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3-09-07 17:40:13

导语: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1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是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客体(受教育者),二者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者的关系、地位一直都十分明确:即教育者占据主动地位,按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但网络时代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形成的,网络环境下主客体互动的本质同样是主客体之间你来我往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互动是教育者由“灌输”者转变为“对话者”,受教育者也由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互动主体”,主客体双方身份表现出了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分开向双重角色转化

网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促使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角色的相互转化,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的主要构成主体,近年来智能客户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也使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方式在各个高校生根发芽,这使他们接受外界的教育信息更加主动和广泛,接触的信息也更加多渠道更加复杂,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通讯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育者已经不再是必然的教育主体。网络时代,信息资源获取的机会是平等的,这就使教育者不再占据获取教育信息的先导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教育客体日益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的影响,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价值认同。

(二)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传统的人—人的直接互动向人—机—人的间接互动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在时间和空间始终保持一致,角色是不平等的:一个是占据主体地位,一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教育的方式也一般采用训导、要求、批评等。但现在,面临网络时代不可逆转性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迎来颠覆性的转变,电脑逐步成为虚拟社群成员的沟通媒介“,键对键”这种即时的在时间上空间上不要求一定一致,更加宽松的接受信息教育的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在这种“人—机—人”的互动方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世界是绝对平等的,都拥有平等的话语倾诉权、意见表达权、信息使用权。引导、启发、倾听等已经成为教育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趋向模糊,地位日渐平等,发展成为一种朋友式的角色关系。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拓展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动机、内容、形式等方面并没有太多选择和自,教育信息的内容比较单一。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截然不同,网络兼有报纸、广播、电视、智能客户端等多种媒介的优势,微信、微博、QQ、MSN等对话平台提供了更加广泛全面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已经由“给什么,就吃什么”的被动接受性状态,转变为“我喜欢什么,就选择吃什么”的主动选择性状态。具体表现在校园网络新载体上:

(一)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开展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其他网站进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各类媒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等形式,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化解学生思想问题的渠道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为在网上开展思想工作、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职业咨询、专家在线答疑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教育、心里测评、性格测试等,帮助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启发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疏导学生的思想问题。

(三)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

大学生在校园网上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中蕴涵了青年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BBS、聊天室、校园论坛、网络调查、咨询信箱等各种形式,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随时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学生哥方面的思想信息,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深度分析原因,妥善处理解决。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持久创新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课堂上的说教灌输为主,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一般是在课堂上,课堂以外很少进行交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和其他各门课程一样进入网络。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灌输式的教育,变成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强。同时,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的运用最新的网络发展成果,由于网民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就可以利用你要用的任何合法的技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运用一切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等有利的因素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的网络技术,这样不但与社会上最新的观念想法保持一致,而且能让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提高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但同时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必须从大学生最真实的心理需要出发,关注学生关心的内容,换位思考,与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更好的沟通。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跨时空性,即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另外,网络这一特点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该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即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教育信息,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持久创新性

第2篇

关键词:“场”视角;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 文化场; 情感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83-04

“场”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任何运动着的物质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任何物质周围都充满着场。大学生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以大学组织为特定场域,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是高校里客观存在的精神现象的特殊形态,会对大学生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内涵,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和主体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规律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制约,又能对外部环境产生能动的辐射作用。作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组织,大学需要通过努力竞争来获取稀缺的社会资源,并在学校内部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才能生存和发展,大学不再单纯是只强调理性的知识组织,还应承认它是需要适应环境的社会组织。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Durkheim)曾经指出,在社会场中,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等都是构成社会场的场态物质,他们不仅在同一社会场中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又各自以其特殊的运动方式形成更次一级场。[1]思想政治教育场是社会场的次级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次级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发生着和外界环境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通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言行改造周围环境。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基本发展趋势由大学生群体内部因素与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所决定,当“场”所辐射的各种教育因子与大学生接受系统相契合时,思想政治教育场就达到一种相对的均衡状态,教育过程运行顺利,达到阶段教育目标;当不契合时,就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需要对各种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整个趋势为契合――不契合――调整――再契合的迂回曲折发展。

