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信息技术学科学情分析

时间:2023-09-08 17:12:03

导语:在信息技术学科学情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信息技术学科学情分析

第1篇

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相结合。可以利用更加生动的、直观的事物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脑海中的知识相联系,这样便于学生更能接受新鲜的事物,合理的运用并能熟练地掌握知识。实践证明,在教学环节中,越是和学生相关的话题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越能激发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知识的学习中来。有鉴于此,教师在进行相关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

举例来说,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越来越普遍,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具有非常强的诱惑力。合理地运用网络,无疑能提供学习和生活更的方便;不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沉迷网络,不仅会耽误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当然,如果我们合理的将网络运用到创设问题情境中的话,常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诸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网页中的图片处理时,可以通过将若干知名网站的标志收集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竞猜,如常见的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许多学生肯定会知道,这样而来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将话题转向如何从以上这些优秀的网站设计中学习经验,以便自己在设计网页站标时能够更加顺手、更加成功。

诸如,在学习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的课程中,可以先以要给大家玩一个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从FTP上下载文件,并告诉学生下载下来的才能进行安装并自己动手体验游戏的乐趣,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认认真真听老师讲课,以便知道如何熟练的掌握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若是有的学生因为不会下载而不能玩游戏,其他的学生便可以发挥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下载,自己也能更加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知识。

因此,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老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优势,留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教学相结合,善于发现素材并融入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另一方面,通过轻松的、高效的教学带领学生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二、注重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寓情于景

相对而言,由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技术层面的讲解会十分多。所以,经常会出现教学枯燥、生搬硬套的局面。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来教学,可以避免出现课程单调乏味的现象。

比如,在高中物理阶段学习的布朗运动,一般说来,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个概念时很难理解得很透彻,可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利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动画格式的小片段,教会同学如何来生动的描绘空中悬浮颗粒的运动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复杂难懂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仅教会了同学如何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还能帮助同学更快捷地掌握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

又如,高中语文课本中出自《雷雨》文中的一段四凤和老爷的对话,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将该对话的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并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在互联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布置一定量的开放式作业交由学生完成。

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将所学的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群体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同学们进行交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净胜和团队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要借助网络交流工具:MSN、QQ、飞信等工具,为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合作提供一个便利的舞台。

比如,在教授学生如何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处理时,可以给一个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图片,让同学们对其背景、文字进行一定的处理,使之符合老师的要求。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每一个小组负责处理图片的一部分,同时又分组进行PK。不同的小组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每个小组完成各自的作业后,可以由其他小组和老师进行点评,这也是一个互相提高的过程。

在创设互的问题情境过程中,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概括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更清晰地看待问题。

四、小结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科学合理,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工作。

1.要清晰地知道为什么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根本是为了有机地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一定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相结合起来。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遵循实际,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阅历等。

3.问题情境创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

第2篇

本学年期我担任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通过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开机、关机、鼠标使用、键盘使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悬殊很大,优等生操作计算机运用自如,潜能生害怕动手操作电脑。潜能生成因分析:潜能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不加强巩固,有的甚至放弃操作练习。

教者本人计算机知识能胜任教学工作,但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教学的探索还任重道远,当不断努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两个单元,主要内容是Windows系统的操作,认识windows窗口组成,掌握了对文件、文件夹的一般操作方法,以及电子邮箱的管理。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操作Windows系统,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能够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熟练的管理自己的邮件。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两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概念,Windows、文件、文件夹及Windows资源管理器、压缩文件等概念;第二单元:掌握网上交流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网络有关的文化、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潜能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内容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潜能生,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第3篇

关键词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研究特点

中图分类号TU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018-02

2005年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可视为开启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标志性文献。其后短短8年时间,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力量、研究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逐步细分化

互联网的日渐普及使其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显,网络舆情随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和细分化。

从理论研究来看,既有网络舆情一般性概念的界定和比较研究,也有网络舆情形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并且随着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传媒学等传统学科的引入,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学科交叉和融合性研究更加频繁。

