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06:11:44
导语:在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Network Influence on the Teenagers
Wu Na
(Jin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Jinan250101,China)
Abstract:Network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whole society quietly top-down way of life,But because the openness of the network,interaction,and the properties of déjà vu,Make a lot of students indulge in Internet chat,games,the net love cannot extricate oneself,Some cause mental block and abnormal psychology,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chool network education work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Keywords:Teenagers;Network education;Positive influence;Negative influence;Measures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正在全球范围推进,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及网络已日渐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必要工具,在我们欣喜地感受“校校通”工程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变的同时,却因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点,使的不少学生沉湎于上网聊天、游戏、网恋中不能自拔,有的导致精神阻碍和心理异常,这些现象都表明学校网络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下面我们一块来看一下: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有哪些?(1)网络有利于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互联网里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且更新非常之快,为青少年查询信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很强,迫切希望知道外面的各种信息。因此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一个重要目的。现在许多青少年可以不看电视报纸,但是不能不上网,互联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需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潜能去适应它、开发它和发掘它,这不仅增强了青少年获取信息等技术能力,而且增强了青少年人际交流和社会参与能力。(2)网络使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3)网络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身心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村庄。由于网络交往具有安全性、间接性、广泛性特点。通过网络可以忽略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条件,与另一个不知身份、职业、性别的人安全地进行思想、心理上的交流。这种交往激发了彼此间的神秘感,并且也不担忧会泄露自己的稳私,因而这种交往容易使人获得交往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互联网在带给我们巨大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影响。(1)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2)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3)网络为青少年实施犯罪和青少年遭受侵害提供了机会。由于不正确的宣传和青少年富有冒险性,一些青少年效仿黑客行为,甚至铤而走险实施犯罪。同时,由于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较差,他们常常成为某些人实施犯罪的对象,成为犯罪的牺牲品。有关青少年上当受骗、被坏人骗财骗色、被害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4)网络的非人性化容易引起青少年网民的情感冷漠。由于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是在计算机既定程序的作用下进行的,计算机程序编制的非人性化原则,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症”,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上网时间失去控制,网络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许多青少年学生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和社会及其他人的交往,长期在网络虚拟环境里漫游旅行,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参与意识,就可能导致孤僻、不合群和冷漠,从而迷失了自我。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强烈地改变着我们面前的世界,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据调查分析,当下初中生上网的途径趋向多样、上网的地域趋向多地、开始接触网络的时间趋早、一次上网的时间趋长、一周上网的频率趋多、上网的用途趋向多元、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使用网络有具体的指导但指导得不到位、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学生认为使用网络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但有时做起来难。根据不同类型的样本比较,我们也发现,在班级之间、男女生之间存在数据差异和判断差异,学生在使用网络之中存在着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场地的倾向,学生在网络使用之中有时会失控、有的沉溺于网络、有的甚至会超越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手机等移动网络工具逐渐进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给学校、家庭监管的带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学校、家庭、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网络监管与指导的作用有限。
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学校,面对网络信息时代,如何认识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影响,探索与思考互联网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必须要主动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学生的闲暇德育,促进未成年人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闲暇德育是指教导人们具有自由地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充实个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活动的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学生缺乏闲暇价值意识。网络与闲暇仅是满足感官需要,追求物质带来的情感体验。这种享受和自由放纵的心态,导致青少年学生的闲暇价值意识缺失,在闲暇行动选择上呈现出低层次、低质量和低情趣的特征。学生往往缺乏正常社会活动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特别是长期沉浸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匿性容易使他们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与社会脱钩。
2.学校缺乏正确的闲暇教育引导和指导。学校缺乏正确的闲暇教育思想导向和对闲暇深入的研究。重视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却很少教育学生如何“玩”。学校缺乏足够的闲暇行为指导。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开展得不够丰富,而且部分课外、校外活动偏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课外活动、校外活动中缺少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互动性强的项目,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闲暇生活的盲目性。
3.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学生闲暇教育的认识模糊。青少年学生三分之二的学习、生活、休息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在青少年学生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家庭、社会教育仍然是难点和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闲暇教育还不能形成认识上的一致性,在操作上更是存在着盲区,甚至还存在着诸多反教育的倾向。
