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固定资产投资与项目管理

时间:2023-09-08 17:12:10

导语:在固定资产投资与项目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固定资产投资与项目管理

第1篇

一、××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区认真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该做法是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过去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由各级政府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从而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提供了依据。今年来,××区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20.3亿元。其中审批项目9个,计划投资0.8亿元;核准项目7个,计划投资7.1亿元;备案项目12个,计划投资12.4亿元。

同时,为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和重复建设较多、投资过热行业的控制,××区在对项目审查过程中,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行业准入公告,认真执行有关行业准入条件,对项目的规划布局、技术工艺、节能、节排等方面进行审查,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一律不予立项,切实规范行业发展。××区审批、核准、备案的28个项目中,有超审批权限项目1个,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了转报,对于不符合准入条件的3个项目,坚决不予立项。

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为控制投资过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次清理整顿工作,虽然我区没有国家控制的项目上马,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开工手续不全。虽然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但由于企业不清楚项目建设有关手续或急于开工等原因,部分项目未完成前期手续就开工建设,造成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项目稽查难度大。由于中心城区市直、油田、地方单位交错,客观上影响对投资项目的掌握。

三是部门协调有待加强。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也是造成项目手续不全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力度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投资于国家鼓励的产业。加强对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培训,提高对相关政策的掌握程度。实行重大项目建设公示,提高项目审批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落实。

第2篇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计核算的制度依据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按上述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独建账、单独核算。2012年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又提出了基建并账要求,建设单位至少按月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计账册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以全面完整反映单位会计信息。2013年4月,财政部公布了《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就《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拟修订内容征求意见,目前正式文件尚未出台。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会计科目,同项目批复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艺设备及安装费用、工程其他费用并不是完全对应关系。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同时根据项目概算对单项工程、单台(套)设备及工程其他费用具体内容进行辅助明细核算,既满足会计核算要求,又能与项目概算批复内容建立对应关系,便于概算执行情况对比分析。

二、了解项目管理流程,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着严格规范的管理程序,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在具体流程上,涉及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或工艺设计,再到招投标、合同签订、组织实施、工程验收、工程结算,以及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单项验收与整体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会计人员应积极参与项目过程管理,工作范围不能只局限于财务部门内部,应积极、主动地同项目管理部门联系,建立协作配合机制,了解项目进展,掌握财务管理所需的项目信息。在决策与设计阶段,重点关注建设内容、投资额度、建设规模、建设周期、招标方案与资金来源。在实施阶段,重点是做好年度预算及资金用款计划编报,筹集安排建设资金,参与招投标与合同签订,了解项目进度,关注建设内容调整变化情况,按合同约定及内控制度办理资金支付,核实单项工程(设备)投资是否控制在批复概算内,及时准确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在竣工验收阶段,重点是配合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完成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的编报,做好交付使用资产的账务处理、台账登记与资产移交工作。

三、学习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法律法规,了解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知识

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三项基本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应了解招投标及合同相关法律法规,参与招标文件会审、合同谈判与合同签订工作,对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及合同要素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并重点关注资金支付与变更调整相关条款,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维护单位利益,避免法律风险。合同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法律意识,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在具体的合同管理上,可采用建立合同台账的方式,对合同金额、合同付款、合同票据等情况进行登记,及时掌握合同执行信息。关于监理制,主要是指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会计人员要了解监理制对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善监理合同的约束机制促使监理企业真正履行职责,协助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顺利履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内容上,可以分为建设工程和工艺设备购置两大类。工艺设备购置一般较为简单,通常按采购程序执行即可。而对于建设工程,国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人员也要进行适当了解,尤其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在此,建议重点学习《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与《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熟知建设工程专用术语及业务流程。具备一定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知识,也是对固定资产投资财务管理人员的一项要求,如此方能真正有效参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