从应用研究来看,由于网络舆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因此网络舆情充满了多样性,这一点决定了网络舆情应用研究同样具有多种需求、多种视角。除了通常有关社会管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网络舆情研究外,还出现了经济网络舆情研究、政法网络舆情研究、农业网络舆情研究、教育网络舆情研究、军事网络舆情研究等分支,更有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企业网络舆情研究等更细分支,研究成果如湖南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唐亚阳负责的《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萧国政主持完成的“2012年中国教育热点网络舆情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2年企业网络舆情报告》、《2012年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等。网络舆情研究细分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出现了大量专门性研究刊物(内刊)。有的侧重某一行业或领域,如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三农内参》、正义网主办的《政法网络舆情》、中国交通报社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交通网络舆情》等,有的是地域性的,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合办的《首都网络舆情》、山东省省委宣传部下属大众网主办的《大众舆情参考》等。从应用研究的重点看,网络舆情研究的对策性成分增加,实践应用性大大增强,内容更加具体,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等方面内容明显增多。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的细分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团体对网络舆情研究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网络舆情研究自身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更多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2 网络舆情研究手段趋向技术化

网络舆情的即时性、海量性、动态性特点决定了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剧增,网络热点事件频发,网络舆情影响增大,由此对网络舆情研究提出了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而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社会需求加上技术推动使网络舆情研究手段快速发展,出现专门用于网络舆情分析、预警、监控的软件,如方正智思舆情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军犬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得到研究机构和人员认可,并在研究中得以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网络舆情研究的量化分析和科学性。

3 网络舆情研究力量日益组织化

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引发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社团等组织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研究力度加大,研究力量也由最初的单个、分散、自发状态向有组织的、团队化方向发展。几年内迅速发展为数百家相关研究机构,如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人大――方正舆情监测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舆情信息研究基地、陕西省社会舆情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有的是高校科研院所独自成立的,有的则是其与政府共建成立的,还有的是与企业联合成立的。总之,网络舆情研究力量出现加速组织化的趋势。

4 网络舆情研究模式呈现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源动力是社会需求,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舆情具有易发、突发、放射、难控的特点,更加剧了这种现实需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社团,都迫切需要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防范、管控网络舆情危机,以避免危及自身形象和利益的事件发生、蔓延。需求与利益驱动刺激了网络舆情研究模式的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一些研究机构大量开展有偿服务,进行订单式、专题式网络舆情研究,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报告和相关对策;二是研究手段的商业化,网络舆情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研究手段越来越借重信息技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研究相关分析监控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是信息技术公司开发出来然后再出售给相关研究机构,或者双方开展一种商业化的合作,网络舆情研究软件的商品属性更加直接明显;三是研究组织的企业化。一些研究组织本身就是企业或企业的部门机构,其研究活动和目的自然具有商业性。比如从事网络舆情研究相关软件开发的信息技术公司,广义上讲也属于网络舆情研究力量,其本身就是企业性质。还比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上市公司人民网的下属机构,其《网络舆情》刊物的出版发行模式具有典型的商业化特点。

网络舆情研究的商业化一方面推动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无隐忧,如何在商业化的运作下保证网络舆情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淑敏.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论文的计量规律分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第4篇

关键词:说教法;说过程;说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59-05

说课是指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就某一课题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必修内容。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1]说课流程如图1所示。

说课有别于上课和备课,说课重在说理,以说为主,应按照“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思路说课。下面是笔者参加省说课大赛抽选课题《如何使用资源管理器》结构内容的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说教材”就是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角度在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本课教学内容在这本(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说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特点以及学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清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图2)。教师不仅要发掘教材的重难点,领会编写者意图,还要以教材为基点,拓展学习途径、范围,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1.说教材的地位、特点及作用

《如何使用资源管理器》这部分内容属于青岛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第二模块窗口图形操作系统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综合性强,难度大,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该部分内容较多,分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知识,掌握启动的方法,会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新建、命名(重命名)、复制、移动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在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自主尝试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操作的多元化),体会、比较、优化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操作练习中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在任务的完成中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所有这些都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文件和文件夹复制、移动的操作比较复杂,将尝试优化其操作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的主体。“说学生”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说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潜在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等(如图3)。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起点是不同的,有关“信息”的意识及情感也大不相同。然而教材是统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有必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个别差异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求知欲上进心特别强,对学习信息技术较感兴趣,尤其对上机操作更感兴趣。前面已经学习的两个模块,一是侧重理论的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二是操作实践比较多的窗口图形操作系统,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操作技能,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力存在差异,有的是零起点,有的小时就学过信息技术,还有的家中就有计算机。

