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学本质

时间:2023-09-06 17:08:22

导语:在经济学本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本质

第1篇

关键词 技术 知识 演化 隐喻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5-0057-05

一、技术知识本质论的发展及其局限

自莱顿(1974)的经典论文《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了开创性的研究以来,将技术简单当成人工制品的认识局限逐渐得到了纠正,技术的知识内涵与本质开始得到承认。著名技术哲学家邦格(1983)从真知(truth)与行为(action)关系角度提出技术是关于行为过程的知识。此后,技术本质乃是各种相关知识集合的论调逐渐成为技术分析的主流观念,这主要有两条进路:其一,从技艺、技能、技巧的知识化、理论化的角度,认为技术是关乎“实践技巧的学问”,经验形态的技艺、技能、技巧最终能够上升为一般形态的技术理论(technological theories),因而技术可以构成为一种知识体系;其二,从当今主要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形态转化来看,认为技术可以被理解为是科学的应用,科学形态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转化为技术知识。以此为指导,人们不仅研究技术知识体系与其他知识体系(如科学知识体系)的相互关系,也开始触及技术知识集合的内部结构问题。例如,受波兰尼的启示,人们区分了技术知识集合中的默会知识和明言知识;从知识适用性角度出发,人们区分了一般(generic)知识和专用(special)知识;从功能角度出发,人们区分了制造人工制品和使用人工制品的知识。沿着这种分析范式,人们很自然地将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作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关键,将知识复制和传播作为技术扩散的实质。

技术知识本质论在经济学发展进程中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新增长理论在试图寻找技术进步的内生机制时,毫不犹豫地将人力资本投资、R&D费用等促进知识增长的因素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变量,技术进步被等同于知识积累,技术知识本质观的信念一览无遗。而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中,把知识存量的增长率等同于技术进步率的做法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比如施穆克勒和曼斯菲尔德就将“技术”(technology)直接定义为“工艺技术知识的集合体”。不仅技术哲学和经济学领域,在管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技术知识本质论都俨然占据了主流地位。

相对于将技术本质理解为以技术工具为形式的人工制品的观点而言,技术知识本质论抓住了技术的知识内涵,更有利于人们理解社会经济中的技术交换、技术变迁等现象,甚至也能对较为流行的技术能力论等其他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但这种已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知识本质论仍有其局限。首先,技术知识本质论容易忽略人工制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技术视为各种相关知识的集合,突破了把技术简单视为人工制品、只看到物化技术的认识局限,但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本质论也有将人工制品完全还原为知识的强烈倾向,容易将技术与人工制品的关系割离,忽视技术的物化特征,从而走向与技术工具观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其次,技术知识本质论有等同论和知识泛化的强烈倾向。正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所出现的那样,技术知识观容易导致把技术和知识二者完全等同的倾向,将技术创新和变迁直接等同于知识的创新、整合和扩散。但是,技术和知识毕竟有所不同,等同论势必将与技术相关的所有要素都视为知识,存在将知识概念泛化的强烈冲动。再次,技术知识本质论无法有效处理技术的嵌入性特征。技术是嵌入于一定组织制度、一定历史文化、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技术,这一点在技术社会形塑论(SST)者那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技术嵌入性是技术知识论难以处理的,要么将知识概念泛化用以解释这种嵌入性,要么将技术的这种嵌入性忽略不计。最后,技术知识本质论的整合力和解释力差强人意。技术范畴本身纷繁复杂,每种技术观看到了技术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理想的技术分析范式势必要求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和现实解释力。然而堪称主流的技术知识本质论并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将人工制品、社会嵌入性等技术特征纳入分析框架之中,其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也就差强人意。例如,其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其所需要知识均被发现的一百年之后,也难以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法国、瑞典或者德国等诸如此类的技术现象。

二、演化经济学的崛起和生物学隐喻

技术知识本质论虽然占据主流,但亦有不少异议者。美国著名学者内森・罗森伯格沿袭马克思的思路,坚信技术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技术史学家乔治・巴萨拉则执着地认为“技术和技术发展的中心要素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技术开发群体或社会经济因素,而是人造物本身”。最具影响力的异议者来自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Economics)。自1981年纳尔逊和温特在其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以来,倡导一种与主流经济学均衡范式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方法的演化研究范式开始获得蓬勃发展,相关文献呈指数化增长之势,大有掀起一场经济学的演化革命之势,成为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发生的最重要事件之一。演化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主流均衡经济范式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坚持用达尔文主义替代均衡范式所信奉的牛顿一笛卡尔主义世界观,认为经济研究的核心不在于静态的存在,而在于动态的生成,强调经济个体的异质性和有限理性、经济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和时间性,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倡导跨学科交叉研究。

演化范式发展到现在,虽然还比较庞杂,分歧也还广泛存在,但其基本思维特征和分析框架已逐渐形成共识。作为一种新古典主义研究纲领的替代物,一般认为演化范式具有以下基本思维特征。其一,个体群思考(Population Thinking)。传统均衡范式的给定偏好和个体同质性(代表)假设是类型学思考的产物,这就排除了多样的可能性,因而也无法有效分析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演化经济学则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的群体中,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的异质性对创新过程的重要性;其二,有限理性。传统均衡范式中,经济决策要求具有完全信息,且决策者具有完备的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即完全理性。在现实当中,人即使在确定的环境中,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可能由于

