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竞争力调研

时间:2023-09-08 17:12:00

导语:在企业竞争力调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竞争力调研

第1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竞争力;制约因素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Z090205)、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制约提升承德民营企业竞争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据统计,目前河北民营经济单位已达到190.7万个,其中民营企业16.1万家,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450万人,实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0%以上。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河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民营企业在总量、人均指标、企业规模、效益、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因此,只有系统研究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有效消除其负面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一、承德市民营企业竞争力现状调查

截至2009年8月,承德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77亿元,共有民营企业5,535家,比2008年增加214家。承德民营企业近几年在数量、规模、创造产值等方面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具有竞争力弱、成长性差等问题,因此,对于研究河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借鉴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承德民营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设计出问卷来测量分析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问卷采用了通行的李克特等级度量方法,从1~5代表相关因素对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程度从最低到最高。

选取2009年9月~12月承德市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冶炼加工、制药等多个所属产业的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2份,其中有效问卷5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和89%。

二、承德市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将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14项,并按重要程度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让调研对象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此做出评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限制(平均值为3.88,标准差为0.833)、产权与治理结构不合理(平均值为3.60,标准差为0.866)、创新与技术能力不足(平均值为3.47,标准差为0.689)、商务成本较高(平均值为3.27,标准差为0.854)、人力资源短缺(平均值为3.09,标准差为0.786)是制约承德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承德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业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承德市民营企业行业分布尚不合理,大部分属于传统行业,其中约60%属于工业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以金属冶炼加工企业为代表的高资源消耗产业所占比例很大。新兴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等所占比重则非常低,仅占3%。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要靠资源高消耗、高成本、低附加值的产品,而不是靠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其竞争力的日益薄弱,限制了民营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使企业投入的各种资源大受限制,最终使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因缺乏必要的产业结构环境支撑而难于实现。

2、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限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控制权及其配置。到目前为止,承德市多数民营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调查表明,有限责任公司是承德民营企业的主要产权形式,其比重占到企业总数的近80%;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制公司约占20%,但60%以上承认本企业本质上仍是家族企业。这种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在更广的范围选择更有能力的人、更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制约了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要求。

3、创新能力较低。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价格竞争仍然普遍存在,但开始让位于创新能力竞争的阶段。创新已成为企业有无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承德民营企业由于受一些历史性、结构性的因素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较多地选择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而较少选择自主开发。诚然,技术引进固然对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快企业的技术开发进度十分重要,但部分企业只顾引进,不注重消化与吸收,没有或很少进行二次开发,缺乏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出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

4、商务成本过高。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商务成本。目前,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首先,较高的土地价格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承德民营企业仍处于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竞争力的阶段,对土地具有高度依赖倾向。调查发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本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土地外,对于承德民营企业来说,信息成本也是决定企业商务成本从而决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就等于抓住了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该企业就会比其他企业先行一步占领市场,获得先发竞争优势。当前,承德民营企业的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程度较落后,使其获得信息(包括技术、市场和政策)的代价过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5、人才和人力资源短缺。承德市民营企业普遍缺少从事科研开发的高层次技术人员、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及懂国际市场运作的高层次外贸人才。由于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不愿主动开发员工的潜力,导致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同时,缺乏分层次、规范化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不能有效地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重收益、轻效益,忽视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即使是吸引了人才,也难以长期留在民营企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进一步提升河北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企业发展,其竞争力就能够得到提升;反之,民营企业就难于得到健康的和可持续的发展,其竞争力也难于得到有效提升。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和升级,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要进一步放松产业准入限制,鼓励河北民营企业的产业转型。地方政府要优化财政贴息、税收、技改贷款等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价值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附加价值的集约经营模式。鼓励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河北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

3、鼓励民营企业构筑科学的产权结构,实施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虽然多数民营企业实行家族制有其客观原因,但是如果固守家族制必定影响企业的成长和扩张,因此应当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实施产权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改革或创新,并帮助民营企业在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改善、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通过建立健全董事会、重塑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制衡关系实现全新的治理机制。

4、要尽可能帮助民营企业降低商务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创新环境。企业的商务成本中有很大一块是与政府职能及其运作效率直接相关的,甚至本身就是由政府效率决定的。政府效率高,企业的商务成本就低;反之,企业的商务成本就必然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国家利益和全民利益的角度,继续大幅度提高政府效率、降低政府成本以及企业的商务成本。要进一步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通过“电子政务”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

(作者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行的形势,相关的煤炭港口企业需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深化本企业的体制改革,增强煤炭港口管理模式的专业化,从而提升港口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煤炭港口管理供应链模式

当前,供应链模式广泛应用在各大现代企业中,煤炭港口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采取这种模式,以便实现港口企业柔性化目标。煤炭港口企业为提高港口间的竞争力,将有效开展与供应商、配送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实行精细化运作,以便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现今,准时化运作和敏捷化运作要求港口企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此外还需企业合理采取各种设施,提高信息传递的快速率和准确率。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强,供应链受其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敏捷化运作将增强对运用商的服务程度,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优质、高效的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煤炭港口相关企业竞争力指标