三、说教法

“说教法”要提出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使用的设想,根据教材特点和上面学情分析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要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要提出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使听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图4)。

信息技术课是通过学生的操作练习培养其信息素养的,因此,这节课笔者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操作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基础上,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时间会过时,所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非常重要。另外,还辅以演练法,主要是让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演练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说学法

“说学法”指说出如何教会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说出如何鼓励学生多动手尝试并善于“举一反三”,说出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活动,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和谐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如图5)。

信息技术课是以操作训练为主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操作练习,在“做中学”,再辅以协作学习、自助餐式学习等学习方法。采用小组制,实行学习程度不同的五位学生进行异质分组,选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比较强、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在笔者的课堂里有一句口号“告诉他,但不要替他做”,一方面有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自主探索、自我完成。让学生选择视频帮助文件,帮助自己学习。学生在一次没看明白、没听明白时可以自己多次查看,这样减轻了教学中因照顾到全体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阻碍,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提供给学生用于操作练习。

第5篇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主体 专业发展 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时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信息技术课堂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一、备学生,备教材

(一)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哪些学生都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什么地方需要重点讲授、什么地方可以简单讲授,都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例如:有些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有的学生平常很少接触电脑,只是在信息技术课上才能用到。)因此,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应当对学生做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

(二)精心备课,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备课是教师基本的常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个人认为备课要做到: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把教材吃准吃透,烂熟于心,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实施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一些能够让学生好奇和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尽量多设置一些难度不一的任务,根据制定的学生评价量表进行加分等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一张微笑的面孔、期待的眼神,都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热爱和鼓励,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轻松,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三)学会欣赏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可以通过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超越。有时赞赏也需要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称赞和欣赏要发自内心,面带微笑,语气肯定,语言准确;对学生的称赞和欣赏要及时、适时,能够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他们感到自豪、骄傲或者不丢面子、不伤自尊;对学生的称赞和欣赏要不分巨细,在教师心中的小事,在学生看来可能就是大事。

三、提高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把每一块内容讲得过于细致,完全是在唱独角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便为被动学习。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Word中的《图文混排》,我不去确定主题,而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动手上网搜索素材,学生会发挥不同的想象力,创作出很多有个性的不同作品,如果局限在教师的框架结构中,就不能够放开思维想象力,使做出来的作品没有创新。这样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同时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提高自身素养及专业发展

新课标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反映了以人为本、教师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的高度责任感、积极的进取心和令人钦佩的职业追求。我认为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中最缺乏的是:知识的更新。教师要发展自己,就要更新知识。

(一)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

目前,教学手段已不断走向现代化,但教学方法仍比较陈旧,我们是否从照宣科转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去研究一种更有效的传授知识的方法。让理论知识真正成为学生做人处理的依据。

(二)扩大知识面,开展深层次的研究

教师除了不断提高本专业水平外,还应吸引不学生科,特别是关联学科的知识,做到专深与广博的结合。

(三)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师的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熏陶,这点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样不断进取,不断创造,跨进现代化教育学的行列。

五、课堂教学反思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良好的教学习惯,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思考,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同时也是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第一,课前反思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看能不能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中反思主是体现在实施过程中与预期有没有误区、偏差,如有问题,能否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三,课后反思在反思中非常的关键,是课前、课中反思的一个升华,是整个课堂教学后一个全面反思。

第6篇

摘 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文章力求结合TPACK知识与微课的契合点,分析微课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设计出适合课堂教学的初中几何微课模式,并对其在课堂中的应用过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TPACK;微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6-0057-03

