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能源管理知识培训

时间:2023-09-06 17:08:23

导语:在能源管理知识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能源管理知识培训

第1篇

一、生产管理精细化

在生产管理中,认真学习××炼化“生产管理上‘精耕细作’、现场管理上‘精雕细刻’、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技术管理上‘精益求精’,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对照先进根据我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查问题、找漏洞、寻差距、找原因,制定出各装置细致的管理目标和以及达到该目标要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到每一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的各环节。认真做好主要生产车间的装置运行情况监控,对馏出口质量、操作纪律执行情况、现场跑、冒、滴、漏和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及“防冻防凝”等工作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车间进行整改,如无法立即整改的,要求提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时间。上半年共进行操作纪律检查18次,查出各种问题及隐患共30多条,检查结果在调度会、内部网进行通报,对能耗管理方面的“地、老、坏”现象在宣传栏等进行曝光,同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通过不断的检查和督促,目前各车间的操作纪律执行良好,馏出口质量达到目标要求,现场跑、冒、滴、漏现象大大减少,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已经基本消失,一季度的未发生一起设备、管线冻坏事故,上半年未发生上报总公司的非计划停工事故。

科室技术员每天深入到车间了解生产实际,从装置达标、水、气风质量指标合格率、装置操作平稳率等几个方面检查装置的运行情况。加强股管理基础,建立了原油质量、馏出口质量、外排污水等质量台帐,并定期分析,为合理调整生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气分装置4月开工准备期间,技术人员每天到现场了解进度,熟悉、学习装置情况,检查流程,为装置的正常开工做好准备。4月22日开工生产,4月25日生产正常,到6月底处理原料气17516吨,生产丙烯4306吨,民用液化气12645吨。丙烯质量合格率为97.26%。

二、专业管理深入一线

在按照公司要求,多产液化气的生产方案调整过程中,和车间一起按照实际情况多次调整反应温度,对于催化装置干气、液化气的产量、质量进行跟踪、统计、核算,对使用丙烯助剂情况,以及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吸收稳定岗位出现的新问题和产品收率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提高公司效益,改善产品结构取得了基础数据。

在装置检修中,制定了高、低压瓦斯系统吹扫方案,化学清洗方案,对开、停工方案,提出指导性建议。在装置停工阶段,派专人对各系统吹扫过程进行跟踪,监控,每天总结进度,使停工过程安全、平稳、正常,装置按期交到检修队伍手中。检修过程中,及时了解进度,做好各项配合工作。装置开工、调整时,派技术员对装置的生产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使装置尽快恢复平稳操作,质量合格。有一名同志被评为检修工作先进个人。

去年我们被总部点名批评的一点就是能耗高。在今年能源管理过程中,狠抓现场检查,使各部门的员工都能树立起节能的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能源计量不准、计量器具投入不全这种情况,我们对无法测量的单元根据设计值和全公司的平衡确定流量,各车间建立了周、月报制度,根据周报表预计分公司及各车间本月能耗完成情况,并适当调整计划。在下旬根据本月完成情况及下月的生产安排进行反复的测算,依据全年的能耗计划制定下月的能耗计划。细化各项用能管理,针对很多水冷器的循环水进出口温差非常小,甚至没有温差的现象,经过多次的督促和检查,促使车间对各冷却器的循环水进出口温差控制纳入到日常管理中来,减少了循环水的用量。目前节水减排项目已经实施了5项,其它4个项目也将按照计划于今年实施完毕。节水减排项目的实施,必将使我公司的用水水平逐步提高。完善了气分装置的能耗管理工作,完成了计划指标。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开展了多项活动,节能知识答题、节能合理化建议、节能征文等,还进行了悬挂横幅、节能板报评选等活动,同时在分公司网络、电视上进行大力宣传,在全厂营造了良好的节能氛围。

针对原油性质的改变对装置操作的影响,对沥青中质原油、塔里木原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总结,从操作参数、产品质量方面为车间提出指导意见。

在生产事故管理中,负责三起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三、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求,年初对c版程序文件进行了修订,修改了《生产运行调度控制程序》、《生产计划控制程序》等三个程序文件,形成了d版文件,并在全科室进行了宣贯,元月份完成了内部审核工作,关闭了二个不合各项,二月份配合完成了认证审核工作。在一体化管理整合标准知识培训中,对全处室人员进行了一整天集中培训,使大家基本掌握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体系基本知识,共组织了二次管理体系标准知识考试,为公司开展一体化管理体系打好理论基础。

二月份在人力资源处安排下,在全公司组织了一次相关部门和生产车间参加的能源管理知识培训,为基层车间做好能源管理工作做好知识储备。6月初完成了内控制度的自查工作,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年上半年在炼油专业达标方面经济指标完成的不好,轻质油收率46.67%,比指标低4.83%,加工损失率1.13%,比指标高0.09%,吨油完全成本174元/吨,比指标高5元/吨。各装置能耗偏高,常压装置1~6月能耗为13.64千克标油/吨,与总公司的考核指标,相差4.14千克标油/吨,沥青装置1~6月能耗为13.95千克标油/吨,从7月开始车间燃料油、燃料气消耗与统计完全统一后,常压装置、沥青装置能耗将上升5个单位,这在中石化企业中是非常高的。这些数据表明我们在生产过程和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控制没有到位,造成效益的大量流失。能源管理还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各装置普遍存在着无计量或计量不准的问题,无法反映出装置的真实水平,新鲜水、循环水、蒸汽等都无法进行平衡,难以准确考核。针对这些情况

确定下半年工作重点是:

1、继续认真开展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完成制定出的各装置的管理目标,认真检查考核。操作纪律检查继续深入进行。

