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环境的知识

时间:2023-09-07 17:40:03

导语:在生态环境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环境的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垂直绿化;作用;形式

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渴望生活在绿色环境中享受自然,开始探索在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之间寻求新突破,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垂直绿化,探索城市绿化的方式从平面二维绿化转向空间三维立体模式。垂直绿化让绿色在立体空间得到了延伸,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情趣,让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加意境化、人文化,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1 垂直绿化的概念

从狭义上来说,垂直绿化为栽种藤本植物或依附墙体的绿化;从广义上来说,垂直绿化是指藤蔓植物和其他植物依附于各种建筑物或其它空间结构的绿化方式,利用植物在立体空间延伸的绿化,包括栅栏、护坡、花架、花格、围墙、立柱及各种建筑的绿化[1-2]。

2垂直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2.1 产生生态效益

垂直绿化作为一种绿化方式,有别于一般的平面绿化,其绿化系数大,占用很小的空间达到的绿化效果是平面绿化的几倍。垂直绿化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绿化率,而且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平衡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植物还对声波有吸收和反射的功效,特别是垂直绿化降低噪音污染比较明显,对空气中的粉尘及病菌具有明显的过滤和吸收作用[3]。

2.2 产生景观效益

在城市中进行垂直绿化的推广应用,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公共空间出现各种样式的绿化效果,使得原本线条生硬的建筑在绿化植物的互补下柔和了许多,增加了独特的形式美感,丰富了建筑的外观,赋予建筑物生命力,将城市观赏效果由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空间立体,丰富城市空间环境,增加城市空间情趣,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3 垂直绿化在城市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3.1 附壁式绿化

一般指借助于攀缘植物来装饰建筑的外墙以及周边的围墙。城市建筑中的垂直绿化植物一般选择有有气生根或吸盘的攀缘类植物,该类植物较多,如扶芳藤、爬山虎、凌霄等。附壁式绿化在垂直绿化中最为常见,攀缘植物能够吸收外界强烈的光照,利用自身反光来衬托建筑物的外观,改变建筑物生硬的外形。附壁式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株和建筑物的色彩、质感的搭配。

3.2 棚架式绿化

棚架式绿化在在城市公园、景观节点、居住区的花架、长廊中使用。棚架式绿化植物一般是缠绕类,如五味子、葡萄、紫藤等,多应用于人口密集的地方,以便城市居民休息与观赏。

3.3 篱垣式绿化

篱垣式依附物为透绿墙、建筑物边缘的栏杆等具有通透性的物体。篱垣式垂直绿化能够使得单调的构件显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常常以凌霄、爬山虎等植物来衬托城市绿化景观,用时需要达成一致的绿化效果。

3.4 阳台、窗台绿化

一般家庭的窗台和阳台绿化都是用小花草进行装饰,大一些的阳台和窗台会搭建一些网架,用缠绕类植物进行棚架,使其形成面积较大的绿棚以及绿色屏障。一些阳台和窗台没有进行棚架搭设,选择在花槽中种一些能够垂在室外的藤本植物或花卉,如藤本月季、迎春、蔷薇等。如果在北面,应选择耐阴的植物 [4]。

4 垂直绿化植物的应用原则

4.1 因地制宜、实地适栽

在进行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时应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种植。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生态需求、绿化需求、功能需求和赏析需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更好的选择垂直绿化植物,同时还要注意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攀缘习性与攀缘植物能力的强弱进行选择。

4.2 进行合理植物搭配

考虑到垂直绿化植物欣赏的单一性,需要结合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问题,要利用好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例如不同植物之间的互补要求,常绿与落叶、阴性与阳性、草本与木本、速生与慢生、深根与浅根等条件。在垂直绿化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互相搭配和衬托,实现城市不同季节美景的呈现。例如常春藤要与爬山虎和络石一起种植,常春藤或者络石生长在的爬山虎之下,体现其自身喜阴的特点,在冬天又能弥补爬山虎的不足。

4.3 注重意境美

植物代表的是一种属于大自然的独特美,绿色植物的形象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环境、生存价值的一个标准。要注重城市意境美,用垂直绿化来彰显一座城市的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将绿色概念与城市的绿色品牌融为一体。凌霄的寓意是名声和声誉,忍冬则代表着高雅、纯洁和爱情,紫藤最受人们的欢迎的垂直绿化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应考虑到植物的人性化,将城市意境美贯穿到绿化建设中去。

5 城市垂直绿化案例

5.1 新加坡EDITT绿塔案例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说过“建筑物常可以看做被大量的无生命物质的堆积而成,垂直绿化的目标就是将有机的、富有生命力的物质与无机的、无生命的物质融为一体”[5]。他设计的新加坡EDITT绿塔方案中,将整座26层的建筑披上了绿装,绿色空间与居住面积比例为1:2,运用当地最适宜的植物,沿坡道螺旋状排列种植攀缘在不同的屋顶上,使得植物最大限度的获取阳光和雨水,同时利用遮阳板和导风墙,将风引入空中庭园,加上植物的调节作用,最低程度地减少机械通风。

