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时间:2023-09-07 17:40:00

导语: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第1篇

一、城市是“生态文化”发源和发展之地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及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次,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文化集聚和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空间。“生态文化”主要研究的内容应当是城市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文化首先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生态文化”融人城市建设必然产生“生态城市”。1971年开始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在反思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时,首先从城市人手,进行“生态”改造。联合国“人与生物网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即生态保护策略、生态基础实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人城市。我国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是完全一致的。

二、城市“生态文化”的结构分析

物质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物质产品,如建筑、景观、古迹、艺术产品等。”它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这些物质现象之所以也被纳人生态文化的范围,不仅是由于它们典型地体现了广义文化概念“人化自然”的特征,更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城市风、传统或者说是文化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同样,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图也形象的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

制度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中层结构,“生态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伙伴关系。城市的管理机制:城市的管理机制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同时也在建设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在现代管理机制中,“生态文化”要求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更加民主的,公众广泛参与的,适合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管理体制。

精神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精神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内涵相一致,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各,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学习到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它往往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表现出来,是人们判断生态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生态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外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整套规范、准则、价值观念等。既是城市社会的现实在所有居民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现实,影响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进步速度和深度。

三、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1 “生态文化”的制度文化构建。建立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是建立更加民主,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协调机制。“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致力于政府管理和公众参与的相互构建。

2 建立“生态文化”的企业文化和模式。企业生态文化,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确立,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发动广大的员工,开展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讨论: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外部发动社会力量,公开向社会进行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招标”或“征集”。这要靠政府、社会的引导,更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既树立了绿色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易于获得社会支持,又对员工进行了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

生态消费,引导企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变方面需要从改变消费模式人手,建设生态消费文化。一方面大力宣传教育,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

3 “生态文化”的物质文化构建。建筑作为物质重要组织部分,体现着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和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关系密不可分。建筑实际上成为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审美意识、社会结构等各方面文化综合信息的载体,因此必须构建新型的生态建筑文化。

第2篇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建设;意义

正文:

城市雕塑是美化城市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体现人文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录具有载体作用,更是时代的象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雕塑的规划也逐渐提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不仅成为了城市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了城市风景的重要一员。良好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作品的结合,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格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彰显城市个性,体现民族风俗、承载历史文化。

一、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的必要性

(一)满足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

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更加重视,同时环境审美能力也不断的提升。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以及传说等,能够鉴证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长时间积累的文化内涵。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城市雕塑不仅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内涵,同时更代表地着百姓的审美、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等。从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对城市的人文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满足公众文化艺术需求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存在一定的区别,其承载着在城市环境中传统文化理念和思想的重任,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象征。以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为例,其象征着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够彰显出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城市雕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直观体现,因此城市雕塑也具有承载文化内涵的特征。从建筑的环境来说,雕塑的建设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实现雕塑与环境的统一,包括雕塑的位置、材质、规格等都需要能够符合周围的环境特征,而且雕塑的建设也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不能简单的搬过来一个雕塑直接树立在一个地方,如果仅是盲目的照搬、一味追求同一种风格,那么城市雕塑也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所以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

(一)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的组成包括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重要的精神文化,是城市历史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城市雕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能够从保护历史以及尊重文化的角度出发,突出城市以及地域的个性。同时城市雕塑还需要具有城市代言性的功能,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和思想。可以是纪念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可以是对后人有教育启示的,也可以是时代风采的展示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提起雷峰塔,我们会想起杭州,想起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因此一个经典的城市雕塑不仅能够吸引公众的视线,同时也能够彰显城市的文明和精神面貌。

(二)彰显地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得城市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因此城市建设中需要注重城市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同时还需要有文化的融入,这样才能够突出城市的魅力。在游走各个城市的过程中,能够为人们留下美好印象并让人留恋的除了生态环境外,还有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情怀以及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都隐藏着一些历史典故和风云人物。而城市雕塑是人文特征最直接的展示,经过雕塑手法以及美学的渲染,使得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和鲜明。城市雕塑自然的矗立在人们的视野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装点着城市的风景,提升地域文化和市民的素养。城市雕塑的创作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特点相符,强调与城市街区、楼房建筑以及绿化环境等因素的协调性。

(三)引领生活理念

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挖掘亮点和细节,然后运用艺术夸大的手法,进而创造成艺术品。以我们生活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为例,为了提升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减少碳的排放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城市建设中就可以设计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意在呼吁人们树立良好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在雕塑的创作中,不仅要保证雕塑形态的整体意义与绿色环保相符,同时在材料上也需要突出环保的理念,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变废为宝的新型材料或者可再生资源等。通过这些材料的利用,能够使人们在观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也能够受到鼓舞和启示,进而养成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反映群众的审美意志

城市雕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70年代的《开荒牛》到后新一批爱国雕塑家的兴起,我国的雕塑艺术不断的完善,同时也起到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目的。各界标准的引导也无法匹敌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所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能够体现出艺术的高雅,更应该能够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体现人们的意志,做到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城市雕塑也开始纳入到城市的规划中,这是因为城市雕塑不仅是美化城市空间和风景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文化、引领生活理念以及反映群众审美意志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建造中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以及历史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更好的发挥城市雕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卫英.浅谈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5(22):142.

