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39:59
导语:在经济学的必修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大学生特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89
0引言
雙创驱动驱使下,加上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教育教学创新,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充分开展,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式教学是当前教育界不断探索和试验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开展技术经济学的教学,首先要认识到课程在当前的重要性。
1技术经济学课程研究的重要性
1.1技术经济学是高校课程中的必选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技术经济学》课程是理工科和管理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从思想上树立最优经济观念,应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分析未来所从事工作的经济效益,借助这种观念建立良好的思维导向,为双创之路做好铺垫。目前国内高校基本都开设有技术经济学课程,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把该课程作为全校理工科的必修课,上海交通大学把该课程作为全校各类专业的公共必选课,北京化工大学将《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设为校级公共基础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课程设为全校通识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技术经济学》课程,并于2003年创建了技术经济及管理院级重点学科,中国石油大学把技术经济学课程作为管理工程系必修课,众多高校开设的MBA,EMBA中此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
1.2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
就业压力驱使下专业资格证利于获得工作机会和高的工资水平,目前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中都有技术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中也加入了技术经济学,另外双创驱动带领下,学生写好项目计划书是基本功,项目计划书中包含的内容,比如项目可行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内容是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从高校和社会职业要求上可以看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加强经济管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市场观念,都有重要意义。
1.3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
“90”后是当前大学校园的主体,信息网络开放的时代,快捷而海量的信息接触使得他们思想早熟,对能获利的事情非常有动力,很多时候好像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清楚,且渴望独立,对大量的“90后”大学生研究发现很多学生表现为:平时不学习,考试前一周突击,平时注意力分散,长期处于烦躁,焦虑的状态,静不下心自主学习。其实他们真正缺乏的是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乏挑战意识,如何结合他们想去挑战的思想设计好课程教学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技术经济学的教学研究目前探讨的学者很多,然而如何将学科发展跟当代大学生特征结合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值得去学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
2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设计
国家提出的双创驱动,众多80后成功者,外界知识的冲击让每个人都想着抓住机会,成为新时代翘楚,然而,如何获取,又不是那么简单地事情,好的项目计划书是成功地前提,学生需要借助课堂专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希望结合学生的特点,借助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去找到学习的答案,教师不再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也不再是学生与知识间的输送桥梁,教师只是对学习技巧及方法做一些前期引导,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予以指导、帮助,具体的实践任务都指定分配给学习小组,依靠学生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完成,教师随后予以反馈、打分。整个教学展现都是一个过程式打分体系,具体的教学改革的设计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抓住了学生兴趣,让他们成为主动者,一方面提升教学效果。
2.1教学方式改革设计
让学生鲜活起来,从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理清课堂授课过程,关键问题是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式让他去找跟课程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结合课程把碎片知识点整合。本学期重点借助信息化教学,借助雨课堂公众号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方式互补,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每个环节,确定个性化报表,给学生设定自动任务提醒,实现数据管理。这学期课程设计做了调整(见表1):充分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pt中,课程分为“课前预习—引入—目标—参与式学习—总结”各个环节依次设定任务,并采用雨课堂设定的课堂实时答题,弹幕互动活跃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的在课程运行中,采用双向教学的方式,应用雨课堂实时掌控学生学习情况,实时了解学生在线情况,雨课堂的实施只需要建立wifi的环境,学生回答问题,展开课堂实时讨论,可以前期设定课后作业,学生阅读情况,思考情况都可以在上面展示,一方面大大的丰富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参与学习。
2.2考核方式改革设计
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摒弃了以往单一的考勤+期末成绩的方式,由于雨课堂能够记录考勤,记录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借助统计更公平的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展示。
3结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改革,比较上下两届同学的学习成果发现,从优秀率和对老师评价两个方面考核改革效果如表2。
具体的对老师评教中学生的评语也出现了很多赞扬的语言。通过这一次教学设计的改革,发现顺应时势,掌握学生的动态变化,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结合学生特点,学生上课开心,教学效果也好,老师也不那么的辛苦了。
参考文献
[1]樊瑜等.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
[2]张媛媛等.深化《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3,(3).
[3]陆国栋.让学生鲜活起来[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12).
