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0:02
导语:在财会档案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专门财务软件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程。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财务分析能力[1]。
一、电算化下财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1、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新特点。由于不具备传统会计档案的直观可视性,电子财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具有可读性。电子档案易被修改,其保存受到载体本身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有效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操作流程和系统维护要求引起的归档范围的新特点。档案保存的要求就是要保证可读性,电子财务档案只有在特定的软硬件系统中才能打开,因此软件系统要作为财务档案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归档,以保证电子财务档案的完整性。
3、电子档案带来的财务档案利用的新特点。传统的财务档案,由于文件多,报表繁多,在实际处理中分类很细化,查找起来也不方便。而电算化财务档案就不同,它可以把历年的财务数据用数据库进行集中处理,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4、计算机的作业程序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保持会计档案要求范围的新功能,所有的会计业务是由计算机完成,计算机是一个特殊的作业程序文件,计算机的数据结构以及各种代码既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也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运行的条件,而且要确保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故障维护查询数据[2]。因此,这些计算机信息系统虽然不占活动,又没有具体的数据和表,但没有他们的支持,整个会计过程无法运行,它必须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存。
5、从事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系统的质量安全操作性是会计电算化必须具备的条件,会计电算化要求除了管理人员不仅有专门的经验,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熟悉,还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保养知识,系统的安全性,改善由于网络和计算机本身的原因,对工作中的安全操作与使用作出新的要求。
二、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有缺陷。从实际的工作来看,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于电算化财务档案认识不清,很多存有财务数据的介质、光盘都没有及时归位。
2、打印设备比较落后导致档案保存时限达不到要求。由于激光打印机的成本比较高,不少单位仍然使用针式打印机,很多针式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质档案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褪色,无法识别。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对电算化档案进行保管的话,对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难看出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依赖性特别强。因为必须借助一定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环境才能查看和利用。其次,安全性要求高。由于电子档案容易被人为修改,而且不留痕迹,所以,管理中始终面临着安全问题的挑战。再次,管理难度大。传统档案只是对纸质档案的分类保管,但电子财务档案既要保存纸质档案,还要用“双套”制备份电子文件,这无疑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第四,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特别高。在电算化条件下,一个合格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一个懂档案学、会计基本规则、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3]。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财务档案管理
电算化会计档案是电算化会计活动的产物,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史料和查询依据。所以,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适应会计电算化环境的需要,也是为单位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的需要。因此,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服务。
(一)不断强化与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相关的软硬件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所在。在硬件设施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购置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规定标准,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护措施,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并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数据备份。在财务软件方面,在电子文件归档保存后,应用数字水印、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软件技术对电子原件进行保护。其中,数字水印技术使电子文件在利用过程中的版权受到保护;数字签名技术鉴别电子文件是否被非法篡改;数据加密技术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压缩保护,防止非法拷贝打开。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使用,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兼容性。
(二)全方位做好与电算化会计档案相关的信息资料收集工作
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周期内,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独立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损失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4]。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销售公司相关信息。
(三)认真细致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采取“双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应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操作员姓名和存储内容,贴上保护字样,装入包装盒内,注意防潮、防尘、防火,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应安全洁净远离磁场,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导致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同时,一旦电子信息遭到计算机病毒的侵蚀,容易造成资料的丢失或打不开,因此,要不断升级和更新病毒库,提高杀毒软件的清除病毒能力。
(四)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档案管理是集档案、财务、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干部队伍,是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知识面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不断加强财务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分层次、分阶段和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培训为原则,着重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合理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效绩考核评价规定,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强、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大家学信息化、用信息化的积极性。
结论
总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单位内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相信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电算化财务档案的管理应该会更为便利。
参考文献:
[1] 马香兰. 论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J]. 中国外资,2013,08:85.
[2] 张伟. 浅谈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 黑龙江史志,2013,15:108.