2、做好全公司降低炼油综合损失的活动,对调和车间、原油车间油品脱水和生产装置维修排放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随意发生。对常压渣油350℃馏出量≥8%的情况要严格控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3、抓好装置节能及能源达标工作,找出各装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降低各装置的能耗。只有主要炼油装置的能耗下降,才能确保完成全年指标。继续加强现场管理,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加快实施节水减排项目,以解决冬季蒸汽供应不足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能源;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计量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43-01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并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工作。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使我国能源需求呈现刚性增加的趋势,因此节能减排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确保“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开展定期审查工作,因此大力开展能源计量工作,有效地实施能源节约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更能够有效的降低单位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能源计量与计量的关系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其通过一组操作来确定对象的量值。

从广义上讲,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的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从狭义上讲,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消费、转化流程中对处于各环节的能源数量、质量、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能源计量是计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从工业计量中延生而形成的工业计量的重要分支,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是关于能源量及能源使用程度的计量,其不同于普通的计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方法、含义、目的和形式的计量。如果根据测量对象的用能属性进行分类,能源计量几乎跨越了现有计量学的各个领域,其内容的复杂既不是传统计量专业的堆砌,也不是计量器具的简单组合。

能源计量除了具有一般计量的特性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具有直接取得经济效益的属性。而就计量的一般原理而言,其本身不会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它所取得的经济效益都是间接的。

2 能源计量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重点用能单位,单位各级领导都应充分得了解能源计量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在体系构建的同时,还在持续加强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与培训管理工作。

但实际上仍有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困扰和制约着体系运行的效率。

2.1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与科研生产任务进度的 冲突

能源计量器具定期检定/校准工作是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和保障。在《审查规范》6.3.3条款中有明确要求,即重点用能单位应制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其检定周期、检定方法应遵守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单位能源计量主管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应制定出了年度检定/校准计划,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阻碍。大面积、长时间的拆卸、检校这些计量器具,受其影响的用能单位数量多、范围大,必将会对单位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在尽可能不影响单位科研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开展能源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校准和管理工作,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的高低。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外,还应该对计量、计量检定、校准等计量基础知识有了解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和培训,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虽然已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也对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条款、法律法规都有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其对计量基础方面的知识如量值、法定计量单位、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误差等基本的计量基础知识以及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计量特性、注意事项等不甚了解,在这方面仍存在欠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3 建议和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确保能源计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现阶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抓起。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狠抓落实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的组织领导,完善能源计量管理能力体系。此外,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单位对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并对能源管理单位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实施权责分明制度,进而实现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责任和义务的统一管理。

3.2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的建立是给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树立一个执行标准,也是提升能源计量的规范化水平,使能源计量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此外,在建立和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能源和计量管理制度的设立,能对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对于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较强的助力作用。

3.3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的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的基础管理是提升能源计量工作检测水平的重要保障。能源计量管理单位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来达到提升能源计量工作水平的目的,除了优化能源管理的各项活动设计外,还需要强化基础管理。例如,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是计量检测体系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工作,能源计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虽然该项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但是其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中却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义务。

除此之外,制定能源计量器具台帐,并安排相关的能源管理人员对周期计划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并将检查报告递交上级进行审核,以此确保该项工作的贯彻执行。另外,建立完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并对强检的能源计量器具严格按照各检定机构要求的周期进行定期送检以及临检,并将检定结果及时录入管理系统,实现闭环管理。

3.4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

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无论是从其微观视角还是宏观视角,都是建立在人员管理的基础之上。因而,在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既是该项工作的创新也能起到提升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对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是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因此在参与和举办各种能源计量培训班的同时,单位还应有计划的组织能源计量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参加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

4 结 语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加强和完善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能源计量在单位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单位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计量管理是全方位、多层面、立体性、系统性的管理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正视这些问题,合理、有效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日趋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万路.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实施指南[M].北京:中 国计量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效益

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因此,要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中国的电力工业必须在保持发电装机适度增长的同时,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需求侧管理”是从英文“demandsidemanagement”直译过来的,缩写为DSM,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近几年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节电280亿千瓦时。

四、当前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用电效率。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电力紧缺还是电力过剩时期,都应该从长远意义上节约资源的角度坚持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而我国的需求侧管理是在缺电的形势下兴起的,很多部门将其作为特殊时期的短期工作对待,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实施错峰、避峰,还没有意识到需求侧管理的真正意义。

2.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持

需求侧管理是社会行为,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国外需求侧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法规体系,并有相应配套政策的支持。如制定需求侧管理的资金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国家能效标准等。但目前我国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关的只有《节约能源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少数法律法规,缺乏财政、税务、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启动需求侧管理项目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但目前我国缺乏稳定的专项资金来源,影响了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参与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3.电价结构不合理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但现时执行的峰谷分时电价结构不合理,峰电价只为谷电价的2~3倍,对用电客户移峰填谷的激励作用不大。另外,两部制电价使用面很窄,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电价严重偏低,电度电价偏高,仅靠电度电价拉开差距,对用户激励作用也不大。工业发达国家在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峰谷价之比可以拉大到8~10倍。

季节性电价对抑制高峰用电负荷,缓解季节性的供需矛盾有很大作用,避峰电价是削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重要手段,但这些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4.缺乏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社会是最大的收益者,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政府部门应主动引导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健康发展,依靠经济杠杆和平衡机制,制定一些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来引导和支持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发电公司也同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收益者,削峰填谷后,电网负荷率提高了,能耗减小了,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提高了,但如何量化发电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收益,目前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电网公司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均衡满足供电与销售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电网企业均价销售的利益由于实施分时电价可能会受到一定损失,因此,电网公司也缺乏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由于激励机制不足,让用电客户自觉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

五、解决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手段的合法性,确保行政措施实施到位,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建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常态机制。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较好的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如美国先后出台《国家能源政策法》及《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了大量强制性能效标准,对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均提出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改革和完善电价制度

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积极推行上网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的应用范围,拉大峰谷、季节电价差距,提高电网负荷率。