[4]李红美等.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关键词:独立院校;学生;学习;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4
引言:《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W生自身问题
(1),学生自身基础薄弱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入学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高考分数不足以进入公办学校,但仍可以有机会获得本科学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初高中期间文化课的学习基础并不扎实,学习能力并未完全开发出来,同时也并未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故而基础知识缺乏,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会觉得困难。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畏难情绪严重
由于就读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经过高考分数划线而进入到民办独立院校的。这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期间学习表现并不是很突出;或者所处地域偏僻,所受教育水平不足与发达地区媲美。对于前者则可能是学习成绩一直不突出,没有得到家长及教师的鼓励,更有甚者会被拿来与同班或者其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比较,导致本来就对学习没有自信的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更加抵触,故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后者则有可能是由于地域限制,教育资源分配的缺陷,导致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被激发出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不足。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对大学存在误解,认为是思想解放,不必再学习。因此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他们的积极性不足表现的尤为明显。
《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人文社科类的科目而言,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习惯凭借记忆应付考试的同学们,对这门对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并不擅长。容易遇到困难就自我放弃。
(3),学生对学习此门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足
开设此门课程的一般为财经类院校,将《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必修课。但同学们对此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西方经济学》属于经济基础理论,对于理解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对于财经类的各个专业而言,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各专业的基础。但很多同学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并无多大关系。
2,校园环境问题
(1),独立学校师资不足
独立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改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会尽可能去招纳一些公办大学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毕业生来从事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对经济学的学习理解比较扎实,可以较好的传授相关知识。但青年教师会存在教龄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等这些问题,对课程及课堂的管理掌控能力较差,特别是当遇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会尤为棘手,不知如何应对。对于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对此门课程的畏难及抵触情绪的方法上尤显不足。同时,青年教师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上缺乏经验。
(2),独立院校学风有待提升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都有较大的帮助。但目前而言,大部分独立院校校龄较短,在校园文化积累,校风建设方面多有不足。进入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渥,没有太多对学习的钻研精神。同时学生自制力较差,不能自我约束。且受部分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读书功利化思想严重。
二、对《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比较注重逻辑推理及各种假设前提。这对思维抽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上建议教师在这方面深入浅出,运用各种案例及视频进行切实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则建议教师将理论与当前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结合。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侧面强调此门课程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2,加强学校学风校风建设,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更注重社会实践的独立院校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一是不擅长,二是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学校校风学风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相对于公办院校,独立院校由于办学资金来源问题,奖学金设置较少,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可以吸引相应的社会慈善资金进入学校,设立奖学金,增加奖学金的奖励范围及奖励力度,从这方面激励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韩东宁、吕晓玲.独立学院教学方法改革与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75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经济学;实践教学;应用能力
1 该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本领
《工程经济学》是各种可行的工程方案未来的经济效果差异的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且能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对工程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选优最优方案,为项目寻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节约的方案。要求学生具备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项目决策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从工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技能。
2 该学科的教学现状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呈现综合式的发展趋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教育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增设通识教育课程,追求综合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除增加社会实践课时外,还增设了较多的专业选修课,使专业必修课学时大大压缩。然而,随着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这一现状对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的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课期末成绩评定标准不够客观。理论课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时为48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总成绩为平时占20%,试卷成绩占80%;其次,实践课学时偏少,学生人数多难以指导。课程设计设计时长为1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设计成果为某工程财务评价报表,没有要求学生使用软件,按照书本样表手工编制。
发现学生没有系统的学科思想,学习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应付考试为主,缺乏实践应用环节的训练,学了公式不会灵活运用,甚至不知道什么意思。知识只是零碎公式习题的堆积,缺乏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设计也是照猫画虎的去模仿,相关数据来源渠道不明确,机械的运用教材所附案例数据,对各个表格的相互关系含混不清,单个表格的编制意义不清楚。设计结束时应付交一份东拼西凑的财务评价报告了事。
3 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聘请工程咨询公司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课堂,把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办法交给学生,同时把企业所承接的决策项目交由学生去完成,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当项目所有环节完成之后,将整理好的成果交给企业技术人员审核,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效果甚佳。
但学校又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学期上多少次课,期末再给予考核。时间只够完成理论讲授,实践的时间非常少,仅为1周。1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学生也只是非常紧张的照抄书本,然后仓促的交一份设计成果,对许多地方都模糊不清。因此,现行的教学大纲急需修正。
以本科评估为契机,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也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效果不是多理想,一是实习基地空间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学生到企业或现场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摩浏览,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师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尽最大所能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比如老师和一些学生代表去单位实践,回头与其他同学分享;或学生分成4-5个人一组,分批去单位实习,最好是每一批实习学生都有和企业的人员一起完成一项实际任务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较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另外,企业有时不愿意无偿为学生提供这种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能出台相关的政策就更好了,再就是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能为企业创造利润或其他正面的效应,为企业创造财富。让企业打心眼里愿意和学校合作,愿意把真经交给学生。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选择基于校企合作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学习 ”模式,合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进而提高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3.1 制定教学大纲方面
