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环境工业设计

时间:2023-09-06 17:05:26

导语:在环境工业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环境工业设计

第1篇

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得到最快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新型课程的开展,专业教师应针对于多媒体信息下到企业进行实践。在选择企业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如何与教学进行对接。然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手机APP的发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实践选择的公司应是科技软件开发公司。首先了解公司的运作方式、APP的发展趋势,对公司有一个大概的熟悉。随后进入设计部门了解交互设计方式、流程及内容,以及公司如何与客户沟通、修改方案、确定方案等情况。然后进入设计部实习,设计部实习共分为五部分,设计制作ICON、了解APP设计流程、搭建APP构架、实施交互设计、与客服洽谈业务。整个过程涵盖交互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洽谈业务(了解用户需求)——APPICON设计(不同系统下的图标制作)——搭建APP构架(实施用户需求,搭建交互界面)——APP交互运用(移动产品平台下的交互设计)——确定方案(AXURE模型的表现,与客户沟通修改并确定方案)——完工,完成APP设计的全部过程。

二、实践锻炼的意义

专业教师为了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在教以学为旨的前提下,就必须把专业的理论知识下方在实践中,与实践精密的结合,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并学习。实践带来的效果远远不止于教学上的变化,更多的让自身的专业知识符合社会的需求,让自身的工作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非常快速,计算机也趋于普及,工业设计下开设的新型课程也应到实践中进行学习。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是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

1.真实训练提升教学与行业标准接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教学的内容与行业的标准不符。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深入到生产前线,了解最新的行业标准。这样把培养学生的传统环境转换到生产前线,把专业教师的教授转换为与企业行家的工作交流,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标准。如针对于计算机交互设计的APP设计流程,图标的设计针对了不同的Android、IOS系统有着不同的标准,把这样的行业标准带入到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出入社会企业后能够更好的与行业标准结合。

2.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的工作经验、教学经验不足,迫切的需要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向最前线的技术人员进行请教,了解新型行业的知识结构、学习新兴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APP设计流程的信息,同时了解新型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让专业教师在企业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能力。

3.提升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

接轨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更能够从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企业培养员工的方法和需求,了解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希望在工作岗位中能够达到的专业能力。通过深入到企业的实践,把实践中学习到的企业培养模式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园中就感受到课程所带来的岗位需求。因此专业教师实践之后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4.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高等院校应转变为应用型大学,这是社会对院校的需求。应用型院校应该从何进行培养学生,这就需要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需求在应用型的前提下应该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下到企业才能够明白大学生与岗位需求的差别,企业培养员工和院校培养学生的差别。通过这些差别化的认识,使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深刻的认识到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进一步使学生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提出工学结合,让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企业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还能使专业教师了解到企业需求员工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5.提高专业实践技能专业

第2篇

材料在环境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逐渐破坏或变质的过程,称作材料的化学腐蚀,譬如电气设备、元器件、接地材料等生锈就是一个典型的腐蚀现象。

而腐蚀环境是指存在腐蚀物质的环境,常见的腐蚀物质有各种酸、碱等容易与金属发生反应的物质,其存在形态有气体、雾、液体、粉尘和土壤等。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腐蚀环境在不断增多,据2013年报道,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1.5万亿元。但由于设计行业各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设计行业鱼龙混珠,有的业主一味追求低成本,有时候甚至出现民用设计院设计工业图纸的情况发生,譬如2014年昆山一家工厂发生的一起爆炸事故,工程图纸就是由民用设计院设计的,希望设计行业、业主方都引起重视。

在以下内容中,笔者将通过一个液氯储存间的电气设计为例探讨一下腐蚀环境中的电气设计。

1 所依据的规范

在进行腐蚀环境的电气设计时,我们主要依据的规范为《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技术规定》(HG/T 20666-1999)。

其他专业相关的规范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95)、《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规范》(GB/T 23258-2009)等,可作为参考。

2 腐蚀环境划分

腐蚀环境中化学腐蚀性物质的释放严酷度分为三级,见HG/T 20666-1999表3.0.1。

腐蚀环境划分为三类,划分的主要依据见HG/T 20666-1999表3.0.2、表3.0.3。

表中两个依据应同时考虑当缺乏化学腐蚀性物质的释放数据时,根据表3.0.3列参考依据来划分环境类别。在项目开始前期,电气专业应与上游专业如工艺、暖通以及环境保护等专业充分沟通,了解生产介质和生产环境,并在设计说明中予以表明。以本液氯储存间为例,由于本车间内部液氯输送系统只有在异常的条件下,液氯才会偶尔出现并遇水产生腐蚀液盐酸,因此可以将本车间划分为中等腐蚀环境。