3.建立多方激励机制

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价格、经济等方面的手段来调动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在电价中计列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提供补贴,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明确供电企业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支付的投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并给予补偿,以消除供电企业的后顾之忧,提高供电企业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4.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

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节能运作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已经发展成为市场机制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力量。培养、扶持一批商业化运营的能源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咨询、设计、培训、设备维护及节能效果监测服务,并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措施,作为当今国际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需要对实施的所有主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对节能政策、节能知识、负荷管理知识、科学用电方法和在我国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广泛宣传,并结合开展节能技术咨询和培训,举办节能产品展示、节能竞赛等手段,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使其有助于合理消费和调整负荷,达到让电力客户科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六、结束语

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政府、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用电客户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会使有限的电力能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荣:把DSM推向21世纪.电力需求侧管理[N],2000,(06).3~5

第4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行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越来越规范化,得到了广泛运用。如何对我国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促进石油行业物资管理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大创新研究力度,全面掌握信息数据资料。目前我国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的培养和学习,很难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因此,需要对石油行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研讨创新,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更全面化的信息管理知识,建立完善石油物资电子商务的展示平台,稳定市场经济地位,提升石油行业物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行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对策;创新模式

1当前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上涨,石油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随着产业信息技术的全面拓展,石油物资行业管理逐渐系统化、规范化。根据国家制定的方针策略进行有效实施,使得我国的建设体系越来越规范化。石油行业物资管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市场经济运行状态,扩大了石油产业链的发展,增强了自身市场竞争力。

2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对接传播功能得不到实现由于受到传统能源管理模式的影响,阻碍了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的分配和管理,缺乏有效的基础能力,容易导致石油行业内部在资源运输、调配环节产生意见分歧,石油行业物资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也缺乏条理化,信息对接传播功能得不到有效实现,很难将石油行业物资内部系统联系到一起,而且我国石油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一致性,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及时交流沟通,导致出现问题后得不到解决,因此信息化模式违背了石油行业物资发展的真正目的,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发展。

(2)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专业技能知识信息化的综合能力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动形式,我国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石油行业物资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发展,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知识使得信息化产业平台得不到广泛运用。而且在信息模式问题的设计中缺乏针对性分析,只能根据信息化产业的局部优势进行操作设计,整个操作流程具有形式化,影响着石油物资产业的稳定发展。

(3)信息管理技术水平缺乏科学性当前石油行业物资与实际发展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信息管理技术水平缺乏科学性,导致石油物资的开发和供应无法按流程进行。比如说石油的开发只是控制石油物资的数量,而石油油田的开发注重质量,两者产生的分歧很难推算未来的发展趋势,石油行业信息只是一种表面化的管理,缺乏实践操作,规章设立不够完善,核心要素得不到体现,这些问题影响了物资产业的合理分配。

3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创新模式的主要对策

(1)统一规范信息化平台,构建多个领域交流模式我国石油行业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方面要不断创新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多个领域的资源共享,提升信息化平台的拓展效果。为此,需要将石油物资平台进行一体化信息模式管理,适当调配设置物资,对信息资料的整理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以期增强市场竞争力,使资金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带动资金费用合理调整,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培养,拓展创新管理模式针对石油行业物资管理技术人员只停留在基础水平中,缺乏创新性思维的现状,因此,需要定期组织培训管理活动,不断拓展信息管理模式,增强技术人员对信息管理的操作技能。这是因为信息化创新模式与石油行业物资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要不断拓展信息资料的获取渠道,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石油行业物资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对专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合理优化配置石油资源,营造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3)增强信息创新管理模式的技能水平信息化管理技能水平的发展推动着石油行业物资的运作效率,因此要不断完善信息建设平台,提供更优质的物资能源服务,增强信息化模式的综合发展。信息化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前能源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这其中蕴藏着大量物资能源,要深入认识物资内部系统的发展优势,并且进行及时登记,构建一套数据储备平台,对数据中的疑点问题从专业者的角度进行信息化线路研究,强化专业分析技能,提升石油行业物资信息模式的有序进行。

4结语

通过对以上要点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在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潜力的,我们要做好信息化创新模式的研究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管理相互结合,带动石油信息化产业的更新。石油行业的物资管理标准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可以构建物资管理商务平台,稳定我国石油能源的发展地位,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作者:顾劲松 单位:天津大港油田第一矿区管理服务公司

参考文献:

[1]蒋鹏.以信息化促石油物资管理模式创新[J].价值工程,2011,08:19-20.

[2]刘玉平.浅析石油行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创新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1,16:17.

[3]邓辉,谢久明.创新石油物资企业管理模式[J].天然气经济,2003,03:50-51+76.

第5篇

1胜华化工节能减排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华化工)是以生物化工及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主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从能源采购、计量、统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定额考核等制度;在技术改革方面,公司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实施了多项节能技改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装置建设的同时,公司还花巨资建起了循环水装置、尾气回收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以便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2009年、2010年胜华化工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21亿元、32亿元,从这两年主要资源的消耗强度(见表1)来看,与2009年相比,2010年胜华化工电力及煤炭的资源消耗强度都有所下降,但水资源消耗强度增加。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来看,近几年来,石大胜华的COD排放达到平均4.1吨/年,氨氮排放为6.1吨/年,二氧化硫排放为155.9吨/年,氮氧化物排放为118.8吨/年,烟尘排放47.4吨/年,是东营市25家重点废水工业污染源之一,虽然各项指标在环境评价中基本上都达标,但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在低碳经济目标约束下,仍然存在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1)从管理制度建设来看,公司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节能减排的关注点主要落在工艺流程环节,没有从公司的高度推进日常经营管理环节以及生产辅助设备(如锅炉、换热器、电动机、压缩机、风机等)的节能减排,管理比较粗放,并且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2)公司缺少一支既熟悉能源环保政策和相关知识、又熟悉各种产品工艺流程节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估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也缺乏一支由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库、应急处置技术、应急物资贮备库(信息库)、应急装备库、应急预案、应急演习、污染事故后评估、警示教育等要素构成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3)从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方面来看,公司的节能减排技改措施大都只停留对现有工艺的优化和局部调整层面,同时,生产装置的总体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具有创新性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难以有突破性进展。

