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时间:2023-09-06 17:05:27

导语:在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第1篇

1.极端性气候趋于频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以2007年为例:英国夏季出现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60年一遇的洪水;南亚夏季高温达51.6℃,意大利和美国西海岸都出现45℃以上的高温;在海湾地区,历年极少见到的强热带风暴“古努”6月在卡塔尔登陆;11月超强热带风暴“锡德”孟加拉登陆,造成3400余人死亡。在中国:2月28日在新疆,从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旅客列车被14级大风(风速41.8m/s)吹翻;在淮河流域6月下旬到7月底连续降雨,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重庆沙坪坝区7月17日24小时降雨266.6mm;济南,7月18日降雨151mm;福州夏季有32天的气温超过35℃;上海气温35℃以上的连续多日;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在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同时,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干旱,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夏季出现严重干旱。另外龙卷风和雷暴等特殊天气事件多发,造成多起人员死亡,2007年,因雷击死亡人数已经达676人。

根据紧急灾难数据库记载,2008年全世界发生321次自然灾害(其中80%~90%与气候恶化有关),死亡23.6万人,受灾人口达21.1亿,经济损失1800亿美元,是2000~2007年年均值的2倍。其中1月10日~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四次大面积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受其影响有19个省、市、区受灾。此期间全国累计23万公里公路被迫封闭,8.2万公里公路损毁;湖南郴州的输电塔倒塌,压倒京广铁路的输电线,使京广线和沪昆铁路部分区段停运,受灾期间正值2008年春节前后,部分省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全国13个省、市、区的2.7万条输电线路断线,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生活,成为2008年年初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事件。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地面和海洋上空气温升高,大气环流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极端性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强度都会增加。

2.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宁静期即将结束,下一轮地震活跃期即将开始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在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处,受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地震活跃区分布广泛,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所有省(市、区)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按中国地震烈度表的统计,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区域面积为31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2.5%,全国299个大中城市中有136个城市(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一半)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人口在50万以上的61个大城市中有33个(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54.1%)的地震基本烈度在7度以上。

中国从1900年到1994年共发生过1921次5级以上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8~20次。20世纪全世界共发生过7级及7级以上地震约1500次,约有1/10发生在中国境内;全世界陆地地震约有33%发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世界的35%。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震级≧8.5级的陆地地震3次,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1920.12.16.宁夏海原,8.6级;1950.08.15.察隅,8.5级)。

根据对历史上发生地震的统计,中国的地震活动有活动相对强烈的活跃期(持续时间11~25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频度为1.25~2次/年)和宁静期(持续时间11~22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的频度为0.36~0.8次/年),每个活跃期都有强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中国上一个活跃期是1988年~1999年,这12年内共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16次,主要活跃区域是台湾、云南和新疆的地震带。

从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地震宁静期,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发生过8级地震1次(2001.11.14.昆仑山口,8.1级),7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3次在台湾及其附近海域)。从2003年~2007年,中国大陆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7级及7级以上地震。按历史资料推断,从2000年开始的宁静期将在近期结束,2008年3月21日在新疆于田发生的7.3级地震及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标志中国重新进入地震活跃期。

由于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95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超过35万,其中唐山地震(1976.07.28.河北唐山,7.8级)死亡近24万人,是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同时地震也是社会恐怖心理最严重的灾害。随地震活跃期临近,必须有得当的应对措施。

3.中国历来是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

20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都会使上万人丧生,而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可在短时间内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自然灾害约50次,而且每次受严重灾害影响的人数达万人以上。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0亿~100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而且频繁,灾害对公众和社会的危害强烈。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公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产力的破坏,也是产生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四次死亡人数在10万以上的严重自然灾害,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

根据民政部和国家气象中心的统计,中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71%,以下依次为:地震灾害,占8%;海洋灾害,占7%;农林和畜牧业的生物灾害,占6%;其他灾害(太阳活动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占8%。1990年~2004年,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台湾、香港、澳门未统计在内),往往一次台风就刮掉当年GDP的1%~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经济损失8451亿元,约占2008年GDP的2.8%。

自然灾害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公众财产和设施受损(房屋、厂房和店铺的损坏和倒塌等)等经济损失。也会由于发生次生的灾害(如地震后的火灾,洪水后的瘟疫,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等)。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自然灾害还影响到交通运输、水和电力的供应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9世纪50年代,中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的损失平均为476亿元,90年代则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1998年由于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全年经济2978亿元;自然灾害总体偏轻的1999年,经济损失800亿员。进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1566亿元,2006年为1528亿元。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就造成10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既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自然灾害记录最完整的国家。从公元前18世纪以来,几乎无年不灾,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以来,有记录的水灾约1600次;从公元前16世纪的夏桀五十二年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BC)的3363年间共有3322次地震记录。在近四千年有文献记录的灾害中,水灾、旱灾和地震是发生频度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为灾害研究提供了条件。

4.中国的普通群众甚至地方官员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普遍匮乏

中国的灾害预防教育还相当落后,公众对自然灾害的知识相当匮乏。普遍的问题是各类学校里很少有关于预防自然灾害的系统教育,公众普遍缺乏有关自然灾害防御和灾害救助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和通讯落后,居民知识水平有限,预防和抗御自然灾害的知识极为匮乏。即使是在城市,居民社区的预防和抗御灾害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仅限于散发宣传材料,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更没有像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那样每年定期进行抗御热带风暴的演习和像日本那样定期的应对地震灾害的教育和演习。特别要提到的是,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媒体对自然灾害这样影响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事件,在日常的关注程度上,在宣传的广泛和深入程度上,在宣传的技术上都十分不够。在严重灾害发生时,及时、充分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做得非常不够,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某些时段,有关地震的谣言,有关SARS疫病的传闻则不胫而走。在灾害发生后媒体宣传介绍各种简单适用的抗御灾害的知识(例如,如何抗御低温、预防长期旅途中的精神障碍、在拥堵的公路上的司机和人群如何自救等)则非常不够。

