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贸易企业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05 16:45:41

导语:在贸易企业商业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贸易企业商业模式

第1篇

一、保税物流园

在提出“区港联动”以后我国的保税物流园区才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是针对当时保税区经济发展存在的局限,对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区位优势进行整合,在港区和保税区直接开辟通道,并将物流仓储服务环节转移到口岸环节,来达到促进口岸增值,保证物流业务的发展和转口贸易发展。能够让港区和保税区直接“功能集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政策叠加”,让二者联动发展。从2003年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发展至今已经有十余年,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新园区。很多的保税物流园区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已经并入保税港区。除此之外,各种特殊的监管形势的区域共同存在,新环境下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研究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保税物流园区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自身能力和市场需求来研究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利润。另一方面,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也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一项,如何规避自身缺点,突出优点,研究出能够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所以,企业应当严格根据商业模式规律以及生产和发展情况,系统分析,深入的研究符合自身情况的评价方法和设计方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商业模式能够明确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利益,其次商业模式还能够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进而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让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强化。再则商业模式能够提升企业的长期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的分析方法与理论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制造企业,能够显著提升竞争优势,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研究保税物流园区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

满足客户的最大化价值是商业模式必须考虑的问题,满足客户价值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展开,主要包含了营销、生产等一系列的活动,客户最大化价值不仅是系统、整体观念,同时也是企业战略应用组合的表现。商业模式注重的是应用怎样的战略组合实施系统运营和价值创新,构建起来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改变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逻辑。创新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相比较,具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目前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引入社会体系中,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客户的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促进企业成功的各个关键因素不可小觑。在现实中,当获取成功的因素被类似产业共同认识并且付诸实践的时候,趋同现象便会出现,除此之外竞争主体间还存在模仿趋势。所以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产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是企业的核心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因此相比企业战略更加注重商业模式,人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的联系。企业战略应当包含商业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在缺乏资源或者商品的状态下,便会出现战略性机遇。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就是选择产业机遇或者市场机会,让其能够与企业自身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其次,战略的成功是保证商业模式发挥效益的前提条件,所以良好的商业模式对企业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则,成功的企业战略必须要成熟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实际上是说企业战略必须和商业模式间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具有宏观指导的作用,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有关,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四、保税物流园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

良好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让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商业模式应当立足企业自身价值创造,来开拓属于自己的空间。

1.整合有效资源

企业在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时应当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充分利用每一项资源,利用企业存在优势来弥补缺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型时期企业不能盲目的舍弃现有资源,如果一个企业在转型时期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必将失去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错过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企业在进行创新实践前进行SWOT优势分析非常重要。

2.持续发展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就是该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一个企业所设置的任何发展目标都必须给予持续发展智商。如果企业决定不能将持续发展作为前提,不能以大局为重,那么这个企业迟早会走向灭亡。

3.最大化客户价值

是否能够让客户价值最大化与企业能否长期应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一个商业模式不能满足客户价值,即便是有盈利,这种盈利也是暂时的、偶然的,不具备持续性的盈利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反之,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让客户的价值最大化,即便短期内没有盈利,但是只要坚持到底,比较取得最终的生理。所以,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必须注重客户价值最大化。

4.风险控制

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与实施方面风险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再完美的商业模式,如果不具备风险抵御能力,如同是一座大厦没有根基,依然经不起风浪。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中,面对各种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不能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所以商业模式创新时必须对各项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对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与预防。

5.政策引导

企业要持续发展需要积极、稳定的政策给予支持。政策需要进行引导,对于有意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政府可以提供实质性的补助,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顺利进行。同时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对应的鼓励政策,降低企业负担,保证企业安全的度过转型期。如果是中小型的制造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的创新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便会止步不前,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政府应当增加资金支持力度。

6.基础设施

对于制造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政府部门应当提高技术与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对项目配套等进行统筹规划,为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

第2篇

2013年4月,泸州老窖智同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战略目的是团购商贸化。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良先生这样解释智同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定位,“商贸公司采用多股东合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商贸公司能够将股东的分散碎片化采购需求及资源化零为整,形成规模,从而促成资源的商业化。同时,这种将资源及需求集合的模式还能大大提高交易的总体效率,并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未来,智同商贸将通过10年时间,发展成为国内领先、营收规模达3000亿元、具有知名企业品牌、聚集众多优质股东、融合贸易、物流、金融等综合性业务的超大型贸易公司。”

智同商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包括三部分:白酒贸易、其他商品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收入及资本运作收益。目前,智同商贸已与上汽、创维、金龙鱼等大中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泸州老窖智同商贸有限公司隶属于股份公司股份制联营公司,是泸州老窖股份公司柒泉之外开启的又一个十分庞大商业合作平台,其战略思维已经不仅仅是白酒贸易层面,智同商贸向我们展现的是泸州老窖近乎疯狂的、多元化、产业链式商业帝国,其开创的商业模式可能影响的远不止白酒行业,而是所有关联的消费品领域,而这个崭新的、重要的、针对团购与定制、物流与商贸、金融与投资超级开放式合作平台将成为泸州老窖大商业版图4.0版,这个新4.0版大商业版图改变的不仅仅是泸州老窖,也有可能是整个中国白酒产业生态。

首先,智同商贸沿袭了泸州老窖股份公司一贯的开放式平台精神,将老窖股份战略性资源与潜在的消费品品牌战略性资源进行对接,形成物物交换的新平台。这个想法确实比较大胆,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可能由一个单纯卖酒公司转型为一个消费品综合贸易超级平台;老窖股份赢利模式有可能从简单的白酒赢利模式转型为超级贸易商赢利模式,这种大商业思维算是彻底颠覆了中国白酒行业传统价值观,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老窖股份是否有够多跨产业、跨专业、复合型专业人才!