[关键词]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各级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而使会计档案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本人根据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即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2)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也才具有生命力。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3)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管不仅是作为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4)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即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2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
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会计档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势在必行。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是形成会计档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1)会计凭证。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2)会计账簿。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账、应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对于这些账簿要分别整理立卷,组成保管单位。(3)会计报表。分月、季度、年度会计报表。每类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成本费用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及各种附表、报表附注和决算说明等。(4)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财务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料。如经济合同、数据统计资料、财产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等。会计电算化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3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推动财务组织参与到全方位的管理之中,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财务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然而,在当前整体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宏观背景下,财务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工作难度和强度也逐年增加。所以,随着财务工作范围的拓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改进财务档案管理手段和提高管理效能的问题迫在眉睫。而建设电子财务档案,实现财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既是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也是搞好财务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2)信息化档案彰显优越性。首先,将财务文件档案转变为电子信息,即电子介质的财务档案后,可以存储于磁盘、光盘及移动设备中,这种虚拟数据模式下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数据资料在携带、传输及使用方面都更加方便灵活。较之传统的财务档案,电子财务档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能够较好地适应高数据量的财务档案的发展需求。具体表现在:电子财务档案易于修正、复制和重置,便于、携带和传递;电子财务档案的存储形式多样,既可以存储于软盘、硬盘、光盘中,也可以打印输出到纸质材料中。另外,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当前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很多,以信息化方式存储的数据便于计算、分析,能够方便、快捷获得所需结果。而且,财务档案信息化后,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等目的需求。这样既节约了办公成本,避免了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磨损,还有利于专业管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会计档案;财务管理
1 会计档案的特点
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相比,会计档案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成范围广泛。凡是具备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都要形成会计档案。这些单位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一方面会计档案在社会的各领域无处不有,形成普遍;另一方面,会计档案的实体数量也相对其他门类的档案数量更多一些。
(二)档案类别稳定。社会上会计工作的种类繁多,如有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银行会计、税收会计、总预算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等,但是会计核算的方法、工作程序以及所形成的会计核算材料的成分是一致的,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
(三)外在形式多样。会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会计档案形式的多样化。会计的账簿,有订本式账、活页式账、卡片式账之分。会计凭证在不同行业,外形更是大小各异,长短参差不齐。会计档案的这个外形多样的特点,要求在会计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方面,不能照搬照抄管理其他门类档案的方法,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
2 会计档案管理中会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有些单位会计凭证装订后没有封粘,或者已封粘但在封粘处没有会计人员签章,会计凭证装订封皮项目填写不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文件资料混乱放置,活页账簿没按统一标准填写封面,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会计档案移交时双方没有按册清点,没有移交清单,没有按照永久、定期两类分别保管,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也不合乎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二)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有些单位的会计档案未按要求归入单位档案部门保管,而是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有些单位没有成立综合档案室,各类档案分别由具体工作人员保管;有些单位虽设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但未接收会计档案;有些单位由于领导不了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会计人员自行保管会计档案;还有个别单位由于档案柜不足,将会计档案装入纸箱中,任意堆放。
(三)会计档案管理及销毁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科学,存放没有顺序、查找不方便,借阅登记制度不健全。会计档案销毁也不及时,到期该销毁的不销毁,销毁过程有的也不规范。
3 解决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一)规范会计档案立卷。装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封粘装订线,并在封粘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装订完毕后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装订后要将装订线封粘,由会计人员在封粘处加盖印章。年度终了必须将会计报表逐页编制序号,分别填写“会计档案卷内目录”和“会计备考表”。
(二)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单位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明确会计档案的保管是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由财务部门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财务部门暂保管1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目录,连同打印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三)规范会计档案保管。财会部门应按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未建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但要由专人负责。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对已离任的会计人员,其会计档案应交本单位档案部门或财会部门保管,不得自行存放。
(四)规范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管理和销毁管理。各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会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共同派人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单位领导。
总之,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当前财务管理中急待改进和加强的重要工作,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从基础工作做起,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 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的初探[J]. 会计之友(B). 2005(05)
[2] 樊瑞. 浅议加强会计档案管理[J]. 对外经贸财会. 2005(10)
[3] 李美华. 走进桃江会计档案管理[J]. 档案时空(业务版). 2005(12)