3 电气设备选型

电气产品防腐级别分为户内防中等腐蚀型(F1)、户内防强腐蚀型(F2)、户外防轻腐蚀型(W)、户外防中等腐蚀型(WF1)、户外防强腐蚀型(WF2)五种。

电气设备应根据环境类别按HG/T 20666-1999表5.0.2-1、表5.0.2-1选择相应的防腐电工产品。

依据以上的原则,我们可以分析出本次液氯储存间相应电气设备选择F1或WF1级满足要求。

本车间优先选用高效、高显色指数、长寿命光源,尽量减少灯具的使用量。

4 配电线路、防雷接地防腐措施

本车间在泄露情况下,会有少部分的氯气,在规范HG/T 20666-1999附录B中显示,氯气对于聚氯乙烯、聚乙烯和氯丁橡胶有严重腐蚀性,而实际上这里所指的腐蚀性是指氯气对于塑料材质的氯化,所以在工业设计中,需要直接接触氯气的管道如输送液氯的管道材质一般采用碳钢,本项目中穿导线所使用的保护管是不直接接触氯气的,而且事故情况下释放出来的少量氯气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子很快产生反应变成盐酸。所以本车间的配电线路敷设原则为:总进线采用全塑电缆明敷,沿玻璃钢桥架引来,照明电线穿PVC管敷设,应急照明线路穿难燃型刚性塑料管敷设,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明敷时采取防火措施。

车间电气裸露的电气金属构件,应采取用应的涂漆或者涂覆方案,具体详见《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技术规定》(HG/T 20666-1999)附录J、附录K。

腐蚀环境的电缆线路应尽量避免中间接头。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本车间预计年雷次数N=0.0142,但本车间为乙类车间,该建筑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屋面采用避雷网,利用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在建筑物四角的引下线上做接地电阻测试点,高度1.5m。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建筑屋面防雷网格不大于12×8m,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大于18m。屋面避雷材料采用热镀锌钢材。屋顶避雷网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在女儿墙上敷设,并采用-40×4mm热镀锌扁钢作支架。屋面上所有工艺管道,设备及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等均应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所有接地干线均选用热镀锌扁钢,并适当增大截面,接地支线采取16mm2黄绿绝缘铜导线,对于抗腐蚀有很好的效果。

5 其他电气设计

在腐蚀环境内,需要注意以下四点设计要求:(1)为避免腐蚀物质进入电气设备,在设备的接缝处,电缆进出口处等可能导致腐蚀物侵入的地方做好密封措施;(2)起重设备如电动葫芦等的滑触线宜选用重型橡胶套软电线或塑料防护式安全滑触线;(3)须在现场监视电流的主回路中,不宜选用直接式电流表;(4)其他改善措施,如改善环境条件,加强耐腐能力,适当采用防腐措施,如阴极保护法,使用防腐剂,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等。

第3篇

【文章摘要】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设计与应用的结合,是智慧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在高职高专开设以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室制环境”,既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在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展“工作室制环境”的理论依据,并研究了“工作室制环境”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应用。

【关键词】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制环境”;高职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设计与应用的结合,是智慧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在高职高专开设以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及时补充着我国动漫艺术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

作为高职高专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就业前了解企业生产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室制环境”,既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能力。

1 当前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缺乏校企沟通,教学内容与行业应用脱轨

高职高专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不同于本科院校,其在技能应用上可以说比本科生还要略胜一筹,那么如何做到学生有较强的技能。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高专更了解行业需求,办学更灵活,能够根据行业需要进行教学调整。但是,当前部分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却缺乏社会调研,没有了解行业需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千变万化的新技术的需求。

1.2 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

当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方法方面没有进行全面的改革,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然局限于一本教材的讲授。课堂缺乏吸引力,背离了艺术设计激发创新思维的本质。同时由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缺乏实际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

1.3 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教学资源可以说是教学的依据,只有开发了充分的足够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需要。但是,当前部分院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开发力度不够,除了教材以外,就拿不出让学生学习的依据,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部分院校虽然在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仍然受到师资力量的局限,进度缓慢。可能部分课程开发的还可以,但是不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当今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以往有一定的差别,不仅要求具有美术功底、艺术底蕴,同时还需要掌握艺术设计与艺术制作的过程,而部分教师因为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经验,要么纸上谈兵,要么知识陈旧了,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

2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展“工作室制环境”的理论基础

针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建立“工作室制环境”的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把艺术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到工作室来进行详细讲解、分析、策划与设计,带领工作室学生承担企业相关的设计任务和项目。工作室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结合一起,切实做到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设计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这无疑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3 “工作室制环境”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应用研究

3.1 “工作室制环境”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在“工作室制环境”的实施过程当中,要以分梯度的方式进行。即把学生按照年级分成三个级别。三年级的学生在工作室里作为准员工工作,进行顶岗实习,参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二年级的学生在工作室是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参与艺术制作的一部分环节。在三年级学生与教师的指导下对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行操作,完成制作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在工作室主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见习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与环节。在二三年级同学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学习。

3.2 “工作室”的管理

这里的管理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学校对于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组织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提供场地,允许其接受对外项目,并为工作室提供学校内部的艺术创作项目,保证工作室的项目资源充足,场地、环境、师资等都得到校方必备的支持。

第二方面是“工作室”自身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每个“工作室”通常由一位负责教师进行主管,几位专业教师作为教学团队作技术支持。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负责人负责日常的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项目开展、校企互动等工作。工作室不仅承担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科研、校企沟通的任务,并且对外承接工作艺术设计任务。

