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语文教学札记

时间:2023-09-05 16:45:53

导语:在高中语文教学札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语文教学札记

第1篇

一.强化阅读教学,丰富学生语感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对语言进行直觉体悟的有效方式,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可协调脑、眼、手等多种感官,从而促进直觉思维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若教师鼓励学生多多阅读、朗诵,则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丰富学生语感积累。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其学会感悟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情感经验,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语言感知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由如下方面加以训练,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感知力。

①老师示范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如精读、速读(看书扫视法、看书搜索法、速读中心法、速读概括法、速读提问法)等。②想象与阅读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想象是学生感知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语言文字来想象其描绘的画面,以感受作者所处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像亭亭的的裙。”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依照文字描绘的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所见,将芭蕾与荷叶相联系,发挥丰富想象,感受文本意境,体悟语言魅力。③分角色朗读。通过这一阅读方式,可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与情感,加深文本理解,提高文本感悟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可引导学生辨别与分析多音字、形近字等音调与用法,以提高语言感知能力。④尝试写作,延伸阅读语感。如写札记: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对文本的语感理解(对语言文字体会、感悟等),并从中感受语感体悟的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形成感受语言与积累语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还可引导学生默写。利用反复默读与背诵,以拓宽学生对阅读语感的广度、深度与敏度。

二.注重吟咏诵读,帮助学生体味语感

语感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难以一蹴而就,它是在熟悉语言现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直觉感知能力。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典范语言材料,逐步训练与提高学生直觉能力。而吟咏诵读则是直觉感受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学生体味语感,使其学会感悟语言文字,提升语感。

如学习《听听那冷雨》一文,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进行吟咏诵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分析与总结语言特色,领会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如:①“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有把伞撑着。”在这段语句中,间隔使用了多个叠词,以可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同时,依次描绘出风、大小雨与湿气,刻画出春寒料峭之特征,简笔勾勒出“冷雨”之态与天地混沌之状,琅琅上口,入耳动心。其次,通过几个叠词渲染出凄楚凄迷、凄清凄凉的意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另外,“即使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这一句虚实相衬,拓宽了文本深邃之境。②“每天回家……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在这一句话中,以“霏霏”替代“雨”,可更富有画面感,可形容出雨之态,而“想入非非”是形容人之情,“非非”与“霏霏”同音,在这段话中“霏霏”出现转类,从原来的形容词被作者活用成名词,更具音韵和谐与古典诗韵之美。从雨的“霏霏”而使人“想入非非”,由景入情,巧妙转换景与情,并实现了空间的自然转移,从实至虚(从景至情),将雨境与情思巧妙融合,从眼前雨景自然过渡到后文中对遥远故土、渺远历史与绵长乡愁的描绘与抒发。此外,在本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提高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长短句巧妙结合,错落有致;化用诗句,贴切而自然,体现了浑然天成的美感等。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细细品味,深深感悟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2篇

标准已经设定好了,对于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来说,理解这一标准并不难,可是能够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达到这一标准,实在是不简单。就单讲如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平心而论,就很难做到。关于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就更加困难了。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课都会或多或少地带上应试的烙印,使得学生缺少丰厚自己语文素养的机会。同时,就现有教材来说,虽然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选的,但是过分注重了文本的文化内涵,而忽视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实际能力,并且有些文本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不甚明显,语言价值也不大。同时,阅读与写作分为两个不同的序列,各自为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往往重视阅读训练,忽视写作指导。三年高中学习完成,除了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学生在语文阅读与写作上的素养提升并不大。

对此,我们做出的改变是,结合我校实际,借助于推进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主题读写的实践研究”,自己编选以主题为单元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一主两翼,读写联动,提升语文课的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中的主题读写,是指根据本校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和心灵发育的实际需要,筛选确定主题,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及读本为主,以其他优秀作品为辅,围绕主题编排适合本校学生的读写材料,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来构建学生的读写知识框架。