第三,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最根本、最活跃、最具能量的场态物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教育与自我教育总是同时并存、辩证统一的,个体思想品德要经历过反复多次的内化外化,才能达到社会要求。[2]个体间的思想品德、心理状况又由于交流互动、心理联动、合作调控的影响,共同对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舆论的形成发生作用,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及特征

事物的外部功能特征取决于其内部的结构,要彻底了解事物外部功能特性的规律,必须先研究分析事物内部的构成。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应该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与特征,并不断地对其活性因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弥合了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说教痕迹与“位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核心场的辐射力、吸附力和征服力。

1.心理――情感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经过内在的情感、信念和意志等心理要素辩证运动、螺旋发展而形成的。如果我们以大学生为原点,心理――情感场是距离最近的子场,是指以情感为导向的能够形成主体、客体相互感应从而激发大学生心理潜力的特定氛围或动态平衡状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大学生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大学生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中的“心理――情感场”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二是主体性。大学是一个充分自由自主的机构,每个个体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大学生“心理――情感场”的主体性特性,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地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意向相吻合。三是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四是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出现互相联动的心理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合理地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大学生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个性动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形成“表扬一小批,带动一大批”的联动效果。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抓两头带中间,抓中间促两头”的原因所在。

2.信息――文化场

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精神世界开展的实践性活动,天然与信息和文化紧密相连。高校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汇聚地,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改变了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态,而在信息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信息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来说,信息就是一种文化,信息是人类认识和交往过程中符号或文化的传递。信息的占有、整理、交流与传授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形式和主要途径。文化和信息从静态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从而随时随地对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但使人们发生由精神到行为的整体演变,而且会使人与人的广泛互动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3]就大学生而言,“文化――信息”子场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传递性。传递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二是叠加性。互联网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多元化的存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大学生的过程,反对把大学生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要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大学生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大学生接受动机,启发他们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3.环境――制度场

环境因素是促成人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它的影响和制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既包括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意识创设的自觉环境,也包括无意识的自发环境。[4]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其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环境美为中介来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是一种既具可行性又具可操作性的方法。

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其客观存在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5]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制度场”,是指以制度为核心的,通过感染、暗示、模仿、舆论、从众心理等方式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外在动力系统。可以认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环境、制度环境中,受其影响、支配、制约的各种各样的存在要素之间的关联状态。就大学生而言,“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弥漫性。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十分广泛,从横向看,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既包括物质性环境因素,又包括精神性环境因素,既包括政治环境因素,又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从纵向看,它既包括历史的因素,也包括现实的因素,既包括社会的大环境,也包括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小环境;从环境作用的性质看,既包括积极环境因素,又包括消极环境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二是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大学生首先受学习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良好的、和谐的自然环境与外界交往环境,这样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三是可塑性。可塑性是思想政治场的共有特征,但在“环境――制度”子场中更为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的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学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有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动地利用环境、改造环境,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筛选和优化,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同时,从制度的规范性而言,“环境――制度”子场具有矢量性,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与功能效应

某种意义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类吸引因子或活性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全方位和隐蔽渗透,其功能则主要包括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

1.作用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场与物理场有所不同,物理场中相互作用的对象既没思想也没感情,无所谓主动与从动,但思想政治教育场的相互作用的对象带有复杂的感彩,存在主动和从动之分,并且较大程度上受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空间上的多方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6]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只有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所产生的吸引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耦合”程度,可分为正向的、负向的和零向的,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则相应表现为积极顺从、消极反抗和无动于衷。二是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他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7]其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场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能同时起作用,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大学生思想发生质的飞跃,要想产生质的飞跃,只有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三是途径上的广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原理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微波炉。微波烹调的原理是,微波作为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有机介质表面时除部分被反射外,大部分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的深度取决于介质的电容率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也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又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大学生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作出选择。可见,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2.功能效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场”可以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持久地对大学生发挥功能,主要包括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一是约束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内各种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大学生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8]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如果大学生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产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具有约束性的导向作用。二是凝聚功能。在有关凝聚力的研究上,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直接研究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强调凝聚力的情感成分。[9]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大学生吸引力的大小及大学生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大学生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大学生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三是激励功能。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某种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会引发和增强个体自身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始终维持一定的兴奋状态,使人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活力。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与源泉。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和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可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法]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37.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9-231.