5.2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生态墙的案例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生态墙”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进行规划设计,在主题馆东西两侧布置了长180米,高27米的植物墙,总面积接近 5000 O,主题馆缝制了一个绿色的外衣。生态墙集成了种植模块、设计构图手法、辅助结构、应用技术等多项技术。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菱形钢结构,将无数种植了小灌木的模块安装在上面,向人们展示了全新的生态绿化技术,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垂直绿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6]。

6 问题与探讨

垂直绿化是城市绿化发展新的方向,但是人们的认识还不统一,存在一些疑虑,在垂直绿化开展过程中还是遇到一些阻拦,居民担心墙面绿化会招惹蚊虫、损坏墙体、影响房屋采光、增加室内湿度。垂直绿化还存在技术简单和应用植物种类少,绿化应用规模小,配置手法和形式单一,实行粗放管理等问题。针对垂直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尊重人的需要,是垂直绿化应用的根本所在

城市垂直绿化从根本上是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只有首先满足人对景观的功能需求,垂直绿化才具有生命力。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现代市民重视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美感的营造,所以垂直绿化要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和审美需要。

(2)加强垂直绿化的宣传力度,拓展应用空间

相关园林部门组织开展“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科普知识咨询活动、走进社区进行垂直绿化技术培训活动等,以生动而形象的活动向市民展示垂直绿化的重要意义,使市民认识到垂直绿化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养护技术,把垂直绿化的应用拓宽到各个角落。漯河市跨河大桥有10余座,但是进行垂直绿化的很少;学校和公园的垂直绿化或多或少相对存在;住宅小区垂直绿化面积更少,可见,垂直绿化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垂直绿化的宣传。

第2篇

关键词:石灰岩 矿山 恢复 治理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0-01

石灰岩矿产属于典型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它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践表明[1,2],石灰岩矿产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农业、轻工、食品、石油、冶金、化工等领域中,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高达130万km2[2],而关于石灰岩矿产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了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1]。然而,许多石灰岩矿山剥离、掘进、选矿产生的废渣(石)占用土地,并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粉尘与噪声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景观破坏等问题[1,3]。基于此,石灰岩矿山的环境、绿化和生态恢复越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5]。因此,本文对石灰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石灰岩矿山的恢复治理提供建议。

1 矿山恢复理论

矿山恢复治理是的关于全球性讨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会议开启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全球性序幕[6],1980年Caims主编的首部《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重要生态学理论和应用问题[7],而1991年创刊的《Restoration Ecology》杂志代表“恢复生态学”走向了成熟[2]。矿山生态恢复是包括地貌再开发、生产能力恢复、生态综合性、经济和美学价值等的多学科课题,它主要涉及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理论[2]:

(1)可持续发展理论,即既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既要求加强对采矿前后生态资源的调查和研究,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使新建景观和周边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2)恢复生态学理论,这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它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优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极为重要。

(3)景观生态学理论,即人们需要合理规划遭受矿山开采破坏地区的土地用途、建立新景观。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旨在通过景观生态建设来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造新的景观格局,最终实现优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等效果。

2 石灰岩矿山采矿的主要问题

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包括石灰岩在内的各种矿产资源开采,而城市化推进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速了石灰岩矿山的开采。研究表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矿山开采及矿山环境治理技术落后等加重了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3, 4]。总结起来,石灰岩矿山的开采主要带来了如下环境问题[2]:

(1)地貌及生态破坏。石灰岩矿山主要分布在丘陵或低矮山丘区并往往采取露天开采的形式。矿山开采的第一步便是砍伐地表的林木、丛棘和杂草并进而剥离地表的覆盖层。开采过程中,由上而下的分段开采方式改变了矿区的原始景观,这同时也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和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地质灾害影响。矿山的开采改变了地表结构和地面应力,不合理和不规范开采的矿山会产生大量的陡壁、陡坎和边坡并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堆放于矿体的沟谷中或低洼地处的废弃渣石可能会形成新的不稳定荒丘或影响地表大气降水的排泄及地表径流。受暴雨的冲刷或地表水的浸泡,堆场往往还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富地下水矿山的开采还可能出现涌水或导致污染物下渗污染地下水。

(3)环境污染。矿山采矿活动会产生粉尘、废气和噪声污染。粉尘主要来源于矿山爆破的爆堆起尘,矿石破碎、装卸、运输及运输车辆行驶扬尘和废土石堆的风力二次扬尘等。废气来源于矿山爆破时炸药释放出的CO、CO2和NO等气体。噪声源来自于矿山爆破时产生的爆炸噪声和矿山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3 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

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分为采矿区“边坡复绿”和“废弃地恢复”两种类型[1-3,5-7]:

(1)矿区边坡生态恢复方法是指对采矿残留矿柱和边坡陡壁(坎)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在减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排除安全隐患后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由于不同矿区的地层岩性、坡度和坡面松散程度等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喷播绿化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框格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生带(袋)护坡、香根草技术植被护坡、人工植生盆法护坡、平台法护坡等边坡植被恢复方法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采矿废弃地的边坡复绿技术是指对采矿后的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矿山废弃石渣、石粉占据地表上层阻碍植物生长,常见的有对石渣进行换土处理或地表压覆客土。在此基础上,辅以其它栽培措施的办法,如采用大穴、大苗和带营养钵移栽。

4 结语

石灰岩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推动经济和城市化,它同时也因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石灰岩矿区面临的地貌及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提出了采矿废弃地恢复和边坡复绿两种类型的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因此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生产和研究以探索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陶建军,李西.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初探[J].草业与畜牧,2007(7):18-21.