3.3 “工作室制环境”的应用效果研究

采用“工作室制环境”以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采用“工作室制环境”,学习的学习氛围整体提高,学生均表示学习有了依据与抓手。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室制环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内教学有效地向课外延伸,同时由于项目课程的开展,也使得学生在校其间接触真实项目,了解项目由接单到设计、交付的全过程,可以使其毕业时成为一个了解行业发展、适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朝晖.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30

[2]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12

[3]张勇.论“训赛结合”项目教学与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培养[A]. 2007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第4篇

关键词:环境美学;工业建筑;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社会的前提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更是蓬勃发展并日益加快,密集型工业建筑群称为今年城市规划的主要形式,而单纯的追求工业建筑的生产功能性已经早已遭到时代淘汰,与环境相适应的工业建筑设计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工业建筑除了要满足生产工艺之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工业建筑体量、肌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大跨度、大空间、大面积是现代化的工业建筑普遍存在的特征,而它的这种特征对环境会造成巨大影响,为了要深刻落实我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将环境美学融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着眼于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其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美学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工作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工业建筑的大规模开发带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业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污染,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都严重影响着我们生存的家园,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不断侵蚀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优美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环境美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大力开展环境美学,能够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时时刻刻保持着愉悦的心情,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稳定发展。

二、环境美学与工业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侵袭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全面崩溃的情况,不仅会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宜居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不懈追求,而工业建筑活动却打破了这一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环境美学与工业建筑设计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环境美学的视野下,生态、工程、环境是其发展的基础,是与现实生活向结合的媒介。从宏观的角度看环境美学,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人类面对宇宙的根本法则是无力反抗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应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实际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的文明活动是建立在工程的基础上的,这些工程可大可小,大到一座城、小到一座水坝,其建筑设计都会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造成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美感。面对这种情况,有两个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一是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另一个是将工业建筑工程改造成新的园林景观,创造出比原来的生态环境更能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景观。

三、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工业建筑设计

(一)工业建筑设计要符合环境美学的要求

在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工业建筑设计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业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介入越来越少,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环境美学就是工业建筑设计的参考依据,其设计方案要符合环境美学的要求,将建筑设计适应环境发展作为基本原则,而不是让生态环境去适应工程建筑的发展。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将环境的优势利用起来,创造出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环境美学关系的工业建筑,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环境的潜能,有效缓解生态、工程、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三者的共同发展,满足人类对宜居生活环境的不懈追求。

(二)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环境创造与借景

工业建筑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法避免,所以。为了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设计师可以将工业建筑工程改造成新的园林景观,创造出比原来的生态环境更能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景观,有效的解决了工业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但是人类也需要文明活动,也需要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做出努力,因此无法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为了确保人类与环境能够和谐发展,不能一味的要求人类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要选择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进行调节,适度的进行城市建设、工业建筑活动,在不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创造新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不将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重视起来,人与自然将会无法和谐相处,在环境美学视野下进行工业建筑设计能够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环境美学的概念贯穿于整个工业建筑设计中,促进生态、工程、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高晓 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桥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卡菲•凯丽.艺术与生存[M].陈国雄,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第5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 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设计理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价值共享理念和高科技网络的支持下,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将工业景观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的能量大循环的一个手段,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2.创新技术设计理念

(1)创新理念

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广泛传播、自由交流所激发的灵感也成为创新景观设计的源泉,相应的设计观强调变化、弹性。具体包括:将更多的景观要素纳入设计中,用多种语汇表达个性设计,强调工业景观的内涵与视觉效果;改变定式思维,注重探索性,发掘设计创意的潜在价值,通过厂区的景观设计传达企业内在文化价值。

(2)技术理念

技术是人类文明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在物质化的同时,也在被精神化和审美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不断进化的历程中,新技术不仅能使我们更加自如地再现自然美景,甚至能创造出超自然的人工奇景。它不仅极大地改善我们用于造景的方法与素材,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美学观念――技术美学。

当代景观设计受到新材料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加工技术,以及现代艺术、当代美学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许多新的观念介入进来,传统景观的服务对象及目的已经完全改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等的改变对环境景观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新的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使得当代景观在各个方面都区别于传统的景观设计,使当代景观的设计和营造发生了转型和变化,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技术发展趋势。新技术成为景观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和完成设计的手段,当代景观呈现出与传统景观迥然不同的面貌。当代景观设计在不断扩大的审美领域的过程中,继续追求技术的艺术表现力,结合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不断探索和拓展自身的表达语汇和形式而追求新的发展,使设计创作更具有审美的意义。当代景观的新思维不仅仅是对前卫、流行设计理念的复制,对当代景观的一种合理化、科学化和理性化的新的追求和探索,还是景观的探索之路正逐渐向这样一个方向前进着。

