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39:53
导语:在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问题;发展对策;安徽合肥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98-01
近年来,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龙头集聚加快、合作组织提档、园区承载增强、加工加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农业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快,培育壮大了一批“效益百万、经营千万、服务万户”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5年来始终位居安徽省第一,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虽然合肥市龙头企业种类多,数量多,但规模小,档次低,加工能力弱,带动力不强,科技型、创新型龙头企业较为缺乏,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二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农村政策政出多门,投入分散;四是村企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企业融资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拓宽思路,提升产业带动辐射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拓宽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模式,提升产业带动辐射能力。继续探索产业化构架模式。不断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的运作模式。要不遗余力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坚持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拓展服务模式。探索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定向投入、定向收购、保护价收购、订单农业、定向服务等新形式,与农户构成相对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为农户提供农资、信息、技术、购销等服务。拓宽互联体制机制,指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入股,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促进农民实质性增收[1]。
2.2 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并完善高水平的研发机构,继续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创新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各种途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龙头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加强其在政、产、学、研对接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科研机构院所、企业、高校等主体在自主创新中的统筹引领、宏观协调的主导作用,有效集中财力、物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机构尽快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吸收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机制,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与农业产品,攻克一批农业生产技术核心难题,努力打造符合合肥市实际的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的新标杆。出台鼓励和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省市农业科研机构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适应市场需要,主动与企业接触,将科研成果通过企业平台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不断激发各类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力[2]。
2.3 以宣传推荐为平台,推动企业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各地区农业综合信息网、农产品交易网等网络的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网络推广,宣传名、优、新农产品,交流市场信息,拓展供销渠道。积极探索搭建农业产业化主体的合作平台,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参与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积极利用合肥市的地缘优势,支持和鼓励引导农业企业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开展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做强做大。积极探索发展会展农业,加大力度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展销会,宣传推介本地区、本地域的名、优、新农产品,充分利用上海、北京等平台,大力推进合肥市农业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拓展合作范围。
2.4 以政策体系为保障,加强整合资金支持
政府主管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对目前农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要积极完善、充实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用水、用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切实贯彻落实。在经济下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要着力协调农业融资困难及企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力争持续增加用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规模,加强与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力度,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实施倾斜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3]。
2.5 加强招商引资,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合肥市政策、区位等比较优势,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合肥、上海、北京农交会等各种平台,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放眼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河南等先发地区,务求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产业、规模化种养、林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瞄准世界500强、“央字号”、国家级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企业来肥投资兴业。
2.6 以内部管理为基础,统筹农业园区发展
一是新方式管理,建立和完善园区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园区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股份合作、生产合作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参与园区建设;以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园区用工制度、生产标准、工作流程与制度、工资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实现农业园区的工业化管理。二是高起点定位,制订和完善园区规划。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示范性与效益性的统一,在规划层面就要注重现代生产要素的集成与扩展。要以产业为基础,突出区域特色,充分考虑生产布局、产业衔接和循环发展,真正使农业园区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的载体,带动农民增收的平台。三是高水准集成,打造和培育园区品牌。四是全方位服务,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资金,完善园区道路、电力、灌渠等基础设施[4]。
3 参考文献
[1] 程志强.农地流转形式和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的契约安排研究[J].中国市场,2012(46):83-89.
[2] 郭文宝,叶良均,戴元坤.当前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合肥三县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29-31,60.