[2] 杨涛,彭立君,武富强,等.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方法和实践[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2):37-42.

[3] 徐升华,孔维健,刘跃平,等.石灰岩矿山植被复绿技术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36-4638.

[4] 贾德旺,吕宝平,贺汉庭,等.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5):54-57.

[5] 温庆忠.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8(4):108-111.

第3篇

论文摘要: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对《无极》剧组的批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经济道德是伦理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的结晶,是当今社会活动的新的理论道德规范。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道德规范。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外的很重要的主题。世界各个国家都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当代的经济学也朝着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伦理学就是贯通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路径。随着三者的融会贯通,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即融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于一体的生态经济道德,已经成为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保护环境、走生态环保之路,日益成为社会团体的责任时,电影工业却没有把环境保护纳人电影生产过程的考虑范围。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以促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由,以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危害为代价,拍摄出一部部并不“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无疑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电影发展的某种偏颇。

一、《无极》的生态之灾

2006年5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无极》剧组破坏生态的事实作了严厉的批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指出《无级》剧组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并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Www.lw881.com

二、生态经济道德视角浅析

生态经济道德的兴起,是人类在总结近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模式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走一条无害于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对生态经济中伦理问题全面思考和深人研究的结果。它本质上是20世纪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

(一)生态经济道德主张全面公平原则

全面公平原则具体体现为经济公平、生态公平与伦理公平相结合。它包含了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和分配有限资源的整体公平性三层意思,它不仅要追求并要努力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当《无极》中呈现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时,现实中美丽百年的花海盛景却难以再现。《无极》呈现给现代人美丽的画面,却以牺牲现实中未来几代人的资源享有权为代价。《无极》让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只停留在了胶片上,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的全面公平原则。

(二)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综合效率原则

综合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重视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而且要求重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的发展,实现人的伦理精神与经济效益、优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极》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投资方投人巨资,为了要求票房和经济回报,影片拍摄中追求场面恢弘画面绮丽也在情理之中。但《无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忽略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为代价拍摄影片。《无极》的拍摄完成不仅有经济的投人,还有大量不可弥补的环境生态的投人。最后留下的“烂摊子”充其量给钱了事。就像某当事者所言,《无极》剧组已经给当地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财物,希望在剧组离开后,有关部门能清除所有垃圾和建造。但是,这种否认破坏香格里拉环境的说法只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且这种用“钱”来换取“原始生态破坏”的逻辑是对生态和法律的挑战和蔑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极》的成本是巨大的,是无论多少票房都挽回不了的。《无极》只看见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都随着生态的破坏而遭到了践踏。

(三)生态经济道德主张互动和谐原则

互动和谐原则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保护环境的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追求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一种良性和动态的情景中抒写人类的历史。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阴阳和谐,万物生长;阴阳不和,万物枯竭。”可见人与自然和谐之重要。一部电视、电影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带来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乔家大院》、《刘三姐》等等就是实例。

但这种斥巨资打造大实景演出,有没有破坏自然与人类生态和谐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怎样建立和谐的社会?《无极》等影视作品,以追求上座率为手段,带给人们娱乐以及美的享受的同时,却片面追求经济回报。影片的生产过程没有考虑到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败笔,其破坏性的结果是无法弥补的。电影艺术属于人文形态的文化,山水景观属于自然形态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既要创造新的人文形态的文化,也必须保护已有的自然形态的文化。以破坏自然形态文化来创造人文形态的文化,那是得不偿失的。

三、《无极》背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也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矛头唯一地指向《无极》。《无极》只是破坏生态经济道德的载体而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很多省市的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不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对普通游客实行限制的同时,却对影视“英雄”、“侠客”们敞开怀抱,也正是出于同样原因。但是,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一些影视剧组考虑的只是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能不能猎奇,能不能有看点,以至为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惜糟蹋生态环境,完工后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就像某当事者所言,“留钱”了事。许多原始生态是数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破坏了便无法复原和再生。这些原始生态景观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破坏,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允许破坏。剧组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拍什么作品,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规定之上。

一些政府官员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想通过影视的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想通过招商或者旅游来提高自己的政绩。面对《无极》的青睐,云南省给予了极大支持。据新浪网的报道,香格里拉县县长马文龙曾经说:“得知陈凯歌选中碧沽天池作为《无极》的拍摄地,我们非常高兴,认为这对香格里拉、对迪庆州的美丽风光,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当时政府部门相信,将来随着《无极》的热映,碧沽天池和香格里拉的美丽将更大范围地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其实,影视制作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商业行为。不是到哪里拍摄,就能给哪里树立形象,带来政绩的。对于原始生态景点来说,保护好才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经济道德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约束,对政府部门也同样实用。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生态经济道德也应该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景区政府应当誓惕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审慎利用影视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管开绿灯放行,尤其是对原始生态和国家文物景点的拍摄,更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剧组作好规范和管理。这不仅是对法律制度的遵守,更是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无极》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破坏的原生态很难再恢复。但有始就有终,以后的电影、电视剧组更应注意,《无极》事件也不应再扩大和蔓延,当地政府以此来发展旅游经济的模式应有所创新和改变,应一起共同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及精神家园。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电影的拍摄,选取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人迹罕至的荒漠大川拍摄,是无可厚非的。在美轮美灸的背景中演绎奇异浪漫的故事,在提供给观众艺术享受中获得市场回报和国际影响。但是,在将绮丽壮观的美景摄人镜头时,却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悠意破坏,甚至酿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这就令人愤感、遭人谴责了。电影拍摄似已成为自然的祸害、生态的杀手了!就像好莱坞环保大片《后天》的尾声中说道:“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破坏,从来没想过要付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