[4] 赵清,周生玉. 上市公司会计档案管理[J]. 中国档案. 2006(08)
一、会计档案的定义和内容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薄;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二、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
有些单位的会计档案未按要求归入单位综合档案室保管,而是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有些单位没有成立综合档案室,各类档案分别由具体工作人员保管;有些单位虽设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但未接收会计档案;有些单位由于领导不了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会计人员自行保管会计档案;还有个别单位由于档案箱不足,将会计档案装入纸箱中,放在会计室的柜顶上或任意堆放。
(二)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
有些单位会计凭证装订后没有封粘,或者已封粘但在封粘处没有会计人员签章,会计凭证装订封皮项目填写不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文件资料混乱放置,活页账簿没按统一标准填写封面,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会计档案移交时双方没有按册清点,没有移交清单,没有按照永久、定期两类分别保管,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销毁档案也不及时,造成会计档案积累过多,无处存放。
三、会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
由单位档案机构统一管理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会计档案整理的有关规定,明确会计档案的所有权是单位,单位会计机构将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会计机构暂保管1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入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二)规范会计档案立卷
装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封粘装订线,并在封粘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年度终了必须封账,活页账簿必须将空白账页取出,已设置会计科目但无业务发生的账页则应保留。必须按账页编号顺序填写“目录”及“账簿使用登记表”,与账簿一并装订。装订后要将装订线封粘,由会计人员在封粘处加盖印章。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年度终了必须将会计报表逐页编制序号,分别填写“会计档案卷内目录”和“会计备考表”。
(三)规范会计档案保管
已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但要由专人负责。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对已离任的会计人员,其会计档案应交本单位综合档案室或财会部门保管,不得自行存放。对已终止会计核算业务的单位或部门,其会计档案应交上级档案室保管。凡未移交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办理移交手续。
(四)规范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管理和销毁管理
各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会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为止。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单位领导。
(五)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
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
(六)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地区和部门,除了建立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外,还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实际,制定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移交时间等,确保会计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在向委托单位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的监交人、会计人员、报账员、档案员应同时办理交接手续,并加盖公章,清点会计档案是否齐全完整、账目是否相符,案卷整理质量是否规范。交接凭据应一式三份,双方单位各自保留一份,存档一份。
(七)加大会计档案的监管力度
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会计业务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以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关键词:会计档案 问题 对策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会计档案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形成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直接了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档案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会计人员去认真学习、去积极探索。通过学习和探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因此,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一、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充分的认识, 意识淡薄,导致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许多单位只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没有专职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会计人员上岗前,很少进行会计档案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大多数是由会计人员兼管,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不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对财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清楚,导致整理出来的会计档案达不到规范要求,更谈不上科学管理。
2.会计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有的单位只重视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专业资料的归档,却忽视了会计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的齐全性和完整性。
3.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单位存在一些财会档案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坚持原则,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甚至违法乱纪、伪造、篡改、变换记录凭证;开假发票、建假账、建账外账、虚列成本。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危害极大。
4.财务档案管理不完善、不规范。设置财会档案管理机构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法律规章的需求,但实际工作中财务档案工作均不完善,不规范,都未设置此机构,档案工作由会计人员兼职。财务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许多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多年来只归档不鉴定,更不销毁,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难以开展,从而影响了档案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管理不同步。 有的单位将会计信息存人磁性介质后,对磁盘、光盘中的会计信息疏于管理,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升级换代很快,许多单位没有把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从而造成会计电算化档案无法调阅。
二、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规范管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指出: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保障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则更加明确地规定: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由此可见,是否重视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一种严肃的法制行为。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切实把会计档案管理列入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加强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则将“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人员培训”,作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档案法》第九条规定: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因此,各单位应该依法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把增强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使得财务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提高,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使财务档案规范化,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总体,制定档案工作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并建立健全一套档案管理制度,如《财务档案工作人员职责》、《财务档案保管制度》、《立卷归档制度》、、《财务档案保密制度》、《财务档案移交、销毁制度》等,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利用等各项工作程序、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要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鉴定销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会计档案人员会同财会部门,积极搞好会计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价值的妥善保管,无价值的大胆销毁,对于涉及保管期限已满、暂未清结的债权债务和其它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重新立卷,并在销毁清册的备注栏内及保管清册的相关栏内注明。