近几年来,泌阳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泌阳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6家,总资产18.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以上的2家,1000万元以上的15家,3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0家,种植基地55万亩,畜禽养殖基地86个。
全县小麦、玉米、芝麻、花生、肉牛、生猪和蔬菜等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其中省重点龙头企业3家,县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6.1亿元;营业收19.6亿元,利润总额6亿元,税金0.6亿元,从业人员0.1万人。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个,“河南省优质产品”2个。因此,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支柱产业。
1.1粮食加工业。现有小麦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小麦20万吨,占小麦总产量的80.6%;主要分布在泌水办、泰山、羊册、郭集、马谷田、花园办、王店有代表性企业,雪源面粉、富顺面粉、喜凤面粉、龙兴面粉、绿州面粉、汇利面粉、福利面粉等。
1.2畜产品加工业。泌阳县畜产品加工产品主要为生鲜肉和低温肉制品。有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0万头,占存栏量的26.3%,主要分布在杨家集、、双庙、付庄、贾楼、铜山等地,有代表性的企业为省级的泌阳溢佳香、恒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公司。
1.3油料加工业。泌阳县油料作物加工产品主要为花生制品及其花生油、芝麻制品及其香油。现有油加工企业3家。主要有懿丰油脂为代表的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花生油10万吨,加工花50万吨,花生主要分布在、贾楼、付庄、官庄、象河等地。
1.4蔬菜加工业。蔬菜加工制品有速冻蔬菜、酱菜类等产品。现有蔬菜加工企业6家(其中食用菌加工企业3家),龙头企业有2家,市级2家;食用菌加工1.2万吨,速冻蔬菜的产量0.1万吨,主要分布在县城区官庄等地。泌阳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为省级的泌阳鑫发、三明食品等。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个别门类过于集中,整体发展不均衡。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相对集中,工商注册的有75家,占70%,且这些企业大多发展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存在着散而弱,重复投资、固定资产大量闲置。
2.2精深加工比率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一方面,绝大多数为粗加工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深加工体系尚未建立,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农产品二次深加工不足10%。另一方面,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的产品少,特别是缺少高、新、特的产品,多数产品的名气不大,档次不高,规模不大,难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2.3企业农户利益连结机制脆弱。一方面单个企业实力弱,遇到市场风险抵挡不了,无法与农户兑现承诺;另一方面农民合同意识淡薄,有好处找市场,有困难找企业,合同连结缺乏约束机制。
2.4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0%,而且其中有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组织内部运作不规范、组织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发展环境不优,其服务方式多以收购转销为主,全方位服务不够。
3.加快推进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应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事事项。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责任。
3.2紧密配合,搞好服务。一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在产业化集群内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职能作用,为产业化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支持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向产业化集群拓展,为促进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必要的“粘合”和支撑作用。
3.3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协会年会等形式,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定期交流制度,拓展政府和企业的交流渠道,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二是搭建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协调农发行、农信社、农行等金融部门,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为龙头企业争取贷款和奖补。三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利用农洽会在我市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举办或创办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农产品交易会,利用外出考察、信息网站等,加强企业问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4完善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要优于产业化集群内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对产业化集群内的种植和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3.5落实用电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化集群内供配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产业化集群生产用电的需求;对产业化集群内龙头企业生产用电,县在电价调整中给予优惠。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78-05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以农民为主体,以新的生产方式为纽带。它具备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占主导地位,但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后,农业现代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到逐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到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第二、三产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大都基于本地实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较早的地区之一。当前,又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中发展农村经济更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实现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全省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决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较突出的是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这些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1.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洛阳市是农业大市,农区面积广,农业人口比重大;山区面积大,自然景观多,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县区、乡镇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洛阳市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洛阳市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出来的土地,通过复耕、租赁、开发等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如,石井乡建成5个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农村社区,实现了全乡农民的集中居住,同时利用龙潭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引导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营农家乐、开店经营当地土特产,或在景区管理服务企业务工,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2.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许昌市的县域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再造和提升高效农业是许昌市的主要做法。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高效的思路,通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如,长葛市古佛寺村规划690亩连片土地,其中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提供给大型面食加工企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村规划900多亩土地,用于满足该镇花木产业的用地需求,实现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许昌市近郊的农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