信息技g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然演变成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探索普世化的教育规律已成为过去,而今创设情境化的教育场景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的共识[1]。教师的TPACK能力要求教师对所教授学科内容知识(CK)的深度进行探索,广度进行拓展,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知识(TK)辅助教学的观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法知识(PK)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对教学内容以组块进行划分,并根据学习者认知特点进行内容呈现,增强认知负荷正迁移,减小认知负荷负迁移,进而促进学习最大化。TPACK理论本身具有高综合性与高情境性,它要求教师能综合并协调好自身知识结构与科学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因“境”制宜的TPACK微课程[2]。

一、教师TPACK能力与微课的关系

TPACK是2006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ishra和Koehler在Shulman的PCK的基础上提出的。TPACK的核心在于技术(TK)、学科内容(CK)和教学法(PK)等各种知识的动态平衡,如若能将这种平衡应用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不仅可以调动教师参与课程设计的意识和热情,还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微课设计流程,更好平衡教师TPACK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来看,TPACK面临理论发展太快、实践操作步伐缓慢的不协调局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微课来提高自身的TPACK能力,而TPACK能力越综合、越出色的教师也越能设计出优秀的微课。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具体表现与全新诠释,而TPACK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第三阶段[3], TPACK与微课结合定会迸发出新的火花。

二、课堂微课教学的优势

1.微课形成课堂教学层次

课堂微课教学形成了一种“大课套小课”的课堂教学层次,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学生学习微课时的行为与反应、情感与态度,并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形成性评价,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微课与线上微课的区别

线上微课的代表可汗学院的微课设计层次参考了“知识地图”的理论,以期使碎片化的知识点形成连续性与系统性[4],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全程扮演引导者与监控者的角色,可以随时帮助学生掌控学习步骤。

3.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课堂微课不仅可以达到传统课堂知识教授与道德培养的双重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削弱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要求。换个角度来讲,微课可以在课堂与课后教学中结合使用,由课堂至课下,不仅是教学的延伸,而且是教学资源的重复循环使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查缺补漏与知识理解的一种拓展。

三、TPACK结构下的微课设计

美国学者B.Joyce和M.Weil将教学模式概括为四种: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合作化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5]。本研究在仔细分析其对各教学模式的定义后,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前提、以教师TPACK能力为基础、个性化与合作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微课模式图,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所谓TPACK框架下的初中几何课堂微课教学模式是指在微课教学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学情分析,然后根据TPACK理论中的TK(技术知识)、PK(教学法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对微课各设计要素明确分类,再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与反馈评价对微课设计中的PK与TK进行不断修改(CK涉及学科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关,后期只能完善,很难修改),最终建构动态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微课教学资源。需要注意的是,此微课模式中CK、PK、TK三个模块的分析,并不是以线性方式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应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TPACK结构下的微课模式应用主体是学生,因此设计重点不在于教学设计,而在于学习设计。在这短暂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与掌控权完全交给学生。下面笔者结合教师TPACK能力,就几何微课设计中的各要素进行一一分析。

1.学情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微课设计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应以学习目标为前提,分析学习者的最高认知水平与最低认知水平,确定适合大多数受众的认知目标。根据范・希尔思维水平理论,将学生几何思维水平设定为描述、分析水平,学生需用合适的文字语言描述各几何要素(如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动手实践对几何性质进行归纳[6]。通过课堂观察、课前测验等方式确定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

学习环境分析(境脉因子):微课设计中的学习环境包括微课开发环境(学校相关政策支持)、微课设计环境(学校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氛围)、微课应用环境(学校硬件条件)达到高度统一,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良好迁移。

2.学科内容知识(CK)分析

学习内容划分:通过作业分析、教师的课堂观察及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大多数学生特征的粒度(层次)进行学习内容划分。

知识对象选择:对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微课设计。通过课前测验及教学评价找出学生理想知识基础与现实知识基础之间的差距,根据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选择适合用信息技术进行呈现的微课教学知识点。

内容信息加工:针对微课制作的知识对象,结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将其置于整个初中几何知识框架中,进行以各科目知识为轴线的横向与数学知识为主的纵向教学信息加工,使知识对象变得饱满丰富。

3.教学法知识(PK)分析

内容组织方式:在教学内容以合适粒度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二度整合,寻求教学内容的最佳组织方式。如讲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性质时可以通过图表法列举其异同点,以利于学生理解。