由于公众抗御灾害的知识匮乏,使灾害发生时相当多的公众无所措,例如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某乡村小学在雷击事故中死亡7人,受伤44人。究其原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防灾知识匮乏,教室没有避雷设施。还有人在雷击发生时躲避位置不当(在大树下)。再例如,每年钱塘江中秋节后观潮,不顾安全规定,超越警戒线而被潮水冲走的事件几乎年年发生。

而政府官员由于在自然灾害面前缺乏正确的应对措施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2005年10月2日,当年第19号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福州连续7日大雨,而地方政府决策者没有及时腾空水库,山洪泻下时,致使155人死亡,经济损失155亿元。2007年,有部分人认为,长江流域将出现类似1998年的全流域大洪水,又由于6月汛期开始时的几场大雨误导,于是匆忙放空了水库的存水,其结果是连续数十天干旱,由于水库的“保命水”已被放空,致使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

5.自然灾害的教育应该被列在重要位置

鉴于20世纪后期,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给人类带来灾难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每年死亡万人以上,经济损失250~1000亿美元)1984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提出,由联合国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目的是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为期10年的活动。1987年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00年到1999年在全世界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InternationalDecadeforNaturalDissasterReduction,缩写为IDNDR,中文简称“国际减灾十年”)。在该活动中,教育计划列为重要内容,除了对公众的减灾知识普及和教育外,特别提出:针对减轻自然灾害设置专门的大学课程。1999年在“国际减灾十年”结束后,联合国第54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0年起,将减灾作为长期的、战略的行动持续开展下去,并规定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的减灾日都有特定的主题,2006年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2007年的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国际减灾十年”不仅关注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研究和抗御对策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的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还特别注重“探讨不同文化基础对自然灾害的反应”,以及“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可以接受的灾害的危险性水平和选择减灾的对策”(例如,由于传统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某些人群不愿意甚至拒绝从容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迁出)这显然是重视对自然灾害认识和抗御的人文科学背景。

二、国内外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和知识普及情况及建议

据悉:几年前,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大学先后开设了有关自然灾害的公共课程,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随开设年数增加很快,从初期的二十几人,到近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人。

在中国,2004年陈颙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了《新闻中的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ontheNews);2005年该课程名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物理学》,力图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说明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特征。同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培军教授也在讲授类似课程。近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联合开设《气候变化》课程,并对其他大学开放。应该说,这都是新的开始。

国外相应课程有印刷版和电子版的教材,但是自然灾害的史料和实例则几乎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案例,而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例很少。为此,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编写了《自然灾害》一书,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的,一改以往中国高等学校教材在形式上“生、冷、硬、涩”的面貌,做到了编著者希望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并重”。而且视野开阔,思路灵活,因而比一般的教科书更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应该延续陈顒等人的思路,编辑出版一本在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上,更为广泛;在内容扩展上则更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实例及图片选择上,更结合中国和现代的教学参考书。

应该明确,更进一步的普及有关自然灾害和危机应对的知识,是学校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明确:减灾始于学校,使公众,特别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有比较深入的关于自然灾害和应对灾害的必要知识,使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既有成就感,又有危机感,特别是培养大学生有超越职业训练以外的想像能力。

应该使每个学生明白地球和太阳系的一般知识,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历史等进行说明和讨论;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环境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特征,空间和时间分布和重要案例给于介绍;并介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及灾害救援的一般知识。

三、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出发点

本书在考察自然灾害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是:1)自然灾害毕竟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应该是有规律的,而既然有规律,就应该是可以认识的,当然,这种认识是有过程和阶段的。2)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应该着重于预测,应该用“将自然灾害的危险减为最小”来代替“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为最小”的减灾思路。

第2篇

关键词:鹤岗市;自然灾害特点;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57-2

0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对农业影响严重的主要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龙卷、冰雹、飑线、雷电、雪灾、冻雨、冻害、霜冻、低温冷害、沙尘暴、高温热浪、大雾、霾、连阴雨、渍涝、干热风、凌汛、酸雨、气象地质灾害、赤潮、风暴潮、作物病虫害、森林草原火灾、大气污染共28类。

我国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80%至90%。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我国是农业大国,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1951-2006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为2246.3万公顷。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灾、成灾面积均趋于增加,2000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最大(4054万公顷),旱灾损失粮食600亿公斤。

据预测21世纪我国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直接导致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冰川显著退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生物多样性遭破坏,人类生产生活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 鹤岗市自然灾害的种类、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总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缓冲地带,地形地貌复杂,西北部为山区,东南为平原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过分集中。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短促而高温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常有霜冻发生;冬季漫长、严寒干燥。

由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损失巨大。主要有干旱、洪涝、风雹,其次有低温寒潮、连阴雨等。在各类灾害中,尤以洪涝和干旱危害最大。因5至6月降水量较少,易发生春旱;7至8月降水量较大,占全年降水量70-80%,易发生洪涝,局部暴雨或大暴雨多数出现于夏季。

1.1 干旱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气候现象。中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大范围干旱,在1990-2005年中平均每年有8.9 亿亩农田遭受干旱灾害,其中3.9 亿亩农田遭受严重干旱灾害;在我市主要有春旱和夏旱。

1.2 洪涝

洪涝是指某一时段内由于降水过多、排水不畅而产生的洪灾和涝灾,其中洪灾指河流泛滥和山洪暴发,涝灾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使农田积水成灾。暴雨洪涝是我国最重要的灾害,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的历次大水(如1954、1969、1975、1991、1993、1994、1995、1996、1998、2003年)都是由致洪暴雨造成的,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在我市,7-8月是洪涝灾害高发期。洪涝灾害发生后,将导致作物叶片变黄,根系发黑、腐烂,生长减慢,植株软弱。