3.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舞钢市统筹考虑城乡产业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根据舞钢市的钢铁、矿产等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市17个村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政府分类指导、政策捆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就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态势。舞钢市靠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在产业构建过程中,注重配套安排创业就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基地,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4.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巩义市以乡镇为主体,依托或围绕乡镇主导工业企业,构建农村的产业支撑。如,竹林镇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竹林镇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达2万人,现有总面积27平方公里。竹林镇根据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构建产业体系。竹林镇坚持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了耐火材料厂、石料厂等,同时坚持“两头在外”的原则,兴办家电厂、制药厂,在不断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电子、铁路机车专用件等新兴产业。目前,竹林镇已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该镇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镇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镇财政出资,并为在企业就业的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同等待遇的企业福利。居民应缴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投资580万元建设竹林卫生院,居民不出镇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区域内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有效增收,为农民集中居住和节约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竹林镇对节约的土地进行新的规划调整,开发长寿山旅游景点,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在规划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公共服务、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支撑,其产业方面的研究论证、规划布局、培育发展还远远不够。¨。从四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在实践中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定位、土地利用、配套改革、基层组织重构、城乡文化融合、乡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之,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盲目建设。三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四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产业选择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可以为农村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拉大的变化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在于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落后。通过对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演变和基本来源进行对比,有利于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表1可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占绝大部分,近年来高达68.34%,而经营性净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占比较低,近几年来的平均占比为6.32%,城镇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和零售业、服务业等。
从表2可看出,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比重较大,平均占59.32%,而在第二、三产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平均只有32.91%,低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出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之和。
从城乡收入差距及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可看出,城镇居民从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益比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益要高得多,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症结在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太小,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注重集约式高效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比较
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普遍比西部地区高,最高的上海,达68.72%,最低的新疆,仅占11.98%,两者差50多个百分点。
从不同区域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最低的是上海,仅占4.22%,最高的为新疆,占78.62%,相差近75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当地农村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民将从传统式村落散居和粗放式分散生产向集中居住和集约生产转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的解决对策在于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规划
一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培养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产业,全面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三是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和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促进和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是基础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人口占相当大比重,面临着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双重任务。因此,必须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为动力,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扩大规模,拉长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第二,不断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区域特色农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这类产业既有利于整合和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村在耕作和生产方式、居住和生活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及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
(三)大力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要素构成、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着力发挥资源、区位、市场、产能、人力、文化等方面优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产业发展依赖于农村人才资源和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培训农民,逐步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五)扩大农村需求,激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农村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农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现有耕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农村内服务业优先由当地农民经营,让有特长、有资金、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微企业,从而取得经营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娟,李胜茹.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7(9):16-18.