学校、家庭、社会要把闲暇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并抓好,以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闲暇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须确立“闲暇德育”的“首位”意识
闲暇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必须确立“首位”意识、起主导作用,协调各方共同推进。要辨证分析、深入研究青少年学生闲暇德育,充分发挥学校在闲暇德育中的主导作用,将闲暇德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科任老师课时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闲暇德育内容,创设“闲暇德育指导”选修课程,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提升学校管理者、家长、学生的闲暇行为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心智成长。
2.将“闲暇德育”融入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划教育活动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划是“自我认识、同伴互助、师长引领”的综合教育体系。学生、同伴、师长、学校的倾向、兴趣、爱好、能力左右着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划教育活动的“量与质”,而其中闲暇活动对个人的兴趣、需要、性格和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就这个角度而言,闲暇德育和成长规划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闲暇德育里要引导学生回答“我是谁? 我要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 我将成为什么? ”,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决定,由被告知到主动追问,自由选择,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闲暇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系统的制订教育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基点,明确学生成长方向,体现闲暇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环节。
3.建立起青少年学生“闲暇德育”的学校、家庭、
社区的联动机制 学校要主动走进家庭、走向社区,借助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力量,促进青少年闲暇德育的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学生在校、在家、在社区等环节开展专门的闲暇德育好的设计与规划,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合力,促进青少年闲暇德育活动的常态建设和创新发展。
闲暇德育是积极实施有效德育的具体实践。我们推进过程中依据中央8号文件精神和《太仓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考核细则》,紧密围绕学生健康成长指标,整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要求,扎实开展“洒扫应对”、“日行一善,月积一德”等主题活动,以培养“守道德、懂感恩、具爱心、有担当”的学生为目标,通过“五个优化”做实闲暇德育。
1.优化德育队伍建设
注重德育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干部队伍的理念更新和实践创新。加强班主任队伍,形成“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有一个好的班级”的共识。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按照“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辅导、特长发展”的要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发挥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榜样引领作用,促进和谐德育局面的形成。
2.优化学生文明习惯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相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习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知、行、思”相统一。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文明习惯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3.优化德育品牌和家长学校建设
打造德育品牌建设。开展好学校传统德育校本课程:龙狮文化、少年邮局、“聆听者”同伴互助心理社团,把校本课程作为德育创新的载体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阵地。结合实际,大力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学生主体性,凸显课程实践性,逐步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积极开展德育立项课题研究,促进德育向科研要质量的意识形成和行为落实。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实地家访、家校路路通、校园开放日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建设,以家校合力共促教育质量的提升。
构建了与“网络时代”相适应、有地域文化和校本特色的闲暇德育工作格局,使学校德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有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显著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形成了科学的闲暇德育队伍体系。以优质的德育队伍为主导,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目的,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建立了立体的闲暇德育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以各种德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深入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体质健康
1引言
互联网重置了人类现有知识的布局,更新了人类掌握知识的方式,网络及其所伴生的网络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第19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球有6.94亿网民,其中美国有1.52亿网民,占其总人口的70%,中国网民总数达1.37亿,居世界第二位,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7.2%,也就是大约2356.4万青少年成为网络文化现象的主要参与者、创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是网络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力军,可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影响之甚。
2网络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2.1网络文化的定义
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以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即各种网络产品,是物质基础和载体;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理性分析,精神层面包括网络信息、知识、心理、理念和精神,属于网络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对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介于物质和精神层面之间的是制度层面,包括技术规范、运行和使用的规则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网络把人、信息和文化三者融为一体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和人的智慧的结晶。
2.2网络文化结构形式的虚拟性
网络的虚拟是以数字化方式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务及其过程的模拟,其中也包括在客观基础上通过发挥人的想象力而产生的对于某些非现实事物的数字化建构。虚拟具有超现实的特征,是凭借数字化手段对于现实的超越。网络文化的虚拟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网络文化认知层,这是网络文化的最深层结构,主要指基于网络的时空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倾向,它形成独具特色的网络精神文化;第二,网络行为规约层,包括对各种协议的认可、对使用规则的遵守,它形成网民共同遵守的网络制度文化;第三,网络文化表达层,指外化于网民行为的网络语言以及网络朋友关系、网络行为方式等,它形成网络表象文化。
3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
3.1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青少年能够很好的利用它快速的了解大千世界,增加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网络的创造性催生了青少年的时代观念;网络的丰富性拓展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互培养出众多的“网上雷锋”网络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价值。
