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45:52
导语:在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 案例资源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自1936 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两个主要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宏观经济学的规律主要隐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很多原理经过高度浓缩和抽象,内容晦涩难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其庞大的体系和复杂的内容通俗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知识难度大、内容枯燥乏味是公认的事实。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58%的学生认为理论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教师讲解的范围和大纲的要求,就是尽量缩小范围,挑实用的讲,讲解透彻。在学习经济学的态度方面,54% 的人认为是在应付考试,18%的人认为学习经济学是一场噩梦。对学生喜欢听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41% 的学生不喜欢听,认为太理论化,枯燥。
三、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1.何谓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的枯燥难懂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媒介。鉴于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大学的初级阶段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另外,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案例教学法生动形象,从案例的分析中导出一般原理和理论,易懂好记,学到的东西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介绍GDP的概念时,拿同学们身上穿的衬衫来举例子,并引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在讲述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而存在的局限性时,可以与对地方政府官员业绩考核标准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是任由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短期经济增长,还是计算绿色GDP,从而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性认识。
3.宏观经济学应用案例教学的优势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概括和预测经济现象的理论学科,在很多方面具有案例教学的条件。首先,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是解释和预测经济实践的理论,其理论的成长和创新都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案例在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基础。其次,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可以选择的案例,这就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最后,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在很多方面表现为逻辑推导、图表、公式及其数学证明等内容,比较抽象,而经济案例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具体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
四、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中的实施
1.综合运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
(1)讲解式(课堂穿插案例)。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讲解式讲授的案例主要是针对知识点,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2)讨论式(章节总结时分析案例)。讨论式即是由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式的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在某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抛出一个或几个案例,在课前以书面形式将案例素材交给学生阅读并准备,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讨论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3)辩论式(综合运用案例)。在案例教学中,采用专题辩论的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兴趣。组织辩论就需要选择一些综合性案例。选择案例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充分发挥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功能。组织专题辩论可以调动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去查阅大量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选择案例材料
当前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案例资源匮乏,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目前,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不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就是从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MBA 教学案例中移植过来,缺乏符合经济学教学特点,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建议在选择案例教材时,注意如下几点:
(1)适宜性。所选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案例;另外,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师的能力,所选案例的难度要适宜。适宜性还体现为案例的适当本土性。例如,在讲授经济周期内容时,除了拿上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举例外,还最好联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2)时效性。即尽可能选择社会经济与环境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社会经济与环境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同时,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选编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是与时俱进的。例如,在为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部分的综合案例分析选取材料时,探讨当前我国“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比探讨金融危机更具时效性。
(3)典型性。一方面,要针对重点和典型的理论知识开展案例教学,另一方面,要选取典型案例。典型性的要求是由学时的有限性、知识体系的庞杂性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等因素决定的,调查也显示,多数学生希望尽量缩小范围,挑重点和实用的讲,讲解透彻。
3.科学设定考核标准
学生在教师讲授中穿插的案例和章节总结时分析案例中的表现可以计入平时的课堂表现,而对于综合运用案例,因为多数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讨论或辩论的,所以建议把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结合起来,既考察个人表现,也考察团队合作能力。
需要注意的问题,评价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应该是案例教学考核的重点。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是在于结论,而是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只有在考核中着重评价学生掌握方法和能力的程度,才能激励其在日常学习中强化对方法和能力的锻炼。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综合性的案例讨论中学生是表达和交流的主体,看似学生主导着案例讨论的成败,而事实上,真正的“操纵者”仍然是教师,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洞察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反应的机敏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案例讨论的主线,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跑题甚至谬误及时进行提醒和澄清,及时进行启发和点拨,最终引导学生达到教师预定的认知状态。
5.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关系
倡导案例教学决不是否定理论讲授的作用,至少对于像宏观经济学这样具有相当难度和复杂理论体系的课程来说,在日常基础教学中必须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在抽象程度高、学科体系复杂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在教学重点、难点、小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宏观经济学流派的介绍、学科知识的拓展、原有知识的复习、概括和总结等方面运用讲授法,都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理论讲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分清主次结构,在主干基础上进行扩展。将凯恩斯理论体系作为主干,再此基础上补充其他较有影响的经济理论学说。第二,对于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原理和结论,对推导过程只作一般了解。例如,对于IS曲线或LM曲线,只要求学生掌握曲线的含义和画法、斜率的表达式、何时发生移动,而推导过程较难理解且对分析解决问题的效果影响不大,因此不必要求掌握。
五、结论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知识难度大,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缺乏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克服这些难题。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正确选择案例材料,科学设定考核标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关系,可以让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强.刍议《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及创新[J].财经政法资讯,2008 ,(3 ):19-22.
[2]窦莉梅等.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学教学方法问卷调研报告[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3):80-85.
[3]张作民.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 (24 ):239-240.