[2]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构建产业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86-188.
[3]赵雅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1994(4):23-26.
摘 要: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与效益发挥,对今后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湟源县实际,具体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具有优势的产业,提出了明确的后续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后续产业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后续产业
Abstrac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consolidate play and benefit the future eco-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current needed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Combination Huangyuan actual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a clear follow-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follow-up industry
Abstrac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consolidate play and benefit the future eco-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current needed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Combination Huangyuan actual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a clear follow-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follow-up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1森林旅游业
3.1森林旅游业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3.2第三产业
3.2第三产业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适宜发展的经济植物很少,经济林种发展困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适宜规模化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小。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适宜发展的经济植物很少,经济林种发展困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适宜规模化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小。
4.2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且后劲不足
4.2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且后劲不足
存入我的阅览室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木媚J剑愦笸烁У姆⒄埂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 语
6、结 语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存入我的阅览室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 语
6、结 语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产业发展 研究
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城乡一体化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产业结构的演化;反之,产业发展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对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对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城乡一体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城乡一体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各农业专业户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模式从传统种养单一型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2、产业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动力。没有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融合,也就没有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和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吸纳城乡就业和实现农民身份转变的有效载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实现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的同步增长。
二、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011年海淀区第一产业收入1.6亿元,第二产业收入412.9亿元,第三产业收入2765.4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1年海淀区农村地区第一产收入4.5亿元,第二产收入47.2亿元,第三产收入166.0亿元,农村产业结构保持“三二一”格局。2011年山前地区经济总收入为135.8亿元,远高于山后地区的82亿元。山前和山后地区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山前玉渊潭、四季青、东升等镇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对辖区内的集体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写字楼、宾馆饭店、综合市场、停车场等,在提高集体资金积累的同时解决部分本地就业。山后四季青、西北旺、上庄、温泉等镇从区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特点出发,因势利导,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形态的新型农业生产。
2、集体经济发展迅速
2011年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8.6亿元,比上年的71.6亿元增长9.8%;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7.6亿元,比上年的24.3亿元增长13.6%。山前、山后各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多的四季青镇(24.8亿元)是最少的上庄镇(0.8亿元)的310倍。
三、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
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不平衡特点。海淀区借助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然而,农民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农村第三产业以贸易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型服务业发展为主,产业升级速度相当较慢。
2、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割状态,产业链接不紧密,互补、互动、互利的发展机制不完善,产业关联性较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农村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强,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城乡产业合作大部分停留在原材料供给层面,产品深度开发、挖掘和精深加工不够,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配套产业发展较慢。
3、以科技产业为重心的产业规划弱化农村产业发展
从海淀区整体规划布局来看,主要打造以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形成了西四环创意产业园、上地信息产业园、永丰产业园、苏家坨教育科技园等。但这些产业园区对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作用相对较低。在产业规划上,对农村产业用地考虑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对北部各镇虽有建设工业小区的设想,但推动落实力度不大。
4、农村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内在素质提升。
四、推动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建议
1、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从优化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出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城乡产业资源,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人才政策,积极引导城市重点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发挥城市产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规划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园区发展和镇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发展为园区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增强园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2、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