5.同步计算机相关系统和档案管理文件的升级。在近几年财务会计档案查询中,常常出现打不开档案管理系统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由于计算机现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保存资料的系统版本不一致。只需将系统恢复到旧的版本即可解决,但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进行管理系统升级时,需要同步升级旧的资料文件。磁性储存介质应该放置在远离磁场的地方,并注意防高温、防霉、防尘保护。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会计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联系时展要求,要从观念上更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是形成会计档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
1.会计凭证。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对账单、应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原始凭证粘贴时张与张之间要均匀、整齐,对于超过帐皮大中型原始凭证等应折叠摆放;银行存款对账单、应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应附在月末最后一张银行收款或银行付款凭证后面一并装订。会计凭证装订要整齐、牢固、美观,不掉页、不压字、不串页、不倒置,便于翻阅。
2.会计账簿。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账、应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对于这些账簿要分别整理立卷,组成保管单位。订本式账簿以一本为一个保管单位;活页式账簿在整理时去掉空白页,按科目顺序整理成册,装订后要加装封面、封底和扉页;计算机生成的总帐、明细账等应单独组卷并加装封面和扉页,填齐封面和扉页的各项内容。账簿装订后应依次在每页非装订线一侧上角编页号,每册账簿单独编一个流水号,编号可用号码机打印,也可用碳素或蓝黑钢笔编写。
3.会计报表。分月、季度、年度会计报表。每类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成本费用表、及各种附表、报表附注和决算说明等。会计报表按本单位隶属单位和月、季、年分别整理,报表附注和决算说明应与报表一并组卷装订。各类会计报表应编写页码,其方法与账簿相同。
4.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财务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料。如经济合同、数据统计资料、财产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等。会计电算化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二、会计档案形成与保管
1.上述会计档案均应整理装盒,并按要求填齐盒上各项内容。这些的会计档案收集整理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2.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可暂如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总账、明细账、凭证等保管期限为15年;银行、现金日记账保管期限等25年;年度财务报告决算等保管期限为永久。
4.保管到期的会计档案,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到指定地点监销。
三、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有些单位会计凭证装订后没有封粘,或者已封粘但在封粘处没有会计人员签章,会计凭证装订封皮项目填写不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文件资料混乱放置,活页账簿没按统一标准填写封面,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会计档案移交时双方没有按册清点,没有移交清单,没有按照永久、定期两类分别保管,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也不合乎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2.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有些单位的会计档案未按要求归入单位档案部门保管,而是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有些单位没有成立综合档案室,各类档案分别由具体工作人员保管;有些单位虽设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但未接收会计档案;有些单位由于领导不了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会计人员自行保管会计档案;还有个别单位由于档案柜不足,将会计档案装入纸箱中,任意堆放。
3.会计档案管理及销毁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科学,存放没有顺序、查找不方便,借阅登记制度不健全 。会计档案销毁也不及时,到期该销毁的不销毁,销毁过程有的也不规范。
四、解决会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1.规范会计档案立卷。装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封粘装订线,并在封粘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后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年度终了必须封账,活页账簿必须将空白账页取出,已设置会计科目但无业务发生的账页则应保留。必须按账页编号顺序填写“目录”及“账簿使用登记表”,与账簿一并装订。装订后要将装订线封粘,由会计人员在封粘处加盖印章。年度终了必须将会计报表逐页编制序号,分别填写“会计档案卷内目录”和“会计备考表”。
2.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单位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明确会计档案的保管是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由财务部门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财务部门暂保管1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目录,连同打印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3.规范会计档案保管。财会部门应按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未建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但要由专人负责。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对已离任的会计人员,其会计档案应交本单位档案部门或财会部门保管,不得自行存放。对已终止会计核算业务的单位或部门,其会计档案应交上级档案部门保管。凡未移交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办理移交手续。
4.规范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管理和销毁管理。各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会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为止。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共同派人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单位领导。
5.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 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
[关键词]财务档案 科学管理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86-01
一、财务档案概念
财务档案是一种在会计核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会计记录,各种会计记录都是经济活动的生动记录和客观写照。对会计档案的重视程度如何,也反映了有关单位经济秩序是否正常和合法。会计档案在保证一个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科研秩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
二、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档案是一种在财务核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会计记录,各种财务记录都是经济活动的生动记录和客观写照。对财务档案的重视程度如何,也反映了有关单位经济秩序是否正常和合法。主要体现在:第一,为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基层单位加强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丰富的原始数据;第二,它为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计划和决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第三,它为保护国家财产和打击经济领域里的不法行为提供有力的证据;第四,为研究财政、经济历史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史料。总之,财务档案工作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进行,经济秩序的确立,各项财政政策、预算的贯彻实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财务档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财务档案主要工作内容
1、财务档案的特点
财务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和价值性,但由于它反映的对象内容及业务性质不同,又决定了化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首先,财务档案具有来源广泛性,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收支的单位都会形成财务档案。其次,财务档案具有内容的专业性,再次,会计核算的严密性也就决定了财务档案形成过程的严密性。
2、作用