视频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很多学者证明及认可。相比文本案例,其突出特点在于能够动态、多维、直接、快速的传递信息,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知识刺激,从而达到更持久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从目前与视频案例相关的文献来看,对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和化学以及数学等相关课程当中;而对于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如何运用视频案例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视频案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特点决定的。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特点如下。
1.理论性强。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诊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
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一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3.视频案例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在使用视频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围绕该视频案例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视频案例切入前做好铺垫工作,可以是前期概念或者原理的讲解,也可以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留心思考。其次,在案例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陈述观点,或者教师直接提问。第三,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得出结论。根据该概念或原理在本次课中的地位,讨论和总结过程可适当简化或者延长。最后,当然还可以结合该视频案例给学生设计作业题,让其在课后完成,从而起到复习概念或原理的作用。
(一)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萨缪尔森体系
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查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⑴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符合高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忽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学学时安排不足,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低落。此外,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经济学常识的积累,陌生的经济学概念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一)教材缺乏本土元素。经济学教科书是普及和发展经济学教育的基石。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流传甚广。与其他国家多样化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我国高职经济学教材大多是通过翻译、压缩国外原著来编写,陈述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缺少情景案例,不利于学生把现实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原理进行直接的联系、建构整合信息,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感到索然无味。(二)学时安排不合理。高职经济学课程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为48~72不等。迫于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经济学知识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通过解释概念、推导公式、描绘曲线来阐明经济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进行被动性的接受学习。(三)高中、高职经济学知识体系出现断层。我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经济学部分共有《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两本教材。《经济生活》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理论;《经济学常识》概述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史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理论。与高中经济学知识不同的是,高职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思维,分析市场各个部分是如何运行的,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和资源市场的相互作用,政府决策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宏观部分解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分析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各个经济表现指标、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贸易,探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来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不连贯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使高职学生缺少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识。
二、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PlacementCourses)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于1956年负责开发的,供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初级课程的课程体系。经过五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美国宏观经济学先修课和微观经济学先修课被广泛认为是一套衔接美国中学到大学经济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借鉴美国经济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自1996年开始积极探索打造本土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以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高中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2014年8月,以分层教学教育理念为指导,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面向普通高中生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所优质高中开展试点项目,规定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安排36学时的课堂教学。(一)本土特色教材的研发。我国经济学者积极编写适合本土学生的教材,从持续、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本土经济发展历程中选取丰富的素材。李宏彬、周黎安编写的《微观经济学———中国大学先修课》教材中附有大量生活化的拓展阅读材料,如高三学生的最优学习时间表、快餐饮食文化、春运期间火车站购票长队、潮汕商人的经营管理理念、我国户籍制度的特征;文建东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收集了趣味性强的经济现象,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经济学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二)开放性考评系统的开发。为了考查学生积累的经济学素养和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避免学生使用题海战术,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课程考试以开放性的题型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索真知,激发学生的潜能。(三)自主性教学的实施。为了推广和普及本土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2016年6月15日,中国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程MOOC课程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38683人报名参加微观经济学第二期MOOC课程的学习,非试点学校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经济学知识,为高中和大学的经济学教育搭建桥梁,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四)线上和线下教师培训系统的互补。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学会已经组织了四次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的教师培训,通过积极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加深了解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式的共识,推进本土经济学教育的发展。2017年初,试点项目在爱课程网站开展第一次线上教师培训,旨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CAP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对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要使经济学发挥作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作用,探索提高高职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迫在眉睫。借鉴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经验,高职经济学课程改革可以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径。(一)将统计学原理纳入高职经济学的先修课程。基于高职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的情况,在统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相应地融入微观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接触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和边际量;强调样本数据和总体数据的区别,展示宏观经济数据的收集。统计学原理和经济学应该分别作为先修和后续课程,避免把这两门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二)经济学教材本土化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的前提。一套优秀的教材必须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核心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探索真知。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经济学教材也应该结合国情,以我国经济实践为基础,解释经济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学案例能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将课堂新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贯通整个知识体系,让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变得有趣味。(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鉴于课程学时安排紧凑和知识点繁多的特点,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将最具有教育价值的经济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高职经济学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14个重点专题,包括供需法则和弹性应用、分工和贸易、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指标、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短期经济波动、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教师对每个专题安排2~4个学时进行授课。(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各样的网络媒介,高职学生能迅速地更新信息、接受新思维,把握时代的特征。在经济学课程开始之前,安排学生每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财经文章,积累财经资讯,跟上经济发展的最新方向,了解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商品市场、证券市场、信贷市场的变动情况。及早接触经济学术语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产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而这种学习兴趣很难在课程开始后一两周内获得。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入课程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围绕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采用分组研讨教学方能提高学生对高职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不同的经济指标,利用互联网搜索数据资料、制定统计图表,将小组的调研结果制作成PPT并进行课堂陈述,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地思考和回答问题。通过收集国民经济核算、人民生活、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对外经济贸易、就业人员和工资等状况,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最新概况。课堂陈述结束之后,每位小组成员撰写一份有关我国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五)建立教学共同体。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学经验的增长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建立教师群体互动性的教学发展模式,形成教学共同体,是促进高职经济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校、同行经济学教师之间应加强互动,地方院校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探讨课堂教学的难点,共同开发高职经济学教材及教师用书;定期邀请教学专家分享制作微课、慕课的经验,使不同年龄和水平的教师得以获得共同的教学发展。鉴于新教师缺少经济学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应该为新教师选择一个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通过观摩教学和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陈晓红 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53-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学独特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进行的教学实践研究和理论探讨较多。因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国内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急需改进。文章对中国和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中国经济学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差异