2国内外同行业节能减排成功经验

当前,国内同行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值得胜华石化借鉴。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安庆石化。与石大胜华相比,安庆石化所制定的节能减排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责任更加明确。为使节能减排与生产管理实现无缝对接,公司将节能办公室设在负责生产运行管理的生产部。节能办公室每年初为各装置量身定制节能减排目标,并将完成情况同月度经济责任制、达标专项奖、装置成本考核进行捆绑。各作业部则将装置能耗指标与班组成本核算工作直接进行挂钩,形成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考核和管理体系。同时,围绕节能减排工作,安庆石化成立了降低炼油能耗等多个攻关小组,来解决节能减排的难点问题。除此以外,安庆石化在装置的联合操作尤其是热联合方面要更加突出。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诊断,优化装置运行参数,做好装置间负荷协调和热联合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装置间的热联合水平,是安庆石化在节能工作中的一大突破。不但如此,2006年以来,安庆石化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引进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对炼油Ⅱ套循环水旁滤池、化肥Ⅰ套循环水旁滤池、炼油生产水系统管线、炼油生活水系统管线、炼油焦化无压回水管线进行更新改造,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从国外同行来看,发达国家更加注重新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如:改进燃料系统、提高加热炉效率、改进工艺、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性能、加强能量管理、改进操作、进行热电(汽电)联产等[3]。Shell公司推出了碳及能源效率计划来优化和管理炼厂的能量系统,其下属的新加坡Bukom炼厂实施能量效率计划后,节能6.5%;其在美国的DeerPark炼厂实施能量效率计划后,节能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104t;Shell公司在美国的一家石化厂实施能量效率计划后节能3.5%[4]。除此以外,采用热电(或汽电)联产技术和气化联合循环一体化发电技术可以实现汽电联产,利用废热节能降耗,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比利时的ExxonMobil公司是全球热电联产技术开发与应用最先进的企业,该公司2009年投产的安特卫普炼油厂投产热电联产装置后,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减少20×104t,相当于大约9×104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

3胜华化工节能减排对策建议

结合国内外同行节能减排的成功经验以及胜华化工的实际情况,建议胜华化工节能减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树立基于低碳经济目标的节能减排理念,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组织文化环境目前石大胜华虽然制定了节能管理办法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及考核办法,由于在公司层面只局限于生产环节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且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体系,导致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存在短视化、片面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基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低碳减排目标,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及目标考核制度,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6]。建议公司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节水领导小组和低碳环保委员会[7],并将这些管理小组的职责与生产经营的实施与考核挂钩,形成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和经营全环节的考核管理体系,在每年初制定节水和低碳环保目标,然后逐级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公司还应尽量扩大能耗考核范围、加大能耗考核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8]、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竞赛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面节能减排理念,营造节能减排实践的文化环境。

3.2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节能减排的专业队伍目前,胜华石化公司内部熟悉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人才严重缺乏。以企业内部原有的环保专业人员组成的节能减排队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关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定位。不仅如此,现有的节能减排工作多停留在统计和简单分析的层面上,缺乏深层次的建议和措施。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且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制约公司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瓶颈之一。培养节能减排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务是要从胜华石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开展能源管理师、能源统计、重点耗能岗位及环境监测与治理等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设一支了解能源环保政策、掌握管理知识、熟悉生产工艺、精通节能和环保技术的企业节能减排人才队伍,促使胜华石化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3.3加大技术改进和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通过技术改进,实现装置大型化和炼化一体化,从而优化炼油结构,达到规模经济炼油结构的优化包括产品调和比例的优化以及落后工艺技术的改进等。研究发现,在炼油厂相同规模的情况下,采用两套装置比单套装置的投资约增加24%,能耗约增加19%;采用3套装置比单套装置的投资约增加55%,能耗约增加29%[9]。中国石油下属大连石化分公司的350万t/a重油催化装置的能耗是50kg(标油)/t。该公司的另外2套催化裂化装置,尽管所加工原料、工艺和能量回收措施与之相同,但是由于加工量偏低,装置的能耗比前者高约40%。由此可见,通过装置大型化实现包括胜华石化在内的众多石化企业的节能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装置大型化不仅仅指装置规模的大型化,还包括根据工艺特点将多套装置进行集成设计,以促进能量的逐级利用、热联合及低温余热的利用。以催化蒸馏为例,通过将减压蒸馏、加氢脱硫、渣油热转化等多套装置组合设计,不仅大幅度减少设备数量,节省投资约30%,而且还能显著降低运行成本,燃油消耗节省约15%[10]。炼化一体化则是指将胜华石化的炼油厂和化工厂联合在一起,这样做可以实现原料的互供,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水平,而且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易形成大规模、集约化、短流程、高灵活的结构组合优势,因此炼化一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实现公司的节能减排目标,而且能大幅度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11]。不但如此,炼化一体化还可以优化原料配制。例如炼油厂的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可直供化工厂的蒸汽裂解装置,裂解汽油可直接用作商品汽油的调和组分;裂解汽油和催化重整汽油可同时作为芳烃抽提的原料以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基本化工原料;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生产乙苯,进而脱氢生产苯乙烯;焦化气体、催化裂化气体和加氢裂化气体等炼厂气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作为蒸汽裂解的原料;蒸汽裂解装置副产的氢气可作为炼油厂加氢装置的廉价氢源等。第三,炼化一体化还可以简化水、电、汽、风、氮、氢等公用工程,节省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库存和储运费用以及中间产品的营销费用,并且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2)研发新型节能环保型催化剂与助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具有创新性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包括新的分离技术,如超临界分离、膜法分离、变压吸附分离、磁性分离、微波分离、络合分离、抽提蒸馏以及膜法蒸馏技术等;新的反应技术,如反应蒸馏、超临界反应技术等;新型换热器与分离器;新的热能回收、热电联产技术等。从现实条件出发,建议胜华石化首先采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催化剂与助剂、将热反应改为催化反应等新技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胜华石化的生产过程涉及大量催化反应,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催化剂对胜华石化的日常生产乃至节能减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催化剂效率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轻质油收率体现了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与能耗直接相关,因此提高轻质油收率也就意味着能耗的降低。目前胜华石化的轻质油收率为74%,而国外先进炼化企业轻质油收率在80%以上。由于胜华石化的加工量相对较大,轻质油收率即使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整个企业节能降耗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建议企业在炼油过程中采用一些效率更高的新型催化剂和助剂,提高轻质油的收率,同时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其次,炼化过程中的热反应普遍要求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这样就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利用催化反应来替代热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机理与途径,可以使反应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进而实现节能降耗。在炼化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热反应过程中引入催化剂而开发的催化反应很多都取得了成功,并促使炼化工艺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比如由热裂化演变为催化裂化、由热重整演变为催化重整、以及由热叠合演变为催化叠合等,催化剂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12]。催化剂的引入不仅降低反应温度和能耗,而且还具有拓宽原料范围、改善产品分布等作用。此外,催化剂的引入可拓宽原料的范围。催化裂解的原料既可以是石脑油、轻柴油等传统蒸汽裂解的原料,也可以是廉价的瓦斯油或重油。这就使原料的来源更加广泛,对于轻烃资源相对匮乏的胜利石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炼化行业是资源消费高、污染性强的产业,因此将其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高效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生产,是胜华石化的必由之路。胜华石化公司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例如,生产中产生的火炬气和烟道气可以用来发电或作燃料,这样就可以节省燃煤的用量;加大污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净化后循环使用,这样就可以大量节省新鲜水的用量;反应中产生的氢可以作为加氢精制的原料;改造炼厂的照明系统,利用炼厂废气进行发电。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可以给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环保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严格,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胜华石化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清洁的产品,而且自身的生产过程也要实现清洁化。尽可能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有碍人体健康的酸碱等辅助原材料和催化材料,尽可能回收“三废”中的有用资源,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