其次,未来泸州老窖销售平台上是否有可能出现销售电视机、色拉油、汽车等?以我对智同商贸模式的理解完全有这个可能!由于有可能出现物物交换的商业模式,智同商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来维持这样超级商务平台?黄金十年,白酒可能是现金流最为充沛一个行业,但是如果拿白酒与很多超级消费品相比较,还是很难说白酒现金流优势,比如说家电,比如说汽车等,智同商贸商业模式考验着老窖股份现金流调动能力。

第三,智同商贸是否是泸州老窖股份公司一次新的商业模式转型?泸州老窖永盛销售有限公司开创了老窖专业化营销先河;泸州老窖博大公司奠定了老窖商业平台与精细化营销时代;泸州老窖柒泉公司展现了老窖对于公司内外战略性资源期权化改造结果;那么智同模式能否成就老窖直接面向消费者超级平台?

从老窖股份对于智同商贸解读上看,智同商贸绝不单纯是老窖股份一场简单的团购公司化尝试,而是老窖股份相关多元化战略性举措,只不过是通过商贸路径实现产业相关多元化。而任何一个多元化战略都有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相应经营风险,因此,泸州老窖智同模式在内涵上仍然需要丰富起来,这样才能为老窖股份创造持久生命力。

从关注渠道商业资源整合到面向团购消费者战略统合,老窖股份智同商贸模式在消费者层面还是有巨大想象空间。如果智同商贸是面向白酒消费者的商业模式打造,对于老窖股份来说可能是更加清晰,更加准确战略定位。智同商贸能否成为泸州老窖大商业版图4.0版?让我们拭目以待。

5、 泸州老窖商业帝国精神特质:价值观、股权化、专业化、狼性团队、网格状立体化商业平台等

黄金十年,泸州老窖创造了令行业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为什么是泸州老窖?泸州老窖竞争夹缝中战略突围带给行业怎样的启示?

首先,泸州老窖本身战略处境迫使老窖进行不断推陈出新的商业模式选择。相对于贵州茅台与四川五粮液行业龙头定位泸州老窖产业地位有点尴尬。

在产业地位上,泸州老窖产业历史地位要远远高于五粮液股份,毕竟,泸州老窖开创了中国浓香型白酒新纪元,泸州老窖作为浓香鼻祖战略地位有目共睹。但在现实品牌与营销战略上泸州老窖又不得不面对着品牌溢价能力略低于五粮液现实,因此泸州老窖在战略性资源获取上能力要落后于贵州茅台与四川五粮液。面对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老窖选择了更加具有竞争力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必然,这也是泸州老窖励精图治,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激活团队最重要原因;

其次,老窖深处的竞争环境与产业环境使得老窖拥有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战略基础。浓香型白酒是白酒所有香型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板块,前有领头羊,后有勇追兵等迫使泸州老窖必须不断变换商业模式,以甩开竞争对手。同时,泸州老窖作为白酒金三角核心产品核心企业,其产业资源与品牌战略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泸州老窖商业多元化产业基础,是残酷的竞争现实与丰富产业基础“逼”出了一个近乎伟大的泸州老窖公司。

从泸州老窖集团以及泸州老窖股份繁杂商业脉络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属于老窖大商业版图与大商业帝国精神特质!

首先是价值观营销。凡是对泸州老窖比较熟悉的人都会发现,泸州老窖可能是一线品牌中最具普世价值观的核心企业之一。泸州老窖商业合作伙伴与产业链成员均能够感受到老窖气势磅礴的企业文化与平等沟通的商业氛围,老窖在营销过程也一直将价值观营销贯穿始终,开创了中国白酒行业令人称道的价值观营销;

其次是利益股权化、期权化精妙设计使得商业合作伙伴既可以看到现实市场利益,同时也可以分享到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发展市场成果,很好地解决了经销商与核心团队成员利益归属,也使得价值观营销在利益层面有了十分真实的反应;

第三,专业化操作。最近几年时间,我们发现泸州老窖可能是行业与咨询机构合作最为频繁的一线白酒企业,盛初、思卓、正一堂、和君等主流咨询机构都不同层面与泸州老窖展开了合作,而泸州老窖专业团队成长也令行业有目共睹,从专业化程度看,泸州老窖可能是白酒一线品牌中全品相、全价格带操作水平最高核心白酒企业之一;

