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39:53
导语:在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素质教育;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深化,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受到关注,终身教育、全面发展逐步成为大众教育之观念,且随着现今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教育缺失逐步显露,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与现行“划一式”教育相对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去广大研究者视角,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个性化教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内容。
一、普通高中阶段的性质任务分析
由于大众对普通高中教育有不同的价值期待,关于普通高中的价值定位有着不同的观点,大致有“双重任务说”、“育人说”“复合性质说”“大学预备说”,不难看出,我国现关于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尚未明确,这必然导致在办学过程中,思路混乱、目标模糊,势必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也迟滞了普通高中的自身发展。
随着高中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进,2000年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拭验修订稳》中提出,“普通高级中学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随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拭初》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①。在当今社会,当我们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审视高中教育,将高中视为每个人持续终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时,它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毋庸置疑。
二、个性化教育的性质特点
个性化教育思想在我国自古有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学记》《论文》中均有相关论述,如何了解学生特点,如何针对学生不同兴趣、旨趣进行教育在《论语》中有详细论述。我国近代受工业经济影响,“麦当劳”式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致使轻个性重共性的“标准件式”的培养模式的形成,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个性化教育,即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正视学生性格特质、智能特点、情感倾向、道德认知等水平等各方面。针对学生不同旨趣开展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同时个性化教育并非主张张扬个性,其是在完成“共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个性化教育顺应个性发展的多样,“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而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②。同时个性化教育认为,个体不是以领会和接受社会文化为唯一目的,不是单纯地适应社会,而是通过接受教育培养,使自身成为个性健全、富有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以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为目的。
三、普通高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不难发现在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培养目标上片面追求升学,存在着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应试教育仍是许多学校的教育指导中心,“高考”仍为普通高中教育的主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眼中只看“分数”。成绩的“好坏”成为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严重被忽视;②教学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组织形式的主体,在教育界中存在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其作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但随着时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班级授课制针对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于班级中成绩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单独个体,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班级授课制影响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班级授课制注重课堂教学,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教室里,无法掌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经验,且与外界沟通机会很少。对其交往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③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智力评价仍是作为评价方式的主体,评价方式上,采用定量评价为主,学生成绩仅用量化标准进行评定,长期的量化评定形式,严重影响升学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兴趣。④课程设置上,高度统一,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受中央统一的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地区间的差异和文化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个性发展需求。
通过上文分析普通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性教育,应着眼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结构中亦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着眼于个性化化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中国教育报,2004- 02- 21(01)
[2]谭晓兰:试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J].教师教育科研,2006,(5).
[3]“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 教育研究 2006`2
[4]高丙成、陈如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 2013`9
[5]刘红宇: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定位之思考[J]教育时空
[6]叶玉华.俄罗斯普通学校的课程结构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7]王玉衡.丹麦普通高中课程机器改革.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8]李其龙.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全球教育展望,2003(7)
[9]陈乃林,经贵宝.终身教育略沦[J].教育研究,1997,(1)
[10]许海.普通高中任务问题的困惑和思索.教育研究.1991(2)
[11]刘文霞.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7一8
[12]高益民.日本教育改革的新自由主义侧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9):47
注解
姓名:王燕
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191201903021277
学习中心:江苏太仓电大奥鹏学习中心
$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个体的(
D
)便成为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最终的规定性。
A.生存状况
B.健康状况
C.经济状况
D.适应状况
2.(
D
)指主体通过外部或内部的活动,在机能上(而不是物质方面)把客体整合到自己的活动格式中来。
A.适应
B.平衡
C.顺应
D.同化
3.(
D
)的自动调节机制失效,从而造成心理失调或失控状态。
A.心理疾病
B.心理障碍
C.心理不健康
D.神经衰弱
4.目前大多数中小学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其中最常见,也较专业可行的称呼为(
C
)。
A.心理辅导室
B.阳光心理室
C.心理咨询室
D.知心朋友屋
5.(
D
)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心理健康老师
6.(
B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A.培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B.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
C.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水平
D.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7.(
B
)反映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同任务。
A.中间目标
B.总目标
C.初始目标
D.工作目标
8.结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和学校教育的实际,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着重于(
B
)。
A.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
B.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
C.提高小学生的沟通能力
D.提高小学生的抗压能力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具备有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环境
B.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适宜学生创新精神成长与发展的心理环境
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各种教育途径的协同配合
D.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身不含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0.学科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要体现在(
B
)上。
A.教学模式
B.教学目标
C.教学动力
D.教学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适应状态,它具有(
ABCD
)。
A.动态性
B.时代性
C.个体差异性
D.年龄差异性
E.文化相对性
2.心理健康教育具有(
ABC
)策略。
A.全员性
B.全面性
C.渗透性
D.个体性
3.“全面渗透”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伴途径,是因为其最能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ABDE
)的思想。
A.全员参与
B.全体受教
C.全面铺开
D.全程实施
E.全面发展
4.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需要注意的基本要求有(
ABCDE
)。
A.开放
B.科学
C.统一
D.合理
E.全面
5.从“动态层面”也即操作层面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征主要有(
ACE
)。
A.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B.问题与经验相结合
C.活动与体验相结合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E.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三、判断题(打“√”或“×”,
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理性情绪疗法大抵通过“教导”、“驳斥”两类技术来完成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
2.
虽然所有的心理咨询模式几乎都强调了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些方面,但这些理论具有普适性。(×)
3.
一定意义上,教育的本质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4.
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决定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
5.
