两种风险:首先,材料供应厂家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使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其次,材料供应商合约履行能力不强,经常会出现设备供应不及时,设备短缺的问题,这对于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工程无法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会给建设单位和承包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六、工程风险的管控程序
工程建设风险始终存在,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管控程序,可以最大程度的识别风险、预测风险,制定出紧急的处理方案,能够保证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风险管控程序具有较为完整的特征,对建设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测、解决方案的制定、控制措施的执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可以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风险管控程序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1.风险识别功能:工程项目建设风险无法控制,但是能够通过程序进行识别,将风险快速的识别出来,转移到风险控制系统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风险给工程整体建筑质量造成的危害。风险项目管理程序具有多种识别功能,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不同解决措施的设计,不仅可以总结历史记录,还能够不间断工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2.风险评价功能:评价风险的危害程度,可以降低工程的投资损失。风险评价功能主要用于风险事件危害程度的评估,评价风险能够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根据风险的危害程度制定出合理的管控方案,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风险的科学管理。在项目工程存在复杂性、多样性的变化特点时,风险评估工作难免会产生误差,因此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出应急预案,利用风险预警措施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可以保障工程顺利施工,按照工期完成建设工作,才能够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工程项目决策功能: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计划决策管理,制定出风险预防方案、灾难预防措施、风险突发事件解决措施等,为工程施工人员购买保险,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增加保险费、免赔额,以便突发风险事件造成工程投资资金的浪费。
七、建设单位风险预防和管理措施
1.对项目进行评估和研究。工程项目设计前期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制定出可行性的风险研究策略,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并聘请专业人士对工程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咨询风险管理公司,对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质量检测环节进行潜在风险的挖掘,研究科学性、有效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抵御方案,能够为施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保证工程建设程序的正常运转,是工程建设价值的最优质体现。2.严格执行招标制度。建筑工程招标环节要执行国家规定的招标制度,以便可以保障承包商的投资效益最优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招标原则,尽可能的选取信誉良好、施工质量高、工期短、报价规范合理的建设单位,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选择能力较低的建设单位,是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保障。招聘一些高资质与高能力的监理工程师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
八、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系统能够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最大程度的增加投资效果,保障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展约束机制管理工作,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构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坚持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管理的原则,分析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风险,调险管控方案,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能够降低工程成本消耗,提升工程建设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立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6(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