(一)煤炭装卸能力

通用性和专业性是当前码头建设的主要方向,大型煤炭港口的装卸设备和生产泊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趋向于现代化、自动化以及专业化等,中小港口建设大多结合航道条件和运输距离等采用中转或直达的方法增强装卸能力。不同的港口企业需结合自身的独特优势,采取有建设性的港口投资工作,促进港口装卸设备和泊位建设的配套平衡,从而煤炭装卸能力将能有效体现煤炭港口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煤炭泊位利用率

近年来,我国主要装卸煤炭的港口在泊位利用率方面都有所提升,仅三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相对而言,这种泊位利用率将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相关的煤炭港口需要结合企业的现代化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结构化调整,完善当前的煤炭专业生产泊位利用体系,以便能够进一步提升装卸煤炭港口的泊位利用率。

(三)内部管理效率

煤炭港口的内部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将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相关企业结合煤炭输送和堆放工作的特点,减少船舶的非生产性停留时间,有效促进港口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现今企业的发展与客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服务原则,积极探索市场新动态,定期组织员工参与管理新思想交流的培训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注重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将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专业化煤炭港口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市场管理策略

1.市场细分理论。煤炭港口企业要想利用良好的管理模式提升其竞争力则需提高市场占有率,采取合理的市场管理方法,而市场细分理论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细分将能在企业面前呈现较为清晰的客户需求走向,以便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提供有利条件,但在市场细分范围里需遵循其中的规则,包括市场可衡量原则和市场可占领原则。企业在细分市场之后,需明确市场范围,并分析市场的规模,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衡量市场竞争状况。而市场可占领原则需从市场开发价值和占领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投资过后,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竞争内容为经济效益上的竞争,因而企业所划分的市场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实现获取利润的目的。

2.注重市场开发。煤炭港口企业要想提升企业竞争力则需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在较为繁杂的市场环境中积极建立开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灵活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能守住原有市场,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占有额。当前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为信息上的竞争,煤炭港口企业深入市场调研,有效搜集行业的先进、新颖信息,并合理使用该信息,将能在信息流中发现新的机遇,进而实现信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目的。在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企业内外合理资源,也将是注重市场开发的表现形式。

3.保障企业服务质量。港口企业需加强在港煤质的控制,还应有效提升其服务质量,构建合理的综合业务服务体系,加强与铁路货运企业、煤矿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完善运输生产系统,为其流畅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当前集装箱业务发展较为迅速,煤炭港口企业的发展还需重视该领域的业务拓展,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港口附近的优势,积极建立健全储配煤基地体系,促使煤炭港口企业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培养企业信誉,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二)企业内部基础性建设

1.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煤炭港口企业在进行内部基础性建设工作时需立足于全局观点设置管理目标,积极开拓良好的服务模式,以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并结合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有限的条件下保障运输生产环境较为优美;在生产环节中,质量是企业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因而需企业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内部生产管理需遵循标准化原则,有效落实相关的政策方针,推动标准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较为合理、科学将能保障企业长足发展,降低企业相关的建设成本;薪酬激励制度将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挖掘其发展潜力;培养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将能支撑较强的人才培训强度,同时还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文化素质。

2.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煤炭港口企业可在市场中加大品牌宣传,以其个性化的服务形式吸引客户的眼球,这就需要企业注重职工的品牌意识,让其在工作中自觉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这些工作的落实需改造企业相关的硬件设备。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能有效推动硬件设备的改造进程,在装卸线上合理装置除杂设备,如除铁器等,并引入动态电子轨道衡,将能为企业竞争力的指标―计量准确创造有利条件。在输煤系统中合理放置电除尘器,将能降低煤粉扬尘带来的影响,以便改善煤炭企业的生产环境。

(三)生产经营策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周转,因而拓宽筹资渠道,完善企业与供应商、代销商之间的合资、合作体系,引导大型矿产企业参与共同投资建设港口,将能扩大港口规模,从而起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在进行港口建设时还应严格投标招标制度,对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能力、信誉等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既定要求。港口作为一定规模的煤炭运输集散中心,扩大市场占有率将能为煤炭运输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五、结束语

第3篇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趋于理性和成熟了,以往的暴力营销时代已经过时了,而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取得更加可观的效益,就要改善与当今时展不相适应的营销手段,采取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型的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牢牢的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将房地产销售与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紧紧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帮助房地产行业解决新时期的新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

第一,在营销中多以消费者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房价越来越高,虽然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却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当我国的房价过高时,国家就要通过一些降温的政策,如提高税收,降低贷款等形式进行矛盾缓解。而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商的经济获取只能通过卖房数量的途径来实现,所以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政策多会以消费者为中心,投消费者所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利益,从而促成房屋销售。

第二,促使房地产营销的手段多样化。我国政府在很多领域都要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介入,使房地产商必须要通过自身政策和机制的转变来实现经济效益的获取,以自己为利益中心的营销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了。因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必须要转变自身陈旧的营销理念,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服务的新型的、多样化的营销策略,提升自身的销售业绩,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营销的策略

