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08:44
导语:在文化创意行业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民营企业;创意产业;SWOT分析
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20世纪90年代就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自2002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0%。文化创意产业未来要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做大做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因此,在文化市场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但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也一直面临融资难、与国有企业同业竞争等问题,本文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民营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分析,以期对民营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北京民营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1.北京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状况
依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北京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数据测算,可以获知以下情况:
2008年民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公司)已达到29.9万家,占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的三分之二;从业人员数达400万人,超过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半数。2008年北京民营企业从事创意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398.6亿元。可以看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民营企业不但企业数量规模庞大,而且所实现的营业收入也非常可观。民营经济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
2.北京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发展状况
民营企业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9个大类、27个中类、88个小类的所有行业都有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既有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旅游休闲娱乐等传统文化行业,同时也有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游戏、相关数字内容产业等新兴行业(见表1)。但从产业结构来看,民营经济在个行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民营企业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有: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民营企业发展较弱的行业有: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艺术品交易以及新闻出版。
二、北京民营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特性适合民营经济发展
创意存在于民间。中国文化大发展,关键在于如何使民间的力量能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自觉与创新。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小型企业,更适合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从创意到理念,从构思、设计到产品的生产,许多情况下,由少数几个人甚至是个人就可以完成,不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成本。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如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的地方。
我们通过对一部分从事文化创意的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图1),员工人数最多的2500多人,员工人数最少的只有1个人,超过6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其中1人到50人的企业占43.38%,51人到100人的企业占18.64%,是被调查企业中比例最高的,这充分表明目前小型民营企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而这种情况也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需要。
2.北京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多个行业占有突出优势
随着北京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目前在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所占比重较大。民营企业在设计服务,广告会展,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这三个行业发展较好,优势地位突出。无论在企业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以新闻行业为例,由于北京拥有全国最集中的作者资源、媒体宣传资源和市场影响力,近年来,相当一批外地的民营图书公司将企业总部迁往北京或在北京开展业务,如山东世纪天鸿、广东天时音像、福建厦门光合作用书房,以及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文化工作室等。
3.城市功能调整的内在需要,为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根据北京市颁布的《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把全市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功能调整既避免各区县的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又使各区县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确立优先发展产业。例如,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西城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数字内容产业;以雍和宫文化科技园、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商业区、国际传媒大道、民俗特色街区为载体,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由此可见,城市功能调整,使各个区县更明确自身产业定位,集中发展相关产业,为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4.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动及民间资本注入
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具有经营机制灵活、成长性好等特点。如果有合适的创意人才,中小民营企业更能提供活跃的创意来源。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创意产业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和智慧成果开发方式的特征。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民营经济的实力已经壮大,存在大量的民间资本。通过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精品、文化惠民、文化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等重大文化工程。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劣势
1.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总体发展偏弱,个体规模也较小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显示了民营文化企业所具有相当突出的发展潜质。以从事多媒体和软件开发的企业数量为最多,以18.75%的比例排名第一。但从企业数量、从业人员人数等指标综合来看,产业规模还比较小。通过对一部分从事文化创意的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员工人数一般在100人以下,其中11人到50人的企业占32.81%,是被调查企业中比例最高的,这充分表明目前小型民营企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但整个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发展不均衡,部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领域中,最能体现创意性和文化软实力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收入占比较小(前三项合计仅为16%左右),而且发展速度缓慢,远落后于整体的平均增速,与之相反,那些文化相关性较弱的领域,如软件、网络与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及其他辅助服务等领域,收入占比较大(三项合计将近70%),而且发展速度较快。耐人寻味的是:那些文化性较强的行业,几乎都为国有资本所垄断,民营企业几乎无立足之地。
3.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行业缺乏品牌效应
目前北京已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部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006年,在文化创意产业,用友软件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被评选为“北京名牌”产品,这代表了北京民营企业在品牌培育和培养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但是,目前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亮点还是不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产品和产业特色仍不够突出,还缺乏品牌效应。即使一些优质项目集中在民营企业中,与之相配套的政府政策支持也还不能很好的体现,使得一些优势项目逐渐失去优势。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需要建立一种具有不可代替性的区域品牌,这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三)机遇
1.北京民营企业在创意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目前,北京中关村软件产业先导基地、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等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成为北京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北京民营企业在创意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环境。
同时,成熟的文化企业应担负起北京文化发展的社会责任,为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孵化,扶持和帮助。例如,由北京金昉华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的北京首个民营创业孵化机构——“金昉华视创业孵化中心”日前在京成立。这是以北京金昉华视文化产业发展公司为母体,以国家级大型企业——江苏金昉集团为投资背景成立的,主要通过科学地引进人才、项目、资金,来整合资源、孵化创业项目、培养创业领军人才,采用股份制为主成立事业部或合资成立公司等模式,保证各项目的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实现各方资源的良性、协调发展。
2.政府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
事实上,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颁布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积极促进非公有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另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了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种类,从而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些措施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各种类型所有制企业提供了公平的发展环境。
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目前,民营企业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行业中都有所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北京政府现已批准了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些聚集区涉及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全部九大类中的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其中几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民营企业是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的重要主体;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聚集区,已经成为个体画家为主体的聚集区;由于大量个体艺术家和文化艺术类机构的入驻,798已经成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可见,民营企业为北京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威胁
1.投融资环境
目前,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方面,还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充盈、融资很容易;另一方面,作为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却是资金严重不足,融资十分困难。另外,文化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投入,但这个资本必须有文化资本的属性。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一个暴利行业,而且需要一个长期投入才能获取回报的行业。目前国内的资本均较为投机,他们往往需要短期内获得丰厚回报,这使得文化与资本的对接出现比较大的障碍。缺乏“文化资本”,文化产业大发展就有些遥不可及了。
2.国有与民营同业竞争问题
虽然,政府已经对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非公文化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并加大对民营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融资。但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领域仍然存在文化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环节的审批和管制的束缚及国有资本的垄断,将阻碍社会资本进入这些行业。
三、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民营企业发展维护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但是,显而易见,总体而言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威胁。可以说,文化创意行业本身特点,民营企业在某些行业的突出优势,多元化发展状况以及民营企业的灵活性,都为其在文化创意行业发展奠定了绝对优势;同时,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城市结构调整,均为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实践机遇。然而,民营企业总体偏弱,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缺乏品牌效应等制约其发展的条件也依然突出,而融资困难、与国企竞争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1]刘连斌,莫梅锋.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重要议题[J].管理现代化,2009(6):
18-20.
[2]吴烨,陈志超.制度变迁与安徽文化强省战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3):44-46.
[3]徐信贵,陈伯礼.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中的政府角色与功能[J].管理现代化,2010(2):41-43.
[4]王世崇.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6):39-44.
[5]姚腾霄.北京民营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08(9):324-325.
[6]周经,刘厚俊.世界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研究[J].软科学,2011(6)
[7]朱学义,董靖,于泽.我国文化产业投入的促动效应研究——兼论文化产业的经济支柱性地位[J].管理现代化,2012(1):12-14.
[8]Garnham,N.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creative industries’approach to arts and media policy mak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5(11):15-29.