(一)教学主体不同
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地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听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一和单向的课堂关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领导者。
美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经济学自学网站。网站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练习题目、模拟试卷和答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问题答疑、小组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方便。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主动听取教师、同学对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不同
国内经济学教学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偏向社会本位,阐述较为宏观和宽泛,多是考虑国家、社会的层面,强调经济学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或有害之处;二是为了权衡取舍,即结合我国国情,决定西方经济学说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三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国情,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教学目的与社会联系较多,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教学目的的描述多是强调个人本位。如美国经济学教授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学习经济学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使你的政治行为(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更理性。这种对经济学教学目的的阐述,将经济学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选用不同
国内教材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也有高校自己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与美国经济学教材代表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尔森的《经济学》相比,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多为国外教材的复制、节选,案例较少,模型和公式较多,结合中国实际较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因此,重点大学较多选用国外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但是国外翻译过来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版本滞后、翻译错误等问题。
在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00余所大学一般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该书通过名人传记、故事、新闻、时事等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晦涩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都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与此书配套的专门教学网站、教学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丰富,经济学教学系统性、完备性强。
(四)教学内容不同
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科学,一般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才能学习宏观经济学。如果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也是先学习微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学习宏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相对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课时较多。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不但内容划分与我国不同,而且教学次序也不一样。许多美国高校将宏观经济学开设在前,微观经济学在后。
在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得较少。美国的经济学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数学论证和解析,美国经济学教学强调“数理统计”“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的实证应用。
(五)教学方法不同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授内容较多,学生与教师互动少、交流少。有些高校看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足,多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国外案例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差别大,学生难以设身处地地考虑经济问题,理解经济学知识较为困难,对知识的把握比较片面。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专家讲座等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学生会产生诸多困惑和不解。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阅读、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评价方式不同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一考定终身”,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多采用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证明价方式,是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监控,对考试结果过度依赖,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通过考前几天的突击学习,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形成性评价。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有时作业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翻阅资料、整理文献、归纳总结,才能定时、定量地完成任务。这些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给出的课程成绩是包含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评,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中熟练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差异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上,使学生能自我监督、自我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能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应相对宽松和开放。教师的角色要有所改变,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展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明确教学目的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片面。灌输式教学或者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要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和学两方面目标一致,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从简单到复杂,明确经济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经济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既有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的能力,又有从事其他工作所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经济学发展的实际,选用国内外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如萨缪尔森、曼昆、帕金等,避免因为翻译、编写等问题导致的差错,缩小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学的差距。
案例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借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一些当今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经验建设完备的经济学教学网站。选择西方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筛选、提炼案例。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有意识地编制一些涉及多章知识的综合案例。
(四)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明确认识到,不能把实践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实质、产生问题的缘由等,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学习是基础,基本假设、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本科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实习课的地位。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从学生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变以往PPT教学、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开设专家讲座,组织精品课程、时事热点讨论等。组织学生实时收看并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相关课程,了解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开拓知识学习视野。
利用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走出去,建设学习小组,去企事业单位,实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典型经济案例。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观察经济现象,参与经济实际,总结、分析经济问题。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应用多种评价方式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章节考核、考试成绩作为几个考核指标,在确定学生最终成绩时,将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重视课堂讨论,更要注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在线交流、学业指导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经济学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六个阶段: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和进行中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参与精神。
参考文献:
\[1\] 丁刚,罗暖.国外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2\] 杨艳芳,高书丽.国外经济学教学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教文汇,2012(12).