3.2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2.1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扒阆”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身份逐渐消解。
3.2.2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据统计,日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以及网上黄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的泛滥使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3.2.3影响青少年学业和身体健康。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占用了青少年大量读书、学习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
4结束语
总之,现在的生活,不能没有网络,未来的网络就是生活。网络和网络文化是现代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实。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它的发展对我们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的专家称它为“电子海洛因”。
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使复杂和多方面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如何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互联网对于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影响,而不是以传统的观点和视角来看新生一代的成长问题。因为网络时代为当代青少年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相应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研究者需要对这种新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比较情形的认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认真研究它,利用它来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35-38
一、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网络政治信息具有政治性、方向性、战略性的特征,通过广泛传播主流政治信息,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政治认知,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一)传播主流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总和,每个阶级必然存在反映其阶级属性的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需要传播主流政治文化;而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接受并内化主流政治文化。虽然传播方式多样,但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必然是官方可控的大众媒介。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自然成为青少年接收社会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广泛接收网络政治信息,经过自身政治实践逐渐内化并认同主流政治文化。
(二)提升个体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2]。青少年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政治认知,才能通过政治实践转化为政治行为,最终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借助网络传播的信息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包含大量政治信息,为青少年及时了解国情、世情带来了便利。青少年通过网络媒介,既能了解大量的政治现象,丰富政治知识,拓展政治视野;又能浏览、分析各种政治观点,并运用新媒体将这些政治信息进行传播和交流,深化政治认知、提升政治理性。
(三)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政治人格是“行为主体的政治性格特征的总和及其惯常行为模式”[3],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我国公民深受封建政治体制、结构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政治人格――独立性缺乏,依附于权力生存;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政治环境下,传统政治人格也缺乏开放性。当前正处于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政治信息的丰富性、开放性前所未有,青少年广泛接收网络政治信息,获得了适应当代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培养起政治态度和情感,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现代政治人格。
二、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政治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减缓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进程。
(一)消解主流政治价值观
主流政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一定政治背景下形成的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政治价值观念。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传播的政治信息与官方保持一致,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呈现出单向主导的特征,有助于形成主流政治价值观。网络传媒迅速发展,扩大了政治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对主流政治价值观也造成冲击。特别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往往被动地、无甄别地接收网络政治信息,易被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利用,经由网络误导其政治认知和评价,最终逐步消解主流政治价值观。
(二)淡化个体政治责任感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网络具有传播主体广泛、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任何个体都可借助微博、微信、邮件、论坛等传播政治信息,在监管尚未全覆盖的情况下个体行为往往缺乏约束力。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是虚拟的个体,隐匿的个人责任感会降低,特别是对于自身约束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同时,开放性的网络使政治生活更加透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阴暗面更多地暴露在青少年面前,理想与现实形成反差,青少年产生政治认知矛盾,原有的政治认知逐渐模糊,甚至产生政治猜疑心,政治责任感也随之淡化。
(三)削弱个体政治实践力
青少年要实现政治社会化,必须经过政治实践环节。丰富的网络政治信息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社会政治生活状况,但这些信息并非青少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空间,青少年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把自己与外界隔离,习惯于用虚拟的“人机交往”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这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青少年的政治实践力。同时,青少年借助网络与他人进行政治交往,由于政治认知能力较低,通过浏览网络政治信息而形成的政治意识也会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降低科学性,最终将不利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三、调控网络政治信息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路径
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客观存在,科学调控网络政治信息、因势利导,是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必然选择。
(一)建设主流网络文化阵地
