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39:56
导语: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之前,先说明有关法的文化理论。法文化论这一学术领域刚刚成立,是文化理论这个一般性的学术趋向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理论”与“法文化论”一同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定的事实背景促使“文化理论”的形成,而且这一现实背景一直持续到将来。这种现实不仅在国家之间,而且在各国内部文化共同体中都是存在的。主体性应得到尊重的历史根据,这在作为对象的法的侧面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需要视觉的转换。一般来说,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归属于文化、经济、政治、艺术一同组成的文化。只要说明什么是法,就会充分涉及到法的意义。当前的法哲学书籍一直依此进行说明。但“法文化论”自称是新成的学问,涉及的对象、范围、考察方法还未有专门的共同的理解。可是,法文化论企图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来解释法,文化理论被运用到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在社会科学所有领域中起着一定影响。“文化理论”从有关法的文化理论的范围上看,属于经验社会科学,以认识文化这一事实为目标。本论文中的观点与“社会理论”相比较,并把“文化理论”对作为文化哲学有关法的文化理论的观点进行验证。因之,有关法的文化理论,可以从文化理论、社会理论、文化哲学三个方向进行验证。这种证明从经验科学发展到哲学,从事实发展到价值,也意味着通过法的特殊性来考察法的普遍性。
二、经验科学中的法文化论
(一)文化人类学中文化的概念通常提到法文化,使人联想到什么呢?“法”和“文化”是人们常用的单词,一提到法,使人联想到国会制定的法律;但一提到文化,就想不起来适当的对象。通常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文化如教育、艺术等,乃是为了一定价值的实现做出人的努力和活动,通常“文化人”、“文化遗产”、“文化国家”、“文化生活”也包括在这一类。另一类是包括上述内容的广泛的文化,被称为“对自然的文化”、“表示人类社会特点的文化”,这是指一种人为形成的环境,不仅包括物质而且包括制度和观念的东西。在这里重要的是,法文化虽然联系到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但属于后一种广义的文化。下面就来详细说明广义的文化。文化人类学上用机能主义文化理论来为人类学奠定基础的B•K•马林诺夫斯基,曾在1926年通过《未开发社会中的犯罪与习俗》一书,从人类学的立场上展开了“民族法学”。他在1931年出版的《文化论》的开头中对于“文化人类学”作了如下的说明:人类在肉体的形式和社会遗产即文化上来讲相异。肉体人类学根据人类的体格、生理特点(肉体形式)不同来对于人类进行分类是成功的,但人类在其他方面也互不相同。如果一个黑人小孩长在法国,那么其结果大大区别于非洲森林中长大的小孩,因为他体验到包括不同的语言、习惯、理论、信仰(文化)以及社会遗产,他并且成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及文化环境中的一员。这里指出了社会遗产在文化人类学中不可忽视的概念。它在现代人类学及社会科学中通常被称为文化。由此,马林诺夫斯基强调人不同于动物,根据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和抚养。从这种观点上看,人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像动物和自然环境一样非常必要。然而对人类来讲必要的只是一般的文化,而不像动物用天生的本能来适应特定的环境。虽然对人类来讲并没有特定的环境,但作为环境的文化个个都具有特殊性。这种有关文化的观点,在法学界上成为法文化论的小小的原因。再举马林诺夫斯基的例子来讲所谓法文化概念。社会学家常把文化外的东西引进社会组织,这是错误的。社会组织可称为“标准化的集体行动手段”,说明构成社会组织的所有个人行动带有协调性,能促进协调行动的“情操”或“价值”的形成,并始终把其基础放到“社会中文化装备”上。文化具有心理学性质的“社会学实体”,通过好几代祖先的文化生产中才能理解—从这种观点上超越个人。文化是“与物质或心理学实体中不可分隔的物质装备与肉体习俗复杂的结合之结果”。亦即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带有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基本模式,随之文化由物质和心理两方面构成。“物质装备”指的是工具、武器或衣服以及住房设备,它们构成部分的文化。如一定长度的木棍随着不同的文化可作为手杖、桨、挖洞时的工具来使用。这里木棍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文化内部物质装备具有如此价值,那么文化的心理方面的“肉体习俗”更为重要。即依据明显的方法被承认或以明显的自动方法发挥作用的社会规范,即习俗达到和谐性。像法律、习俗承认的规范可看成肉体习俗的获得。这不仅引出特定行动的内部强制机构,而且是“内部冲动”以及“文化条件”内部“逐渐调练”的结果。马林诺夫斯基有关文化和社会的看法基本上维持在人类学学说中。人类社会不像动物依据本能而是依据文化。如今更加注意文化的物质方面和心理方面,强调惯学和学习的重要性。例如E•A•霍贝尔在《原始世界的人类》一书中称道:“文化是社会成员特定的学习过的行动样式而综合的系统。”在这里,“综合的行动系统”中的“综合”和在前面马林诺夫斯基所用的“文化脉络”相联系,但更加注重惯学。这一观点起源于贝内德把“文化统合”看成文化人类学中的概念。根据其“文化样式”,人类的文化行动虽然逐渐相一致,但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组合。如现代科学主张,不是部分之间的简单的组合而是依照特殊的安排和相互关系的结果生成了“一个新的实体”。总之,文化作为一个统合的部分,具有个性和相对独立性。
(二)机能主义社会学中文化的概念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确立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中把马林诺夫斯基的“社会组织”看成“文化的一部分”。用这种社会和文化的关系观点来观察,不仅在文化人类学上而且在社会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马林诺夫斯基注重文化统合的全体性,这就说明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通过整体的统合来执行一定的社会作用。人类具有一定的基本欲望,采取营养、生殖、繁殖、对抗威胁生命或身体的物质装备,采取一定的体系的文化满足人的基本欲望。文化协调第一次生物学欲望,通过执行派生出来的第二次手段命令来作为具体形式。‘这种命令意味着为了满足基本欲望,决定有必要建立行动、惯例、价值的命令或规范体系。随之组成经济组织、法律制度、教育制度,也可把宗教、知识、技术看成满足需要的体系。把社会当成文化来理解的观点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心理社会学中形成一个“文化社会学”派。总之,依据人类基本的欲望或派生出来的满足需要的观点理解文化的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流派,创造出了社会学中的机能主义体系。机能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人类的行为构成一个系统,并且这种系统作用于维持全体,因而其内部组成一定的结构。社会系统包括在行为系统之中,构成文化系统,这种观点与马林诺夫斯基的主张相同,不把社会和文化当成同一个东西,认为不是所有的社会都是文化。把人类社会看成文化的观点是由贝内德解释的。文化原来的意思不是满足基本欲望的自身方面,而是派生出来的满足必要的、特殊的方面。文化永远是一种特殊的个别的生活样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从人类活动具有的广泛可能性中选择的结果。从这种特殊意义上讲,全部的社会生活方式都可称之为文化。帕森斯认为社会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行为,具有功能性,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象征性和意思性。如前所述,社会体系的作用结构内的常数(价值观)或社会当中文化的象征性之重要性已被指出,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的相互关系已被充分认定,在后面的法文化部分中将详细说明文化和社会的联系。对作为象征体系的文化之关注,在当今文化人类学上正在成为一个倾向。