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土地开发模式,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对上市交易土地的增值收益实行二次分配。建立健全与农林用地保护制度相适应的农林生态效益等服务城市功能价格补偿机制,集中财力投入现代农林业建设,逐步实现农林产品收益与政府补贴收益之和,能够与非农用地收益趋于平衡。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实行农村小额贷款费用定向补贴政策,开发符合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创新保单抵押、农户互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
3、加强城乡产业互动
建立健全融合、在现有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城乡产业链条,从城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原材料与配套服务需求出发,逐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城乡产业链,提高农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集群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强化城乡不同产业、各类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服务体系直接的关联互动效益。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城乡企业互动发展平台,深化城乡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促进城乡产业的互动发展。
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全面推进农业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整合现有资源和要素,促进以观光园、采摘园、民俗村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区域智力密集型资源和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提升乡镇企业的技术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适度集中,鼓励相关企业、行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专业镇、专业园区,培育和奖励地区、行业名牌产品,鼓励品牌经营。
6、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
鼓励科研机构、技术型企业对农民进行技术推广服务,支持生产加工型企业有针对性的建设“公司+农民”服务体系。做好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平台和中介,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制造业,成为园区产业链组成部分,分享园区发展成果。
五、总结
城市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城乡产业互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等措施,相信能够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这个小村庄创造了2天近10多万人次的观光记录。一个月以前,这个小村庄“珠海人知之甚少”。现在却让该村82岁村民吴喜万分感慨,“太多人了,活了82年都没见过那么多人来这里,村子出名了。”
突然“出名了”的耕管村,其背后有市场要素走入农村、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和手法融入村居特色产业的作用。
建设幸福村居,产业是核心。当前,珠海正以幸福村居为抓手,引入现代商业思维助推村居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支持保护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功能互补,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那洲社区、耕管村、广发村等村居在理清自身发展定位的同时,尝试引入O2O、网络微信全媒体营销等现代商业经营方式,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
在不久的将来,珠海的北门户唐家湾镇将出现一座全新的那洲布料市场。升级改造的那洲布料市场一期建成后将有130套大型商铺和物流仓储,成为集物流、商贸、批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布料批发市场。
事实上,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洲布料市场一直是那洲社区最大的产业,也是村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在近几年市场竞争和发展中,受限于土地、基础设施和缺乏商业运作等原因,那洲布料市场发展落后于周边布料批发市场。
借助幸福村居建设的契机,那洲按照差异化发展理念,将村居产业发展中心和定位放在了那洲布料市场产业升级上,实现那洲的商业转型。据估算,那洲布料市场建成后,村集体年纯收入将超过2000万元。
像那洲村这样依托固有资源,理清自身定位,差异化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村居在珠海还有很多。
位于水源保护区的石龙、莲江、光明等8个村居根据自身特色,深度挖掘产业潜力,通过整合资源,拓展产业链条,提出了培育水稻及花卉苗木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展销、休闲观光、科研、康体养生、商务会议等8大产业体系,以逐步壮大产业集群。通过统一规划、培育产业,采取规模化、组织化、集团化的运营模式,逐步形成八村产业联盟,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据统计,2013年珠海已有47个村居完成了涵盖特色产业发展的村居规划。今年珠海将全面完成村居规划,科学定位村居产业发展方向。
电商模式提升运作能力
“想象一下,新的布料市场商户从网上接收订单,云系统计算最佳的购买和服务方式,商户统购统销,来往的都是物流运送车辆,我们无需再烦恼与客户语言不同、货品拆借不足等问题”。那洲布料市场商户马女士十分期待新市场的建成,她已经计划到时候多租两个铺位和仓库。
她说的未来正是那洲对布料市场规划的远景,实体改造升级的那洲布料市场,仅仅是改善市场线下的基础。为提升那洲布料市场的商业竞争力,那洲将引入O2O的电商运营模式提升那洲布料市场的经营能力,升级村居产业。
据了解,那洲布料市场将与UIC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那洲布料市场线上运作能力,将兴建布料城的主题网站、建立布料交易软件与订单系统,同时构建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和城市配送管理系统。依托科技力量,让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产生化学反应,运用大数据平台化系统,打造布料市场的知名品牌。
在金湾三板村的村民梁华坤组建了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量化入股合作社等形式联合周边农户共同打造“小林草鲩”品牌。在合作社的规划中,将在三板村打造产业物流仓储中心和电子商务线下集散地,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珠海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商业理念的包装和市场化的运作。在产品过硬的情况下,经营运作模式将成为珠海村居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梁华坤说。
农企合作促进农民增收
新年的阳光格外暖,南澳村村民卓润明站在门口,看着对联上“五谷丰登”四个闪闪发亮的大字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确实是一个丰收年!稻田的收入增加了一倍!”
收获的喜悦在南澳村的每个角落弥漫。许介绍,去年借助幸福村居的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南澳村针对产业特点,联合珠海市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推广“乡意浓”品牌稻米的产业化种植,打造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首期250亩,村民收获的优质有机稻米将被农丰公司定向收购。“收购价从以前的每斤1.5元涨到近4元,村民每年的收入将增加近5万元,这个春节过得也更加开心了。”许说。
而在水产养殖方面,南澳村投入了60万元对水产养殖片区的低压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并发展生物循环无公害养殖,主推中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作为合作社首批成员的冯根带介绍,以往南澳养殖的大多是“四大家鱼”等低端水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大,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开展无公害养殖后,养殖成功率高了很多,去年甚至一个塘就增收了十多万。”
目前,全村有近1000亩鱼塘养殖了中、高端水产品种,预计可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重心放在产业提升方面,发展农家体验基地,提高土地的附加值,让农民有更多收入。”
商业意识推动村居发展
“珠海的农村是我看过的农村中最有发展和开发前途的。”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乡村建设院院长李昌平十分看好珠海农村发展,“珠海农村发展正处于逆城市化时期,也是珠海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村居产业的引导者、建设者、参与者都需要更新观念,用经营乡村的观念去研究和思考问题。”
李昌平认为,从区位上看,珠海农村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的差异性成了珠海农村开发的后发优势。