[9]Lim,Lorraine.Creative economies,creative cities Asian-European perspectives:the GeoJournal Library Series Vol.98.[J].Cultural trends,2012(21.2):181
[关键词]创意文化;现状研究;针对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5)08- 008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38
[本刊网址]http://
泉州,这个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近几年大力投资了不少创意文化产业,是我国城市创意文化产业的领头羊。但因为我国创新文化起步较晚,且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成功案例可以参照,因此发展历程也遇到很多问题。本文将以泉州为案例,研究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根据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对泉州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一些合适的针对性策略,希望对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背景跟意义
(一)研究背景
创新产业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的发展历史已经将近有一个世纪了。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不少国家便已经意识到了创新产业潜在的巨大能量,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本国的创新产业作为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跟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标,以文化创意为根基的产业模式也如春笋般涌出,像新闻出版、广告会展、设计服务等,西方国家都已经做得十分成熟了,且这些行业的发展现状也证明了创意文化产业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数据显示,这个时期很多传统行业都呈现下挫的势头,而只有创意产业表现除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此之后,各国经济为了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了推进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领域,这也是我国近几年开始重点培养创新产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泉州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是一块孕育文化创新产业的好土壤,将泉州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培养的城市,让泉州先把创意文化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城市创意文化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二)研究意义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我们发现,在知识经济结构下,文化创业不仅是走出危机的先导行业,同时还能实现经济快速加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前行。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创意文化作为新兴产业重点推行是必要的。首先我国是文化古国,拥有悠长的文化背景,有发展创意文化天然独厚的优势,另外,可以增强我国国力,在面对经济危机时能顺利度过。而泉州作为我国众多文化城市中的为数不多的将创意文化作为重点培养产业的城市之一,在创意产业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将泉州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意义的,除了帮助提升泉州创意文化发展水平,还能从中折射出创意文化未来发展之路,对我国整个创意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概述
泉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政府对其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特别对文化产业的核心――创意文化期待值更高,泉州市政府还提出“文化泉州,创意泉州”的文化理念,立志要将泉州打造成全国创意文化城市的“弄潮儿”。
泉州市政府说到做到,为了发展泉州创意文化,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2010年起,泉州市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计划每年出资约2000万元,用于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并对这些文化产业实施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拉动社会资本,并建立了大批创意文化的产业区,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这些举措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09年9月底泉州南音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做名录,及梨园、提线木偶的频频出访赢得国际国内专业人士的认可,都证实了泉州是适合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看到泉州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
但是,由于我国创意文化实践经验较短,尽管泉州有着天然的优势,可由于没有适当的指导,泉州的创意文化发展之路还是走得很艰难蹒跚,那些取得的成就更像是昙花一现,无法持久,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处于青黄不接,缓慢爬坡的阶段,并没有持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泉州创意产业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浓烈的创意氛围:大家都知道,其实文化说白了就是一门艺术,搞艺术是需要气氛的,特别是创新性产业中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这些,如果没有浓烈的气氛,是难以诞生优秀的作品。此类行业的人才大部分思维活跃,想法较多,可是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此类行业的需要一定氛围下,大家进行想法交流,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会产生有创新性的想法。而目前,泉州的创意氛围很冷淡,大家对创新也只是纸上谈兵,有着宏伟的规划跟目标,可是真正落到纸上的,真正有出产品的却不多。
2.缺乏优秀的创意人才: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新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包括人才的专业性及素质,否则是难以诞生高质量的产品。而目前泉州这方面的人才是很匮乏,即便是有这方面技能的人才他们从业经历也比较少,水平也大部分停留在帮助别人做较低层次的动画加工而已,创意策划等后期环节人才几乎是没有。虽然该课程在我国各大高校现已陆陆续续有开设,泉州也有,可是因为课程新,起步晚,市场认可度并不高,因此报考相关专业的人也较少,再加上相应的师资力量及匹配的教学设备也跟不上,缺乏培养人才的土壤,谈何培育文化创新性人才?
3.缺乏有力的资金条件:任何新型产业的发展都是需要资金注入才能运转起来的,通常政府在最开始的时候会拨款培植新型产业,但是光靠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市场节拍,招商引资,将产业“盘活”,才能保证文化创新产业的持久性。目前,泉州的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还都处于创业阶段,因为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业务渠道及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些企业的发展都十分缓慢。这两年,泉州在文化创业产业方面合作较为密切的是台企,可由于两岸一直没建立起规范的行业规则及相关协会,创新产业涉及的版权合同内容等形式都无法达成共识.一直搁浅,还有创新产业的运作和资金流动不通畅,两岸缴纳税额差额太大,政府也迟迟没有做出相应调整,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外商对泉州创新产业企业的投资。
三、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规划产业,营造产业氛围
产业氛围之所以一直无法凝聚起来,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产业规划不合理,建议泉州政府应该利用政府职能合理规划这些创新文化产业,让这些企业融入到市场中,接受市场的考验,比如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既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政府对创新文化的上端与下端行业也做好规划,让这两端的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创新产业才能运转起来。逐渐的,政府要减弱自身的主导作用,逐步退回到辅助的角色,如作为主办方建立创新产业的协会及展会,邀请企业参加,或者举办相关比赛竞赛,充分挖掘泉州本地的创新文化,掀起一股创新热潮,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甚至可以将创新产业企业聚集在为他们建立的创意产业园里,让他们可以零距离交流,也能彼此进行文化创意贸易,从点到线到面,让创新文化产业全面覆盖整个泉州。
(二)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
创新行业与其他机械行业不一样,创新行业要想进步主要依赖的就是人才,泉州政府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加强各大高校关于文化创新课程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制定合适的文化创意人才引入制度,可以模仿新加坡跟香港的优才计划,对此类型的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人才展示平台,让引进的人才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人才涌人。引入外援,可以提高泉州创新文化发展,此乃权宜之计,泉州政府还是应该将重心落在本地人才的培养上,俗话说:一方土养育一方人。毕竟本地人才在泉州土生土长的,对泉州本土文化有着深切的体会,此类人才对泉州特色的创新文化能起到引航的作用。另外,培养人才方面,要朝着复合型人才走,即具备设计、制作、营销及管理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此类型的人才能贯通整个创新产业链,推进泉州创新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合作体制,完整产业链
资金的缺乏一方面是因为泉州的合作体制存在缺陷,比如优惠力度不足,工商税务方面繁琐,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另外就是产业链不够完整,外来投资家对泉州的创意产业信心不足,担心产业链的不完整容易导致资金链的断层。因此,泉州政府需要整合泉州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将设计、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还有产品体系都要串起来,每个环节都要完善,最后做到环环相扣,流程井然有序;在合作体制的改革方面,要大刀霍斧,去掉一些繁琐的流程,对前来落户的创新企业给予“绿色通道”及其他优惠,如免租,一定时间内的免税等,投入资金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还能享受别的优惠政策,并且新落户的创新企业如果有创新产品的推出,要打上泉州的标签,泉州政府也会给以奖励,如此一来,加强互相合作,方能互利共赢。
四、结束语
泉州文化内涵深厚,是一块能滋养创新文化的土地,泉州政府要利用好这个天然优势,另外,创新文化本身的独有的旺盛生命力也是稳定推动各国各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分,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泉州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带领泉州文化创新人才夯实地做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军.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创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钻石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55-05
引言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体育、娱乐等发展性消费的需求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标。近年来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加,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价指标,致使不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显得过于笼统,可比性与相互借鉴性不强。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英国政府1997 年提出的Creative Industry 的说法,将其定义为源自个别创意、技术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开拓及利用,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而随着对该产业研究的丰富,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查德・E.凯夫斯为代表的狭义的文化创意产业[2],将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另一类是以霍金斯为代表的广义的文化创意产业[3],将内容涉及创造与文化,产品属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归于文化创意产业。
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下,以文化为根本、以创造为核心,借助高新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兴产业。
(二)文创创意产业的特征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原创性。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创意”为核心。首先,独特的内容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另外,创意还贯穿于产品生产、营销的整个过程,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2)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是多种文化、多个学科、多类人才以及多项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它融合了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跨越了实体和非实体经济,推动了不同领域、不同产业间的紧密合作。(3)高附加值性。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以非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实现效益、促进产业发展,这些非物质要素包括文化、技术等。文化创意产品较高的文化和技术附加值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超越产品的原本价值,衍生出附属价值。(4)渗透性。文化创意产业并不独立于传统产业,而是渗透于传统产业之中。一方面,只有通过传统产业的生产、营销,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产品的生产、营销过程中,创意也贯穿始终。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一)“钻石模型”的改进