3.人性化设计理念

现代工业厂区环境景观的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已今非昔比,行为科学的介入为其充实了新的内涵。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是环境景观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者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思想交流,文化共享……一句话,要求这个环境能积极反映使用者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要求表达当代环境景观美学与社会共有的价值。在现代工业景观设计中,设计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按照业主的愿望来衡量,而是以能否满足环境中使用者的需求与日常生活兴趣为依据,是否为内在的生活者和体验者而设计。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发掘人性需要,创造人性空间。设计师要突出厂区环境景观的人性设计,就必须了解人,深刻地了解人性,每一处景观,都有其特定的使用主体,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是有所区别的,但其本性却有着相同之处。人既需要庇护和阴凉,又需要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的尺度空间;人需要被关注、同时喜欢关注他人……因此,在厂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中应根据人性的需求,有效地利用各种景观要素创造不同的人性空间。

4.信息化设计理念

传统的景观设计主要集中于展示形态与空间,满足功能的要求。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求景观承载更多的信息,相应的景观设计必然集中于信息,体现时间优于空间的概念。具体包括:

(1)设置信息的疏导、调节空间,留有弹性发展的场所;

(2)在设计理念和人的审美需求之中融入信息技术,与情感融为一体;

(3)创造互动性的景观。

5.艺术设计理念

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为工业景观的设计提供了设计源泉,使得工业景观营造的设计思想和手法更加丰富。在国内外很多工业厂区的景观设计,不论是从构图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可以看到艺术的影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艺术的影响。而在精神生活逐渐富足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更多休闲时间投入到文化艺术活动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正在消失,人类生存的一切环境都被赋予了艺术色彩。景观设计是人们对所期望生活空间的一种表达,艺术性贯穿景观设计的各个阶段。在概念规划层面,景观首先是人们在脑海中形成的一幅蓝图,这种平面视觉艺术中的景观是视觉艺术化了现实环境,它讲究构图、色彩,讲究平面效果表现。之后,设计进入空间环境营造的考虑,空间中的虚实、借景、框景、障景等手法的使用,也同样为环境景观带来了多层次的、丰富的艺术效果。

6.多元化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通过强化地域性、多样性及保留下来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来丰富景观资源,实现多元化的景观发展方向。具体包括:

(1)在地域文化的构成脉络和特征中寻找地域传统的景观元素、景观体现及发展机制;

(2)以发展的眼光看地域文化的传统,将其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从而获得持续的价值和生命力;

(3)结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打破封闭的地域概念,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诠释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 吕海平,王鹤,城市景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模式[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19(2)

[2] 王紫雯,城镇化过程中的景观保护与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1,11

第6篇

关键词 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6-0160-05

循环经济提倡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物质、能量在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从而实现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最小化与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7]。工业是实现本土优势资源转换的重要链结,同时也是物质能量代谢、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产业。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疆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新疆工业的总体布局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分工层次相对比较低,高投入,高污染的行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再加上先天生态脆弱,资源型缺水,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对疆内的生态环境和绿洲的稳定已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亟需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科学节约型模式全面更新其工业发展的理念,科学调整未来工业发展的思路。目前已有学者对疆内的煤炭、造纸、石化等行业进行了政策及产业链层面的循环经济研究[8~14],也有少数大型企业如新疆天业、哈密长河、博湖苇业对自身生产领域进行了循环经济的有益探索,但系统的大尺度的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研究在新疆尚未开展。本文对这一领域作初步探讨。

1 新疆工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新疆工业体系及发展概况

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基础性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代表的工业浪潮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促进下迅速在新疆兴起,伴随着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加快实施,新疆的能源、原材料工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行业为主导,以纺织、轻工、建材、钢铁、电力为支柱,包含煤炭、食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区内工业增加值达1 3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324亿元。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92.2%,轻工业占7.8%。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业的比重为77∶18∶5。与1999年相比,工业占GDP的 比重由27.2%上升至43.6%,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也由同期的78.3%提高到372.8%,8年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达33.7%。总的来说,全区工业经济效益发展态势良好,产业优势逐渐凸显,但采掘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很高,加工装配工业和轻工业比重偏低,说明其尚处于以“原字号”、初加工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

1.2 新疆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业已成为新疆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带动和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它也正面临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沉重压力。2006年,新疆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0.8%,却消耗了全区70.8%的能源总量,其中石油、电力、煤碳、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占了工业总耗能的69.3%。吨水泥、单位粗铜、吨焦的综合能耗分别达到全国的1.5倍、2.2倍、2.2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电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能耗(以标准煤衡量)超出1倍左右,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总体偏高,只有用水量相对较低。

各项数据表明,新疆的工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投入、高能耗支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极其明显。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原因使得市场配置运营程度较低[15]。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新疆的工业布局更多地体现为计划经济和国防安全价值指向。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西部开发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和结构,以采掘、原材料、重工业、军工、央企为主导的区域工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工业的区域竞争力和产出类型。

第二,缺乏统一规划致使工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新特的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投资,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生产力布局重复、产业结构趋同、争夺资源、城镇体系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不够等情况。目前,新疆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具有地区资源优势的轻工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比重比全国水平分别低了1.2和3.0个百分点,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则更加明显滞后;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发达省区高出20~30个百分点,并以采掘类工业为主,致使总体能耗偏高。