信息传递策略:教W信息传递以视频演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利用学习者的行为参与强化学习者的记忆曲线。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内容,应采用手写方式进行强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应从大到小、从外到内、从头到尾依次展开。对知识点中晦涩难懂的部分,应适当添加一些个性化链接,以促进学习者的理解。

课堂教学梯度: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等限制,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课堂教学目标梯度。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继续观看微课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纵向统一性,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课外学习资源,拓展教学目标的横向梯度。

师生交互方式:加强微课设计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对话,在呈现微课之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微课教学之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并以眼神予以鼓励;在微课教学之后,通过师生、生生问答等环节来进行课堂交互。

4.技术知识(TK)分析

媒体组织策略:教学媒体组织应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信息器官进行学习为最终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分形象化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不利影响。

情境开发策略:在进行学习情境开发时,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情境要支持并使学习者产生认知冲突与情感冲突,使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大限度集中。例如设计几何概念区别性特征时,可在微课视频中加入文本框进行提示,用加粗、划线等方式进行重点强调,或者通过局部放大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箭头符号等的指引形成思维的连贯性。

资源管理策略:理论上来讲,学习资源库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包括纸质教材、教案、教辅、几何模型、教师博客、多媒体素材、有意义的新闻资源等。为了制作微课时更好利用这些资源,需要以几何知识点为模块进行分类管理,先搭建框架,再填充内容。例如先按三角形、四边形等进行一级分类,再按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进行二级分类,依次类推。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构建树状资源管理库。

四、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流程见图2。

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教材及教辅材料完成相关预习任务,并记录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与问题。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也是保证微课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其次,教师必须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与评价规则,对最后的学习成果进行预先定义,建立达到学习成功的标志,并依据学习者特征(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进行分组,学生需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一起学习微课。

再次,将依据TPACK理论设计制作的微课展示给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观察记录各小组的学习行为与反应,并能适时给予评价。

第四,要求学生以教师安排好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的目的在于补充教学纵向梯度造成的差异,通过群体智慧不仅可以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可以鼓励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重拾自信。

第五,由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者生生互答。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变成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热情,形成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

第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解决,变“孤军奋战”为“群策群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与积极态度。

第七,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总结。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学生对微课的教学流程及教学效果等做出评价,以利于微课的完善与修改。

五、结束语

教师拥有的知识结构与科学知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后者系统性更强,逻辑性更严,客观性更足。TPACK知识的提出,帮助教师将自身知识更系统、更严谨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魅力。TPACK知识与微课设计应用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缺少理论支撑的设计乏味单调,缺少实际应用的理论徒有其名。微课对教师而言是教学手段,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工具,对教育专家而言是多种学科渗透的通道。所以,如果将微课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王慧霞.教师专业发展新视阈:基于教育现象学的生活体验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7-130.

[2]蔡敬新,邓峰.“技术-教学-学科知识”(TPACK)研究:最新进展与趋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9-18.

[3]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12(6).

[4]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第7篇

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泛地、深层次地应用,显而易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且研究成果颇丰,但侧重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的内容居多,而对于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鲜有,如何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具体方法研究得较少。[1]针对此,笔者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学思想品德课和传统德育、网络德育的要求,试着对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学习,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07

在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借鉴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下,结合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本着有效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我们试图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伴随"教学模式)[2]

"网络伴随"教学模式如:图1-1。

图1-1"网络伴随"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各环节如下:

自主预习,网络学习

自主预习是课堂教学前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它的意义重大,不仅使学生做好了学习准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预习探究过程中,获得了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学生自主预习应该完成三个任务:①你通过自主预习学会了什么?②你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③你是否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

网络学习有着独特的优势:①网络资源极为丰富,共享资源成为现实。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让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成为了可能。③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自主学习成为必然。通过网络,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收集组织材料,并对收集组织到的材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还经历了多种的体验,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3]

课件展示,激发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展示图形、文字、声音、静动态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并把图、文、声、像信息有机的集成在一起实现媒体间的互补,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学生在观看课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后,教师顺势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非常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又将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进行下面的学习,在导入阶段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小组讨论,网络帮助