1.3 连阴雨

持续5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成为连阴雨,我市常发生于春秋两季。春季连阴雨对作物播种影响较大,秋季连阴雨主要影响秋种和秋收活动。连阴雨持续时间长的,将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1.4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是指作物和果蔬在晚秋和早春,遇到0℃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而引起的植物体冰冻或丧失一切生理活动,造成植物体死亡或部分死亡。近些年以“倒春寒”为主的低温冻害频繁发生,所有作物均难幸免,尤其是对经济作物的影响最大。

1.5 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是指持续出现超过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上限的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损害。

1.6 大风

瞬时最大风速17米/秒的大风,可以造成作物叶片损伤,茎秆折断,植株倒伏,自理脱落,农业设施损毁。一般6级以上大风就能造成风灾。

1.7 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高大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冰雹季节性明显,破坏力强,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5-8月是冰雹高发期,我市绥滨县易发生冰雹灾害。

2 防御自然灾害的具体对策

2.1 干旱

(1)根据干旱规律,调整农业结构;(2)兴修水利,合理灌溉;(3)平整土地,深耕改土;(4)抗旱播种。春旱主要是影响作物出苗,因此要特别注意适时播种,获得全苗。

2.2 洪涝

(1)建造高标准防洪工程;(2)修好田间排水沟;(3)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4)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防涝栽培等。

2.3 连阴雨

(1)掌握天气气候演变规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2)修好田间排水沟,及时清沟排渍,搞好田间管理;(3)提倡薄膜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实施育苗移栽。

2.4 低温

(1)掌握低温规律,调整农业布局;(2)利用和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能力;(3)运用综合栽培技术防御低温冻害。如地膜覆盖、合理施肥等措施。

2.5 高温

(1)种植抗性较强的作物;(2)套种高秆作物,遮阴降温;(3)适时浇水,通过蒸发散热降温;(4)覆盖遮阴栽培;(5)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落花落果。

2.6 大风

(1)营造农田防护林,减轻作物受害;(2)合理布局,使作物生长关键期避开大风高峰期;(3)大棚蔬菜产区尽量搭建骨架式蔬菜大棚,增加压膜线。

2.7 冰雹

(1)人工消雹;(2)大力种草植树,改善气候条件,减少冰雹发生频率;(3)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准备;(4)一旦发生雹灾,及时补救。

3 防御自然灾害的宏观措施

农业以前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与自然界博弈的过程。近年来,除了不断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外,普及抗灾减灾知识、提高应对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等,都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

3.1 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预警机制

积极和气象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农业灾害如洪涝干旱灾害等的全天候、大面积、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并及时农业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3.2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快速反应机制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危机应对者的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灾区局势,迅速恢复社会秩序。

3.3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在国外农业发展上作出很大贡献。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慢、规模小、范围窄、尚未有效调动农民、保险经营主体、政府等多方积极性。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机制,以政府为主体,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

参考文献

第3篇

我们乘车来到气象台,开始了采访。工作人员叔叔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自然灾害,有台风,台风是半径一般为几百公里的猛烈大风暴,半径就已经有几百公里了,可见其带来的灾害是多么大;暴雨,在台风来临时往往会带着暴雨,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毫米~300毫米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 l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洪水,洪水指河、湖、海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一桩桩事件,一种种灾害,无不令人提心吊胆,使我们感受到预测气象的重要性。

我们随着工作人员叔叔,来到了展示厅内。一进展示厅,我们看到了一些展示牌。其中有我们湖州的地理气候特征、关于“农气”的有关资料、湖州近几年的气象业的成果等等。我最感兴趣的便是关于“农气”的有过信息了:“农气”是农业气象的简称,其作用是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农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还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规避不利气象因素,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多么神奇啊,预测气象还可以有利于农业哪!

之后,我们进入了录像室,看了一段录像。这段录像表现了我国现如今的气象业的科技水平与近几年的气象成果,还介绍了静止观测卫星与不静止观测卫星的不同特点与作用,以及地面天气图与高空天气图的作用。看了录像,我感慨万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气象知识是多么浅薄,祖国的气象是多么博大精深!

看过录像,我们来到了湖州气象台的控制中心。在这里,有许多精准的气象仪器,还有经过电子计算机制作出来的电子气象图,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叔叔阿姨们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着,我们不好意思打扰他们,看了一会儿就退了出来。

第4篇

关键词:灾害;“灾害冲击模型”;社会易损性;社会冲击性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08-04

引言

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到2003年的SARS事件,从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国近年来遭遇的重大灾害事件使灾害研究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地震为例,中国以全球1/14的国土面积和1/5的人口承受了1/3的大陆地震,地震造成死亡人口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口的1/2。虽然国内对灾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易损性、尤其是社会易损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灾害社会学中的“冲击论”为理论基础,以Lindell,Prater and Perry(2006)[1]的灾害冲击模型为背景,分别从社会心理、人口、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研究了灾害的社会冲击性,为进一步在中国发展灾害管理充实基础。

一、灾害和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1.灾害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早在1755年,卢梭就在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指出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和初震时人口的不及时疏散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震的冲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2]。世界公认的第一次系统性进行灾害研究的是Samuel Prince在1920年对于1917年Halifax大喷发所进行的研究[3]。随着研究的不停的深入,人们发现“灾害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学科对灾害概念的不同认知说明,即便是灾害的社会属性以及灾害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4]。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弗瑞茨(Fritz)曾提出的灾害的经典定义:“灾害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的事件,它对社会整体或其分支造成威胁和损失,并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失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支持系统功能的终端”[5]。与之相似的是Kreps在1984年给灾难定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爆发的事件,由于事件本身超出了人类的正常保护能力,故该事件对社会或社会组成部分造成物质性或社会性的破坏,并导致全部或部分社会功能的损伤或完全丧失”[6]。