参考文献:

[1]李长虹.谁来消除《无极》生态之灾?[n].人民日报,2006年4月18日.

[2]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3]陆晓禾.发展中国经济伦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防治对策;泾川县

泾川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县域总面积1409.3km2。经过50多年的治理,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被誉为“生态建设一面旗”“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跳板和政策支持。紧随西部资源开发的脚步,泾川县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已经全面展开。几年的勘探开发,虽然助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但也对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县域生态环境和采油区的水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破坏。2016年下半年,泾川县水保局抽组4名水保监察人员,携带测量仪器、照相机等,对近年来全县石油勘探开设的所有井场进行了监督检查,结果显示,采油区环保措施和水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为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状况堪忧,直接威胁着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动摇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石油勘探开发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县域内目前共有石油井场242个,井位360个,其中正在运行的井位196个,废弃或者封闭的井位107个,已经复耕的井位16个,正在钻井作业的井位41个。

1.1废水、油泥处置不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石油钻探过程中,钻井排放的废水、岩屑及泥浆处置不规范,随意排放;在进行采油操作的过程中,管线破裂、设施故障及修井喷油等,导致原油泄露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井场无视地下水污染将含油废水未经处理达标就直接排入注水井,对地下水造成潜在污染;有的井场将大量脱油水通过渗坑下渗或就近随意排放,造成局部严重污染;有的井场将现场清理出的油泥随意转移处置,扩大了污染范围。

1.2水土流失严重,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除复耕的16个井位外,其他344个井位涉及的226个井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土流失,尤以丰台镇西头王村,玉都镇郭马村、星火村,党原镇高寨村等山区井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如玉都镇康家村境内布设的HH94P4井场,由于无集雨坑,采油队开挖水沟把井场产生的径流直接排入沟道,造成沟岸坍塌,植被毁坏。党原镇高寨村境内布设的HH36P13井场,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将弃土推入沟道中,导致沟坡大面积植被被压埋,弃置在沟坡上的虚土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源。

2石油勘探开发中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1)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法规落实不到位,环评工作滞后。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未能严格落实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制定或未按要求落实相关的污染防治方案,特别是污染前控工作不到位,后续污染治理措施也没有及时跟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难度加大。(2)石油企业只看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重生产、轻环保的问题依然存在,缺乏中长期的环境保护规划,在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前期投入不足,环保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固体废弃物处置和污水处理不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随意堆弃,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地表污染。(3)石油开发进程中企业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致使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起来难度很大,加之石油企业从钻探到采油各生产环节对污染防治工作责任界定不够明晰,各环节之间污染防治工作严重脱节,治理主体相互推卸责任,污染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

2.2重点饮用水源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1)石油勘探开发未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部分井场布设位置触及或越过饮用水源地保护红线。如王村镇百泉、章村,汭丰镇郑家沟等主要水源保护区周围,有的井场甚至距水源保护区不足5km。(2)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浅层地下水受到破坏,北部塬区地下水已不同程度受到潜在污染。

2.3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242个井场中只有92个进行了简单治理,整修了场地边埂,在边埂内栽植了刺槐,处撒了一些草籽,但出苗率和成活率都不高,水土流失仍然存在。其他井场落实水保方案较差,井场内没有蓄水设施或蓄水设施太小,降雨后场地产生的径流较大,常冲毁场地边埂致大量水土外泄。有的井场在场地平整中将土推出井场外,但由于没有修筑挡土墙或拦渣墙,造成沟坡大面积植被被压埋,石油企业也没有及时对地进行植被恢复,降雨时虚土被雨水冲刷带走,从而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3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对策

在今后的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认真贯彻《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坚持一手抓资源开发,一手抓环境保护,切实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重点治理威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污染源和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促使油田区域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现提出如下防治对策。

3.1扎实开展石油开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石油开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环境保护法、《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针对石油企业、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全方位的宣传警示教育活动,鼓励群众举报投诉环保违法行为,切实增强干群参与环保、投身环保的自觉性;分级分批对石油企业、职能部门和乡镇的相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覆盖面,切实提升石油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探索“油田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平安和谐”的文明发展、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开发与治理并重、效益与生态共赢的目标。

3.2全面落实石油开发环境保护各项措施

(1)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工作中,必须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遵守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企业管理部门要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治理方案,明确石油开发各环节的防治责任主体,以便石油企业从钻探到采油各生产环节同步落实相关防污和治理措施,使固体废弃物集中安全填埋、污水达标排放,使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治理,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的发生发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2)严格控制石油开发取水、用水。石油企业在石油开发取水、用水等相关环节,必须对其开采黄土潜水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过度开采,生产用水应当尽可能选取地表水和承压水,从而有效保障地下水源的安全。