每个小组对分到的任务进行再一次分工,每个人责任明确,每个人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寻求网络的帮助,充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之前,每个学生要先自己充分地独立思考问题,之后再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有目的性的讨论。讨论的时候,每个学生要积极地大胆地表带自己的独立观点。小组讨论不是顺从,而是相互认同、相互接纳、相互学习。新课改理念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成果展示,教师指导

各小组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展示,每个小组有一块大黑板,各小组的学生共同将本组的学习精华内容展示在黑板上,每个小组要有一个或多的成员进行讲解说明,或者通过纸质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表演、演讲的方式进行展示,总之可以让学生"尽情的、自由的"展示。

总结评价,意义建构

新课学习完之后,教师进行达标测评,测评内容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发放试卷的方式进行。最后,教师总结各小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表现,进行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在教师解总结评价阶段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解疑者、课堂主持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索,师生之间的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在评价的过程中实现意义的建构。[4]

网络交流,巩固延伸

网络交流下的学习实现了交互式合作学习,一改过去师生难以广泛的、面对面的交流与进行充分、深入的了解。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从网上做题和查看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而且可以在网上向老师提问,与网上的其他同学讨论和评价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计算机网络给师生提过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通畅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博客和论坛上自由发言充分交流。一些在课堂教学上难以听到的可贵的想法,不敢说出话的在网上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恰当的引导,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使用电子邮件、QQ视频通讯工具,实现了交互式的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多方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得到了延伸。[5]

面对现在,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看到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领域的研究应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研究探索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 教育部.《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决定》[z].2000

[3] 余胜泉,林君芬.教育信息化(2002)应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02):44-47.

[4]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日语语法,教学

一、信息技术概述

1.1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以下两种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1.2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及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提及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就必须要谈一谈“大数据”这个概念。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甚至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马云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管理大会上有这样一番陈述:“我们今天阿里巴巴公司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我们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了卖货,而是获得所有零售的数据和制造业的数据;我们做阿里小微金服的目的,是建立信用体系;我们做物流不是为了送包裹,而是这些数据合在一起,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远远超过你,你是不了解你的。电脑会比你更了解你,这些东西是大家需要记住的。”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5淘宝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最终数据全网总销售额1229.4亿,远超马云900亿目标。基于此项数据,淘宝网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名为《2015我们为什么买单――淘宝大数据解读中国消费趋势》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陶高2011?2015年全网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中国人消费呈现出五大趋势:健康、智能、个性、传统和年轻。这五种趋势表现在人们生活的不同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消费升级”的现状。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知识的问题,它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工具,在帮助人们收集信息的同时,还能加工处理信息,通过数据本身呈现出来的“事实”来提供诸多参考。

二、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历史悠久,几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主要体现为语言教材的多媒体化、语言资源全球化、学习自主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管理自动化和教学环境信息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外语教与学的支撑力量。[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外语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外语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3]作为信息时代的外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去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设计,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三、日语语法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日语语法课程概述: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这样描述“语法包括基础语法的主要内容,指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同时,《大纲》中也明确了基础阶段语法教学的主要任务,对不同时期的语法教学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基础阶段的语法教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语法教学并不等于语法课。一般情况下,通过基础日语课(也称为精读课)将《大纲》中规定学习的语法内容分散讲解。但在合适的教学阶段,有必要集中设置语法课,将散在的语法点系统化,使学生理顺所学语言点之间的关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如何处理好基础日语课和日语语法课上语法教学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教学任务,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3.2日语语法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法本身特点带来的问题。语法本身理论性很强,很讲究逻辑性。语法规则的复杂性性很容易造成记忆困难,容易让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使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加之日语语法具有极其严密的两套语法体系――文语语法体系和口语语法体系。这两种体系的存在,使日语语法包含着许多其他语法所没有的语法范畴和词类,而且其变化多样。