第四,狼性团队商业化培育使得老窖拥有百年基业最为重要战略基础。泸州老窖是一家十分重视团队打造白酒巨头。老窖并不是简单的、空洞式进行所谓团队培养,而是在实战中打造团队。08年下半年,老窖提出了“狼性营销”,从泸州老窖柒泉模式“内改”形成系列公司可以看出,老窖正在以平台打造核心团队,其12支狼性销售团队正初步形成。

泸州老窖商业模式创新与渠道体系建设深具战略眼光与长远思考,对泸州老窖市场稳定与发展具有强大战略背书功能。

从商业模式与渠道要素组合看,泸州老窖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竞争对手很难击穿老窖渠道体系,确保了泸州老窖市场稳健操作;

从组织建设与团队激励角度看,老窖在渠道模式上置入了组织建设战略目标,不仅将商业资源一网打尽,而且充分激活了团队市场活力,奠定了老窖发展双动力。

泸州老窖异彩纷呈商业模式背后也存在一定难以克服弊端:

第3篇

内容摘要:钢铁产业存在两种主要的流通模式,即欧美模式和日韩模式。欧美国家在钢铁流通方面具有一定共性,与日韩等国的钢铁流通不同,具有明显的自身发展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我国钢铁流通企业更好的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关键词:钢铁流通 欧美模式 销售渠道

欧洲钢铁流通状况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钢铁工业一直是其重要的传统工业。一战前,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敦刻尔克、鲁尔地区等地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钢铁基地。20世纪60年代以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前苏联钢铁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欧洲的又一钢铁强国。到20世纪90年代,欧盟逐步形成了卢森堡的Arbed集团、法国的Usinor集团、英国的Corus集团、德国的Thyssen-Krupp、意大利的RIVA集团、英国的LMN (Ispat)集团等国际大钢铁集团。1997年,欧洲的钢铁业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在全世界十大钢铁企业中占据六席。据统计,2009年,欧盟粗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比例达到11.3%。近年来,从流通上来看,欧盟各国的钢铁流通主要为中南美洲各国,其次是欧盟内部各国间的销售,这一部分大约占到整个欧盟钢铁流通的三分之一。2008年以来欧美各国钢铁流通按照地区分类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美国钢铁流通状况

钢铁工业曾经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最早发端于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美国钢铁工业从1890年超过英国之后,经过大规模的收购和兼并活动,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领跑世界钢铁行业70余年,成为美国百年工业实力的象征和骄傲。1973年,美国钢铁工业年产钢达到1368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随着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美国钢铁工业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进入了逐步衰退的发展过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入,美国的建筑业、汽车业、家电业等行业的钢材需求大幅下降,美国的钢铁量急剧萎缩,2008年底钢铁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2.9%。2009年粗钢总产量下滑至5814.2万吨,同比下降36.4%。近年来,受美国政府诸多钢铁贸易保护措施的保护,美国钢铁工业呈现出了“衰而不退”的趋势。在钢铁流通方面,美国至少有1000家不同产品结构和规模的剪切配送中心。据统计,2008年美国的钢铁流通大约25%是通过钢铁剪切配送中心实现的。钢铁剪切配送中心在钢铁流通行业中起到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钢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另一方面它也是钢材的加工商。美国的钢铁流通企业数量上超过1万多家,但是相对比较分散,50个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50%。

欧美钢铁流通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客户价值的挖掘

欧美钢铁流通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客户价值方面十分注重挖掘。哈佛大学的西奥多•莱维特教授曾经指出建立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客户价值。客户价值主张是指你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不能替代的价值。欧美钢铁流通企业主要针对大量且分散的中小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钢铁加工服务,向价值链下游延伸,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增长。美国著名的钢铁流通企业Ryerson,作为独立的贸易商近年来的企业战略也积极强调向价值链的下游业务发展。Ryerson的销售经理Rudi Tanck指出,“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增值服务,我们在方方面面协助我们的客户,当我们为客户提供加工后的产品时,客户的库存就会大大降低。而且客户也不用在加工设备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欧美的钢材流通中,单纯的买进钢材再原样卖出钢材的中间商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这种销售形式已被钢厂直销所取代,绝大部分流通企业都进行加工与其他服务。近年来欧美钢铁流通过程中,成品贸易和剪切加工服务各自所占的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欧美模式下增值服务占据了相当大的地位,是钢铁流通企业实现客户价值的关键业务。