第3篇

关键词:雕塑艺术;社会文化;特征;价值作用

引言

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不同国家,甚至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雕塑艺术的风格都大不相同,每一种风格的雕塑艺术都受该地区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每一个地区雕塑艺术作品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该地区有特色的一些影子。例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发达,国土面积大,而且唐朝的女子都以胖为美,因此唐朝时期的雕塑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雕塑风格也是一些奢靡、豪华、繁荣的风格,唐朝之后的明清时代,经济发展相对于唐朝弱,因此明清时代的雕塑大多没有唐朝雕塑的那种繁荣、奢靡之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雕塑艺术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这些灿烂的历史雕塑艺术会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

1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1.1反映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雕塑艺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雕塑品,以不同的形象作为雕塑原型,其原型可以来源于古老的传说,也可以来源于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雕塑家通过雕塑品将这些原型雕塑出来,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些雕塑品也可以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提供依据。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唐朝的经济十分发达,从一些出土的唐朝雕塑品中我们更加可以肯定这一点,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唐太宗的墓前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浮雕中的六匹骏马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而且形态姿势各有不同。如此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和雕刻手法也从侧面印证了唐朝经济的发达。

1.2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许多雕塑艺术品的雕塑来源于中华文化。例如,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之一。因此,在许多孔子讲学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品,或是谆谆教导中的孔子,抑或是独自思考的孔子。这些保存下来的雕塑品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学文化。雕塑艺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不但在表达一种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纪念,更应该是一种鼓舞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带着我们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征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社会象征意义,即象征着某个时期全体社会人民最真切的期盼。例如,古时候的人民最害怕的就是天灾和战乱。尤其是战乱,两国交战,不但要牺牲很多士兵,而且交战两国的人民也会久久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西汉时期的边疆人民饱受匈奴的骚扰,于是西汉派出了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乱,历经数年之后,霍去病不负众望,平定了匈奴之乱,但是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在西汉边界修建了很多霍去病的雕像,这些雕像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佩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位大英雄可以继续保佑他们的和平生活。[3]在每个不同的社会时期,生活在每个不同社会时期的人民生活愿望不同,有的时候希望国富民强,有的时候希望风调雨顺,有的时候希望平安健康,智慧而淳朴的中国人民用艺术将这些美好的向往都表现在雕塑品中,形成每个时期特有的雕塑特色。

3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作用

3.1雕塑艺术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地逐渐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数量一直高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随着在某一个城市居住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也会随之越来越完善。日益完善的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也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环境建设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绿化,这是与人民健康相关的问题。在绿化工作完成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了许多雕塑品,继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3.2放松人们生活的紧张感,陶冶人们的情操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住房、工作、家庭和孩子等。这些压力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生活的紧张感,在这种高度紧张感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一些雕塑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例如,一些造型可爱憨厚的小动物雕塑品可以使人们会然一笑,使人们暂时逃离出巨大的紧张感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鼓舞意义的雕塑可以鼓励生活或者工作失意的人们继续努力,各式各样的雕塑品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含义。

3.3延续与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子孙后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雕塑可以很好地把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保留下来。若干年之后,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雕塑感受整个城市一路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在这些雕塑中仔细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将这些人文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4结语

一个小小的雕塑品,一门看似不起眼的雕塑艺术,其背后都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社会意义,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视,其在社会的进展过程中所起的价值作用也十分巨大,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雕塑品带给我们的文化意义,用自己的力量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雕塑文化和雕塑艺术。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粗浅之见,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工作人员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与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03).

[2]赵彤,孔超.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要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

[3]梁杰亮.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3(09).

[4]黄光武.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3).

[5]李新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6]吴小刚.论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艺术的融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绿道;功能;景观营造

1 城市绿道的概念

城市绿道(greenway)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其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野生动物、植物群落、土壤、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景观美化、生态维护等功能。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等构成,具有慢行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

2 城市绿道的功能与意义

城市绿道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生态环保、社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防灾等多种功能。

2.1 城市绿道的生态环保功能

城市的绿道起到生态绿色廊道的作用,城市绿道提供了动物运动的通道,使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之间可相互交流,满足了物种流动性需要,增加了城市动物的多样性。城市绿道线长、面广,对机动车辆排放的有毒气体有吸收作用,可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通过缓冲带的方式隔绝城市噪音,同时还能消除城市内过多的热量,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2.2 城市绿道的社会文化功能

城市的绿道建设加强了城市中自然栖息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保存,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城市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这使城市绿道成为城市标志性的空间,营造了城市特色的风貌特征。

城市绿道满足了城市现代休闲活动的功能需要。城市绿道的建立,使行人能够不受机动车的干扰和影响,满足了人们日常散步等娱乐性活动场所的需要。城市绿道相比城市公园来说其的服务范围更大,人们更容易抵达。所以绿道成为人们休息和游憩的主要场所。市民可以在此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绿道穿越多个区域,串联起城区的多个广场绿化区,将块状的绿化区连接成一个整体,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融,构成景观游憩走廊。连网的城市绿道构建慢行交通网络,引领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2.3 城市绿道的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防灾功能

城市绿道在增进城市景观魅力的同时还直接带动旅游、休闲、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且还可以结合生产创造一些物质财富。如有些树木可提供油料、果品、药材等经济价值很高的副产品,如七叶树、银杏、连翘等。还有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可供薪材之用。

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道路宽度有限,在灾害降临时人流的疏散和安置存在巨大隐患。通过城市的绿道建设可增加抵御灾害的能力。绿道为防灾、战备提供了条件,它不仅方便了人流的疏散,还可以伪装、掩蔽,在地震时搭棚,洪灾时用作救命草,战时可砍树搭桥等,极大的保证了公众的财产和安全。

3 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

城市绿道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基于生态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的生态型绿道;二是基于隔离防护为主导功能的防护型绿道;三是基于游憩景观文化主导功能的游憩型绿道,下面对这三种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分别进行介绍。

城市的生态型绿道要依托现有的水系、绿地、山体和道路,将绿道网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以及市政公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等的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绿道。避免城市联片发展而对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产生影响。生态型绿道多处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里,生物多样性高,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绿道应保持整体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因人为活动破坏山脊线完整性地段,需结合具体地势和人为活动影响等特点,开辟人工性质自然生物走廊,以保持自然景观格局的完整性。