学校可以邀请非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青少年时期
答:青少年期是指青春期的年龄。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生长发育的高峰。
2.亲子依恋
答:依恋就是婴幼儿跟他的抚养者通过长时间广泛的接触和互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亲密的感情连接。由于婴幼儿的抚养者大部分都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更多。所以,我们又称之为亲子依恋。这一理念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鲍尔比提出。
3.生涯
答:是一个人一生所有与职业相连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目标的实现过程。
4.教师心理健康本体价值
答:与其他心理学研究的关系及其在整个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5.教学评价
答: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澘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五、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心理健康的功能发挥受什么制约?
答:一、内部因素: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二、外部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
2.
适应的内涵及本质?
答: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
适应的现象。适应一方面指生物各层次的结构都与功能相适应,另一方面,这种
结构与功能的与相关的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包
括行为习性等。
3.
请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
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
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4.
简要回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要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里健康教育目标是刺
激目标或者副目标服务目标,第二,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第三,目
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況,具有客观针对性,第四,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
于线性化。
5.简要回答学校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答:符合现代课程改革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符合国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六、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二维适应论”的认识。
答:第一,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本质,而由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发展适应所
形成的四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适应,基本上涵盖并代表了个体适应的主要形式,
也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功能状态或过程。
第二,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是一个极富概括性的,就实际
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来看,人群中不同个体的心理健康表现是多样性的,也是多层
次化的
第三,以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来衡量心理健康技能,客观永恒,全面概括地保持
其内涵,也能包容个体的成长,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整合了各家各派对心理健康
及其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2.
试论述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从后现代心理学思想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答: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失衡给我
们带来的启示,第一,后现代心理学思想旨在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如
何在高速变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的位置,凸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
图书馆和实验室在高校的地位和重要性仅次于人才资源,之所以重要,则正因为其专业性和学术性,最能体现高校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氛围。
一、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作用
1.高校图书馆利用高雅文化环境来陶冶大学生读者心灵
高校图书馆是治学、研究的场所,营造独有的安宁、静谧、神圣、亲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浓郁的读书气氛,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可使大学生在参与中受到人生观、人文观的教育及美的熏陶。营造外部文化环境,。它应与图书馆周围的道路标志、花草树木、雕塑物以及一些励志性标牌等一起组成一个清洁整齐、美观大方、优美和谐的共同体,体现鲜明的、时代的、个性化特色,使大学生读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个文明场所,营造图书馆的内部文化环境,构建符合美学规律的实用空间与视觉领域。让艺术形式充分体现出空间的优美和高雅。正如王小影描述的那样,营造文化环境,通过展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烘托出图书馆的人文氛围,使到馆的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质。
2.高校图书馆利用心智文化服务来感染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用心智文化服务读者,润育大学生文化素养。做好这项服务,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营造完善服务机制,选择优良方法、先进服务方式、艺术手段。对读者细心、留心、热心、爱心,克己待人,使读者认可、认同,感激于心,在服务中能运用心智技能,用艺术手处理手服务问题,升华服务质量文化,并能给读者以智的收获,让读者心知我心,我把关心献给读者,把信心留给自己。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与人文精神的途径
1.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制
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的根本。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机制上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如职工岗位长期固定不变;人员缺乏合理的流动和竞争;职称、职务晋升存在着人为因素或论资排辈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着馆员的积极性,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决策机制,对图书馆馆员来说,是最好的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第一,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馆员着想,一切从馆员利益出发,关心馆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各方面为他们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二,要针对不同馆员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工作目标和人生价值。
2.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勤、考核、奖惩、监督机制
要按馆员完成任务的情况,科研成果情况,思想道德等方面,建立一套良性的竞争机制。避免在职务、职称晋升及岗位安排中个别人说了算的不公正作法。第四,要保证竞争的公开透明,公开公正。第五,实行民主化管理,让馆员参与管理,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应广泛征求馆员的意见,使决策取得广大馆员的认可,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3.对读者的管理体现着人文与科技的融合
管理就是服务,图书馆对读者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对读者管理的过程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没有人文关怀的读者管理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对读者人文关怀的核心是理解读者、尊重读者,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所需信息。对读者的管理包括服务和教育两方面,一是对读者的服务方面,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网络科技的发展,形成读者流向的新特点,即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亦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和数字化,图书馆书刊借阅实行计算机管理,藏书对读者实行开架式服务。
4.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建立包括阅览区、欣赏区和读者园地的文化素质教育专题资料阅览室。阅览区提供纸本文献,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精品图书和期刊杂志藏书数量可以不是很多,但种类要广泛;欣赏区提供电子读物,面向读者免费开放,通过最为直观的视听,使读者欣赏到高雅的影视艺术、优美的音乐舞蹈,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提升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读者园地可以展示学生们的优秀艺术作品和活动图片。利用藏书优势,开展名著导读活动,组织大学生读者写读后感,邀请文学教授评奖,优秀的文章在阅览室展出。
丰富多样的图书馆文化活动是图书馆自身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诸如开展赋有特点的读书、评书活动;邀请学者、专家做学术研究及学术报告会,张贴各种宣传画、名人名言、建设文明阅览室等。总之,图书馆自身的文化活动,是图书馆以至学校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托特色馆藏资源发挥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作者单位: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珉.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人文与科技的融合[J].大家,2010(10).
