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的方式

时间:2023-09-08 17:12:17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的方式

第1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

煤炭资源是世界范围内存储量最为丰富的能源,由于其成本低、可开采量大,因此在工业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采掘业发展较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经将煤炭作为优先发展企业。我国是能源大国,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到了70%,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十分稀少,因此煤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主导地位都不会被改变。

1.制约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制约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对煤炭企业来说,生产规模大、产品多元化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较长的煤炭产业链能够将各煤炭企业连接起来,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对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煤炭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就会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导致资源被严重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煤炭企业长期以来走的是粗放经营的道路,产品结构单一,开发能力不足,技术相对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个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趋激烈,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而企业最看重的往往是利润,‘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影响至深,在实际作业中,煤炭企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他们只在乎自身利益,并没有为后代着想。煤炭企业必须转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建设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煤炭企业,以技术为先导,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单一结构生产模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如果不加快转型,在新时期下,甚至会成为阻碍煤炭企业发展的罪魁祸首。

1.2制约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首先,煤炭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意识,对循环经济在市场中的作用予以肯定,由于我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受到传统产业模式的影响,面对新形势,很难一下子彻底转变,煤炭企业要不断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转变目前的单一生产结构,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不断开发煤炭行业新产品,以技术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进行市场调配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此外,政府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如果没有政府的监管,那么煤炭企业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就会失去方向。如果煤炭企业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过度开采,就会引起地质变化、环境污染。有些环境问题并不是当时就能突显出来,而是我们后代的生存环境会受到影响,从长远考虑,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2.国外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首先,美国政府对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的政策,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地位给予肯定,对煤炭企业的关注和监管力度十足,并将此上升到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高度。

其次,美国政府和美国煤炭企业大量投入资金,用于煤炭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煤炭副产品的处理工作,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洁净煤技术、煤炭零排放技术等都是美国政府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这些先进的技术为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带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煤炭企I的循环经济发展。无论煤炭企业的规模大小,也无论地区的偏远程度,都能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对矿区的治理等工作,并且提高了煤炭企业的自觉性,从根本上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动力保障。

第四,美国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渐将社会各方力量吸引进来,在共同推动下,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美国民众、行业组织以及科研院所都积极地投入到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

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3.1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从宏观上来说,煤炭产业属于产能过剩产业,大量煤炭资源的开采,虽然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出现了煤炭产量过剩的情况,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老矿区,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对煤炭行业的调控和监管力度。首先,国家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煤炭企业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加大对煤炭资源的勘探力度,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为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其次,对现有的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明确煤炭企业需要加强的安全保障环节,煤炭企业要严格按照核定能力开展煤炭作业,保证老矿区的煤炭生产得以接续,最大限度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保障;第三,新开的煤矿必须结合矿区内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对煤矿的规模予以设定,与全省煤矿大基地建设规划相适应,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要严格禁止,不予申报;第四,地方政府要对辖区内的煤矿进行全面走访,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环保要求、严重浪费资源的小型煤矿,要予以停业整顿和取缔;第五,加强对煤炭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等手段,吸引更多的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人到企业中来。

3.2建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鼓励政策

资源和环境属于人类共享,煤炭企业在技术上实现了循环,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会转化为经济,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一,政府通过建立制度的手段对煤炭产业的参与者进行规范和限制,制度的建立要从量方面着手,即以法规等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和以行业规范等为主的非正式制度,保障煤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章可循,不断明晰经济主体的利益。其二,政府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逐渐引导煤炭企业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3.3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从长期发展来看,应该加大对非煤炭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强化对煤炭资源的保护力度,为煤炭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保障,为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目前煤炭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对薄厚煤层配采的研究力度,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最大限度实现对副产品的处理与利用能力,在节约资源和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优化煤炭企业结构,逐渐加强对煤炭替代资源的研究力度。促进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共同发展,突出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煤炭深加工优势产业,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煤炭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

第2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最近撰文解读党的十报告,诠释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当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发展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具体体现在“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上。