城市的防护型绿道应根据城市污染物的具体分布规律,以降低城市街道废气、粉尘、噪声的污染为目的来选择植物景观。同时还应根据所种植植物的种类来安排植物配置结构。并结合街景特点,追求景观上的美化效果,同时在局部地段安排游玩,休憩活动。分别形成模纹花境式、独立行道树式、疏朗开敞式以及层次丰富的梯进式和空旷结合的群落式的植物种植模式。为了体现不同组团之间的防护、隔离的功能,在城市的工业区集中地带应设置这一类型的绿道。

城市游憩型绿道在其设计过程中要与城市绿地建设相结合,可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和城市河流、道路系统等纳入到城市游憩绿道的整体空间网络系统中,将游憩功能、景观功能和区域发展等融为一体。根据所处地域及的不同,将城市游憩绿道分为河流型和道路型游憩绿道两种。河流型游憩绿道在滨水型游憩绿道要着重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滨水景观。其主要生态景观分布在河流沿岸,在设计中应注重与滨水区的特色相结合,突出生态性和亲水性,将滨水文化融入到城市生活景观中,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接触自然与文化。道路型游憩绿道在景观营造中要充分考虑其主题定位侧重点不同。比如在对城市的外在形象有着重要影响的位于城市公共中心位置的绿道,要重点突出其景观功能,在景观的设计上要多种植一些观赏性的植物;在位于历史文化丰富区域的绿道,在景观设计上要在保护文物和突出其历史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体现出独特的历史的韵味;对于沿线连接有居民生活区的游憩绿道,在景观营造上主打休闲健身,多设置休憩亭台、健身设施,真正服务于市民日常生活的游憩活动。

我国的绿道的建设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理念和做法都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在借鉴的同时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自己,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绿道建设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绿道规划与建设的几点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2011,9(17).

第5篇

城市群众文化活动公园作为一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公园以“市民、自然、休闲、健康、艺术、文化、享受”为主,充分体现服务市民和艺术享受的理念。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原则,在于当地群众互动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当地社会文化、文脉与价值观。城市文化活动公园做为整体城市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要与社会形态,文化形态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找到一个元素将当地社会形态及人文文化贯穿并保持整体化。这既是推动历史文化进入市民生活的创新形式,也是对提高城市人文文化和人文景观历史保护与利用的有益探索。

二、城市群众文化活动公园景观设计要素

城市群众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基本知识两部分来探讨:

(一)景观设计的素材要素

1、人性设计观。群众是城市的主体,是文化的继承者、自然的维护者,城市群众公园景观设计观念的重要一方面即是完善大众的需求,超越功能意义的设计,进入到人性化设计。是对人生存的城市的社会形态、人文背景及文脉、当地文化元素的提炼。是对人类生活空间与大自然的融合表示更多的支持与人类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相符合,并肯定形式的变化和内涵的多义性。

2、文化创新。这里的文化创新,不是指抛弃原有的文化去创造新的文化类型,而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元素的贯穿,将当地重要文化——民俗艺术抽象或具象的将其提炼打散,与其他艺术融合以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多元素的景观发展要求景观设计强化地方性和多样性。它包括根据地域中社会文化的构成脉络和特征,寻找地域传统的景观体现和发展机制以演进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地域的文化传统,将地域传统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使之获得持续的价值和生命力。

3、处理好文态与生态的关系。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系统的载体,科学地规划与建设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是生态与文态有效结合的过程,生态建设和文态建设始终贯穿于景区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城市群众公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如名胜古迹)有密切联系,规划建设好城市公园要巧于利用自然和善于结合古迹,将千古留传的文化古迹在自然生境中演绎。

(二)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

1、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2、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对植物材料的颜色、外形、规格、叶型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再进行搭配组合,这样才获得了理想的景观效果。

3、道路设计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骨架、网络。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方古典园林,讲究平面几何形状。景观道路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观道路本身就是景观一部分。道路中地面铺装它不但体现设计上的美观和层次性更是交通视线诱导包括人流、车流的体现。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对环境的识别性。

4、设施景观是景观设计尤其是室外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把它称为“城市家具”。它主要指各种材质的公共艺术雕塑或者与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箱、座椅、公用电话、指示牌、路标等。是城市景观营建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所以又被成为“设施景观”。设施景观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设施和设备,并考虑外观美,以增加环境视觉美的趣味。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城市特色绿地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的城市特色,并不是一个特立存在的对象,它是基于城市多年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地理特质、人文历史、物质科技相结合的地域属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故事的展开,这种属性得到了丰富和延续。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则是将城市特色充分保留和传承的载体,将城市特色融入城市绿地景观中,丰富城市绿地景观的同时,凸显城市风貌的个性。

1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概念介绍

城市景观,从城市规划与城市人文的角度审视,其包括了侠义的“景”和人的感知结果的“观”,以及人在“景”中实现“观”的过程,即“城市生活”。很具之一观点,可将城市景观概念概括为“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和“城市意向”三个方面[1]。城市风貌由形而上的“风”(指风格、格调、平哥、精神等)和形而下的“貌”(面貌、外观、景观、形态等)组成 [2]。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3]。

综合以上的几个概念,笔者认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是将城市形而上的“风”,融入人工打造的绿地景观中,呈现出来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自身特色,将城市潜在文质形态与城市绿地景观形态相结合统一形成的城市面貌。

2宜宾市城市特色

2.1城市概况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处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是“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宾市早在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已设城,至今已有2191年历史,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2.2城市自然特色

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的地段、沿江又有七星山、观斗山、龙头山、水口山等自然山体隔江而立,宜宾城市就座落在其间,地势有高有低,层次丰富,城与城隔江相望,以桥相连,形成了宜宾特有的“城外山环水绕,城内山水相间”的山水格局。