(三)两种法文化论在说明法文化之前,先弄清法的概念。下面在简单说明两种概念之后,重点解释法和文化成为一体的概念。第一个社会指标是社会规范。所谓的规范指的是行为的准则,行为必须规律性地进行。法规范超越个人的作为社会存在的根据,在这一点上称为社会规范,是社会赋予的。第二个指标是强制性,对于违反指示的行为者进行制裁,最终通过实力来强制性地对付,至少在法里包括这一部分。然而,带有这种强制性的法怎样和文化联系形成一个法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和社会的联系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针对法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贝内德和帕森斯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前者是以霍贝尔观点为出发点。霍贝尔认为,任何社会都从自己的文化中选择一定的东西,一定社会的行动样式就是文化,法文化的重要问题是把文化联系到法来解释。这时法是带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在现实中执行。后者的观点反映在劳伦斯•M•弗里德曼的《法与社会》一书之中。法系统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执行社会功能,包括社会制约、处理分歧、再分配、改革,广义来讲它们都归属到社会制约。法不仅具有上述功能,而且由结构、实体、文化三个部分构成。结构指的是法院、警察局等权力系统;实体指的是在这种制度下人们现实的行动的样式;最后,文化表示需求,意味着“有关于法的思考方式,态度、信念、期待、意见”等,社会作为有关法的思考方式创造出一些需求,即人们是否执行法的需求,如何利用法系统都由法文化来决定。如果人们对法文化无知,那么法的结构和实体就不带有现实性。如上所述,弗里德曼把法系统归到社会系统中,其中一部分由文化占居。如何评价两者差距?弗里德曼的法文化是由法系统或关系到这部分的人的观念、思考方式来构成。这就决定法系统和联系到这部分的人的使用方法。这里包括前面所讲的以结构和实体来组成的法系统,但有关思考方式则看成文化。有关文化的这种关系,以前没有讨论过。文化存在于部分法系统、成为有关法系统的思考方式。因此,把文化看成存在于法系统的外部更为确切。与前面讨论的帕森斯的理论相同,在社会内部法系统与带有自律性的文化系统并存。所谓的法文化理论,指的是从文化到法的外在的联系,因此,只要注重个别文化特色就认为适合以前的法意识论。在霍贝尔的法文化论中,法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样式在实现着。它的行动样式总在文化中,那么我们就能说法的行动样式就是文化。根据这一点来看,弗里德曼法的结构和实体的核心内容就用文化来解释。例如,法院的结构或家庭法的主体在内容上具有文化的独特性,但这种法文化论是从文化到法的内在联系。如果从霍贝尔的文化与社会同一论来讲,法文化就具有包括法意识在内的广泛的意义。在上述两种法文化论中,讨论哪一种较确切,这已超越个别的法文化论的基本问题,这种课题在法文化中成为一个总的理论。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来讲,拟应限定在法文化领域来解决问题。下面的讨论应该从社会科学的法文化论,转移到人类哲学的法理论。
三、文化哲学中的法文化论
提供“文化理论”的方法论,其目的在于表明社会科学关注人类生活现实。问题在于注重文化的学问倾向在社会科学中占据何种位置?这里所谓“文化理论”,是指从文化人类学或文化社会学中展开的影响到社会科学一般领域的学说。
(一)“文化理论”在学问中的地位笔者按照“社会理论”的“文化理论”观点来讲社会科学的历史。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把握人类活动的经验的社会学成为主流,其成果记录在“社会理论”中。到20世纪,“社会理论”内部的主流从实证主义转移到功能主义。如果功能主义社会学被帕森斯集大成,那么也就说在“社会理论”的框架内,它认为文化系统具有安定社会系统的“潜在”功能,以象征为手段维持潜在的样式,对社会系统执行既有害、又紧张的管理。可是,“文化理论”把通过象征性的维持方式看成社会系统的功能,只看到社会基本结构本身。“文化理论”声称,人类社会采取文化和社会同一的观点。这种思考已由贝内德加以明确。他们认为,文化原本意味着通过满足派生出来的需求这一特殊方面而得到体现,而不是通过满足基本的需求这一普遍性来得到体现。文化通常是一种特殊性、个别的生活样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广泛的人类活动中选择的结果。依照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存在着“社会理论”的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以及“文化理论”的文化主义(解释主义)三个立场。规定选择方法论只是规范性学问而不是其方法论本身。学问论是表示对待学问的研究人的态度,包括注重严密性,注重问题性种种选择,注重问题性方法论,注重考察对象中提出来的问题,便于解决问题的发生与对象适合的方法论。在社会科学内部成立而发展的“文化理论”采取上述问题性的方法论。这种学问的出发点,理所当然在于现实附加的问题。从“文化理论”的起源看,把民族或国民文化主题当成前提,因此本来就是现实主义的。从政治史的眼光分析这种潮流,其思想根源应放在民族主义上。19世纪法国革命潮流中的欧洲(民族)国家登台,随即影响到亚洲明治维新的日本及时期的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贝雷思维体制虽然没有同伴实体,但他们却将民主自决的权力作为自己的理念。然而,民族主义在部分国家发展成法西斯,在德国甚至使种族主义更加尖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日本在内的法西斯国家体制已崩溃。在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思想相对立之下,民族主义思想只占据从属的地位o-这些情况在欧洲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而告终,后来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思想状况偏向于民族主义。在当今世界政治情况下考察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激烈民族分歧,可以把“文化理论”的成立看成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历史潮流中的一部分。虽然某些人指出社会学本身过分依靠国民统合的理念,但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社会学或民族学的背景中存在着强烈的殖民地统治。美国的文化人类学也应联系到美国的侵略行动。
(二)从社会科学到文化科学文化哲学中应注重的是多元化主义文化理论,超越国民和民族的整体性问题。多元化主要需要整体性及尊重。这与以前的民族主义显然不同。那种民族主义以实力为基础,立足于国家之间的实力政治的国家主义,这与把民族的生存斗争看成自然人类学范畴的种族主义不相联系。这里自然提出两个历史问题。其一,整体性是否得到尊重的价值?其二,相对应的集体的权力是否得到认可?这是社会科学与文化哲学两种学问中存在的差距,与实证主义、功能主义相比较,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采取文化主义方法论。这是注重问题性的方法论。但是它关注有关现实事件或分歧,肯定文化共同体的整体性,其理论上不是合理的,我们不能认为这种方法论的多元化主义为自己的理论。例如,文化人类学者依照文化统合的原则系统说明了少数民族各成员的行动样式,尊重文化共同体的整体性。选择文化主义方法论,实际上对待提出问题的一般人用更多的情报来接受。“社会理论”作为社会科学在学问论的角度上看只满足于这些限度,这与书籍上是否存在着多元化主义规范毫无相关,它只超越“文化理论”限度,属于规范理论领域。规范理论把提出问题看成原来的课题,其另一个成果成了多元化主义规范理论。在人的行动中把握整体性作为文化意义和归属,成了规范化的主张。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文化社会科学和规范理论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地理解。这与前面所讲的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系。