3.3切实落实石油开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1)县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石油开发污染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在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的权重,健全考核奖惩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对落实环保责任不力的企业和部门,采取问责、处罚等措施,推动石油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步进行。(2)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运行机制建设,形成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切实落实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职责,有效解决石油开发与生态保护、治理各环节脱节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加强石油钻探、开采全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促进石油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向着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3.4构建完善的石油开发污染防治预警系统

(1)县政府要加快制订石油开发污染防治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随时跟踪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既定防治措施,防止污染蔓延。同时,制订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及时对石油探采区污染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切实解决石油开发污染问题。(2)全面落实企地共建工程,由石油企业负责,联合地方政府构建红河油田地下水监控体系,全面监控整个油区的地下水位、水质,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水污染问题,并及时处置到位,防止危害扩大。

3.5建立健全石油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对石油开发企业征收相应的生态补偿费,并将该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使石油开发项目真正富国富民。

3.6持续加大石油开发环境监管力度

第5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自从我国开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同时城镇化的战略也不断的推进。但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较为粗放,导致消耗了巨大的能源,甚至是牺牲了一定的环境为。所以目前,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较为严重。近些年,国家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其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环境治理的模式,改变了环保部门的单一治理,鼓励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等主体共同治理,突出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公众参与能够促进城市环境治理的科学性,体现他们的良好监督作用,有利于化解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冲突。

一、公众参与理论基础

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较为复杂中,有时政府这只治理环境“看得见的手”可能会失去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为公众参与其中而提供一定的机会,公众参与属于第三种力量的介入,公众参与能够有效的降低社会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由于政府控制政府失灵所导致的环境资源浪费。

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国际上就提出了环境权的口号,关于环境权的理论,其诞生的条件就是公众对于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不信任,所以这个口号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公民权来进一步保障环境权,限制政府权。根据这一理论,公众把环境的治理权委托给了政府,政府由于是受到公众的委托才能去行使环境管理治理权的,所以就不能去滥用,而公众属于权利的主体,所以他们当然也有权去进行监督。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环境权属于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我国目前公众参与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其中参与的最通常的方式就是公众向城市环保部门写信、以及举报。就目前情况来看,公众反映一般都是城市的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公众参与在不断的完善,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因素制约,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不足。

(一)缺乏参与的长期性以及稳定性

我国的环境生态治理的政策一般是政府来管制,公众参与的形式比较限制,这种依赖型的参与较为有效,无法保证公众的参与的长期性以及稳定性,并且参与的效果受到城市环境行政部门的制约,并不取决于公众的持续程度。另外,公众由于过分依靠政府的行政导向,如果没有触发自己的利益,一般不能把其立场充分表达。所以,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功能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

(二)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末端参与

公众的检举的发生的条件一般是已经发生,也就是生态环境已被破坏,污染现象发生严重时,公众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所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控告一些环境问题。但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发生破坏,恢复现状较困难。所以公众属于末端参与,不能及时的制止环境危害的发生,无法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目的。

三、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需注意的原则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技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能,也是顺应环境治理职能力量的转变潮流。公众在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原则:

(一)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

公众在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必须要注意科学化的开展,必须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上就是要坚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行的理论指导方针,通过这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角度以及方法。所以公众在开展科学的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需要牢牢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另外还需要深刻的意识到环境治理的意义所在,要时刻的把治理生态环境工作作为提高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内容,总的来说要坚持结合理论以及实际,因时制宜的灵活的将科学治理、防治结合思想的基本原则融合于具体的治理工作。

(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落实

对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工作,需要进行量化考核。国家党和政府已经提出了当前不断改进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任务,具体是:要不断深化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技术研究;强化生态环境方面的宣传活动;组织进行全面的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记录编写等任务。对于这些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任务要注意进行分解,同负责人签订责任协议,并入日常工作目标的管理考核范围,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以此落实好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

(三)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要坚持用科学的制度

开展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需要成立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领导小组,定期举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对当前的治理情况进行分析;解决目前一些环保人员力量缺乏以及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心环保方面的人才的发展,将其作为选拔培养干部的基本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环保部门职工,鼓励他们为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四、结束语

公众属于是城市生态环境情况好坏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说,公众们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城市环境治理的成本,充分的发挥公众监督的优势,公众属于当前环境管理的关键力量之一。所以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促进他们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花明,陈润羊.论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07(04).