第三,部分企业技术落后且环境意识薄弱,管理粗放。随着改制的推进,多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比例快速增加,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方式有了较大转变,各企业在技术水平、环境意识与污染控制方面发展很不平衡,多数新企业基本处于跟踪模仿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层面,虽然经过技改,但工艺依然落后,加上环保意识薄弱,拼资源高消耗,管理相当粗放,造成投资回报率低、污染严重的后果,给资源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影响了企业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2 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思路

新疆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政府明确表示要将工业领域作为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全面快速提升工业化整体水平。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不仅是新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针对新疆目前工业发展的形势,从区域层面上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首先要正视片面追求高增长伴随的负效应,看清大势,理清思路。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结合地区特点,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总体思路可概括为:“一个综合、两类循环、两个体系”。

2.1 一个综合

“一个综合”是指新疆的工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运用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与“资源循环经济”的合称,它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从字面看,新疆工业循环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但它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或环保问题,而是集自然、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除了要考虑技术、投资、运行成本外,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

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16]。新疆幅员辽阔,自然地理、资源禀赋以及历史人文因素在各行政区域不尽相同,想通过循环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工业格局的重新界定十分必要。建议通过功能区环境承载能力及工业适宜性分析,结合自治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区域分异、整体协调、系统整合、确保绿洲发展空间为原则对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进行统筹规划,划分出优化区、重点区和限制区,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功能区未来的支柱行业、重点行业进行科学的纵向主导产业链与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设计。

2.2 两类循环

“两类循环”是指新疆的工业生产需实现产业循环组合与资源循环利用。第一类产业循环组合,既包含工业内部行业间的小循环组合,也涵盖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大循环组合,这是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新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重要措施。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因子。《中国水资源报告》及《新疆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06年,新疆农业用水比例高达97.5%,分别比全国及西北五省平均水平高出35.6和22.5个百分点,而农业单位水耗产生的GDP却只有工业的0.77%,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限制新疆工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针对疆内特殊的自然条件,笔者认为: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新疆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必须非常注重水资源配置的问题如图2所示。首先,要实现农业节水,所节之水用于工业,而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又必须能反哺农业,这是进行大循环组合的出发点;其次,对于行业间的小循环,组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干法制造与中水回用以达到节水效果,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另外,组合的模式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链,而应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区域范围的产业共生关系层层提升,整体推进产业链条的延长与完善。第二类资源循环组合,是指在构筑产业链循环组合的同时还要在各产业内部按“3R”原则,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废能进行综合利用以及资源化,再次用于经济发展。循环经济“3R”原则的排序,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思想进步的三个历程:通过末端治理净化废弃物――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废弃物――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科学的规划与清洁生产等源头控制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单位产品的资源利用率、预防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新疆工业污染的减量化,但是,先进的技术不会在新疆一夜普及,控源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再加上由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污染量削减的边际成本会随着削减总量的增加不断提高,因此过于追求“零排放”目标并不可行。建议根据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节约、技术可行的办法对废物废能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生态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为延伸产业链创造可能性,图3列出了部分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采掘业及其相应的初级加工业产生的固废以及废气量相当可观,因此,利用大量的粉煤灰、煤矸石作建筑原料,从石化企业尾气中回收热能用于取暖等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产业循环组合与资源循环利用也是拓宽融资渠道,调动民间资本,增加市场配置能力,促进本土优势资源转换的物质能量流动载体,不仅有助于将新疆的环境资源纳入主流经济运营,使负外部性内在化,而且还能创造静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环境的双赢。

2.3 两个体系

“两个体系”是指建立配套的循环经济管理实施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以增强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实施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其中,管理实施体系主要由工业园区组织,包含工业链结设计、清洁生产设计、执行能力建设三项内容。在组建过程中,工业链结与清洁生产依靠技术创新才能日趋完善,执行能力建设则对园区的循环经济持续实施提供行政管理上的保障。综合评价体系可从园区和行业两个层面来制定,内容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评价两项。从管理水平、经济增长、污染治理、资源利用效率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工业代谢、生命周期、工业系统集成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评价,有助于从法规管理、生产设计、工业链接、保障措施、变数分析等多个角度探讨园区及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机制,进而促进管理实施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3 案例分析

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玛纳斯河流域,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作为新疆第一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07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其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具有典型性。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石河子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目前已初步形成氯碱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热电联产、纺织、食品、造纸、塑料制品、建材等九大循环经济产业链[17],如图4所示。2008年底,园区达到70万t PVC,60万t 离子膜烧碱、100万t电石、15万t节水器材、200万kw发电量、150万t电石渣制水泥、30万t粉煤灰制浆造纸、30万t造纸黑夜制木质素、10万锭棉纺品、1.6万t柠檬酸、8万t番茄酱的生产能力,总资产达20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97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年均增速达40%,氯碱与节水行业已跻身国际前列。