2.3城市人文特色

宜宾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形成了具有本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和影响。

3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以自然山体为主要的联系通道,突破山、水分离的结构体系,将山、水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条纵贯南北城市的通风廊道,缓解城市冬季由于静风导致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穿越东西的岷江、长江作为另一条历史文化长廊,突出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这两条生态绿廊是整个绿地结构的骨架,同时利用区域内的其他几条山体,结合城市布局结构,构成南北通达,东西相连的生态绿网。用“环圈围绕,点面结合,大小配置,绿廊联系”的方法构成“一心多点块、一面多廊道”的绿地结构,打造宜宾“山水相依、田林镶嵌、城缀其间”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4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4.1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结构

按照总规对宜宾市景观风貌的规划要求,以及宜宾市的绿地景观风貌特征,确定出宜宾市绿地景观风貌的结构为:“三轴、三带、四区、多点”。即:三条城市景观轴线(国际酒文化景观轴、都市产城互动景观轴、特色文化景观轴)、三类城市景观带(滨水绿化景观带、道路绿化景观带、山体生态景观带)、四个景观风貌区(三江口核心景观风貌区、志诚临港产业风貌区、天柏高新产业风貌区、南溪科教文化风貌区)、多个绿化节点(城市广场、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等城市绿化节点),点线面有机结合,形成城、水、绿相互交融的开放型绿地系统格局。

4.2城市绿地景观分类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景观分类主要有:城市景观轴线、门户景观、滨水绿化景观、道路绿化景观、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以及其他城市景观节点。

每一类绿地景观都上演着自己在整个绿地系统中的不同功能以及文化角色,城市轴线景观呼应区域文化和轴线主题,形成一条连续、统一、丰富的城市绿廊;门户景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整体简洁大气;滨水绿化景观以防洪安全为基础,巧妙利用水资源与文化资源,形成良好的城市带状生态聚落;道路绿化景观充分利用城市线型空间,根据道路等级和道路性质,以统一中存在一定特色差异的设计方式增加城市绿化量;城市重要景观节点注重与其区域文化相呼应,营造良好的生态植物群落,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凸显地域风貌特色,营造独特宜人,文化氛围强,有记忆感的城市景观环境;其他城市景观节点则是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尽可能多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并合理均匀分布绿化节点。

不同类型的绿地景观根据其类型特色以及区域文化特色在景观的打造风格,植物的选择以及搭配方式,小品的搭配设计,水景的营造等方面以不同的构成方式共同营建出特色、系统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5关于“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的思考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首先以城市的绿地系统为基础,再加入城市自然人文的特色增加城市风貌的独特性。现目前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都是基于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所以它跟城市景观风貌一样,是致力于实现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多方面叠合和良性循环,只有三者实现相互支持、互益循环、互惠共生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真正的做到城市特色的绿地景观风貌。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在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方面做的不够,形成了缺乏城市特色的危机。在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时,要充分结合城市绿地现状,对其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挖掘研究城市社会文化,继续延续和抒写城市故事;综合城市经济,以绿地景观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只有对三者进行综合考虑,让城市具有稳定的生态、丰富的社会文化和良性发展的经济,且三者之间良性循环,才能有助于城市特色品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董鉴泓,阮仪三.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 和谐城市 文化维度

我国各级研究机构和学者在和谐城市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和谐城市的指标和评估、子文化系统的建设上,很少有学者就文化体现的价值观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研究。霍夫斯泰德通过对国家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和谐城市与文化

和谐城市是指城市中的一切与城市相关的事情都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学者和机构在和谐城市及其文化的建设和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谐城市的内容。朱道才提出了和谐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均可持续发展,且三大系统能够保持均衡协调的城市。在和谐城市的特征上,研究者们认为在民主法治、安全有序、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要体现出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中国和谐发展课题组”用“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生态文明指数”四个维度来评价我国各地区和城市的和谐发展,有的学者加入了“市民幸福指数”等评价内容。总体上来说,和谐城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内涵、特征、评价等方面,也承袭了和谐社会的特点,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第二是和谐城市的文化建设。众多的学者在研究和实践中主要针对城市的子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内容。第三是城市文化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石忆邵,杨碧霞谈到了城市文化对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李先逵对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进行了研究,王桂芬等学者也对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的有关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思考。但是文化对和谐城市的建设究竟会有什么影响,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霍夫斯泰德关于国家五个文化维度的研究,提供了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新的视角。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

霍夫斯泰德从1967年到1973年,收集了IBM公司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16000个工作人员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不确定性规避。其后来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彭迈克(Michael Harris Bond)等进行了针对东方国家的研究,提出了文化的第五个维度:

权力距离。霍氏认为权力距离可以界定为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高权力距离意味着在该社会对于由权利与财富引起的层级差异有很高的认同度,社会一般倾向于遵从层级制度体系,自下而上的沟通受到严格的限制。低权力距离则指社会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地位、机会的平等。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是指一种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高个体主义强调个性及个人权利在一个社会中是头等重要的,倾向于建立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构架,在个体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的前提下才考虑群体利益。

阳刚气质/阴柔气质。当情绪性的性别角色存在明显不同时:男性被认为是果断的、坚韧的、重视物质成就的,女性被认为是谦虚的、温柔的、重视生活质量的,这样的社会被称为阳刚气质的社会。当情绪性的性别角色相互重叠时,即男性和女性都被认为应该谦虚、温柔和关注生活质量时,这样的社会被称为阴柔气质的社会。