借助网络传播主流政治信息,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加大青少年政治教育力度,是引导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通过网络进行文化和价值观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难度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调控网络政治信息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难度。主流网络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理应承担起建设主流网络文化阵地、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积极宣传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传播主流政治信息,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当前,加强主流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网络思潮。调控网络政治信息,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培育起主流政治价值观,必将加快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二)加强网络阵地监管
将监管延伸到网络空间,加强网络阵地监管,发挥“硬约束”对青少年网络政治行为的监督、管理、规范、调节作用,是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方式。网络阵地辐射范围广,有效监管需动员各方力量。各级政府应结合青少年特点制定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制度、规定等,扫除法律盲区,并加大宣传力度,用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政治行为。相应地,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网络政治信息的监管力度,严格把守网络政治信息入口,规范网络政治信息审核。从技术层面看,应大力开发安全技术,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系统,以便进行有效地监控、过滤。对青少年这一群体而言,可建立专门机进行引导、监督,一旦传播不良政治信息时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提高抵御不良政治信息的能力,规范网络政治行为。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社会化
1.引言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多为分别从消极和积极方面进行论述。本文认为,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不应只从网络本身的特性角度出发,还可以追本溯源,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出发,叩问本质,对于发扬网络的积极影响控制其消极影响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2.影响
2.1 社会角色引导
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了一致性。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金盛华.2005.)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线形社会化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化模式”。个体的社会认可来源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校,而是扩大到网络中的各种关系,比如网络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社区。57.3%的大学生有通过虚拟社区而和陌生人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经历。在传统的线性模式下,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被动服从,缺乏独立见解,个性受到压抑。而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下,青少年可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刘长城.2007.)青少年在网络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并聚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在讨论中汲取不同的见解以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思考方式,而非以往单向地延续老师和父母的思维模式。
2.2 社会比较机制
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自我评价的需求,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金盛华.2005.)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是引发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学业方面的比较,大学生也在爱情、外表、金钱等方面进行比较。不理性的社会比较导致大学生之间产生不良竞争,从而引发消极情绪,而理性的社会比较可使大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张帆.2010.)。社会比较过程会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评价,即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对比效应是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背离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自我评价,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同化效应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自我评价水平趋向比较目标的现象,此时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自我评价,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降低自我评价。网络带来了许多引发积极社会比较策略的信息,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业社会比较。学业社会比较理论相信,进行向上比较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和较好的成绩。当受到榜样人物的激励时,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获得类似的成功。(朱晓斌等.2011.)
2.3 社会学习机制
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不仅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的直接经验,还受到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接受强化的影响,即替代性强化。(金盛华.2005.)在传统媒体盛行的年代,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主流文化得以广泛宣传。而互联网信息具有极强的自由性,而自由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角度分析,互联网的信息自由让青少年可以快速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尤其是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最近两年,Facebook、微博等社交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模式。而从反面角度看,信息的自由化也带来了信息本身良莠不齐的困扰。网络中充斥着许多黄色、暴力的信息,对青少年尚在形成中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冲击。近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网络有关。而网络暴力游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任茗.2011.)。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鲁照斌,赵红.2007.)
2.4 亚社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的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被意识到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金盛华.2005.)如前文所述,网络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对于当今的青少年而言,这个虚拟世界也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亚社会。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最大的区别即在于其虚拟性,如游戏世界中的夫妻关系,论坛中的上下级关系等等。当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一致时,青少年的行为得到强化,其社会化受到良性刺激,而当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不一致时,青少年就会面临冲突感。社交网站的流行,开始引导网络实名制的适用,使得网络亚社会开始与现实社会相融合,青少年既可以享受网络的方便与快捷,也无需创造虚拟自我。Sameer Hinduja对Myspace的用户进行了统计,仅有8.8%暴露了全名,57%上传了照片,27.8%列出了学校,仅有3%提供了自己的电话号码(Sameer Hinduja&Justin W. Patchin.2008.)。证明目前的青少年仍把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明确区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也许需要找到更多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长城.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57-58.