(三)多元化主义的规范理论9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对“多元化主义”的讨论较为活跃。属于文化哲学领域的多元化主义规范理论究竟主张什么?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开展的有关多元化主义规范理论其标题也带有多层意思,所涉及的问题无法存在共同的理解。这里先谈一下本论文中提到的“多文化主义”所限制的样式。概括来讲,多文化主义以文化的领导者来界定。首先,多文化主义产生于多数的国民、国家之间还是一个国民、国家内部,其意见分为两大类。最近前者的多文化主义在欧洲最典型,国民国家联合支持以语言为核心维持各国文化的独特性。但本论文中所讲到的不是此种意义上的多文化主义。有关多文化主义的争论主要围绕国民国家内部多文化主义。据此,我们用“文化多样化”来表示更为适合,论文中将有关国家内部少数文化看成多文化主义来加以展开。国民国家内部多文化主义存在着两种类型,依集体性格不同加以区分,一类是“民族集体”,另一类是“耶尼斯克集体”。“民族集体”指的是多数人居住或由移民形成的一定的地区,在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意味着完整的生活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生活样式与其他地区不同。“耶尼斯克集体”指的是原有的居民和移民混在一起。这种看法是由加拿大政治家克林卡提出的。加拿大研究人员查尔斯•德耶乐的想法企望解决加拿大英国籍文化和法国籍文化之间的对立,解决国民内部的围绕原居民和移民存在的问题,即德耶乐的多文化主义化更倾向于“民族集体”,克林卡的多文化主义倾向于“耶尼斯克集体”。但是克林卡不把“民族集团”排斥在外,把两种多文化主义包括到理论中来,规范理论也显示出相对应的变化。少数原居民和移民的集体权力应得到稳定,它具有下列三种权力:第一,教育、语言,家庭法、自行决定的“自治权”;第二,耶尼斯克集体有权要求保护原有文化的“耶尼斯克文化权”;第三,议会中保持一定的议序,原有文化受到威胁时对付攻击的“特别代表权”。“民族集体”要求这三种权力,而“耶尼斯克集体”只要求“耶尼斯克文化权”和“特别代表权”。克林卡注重于后面的“耶尼斯克集体”的多文化主义。在日本的多文化主义虽然不完全符合克林卡的定义,但也归于这一类。如今日本的少数民族中的问题是“耶尼斯克集体”的多文化主义。
(四)多文化主义的集体权力论围绕着多文化主义进行的争论(从规范的角度看),对法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争论中主张的是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集体权力,这些集体权力需要法律保护,其规范用法律主张来明示。法律上规定新的权力主张,这些属于立法政策学。承认少数民族集体权力从多文化主义规范理论上看乃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按照克林卡的看法,第一是文化通过人类活动的,全方位提供具有意义的行动样式;第二是以整体性的归属问题作为基础。如上所述,参照多文化主义著作,就能看出规范认识不是一种超越的认识和独立传递下来的。如果能找出文化制造出人类行动的基础,就可说明那种认识是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多文化主义规范理论把这种统筹力作为基础可以说是文化哲学追求的成果。规范理论中最主要的是对其成果的说服力。克林卡认为,对承认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集体权力是否是抵制自由主义应当进行检讨。文章开头提到的拉德布鲁赫的见解作为一种目的理论展示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对立图形。法哲学或政治哲学领域中正在争论有关世界观的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对立关系。简单地讲,克林卡的检讨内容如下: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其选择的核心是“度过美好的人生”。根据选择形成整体性,文化为“度过美好人生的办法”提供选择的余地。因此,克林卡主张的文化成了自由的条件。这些内容己经包含前面讲到的整体性。有关多文化主义的规范理论,本论文只对克林卡的主张进行检讨,提出下面三个问题。第一,按照克林卡的看法,随着“度过美好人生的方法”的自由选择方式之确立,整体性达到自由主义。文化提供选择余地,与整体性和自由主义不相矛盾。但如克林卡所说的那样,如果把文化看成共同体,不可否认文化压迫选择自由,强制性作用于某种方向,即保护文化有可能对抗共同体主义。克林卡反对强制性的文化保护对抗自由主义的文化保护。这一点是克林卡自称自己的观点,是自由主义多元化主义的原因。可是被强迫的一定文化和对抗自由主义的文化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前者中包含着避免强迫性的文化选择—这一自由主义,后者中包含着“度过美好人生的方法”这一选择的自由主义。克林卡的理论中这些区分并不明确。如果站在后者的立场拥护自由主义,那么,“度过美好人生的方法”就与前面的反自由主义相抵触。从理论上讲,这种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普遍站在另一个特殊的人生方法之立场上。用文化眼光来看,也把后者的自由主义看成“度过美好人生的方法”这一选择对象之一,即看成文化的一种内容。如果把这一点优先,自由主义成了绝对化,那么我们在理论上就要谨慎。文化对“度过美好人生的方法”只提供一定程度的选择权,不准强迫一定的选择。前者中的自由主义只是在协议和同意之下选择“度过美好人生的方法”,这不得不对抗于多文化主义而维持自由主义,当成人生的方法使用时也如此。第二,论文中把集体权力看成“耶尼斯克集体”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集体权利在语言、艺术、宗教领域中要求保护传统文化,但这种保护与外部的宪法秩序即与人权秩序不可抵触。第三,克林卡认为“耶尼斯克集体”应具备“耶尼斯克文化权”,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当成普遍规律,这种权利根据具体的集体的历史经历、社会情况、现行规范秩序来判断。总之,“耶尼斯克集体”具有独特性,最近日本收容了20多万日本籍巴西人,他们在名古屋近郊成立了“耶尼斯克集体”。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与发展
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是指现在人们开始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不同,教育上也实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本民族的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从不同的文化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化主义的概念首先是出自《民主对熔炉》一书。但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中写到“承认一块领土中可以有不同的群体和文化”才让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到多元化主义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国家之间也开始逐步接受多元化的存在,而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适应多元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到如今,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个民族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寻求本民族的发展道路。
二、民族音乐的特征