[3]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129.

[4]岳金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11.

[5]熊志翔.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8-59.

[6]邵宪文.场:组织行为理论的一个新视角[J].学术交流,2002(5):38.

[7]莫飞平.德育场力及其整合与优化机制探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5):139.

第3篇

(一)缺乏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意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的视野并不开阔,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跟理论相结合,没有将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在研究的成果中,更多的是对大学生教育的分析和就事论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更多的是研究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但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最为缺乏的是深厚的理论底蕴的支撑,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另外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原因时,体现的是某一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研究,所以在评价有效性的同时常常会顾此失彼。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常常采用的是方法套用,并没有建立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方法不适用,也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二)对有效性内涵认识不足

对于研究者而言,对“有效性”三个字的理解只会停留在结果上,并且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停留在教育的成果上,这是一种直接探讨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开展的,对于这样的研究方式得出的结果就会让我们产生疑问,难道大学生情绪上的发泄就是思想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吗?这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相关学者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之一,当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才能教授给学生正确的思想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中,要把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有效性的一项重点投资。

(二)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接受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起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能够自觉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展望

目前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总体有三个大的趋势,首先是问题领域的创新趋势,也就是说要整体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全面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开展。其次是方法上的改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上作出了改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虽然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方法要更加的先进,但是在研究内容上还是缺乏整体性,在方法上也就无法满足我们整体性研究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创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另外一个趋势是研究向职业化靠近,当代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就是社会和生存的压力,所以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过程中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将其跟学生最关心的内容挂钩,就会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4-006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效性是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全球化、一体化,我国步入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双转”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民族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对既往历史的拷问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多种因素交织呈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重要形成期的大学生面前,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增强实效性,极力避免和消除因迷惘困惑而造成的大学生信仰缺失、理想模糊、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实现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体现是社会最高价值,也就是将社会需求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本身内在需求。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即在社会中形成了个人至上的价值观,甚至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同时,当前很多大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认为是“说教工作”,也就是向大学生灌输一些正向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而对于大学生能够真正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缺乏关心,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很少被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学生被当成“填鸭式”教育的接受者。这一任务观是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填鸭式”教育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我国众多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以教育者为主体,而将大学生这群受教育者当成被动接受的客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简化为单向的强制性的讲解行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当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待加强。从数量上来看,高校中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职工人数严重不足,而同时在质量上,大学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较少有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多为从其他专业转为从事此项工作。关于高校政工管理人员数量,国家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即每120至150名学生需要配备一个专职的政工管理人员。但在实际中却差距很大,多数高校只是在院系中配备了专职总支副书记或者党团委书记,与规定相比,专职的政工管理人员缺口很大。[1]另外高校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源于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人将其放在高校各项其他教学工作之后的次要地位,没有建立对这项工作恰当的评估机制和制度,使得高校政工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教育内容与学生本身成长和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

新形势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但是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照本宣科的多,与时俱进的少。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等关注度不够。进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缺乏、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如对于当前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就业难等现实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中难有体现,降低了这门课在理论层面的实际效用,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从实践上来看,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很不充分,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不多,同时支持大学生实践的社会力量还没有完全形成。大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比较困难,即使有些学生联系到了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等,由于各种原因也不能真正提供一些有实际帮助的实践岗位。调查显示,大约25.2%的学生认为联系实践单位困难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最大阻碍。

二、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设定教育目标是启动这项系统工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定位准确、设计科学的教育目标的确立,是整个系统工程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评价这个系统工程运行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学以育人,教以化人,大学的本然价值是培养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要培养持有理想抱负、拥有健全人格、富有责任意识、兼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当前,受办学思想、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大学的办学理念出现了重大偏差,把培养“人才”径直等同于培养“人”,大学里思想荒芜化、价值虚无化、意义碎片化几成通病,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濒于丧失,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理性蜕变为单纯的效率和效用。针对此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显重要,在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上的培养和引导,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并重,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独立人格和使命担当的“人”。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导向