(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营销理念

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的不断激烈,传统的以产品为销售核心的单一性的销售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要将营销理念向着全面营销,尤其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地产营销方面转变。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阶段了,在房产销售过程中既要注重产生的质量和价格,也要保证销售过程满足社会各阶层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升房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同时,房地产企业要充分分析消费者的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以此来帮助消费者定位市场、细化市场,从而提升房地产销售的业绩和水平。

(二)结合消费者利益,注重体验营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常多样化,体验营销逐渐进入了各行各业中,房地产作为以消费者服务为核心的企业,也应该提高对体验营销的重视,利用体验营销的可感知性,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利益。首先,房地产行业要充分的结合消费者的利益需求,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满足消费者的预期需求;其次,体验营销不是单阶段的,而应该是全过程的,所以房地产企业要保证硬件和软件都符合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和偏好。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建立自主品牌

品牌是企业长期经营和积累的结果,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自主品牌,并加大品牌的占有率,以此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首先,要保持品牌策略的一致性。一个品牌,尤其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要具有长期一致性的品牌策略,也可以说品牌策略是不能朝令夕改的。因为其是传达品牌竞争力和核心力的主要途径,这样才能够强化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识,从而将自己的品牌特色突显出来。

其次,开展品牌推广的活动。品牌推广和促销活动能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使企业的自主品牌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网络营销

信息时代下,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各领域当中,房地产行业的市场营销也应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营销。

首先,建立网络资源数据库。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家喻户晓了,很多消费者为了方便购房,通常会到网络上进行提前的了解和选择。所以,房地产企业也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将潜在的购买者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为销售者卖房提供便利,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库来了解房屋资源的信息,从而为消费者房屋购买提供更多的选择性[2]。

其次,开展网络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调研,然后进行数据信息的反馈,之后借助网络调研,能够充分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这样有利于房地产商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也有利于为产品的研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必要性发展策略

房地产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行业,既是人们生活所需,也是一种投资手段。除了建设环境、位置、房价等因素外,品牌文化也是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房地产品牌建设中要注重品牌文化与消费群体、消费市场、社会环境的融合,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消费者需求

房子作为消费者一生重要的投资之一,价格昂贵、交易时间长、增值空间大等因素造成了消费者的不安心理。房地产品牌是对房地产产品的一种承诺,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再通过消费者口碑推荐和示范性购买,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销售质量。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

品牌建设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度的手段之一,房地产行业的集约化加快了房地产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化、交通条件、市容建设等因素减弱了地理位置对房地产产品的制约性,仅依靠产品特色、卖点、价格难以打动消费者,而品牌建设突出了企业特色,区分产品差异,满足不同客户的住房要求,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拓展产品销售范围

房地产品牌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吸引力、增加产品知名度、扩展产品销售范围。现阶段商品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相继涌入市场,如何在短时间内占有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必不可少。成功的品牌有效扩展和延伸产品业务范围,扩大企业销售规模和销售业绩,抢先占取房地产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二、房地产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文化建设形式化。一些企业把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企业形象相混淆,对管理机制、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不予重视,没有真正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但很多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取决于领导决策,没有考虑员工建议,导致员工不愿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影响企业文化建设进程。第二,企业文化定位不准确。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政策精神,不能反映企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号召力、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价值。第三,房地产企业文化缺乏策略性。企业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不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销售产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仅靠标语、口号约束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个体特色不明显,拿来主义明显,企业领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限,导致企业品牌特征不突出。

(二)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房价不断上涨并没有带动房地产品牌效应的发挥。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看,有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了品牌建设。一些房地产企业只重视品牌建设,忽视了品牌后期维护,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造成企业品牌形象受损。目前房地产行业竞争主要集中于产品供应环节上,竞争力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牌效应,进而造成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意识淡薄。品牌建设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地位,与消费者所需、品牌竞争不同,更加注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和信任。在房地产品牌建设中,房地产商通过品牌来提高企业销售额,但企业对品牌建设还不够清楚,导致品牌宣传的笼统性。部分房地产品牌建设缺乏建设性,忽视品牌评估的重要性。地方性企业在开拓异地市场时忽视了本地房产的开发,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一些房地产企业将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混为一谈,依靠项目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导致项目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困难。小型房地产企业,试图借助项目品牌冲出房地产市场,结果却适得其反。

三、房地产品牌建设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展现

(一)明确企业品牌,树立企业文化

房地产品牌建设,首先要思考: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品牌、怎样树立企业品牌、怎样突出品牌特征等,进而保证企业品牌的有效性和统一性。就目前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来说,品牌标志定位不准、形式简单,没有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效果。有些企业分不清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的区别,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削减了品牌影响力。因此企业发展中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树立企业形象,进而规范企业品牌,丰富品牌内涵,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竞争了和经济效益。

(二)提升品牌价值,规范企业文化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仅依靠广告、产品难以塑造品牌形象,如何保证企业品牌效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增强企业行业认可度和市场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内在价值,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品牌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房地产品牌是消费者对住房产品的评价,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在品牌建设中要树立服务意识,贯穿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根据消费者所需,提高不同形式的产品服务。在工作中逐渐树立品牌形象,规范企业文化。