3.鲁照斌,赵红.小学中高年级同辈群体调查报告[J].课题博览,2007(10):39-40.
4.任茗.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发与防治[J].四川警察学院院报,2011,23(2):54-61.
5.张帆.浅谈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157-158.
6.朱晓斌,张莉渺,吴亮亮.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255-258.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技术;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对策
1.引言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心理障碍(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是指由于重复的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心理上的依赖(宋,杨凤池,2006)。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具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的需要,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因其时空无局限、角色自主、交往去生理化和行为去抑制化等特点,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满足大学生上述各层次的心理需求。故而很多大学生因此染上网瘾(冉敏,2006)。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顾海根教授在2007年依据美国“因特网成瘾支持小组(Internet Addiction Support Group ; IASG)”等研究组织和学者广泛认同的7项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即耐受性、脱瘾综合症、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和危害性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并调查了上海8所高校3970名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9 %,其中轻度者为9.2% , 中度者为3.6%,重度者为0.18%。已有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Griffiths,1995),从而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广泛关注。
2. 影响因素
我们对青少年上网的某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交互作用等方面(雷雳,2012),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 从青少年个人的某些特点来看, 一方面, “现在定向”占优个体更容易卷入网络成瘾; 即, 追求即刻满足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而且, 现在定向占优个体比“未来定向”占优个体更容易通过“发泄”与“幻想”的应对方式指向网络成瘾, 而未来定向占优个体比现在定向占优个体更容易通过“问题解决”反向预测网络成瘾; 即, 着眼未来的青少年面对问题时更多地是去解决问题, 其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也较小。另一方面, “心理弹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对互联网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偏好,并且能够显著反向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即心理弹性较好的青少年其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较低。
2.2 从青少年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来看, 首先, 青少年“责任心”人格与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对高责任心人格的青少年, 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容易导致其成瘾, 而对于低责任心人格的青少年, 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不易导致其成瘾。此外, 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与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在对网络成瘾影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即使是高神经质人格的青少年, 对信息服务的偏好也不容易使其成瘾, 而对于低神经质人格的青少年来说, 即便是偏好社交和娱乐服务, 也不易成瘾。再者, 青少年“宜人性”人格与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对高宜人性的青少年, 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容易导致其成瘾, 而对于低宜人性人格的青少年来说, 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不易导致其成瘾。
3. 应对方案
对网络成瘾的干预一直是教育、学术界不断探讨的课题,专业的、非专业的干预措施也一直层出不穷。在这些措施之中,有简单地对染上网瘾的大学生采取谴责、压制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在实行之中似乎效果不太明显。究其原因,这些措施只是以1、外部的压力去压制那些成瘾的大学生,所以我们提倡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
3.1 认知重建和自我反思法。
首先,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原有的观念进行了解、调查,统计、分析出这之中具有代表性的对网络的认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我们还要在成瘾大学生的心理之中形成一套系统的追问反思体系,使其再发生上网行为或者有类似想法的时候,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使大学生自己可以进行自我的监督和预防。
3.2 培养其他兴趣
该干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对已成瘾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发展他们其他的兴趣点,这些兴趣点可以是其感兴趣或者有特长的方面,并且对其进行鼓励,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休息习惯,丰富生活,使其渐渐地减少对网络的注意力,进一步的疏远乃至彻底的戒除网瘾。
3.3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指采取惩罚性的刺激来减少使用网络的目标行为。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达到病人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发现这些成瘾大学生的某些厌恶的事物或者行为,并且巧妙地和上网联系起来,当这些大学生有上网的趋势的时候,便出现这些事物,从而逐渐的在其心中形成一个上网与厌恶事物或者行为的连接,从而使上网行为逐渐的减少。
3.4 强化干预
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两种。在网瘾的干预中,一方面,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与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上网的时间增加,立即给予处罚,可以是物质上的,如取消他获得他想要的东西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宋,杨凤池.(2006) 网络成瘾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758-760
[2]冉敏.(2006)大学生网络成隐的成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D].四川: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顾海根.(2007)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心理科学,30(6):1482-1483
