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45:51
导语:在云计算技术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首届三亚国际诗歌节新闻会举行
“2014首届三亚国际诗歌节”将于10月13日~16日在海南三亚市隆重举办,本次国际诗歌节是以“诗意三亚,浪漫天涯”为主题,组委会拟邀请铁凝、谢冕、舒婷,以及美国、俄罗斯、瑞典等国内外著名诗人100余人参加。
2014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召开
为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在高速发展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由新华网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办,钱先生(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协办,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峰会于9月19日在北京举办。全体参会的互联网企业代表宣读了2014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北京宣言,承诺履行社会责任,保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追求阳光利润,诚实守信,促进互联网金融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众多企业家还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享,钱先生总裁张岩先生就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富管理创新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小K2代智能插座预售520万
控客推出的小K2代智能插座在点名时间的预订金额达到520万,创下了国内智能硬件领域的纪录。小K2代开创了模块化的产品模式,通过插座加插件的模式,提供灵活、低成本的智能家居实现方案。不仅提供电量管理、远程遥控、专业定时等智能插座的基本功能,并且设计了2个USB口实现功能扩展。各类不同功能传感器的作为独立的插件,可以像U盘一样,灵活地与插座搭配使用,实现丰富的智能家居应用场景。控客目前推出的插件有红外遥控、射频控制、温湿度光敏感应、人体感应4款插件,小K2代智能插座的售价为99元,插件售价29元,将于10月中旬正式发货。
TiinLab耳一号品牌暨新品会举行
台湾电声品牌TinLab耳一号举办声势浩大的品牌暨新品会。想作为TinLab耳一号的重要合作伙伴,联想集团副总裁、MBG中国手机业务总经理张晖出席了会。会现场,TinLab耳一号不仅带来了备受好评的全线耳机产品,并且最新推出了应用专利科技的TFATSDTSpeaker蓝牙音箱3S。
街头・花园――李占洋个展启动
由艺术评论家高名潞策划的李占洋个展,于9月20日在北京“在3画廊”开展,展览为期一个月,共展出李占洋作品76件。“在3画廊”(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南皋路129号北京市塑料三厂文化园)为其提供了5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本次展览持续到10月19日。
Avaya在中国启动iConnect渠道计划
9月16日,Avaya在北京宣布中国正式启动面向商业市场的AvayaiConnect计划。作为全球渠道合作伙伴计划AvayaConnect的一部分,iConnect将增强对合作伙伴在商业市场的支持,加速合作伙伴的培训、认证和销售流程,以更加高效地服务中国用户。
施耐德电气与数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23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与国内领先的基础云平台、SaaS、PaaS服务商上海数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正式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智慧建筑、能效管理、智慧集成等方面进行合作,联手打造结合云管理平台与先进解决方案的智慧城市。
英特尔酷睿M低功耗处理器
9月24日,英特尔正式酷睿M处理器。集低功耗与高性能于一身的酷睿M处理器主要被用于2合1设备、超极本与高性能平板电脑之上。英特尔提出了“移动相对论”(M=E/C2),清晰全面地分析了酷睿M的产品特性和优势。
迪普科技助力武汉实现“一卡通”
近日,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为湖北省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提供DPX8000系列深度业务网关产品,并凭借一体化、高性能、虚拟化、高可靠性的特点,完美地解决了AFC系统对设备大会话数、低延时的要求,使武汉政府发行的“武汉通”真正实现“一卡通”。
1.看图列算式。
=(个)
=(个)
2.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个)
或=(个)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个)
或=(个)
4.口算下列各题。
3×4+5=
5×3-4=
2×4+2=
3×3+5=
4×4+4=
2×5-3=
3×2+3=
4×3-5=
5.一共有多少人?
=(人)
或=(人)
6.一共有多少钱?
=(角)
或=(角)
7.有5只小白兔已采了16个蘑菇,要使每只小白兔分到5个蘑菇,还要再采几个蘑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1.3×3=9 3×3+2=11(或3×4-1=11)
2.4×3+3=15 4×4-1=15
3.2×4+3=11 3×4-1=11
4.17 11 10 14 20 7 9 7
5.5×4+4=24 5×5-1=24
与户外的冷风形成对比的是国家会议中心里一派热闹非凡――Tech•Ed 2010微软技术大会正在这里举行。超过5000名技术开发人员汇集于此,观看微软展示的“云+端”战略和最新解决方案,并在接下来的3天中,亲身体验数百场专为开发者和IT专业人士量身设计的技术课程。
“IT产业变革正在改变软件交付和消费的模式,而云计算是当今IT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机会。”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表示,微软作为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已有15年经验,并且每年有90亿美元研发费用投入云计算,“我们现在可以全方位覆盖,包括政府、大企业、中小企业,也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所以微软将把创新的云计算技术分享给中国用户与合作伙伴。”
云生态齐备
“我们今天有一个口号,叫做‘启动云的力量’。”梁念坚在致辞时强调。据了解,继今年上半年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提出“We are all in(无所不含)”之后,微软在11月提出了“Cloud Power(云的力量)”。而这一次,是微软首次在中国提出“启动云的力量”的口号。
“这意味着,微软云计算已经从概念向构建生态系统过渡,进入到实质性的‘云落地’阶段。”有业内人士指出。
“从操作系统到客户端应用,再从开发工具到虚拟化解决方案,微软是惟一一家有条件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或是政府云、企业云等的厂商。” 微软大中华区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作为主要的演讲人,全面阐述了微软“云+端”的战略,并展示了微软为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而打造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憧憬和展望。
在平台方面,微软两年多以前就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不同于过去的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Azure更关注应用拓展和业务拓展层面,为广大的应用在线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应用和管理的便捷性是平台最大的优势。”谢恩伟介绍说,利用最新的Visual Studio 2010,在Windows Azure上开发,非常便利。
在服务器产品上,微软推出了一系列建立在服务器平台上的解决方案,如动态数据中心、微软与惠普合作推出的hyper―V Clou解决方案等。据谢恩伟透露:“从全球市场拓展率来看,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微软最近两年在虚拟化方面已经有超过12%的增长,这大大超过我们的认知。”
而在客户端上,据梁念坚介绍,微软去年度推出的Windows 7已经在全球销售了2.4亿份,而IDC报告还指出,未来6个月内,全球企业级用户中有88%确定将移到Windows 7。今年微软又在全球了IE 9 Beta版,也是微软“史上增长最快的浏览器”。
此外,梁念坚还重点演示了微软全新的Windows Phone 7在手机视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并强调Windows Phone 7与Visual Studio 2010、Windows Azure的无缝结合,以及微软众多的开发者,都将是微软的优势所在。
不过,目前在国内市场,Windows Mobile的市场份额仍继续下滑,尽管Windows Phone 7已经在北美等地上市,但在采访中,梁念坚并未透露Windows Phone 7进入中国具体的时间表。“Market Place的应用数量、开发者利益等,都是Windows Phone 7进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作为云计算首选接入的移动客户端领域,微软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分析人士指出。
加速云落地
不同于过往以“云计算”为主题的会议,微软大量云计算的合作伙伴也在今年的Tech•Ed上集中亮相。“现在我们公司已经有60万家合作伙伴,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跟我们一起发展云计算,我们也积极和合作伙伴一起发展,这是对所有合作伙伴的承诺。”梁念坚表示。
据用友旗下全资子公司畅捷通副总经理杨宇春介绍,畅捷通基于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制定了一套系统化方案,公司将分步骤、分阶段地把旗舰产品T3迁移到Azure平台。“畅捷通的主要目标客户群是从业人员300人以下,年营收1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杨宇春说,“我们希望进入东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但缺乏海外数据中心运营经验,而Azure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有数据中心,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
杨宇春表示,基于云计算的T3产品将率先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上市,未来畅捷通将建立一个跨越在线和桌面两个平台的“云+端”的软件与服务架构。
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公司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王昊也告诉记者,Esri的ArcGIS工具已经可以将空间数据存储并在Azure云平台上,开发人员可以使用ArcGIS的移动 SDK,在Visual Studio 2010上开发移动端的应用,也可使用Windows Phone 7,随时随地访问云平台上的空间信息,并实现这些信息的高级分析与展示。“除此之外,Esri也已经进驻了Windows Azure的Marketplace,为全球用户提供空间信息的云访问。”
关键词:云桌面;创新模式;互动网络;虚拟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0-0073-03
0 引 言
随着4G物联网技术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及发展,云桌面虚拟化计算技术已经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高职学生可以从云中按需获得服务,而云桌面虚拟化数据中心是在云桌面虚拟化计算环境下由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和软件组成的松耦合资源共享架构。同时,利用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工作,使高职院校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高职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从网络虚拟技术方面约束高职学生的思想服务意识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1 基于单一化传统网络虚拟技术教育的工作模式