在编选之前,必须要对编选材料的主题首先加以确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确定几个主题、哪些主题比较适合,这些都值得研究。我们教研组骨干教师认真研究了苏教版必修、选修教材和读本,研究了其他版本的教材,研究了近年各地高考阅读与写作中常出现的主题,起初确定了“挚爱亲情”“乡土之恋”“热爱生命”“山水哲思”“历史情怀”“成长励志”等主题,并编选了精读篇目和泛读篇目。在此基础上又经过研讨,并请专家指导,最终确定了“永恒的眷恋(挚爱亲情)”“诗意的栖居(山水哲思)”“昨夜星辰(历史情怀)”“慢慢走,欣赏啊(艺术审美)”四个主题。以“永恒的眷恋(挚爱亲情)”主题为例,我们编选的目录如下:

阅读与鉴赏 必读

1目送 龙应台

2儿女 朱自清

3弟弟啊,弟弟啊 绿原

4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阅读:用文学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

选读

1给儿子 陈村

2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3我不是一个好儿子 贾平凹

4穿{布衫的女人 蔡一鸣

5一碗阳春面 [日]粟良平

6致橡树 舒婷

7初恋 周作人

8怀念红狐 刘志成

9古代诗词两首

江城子 [北宋]苏轼

鹊桥仙 [北宋]秦观

10陈情表 [西晋]李密

荐读

图书推荐

《我们仨》 杨绛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

《葡萄牙诗人十四行诗》

[葡萄牙]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

影视作品推荐

《下辈子还做母子》

《刮痧》

《泰坦尼克号》

其他文艺作品推荐

《朋友》(流行歌曲)

《父亲》(油画)

表达与交流

真实再现,真情流淌:学会表达

其他主题也是按照这样的体例编选。

主题读写重点在高一年级推行。课型分成精读、泛读、写作。精读课型就相当于苏教版的文本研读课型。在教授精读课的同时,准备泛读课,教师提前两周布置主题泛读课的预习,主要从内容情节复述、文章主旨情感、主要写作手法和几篇文章的综合比较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并作为作业分别写出赏析文字。课后泛读完成后,安排一到两课时进行泛读交流,一个或几个学生担任主持人,每个合作小组上台展示,学生以必答、抢答、讨论争鸣等方式,复述文章内容情节,赏析文章主旨情感和主要写作手法,综合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老师为相关小组的赏析打分,并在最后的五分钟对学生争论的问题进行点拨解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精读与泛读之后进行写作指导与训练,写作题材围绕阅读主题,每次写作有一个写作技巧的训练点。四个主题的写作训练点分别是“真实再现,真情流淌:学会表达”“特征鲜明,感悟独特:学会写景”“写清过程,写出波澜:学会叙事”“细节传神,心音共鸣:学会描写”。

主题读写的开展,为我校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变化。在教方面,教师备课更辛苦了,尤其是泛读课的备课容量非常大,首先自己要深入研读泛读篇目,寻找相关资料,对泛读内容作全方位的准备和研究,预设学生产生的重大疑问,为最后的集中精炼的说明作准备。上课时,要随时控制和调整生成性的课堂秩序。课后,要完成主题泛读课的教学再设计和课后练习设计,还要从实际使用者的角度对《主题读写材料》进行评价,综合使用情况适当增删,为下一年的修订服务。当然,经过系统地研究课程理念,研究教材,再系统阅读学生课外读物,教师的底蕴厚重了,而在完成这样一项大的工程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教师更专注的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项研究,改变了教师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比如过去教师总是花上几课时的时间,将教材的课文分析个水落石出,而现在教师少讲少分析,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读。不只是读课文,还读与课文类似的文章,进而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进行文化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分享。

第3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理念 教学效率 课堂实践

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老师们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湖北省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语文新课程改革为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话题,也给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并着力探索尝试实践新课程理念下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思路和方法。

一.返璞归真——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了规定和指导:

1.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写作的实质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作文教学课程的具体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改革、创新、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文课程也要以“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来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优化作文教学实施机制。

3.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保障

新课程实施建议特别注意了评价建议,优化的评价机制是新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作文教学的成效也和优化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新课程提倡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是开放多元的。评价的基本原则应当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应是关注学生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开放的,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二.注重写作认知规律,发挥师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不同功能

在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下,作文教学必须有所作为而且应该大有所为。新理念的提出尊重并遵守了学生的写作认知规律。写作过程基本规律大多认为是个“双重转化”过程:“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其次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2]新课标对写作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定义照应了“双重转化”的写作规律;同时提出的“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把“双重转化”规律提升到作文教学的更高境界。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依据这一规律,结合作文教学“三维目标”,设计以下作文教学思路:

1.牵手——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预设性作文课堂,导引学生情感经历。情感体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发现、观察和思考。它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前提。情感体验有学生亲身感受客观事物的直接体验和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信息的间接体验。情感体验是作文教学“三维目标”中“能力、过程、情感态度”的具体化,它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例如在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中,我把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作为能力目标;把感情交流作为过程目标;把体验真情、学会感动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参与作文活动。一、引导学生学习黄方国的《父亲》、的《我的母亲》,学生习作《小名》;赏析电影《九香》片断;使学生能在心灵深处同作品“主人公”发生情感共鸣,学会感动,获取间接体验。二、然后趁热打铁为学生创造情境设计了“微笑、生气、愤怒——我印象中父亲”三个学生自主练笔活动。活动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收索自己记忆中父亲的情感场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灵感受父亲,领悟亲情,积累直接经验。当学生带着了解亲情、描摹亲情、感恩亲情去体验时,他们的经验积累一定是丰富而又深刻的。这样的体验能让学生作文文思汩汩,内容真实而且感情浑厚。学生们所得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2.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设计生成性作文教学课堂,这是以实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开放式作文教学是指不再由老师制定作文教学目标,而是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作文教学模式。开放作文包括:一、作文教学目标开放,学生自己选择;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二、作文教学时空开放,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尊重学生自主性。三、作文教学形式开放,可游记,可小品,可札记;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四、评价方式开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尊重学生个性。这种作文模式生动活泼,关注的是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写自己的随笔。在随笔里应有他们自己认为最精美的言辞、最诗意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随笔是他们生活的总结,以是他们写作和源泉。我常用宋朝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学生的随笔。生活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个人的喜怒哀乐,社会的万千气象是他们的源头活水。在学生的随笔里,我能听到他们面对落蕊残花的叹惜,看到少年失意时彷徨,感受到社会的变革带来兴奋与忧虑。例如,在汉江襄阳段崔家营大坝下闸蓄水后,一位学生在随笔里漫步鱼梁洲,一边品味“城中湖,湖心岛”美妙独特的景观;一边畅想天下鱼粱洲的未来;一边诉说对水生态的担心。俨然是位浪漫而又务实的城市小主人。读来让人兴奋。——开放式作文也常结出令人惊喜的果实。

3.激励——发挥教师评价功能,优化作文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程理念特别注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践新课程作文教学理念的支撑。

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单向评价,而新课标则要求构建一种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对象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作文“教”与“学”的评价都应当尊重作文教学规律,尊重教学主体——老师、学生的能动性。教学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能再用以前简单的“四个等级,一个分数”的只看重结果的模式。在新课改刚刚起步的背景下,只有比传统的评价模式更优化的评价系统才能成为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力支撑。

对于教师作文“教”的评价应注重教师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能力和学识、修养的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评价应首先发挥诊断、激励、发展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的选拔功能”。

为实现评价效用,我创新评价形式。如开设学生优秀作文展台和班级作文周刊,将学生们的优秀作文加上靓点评析之后打印张贴,并装订成集。为了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功能,让学生推荐命题、评价命题,让学生互相评价、升格习作。推荐优秀作文到学校甚至社会刊物上发表。这些都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恰如其分的作文评价不仅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对学生习作评价中,要多从作文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多写一些具体化的、鼓励性的评语。该修改的地方不要由教师一改了之,我们可以更多在提出修改原因。如缺少细节的时候,我会说“老师多想在你的作文里看到生动的表情和对话!”作文修改成功后的二次评价更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升上,作文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在“多写”上,新课程作文教学理念所关注也就是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关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思维能力和思想修养,这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有益的启发。

注释:

[1]除了特别注明外,引文均出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4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文言文;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0

一、研究性学习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要求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另外,在教学中,从教师的权威教授转向师生平等交往与对话,共同参与,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也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该有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方式两种含义所指。基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的实际,本文讨论的是后者,所谓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学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尽量增加课堂研究成分,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探究者和实践者。