[4]Griffiths, Mark D.; Hunt, Nighel.(1995) Computer Game Playing in Adolescence: Prevalence and De- mographic Indicators. Jour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5(3):189- 193
关键词:网络环境;青少年;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如何在网络高度普及的情况下,使我国青少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启迪,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
1网络对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影响
1.1青少年沉迷网络,意志消沉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所造成的精神和气质是人格形成的源泉,网络作为当今时代的产物,也已成为现代青少年成长环境中的因素。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人格需要认识现实的自我,并通过外界影响以及自我的感受绘出理想的自我,能在社会的舞台上扮演真实的自我。网络作为信息高度丰富的载体能够促使青少年接触到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信息,同时由于青少年人格尚不稳定,这样会导致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逐渐迷失自我。
1.2网络使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空虚迷茫
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全人格的核心成分,青少年自身的特质和网络多元化的特征,使得网络中可能会存在众多的不良信息,使人格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容易出现严重的偏差,距离国家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相差甚远。
1.3网络使青少年的审美低俗化
虽然把网络文化直接等同于低俗文化未免言过其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低俗内容,并且因为互联网监管不到位,使得这种低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青少年对网络低俗内容无戒备地支持和追捧,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审美低俗化。
2网络影响下的健康人格教育对策
2.1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提高应对网络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格教育的重大意义,避免形式化地对待人格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时展,对网络文化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在与网络的接触中,把学生看作逐步成熟的主体,教师这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思政工作者可以亲身体验和了解网络,更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就与青少年存在认知偏差的网络事件进行讨论,从而拉近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在教育中,教师的魅力具有引导力和凝聚力,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和教育青少年。
2.2树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克服了传统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缺点,受众与传播者的界限被打破。青少年在网络中摆脱了单一受众的角色,作为创造者对网络内容进行分析,作为消费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意义,而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主动地建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角色,由说教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人格教育方面,除了要在情感上满足学生,还要引导学生的情感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3树立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教育只有回到生活的起点上,才会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陌生的材料熟悉化,在学生思维形象性与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桥梁。“在生活中”是指教育过程不能局限于课堂以及书本。只有走出教室,走出书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渗透教育,才能实现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生活”是指为了青少年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建立联系,通过人格教育引导青少年构建自己未来的生活理想及生活方式。
3结束语
网络一方面使人们获得了许多新信息、新观念、新思想,另一方面,为人们展示了与现实不同的网络生活。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网络虚拟世界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森.论时尚的审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摘要】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变化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本文以网络语言这一独特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 青少年亚文化 网络语言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亚文化现象也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青少年作为网络媒体的用户,在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用网络语言表达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网络语言也渗透到青少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青少年亚文化
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属于自己的叛逆色彩,以示青少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
与“主流文化”相比,青少年亚文化具有边缘性、颠覆性、批判性特征。新媒体具有容量大,传播快,互动性强的特征,新媒体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它的出现加强了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作为网络的最主要使用者,青少年有一些别于主流意识的想法,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更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从而导致新的群体的形成。以百度李毅吧为例:作为一个网络热词产生的卢浮宫,李毅吧在众多的网络青年群体中脱颖而出。屌丝、搬砖、滚粗、高富帅、白富美这样的词语不断出现在青少年的网络交往甚至是日常生活中。
第二,新媒体本身构成了亚文化的一个部分,越来越多的亚文化借着新媒体这个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我们网上所常见的网络恶搞视频就是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各种形式的网络亚文化都无法脱离新媒介而存在。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有所影响。当单向传递的传统媒体被去中心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所取代,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不是零散的,而是在差别中求共存。
二、网络语言与青少年亚文化
1、亚文化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