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一条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教育准则――因材施教,即针对每个弟子本身不同的个性特点,选取适合的传授内容和教导方式。因材施教原则背后隐含的是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实质,是对教授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及时调整教授内容和手段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这一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导向,在注重分析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个性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对学生心理和需求把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教育实践的效果。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要从根本上尊重和重视每个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心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收集每个学生的诉求,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需求出发,才能做到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只有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的理念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切实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思想政治觉悟,实现培育人的目的。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重视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新事物、新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责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会导致一些大学生的焦躁不安和心理失衡等心理障碍。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成为必然要求。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填鸭式”的说教形成良好的补充,引导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对待现实、调整自我,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坚持建设高素质的教学主体

教学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活动的实施,从教学方法的选取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赖于教师这一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素质的好坏、师德的高低、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思潮的复杂环境中,部分教师的理想意识淡化,对的信念开始动摇,有的甚至在讲台上传播错误、偏激的思想观点,不仅没能在思想情感层面上对学生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反而可能将学生导向错误的方面。部分教师职业认同感淡化,更加注重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导向,忽视了精神导向,缺乏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仅仅将之视作谋生手段,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不安心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获取更多利益回报上面,没有起到灵魂工程师的作用。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高,知识结构不够健全,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么是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要么是内容干瘪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厌倦和抵触情绪。针对上述种种情况,要加大教学主体建设,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坚持改革创新的教育体系设计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形势发展和学生需求变化不断改进教学体系设计,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选要求和选择。教学体系包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载体等主要因素,都要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更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在教育内容设计上,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更好的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通过把握方向性、趣味性、针对性、选择性等原则?熏凸显教育内容的真理性、时代性、生活性、层次性?熏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学会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推陈出新,改变过去单一讲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尝试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手段,通过综合化、人性化、现代化、中国化的立体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熏引导大学生更主动参与,实现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到实现自主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转变。要遵循配套协调性、整合性和生活化原则,不断拓展教育载体,“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通过强化载体的承载功能、传导功能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吸引力。”[2]

(五)坚持创建有利于发展的教育环境

内因、外因关系原则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会通过内因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良好的外在环境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同样不能忽视教育环境的建设,有研究者通过对比总结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特点,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国家的高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尽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校园随处可见校旗、校训,著名大师、科学家、文学家等杰出人物的雕像和照片等。[3]因此,学校要在认真总结把握学校定位、大学生思想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遵循整体性、适应性、求实性、创造性、方向性和主体性原则?熏有组织、有计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教育思想有机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外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典型实践环境和媒介虚拟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谢莉.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

第5篇

【关键词】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 维度

基金项目:第三批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渭南师范学院2011年教改研究项目: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前 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外的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多维度地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课程开发:隐性教育中的价值渗透

课程开发是指高校所有课程中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隐藏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其他一切课程,主要有专业课、基础课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等。这些“隐性课程”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资源。同时,课程开发还可以形成“全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般而言,自然科学中渗透着科学道德和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人文社会科学中贯穿着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思想。这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都具有难以估价的作用。这些课程中蕴涵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不仅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等意义,甚至具有其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

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挥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美国的高校并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隐含在社会科和公民科的课程中,并且大学里的所有课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1]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伦理道德教育的意识还相当薄弱。因此,必须充分发掘隐藏在这些课程中的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要提升专业课教师以特定方式,不失时机地传递渗透在本专业教学中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想信仰和生活态度的意识,使这些课程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校园环境:隐性教育中的情感熏陶

校园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环境。它以非强制性的隐性作用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综合塑造、熏陶大学生的人格。“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大学生直接、完整地捕捉到,但它确实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大学生一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就受到一种无形的精神感染、吸引和改造,起着滴水穿石、积沙成塔的积累式的教育作用”。[2]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以整体而直观的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校园里众多的建筑、活动场所、雕塑景观及各种设施,构成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形态,这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它所蕴含的“精、气、神”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对于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作用。通过创设美好的校园自然环境,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

其次,要重视发挥学校文化环境的思想感染功能。校风、教风、班风、制度、学校舆论和学校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发挥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画廊、黑板报、宣传标语以及校歌、校训等,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同时,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规范与约束功能。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以及制度本身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共同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内在表现。它通过各类的演出、竞赛、讲座、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增强自信,勇于创新,勇于竞争,经受挫折和磨炼,不断优化自己的思想心理素质,从而促使自己综合发展,全面提高。