四、对过程检查中反映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整改

为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通常会组织开展针对项目的监督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工作。对此,会计人员要积极参与。在检查过程中,会计人员要了解检查的重点、方法与流程。对检查中反映的财务管理问题,会计人员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弄清来龙去脉,及时与项目管理人员沟通,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整改工作。同时,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并引以为戒,避免在后续项目财务管理中再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对非财务类管理问题,会计人员也应予以关注,了解其整改落实情况。针对项目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对会计人员来说是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此类检查,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财务管理乃至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会有更深的认识,对自身综合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做好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竣工财务决算是反映项目建设成果、正确核定新增资产价值(主要是固定资产,部分项目涉及无形资产、流动资产或待核销基建支出等)的总结性文件,是办理资产交付手续的依据。近年,国家加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把审计作为项目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及竣工验收的前提条件。在审计内容上,对项目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性审计。为此,项目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系统性梳理,收集整理汇总过程资料,及时办理工程结算手续。审计进场前,会计人员应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初稿,并会同项目管理部门、生产使用部门对形成的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项目审计时,财务部门应会同项目管理部门一起全力配合,与审计组充分沟通,做好相关事项的解释说明工作。审计结论下达后,要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财务方面的问题由财务部门负责。审计整改完成之后,会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结论重新编制正式的竣工财务决算,向财政部门履行报批手续。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文件,既是办理资产交付手续的依据,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对交付本单位使用的资产,会计人员应及时进行产权登记。对需移交其他单位的资产,应及时与接收单位办理移交手续。在项目竣工验收环节,会计人员要完成竣工报告中财务决算内容的编写,关注竣工报告中前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并协助做好财务验收工作。

六、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我国对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越来越重视,资金投入大幅增长。据统计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达55.15万亿,2016年1月-5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已达18.80万亿,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难以估计,如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尤其是项目的资金管理,保证投资对市场产生良性刺激作用,意义重大。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简述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的项目,按投资主体分为政府投资、企事业单位投资、个人投资,按建设性质分为新建、改建、更新、扩建项目,按审批的程序不同分为备案类、审核类、核准类,按资金来源分为自筹资金、企业折旧基金、贷款、发债弧⒐家拨款等。项目具有建设目标体现国家的政策与战略发展意图、立项计划性强、资金投入巨大且建设周期长、建设方案存在不确定性等特点。一般需要经过前期调研、申请立项、批复投资、项目实施、竣工检验、交付运营及后评价等阶段。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提出以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服务及审批质量,加强行业项目全程监管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央投资项目招标资格管理办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财政部也先后出台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余财政资金处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等配套制度,对各类型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流程,以及从初始设计、实施调整、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和归位,为投资建设方式、招投标技术监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资金的规范使用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促进了投资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工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科教科文卫投资快速增长,高能耗制造业投资不断下降。然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拖期超概;资金挪作他用;自筹资金难以到位;资金的预算计划与项目实施进度不匹配,国拨资金预算执行率低;为了完成年度资金预算执行计划,在付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办理支付;结余资金不及时上缴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三、影响项目资金管理质量的因素

1.项目预算的编制不够合理,执行过程不重视

(1)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在项目立项论证环节考虑不充分,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财务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沟通不够,导致财务人员的预算核算科目内容与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实际支出在内容和金额上出现不一致,造成一些项目发生重大变更,不得不调整概算,甚至在竣工决算审计时进行大量账务调整,国拨资金缴回国库。

(2)对预算执行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一些企业“重立项,轻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上,在一个项目得到批复后,便又开始其他项目的申报,而对已立项项目的实施组织管理不够,造成项目进度滞后,资金积压;部分企业未充分考虑自身能力,选择将建设内容全部或部分自营,导致项目实施率低、工程质量差;部分企业预算执行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流程和奖励制度,缺乏对预算执行的控制,每月的投资进度和会计处理不及时、不匹配、不准确;有些企业的预算执行统计不规范,不精细,不能及时向管理层提示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平时疏于管理,为了完成年度资金预算执行率而突击花钱,这些都降低了投资效果。

(3)预算调整不及时。项目从申请立项到批准实施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在实施过程中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都会影响项目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如果不能在项目执行之前或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预算及时进行细化、调整和报批,会直接影响预算顺利执行。

(4)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目前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都要求国拨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配套使用,而且自筹资金比例越来越高,如果项目建设单位出现了财务状况恶化或筹资计划难以落实,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也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