(三)革新品牌理念,充实企业文化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享受。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在品牌建设中加强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生活水平消费者的住房需求。不断革新品牌理念,准确定位产品市场,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强调品牌设计新意、体现企业文化内涵,追求品牌个性化特征,突出企业品牌效应,积极营造利于企业、员工的文化氛围,丰富房地产企业文化。

(四)打造企业品牌,丰富企业文化

品牌建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时,要根据消费者水平准确定位品牌,品牌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既要讲究地段、价格、质量,也要重视设计、装饰、绿化。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应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购买能力进行调研,确认开发规模、销售价格、消费群体,保证产品的销售范围。在销售过程中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伍冠玲.努力建设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J].上海房地,2009(9)

[2]王为峰,尹得刚.强化品牌塑造提升房地产企业竞争力[J].商情,2008(11)

第5篇

关键词: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SWOT

本文为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0904014)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体育用品制造涉及体育、轻工、化工、纺织、外贸等多个经济部门,是体育产业中发展最成熟、关联度高的产业之一。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存在着发展较晚、结构体系不尽合理、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效益差、行业管理不健全等问题,与我国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福建、山东、江苏等省份及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河北如何从体育用品的大省向体育用品制造的强省转变,不断地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差距,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SWOT涵义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和行业竞争力发展状况的方法。SWOT要素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它们是外部环境对企业或行业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它们是企业或行业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SWOT竞争力模型各要素涵义如下:

优势(Strength),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Weakness),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Opportunity),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Threat),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二、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分布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总量达到近1,000家,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其中沧州、保定、廊坊聚集的企业最多,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可以说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

(二)企业规模情况。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河北省体育用品企业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共有113家,其中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3家,占到统计企业数量的3.24%,在500~3,000万元的企业有80家,占到统计企业数量的7.84%,其他大部分企业销售额均在500万元以下,占到统计企业数量的88.92%,河北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基本上都处于中小企业规模。

(三)企业技术情况。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知网专利全文数据库搜索,截止2009年,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拥有专利的企业仅有河北沧狮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专利数也仅为12项。可以说,在产品核心技术上同国内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企业营销情况。在有效问卷调查的1,020家企业里,终端营销和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约100%的企业或选择服务中心或直接管理销售市场,进行终端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占到调查企业的86%。在网络营销的企业里,经核实选择网络营销的企业确实在网络中能够搜索到,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实施电子商务,而是一种不完全电子商务。

(五)企业品牌情况。目前,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品牌发展仅有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张孔”举重器材、河北海兴红旗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冠迪”体育器材2家为国家级品牌,可以说国家级名牌产品少之又少。仅山东泰山集团一家在2005~2007年间就有5个国家级名牌产品。因此,河北省品牌市场竞争乏力。

(六)企业产品结构情况。经调查,目前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主要涉及体育用品制造业的5个小类。生产健身器材的企业有201家,占约20%,生产球类产品的企业有27家,约占5%,生产体育器材的318家,约占34%,生产其他体育产品的483家,约占46%,绝大部分企业都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育产品。

(七)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地区人力成本较低,有一定的劳动力优势,但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调查显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企业员工低于10%比例的企业为700多家,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技术人员,高质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非常匮乏。

(八)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省内体育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约36%的企业为作坊式企业、家族管理型企业。表现为: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基本的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填报不规范、人员管理随意性强。有些企业财务管理者会计知识极其缺乏,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连基本的报表、折旧与固定资产之比都不能准确填报,这一类企业占据调查企业的约17%。

三、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查,注重市场开发。企业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可以随时了解体育市场需求与变化的趋势、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从而迅速果断地确定企业的竞争策略。市场调查对市场链中的消费者、生产商、设计单位、规划部门、批发商、零售商、广告商等均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的市场信息应用,企业的整体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使市场行动成功的几率增加,失败的风险降低。企业对市场的调查包括企业环境调查、企业市场需求调查、同行竞争产品调查、竞争者营销组合调查等很多方面。对于不同的调查内容,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

(二)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差异化是竞争的主要途径,而产品的差异化需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只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够占据市场的优势。目前,省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足,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是在模仿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像沧州盐山、海兴等地的企业均在生产电动液压篮球架、室外健身器材等,而且上百家企业产品体系相差无几,并且很少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一个竞争力强大的企业,必须要建立前端的开发网络和后端的营销网络。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均处于中小企业规模,在用于产品研发上的资金有一定限制,但是,要想发展,企业最终还是要拥有核心技术,因此我们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开发模式。必要时借助于外部资源来提高我们的技术创新。

(三)推进集约化发展,强化品牌战略。河北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虽然数量多,但一般都是私营企业。且规模小、分散经营现象严重。像沧州献县的渔具生产企业,有400家之多,但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几乎没有,多数以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为主。粗放型、无序竞争只能浪费大量资源,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应该根据体育用品制造的产业链,进行产业分工,走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另外,河北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品牌建设需要有技术优势,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从国内外优秀体育用品品牌企业发展来看,一个拥有品牌的企业,年销售额会比一个省的产业生产值都大。比如,国内的英派斯、好家庭等品牌。