社会实践:隐性教育中的行为体验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46-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思想教育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选取上往往具有单向性、灌输性的特点,忽略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价值追求,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大学中的多余课程,无法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更严重的是,在单向性的灌输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之外的思想教育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课程结束即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之结束的现象,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而产生诸多负面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个长期的、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涯始终的过程,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上应突破传统的单向性灌输的陈旧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单纯的说教,且单纯的说教对于现在的九零后大学生来说更是无效、无益的,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是双向的、互动的、多元的,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的认识,大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充分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随之得以展开,“进行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学习和情感交流,丰富课程的知识内容,培育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当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与多元模式成本较高,在各高校缩减经费、节约成本的背景下,新型的教育模式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实践。但是,百年大计,关键在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探讨一条新型的路径,一方面尽可能不增加教育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应积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这一角度,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展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切换与创新有所裨益。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意义

(一)实现教育创新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应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墨守陈规、浮于浅表的现象,教育者创新思维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一种负担,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的内容设计等方面缺乏主动权与话语权,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在教学模式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满足于传统的课堂灌输型教学,但是具体的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使该课程成为“鸡肋”课程。因此,积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本身就是高校教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育人目的。

(二)探寻教育价值

大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大学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灌输了一些社会教条、道德要求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遵照执行。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得到发现,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流水线作业。事实上,和专业学科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从差异化的角度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并因人施教,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往往被要求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意见,而缺乏表达大学生自己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师生难以有效地共同交流,教师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双方缺乏交汇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切换,可以使教学工作者积极地探寻教育的价值,使教师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师们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切换,真正地与学生心灵相通,知道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期待,使教学过程润物细无声,融入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中。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基点

(一)双向交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基点之一是双向交流。双向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坦诚相待,充分了解彼此,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无障碍的交流。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从小养成了惧怕教师的心理,不敢、不愿与教师交流,甚至见到教师敬而远之。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固然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是教师也应检讨自己。在理想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应实现充分的交流,如同柏拉图学园那样师生之间双向地交流、辩论,一起探寻人间真理。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并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有交往、有合作的教学活动,才是真正平等的、富有人性的教学活动,也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对话。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不同,专业课程的专业性需要的教学措施是耐心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则不是需要讲解人生的大道理,而是需要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只有通过双向的、无障碍的交流,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才能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交流过程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重心,当前的灌输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被摒弃。

第7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把人的利益作为本原,以人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上,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政治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平等、和谐,能够充分发挥人们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手段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也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和灵魂。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相应的品德行为与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二、“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看作受教育的主体,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即充分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激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使学生心情舒畅、健康成长。

2.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过程中进行的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自主形成而不是被动塑造,教育者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需要,注重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内化过程,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4.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大学生心里的工作,切忌“隔膜”、“离心”。针对性来自于对大学生实际的了解,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需要的理解、把握,从而畅通交流渠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

三、“以人为本”改善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缺失的弥补。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以黑板、教科书为主要形式;将灌输视为唯一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是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无条件认同者和遵从者;忽视了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差异性,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的重要作用;使培养出的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缺乏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实质上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危机,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迅速发展,人际竞争、岗位竞争日益激烈,要适应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个体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但“思想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就会迷失方向,出现思想心理病态;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就无法健康成长、无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

四、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老师的作用是教育和引导。因此,不能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

[1] [2] 

用,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去我们常把对教师的尊重片面理解为师生之间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信奉“师道尊严”,使师生关系扭曲。“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大学生活赋予青年学生以广阔的空间和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锻炼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自主自觉地来驾驭生活。这便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密切接触,打成一片,通过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健康心理教育,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等于同质和均衡发展,应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气质、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和过分强调共性的做法,要注重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让学生举办各种有益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凝聚力,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可接受性 方法创新