(二)以钢厂直销为主且钢铁流通企业居次要地位

欧美模式的钢铁流通中,钢铁生产企业的直销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和地位,通过钢铁贸易商的分销渠道所销售的钢材占次要地位。钢铁生产企业和用钢大用户之间大宗的钢铁流通一般都是直接进行的,流通企业很难参加进去。欧美的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较高,钢铁产品的下游用户主要集中在汽车、造船、机械、建筑等行业,这些下游用户集中度很高,欧美国家的钢铁大部分实行直供或直销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上欧美国家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之间有良好的信用关系,因此,钢厂直供成为钢材流通的主流。欧美的钢铁流通中,钢铁企业占主导地位,流通企业起辅助和次要作用,其对象主要是中小分散的钢铁客户,所以流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必须与之相适应,具有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化等特点。而在日本的钢铁流通中,由于商社在融资、信息、人才、规模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还控制着钢铁价值链前端最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和煤炭资源,具备整合整个钢铁产业链的知识能力,所以,它逐步在日本的钢铁流通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欧美的钢铁流通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另辟蹊径,积累、培育和塑造专门的资源和能力,走不同于钢厂直销的商业模式。由于欧美的钢铁流通企业的市场主要定位在大量、分散的零散用户。这部分流通业务,需要流通企业做大量的组织工作,面向分散用户,提供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只有在商流和物流上具备很强的集散能力,流通企业才能占住这块市场。

(三)突出专业化分工且强化集群效应

无论是欧美模式或是日本模式,都十分注重关系网络建设。不同之处在于,欧美钢铁流通企业在网络关系构建上充分利用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组织等形式,克服自身规模相对较小的劣势,形成点、网状密集的群体优势,从而为创造和实现客户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日本的钢铁流通企业在关系网络构建上凭借其尤为突出的资源、能力,充分发挥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传统文化,向上与钢铁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向下与各级经销商建立共荣共损的密切关系。由于欧美的钢铁流通企业与钢铁生产企业相比规模相对较小,比较分散,所以他们更加注重客户关系方面的建设。由于欧美的市场经济发达,社会分工先进,因此,普遍存在的价值链分工给钢铁流通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美钢铁流通企业普遍采用“第三方物流”,把钢材等原材料的采购、加工、配送等活动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得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发挥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优势,对钢材进行矫正、清理、剪切、冲压,加工客户所需的各种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过其仓储、运输系统,及时提供给钢材用户,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和财富。欧美的钢铁流通企业借助于服务外包,就可以在自身规模不扩大的基础上,利用合作伙伴的力量和社会资源开展多样性的服务,这一做法无疑扩大了企业的边界,提高了流通效率。

(四)通过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增值服务盈利的模式

日本的钢铁流通企业在盈利模式上比较成熟,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式,主要依靠规模化下的低成本方式、佣金、加工费等方式实现盈利。日本的钢铁流通企业在盈利来源上的多元化使得日本的钢铁流通企业利润水平一直比较稳定,以日本著名的钢铁流通企业美达王为例,2006-2008年美达王公司的销售总利润分别为1340亿日元、1400亿日元和1500亿日元,无论是公司的经常利润还是合并后的纯利润变化幅度均不大,维持在一个十分稳定的波动区间,而且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相比之下,欧美钢铁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简单。由于欧美的钢铁流通中很少有单纯的贸易式的简单流通,主要都是凭借加工配送和物流服务来实现,通过购销差价获取和实现企业盈利的部分极少,大多数是通过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增值服务来取得的。比如瑞森公司在钢铁流通方面通过向终端客户提供高效物流配送和加工等增值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从而最终实现稳定的销售,创造企业价值。瑞森公司是北美最大的金属加工配送企业,年销售额22 亿美元,大型的加工配送网点超过80个,在一些重要的钢材消费市场,瑞森通常设有中心仓库和加工中心,流通覆盖半径两百多公里,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五)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且流通渠道简洁

日本的流通渠道较宽,但是由于渠道控制的手段较为有效,所以取得了很好的销售表现。欧美的钢铁流通渠道以钢厂自销为主,通过其他渠道的实现的部分为次,而且渠道关系比较简洁,具有较高的流通效率。欧美的钢铁销售渠道主要是钢厂对钢材用户的直销或直接供货,直供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其余的部分则通过钢铁流通企业的分销来实现。钢铁流通企业对销售渠道长度和宽度的合理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流通企业间的多赢和利润的稳定。钢材流通渠道的长度与宽度对于钢铁流通企业的利润有很大关系。美欧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很少限制进入钢铁流通环节的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资质,这一行业明显属于完全竞争的领域。但是,由于欧美钢铁行业长期发展的较为充分,在经历过上百年的市场磨练后日趋成熟,渠道关系非常明了。除了钢铁生产企业的直销外,还存在大量的流通企业销售。美国钢材流通企业分两类,一类是钢铁生产企业设立的销售中心,目前美国的这些属于钢铁企业的销售中心主要分布在底特律、匹兹堡、芝加哥、伯明翰、洛杉矶等地;另一类是专门的钢材流通企业。一般来说,欧美钢铁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数量不是很充足,这些销售人员平时主要针对钢铁大户进行服务,所以多数中小钢铁企业的产品需要通过钢铁流通企业的来出售。钢铁商的钢材资源不仅品种齐全,而且后期加工能力强、讲究信誉、交货时间有保证,所以欧美的广大中小钢材用户倾向于从商处直接订货,很少有散户直接向钢铁生产企业直接订货,如果那样会得不偿失。