“一个综合,两类循环”在案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首先,依托自治区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通过对国际产品市场的需求分析,石河子将化工、棉纺、食品、建材、农业技术装备、能源将作为工业循环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继而进行纵向主导产业链和横向耦合共生链的设计,实践了“一个综合”的思路。其次,产业链中节水器材的开发应用有效促进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国家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了区域范围的产业共生关系,创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的大循环组合;同时,通过企业间产品和副产品的有效利用,煤、盐、石灰石等优势资源被成功转化为煤电化热的一体化,工业行业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小循环组合。再次,园区有效实现了三废的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电石渣作为水泥厂的原料全部消耗干净,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及制浆造纸板,造纸黑夜通过资源化综合利用开发成木质素产品,生化行业产生的硫酸钙用于制水泥,电石粉、焦炭粉、石灰粉以及回收的废旧滴灌带被送往相关工序重复使用;电石炉废气通过增压风机加压后送入电厂发电车间和化工城粒碱车间燃用,氯化氢、氯乙烯、乙炔和氢气等化工尾气通过组合式吸收―解析工艺、变压吸附等技术全部回收重复使用;干法乙炔(用蒸汽)生产技术使整体的用水量与废水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工业废水经膜技术处理后回用作电厂的循环冷却水与厂区绿化灌溉。但由于尚处于建设初期,园区工业循环经济的链条还未完全闭合,各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也参差不齐,仍有节水节能和减排空间。要想持续推进和优化完善石河子的工业循环经济,还需有效开展“两个体系”的建设,尽快配套建立园区的循环经济管理实施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以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4 结 语

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结合区情特点,本文从区域层面上将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一个综合、两类循环、两个体系”。其中,“一个综合”是科学构建新疆工业循环经济的前提,“两类循环”可促进新疆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有机统一[16],“两个体系”将为疆内工业循环经济的持续推进和优化完善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当然,构建工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难点和细节问题,本文仅从框架思路上作了初步探讨,期待更多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诸大建.循环经济理论与全面小康社会[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107~112. [Chu Dajian.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ction),2003,(3):107~112. ]

[2]Erkman,Suren. Industrial Ecology:AHistorical View[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4(4):36~42.

[3]Frosch R A, Gallopoulos N.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J].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261(3):144~152.

[4]Tibbs, Hardin. Industrial Ecology: An Environmental Agenda for Industry [J].Whole Earth Review, 1992,123~125.

[5]V Jegatheesan, J L Liow, L Shu, S H Kim, C Visvanathan. The Need for Global Coordinatio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 637~643.

[6]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12~125.[Chen Demin. Reuse of Resources is the Focus Connotation of Cyclic Economy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4(2):12~125. ]

[7]季昆森.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J].决策咨询,2004,(7):42~43.[Ji Kuns en. Circular Economy and Resources Saving Society[J].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2004,(7):42~43.]

[8]黄道成,敬益武.关于新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101~103. [Huang Daocheng, Jing Yiwu. Considerat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n Xinjiang[J]. Coal Geology of China, 2003, 15(6):101~103.]

[9]姚卫星,宋岭. 新疆环博斯滕湖地区造纸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启示[J]. 生产力研究, 2005,(5):111~113. [Yao Weixing.Song ling. Revel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Xinjiang Papermaking Industry around Bosten Lake Region[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05,(5):111~113.]

[10]王保国. 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天业化工园区发展为例[J].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7):25~26. [Wang Baoguo.Groping and Practice of Circular Economy:a Case Study on Tianye Chemistry Industrial Park in Xinjiang[J].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05,(7):25~26.]

[11]胡俊梅.循环经济理论与新疆循环经济实证分析[D].新疆: 新疆大学, 2006.[Hu junmei.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Demonstration Analyses in Xinjiang[D].Xinjiang: Xinjiang University,2006. ]

[12]刘春宇.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研究[D].新疆: 新疆农业大学, 2007.[Liu Chunyu.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Petroleum Industry[D]. Xinjiang: 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07.]

[13]李新英. 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 新疆: 新疆大学,2005.[Li Xinying. Reasearch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Course in Xinjiang[D]. Xinjiang: Xinjiang University, 2005.]

[14]张宏军,高志刚. 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资源性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05,28(3):409~413.[Zhang Hongjun, GAO Zhigang. Problems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Resourcebased City:A Case Study on Karamay City, Xinjiang[J]. Arid Land Geography, 2005, 28(3): 409~413.]

[15]李明. 关于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实事求是, 2004,(6):45~48.[Li Ming. Some Problems about Taking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in Xinjiang Municipality[J]. 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2004, (6):45~48.]