2.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造价管理不到位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施工中的具体项目支用,是资金的主要资金流向,由于涉及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要求,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极强的工作能力,还必须保持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严谨对待每一项管理工作。由于资金支用通常比较分散、跨度也比较长,为了保证资金支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监管人员需对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要保证考察结果的有效性,负责此项工作的监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实践经验、了解市场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负责具体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与意识,是影响国拨资金管理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但在现实中,项目造价管理中却经常出现管控不力的情况,造成资金损失,工作成效很不理想。

3.项目竣工验收缺乏有效监督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是整个项目工程建设的收关阶段,在这一环节中建设单位的验收人员会根据建设施工的预算和实际支出情况以及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对整体建设施工活动作出评价,并与施工方办理经中介机构审核过的竣工结算。目前我国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竣工验收的规范、流程还在逐步完善,如果验收人员的过程监督、检查力度不足,中介机构的专业审计能力不强都会影响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质量,有可能出现挤占、挪用及超概支付资金的问题。

第4篇

一、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效益审计开展较少。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审计的新课题,评价指标多,需要综合的知识。目前开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绝大数是事后审计,审计金额大,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市场较为复杂,容易滋生违法乱纪现象,客观上使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难以开展效益审计,为固定资产投资作出相应的评价。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基本上是事后审计,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国家财政审计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国家财政审计开展工作,财政资金走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到哪里。但由于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审计机关主要是开展事后审计,侧重于工程决算审计,对财政资金未能实行全程监督,为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任务重与固投审计人才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比较突出。现阶段,随着政府投资的日益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任务重、对象多、时间紧,而县级审计机关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难以满足综合性强、层次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主要定位在核实工程造价、防止工程高估冒算及损失浪费等方面,对于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的较少,服务宏观决策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审计质量不高。

4.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准则和指南,《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加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起步晚,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不够,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加大,审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未形成有机结合。目前,县级审计机关受审计力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往往注重工程造价审计,忽视甚至不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蕴含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给审计留下了死角。实践证明,只有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机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和审计监督的盲区,提高审计质量。

二、稳步推进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积极推行效益审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要从真实、合法审计逐步转到效益审计上来,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格的适用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益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检查投资项目对经济、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方向推进。

2.探索投资审计关口前移的方法,积极开展以重点项目为主的跟踪审计工作,促进提高资金效益。关注投资论证、立项、设计、招投标、监理、隐蔽工程签证和工程决算等环节,对立项论证、工程设计与预算、工程招投标、征地拆迁等重要事项进行审计,及时对项目实施中的监理结论、隐蔽工程签证、主要材料的市场采购、部分已完子项目工程结算等关键环节进行事中检查,建立资料库,保存相关局面资料和影像资料,为今后的决算审计打好基础。

3.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审计经费;二是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从高等院校或社会中介组织招聘优秀人才。通过脱产学习和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财务管理,又懂工程造价,而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审计,熟悉政策、法规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整体提升审计队伍的业务实力。

第5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超计划投资;原因;控制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指依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所编制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一定周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形成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总和。项目投资计划管理是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计划管理决定着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是决定投资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工作。项目投资计划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因其涉及面广、影响的因素多,所以投资计划管理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一、投资项目基本状况

烟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有资金投入量大、项目数量多等特点,如果不加强监管,很容易发生不规范行为,甚至滋生各种腐败问题,为此,国家局对行业投资计划管理非常重视。按照烟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规定和程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首先必须经国家局批准列入企业固定资产年度投资计划范围内,方可立项进行申报审批,获批后组织实施。但是,结合烟草行业的“三项检查”及全面审计等规范性检查工作的开展,部分单位在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重项目审批、轻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扩大建设规模,对项目监管的重视程度不高等现象。其中,建设项目超计划投资问题比较突出,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在项目投资计划中应重点控制好的环节,对于保证项目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促进烟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投资项目超计划投资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烟草企业组织实施了数十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于烟草行业不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加强。从总体的情况看,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是规范的、科学的、有效的,本着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实施进度的基本原则,所实施的项目为促进企业两烟生产经营的发展取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项目投资计划管理方面,超计划投资的问题比较严重,分析造成超计划投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价格政策性调整。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建设用地的调控管理,土地价格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由于超前谋划不够,加之烟草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周期较长,项目实施时实际发生的土地价格与上报审批时的土地估算价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在超计划投资的项目中几乎都遇到类似的问题,这是造成项目超计划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2.原材料涨价。近几年国家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各地投资项目都增加较多,同时,国家对资源管控的力度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物价的总体上涨,主要材料价格上调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原因。况且,部分投资项目因建设地点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运输不便,建设地点临近周边没有这些材料的供应处,须从其他地方采买后运到施工地点。这样一来,地方材料价格提高较多,使项目总投资随之上浮。红砖、多孔免烧砖和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也同样存在因运费上涨而造成材料单价上涨的现象。