教学大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大纲建设方面应根据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以外聘的企业系主任为主导,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为原则”缩减理论学时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实践学时的比重,使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组织工程咨询行业专家开展座谈会,汲取来自工程咨询行业专家的意见;召开已毕业学生工作座谈会,听取他们参加工作后的经验和体会,重视已毕业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推定教学重点,不断完善,最终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等。
3.2 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这门课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它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工程项目咨询、管理等工作有很大的意义。通过本门课程的进修可以系统地完成某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把握经济评价的步骤、方法和详细计算过程。
学习工程经济学应先修课程有:管理学、财务管理、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有:建设项目评估、工程项目管理等。学科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应针对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和布局。教学内容要侧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以应用为目标,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讲清观点、强化应用为讲授重点,同时,应使每生具有必然的可持续发展本领。因此,笔者建议把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分成以下四个模块,并合理分配学时数。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
1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关于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论课程。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数据分析与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创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独立学院是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层次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普通公办高校相对较弱。因此,就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优化教学方式对提升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阈限概念(ThresholdConcepts),是指理解一个学科理论的关键概念。学生在理解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才可以把握学科理论并不断进步[1]。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就是要识别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以此设计教学方式。
本文将在分析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
2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阈限概念分析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本科阶段的初级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计量经济学数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估计量的理论,异方差、序列相关等[2]。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将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具体可归结为以下3组概念:
第一,回归假设。回归假设是为分析回归结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设,在不同数量的假设下能够得到回归系数估计量的不同性质。回归假设是整个回归方法的基础,一切回归有关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都和回归假设紧密相关,同时违反回归假设的情形也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点,因此回归假设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一。
第二,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评价估计量的基本标准,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归理论的核心,整个初级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最终都归结为回归系数估计量的这3个性质,同时,这3个性质又与回归假设紧密相关,故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二。
第三,异方差。异方差是违背回归同方差假设时的回归结果表现,无论对于横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的出现是回归分析的常态,因此对于异方差的检验和修正是初级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金融实证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故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三。
以上三个阈限概念是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关键,同时在概念上具有紧密的联系,下文将基于此探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3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总体原则仍立足于阈限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具体地,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了突出3大阈限概念,在首节导论课即向大家提出3大阈限概念,在介绍回归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时,详细的说明每个假设的用途,使学生理解每个假设的目的和本质,进而在回归估计量三个性质的教学中把握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体条件,并明确理解异方差这一违反假设的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充分的时间介绍三大阈限概念及其联系,从而建构整个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体系。
第二,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完全从应用性角度出发,运用软件展示计量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3大阈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时间解释概念产生的原因与本质,而60%左右的时间结合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解决具体的回归分析建模和假设检验问题。
第三,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撰写实证性的学术论文是进行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训练的较好途径之一,可以通过让学生从选择题目开始,通过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进行可能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和修正等等来感受计量经济学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写作论文的方式加以体现,然后交流讨论,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
计量经济学教学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也是我国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独立学院之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建立回归模型能力为教学目标,基于Eviews软件进行教学,每周教学学时为理论(教师讲授)与上级实验(学生练习)各2学时,特别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对研究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为传统的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回归假设时着重解释回归假设的设立目的与合理性,并通过软件讲解回归假设的验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回归假设。在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学中,通过详细分析三个性质所依据的不同假设,使学生理解三个性质所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掌握线性回归估计量理论。特别地,专门安排约10学时左右的实验课进行计量经济学论文撰写与分析的交流,要求学生自选题目,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检验异方差、序列相关以及模型设定问题,写作小论文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为评价教学效果,选取2010级学生1个教学班共24人进行满分为5分的教学满意度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全部项目的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总体平均满意度超过99%。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成功。
5结论
回归假设、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三大阈限概念。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对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学生满意度。
参考文献:
[1]Meyer,J.H.F.and Land, R.:Threshold Concepts and Troublesome Knowledge: Linkages to Ways of Thinking and Practising,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Ten Years On Oxford: Oxford Centre for Staff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OCSLD),2003:412-424.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一、引言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h)模仿“biometrics”(生物计量学)提出“econometrics”,这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193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正式出版,这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经过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发展及60年代的大扩张,它逐渐地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比如R.Frish、R.Klein、P.Samuelson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1998年7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把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之一,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学学科的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人们逐渐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在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已经开设了该课程。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综合,以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为先修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一个实际的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模型,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模型进行相关的检验,最后对未来做出预测。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独立学院,即是三类本科院校。笔者在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害怕学习该课程,课堂上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生自身的原因。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且文科生占的比例较高。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相对较薄弱,对于一些较难的数学推导很难理解透彻。随着不懂的知识点的累积,大部分学生会逐渐地对此失去兴趣。