关键词:文献检索 意义 方法 医科学生 医学院校
英国学者s・约翰逊说过:“知识分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另一类是关于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文献检索课》正是“关于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的一门课程。我国的文检课起步较晚,主要参照国外的用户教育方式,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图书馆用户进行的有关利用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方法和技能的教育。在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医检课)是集医学、图书情报学和信息技术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旨在培养医科学生有效地获取最新知识最佳专业信息的技巧以及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需的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文检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文检课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及其他多种手段,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质是医科学生适应知识信息化要求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点,是一种综合的,在未来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基本素质。它作为一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潜在能力,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医科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之一。借助医检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医学信息源,通过检索语言、检索方式等基本检索知识,运用信息的采集、编译、发送、存储等检索工具,获取全面的医学信息。
文检课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独立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纵观我国的教育现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特别在医科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使得对医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竞争,更是人才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
医检课通过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主观上有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强烈欲望。然后让学生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是提高学生独立研究问题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工具课。使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文献信息,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独立创新能力,独立地从多种渠道获取并利用信息,对信息进行潜心思考,加快信息点的连通,产生灵感,增加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使创新成为现实。这与新型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致的,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在医检课教学中,剖析学生检索文献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医检课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从课题的提出到检索完成,是信息素质培养、独立思维、创造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践证明,医检课教育不仅是一门新型的科学方法学,也是教育改革成果的一个方面,通过医检课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检索过程本身也激发创新意识、创造力的爆发。
二、医检课对医科学生具有特殊意义
医学的发展拓展了医科学生专业的学习领域。
医学是一门古老、复杂的学科,随着物理、化学、分子生物等现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不仅仅是教授传统的医学理论、医学原理,更需要了解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传统医学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的效果。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知识和信息传递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医科学生尤其需要掌握信息,拓宽专业学习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来提高自身素质。因此信息检索能力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是现代医科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医检课培养医科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医科学生具有对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学科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综合,使信息升值并有效地用于专业学习中,开阔了医科学生的学习视野、科研领域。
医检课是医学科学与学生之间相互贯通的桥梁。
医科学生信息的搜集、课题的查新、科研成果的鉴定等活动都离不开医检课。并且获取和利用医学信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科学生医疗、教学、科研成果的好坏,医检课正是提高这一技能的重要途径。课程结合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特色,给学生介绍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医学相关的检索目录和网址、获取信息途径等。通过桥梁――医检课教学,掌握信息的整理加工、分析研究和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的方法以及专利申请、医学文献写作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利用信息、重组信息中,创造信息,增值信息,并熟悉和掌握了读书治学的方法和途径。
三、医检课的教学管理
医学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医检课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把教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课程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图书情报知识和丰富广博的医学知识,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必须具备网络医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要懂得各种软件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丰富的图书情报知识是医检课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讲授医检课的前提和条件。掌握图书情报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熟练运用各种检索方法,尤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利用。
医检课有别于一般的文献检索课,对于已经了解了医学知识的医科学生来讲,教师的讲授、举例均应用医学术语,举例应贴近临床中的实际操作。医检课教师必须学习系统的医学知识,掌握医学前沿动态,关注医学科技成果,并且灵活应用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效果更生动、具体,紧贴实际。 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医检课教师还应具备科研能力,能在反复的自我磨砺中积累丰富的资料总结经验,指导学生的检索实践。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注意新颖性,将当今最先进的信息知识,科研中的思考、经验和体会等作为实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成效。
加大医检课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医检课是提高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加强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必要的。医检课的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手段上都不可能是静止不变、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它必须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坚持在医检课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开拓进取、锐意改革,把教学改革深入下去,才能使这门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地革除旧的东西,吸纳新的、先进的东西,才能使这门课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学生情报意识的增强和检索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创新。医检课应根据时展的需要,正确定位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大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芳,试论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义.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品格塑造 美德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渗透德育的不可替代的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目标就是塑造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合格公民和优秀国民。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对新生事物无疑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他们在传统文化素养上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个性人格不健全、缺乏家庭伦理道德、公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公民素养,等等。据《金陵瞭望》(2004年第12期)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时,选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占36.8%,选老板的占8.3%,而选择重要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偶像的人居然只占不到总数10%。调查中发现,在公交车上能主动给老人让座的只占37.9%,看见公物被浪费或损害时,认为“与我无关,可以不管”的有21.1%,“少数学生在校不尊重老师,在家不尊重父母,个别学生甚至以不好好学习作为对父母的报复”。此外,调查还发现,一部分中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不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能用正确、合理的心理调适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另有一部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不足,与父母之间关系随年龄增长,关系逐渐趋于淡漠……”如周光林就指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学教学中的伦理道德渗透[1]。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重任。
司马光曾指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小人”,并强调“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德才论》)司马光的这段精辟的论述也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育人模式提供了借鉴。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若干弊端,其一是“重智轻德”,即重视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严重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其二是重意识形态教育,轻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其三是“多空洞说教少情感渗透”。下面就我在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粗略地谈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品格塑造及人文素养的拓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强调的循序渐进的治学途径,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因此,本文试图从如何做人这个基点出发,来论述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关品格塑造的相关问题。