3.人工费用政策性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国家对基本建设中的人工费用标准多次进行上调,近年来已连续从国家核定的34.77元上跳到43.07元,现又上调到53.23元,连续大幅度的上调,也是造成超计划投资的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建筑市场的劳动用工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4.工程量增加。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为保证安全,原设计建筑物基础超宽超深的情况经常发生,建筑物基础工程量超过原设计工程量,这是造成工程量增加的最普遍、最常见的原因。部分投资项目因场地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基础开挖后与原设计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基础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基础投资大幅增加。另外,也还有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使用单位根据生产经营使用的实际需求,在原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要增加部分功能和设施,从而增加建设规模,造成工程量增加,使项目投资增加。

三.投资计划控制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造成烟草企业投资项目超计划投资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很多是无法进行人为控制的,要有效避免超计划投资情况的发生,只有加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计划管理,使其逐步精细化、合理化。具体说来,要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编制好中长期投资规划及年度投资计划。按照行业的要求编制每个五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同时还要做好每一年度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编制。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要合理地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将中长期投资规划合理分解到各个年度。跨年度的投资项目,除了要认真编制项目总投资计划外,还要结合各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合理安排分年度的投资计划。

2.超前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工作。申请报告的编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就项目投资计划管理而言,项目投资估算是可行研究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上报项目总投资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注意全面性、预见性等原则。

3.认真做好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同时,项目投资概算要控制在项目投资估算以内,如投资概算超过投资估算,应该对初步设计进行相应调整,这是避免超计划投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4.切实把好工程拦标价编制关。工程拦标价指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是招标人期望的价格,要求投标人投标报价不能超过它,否则为废标。就项目投资计划管理而言,拦标价的编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拦标价应控制在招标内容的投资概算内,如拦标价超过投资概算,在不影响应采取对所要实施的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等措施来加以控制。

5.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就项目投资计划管理而言,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与项目工程造价有关的因素。如:不能随意调整功能增加建设规模、不能随意调整装修档次增加投资、由于地质情况复杂需要调整基础设计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进行方案优化。

6.切实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程结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最终文件,其准确性关系着建设单位的切身利益。只有在工作中认真研究,熟悉文件和图纸,深入现场,掌握情况,实事求是,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资料,及时掌握市场行情,用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来对待工程结算的审核工作,才会使工程结算能够客观、正确、公平地反映工程造价。

总之,烟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超计划投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要从主观方面解决问题,只有认真贯彻落实“超前谋划、系统落实、注重细节、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抓好上述几方面的工作,控制好几个重要的环节,项目投资计划管理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6篇

关键词:内控 固定资产投资 预算 执行

内部控制体系堪称现代企业的骨骼和血液,对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认真严格地执行预算,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监控的目的,从而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实施执行前的风险分析、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执行后的核算与评价进行多方位研究,分析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一、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实施执行前的风险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大、时间长、环节多等特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执行前的主要风险有:

项目立项时未经过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存在决策不当,盲目上马等因素,导致资金款源没有落实,资金链断裂,预期效益难以实现或项目失败的风险。

项目招标未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和商业贿赂等行为,导致资产价高质次,安全事故频发。

存在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等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的现象。

施工单位不具有相应资质,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导致出资风险甚至法律风险,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工程监理机构和人员不合格,造成工程监控流于形式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执行前对风险点的研判和分析,在执行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监督与控制措施,一一加以解决。

(一)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提高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

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财务部门加大对固定资产预算提报前的审核管理,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提前监督。对生产作业设备变化情况及更新需求建立项目库,实行排队机制,对于可行性研究进行实地调研,提出建议和意见,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二)落实预算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建立阳光操作体系