高职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课程学习对其个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根据单一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各个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计划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央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虚拟技术理论课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导,要求创建先进性的学习课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1.1 单一化思想体制合理性与教学标准的瓶颈
随着各高职院校培养各类单一化专业人才的宗旨,制定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指标体系,以满足高职学生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育体制方面,高职院校对思想专业的重视程度不足,所执行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在当前,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专业生与非专业生两大主体,两类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效率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与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相差较大。从成绩考核来看,专业生网络虚拟技术课程学习质量高于非专业生,但其自身学习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意识薄弱,理论实践缺乏等;而非专业生更是对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失去兴趣,没有意识到课程的潜在价值。
1.2 单一化思想传授方法的局限性
教学教育方法是决定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技术因素,教师选择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集中于旧式教学方案,教师依旧是课堂中的主导者,消耗大量课堂时间去灌输网络虚拟技术知识给学生。教学方法应用不当,阻碍了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也限制教育科技的创新改革及全面推广应用实践。
2 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的决策研究
云桌面虚拟化技术是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因素,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引入高科技教学模式,而4G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教育科技改革的重点与热点课题,将其应用于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有助于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使高职学生掌握更多的网络虚拟技术学科知识。同时,利用基于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下的创新教育模式,注重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的配置;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课题。
2.1 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
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是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运行关键技术因素,主要由主机、CPU、地址总接线等组成。基于课程教育云桌面网络虚拟技术改进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需增加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定期购买一批高性能的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设备,为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教学模式提供相配套的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资源系统。高职院校开始建立4G物联网教学中心或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4G物联网多媒体关键技术教学室,这些都能在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上满足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的需求。
2.2 软件功能服务设施应用平台
云桌面虚拟化应用平台软件设计是系统内部的程序及文档以及安装于4G物联网中的应用智能软件。配备相关的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系统之后,同时利用高职院校设计课程教育的软件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虚拟化操控平台。高职院校4G物联网云桌面虚拟化平台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专业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提供优越的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操控平台,促进多元化的改善网络虚拟技术教育质量。
2.3 云桌面虚拟化应用能力平台服务
高职学生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应用能力运行视角下基于基础物理资源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抽象,它提供云桌面虚拟学生应用程序的运行管理平台,同时基于应用能力运行层以平台软件为中心提供了高职学生中的各科教学教育与部署、运行相关的资源交流平台。
3 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视角的创新决策
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下基于多媒体技术中的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的典型模式,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视角下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应充分利用好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下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优势,为师生创造互动网络教学模式平台。
3.1 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的创新教学模式
基于单一化传统网络虚拟技术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方法的滞后性,教师应充分利用云桌面虚拟化多媒体关键技术平台开展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同时利用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下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综合处理云计算控制符号、云桌面虚拟化语言、云桌面虚拟化文字、云端声音、云端图形与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综合因素与网络虚拟技术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再通过云桌面网络虚拟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为学生提供虚拟云交流学习资源管理平台。
3.2 基于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4G物联网创新系统设施
基于未来网络虚拟技术教学采用新型云桌面多媒体管理系统,推动了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云桌面网络虚拟远程教学模式的优先使用,教师和学生借助4G物联网便可展开网络虚拟技术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究活动。利用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的虚拟化特点,设计远程教育系统服务于网络虚拟技术教学,方便了师生在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学习平台上的交流互动。高职院校可以创建免管理多媒体教室控制系统,这是一套云开放型、云智能型、云科学型多媒体教室建设方案。
3.3 网络虚拟创新互动模式研究
3.3.1 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学互动创新
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的4G物联网多媒体关键技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院校网络虚拟技术政治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化改进,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师生创造了有利的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平台。同时,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下的网络虚拟技术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适应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传播的特点和新时期公众的心理状态,使高职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
3.3.2 云桌面虚拟化实时交流
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者来说,在线交流可以实时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线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设置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的匿名性,使得高职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上可以设置专题和讨论区,由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工作者确定话题,引导讨论,同时对于一些出现的负面言论要及时关注,及时消除并作出正面解说,并且要设专职教师、学生骨干进行重点资源管理。
4 结 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视角下单一化传统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模式制约了高职院校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利用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信息科技应用的表现形式,将其用于高职院校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创新改革,不仅是高职院校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工作在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下对高职学生进行广泛有效的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也是拓展网络虚拟技术工作空间、全面推进以云桌面虚拟化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郑小发.软件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 WU L 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cloud desktop virtual perspective effect of [J]. Laboratory Scienc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2007.