第一,“忠”的内涵与外延。“忠”不仅体现为爱国主义,还表现为忠于其事、忠于其主的道德素养。孟子曾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我们依据“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古人道德、情操、人品的感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作用。
热爱祖国是对人首要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爱国主义奉为道德传统的至高原则,始终把爱国与否看作是对人进行道德评判和价值衡量的重要标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如汉朝持节牧羊、不改初衷的苏武;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如“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武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人,无不表现出爱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杜甫身处“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救国热忱,只得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中“感时花溅泪”。即使在老病交加的暮年,诗人仍是心忧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一生汲汲皇皇于收复失地的奋斗,最后只得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憾中撒手人寰,诗人在弥留之际仍情不自禁地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慨。这位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诗人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
在广义的爱国主义范畴下,忠于其主、忠于其事的诗文作品也比比皆是。如为主人报仇而“漆身吞炭”的豫让,《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杵臼,退秦师的烛之武,不辱使命的唐雎,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学生感悟古人品格、反观自省自己人格构成的标杆。
第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也是古人最为推崇的道德修养之一。在这方面,如《三字经》里为父母温席的黄香,《二十四孝》里彩衣娱亲的老莱子,卧冰求鲤的王祥,埋儿的郭巨。通过对这些孝道菁华故事的解读,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班固在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咏史》中讲到以身救父的缇萦,大发感慨:“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而孟郊则深情的吟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第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本准则。如孔子的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庄子》里记载了为守信用抱柱而死的尾生,对这些篇章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第四,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推身及人的民本思想的灌输。在我国古代典籍《尚书》里就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礼记·礼运》构建了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李纲的《病牛》中的诗句:“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也表达出诗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这些关爱百姓、以民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今天养尊处优、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应该有一定的规诫作用。
第五,同道为朋,同志为友,古人对待交友是非常慎重的。朋友对自己道德学问的培养有很大的砥砺规劝作用,所以才会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欣喜。从《论语》里面讲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无友不如己者”,《孟子》里:“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朋友的巨大影响作用。故孔子郑重提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荀子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今天的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分析辨别能力不强,这样就会交上一些良莠不齐的朋友。在课外的拓展阅读中,就应该给学生开出一些古人论述交友之道的相关书目。如《世说新语》里管宁割席的故事,范张鸡黍、管鲍之交、俞伯牙摔琴谢知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应该会对学生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提供一个最好的参考模板。
第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向学生贯彻古人惜时、节俭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学习习惯与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孔子曾感慨:“逝者如斯夫”,关于珍惜时间的经典诗文比比皆是。宋学大师朱熹根据一生治学经验,谆谆告诫世人: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见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偶成》
当然,这样强调惜时的典故是不胜枚举的。再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也曾经感慨岁月易逝、功业未建:“年与时驰,志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诫子书》),淡泊名利、退守田园的陶渊明也在诗中抒发自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遗憾。
孔子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点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进而指出推行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如今的中学生们在吃、穿、用等诸多方面讲究的是品牌,是档次,衣食住行动辄攀比。倡导广大中学生在读书生涯中坚守“安贫乐道”的精神无疑对这种“不知稼穑之艰难”的消费方式能起到一种规诫作用。
当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讲究一些策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历史教学品格塑造的前提与关键,无论是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都是如此。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原则,推荐学生读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物评传。
如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能的,这既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既是历史课程目标全面达成的重要途径,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和合格公民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文文化 中职语文教学 引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44-01
语文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未来发展基础的奠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陷入了困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大多位于地域相对偏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学校沿袭过去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模式,加之受 “通用”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限制,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未能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人文文化融入教学中,打造出少数民族地区中职生自己的语文教学和学习特色,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少数民族人文文化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学生的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职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然后被“过滤”剩下的弱势群体,他们带着许多的无奈走进职业学校学习,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愿望、学习兴趣不浓,特别是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另外,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农区、牧区、山区的农牧民的孩子,由于受交通和生活条件限制与“外面世界”接触少、见识少、知识面相对狭窄,生活中对事物或者现象缺少相应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他们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对于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相对滞后,导致我们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所用的“通用”教材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的生活出现了许多“脱节”的现象,学生感觉学起来没用,这也是学生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民族地区的学生民族自尊心都较强,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在学习中都不甘落后于人,为家族争光,为民族争光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少数民族人文文化引入民族地区中职学校语文课堂,可以拉近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达到“文化”与“语言”认同的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语文教学得以优化。少数民族人文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紧密相关的,但对于他们而言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实,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对于亲近的事物,容易引起学习兴趣,也便于引起学习时的联想,这样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爱学语文。中职语文教师有意识的将“地方文化”与“通用”教材结合起来,在比较中学习,在运用中发展,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在素质教育中,美育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少数民族人文文化的引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少数民族人文文化的讲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看到震动,激发他们对家乡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把自己同家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那些空洞地,概念化的说教无法达到的。
二、少数民族人文文化可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生活发展需要
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毕业学生大都选择就近就业或者在本民族地区就业,走出去的观念相对薄弱。面对学生的现实,我们需要从学生的不同的专业特点入手,设计与学生专业特点有关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尤其是将少数民族人文文化引入到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地方文化,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和本专业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本乡本土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尤其是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人文文化内涵和在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从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整体领悟能力和拥有促进专业发展的新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