决策相关因素的复杂性而无法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西蒙把人的这种不完备的决策能力叫做有限理性。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不应是假设人具有处理信息的完备能力,而应从实际出发,从有限理性出发;其三,历史重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没有时间和历史的概念,经济的均衡是瞬时达到的,并且是可逆的,其理论只是讨论一种最优化的结构,而不考虑变迁过程的历史性。演化经济理论则认为经济社会中不可逆转的变化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历史和时间概念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构建与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析框架上,演化经济学认为任何演化过程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变异(vari-ation)、再现(recurrence)和选择(selection)。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共同保证演化的进行(例如达尔文的“带有饰变的由来”)。“变异一再现一选择”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演化过程,也正是达尔文主义的主要逻辑规律,由此构成演化研究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审视技术与知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其倡导的隐喻研究方法令人不禁联想到生物学基因型和表型理论。基因、基因型和表型是遗传学的基础概念。早在19世纪中叶,孟德尔就提炼出遗传因子的概念。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对代表可遗传潜在性的基因型与代表潜在性实现的表型作了区分,认为基因型是遗传的本质部分,并正式把孟德尔所谓的遗传因子定义为基因,即基因型的基本单元。1944年埃弗里等证实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后来的研究表明,基因是DNA分子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DNA序列能够被转译成蛋白质或RNA,部分DNA序列还参与这种转译过程的调节。基因通过准确的复制可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通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等过程可将遗传信息表现为特定的性状,这被称为基因表达。而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成称之为基因型,代表生物遗传潜在性的总和。显然,基因型只有通过其特定的实现、其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的表达、通过其表型展现出来时才具有意义,这种特定的基因型表现的性状则被称为该基因型的表型。基因与性状(表型)的关系大多不是一对一的。一方面,一个基因常常可以影响几个不同的生物化学过程,使各个相应的性状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生物的几乎每种性状都受几个或很多基因作用影响,各基因一般只对该性状独立地起到一份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基因的多效性。而且,基因型代表的只是各种潜在的可能性,基因对表型的效应严重依赖于发生反应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亦即从基因型到表型,离不开生物体内外环境条件的作用,一个基因是否表达以及表达的程度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表型上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演化生物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和基因型表型等关理论为理解技术本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类比和参照。

三、演化范式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遵循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分析框架,通过隐喻演化生物学的哲学思想和基因型表型等相关理论,技术本质可以被理解为一组关于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中如何做事的指令,是一种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其变迁是一个广义达尔文式的演化过程。这意味着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首先,从功能维度看,技术是关于生产即转换的指令。每种技术都代表一组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如何做事的指令,所谓不同技术是指在这个生产或转换过程中采用了不同原料、不同能源、不同机器设备、不同组合比例或生产了不同产品等等,亦即指令的改变。正如莫克尔(Mokyr)所指出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组关于如何做事的指令。当然,作为“指令”的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增加人们的某种效用,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技术与自然界进化出的种种以增加生存概率为目的的生物技能(skill)并无本质不同。

其次,从空间维度看,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如果我们将某种特定技术记为入,其对应的技术知识集合记为Ω,那么λ和Ω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物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技术知识集合(作为基因型)限制各种技术(作为表型)出现的可能性,但并不单独决定出现哪种技术,技术知识在一定内外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表现为特定的技术――即表型,而技术创新则可理解为表型的变异,这种变异既来自于作为基因型的技术知识的变化,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生物学隐喻是富有启发的,因为我们对基因如何产生表型的理解要远远多于我们对知识如何产生技术的理解,这种隐喻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过程和更好地处理技术一知识等同论所不能处理的制度和环境嵌入性等难题提供了一种良好视角。

最后,从时间维度看,技术是一个达尔文式的社会经济演化过程。新技术的产生与技术变迁都是一个变异一再现一选择的过程。由于和生物进化类似的过度繁殖能力和生存压力,人们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众多技术进行选择,这样,选择过程发生于λ之中,技术变迁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及其适应性选择问题。而新技术的产生显然受到技术知识Ω的限制和影响,技术知识Ω的变化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变异一选择过程,因此,选择不仅发生于技术入中,即现有技术被选择使用,也发生于技术知识Ω中,即新知识被接受或被拒绝。普遍达尔文主义指导着技术创新和变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生物隐喻也有容易引起误解之处。比如生物学中一般不允许从表型λ到基因型Q的反馈、生物进化的选择与再现是严格区分的、生物基因信息一般与载体同存亡、基因交流受种属限制等,但诸如此类的生物学原则和要求显然并不完全适用于技术现象。此时,牢记演化经济学使用隐喻的宗旨是有益的,经济学不应自甘堕落为生物学,隐喻的目的不在于寻找技术与生物演化的准确对应,而在于更好地理解技术现象。

四、从技术知识论到技术演化论

技术知识本质论难以有效地整合技术社会形塑论和技术工具观,难以将二者分别强调的环境对技术变迁的重要作用和技术的物化特征纳入自身分析框架。相比之下,技术演化本质论则具有更强大的理论整合能力和现实解释力。其关于外部社会环境选择作用的见解、对技术本身内部因素作用的认识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原理的运用,使之具备了整合技术社会形塑论和技术工具观的可能性。如果进一步把技术知识当成技术进化的底层因子,就能将目前主流的技术知识论整合到这种演化分析范式之中。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同时赋予技术演化本质论强大的解释力,很多技术知识论和均衡研究范式下无法提供良好解释的技术现象都能在这种演化范式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基因型和表型关系原理为理解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其所需要知识均被发现的近百年之后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而环境的选择作用则能为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法国、瑞典或德国提供良好的思路。不仅如此,演化范式也能为深入研究李约瑟之谜、苏联技术困境等重大且争论颇多的技术现象提供一个更新颖而富有前途的视角。