财务档案作为一种经济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披露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其合法经营的全部经济和经营成果都储存在财务档案中,其次,企业单位对外融、投资都需要协作单位提供几年的有关财务数据,而财务数据也都来源于财务档案。第三,司法部门查处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问题更需要财务方面的确凿证据。第四,财务档案是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各部门分析经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价值
是制订财务计划的重要数据源;是进行科学经济决策的信息源;是维护正常经济、工作秩序的法定书证;是研究经济文化存在与发展规律的重要文献源;是开展历史研究的记忆库;是储备会计工作经验、技术、智慧和教训的知识库。
4、管理职责
按规定和要求定期收集与征集需要归档的会计文件和会计档案;对会计文档的数据和信息内容进行必要的审查核对,并整理组卷,编制会计文档目录,委派专人保管,严防丢失和损坏;对所藏会计档案实行科学管理,装具齐备,备有目录或索引,存放有序,严格实行库房管理制度,不随意堆放,防止会计档案的实体散失和内容泄密;利用会计档案手续要严格,查阅时严格执行会计档案利用工作制度;对已满一定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对单位合并撤消解散破产分立调动离职等事项发生时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将档案移交或转交有关业务主管部门。
5、职业道德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守机密;博学求进,公正服务参照以上的要求把在工作当中碰到的实例写进去是怎样去实际操作的,总结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法、财务档案的特点及作用。
四、财务档案的科学管理有效方法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对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一定要把会计档案同其他档案同等重视,规范管理,不能厚此薄彼。不具备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应在会计机构中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装订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制定规范,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要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并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首先,建立财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对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评,责令他们及时纠正,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凡涉及到本部门房屋买卖、土地使用、财产划分、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经济积案、退休退职材料要另编检索工具,以便长久保管,方便查找利用。
3、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第二,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第三,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4、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又包括职业道德。作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正确运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其次,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广泛性、严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不能视同一般档案,应按照专门档案进行专业化管理。会计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学知识,还应具备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因此,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
结语
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从而使得财务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较大提高,进而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一、背景简述
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和,使得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越来越多地被计算机所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工作的方向,成为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为适应会计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伴随着电算化会计产生的与传统形式的会计档案既相互配合,又密切联系的全新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二、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新特点
要了解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首先要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什么。国内外对会计电算化定义可一般表述为: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通过对电算化会计的明确定义,笔者结合电算化应用的硬件基础以及电算化规范,总结出以下几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1)会计档案的载体本身发生了变化。根据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仅要电子会计数据,而且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这就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拥有了双重的会计档案载体,即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与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等形式在内的电子会计档案。
(2)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新的特点。由于不具备传统会计档案的直观可视性,电算化下的电子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视;电子档案易被修改;电子档案的保存,受到载体本身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有效期等因素的。
(3)电算化操作流程及电算化信息系统维护要求带来的会计档案涉及范围的新特点。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条件下,从原始凭证的制作到会计报表的编制,都是靠人工完成的,因而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仅指那些反映业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有关的附属资料。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所有的会计核算业务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由于计算机是一种特殊的操作工具,财务人员首先需要设计能被计算机识读的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然后才能借助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处理。由于这些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既是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运行的前提条件,又是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故障维护查询资料,因而这些资料虽然不是会计核算活动的产物,没有具体的数据和表格,但是由于没有它们的支持,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就无法进行,所以必须作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殊部分予以保存。
(4)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人员的素质与系统安全操作提出了新需要。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求所从事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的各项专门,还必须同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而对系统安全性,则更因为与计算机本身的原因而提高,同时也对个人安全操作使用提出了新的需要。
三、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结合电算化下档案管理的新特点,作者归纳实际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有果必有因,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电算化操作与规范要求,对以上发生的原因作出以下可能的判断;
(1)对会计电算化本身理解的偏差: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仅仅将电算化看成自动运算做帐的工具,而忘记了它本身所应包含的管理会计、预测、决策等功能,从而心理上缺乏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重视。
(2)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论是档案管理部门还是档案形成部门,对归档工作重视不够,档案部门缺乏必要的措施及相应的业务指导,造成档案形成部门交什么、交多少都任其的状况,严重妨碍了文件、数据的归档。
(3)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由于没有完善的、针对电子文件的制度规范,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归档时仍旧沿袭手工管理时的老做法,只归档纸质文件,而且是将原来用手工记录的账簿、报表,改成了用机打印出来的账簿、报表。