一个立足点——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方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重复建设问题没得到根本遏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果不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即便国内生产总值上去了、甚至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很难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去,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个着力——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地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我国如果不能快速提高创新能力,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加被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欧美等推进“再工业化”,我国一些领域现有的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我国目前这种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经极不适应发展需要,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五个更多——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努力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致使各项要素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要改变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利润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我国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第3篇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经济连续50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这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照此方式运转下去,中国的经济就将永远高速增长。但是,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其实是初级原料的投入,也即我国相对充沛、廉价而又年轻的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一开始未得到足够珍视和保护的各类矿产资源,以及同样十分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它主要是以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指标,所反映的是一国范围内各类生产单位的产出。它不问这种产出是通过技术进步、创新提升生产力获得的,还是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而获取的。很显然,后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若按照原有增长方式继续前行,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瓶颈制约。

首先是劳动力的瓶颈;其次是资源瓶颈;第三是环境瓶颈。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社会产品商品化的过程,那么,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启动的重要改革进程,就是社会及个人资产的金融化、虚拟化。金融和虚拟资本的运作必须服从于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如果为了片面追求GDP,或者为了某项其他的价值目标而将金融虚拟资产的扩张当作所依托的主要路径,最终的效果常常是适得其反的。

甄别利用比较优势

如果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角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除了劳动力成本较低外,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别的优势。其实,换一个角度,若从经济整体来看,我国却有着巨大、众多其他各方面的优势。即便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优势也是毫不逊色的。

这首先表现在大国的特有优势。诸如:拥有世界排名前列的庞大国土面积,拥有世界上最为众多的人口,因而拥有十分广阔而纵深的市场潜力,也拥有了自建国以来长期积累形成具有相当实力的制造业骨干企业,以及作为支撑的科教体系等。

要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比方说,我们的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在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的研发上头花费很多投入,认为这是不划算的,还不如用我们的所谓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去交换他国的先进产品。从静态的意义上说,这样做也许有其道理。但是,从动态的形成竞争优势的角度看,则显然是很不适当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可能把自己本来拥有的优势拱手让给了别人。从更加深层意义上分析,现代经济并不像一些经济学教科书所描写的那样,是单个企业和个体代表的经济细胞的简单组合。事实上,它是由大小不同的经济细胞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有机体。就全球的经济网络体系来说,其中的一些大经济体依托所拥有的规模经济优势,尤其是处于高端的经济和产业位置,可以让那些较为弱小经济体不得不依附于强大的经济体。像中国这样日益壮大的经济体不可能依附于其他的经济体上。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第4篇

【关键词】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地理信息城市变迁

一、城市地理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其分类

城市地理信息是指与所研究对象的城市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是有关城市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表征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它表示地表物体及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

城市地理信息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两类。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位的载体;而(数字城市基础)专题地理信息是指各种专题性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城市规则、土地利用、交通、综合管网、房地产、地籍、环境等,用于表示城市某一专业领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及规律。

一般来说,城市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数据量大。城市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在时态地理信息系统中还有不同时间的版本,因此其数据量很大。二是数据分布不均匀。城市地理现象在空间上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区域分布密集,有的则分布相对较为稀疏,这就造成了空间数据分布的不均匀。三是拓扑关系复杂。城市地理现象之间有复杂的空间关系,比如建筑物紧邻街道分布的相邻对象关系,公路穿越城市的关系,某城市在河流的左侧还是右侧,两条道路在城市汇聚的相交关系等,这些拓扑关系是城市空间查询和分析的重要依据,因此,数据更新和概括处理中必须维护拓扑关系的一致性,避免拓扑关系的错误。四是多重属性结构。一方面,同一城市地理现象具有多个方面的属性特征。例如城市的属性包括面积、人口、工业产值等;另一方面,多重属性结构也指不同城市地理现象占据同样的空间位置,即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和部分重叠。五是多尺度特征。尺度是指地理数据所表示的空间范围的相对大小和时间范围的相对长短。对于城市空间尺度而言,常用的地理数据尺度有市区尺度、城区尺度、街区尺度等;就时间尺度而言,不同的城市地理现象有不同的城市划分。如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六是数据来源多样化。地理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图数字化、实测数据、试验数据、遥感与GPS数据、统计普查数据、理论推测与估计数据等。对于多种来源的地理数据集成必须进行实现的预处理。七是地图表现形象化。地图是城市信息可视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图形的形状、方向、颜色、纹理、数量、大小、注记、图例、标尺、图饰等表现手法形象直观地反映城市地理信息。