关键词:双语教学;经济学;网络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227-02
1 时效性在经济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意义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实际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现实中复杂而多样的经济现象来使学生把握其背后的经济运行规律。时效性的另一层意思是指讲授的经济学理论也应与时俱进,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所说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具有理论上的前沿性并体现时代性。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研究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必然要求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现实强烈关注。另一方面,无论从方法上还是研究内容上,现代经济学理论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虽然新古典经济学仍然在教科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正逐渐崛起,它们和新古典经济学一起不断改变和深化人们对于经济现象的认识。因此在授课中,有必要介绍这些前沿的理论,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2 现有双语教学模式在提高“时效性”中的问题
目前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师生对课堂的过分依赖,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流原版教材对经济学理论的前沿性介绍不足。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基本上重点介绍两种理论范式,一种是以新古典主义的范式,另一种是新凯恩斯主义的范式,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s)、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Economics)以及布兰查德(Blanchard)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等。这些主流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被经济学家和公众广泛接受的理论,这当然是为了教学的方便,但也意味着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新的进展可能涉及不多,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前沿性的理论很少,最多也只是一带而过,有的甚至根本不涉及这些内容,比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Economics)只是讲述了新古典的微观理论。
(2)由于教材本身的滞后性,教材中的材料和案例一般比较陈旧,这无疑会损害教学效果。虽然过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对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教材中充斥了过多的陈旧和过时的材料,一方面可能会损害经济学理论的说服力,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对当前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比较关注,也倾向于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试图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某些问题。如果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信心。另一方面,新颖和贴近现实的材料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材本身是无法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理论本身以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新颖的材料和教学案例来补充教材内容。
3 提高双语教学“时效性”的方法
我国开展经济学双语教学是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要求教学方式要与国际接轨,以国际上经济学通性的教育方式进行双语教学。所以,在本科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兼顾实际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要为培养具有开放精神、能够融入国际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教学中注重案例和数据处理、分析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经济分析方法和经济理论的教学,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为了达到上述双语教学的目的,基于网络资源的双语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对于提高双语教学的“时效性”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电脑和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网络资源也日渐丰富,关于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网站也更加专业化,这为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和理论资源。大体上,有助于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网站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在线专业性财经杂志,比如Economists(http//省略)和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Journal of Wall Street)等国际上著名的财经杂志,这些杂志以其专业性、权威性而闻名于世,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加深他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第二类是学术性较强的专业性网站,既提供当前的理论动态和研究进展,也有过去以发表的研究成果。这类网站可以是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比如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IDEAS-Economics and Finance Research(ideas.省略)和经济思想史网站(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以及著名大学经济系的网站等,其特点是在站点内可以搜寻到大量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s)和论文;还可以是经济学家个人的网页,主要提供经济学家个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类是一些政府机构网站,比如欧洲中央银行(cepa.newschool.edu)、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 Board)、亚洲开发银行(htt//省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orld Bank等,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也有丰富的数据资料可供查阅。第四类是一些经济学学习网站,包括综合性的网站和专业性的网站,通常他们或者只是一门课程的辅助学习网站,能够提供本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和习题,或者是某一个领域的网站,比如博弈论学习网站、微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网站等。这些资源远比教材上的资料丰富,也更加贴近正在发生的经济现象,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来说,最根本的优点在于网络使得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学习基于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大大开阔了视野。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性,在课堂内外、授课前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课前要求学生查询有关资料,包括一些数据和案例。在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学原理时,为了避免过于抽象,教师一般要结合一些经济现象或者案例来阐述理论的涵义。与国内经济学教材相比,原版教材更注重用实际的数据和案例来说明基本的经济原理,而且这些案例和数据大都来源于发达国家,如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这给我们双语教学的启示是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也应该注重用实际数据和案例来讲解理论,而不是纯粹的从抽象理论到理论,这也是因为经济学的传统是“用事实或数据来说话”。对于刚开始接触双语教材的学生来说,原版教材的阅读可能比较困难,但教师在讲授一节课的内容之前就应该给出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预习计划,使得授课有的放矢。