[3] 崔素英. 多元化虚拟网技术在S1240交换机中的实现[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5): 59-62.
M-learning是mobile learning的简称,即移动学习,它是教育技术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指学习者在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必须基于目前较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网、各种多媒体技术的环境,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双向交流的平台,把学习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
移动学习实际上在远程学习(D-learning)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基础上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利用移动计算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使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快速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只需要手持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就能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内容,自由发表见解。M-learning的真正魅力在于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独具个性特征的学习内容和服务支持,既支持个人学习也支持协作学习,既支持正式学习也支持非正式学习。因此移动学习是未来学习模式的重点研究方向。
图1 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
二、移动学习中的相关应用条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学习,不单单指硬件平台或网路架构上的移动化,还包括终端应用和社交平台等多种不同的入口,如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微博、博客、虚拟学习社区、云存储等异步通信工具。这些硬件和软件上的应用技术组合成为师生或学生之间在课内外对知识进行延伸和延续的社会网络工具。
1.云计算为移动学习提供基础支持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云计算”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多种层次的基础支持。云计算按照提供服务的层次划分,主要有三大基本体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以及软件即服务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的可扩展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方式。云服务供应商提供包括存储和计算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更好地为使用机构提供内容整合。应用机构只需要关注内容的组织与即可。而普通用户只要通过一个能够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包括传统的PC或移动终端设备访问云端的服务,便能获得和使用其提供的相关资源。因此,云计算从数据容量与计算能力都远远超越了个人计算机的时代,而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形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内容设计不再停留在课堂的展现上,而是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各级服务平台,把课程知识与课程资源延伸到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上,为移动学习提供海量的数据资源存储服务和教学的互动平台服务。
2.移动学习与社交网络的结合
社交网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一种特色鲜明的应用,其将个人用户的自媒体结合到网络社区的人脉网格中,一方面使得个人用户的资讯以更高速的途径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个人也可以通过间接的人脉网格获取比传统网络更多更实时的资讯。而且资讯的接收双方还能有效互动。社交网络的众多特点,如信息丰富、实时高效、互动交流、分类区域等,都与智能学习的目标有着许多共性。在移动互联的多样性终端的条件下,若有效地通过社交网络实现智能学习,或者构建一个以智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社交网络群,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智能学习与社交网络之间,从桥梁互通到共生共荣,既提高智能学习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应用或平台方向。
社交网络可以延长学习活动的持续时间,扩充参与教与学的相关人员,丰富学习内容的展现形式,增强参与人员的互动。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后提供微话题等移动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相册等所提供的平台服务进行智能的社区学习。在这些虚拟社区中,具有相同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师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自由发挥以及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从也可根据这些交互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等。因此移动学习与社交网络结合的学习方式对师生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三、不同形式的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因具有随时随地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共存等特点,因此根据学习情境、学习组织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学习模式。
1.基于问题情境的学习模式
基于问题情境的学习,学习者通常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或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引发大家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的针对性较强,是针对某些问题与任务而进行的学习;而一般学习者都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具体的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目标。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实时查询学习的便利。此外大型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统一的问答平台和知识库,使得零碎的学习经验能够不断地积累并有效地组织管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搜索的便捷。
2.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对某一知识共同学习的一种策略。这种类型主要是个人自主学习与多人协作交流学习相互结合的体现。在群体协作和研讨学习的基础上,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对话、商讨、争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论证,以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通过多人共同在互联网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协作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参与他人评价,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习者的辩证思维能力。此外,还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
3.移动非正式学习模式
在移动学习中,非正式学习主要指在工作、生活、休闲、社交等非正式学习场合中,由用户根据个人喜好利用终端设备从互联网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搜寻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因此,非正式学习强调的是个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者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数字化媒体学习资源,如在线或离线的数字化课程、网络社交知识论坛等。
四、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移动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因此移动学习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学习者遇到或发现真实的问题,有具体的情境设置引发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再将这些疑问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解惑。这一解惑的过程实际就上是学习者在社交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协作,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中获得解决的方案。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总会遇到学生不想回应的尴尬情况。教师可以根据移动学习这一特点和学生不善于口头表达的情况,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便利,把移动学习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中,把学习的内容设计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把使用移动设备作为辅助解决问题的途径,借助移动互联网快速解决问题并相互讨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能明确学习动机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可以将上文所提到的三种移动学习模式相结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预习阶段,教师提前把学习资源放在云存储中,利用智能信息服务(如新闻通知功能提前)学习内容的重点或要点,并设置一定存在疑惑的学习情境,在上课前收集学生预习的情况与反馈。
其次,在课内以互动游戏或互动问答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对学生的移动学习及时进行指导与反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更能促进多方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学习,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还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和不断的自我检查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延伸知识,形成新的学习过程。