启示

总的来看,欧美钢铁流通模式和日本钢铁流通模式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到底哪种商业模式值得推崇和借鉴,不能够简单的一概而论,毕竟两种不同的模式都曾经取得过辉煌的过去,并且现在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国外两种不同的钢铁流通模式,应该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商业模式的成功不是某一个单一要素发挥作用的结果,它是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合力所共同实现的。因此,单纯的借鉴某一类型的商业模式、照抄照搬某一商业模式的个别之处未必能够确保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是,欧美钢铁流通企业发展轨迹表明,改变以传统贸易为主的钢铁商业模式,转向基于核心资源和能力以供应链管理、物流、加工增值服务为内容,以良好全面伙伴关系为网络的新型商业模式,无疑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钢铁流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拥军.日本钢材流通中的物流与商流[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4)

2.李杰.国外商业模式研究的最新发展[J].江苏商论,2010(12)

第4篇

根据瑞士嘉能可去年在香港上市时披露的信息,其经营范围包含众多品种门类,既有铜等有色金属品,也有棉花、糖等农产品。2010年,嘉能可控制着第三方锌市场60%的份额,锌精矿和铜市场50%的份额,铅市场45%的份额,铝市场38%的份额。据悉,这项全股票合并是迄今为止矿业领域最大的合并交易。两家公司合并后,有望成为规模为900亿美元的大宗商品巨头。

收购意义大于价格影响

“如此大规模的合并,当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有色金属市场规模十分庞大,两家公司的并购并不会过大地影响市场价格。”华东最大的铅锌贸易商负责人李先生认为,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才是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根本动力。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贸易商最关注的并非嘉能可收购事件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的影响,而是贸易商收购矿产商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

“金融控制贸易、贸易控制生产将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而贸易企业只有灵活运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来实现贸易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才能在这一趋势中保住一席之地。”某国有企业大宗贸易部门负责人陈先生表示。

套利策略―独特的商业模式

2010年,被称为“大宗商品领域的高盛”的嘉能可,收入达到了1450亿美元。其招股说明书中透露,公司获得如此高收益的核心在于以独特的商业模式吸引机会主动来找他们。

所谓独特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独特的套利策略。由于公司经营范围内许多实物商品的市场比较分散或者定期会有波动,不同区域或不同时间的商品买卖价格也会出现差异,嘉能可就抓住这一点,在地域、产品、以及时间上做文章,施展其套利策略。

“贸易公司的业务简单来讲,就是将货物从一个地方买入然后卖到另外的地方,但大型贸易商们的贸易都是与现代金融衍生品(期货和期权)一起做的。”陈先生认为,正是充分利用衍生品工具来规避风险和发掘不同市场间的机会,才成就了嘉能可。

贸易商应具备金融意识

第5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营销 模式

一、传统商业模式

在20世纪中期就有人提出来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它涉及的其实就是企业或商家的一种经营模式,通俗地讲就是用什么方法去赚钱,用怎样的途径达到自己赢利的目的。虽然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出现得比较早,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地被广泛地运用开来。传统的商业模式,如沿街店铺模式、搭售模式、混合超市模式、连锁超市模式等,都有了自己一定的发展基础,在现代生活中也根深蒂固。

在传统商业流通模式下,商品从生产者生产出来之后,转移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依次经过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批发商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作为媒介,在生产商与生产商、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接触周旋获利,将各类大批量商品进行多次交易,商品经过运输和囤积再通过零售商销售给消费者。

传统商业营销是一种交易营销,各种交易都是透明化的,都是具体的实在的交易,因此也称之为“有形市场”。现在的沿街商铺,步行商业街等,都是一种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这种固定的模式。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很强的交流性,可以看到现实的产品并体验购物的休闲乐趣,同时也更能取得了大众的信赖。

因而,长期以来,制造出的产品通过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营销渠道对外销售产品,产品一般往往需要经历好几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臃长的供应链,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实效性,而且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二、电子商务模式

随着20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驱动下新的商业时代到来了,电子商务在近10年内的发展超过了任何一个领域。电子商务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它必须以互联网为依托。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这种特殊的商务形式从出现至今,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创造了无数惊人的数字。

中国的电子商务即“网络购物”,起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目前网络购物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淘宝网。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至2009年,淘宝网全年销售额逼近2000亿元。随着网购的迅速普及和扩展,淘宝网的营业额不断以惊人速度倍增。2013年的“双十一”,仅这一天淘宝网交易额达350.19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2014年的“双十一”这一天,我国网络零售额再创历史新高,综合性网络零售平台天猫商城当天销售额571亿元。2015年天猫淘宝双11销售额,在上午11小时50分时达到571亿,打破2014年双11全天交易额纪录,2015年双“十一”全天销售额达912.17亿元,创历史新高。

电子商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是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和谐统一的新型贸易方式。