第一,网络时代的来临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载体,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交流变成电脑屏幕前的沟通。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参与信息交流与自我意见表达。
第二,网络为网络语言提供了虚拟环境。青少年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内,随着相同志趣人群的不断累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群体。在这些群体的交流过程中,就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网络语言。第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唾弃传统、崇尚翻新。网络给了每个人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空间,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更积极的创作网络语言,使得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2、亚文化网络语言的种类
网络语言按表现形式可划分为谐音式、缩写式、符号式、旧词新用式等。谐音式:利用读音上的相似所形成的网络语言,它大致可以分为数字谐音和词语谐音。数字谐音如:886(拜拜了)、521(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词语谐音如法国青山(发过请删)、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肥猪流(非主流)。
缩写式:利用拼音字母或英文字母的缩略使网络语言的交流简单化。如hll(华丽丽)、rp(人品)等。另外,作为新事物的英文缩略词也通过互联网慢慢融入我们的本国语言,如BF(男朋友)、GF(女朋友)DIY(自己动手)等。
符号式:有时候文字不能形象生动的表达我们的感情,于是,符号式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利用简单的数字、标点、字母等组成的符号系统来表现心情。如(*^__^*)、o(∩_∩)o、(>_<)。
旧词新用式: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一些旧的词语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沙发、板凳、地板,也可以表示回帖的第一楼,第二楼,第三楼。搬砖(转帖)、潜水(只看不发表)、灌水(拼命发表意见)等也不再只是一种动作了。
3、亚文化网络语言的特点
第一,简洁性。由于打字没有说话快,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最多的信息,不得不采取谐音,缩写等手段来简化语句。简化了的网络词语可以更加迅速的在网络中传播,这些新的被符号化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渐渐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达中。
第二,个性化。例如咆哮体、淘宝体、甄嬛体等都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互联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新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个热点事件的发生都会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网络新词。作为年轻的一代,不管是创造新词,还是接受新词,速度都是极快的。
第三,直观性。网络热词生动形象,例如曾风靡一时的“囧”,就以其让人捧腹的外形在青少年中广为使用。由于使用网络语言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配合文字和各种表情符号图像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第四,创造性。很多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一开始无人知道到最后的广为人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新鲜原创语言跃入我们的视野之中。例如,gelivable(给力),英语单词中本就没有这个词语。
第五,不规范性。网络语言在很多方面对传统语言来说是一种颠覆,它改变了汉语本身的结构特点,甚至改变了一些习语的固有意义。作为网络语言主要使用团体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飞速发展的社会,在网络所营造的这个虚拟空间里,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展现自己,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来发泄他们的社会压力。
三、亚文化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1、亚文化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积极意义
(1)改变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增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网络语言丰富了青少年的语言文字表达,颠覆了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和正式性,增添了青少年生活的乐趣和色彩,这些都迎合了青少年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更有助于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激发了青少年的语言创造能力,他们不断打破窠臼,推陈出新,促进了文化的活跃。
(2)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愉悦和自信心的增强。当今的青少年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压力,而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具有高度的自由,青少年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发泄不满。通过网络语言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为青少年减压。另外,网络语言的多变也会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性,对自我的认同感也会增强。
2、亚文化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作为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青少年,一方面在享受网络语言所带来的新奇与便利的同时,也是承受因网络语言的亚文化性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1)对青少年的传统语文教学不利。网络语言的频繁使用,必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导致青少年在面对新的信息时缺乏正确的指导,存在吸收错误知识的可能性。青少年自身辨别能力不强,容易把这些不当的网络语言运用到学习写作中。如果青少年经常接触网络,花过多的时间泡在网上,他们还未稳固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受到负面的干扰。
(2)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语言低俗化倾向的特点,使其在传播流行的过程当中带有不良的影响。在网络上,一些偏激的、自我发泄的、哗众取宠以及粗俗的语言并不少见,青少年们经常接触这些语言,耳濡目染,势必受到一些不良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加强了代际冲突。青少年是计算机的主要使用者,网络语言不仅仅被用于网上交流,也逐渐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他们的家长作为传统语言拥护者并不容易接受这种新奇的语言,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相通的意义空间,他们之间的交流便产生障碍,从而代际冲突也会随之慢慢加剧。
四、亚文化网络语言的规范网络语言存在有合理性,是因为其自身具有自我调剂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但我们也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
网络语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在保持一个相当高的自由度的同时,针对其中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合理的限制。但是要把握好度,因为作为新兴的事物,网络语言尚且需要时间来检验。
2、加强学校对网络语言的引导