2.灾害易损性和灾害冲击模型

灾害易损性,又称灾害脆弱性,是指影响个人或社会群里受灾概率及灾后恢复能力的特质,包含了物质易损性(physical vulnerability)和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两个类别。在易损性研究出现之前,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极端地球物理事件爆发频率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却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等类型或强度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尽相同[7]。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个灾害研究中心和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易损性的研究。但由于灾害冲击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因子的复杂性,如受灾范围、人口特色(性别、种族、贫富等),灾害易损性也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2006年,Lindell,Prater和Perry建立了灾害冲击模型(见下页图1),将灾害易损性和冲击性,以及两者与灾害应急管理等因素放到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其中,灾前既存条件分别是灾害的灾害暴露性(hazard exposure)、物质易损性和社会易损性。物质易损性中的实体包括人、农业和建筑[2]。人的易损性源自对环境极端变化(如温度)的敏感性,与化学物质接触和相关压力等导致的疾病、损伤和死亡。与人体类似,农业易损性主要表现在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敏感性。而结构易损性则表现为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材料无法抵抗极端压力(extreme stresses)(如疾风、液压、地震等)或无法阻止灾害性物质渗透人们居住的建筑。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是灾害易损性(hazard vulnerability)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潜在损失,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状况、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生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损失”[9]。具体指人的物质财产(如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心理素质(知识、技术和其他能力)、社会资源(社区整合等)、经济资源(经济结余等)和政治资源(公共政策影响力等)的局限性。在灾害发生时,具体的灾害事件和实时应灾反应与减灾措施和应急准备一起共同产生出灾害的物质冲击。而灾害的恢复准备,实时灾后恢复再加上灾害的物质冲击一同形成灾害的社会冲击。本文基于此模型,集中探讨了社会冲击部分。

二、灾害的社会冲击

从灾害冲击模型中可以看出,灾害的物质冲击、恢复准备以及实时灾后恢复共同作用,形成了灾害的社会冲击。而在现代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论是以“事件—功能主义”为导向的经典灾害流派,还是危险源分析视角下的灾害的“原因光谱”(reason spectrum),亦或是将灾害看做资源与权力分配结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人们对灾害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研究自然易损性和灾害对自然冲击,开始深入到社会背景因素分析层面,将灾害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0]。

1.对社会心理的冲击

灾害的冲击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因素。如,灾害的发生可在短期内使得家庭或社区成员的关系更加紧密,经历过灾害的人群对灾害的认识也会使他们避免或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能力和心理适应力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尤其是当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放到中长期的评估环境中,其消极作用便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以及熟悉环境的破坏都对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几乎所有的灾民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30%的人在灾害后八至十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11]。

灾害对社会心理冲击的另一个体现方面是灾后犯罪率和犯罪种类的变化。如美国学者Zahran et al.(2009)发现虽然财产和暴力犯罪在灾后普遍有下降的趋势,但家庭内部犯罪(如家庭暴力等)却呈上升势态[12]。另据社会脆弱学派的社会分化命题理论,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也受到受灾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灾后表现出的短期和中期的暴力冲突要高于经济发达国家[13]。

在研究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时,地方知识和本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国外灾害心理学的新近定义不难看出,对灾后幸存者的心理调节和压力减轻必须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区特征下[14],因为文化特征和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灾民对灾害的认识和在灾后寻求援助的意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aylor等人发现,在美国,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在灾后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要远远小于欧裔美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寻求帮助导致自尊的降低,而通过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能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15]。而在处理实际的灾后幸存者心理问题时,越是强烈的情绪,越不能忽视幸存者的文化背景,对症下药才能最有效的减轻其灾后的消极情绪,并进一步减轻这些情绪给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和政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2.对人口的冲击

灾害对人口的冲击主要体现为受灾地区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等。灾害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人口平衡公式,Pa-Pb = B-D+Im-OM,来分析灾害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其中,Pa(population after)和Pb(population before)分别表示灾后和灾前的人口数量,B(birth)和D(death)分别表示受灾前、中、后一段时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IM(immigrant)和OM(emigrant)则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16]。通过对此公式的计算,灾害对社会人口的冲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受灾死亡人口往往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灾后迁出人口比例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灾后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原因和特点不同。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和工作的丧失,生活资源的缺乏和试图修复灾后心理创伤等。短期之内的迁入人口主要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所引入的各种劳动力,中长期的迁入则伴随着灾后短期内迁出的原当地居民。第三,在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汪志国(2008)在对安徽的灾害和人口增长调查中发现,在1910—1953年这四十三年间,安徽一共发生了两次特大水灾和一次旱灾,此时间段内人口增长率仅为全国的2/3 [17]。

此外,灾害对人口冲击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灾后人口素质的下降。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当灾害对教育及相关产业造成消极影响致使教育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时,受灾地区的人口素质将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

3.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据密歇根大学Gerald Ford公共政策学院的Dean Yang的调查,在1970—2002年间,自然灾害造成了约987 000 000 000美元的经济损失,39%的世界人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DP在此时间段内因灾害曾下滑3%以上[18]。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

灾害造成的自然资产损失可以通过灾情统计和自然科学研究对资产存量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比较准确的计算出自然资产的损失价值。但对于社会资产,包括物质资产损失、人力资产损失和制度资产损失等而言,由于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地域区别性和时间延续性,以及评估工作的复杂性等,对于这类损失的评估和计算难度要大得多。

在地域上,直接受灾地区遭受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受灾地区的临近地区可能因为人口的迁入、物资的供给等因素收到积极的经济效应。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不同程度损坏、灾害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和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损失一般可以通过对修复和重建的经济消耗来计算。不同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统计。灾害社会学在研究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时,一般将蒙受损失的主体分为家庭、商业和政府三个主要对象。其中,商业的间接经济损失来自于营业性建筑物的重建、员工和原有顾客的暂时或长期的失去等,而政府的间接经济损失,根据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包括灾后废墟的清理、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对受灾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重新规划等[19]。从经济部门角度出发,灾后地区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第一,零售和批发部门灾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生产和建筑部门在灾后反而出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第二,因为客源的流失和资金来源的有限,依靠小范围顾客的小型企业或小本生意比拥有较大市场(全国或全球)的大型企业或经济实体克服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要艰难的多,前者在灾难后结束经营的不在少数 [20]。