第二、辅助课程设置不完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做辅助,而有的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经济学后就学习《计量经济学》,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第三、课时安排不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课程为48学时,有些专业只有32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既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还要安排学生上机学习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课时少,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既没法把理论知识讲的全面,也没法顺利开展实践教学。
第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与学的有效手段。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和出勤情况,期末考试是闭卷或开卷形式。期末考试毕竟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且考核相对不是很全面,不能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该考核方式上可以适当增加小论文的写作或者上机操作。
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调查结果给出以下四点改进措施。
首先,合理设置辅助课程。如果没有课时把高等数学、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设置为必修课,建议可以增加开始这些选修课,或者可以设置成网络教育,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自学来补充这些知识。
其次,适当增加教学学时。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薄弱以及《计量经济学》内容较多,建议该课程的教学学时至少应达到48学时,甚至是64学时,这样才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
再次,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为了更能全面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考试之外,应该增加上机操作或就某一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写课程论文。
最后,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理论课内容比较枯燥且难懂;另一方面,理论课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该课程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是没有用处的,并且没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至少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Eviews软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独立完成实验,从而解决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近年来,研究特色有待加强、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该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由此产生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直接影响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吸引了众多教师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工作。王艳华构建了理论教学+专业案例+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技术经济学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刘东和陈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单一方案动态经济评价指标、互斥方案动态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艳娜和任志涛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体系,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渐进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樊瑜等人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技术经济进行了教学内容、方式及考核等多方位改革。但目前很少看到针对财经院校技术经济学教学特点进行的改革工作。
长期以来,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相对传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内部开设的技术经济学与学校基础课程财务管理的内容关联密切甚至存在知识点的重合,缺少学科独有特色,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针对上述实际情况,结合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技术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文提出将多属性决策的思维与方法引入课堂,既能够完善本学科固有的技术分析评价理论,又能够突出学院特色,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技术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一)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特色不突出由于是财经类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学生已然具备了技术经济学课程涉及到的很多基础知识,例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项目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因此,如果沿用传统的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大纲,将有近一半的知识点是在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且这部集中于前半学期,这就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浪费时间与精力,导致学生滋生懈怠情绪,即使对后续教授的技术创新等特色内容也难以重新引起兴趣。
(二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性不足,相对孤立技术经济学作为我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两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理论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实际上,目前技术经济学界对其理论构架、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也存在较多争论。该课程涉及到的例如技术创新等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理论较零散,缺乏系统归纳,同时该课程与我院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相对单薄孤立。
(三)强调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缺少综合考察项目方案的全面思维
技术经济学以技术经济评价分析为核心,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项目与方案。但是实践中除了从经济效果出发,还需要考虑风险、环保、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对项目方案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但在传统的技术经济学课堂中,却很少提到这种多属性决策的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技术经济学的应用与发展欠缺数学模型的应用,在解决复杂技术经济问题时精确度与可靠性不足。
目前技术经济学采用的评价方法大多都是来源于财务管理,利用exce软件等进行计算分析,相对单一,在商务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处理复杂问题时,存在不够精准可靠的劣势,同时也难以引起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生的兴趣与重视。
三、引入多属性决策的意义
针对以上技术经济学课堂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通过探索实践,将多属性决策的思维与方法引入课堂,可以很好地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首先,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而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是管理科学专业重要的研究领域,将多属性决策引入技术经济学课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作用,二者互相补充又相互融合,才能够反映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其次,多属性决策的思维与方法能够开拓学生眼界,既能理解经济性指标是如何影响技术方案项目的评价过程,又能从整体审视方案优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三,通过多属性决策可以选取适当的决策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与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精确性与可靠性,还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实践也表明,通过将多属性决策引入技术经济学课堂,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多属性决策章节设计
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可以增设“技术经济分析与多属性决策”一章,讲授课时为2~4学时。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多属性决策与技术经济分析的关系、多属性决策的含义与流程、决策指标的选取与构建、决策方法的选取与应用等四小节。
(一)多属性决策与技术经济分析的关系
技术经济分析,强调审查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所以通常利用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等指标来考察备选方案的盈利能力,但是在实践当中,很多情况并非仅仅依靠经济效果来评判技术方案优劣,必须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同时讨论风险、环境、创新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就是多属性决策的范畴。