以《Macroeconomics》(8th Edition: Dornbusch, Fisher & Startz)为例,在第七章讲授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内容时,由于会涉及到大量的有关失业和通过膨胀的数据和资料,比如通货膨胀的时间序列、失业率的变化、劳动时间的变化等,教师应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通过互联网查找国内外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有关英文资料。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文献和资料索引的能力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通过google的分类搜索、其所在学校的外文数据库以及进入一些经济专业网站或机构网站查寻资料。在亚洲开发银行、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网站上,学生可以搜寻到大量有关报告或Outlook,在economists杂志网站上,学生可以查到部分关于货币和就业的文章,这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
但是,案例和数据本身并不能自动说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于案例和数据的分析和理解。由于课前预习的铺垫,对案例的分析,教师可以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为主,而且要求发言尽量用英文,并在发言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对于数据的分析,要结合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学生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以讲授为主,并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演示。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学,对于本科生来说,有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说清楚。比如,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到理论的讲授很是抽象,但是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做一个回归模拟,表明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就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级经济学中,大部分模型都是比较静态或静态分析,动态模型涉及不多,一般是蛛网模型和经济周期的乘数――加速模型,在课堂上,教师用一些软件可以简单地模拟出这些模型的动态特性,比如Excel、Eviews和Mathlab等,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大大好于纯粹的讲授。
(2)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有关的案例的解释和对经济数据的模拟演示,还应该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挖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熟悉该理论的演进脉络,了解理论发展的前沿,“为学生倒出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除了教材之外,师生还有大量的网络资源可用,通过相关经济思想史网站(如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某个经济理论的发展的脉络,通过网上的工作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前沿。
比如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制度(历史)经济理论、演进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复杂性分析方法,对于有志于将来做研究的学生来说,对经济学理论最新发展的适当了解是有益的。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公共产品一章,一般都会涉及到公共产品提供的“萨缪尔森规则”,即个体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收益之和必须等于其生产的边际成本。对于这个等式,一般的解释是每个人应该根据个体的偏好支付公共产品的价格,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激励人们说真话的机制。这个机制的通常包括两种:命令机制(command mechanism)或者投票体制(voting system)。一般教材对于投票的问题涉及不多,这就需要教师扩展这方面的知识,适当地讲授社会选择问题(social choice theory)和公共选择问题(public choice theory),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政府的公共活动的本质。进一步,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到法律经济学、经济学等更新的理论。对于一些在宏观经济学中争议较大的理论或政策,教师可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网站,寻找自己支持的观点和论据。
关键词: 英语商务报刊 阅读策略 语言特点 文体特点 背景知识 专业知识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工作中越来越不可避免地需要从各种商务报刊和经济文献中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得足量的信息以在经济竞争中胜出。而英语作为目前唯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语言,在商务报刊中更是占了绝对的主流地位并且地位愈加巩固。《经济学人》、《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主流商务报刊已经成为高端商务人士的必备商业参考资料。越来越多的普通学习者也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特别是高校学生。但是由于商务报刊英语阅读同时涉及语言知识和经济、贸易、金融甚至是管理学等专业知识,这使得商务英语阅读成为英语阅读的难点。本文撇开一般的英语阅读技巧,仅从学习者的角度就英语商务报刊阅读中的难点及其阅读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读者的商务阅读有所帮助。
一、从商务报刊文章的语言特点寻找阅读策略
1.抓住商务报刊文章标题的几个特点
a.从内容上看,商务报刊的文章标题简洁明了、醒目准确、形象生动,例如:
Quagmire to goldmine?从沼泽到金矿(《经济学人》2008.05.15)
Collision ahead前方碰撞未可知(《经济学人》2008.04.24)
Lights,cameras,cut灯光、摄影、开拍!(《经济学人》2008.04.12)
b.从语句结构来看,商务报刊题目经常采用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和介词短语等形式,例如:
Magic restored迪斯尼:再展雄风(《经济学人》2008.04.17)
Fair enough?这公平吗?(《经济学人》2008.01.31)
The dark ages电荒危机(《经济学人》2008.01.31)
Under the same wing比翼齐飞(《经济学人》2008.04.15)
c.除上述特征外,还有如下一些重要现象读者要予以注意。
以一般现在时报道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例如:
Microsoft throws in the towel微软认输了(《经济学人》2008.05.04)
用不定式描述将来的事情,例如:
New Worlds to Conquer有待征服的新世界
为达到醒目简练的效果经常采用省略法,例如:
Investment Increases 25%(省略by)
常用修辞和疑问句
Double,double,oil and trouble(反复、尾韵)(《经济学人》2008.05.31)
Big Oil(移就)(《商业周刊》2008.5.26)
The phoenix has landed(比喻)(《经济学人》2008.05.04)
Is the magic wearing off?(疑问)(《商业周刊》2008.4.14)
所以,商务报刊阅读中读者应在熟悉商务报道标题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尽量多地从文章标题中寻找有用信息,了解文章大概,这样阅读才能最快地进入状态。有些标题本身就把文章内容甚至作者的观点立场清楚表达出来,这对阅读是相当有用的。
2.了解商务报刊文章语言的特点
a.典型的量化语言表达
为了有效地阅读英语商务报刊的文章,熟悉其文字的表达方法,尤其是有其鲜明特色的量化语言表达方法,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商务报刊文章中有表示上升、下降、趋平、比较、发展趋势等习惯用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上述这些词和短语中,有的本身就含有剧烈或大幅度的意思,如jump,soar,skyrocket,mushroom,shoot up,plunge,plummet,nosedive,slump,collapse,crash等,也有一些本身表示少量或小幅度的意思,如shrink,trim。其他的中性词或短语,则要加上副词或类似短语。
部分常见的表示幅度或速度的副词或词组:
fractionally,marginally,greatly,sharply,substantially,considerably,remarkably,dramatically,noticeably,drastically,slightly,slowly,gently,a little,a great lot,by a small / large margin等
表示平稳或趋平的词或短语
stand / remain / be maintained at
remain stable / constant / unchanged
hover about / around
level off / out
表示预测发展趋势的词或表达
project / expect / estimate / predict / forecast / foresee / foretell / anticipate / portend / omen等
另外还有一些用来表示不同程度可能性的词或短语,在预测发展趋势用法中也相当重要,读者要予以注意。
可能性较小
might/could/possibly
可能性较大
may(well)/be likely to/should/be probable
可能性最大
will/be bound to do / certainly / surely / definitely /doubtlessly / undoubtedly
常见表示倍数的表达
double,treble,quadruple和quintuple
twice / thrice as much / many as...