从全球来看,珠海农村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气候、海景等天然生态方面能够吸引很多人到珠海休闲度假,也成为农村发展的天然禀赋。同时,愈发为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为珠海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珠海大多数农村处于水源保护区,其绿色生态为珠海打开了农产品安全食品市场的大门。
事实上,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已有不少珠海村居开始探索和实践,如斗门耕管村依靠营销观赏油菜花吸引10万游客到该村消费;那洲布料市场改造升级等。在李昌平看来,农村产业自发探索产生的变化说明珠海农村发展正处于逆城市化时期,也是珠海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逆城市化的情况下,农村文明、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将变成可消费品,农村任何一点与城市不同的东西都会吸引众多城市消费人群到此消费。耕管村几十亩油菜花田能吸引到那么多人,从产业宏观发展上来看是搭乘了逆城市化发展的快车。”李昌平说。
没有金融部门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纸上谈兵
大林寺村自然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发展之路怎样走?经过当地农民讨论、商议,最终决定发展生猪、蛋鸡和食用菌三个产业。
要发展产业,没有钱只能是空谈。如何解决资金难题?顺庆区委、区政府首先意识到:像过去那样由政府为老百姓发展产业垫付资金,大包大揽行不通了。于是决定政府不再为老百姓出钱购买种鸡、种猪、食用菌袋。
政府不投入,老百姓手里又没钱,产业发展的“两难”如何破题?顺庆区委书记陈修鹏想到了金融部门:“没有金融部门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将目光瞄准了“农民自己的银行”——区农村信用联社。
多方受益,化解农民无钱投入和信用联社有钱不敢贷难题
今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农村信用联社该如何在新形势下支持现代农业,并在支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该区信用联社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专题调研和深入分析,信用联社向政府提出了“既要运用资金,又要防范风险,创新‘金融助农’模式,推行政府、龙头企业、信用社、农户、保险公司五方联动机制,既确保产业发展资金,又降低金融部门投入风险”的思路。双方一拍即合,并选择大林寺村作为金融扶持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
于是,顺庆区政府出资200万元组建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对区信用联社发放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进行担保并由政府贴息;信用联社对担保基金按3倍的比例放大担保额度,对贷款损失信用社承担10%,担保公司承担90%;担保公司负责为大林寺村种养殖园区的农户提供3至8万元贷款担保,对担保公司的贷款由事先确定的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提供再担保。
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为园区种养业主统一提供蛋鸡、仔猪、菌袋,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回收产品,并与每位业主签订《公司农户合作协议》,确保业主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
区信用联社制定了严格的担保贷款操作流程,根据《公司农户合作协议》发放担保贷款,用于农户修建圈舍和大棚以及购买蛋鸡、仔猪和菌袋,并在园区实行规模种养殖。
进入种养殖园区的农户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借贷投入为辅,对所借担保贷款按季向信用联社付息,付息后凭据向政府申报享受贴息政策。农户与3家龙头企业签订产、供、销和收益协议。
保险公司则负责对种养殖园区农户饲养的生猪和家禽提供保险服务,并将信用联社作为第一受偿人。
创新服务,农户收入与信贷业绩同步增长
为了督促贷款农户恪守信誉、按时足额还款,信用社对种养园区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服务优质,贷款期限为两年,分期还款。对每位种养殖农户在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行专户存储,其中20%至30%用于逐步偿还贷款;当地政府负责催收每笔贷款的到期偿还和利息支付,若当地政府督促归还任务未完成,则由区财政扣留当期下划当地政府的拨款。这样保证了农户严格遵守协议,在发家致富的同时诚实守信,农村产业发展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信用联社的强力支持,撬动了大林寺村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7月底,大林信用社共向大林寺村生猪、蛋鸡、食用菌3个园区的57户农户发放担保贷款260余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园区农户年底可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大林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98万元,同比增加189万元。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配合政府产业政策,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农村信用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省农村信用联社驻南充办事处主任康志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分肯定顺庆区信用联社的“金融助农”模式,并要求全市合作金融机构借鉴和推广。
短评
这条路子走对了
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产业是关键。发展产业必须有启动资金,过去由政府支付启动资金,农民赚钱后再还给政府,但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难以长久。发展的资金难题如何解决,顺庆区找到了金融这棵“大树”。
关键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15-05
西部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文明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从资源禀赋看,首先,西部农村地区拥有迷人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后现代话语中的文化优势。“其次,西部农村文化产业避开了土地、资金等要素稀缺的经济发展劣势,扎根乡土却又以非农经济为主的要素组合来构筑自己的产业基础。”[1](P15)目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总体上处于“跟进”状态,各省区市都已初步形成了各具自己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雏形,在局部地区、一些重点领域有了突破:农村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打造民间工艺美术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工艺品发展道路;文化名村名镇开发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农家乐”广泛兴起,特别是中心城市附近和旅游景区景点附近,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开发形成热潮,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悖论
(一)本体困境
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指征是大规模复制和批量化生产,“文化产业发端于城市,依托大规模复制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以及来源于大工厂的微观组织方式,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借助了现代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不具有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也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意味着传统资源与自然生发条件的剥离及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需要恰当的市场运作。”[1](P24)农村文化产业受制于农村生产方式,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商品经济逐渐渗透到农村领域,但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经济没有完全按市场经济轨道发展,而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微观基础包括农民(农户)、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从整体来说文化产业明显带着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以小型化、松散化为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户主为主管,以亲朋为主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2](P66)西部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全球化浪潮,我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社会变迁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农村文化伴随着整个经济社会被裹挟到现代社会的场域。在此背景下,一个居于强势地位的生活方式在不同地区之间转换,并被争相移植,文化消费逐渐趋同。西部虽然农村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受经济交通条件限制,很多农村文化形成自娱自乐的内循环格局,无法走入现代主流文化视野。博厄斯在谈到一个民族文化特殊性时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3](P255)他强调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社会生活的重构并不是简单的变化,有时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是一种背离原来发展态势的认同。“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经济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一切都被纳入到市场交换的制度体系之中。原来镶嵌于社会各种制度的经济体,现在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母体,反过来把一切都纳入它的体系之中了。”[4](P92)在经济扩张中,中国社会被划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相对弱势的农村文化既缺乏载体,又缺乏投入,极度膨胀的都市文化娱乐对农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农村原有的文化体系和社区记忆在咄咄逼人的现代消费趋同下逐渐式微与妥协。