不确定性规避。指“某种文化中的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或未知的情况时感到威胁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人们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容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低,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长期导向是指“基于未来回报的美德的培养,尤其是坚韧和节俭,而短期导向是指于过去和现在相关的美德培养,尤其是尊重传统、爱面子和履行社会义务”。该维度表明了人们对时间的不同态度,短期导向的人会视时间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对时间较没有耐心,而长期导向的人视时间为一种无止尽的资源,并较有耐心。

文化五维度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从表1得分及排名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地区属于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阳刚气质-低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的国家。

(一) 权力距离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高权力距离国家。高的权力距离指数表明服从和尊重是基本美德,在这种文化中人们都同样程度地接受权威价值观,这样的服从和尊重有利于通过专业性的设计和传播,使城市居民较大程度上理解和支持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另一方面,权力集中十分普遍,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监管人员,使得城市居民在这个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经济方面,国家中收入分配是不平等的,少部分人非常富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使一部分人获益更多,而这些人原本就已经非常富有。它加剧社会的不公平,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法律领域。财富的增长会扩大权力距离,高的权力距离不利于和谐城市的建设,不利于建设一个相对公平平等的社会。

(二)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比较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和谐一致是社会的最终目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人与人之间应该始终维持和谐,避免直接冲突,这是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政府在经济体制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城市的管理者在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中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但同时集体主义文化中也存在不利于的因素,比如,人和人之间特别看重亲情和友情,会形成群体间的隔离,并在群体间形成矛盾;个人和公共收入用于健康的比例较低,不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和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同步。

(三)阳刚气质/阴柔气质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比较典型的阳刚气质文化,政府更可能会优先考虑经济增长,并为达到该目标牺牲生活环境。政府会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且建立或引进一些大型组织。人们偏好更多金钱,认为挑战、收入、认可和提升很重要,一切以工作为中心,是一个严厉而非宽容的社会。在贫困地区,阳刚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在富裕地区,阴柔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因此可能会产生贫困和阳刚气质的恶性循环。同时,若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确定性规避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社会文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等接受较快,但却有可能在基础创新上表现更好,而不擅长将这些创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善于发明,不善于执行。这些特征可能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利,但却不一定对短期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这样的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随和性,宽容、克制、安静,这些特点会有利于和谐城市的建设。

(五)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的文化特征。人们持有高额储蓄,喜欢投资于房地产,因此,这种文化会对经济的发展有持续的支撑。但是人们不欢迎社会和经济上存在广泛的差距,解决不好这样的差距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矛盾。社会中强调尊重美德,而不是首先强调真理;善恶之分取决于具体情况,因此在和谐城市建设中以德治市会成为普遍的选择。长期导向的文化更加注重生存环境,有利于建设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城市环境。

和谐城市研究和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文化五维度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看,应该重新审视城市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引导和谐城市的建设,使和谐城市建设与文化特质的要求相协调。

(一)文化维度与和谐城市建设是相互影响的

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是不容置疑的,每一个文化维度表现的特征都对城市的建设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如,高的权力距离可能会使财富产生较大的两极分化,阳刚气质的文化造成政府对经济和金钱的偏好,低的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有可能对新的变化缺乏动力。反过来讲,和谐城市的建设也会影响城市的文化走向,如越贫困的地区会有更高的阳刚气质文化,地区越富裕阴柔气质就会增加;受教育程度越高权力距离就会降低。同时,由于区域间交流增加,不同的价值观在互相的碰撞中也在相互学习,原有的价值观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城市的和谐建设产生新的动力或阻力。只有认真对待这种相互影响,和谐城市才能与其心理软件相匹配。

(二)加强对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在研究城市文化时,多是在研究文化“洋葱图”中符号、英雄和仪式等实践活动,而对核心的价值观研究几乎没有,这必然在对城市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偏颇。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是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城市而言可能存在与研究结果不完全匹配的情况,我国南北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区域及地理环境、气候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加强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一是要定量和定性结合,二是较为准确地把握城市的文化基因。加强研究可以深度的挖掘城市的核心价值观,也能在和谐城市建设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文化相一致的政策和行动。

(三)和谐城市建设重在执行和持续

就霍氏的研究,从我国的文化看存在重基础创新而缺乏执行力,因此在和谐城市的建设实践中要把研究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切实的执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相对稳定的理念和模式,就长期导向的文化而言,人们会为了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不断的努力,这是和谐城市建设的有利因素;一些城市由于政府机构和主要负责人的更换,使得原有的规划和方案不能得到继续的实施,有的重新拟定不同的新建设方案,从而转移了建设重点和内容等,影响了建设的持续和稳定。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表现,其心理软件也有不同,这些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和谐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文化因素。研究城市文化特征与和谐城市的关系,能够丰富和谐城市建设的内涵,使城市文化与建设能够真正匹配。

参考文献:

1.Geen Hofstede Gert Jan Hofstede.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魏四新,郭立宏.文化因素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3)

3.冯乃祥.霍夫斯泰德及其文化维度简介[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4.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5.朱道才,姚丽敏,周家来.和谐城市研究进展与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李先逵.追求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回归[J].建筑学报,2007.12

第8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  ; 研究框架  ; 世界城市  ; 整体性  ; 多元性

引言

城市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正确认识城市旅游是指导城市旅游发展实践的前提。受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城市旅游产业的形态。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由于大量与旅游发展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要素不断聚集,使得城市在旅游产业中同时扮演着客源地、目的地、集散地和中转地等多种角色。当城市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时,这种多角色并存并相互交叉的复杂现状,不可避免地与城市旅游的特质与结构相耦合,成为了区分城市的重要特征。

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城市旅游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也从分散案例向系统研究过渡。一方面,系统研究框架对提高城市旅游的认识和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设计并处理更加复杂的研究数据,为实现不同学科领域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协同(synthesizing)和创新提供指导。另一方面,系统研究框架对指导城市旅游发展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理性地把握发展阶段,帮助规划者确立适合的发展理念,帮助经营者和投资者认识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帮助居民和游客更加科学地理解和利用城市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重视,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许多城市都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如北京提出“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和旅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上海在都市旅游格局初步确立的前提下,提出“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杭州提出“建设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的发展任务;而南京则提出“建成世界著名文化休闲旅游胜地”的战略构想。