-fold
b.复杂的句式表达
西方商务报刊文章报道的一般都是比较专业化的经济贸易管理贸易问题,这类文章面向的都是企业经理、政府官员或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语言要求准确、缜密。因此,这类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常使用复杂的长句。这类长句包含的信息量大,句内逻辑关系复杂,常给读者带来一定困惑。要正确理解这类长句,首先要具备必要的语法知识,学会分析句子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语法功能。在分析这类句子时,建议读者从大处着眼,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确定定语、补语等辅助成分。以下面句子为例:
c.形象化的语言表达
一般地讲,西方商务报刊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平实严谨。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就是在造句上,为了加强趣味性和可读性,这类文章更多地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文学性的笔调,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
Many CEOs wrestle to squeeze(费力地取得)just average performance from companies a friction of GE’s size.
He does it through sheer force of personality,coupled with an unbridled (不受羁绊的,难以遏制的)passion for winning the game of business and a keen attention to details many chieftains (原指部落酋长,此处指企业主管)would simply overlook.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d.语言生动性
西方商务报道和述评有时为了使语言生动,更贴近大众,会使用一些通俗甚至俚语化的表达方式。这涉及到语言风格的问题。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同时语言风格还受文体和主题(subject matter)的影响。一般而言,报道性和时论性的文章较常采用通俗的语言,而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经济评论和分析性文章则倾向于采用较正式的、严谨的表达。读者要做到兼收并蓄,熟悉各种文体和语言风格,例如:
Retired New York broker Marilyn Male is down in the dumps.(不高兴,伤心)
The companies routinely invented snazzy (时髦的) fund names to pique (引起,激起) investors’ interest...
二、从商业报道的文体特点寻找阅读策略
国外商务报刊文章有不同的文体,其风格和特点也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阅读时读者对其问题加以注意,可以对文章内容重点有所了解,阅读中做到有的放矢。归纳起来,常见的商业报道有报道型、综述型、分析评论型等三种。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读者也要从不同的角度阅读文章。
1.报道型文章
这类文章在结构和语言上都比较简单,客观地把要报道的情况交代清楚,不带主观臆测,更不加任何评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文章所述的客观事实。
2.综述型文章
一般较全面地报道或反映了一个时期或某一问题的全局性情况,因而能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认识。读者读完应对所报道对象有整体全面的了解,这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3.分析评论型文章
一般先陈述一种现象或事件,接着分析其原因,再提出看法或观点,还可能进一步阐述其意义。阅读中应重点把握作者的立场,和作者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结论和观点。
三、把握文章总体结构
西方有久远的写作传统和完善发达的文论体系,因此商务报刊文章也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在阅读时,我们不能仅限于对单个段落、句子的理解而忽视对文章总体结构和逻辑层次的把握,否则就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完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另外,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还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的效率,迅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发现所需信息。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阅读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及正文中的小标题。
这些内容往往是对文章最基本信息的总结。对于那些试图通过浏览的方式寻找信息的读者来说,这些内容是尤其值得注意的。
2.注意段落的主题句。
一般来说,商务报刊文章为了能清晰有效地传达信息,每一个段落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而且每个段落一般都有一个总结本段大意的句子,即主题句(topic sentence),而其位置一般位于段落起始句或结尾部分。
3.注意把握文章中表示前后关系的连词或表达,如furthermore,nonetheless,hence,therefore,in doing so,thus等。
这类表示连接关系的词或表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4.阅读完全文之后,可再次浏览全文,以加深对文章总体结构的理解。
四、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
就其内容和目的而言,西方商务报刊文章报道国际商务领域的事件,分析相关问题,阐述各自的观点。因此,这类文章往往脱不了当时或前后的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了解新鲜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能力上的不足。
另外,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也是必需的。商务报刊文章广泛涉及贸易、金融、税收、货币政策、股市、证券、社会保障、能源、交通、房产、就业、营销、管理、网络等内容,而地域上又是全球性的,所以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要读懂是有困难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掌握。现代经济现象纷繁芜杂、相互交织,看似无序,其实都是通过某种机理联系着的,这种机理很多都蕴含在宏观经济学原理中,例如:
“The bond market is supposed to be an intimidating creature.Bill Clinton famously changed his plans for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because the likely bond market reaction.”(Financial Times Oct 13th,2006)(债券市场理应是一个令人感到畏惧的事物。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克林顿曾因担心债券市场可能出现的不利反应而改变了他原本打算推行的经济刺激规划。)这段文字从字面上阅读或许没什么难度,但究其背后的深层内涵,读者若没有相关知识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这需要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推理和思辨。我把文字内容还原为这样一个传导机制:
taxconsumer and business spendingequity prices+trade deficitinflationinterest ratebond yields(cost of government debt)
明白了这个机制,对这段内容才能真正地理解。
总之,只要有目的地进行知识储备,坚持大量的阅读训练,讲究正确的阅读方法,读懂英语商务报刊并不是遥远的梦想,这一能力将使你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权威经济资讯,助你成为未来的商界精英。
参考文献:
[1]周立人,黄国安.现代英文经济文献选读[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王关富.商务英语阅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经济学基础是对大学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分析取舍、优化整合的一门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经管类专业普遍在低年级开设这门课程。学习经济学基础,一是帮助学生了解所生活的世界为什么有些商品能够降价促销,有些商品越贵买的人越多;为什么社会有贫富之别,如何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等等,这些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二是能使学生更加精明地参与社会经济,懂得如何分配收入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如何衡量决策的机会成本,选择什么行业创业;三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经济素养,用经济眼光看待问题,如为什么政府要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干预,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最有效办法是什么,银行降息为什么能刺激经济发展,等等。可见,经济学原理的运用贯穿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习经济学,就象为学生打开了观察经济社会的窗口,让他们在走上社会后更深刻地感悟经济和社会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无论学生将来做什么,他都将从这门学科中受益。