第6篇

为创新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2013年高新区将进一步围绕质量强县工程,卓有成效地开展质量工作。现制定2013年质量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质量强县”工程和“以质取胜”战略。全面提升主导产业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经济向质量型转变的速度,坚持“质量第一,品牌第一”,全力推进名牌战略,用质量塑形象,用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走质量效益和质量创新道路,打造高品质的质量先导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新增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3个

2、新增名牌产品8个、市知名商标4-5个

3、创省级以上名牌质量信用企业数12个。

4、创省质量管理奖1家或市质量奖1家,市质量标兵企业2-3家。

5、质量攻关QC成果发表6项。

6、质量体系认证10家。

7、凡申报或已获得省名牌以上荣誉的企业必须建立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考核验收。

8、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18个企业。

9、国家、省、市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92%。

10、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企业必须通过市级计量确认;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企业必须通过省级计量确认。

12、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3、开展打假治劣活动,全年无重大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事件发生。

三、工作措施

1、抓好质量转型。围绕全区2013年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强化宏观质量工作指导,加大对质量强区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力度,把质量工作和名牌战略列入高新区对各局办、各街道办呈处和相关企业的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针对高新区不同特点、不同质量状况和水平,采取“一企一策、因企施策”的办法解决企业的个性问题,开展质量培训辅导,质量诊断、战略策划,推进提优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能效、高水平建设质量先导区,巩固现有成果,立足用先进的、现代的质量管理模式,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标准,高产品质量水平,高节能效率的产品改变传统牟规模和数量意识,为质量和效益,创新和管理,调优和升级的新理念,使质量先导区,成为推动品牌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新、管理创新的强力引擎。切实抓好质量转型工作,建立三级质量转型网络,把质量转型的具体项目、数量、承担单位、相应措施加以落实,把质量作为引领我区各项工作的首选方针,把质量转型工作定位在更高更好的水平上。

2、抓好名牌战略升级。实施名牌战略是“十二五”期间高新区重要举措,截止2012年底高新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名牌产品18个,名牌产品19个,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占全县一半以上。在质量工作中要突出名牌战略的主导地位、巩固现有基础、继续扩大名牌产品数量、全面升级名牌战略、扩大名牌产品的带动效应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提出全年培育2个名牌,培育5-8个名牌产品,把高新区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质量领先、品牌集聚、技术创新”质量先导区。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工作:1、继续加大对培育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我们主要从项目建设、融资担保、土地点供、招工引劳、产品宣传等方面向培育企业倾斜,从而促进名牌培育企业的快速发展。2、制订激励政策,激活企业创牌活力,对申报成功中国品牌产品一个奖励伍万元、品牌产品一个奖励贰万元、品牌产品一个奖励壹万元。3、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强化跟踪服务,从质量基础管理工作入手,帮助企业解决质量升级问题,搞好质量培训以及质量体系认证、3C认证、生产许可证申领、计量确认、标准化执行等工作。4、落实创牌工作的主体责任,工业发展局成立创牌工作指导组,由分管工业负责人担任组长,培育企业建立相应创牌工作班子,用责任制形式落实工作目标、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工作到位。5、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带动效应,所有企业必须以名牌产品企业为标杆,强化质量管理,同时利用名牌产品的知明度,促进名牌产品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名牌产品产业链,依靠名牌产品组建名牌集群产业,从而确保名牌战略全面升级。