生物科学的发展不仅验证了进化理论的科学性,也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主义,使之日益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与此同时,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布鲁塞尔学派的耗散结构理论也对人类思想的演化范式提出了直接要求。量子力学理论、混沌理论及包括随机过程在内的现代数学理论的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人类以一种演化世界观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正如古木根社会科学重建委员会的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的:“自然科学发展了一些具有进化论意义的复杂系统,它们所提供的概念框架为社会科学展现了一套连贯的思想,而这套思想与社会科学领域某些由来已久的观点是非常吻合的”。现代西方哲学中,以伯格森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始了对理性的怀疑和对时间、演化与创造的肯定。科学哲学领域,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体系风靡一时,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历史社会学派或称历史主义的出现很快使得波普尔和他的学派黯然失色,该学派坚持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待科学的发展,强调科学家的社会心理结构对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并非波普尔所说的理性自然发展的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演化本质论非常契合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现展方向。

五、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大学生 资助 制度设计 伦理关怀

[作者简介]高美娟(1975- ),女,江苏海门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英语教学;郑荣伟(1971- ),男,江苏金坛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710006)和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实践育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88009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51-02

制度与伦理是社会问题治理的基本路径,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问题,需要从制度与伦理的双重维度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的应对路径。

一、系统成因: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何以贫困?

贫困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与伦理现象。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问题是困扰高等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安定、和谐。“贫困”是社会系统运转出现的系统性“病症”。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之所以贫困存在多维原因,最基本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体制方面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分化,很多家庭处于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例如,不少贫困生的父母是下岗工人,也有不少的贫困生来自农民家庭。

第二,家庭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贫困生乃至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经济收入依赖于家庭,家庭状况成为贫困最为直接的原因。从调查来看,家庭致困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缺少经济来源、家庭突发变故以及单亲或孤儿家庭。

第三,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排斥理论认为,贫困作为一项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排斥的结果,社会通过规则的设定、文化情境、习惯以及交往方式的限制将一部分排除在“游戏规则”之外,让一部分人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第四,个人方面的原因。当前,学生资助制度存在着金融银行企业办理不积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鉴定弄虚作假、奖学金请客吃饭、受助人不愿意参与公益服务、拖欠贷款、受助不感恩、出资人提出资助回报要求等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是多因所致,对其救助也需要通过多途径合力完成。笔者以为,制度设计与伦理关怀是现代社会问题治理的重要路径。制度是硬性的规范化的路径,强调对于普遍群体的原则性的规定,它通过外在的强制力约束保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伦理主要是强调人的内在内心约束,以善恶评价的方式,帮助人们成为好人以及过上好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制度与伦理是两种不同且能够相互配合的治理手段。高职院校贫困生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体制、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以及个人原因,其基本的治理主体包括了政府、社会(包括了高校)以及个人等,其治理的基本路径主要包含了制度与伦理两个维度。

二、制度设计: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救助的制度之维

制度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是体现现代社会理性化的重要标志。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哈米尔顿认为:“制度意味着一些普遍的永久的思想行为方式。”①可见,“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②通过对个体偏好和行为的分析,制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制度就是用来指一个已建立的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行为模式,是所有信仰和所有由集合体建立起来的行为方式。

(一)建构资助政策的多元化与立体化

即系统地建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策略与政策,对之进行合理规划与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问题,除了受制于经济基础外,它在宏观上与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极其紧密,而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则与社会及资助主体的价值观念、道德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全国上下建立了“奖、贷、补、助、减”等多种资助政策。从全世界来看,对于学生资助政策总的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从以助学金、奖学金为主向以学生贷款为主转变。就我国而言,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多、结构复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致贫因素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救助制度。

(二)建立公正的高职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与机制

经济救助仅仅是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脱贫的经济责任,根本上是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当整个社会体系形成公平公正的机制与社会氛围,高职院校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贫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品性, 法律和制度, 无论它多么有效率和有条理, 如果是不公正的, 则必须改革或废除。”③公正的大学生贫困生救助制度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平衡各方社会主体的价值趋向,在经济上保障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利益,提供合理的经济救助,同时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心理满足感与认同感。

(三)建立高职院校贫困生发展型救助制度

所谓发展型制度主要建立以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契合自身专业特征的基础上的制度规范。立足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是制度“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在年龄、技能以及心态上都存在广阔的可塑的空间。建立发展型贫困救助机制的目的,一是要充分开发贫困生自身的职业能力与发展潜能,着眼于贫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即时性地经济脱贫;二是在最终发展导向上要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经济、心态、能力等全方位实现能力与技能上的突破。建立高职院校贫困生发展型救助制度就是要将这些内蕴的价值容易其中,“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个人。”④一时的经济救助不能代替长远的能力建设,一次的经济补给也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救助效应。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全面发展中壮大自身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脱贫”的目标。

三、伦理关怀: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救助的伦理救赎

制度呈现的总是硬邦邦、冷冰冰的抽象的规则体系,还需要辅之以情感、德性、心理上的关心与关怀,才能够“内外结合”地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贫困问题。制度设计与伦理关怀是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原则无品德是空的,品质无原则是盲目的”,“好的德性没有法律是脆弱的;但只有正义也不能指导人生,好的法律必须要有好的品性来提供支撑”。制度与德性是相互配合的,共同服务高职贫困生的脱贫。也就说,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在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伦理关怀。