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三个环节,而三流的整合形式,也是决定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即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以及售后的网上服务等。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C)、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 TO B)两种。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 TO C)这种大步增长模式。随着国内网络使用人口的增加,利用网络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蔚然流行,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持续冲击下,中国市场的传统商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转型,传统零售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试水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开始成为传统企业资源的一种新思路。一些在大时代、大数据的影响下开始发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如苏宁、国美、海尔、格力等传统大企业,纷纷介入电子商务平台,不惜花巨资以及大量人力整合原有的传统经营模式,以适应新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了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简化了交易流程,改变了交易模式,带动了经济变革。传统商业贸易形态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面临巨大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价格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无须中介者参与,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卖方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产品介绍、宣传,避免了在传统方式下做广告、发印刷品等大量宣传费用;电子商务实行“无纸贸易”,可减少90%的文件处理费用;互联网使买卖双方即时沟通供需信息,使无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成为可能,从而使库存成本降为零;传统的贸易平台是地面店铺,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是网吧、办公室或家里,大大降低了店面的租金。可见,电子商务在时间和空间上节约了交易的成本,从经济上实现了价值的增值。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挑战

在电子商务出现以前,生产和销售是一种分离式的流通渠道,这种渠道是流通职能专门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商品的设计者、制造者、批发商、服务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为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交易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运输、储备和整理等与批发伴随的业务也随之发生整合。运输大都会独立出来归入专门的服务项目,整理则由于商品加工的深化而并入生产环节,而储备随着敏捷制造系统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系统的推广而不断萎缩。除此之外,互联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的便利以及选择权更多了,消费者通过点击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购物时间与精力大为减少。另外,消费者能够利用网络掌握大量的商品信息,对不同商品进行对比,从而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购买机会。当前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全球化趋势明显,企业的产品在网上公,布瞬间就会被全球的消费者知道并且具备统一示范效应。如果传统商业不改变其销售经营方式,那么,传统商业的领地就会被电子商务技术的网上商业逐步蚕食。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和交易的挑战

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化的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放大了。这样的企业在组织资源的速度、规模、效率、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所不可比拟的,相应的物流观念也是全新的。

新型的物流配送的业务流程都由网络联系连接,当系统的任何一个神经末端收到一个需求信息的时候,该系统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并可以拟定详细的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这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根据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物流配送的持续时间在网络环境下会大大缩短,对物流配送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系统的介入,简化了物流配送过程。传统物流配送中心里可以大大缩短这一过程。

(四)电子商务对商业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信息交流主要是在上下级之间进行,中层管理人员是基层和高层的关键纽带,负责上传下达,管理模式呈现为垂直型。借助网络,高层可以随时直接了解下面的情况,基层可以直接与高层对话,这就弱化了中间管理层的功能。

(五)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政策法规的挑战

传统的政策、法规是适应有纸贸易而建立起来的,它无法解决电子商务领域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电子商务立法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确立起电子商务当事人相互之间的行为规则,调整以电子信息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商务关系的规范体系。我国电子商务立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法律规则的缺陷、法律规则的模糊、法律规则不协调、争端解决规则不明确。

此外,电子商务还在生产方式、劳动关系、税制、福利分配等方面对传统商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与传统商业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不仅使企业营销成本降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立于不败之地,更重要的是使广大消费者受益。

电子商务即是对传统商业的一个挑战,也给传统商业带来了飞跃。可以肯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领域将呈现出一片新景象。电子商务代表未来商务的发展方向,也代表了网络时代新型的营销模式,还代表着21世纪新经济的发展方向。中国零售业、流通业和制造业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地变化,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商务本身,它将人类真正带入了信息社会。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商业变革。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费名瑜.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杨坚.电子商务网站典型案例评析[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在2013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高级海事论坛上,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总船长张登辉作出上述表示。

张登辉指出,航运市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市场的剧烈波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前后,航运企业更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巨大冲击,企业追求的是稳健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市场波动剧烈,如果把主业的鸡蛋统统放到航运这一剧烈颠簸的篮子里是不可能实现平稳发展的。二是运力长期过剩。尽管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但新造船舶依旧大幅投资,虽然交通部已限制非航运机构发展船队的规模,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效果欠佳。市场运力过剩将是长期的、整体的,而运力的短缺则是短暂的、局部的。每次市场出现短暂复苏时,都会被大量迅速涌入的新运力抛回低谷。三是跨界竞争的冲击。以通讯业为例,中国移动不会想到真正的竞争对手竟然是腾讯。非航运企业开始跨界参与竞争,因此,即便自己不跨界也将会因其他产业的跨界冲击而遭受严重打击。

尽管航运市场复苏之路依旧漫长,但只要世界经济贸易存在,航运业就不会消失,走到尽头的不是航运这一产业,而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所谓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张登辉认为,航运企业应该坚持在市场逆境谋变创新。世情国情在变,航运形势在变,航运企业要善于把握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的变化规律,积极谋变,以变应变,以变治变,当前要主动适应并积极谋划三个转变,即从船与船的竞争转向链与链的竞争;从单个企业竞争转向企业群的竞争;从传统经营模式竞争转向产融结合模式竞争。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下实现平稳的发展是一道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问题,需要突破旧有的经营模式,需要坚持创新,积极创新,特别是要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