(四)完善销售渠道,整合营销策略。成功的销售渠道能使企业的销售顺利实现,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产品的正向流动与资金的回流;相反,不成功的渠道,就会阻碍正常销售的实现,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与破产。由于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规模偏小。选择分销渠道时要加强终端控制,针对零售终端、批发商等通路各环节通过目标市场区域划分,进行定人、定点、定线、定域、定时、定期的细致化销售、服务和管理,以达到对市场上产品销售状况、竞争状况的全面管控,建立有效的、完全的、可控制的销售网络,树立公司产品在通路中的竞争优势。此外,还要整合营销策略,充分利用媒体效应、赛事效应,将体育活动中体现的体育文化融入到企业产品中去,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

(五)扩大融资渠道,强化政府支持力度。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80%的企业为私营企业,90%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企业投资融资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仅依靠企业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发挥政府服务和导向作用,加大体育产业投资,尽快出台相关投资政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要重点投入,不断创造条件,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和企业产权的股份化,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利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投、融资格局。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创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工业与园区,培育体育用品企业技术创新基地。

四、结语

总之,鉴于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缩短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就需要加强体育用品的市场调查、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低、完善销售渠道建设、强化多元促销手段,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保持目前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企业规模,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样才能由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大省向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强省完美转身。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华.SWOT及其他分析方法[EB/OL].

省略/B1_SM_0001.htm.

[2]调查组.2009年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名录[Z].中国联合市场调研网,2009.

第6篇

Abstract: Under real conditions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is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s not a temporary emergency measure, but should be used as a strategy of the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syste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lements decomposi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system, to enhance the financ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value creating abi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 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要素分解;价值创造能力

Key words: financial resources integration;operation of the system;factor decomposition;value creation

1 企业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及其特点

财务资源整合本身是一个系统,是企业整合管理的组成部分。财务资源整合属于一种资源调整配置,它不是通过实施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财务资源整合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它是不断进行的,只是整合的程度存在差别而已;开放系统则预示着财务资源整合不是财务部门内部财务事项的封闭调整,在整合过程中需要站在企业视角审视各项财务资源的整合问题,从财务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整合财务资源;站在企业价值链视角看待财务资源整合问题,将企业财务资源不断与价值链上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整合;站在社会视角将各种社会资源对财务资源整合的影响全面考虑。事实上,正是在这样一种全面递进的开放系统观认识下,企业的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才是积极的,在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方面才能起积极作用。

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财务资源整合要素,按照其内部运作逻辑联系在一起、不断与外界进行资源互动的一个有机开放系统。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的基本要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素是整合目标;第二层次要素包括整合主体、客体和整合机制;第三层次包括整合技术支持和整合人员配备。

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与企业其他资源、与价值链上企业的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的前提是它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存在。这种整体性体现在财务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调整某一项资源的个别偶然行为,而是把财务作为一个系统,从资源视角对它的全面审视、整顿、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财务能力进面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整体行动。同时,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具有明确的运行目标。整合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层为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第三层为提高企业财务能力。三层目标层层分解,引导企业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的方向。

2 企业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要素分解

财务资源整合是企业财务应对管理变革的积极行为,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进一步将理论认识实践化。表1绘制了财务资源整合理论要素具体化为运行系统要素的过程和内容。

财务资源整合目标最终就是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传递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成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是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基础――独特资源能力进行逻辑推导。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根本作用的是企业内三类独特资源、能力,包括:独特技术资源能力、独特管理能力和企业独特文化,将这些独资源能力分解到财务领域具体化为独特财务技术能力,独特财务管理能力与独特理财文化。而这三类独特财务资源存在于拓展后的广义财务资源中,拓展后的财务资源中,具有或通过培育可能具有独特、稀缺、流动性弱、不易模仿特性的资源,将能过有机整合培育成为企业独特财务资源能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技术、财务管理和理财文化三项资源进行全面认识与细分,进而找到企业的独特财务资源能力。企业财务技术资源具体包括财务活动技术、财务管理技术两大类。对于每一类内容,还可以再继续细分,可以得到更多的细类指标。财务活动技术细类资源指标包括:财务融资技术、财务投资技术、财务收益分配技术、财务营运资金管理技术。财务管理技术细类资源指标包括:财务预测管理技术、财务决策管理技术、财务组织管理技术、财务分析管理技术、财务控制管理技术、财务业绩评价管理技术。

面对财务技术资源中这样庞杂的细类资源,需要企业进行有效梳理。针对企业经营实际,判断哪些财务技术属于核心财务资源、哪些属于关键财务资源、哪些可以一般财务资源对待;再分析企业实际的弱势与强势资源,找出现有独特财务资源加以保护强化,确立进一步培育的独特财务资源,在动态保护、加强与培育财务资源中逐渐形成与环境要求相宜的财务能力,最终整合形成企业独特、稀缺、不易模仿、有价值的财务知识与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面以财务活动技术中的四个指标为例,运用重要度分值测试法举例说明企业进行财务资源有效梳理的程序。