民族音乐是在本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在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本民族用自己特有的音乐形式来表达喜怒哀乐,最终形成自己的民族音乐。现在的民族音乐不再是本民族特有的音乐形式,它也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影响着世界的音乐形式。首先民族音乐具有民族特征。每个民族因其特有的地理、气候等特征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正是这种特殊性影响着他们的文化形式,使他们的文化带有地域性的色彩。每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精神状态以及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他们的民族音乐就会受到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带有民族的色彩。其次,民族音乐具有世界性的特征。现在民族的即为世界的。由于世界的开放性不断扩大,使各个民族之间的壁垒逐渐消除,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使民族文化带有世界性的特征。民族音乐的世界性发展是未来音乐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各个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一发展趋势是不会被任何力量所左右的。音乐本来就是一种世界的语言,即使语言不通,但是音乐中我们却可以寻找到相同的情感寄托。各个民族之间可以通过音乐进行交流,只有音乐没有国界之分,所以说民族音乐具有世界性的特征。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1.机遇与挑战并存, 复兴与衰退共生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之下,民族音乐的发展既迎来了一些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民族音乐的发展必须以多元文化为依托,适时抓住机遇,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之中寻求发展的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复兴与衰退共生这既是我国民族音乐生存状态的现实写照,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分析。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但是传统的不一定是过时的。实际上,传统的民族音乐也可以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与现代音乐相融合,从而产生特定的化学效应,创造出另类的音乐类型。要想实现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就要追求民族音乐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同r还要有针对性地吸收现代文化中的新鲜元素,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到冲击。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使本民族的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发生流变。
我国目前的民族音乐发展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民族音乐的影响力较为薄弱;现代传媒对民族音乐发展的排挤和限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民族音乐越来越趋向现代化。民族音乐的根基被动摇,同时受到失传的威胁,民族音乐虽然还在传承,但其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商业化,失去了艺术价值。
2.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
民族音乐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发展的机遇,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正是现代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要方向。首先,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应该进行意义重构。音乐的意义不仅是旋律和响度的结合,同时它也是思想的传达,尤其是民族音乐,它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说发展民族音乐的第一步应该重新塑造音乐的意义。民族音乐是有灵魂的,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节奏和旋律,那么音乐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变成了干枯的形体。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表达形式,而多元文化主义则主张对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给予同等的尊重。其次,民族音乐应追求个性的张扬。民族音乐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其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众多文化充斥之下,民族音乐必须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寻求个性张扬。
民族音乐有它自己的个性,即使相同的一首音乐,由于表演者不同,抑或是表演的时间不同,其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区别。所以民族音乐有自己的灵魂,每段音乐都有自己个性。促进其张扬个性的发展,才会产生不一样的音乐效果,独特的才是有价值的。
3.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现在的民族音乐的继承者越来越少,有很多珍贵的音乐已经失传,这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同时也影响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自生的而是不断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所以在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民族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学习民族音乐人数,使民族音乐得以传承下去。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的必要措施就是推动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虽然有许多人担心推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会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阻碍,但是恰恰是多元化的音乐发展才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最为广阔的空间。
四、小结
Abstract The expanding environment model is a key factor in the citizenship education. During a History period, it has supported the realization of encurriculuming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he expanding environment model instructs the organizing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by making example of Canada and USA.