二、经济学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虽然学习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在经济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障碍,感觉晦涩难懂、实际应用价值不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本身的原因
经济学基础是从高等教育中西方经济学衍生而来的一门课程,理论性强,较为抽象、深奥、繁杂。此课程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等方面阐释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造成初学者消化困难。此课程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在逻辑性强,环环相扣、内容抽象,对于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前提假设非常多,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学派因为假设不同而观点、结论不同,甚至相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尽管很多人也认识到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但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初学者在学习时难以深入进去,从而容易丧失兴趣。
(二)教师教学上的不足
首先体现在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把握不足。许多老师直接按照大学本科教育中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来开展教学,理论讲得太多太深,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由于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强,目前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缺少沟通和互动,对学生掌握的情况难以把握,也调动不起课堂气氛。
(三)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而且学习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较为欠缺,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动力。二是急功近利思想较重。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职生认为高职毕业只要会动手、会操作就行了,没有必要掌握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一开始对经济学基础这种理论课的学习便缺乏主动性。
(四)教材、教学计划安排的限制
经济学基础在国内还属于年轻学科,国内成熟的与高职教育吻合的经济学教材尚在开发当中,来源于生活实践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案例素材在教材中很少见,客观上给课程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受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的限制,教学课时数较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消化。而且经济学基础课程通常安排在入校后第一学年,学生刚刚经过中学埋头苦读阶段,对现实经济活动缺乏感性认识,对国家经济改革和经济政策缺乏了解,从而导致对许多内容难以理解。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满足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前我们对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专业基础课,即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打基础,这一定位固然没错,但还是远远没有揭示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的重要意义,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职业素质培养”这一层面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又可以将课程目标细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经济学内容庞杂、繁复,初学者首先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
2.能力目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学以致用是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衡量标准,经济学也不例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化教学定位。
3.拓展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经济素养。所有经济学教育的目的都可以总结为提高人的经济素养。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主导型社会,所有的学生毕业以后都将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素养是我们经济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四、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措施
课程目标的定位,还必须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具体措施来实现。
(一)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高职高专的经济学课程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基本和最必需的内容。作为经济学的入门课程,经济学基础不要求学生掌握很深奥的理论推导,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尽量简单明了,结合实际应用。笔者认为,应当对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内容分析取舍,适度调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注重基础。具体做法是,制定授课计划前将各章基本内容筛选一遍,根据课程目标定位、学生未来工作需要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重点阐述现象原理、原理运用和实际意义分析,删减过于深奥、复杂的理论推导。
2.把握两条主线,对课程内容分模块组合。经济学基础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微观部分可以分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分析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小模块,而所有这些模块可以用一条主线把它串联起来———如何使资源的配置最有效率。宏观经济学可以分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模块,国家为什么干预经济、如何干预经济则是贯穿这些知识结构的主线。
3.紧密联系实际,积累国内的案例素材。经济学的实用性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学生却普遍认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理论空洞、晦涩难懂,学习这门课没什么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经济学教学没有与我国经济社会实际联系所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紧密联系实际,大量地使用现实经济生活案例,有助于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如用太湖蓝藻污染来解释市场失灵,借助现实中各种打折促销帮助学生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应用,通过胡润大陆富豪榜和中国贫困人口的对比来说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最终学生会发现,经济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的过程,经济学为他们打开了观察经济社会的窗口,经济学是非常实用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综合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经济学基础的教学需要积累贴近生活且具代表性的案例,提出一些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后训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以房价为线索,分析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内容非常抽象,可以结合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国家实行农产品保护价这一案例来理解缺乏弹性的商品;通过分析讨论徐工并购案、娃哈哈与达能之争、汇源收购案等几个外资并购案,帮助学生理解市场结构理论;通过太湖蓝藻的案例讨论分析市场失灵;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的改革分析公共物品的供给;结合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来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既能理解,又能分析,提高了对于经济社会的认识。