本文主要是研究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因素,进而推演出相关评价指标,而钻石模型正是阐释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联系。但由于钻石模型本身的局限性,且不同产业本身差异较大且竞争态势不同,因此,我们需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中国国情提出改进的钻石模型来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涵盖多个细分行业的新型产业,目前行业界限并不清晰,若仅采用钻石模型中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一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分析不够恰当。因此,本文选取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共性因素――“产业运作”要素进行分析。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发展不成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等不够健全,缺乏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政府的管制。因此,我们将政府作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归入到模型内部。此外,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及才华的行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关联的产业,创新是其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所以需将创新能力加入到模型的内生变量中(如图1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1.生产要素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文创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的不再是物质、生态、环境等自生性资源,而是由知识、技术、创意、智力等组成的再生性资源,基本要素的重要性逐渐下降。鉴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本文将从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设施资源、文化资源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创新,是生产出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文化产品,而创新能力主要依附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因此,本文选取了文创产业从业人员占该地区从业人员比率评判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是否充沛,并通过文创产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工作年限、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数衡量该地区文创产业从业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创新意识。(2)资本资源。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高投入的特征,其企业自身也呈现出小型化、灵活化、集群化的特点,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资金短缺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的介入,仅凭企业自身实力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很难有效地帮助文创企业快速成长,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而金融机构贷款是文化创意产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通过金融机构数分析文创企业可获得资金的便利程度,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反映文创企业可获得的资金规模。(3)设施资源。区域具备丰富的设施资源将最大程度地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鉴于交通、移动通讯、互联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在文创产业集聚区大都建设的较为完备,因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选取与文创产业更为相关的文创产业园区注册企业数衡量该地区文创产业园区的规模,服务平台数来考察公共平台是否在企业产品信息传播、技术服务、产品展示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公共设施数反映了该地区是否为居民提供了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相关公共文化场馆,如群众艺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量,衡量该地区文化设施资源是否丰富。(4)文化资源。一个地区的文化创意环境、精神环境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文化底蕴相对较为深厚,如伦敦、纽约、巴黎等都已经成为典型的创意之都。因此,本文选取了该地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来反映该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程度。
2.需求要素
同其他产业一样,需求基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需要通过交易进入消费系统,进而实现价值回收和增值,再生产才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该地区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需求量。文化产品消费需求量主要反映该地区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状况,其需求主体包括该地区范围内的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具体的需求规模可通过其在文化产品方面的消费总额,以及该地区人口数量进行衡量。(2)需求水平。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文化产品消费作为非生活必须品,具有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等特点,属于高消费层次的消费,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只有当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居民消费观念较为成熟时,才会倾向于此类消费。因此,本文选取人均文化产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考察消费者在文化类产品及服务上的消费意愿。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该指标是人们在消费开支上的决定性因素。人均学历水平,体现该地区文化产品消费的成熟度。
3.相关产业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包括内容创意、产品研发、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等环节。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选取了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支持性产业。
(1)只有具备了资金的保证,文化创意企业才可能投入生产、加快规模升级并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因此,金融业是文化创意产业首要的支持产业。(2)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性的内容密集型产业,主要通过高科技技术将无形的内容创意转化为创意产品。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因素。(3)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够将创意产品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并批量大规模生产。只有通过制造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才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制造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可或缺的辅助产业。
本文选取了“该地区金融业总产值占该地区GDP比重”和“该地区金融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金融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程度。前者反映了本地区金融业的规模情况,后者反映了本地区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比重越高,代表金融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本文均选取了类似的指标。
4.产业运作要素
前人研究中一般用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来衡量产业运作要素。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以其雄厚的实力,通过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有效带动文化创意行业内其他企业发展,进而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因此,本文增加了龙头企业这一指标。
(1)产业规模。一个地区某产业的竞争力情况最直观反映在产业规模上。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才能得到各界的关注,才有可能制定竞争规则。此外,产业规模越大越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增加利润。本文选取了文创产业增加值、文创产业总产值、文创产业总产值占该地区GDP比重及文创企业数量四个指标来衡量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文创产业增加值”和“文创产业总产值”用来反映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绝对规模,“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占该地区GDP的比重”反映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规模,而“文创企业的数量”则可以直接反映文创产业的规模情况。(2)产业效益。产业效益指标反映了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情况。产业效益越高,说明产业运作能力越强,所以产业竞争力越高。本文选取了文创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文创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比重及文创产业上缴税收增长率三个指标来衡量产业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地区每个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生产的产品量,该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生产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情况,计算公式为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可以反映出某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文创产业上缴税收增长率”也可以直观反映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效益。(3)龙头企业。本文选取了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总产值占全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及该地区百强企业中文创企业个数两个指标来衡量龙头企业。“文创产业龙头企业总产值占全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了龙头企业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该比重越大,说明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效益越大,从而能够发挥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而提升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该地区百强企业中文创企业个数”反映了该地区文创龙头企业的个数。
5.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
发展创意产业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只有在政策允许和鼓励的条件下,创意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人才、贷款、服务和帮助等[4]。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是由资金支持、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三方面构成,用来评估政府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性和导向性。资金支持是解决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设立的。政府政策是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支持。法律法规即建立各项法律制度,来约束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经济体制的行为,从法律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1)资金支持。资金支持主要由文创专项基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财政补贴金额两个指标构成。财政专项资金是指通过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严格地管理和评审,按照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导向,对文化创意企业或项目予以支持。其中,文创专项基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指该地区政府提供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投资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情况,该指标反映了该地区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进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政府补贴金额,是指该地区政府该指标反映了当地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2)政府政策。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人才吸引与鼓励政策数和产业建设政策三个指标构成。其中,财政政策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专项基金政策和文化惠民工程等,该指标反映了该地区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人才吸引与鼓励政策主要指政府鼓励人才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同时鼓励市民增加对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的相关政策,该指标反映了该地区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及居民相关消费鼓励力度。产业建设政策主要指政府对园区建设提出的相关政策、用于产业引导的政策及对文化创意企业扶持政策,该指标反映了该地区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建设的支持力度。(3)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知识产权案件开庭数三个指标构成。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蕴含的独特创意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是以创新为核心,创意本身属于无形产品,属于知识产权管理的范畴。它的知识财产属性决定了创意应主要有知识产权法保护[5]。行业标准健全可以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标准完整程度可以体现该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法规上的重视程度。文化创意产业其产品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保障创意主体、创意企业的合法收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从而选择知识产权案件开庭数来衡量该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法律上的保护力度。
6.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作为核心价值,则创新能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了创新潜力和创新成果两方面,用来评估城市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实力及产业技术竞争能力。创新潜力是指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从潜在创新人才角度考察该地区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主要是从创新直接成果的角度考察该地区创新能力。
(1)创新潜力。创新潜力主要包括开设文创相关专业高校数、文创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研究机构数和培训机构数四个方面。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高等院校数可以反映该地区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投入程度;文创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反映该地区潜在文化创意从业人才储备情况;研究机构数反映该地区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科研的重视程度;培训年机构数反映该地区文创从业人员进行进一步能力提升的认知水平。(2)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是由研发费用占文创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研发费用占文创产业总支出的比重、文创产业每年专利申请量和版权交易额四方面构成。研发费用占文创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从文创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的角度反映文创产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费用占文创产业总支出的比重是从产业经费支出的角度反映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文创产业每年专利申请量是指该地区的专利创新成果的数量,该指标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研发实力和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水平程度,版权交易额是指版权交易指作品版权中全部或部分经济权利,通过版权许可或版权转让的方式,以获取相应经济收入的交易行为,该指标通过创新成果交易价值来反映文创产业创新能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知识、科技和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凭借独特的产业内容与特征、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该评价指标集的建立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而为中国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整合、调控,促进其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CITF.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R].London:UK Government 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1998.