首先,将准备测试的几个指标分别按照横向和纵向排列成表格,并将技术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得出每项技术资源对于每个指标下的重要度分值。得分原则是:如果纵列的技术指标在它比横列技术指标相比时更重要,那么在横向与纵列的交叉处得分“1”,否则为“0”。每一项技术指标与自己无法比较,得分为0。在比较重要性的时候,如果是对企业目前各类技术指标重要度的描述,则由企业内部财务主管与相关管理人员判断得出;如果是对企业未来准备培育财务技术指标的选择,则应该采用专家法、集体调研法、中介咨询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得出。最后,将每一横向的得分值相加,即可得到对应于横栏的某类技术指标的重要度分值(如表2,为某企业得出的财务活动技术指标重要度分值测试结果)。

该表的重要度判断是建立在企业财务主要人员对企业实际财务技术运用基础上的。得分显示,该企业这四类技术指标的重要度分另为3、2、0、1,重要度指标越大,表示该类技术在企业越重要,运用也越成熟。显然,该企业四类技术的重要性依次为:财务融资技术、财务投资技术、财务营运资金管理技术和财务收益分配技术。由此重要度分值提示,企业非常重视资金的筹集技术(筹集渠道、筹集金额、筹集方式、筹集成本等),把筹集资金看作企业的最重要业务。

其次,对投资技术给与一定关注,最不重视的是收益分配。原因可能在于企业开拓市场需要大量资金、收益不稳定、基本不存在收益或大多收益用于开发新项目。具有明显优势的筹资技术是否具有相对独特性与稳定性、不可模仿性如卓越的财务信誉、财务手段的结构配置等方面,如果具有这样的特性,可以作为企业继续加强运作的一种独特财务资源能力培育;相反,就要从独特性方面塑造培育异质性财务资源,为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对于财务资源中的每一类子资源,都可以运用这样的分值测试表完成两类排序:企业实际的财务资源重要度,企业希望的财务资源重要度。二者对比就可以得到企业未来进一步需要维护或培育的独特资源进而作出整合决策。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将通过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来。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借助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进行。而财务核心竞争力依赖于企业具有或培育的独特财务资源与能力。独特财务资源与能力是通过对企业拓展财务资源的整合运作实现的,并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中。

参考文献:

[1]王锋.发展财务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李显君.管理之本:结构与整合[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品牌;管理;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3-0034-03

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最薄弱的两方面问题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管理效率竞争力。生产效率反映了企业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情况,直接决定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是否具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企业管理效率决定着企业内部各方面、各环节能否有效协同,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竞争力起关键作用。从目前我国企业竞争力状况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盈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国企业就行业而言,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普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经济效益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

2.缺乏发展潜力。国际竞争力高低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资产增值率,设备新度,环保设施的投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对外开放的程度等指标,都是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企业中,尽管不少企业当期的经济效益比较突出,但在企业发展潜力方面却有很大欠缺,反映出企业后劲不足。

3.企业规模偏小。保持适度的产业集团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趋向于跨国发展,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主要表现为大企业的竞争。从一定意义讲,一个国家大公司的数量与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4.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中国企业集团与国际企业集团相比:一是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的比重低,研发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企业设置技术开发机构的仅占企业总数的53%;三是产品更新换代慢,各类工业产品中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18%;四是专利、发明少。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分析,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国外的申请主体为发明专利,占三类申请总量的87%,而我国的发明专利只占18%,其余82%则是技术含量低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

5.管理水平差距大。长期以来,与发达国家和著名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僵硬、臃肿,对市场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基础管理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尤其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激烈竞争。如在2001-2005年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企业分别位居第45位、第41位、第30位、第34位和第30位。

二、我国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1.国际化程度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企业国际化的程度是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化程度越高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目前,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即使从出口情况看,离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仅少数企业在同一价值链条上进行连续活动纵向一体化,其经营国际化程度基本处于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水平,与目前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经营与国际战略联盟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在跨国经营的战略部署、企业经营与管理上,还是在资源的利用和有效配置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中国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还显得势单力薄,在国外投资规模小、营业额不大、活动范围有限,绝大多数企业集团没有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还缺乏挤占国际市场的能力。再有,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也是中国企业国际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反映。当前,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而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海尔、联想、央视、长虹四个本土品牌入选。

2.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好,谁就有市场,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最大限度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目前中国出口产品基本上靠低价格竞争,由于质量水平低,技术含量低,导致附加值也低。有的产品尽管出口数量很大,但销售额不大,创利能力差。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20年左右,发达国家合格率和优质率分别达98%和74%,而中国仅为71%和24%,中国每年出口的产品中,只有25%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实力。

3.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市场营销体系反映了企业把握市场信息与产品达到消费者要求的能力,是实现产品与服务销售的保障。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营销指导思想,营销组织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国际营销网络和产品服务体系,缺乏专人对市场信息搜集和研究,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企业各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企业营销观念、市场调研意识落后。中国企业集团重视产品出来后的广告宣传和推销,对整体的、战略化的现代营销战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近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量的产品不得不通过外国企业的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实际赚取了很少的加工利润,大量的潜在收益流失了,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企业集团总数少,且资产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根据沃顿经验规律:生产规模每增长10%,劳动生产率则增长4.5%,即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规模而增长。中国最大500家工业公司与世界最大500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很大。