监督工程物资采购是否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监督工程项目的阳光操作、招投标活动是否公平,建议建立物资网上招标,工程项目管理、资金电子审批等制度,对上述领域制度的落实情况,实行集中监督,实时监控。在一定范围内让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进入公开透明程序,从源头遏制腐败问题的滋生,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推行预算项目的写实制度,增强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写实是指对投资预算项目执行的动态管理活动。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跟踪分析、实地调研、全过程参与监督,让财务监督的职能贯穿在每一个环节。核查工程材料费用的真实性,调研各项目的市场材料供应,了解固定资产预算安排是否全面、预算支出是否合理,监督大额资金的流向。对工程项目按进度验工计价,录制工程现场的进展情况,实时掌握投资项目状况,撰写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写实报告,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规范有序的运行,增强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对于固定资产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调整,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维护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严肃性

(四)加大执业资质的审核力度,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

执业资质是胜任一种工作的资格,也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质量的有力保证。对于大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前,企业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在招投标环节,审核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并通过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认证系统,核实施工企业的规模、现状和发展等资质情况,选择优秀的企业为自己服务,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致使企业蒙受损失。

(五)专业部门与纪委相结合,提高预算的监控能力

工程监理部门是否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否及时改正,对发现的设计问题是否按照规定报告企业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对投入使用的工程物资是否履行了签字义务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专业部门与纪委相结合监督检查的方式。单位的设备主管部门作为“娘家人”,对单位的出资把关,监督工程监理部门的工作;纪委部门监督设备主管部门的履职情况及工程质量,为工程监理部门的不作为行为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核算与评价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计核算记录也十分重要。对于新建购置的固定资产及时点收入账,严格按照预算额度验工计价,按照施工图纸和预算方案进行现场验收,及时准确核算入账,保证工作全面完成。

跨期较长、投资较大的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结算,会计核算时,按照每一期工程进度验工计价,严格履行大额资金支付联签手续。当年完工的项目,经过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相关人员验工计价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准,方可计价入账。投资额度在一定限额以上的设备设施,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估验资,出具验资报告,对资产的质量状况进一步发表意见。对于跨年度的工程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结转手续,确保预算项目的连续性。

铁路运输业是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性和资产专用性的网络性产业,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执行必须严格明确,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执行上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方法,规范有效的执行。只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才能推动规划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才能保证铁路运输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第7篇

二、投资项目管理的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总体规划、各专项发展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环保标准等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有关部门规范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明确职责分工。招商局、经济发展局是投资管理部门,分别负责辖区内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经市政府授权,招商局负责市发展和改革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权限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以及权限以上基本建设项目的上报。经济发展局负责技术改造项目的初审和申报工作。

四、加强规划和土地管理。强化产业布局,鼓励各类投资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一)基本建设项目(新建工业、服务业类项目),一律进入产业园区和各镇产业集中区。(二)鼓励现有企业以技术改造为契机向园区搬迁;限制园区外的企业新增用地进行技改扩能,如有特殊原因,确需在原址新增用地建设技改项目,投资业主必须书面承诺:一旦因公共利益、重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统一拆迁时,新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不要求予以补偿安置。

五、明确投资项目申报材料和程序。(一)项目申报单位在向投资管理部门报送项目时,除提供《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22号)等文件要求的资料外,还需要附送投资业主与各镇(办事处)签订的“投资协议”。新增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还需提供“用地协议”(用地价格不得低于管委会设定的最低限额)。(二)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拟建项目的类别(基建类、技改类)向相应的投资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具备即办条件的立即办;不具备即办条件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批复、核准意见、备案通知或上报请示。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项目申报单位需要澄清、补充与完善的内容或不予批复、核准、备案的理由。依法应当评估(论证)或需评估、听证,或需要现场调研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所需时间不计入上述期限)。