[2][美]理查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孙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Howkins,J.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London:Penguin Global Press,2004.
[4]王艳,侯合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创意产业园区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16):176-179.
[5]杨张博,高山行.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创意企业的创意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6):51-55.
收稿日期:2014-03-08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杭州
[中图分类号] F272-05 [文献标识码] 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Based on Comparison Between Hangzhou and other Cities
WENG Xuqing
Abstract: Taking the development data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ten large cities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SPS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Hangzhou fall far behind that of other cities by extracting common factors of competitiveness wi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re propos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offer necessary support for talent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instructions, offer help in financing and provide referential policies in terms of tax and so on, enhan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and strengthen IPR. At the industrial level, regional creative design and cultural planning events should be held, references to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y should be provided and professional support for enterprises should be offere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technology, innovating brands and intensifying talent training and retention.
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empirical analysis, Hangzhou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内许多大城市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决策写入政府报告。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势头强劲,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有八千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民营经济发达,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消费潜力。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至2008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平均以17.94%的速度迅速增长。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放缓,增长率为6.23%。2010-2014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再度以较快速度增长,每年增长额在1000亿元左右,平均增长率为23%。
尽管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但与国内及国际一流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提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其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应通过量化评价来寻求可行、有效的途径。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一)分析方法和数据
为了便于分析,将计量实证分析部分的基本思路归纳如下:(1)确定模型中的分析变量和数据;(2)验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多数变量存在高度相关的情况下,确定采用因子分析法;(3)运用SPSS分析工具,提取公因子;(4)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模型;(5)杭州与其他城市进行横向比较;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历年来纵向比较分析(6)提出对策与建议。
模型中涉及到的变量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1)、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X2)、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3)、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投资完成额(X4)、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数(X5)、出版物(图书、报纸和期刊)印数(X6)、专利授权量(X7)、文化体育与传媒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8)、每年政府专项资金投入(X9)、文化事业单位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X10)、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比重(X11)、宽带业务用户(X12)、市级产业园区/集聚区(X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X15)、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所占比重(X16)。
二、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与教育管理部门沟通,加强各院校文化创意类人才的培养,增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政府可以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解决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融资帮助。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可以为创意企业牵线搭桥,联系相关银行为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必要情况下,政府可以提供融资担保,甚至贷款贴息,使本市文化创意企业能及时得到资金支持,顺利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
3.给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通过对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的优惠措施,吸引更多有发展意向和潜力的创意企业加入进来,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队伍,提高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度,实现规模效应。
4.加强产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目前杭州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经达到16个,各产业园区受主导产业、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方向、培养重点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政府部门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保留一批工业老厂房和楼宇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创新型、科技型的现代化创意产业园区。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相当丰富,如果没有法律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束缚。政府要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不仅要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同时要为知识产权交易搭建平台,降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交易成本,促进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市场的规范化。
(二)行业层面
1.组织区域创意设计和文化策划活动。行业协会组织本地区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和表彰,提高本地区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和文化策划水平,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作用,对国内相关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措施、企业动态等作综合了解,为本市政府部门颁布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3.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定期研究园区发展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技术解决方案。不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搭建文化创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企业发展提供引导。
(三)企业层面
1.注重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企业长远发展之策,文化创意企业应重视科技创新,不能吝啬科研费用。创新地区文化资源,大力开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发展杭州文化特色产品。同时,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品牌建设,用品牌的价值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利用和开发杭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杭州精品文化品牌。
2.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保护。为了企业长远利益的考虑,企业可以与相关院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可以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帮助,同时,为今后企业人才引进打下基础。同时,文化创意企业要做好人才的保护工作,对创意人才进行必要的奖励。
[参 考 文 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伍艳华.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前景分析及财务风险控制[J].企业经济,2010(21)
关键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经验启示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特别倚重创意及才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中日益受到关注。英国率先于1997年有系统地推广文化创意产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亦紧随其后加以发展。中国香港地区长期以来是亚洲的创意中心,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在业内均享负盛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经济型态看,香港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具有知识型、创意型及服务型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内地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渊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香港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会的舞台,因此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独特环境。根据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香港创意产业在狭义上分为三大类,包括11个行业。第一类是文化艺术类,包括艺术品、古董与手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第二类是电子媒体类,包括数码娱乐、电影与视像、软件与电子计算、电视与电台。第三类是设计类,包括广告、建筑、出版与印刷。然而以广义的角度来思考,香港也将健身美容、美食、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称为创意行业。
进入21世纪,香港陆续推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2002年9月,香港贸发局公布了首份题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研究报告,评估文化创意产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3月,香港创意产业聘用员工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3.7%:创意产业在2000年的出口总值达100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总额31%;同年,创意产业产值为250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产值的2%。