一、国内外接受理论研究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接受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传播学和接受美学,而西方学术界对“接受”问题的关注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其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解释和理解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移情交流到同一的过程,至于它们的差异,只有克服解释者的主体因素才能消除。作为对解释学的发展有重要建树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被理解者总是与理解者相互关联的,理解总是受到解释者的“前有”、“前见”和“前悟”或理解的“前结构”所制约和引导。所谓“前有”即“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见”指“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前悟”是对对象“预先己有的假定”,而“前结构”则是这三者所组成的结构。

接受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以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接受美学,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等都从一定角度研究了接受问题。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传播者—受众相互影响、作用的“交易”、“商谈”等新的模式,可以称之为交互主体性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传播是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行为。

对接受问题的研究,除了解释学、传播学、接受美学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例如教育心理学(以加涅为代表)、发生认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等。注意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们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受教育者”即“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按照“主—客”模式,把教育对象作为单纯的被动客体来研究,而不是按照“主—主”模式,把接受者作为主体来研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这必然导致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浮在表面,只是停留在道德说教、命令的层面,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为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表现为强调统一性,缺乏多样性,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上很少有选择权和自,一切都按照统一的、规范的培养模式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担任主角,而学生担任配角,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扮演着权威者、独奏者的角色,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缺少探讨和质疑精神,在学习上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人的主动性的培养是教育的灵性所在,是人自我实现的根本,失去主动性只能导致人和教育的异化;在师生关系上,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尊严观念,把师生间的关系定位在长幼关系上,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同教师亲近、沟通,师生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这种关系,一方面,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够更好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管理模式上,表现为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以惩代管,把学生单纯看成教育、管理的对象,没有当作服务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不能被调动起来,而且因沟通不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易于产生矛盾,受教育者易于产生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运用接受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接受理论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更加重视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接受视野及他们对教育的可接受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转换观念,站在接受者的立场,换位思考,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从单纯的灌输转向共同参与、互动,从以管理和惩罚为主转向以引导和激励为主,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在心情愉悦的前提下自觉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

忽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双方协调配合来完成。在这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学生不仅是接受者和被教育者,而且应当是德育过程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接受者是否接受。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就要考虑接受者的实际需要。

(二)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也不是主体在反映客体时仅仅从感性到理性的简单线性飞跃,而是主体已有认知结构与客体的碰撞和交流。皮亚杰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基本范畴对认知过程进行描述和界定。从这一理论观点出发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有一种“期待视野”,如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道德觉悟、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社会阅历等,以此为前提,他们对来自外部的教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和加工,然后将其全部或部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一旦教育信息与已有的“期待视野”和认知结构发生冲撞,那就意味着痛苦的抉择。那么,如何使接受者放弃原有的偏狭信念,能够快乐、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的思想道德内容,确立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接受媒介要与接受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善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心理,弄清受教育者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更关注,并采取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为受教育者所接受,避免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差异性。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结果。由于接受者的个人性格和态度的千差万别会致使他们对同一信息的反应各异,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研究接受者的差异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不能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引导受教育者,忽视他们的个体差异,单纯的只采取集体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那么我们教育的效果很难达到。因为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与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他们的实际需要相违背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既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差异,把受教育者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采取灌输的方式,而是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敢于向权威、向师者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为教育的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习惯和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应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不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从而抹杀其个性和创造性,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

总之,接受理论为我们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我们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接受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维岳.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J].青年工作论坛,2004,(5).

第9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困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85-02

实施以思想教育服人和以心理教育感人的双重影响,以情感沟通促进理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氛围;迫切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给与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将为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大学生在以后的整个人生道路上顺利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根据新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新生思想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学生思想政治

工作,乃至为学生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一年级新生常见的困惑

1.对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大一”新生入学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处于未成年向成年人的转折时期。而他们从小没有远离过父母,大多数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他们现在需要独立处理吃、穿、用等原来被父母包办的各种生活琐事,会一时难于适应。[1]刚离家的大学新生,由于缺乏理财观,自己随意支配生活费,超前、过度消费,大学生中入不敷出的大有人在。有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平时消费来源来自父母,越来越多的学生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在钱不够用时,更有少数学生开始使用银行信用卡透支。另外,学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不能忍受他人的不良习惯,也不喜欢本应自我决定的作息时间被限制,由此产生了对环境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常表现为恋家、失眠、郁郁寡欢、自闭等。