上述城市的旅游发展构想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发展理念,即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跨越。而要实现这种跨越,就必须对城市旅游的认识进行突破和创新。因此,在城市旅游的发展实践中,吸收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整体的研究框架来引领发展理念的转变,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对城市旅游整体研究框架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中应该重视的问题进行讨论。

城市旅游的特点

城市,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物质和社会环境。Pearce(2001)指出,城市的基本特质包括建筑、人口与功能的高度集中性,社会与文化要素的空间异质性,经济的多功能性,以及区域和城市网络的向心性。这些特质深刻影响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目的地是分散的空间,这些空间在游憩需求、消费体验及闲暇时间的随意支配等方面存在相互联系,通常可以依据某些象征或符号来加以识别。城市旅游空间统一地存在于某一个相对稳定的城市范围之内,具有物质功能的集中性、社会文化的趋同性、经济生活的统一性以及空间结构的向心性等特征。城市旅游除了具有一般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外,也有其自身特征,可以从吸引力构成、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从吸引力构成角度来看,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在一个合理、紧致、有趣和迷人的环境中,有很多东西值得看、值得做,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这种集各种旅游要素与商业中心于一体的整体性,非常重要……”。从空间识别角度来看,城市旅游目的地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识别的特定空间范围,而是分散的空间,这些空间在游憩需求、消费体验及闲暇时间的随意支配等方面存在着相互联系,通常可以依据某些象征或符号来加以识别。城市旅游空间统一地存在于某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城市)之内,而这个区域范围又具有物质功能的集中性、社会文化的趋同性、经济生活的统一性以及空间结构的向心性等特征。从旅游者认知角度来看,城市旅游是消费体验的集合,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生产与消费边界逐渐模糊,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演变。在现代城市中,具有地方差异的消费和生活文化日益多元,人们的地方体验也日益丰富,城市旅游者越来越多地渴望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体验,而城市内部地理格局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旅游机会。

(一)城市旅游吸引力

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由城市建筑、交通、商业、娱乐等构成的异质性社会文化体验。Erhlich和Dreier(1999)曾进行了类似的说明:“游客到访波士顿的原因是其都市氛围的完整性:极具活力的开发区,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及大量的精致建筑、特色购物街、餐馆、剧院和夜总会等交织在一起……”。城市是各类设施和功能集中的地方,尽管一些游客是明确地被非城市旅游环境所吸引,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要在城市中花费一定的时间。城市旅游活动大致可以进行这样的分类:一种是对坐落于城市区域内的特定吸引物感兴趣的游览;另一种则是源于对城市的直接兴趣,城市环境是这类旅游活动的主要吸引力。

(二)城市旅游动机

城市的集中性和多样性涉及到功能、设施、建筑样式、文化等各个方面,游客可能会被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吸引,但这并不足以解释所有城市旅游活动的动机。旅游动机的多样化与城市的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城市是多种经济与政治力量的积累与汇聚,也是文化、娱乐和休闲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大多数城市旅行的首要动机与经济或政治因素有关。我们不能将城市旅游的动机简单地归入某一类别。Hwang和Gretzel(2006)提出,多目的地旅行模式往往表现为复杂的多城市观光线路,其中也包括游客在非主要目的地城市的短暂停留。

(三)城市旅游行为

城市旅游是消费体验的集合,Pacione(2005)认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生产与消费边界逐渐模糊。现代城市的消费和生活文化日益多元,城市内部地理格局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旅游机会。Pearce(2005)指出,城市旅游已成为满足人们必要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城市环境和其间的不同元素都可视为商品化的游客体验,并与旅游者的心理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城市旅游中,游客与居民在生活方式和设施利用等方面的区别不易发现。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定居于城市,生活化的场景时常贯穿于城市游客的活动中,游客和居民的各类消费活动存在着融合与趋同。

城市旅游的代表性系统研究框架

在最近的研究中,学者们致力于将相关研究从现象描述和案例分析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更加系统的高度,Hughes(1998)就提出城市旅游研究应该达到一个类似范式的状态。一些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旅游的系统研究框架进行了讨论,其中,Pearce(2001)、Ashworth和Page(2011)以及保继刚和梁增贤(2011)的理论框架最具代表性。

(一)Pearce的研究框架

Pearce(2001)的研究框架是一个以空间尺度为纵轴,以研究主题为横轴的概念矩阵,见图1。矩阵中的具体内容需要综合的研究方法来对横向与纵向研究间的联系进行系统验证,在这个研究框架中,对研究主题的关注需要与基于城市属性的具体研究相协同,而对空间尺度的关注则需要利用城市间联系或城市与区域间联系的数据来分析。只有将审视地方间关系作为研究前提,才能将不同主题和空间尺度的研究有效联系起来。实践中,城市旅游规划需要整合营销和发展,同时也要考虑组织和影响等方面。此外,在不同尺度和地区中,服务与设施供给者之间的商业联系和经营安排,也应该在城市旅游的发展实践中受到关注。

(二)Ashworth和Page的研究框架

Ashworth和Page(2011)认为,许多关于旅游的研究忽视了城市,而关于城市的研究也忽视了旅游。矛盾的根源在于:学术界对城市旅游的重视不够,但城市又的确是大多数旅游者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是旅游行程中最主要的节点之一。城市旅游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与现代城市所经历的城市化(urbanisation)、全球化(globalisation)、再次全球化(re-globalisation)等背景发生联系。只有从城市自身的功能演化和层级地位去认识城市旅游,才能使结论更加深刻。城市旅游研究应建立基于形态(form)和功能(function)的整合研究框架,对旅游发展中的城市形态演变、旅游者利用城市的方式及效应、旅游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这一框架既适用于具体城市的研究,也适用于城市间的比较研究。