2003年6月和2004年8月,香港与内地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第一、第二阶段协议,内地承诺开放26个服务业领域,其中有多项行业(如广告、视听、文化娱乐等)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按有关规定,香港影视制作等行业可以进入内地投资,并可从事文化市场开发等活动,大大促进了香港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后,香港特区政府于2004年正式策划推出香港创意指数(HKCI),拟定了5Cs作为香港的创意指数:创意的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自1999~2004年的整体创意指数显示出正增长,指数由1999年的75.96上升至2004年的100(以2004年作为基准年)。
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更详尽论述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和限制,并指出目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左右,相对于英国的8%尚有很大的增长余地。2006年以来,CEPA在实施中不断深化,内地居民访港“个人游”的计划逐步扩大,已遍及泛珠三角全部省会城市;2007年元旦起进一步扩展至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及武汉等5个省会城市。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更加持续建设、落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公共投资,包括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和公众休憩用地的添马舰工程等。
二、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相关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出15%,并且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促进了整体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迈进。以广告业为例,目前香港经营广告业务的公司超过1,100家,其中约半数从事广告策划及顾问服务,其他包括广告招牌制作以及广告赠品制作公司分别约200家,宣传展览公司约50家,广告喷画制作公司40多家,电视广告制作公司20多家,户外广告制作公司约20家,直销市场服务、报纸及期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网上广告制作公司各1O余家等。各行业广告开支十分巨大,2004年香港各行业整体广告总开支剔除折扣后为164亿港元,同比上升14.8%。此外,在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方面,香港在亚洲也占据重要位置,在业内赢得了广泛的影响力。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
香港的自由市场体制,表现在企业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无关税及配额,对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亦无限制。同时,香港实行独立税收制度和低税政策,无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香港连续10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商贸中心,但政府除了发行低面额的辅币外,没有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印发法定钞票由私营商业银行负责,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较松,资金流动和进出十分自由。目前,香港是亚洲唯一低风险地区,已成为美元和欧元的亚洲实时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最大境外流通中心。作为独立的关税区,香港还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在WTO框架下进行商贸活动。正因为香港具有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
(二)自由市场主导下的政府角色
香港特区政府依照不同产业链的需要,承担着不同角色,尽量使文化创意产品实现自由生产和流通,政府只提供必不可少的法治基础和商业环境。具体管理方面,香港采取事后机制,即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只在违法或受到市民正式投诉之后,政府才依法处理。在自由市场的主导下,香港政府的政策范围虽然有限,但执行力度却很有效。在私人企业能力不达的范围,在符合公共利益和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政府才予以协助。例如,近年来,香港电影业与银行业达成共识,由政府成立电影贷款保证基金,银行以履行合约保证的方式,发放贷款给电影制作公司,使各界在不同的平台上相遇和合作,缔结出更多的文化创意良缘。
(三)积极有效的吸引创意人才机制
香港在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极具竞争优势,创意人才汇集。在“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香港过去3年已成功吸纳超过1.1万名内地人才。对于人才引进,香港都持自由开放的态度,各类人才可以根据行业变化的需要,自由申请工作签证或以其他身份来港发展及定居。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多方面,香港都拥有众多高水平的专业及管理人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出身的人才汇聚在香港,不断产生交流及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增加了香港企业的创意与活力。目前,香港的文化创意人才,普遍具备企业经营技巧,而且有长期的国际合作经验,精通国际融资、成本控制、人才搜罗与市场开拓等技能,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人力基础。
(四)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
香港是法制社会,其独立的司法制度,保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香港除了外交事务、国防及中国宪法外,终审法院是其他一切事务的最终裁决机关。于1985年成立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如今已是全球主要仲裁地之一。香港在商业、金融、船务及建筑等方面的专长,能为仲裁提供经验丰富的各行各业专家,包括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工程师、银行家等。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已通过《防止贿赂条例》、《廉政公署条例》,建立起有效的肃贪倡廉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确保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无须顾虑隐蔽不清的交易成本,实现在商业上的公平竞争。
三、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内地的启示
我国内地目前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内地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中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必须建立自由的市场机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我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许多地区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生产基地。但内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产品比例偏小,广播影视业、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的原创能力还很薄弱;市场规模也不够大,单靠本地市场难以获得足够盈利,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利用南洋华侨和美加华人聚居地市场来扩大产品发行网的经验,确保文化创意产品的外销出路和资金回笼,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可以音像制品出口为突破口,确立电视剧、电影、民乐、书法、杂技、现代舞以及武术、风光、医药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音像节目为重点目标市场,利用文字和文化亲和力,辐射港台、韩日、东南亚华人文化圈,并进军欧美等文化创意主流市场,积极拓展外向型文化创意产业。
其次,必须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意社会基础。世界性的文化创意中心,如伦敦、纽约等,往往以金融商贸中心的地位为发展基础。考虑到香港国际性金融商贸中心的战略地位,我们应超越常规,突破传统政策局限,凡是企业愿意投资于适合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政府都应给予大力支持,包括给予批地和税收优惠;并充分依托香港的地理优势,从总体视野来制定发展政策,用区域市场的经营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化生产。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增加对文化创意艺术及其传统的认识与参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在这其中,尤其需要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灵活、变通的文化创意氛围,在提倡保留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更要广泛接触海外先进文化,做到洋为中用、东西结合,开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这里有娥皇女英驯象的传说
这里有名副其实的“夏都”风情
这里有让人魂牵梦绕的神奇妫川
妫河是流经延庆妫川盆地的最大河流,人称“东方莱茵河”。妫河流域没有任何污染和人为破坏,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两岸植被丰茂,环境清幽,风光轻灵自然,青山、碧树、草滩,水中小渚与琅琅清流交相辉映,形成了立体多维的艺术世界。这里没有盛夏的溽热和城市的喧闹,空气清新,天空湛蓝,凉爽宜人,是消夏避暑、旅游娱乐的最好去处。
妫河源自群峰环列的松山自然保护区,东穿龙庆峡婉转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经妫川绕康西草原入官厅水库,迤俪百余华里,连缀众多景区,尽得山川神韵,为历代推崇。早在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曾亲临勘察,并在《水经注》中写下一节优美的文字;金元两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銮舆而来,驻跸不去;明清时期这里已成了旅游胜地,雅士名流纷沓而至,赞叹之辞传诵一时。当时,妫河被推为延庆八景之首。
延庆之秀集于妫河,妫河之秀尽在烟波浩渺的金牛湖和柔媚迷人的妫水湖,两湖都是近年为营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新建造的小型人工湖,它恰如两颗巨大的明珠锒嵌在妫河的首和尾,两湖相距15km,落差实有11m。
九曲百转的妫河从金牛湖始发,10km水路,沿途古朴清幽的自然风貌保存得十分完好,逶迤的群山、碧绿的田畴、穿天的白杨,如茵的草滩。漫卷的绿苇和水中小渚,宛如幅幅国画彩屏迎面扑来,着实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河水深处达3m,浅处只有lm多,河床宽处有50多m,窄处则仅能并行二,三条小船。河流时缓时急。
筑梦传奇
打早泛建筑展览社区
创建特色生态示范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吸引国内外创意投资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自20世纪末由英国学者定义后,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其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通过越界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并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
近年来,北京市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远景规划,这意味着创意文化产业已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创新理念的层面上,而是一个有着巨大产业背景和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延庆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延庆新城将具有服务于北京国际大都市的科研,艺术创意型产业新区的城市定位,其新城近期发展与实施政策中指出“在新城西部妫水北岸建设集科研,艺术,设计共嫩能够的生态建筑示范街区,吸引文化艺术单位来延庆开办分部,采用先进的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处理好景观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延庆县政府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决定把延庆新城O1街区定义为北京延庆设计创意产业园,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延庆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正在积极寻求文化创意产业此方面的合作。
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区,自然生态及环境条件优越,依托北京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将大有前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作为国内大型建筑设计院,对设计创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具有前瞻性的理解,认为应当抓住这一时机带动BIAD及全行业的发展。作为国有企业的投入,BIAD始终坚持全面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行业效益、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力求在本项目中达到多方面的共赢。
社会效益,开拓延庆创意产业,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产业社区,从长远及近期两方面带动延庆县发展。
环境效益:目前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延庆县位于北京市的上风上水,妫水河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延庆的发展更离不开环境、生态方面的保护。在建筑创业园的进一步规划、建设中,将积极贯彻科学发展,深入落实环保要求,并力求在环保建筑、节能建筑等方面起到实验及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在此方面的发展。
行业效益:BIAD一直努力打造卓越的品牌并力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随着市场对设计的品质,创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BIAD将大力开展设计创作。交流,展示等活动,不断为建筑创作注入活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建筑创意产业园将不仅为BIAD也为相关设计行业提供需要的场所,并形成行业的聚集效益。