(一)平等地尊重与关怀

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各方主体的伦理责任、伦理义务,以培育伦理情感。伦理关怀“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⑤康德的伦理学曾将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表达出对人的尊重,让人真正成为人。对人的关怀根源于内心中把他人视为同类人,视他人为“己”。可以说,伦理关怀真正地将他人作为“真正的生命”予以尊重。贫困生尽管存在经济上的贫困,但它们在人格上依旧是独立的、自主的,不能因经济地位而影响他们的尊严。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伦理关怀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重在对于大学生“富足”心性的培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校的眷顾、社会的爱心以及国家的关爱。

(二)团结互助,共同“脱贫”

社会是个互助的合作体系,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阿伦特说过,“一切人类活动都受到如下事实的制约,即人必须共同生活在一起。”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⑥,团结互助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美德。“我们不仅从自己得到发展的倾向的完善本性得益,而且从相互的活动中得到快乐。仿佛是,我们自己的未能培养的部分是由他人来发展的。”⑦贫困大学生相互之间既有贫困成因上的差异性,更多的是在心态以及“脱贫”意愿上的一致性与共合性。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在“脱贫”的路上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合作,做到信息上的交换与共享,心态上的相互抚慰,经济上的互相支持,以顽强的意志与团结的状态一起摆脱“贫困”。

(三)增进社会宽容,摒弃社会排斥

社会不应当通过各种规则设定、文化习俗、社会心态等各种形式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资源与规则上的限制。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能够为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提供良性的社会氛围与社会条件。宽容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美德,它意味着对于社会群体的广泛接纳与尊重,而不去考虑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高低。宽容的社会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地实现的,而是需要社会成员拥有宽和的心态,平等地对待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群体,接纳贫困并解决贫困。同时,社会大众也需要认识到高校贫困生贫困问题背后的形成机制以及诊治的社会系统性,杜绝以“排斥”的社会心态去共治贫困。

四、结语:制度与伦理的“双轮”驱动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贫困问题将日渐困扰着高等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在现代条件下,制度与伦理是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的基本路径,从外在与内在、行为与内心、硬性与软性、理性与情感等维度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脱贫”提供“双轮”驱动。

[注释]

①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6):3.

②(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8.

③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3.

④(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85.

⑤孟凡平.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现代视角[J].社会科学论坛,2008(7):103.

第4篇

一、当水晶之恋遇上泰坦尼克号

1998年初,为了低成本地打开情侣和婚宴市场,也为了摆脱单一“儿童食品”的形象,喜之郎缩小了目标市场,在消费群定位上聚焦于年轻人。

“水晶之恋”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水晶”代表着华丽与珍贵,“之恋”预示着美好的情感,这种把“果冻”比喻成“水晶般尊贵浪漫的恋情”的做法,是直接赋予“果冻”一种“水晶之恋”的爱情想象,将消费者情感认知显性化。

“果冻”和“水晶之恋”原本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符号,消费者并不能在二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意义联想,也就是说,“果冻”与“水晶之恋”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毫无关系。如何让作为果冻的“水晶之恋”与其所蕴涵的情感建立高关联度,这是传播这一品牌的核心问题。

为建立认知上的对等关系,企业策划公司为水晶之恋设计了“爱的造型”与“爱的语言”。果冻的造型由传统的小碗样式改造为心形,封盖上两个漫画人物相拥而望,更为这种心型果冻平添了几分魅力。水晶之恋每种颜色的果冻都有不同的名字,一种颜色的水晶之恋,代表一种爱情“爱的语言”。比如绿色:真的好想见到你,紫色:好想你抱紧我,黄色:好想跟你说对不起等等。

“水晶之恋”万事已俱备,只欠市场推广了。当时,风靡全球的爱情大片《泰坦尼克号》即将在国内上映,这给水晶之恋地推广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一个是“爱情”品牌,一个是”爱情”电影,“爱情”使这两者完全有可能联系在一起。于是,喜之郎准备对《泰坦尼克号》进行全国范围的贴片广告。广告创意专门以《泰坦尼克号》为蓝本进行量身订作,并运用大量电脑特技手段,浪漫的画面和音乐缔造了世纪末的爱情宣言“水晶之恋、一生不变”。

不久,水晶之恋电视广告配合了《泰坦尼克号》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映,浪漫的悲剧爱情故事让这部电影迅速成为全国少男少女心中的最爱。正是借助了这部国际大片雷霆万钧之势,以“水晶之恋”为名的新(“心”)型果冻产品迅速成为“喜之郎”之后的第二大果冻品牌。可以说“水晶之恋”乘了“泰坦尼克号”这艘船,让自己的品牌大获成功。

此外,现在喜之郎果冻品牌形象代言人选择郭晶晶,不仅在于其知名度及其名字中的“晶晶”与产品的某些概念的相同,更有她的情感传闻而引发的社会传闻。

二、CICI网络奶茶与腾讯QQ邂逅

2006年底,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喜之郎cici奶茶,加果冻粒的奶茶,共有6种口味。作为一款新上市的产品,如何才能从诸多的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最为认同的品牌昵?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喜欢喝喜之郎cici奶茶的人是一群有活力、有梦想,有一定生活品味和艺术鉴赏力的“青春小资女生”。所以喜之郎cici奶茶的定位应该是让人轻松快乐的,而且,在对喜之郎cici奶茶地推广中,除了继续原有的电视广告投放策略外,还选择了网络媒体作为重要的推广平台。