最后,通过微话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延伸内容,并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从而得到同伴的支持或教师的鼓励。还可以在课外课程学习资源,如教师录制的课程视频、音频文件,让学生通过终端设备重复学习。具体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及技术支持”见表1。
表1 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及技术支持
五、结束语
移动学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其融合了云计算技术、终端应用的技术、社交应用的特点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未来将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新型学习方式,为人们带来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了解掌握移动学习的特点与技术背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崭新、高效、有吸引力与持久性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赵萌.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 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67-70.
[3] 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4] 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0(3):1-7.
[5] 丁振华,裘伟廷.基于方法的移动学习模式[J].怀化学院学报2010(9):135-137.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理念 文秘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4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商业交易及企业的来往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的大量应用,继而也使得文秘的工作职能发生着变化,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文秘人才是职业学校的最终目标。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职校文秘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是职业重点的研究工作。
1 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知识传播、教师与学生教学的主要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板书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至今仍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略显单一、落后,在立足课本的同时,开展多方位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要求受教,文秘专业并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单纯的理论学科,而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与实际的运用情况相结合,更无法将已学知识用于实践中,严重的后果会导致学习与生活的脱节,比如选择适合职校文秘专业的教学实际案例,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知识的记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际生活中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文秘专业的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职校文秘专业定位要准确
职校文秘专业是要培养知识水平及理论层次高的专业文秘人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的激烈竞争,文秘培养目标也从政务文秘为主转为中高层企业文秘为主,这就要求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扎实的基础理论并精通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职校文秘专业的定位问题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2.2 教材及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由于受到传统的文秘专业教学理念影响,文秘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仍是偏向于政府办公处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秘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已是以企业为主,企业对文秘的要求按规模也不相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教学方法的不变,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的效果也可想而知,过于抽象的理论阐述很难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于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所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职校的文秘专业课中的开展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3 专业文化及师资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职校对学生的管理仍保持在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角色培养,企业需要的是责任心强的员工,而不是普通的中学生,职业角色意识的缺乏是现今职校文秘中普遍缺乏的意识。再者,由于文秘专业对教学硬件设施的要求不高,导致了开办文秘专业的随意性,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文秘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应适当的提高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开展文秘专业的教学。
3 更新优化教学理念
多数的职校为了经济利益,顺应市场需要开设了文秘专业,但是缺乏对市场需要的文秘人员的了解,导致了文秘专业没有特色教育,理论课比重过大,无法突出职校的文秘专业特点,要多开设实践教学课时,尤其是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增加市场需求、人才需要的实践课程,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是技术信息的时代,文秘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能只停留在文字及简单的数据处理上,设备的操作处理及信息的管理能力也要提高,不能使课堂流于形式,要增加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践操作,只有落实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水平,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实际社会需要的文秘工作人员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改革文秘专业课程的方法及相应内容,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文秘专业就业后必然要接触先进的信息设备和广泛的信息处理业务,文秘专业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能力:
第一,获取信息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手机微信、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自己有用的、有必要的信息。
第二,分析信息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自己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加工信息能力。将从各个不同渠道获取来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比较,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组织、整理、存储,并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第四,创新信息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各种信息的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性的新信息。
第五,利用信息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其他手段,分析处理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正确判断,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第六,交流信息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及各种通信设备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5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作为教学工具,每科教师都应该及时掌握并加以运用。学生在办公自动化专业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系统的技术学习,之后的信息技术就完全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首先我们要清楚,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同样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各个学科及各种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任务中进行学习。既巩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不同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和消化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能力。例如,Microsoft Word来完成公共应用文的写作,用qq群班级的各种活动计划、要求等等,用美图秀秀就可以完成一份海报。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生成通讯录等等,因为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知识要比课本中的知识丰富和精彩得多,学生们喜欢贴近生活,其效果可以说事半功倍。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新型的、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6 结语
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目标。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文化素质高且操作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面对着社会考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职校文秘专业课的内容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春芳.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职校文秘专业课的教学[J].大众科技,2012,(5).