Key words expanding environment model;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1 环境扩展模式
环境扩展模式是针对公民教育课程化的社会科的一种课程内容组织模式。在发展之初,被称为地理扩展模式,是由迈克?穆利(McMurry)在1903年提出的,当时地理是社会科的首要课程,地理的学习法也就影响了社会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该模式主张在社会科的学习时应当遵循以下顺序:家、邻里、州、美国、北美洲、美洲、再逐渐扩展到欧洲和世界。这时的地理扩展模式可以被用为课程组织模式也可用作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打破单一的依靠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和教学的古板做法,改为依据学生的认知熟络程度和经验来进行,这点对于社会科课程来说更是有必要的。
之后保罗?汉纳(Paul Hanna)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用数学同心圆的形式,将社区概念和人类活动融入地理扩展模式组合成环境扩展模式。具体来说,它以社区和人类活动喻为经纬。人类活动为动态包括生产、保护、创造、通讯、交通、教育、娱乐、管理、审美九个生活方面;社区为静态,包括家庭、邻居、州、地区、国家和世界六个层次。两者相互套嵌,共同组成了同心圆式的环境扩展模式。环境扩展模式相对于之前的地理扩展模式,增加了人类活动,从而赋予它更合理更有活力的要素。同时该模式打破单一的依靠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和教学的古板做法,改为依据学生的认知熟络程度和经验来进行,这点也是深受当时杜威进步主义观念的影响,这对于社会科来说更是有必要的。
2 公民教育课程中的环境扩展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例)
2.1 加拿大
有学者将加拿大公民教育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理解加拿大的教育;(2)理解世界的教育;(3)环境教育;(4)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笔者认为这四个分类并不在同一个划分标准下,相互之间有重叠的部分,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将加拿大公民教育内容总结为两个领域:(1)理解加拿大的教育;(2)理解世界的教育。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两个领域的划分有一个先后的逻辑的关系正是体现着“环境扩展模式”。
从微观角度来看,在“理解加拿大的教育”中,其中包含的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环境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这几个方面的出发点都是加拿大本土,了解加拿大的历史、地理、多元文化,增强政治参与和法律权利义务意识;认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重要性,目的是增强民族包容性和理解力,培养适用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加拿大人”。这个内容组织的思想课程化到中小学的课堂,就是从学生熟悉的周围逐渐同心圆状的扩展到整个加拿大。在“理解世界的教育”中,则是以前一阶段进行的“理解加拿大的教育”为基础,以全球的视野来看待加拿大在世界的位置,和一系列世界问题和发展趋势。在课程内容中,切入点主要是世界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环境问题,为从“加拿大人”到“世界公民”转变打下基础。因为加拿大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和文件,十个省三个地区,或是区域化联接或是自成体系,下边具体从不同区域一年级的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来看环境扩展模式的应用(见表1),因资料有限,我们只能管中窥豹。
2.2 美国
前边在对环境扩展模式进行介绍时,我们讲过,该模式是搭乘进步主义的洋流才顺风顺水地发展而成的。而作为进步主义的代表国家,美国在环境扩展模式上的应用更是得心应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公民教育课程从幼儿园到12年级已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内容:一年级课程内容侧重的是家庭与学校;二年级:身边的社会 ;三年级:市、镇和乡;四年级:美国的各州和地区;五年级:美利坚合众国;六年级:拉丁美洲和加拿大;八年级:美国史;九年级:公民课;十年级:世界史;十一年级:美国史;十二年级:民主主义的各种问题。从这12年级的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其遵循的就是环境扩展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在不断丰盈充实,更是融入了世界公民的内容。但是,整个课程内容的领域并没有太大变化,都是一个强调从周围到世界、从自身到与他人关系的一个过程。
除了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在先行的课程目标设置上,美国也是遵循环境扩展模式。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从“被动公民”到“主动公民”再到争相实现“American dream”和世界公民的过程。而环境扩展模式给了美国公民教育课程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支撑,所以并将在历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3环境扩展模式的尺短寸长
我们在总结分析环境扩展模式在美国、加拿大的公民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时,发现该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程内容的起点,进而不断提升的。这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容易较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很容易忽视学科自身的逻辑顺序,学生获得的有可能是零碎的经验片段,而不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从另一个视角看,环境扩展模式的尺短寸长就像是描述进步主义的优势和局限一样,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样也是输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教育中没有绝对的对错,绝对的优势和缺点,只要是适应于当时背景的就是合适的。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最后一点,环境扩展模式由于其缺乏深厚的理论根基,没有明确的科学立场,是它致命的短板,被其他概念侵蚀是它发展的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公民,环境扩展模式无疑是顺应发展的一种模式。但是怎样让它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做到有效,是它可以得以重回鼎盛的关键。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环境扩展模式会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而不再局限在学校教育领域,不再局限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它更是一种认知、交往模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
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征是“多元一体”,这意味着在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前提下,各民族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各民族的人平等、和谐相处,就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同时理解其他民族、地域的文化,从而学会尊重差异,相互理解,学会合作,在保持各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维护祖国的统一,共同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承担起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
一、多元文化概念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代就存在多元文化状况,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群体的交往必然会对交往对象产生影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同化”或“合一”,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差异,也就产生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就己经出现,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着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存在原住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即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并存;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它指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存在着,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此时的多元文化涵盖的内容比较狭隐,仅仅包涵了种族和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对多元文化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发生变化,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扩大。后现论研究者认为多元文化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都存在差异,此外,这种差异还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等方面。此后,“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由仅关注宏观层面一种族、民族差异,逐渐进展到涵盖微观层面一价值规范等差异,开始越来越多地与“文化”自身的含义相对应。综上所述,多元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群体之间,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多元文化具有多种内涵,它渗透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层次性,很难对文化下定义,因此对多元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综观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笔者较为认同西方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定义,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多元文化,人们在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不只存在于民族之间,还存在于各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宗教等群体之间。
二、历史教材中多元文化的类型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长期发展和融合而形成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民族或群体创造、保存并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或群体性,民族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