六、加强投资政策引导。投资管理部门要建立产业政策和投资信息制度,及时公布政府对投资的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重点行业投资状况、发展趋势等信息,引导全社会投资活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8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含义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全部和局部更新)、扩建、改造、新建等活动。在增加固定的资金,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就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过程中的资金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和研究,并监督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固定资产的活动和规模进行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作为我国经济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速度、规模和规律,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以外,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工作在为微观的经济管理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按照经济的类型可以分为国有、私有、股份制、外商等多方面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按照管理的方式可以分为更新改造、房地产的开发和投资、基本建设以及其他的固定资产的投资等四个方面。如果每个投资项目都按规定的程序流程来,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固定资产的统计工作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在实际的情况下,市场的经济发展迅速,投资主体逐渐的多元化,这就使得出现了投资项目不按规定的流程来,项目之间的配合不够积极等困难,严重的阻碍着资金统计人员对投资进行统计工作。

1、投资的单位变化频繁,项目的单位难以确定

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面主要统计的是五百万元资金以上的活动,对五百万以下的资金而言相关部门不给与统计。虽然规定了资金统计的有限额度,但与现行的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截然不同,因为现行的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单位是比较稳定的,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单位却在时时刻刻变化,投资项目的单位是临时的、不稳定的、多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内投资的单位也是变化的,有时是产业活动单位,有时是法人单位,而有时甚至是临时的单位,投资单位的不确定性给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主体逐渐的多元化,一方面投资项目的审批部门由一个增加到了多个,在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对审批的项目不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简化了投资审批的手续使得很多的投资项目不用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就能直接进行投资,这样导致了统计部门在收集投资项目的资料和确定投资的项目单位方面有着极大的难度。

2、项目的管理不匹配,投资信息难以把握

在资金的项目管理方面,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规划局管理项目规划、住建局管理项目建设等。通常,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还存在着缺陷,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并不是很紧密。这些部门都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对项目的投资进行统计,进而导致了资金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标准不一的情况。而有时候一个项目会有好几个部门去进行统计,导致项目的基层单位应接不暇。由于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项目统计的标准,在资料的收集、上报的方式和统计人员对项目的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统计出来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项目的统计过程中,如果项目的单位没有被统计部门发现,他们往往不会主动的向相关的统计部门上报资料表,这就是典型的管理的不匹配和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

3、基础工作十分的薄弱,统计的数据难保准确

一些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投资统计的认识不够。很多的投资项目,由于实施的时间较短,投资单位根本没必要安排专业的统计人员。在基层单位中统计人员一般是由会计兼职,有的单位直接是临时找人代替,由于统计人员不够专业导致统计的数据精准度难以保障。从另一方面来说,基层的投资统计人员素质过低,缺乏统计专业性的培养。固定资产统计报表对项目的单位而言是临时性的报表,基层的统计人员缺乏上报固定资产投资表的意识。统计人员之间的合作程度低,时间观念差,不能及时的上交报表,导致资金的统计工作不能按时完成。

三、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的建议

固有资产的投资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拉动将近百分之四十左右。但是在现实的情景中,一些固有资产的统计部门,并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出市场的资金投资情况。因此,及时的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进行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1、报表的收集问题

收集报表和投资报表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的资金统计人员。想要摆脱这种困境,仅仅依靠基层的统计人员的努力是不行,它需要各部门之间紧密的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此问题。

(1)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来制约项目单位的报表问题,这给一些不法的项目单位有了可乘之机。在项目实施时应该实行“申报制度”,“申报制度”确切的说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项目单位必须主动与统计部门进行联系,申请报送统计报表。在制度的约束下,能够使统计人员变“被动”为“主动”,报表收集问题难就会迎刃而解,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统计的效率。

(2)增加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

统计部门作为经济的信息中心,仅仅依靠统计部门来实现对固有资产的投资统计是不现实的。它需要政府的各部门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一些政府部门对许多工程的项目掌握了相当多的详细资料,如果这些部门能够与统计部门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将会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2、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固有资产的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资金统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统计部门应该加强对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统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培养,更应该加强统计人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对每一个资金统计环节都必须有全面的了解。通过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来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资产的统计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资金的投资统计在全面、准确的反映市场经济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它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的配合来提高统计的效率,同时统计人员也需要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统计学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调查制度方法的改革的初步构想[J].《内蒙古统计》,2001年第05期.

[2] 林叶.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5期.