[2]李赫,陈晓慧.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
[3]肖拂云.职校英语教学的优化与多媒体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4]周艺菁.高职文秘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
近年来,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这些新兴技术将给教育带来持续和深远的影响。创新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新兴技术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其对于课堂的影响已初见端倪,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开始扭转以教师为中心的低效教学形式,并成为有望打破课堂单一教学形态的利器。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更易被新一代学生所接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丰富课堂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良好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有力地促进教育的革新和发展。
通过对全球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活动的分析,“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总结提炼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内容如下。
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学习伙伴
智能机器人具有革新的技术,高水平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其在学习中可同时具备益智学习工具、情境建设者、学习伙伴三个不同角色。智能机器人作为益智学习工具逐渐成为“做中学”学习模式的主题和项目,并在世界各国都有极大发展。
日本是机器人教育大国,其近期开发的一款以机器人和投影设备为主的R-learning系统,主要用于协作儿童在故事场景中的设计和渲染,学生通过在绘制的故事场景中操控机器人来完成预设角色的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3D打印将颠覆学生实践范式
3D打印是一种利用三维数字形式对空间构造的物理或虚拟实体对象进行快速成型的技术。3D打印对于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价值体现在能够将特定物理及虚拟事物更加真实地加以呈现,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体验。3D打印机可以将抽象的空间构思转变为真实的、立体的彩色模型,某些难以理解的空间概念和构造因被引入到“现实”世界中而变得更加具体、直观。3D打印技术为学习者开辟了崭新的学习空间,学习者通过设计、制作、展示等多种角色进入到该学习空间中,亲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和提高。
目前,一些国家和组织已经开始探索3D打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英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试验项目(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该项目以21个学校为试验点,将3D打印技术系统地应用于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设计等课程中,探索3D 打印的教学应用,推动教学创新。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使用3D 打印的历史古迹和文物模型,模拟还原部分历史事件、人物或场景,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像在博物馆里一样,“触摸”到真实的历史。
创客运动夯实技术课程“做中学”教学模式
开源硬件与创客运动是近年来风行全球的一个科技文化现象,被认为是制造业创新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手,前面提及的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迅速普及就是其直接产物。教育应用是许多创客空间、创客团队和开源硬件开发者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开源硬件显著降低了高级硬件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复杂程度,使没有或有极少技术背景的普通师生也能轻松从事作品原型创作或产品开发,为所有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水平的创新活动提供前所未有的前景。以Arduino为代表的开源硬件已在学校的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树莓派(Raspberry Pi)是继Arduino后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的另一种开源硬件,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其用于教学,实施课堂“做中学”教学模式。
从2012年起,树莓派基金会协同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计算机协会(BCS)等机构,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研讨会等形式,为中小学培训了数千名熟悉树莓派的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树莓派深度支持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12月,IBM非洲研究院实施的“推动改善非洲教育质量项目”,将树莓派、传感器和编程实践(使用Python和Scratch)整合到现有中学地理教材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边做边学,以此评估技术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
为推动创客运动及开源硬件与教学深度融合,很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司不遗余力地在大学甚至中学免费提供开源硬件,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比如Intel公司于2013年推出了Galileo开发板,并在全球遴选1000所学校免费提供。
体感技术将带给“数字土著”学习新体验
体感技术与自然语言交互是继键盘+鼠标、多点触控之后获得广泛应用的第三大类操作方式,体感技术使人们无需借助复杂的控制设备,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互动,并根据人的动作来完成各种指令,就像为计算机配备了一双精准有效的“眼睛”。体感技术不但是一种创新的操控方式,还拥有强大的数据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预期,未来的体感交互将体现为可穿戴设备的形式,成为“数字土著”一代身上的必备学习品,为用户带来更刺激、更具现场感的愉悦学习体验。
微软公司开发的Kinect是一种典型的体感技术,在Xbox系列游戏机上作为首选控制工具,被认为是当前用户体验最佳的交互工具。在教育领域中,Kinect体感技术可以通过特定的软件连接至投影仪,从而可以将计算机上的任何操作界面信息投影至屏幕上,以达到支持手势及触控等操作。德国的一所大学使用这种设备,将网站直接投影至墙面上,学生可以像在iPad上一样使用手势进行操作、浏览。随着人们对体感技术优势日益深入的了解,其在教育领域一些特定方面的应用(如体育锻炼、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教育游戏“登堂入室”开始进入课堂教学
教育游戏是一种含有教育目标的游戏,它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情境,通过引导、训练、模拟等形式来强化学习效果。教育游戏通过创设融入教育目标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以探究和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戏任务,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特定学科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美国科学家联盟推行的“学科学计划”服务中,有一款辅助学习生物学的“免疫攻击”3D立体游戏。“免疫攻击”将娱乐性与教育性较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游戏中的竞争与趣味性减少了学习生物学过程中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该游戏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为全美14所高中所采用,大约1000名教师使用此游戏进行教学活动。
教育游戏除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际应用外,也将成为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众多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和大型企业都致力于教育游戏的研究与设计。
虚拟世界中正在隐现“真实课堂”
Second Life(中文译作“第二人生”)是由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建立的互联网上的三维虚拟世界,测试版于2003年5月。其最大特点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平台和工具,让人们在这里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户通过注册成为Second Life的居民,居民可以定制自己的虚拟化身(性别、相貌、身高、肤色等),虚拟化身可以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进行漫游、交流、购物、学习等活动。根据Linden Lab公布的历史成就统计,截至2013年,Second Life已经拥有3600万注册用户,累计在线时间相当于21.7266万年。平均每月有超过40万新用户加入,而月均活跃用户数量则有100万。
目前,商业、新闻、影视、医药卫生、航天、军事、建筑设计、旅游、娱乐和教育等行业都纷纷加入到这一虚拟世界的浪潮中。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利用Second Life为学习者创建社会交往与情境相关的、高度仿真的虚拟生活空间,使学习者在进行语言交流时能感受到极强的临场感。以Second Life设计思想为原型开发的教育专用工具,如Virtual Campus等,则提供了模拟校园中各种学习场所和活动空间的工具。
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课堂
由于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依托教学点开展教学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非洲、南美和亚洲的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教学点(也称为“不完全小学”)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小学教育的场所。由于师资力量十分匮乏,教学点通常只招收部分年级的学生,也难以开齐所在国家的规定课程。教学点的教师通常一个人负责一个年级或整所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