加强青少年的语言规范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作为教育者应当利用传统主流文化、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等,让主流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应积极关注并正面引导,毕竟传统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在这一点上,是无法被网络语言所取代的。
3、加强家庭对网络语言的规范
家长要改变对网络语言排斥的态度,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孩子制造一个适应其身心发展的语言环境。
4、加强青少年的自我约束,提高自身辨别能力
面对纷繁的的网络语言,青少年要增强对自我的约束,正确看待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亚文化现象,理智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并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络语言进行抵制。其次,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场合要有分辨能力,网络语言可以做为一种调剂,但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应该使用正规语言。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网络语言会以一个积极的态势稳步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青年亚文化。
参考文献
①伏斐,《论作为亚文化的网络语言》[D].西南大学,2008
②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及其价值意义》[D]. 河南师范大学,2010
③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④肖伟胜、王书林,《论网络语言的青年亚文化特性》[J].《青年研究》,2008(6)
④袁子凌、许之所,《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8
一、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严峻挑战
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资源,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也就具有了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参与平等等特征,这是其他任何类型的传媒文化所无法比拟的。随着互联网的进家入户,“网络文化”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来说也是利弊同在。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学习。网络一方面拓宽了青少年学习的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以其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便快捷性大受青少年的欢迎,弥补了青少年实践不足的缺陷。
2.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渠道。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主要是政治学习、宣传教育、参加社会实践等,而网络文化则主要是通过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传输交换,达到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调控的目的。
3.拓宽了青少年的交往渠道。当代青少年正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大大突破了电话、信件等传统的交际方式。这样大大开拓了青少年的眼界,网络成为了青少年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4.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沟通,缓解青少年的精神压力。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发泄场所和倾诉对象。在网上,人们在交流中可以说出心中真实的感受,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5.激发了青少年的想像力、创造力。网络文化以其内容的广泛性、方式的灵活性和网络自身的高科技性对青少年想像力、创造力产生了较大的激发作用,这无疑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6.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尊、自信,发展个性。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青少年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其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网络给青少年群体在享受高科技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1.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使青少年价值观的选择更加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思想迅速发展,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单纯,可塑性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道德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对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带来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导致青少年在现实中的交往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冷漠化。尽管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际范围,丰富了人们的交际手段,但其“隐形”状态下的人机互动交往方式,排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交流沟通,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化,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
3.网络上瘾也给青少年带来不利影响。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和网络游戏的新鲜刺激,使部分自制能力、分辨能力较弱的青少年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许多青少年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这些非人格化的倾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危害。
4.部分青少年依赖网络生活,导致人格虚伪。人们在网上常常表现出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人格不同的虚拟人格,有的人借助于网络释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抑,达到心理暂时的平衡和满足;有的人则依赖网络生活逃避现实,导致人格虚伪,出现生活幻想,甚至造成人格分裂。
二、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挑战的应对策略
在网络文明时代,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将其负面影响尽可能的减小,从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1.加强管理,构建有效的网络防线,保证未成年网络文化健康发展。首先要明确政府主管部门,把对未成年网络文化的管理纳入社会文化管理的范畴;其次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2.切实营造适合未成年身心特点的绿色网络场所,大力培养网络文明建设的绿色网络人才,不断壮大引领先进网络文化的绿色网络组织,努力推动标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绿色网络产业。
3.正确指导学生上网提高鉴别能力。要增强信息时代现代人必备的自我保护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就要先教育学生懂得不健康网站的危害性,要让他们学会自主选择健康的信息,并能对不健康的信息进行反省、批判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