(二)发展危机
1.农村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缺少党委、政府系统和社会组织的设计和介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同时,产业布局分散,缺少主动自觉的引导和规划,产品低附加值情况突出,特别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服务的产品,价格低廉,损害了农村文化,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2.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文化引导性不强,缺少现代科技和先进文化的支撑
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总体上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更多是以传统文化工艺品、传统文化旅游、农村文化演艺等形式体现,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低,难于全面反映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并促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引领能力低下,一些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存在低俗、庸俗、媚俗问题,急需提升品质和档次。
3.农村文化资源流失、破坏严重
由于农村旧房改造等原因造成文化特征突出的传统建筑损毁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农村有形的文化遗存被破坏;大量民间保存、流传的文化典籍流失,如东巴经、贝叶经等被外国人收购事件每几年就会发生;同时,农村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消失,也日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二、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云南为例
(一)农村文化产业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趋势
总体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出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的态势。梯次发展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农村文化产业相对起步较早,有一定创新意识,附加值高,有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市场消费能力较强 ,既是城市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的显现,也在一定意义上承接了城市文化产业的不同分工,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成熟。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受制于薄弱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狭小的市场规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单兵突进是指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借助资源优势,通过金融支持、政府引导扶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配置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1.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产业业态不断创新
农业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及文化的原生性等特质,符合国际国内市场的消费偏好和需求态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将不断扩大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释放,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不断创新产业业态,增加多元、多样、多层次文化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和休闲旅游需求。
2.农村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企业不断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推动了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的实力。为有效克服农村文化产业分散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促进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整合各个产业要素,形成集约化开发经营,不断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二)经营模式选择意义
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其本质是用现代工业管理办法来组织实施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文化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而经营模式是基于某种较稳定的交易结构的可盈利方法,合理可行的经营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发展农村文化,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文化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既要把眼光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西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农村经济剩余,如何重组农村生产要素,激活农村文化资源禀赋,选择合理的农村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改变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对于调整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和谐农村建设、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在不断的摸索中,云南省农村文化以家庭、村组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向分工合作、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目前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市场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远未形成的我国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三)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分析
1.农民自办、政府引导型――曲靖农村文化户
曲靖市的农村“文化户”,开始仅是以一个或几个家庭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报酬和收入“自己快乐大家欢乐”的自娱自乐形式。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办文化的运行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由政府引导,一些具有文艺特长和经营意识的农民群众,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传统节日、村户办大事的时机开展起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始收取一定报酬作为补贴,使之逐步转化为了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经营活动,一些农户还充分利用宽敞的庭院,开展图书音像制品租借、文化娱乐、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和网络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农村文化产业开始在曲靖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曲靖市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已发展到1600多户,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经营总收入接近1亿元。农村文化户(联合体)成了曲靖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好载体,也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
2.公司+协会+农户――石林阿着底刺绣
随着石林旅游日益火爆,阿着底村以普菲为首的普氏三姐妹于2002年成立了普氏民族绣品厂,采取“绣品厂+会员”的经营模式。每年带动农村妇女近千名,城区下岗妇女近百名。2005年3月,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将分散的刺绣妇女组织起来,整合了当地刺绣人力资源,使彝族民间刺绣走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绣品厂+协会+会员”的经营模式。2012年底,会员增到2700人,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刺绣协会不但开发了彝族文化资源,也为消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刺绣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发展致富。阿着底刺绣协会2700名会员中,周边6个村就有2000多人。阿着底村从民族刺绣中获得经济利益,传统刺绣在产业化过程中激发了传习保护和利用的动力。