二、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教学中设法揭示相关知识背景,帮助学生明确所雪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时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疑问――“21世纪了,学文言文还有什么用呢?”这个幼稚却有普遍存在值得引起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深思,不把学生心中的这个疙瘩解开,学习文言文就缺泛心劲和动力。事实上以先秦诸子散文为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其一,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文言知识在各门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二,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体现儒家文化精髓的《论语》《孟子》《荀子》等,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提高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至于其文学艺术价值就更不用赘述了。从它们诞生起就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朝历代,也深刻地影响着21世纪的中国乃至全世界,这些方面的功能,在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若能借助于知识背景的揭示进行多层面的体现,就可以从宏观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及其魅力所在,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热爱文言文的兴趣。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从事探究。“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动力。目前我们高中语文课堂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满堂灌”、“满堂动”等形式主义倾向,学生的活动是盲目的或者说是被动的。因为课堂上的一切仍是老师在直接操纵的,这实际上是老师有意识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其结果还是浪费时间,而且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和能力培养的机会。怎样才能让真正动起来呢?在《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中,设计如下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师生互动,了解相关知识背景。(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读准、读顺、读出语气、节奏和情感。(3)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提示,粗线条了解各段内容及大意(不求甚解),再诵读。(4)设问题(由教师提出,目的是抛砖引玉,为学生质疑铺垫)。(从文言知识、运用能力、课文内容、作者观点和自己看法等方面设问题,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体现能力层级,顾及全体学生)(5)学生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围绕一个明确的问题来探究、解决或形成结论。(6)学生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并在老师的追问和学生自主置疑中引向深入学习。(7)归类合并学生的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生生、师生间的答疑解惑式),达成共识。(8)布置作业:作业一,按照“信”、“达”、“雅”标准教师示范性翻译一段,其余由学生自主翻译。(落实知识目标);作业二,就本文,自定立意和角度,写一段300字短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改写、读后感、鉴赏评论、札记、随笔等均可。可查阅相关资料)(9)作业二展示、交流。(作为本课时重要的总结环节来落实。成果共享,互动互学,课外阅读迁移,以期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火花,并将语文阅读引向深入。)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力图改变传统的“讲读式”、“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除了在阅读中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尊重文本事实,但又不迷信权威和人云亦云,在教师的指导或启示下,让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分析问题,形成批判意识,具有独立精神。同时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和成果共享。这样学生在相互启发中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新知识。当然,这只是其中个例,还很不成熟,但从教学实践看,在师生的磨合与适应中,文言文教学中“苦教”与“苦学”情形确实有了很大改变,我们也感受到了高效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益处。

第5篇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试题解读]

正确选项C。C项表述说明的文字错在“又遭科举考试失败”!

《红楼梦》第119回的回目为“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内有这样的文字――

那一夜五更多天.外头几个家人进来到二门口报喜。几个小丫头乱跑进来.也不及告诉大丫头了,进了屋子便说:“太太奶奶们大喜。”王夫人打谅宝玉找着了,便喜欢的站起身来说:“在那里找着的,快叫他进来。”那人道:“中了第七名举人。”王夫人道:“宝玉呢?”家人不言语,王夫人仍旧坐下。探春便问:“第七名中的是谁?”家人回说“是宝二爷。”正说着。外头又嚷道:“兰哥儿中了。”那家人赶忙出去接了报单回禀.见贾兰中了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喜欢,因王夫人不见了宝玉.不敢喜形于色。(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北京第1版第1628-1629页。)

C项命题陷阱设置的方式为“强扭因果”,“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的确是宝玉斩断尘缘的原因.但“科举失败”并不是宝玉出世的原因,属“无中生有”强加的原因。

A项干扰点.设置在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隐修女巴格特三位人物之间的关系上.情节的考查点设置在巴格特为什么会成为隐修女上。这一情节是铺天盖地的高考复习资料及模拟题没能“网罗”到的,可见命题人的用心之苦!这样的命胚充分确保了试题超强的逃逸性。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其他的原因.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卷二选一的名著简述题也“瞄”上了这一考点。原题及答案要点如下:

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

评分答案要点:①小爱斯美拉达非常可爱。②隐修女找埃及女人为女儿算命。③第二天。埃及女人趁她外出时偷走了小爱斯美拉达。④隐修女回来后发现女儿不见了,床上只剩下一只小鞋。⑤她四处寻找未果。⑥回来后发现小怪物卡西莫多。⑦失去女儿后,隐修女悲痛欲绝,头发都白了。

B项的信息筛选点主要如下:高老太爷是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吗?逃婚的是觉民吗?高老太爷是让觉慧去找觉民的吗?是高老太爷“亲口”告诉觉民冯家亲事不提了吗?高老太爷临终嘱托了觉民要“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吗?五个点均要逐个进行筛选判断。如果没有认真读名著.逐个选项筛选还是有难度的!更主要的是,当众多的高考模拟题都将人物考查点集中在鸣凤、觉慧等小说主人公时.命题人考查的人物却主要放在高老太爷上.这让那些押题猜题人肯定又失望了吧!