4.对政治的冲击

受灾群众在灾后往往经历心理学上划分的悲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尤其是在第一、二个阶段,群众开始对政府应对灾害的不利之处、居住或受教育场所的破坏、物资发放不公平或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反问,进一步导致受灾地区的社会活动加剧,并最终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

基于上述的灾民情感反应和集中反思的几个方面,灾害对政治的冲击可以从灾前准备、救灾行动和灾后重建三个时间段寻找原因。首先,由于大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灾前准备,包括灾害预警方面的工作有不小的难度,世界各国对灾害预警的研究也层次不齐 [21]。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实时灾害的救援力度政府救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决定受灾群众,甚至整个政治区域内民众在灾后产生极端情绪的主要原因。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又面临救援重建资金的发放是否到位、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是否公平、重建资金和物资发放过程是否透明等问题。如1989年的美国加州大地震,政府在救援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救援经验不足等造成了某些地方的不及时或低效救援,震后对危险建筑物的不公平评估产生的在公共安全名义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对于损害程度评估的争论、修复费用和预期能力阻碍和延误了灾后恢复工作的进行,这些都导致了灾民对政府能力的质疑,并最终催生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对政府直接施加压力。

结论

随着自然灾害在全球的不断发生和人们对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易损性和灾害对社会的冲击日益受到重视,灾害研究的范式也面临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的转型。但无论对社会易损性还是灾害的社会冲击性的研究,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投入。对于研究者而言,不仅需要用归纳法将大量真实有效的灾害数据用于灾害研究的理论发展,还需要用演绎法将研究所得用于对未来灾害数据的预测,再通过实际的检验不断的改进研究方法,最终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社会易损性和更有效和及时地减轻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Lindell MK,Prater CS and Perry RW,Fundamental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Emmitsburg,MD: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2006.

[2] Michael K.Lindell,Disaster Studies,Sociopedia.ISA,2011.

[3] Scanlon TJ.,Disaster’s Little Known Pioneer: Canada’s Samuel Henry Pri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

asters,1988.

[4] 陶鹏,童星.灾害概念的再认识——兼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流派及整合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2012,(42).

[5] C.E.Fritz,“Disaster,”in R.K.Merton&R.A.Nisbet(eds.),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New York,Harcourt,1961.

[6] Kreps GA,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r Research,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0:309-330,1984.

[7] 郭跃.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灾害学,2005,(4).

[8] Wisner B,Blaikie P,Cannon T and Davis I,At Risk: 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2nd ed.London: Rout-

ledge,2004.

[9] 文彦君.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J].灾害学,2012,(27).

[10] Susan L.Cutter,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Science,Geophysical Hazards,International Year of

Planet Earth,1,pp17-30,2010.

[11] 张素娟.从汶川到玉树管窥中国灾害心理援助[J].中国减灾,2011,(9).

[12] Zahran S,Shelley TO,Peek L and Brody S,National Disasters and Social Order: Modeling Crime Outcomes in Florida,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27:26-52,2009.

[13] Philip,N& Marjolein,R,Natural Disasters and Risk of Violent Civil Conflict,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52(2),pp.1-50,2008.

[14] 张建新.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序言[J].心理科学进展,2009,(3):481.

[15] Taylor,S.E.,Sherman,D.K.,Kim,H.S.,Jarcho,J.,Takagi,K.,& Dunagan,M.S.,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 Who Seeks It and W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7(3),354-362,2004.

[16] Smith SK,Tayman J and Swanson DA,State and Loc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Methodology and Analysis,New York:Kluwer,2001.

[17] 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人口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

[18] Dean Yang,Coping with Disaster:The Impact of Hurricane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1970-2002,Research Semina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Discussion Paper No.534,2007.

[19] Farazmand A.,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

[20] Webb GR,Tierney KJ and Dahlhamer JM,Predicting Long-term Business Recovery from Disasters: a Comparison of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and Hurricane Andrew,Environmental Hazards,4:45-58,2002.

第5篇

关键词: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 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TE99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中国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沿海人口众多,伴随沿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大海洋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也日益严重[1]。中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不同程度地遭受风暴潮、海浪、赤潮、海岸侵蚀、海冰、等海洋自然灾害的影响,其风引起的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根据国家海洋局最近十年来的海洋灾害公报资料[2],本文对近十年来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

1、我国海洋灾害概况

海洋灾害种类繁多,我国沿海是海洋灾害多发的区域,主要包括有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近年来更是增添了新的海洋灾害,包括有浒苔灾害,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和咸潮入侵等。每年的海洋灾害给我国带来了数以百亿的经济损失,研究海洋灾害的变化可利于我国的海洋灾害监测和预防。

从表一看出,我国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口损失的是风暴潮灾害和海浪灾害,海浪造成的人口损失比重最大。在经济损失方面,以风暴潮灾害为主,其余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较小。综合两者得出风暴潮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破坏力最的海洋自然灾害。

表一 2001—2010年我国海洋自然灾害损失

数据来源:2001年-201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我国风暴潮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风暴潮是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台风和温带风暴)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3],具体分为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两种类型。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多和台风有关。北方海域的风暴潮灾害多与温带气旋引起的寒潮大风有关,主要影响渤海和北黄海沿岸地区,灾害损失较小,南方海域的风暴潮灾害与热带气旋密不可分。有的年份在我国东部沿海,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一同影响沿岸气流和潮水运动,总体上来看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由东南向北减少。

2.1 风暴潮的时间变化

我国的风暴潮灾害主要由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两部分引起,有时还会出现叠加现象,在时间上看,春夏季多发生有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夏秋季多以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为主。由于数据缺失等问题,先根据已有的2003-2010年的风暴潮类型整理出下图(图一)。将我国的风暴潮依照形成原因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热带风暴潮,一为温带风暴潮。我国沿海热带风暴潮发生的数次数远远高于温带风暴潮发生的次数,温带风暴潮的发生次数年际间变化不大,而热带风暴潮的发生次数年际变化浮动较大。由于受到热带风暴潮的年际浮动较大的影响,我国2003-2010年风暴潮的总体变化趋势和热带风暴潮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结合图一得出我国风暴潮的时间分布特点:纵向看来,我国风暴潮发生次数年际间总体变化浮动较大。其中,热带风暴潮发生次数变化较为剧烈,温带风暴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较为平缓。横向看来,每年我国的风暴潮发生以热带风暴潮为主,温带风暴潮发生次数一般均低于热带风暴潮的发生次数。时间上看来,夏秋季节发生的热带风暴潮次数较多,冬春季节发生的温带风暴潮次数较少。