5.盲目扩张,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没有增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集团主要都是依赖独有的垄断资源来经营的,其多元化经营战略往往偏离了其核心领域,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向陌生的领域挺进,却没有相应的人才、资金和管理作为扩张的坚强后盾,最后导致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增长不快。

6.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备,没有真正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产权清晰,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部分私人合伙企业在产权上还未明确与清晰,国有企业事实上主要由内部人控制。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求得长期持续发展的机制没有建立,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有短期行为,其更多的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这样的企业成不了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企业。

三、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实施大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战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莫过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企业规模化虽然不直接等同于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大型跨国集团实力雄厚,技术发达,管理先进,成本较低,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因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强大优势。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薄弱的制约瓶颈是企业规模小,且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不多。因此,实施大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战略,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是非常必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企业集团的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需要政府的支持,但不需要政府的包办。政府需要做的,是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帮助企业克服一些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体制障碍,而不是代替企业决策、强迫企业执行政府的指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会逐渐改善;随着国际竞争力压力的加大,企业间联合重组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强调以企业为发展主体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和完善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政策。国家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不同,必然会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从世界各国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给予一定的保护和鼓励。除此之外,经济政策内容是否相对稳定也是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政策的多变只是带来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行为的紊乱,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减弱。

3.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研究表明,中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差距,根本上是由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良好业绩的驱动器,它能有效保护或降低公司遭遇各种导致损失甚至破产的风险和失误。中国企业要着力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加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有时刻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对自身的战略定位、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等不断加以调整。要加速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重视企业管理者的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培育和运用。能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能否从企业管理制度上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能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道德和管理水平。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是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4.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更新的技术快速出现,导致新技术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所以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独创和领先的技术资源,是企业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内核,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对最新技术的掌握运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作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发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一种基本模式。许多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优秀企业都积极推行这一模式。如春兰集团自主开发形成了支撑其摩托车、汽车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支撑其空调机、电冰箱的制冷压缩机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作为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的模式,它需要企业:第一,强化自己的研发力量,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科研人员,注重研发费用的投入。第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根据“以当前与长远为基础,以创新为特点,基础与应用研究并举”的原则,建立内部科技创新体系。第三,出于国际竞争力战略地位的需要,要为项目优先配置资源(人、财、物),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点常常会被一些企业所忽视)。这必然要求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和共享,否则便难以保证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5.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品牌是企业最高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具体量化形式是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即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跨国公司倚仗的不仅仅是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而且还在于依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自己的优势扩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中去。在产业及结构剧烈调整的时代,品牌成为产品价值链的最高端,拥有国际品牌就能占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份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真正竞争力是品牌的号召力,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中国企业应下大力气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全力打造出一批技术含量高且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国际一流品牌。

第8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问题;策略

1.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1.1电力管理体制落后

电力营销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电力管理体制不健全或不适应市场经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电力营销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电力营销理论的不健全、营销人才的缺乏、技术手段的陈旧等问题使企业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电力市场,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2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由于长期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电力销售工作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极少主动参与竞争,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大多数电力企业很少进行市场调研、电能宣传方式落后、品牌意识淡薄,企业竞争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

1.3电力营销人员素质偏低

电力企业除了管理体制落后外,很多电力企业还存在营销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大多数电力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薪酬福利也不高,晋升空间小,导致大批优秀营销人才的流失和行销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此外,电力营销人员素质偏低难以保证优质服务,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4电价缺乏规范

规范电价是电力企业开拓电力市场的必要步骤,《电力法》规定,对于相同电网内电压等级、用电类别相同的不同客户,须执行同样的电价标准我国规定的电价并不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地方执行标准和国家制定的标准并不相符,电价被人为的提高,增加了用户的负担,电力营销面临很大程度上的阻力,市场竞争力降低。

2.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分析

2.1 改革管理体制

电力营销对电力企业非常重要,但目前管理体制的落后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观念,运用科学技术和信心技术实现电力市场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电力营销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水平,树立电力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品牌,以品牌的宣传带动效应,实现对于电力企业开发产品以及服务等的营销与管理,推进电力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发展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效率,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顺利实现。

2.2建立现代化的营销理念

我国电力市场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变市场供给,企业营销缺乏主动性。而现代企业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以优质的市场服务为手段,以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模式为几点,现有的营销策略无法满足需求,只有现代化的营销策略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电力企业不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在生产技术管理上较成熟。但是,在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方面,不但缺乏完整基础理论体系的支持,市场竞争的经验亦严重匮乏,专业人才更是储备不足。电力企业过去长期经营垄断、政府调控,市场化发展时间短,尚不能形成完整的扎实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电力企业的发展靠电力营销型人才,要加强全体员工培训,引进人才,提高营销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适应电力企业进入市场的需要。

2.4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是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自身的服务态度,给用户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企业树立光辉的形象,拉近企业和用户的距离,在员工、企业、顾客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供电关系,运用自己在顾客中的良好形象,大力发展自己的营销策略,此外,供电企业还应当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树立他们良好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进行好发电、供电的系统检查和维护监督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5积极开拓市场

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资源。努力开拓电力市场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市场需求和用户的用电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在市场的开拓过程中提高电力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加大对电能的宣传,积极推出环保能源的品牌宣传,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消费机制引导消费,刺激消费,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