为应对这一挑战,世界各国均尝试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点,除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接收和网络传输这三种常见的资源共享方式外,利用“移动卫星车”构建信息化课堂成为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平台的一种新方式,从而形成了新的课堂形态。巴基斯坦是儿童失学率和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偏远地区教育十分落后。2012年7月,受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巴基斯坦教育部发起了“移动卫星车”项目。该项目旨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云计算环境延展了课堂教学边界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专门计算资源中心和服务模式,用户可按自己所需获得所必要的计算服务,并可根据业务的发展持续扩展这种服务。云计算独有的在线协作、文件存储、虚拟化、灵活访问和低廉的使用维护成本等特点尤其适合教育应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寻求诸如智慧校园和其他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时,都将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视为首选。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利用云计算改造现有信息化架构已成常态,许多学校都利用基本云计算和服务将原有的电子邮件基础设施迁移成基于Gmail和Google Doc的教学管理和办公平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教育部与微软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2013~2018年),利用Office 365建立一个覆盖全州所有教育机构的云学习共享和协作平台,将学习的“课堂”延展至学生生活的几乎每个角落。
社会性虚拟社区支撑大规模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Facebook、Twitter、MySpace、Flickr和YouTube等社会性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BBS等传统在线社区已经逐步被大型社会性虚拟社区所取代。
美国的一个官方调研发现,56%的年轻人利用社会网络站点、MySpace、Workspace及Facebook等社会性虚拟社区开展创作活动。这些大型社会性虚拟社区将世界各地的人群通过网络组织到一起,因此,非常有益于开展大规模的跨国、跨地区的合作交流。大型社会性虚拟社区不仅实现了用户从接受信息向创造信息的转变,而且其良好的交互性及丰富的参与性,促进了社会性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新媒体联盟将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专家聚集在Wiki space平台上,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地平线项目研究。同样,这些大型社会性虚拟社区也为世界各地的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平台。Google+是 Google 公司推出的社交网站与身份服务,社交圈是 Google+ 最重要的一个功能,社交圈的另一功能为调整信息流的各个社交圈信息的多少。
学习分析技术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变革
对于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的成功举办,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演规模之大、反响之强烈,超出了想象,是时代的回应。诚然,我们再次站在了时展的起点之上,顺应了时展的潮流。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人们的不仅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已经无法离开自己编制的这张无形的大网。然而,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障碍,争论从未停止。原因很简单,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一切不能推倒重来。人、技术、教育实现无缝衔接,通达理想的教育王国,这是人们的教育理想。当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期而遇,被我们寄予厚望的信息技术迈过校园的藩篱,走进课堂,最终将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回眸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我们意图秉持“人 · 技术 · 教育” 和谐统一的思想,探索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与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真正的教育自由。
区域探索
来自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集中展示了研究成果、最佳实践和发展前景。特别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在优秀案例展区集中亮相,让参观者清晰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有效地改变中小学的教与学方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同时,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应用成果展区内,科研、出版等机构将展示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富有创意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产品和服务,充分显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深度。在此,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区域,就展演的重点内容和典型应用进行观察分析。
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模式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
展演内容:
北京展厅分为展示区和体验区两大部分。
展示区通过文字、图片、专题片、课程网站、平台等多种形式,展示北京市名师同步课程建设工程、北京教育信息网、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教育资源平台、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应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等内容。
体验区分为四个部分:北京数字学校体验区、中小学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体验区、北京基础教育“云”环境体验区和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体验区,参观者可以通过听讲解和互动的形式了解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
典型应用: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
北京数字学校是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构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其建设纳入“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规划。
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北京教育信息网和歌华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面向多种终端,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同步点播和直播服务;开展虚拟课堂、网上家长学校、社会大课堂、网上学校联盟等项目,整合现有优质资源,全方位开发。
记者观察:北京展区注重厚重的文化氛围营造和“北京精神”的传承。在“践行‘北京精神’,开创首都教育信息化新局面”主题下,文化与科技交融,让参观者尽情体验首都教育的风采。为了加快实现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北京市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准确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人眼前一亮;推进基础教育高品位、高质量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实现了多层次、多样化和均衡持续的发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上海:走在信息技术发展前沿
展演内容:
省级优秀教学应用成果:教育信息化与教育高位均衡——上海市400所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上海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规划与重点工程等。
区域优秀教学应用成果:虹口区电子书包的区域试验与推进、长宁区无边界学习项目的推进等。
学校优秀成果:上海中学数字校园教育工程与应用实例、风华中学DIS物理虚拟实验室、上海市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上海大学附中研究型课程学习学生案例群等。
典型应用:“云手表”——实现学生体质信息监控
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海市教委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以确保中小学生开展“三课、两操、两活动”的时间。对此,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建立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小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锻炼管理系统,利用“云手表”即时跟踪反馈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实时效果。
“云手表”是检测学生锻炼效果的工具,它可以全方位测试和记录学生的各项运动指标,以15秒/次的频率采集学生的实时心率,利用3D传感芯片计步,并计算出所消耗的卡路里指标,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至体育锻炼系统。由系统提供学生运动数据统计、运动数据分析、运动处方建议、运动足迹、运动定位、师生互动等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全新的运动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小养成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