第9篇

现行“应统尽统”有哪些招

三部门信息抄送制度。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建委三部门联合建立了《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抄送制度》。根据该制度,每月由市统计局将各级发改委抄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情况表》,以及市建委抄送的当月发放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清单汇总后反馈至各区县统计局。借助于这项制度,尤其是施工许可证发放情况,各区县统计局可以及时掌握本地区内即将开工的项目情况,保证项目及时上报。

报刊、网络等媒体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公开发行的各类报刊新闻、网站信息等等,第二是各级政府内部发行的各类材料。

其他专业报表所含信息的利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各专业的《财务状况表》。从2010年8月“一套表”试点开始,各专业财务报表中增加了“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指标,该指标显示了企业当年用于土地和固定资产的支出。二是建筑业的《北京地区建设单位情况一览表》,该报表填报范围是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法人单位正在建设的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开始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查找地表动工项目,具体做法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每半年对全北京范围内的地表情况进行拍照,通过将相隔半年的照片进行对比,标注出发生改变的地块(图斑)。通常一个乡镇或地区一张图片,由相关地区统计人员对有所标注的遥感图斑进行逐一核实,以确保土建项目全部上报。

“应统尽统”为什么那么难

统计部门:现有的项目查找方法存在缺陷

符合填报要求的投资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设备购置(包含需要安装和不需要安装两大类),二是土建项目。

设备购置项目:项目查找途径有限。就设备购置项目而言,开工证、卫星遥感这两种方法都无法查找,仅剩媒体信息和财务报表两种查找方式。而设备购置项目通常影响力有限,难以见诸报端;财务报表仅规上企业进行填报,因此,规下企业的设备购置活动容易成为漏网之鱼。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反映情况的准确性,还与相关数据的填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若企业漏填相关指标,也会造成项目遗漏。

土建项目:卫星遥感——高科技不“高”。如果把土建项目比喻成水里的鱼,那么开工证、媒体信息、其他报表信息和卫星遥感技术就成为一张张捞鱼的网,而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其“地毯式”的搜索功能,无疑是防止项目漏报的最后一张网。从目前情况来看,该技术却难当此大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图纸简单。现有的遥感地图往往只标注几条主要干道,除此以外,地图上无任何标志性建筑进行参考。二是图斑描述不清。例如下图中的1330号图斑,描述为:“东六环路与徐辛庄路交叉路沿东六环路以西南约2444米再向东约1520米处。”根据这样的描述进行现场核实时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如何在路口找准西南角方向,并测量2444米后,转向东再测1520米?即使在克服了先“西北方向”、“再向东”这样的定位问题后,第一个测量距离约为2.5千米,第二个测量距离为1.5千米,通常情况下,距离标志物距离越远,测定误差越大,在实际操作中必然难以准确将图斑定位。若将卫星遥感图与百度卫星地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同样的区域,地图放大到一定比例,百度地图就能有许多标志物对位置进行定位,在进一步放大的情况下,百度地图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栋楼房。与之相比,统计所采用的卫星遥感地图十分简陋。因此,卫星遥感技术这样的高科技手段,在目前看来,高科技并不“高”(见图)。

填报单位:合作意愿低

项目单位不愿意填报投资报表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统计意识薄弱。许多刚刚成立的企业负责人,只知道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对统计登记知之甚少,更遑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第二,视统计报表为工作负担。由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无疑会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填报人员对统计报表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第三,项目“手续不全”引发的畏惧心理。由于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办理过程较为漫长,“手续不全”提前开工的比比皆是。但对投资统计而言,不论手续是否齐全,只要项目开工就符合投资报表填报要求。在填报企业看来,各政府部门同气连枝,担心因为填报投资报表而导致“非法”开工项目遭到处罚,因此,“手续不全”的项目往往更加不愿填报投资报表。

实现“应统尽统”还能做哪些

利用七部门共享制度,提高统计登记率。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统计局与工商、税务、民政等七部门建立了行政登记名录实时交换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各部门行政登记企业进行比对,提醒未作统计登记的企业进行统计登记,提高统计登记率,主动为企业打开与统计系统沟通的第一扇门。对新成立的企业而言,往往不知道其具体的统计义务,因此,应当在统计登记的同时主动告知其统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