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投资必然考虑经济效益,延庆形成设计创意产业园,将大力促进设计产业化发展,从而为BIAD及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带来效益,达到全面共赢。
基于上述评估,BIAD与延庆县政府协议,针对01街区的开发启动全面合作,双方成立以延庆县委书记侯君舒为组长,BIAD院长朱小地和延庆县县长孙文谐为副组长的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延庆县政府负责项目的立项等各项审批手续;BIAD负责完成规划设计等技术工作。
为了论证建筑创意产业园的长远发展,2008年9月25日,在明媚的秋色山水中,来自艺术界,建筑界和创意产业的著名学者、艺术家和建筑师近80人,与延庆县有关部门领导一起参加了在项目用地举办的“创意让生活更美好”学术研讨会。
BIAD院长朱小地在会上强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目前已经从单一的建筑设计机构,逐步转变成为包含科技研发、文化传媒、工程总承包的综合设计机构,正在不断积极寻求建筑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新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开阔建筑师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系统地介绍了基地的发展规划以及本项目战略发展的目标,即还原建筑师的本源生活:增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使建筑师更加具有活力,居住,生活和跟艺术相关的培训基地:创意设计的创作场所。
广州东莞松山湖项目是近年来在国内做得非常成功的案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深圳分院副院长朱荣远,就此项目做了深刻细致的介绍,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并动态调整规划,长期跟踪,多方人士密切配合是它成功的经验,针对妫河项目提出了修改规划建议。
马国馨院士深入地分析了建筑作为创意产业的特殊性;崔恺总建筑师介绍了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北京建工学院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临安认为园区可以提供广大学子的建筑教育培训基地并可以做成建筑达沃斯论坛,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晶晶认为这是建筑圈跨越建筑本体向艺术创作迈进的重要里程碑:天津华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周恺强调建筑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孙宗列提出“泛建筑”与无边界概念加强与其他设计行业的交流;都市实践总
建筑师王辉提出设世界建筑档案馆,新华社《望》周刊王军通过与《建筑创作》杂志的多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调研活动中感慨地建言要继承中国营造学社的精神,从传统生态文化的视角将此品牌做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薛明认为IT业,建材企业都是考虑的内容;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认为著名建筑师工作室如赖特塔里埃森是学习的模式,齐欣建筑设计顾问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齐欣认为可办“CHA尼斯双年展”或竞赛,评选胜出方案在这里实施;英国皇家特许资深建造师罗隽表示建筑是创意产业的排头兵,要为创造产生创意的创意人提供宽松环境;《城市中国》主编姜认为产业创意比创意产业更具有包容性考虑收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间手工艺作坊;宋庄艺术总监杨卫介绍了对建筑界颇有启发意义的宋庄艺术区的发展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殷力欣谈到建筑有边界,人的思想无边界,这里是创意观念的预言地和场。
诸位嘉宾从不同侧面对这个项目的宏观发展战略、微观开发步骤及运营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这对于将北京延庆设计创意产业园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及创作,培训,科研、成果展示、文化交流等多功能的创新性文化创意产业聚落,并形成北京泛建筑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交流的主流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缔造神话
BIAD将用最美妙的色彩
勾勒“创意蓝图”
续写妫河神话
“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是北京延庆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一期项目,位于延庆设计创意产业园区西南角,距延庆县城2km。规划总用地面积21.02ha、总建筑面积约14.5万。该地块背靠太行山,面对官厅水库,距北京市区1小时车程,有专门公交线路,将来会有旅游专列从西直门直达。延庆作为北京次中心,在2005~2020年规划中将成为服务于北京国际大都市的科研,艺术创意型产业新区。
“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自2009年5月26日征集通知,至2009年6月19日报名结束,得到了全球设计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共有近200家国内外设计机构报名参加,有很多设计机构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有3家曾荣获过Pritzker建筑奖。经过全面综合评议和审慎遴选,最终确定9家应征机构参加“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这9家机构是:扎哈・哈迪德设计事务所、福斯特设计公司。包费巴克设计事务所,AS建筑工作室、UNStudio工作室、KCAP建筑与规划事务所、NPS设计事务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江苏;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42-02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苏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驱动力指数、文化消费指数均居全国前列。然而,一方面由于江苏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未建立自身独特的产业体系和机制,江苏文化产业跟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文化产业发展强省(市)相比,在不同发展指标上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势必影响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
一、江苏文化产业经济主要问题
(一)核心竞争力发展不突出
2010年以来,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在华东六省一市中也算是中上等,然而目前步入了文化创新力薄弱、集约化程度偏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瓶颈。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保障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激活江苏文化产业的深层活力,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存,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目前文化产业科技融入度不高、数字化产品业态较少、总量规模偏小,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经济综合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
(三)产业融合度不高
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它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均会产生重大影响。江苏省文化产业经济总额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增长,很多地区和行业已经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目前仍存在着重点行业建设不突出、产业融合度不高、规模效应不够凸显的弊端。
(四)区域联动发展薄弱
从全省范围来看,以苏南地区如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为代表,近几年各个地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增长速度都较为突出,但区域文化产业整体的联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独立,区域联动发展薄弱,一定程度制约了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五)国际化意识淡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江苏文化产业应置身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中,增强国际化意识。但是,由于江苏省的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起步较晚,加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刚刚走向国际市场,尤其省市一级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一些文化企业尚缺乏国际化发展的意识,缺少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培育江苏文化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对策
因此,在国际、国内文化产业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应当积极寻求开发江苏创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应用,开发江苏创意文化资源
创意文化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影视动漫、工艺设计、雕塑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文化产业以其效益大、辐射性强、无污染等发展优势,成为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在政策扶持下,近几年江苏省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集约化发展依然不够,应加强创意文化资源集聚发展,营造辐射效应。
目前,江苏创意文化集聚发展主要体现在空间产业园区集群,偏重物理性和空间性集聚,创意文化资源集聚发展较为欠缺,缺乏相关对策,实践不够系统。创意产业园区和高校科研部门是高精尖创意文化产品的孵化器和开发载体,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为高校和创意园区聚集地的融合提供了服务支撑和便利,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4G网络等网络渠道,融合高校研发成果和文化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开发具有高端创意智慧和市场推广性的应用性创意文化产品种类和新业态。因此,应依托网络平台,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开发创意资源集聚模式;应着力推进江苏省文化产业园与高校之间产学研合作进程;应从差异化、合作机制、品牌战略及培育优质创意等方面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提升创意产业集聚效力;应开发江苏数字化创意文化、虚拟创意文化、高智能创意文化等高精尖文化形态,提升江苏创意文化核心竞争力。
同时,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服务在文化产业的运营中“黏合剂”作用,促进江苏创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通讯行业、展示行业、博物馆业等行业的融合,开发江苏创意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产业链,发挥文化产业转变经济结构、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二)开发区域特色文化,走差异化联动发展道路
江苏是多元文化的聚积地,文化积淀深厚,包括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南京、镇江为中心的金陵文化;以徐州、淮安、宿迁为中心楚汉文化;江苏也是多种传统工艺的发源地,如南京云锦、扬州玉器和漆器、苏绣、宜兴紫砂、无锡泥人、东海水晶等。江苏省各地的饮食、方言、民歌、文化的差异,使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然而作为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空间链条不平衡,制约了江苏文化产业的良性运行。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和差异性,江苏不同区域文化资源既有相通性,更具有差异性,应该在系统研究基础上,全盘考量、整体统筹,在差异中开发区域特色创意文化,总体上提升创意文化产品的种类、特色和综合竞争力。江苏13个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特色、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应全盘考量,从总体进行系统性开发,突出文化差异性、强化创意特色,开发多种类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新业态。通过对南京、无锡、常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等不同区位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从创意文化产品类型、产业结构、文化业态、科技融入等角度进行系统化分析,摸清江苏各区域创意文化资源和开发的异同,找出差异性,重点探索各市创意文化联动开发策略和模式;应从价值链视角来促进江苏文化产业融合,大力建设文化品牌,整合文化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和潜导产业;完善主导产业链条,发挥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品牌文化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文化品牌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科技融入度,开发江苏传统文化数字化产品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创意和科技化方式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力,实现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变;大力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链的高端,运用最新数字技术武装内容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如广播电视业要加快数字化建设,努力实现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整链条。出版业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主动化。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式、内容、类型具有了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更加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创新与传播,如3D影院、电子书、互动电视等,无不体现着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江苏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种类繁多、积淀深厚。如何依托网络和多媒体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立体性开发,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无缝对接,实现传统优势文化在新时代的互动性、沉浸式、体验式、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的转型开发,是保证江苏创意文化长足发展的关键,也是对传统文化深入开发的要求所在。未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应通过对江苏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手工艺文化、区位优势文化和文化等多重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和挖掘,夯实江苏创意文化开发的根基与源头,依托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等,对江苏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立体性、多元化的开发,开发适应网络时代多种媒介、多种终端和载体、各种类型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创意文化产品。