D项的命题材料取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中的“赵云截江夺阿斗”。这一回的情节经典.筛选判断这一项对大多数考生尤其是男生来说,应该都不会觉得有难度。我想命题人还是挺有人情味的.没有太难为考生.假如要提高这一选项的干扰性.只需将“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中“谋臣”换成“张昭”就会增加一个难度层级!

必须注意,A、B、C、D四个选项涉及三部中国名著、一部外国名著,命题人将正确选项设置于命题材料取自《红楼梦》的选项.如此处理或许也是有“潜台词”的。是否在通过这样的命题设置告诉考生:中国的学生还是首先要多读中国文学名著.读中国名著又要多读古典文学名著.读古典文学名著又要格外重视代表中国古典文学高峰的《红楼梦》。

[命题背景]

(一)文学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内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内有多处文字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要求高中学生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关于“思考.领悟”的能力部分就涉及名著阅读的规定――

根据自己的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课程标准》于“必修课程・阅读鉴赏”篇的第12条中,也进一步阐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家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还明确规定了高中同学三年必须完成的文学名著阅读量――

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基于这一规定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以“附录三”的形式专门编写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锺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学与人文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江西省自2008年秋启动了高中阶段的新课改.语文教学使用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人教社编写的教材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建

议,从《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举的众多名著中选择了九部名著与一个莎士比亚专题.于必修1至必修5的教材中单独设立“名著导读”教学板块,指导学生阅读上述名著。这九部名著与一个专题为――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专题)《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二)江西省《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于“命题指导思想”中.提出要“继承和发扬我省在自行命题过程中形成的符合我省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命题特色”。命题人将命题特色概括为22个字――“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

江西省2011年名著阅读题的考查材料.均取材于人教版“名著导读”推介的名著,体现了“回归教材”的特色。这道试题同时也在尽力引导学生读书.丰富自己的人文积淀.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指向――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三)由于江西省2011届考生是首届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完成高中学业的考生.命题人或许是考虑到“江西中学语文教学实际”,题型设计为单选题。《考试说明》将名著阅读的考试能力层次也定位为A级,即识记层级,主要目的就定位于考查学生是否“了解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用一句来表达.主要就是考查学生“读没读名著”.题目的难度的确不大。而且江西省《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公布的考查名著数量也较教材所推荐的十部有所减少.删去了“莎士比亚”专题与《谈美》,最后剩下八部。

[2012年备考对策]

1.端正名著阅读的态度,要谨记《课程标准》的要求――“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只有抱着这一态度与出发点去读名著,才是真正的读名著。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高一开始就得未雨绸缪,化整为零,一本一本地去读。不能等到高考前几个月,借助于做大量的“名著导读训练题”去备考.那种方法显然是急功近利的方法.也是得不偿失的方法。

2.江西省的命题人是决不会轻易让做“训练题”的学生得到这三分的.通过上面的试题分析.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命题人是在回避市场上的“训练题”与“模拟题”的.考生决不能有做几十道名著阅读训练题就能拿下三分的侥幸心理。

3.要读原著.不要读市场上的节略版.那是被风干了的名著木乃伊,读那样的“名著”.怎能“与文本展开对话”?又怎能“领悟其丰富内涵”?

4.有的名著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部书。为什么不买优秀出版社正版的《红楼梦》?为什么要抱着高考考完就扔掉那名著的心态去读《红楼梦》?要知道,买盗版《红楼梦》简直就是对文学的亵渎!