不是每一次的风暴潮都会形成风暴潮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的。图一所显示的风暴潮发生次数是从风暴潮的发生角度来看的,并没有涉及致灾与否。将八年间致灾的风暴潮次数和总次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不论是热带风暴潮还是温带风暴潮,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害的仅是一小部分。据统计,温带风暴潮致灾比率仅12%,热带风暴潮致灾比率62%。虽然温带风暴潮的次数远多于热带风暴潮,但是温带风暴潮的致灾可能性而热带风暴潮的破坏力较大。

图一2003-2010年我国风暴潮类型

2.2 风暴潮的空间变化特征

我国受风暴潮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海域主要集中在浙江温州沿海、闽江口、珠江口和海南沿海等地区。根据每次风暴潮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及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10年内的年来每次风暴潮灾害定位到图六中不同位置以分析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

从图二看出我国沿海13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去香港澳门台湾的数据不全不与统计,河北省和江苏省的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为最少,10年间只出现了一次风暴潮灾害;广东省和福建省的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在13个省市自治区中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十年中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次数均在10次之上,广东省的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甚至达到了20次。按照图二所示,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的风暴潮发生次数为: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广西区>河北省=江苏省。其中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大部分的风暴潮灾害属于温带风暴潮灾害,其余的多为热带风暴潮灾害。

3、风暴潮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护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风暴潮灾害对我国经济和民众的人身安全都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对风暴潮的监测和预警必不可少。鉴于风暴潮时间和空间布局的特点,加强对气象因子尤其是气旋和台风的监测,及时风暴潮消息是降低风暴潮损失的必要手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风暴潮:

(1)加强修建防灾设施,提高海堤建设要求。

(2)建设完善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体系。

(3)健全沿海的防风暴潮体系,加强管理,提高防御水平。

(4)加强沿岸生态环境的保护。

(5)严格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防止地质灾害。

(6)加大对风暴潮灾害的宣传力度,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7)制订海洋防灾减灾法规和风暴潮防灾减灾标准体系。

(8)充分利用灾害保险机制,减轻损失。

参考文献

[1]..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灾害与减灾[J].中国减灾,2000,10(4):13-17.

[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1-2010.

[3]包澄澜.海啸及风暴潮灾害简介[J].东北地震研究.2005,21(02):9-15.

[3]冯士笮,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8.

[5]赵领娣,王亮.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预报.2011,28(06):11-16.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粮食生产;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8-4002-04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Its Effect on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ZHANG Jing-jing,YU Li-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Planning,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 Henan,China)

Abstract: Th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its effect on grain production in two dimensions of disaster-affected and disaster-formative in Henan province since 1978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quence in various type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as drought, floods, hail and frost disaster according to the hazard rank. The mai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ere drought and floods, which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80% in Henan province. All kind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showed the regularity of variation, which showed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periodically. Disaster-affected and disaster-informative showed a certain cyclical fluctuations, and in the corresponding year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by disaster affected (informa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disaster damage and the total yields of grain was negative. The results were in accord with the fact in Henan province,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grain product; Henan province

对于农业气象灾害常有“十年九旱”及成灾面积必然小于受灾面积等基本判断,但是具体到特定区域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其也是一个灾害频繁的省份,旱、涝、风、雹、震、雷、雪等时有发生,其中旱灾频发性最高,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1]。因而,有必要对河南省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序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粮食生产安全防范和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分别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但专门从干旱灾害视角探讨粮食安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气象资料和粮食产量对农业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与粮食安全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不多。我国学者对农业气象灾害从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风险评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4];对于农业旱灾时空特征分析的研究主要开展了甘肃省、广东省、安徽省、内蒙古等层面的研究[5-8],而近年来对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尚鲜有报道。所以,对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农业旱灾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进而探讨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性,为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供信息,并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及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河南省农业气象概况及主要灾害类型

第7篇

【关键词】 地震; 伤员; 救护; 灾害护理教育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针对灾害医学的教育和训练,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灾害医学体系。2008年5月我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抗震医疗救护工作中,我院护理人员直接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现伤救护、灾区伤员转运和伤员在医院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四川地震伤员的救护,探讨中国的灾害护理教育问题。

1 开展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

1.1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 在人类的历史上, 地震、洪水、森林火灾、传染病等自然灾害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以地震灾害为例,仅在过去的五年间,就发生多次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2003年伊朗巴姆7.10级地震造成4万多人死亡,2004年印度洋8.19级地震海啸造成30多万人死亡,2005年巴基斯坦7.18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因地震受伤的人员则更多[2]。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历史上记载1556年陕西华县8.14级地震及次生灾害火灾和大疫,死亡人数超过83万[4];1976年的唐山地震造成24.12万人死亡,受伤人员近百万人;2008年5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地震导致6.9万多人死亡,1.8万多人失踪,37.4万多人受伤。而在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龙卷风几乎每年都会光顾,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恐怖事件、重大交通事故、核泄露等人为灾害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因此,人类目前正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生命与健康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1.2 护理人员是灾害医疗救援的重要力量 每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需有医务人员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救助行动,抢救伤病员的生命。特别是在重大灾害时,相关医疗部门都要派出大批医务人员对灾区伤病员实施救治、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同时也要收治大批伤病员。在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地震医疗救援行动中,全国有几百支医疗队数千名医务人员赴灾区救援,仅中山大学系统就派出了11支医疗队共10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灾区医疗救护,接收灾区转来伤病员137人。