由于多属性决策能够帮助将备选方案通过综合评价分数排序,因此,利用多属性决策的方法可以解决互斥型与独立型两种情境的投资方案选择问题。
(二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技术经济分析流程
多属性决策也称为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普遍应用于工程、社会和经济系统等领域,主要解决指备选方案离散且数量有限的决策问题。引入多属性决策的技术经济分析可以采用的决策流程。
(三)决策属性的选取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提出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左右。在此背景下,存在巨大物流人才缺口,而且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物流人才的培养者,如何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群的建设思路是一条有效途径。课程群是某专业或跨专业课程体系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按照一定规律对课程进行整合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群的目的是完善特定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不是机械的课程叠加,而是按照课程、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系统方法指导下,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以学科来划分的,结合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对教学计划中具有一定的学科相关性、知识完整性、内容继承性、结构相对独立性的课程集成模块的建设[2]。山东财经大学自2003年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从一体化、国际化和经济分析角度制定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的总体内容,然后共同制定了教学大纲,合理确定了三门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使得不同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得以凸显,同时又相互补充,多角度覆盖地渗透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们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团队,力求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为了保证三门课程之间的关联紧密性,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师资交叉,增强课程之间的粘合度。
2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思路
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三门课程都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了物流学导论课程之后,为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而设置的,从不同教学对物流管理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三门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掌握整体优化的思想是学好物流管理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旨在从一体化的角度来对物流及其他企业运作问题进行统筹管理,培养学生整体优化的能力;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化视野也是当前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国际物流学侧重训练学生国际物流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知识;同时,无论物流的一体化还是国际化运作,都需要从经济效益分析角度来衡量其成功与否,物流经济学则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效益分析的能力。因此,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三门课程属性相同,关系紧密,非常有必要作为课程群来整体建设。
3课程群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3.1物流经济学
物流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其为解决物流运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物流经济学覆盖物流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科学核算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活动过程中如何最佳地配置资源、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是利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现代物流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时间效益的课程。掌握物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物流经济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在物流管理实践中,降低物流成本是首要任务。现代物流被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保证这一利润源泉实现的关键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成本分析是物流经济学的核心。围绕此核心内容,课程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市场分析,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制度与政策分析。
3.2国际物流学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国际化战略,在全世界寻找贸易机会,寻找最理想的市场和最好的生产基地,这样一来,企业必须更新自己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推行国际物流。目前,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国际物流人才成为紧缺人才,因此,进行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在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际物流学是必修课程。国际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依据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思想和国际物流的运作特征,全面地介绍了国际物流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知识。内容包括: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系统与网络、国际采购相关知识,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进出易程序、国际物流中的检验检疫以及报关清关等内容。
3.3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课程始终紧跟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物流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管理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价值,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授供应链设计、运行和管理中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以及比较重要的新模型和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运作模式的差异,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分析、设计、实施的方法,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最终能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供应链系统设计识别与方案设计,为毕业后从事供应链设计、运行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程群建设对策
4.1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课程群的建设中,将重点集中于课程讲授内容的完善上,处理好单门课程和课程群的关系,课程组将认真整理和总结课程的相关知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前后衔接的几大部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和深入课程内容,加强相关课程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进一步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以成本分析为纽带,对各课程进一步分工,在物流经济学课程中侧重理论方法的训练,在国际物流学以及供应链管理课程中侧重成本分析的运用。在教学中,吸收部分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体现该学科的前沿性成果。
4.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面广等特点,课程组本着定位要准、内容要实、理论要精、操作要强且具有明显职业性的原则,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便于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程群以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实验室等为载体,通过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仿真等教学方法,建立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4.3强化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建设
4.3.1强化教学条件建设
为了课程有序、高效的进行,教学条件必须得到保障,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我们从实验环境和课程网站等方面强化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条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为开展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设施保障,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开通课程群网站,把三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放在课程网站中,包括课程的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案例资料、部分视频资料、习题、试卷样题。及时更新网站,提高网站利用率。
4.3.2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三门课程在现有基础上,从自身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案例类型和素材,按照统一格式编写4-5个案例,形成系统的案例体系和案例库,互为补充,全面培养物流人才。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调整优化三门课程的课件内容,形成课件的统一风格,增加动画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完善课件中的习题和案例。
4.4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走上比较自觉地进行的轨道以后的每一次重大进展,也几乎都与我们对现代经济科学的认识深化有关。
低调远行的俱乐部
有人说《比较》是一个“知者远行的低调俱乐部”。低调归低调,《比较》显然不是无为而治,否则,就不会每一期上都有那么多精彩文章了――确实很多,比如诺斯自认他所写过的最好的论文《和承诺:17世纪英国公共选择治理制度的变迁》,科尔奈教授总结其治学的《制度范式》,斯蒂格利茨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演说《信息经济学与制度范式》,刘遵义论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论文,等等。
那么,这个“低调远行”的俱乐部的凝聚力何在呢?