3、抓好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确保质量管理创新在企业顺利开展,是高新区工业发展局的主要任务。为全面贯彻质量强县工作,我们决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启动质量管理创新工程,确保在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质量管理再上新水平,以品牌制造为核心,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能效、高水平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品牌发展领先、技术标准领先、卓越管理领先、能效管理领先、产品质量领先、质量安全领先的高新区。首先抓好质量强企的基础工作,确保国家、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其中食品、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工业许可证产品监督检查合格率92%以上,60%以上的企业达省质量信用A级企业,质量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第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创”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发展,坚持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抓产品的关键就是抓质量的理论,积极推行卓越管理模式,组织开展质量课题攻关活动,组织质量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确保在“十二五”末85%以上的企业通过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2家企业创省质量管理奖或市长管理奖。第三,积极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鼓励企业标准化人员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或修订,确保每年参与制订一件国家级新标准,鼓励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确保每年有1家企业通过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验收,彻底消灭无标产品。第四,注重质量人才引进和培养,推行质量经理人制度,“十二五”期间引进博士、硕士、院士50人以上。第五,抓好能效管理,每年立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20个以上,重点能耗耗企业100%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确认。

4、抓好质量安全攻坚。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安全工作水平。第一,进一步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制,高新区继续与各街道办事处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镇安监站与各企业签订特种设备责任书,健全“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责”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第二,认真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质量安全的突击问题,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确保食品企业所使用添加剂有台账、有库房、有专人、有标准、有索证,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检测、使用台账,操作人员100%持证上岗并按时参加年检。第三,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取证率100%,特种设备检测率100%。第四,加强对食品生产添加剂监控,落实监控措施和责任,确保监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进行检查、督查,查现场、看记录、询问题,有问题责令整改,整改不达标坚决下令停产整顿,决不手软。第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严格按照《市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小作坊准入审核条件和程序》进行监管,对照上述条件生产环境,不达标且无证经营的坚决取缔。第六,认真开展打假售假活动,坚决取缔制假售假窝点,切实落实相关责任制,确保不发生制假事件。质量安全攻坚的核心是监管工作的到位,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对监管工作的投入,确保人、财、物的到位。

第7篇

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业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新一年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发展非常关心、高度重视,姜大明书记、鲍志强市长就做好今年工业发展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雷建国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__年工业经济工作及“十五”工业发展回顾

20__年是济南工业发展重要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要求,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培植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完善运行调节机制,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__*亿元,同比增长__.*%;实现销售收入____.*亿元,增长__.*%;实现利税__*.*亿元,增长__.*%;实现利润__*.*亿元,增长__.*%。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____户,比上年增加__*户。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__*.*,同比提高__.*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同比分别增长__.*和__.*,轻重工业比例为__:__。20__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__*亿元,增长__.*,占GDP的比重达__.*,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__.*,工业更加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是大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__*户,比上年增加__户。过__亿元工业企业达到__户,新增*户。过亿元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____.*亿元,增长__.*;实现利税__*.*亿元,增长__.*;实现利润__.*亿元,增长__.*,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__.*、__.*和__.*,对全市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济钢、重汽、炼油、浪潮四大过百亿集团合计实现销售收入__*.*亿元,同比增长__.*,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__.*,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__.*,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更加显著。

三是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梯度分布、产业集聚”原则,坚持以规划为龙头,设施建设为基础,配套服务为核心,项目落地为根本,规划建设了__个工业园区和__个企业工业基地,着力发挥其支撑和载体作用,使工业园区不仅成为承接国内外大企业投资发展的新平台,更成为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集聚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战场。20__年,全市“六区六园”总规划面积__*平方公里,累计固定资产投资__*.*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__.__亿元;累计入园企业____家,从业人数达到__.*万人。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是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强劲。20__年,全市工业投入累计完成__*.*亿元,同比增长__.*,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__.*,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个百分点。全市实施工业投入项目____项,同比增长__.*。累计竣工项目__*项,同比增长__,占施工项目总数的__.*。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__*项,其中__项竣工投产。工业品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品产销率达到__,提高*.__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制品实现出口__.*亿美元,同比增长了__.*,占全市出口总额的__.*。机电产品出口增势依然强劲,完成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__.*,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非公有制经济呈现新活力。在国有、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其他经济成分显现旺盛发展态势,民营经济增长的势头尤为强劲。20__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__*亿元,同比增长__;实现销售收入____亿元,同比增长__;实现利税__*.*亿元,同比增长__。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__,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__.*。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户数占__,实现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占__、__和__,民营工业已支撑起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全市科技型民营企业蓬勃发展,20__年已达____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__;在全市__*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__以上。

六是循环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效果。20__年,全市重点用能单位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__吨标准煤,降低*.*,节能__.*万吨标准煤。重点考核的__项单耗指标稳定降低率为__。重点用水单位万元产值取水量__.*立方米,同比降低__.*;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__,同比增长*.__;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__.*,增长*.*;推广应用散装水泥__*多万吨,居全国__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年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__以上,煤矸石、炉渣、冶炼废渣达到或超过了当年利用率__*。环保产业实现产值__.*亿元,同比增长__.*;实现销售收入__.*亿元,同比增长__.*;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__.*。

去年工业经济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 、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为工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五个“注重”:

(一)注重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围绕实施新型工业强市战略,继续把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不动摇,“工业强市”思想更加坚定,加快工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通过实施“____”工程,充分发挥“三大群体”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工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各县(市)区都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普遍树立起“工业立市”、“工业强县”的思想,按照发展一批支柱产业、培植一批大型企业、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品牌的工作思路,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主导和带动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强抓工业的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力度加大,措施扎实有效。济南工业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新型工业强市的战略更加牢固,发展新型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突破济南工业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注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重点园区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集聚作为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全力推进,重点突破。整合优势园区,集中连片发展,提升__个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批项目落地,形成新型工业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优势产品为依托,以主业突出、业内领先、潜力巨大的企业为重点,以配套企业合理布局为基础,以上下游产品有机链接为纽带,通过政策引导、环境优化,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初步形成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20__年,我市六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__。重型汽车、中厚板、摩托车、锻压设备、数控机床、试验机、化学纤维、彩电、服务器等一批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济钢集团钢产量超过____万吨,跻身国内钢铁企业;重汽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原油加工能力达到__*万吨,跨入全国二类石化企业行列;山水集团通过企业改制和跨地区整合,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水泥制造企业。