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会计软件,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a、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b、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c、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d、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e、建立电算化软件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各项内容要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普通数据,可较大范围共享;涉及单位机密的数据,仅供一定需要的人员使用;而设计原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等,则只有主管人员或程序开发人员才能使用。通过这样设置,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减少人为修改的可能。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由于电算化会计,不仅仅是要实现传统会计的功能,更有其他利用计算机高速度计算、分析能力的功能,所以必须相应增加专业人才,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为提供更有效的会计信息打好基础;同时电算化软件维护及系统安全的要求较高,这也需要会计部门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电脑高级人才,维护日常运作,开发更合理、高效的软件。
(4)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单位,有关领导应当高度认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资料进行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督促有关制度的建立。现今不少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单位,对会计档案资料的管理仍局限于手工管理阶段的经验,因此,应当进一步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把磁性介质档案资料的管理落到实处。
五、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展望
电算化会计档案作为会计档案的一部分,它与传统形式的会计档案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如果说传统形式的会计档案是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基础,那么电算化会计档案就是电算化独特的个性,它代表着未来会计规范化、化的方向,因此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的强大功能,必须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这一基础会计工作。
:
1.张前,《电算化环境对会计档案的及管理要求》,《财会》,2001年第10期
2.李新惠,《电算化会计档案应注意的问题》,《档案管理》,2002年5月
3.郭利萍,《电算化会计档案制度的建立》,《档案管理》,2002年5月
4.部莉君、赵伟,(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的相关影响),《现代审计与会计》,2001年第12期
5.支华,《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财务与会计》, 2002年9月
6.马玉昆,《浅谈会计档案的管理》,《技术》,2002年第l期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
档案,是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的党政管理、医疗服务、教学科研、人员结构、机构设施和财会统计等工作的记录,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固化信息。在医院各项建设事业中,医院档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对于医院的行政管理,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等工作,档案工作虽然是为医院提供必要的资料,创造必要的条件,处于服务地位,但在一定情况下,医院档案工作也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探索和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优势,自觉地服务于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目前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一、强化医院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
医院档案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资料,是监督和检查全院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可靠依据。档案其实就是一部医院发展史,它反映了医院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为医院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服务。长期以来,一些医院领导并没有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档案部门沦为三流科室,甚至是被遗忘的角落,这极大的挫伤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档案工作流于形式。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型甲等中医院,医院领导在重视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发展,医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领导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是一个单位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体现,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医院不断强化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档案工作在硬件及软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井井有条,档案做到及时归档,分类清晰。所以,领导层的重视对档案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用发展的观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
在我国,普遍对档案工作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档案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而,在社会上普遍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医院认为档案管理可有可无,意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档案部门自身也养成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和作风。这就严重束缚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作用的发挥,不能为很好的服务于医院的建设和健康事业发展。因此用发展的观点,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理念。档案事业要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如今,人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大量增加,给档案工作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医院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广大的档案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含量高的优势,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自觉地服务于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广泛地利用档案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医院发展服务。
三、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养
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专业理论、业务能力、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是目前我国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在整体队伍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医院表现尤其突出,由于传统他值得长期运营,医疗行业的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多是医学专业出身,档案专业出身人员很少,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几乎没有,专业理论低下,业务能力不足,知识面狭窄,外语水平不高,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新形势下发展档案事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迫切需要。因此,一方面,现有的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刻苦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努力拓宽知识面,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逐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档案管理,另一方面,医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要纳入档案管理,从档案的分类整理到装订成册,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逐步建立人才梯队,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使之适应新形势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同时,要建立健全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使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奖罚分明。指出医院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等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公文、电报、图表、会议记录、印模、照片、录像带等各种载体等均应属归档范围。这就需要医院建立起健全有效的档案收集制度。抓好档案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医院的各项活动产生的文字,影像资料要及时归档,确保档案材料的及时编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