3.公司+农户――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由云南农垦集团公司橄榄坝农场投资开发建设,主景区由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园内共326户,1533位村民。傣族园公司制定了《公司帮助村民致富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保护干栏式建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公司对村民实施奖励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后符合条件的,每户给予4000元奖励。从2001年起,着力打造“百名小卜哨――天天欢度泼水节”、百人大型歌舞民俗精品系列活动及《泼水节印象》实景演出活动,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傣族园公司投入改造基础设施、接待环境,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傣族园,与村民形成了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鱼水关系,赢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傣族园大力弘扬傣文化,促进了园区村民对干栏式建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成为西双版纳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景区收入从1999年的246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2亿元,上缴税收640万元,接待游客量达66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4.文化产业合作社+农户――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
随着腾冲旅游业的兴盛,部分行政村率先成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文化产业新兴经济实体,下设若干分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模式和“技能培训+骨干培养+品牌培育”的效能机制。腾冲县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创建以来,下设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刺绣产业在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业妇女达145人,高收入者每月增加700~800元,少收入者每月也可增加200~300元。附近的江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有刺绣从业人员1300多人,年收入6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增强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和统一营销,形成农村文化产品特色和品牌,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小”、“弱”、“散”、“难”、“软”的问题。
此外,西部其他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成功的经营模式,如:前店后坊式。前店负责零售或接收订单,后坊则组织雇工进行文化产品生产,前店后坊式便于就近组织人力,管理成本较低,运作灵活,最重要的是较大程度地保留着文化的传承和记忆,这种经营模式与大规模复制为特征的产业化生产不同,强调个性化生产,满足的是追求农村文化产品原真内涵的小众高品位需求,适用于传统农村文化内涵丰富、工艺复杂、不适合规模化发展的产品;此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衍生下的:消费者+经销商+批发商+经销公司+中间人+农户;经销商+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等。
三、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思考
西部农村文化产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符合现代国内外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都市消费人群对农村文化产业形成消费辐射和市场期待,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市场总量。对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文化产业经济性的认识和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决定了其重要性,它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竞争力。农民一般被定义为风险规避者,“农民微薄的经济利润使他要选择那些较为安全的技术……从社会层面看,原则上也力图把自己的经济风险尽量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宁愿以收益获取安全”。[5](P44)产业化的内涵是经营一体化,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户为基础,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产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与市场,分散与集约之间的矛盾,可以成为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基于时系演变中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加入当下经济社会需求的印记。文化产业包含了三个层次: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阶段、文化产业形成阶段,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很多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在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了部分较为成功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前店后厂式、简单的合作社生产方式。虽然这种简单、松散、粗放的发展方式规模效益低下,抗御风险能力弱,后劲不足,但仍然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演进性特征,随着城乡二元壁垒的破除和现代社会对农村文化消费需求的递增,农村文化的传统资源与生发条件会更为合理地实现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也会更趋多元。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与其他一般产业一样,具有商业化的共性,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进行运作。但是文化产业的微观组织方式内生于农村长期经济结构发展并在与市场的博弈中生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市场不同、不同文化产品和产业对产业化程度的要求不同、产业化在不同阶段上的利益机制也有差别。尤其是很多农村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中,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农村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决定了其经营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自由契约下,自发出现的多样化制度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各种复杂两难冲突的最优折中。”[6]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经营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固化的,“如果以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或生产模式为唯一标准, 来规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种单一性的狭隘视角, 会导致文化产业在现实的发展中丧失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潜在机会或可能”。[7](P87)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内涵丰富,表现非等同性、非一致性的非均衡特点,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中没有固定的标准,应该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特定文化资源、文化消费空间、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态势相结合,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寻找最佳的农村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在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走出一条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佳.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姜长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3]F.Boas.Raee Language and Culture[M].The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Chieaqo,1982.
[4]蒙爱军.经济的利益本质[J].经济学家,2007,(3).
[5]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健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6]杨小凯.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土地制度变迁[N].南方周末,2002-10-31.
[7]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