在具体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将少数民族优秀人文文化资源与民族学生团结意识结合起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服从、协作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增加个人和集体成功的砝码。把学生放进集体认同中学习,可以让他们明确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成功中体验集体荣誉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和全局意识。
中职语文教学中少数民族优秀人文文化和职业学校固有特点的结合,是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人文文化将就业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可以促进更多的中职生顺利就业。
总之,我们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充分运用现有的条件将少数民族人文文化渗透到民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导广大民族地区中职生学生树立自信改变就业观念。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强各民族间团结,让学生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助于使学生在纵观少数民族人文文化的同时,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12-03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交际结果,现代外语教学已经进入到交际时代。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整体教学。英语教学里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在英语教学里把教和用统一起来考虑;教师和学生不是单纯地教和学英语知识,而是通过操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尽量使用教具,创设适当情景,进行以英语作为交际的真实或逼真的演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得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学到英语的用场。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 说:通过语言操练培养交际能力
过去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围绕着语言知识的讲解,句法的分析以及解题技巧的的培养。学生背了不少语法规则,可往往一进入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常常是不知所措。过去的课文教学很少注意到培养学生的运用交际能力,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讲解句法结构和词汇典型例子。学生学习文章往往是为了通过它们学习句法和词法,而不是为了提高交际能力。新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并赋予一定的知识传授,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注重的是让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怎样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思想和情感,怎样获取信息。语言知识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但语言操练不等于语言交际。语言操练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是双方达到相互了解;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学生单纯地掌握语言形式。在英语教学里通过语言操练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首要前提,语言操练和语言交际是相互相成,要有机结合起来。
英语作为人类交际工具之一,本身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因此,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会表达思想,学会选择学过的、合适的语言;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形式有:
(1) 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在每次课前都可以与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对话,以加强学生的说的能力。
(2) 学生问,教师回答。这种形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最能让学生在相互的联系中互相帮助,互相检验所说的语言。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相互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相互商讨,在说给全班同学听时能够更默契。在学生自由练习时,教师要巡视,给学生适当的知道和帮助。特别是要对那些接受能力慢,口头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大胆的参与到语言的联系中来。
二、教:教学过程交际化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交际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路径。英语课堂哪个教学过程交际化应该做到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有,用语言做事,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使交际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要选择接近语言交际的练习,使课堂联系交际化,在做练习时,不仅要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还要设计多种情景,积极培育课堂真实交际的氛围,同时尽可能地创设虚拟真实情景进行虚拟真实交际,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要像演戏一样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此外,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在讲课时要以姿势助讲话,充分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增加说话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上师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课上的一切活动都要用英语进行,如组织教学、讲解、布置作业、解答问题等,把教的英语用到师生交际中去,扩大和占领使用英语的陈地,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才能养成。另外,教师不但要注意课堂上英语的操练和使用,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生活里使用英语。操练与使用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教学教法・试论新课程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三、 激: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和创设的情景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让学生理解外语源于生活又应用于、融合于生活的功能,感觉到语言的自然美,增加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标准优美的发音,规范工整的书写,生动有趣的情景,可意会难以言表的文化内涵。采用多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可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代替教师的讲解,并从旁指引,辅导和解疑,让学生直接同活生生的英语见面,直接主动地吸收了解、联系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增添了英语教学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交际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创:创设外语交际的阵地,拓宽课堂交际的外延,突破课本、课堂、教师三个中心,使学生从“学”到“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要注重课本,但如果完全被课本所束缚,不仅教法会凝滞,教学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与活动的主要场合,但是光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来培养交际能力只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无论教师怎样精心设计,学生怎样努力配合,没有课前课后的密切配合,都很难实现这一愿望。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言的学习也决非局限于课堂。如果把语言当成一门课或一门知识来学,离开交际的目的就越来越远。要让学生学好并用好一门语言,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良好优越的交往环境,交往的环境越大,创设的环境越好,氛围越浓,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欲望就越强,交往的内容越丰富,效果越显著。创设外语交际的阵地,主要手段为扩展课堂交际的外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交际的主体性,从课堂中心跳出来,把传统的复习、预习、讲授、练习都纳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有趣的言语活动中去。创设英语交际的阵地,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必须使学生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练”,主要有以下形式:(1)班组之间的表演英语俱乐部,让学生以组、班为单位改编教材内容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和个性;(2)实施课前三分钟的英语演讲及每日一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3)利用黑板报的英语角以及自编英文小报全面提高;(4)利用好本校的外籍教师资源,组织英语角;(5)相互交换英语日记的阅读也有有利于共同学习。
五、比: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交际活动中得体地运用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学习必然要包括对文化的学习。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则反映在能否准确、恰当和迅速地交流信息和感情,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和使用正确的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同一个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都不大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这个难题。过去的中学外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文化差异的自学意识,很少关注文化上的差异,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交际能力方面打了折扣。没有差异意识就会导致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交流障碍,使交流中断,甚至产生误解,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因此,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交际活动中得体地运用语言,更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具有事半功培,画龙点睛之效。
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学习,主要以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为主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将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交织在一起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交际文化差异的教学,把中西文化的异同性恰当地在教学中表现出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又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交际教学的完善和圆满尚需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学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以期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使英语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Gorden Dryden.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2]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1998(9).