第7篇

第一阶段:在大学期间,很多大学都会安排到很多大型的毕业生招聘会,而我们学校由于位置等的原因,在这点上不能进步给我们学生一个更好的平台,同时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更需要我们学生的独立,更把我们学生都推向必须独立的处境。由于这一刻,你还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你只有被学校淘汰。因此,所有的实习单位都是自己联系和自己的关系来完成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环境可能更利于我们同学的独立能力,然而在这阶段之前,我已经在大二往口试过,尝试过口试的失败滋味;尝试过被人冷眼的滋味;尝试被人敷衍的滋味……

然而这都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我明白身处于社会,很多东西都要讲究条件,在面对多次的失败打击,我总结起我自己经验,收拾起自己的信心。想着,自己凭什么进人家的设计公司?你有什么条件能被人家收纳你为公司的人?同样还有和你一起竞争的人,你又有什么上风可以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这都是我这个出来实习的大三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题目……我总结起来这些的不足,我将它纳进了我人生的一股气,一股常伴我的气。这个宝贵财富,在我大三实习阶段受到实习通知的时候,我知道我之前失败的经验让我觉醒了,我需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果然,在我看上的一间设计公司中,我口试成功了,而且是一击即中的…回想到现在,假如别人问我,他为什么会留你?我技术比你好呀?我会回答:诚意!

实在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东西都需要诚心诚意来完成的,这样别人给你的机会就更多,由于你已经给人一种无可相比的信任感。这是我在实习阶段收获的第一笔财富。

第二阶段:从我往口试的那刻起,我已经了解到我口试的是一间什么样的公司,干些什么的?我进往后能干些什么?我能学到什么?能给我人生带来什么?同时我又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这些那么多的什么,同时都会浮现在我脑海中,由于这次的实习能给我答案,我必须要认真考虑我要到的公司是什么公司。

“光与影照明设计”一间在灯具开发的基础上,现在开始发展着灯光设计项目,往设计方向发展的照明设计公司,它的公司背景关系和合伙伙伴都是国际化的,所以在设计项目中,能依靠关系接到特大的项目,这相对于我在公司的未来远景是可观的。这也可能是我学习和发展起步的地方,所以我需要一间这样可以给我很大发展空间的公司。而且对于灯光设计,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设计,同时这更是让我接触一项新的设计,带领我融进另一个设计领域,让我的见识更能提升。

进进公司的第一件事,首先我必须要适应公司的陌生环境和周边陌生的同事,庆幸的是,我相处下来,我身边的同事都是很和蔼的,这让一个刚踏进社会的我来说,是一种礼物或者说是一种优待吧,所以我更小心的维护着这样一段关系。

第8篇

关键词:工业区;环境设计;导视设计

随着产业转移进程加快,上海宝山工业园区与张江高科集团合作,进行新一轮产业升级,作为工业区形象的原有环境导视系统已满足不了需求,急需随着产业升级而更新,本文将详细探讨宝山工业区导视系统更新设计提案的内容。本次工业园区环境导视系统更新设计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主精神堡垒设计,二是导视牌系统设计,三是沿街景观小品设计。设计要求需紧跟园区发展步伐,具有前瞻性。设计理念,根据宝山工业区现有的产业布局,此次设计以生态为设计出发源点,造型上通过有纵深感、结构美的设计体现科学,技术和速度;色彩上,通过多彩的配色,丰富工业园区气质,凸显生态的和谐;材料上,以不锈钢金属为主,体现原有材料的质感,彰显工业区的工艺的精湛。

1 主精神堡垒设计

主精神堡垒是地区文化传达给人们的独特艺术载体,具有地区的精神象征。通过高大独特的外观造型,使人们可以远距离识别,传统的精神堡垒造型通常为直筒形,缺少变化,本次主精神堡垒的造型设计前通过对周边植物生长情况,电线杆的位置走向,及车辆行走路线的分析,确定了在工业区立交桥主入口设立,这里植物生长相对稀疏,电线杆不会影响塔形的精神堡垒放置,同时车辆经过此处,可以最简洁直观地看到精神堡垒所传达出的信息,本次精神堡垒设计以现代科技为主要设计语言,主造型采用未来科技流线与工业区产业更新相结合,整体向上的造型寓意宝山工业园区的发展上升力和蓬勃生机,作为园区的一级导视,整体简洁的单色造型凸显园区的彩色立体logo,使人可以远距离识别园区范围。主外观造型结构为金属焊接骨架,饰面为不锈钢面板,打磨剖光后,烤银色漆;字头为亚克力内发光造型字。基座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2 导视牌系统设计

导视牌系统的更新设计要求现代简洁,体现宝山工业园区科技与生态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对园区的车流,人流分析,得出工业园区的通行车辆多为大货车和集装箱卡车,司机的视线较高,为了方便快捷的发现路牌及标识,本次二级导视的造型高挑,主视觉信息设计在与车辆视线平行的位置,高耸的造型与一级导视相呼应,草绿色与周围深绿色树木搭配,色彩和谐,同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导视牌的信息更易识别,体现了工业园区生态与科技的结合。三级导视的设计内容包含园区具体的地图坐标及具体功能区位置,行人通过它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目的地。造型上三级导视造型增加了弧度更大的圆角,使人视觉感觉更加缓和,白色与草绿色的色彩,与整体导视色彩匹配,园区地图以可视角度最大面积的呈现给行人,使信息传达更易接受。