5.为了加深对名著情节的记忆.增强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当然也有读书的方法。可参考一些名家写作的名著欣赏读物,比如台湾作家蒋勋所写的《蒋勋说红楼梦》就是一部角度独特且中学生读得懂的红学著作。(见附录1)阅读名著.还应养成写作阅读札记及人物小传的习惯.这样也有助于“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见附录2)

6.训练题也可适量地做一些.但决不能成为复习迎考的全部,更不能替代名著阅读!训练题只有当用于检测自己阅读名著之后的效果时.才是必要的!反之.则是无任何价值的!哪怕你高考侥幸猜中了那三分!

附1:《蒋勋说红楼梦》精彩片断――

宝玉的个性非常奇特.他生命里面所有美好的事物.当别人没有的时候,他都心痛。他觉得自己所拥有的美和爱都是该跟众人去分享的。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拥有.这个美好对他来说就成了最大的折磨和惩罚。宝玉摔玉时像小孩在胡闹,可是他的话很动人。(选自《蒋勋说红楼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一章“宝玉摔玉”的细节.原题为“宝玉的深情”。)

附2:晴雯小传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将她孝敬给了贾母。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抄检大观园时,她“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犯上”.招来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将她撵了出府。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绞下自己指甲、脱下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赠给他。当夜.晴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阅读札记示例――李国文《(三国演义)的魅力――平民精神》(节选)

《三国演义》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代创作人员,特别是历代说话人的平民意识。

虽然这是一部写帝王将相的书.老百姓在这部书里,基本上是被、被驱赶、被屠杀、被当作像俎上肉一样地摧残的一群。但是,作成作福的当朝天子,也有“相抱痛哭,吞声于草莽之中”的时候.那位督邮大人,也有裸着肥硕的屁股.让人鞭打的时候.这正是蚁民们极愿看到的称心场面。因为相抱而哭和撅起屁股挨打.本是群众的家常便饭,现在也轮着皇帝老子和父母官尝一尝了。

《三国演义》的作者,能如此适应读者的消费心理。倒是值得后来人好好学习的。所以,张翼德怒鞭督邮,便成了《三国演义》的第一出好戏。当台下的老百姓。看到那吆五喝六、不可一世的小官僚,被睁圆环眼的张飞抽得魂灵出窍时.无不会赞一声:“打得好!”而感到痛快的。

第6篇

对话式理念进入阅读课堂,能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形成研究性学习气氛,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一、划分阅读板块,确定着眼于整体的阅读目标

我们先后组织了《老人与海》《边城》《红楼梦》《谈美书简》等名著的阅读。实验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制订详细的阅读指导方案。面对大量的阅读篇目,要善于划分阅读板块。划分时既可以以己有材料的单元为阅读板块,又可根据需要把系列阅读资料中有关篇目组成一个阅读板块。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板块划分好后,要给学生确定阅读目标,它能有效克服学生散漫无序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与文章的对话效率。如对小说类阅读篇目可以在宏观上确定如下目标:(1)分析把握各篇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描写技巧;(2)品味语言,体会小说的不同风格。

但是,阅读过于强调定向,往往会限制学生思维,从而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的阅读索求。所以在确定目标之前。老师要做文本阅读的首席对话者,以便于确定一个着眼于整体,定向而又开阔的阅读目标。

二、批注是对话式阅读的核心

“批注”是作文批改的方法,迁移到语文阅读上,是指学生运用一定知识和技能去对所读文章做出点评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批注的重点是单元阅读目标统览下的精彩句段。基本批注方式是“圈、点、评、注”。通过批注形成与文本的双向对话。在我们印发的《老人与海》、《边城》等阅读材料中,我们要求学生在书页空间进行自由批注,发表看法。

在批注中要强调个性意识,重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喜欢庄子,在课外阅读了《庄子》及有关庄子的系列文章《永恒的乡愁》、《庄子使人上瘾的几个理由》后,用诗的语言作了批注:“是一节瘦竹挺拔于晦湿的林间!是一株月桂守望着心灵的月亮。”有的同学则对庄子的做法提出质疑,以《庄子,我想对你说》为题挥洒成一段思辨性文字。如此做来,个性尽显,百花齐放,学生真正成为了与文章对话的主人。

三、读书交流会是对话式阅读的深化

读书交流会是指学生就阅读的心得体会展开的交流活动,活动内容可涉及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认识、艺术技巧的评判、语言风格的品味、妙词佳句的咀嚼等等。活动形式视情况而定,可采取确定主题内容的交流形式。也可采用“百花齐放”的形式就自己感触深、有兴趣的内容展开自由发言,甚至可采用辩论会形式展开交流对话,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下,健康积极地活动。我们先后组织了“《红楼梦》读书报告会”、“《边城》读书交流会”等读书交流活动。