语法术语方面的问题。目前,在国内的日Z专业的语法教学中有两种语法教学体系,分别是学校语法和日语教育语法。关于哪种语法更适合教学,孰轻孰重争论颇多。学校语法体系出身的教师,在使用主要由日语教育语法体系构成的教材时,十分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更体现在高级阶段的课程教学上,比如日本文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日本古典语法,与学校语法有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日语教育语法体系出身的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学习、理解起来就非常费力。

教学双方存在的问题。语法是理论性很强的知识,教师讲授起来需要很强的基本功和应变能力,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情合理的设定学习内容,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这样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通常采取的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另外,学生在基础日语课堂上已经接触过不少语法知识,因此语法课“是一门棘手的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语法课堂上许多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容易缠身厌倦的心理。同时缺乏互动导致90后的学生对这样知识的学习比较抵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另外,一些学校的日语专业受限于教学计划,导致日语语法课的课时的不足。如果老师不能主动的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语法课很难完成既定的计划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四、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日语语法课程教学中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国内在日语语法课程教学方面,一些语法教学的专家已经讨论过诸多日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里所讨论的是,如何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合到日语语法课程教学中来,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学习环境,为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外语教学中研究中的各种数据分析基本停留在人工处理阶段,为了科学研究而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量巨大,耗费了极大的人力,占用许多时间效率极为低下。

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可以很大程度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进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技术很成熟,许多具有统计功能的网站都有很多为教学而设计的版块和功能,虽功能有限,但多数是免费的。这对缺乏信息技术开发、应用能力的外语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通过语法课程网站的搭建,把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讲义在网站上,使学生可以在上课前可以有条件了解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自学。

其次,课前学情分析时我们可以先借助数据收集网站通过一些测试题的设计,大致了解学生对散在的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网站数据图表的功能,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我们想要采集的样本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图表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数据的多样化和真实性可以为我们更加直观的、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客观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设定某一节课程内容的教学难点,这些难点是学生们眼中的难点,而不是教师以为的难点。

然后,我们将统计出来的结果到课程网站等信息载体上,作为课前预习作业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讨论,在授课前就使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了解和把握。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们自主学习研究的氛围也建立起来。把学生按照教学要求了解即可的学习内容,通过课程网站等载体进行转移,以在线答题等数据统计方式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这样做既实现了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统计把控学生的预情况,又为课堂教学争取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课堂教学时,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以数据统计的结果为主要参考依据,把学生们对语法学习的难点通过归纳法或演绎法集中讲解,集中课堂时间重点问题重点解决。课后,进行巩固练习时,通过数据采集网站的测试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采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这样通过课程重心的前移,来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支点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将课前、课中、课后打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大量的宝贵的数据为我们后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资源,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宽广,同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一种新的技术的应用,必然有其优点和缺点。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的应用和实践中有哪些弊端还有待我们进一步通过实践来发现。但现阶段,它已然成为外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支点,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改进我们的教学质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做出更加精准的教育预测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周小勇.信息技术支撑的外语教学――逻辑框架构建[J].外语电教化,2010(7):34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话教育研究,2005(1):8

第9篇

赏:激发兴趣

赏,即欣赏。在认知、了解、探索中激发兴趣。

在一堂新课的教学开始之前,我都会用5分钟~6分钟让学生预先欣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欣赏有别于传统新课前的“讲解演示”。欣赏环节要重点把握好两点,即欣赏对象选取要准确且有代表性、教师引导要准确得法。这就要求教师把那些具有审美意义、充满思想内涵,并具有一定代表性、能较为全面反映整个教学单元课程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全面认知。

例如,在讲授《数据处理与运用》单元课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欣赏Excel强大的计算、函数、表格以及文字编排功能,感受Excel的直观性、便捷性、实用性。如通过“饼图”,会很直观地看到不同农产品的收入及所占比重情况。通过Excel,我们还能很容易地计算出某个班不同学科的平均分、总分以及个人排名情况。

教师应把那些能反映欣赏对象独特性、代表性的知识点适时向学生展示。通过这种展示,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在感官上的认知,学生对新知进行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被调动了起来。欣赏环节要注意的是,对欣赏知识点不应过度求“多”、求“全”,而应求“精”、求“特色”。这一步不以追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目的,只要学生在感官上有个直观感知即可。此外,欣赏环节不宜占用过长时间,以5分钟~6分钟为宜,但这一步是整个教学内容的起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析:掌握原理