2、地域文化
“因地理区域中文化构成因素与结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有时会呈现出文化上的差异。地域文化直接表现为不同地域间人们的语言、意识、情感、心理等的不同。”在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人们孕育出了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这就构成了了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从空间位置和文化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世界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化类型:古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玛雅文化、阿拉伯文化。
3、阶层文化
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阶层是指阶级内部之间不同等级的群体,在古代社会,阶级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身份等级。今天我国学者更多使用“阶层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是为了有别于在政治上“划阶级、定成分”的做法。“阶级”或“阶层”在现代社会理论里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阶级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社会中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对立,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定义的;阶层更多地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
4、年龄文化
这里所讲的年龄文化一般将不同的年龄阶段作为分类标准,把同处于一定年龄阶段将共享社会文化的人分为一个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从属于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的成员有着各自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人拥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年龄文化一般可分为少年儿童文化、青年文化、中年文化和老年文化。?高中阶段的学生介于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之间,这个年龄群体的学生情绪化、理想化、自主性、独立性、进取性和叛逆性都较强,有着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本文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历史教材的特点,将教材中所反映的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视为同辈群体文化。
5 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崇尚与禁忌等各方面的特点,千百年来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宗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小说,都受到了基督教精神的影响。西方的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更有鲜明的基督教色调和风格,至今以其高超的审美价值所形成的巨大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前来观赏参访。
3 结语
总之,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正是各种不同类型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相互影响,才形成了今天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化,所有文化都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自由主义思想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初期的自由主义维护宗教宽容、崇尚贸易和实业。关于自由主义最早的详彻论述见于洛克的著作,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自由贸易的原则,同年美国革命制定了第一套根基于自由政府概念的宪法,18世纪晚期自由主义成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发展到现代,自由主义者杜威、凯恩斯、罗斯福主张建立更精密的政府制度作为保护个人自由的堡垒,在延续资本主义的同时保护公民免于过度的贫穷。一些自由主义者如哈耶克在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中则以政府角色的不正当改变为由反对这些制度。尽管具体观点有分歧,但自由主义者们在维护个人自由相对于其他政治目标的优先地位,在维护民主自由的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观念是共同和一贯的。
容易引起人们诟病的是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上的态度。自由主义者主张一种多元的文化政策,强调尊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通常反对政府限制文学、艺术、学术、赌博、性、、合法婚姻年龄、堕胎、生育控制、酒、大麻及其他,大多数自由主义者反对政府干涉这些领域,荷兰在这方面可视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
多元的文化政策和道德领域过分的个人自由会给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当今西方社会的种种社会病:享乐主义流行、、乱性、泛滥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由主义在文化上的相对主义政策导致的道德观念的混乱有关。这种道德和文化观念上的混乱既不利于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也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持保守立场的人们看来,自由主义者在文化和道德上对人性的迁就和放纵常常是无节制和令人无法容忍的。我们理应在道德的善恶之间、在观念的美丑之间保持更为传统和有节制的立场,因为对生活放纵和无节制的态度对于人类精神的成长总是不利和有害的。美国文化和媒体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也发现,当代美国人意识到国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多元主义文化的影响而呈下降的趋势,从而主张向以上帝信仰为基础的传统道德观念回归。
【关键词】文化;校园文化;信息化
引言
美国学者兼教育家华勒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首次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并且给校园文化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校园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在不同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力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的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社会生活准则和制度规范也不断变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如何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是一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概念,各种各样的“文化”层出不穷,诸如“传统文化”“影视文化”“暴力文化”“亚文化”等说法都为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如何给“文化”下一个科学而又严谨的概念十分困难。文化包罗万象,涵盖内容庞大,因此很难给文化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学者叶启德认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信息和精神等层面。其中精神层面的文化是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的灵魂所在。此外,学者们还从文化内涵视角、文化的价值功能视角、文化的层次结构视角和文化的构成要素视角等不同角度给文化下定义。
1.2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依附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了“大学”的概念;随着现代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校校园文化研究于20世纪的时期正式开始。今天,我们所研究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进行的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经过众多学者锲而不舍的研究,学术界给高校校园文化做了如下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指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由全体师生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创造形成、并为其所公认并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的第一方面是校园的硬件设施,包括各种建筑物、教学和实验设备、生活和休闲设施以及根据高校所提倡的价值观所创造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物质文化的第二方面是校园内的软件设施,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
(2)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精神观念,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选择、沉淀、凝聚和发展而来的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的总和。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以及精神信仰等。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通过其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发展的各个方面。
(3)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校为了规范和约束师生员工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升华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所体现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校园文化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高校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凝练和升华,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必要保障。
1.3校园文化的特征
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其影响并不断随着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我国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呈现以下新特点:
(1)多元化趋势:首先,高校学科专业众多、各类人才层出不穷、教学和科研活动丰富多彩,广大师生的思维开放而又活跃,是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集中地;由于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各种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速度加快,高校的校园文化不再被单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局限,呈现多元化特点。
(2)冲突性: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必将带来各种价值观念和信仰的碰撞和冲突。高校是一个由不同社群组成的庞杂机构,如不同的学科群、不同的教育级别群、不同的学术团体群等,不同的社群机构之间必然会出现各种观念上的冲突。
(3)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新型主流媒体,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互相交流的平台和工具。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元素,网络文化也逐渐发展成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加剧和互联网的影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日趋凸显,由于大学生的思维尚不成熟,在汲取各种文化观念时仍缺乏批判能力和选择里,因此给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健康发展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高校校园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大学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在信息化时代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对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接收,包容兼并的原则加以引进。
(2)开放性原则:先进的文化应该在本质上具有开放性,封闭的文化会僵化、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开放的文化才能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兼并吸收不断进步,发展并强大起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必须本着开放原则,利用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和世界开放,在坚持导向性的原则下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确保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充满生机。
(3)系统性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层、一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莘莘学子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浩大工程,必须统筹兼顾、达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三、信息化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的开放性、融合性和便捷性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1)信息化提高校园文化吸引力: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富有吸引力、诱惑力和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其影响力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比起以往任何一种文化传播工具都要强大。信息化时代之前,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通过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课堂以及讲座,如今,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以及平板等移动客户端介入互联网,即可获得海量信息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2)信息化加快校园文化传播速度: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最大优势就在与速度快,通过发达的国际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前端工具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与时俱进,并通过WeChat,Line,Facebook以及Twitter等APP与他人进行交流。广义来看,交流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依托信息化时代的先进技术,校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必将具备前所未有的高速。
(3)信息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效率:信息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大大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校园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料可以通过因特网快速获得并传递给受众;包括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带来更直观、更好的感官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大大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和效率。
(4)信息化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由于全球互联网突破了地理上的局限性,使得国与国之间、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围墙和界限被打破,处在地球两端的高校师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文化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特征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吸收更多的成员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学生家长和社会团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校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加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邦虎主编. 校园文化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晓华.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3] 吴光. 校园文化的思考与探索 [J] 长安大学学报,2005
[4] 彭斌.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J] 前沿,2007
[5] 李富明. 当前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 [J] 惠州学院学报,2009
[6] 张静.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 王华.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开发 [J] 学习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8] 覃业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D] 广西师范学院,2010
[9] 许耀桐. 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
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
一、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
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 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 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 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 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之初, 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 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 此时, 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 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或者更严格地说是“ 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 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二、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 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
英国民族音乐学界的泰斗, 已故的约翰﹒布莱金倡导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教育 这种新概念。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他们在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以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 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 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 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其次, 国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人类学的背景中不断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 如美国黑人音乐、爵士音乐等, 他们还不断加强世界文化意识, 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文化, 为美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教育领域。
异质文化背景中母女间的冲突
《接骨师之女》(以下简称《接》)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依旧讲述一个美籍华裔家庭中别样的母女关系。故事主人公露丝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大,耳濡目染,接受美国文化的熏陶。美国强势文化(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代表的白人文化价值观)已经占据她主要的文化价值取向。母亲茹灵在美国已有几十年但仍固守在美国社会里被边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母女间的交流自然就成为两种文化语境下的跨文化对话。在跨文化对话过程中,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受到各自文化价值观的支配。人们会无意识地拿自己的文化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准则。很显然,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人们不同的处事原则和感情表达方式。文化误读使交流双方沟通不畅、交际失误甚至产生文化冲突。