2.6推行灵活的电价营销策略

价格竞争是电力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要想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必须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格服务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的灵活的电力价格营销政策。如推行电价折让政策、推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安之论价等营销策略,此外,还要加强对地方乱收费现象的整治清理,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2.7降低电力企业成本

企业的营利除了依靠更新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拓市场等手段外,主要还依靠成本的竞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大力降低成本,使电力商品的总成本最大限度地低于行业内部其它电力销售企业总成本和行业外部的经营替代品的总成本,这样才能顺利实施电力销售企业总成本领先策略。

3.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迅速腾飞,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如管理体制落后、市场竞争利益淡薄、电价缺乏规范、营销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为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改革管理体制、树立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提升企业服务质量、积极开拓市场、推行灵活的电价营销策略、降低电力企业成本,促进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作者单位:国家电网盘锦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艳平.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与营销策略的选择[J].今日科苑,2009(11).

[2] 郭穗燕 梁裕琪.电力市场营销理念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

[3] 刘丽娟.浅谈电力市场营销[J].中国经贸,2012.

[4] 李晓慧.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实施[J].电力市场,2003.

[5] 邱继荣.谈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第9篇

关键词: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market further integra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will face more challenges from the powerful competitors, its competitiveness be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the role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 measures three aspects to discuss how to mak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a la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咨询的作用

工程咨询服务包括:工程调研和分析,项目规划,项目有关的各种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文件的准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服务。咨询工程师要具备教育、技术知识及经验方面的资历,而且要有一个或几个专业的注册资格。工程咨询企业对所揽业务及其人员承担责任。咨询工程师及其技术班子和助手的服务,都要付费方能提供。工程咨询各阶段的服务内容:①事前调查与评估。在前期工作报告中,对项目以下各点作出独立的、专门的分析:项目建设费用估计,工程设想的简述和草图,工程选址的评价。②规划与可行性研究。经过咨询工程师的研究,提出工程问题可能和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决定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专题研究与分析等。③工程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决定强度和能力要求的计算、设备与材料的选择。④施工协调。咨询工程师在施工监理中要不断掌握进度,检验采购来的材料与设备,检查承包商的施工图、操作图,规定测试程序,研究与批准工程修改,检定各项费用及其支付,监督最后测试和检查,准备图纸档案。⑤试车与运行监督。咨询工程师要为操作运行系统,如生产线、加工厂、自动控制及其它系统,准备用于培训的操作、维护手册。这种服务,在建厂完成后一年乃至多年内,都是需要的。

2 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经营的工程咨询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成功地将企业资产用于竞争过程,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提供更优质服务,实现更多价值的能力,从而表现出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核心能力是支撑企业在不同环境中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并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同时,为客户提供超额附加价值进而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一种独特能力,是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性的、关键性的能力。非核心能力的地位虽不如核心能力的地位高,但也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所必须的。

2.1战略决策能力

战略决策能力在工程咨询企业核心能力构成中是处于第一位的,是决定工程咨询企业核心能力发展大方向的能力,关系着工程咨询企业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工程咨询企业,只有对环境中正在或将要发生的相关重要事件作出及时而又准确的反映,准确预测整个工程咨询业的发展趋势,才能把自身的各种能力转换为竞争优势。若不具备良好的战略决策能力,工程咨询企业则很难通过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来改善经营战略,其发展也很容易迷失方向。只有对战略决策能力适时地加以维护,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2研发能力

工程咨询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工程咨询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已经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没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作支撑,工程咨询企业迟早会失去竞争优势。众多以精湛的建筑工程技术享誉全球的国际工程咨询企业大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研发机构。在工程咨询市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工程咨询企业在获得工程咨询业务时面临着竞争对手异常激烈的竞争,而且客户对工程咨询企业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型化,复杂化趋势及科技含量的日益提高,工程咨询所服务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的技术含量也不断地提高。工程咨询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关键的、尖端的工程技术,已经成为诸多工程咨询企业争相争夺和保护的重要资源。

2.3创新能力

工程咨询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并保证持续领先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总结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经验,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获得自身水平的提高,时刻走在工程咨询服务市场的前头。缺乏创新能力的工程咨询企业,即使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不会长久。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中各种技术流和技能有机组合与协调而成的,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有机的排列组合,这种排列组合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而,创新能力也就成为工程咨询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构成。在以工程技术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和需求日益多样化为特征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是工程咨询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

2.4组织协调能力

工程咨询企业要想有竞争优势,必须始终保证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一致地运行,尤其是在战略方案、研发方案、创新方案等形成以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高效的运作,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涉及到工程咨询企业的战略目标、运行机制、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组织协调能力可以优化配置工程咨询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从而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工程咨询企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行为组成的体系,而这些要素和行为必须得到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使企业的产出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以创造竞争优势。对于工程咨询企业来说,实现有效的内外部协调或组合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可能被企业资产所取代。因此,组织协调能力是工程咨询企业发展与业绩改善的重要动力。工程咨询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通过组织创新和组织学习,创造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来完善自身的组织协调功能,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核心能力的增强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