读书交流会是阅读的深化与拓展,它是架在“读”与“说”之间的桥梁。以“读”引“说”,以“说”促“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使不同层次类型的同学在参与和吸收中完成与阅读文本较深层次的对话,切实提高各项语文能力。

四、诵读与练笔是对话式阅读的重要外延

诵读是对文章精美句段的再品味,是对文章理解的再深化。品味词章之美,体味意境情韵。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吟咏氛围里陶冶情操,加深认识。

第7篇

关键词:生成 学以致用 文化内涵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05-02

中学语文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调侃,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鲁迅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回忆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文言文学习方式仍是记忆犹新的。当时学习方法很简单:三部曲。一是课前把翻译抄在课文上。先译字,注在第一行,后译句,翻译写在第二行;二是听讲课。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从开头串到结尾。学生查缺补漏,看哪儿没注全、没注准确。笔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课后读和背,然后多抄几遍翻译,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这种“慢火熬汤式”的方法让我中学时期的文言文基础打得很扎实,但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做了语文教师,一开始也是采用传统的“葵花宝典”,但越教越尴尬,越暴露出问题。

高一、高二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当我努力落实具体字句时,耗时多,且教学往往变成了文言词句与语法的分析课。师生更关注字词句,如重点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正因为教学内容的落脚点在字词句,所以课堂上学生忙碌着摘记,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再说。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看戏,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双方疲惫,最终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不领情,不爱听,昏昏欲睡,意志力坚强的学生勉强能够打起精神听课。上完了课,的确有一大堆笔记,满眼望去花花绿绿,但学生却不知整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富有灵性和情趣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碎,美感全无,雅致全无。到了高三阶段,更暴露出弊端。由于只是对字词句的死记硬背而不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掌握,不是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致使学生不仅把旧的全忘了,且面对新的文言文材料时不知所措,直咬笔杆,一副苦不堪言状。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是自己把学生拉进了泥海,“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但当我积极关注思想情感、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泛乃至花哨,最终直接导致学生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一到考试要动真格的时候,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总是漏洞百出,答案总是令人啼笑皆非,这时师生就全然没了上课时的那种轻松。这让我感到不踏实,这也绝非我想要的教学效果。

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提出的关键问题:语文是什么?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什么?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它却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探询的教学问题。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和智慧的课堂。要想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收获快乐感与成就感。要做到这,需要教师调动个人的教学智慧。以下是本人一些初浅的、尚不成熟的考虑与建议。

一、关注并及时捕捉学生的问题(兴奋点),创设生成的课堂

语文课堂上,期待收获的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而且,能形成飞瀑的绝不是预设好的沟沟坑坑,而是“水到绝境成飞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而且所面对的学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激发师生双方的精神、唤起情趣和热情,文言文教学更需要如此。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应重视“节外生枝”,应珍视“灵光一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走向真实。

要创设生成的课堂,重要的是捕捉有争议、有价值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提。学会质疑,是学生受用终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学贵有疑”,要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却常常忽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往往也是我们挫伤了学生的质疑热情。学生超出常规的思考很可能就是一个可贵的思维创新,切不可为了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为,课堂上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并最后返回到学生中去,问题是一切教学的起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只有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灵性也就散失了。

以《阿房宫赋》的教学为例。

上课初始,刚读到题目中的“阿房”时,学生就对其读音提出了不同意见。面对学生的质疑,出于“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预设教学目标”的考虑,我就正了音,然后以“这是古音”的简单解释匆匆带过。后来偶然读到关于《阿房宫赋》的教学札记,著名教师李明新的作法让我警醒了许多。“阿房”的读音,为什么两个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差别如此之大?他点出这是跟地名有关,也是跟爱情有关。这样的课堂设计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灌输法,在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文言常识。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着重去提问题,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具实效,更富有生命力。

二、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平日的学习中,除了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并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方法。例如,实词推断方法、特殊文言句式调整的规律、翻译的原则与方法等等。