张登辉指出,在航运业的新变革下,航运企业应当突破旧有的产业边界、市场边界、客户边界,拓展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

他认为,一是要加快从船与船的竞争向链与链的竞争转变。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需要适度多元化,发展互补型产业,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企业拥有的资源发挥到最大效应。如马士基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巴西淡水河谷背靠产业链优势,建造超大型散货船,对中国航运企业带来冲击;日本邮船重构与整合供应链、成功开拓汽车物流业务等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是加快从传统经营模式向产融结合模式转变。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系列创新的整合,商业模式设计紧靠单一的工具已经无法实现,因此应借助企业的融资工具,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的生命力已不再是竞争力而是融合力,大型航运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不仅可以满足集团的融资需要,将资金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对提高企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效率大有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必然面临解决规模收益递减、风险递增的问题,这就需要航运业务与金融结合,把金融视为航运业务系统的有机部分。

第7篇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已崭露头角,但总体看来,我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明显滞后于技术创新,多以跟随和模仿国外为主,企业技术创新“单打一”和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难以发挥等问题突出。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积极有效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 “倍增效应”,引导企业由传统的单纯技术创新转向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的集成创新之路,需要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

一、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日益凸显

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经济发展基本上遵从“技术创新获得利润,性价比拼占领市场”的范式推动,技术创新一直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贸易自由化不断加深,技术溢出效应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的模仿壁垒和垄断利润急剧下降,技术创新主导的企业盈利模式被打破,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互动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愈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商业模式即为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更涉及到企业组织、文化、资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是系统性创新,也是国际产业竞争的新趋势。

(一)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日益深度融合

市场需求已日益成为创新的最主要源动力,创新逐渐从强调技术导向为主向注重市场导向为主转变。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和更人性化的体验,使创新成果转化成实际的商业价值,就需要针对新技术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呈现日益融合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IT、通信技术等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逐渐摆脱在原有商业模式中充当工具的从属性角色,而成为了新的商业模式本身。

(二)“商业模式+技术”融合创新赢得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是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方式方法,而价值的载体则必须是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产品和服务。在节能环保领域,诸多公司开发出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但碍于用户对新技术新设备转换成本的压力,难以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节能服务公司一方面通过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另一方面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效益中收回投资、取得利润。

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价值的“放大器”与“倍增器”,也为技术创新模仿设置了新的“门槛”,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构筑起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强大动力。

(三)“商业模式+技术”融合创新改变竞争规则

一直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和产品性价比提高,随着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不断结合,行业的技术竞争与产品竞争模式正在被颠覆,以基于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新体验和更优服务为目标的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的竞争规则。

传统商业竞争的零和准则也不断受到挑战,无论是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还是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企业,一方的利润不再是另一方的成本。在新的盈利模式下,产业价值链上的各利益相关者可基于同一个平台最大程度地达到价值共赢。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特点

目前商业模式创新仍属于新生事物,业界还没有形成清晰路径和完整规律的共识,但总体上看,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呈现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技术创新仍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现实基础

新技术或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价格较高,为了平衡高价格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商业模式创新应运而生,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保障,为竞争者设立模仿的高门槛。

(二)信息网络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

随着I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企业选择更多更复杂的运作方式提供了平台条件,由于硬件技术的易扩散性和生产的易模仿性,任何建基于硬件的商业模式都不会长久,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商业模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流。

信息网络平台将相互独立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和用户联结起来,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使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了聚变。东软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有三千家医院客户,公司利用云的方式和互联网方式整合现有客户的医疗资源,使家庭和个人通过网络获得在线诊断等医疗服务,同时公司的B2B模式逐步转向了BBC(即B2B与B2C的结合)模式,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更高的服务价值。

(三)全产业链共赢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突出表现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更好地创造价值,好的商业模式不仅为客户创造价值,也为产品价值链各环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创造价值。因此,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建立一个包括为客户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互补企业在内的产业价值链体系,实现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价值共赢。

三、有效发挥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规律探索与总结

商业模式创新既是贯彻落实十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激烈国际产业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应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商业模式创新的重大意义与发展潜力,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积极探索和总结其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政策,通过发挥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

(二)两化融合打造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实施两化融合战略不仅加速我国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应用,也是我国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契机。要通过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服务,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同时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价值共赢体系,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三)通过激励政策加大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力度

当前,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创新形态,应提升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地位。要通过已有各项鼓励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加大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力度。例如,针对重大、关键、示范性的商业模式创新要提供适当的财税政策支持;在已有支持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当中,切块用于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适时设立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项资金(基金);商业模式创新可作为高科技企业或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重要指标,享受相应优惠政策等。

(四)完善符合商业模式创新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8篇

商业模式的范围非常广泛,它蕴含于公司中的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与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还包括对其他公司的收款政策、合作方式等一系列的规范。商业模式的含义是指公司在选择经营方式及经营对象时的商业标准与规则,简单的来说就是确定公司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赚钱。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经贸公司研究的最新视角,虽然所有的公司都要选择经营的对象和经营的方式,但是,以前的公司的都不研究商业模式,他们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公司成本以及如何的加大公司的销售额。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这才让更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了。