(三)保继刚和梁增贤的研究框架

我国学者保继刚和梁增贤(2011)提出了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从核心要素(核心景区和代表性区域)、主题与特色(旅游形象、产业结构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城市功能和地位(交通、接待、商业)等方面对供给面进行分析,从总体市场和细分市场对需求面进行分析,强调城市旅游供给层次与城市等级的重要性,并突出强调了城市功能与地位的作用。该研究框架关注城市在交通、接待、现代服务和商业等功能方面存在的等级差异,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驱动机制与该城市所拥有的基础条件有紧密的联系;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式是多样化的,以旅游为单一核心产业的城市旅游发展方式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分析启示

城市旅游系统研究框架的价值不仅在于指导理论研究,更应表现为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的启示作用。上述研究框架都强调了旅游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单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旅游发展与城市功能、游客需求等之间的联系。因此,研究框架中所透射出的“整体性”和“多元性”思想,应成为我国城市旅游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

城市旅游发展的整体性

城市旅游在空间上存在不同层级与尺度。从实践角度来看,城市旅游发展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旅游与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城市旅游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城市旅游与生活空间发展的整体性。

(一)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目前,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是全球范围内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中城市发展的调整与转型。在已有的研究中,为了突出城市的旅游要素,多数模型都抑制或忽视城市中的诸多其它动力要素,使得旅游和休闲要素在研究模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事实上,旅游应当归入城市并与之成为一体,虽然旅游对城市价值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仍然是城市构成和功能中的一个方面。我国学者厉新建等(2013)以北京为例,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强调居民与游客的融合,目标是让城市真正成为“居民的家园、游客的家园”,并从要素、行业、部门、游客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内容,其核心就是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二)城市旅游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

旅游联系具有全球性特点,应将城市置于一个更大范围的空间尺度来加以审视。一个城市除了向游客提供相对独立的目的地功能外,还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充当交通门户、中转中心等其它角色。因此,城市旅游的规划者和管理者,要树立整体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在其所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城市在旅游目的地功能之外能发挥更多的区域职能。城市的功能和区位特点决定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城市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决定了城市参与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时所采取的基本策略。简言之,要依据城市的区域地位和功能,为城市旅游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合适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道路、树立合适的形象,这是城市旅游整体发展的关键。

(三)城市旅游与生活空间的整体性

Jansen-Verbeke M和孙业红(2012)认为,城市旅游的涵义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旅游发展为城市复兴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引发了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建筑遗产和交通设施的再设计。实践中,游客和居民对城市景观和设施的利用日益趋同,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面向游客的服务内容也日趋生活化,城市旅游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城市旅游发展共识2012》提出:培育市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是旅游发展对城市的要求;包容、共享与创新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导向。因此,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都应及时回应旅游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将城市建设成为让居民和游客都满意的生活空间。

城市旅游发展的多元性

由城市旅游主题和供给结构的分析可知,城市旅游发展实践存在多元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内部结构的多元性、市场需求的多元性等方面。

(一)发展目标的多元性

目前,在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开始了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进程,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如南京、成都等,虽然目前城市自身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但也提出了建设世界性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世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体系,由城市全球联系性的强弱决定不同城市的地位与职能。因此,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目标,也反映了城市旅游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当前城市旅游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旅游在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而城市旅游的发展意义和价值在不同等级与规模的城市中也存在分异,“宜居、宜游、休闲化”都是城市功能演化的方向。

(二)城市结构的多元性

传统的城市生态模型的空间依据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然而,伴随着全球化和再次全球化进程,这种结构已逐步被新的社会地理结构所取代,如城市中心区和滨水区的重新利用、边缘城市的发展、幻想城市的出现、以及为适应这些新形式而进行的城市空间重建等。城市的多元化发展,为城市旅游消费的地理和社会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其基础不仅是城市的层级,还包括不断变化的城市内部结构。从旅游学的观点来看,“再次全球化”就是利用城市中的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来重新包装和展示世界城市的可达性与休闲经济,这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市场需求的多元性

城市旅游的规划者与管理者也要注意需求市场的多元化。随着城市整体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的继续发展,文化娱乐产业将持续在城市中扩张,使得城市的生产与消费边界日益模糊,在旅游信息获取日益便利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城市旅游需求将越来越多,未来城市旅游的需求会逐渐转向“小众”。因此,除了满足传统的大众旅游需求以外,城市旅游在发展中也必须不断地适应需求变化,组织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生产。

结论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城市旅游研究框架,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框架可以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应注意“整体性”和“多元性”问题。就“整体性”而言,城市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旅游既是城市的功能,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旅游必须要走同城市整体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城市旅游的价值;城市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区域整体协调,从而使城市在旅游目的地功能之外能发挥更多的区域职能;同时,城市旅游发展也必须注意城市的旅游功能与其他功能的整体协调,才能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游憩空间。就“多元性”而言,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决定了城市旅游产品的地位和层级,世界城市体系的多元性决定了城市旅游地位和角色的多元性;城市空间是城市旅游的载体,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城市空间正在经历多元化的重建,无论是从城市旅游的发展目标还是从满足城市游客的需求角度来说,城市旅游的多元性发展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Pearce D 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tourism 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

2.Ehrlich B,Dreier P. The new Boston discovers the old:Tourism and the struggle for a livable city[J].in The tourist city, D R Judd and S S Fainstein,eds.,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9

3.Pacione,M.Urban geography(2nd edition)[M].London:Routledge,2005

4.Pearce P L.Tourist behavior:Themes and conceptual schemes[M].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5