主编吴敬琏先生已经在《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比较》第四辑)一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先生劈头就问:“成长于西方世界的现代经济科学对处于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的中国是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己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观察,我想对这个问题应当作出肯定的回答。”
他在文中回顾了1956―1976年“不受学理影响”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在新古典经济学支撑下的“增量改革”和立足于现代经济学最新成果基础上的“整体推进”改革的经验教训,指出“纵观中国经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所遭遇的每一次重大挫折,几乎无不与人们对经济科学的无知和排斥有关,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走上比较自觉地进行的轨道以后的每一次重大进展,也几乎都与我们对现代经济科学的认识深化有关。”
很久以来,我们习惯了对经济学家分门别类,一类是穆勒以前的,叫古典经济学家,他们书里的东西基本上扬弃完了,精华全都在《资本论》里;另外一类,是穆勒以后的,叫庸俗经济学家,他们个个都致力于“辩护”。既然约翰•穆勒以前的经济学都是通往马克思的桥梁,而以后的经济学大都是庸俗的,是“供研究和批判用的经济学说”,经济学的那些巨作也就少有人读了。
这样戴着眼镜看经济学的恶果,一方面是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内容长期停留在古典经济学阶段,成为绝大部分经济学系的学生基本训练;另外一方面,虽然经济学成了各专业的必修课,却是作为政治课来上,大部分人对现代经济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严重低估。
在国际上,经济学被称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来说,而对比于中国,毋宁是一种辛辣的讽刺。有鉴于此,吴敬琏先生才力辩现代经济学的价值,建言“经济科学的学科建设”,倡导以现代经济学的眼光评论和推动中国改革。
遥远的回响
在吴敬琏先生的这篇文章中,说到“新一轮改革的春雷滚动的形势”。这“新一轮改革”,一定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了。那么,“新一轮改革”要面对什么问题呢?我想,这是个人言言殊的问题。可我又禁不住猜想《比较》群体的可能回答。我冒昧地想,答案大约是“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因为这是通往“共同富裕”理想的必经之路。如果这个答案正确,就不能不说钱颖一教授的《政府与法治》(第五辑)。
钱颖一教授是比较制度分析这一经济学新领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比较》杂志的编委。在这篇论文中,钱教授根据对经济主体(经济人和政府)行为的不同假设,将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大类,一类倾向于假设经济人的行为良善,而政府则有潜在不良倾向,从此得出新自由主义的结论;一类倾向于把市场中的经济人看作有潜在不良倾向,而政府则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己任,因而得出强调政府干预的结论;最后一类,也是钱教授所主张的,是把政府和市场中的经济人都看作自利的主体,认为二者都要置于法律之下加以约束,从而得出政府与市场主体都应在法律之下的结论。
无论《比较》这个“低调远行的俱乐部”是否认同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任务的判断,我想钱颖一教授的这两篇文章都非常重要。
在下一步的改革中,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题材是什么?似乎相当不明确,局面显得零乱而不成系统。这样经济学家是很难就重大的问题达成共识的。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可能问得不正确――要知道,当年亚当•斯密的那一套学说是作为法理学原则而提出的,他所主张的政府职能中有一项,就是“制订公正的法例、规则,设置惩罚违反这些法例、规则行为的执法机构……。”他说“大不列颠的法律赋予每一个人以享有他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安全,单是这一点就足以使任何国家繁荣”,而“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加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全国首批8所高校获得了招收该专业学生的资格,目前,全国已有125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全国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的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政府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改善和推进的重要领域。这就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为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合格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学科建设是基础和根基。基于此,本文拟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对专业发展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抛砖引玉,为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参考。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专业定位的差异化从专业发展看,不同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定位:(1)依托社会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部分高校依托社会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隶属于该校的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则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依托经济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些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高校,依托本校在经济学学科的优势,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形成了专业特色,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该校在金融保险领域的优势,实现了劳动保障学科与商业保险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则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基础,推动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3)依托管理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学科门类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点,因此,目前许多高校将该专业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比如西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亦强调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讨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4)依托公共卫生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我国许多医学类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比如东南大学(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海南医学院等。此类高校以医学为基础,侧重医疗保险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2、课程设置的一致性与特色化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较晚,国外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科提供借鉴参考(据笔者了解,国外高校一般不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课程和研究内容分散在公共管理、社会政策、金融保险等学科),各高校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完善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专业要求。