当选择了网络媒体的推广平台,还需要配合符合受众口味和平台特性的推广方式。这群“青春小资女生”年轻、有活力、有梦想,这就意味着她们喜欢的东西将是极富个性的、多样化的。时下流行的、丰富多彩的网络社区正符合她们的需求。因此,为喜之郎cici奶茶打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网络社区、在网上开一家喜之郎cici奶茶馆的想法应运而生。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体合作伙伴。因为腾讯网是作为访问量第一的中文互联网门户网站,具有强大的用户资源及用户粘性,同时,其“lM+门户”的在线社区模式也可以为喜之郎cici奶茶馆这样一个全新概念的网络社区提供多元化资源。于是,腾讯网成为了喜之郎cici奶茶馆首选的根据地,让各位“青春小资女生”每天在奶茶馆里演绎不同的心情故事。

2006年底,第一家喜之郎cici奶茶馆在腾讯网上盛情开张。这家奶茶馆并非真的卖奶茶,但却赢得了1655万次的光顾,潜在目标消费者点击超过272万。在营业的1 00天里,2400多名女生走进这家奶茶馆共同角逐“奶茶气质女生”的殊荣,800多名喜之郎cici奶茶爱好者在这里写下了自己的“奶茶心情故事”,还有超过17万的用户为自己喜爱的“最具奶茶气质女生”投票,其中10万名用户获得了喜之郎cici奶茶限量版QQ秀。

喜之郎cici奶茶网络社区结合电视广告片,第一次把现实生活空间平移到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奶茶馆(网络社区)——顾客(点击进入网络社区的网民)——馆内意识形态(网络社区的内容)特色的推广模式。不仅拉近了品牌与目标群体的距离,而且强化了喜之郎cici奶茶的品牌形象,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使得产品在“青春小资女生”中的影响力范围逐渐扩大。

三、美好时光海苔与亮晶晶的情缘

喜之郎通过对食品市场的透彻研究,准确地找出了休闲食品的发展趋势:绿色。这是食品发展的最理想方向,健康是未来消费者最大的关注点。海苔作为海洋食品的一种,其绿色无污染的特性和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含量等特点符合健康食品的标准,并且在中国沿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且市场上没有主流强势的品牌在位。对消费者来说,海苔是一种既可以满足口感又不会吃多了发胖的健康食品,这对日益增加的肥胖人群来说是一种极佳的休闲零食。基于这些特点,喜之郎把“美好时光”海苔的目标锁定在时尚女性及青少年消费群体。

2005年,喜之郎集团正式开始涉足海苔产业,推出了喜之郎“美好时光”海苔。推出不到一年时间,销量过亿,知名度直线上升,紧逼市场第一把交椅。海苔休闲食品迅速崛起,整个市场一片勃勃生机,一个“绿色”产业被带动起来。

喜之郎是如何运做“美好时光”的呢?

“美好时光”海苔推出的那一年,是雅典奥运会结束的第一年,那段时间田亮和郭晶晶两位跳水冠军被媒体炒得很火。他们被媒体称作“亮晶晶”组合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受到了很多年轻人地关注。

一向会借势打造品牌的喜之郎,显然没有放过这次机会。

美好时光品牌结合了产品名称及属性特点为消费者竖立了一个绿色、健康的形象定位,聘请了奥运跳水冠军田亮担任品牌代言人。有着阳光男孩外形的田亮使“美好时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品牌活力。作为代言人,田亮的职业、形象、特点与美好时光品牌所传递的绿色、健康、阳光等特点达到了完美结合,明星效应的快速、高效、节省推广成本等特点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而喜之郎选择田亮作为海苔的形象代表远非上述原因,而是因为他能够带给这一品牌更大的传播价值,更主要的是他和郭晶晶之间的那段“美好时光”及见诸报端的社会传闻最能引起目标消费群体的关注。

四、小结——成功的本质分析

我国已有500多家果冻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企业300多家),年销售额近百亿。喜之郎份额高居第一,约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25%。

喜之郎从“水晶之恋”到“美好时光”,一路走来,以绝对的品牌垄断缔造了喜之郎的果冻王国。营销界对于喜之郎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也不在少数。此外,喜之郎也是借助电视广告这一主流媒体打造品牌为数不多的著名品牌之一,但是,喜之郎能够这样做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强势的资本以及传播策略上的借势及“果冻,我要喜之郎”的广告占位,其实,喜之郎的借势本质是为创造可持续的记忆,而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以电视广告这一媒体方式进行品牌树造与传播,是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喜之郎树立了行业第一品牌的形象地位,并给喜之郎带来了市场的高额回报。

如果说一个企业每年的广告费是销售额的1%,肯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若是每年2千万的广告推广投入对入诸多企业来说又可能更加是个天数,但是对于年销量达20多亿的企业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喜之郎以高端形象媒体集中的方式取得了高关注度,降低了市场投入比例,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实现了低成本的营销传播。

第5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本质;特征;创设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0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03

无论是传统的讲授法,还是新课程的探究教学法,创设合适的情境都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关于学习情境的理论我们探讨得还不够,实际操作方法还不成熟。