“云手表”还能长期记录学生的个体化体质资料,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云手表”本身外部测量组件可采集学生当天体温,并由蓝牙模块传输至体育锻炼管理系统,如遇体温异常,该学生的信息会及时统计至保健教师的终端屏幕上。
记者观察:上海或许得益于世博会的展演经验,展厅设计水准高,注重科技的表现力,注重创新思想和理念的传达,注重实例展示。展示的实例深入浅出,有很高的思想性、实践性、创新性。其中,“云手表”的应用案例引起了参观者的广泛兴趣,为我们展示了技术、人、教育的和谐关系,可谓是无缝衔接。
深圳:“云时代”教育的领跑者
展演内容:
深圳展厅分为总览区、学习体验区、创意展区三大区域,通过回顾发展历程、演示优秀案例、展现创意成果、提供创新体验,全面展示学校学生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其中,总览区总结以往优秀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回顾深圳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深圳市各行政区信息化教学应用亮点及“深圳教育云”创新应用服务成果;学习体验区以多个典型应用为案例,师生现场开展“电子书探究式体验”、“移动学习”、“机器人探索”等主题体验;创意展示区汇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品牌活动的历年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现信息技术创新活动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的成果。
典型应用:构建“智慧教育城市”网络教育平台
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物联网和海量存储技术,为全市师生和市民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包括网络公共图书馆、虚拟科学馆、科技创新实验室、特区讲坛等虚拟场馆,让每位公民享有体验数字化学习、发展智慧的机会,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与创造,为构建未来信息化终身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观察:深圳展区设计动感、现代,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谓焦点不断。在这里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深圳教育的活力、速度与魅力。深圳展厅以“云时代”的教育领跑者为主题,通过新颖简约的表现方式,将“云”理念、“网”元素贯穿始终,直观生动地展示深圳特区作为教育改革“先锋之城”、“智慧之城”的整体形象。
山西:信息化——从服务教到服务学
展演内容:
(1)全方位介绍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历程和现状;(2)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工作:山西省在全国较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考试,省编信息技术教材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3)资源共建共享工作;(4)“组组通”环境下“双平台”实验项目——“组组通”项目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信息化学习环境,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典型应用: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单纯课堂教学到利用网络教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全省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推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信息化还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7年以来,全省拍摄了近100节农远项目学校教师的授课实况,通过基础教育网络推广和分享,极大地促进了农村课堂教学方式的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山西省启动了“13150”工程,组织遴选150所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在中小学13门学科中普遍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
记者观察: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山西教育信息化注重资源、平台、环境的建设与应用,将“校校通”进一步深化,做到“班班通”、“组组通”。从单纯课堂教学到利用网络教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山西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推进了教育方式转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山西省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教育技术的研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甘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展演内容:
甘肃展厅分为接待区、综合成果区、白板教学区、专题成果区、休息区、大屏展示区和触摸屏区7个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甘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回顾,“天地合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各地学校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的典型,网络环境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各地教师教学应用的优秀课例,多功能站群平台对教学应用的支撑,网络期刊《现代教育与技术》和甘肃教育信息化的展望等。
典型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入融合
(1)卫星传送接收模式。“甘肃教育卫星网”自2005年开通以来,一直发挥着为偏远地区传送资源的重要作用,省内各学校通过“农远工程”模式的卫星接收小站,接收中央电教馆和省内提供的资源及信息。(2)网络环境教学模式。对于已经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学校,通过在省级平台建立的教育资源库和各种网络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学工具、嵌入式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备课、授课。(3)智能语音助教模式。为帮助少数民族师生进行汉语、藏语、英语等语言的标准化学习,甘肃省利用智能语音系统的语音合成技术,在省级平台上建设了“西部语音学习网”,为少数民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音学习工具和资源。
记者观察:甘肃展厅主色调为蓝白,其中蓝色赋予了展区很强的科技感,映衬着甘肃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今天,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整个展演采用展览、演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展示,充分体现出“可看、可学、能体验”的特色。甘肃作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代表,教育信息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不管是“天地合一”的“远教”体系,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还是网络环境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探索,既符合自身状况与教育发展规律,又体现浓重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专家引领
从战略层面上来说,国家一系列的前瞻性政策规划,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历史性地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空前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在本次展演活动开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讲话时特别提到,“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学校,关键靠校长、教师。”“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同样,有一位具备良好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校长,就有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的学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导向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作用。
也许正是从我国教育信息化蓝图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英特尔公司早早地把触手伸向了教育领域。英特尔公司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未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戴伟升如是说:回顾200年以前,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果你看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学生,其实他们还是会感到在课堂上非常枯燥、非常沉闷,他们希望运用更多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学习的乐趣。我们也应该找到在课堂上使用技术的更加高效的手段,来使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我们看到信息技术是可以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在现代的课堂里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体验来开展。