(三)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截止20__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__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__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全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年开发新产品超过____项,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达到__,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牌建设工作实现飞跃,中国名牌产品和山东名牌产品分别达到*家、__家,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件、__件,当年新认定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数量创出历史新高,“济南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品牌群体的逐步壮大,对全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

(四)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取得明显进展。认真贯彻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搞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了《济南市开展“五节五创”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方案》,围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等建设节约型社会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约创建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举办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直播活动等一系列资源节约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节约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开展“学习济钢精神”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突出推广济钢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经验,选择确定了__家企业作为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重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开展节能技术服务,加大执法力度,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开展执法检查,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法制化。去年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济南市被省列为试点城市,济南钢铁集团、济南复强动力公司等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五)注重科学手段调控,较好地保障了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强化对经济运行态势的预测和引导。按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不同形式,深入分析宏观调控下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加强了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和把握,及时搞好对投资、消费、出口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电力、运输等主要物资支撑条件的监测分析,强化了对经济运行工作的指导。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调度分析,完善了重点产品价格走势的调度制度,定期分析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对去年两项资金占用和扭亏增盈问题研究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强化了煤电运综合协调和保障工作,积极落实电煤来源,加强电煤调运,协调煤电双方搞好供需衔接。认真抓好电力运行调控,加强对电力生产和电网运行的管理监督,确保电力稳定供应,安全度过用电高峰期,全年用电实现“零拉路”运行,保证了我市生产生活用电需要。20__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__*.*亿千瓦时,同比增长__.*,其中工业累计用电__*.*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__.*。

同志们,20__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期间,对济南工业来说,是奋斗的五年、辉煌的五年,是大改革、大开放、大调整、大发展的五年。“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__;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__年的__.*提高到20__年的__.*;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__.*、__、__。特别是20__年以来的后三年,是我市工业快速发展 的重要时期。20__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比20__年均实现了翻番。20__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20__年增长__*.*;销售收入比20__年增长__*.*;利税比20__年增长__*.*;利润比20__年增长__*.*;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比20__年净增__*个,平均每年递增__*个;过亿元企业比20__年净增__*个,平均每年递增__个;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__.*,比20__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工业投入比20__年增长__*,年平均增速达到__.__;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__*.*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__.*,比20__年提高*.*个百分点,年均提高*.*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__*.*,比20__年提高__.*个百分点。从“十五”工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中,我认为至少有三条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用于指导我门今后的工作:

一是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一刻不放松、丝毫不动摇。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宏观环境,坚持把挑战当机遇、把压力变动力,做到紧中求活、好中求快、难中求进;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变、措施不变,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坚定不移;面对社会上下强烈的工业发展欲望和创业激情,坚持政策上引导、机制上保证、舆论上支持。

二是必须把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要在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做文章。从“十五”工业发展的实践不难看出,大的结构不调整,工业发展很难摆脱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局面,增长方式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转变。工业结构调整的着眼点已经开始由过去短期的适应性调整转向长期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的主体由政府逐步过渡到企业;调整的内容从单一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向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及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综合性调整;调整的重点由增量调整为主转向增量与存量调整有机结合、以存量调整为主。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来实现。

三是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济南工业“十五”期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资源的高强度消耗、能源的需求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弱化等矛盾困扰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正是由于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大幅度提高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产出水平,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单靠简单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已难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这就需要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济南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从根本上取决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工业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仍较为突出。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1、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速有所回落。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较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__.*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大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经济效益增幅下降。二是煤炭、运输、原材料等主要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企业成本大幅上升,部分企业因无法消化高成本导致亏损。

2、区域工业发展不平衡。按在地口径,从工业发展速度来看,章丘市、长清区、济阳县等县(市)区工业发展较快,持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他多数县区工业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市内四区发展空间已近饱和,缺乏工业新项目、新企业的支撑。截止20__年底,市内四区较上年末合计净增规模以上企业__户,仅占全市新增规模企业的__。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3、工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工业新开工项目、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然偏少。从工业投资看,虽然增幅有所提高,但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少。我市技改到位资金中,贷款比例由20__年的__%下降到20__年的*%,许多项目主要由于资金不足迟迟难以开工。20__年我市累计上报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企业仅__*家,而青岛则达到了__*家、烟台达到了__*家。这说明我市今年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靠现有存量膨胀来支撑的,维系工业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础需要加强。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把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对策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实现今后一个时期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我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经济长期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新型工业强市道路;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目标任务:实施“____”工程。即:到____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____亿元,年均递增__;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__*家,新增__*家,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__家,过__亿元企业达到__*家;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各__*个,新增__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__*家,新增__家。

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要以工业强市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创新工业体系建设,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创新:

1、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发展模式上求创新。“十一五”期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我们工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对“十一五”发展,我们的要求是立足于快、服从于好,既有速度、更有质量,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具体要牢牢把握“四个坚持”:坚持加快发展。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的依托,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坚持从最基本的市情出发,紧紧扭住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不断丰富发展内涵,提高发展水平,增加有效投入,扩大工业总量。坚持科学发展。把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与转变增长方式统一起来,把加大工业投入与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走出一条速度快、效益高、消耗低、污染少的科学发展路子。坚持统筹发展。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更加注重产业统筹,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提升,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手抓资源要素保障,一手抓资源集约利用;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中小企业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着力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联动。坚持创新发展。把好的精神状态体现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上,重点围绕优化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创新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努力改进服务,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和水平。