5.Ashworth G,Page S J.Urban tourism research:Recent progress and current paradoxe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1)

6.Hwang Y H,Gretzel U,Fesenmaier D R. Multicity trip patterns:Tourists to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

7.Ashworth G.Urban tourism:still an imbalance in attention[J].Classic reviews in tourism,2003

8.吴必虎,俞曦,严琳.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与实施评估[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9.保继刚,梁增贤.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J].人文地理,2012,26(6)

10.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3)

11.Jansen-Verbeke M,孙业红.城市旅游再造―一种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12,27(6)

12.严伟.“大旅游”产业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5(2)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特征;建设基础;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72-02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1]。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聚集地,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过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几个阶段。这种变迁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建城的价值转向,实际上也是人类对理想城市探求的过程[2]。生态自觉思想为代表人类最高文明的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体现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Eco-city)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中提出来的,但关于生态城市定义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当中。美国生态建筑学家理查德・瑞吉斯特(RichardRegister)曾提出一个概括的定义: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3]。我国城市规划专家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4]。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中外学者大都肯定了以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以美观、适居、稳定、和谐为生态文明,努力实现城市自然、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复合系统和谐有序地发展,构建人类的生态文明。

二、生态城市特征

生态城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征。生态城市的共性体现在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

生态城市的个性依据各个具体的城市实际而定,原则是充分展现城市的个性特征。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区位特点、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不相同的城市就会包含一些极不相同的生态城市个性特征。

1.景观特征

生态城市是最能体现现代文明的人类的居住场所,它应该是能最好地把自然及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的复合景观,这种景观具有形态美、整体美、线条美、奇异美、清晰美、模糊美、协调美等特征。“美”体现出生态城市的景观特征。

2.结构特征

生态城市是一个完善的自组织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居住区、商业区、集中景观区、工业园区、城郊及外沿农业区、景观廊道等。同时,生态城市还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这种系统内外的动态运转应体现“和谐”二字。

3.功能特征

不同职能的城市都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来支撑。城市功能强弱是由生态城市系统内外的交流强度所决定的,而这种交流又是以循环经济为前提,所以,要发挥人类的聪明和才智,建设最能体现人类现代文明的有个性的生态城市。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生态城市建设应以生态文明性、整体性、协调性、独特性、美学性、循环性、相对稳定和持续性为原则,以和谐、宜居、优美为目标。从空间尺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基础可分宏观基础、中观基础和微观基础,不同的建设基础有不同的内涵、特质和重点。

1.生态城市的宏观建设基础

生态城市的宏观建设基础包括地貌及构造因素、山文因素、水文因素、土地特征、景观要素等。宏观建设基础在自然方面,应不打破或少打破自然景观的原貌,要按自然美的原则,达到顺其自然的目的。

生态城市的宏观建设基础还包括市内的道路、水、电、气管道的铺设;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空间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的总体框架设计;绿地的布局;城市标志性建筑;不同功能区建筑风格的选择等。总之,生态城市的宏观建设基础是建设性的,必须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循环性和文明性,它是本底自然景观的“锦上添花”,必须与自然美相协调。

2.生态城市的中观建设基础

生态城市的中观建设包括街区、社区、科技园区、公园、多种不同类型的功能区等。生态城市的中观建设基础是联系宏观建设基础和微观建设基础的纽带,具有“二相性”和边际效应。

生态城市的中观建设基础本着景观多样性、独特性、循环性和稳定性的原则。由于中观建设基础是城市宏观和微观建设的过渡带或过渡界面,在这过渡带或过渡界面中可保留或设计出景观急变带,并保持急变带上景观的多样性,即高异质性,保持交流的循环流畅,避免出现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这是生态城市中观建设基础必须考虑的问题。

3.生态城市的微观建设基础

生态城市的微观建设基础包括住宅小区、校区、厂区、机关庭院和居民住宅楼等。生态城市的微观建设基础突出“幽”、“雅”、“意”、“静”等特性,还要注意安全性,包括建筑质量和社会治安等。生态城市的微观建设基础体现的是微观美、静态美和内涵美。

生态城市的任何一个微观建设项目,都是生态城市量子场中的一个微量因子,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微观建设基础不出差错,以免影响区内甚至整个生态城市的功能的发挥。

生态城市的建设基础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前提,也是现代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改造的基础,没有文明的生态城市建设基础,就不可能建成文明的生态城市。

四、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1.景观协调问题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该顺应城市及周边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构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景观协调度高的新型城市。

2.建设“个性”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有着共性特征,但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新鲜感,就一定要寻找到该城市的“亮点”,突出其个性,把城市建设成最适于发展的特色生态城市。

例如,上海在其建设中不仅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优化,更是突出了其国际大都市的身份特色,基本建设成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城景交融而又时时处处都体现着其现代时尚气息的健康城市。

3.关注城市生态建设的美学价值及文化底蕴

一个有着较高美学价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城市,才能称得上是生态城市建设大潮中成功的范例。

4.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加速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各级城市应结合各自的特点,搞好生态城市规划,使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特色和美学价值都符合生态要求,加速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

5.充分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城市监测

“3S”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若能将它们充分应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与完善的工作中来,必定能为决策与评价提供更加便捷、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

总之,虽然目前我们的理论及实践还都不能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但生态城市的建设已摆上了当今人类文明的议程,因此,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共同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郭秀锐,杨居荣,等.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2]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

[3] 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CA:North AtlanticBooks,1987:13-43.

[4] 周秉根.边际效应特征及其增值效应探讨[J].大自然探索,1999,(3).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basic character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ty

ZHANG Jing,ZHOU Bing-gen,ZHANG Lei

(State land resource and tour colleg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