第6篇

【关键词】植物;城市生态环境;原则;景观功能

1.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在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着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而我们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需求为建设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本土植物所赋予的文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土植物对人的益处,建设人文的城市生态景观。

1.2科学原则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了解本土植物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大力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城市景观。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因地制宜,建设科学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

1.3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每一个设计都要遵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的经费额度,在有限的经费下创造无限的美丽。有效地利用本土植物在培育、栽植、养护过程中节约成本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经济树种的利用。利用本土植物创造经济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

1.4艺术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些美学原理,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在形状、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色,采用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城市生态景观。

2.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景观功能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即地方风格特色。如华盛顿林阴景观大道、纽约中央公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莫斯科红场等都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利用园林植物配置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植物景观展示传统的城市文化,如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以及我国北京的香山红叶(黄栌)、杭州的柳浪闻莺(垂柳)、海口的椰风海韵(椰子),这些植物景观都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在树种选择上,首先应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如太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因此在树种应用方面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有的树种春花烂漫具有姹紫嫣红的特色,有的树种秋色艳丽,形成层林尽染的风格,季相变化十分明显,在太原汾河公园,就充分利用了植物的这种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植物不仅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多彩、寓意深长的内容美。景观规划是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应用绿化树种。以发挥它们的绿化功能和观赏特性。

2.1困势利导,合理安排空间

巧妙地利用地形特点。如起伏的地形、弯曲的水面等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立地条件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欲“扬”则“扬”,欲“抑”则“抑”,以达到“自成天然之趣”的目的。

2.2合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具有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我们应利用植物造景,分隔划分空间,尊重植物生物学特性。构建近于自然的植物群落环境。形成多样植物的统一合理组合,合理利用空间。空间植物应丰富而不散乱。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2.3植物组合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植物造景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色彩、质地等,分清主次。突出主题,确定骨干树和伴生树,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体配置。虚实结合,若隐若现,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美。

2.4保持植物景观的均衡韵律和优美轮廓

植物应具有优美的林冠、林缘线。植物空间的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行道树以整齐为美。而风景林以自然为美。

2.5植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建筑环境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

植物应与其周围的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相和谐,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的线条以及优美的风姿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建筑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可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巾、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可增加水体的美感。水中倒影,波光粼粼,自成景象。

2.6充分利用植物时间和空间的季相感

植物随季节、年龄而异,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其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形成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相感。

(1)彩叶植物。彩叶植物因具有花朵一样绚丽的色彩,且枝叶茂盛,易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春色和秋色叶植物。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元宝枫、银杏、鸡爪械、鹅掌楸、黄栌、火炬树、漆树等;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桃、紫叶小檗等。一般的栽植方式有孤植、丛植、基础种植、群植和片植、彩篱或模纹花坛。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栽种的是大片的黄栌,形成壮观的红色森林景观。

(2)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是植物造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划分空间、林缘线处理、营造主景、隔离树丛、背景树组合、草坪植物色彩与季相的装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可营造多种生态景观。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

(3)攀缘植物。攀缘植物在园林中主要应用于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质量。攀缘植物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附着于墙体造景的可用于各种墙面、挡土墙、桥梁、楼房、篱架、栏杆、铁丝网、栅栏、矮墙、花格等垂直侧面的绿化。如爬山虎、五叶地锦、络石、凌霄、牵牛、金银花、蔷薇等植物可附着于棚架进行造景。可“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棚架可以是木架、石架和水泥架,也可以和亭、廊、水榭、圊门、园桥相结合。点缀装饰小游园、庭院等。

(4)水生植物。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和大片的香蒲、水葱、浮萍等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3.结束语

植物景观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景观规划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讲究季相变化。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通过经济、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城市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剑,张志国,隋艳晖,王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01).

[2]陈飞平,李华,刘纯青.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5(07).

第7篇

【关键词】镇村同治 生态环境 灌溪镇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86-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包含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变,又包含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优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是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管理制度、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给建设优美环境带来了阻力,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常德市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从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实际需要出发,采用“镇村同治”理念,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重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注重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

一 镇村同治的内涵

1.镇村同治的概念

“镇村同治”这一概念,起因于治理城乡结合部的垃圾顽症,深化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镇村同治”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和周边行政村为主要对象,以公共产品建设和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要内容,涵盖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等方面的整体性建设。

2.“镇村同治”的原则与内容

“镇村同治”以坚持示范带动、坚持分步推进、坚持特色建设、坚持多元投入、坚持完善机制五项坚持为原则。以镇村区域同步规划、镇村环境同步整治、镇村产业同步发展、镇村设施同步建设、镇村文明同步创建五项同步建设为内容。

二 对灌溪镇生态环境的分析

1.基本概况

鼎城区灌溪镇地处常德市西北郊,距常德城区5公里,全镇土地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000人,辖唐家桥、富贵坪、中心桥、兴发垸、黄土山、汤家坪、岗市、大挡、铁山、窑顶、乐福、常桃、白马岗、五里岗14个村、两个居委会,199个村民小组,8051户,有耕地面积26910亩。灌溪镇是鼎城区乃至常德市首屈一指的工业园区,是为工业经济指标贡献的新生力量。

2.灌溪镇村同治前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灌溪镇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任意丢弃、排放的现象严重,生活垃圾、污水等没有得到正确处理,且人们对这些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由于灌溪镇包含多个乡村,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灌溪镇主要以工业生产为主,导致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增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村生态恶化。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一,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灌溪镇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任意排放、丢弃的现象严重,死禽、生活垃圾等任意丢弃到河流、沟渠里,甚至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生活用水等水资源。

第二,大气污染问题严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此建立,而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加上村民对生活垃圾以及农业生产垃圾等任意焚烧,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直线下降。