3 沿街景观小品设计

工业园区环境导视系统更新设计的重要一环即是沿街景观小品设计。沿街景观小品设计对环境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景观小品不同的造型组合打破了工业园区厂房围栏单调的造型形式,其次沿街景观小品的设计会给来访工业区的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工业区的形象得到艺术化的提升,使艺术与工业区的科技与生态相结合提升工业区的气质,改善工业园区街道环境,更加以人为本。本次沿街景观小品共分为两个部分,路边景观小品设计和路口景观小品设计。路边景观小品设计了两种形式,一种为拓宽绿化带设计,一种为保持原有绿化带设计。前者基地在保持车道不变的情况下,把原有直线形的绿化带向厂房围栏区域进行拓宽,形成凹进的靠边停车位造型,增加了绿化面积,在这一区域设计了陨石造型组合,中心大陨石造型内含园区主LOGO,主LOGO如同宝石一般,象征着工业园区的新生,未来更加光亮。陨石造型群的主视角均为LED屏幕,可以动态循环播放园区形象宣传,科技感十足。后者不改变原有的绿化带形式,景观造型为金属叶形式,通过对金属叶做旧镂空,象征着原有工业产业的转移,金属叶造型大小错落,巧妙地融入整体的景观环境中,为街道景观小品提供新的设计形式。路口景观小品设计,不仅要具有景观观赏功能,同时需要具有信息传达的功能,设计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静态展示,另一种为动态展示。静态展示的设计为路口中心的绿化带装饰。金属镂空的设计配以防腐木质框架组合,代表了宝山工业园区制造水平的精湛计。动态设计的形式是在主交叉路口设置LED显示屏造型组合,显示屏以极简设计的组合构成,在路口处形成标志性景观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显示屏模式,多处屏幕的组合形式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设计,动态组合图形,可视化信息设计,提升周围景观更具观赏性的同时,更好地把信息传达给人们。

总结,通过对宝山工业园区环境导视设计提案的设计探讨,笔者将工业园区环境导视系统更新设计的要点分为三部分,一是主精神堡垒的设计,需根据园区实际产业,设计出新颖合理的外观造型,可以传达出园区的精神形象。二是导视牌系统的设计,在保证信息的正确传达的同时需要与主精神堡垒有呼应,保持导视系统的整体性,满足工业区的功能要求。三是沿街景观小品设计,沿街的景观小品是环境更新设计的点睛之笔,其最能改善工业区整体形象环境,适当的造型可以凸显工业区的产业功能布局,同时艺术化的造型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业区的形象气质。

参考文献:

第9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Yaodian industry zone, in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existing natural conditions, the paper dredges up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creates the green spac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system which adapts to the ecology, lay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zone.

关键词: 园林;绿地系统;环境景观;工业区;规划设计

Key words: garden;green space system;environmental landscape;industrial zone;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73-03

1 项目背景与概况

1.1 项目背景 延安市位于陕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全市总面积37037Km2,共辖1区12县,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

延安地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mm左右。地貌类型以黄土塬、梁、卯、沟壑等特有黄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左右。

1.2 项目概况 延安姚店工业园区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东郊,西起宝塔区李渠镇崖里坪,东至宝塔区姚店镇杨家砭,北起210国道北山脊线,南至延河南岸山脊线,控制面积18Km2,其中一期规划面积4.04 Km2。园区距延安机场10Km,210国道、西包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开阔,是延安发展工业经济的理想区域。区块规划分为石油机械制造及生产技术服务园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轻工业园等区块。园区鼓励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占地数量少、耗水量低、无环境污染的工业企业入园建设发展。园区产业方向为石油机械加工生产及技术服务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轻工产业等。如图1。

2 规划依据

①延安市姚店工业区总体规划。②《城市绿化条例》。③《城市绿地分类标准》。④《环境保护法》。⑤《湿地公约》。

3 规划目标

姚店工业区地处宝塔区李渠镇崖里坪至姚店镇杨家砭之间的川道地区。在西部开发和新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面对人口转移的压力、稀缺的空间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适时提出新区绿地规划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改善生产环境、提升新区品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本次规划,营造适应当地条件的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使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相适应;生产水平与环境质量相适应;成为本次规划的总目标。

4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4.1 指导思想 依托现有自然条件,结合新区总体规划,营建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良性发展、循环、利用的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为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打造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4.2 规划原则 ①营造具有多样性的工业区生态系统,为新区可持续发展建立物质和精神保障。②尊重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保护和利用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形成一体化的良好环境。③突出工业历史和文化,形成独有的自然风貌和特色。

5 总体规划

依托工业园区现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包括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规划,结合园区用地情况公共绿地包括石油花园、天工花园、雁翔广场、犀照广场等内容。如图2所示。

5.1 公园绿地

5.1.1 “石油花园”:位于西一路以西、延河路以北、延安石油机械厂东南角,总占地面积1600m2。

文脉背景:延安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沈括曾于1080-1082年任延安路经略使,对延安、延长县一带的石油资源亲自作了考察并给出以上结论,还第一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黑色颜料),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节省林业资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规划立意:以“石油”为主题,延伸演绎为“财富之匙”。如图3所示。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