(四)有效利用新媒介语境,开发江苏文化国际品牌
在新媒介语境下,世界成为“地球村”,江苏省应抓住契机,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战略。
首先,政府部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资金补助、税收减免、出口奖励等方面力度。文化产业在跨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急需相关部门的整体统筹、协调和指导,缺乏协调将导致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各文化企业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整体合力。
其次,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政府应降低门槛,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开展、参与出口业务,提供专项资金和优惠贷款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资金短缺问题,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给予出境、通关便利和相应税收减免、补贴,并奖励开发国际文化市场成绩突出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有选择地收购兼并国外有关电影、动漫产业企业,吸收国外策划创意、制作发行人才以及全球营销网络,以提高江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宁.跨界发展: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J].唯实,2014(6).
[2]徐循华,臧正美.论江苏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J].艺术百家,2009(7).
作者简介:
光 唯,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
高明珍,女,江西九江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传媒;
关键词:北京 上海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效应 对比分析
京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现状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巩固城市地位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中心,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带头作用。
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集聚区是北京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徐文营,2011)。2010年11月,北京市完成了第四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评审认定工作,此次通过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7个,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达到30个,实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的工作目标。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自发展之始,就是由一批艺术家自发集聚形成工作室群,进而逐渐发展成由政府引导的企业集聚(虞雪峰,2007)。2010年,上海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达81个,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左右,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家企业入驻。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前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大,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集聚效应作用明显,在上海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
京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测度对比分析
2004年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加,由0.6554759上升到0.7261565。2008奥运会的举办,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大幅上升,行业集中度上升为0.8088978。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降低,产业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行业集中度较2008年有所下降。
从2004年开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平稳发展,集聚指数由0.0940590增加到2007年的0.1730478,同样由于奥运会的举办,2008年集聚指数上升到0.3051889。2009至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稳中有降,2010年集聚指数为0.2413083。
2004-2005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行业集中度平稳增加,2006-2007年却稳中有降,由2005年的0.1097251下降到2007年的0.0849981。主要原因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为了追求集聚发展速度,以致发展不成熟,偏离了当初政府的发展设想。2009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大力整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不规范现象,指数开始回升到0.1004997。
区位商反映的是某一产业的区域专业化程度,由图1可以看出,两城市间区位商指数存在明显差距。2004-2007年上海指数增加幅度较大,逐渐缩小与北京区位商指数之间的差距。从2007年起,两城市均平稳发展,区位商指数不断上升,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
行业集中度(见图2)是对整个行业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用来衡量企业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在这一指标上,由于上海急于追求集聚发展速度,导致行业集中度指标略有下降,而北京则保持平稳上升的势态,两城市间差异比较稳定。
在基尼系数(见图3)指标上,上海发展势头迅猛,直追北京,从2004年的0.0006222上升到2010年的0.0675319,与北京的差距缩小到0.0275861。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北京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指数(见图4)大幅上升,到2009年时平稳下降。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基本处于平稳上升的状态,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更是进一步缩小上海与北京之间的集聚指数差距。
综上,2004年至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基本处于平稳上升发展的状态,而上海虽然起步低,但发展迅速,势头猛追北京。到2010年止,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指标与北京之间的差距已明显缩小,发展势态前景良好。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
(一)首都优势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突出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一直是我国与世界各地接触联系的核心枢纽,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首都优势是北京所特有的财富,是国内任何城市不可比拟、无法相争的无形资产。北京的时尚与创意在全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作为全国首都,软件产业在发展规模与整体水平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且还涌现出像新浪、百度、慧聪、当当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商烁,2010)。
(二)文化资源优势
北京是世界文明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中心城区是整个城市的发源地,融合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与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化的浓缩和典型代表。近年来,北京城市中心区先后举办了国际音乐节、艺术节、设计展等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国际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与北京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深厚独特、宽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北京城市中心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优势条件(郭培宜,2010)。
(三)创新优势
强大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的广泛使用,使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创意灵感物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李箭峰,2008)。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不高
北京对促进存量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注度不够,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主体实力较弱,国际竞争力不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企业极少;入驻的国际品牌企业“凤毛麟角”,企业吸引国际会展的能力和国际交流程度较低,难以提高知名度;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扶持政策还不明确,文化创意产品出口规模小,与国际知名文化创意企业、知名文化创意专家的合作也有待增加(周乾松,2011)。
(二)创意型人才短缺造成产业链上游断裂
这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上海亦是如此。北京有着强大的复制、生产能力,畅通的物流渠道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但是缺少优秀的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企业严重缺乏高端人才和拥有实践经验的成熟人才,人才供求极不均衡。虽然北京拥有明显的人才优势,但却同时存在着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北京的内容型创意人才相对比较丰足,但非常缺乏擅长将创意作品“产业化”与“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和营销人才,以及拥有一定经验的文化资本经营与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此外,高端的创意人才与策划人才也存在一定的缺口(见图5)(周乾松,2011)。
(三)配套服务有待健全
从区域层面来看,虽然北京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对整个产业的指导政策不够系统,在整个产业的鼓励政策方面(包括人才的引进、税收、资助补贴等)还不够细化(见图6)。此外,虽然北京设有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但在具体操作中缺乏中间层,运行效率不高(侯博,2009)。体制和政策障碍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制约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融资渠道不畅且资金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融资是非常困难的。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数是知识分子,缺乏一定的经济实力,缺少融资能力,这是目前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遭遇的无奈。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通过对文化创意专项资金与创意投资引导基金的建设,以及创新融资产品的开发等手段缓解了一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但尚未形成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商业银行信贷支撑模式,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相当狭窄(周乾松,2011)。