[3]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27)
摘要:从基于教育服务观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内涵界定及特点等方面论述入手,对教育服务观视阈下的网络课程评价各要素——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及评价策略进行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 :教育服务观;网络课程;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24-05
一、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教学作为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形式,以其平台开放、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当今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素质教育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针对网络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评价,是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正日益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重视。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科学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做指导,不同教育理念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立场、方法和效果。除一般普适的教育教学评价理论之外,作为本文论述的核心理念——教育服务观,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如下。
(一)理论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认为:服务是以一定活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就像一切其他商品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其本身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不同的是,这种劳动不是作为物品,而是作为活动来体现。同时,他在剩余价值理论指出:教育活动,是一种提供服务性的劳动。教师的服务可“训练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化”,只要它是“产业所必要的或有用的”,这种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劳动形式,和其他服务一样,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第三产业论
西方现代经济学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畜牧业、渔业、林业;第二产业指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业、信托业在内的以提供非实物的服务产品或服务为特征的各部门。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985年4月关于一、二、三次产业的划分:提供服务劳动的部门包括四类,其中明确将教育、文化、卫生等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涵盖在内,将教育定位于第三产业,即广义上的服务业。
(三)ISO9000质量管理理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于199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提出,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保证,以持续改进为发展,最终使顾客满意、本组织成员、供方、合作伙伴及社会共同受益的管理模式。该理论自产生以来在企业管理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认识到:该理论所倡导的“顾客满意”、“服务质量至上”等观点同样是对传统教育观向教育服务观转变的有利启示和指引。
(四)各家学者观点
古今中外不乏学者将教师比喻成从事不同服务行业的人员。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学说把教师比喻成助产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把教师看作是学生的帮促者;杜威的儿童中心说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师仅是学生的看护者;龚自珍在其《病梅馆记》一文中把施教者比作“养花人”等。这些观点皆渗透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观点。
二、对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界定
教育服务观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更接近于“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对其“消费者”提供的教育服务,这是社会本位论向个人本位论的转变。教育的关注焦点完全是学生,通过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服务,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决定了服务提供者和提供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诚然,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服务形式,是有别于简单的“保姆式”服务活动的,对其质量的保障有赖于科学的教育理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运用。
笔者对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界定为:从教育服务观的视角,对网络课程教学活动的内涵、参与人员及各环节进行重构与解析,在获得相应的原则和标准后,据此对影响其教学过程和质量的各要素逐一开展定量或定性的价值判断与考量,最终起到提升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其中,各要素应紧密围绕教育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学生,重视其学习体验和感受,核心评价内容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
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学评价的一般性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突出体现网络教学的特点。此外,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还要体现其核心指导思想的理论精髓,即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其感受和需求应成为整个评价过程的“焦点”。因此,与传统网络课程评价相比,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由关注课程设计和开发转向关注课程实际应用
传统网络课程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对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意义,大到由权威信息化教育机构提出的各类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小到由各学校自主制定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大都是从网络课程的框架结构到平台模块提出了建设规范。在初期建设阶段,这些评价标准的出台,有力推动了我国网络课程的建设进程。然而,随着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入,关注与改善实际应用效果应成为评价的主要目的。这直接决定了“顾客”对“教育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是判断一门网络课程良莠的关键。
(二)评价的核心内容由课程本体转向课程与教师教学的融合
不可否认,在以往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网络课程开发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追求工具新、奇、特的“以技术为中心”的心理。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一部分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新兴技术、工具的探索欲,一部分源于评价这把标尺的引导。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将“课程中是否包含flash、三分屏、流媒体技术……”、“课程架构是否依托于XX技术平台”等单纯的技术手段、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甚至加分项的评价不乏其例,至于应用这些技术所表现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则鲜有问津。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说道:“我认为导致这些令人沮丧的结果的原因就是在于倡导者们采用了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取向,他们不是让技术去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而是迫使学习者去适应这些最新技术的要求。”教学中,再“抢眼”的技术只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优良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理念、方法、技术、艺术甚至个人魅力深度融合的结果,对网络课程教学的评价不应“唯技术至上”,应更多考查教师教学理念和应用技术的契合效果,终究是对教师教学而非课程本体的评价。
(三)评价由宏观评价转向关注评价主体对服务质量的微观感知
教育服务观主张教育要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根据这种要求,评价最重要主体无疑是教育服务的直接顾客——学生。通常情况下,网络课程教学评价大多依据标准化的规范,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相对宏观的描述和判断,评价标准往往出自领域专家或资深教师之手,即便在评价环节邀请学生参与,限于其知识经验的匮乏,对评价当中某些专业化的描述及指标内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误解、扭曲制定者原意的情况,最终使这类评价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操作起来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对此,网络课程的评价内容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对各评价指标的描述也应更加接近学生的微观感知。借鉴美国学者刘易斯(Lewis R C)和波姆斯(B H Booms)在1983年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概念的描述和1985年帕苏拉曼(Parasuraman A)“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差距分析模型”等理论的启示,在评价设计时应积极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初对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预期待与完成学习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最终将这些心理感受通过一系列的正向表达形成评价的要素指标。
(四)评价主体还应包含教育服务的间接顾客——用人单位和社会
学生是教育服务最直接的顾客,是网络课程教学评价最具资格的评价者。与此同时,当一条新的产业链发生作用,即学生作为“人才产品”向外输出之时,用人单位和社会就成为了教育服务的间接顾客。为保证评价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良性循环,评价主体除学生外,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社会,得到他们最终认可的教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五)评价应是基于过程的,有利于多向反馈的闭环系统
根据教育服务观的观点,一切影响到服务过程和质量的影响因素都应纳入评价的范畴。因此,评价不应局限为一种单一的、对最终结果的总结性评价。针对网络课程的整个教学进程,应适时选择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评价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应在每个评价环节设置畅通的信息出入口,使评价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处理,实现对网络课程的动态改良,提升改善教学质量的效率。
四、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要素分析
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及评价策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评价系统。根据教育服务观,各要素应如何进行选择,相互之间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关联,才能使这一评价系统对改进教育服务质量起到最大的效用呢?