二、我国传统经贸公司的经营现状

1.经贸公司规模增速缓慢

虽然,目前我国经贸公司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但是扩大的速度已经明显的下降了,市场前景堪忧,以我国经销大宗物资的经贸公司来说,以前,我国非常重视发展重工业,经销石油、钢材的公司不断崛起,而且产品供不应求,然而现阶段,重工业市场基本饱和,经营这些大宗物资的商贸企业就面临着商业转型,只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经贸公司的稳定发展。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我国商贸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传统模式的弊端正在逐渐显现,经贸公司必须要不断研究新的符合时展的商业模式。

2.经贸公司的销售地点相对集中,分布范围不广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二线城市的经贸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重要的大城市对于经贸公司经销的商品已经逐渐的饱和了,经贸公司想要扩大公司的销售量非常困难,而现阶段公司在大城市的生存成本却在不断的上涨,这给经贸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销售压力。然而,在我国的一些三线、四线城市中,对经贸公司产品的需求却在逐渐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城市的生存成本比较低,经贸公司在这样的地方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经贸公司销售地点的过于集中以及对于大城市的过分重视,在某种角度上看,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经贸公司想要提高产品销售额,要加快对于我国三线、四线城市销售渠道的开拓,扩大公司产品销售的广度。

3.经贸公司的运营风险不断加大

传统的经贸公司都是资金密集型公司,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来保证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转,一些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采用赊销的财务政策,为了得到更好的产品资源,有些时候对于供应商提供预付款,这使得经贸公司的资金全部外流,资金回收速度缓慢,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资金成本,还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运营风险,不利于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经贸公司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的适应策略

1.开发网络贸易的渠道

经贸公司是经济流通环节中的中转站,不能对贸易行业的发展产生主要的影响,但如果经贸公司能够和经济流通的终端环节联系起来,那么经贸公司将对我国的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就为这一设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经贸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开发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贸易渠道,根据消费者的反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这不但节省了中间中转环节的费用,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经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降低了产品价格,让广大的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经贸公司应该从两方面拓展网络渠道:首先,经贸公司可以在网络上设立销售网点,然后再以连锁经营的形式不断的拓展经贸公司的交易渠道。连锁经营不但能够扩大销售规模,还能不断降低经贸公司的交易成本,它是经贸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次,经贸公司还要建立与销售体系对应的配送体系,完善的配送体系对于销售体系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销售做的好,配送也必须跟上,让消费者在感叹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惊叹于送货的速度。良好的配送体系,让消费者为产品加分不少,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2.加强经贸公司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增强公司应变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经贸公司要高度重视自身发展与时展的脚步是否同步,公司内部要不断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公司的应变能力,为互联网时代下剧烈的商业竞争做好准备。经贸公司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现在社会不是降低产品成本,加大产品销售额就可以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时代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市场商业信息实现了共享,本公司能找到价格低廉产品供货渠道,其他的公司同样也可以找到,然而一旦经贸公司的产品比别人的产品售价贵,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售价低廉的产品。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经贸公司想要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研究既符合时展,又和公司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经贸公司就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研究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经贸公司还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职业素质,增强公司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公司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3.发展经贸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

电子商务对我国的经贸公司来说是一次重大的革命,经贸公司依靠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市场与银行,方便消费者购买商品,同时,还能扩大经贸公司的销售半径,以前的经贸公司要在城市中设立很多的销售网点,而且很多时候会忽略小城市的消费能力,造成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小城市产品供需紧张,现在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销售商品,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都是公司的客户,都可以购买公司的商品,享受公司的服务,这是经贸公司发展的全新方向。我国的经贸公司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把公司产品分类展示在网络平台上,对商品进行详细的介绍,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品。第二、经贸公司可以依托电子商务形成产品批发市场,只要进货数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享受批发价格,方便大宗商品的交易。第三、经贸公司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要实行网上销售与网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上的宣传,带动商品的知名度,加大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从而提高公司产品的销售额。

第9篇

>> OTT模式:网络文化创新的新途径 浅析广电DVB+OTT模式下的精细化运营 网络文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OTT模式:广电野心膨胀 网络文化视野下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校园网络文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OTT盒子的“中国梦” 来势汹汹的OTT 网络文化建设的上海模式 试析网络环境下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创新途径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 OTT业务的传播学解读 电信企业应对OTT竞争的“良方” OTT企业博弈的均衡解分析 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模式的创新途径问题 关于我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探究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国内外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综述 论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②黄远清 《2 012年美国OTT市场浅析》,载《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2年第23期,第23页。

③徐玉 《国外移动运营商三大策略应对OTT 业务的挑战》,载《世界电信》2012年第3期,第17页。

④赵子忠 《OTT与移动互联网》,载《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第7期,第148页。

⑤杨然 《“过顶传球”带来的困惑》,载《人民邮电》2012年1月10日,第5版。

⑥王峰 《OTT业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行业监管的影响》,载《有线电视技术》2012年第11期,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