(五)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
在北京,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文化创意产品的盗版及侵权等问题时有发生。所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和探索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是目前和未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文营.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J].经济日报,2011(4)
2.虞雪峰.上海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商烁.基于GEM模型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析[J].法制与经济,2010(2)
4.郭培宜.北京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J].北京规划建设,2010(5)
5.李箭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一、创意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贸易中,其相关产品的贸易增长很快
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2014年1月的英国创意产业统计数据,2012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占到英国总就业人数的5.6%,与2011年相比,英国创意产业的就业增长了8.6%,同期英国整体经济的就业仅增长0.7%;2012年英国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占英国GDP的比重达到了5.2%,创意产业增加值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15.8%,而英国的GDP则仅增长5.2%。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美国的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3.2%。在中国,与创意产业概念相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3%,2014年达到3.77%,2014年与2013年比,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2.7%,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创意产品贸易已成为最为活跃的部门之一,已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引擎,2008―2012年间,所有创意产品的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34%。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非货币收益,对于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创新的源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13创意经济报告》中的导言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个人、群体的创意和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世界各国的真正财富。” 创意产业不仅通过创造价值驱动经济增长,而且还是整体经济内部创新体系的关键元素。创意产业的首要意义不仅源于其经济价值,还来自于对新观念、新科技出现的刺激,来自于它是能够培养激发创意和创新的总体社会情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PP2-3)。2014年2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常用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这三类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在分析中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时,本文也将采用这三类指标,以从多个侧面反映中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所用数据来源UNCTADSTAT数据库。数据所包括的时段为2003―2012年。该数据库是目前全球创意产业最权威和最全面的数据库。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而言,其竞争力的变化是渐进式的,所以,虽然数据存在时滞,但仍能反映中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
(一)中国创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持续增加之势,中国创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首位,但创意产品市场占有率呈两极化格局,部分创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在低位徘徊
2012年中国创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2%,要高于美国、德、英、法和印度,2012年这些国家创意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98%、6%、4.8%、4.1%和5.45%。中国创意产品就总体而言,其市场占有率较高,但部分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却很低,包括视听产品、出版等(详见表1)。
中国的创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无论是对发展中经济体或发达经济体都一直呈增长之势,但中国创意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就产品类型考察,中国在发达经济体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包括工艺品,设计,主要是时装和玩具,新媒体产品等,其市场占有率都在28%以上,中国的此类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都在30%以上;此外,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产品还包括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品,其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中国的视听产品和出版物虽然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要高于发达国家,但其竞争力相对较弱,特别是电影、报纸等的市场占有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计。
(二)以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中国创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强劲,但创意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偏低
以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从2007年中国创意产品竞争力开始出现走弱迹象,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仍没有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2005年中国创意产品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约为0.88,2012年约为0.82。中国创意产品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却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2005年中国创意产品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77,2012年中国创意产品对发展中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79,与2006年相当(详见表2)。
分产品类型,中国创意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最低是视听产品、出版和新媒体,视听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值,其中电影贸易竞争力指数最弱,CD、DVD、磁带的贸然竞争力相较于电影虽然略强,但同样呈现为负值;出版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呈现为正,但报纸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值。从发展趋势看,设计、新媒体产品、表演艺术等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下降。按经济发展程度考察,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电影贸易竞争力指数提升最快,而作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同为负值的报纸,对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虽然基本稳定,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则出现了下降(见表2)。
(三)部分传统的优势创意产业有出现转为劣势产业的迹象,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没有广泛兴起
以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何种创意产业有比较优势,标准是如果某种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由表明该种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在各类创意产品类型中,大于1的创意产品类型包括工艺品、设计和新媒体。进一步细分,工艺品中庆典产品、柳编产品、纺织品,设计中的时装、玻璃工艺品、室内设计、玩具,新媒体中的视频游戏等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视听产品、出版等属于比较劣势产业。
从变动趋势看,新媒体和表演艺术等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出现转向比较劣势行业的迹象,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从大于1开始滑向少于1的轨道。那些处于劣势的行业除视觉艺术表现出向比较优势行业转化的迹象外,其它的行业仍处于显著的比较劣势行业类型(详见表3)。
(四)中国的创意服务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国际贸易统计对创意服务的统计包括六类:广告、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研发,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视听及相关服务以及其他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总体而言,就像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低于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样,中国创意服务的竞争力相对于创意产品的竞争力要低。在这六类创意服务中,中国广告、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服务,出口量最大,其出口规模超过了法国、美国等,略低于英国和德国。这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出口规模最大的是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或研发,如美国、德、法出口规模最大的是研发,英国出口规模最大的是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中国在六大类创意服务出口中,除广告、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服务外,其他创意服务与美、英、德等存在极大差距,甚至比不过印度。在中国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中,按行业分,文化制造业增加值9166亿元,占42.9%;文化批零业增加值2146亿元,占10.1%;文化服务业增加值10039亿元,占47.0%;按活动性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12695亿元,占59.5%;“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8656亿元,占40.5 %。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创造的增加值为3495亿元,占16.4%。
三、提高中国核心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影响中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影响创意产业的核心因素,概括起来就是3Ts,就是包容性(Tolerance)、人才(Talent)和技术(Technology)。包容性指的是一个经济体对新思想、新观念、对失败的容忍度和企业精神;人才是发明新思想,推动创新的主体力量。一个经济体的人才状况,通常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在创意产业中就业的人数来衡量;技术是推动经济与社会高效运行、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一般用研发投入、研发部门的就业人数以及专利数是技术。马丁繁荣研究所(Martin Prosperity Institute)用这三个指标,创建了一个全球创意指数。根据这一指数,中国2005年45个国家中,排名第36位,高于金砖四国的巴西(第43位)、印度(第42位),低于俄罗斯(第25位)。
要破除影响中国核心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障碍,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种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建立这种激励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经济发展与人才培育、技术进步和包容性的拓展协调起来,根据联合国2008年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办法调整GDP的核算方法,无疑是建立这种激励机制的最有效的办法。
在2008年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中国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把知识产权产品纳入到固定资产中进行统计。知识产权产品的例子包括研究和开发的成果,矿藏勘探和评估,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以及娱乐、文学或艺术品原件。其中矿藏勘探与评估,计算机软件与大型数据库,娱乐、文学和艺术品原件在1993年SNA中已经被归入固定资产,2008年SNA最主要的变化是将研究与开发支出由原来作为中间消耗不计入GDP修改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联合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