护理人员是医疗救护的重要力量,在历次灾害救援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在国际地震救援行动医疗人员配备中,每批救援队均有护理人员参加,并且护士在医疗队员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22.73%(5/22)上升至2006年的26.32%(5/19)[3]。本次四川地震灾害救援中,中山大学赴灾区医疗队共有30多名护理人员,在各附属医院内有100多名临床护士直接参与了对灾区转来伤病员的救治和护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中护理人员仍将不可或缺的继续承担重要的救护任务。

1.3 灾害救护的特点与难点 灾害救援与一般急诊救护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与难点[5]。

1.3.1 机构的临时性 灾害医疗救护通常是在灾难发生时或灾难发生后才启动紧急救治力量并集中各方力量组成高效率的临时机构救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奔赴灾区,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当完成了救灾任务后,护理人员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1.3.2 时间的紧迫性 现代救灾实践证明要提高灾害伤员抢救的成功率,必须争分夺秒,力求在灾后24 h内展开较为有效的救援。

1.3.3 伤情的复杂性 灾难的种类和受灾情况不同,对人的伤害也不一样。伤员有轻重缓急,有单一伤也有多发伤,以多发伤为主。灾害伤员还常因救治不及时,发生创伤感染,伤情更为复杂。

1.3.4 工作环境的艰险性 自然灾难常使灾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公共设施无法运行,交通、通讯中断,饮水、食物、药品缺乏,再加上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和危险。

1.3.5 救治活动的阶段性 灾害救护一般可分为现场抢救、早期治疗、专科治疗三个阶段。这就要求迅速及时、前后相继,使就地救治与异地专科救治紧密结合,整个救治活动处于流动状态。

2 开展灾害护理教育的内容

灾害医学是研究为受灾伤病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它是医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明显的特殊性[6]。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受害者呈群体性的特征[1]。从灾害医学救援的特征来看,灾害护理教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1 不同类型灾害救护设施的特点、准备及保障 灾害的类型不同,其造成的伤害不同,如地震灾害以机械伤为主,主要以外科救援为主;洪水灾害以疫病为主,主要以内科和传染科救治为主;应根据灾害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主设施准备和提供保障。

2.2 各项急救护理技术 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抗休克、心肺脑复苏、解毒等急救护理技术。

2.3 野外生存和自救技术 由于严重灾害使交通、通讯中断,食物、饮水中断等,有时医护人员也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参与救护人员要具有攀登、游泳、悬浮等技术,才能有效实施高山、水上等救援,并在必要时进行自救。

2.4 伤员检伤分类 伤员检伤分类一般分为现场分类、收容分类、后送转院分类三种基本形式[7];检伤分类要掌握分类的原则,分类的方法,分类的重点。

2.5 伤员运送与转院 包括伤员运送的时机和条件、运送的要求、运送的组织、运送的体制、运送的方式、转运过程中的救护和转院到达后的交接等。在四川地震灾害中空中运送和救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接收的1032名灾区伤员均是通过空中运送,为及时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2.6 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 一般而言,大灾之后有大疫,有时灾后疫病会造成更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防止灾后疫病的发生是灾害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各种灾害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流行的特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等。

2.7 灾害心理危机干预 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16级地震,除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之外,灾民因家破人亡悲痛而自杀21人[4],因此,要重视灾后危机干预,内容包括灾害引起心理障碍的的类型、表现特点和灾后危机干预措施等。

2.8 灾害护理伦理学 灾难医学的对象往往是大规模的人群,所要解决的问题除医学问题外,还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内容。灾难医学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参与灾难医学救治的医疗工作者提出了特殊的伦理要求,如在伤员量大, 人力、物力有限时, 重伤员不再无条件地比轻伤员优先处理, 应尽可能抢救多数伤员的生命[10]。

2.10 灾害护理管理 包括医疗队中护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职责等。救灾医疗队中主要由医生和护士组成,因此护士除了承担护理工作以外,往往还承担了大量后勤保障工作,如急救药品、器械管理,食品、物质管理等。

3 灾害护理教育的方法

灾害护理教育应以课堂理论教学为辅,模拟现场演练学主。

3.1 灾害理论知识学习 主要是讲授灾害护理救援的理论知识,灾害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灾害救护设施的特点、准备及保障,灾害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等知识,使护生或护士掌握灾害救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对灾害救护重要性的认识。

3.2 模拟灾害救护演练 灾害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灾害救护是要到灾害现场,临时组建医疗机构,完成灾区伤病员的救护工作。因此,开展灾害护理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灾害救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让学生或护士走出课堂,走出固定的医疗单位,到灾害现场去学习。而真正的灾害现场不可能成为灾害护理教育的训练基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灾害医疗救援的模拟演练[2],为学生和护理人员提供模拟的灾害现场,提供在不同类型的灾害背景下,组织实施伤病员救护的实践机会。护理院校和大型医院每年至少组织学员和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模拟灾害救护演练,在演练的组织与救护中,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指引和流程,从而积累灾害救护的实践经验。

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5]。灾害医学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展灾害护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灾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亟需。护理人员是医疗救护队伍中重要的力量,在灾害伤员救护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我国护理人员在国际、国内灾害救援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郑华.急诊科应对灾害救护的思考.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5):72-73.

[2] 姚卫光.军队医学院校加强灾害医学教育的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4,(3):163-64.

[3] 席梅,侯建盛,刘爱兵.国际地震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分析.灾害学,2007,22(4):138-141.

[4] 列本蒂施,斯托尔茨(王衍发等译).军事医学若干问题.北京:出版社,1984,438-446.

[5] 徐昕明,辛阔林,王涛,等.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和机制的建设构想,西南国防医药,2007,17(4):499-501.

[6] 张鸿基,周国泰,张愈.灾害医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6-55.