2.实验教学内容展开到课外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设计项目,通过各种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基本经济素养。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社会观察、调查、分析,并且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调查结果,例如对校园小超市的需求和供给调查、成本调查,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稿作为作业上交,定期拿出课堂时间组织一至二个小组进行展示,而且将这些平时作业和发言重点纳入到最后的课程考核中。这样既能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形式,调动学习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现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类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笔者认为,经济学教学在注重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不能丢。经济学涉及的公式推导、图形分析较多,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无疑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图形的准确度,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同时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更加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开展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教育,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来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效果。课堂以外,也可以尝试充分利用网络化的普及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学教育,如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课件等资源挂到校园网上,推荐一些好的经济学网站和书籍给学生,延伸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三)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考试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被认为是教学的“指挥棒”。在整个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居于特殊地位,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保障和动力。学生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对于经济学基础这样的理论性课程而言,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显得尤其重要。课程的考核侧重测试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课堂成绩,由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讨论发言情况组成,每一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应该占有一定的比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 房价(HP) 跋靴滚动因果检验
一、文献综述
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们如果不能有效的制定或修正经济政策,通常会导致出现经济的不平稳运行。而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导致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比如:降低经济的投资,引起通货膨胀,减慢经济的复苏和引起房地产市场的震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文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大部分是研究其对投资,收入,利率,产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Rodrik, 1991; Green, 1997; Miles, 2007; Bhagat et al., 2013).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联系,如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确实对这些经济基本变量有影响,那么它将会有很大的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而且,宏观经济学原理也揭示了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会通过供给和需要途径来影响房价。再者,大部分房价决定理论也都是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动影响。Pastor and Veronesi (2011)认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资产溢价,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上项目开发费用的增加,进而导致更低的投入更低的房屋供给和更高的房价。Ulrich (2010)认为来自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Hirata (2012)发现不确定性的震荡会对全球房价震荡产生重要的影响。假如房价的动态变动会对经济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这样的变动可能就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政策的内容和时间以及其正常反应的不确定性产生重要影响。这亦如Simo-Kengne(2013)所发现的,政策的制定者很可能会对房价的变动进行政策修改,因此房价的变动会通过某种方式增加政策不确定性。而且经济的冲突,商业和经济的循环波动在房价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表现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制。使得房屋部分与宏观经济部分变量间存在较强的反馈,Demary(2012)认为在房价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已经有研究检验房地产市场和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了。Aoki(2014)认为在信用市场上的结构变动的影响将会减少货币政策对房价和房屋投资的影响。Aye (2012)认为投资赤字震荡不会对房价产生影响。经济赤字产生的税收减免震荡将会持续的增加房价,而平衡预算的震荡会对房价产生一个长期的负面影响。然而,货币政策和投资赤字所一起的震荡不能完全反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Sum (2012)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影响,然而没有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房地产部分有显著的因果关系。Ajmi (2014)发现了一个在房地产投资波动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双向交易渠道,然而也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不过,这些结果可能受剧烈的经济波动所产生的结构变化的影响,从而并不是非常精确。El-Montasser (2013)发现高的未来经济变量所涉及的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房价的波动。不幸的是,结构的改变可能会是结果不可靠,而且这些研究的结果不能准确地说明其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的。本文与之前文章的不同在于考虑到了时间变动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在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中,进行全样本检验可能会产生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本文通过使两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随时间变动来替代用全样本数据来解决结果不稳定的缺点。不仅仅检验全样本因果关系,也通过固定窗口检验滚动子样本,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二、数据与实证结果
我选择的是美国1986年1月至2015年3月该区间内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房价的月度数据,该时间区间覆盖了显著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和房地产市场较大的波动。通过进行跋靴子样本滚动窗口因果检验,分别对经济不确定性不影响房价和房价不影响经济不确定性两个原假设进行检验,10%显著水平的统计量为临界值,来检验原假设的显著水平。根据实证结果可得,原假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影响房价在10%显著水平拒绝区间有2000年8月到2001年9月和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
而在2000年到2001年之间,美国正在遭受严重的互联网泡沫破碎和经济危机,其经济不确定性很高,且房价普降,符合实证结果。而到了2013年底至2015年初,美国经济发展稳定,大量的资产投入政策稳定,房价稳定上升。另一个原假设房价不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拒绝区间为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美国在该时间段其房地产市场正遭受次贷危机带来的严重损失,且该段时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很高。这亦如Beatrice (2013)所发现的,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增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会增加。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