英特尔公司及众多的厂商为我们的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企业常常会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推手。然而,对于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被企业牵着鼻子走。美国专家卓娅 · 查特吉博士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推动教育变革是教育管理者或者校长的重要责任。为了使变革获得成功,教育管理者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认识到什么是成功的教师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教师可以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单纯地修复电脑软件。建立一个技术支持系统会更好地推进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是校长的责任,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校长和教师的工作量。
我国专家同样也关注校长和教师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变革中的作用,同时更加注重区域整体推进。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认为,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学校的整体变革取决于校级管理团队,信息化应用推进程度取决于中层管理,而教育教学创新的主体为一线教师。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是学校与社会信息化的桥梁。目前,发展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是消除一个区域推进学校信息化瓶颈的重要手段。
校长视野
近年来,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在国家推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校长的领导力不仅仅决定了学校信息化的水平,而且还会影响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毫无疑问,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展演活动中,几位名校长现身说法,为我们阐释了校长领导力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意义。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校长。校长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在哪里?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认为校长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源,是应对数字时代学校迎接挑战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
现实问题:一是基于数字平台的教与学,将成为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二是构建数字化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三是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借助教育信息化深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果这三个现实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意味着整所学校教育的落后。
突出矛盾:第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整个国家、地区以及学校信息环境相对滞后的矛盾;第二,信息资源配置的财力要求高与学校技术更新聚集的资金有限之间的矛盾;第三,信息技术更新对学校人员信息素养提升的要求与学校教师队伍信息素养亟待加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直接制约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生成。
推动学校实现变革的四个途径
纵观香港中小学的校园发展历程,任何工具和信息技术装备都要围绕“让应用与教学结合,让技术为学生服务”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学校变革,香港凤溪创新学校行政总裁马绍良具体介绍了四个途径:首先,校长需要为学校打造良好的创新激励氛围,在校园管理政策制定、软硬件投入方面充分利用技术和工具推动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建立。其次,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师技能培养,整体完成校园师资力量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然后通过简洁高效的考核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实现人性化的技能培养,并保证培训内容的实时更新。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分享交流渠道和机制,鼓励并推动校本案例研究的生成,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转化为可通用的教学案例,完善校园教育资产数字化建设。最后,针对世界发展格局和国内外经济发展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公民意识与商业意识、政治意识,树立批判性思维并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协作和交流能力、生活和职业发展能力。
基于网络工作室的教师研修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通过“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进行专业引导,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王校长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多层次的网上教研、科研和培训活动,影响和促进了大批一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实体工作室相比,“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无论在研究宗旨还是互动模式上,都有着极富个性的做法和特色。
网络管理——愿景和使命的修炼。采用刚性管理和柔性领导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架构——高度、宽度、深度的统一。网络工作室的构架立足于导师多年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面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需求,以多维度、立体化的原则架设网络构架。
网络资源——共享、共建、共拓展。网络工作室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各地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来到工作室,成员们坚持聚焦教学课堂,打造精品课程,不断丰富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舞台。
网络研修——“回馈式磨练”加“螺旋式递进”。在网络工作室,研究形式最为普遍的就是“磨课”。
网络互动——多平台、多路径。网络工作室特别重视网络互动,互动形式主要包括:网站互动、博客互动、QQ互动等。
一线声音
此次展演活动精彩纷呈,为所有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场精神的盛宴。参会的一线教师纷纷表示:难得有机会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活动,能够亲自聆听教育部领导的报告,能够感受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来自一线的校长、教师们分享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思想理论、成功经验和美好愿景,他们深入浅出的演讲、精辟独到的见解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我们在转型的路上,需要更多的思考与碰撞
本次论坛敢于直面棘手问题,让校长、专家、企业家坐在一起各抒己见,这让问题得到了更多角度的回答,也让问题本身更加清晰。
我们在转型的路上,需要更多的思考与碰撞,需要更多理智的规划与实践。每一次机会都很重要。每一次,决定了我们能否把握住时代的机遇。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杨晓哲)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关键词——应用
众多优秀案例和应用成果精彩纷呈,我感触良多。回到校园,发现每年大力投入的设备都只停留在了应用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发挥设备的真正作用。让我想到了一个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是从硬件切入,而是从应用切入。
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应用,只有加大应用的范围,加大应用的力度,才能取得更多可观的效益,才能让新理念充满我们的校园,达到预期的教学方式转变,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所以,应用这一关键词,我们要敢于尝试并实践之。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学 张文聪)
探索中行进 思考中感悟
北京展区以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结构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展示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上海展区的布展流畅大气,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领跑者”,他们展示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浙江展区内,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网络工作室引人驻足;深圳展区的“教育云”夺人眼球,模拟课堂上,孩子们用iPad轻松学习……在众多各具特色的展区中,具有浓郁徽派建筑风格的安徽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马头墙,青砖白瓦,走进去,内容丰富的图文展板、多个多媒体互动平台、信息化模拟课堂、大量的实物展品,全面展示了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累累硕果。
(安徽宣城市二小 汤 玫)
我们离“教育云”还有多远
从信息技术新应用来看,“云教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少展商推出“云教育”概念,对于这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不同展商都试图传播自己的理念,抢占这个新技术的高地。“交互”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展商推出了不同的新“交互”系统,从多触点到零反光液晶,从单屏显示到双屏显示,“交互”变得越来越便捷。又如新一代电子白板、智能录播系统、学校管理系统、教师备课系统、模拟教学实验系统、无线网络课堂、智能机器人的运用随处可见,这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新成果,必将给我们的课堂真正带来高效的、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