一、情境的含义

1.事件说

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生动的生活事件。该事件包含与教学内容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者说,学习情境既是事件,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事件中暗示着包孕知识的问题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这种观点的学习论基础是皮亚杰的社会建构主义,也就是强调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1]。设置情境的具体操作方法有“支架式”和“抛锚式”两种。如我们根据化学史中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模拟科学家的思考和困惑,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相互支撑关联的问题中构建出现代原子观念,就属于支架式情境。根据新闻事件(如液氯泄漏、钠筒入河等)编制出事实现象中的问题来引出相关知识的疑惑和讨论就属于抛锚式情境。由上观之,情境是知识于生活世界中发生、呈现、作用、构建的基础,当然也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必须条件。

2.场说

一句诱人深思的话语带来的、一个令人无法放下的问题引发的那种难以释怀的感觉就是心理情绪,当然人类的情绪有很多种。惊奇、兴趣、恐惧、快乐、好奇、惊悚、厌恶……等都属于情绪心理的范畴[2]。情绪的生发和延续也可称为一种心理“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在教学中各种信息相互作用,构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时空——课堂,犹如电场、磁场等外界能量场效应,我们将教学信息所辐射和作用的时空称之为教学场。场就是课堂的气氛。教学情境就是教学场的感染源,是场中人物进行思想传递、交流、互认、同化的核心媒介,是诱发人心理反应和引发人心理活动的载体。“是一组适当而有效的刺激。”情境场说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有认知学习论和情感教学心理学,奥苏贝尔指出发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形成强烈的学习心向,而只有恰当的情境才可能诱发和强化学习心向,带来有意义学习的持续和高效。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中指出,老师和学生借助教材知识、交流语言、教学活动等一切课堂物质资源形成三条情感信息交流回路[3],创造出一波又一波的辐射“场源”,师生共同沉浸其中感受活动着的幸福和快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是情境场说的实践者。

二、情境的作用

1.诱绪

在情境缺失的教学活动中,知识以确定的结论出现,学生缺乏对知识应有的兴趣,学习不需要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最多是按照书本或者教师已经划好的路线进行推理。教学不能引起探索的欲望,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的训练消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毫无学习准备和意向,尝受不到由学习带来的心理愉悦。于是我们只能借助于外在手段逼迫学生学习,如诱利或者惩罚。学习情境是引发学生学习情绪、产生学习意向的必要手段。

2.促成思维

在去情境化的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现成知识结论,知识犹如横空出世一般突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使学生不可能发生真实学习,虚假学习掐断了学生的思维通路,长期下来导致学生思维阻塞。去情境化的教学只能教会学生凭借记忆模仿解决问题。创没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模拟地回溯知识产生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3.体悟情感

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学习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而生活事件中均包含着或强烈或含蓄的情感因素。学习情境又把日复一日的课堂活动变成一种心向往之的精神之旅,使文字、符号、公式像小蝌蚪一样活起来,使认知理性活动氤氲着师生的生命气息。因此,创设、呈现学习情境,有利于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缺陷,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对于唤醒人的情绪反应,培养人的情感品质,提升人的情操修养是不可或缺的。

三、有效情境的特征

1.生活性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见到将知识具体化而编排到一个生活场景中去的行为,这种拘束于知识而放弃生活的情境是无效情境。真实情境应该是来自于生活暗含知识问题的事件,而不是把知识包装成问题放到生活中去的虚假事件。学习情境与知识有联系,但不是知识的翻版,它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过程、应用条件、意义价值的事件场景。要创设有效的情境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从这点来说,“液氯事件”、“钠筒事件”、“药品说明书”等对于学生而言并非真实情境,只能算是将知识化了妆,使得看起来比书本的叙述吸引人一些而已。“丁达尔现象实验演示”不是生活情境,“夕阳西下,美丽的晚霞烧红了半边天”、“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其中有着怎样的化学科学道理?”就是生活情境。“工厂车间电泳除尘的操作方法”不是生活情境,“为什么电视机、电脑屏幕很容易吸附灰尘,在干燥的秋季化纤裤子容易吸附在腿上?”就是生活情境。理想的学习情境不是知识的形式变脸,最好是生活中的“原生态”问题。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若非出于教学活动的内在需要,就没有必要创设虚假的学习情境。有些教师为了使教学过程看起来似乎更生动而呈现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包装式”情境,这种追求表面效果的做法对教学不会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在强调有效情境的生活性方面,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生活世界除了外在的经验生活,还应包括其内在的精神生活。如学生头脑中有了杨贵妃的艺术形象后,就能够对“贵妃怯热,侍儿交替鼓扇,仍红汗不止”的“红汗”产生追想的意境,同样也可以对“宝玉吃胭脂”行为产生“胭脂化学成分是什么?能吃吗?”的问题产生联想意境。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要忘了从学生的已经形成的精神生活世界入手。例如,学生内心对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神八宇宙飞船充满了一种非常丰富的精神生活世界,有未知带来的神秘,向往引发的好奇,激动而产生的自豪等,我们可以在教学原电池、电解池、能源、硅等内容时利用“神八”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2.悬疑性