第三,土壤有机污染问题严重。由于农村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等任意丢弃,这些都成为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成因。这些污染物残留在土壤中,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耕地质量,造成土壤生产力下降,同时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最终影响农作物生产,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 灌溪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质量决定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灌溪镇“镇村同治”示范片内4个自然村全部建成了通村通组水泥路,通户率也达39%,硬化沟渠15.4km,新建垃圾池82个,农民休闲广场8000多平方米;改造旧房448栋,美化庭院700多户,清理垃圾将近2000吨,更多居民家安装上了自来水;还组建了花木协会、花生加工协会、村容整洁理事会、村组道路建设理事会,成立了腰鼓队、舞龙舞狮队等文化娱乐团队,还成立了图书馆、健身室、农民培训学校等公益配套设施。“镇村同治”后的灌溪镇整治出了三个新面貌:一是集镇秩序更加规划,二是集镇环境更加清洁,三是镇容村貌更加美观。

1.垃圾治理

灌溪镇针对农村垃圾乱堆放,新建了垃圾池,让垃圾分类,规范处理。灌溪“镇村同治”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乡村清洁工程试点为工作内容,使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污染物排放也通过合理途径来处理,规范了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由此大大提高了灌溪镇生活用水的质量。

2.空气污染治理

在镇村同治过程中,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工业废气和村民生活垃圾任意焚烧的控制;二是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来提高空气质量。通过治理,灌溪镇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提高政府监管力度

随着灌溪镇“镇村同治”战略的实施,政府部门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同时村民们也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灌溪镇镇村同治针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有机污染等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大大改善了灌溪镇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四 结束语

现在的灌溪镇不再是以前那个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镇村同治”将灌溪镇特有的优势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将灌溪示范片打造成常德市乃至湖南省的工业镇、卫星镇,推动了灌溪镇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镇村同治”不仅改善了灌溪镇生态环境问题,还推动了乡村经济建设发展。随着“镇村同治”理念在常德市的成功运用,今后可能会被其他省市借鉴运用到乡镇建设中。

“镇村同治”要把发挥本地优势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结合自身资源,发挥优势,培育本地特色,而且各乡镇的建设不能盲目跟风,应在学习和探索中找到符合本乡镇的整治规划,更不能为了经济而不顾生态环境问题。“镇村同治”须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要求,集中解决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环境意识;生态美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21-02

建筑无言,但无处不在言说。徽州古民居大体形态相近、特色鲜明,向世人诉说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精髓“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唐・伍乔《寄张学士洎》),“山禽拂席起,溪水入庭流”(唐・奚贾《寻许山人亭子》),依山而建,顺水而行,与山水实现和谐统一。徽州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青人秀,山驻人宁”,建筑艺人也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山之仁、水之媚,在徽州古民居中都能够完美地展现。

一、孕育徽州民居的自然因素

徽州古民居地处古徽州,群山环抱,峰峦奇绝,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处,黄山和西递、宏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其中的“黄”指黄山,“白”是白岳,指齐云山。黄山山脉、齐云山脉、白际山脉、五龙山脉以及天目山余脉横亘与古老的徽州,山脊的平均海拔近1000米。率水、横江与练水合流,汇集成新安江,顺东而下可达杭州;徽水,流入青弋江后在芜湖与长江交汇。在古代陆路交通滞后,水路交通相对发达,徽商就是凭借着两大水系把徽州的木材、茶叶等运往外地。

徽州在气候形态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但分配不均,没有大江大河,所以对农作物种植不利,但对林木生长有利,丰富的林木资源为民居建筑上大量采用木质构造奠定了资源上的优势。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徽州居民的行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正是在这样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孕育了徽州古民居。

二、村落选址布局与环境协调一致

徽州民居在处理它与周围的环境时,是采取尊重和配合态度的,绝对不去伤害环境,这种配合实现了民居与环境的共生以及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徽州居民历来重视风水,“自元代之后,全国风水文化中心由江西赣州转移到安徽徽州”。“在风水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徽州民居,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认为地形复杂是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尽量追求背山靠水,在村落选址、环境建设、庭院布局等方面,用山水把文章做活了。”徽州多山,人多地少,生存环境紧张,就选取山前溪边平坦的地块建构房屋。清静自然的道家思想也体现在村落的选址上,“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建设遵循传统风水理论、禁忌和习俗。”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中各种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就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之美。

在村落的选址上,充分考虑到山水的走向。村落往往选择山脚下和河流旁的相对平坦的地块,“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和水流,跟着山势、水势走,村落中有一条主要道路或街巷,序列感强,有优美的画卷景观。坐落在山谷的山脚和涧溪中的村庄,这时景观出现了三个非常协调的层次,前面是水,后面是山,水线、村庄轮廓线、背景山峦走线,一层一层,在人们的视野中向两旁水平游走。”顺着山脚,沿着河流,房屋呈线型排开,与山水自成一体,传达出一种自然秩序,是自然美与生态美的延伸,意境优美。

徽州民居的选址有时考虑的是对山坡地的充分利用。顺着山势的走向,错层排开,散点布局,多位于山中的溪水旁,往往是利用山涧的一小块平地。与天时、地利、人和相对应,徽州民居的选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力求“藏风得水聚气”,实现天人合一。