第8篇

摘 要:本文对因灾导致的人口迁移做了简要的介绍,主要从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两个因子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总结认为目前国内外研究都缺乏较为量化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在相应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仍然缺少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灾害移民理论体系来应对还未出现的灾害现象,这应当是今后学术界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人口迁移,环境移民,灾害移民

引言

自上世纪60年以来,人类在灾害预测和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却与日俱增。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大量人口居住在边缘或危险地带,愈来愈多的人们将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为此,许多人不得不逃离家园,辗转迁移,成为灾害移民。

研究灾害与人口迁移的相关问题,或研究灾害移民问题,对于探讨如何减轻灾害损失、改善人居环境、协调人地关系有重要意义。

1. 关于灾害的研究

郭跃(2008)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看, 灾害是一个社会性事件, 是人的生存能力所不能承受的自然或社会变故, 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现象基础之上的社会历史现象。

尚志海(2009)认为包含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部分致灾因子共同作用而成的灾害称为环境灾害。按照发生机制分类。把环境灾害分为突发型、迟缓型和过度3类。认为环境灾害是一种新的人为灾害,从成因上可将环境灾害划分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灾害两个类型。

2. 因自然灾害的人口迁移

陈勇(2009)认为自然灾害并不是简单的自然事件或过程,而是人地关系不协调在人类社会的反映;人口迁移是人类面临自然灾害而进行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我们对国内外存在的理论模型以及国内目前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

2.1对灾害移民的相关理论分析

国内外在灾害移民理论方面存在以下这几个理论模型:

2.1.1“价值预期”模型

“价值预期”模型主要思想是:个人和家庭的迁移动因是基于某种目标的价值函数,而这种目标会伴随着迁移行为的发生而可能实现。“价值预期”模型的构成要素是目标及其期望值,包括财富、地位和归属等,同时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氛围。

2.1.2环境经济理论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强调人力资本和预期经济收益在迁移决策中的作用。认为迁移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当迁移后的预期收益大于迁移成本时,人们会做出迁移决定。

2.1.3 风险感知理论

所谓“风险感知”(或称“风险认知”),就是人们对风险的特征和严重性进行的主观判断,或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风险的感受和认识。人们在遭遇灾害时是否会做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对灾害的风险感知有关。

2.2汶川地震后重建、灾害移民的安置与权益保障

目前国内在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人口迁移方面关注最多的就是汶川地震,其中对灾后重建、灾害移民的安置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刻和丰富。

沈茂英(2009),刘家强(2008)等对灾后受灾人口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做好地震灾害人口迁移工作,必须有科学的迁移规划,而做好迁移规划的前提,是我们对该区域的现有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容量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科学的测算。

3. 因环境灾害的人口迁移

有关环境移民和环境难民的许多问题,尽管在学术界和政界讨论已久,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同时,我国对环境移民问题研究较少,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和西方学术界并不完全一致[5]。

陈勇(2009)考虑到环境移民发生的诱导因素、规模和特点,综合各种分类方案,将环境移民分为环境灾害移民、环境退化移民和环境征用移民三大类。

飓风、暴雨和洪水经常会破坏房屋、村庄、农场和当地商业,对居民影响较大。但因其突发和短暂的特点, 国际上一般认为其影响往往是短期的和区域性的, 在导致长期和长距离的人口迁移方面的作用有限。渐进性的气候变化表现在其早期和中期阶段时常常导致暂时性的迁移,渐进性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大部分是在国内迁移。

4. 总结

国内外对于因灾而产生的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都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历史资料的一些整理和理论性的探究上,比如对于一些相关名词的分类方面等。另外,国内外学者在相应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仍然缺少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灾害移民理论体系来应对还未出现的灾害现象,这应当是今后学术界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Classifying Human Migration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J].

[2] Environmental Refugees[J].

[3] M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J].

[4] 陈勇. 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5).

[5] 陈勇. 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J]. 灾害学, 2009(02).

[6] 余庆年, 施国庆. 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7).

[7] 郭剑平, 施国庆. 环境难民还是环境移民――国内外环境移民称谓和定义研究综述[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1).

[8] 朱冬亚. 环境移民及其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02).

[9]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J].

[10] 朱杰.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J]. 江苏城市规划, 2008(07).

[11] 尚志海, 刘希林. 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J]. 灾害学, 2009(03).

第9篇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多种交通诱导方式并存,包括可变情报板、网站、热线电话、电台、车载导航系统等。发展最为实际有效的当数可变情报板、网站、广播和热线电话。由于可变情报板诱导系统可以直观、直接地诱导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因此它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发展。

可变情报板诱导系统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施工安装到诱导功能的实现,有很多环节需要特别受到关注。

一、安装点位

可变情报板的安装点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公路环境、道路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以疏导交通流为基本原则,可变情报板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安装在出、入口处,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复杂路段和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同时要符合交通运输部相关规范,不能与现有固定的交通标志牌相互遮挡。

二、可变情报板类型

根据不同的设计原则,情报板类型要设置合理,以便司乘人员能简单、快捷的阅读。目前使用的类型大致非为以下几种:龙门架型、悬臂型(也称之为F型)、支柱型(也称之为T型)、双立柱型。

三、交通信息类型

根据要的交通信息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根据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自动和人工。

1、静态信息一般是指宣传标语、法律法规、计划性道路养护施工、交通管制、公路大件运输、重大社会事件等信息。

2、动态信息一般是指事先无法预知的影响交通流的信息,一般包括交通事故、突发气象灾害、突发地质灾害(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地震等)、交通拥堵信息等信息。

四、诱导策略

诱导策略是从各种道路监控设备上采集到各种数据、参数,利用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各种影响道路通行的结果和相对应的通行预案,再经过值班人员确认后,生成方案,最后通过道路沿线的可变情报板将交通信息给司乘人员。

诱导策略中最关键的是预案的生成、修改。预案生成后,操作员可以灵活的对预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对于不同的道路状况,如计划性养护施工、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生成不同的预案;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所生成的预案必须由工作人员进行确认,方可;而计划性养护施工可以由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自动;预案的制定必须根据公众出行特征、路网状况、事件特征进行制定。

五、信息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