2005年6月18日至2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上,与会高校代表就落实公共管理大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小平台核心课程、本专业学科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专业教材使用与建设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年11月,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下成立了社会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目的在于集合全国劳动保障专家,规范和推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目前,各高校在专业平台课的设置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公共管理大平台课和专业小平台课:公共管理大平台课主要有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等;专业小平台课程主要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等。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也基于学科的基本要求,开设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力量、学校的定位、师资的学术和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对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认识和安排各具特色,仍未形成一个符合学科要求的基本标准和规范。(2)专业选修课特色化明显,就业方向多元化。由于各高校专业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学科归属等的影响,虽然在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差异较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课程设置上更加偏重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开设了大量的此类课程供学生选修:职业安全与卫生、招聘与人员配置、劳动与职业社会学、劳动政策分析、人口管理、薪酬管理等课程。这与该校的劳动保障学科依托劳动科学发展而来的历史相契合,该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也偏向人力资源管理。而有些高校则更加偏重与金融保险方向的嫁接,比如浙江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风险管理方向和社会保障方向,尤其是前者开设了大量的金融保险方面的课程:金融学、保险学、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投资学、风险管理等;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也比较类似。此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金融保险企业。(3)理论性与应用性及其实现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学科,从一开始就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因此,应用性是该学科的重要特征。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需要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理论体系的搭建也是学科的客观要求。如何实现学科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效结合是学科发展中必须给予积极回应的重要课题。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通过组织社会调查、第二课堂、参观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的学校通过社会保障教学软件的模拟增强学生对于业务流程的了解。但总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组织和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的交叉性专业
由于各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脱胎于不同的基础学科,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这虽然有利于各高校突出特色,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但是,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对学科属性有一致认识基础上的差异化和特色化,而不是在学科属性定位不清情况下的自我发展。目前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这也成为目前我国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现状的一个有力注脚。理论上,一个学科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是学科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建立学科体系的基础,因为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内容的涵盖范围总是围绕研究对象来设计和确定的。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资源的再分配,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1、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性的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与劳动保障专业关系密切。但是,二者的研究对象也存在差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坚持问题导向,强调通过对社会问题产生根源的剖析,探索应对之策;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它不仅研究社会问题及有问题的社会现象,也研究一般社会现象,更要研究社会规律,关注宏观社会现象。
2、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科,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轴。而劳动与社会保障强调的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协调好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其核心是分配问题。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强调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通过资源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在资源分配机制的选择和分配过程则要体现效率原则,将有限的资源高效的配置到最能促进帕累托改进的社会成员。因此,二者的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
3、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被进一步划分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而劳动保障专业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公共管理是研究公共组织如何利用公共权力满足公共利益的过程,这就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分配机制的确立等根本问题。这与劳动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致性。因此,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是符合学科属性的,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应定位于公共管理,而其他学科则为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比如,社会保障从经济保障的范畴讲,涉及到资金的筹集、分配、日常管理等环节,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及其分配机制,这需要通过公共决策过程确定和规范,从而保障各环节目标的实现,这显然是公共管理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在资金的日常管理等环节上,应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资金的价值,比如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但这些技术性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