真问题才是展开学习活动的关键,悬疑性是真问题的本质特征,也是情境有效性的保证。情境中的问题与知识本身不同,是一种暗扣着知识的问题,学生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教师也不应当替他们作答。只有经过艰苦的、趣味盎然的探索,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的意义并经历情感体验,此时教材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已经变成一种概括性符号,压缩式编码,仅是一种书写。当你对紫罗兰变成了“白”罗兰的问题耿耿于怀你就会对SO2气体的漂白性终生难忘,如果谁能够对自己购买的一瓶红葡萄酒是真是假疑惑不定,他就能够对酸碱指示剂的知识有所认识。可以说真正的学习发生于悬疑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讲授知识后呈现情境,这时情境成了知识的证据,失去了情境激发思考的效能。还有的教师平铺直叙地呈现情境,不加分析和提示,对情境中是否包含问题不关注,或者存在隐晦问题而不能显示,学生对这样的情境无法产生共鸣,这也违背了设置学习情境的初衷。还有的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与传统的提问教学法相等同,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代替学习情境,这是对情境悬疑性的误解。以上问题需要注意和克服。

3.情感性

去情境化的教学不仅在学习发生、思维发展方面有缺陷,而且对于学生情感培养和人格形成也不利。在讲授公理、定理、概念等知识时,这些由符号高度抽象压缩而成的缺乏动姿化的标本式知识,没有背景、过程和环境,认知就是单纯的“思考”。在情境教学中,智力活动伴随着情绪发生和情感形成,真正达到“思维与情感同生,知识与生命共荣”的境界。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情境的情感因素,这也是为实现新课程的情感目标服务。于是,合成氨方程式中有哈伯天使般的爱,毒气分子里也有他魔鬼般的笑,在硅晶体表面拍摄的“中国”照片写出了祖国母亲的自豪,漂翻着白色鱼肚的小河呜咽着人类家园的哭泣[4]。

四、情境的形式与创设方法

在应试教学的长期控制下,我们的教学智慧局限于实践中形成的解题经验和技巧,我们沉浸于教学的“精讲精练”或者“多讲多练”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对我们来说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一项困难的事情。化学教学情境的形式及创设方法是一个丰富的话题,简单汇略如下。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169

[2] 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6~118

第6篇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数学好玩”。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教师应尽量把适当的内容设计成学生的游戏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教活,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例如,教学一年级“几和第几”时,让学生模拟动物园里小动物排队买票的情景来区分几和第几。这样就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场景,变枯燥的图解为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理解内化。同时,学生现场表演的灵活性,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数与序数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灵活性与可变性。这样的表演生动、真实,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情趣与算理交融中,学生积累了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会指导儿童的双手更灵巧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

例如,教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用三角板摆一摆等,去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初步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之后,设计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学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新知,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要求教师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化合情推理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得出结论,将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加减法”时,学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加减法,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在学习“小数乘除法”时,学生会自觉地运用转化的思想,把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来计算。这说明学生能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学习新知识,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启发,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让学生在应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第7篇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更多更好地积累有效的基本数学经验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 经历探究,积累直接经验

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更注重亲身经历所得到的感受。因此,他们很多经验的形成必然得经历动手实践,使经验变得“摸得着、看得懂”,简洁地说,就是“在做中学”。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有一重要环节——判断“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要求找出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师:(出示一个正方形纸)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找出几条对称轴?

(学生回答后教师现场演示,证明4条对称轴是正确的结论。)

师:(出示长方形纸)长方形呢?

生:也有4条。

师:大家手里都有长方形,想知道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生:折一折(动手操作后,汇报: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师追问:沿着两条对角线对折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生:沿对角线对折,两边的形状与大小相同,但不会重叠,所以不能算对称。

师:(出示一张普通的平行四边形纸)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肯定地):是

师:怎样验证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生1(动手折,发现无法做到“两边重合”):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只能沿着一条直线把它分成大小与形状相等的两个图形,但一样做不到重叠。

师: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大家同意吗?

生2:(出示一张菱形纸片)我这个也是平行四边形,可它是轴对称图形呀!(示范折的过程)

师(拿着那张菱形纸片):这是平行四边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生: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师:那怎么办?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讨论、总结):普通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特殊的平行边形图,如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在经历猜一猜、折一折、议一议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猜测后可以用动手操作来验证”的经验,也对教师平时强调的“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说法有了更深的体会。归纳总结时,与其说结论是教师“教”会他们的,不如说是他们自己总结得到的。

实践探究活动重结果更应该重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亲历过程”,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 巧设情境,丰富间接经验

戴尔的“经验之塔”把经验从低到高分为三层:塔基——做的经验,塔腰——看的经验,塔尖——想的经验。上面的例子属于“做的经验”。但课堂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可以借助媒介让学生充分体验所学知识。

例如:“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游戏情境:

师:(出示不透明的漂亮纸袋)这里面有一些本子,老师拿出来8本,是拿了一半,谁能猜出老师纸袋里原本共有多少本子?

生:16本。

师:现在,我再取出袋子里的一半,应该怎么拿?

生:应该拿出4本。

师:再继续拿出一半?

生:拿2本

师:还能继续拿出一半吗?

生:可以,再拿出一本。

师:现在,老师袋子里还剩多少本子呀?

生:只有一本了。

师:只有一本了,我还能再取出它的一半吗?

生:行,把一本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半本。

师:就剩这半本了,还能再拿出一半吗?