2、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在产业优化上求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工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在对我市主要产业结构情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济南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引导好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的投资方向,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遏制盲目重复建设,加大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工作力度,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要结合我市产业基础与优势,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通过相关配套企业的 合理布局,重点做大做强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和建筑材料产业;积极培育都市工业和新兴产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工业强市目标。要加快园区发展,依托__个工业园区和__大企业产业园,明确园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突出园区对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带动作用,有序引导中心城区传统制造业转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互动、整体推进的工业发展格局。

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__以上,促进工业经济与农业、服务业互动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国企改革重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__以上,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通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重化工业水平,推进消费产品升级,实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优化技术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搞好引进转化,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__以上,显著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

3、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在投资结构上求创新。“十一五”期间,投资拉动仍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项目仍然是聚集生产要素的基础和实现规划目标的载体,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项目攻坚,打造经济增长新平台。要充分认识要素资源紧缺背景下抓重大项目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去年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年”取得较好进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继续大力推进成熟项目的建设进度,继续加大筹备项目的筹建力度,继续重视加强后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形成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争取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要重点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群策群力克服要素制约,千方百计促进项目的储备、引进、报批和建设,提高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来培育和促成新的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法人主体到位的运作机制,切实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项目建设上规模,上水平。要改进和完善项目激励机制,重点奖励投资大、效益好、提供就业岗位多、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要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在做好争取国债资金的同时,要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以企业自筹和招商引资为主,银行贷款为辅,积极争取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推进整合重组,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大力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资项目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多元化。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市工业投资累计达到____亿元,是“十五”期间工业投资的*.*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显著提高。

4、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培育品牌上求创新。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工作,通过资金、政策的引导,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平台。继续增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力量,加快转化研发成果,推动重点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__*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目标,逐年排出优先发展的技术中心进行重点扶持,确保进入省级技术中心行列。要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为支撑、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品牌发展道路。通过各方面努力,促进形成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要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自主知名品牌的产品和企业脱颖而出。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精心、系统、科学地搞好品牌运营,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品牌的竞争力。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商标、知识产权及名牌产品标识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假冒、侵害名优企业权益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在招商引资上求创新。着力招大选优引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加快观念、规划、产业设施对接,充分发挥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六区六园的优势,进一步推进载体建设。把招商重点放在国家政策鼓励的项目上,承接国际资本、大都市资本转移的项目上,现有企业盘活存量、增资扩股的项目上。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善于用经济手段生财聚财,引导鼓励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销售窗口,创造条件培育“总部经济”,培植和壮大财源。要逐步建立起政府指导协调、企业做主体、中介组织和专业为依托的招商新机制。加快专业招商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企业及市场,采取不同的招商引资策略。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外商服务的观念,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最宽松的环境、最周到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我市投资兴业。

6、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企业管理上求创新。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步伐。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彻底解决企业资产不明晰、投资主体虚置、出资人不到位和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要按照新修订的《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企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市场化。同时,要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加快企业资本的扩充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进程,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应用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资产运作效率为内容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营运作模式;要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使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得到优化配置和控制,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发展,变粗放经营为精细经营。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理论水平,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抓好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优秀科技人才和优秀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员工发挥创新激情的环境。

三、全力抓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我们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至关重要。今年工业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__,销售收入增长__,利税增长__,利润增长__。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____个,比20__ 年增加__*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个数达到__*个,比20__年增加__个。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具体工作:

1、切实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一季度是组织全年经济运行的关键时期。为抓好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市经委已专门下发了通知,望各县(市)区按照通知要求,把一季度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好。要认真落实一季度的各项任务目标,按照全市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逐级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目标责任体系,坚持一月一调度,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考核通报,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优于去年同期。要认真组织好重要生产要素的供求衔接和供应保障工作,特别是要全力以赴地做好煤炭、电力、运输和重要原材料协调工作。要重点抓好骨干企业集团的调度分析和服务协调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其充分发挥支撑带动作用。要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列统”工作。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是监测工业经济动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市经委和各县(市)区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摸清企业底数,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列统”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切实抓好扭亏增盈工作。要把企业扭亏增盈和压缩两项资金占用作为监测经济运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坚持把扭亏增盈工作同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循环经济、企业改制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等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效。要密切关注影响工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积极引导企业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动向和市场消费需求,努力消化增支减利因素,实现增收节支。要重点抓好亏损大户、新增亏损企业和连续性亏损企业的调度分析,提出对策措施,努力缩小亏损面,降低亏损额。要加强对两项资金占用的分析监测。从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产品结构、帐目处理、统计规范等方面,对两项资金占用变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及时把握两项资金占用增减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和措施。要继续监督引导企业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突出重点行业和产品,加快处理企业的库存损失和三年以上应收呆坏帐,提高资金运行质量。

3、切实抓好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省民营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市政府研究确定将于近期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理清发展思路。出台我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从体制、机制上为加快民营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大力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实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五百工程”,集中力量扶持__*家产品好、市场大和社会效益好的成长型民营企业,__*家技术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科技型民营企业,__*家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向型民营企业,__*家吸纳劳动就业人员多和社会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__*个投资____万元以上民营企业重点项目。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发展路子,积极向大企业挂靠、为大集团配套、与大公司嫁接。更加重视科技型、“单打冠军”型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信用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优化融资环境。注重企业内部发展机制的培育和完善,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切实解决民营经济服务机构少、服务范围窄、服务水平低的问题。

4、切实强化综合协调服务。面对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宏伟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驾驭工业经济工作的能力。要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市场监督等手段组织引导经济运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编制规划、安排项目、制定政策都要立足市场,凡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都要通过市场来解决,凡是企业、社会组织能自主有效解决的,就不能用行政手段干预。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大力倡导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抓决策、抓部署的同时,注重抓调研、抓督查、抓落实。对涉及全局的重点工作,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干部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注重抓重点、抓关键,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