三、民居建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美

徽州民居建筑是徽州人根据徽州多山、多雨、多树的自然环境长期选择地结果。“上有斜的盖,是山的余脉,坡的再造;中有木头的梁柱,取自于自己种植的山林,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发展;下有土,这是屋基,是在不与庄家争地盘的原则下用锄头平整出来的。”民居建筑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规律,与山水实现了协调、和谐的统一。

马头墙的动态走势是山势的集中体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部分,因形状像马头而得名。这种山墙,与徽州人多地少、建筑密度大有直接关系。户与户之间往往只隔着小巷,或是共一面山墙,一旦遇到火灾,砖木结构的房屋构造很容易造成火势的蔓延。在房屋的两山墙顶部修建高出屋面的马头墙,一旦发生火灾,马头墙可以阻隔火源,使邻里免受灾害。除了实用功能,马头墙高低起伏的形态正是山脊的象征,是坚固和稳重的表征;也是家人盼望男子回乡的象征。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改变了静止、呆板的墙体,呈现出动态的美感。从高处远望,高低起伏的马头墙,视觉上给人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也预示着整个宗族生机勃勃与兴旺发达。“建筑创造了一个世界的表象,而这个世界则是自我的副本。这是一个被创造的可以看见的整体环境。在那里就像在部落之中,自我是集体的自我,自我的世界是公共的。对于个人的人格它是归宿……这就是建筑中被创造的生命意象。它是一个‘种族领域’的可见表象,在形式的力量与相互作用中将被发现的人类符号。”

四、做足山水生态文章

《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徽州民居充分尊重山间自然环境,利用山水做足文章。就山来说,把山作为依靠,山之稳重、凝重与徽派民居的青砖、黛瓦相对应,宛如国画一般;不张扬、低调的徽州人,把山的稳重、仁慈灌注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踏实、古朴的徽州人,创造了徽派建筑文化的精华。

徽州的河流都是向外流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徽州人把水用到了极致,充分做足水文章,主要表现在:

(一)对水的亲近情结。徽商,清代富可敌国。在徽商眼中,水是财富的象征,下雪为落金,下雨为落银,对水有着特殊的亲近情结。具体到民居上,天井有着“四水归堂”的寓意。下雨时,水流顺着屋面坡面流向天井,预示着四方的滚滚财源,流入自己家中。

(二)用活天然水系。徽州民居村落往往靠近山脚,利用地势差,流水流向全村,从水沟、水圳流经千家万户,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十分便利。由于徽州多山,水流都是往外流出的,天然的水道交通弥补了陆路交通的不足,成为徽商对外运输的主要途径。

(三)开凿人工水系。徽州人因地制宜,开凿池沼、水圳,门前小河流过,碧水清清;人工开凿的湖泊、池塘,碧波荡漾,与周围的青山相称,加上白墙黛瓦,形成了山水画般的充满意境的村落。被艺术家赞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黟县宏村的人工水系,至今保存完好,堪称一绝。“凿开村中心一口天然泉水,汇聚并蓄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名月沼。在村西北凿圳,引虞山溪水绕屋过户,形成一条400余米长的水渠,九曲十八弯,水渠最后注入村南人工湖(即如今美丽的南湖),村边溪上分别架起四座桥梁方便交通出行。”牛形村落的水系,可以解决消防用水问题,也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洗菜洗衣,全都可以在家门口解决;调节小气候,美化了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美学视域下的徽州古民居研究”(项目号:2010SK547)和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皖南地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项目号:2008JQW15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理论 实际应用

近些年来,一些区域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产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区域的环境问题。众所周知,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一种无意识的,但是却是非常简单的,一旦人们发现环境遭到了破坏,想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其任务量是巨大的,并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可能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正因如此,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的管理工作,这样区域环境的质量才不会持续恶化。[1]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概述

21世纪将是中国振兴和发展最有利的时期,这个时期将会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今天和未来,环境问题都是渴求不断得到发展的需要人类深刻关注的主题。随着全球性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发展要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科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从传统地理学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描述性评价,发展到今天涉及各生态要素不同尺度的综合性评价,目前还没有标准和公认的理论框架,尤其缺少应有的定量化评价方法。[2]

二、理论基础

1.发展阶段

早期局部环境问题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人类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来获取生存资料,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环境问题。近现代过渡环境问题的阶段,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阶段,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2.评价原理

2.1人地关系原理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理论也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长期以来它左右着地理学的发展。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到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人口学、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计算技术、信息工程等一系列学科。人地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减轻人类对自然界作用力的大小,并对其加以调节,当然生态脆弱区的移民更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

2.2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诸如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世界性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来加以克服和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外界进行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转化速度和传递方向随着人类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食物链(网)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三种,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 个,其中国家级226个,省级 733个,地市级396个,县级83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822.6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2.3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自然资源6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持续利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地保护环境,以达到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并且不产生环境问题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进行系统的调控,以使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状态, 实施这一战略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特别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完整性的重要途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多的重视起经济利益,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忽视,这就使得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对此,我国进行了相关规定的调整,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质量有所提高。[5]

参考文献:

[1] 田文鑫,李柞泳,刘伟等.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39(19).

[2] 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20(4).

[3] 武晓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