(一)评价主体
如上所述,学生作为教育服务最直接的顾客,是网络课程最具资格的评价主体。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中“教师中心说”、“学生产品论”及“社会本位论”等理论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和教师面前长期处于绝对服从的心理弱势地位,不免会对担当“评价主体”这一角色缺少必要的信心和准备,即便是被要求完成评价,也时常会出现因“畏惧教师权威”或认为“学生评教师就是走过场,没有实际意义”等原因草草了事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违背了评价的初衷,也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首先要积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加强组织引导,在评价开始之前,向学生正确解析评价的意义、目的及其所处的地位,使其本着“对自身的‘消费’权益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完成评价。而针对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评价应通过“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来呈现,即获得学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观感觉、认识、描述与判断。
此外,学生就业后,其表现好坏会对用人单位的效益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此一来,用人单位和社会便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服务“间接买单”,成为教育服务的“间接顾客”。同时,为保证人才培养始终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用人单位和社会也应成为不容忽视的评价主体。当然,与学生评价不同,不同的评价主体所面对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大不相同,要立足于各自的需求角度进行设计和安排。
(二)评价客体
按照教育服务观的理解,教育服务的体现形式即教学质量。一方面,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施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其对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质量;另一方面,网络课程教学作为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对如硬件、技术、设施等条件也有相应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些保障一般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提供和完成。因此,评价客体应包括网络课程的施教教师和学校两方。根据各自提供服务内容的不同,对教师的评价应着眼于其教学水平及其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质量,对学校的评价则应立足于对网络课程硬件、技术和设施等条件的提供及支持等保障及其对教师教学的组织服务上。
(三)评价内容
德国学者鲍尔·海曼(P Haimann)和赫尔马·弗朗克(H Frank)的课堂教学系统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式认为,影响课堂教学的六大因素可以用六维坐标系表示。六大要素分别是:B(教学系统怎样施教?)、L(用什么教材施教?)、M(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P(对谁施教?)、S(在什么情况下施教?)、Z(为什么施教?)。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学生感知评价的内容可表示如图1。
1.学习者分析(为谁服务?)
正如某项产品在设计、研发、投放市场前有必要的市场调研、消费者分析一样,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所施教学生的学习态度、期待、初始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认知风格的准确获知应成为课程和教学设计的航向标。针对“教师对学习者分析”这一内容进行评价,能有效引导和促进教师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提供什么服务?)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呈现和组织。遵循“精炼实用”的原则,加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学生原有知识、新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怎样服务?)
网络课程教学同课堂教学一样,固然是“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教师应利用网络教学超时空的优势,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与学生一道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在评价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考查教师对网络教学方法内涵的理解和所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把握。
4.教学环境(在什么情况下服务?)
网络课程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组织为学生创设的“软环境”和教师、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硬环境”。“软环境”主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为细化的内容进行评价。“硬环境”则要通过对教师所设计、开发的网络课程本身的一些参数来评价,如技术、工具是否有效,界面是否友好,资源是否可用等。此外,对由学校提供的相应保障也要进行评价,如网络平台的稳健性、信息的安全性、软硬件的更新频度等。
5.教学支持(有哪些服务支持?)
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与传统的网络课程评价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网络课程教学“异步性”特征决定了保证学生学的效果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要为教与学提供丰富、有效的服务支持手段。对教学支持的评价应本着操作便利、功能实用、效果显著的人本化原则进行考查。
6.教学互动(服务对象如何互动?)
这里的教学互动包含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内容。显性互动是指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人机互动。对显性互动的评价相对容易,通过考查各类人群、人机之间的交互频次、交流记录、回访反馈便可对互动的频度和效果加以判断。对于隐性互动,主要指师生间的情感交互,需要借助更为深入的指标对学生的微观感知进行评价。
以上分别从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支持和教学互动等方面对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学生感知评价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对于另外的评价主体——用人单位和社会,根据其实际需求和操作条件,评价主要依靠学生就业在岗后所表现出的知识储备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未来时间能为所在组织带来的潜在效益等内容实现考查。
(四)评价策略
教育评价按评价基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度量方式、评价对象的存在状态、评价考查的范围和评价的功能可划分出多种不同的评价类型,相应地有多种不同的评价策略。全面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Deming W Edwards)曾说:检验产品已经太迟了,如果员工能制造无缺陷的产品,就应该废弃最后环节检验产品的规定。把教育作为服务产品来看,教学过程如生产过程一样,是一个庞大、缜密的系统工程,每一环节的“输出”都将作为“零件”成为下一环节的“输入”。就单一一个教学周期而言,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仅在教学结束时对效果进行评价势必是一种“迟到”的评价。因此,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主张进行复合式的过程性评价。网络课程教学开始前,教师可对自身教学水平和网络课程的质量进行诊断性预评价,一方面可再次审视教学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评价结果可与学生终期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预期”与“实际”的差距,更准确地做到“知己知彼”。在网络课程教学进行过程中,对各教学环节的“关键性节点”进行形成性评价,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完成诊断、反馈和调节控制等步骤的循环往复,直至问题得以解决。网络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对整个过程的完成质量做出判断和鉴定,将这一结果与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距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改良措施,据此对网络课程做进一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35.
[2]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6.
[3]南国农.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7.
[4]苏伟伦.戴明管理思想核心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
[5]江庆翘.教育的产业性质及其服务观[J].机械职业教育,2001(1):8.
[6]李宇杰,等.ISO9000族标准培训教材理解与实施要点[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7]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8]何玉海.试论教学质量评价转型:教育服务观的视角[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02(3):26.