以实词推断方法中的字形推断为例。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爨”是会意字,从字形中就可以明白它是“烧、煮饭”的意思;又如“粜、籴”二字,让学生从字形上推测,不难得出“卖出粮食,买进粮食”之意;再如“小大之狱”的“狱”字,我们可以把它还原为两边各为一只“犬”,中间是一“言”字,也就是说两只狗在对叫,他们发生了争吵,有了争执就要上诉,那么就会产生“案件”了,所以“狱”字译为“案件”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培养推测能力,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

规律是学习的前行。多掌握规律或方法,学生就能运用规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收获成就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要古为今用,建立古今之间的有效联系。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经典片段,不仅要学生熟记背诵,还要鼓励他们在日常交际、学习生活(尤其是写作)中灵活应用。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写作为例。注重运用文言文的营养,能丰富写作的形式和素材。在文体上,我们可以借鉴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从形式而言,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还葆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具有白话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文言以短句居多,且长短句参杂交融,这使得它具有简练含蓄、典雅精致、富有节奏感的特点,能给读惯了白话文的当代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全新感觉;在内容上,文言文更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尝试文言文的写作,更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可以提供作文话题锻炼学生运用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指定文中的素材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正是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学生从课本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为例。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式的名句,体会其简练的语言特点,也能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素材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例如“廉颇负荆请罪,最终将相和”的情节,我们可以体会出将相二人的高贵情操,提炼出“顾全大局、宽容、爱国、拥有真诚的心、勇于承认错误”等作文话题。

三、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文言材料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可有如下方法:

1.穿插故事,增添情趣。

穿插故事,就是要以事明理,在讲述中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轶闻趣事来吸引学生。如教学《兰亭集序》时,顺势讲出“墨池笔山”的故事,“入木三分”成语典故的由来,感悟王羲之苦练书法、终成大家的精神;还可以谈及不同的“之”的书法特点,体会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貌,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并乐此不疲地去研读这篇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文章。

2.结合现实,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文言文不仅仅是墨痕堆积而成的读物,还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精神和心灵的写照。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古人的命运遭际、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但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而应该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使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所以,项羽虽然在青锋一抹之后倒在乌江边上,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司马迁的文字透视出自己命运的方向;我们依然能够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把握我们命运的走向”(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就是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3.从文本中去了解相关的礼仪制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

《鸿门宴》里有这样的语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我们对此只是作简单的翻译而匆匆带过,那就不能了解作品深厚的文化意义。按照古代礼仪,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和地位差别的: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其次是西向。这里,通过座位的安排顺序,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而张良更是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由此我们也不难体会出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性格,以及刘邦所受到的轻视。

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侯嬴会自杀,这难道不是对生命不珍惜的一种表现吗?其实,要想真正理解侯嬴的这种行为,还需要理解当时普遍流行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侯嬴的自杀是对信陵君的鼓舞,也是对信陵君的忠诚,更是对前面所说的朴素观念的阐释。

四、注重诵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日常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朗读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的作品的。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包括诵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以便更好地诵读作品,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这一点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文章中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了深切的体验。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记背,可以从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

五、结语

文言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方面,它似乎总以枯燥古板、与时代脱节的面目出现;另一方面,它确实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及许多丰富有趣的文化现象,这就使文言文走进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尴尬境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这需要平时的积累与熏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易事。但是,如果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能够自觉地引导学生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浓厚的阅读趣味,那么文言文阅读也许就不再是一块“鸡肋”,文言文教学也就不是“硬中伤”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学习更应如此。将文化教育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去,以文化传承为中心,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文言文的同时感染些文化气息,进行些文化思考,才有可能使文言文教学出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可喜局面。

当然,这绝非嘴皮之功。文言文的内蕴博大精深,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准备的也就不仅是一桶水了。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过去到现在的杰出教育家,无一不具备渊博的学识,无一不是在思想上颇有建树。一个知识贫乏而又思想浅薄的语文教师,是不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的。

诚然,理想与现实存在的种种差距在所难免,迷茫也是难免,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你是牡丹,还是百合,也不管你是茉莉,还是丁香,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挖掘个人的教学智慧,让反思与不断的调整随行,文言文课堂终会飘散浓浓的语文馨香,终会有更多的看不完的风景!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学有所得,不亦乐乎!

(曾获省级一等奖优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2001.

第8篇

 1.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 2.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 3.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 4.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 5.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 6.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