2.对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一”新生从不同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大学,组成一个新的集体,由于性格、经历、习惯的差异,往往很难迅速融入这个新集体中。部分学生在经过几次交际后,发现这个集体中没有与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于是从思想和行动上就把自己独立于集体之外。这很容易导致他们时常会产生与人交流、与人相处等许多困惑,感到自己活得比同学累许多,乃至产生自闭等心理疾病。常表现为独来独往、不与班级或宿舍同学交流、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他人的一句话伤害等。

3.对自我专业学习的困惑

大学与中学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学的在课程设置上,都是一贯制。为了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往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几门主要课程上。而大学每一学期都要开设好几门不同的课程。不少学生对大学课程仍沿用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模式,结果造成学习上疲于应付,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习内容上,中学时一堂课通常只讲一小节内容,而大学则要讲几节,甚至几章。不少学生适应不了这种快节奏的学习形式而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在学习方法上,中学阶段主要是应试教育,老师不厌其烦地辅导,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而大学阶段强调以自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多。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去充实和完善自己,表现出空虚、无聊的情绪,产生莫名的烦恼。他们在此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有的甚至会自责、自卑、自暴自弃,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4.对人生目标缺失

人生目标这一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成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生目标会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中找出确定性,不为外物所动摇;在茫茫人海、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人生目标会指明前进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在生活和奋斗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人生目标会自己激励,克服困难,继续前进。但是,人生目标的缺失,却会在许多大学新生的身上表现出来。大学新生在考上大学以前,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是他们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奋斗的最大动力。而考上大学以后,这种维持了十几年的奋斗目标就不复存在了。在这个时候,大学新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迷失。在这种情况下,新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有的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感兴趣,以致出现厌学情绪。

三、提高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措施

1.充分认清教育对象的特点

8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随着物质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丰富以及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受环境影响较大,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同时又缺乏长远规划,易感情用事。再加上一直以来他们都在父母的悉心照顾和亲戚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下成长,他们在中学往往就是较好的学生,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锻炼太少,几乎没有受过困难和挫折,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发展还在走向成熟,较易出现情绪波动。因此,充分认清大学新生的各种特点,针对性地对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能收到实效。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够适应的方面,把握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目标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就是要把修身和做人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大学新生可塑性强,要抓住时机,在学生才进大学期间,帮助其确定坚定的人生理想与信念,引导大学新生勤于修身,学会做人。[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品质,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国家栋梁之材。

3.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

从新生报到至军训开始前的这一时段,工作目标可以设定为熟悉学校环境与加深学生对学校、集体的了解,形成初级归属感。

首先,对校园软硬环境的熟悉。校园硬环境主要是指对关系到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及其可提供的服务等。校园软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等。对环境的熟悉可以通过讲座、参观、与高年级学生交流、知识竞赛、个案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针对软环境的制度教育需要长期进行,不可一蹴而就。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校园生活,更是对教育管理者未来规范管理,做好预防性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培养归属感。归属感是一种集体的凝聚力,是化解新生心理问题、解决现实困难、提供心理扶持的情感力量。首先要强化对学校、院系和专业的归属。通过邀请各级领导与老教师对院系历史、专业特色、发展前景、师资状况、培养方式等进行介绍,消除陌生感,增强亲和力,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建立初步认同;其次要强化对本班集体同学的认同与归属,这一情感归属在新生适应期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加强自我意识,加深同学之间认知与了解,让他们在短期内相互熟悉,学会在同伴中寻求合作与帮助,初步建立对班集体的认同与热爱。

4.加强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大学新生的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闭缩性,加上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他们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往往不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因此,大学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活动不能“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出击,积极了解学生的心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以积极措施实施心理干预。通过团体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掌握和反馈大学生思想动态。排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同时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多层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堂讲授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3]实践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是成长中的困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低年级。针对大学新生,开设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应有所侧重,主要解决其适应性困惑,使其能很快地融入集体。

综上所述,特别是针对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效果上是相互促进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生中发挥导向标的作用;新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初步确立,又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在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迈向社会阶段的第一步,新时期的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在新生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其指导,帮助其明确目标,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蒲俊霖,浅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