中国文化讲究内敛与含蓄,感情不外露。中国人常把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感以及个人态度等当作隐私,而对隐私则采取自我节制的心理压缩方式,不暴露出来以适应群体取向或达到社会和谐。例如,亲友间爱的拥抱在美国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了,但在这对母女身上却无法实现。露丝几乎从不跟母亲拥抱,因为每当她尝试要拥抱茹灵,茹灵都如遭电击一般浑身不自在。美国文化中属于个人隐私不可侵犯的东西或空间,比如子女的日记、个人的房间等,在中国父母看来是不应该对家人特别是父母有所隐瞒的。美国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物品,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打扰和触摸。这其实是美国父母培养孩子独立、自强和个体主义意识的方法。中国父母则把自己的子女当成私有财产来看待,认为子女不该对父母保有什么秘密,有秘密就意味着不能相互信任,不信任也就违背了集体主义原则。所以茹灵一直偷看女儿露丝的日记,并且每次都不敲门就径直进入露丝的房间。
露丝与母亲之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在小说行文中还有很多体现。归根结底,双方交流中闹出的不愉快源于中美两国的文化模式有很大差异。一些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沟通学家在研究文化时将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如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行动取向和高低语境倾向等。这些文化维度帮助人们研究和认识一种文化中主要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准则。中国与美国在很多维度上有着巨大差别。这些巨大的差异使得不谙熟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美国女儿未能成功地游走于两种文化间。
跨越冲突的亲情与理念
谭恩美的母亲也曾是位老年痴呆症患者,跟小说中的母亲茹灵的性格不乏相似之处。她在患病期间曾经拿刀威胁女儿谭恩美。母女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但毕竟血浓于水。谭恩美的母亲在谭写作《接》期间去世。母亲去世后谭恩美把已经完成的《接》的稿件从出版商那里要了回来,仔细修改,几易其稿。小说里,露丝在得知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后亦是恐慌于将要与母亲离别,倍加珍惜能陪伴在母亲身边的时光,悔于从前充满矛盾与隔阂的日子。冲突与愧疚促使作者探索消费文化冲突达到和谐的途径。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内容与文本结构中看到作者的这种愿望。
首先,在小说关于美国现实生活的章节中,作者把重点放在已经年过不惑,对生活有深刻感触的中年露丝身上,刻画了她由于在过去的岁月里未能用心照顾年迈的母亲而心存内疚和悔恨,并决定走进母亲的内心深处,传译母亲的心声。露丝对母亲和梦魇似的母爱的容纳和理解并不等同于她参悟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但足以说明她已具有一种跨文化交流意识,即容忍和尊重异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追求多元文化的和谐平等相处。或许作者在写作时并未想过“跨文化交流意识”这个概念,但却无意识地让其笔下的人物做到了这一点。例如,露丝以前总觉得中文音节有限,容易产生歧义,可是在她和家人一起追寻母亲家族姓氏的过程中,在咀嚼了母亲的苦难历史后,却“觉得这种同音多义使得语言非常丰富”。这正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的例子。
其次,从小说文本结构来看,作者的精心安排也体现了她希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愿望。小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写成年露丝在美国的日常生活故事。在了解母亲的病情后希冀通过探寻母亲的过去帮助母亲寻找记忆。故事第二部分是茹灵记忆尚好时写下的一本回忆录,叙述自己的身世以及逃往美国前在抗战期间经历的种种磨难。第三部分又回到露丝的视角。露丝读完母亲的回忆录,总算明白母亲性格中的怪异。母亲也奇迹般地恢复了一些已经被疾病破坏的记忆,想起了自己家族的姓氏和小时候让露丝受的委屈。母女两人终于原谅对方,宽恕自己。
不难看出,作者把母女关系的发展变化这条主线放在了从矛盾到主动了解历史(沟通)再到谅解的过程中。母女两人以自我文化为标准判断对方的行为举止,解读到的只是对方文化中的陋习和怪异。母亲在中国的历史由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串联书写而成。露丝对这段历史的主动了解意味着对母亲文化背景的了解,是消除文化误读的第一步。尽管了解一种文化的特质与价值观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许在短时间内母女两人之间的沟通不会十分顺畅,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行文中倾注的宽容文化差异,实现和谐交流的美好愿望。这同样也是在多元文化共处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要达到的目标,创造人类伟大文化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寻求多元文化的共同和谐发展
作者在作品中传达的多元文化观无疑是符合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国家新近的移民都提高了其作为国内少数族裔(或移民)的文化身份意识、族裔意识和自我意识。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要求得到平等的对待,消除边缘化地位以及谋求正当的利益,从而把多元文化主义推向了潮流前端。
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倡导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在小说《接》中,露丝能够静下心去探究母亲和她家族的历史,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解码母亲向她传达的信息,就显示出了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主义者应有的心境。
在美国,尽管边缘文化(或少数族裔文化)一再冲击着主流文化,日渐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重视,但这只能说明美国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容纳与认同,主流文化不会改变自身去适应外来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白人文化视少数族裔文化为“他者”。西方世界以自己的想象建构东方世界,以把自己与东方区别开来,在文化差异上继续自己对东方世界的霸权。他们不可能改变自身文化的结构和价值观以吸取异质文化的特质。同时,非主流文化为了对抗主流文化的蔑视与压制,方法之一就是彰显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维护自己的传统与价值观,以求在整个社会中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建立一个基于自己文化传统的话语环境以维护自尊。所以在美国这样一个会聚多个民族和种族的国家,“大熔炉”显然不再是应对一个国家内部存在多种文化的状态。“色拉拼盘”式的多元文化共存才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
在异质文化的碰撞中穿梭,在母女关系的改善中探索,谭恩美对跨文化交流的思索映照在其跨文化语境下的文本叙事中。这种思索渐渐跨出了当初面临双重文化时的困惑,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多元文化观。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宽容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流变得有效畅通;各文化团体共同描绘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景观。这种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作品本身,超出作者的自身经历,向读者提供了处于多元文化中如何保持平衡的信息。这对于在由于民族矛盾而冲突不断的世界里营造和谐,促进全球跨文化交流进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和范例。
音乐 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51-01
1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
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 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 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 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 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之初, 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 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 此时, 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 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或者更严格地说是“ 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 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2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 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
英国民族音乐学界的泰斗, 已故的约翰布莱金倡导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教育 这种新概念。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他们在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以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 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 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 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其次, 国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人类学的背景中不断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 如美国黑人音乐、爵士音乐等, 他们还不断加强世界文化意识, 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文化, 为美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教育领域。
另外,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 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民间音乐引进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让当代青少年学生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接触中国社会音乐文化, 感受其博大精深,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 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 更快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