析,即分析。在点拨、释疑、解答中洞察原理。

欣赏之后,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会大增,这时教师就要立刻开始第二个教学环节——“分析”。这里的“分析”既要教师具有全局观,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统揽性分析,做好增删取舍、整合优化,实现由传统“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又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通过一个个预设问题的分析与点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原理所在,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如采用规范、科学、幽默、悬念式的语言来进行分析讲解,等等。如《数据处理与运用》第13课《创建数据表》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Excel数据表有大致了解,学会输入并填充数据以及会插入、删除、保存工作表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部分及功能。在教学中,我是通过比较Word与Excel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分析的。分析一:如何启动Excel?Excel和Word都是办公软件,让学生模仿启动Word的方式启动Excel。分析二:Excel窗口和Word窗口的组成有何异同?(分析时同步出示Excel和Word应用窗口图,在分析对比二者异同的过程中达到传授知识要点的目的。)分析三:Excel和Word都能编制表格,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分析四:如何退出和保存Excel?深入分析以上四个问题后,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数据表的创建过程和原理。

改:降低难度

改,即修改。在增加、删除、完善中降低难度。

经过分析之后,传统的教学就开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实践了。此时,由于学生仅仅是理论上掌握了原理,还缺少实践经验,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可见,这样直接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反而不利于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改”来实现学生对每一堂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再巩固和强化。“先改后做”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引导示范作用。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根据课程进度适时交由学生现场来改。此外,我还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重要的知识点处或者容易出错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些小错误让学生来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满足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并通过修改的过程加深印象。以《数据处理与运用》第15课《公式与函数》为例,这一课教学容量大,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积极性较难调动。于是,我在分析Excel中的公式、函数原理之后,设计了两个教学课件来强调“=”重要性。如让学生计算李一语文、数学、化学等七门课的总成绩时(见下表),我在函数地址栏输入“SUM(B2:H2)”之后并没有马上按回车键,而是问:“刚才教师给大家分析了函数公式,下面我们来计算李一的总成绩,请问我这样输入对吗?”通过分析,学生会回答出“缺少‘=’”。紧接着,我又出示了第二个课件,将“=”的位置放在了函数区域的后面,再提问:“这样可以算出李一的总成绩吗?”通过“=”的遗漏和位置的错放来达到教育学生正确填写函数公式的目的。

做:减少差异

做,即做作业。以个体、小组形式破解差异性难题。

传统的“做”一般以“一对一、单对单”的教师课堂现场解答形式完成,或者课后学生独立完成。这两者都有较大弊端,前者由于课时限制,只能选择“精而又精”的题目供现场解答,后者则由于缺乏互动交流,学生只能独自完成。其实,在第三步“改”的教学完成之后,很多学生能够把握住知识点的难点和容易犯错的地方,初步掌握了教学内容,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知识点的纵向深度和横向联系的把握区别较大,教学中我会通过“学情分析”,把知识点由浅入深地划分为一个个既相互联系又难易有别的任务,一般以个体、小组形式通过完成不同任务来减少学情差异,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难题。

评:拓宽思路

评,即评价。在自评、互评、例评中拓宽思路。

通过“做”这个环节,达到温习旧知识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我会留出5分钟~6分钟让学生先给自己的设计成果打分,再同学间相互给对方的作品打分和评价,并要求他们说出自己和对方作品的不同之处。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他们的作品必然有差异性,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路。教师在学生的作品中再选一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将教学内容演示一遍,让学生在这种自评、互评、例评中整合知识和拓宽思路,同时达到巩固知识的教学目的。以《数据处理与运用》第17课《制作数据表》为例,在讲授完教学内容之后,我会提供某班五次文明班级评比分数,让学生动手去亲自设计数据表。这时,有两个学生做出了不同的数据表(分别是折线图和柱状图),我借此机会进行点评,再次以图为例给学生们温习了柱形图“用来反映数据的大小”而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的功能,并通过“10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应选择用什么样的数据表来表示等问题,拓宽学生对图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