……

师:只剩一张纸了,还能再取它的一半?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它平均割成两份,每份是半张。

……

师:奇怪,同样是一半,为什么每次取出来的数却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单位“1”代表的具体数量不一样了。所以它的一半也就不同。

师:这个问题,在我国古代《庄子·天下篇》中庄子就提出来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

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且因为客观环境限制无法形成直接经验时,结合游戏情境与教师的演示也可以顺利积累间接经验。当“做的经验”无法积累,“看的经验”可以作为另一种必要的补充进行。如解决问题时会遇上理解播种机的作业宽度、压路机压路面等情境,实地参观显然不太现实。如果借助视频或教师有技巧的黑板演示,一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得到间接经验,从而真正理解题意。

三、 内培外引,提升思维经验

当学生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做的经验”加上大量“看的经验”,学生的数学经验会向“想的经验”发展,即经验的最高水平“抽象的经验”。教师在培养学生积累基本数学经验的同时,适时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三年级教学“面积计算”后,在拓展练习中可以设计:

第一层次动手、思考:请你在纸上画一个面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再分别画一个面积12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3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想一想,怎样才能画得又对又快?

第8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56-01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它可以集中体现英语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也可以集中反映英语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的一切表现。多年来,许多英语老师辛勤任教,在课堂教学上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经验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教学过程,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启发了学生运用各种器官的能力,从而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已形成了许多比较成熟的经验,以下就将最基本的几点经验作以分析和述略,以便英语教学之借鉴和学习。

一、 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就是师授知识于学生的过程。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首要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忽略了学生的地位,仅是以教师为中心,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整个课堂中学生总是围着教师转。这种课堂教学便毫无疑问成了英语教师的主宰,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来组织和指导的。课堂上只听到教师的声音,教师说东,学生不敢说西。这种主宰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枯燥乏味的讲授超越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陈旧呆板的教学法就是这种教学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压制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机,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尽管教师费劲苦心,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课堂知识的效果甚微。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推进与改革,一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我们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了搞好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将两者协调有机地配合起来,方可提高我们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以便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想着学生,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授课,既要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英语教师必须时常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各种意境,提供给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触课堂,享受学习的乐趣,使他们运用所学课堂知识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一步步形成一种推动其前进的内在动力。对于一个英语教师而言,照本宣科是教学的失败。因此,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在大量练习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成败的依据,也是我们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立足点。

二、课堂教学交流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靠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教学活动培养起来的,而这个练,归根结底,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的过程。

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了解的某种程度的一种活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交流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我们这里所讲的课堂教学交际化,就是要求教师要讲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要求学生要将其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更主要的是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把英语作为教学工具来用。使整个英语教学活动都成为以英语进行交流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交际的过程。

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既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又促使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教师运用语言意境启发学生,使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模拟、演示,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课堂教学的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

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为学生学习英语,并不只是单纯的为学而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懂得英语的基本语音、语法知识,而主要是为了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掌握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交际能力。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有关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了讲授知识以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懂得英语的语法知识也是不够的,更应具各种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才算真正学会了英语。脱离实践是学不好英语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讲”与“学”的过程,也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正确有效的做法应该是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9篇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基本途径

随着各国医学发展之间的联系的日益密切,各种医学类学术交流逐渐增多。我国也从其他国家医学发展中认识到一个问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医学院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被合并进入综合性较强的大学,从而获得了较强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但是,我国的医学人文科学还不能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总结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理论结合实际,关注社会、医疗问题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师要重视社会和医疗问题,并把这些实例纳入教程,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对过去那种空谈理论的革新,改变了以往坐而论道的局面,真正使医生能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增强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医学院校可以利用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到各个领域进行社会考察,职业体验以及勤工俭学等活动;另外,还可以到敬老院以及社会福利院等慈善部门参加义务劳动,体会社会生活的艰辛。当然,尤其要重视医德医风方面,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医德医风交流研讨会,不断更新学生的观念,共同进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纪念馆,如九・一八纪念馆、纪念馆等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在真实、惨烈的场景面前自然会激起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醒学生们勿忘国耻。除了这些惨烈的场面,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一下新科技的产生及发展,让学生们领略到祖国的发展进步,为祖国的强大、腾飞而欢欣鼓舞,激发学生们成为国家栋梁的决心。

仅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不够的,学生们还要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各级医疗机构调查研究,对村民进行健康普及教育,实现人人了解健康知识。学生们深入基层,能够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切实缓解基层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情况。另外,医学生在基层能够了解最真实的社会,有利于他们培养医学人文关怀的情感,自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基层的医疗条件也同时提醒他们医学生的就业机会并不都在大都市,在基层医院一样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包括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医生对心理健康的要求极高,想要做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此外,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还有承受挫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都将列入医学生培养的课程。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他们要解救的不仅是患者生理上的病症,更重要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不能忽视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授课体系,针对学生的心理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指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应积极推广心理健康,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在校园内成立学生工作中心和心理咨询处,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在各个层面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机制,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咨询,同时心理咨询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有效地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说,心理咨询是高校必备地基础设施之一,是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处,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定期进行专业讲座,使学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内容,探索和寻找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帮助医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医学院校的知名度。

三、改革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考核模式仍然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评价的过程中,考核分数为主要的评价依据,但是,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的是思想教育,考核无法对其进行评估。因此,要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创新考核模式。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采取了四六分的新制度,即将学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总分数的60%记为总成绩,将日常的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纳入40%的考核成绩。有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因此,在设计试卷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将分值侧重于案例分析、简述等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学生无法从课本中寻找到标准的答案,只能自己归纳总结,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考察的难度。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使教育真正地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院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并不是理论的简单教育,还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实践。应当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02).

[2]谭宗梅,张小健,陈霖柏.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科学体系构建的思考――兼谈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的改革[J].大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