[9]Lewis R C,B H Booms.The marketing aspects of service quality,in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services marketing[J].AmericanMarketing,1983:99.
[10]张一春.精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在良)
An Analysis of Teaching Evaluational Factors of Online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CHAI Lu-lu,ZHANG Jun-wei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enzhen Guangdong 518127,China)
一、教育幸福的现状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教育是实现所谓幸福的途径。但是现在,有的教育是不幸福的,甚至是烦恼的,是痛苦的,有各种各样的纠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着这样的观念:人的幸福和成功源自于他们早期所受的磨难(学习和其他艰苦),今天的痛苦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这使得人们一直把幸福当做是一个长期的远大的目标,而不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的、享受到的东西。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今天幸福,未来可能更幸福;今天痛苦,将来可能有阴影。
另一方面,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有时教育异化了。虽有义务教育、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一系列的举措力图让教育更好,虽也有不少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践行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的教育、教学方法,但占据很大一个位置的,仍然是为了并非教育根本目的的升学率、教育经济提升率,这使得有的教师、学生,慢慢陷入痛苦的深渊,希望看到光明的未来。
所以,重建幸福的学校生活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教育工作者应该表达一种合理的愿望,即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而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二、幸福、幸福观、幸福感内涵
1. 关于幸福
对于幸福的看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快乐论、满足论、意义论、状态论、能力论、德性论、综合论等。
幸福是一种快乐。尼尔认为:“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幸福通常是一个人在目的或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快乐体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有层次、高低之分,是在苦与乐的矛盾对立统一过程中体验到的,是在不选择与创造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
幸福是一种向往,是一种缺失体验。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和物质)的体验,缺失即是没有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未满足,都是个体的缺失,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缺失性体验。此时主体为克服缺失,会调动自我的各种力量,当缺失感消除,个体就体验到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自觉行为与目的行为的联结,是关乎人生的意义以及生活、理想、需要的情感体验。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基于个体而又依存于社会,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个人幸福和社会集体幸福、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生活幸福的统一。
幸福是一种能力。人们都希望得到幸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幸福的。因此,感受幸福、获得幸福是需要一种能力的,即“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磨砺和培养的。感知幸福的能力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有关。获取幸福的能力与个体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强弱等有关。
幸福是一种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德性是幸福的本质,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 又是一种现实的活动, 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
幸福与人性相关,人性是生理、心理和伦理的统一,因此,幸福也是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统一。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与精神满足。它是人们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且这种感受是同人生的内在生命力量紧密相连的。
2. 关于幸福感
幸福感是对幸福的体验,是主观的,幸福感具有很大的相对性、短暂性,幸福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幸福感与幸福息息相关。
3. 关于幸福观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越追越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基于不同的幸福观,不仅价值追求不同,在获得同样的幸福时,幸福感也会有极大的差异。
三、教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幸福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 幸福需要教育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性的文明事业,它是构成人类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教育可以为满足人的发展的各种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为人的可能幸福奠定一定的基础。正是由于人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拥有了促进身体、认知、情感以及精神世界发展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追求、创造并感受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为此,有人提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2. 教育需要幸福
教育本身应是幸福的,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忽视了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教育中,长期存在着把学生看做一个“知识受纳器”,是一个“无知者”,从而忽视了学生也是一个具有价值判断、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人,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与获得,而不重视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使得教育成为一个车间生产般的流程,让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师生疲累不堪。
从本体论来说,“教育即生活。”师生的大多时间是在教育与被教育中度过的,教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曾论述过: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即所谓的教育生活。而且教育是现时的、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未来的、遥不可及的生活。生活需要幸福,教育作为生活,也应该是幸福的。这种幸福首先要关注的是师生当下的幸福,而不是仅仅为了未来遥不可知的幸福就牺牲当下的幸福。可见,教育自身首先应该是幸福的,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四、幸福教育的内涵及层面
幸福教育是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自身情感之上,以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使教育造福于人,使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大写的、幸福的人。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创造人的幸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层面。从人的角度而言,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创造教师的幸福,另一方面是创造学生的幸福。
1.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与否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以及教育目的的实现。教师的幸福是教师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物质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其构成要素包括物质保障、身心健康、人际和谐和事业发展。当前社会状况,普通教师生活水平处在社会的中下阶层,在实现教师基本生活完备上,教师有着一定的压力,而这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繁杂、琐碎使得教师在幸福指数的提高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来自学校、社会的压力,也使得教师身心水平受到影响。教师个人在与人交往中的顺畅与否,在个人教育事业如评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其幸福感的获得。所有这些因素当直接作用于教师后,都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进而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直接主体,他们的幸福理应得到关注,并加以努力实现。
2. 学生的幸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标,他们的幸福也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幸福是学生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也是教育本身理应给予的,同时也是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幸福的美好体验,不能仅仅着眼于他们未来的幸福、更应该关注他们当下的幸福。学生的幸福构成要素,首先应是成长的幸福,是学生对学校生活感到满意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学生的共鸣、理解与尊重,从而也产生幸福感。再次,对于学生来说,幸福还体现在学习过程与结果上的幸福,从学习中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感,这一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只有在教育中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幸福,使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践中努力达成教师与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才能让师生具有真正的幸福,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达成教育的目标,构建和谐幸福的教育、和谐幸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旻,王会珍.试论积极心理学观照下的高校幸福教育[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6).
[2]曹辉,朱春英.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J].教育探索,2008(1).
[3]张笑白.幸福:教育的深层关怀[J].教育科学论坛,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