二、从城市地理信息的变化看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目标

对我国来说,一方面,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要积极地扩大经济总量,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就业、教育、贫困、城市公共管理等等问题都难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充分体现。但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城市地理信息的变化规律,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提供社会保障。从理论上看,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源于发展约束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土地、矿产、水和环境等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如今,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虽然早已告别了“物质短缺”的时代,却又面临着“资源短缺”的空前压力,考虑到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要求我们从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方面对发展方式和方法进行系统调整。

一是从水资源看生态环境的变化。大家知道,武汉城市格局两江三镇,长江、汉水丁字交汇,其水资源没有任何城市可以媲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发达国家的10倍。从最初的武汉地图上可以看出浩浩长江奔腾而过,数百湖泊星罗棋布,当时的湖泊拥有量是127个,面积达228.9km2。但到目前,100多个湖泊只剩下38个。通过这些地理信息看武汉的发展史,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武汉大片湖区渐遭蚕食由水域变陆地的变迁过程。

二是从地形、地貌上看城市格局的变化。武汉市的地质结构,以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着全市的地质构造轮廓,三角鼎立的特殊地貌景观;宽阔平原上点缀特有残丘,在城市进程中部分山丘曾发生过改变。就拿武汉青山来说,因为他是属于一个重工化工之地,在经济运行中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几十年的垃圾堆场,我们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前清晰的戴家湖,逐渐变成了戴家山,是一个典型的湖变山的实例,后来,由于政府的重视,通过循环试点改造后,又还山成湖,再次恢复了戴家湖原貌。在未来的地图上,我们还将看到总面积8494km2武汉市将被分为主城区、新城、地区农业生态区三个圈城。

三是从地名、注记看城市交通变迁。从30年前的地图上看到武汉中心城区大概只有1200个道路名称,其中还包含600多个背街、里巷名称。从汉口来看,中心城区,沿长江平行的只有沿江大道、中山大道、解放大道,而后逐渐出现了建设大道、发展大道……而现在的常青片区、百步亭片区、吴家山片区、后湖片区、已相继步入……。在武昌,以前的大东门以东,特别是鲁巷以东更是属于郊外,而现在鲁巷成为光谷中心,更有高新大道、光谷大道、文化街等等的兴起;在汉阳,以前的十里铺以外,已属郊区,而现在,王家湾已成为汉阳的中心;沌口经济开发区、江城大道等等如雨后春笋,所以,武汉现有的主、次干道等的数量就超过3799个,30年间新增3000多个,同时也有200多个老地名在消失。桥梁建设方面,自五十年代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后,相继建有长江二桥、三桥、二七桥、天兴洲大桥、长江隧道、三阳路通道、水果湖通道,还有7条城市过江轨道线正在建设等等。

四是从植被、植物看城市绿化建设。从以前的地图上看武汉的老城区中心区,几乎全被居民地占满,很难看到绿色的植被,武昌的许多山体特别是市区内的山体周围大都被建筑物和广告牌遮挡,难识其真面目,现在,在政府推动的还山透绿工程的指导下,很多山体基本上都恢复了原貌。近10年来,武珞路植树造林20多万平方米,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全市提高了5%,平均地表下降了2.6℃,从2005年开始,蛇山南坡完成山体修复及植被恢复建成7.5万m2的绿化带,栽植树木3800多株,附近还建成另外五处绿化带,共计植绿25.5万平方米,为武昌穿上新的绿装。

城市是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快、信息最丰富的区域,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的发展并没有摆脱过度依靠消耗和牺牲环境的状况,这种发展必将带来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地理信息是国力国情的要素,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经济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屈圣、王喜眉: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5(3).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法;互动

在本质上,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指在社会中对经济发展有帮助和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效率等。另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很多种,不仅仅涉及了社会经济的方面,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文化和资源这些因素都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说,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同时经济法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法律规范,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的过程中,做好一系列的完善工作,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情况,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这两者进行相互协调、相互影响。

1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也随着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因为对以前经济发展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所以说在改革过程中主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进行全面的加快。如今在党召开的每一次会议中都明确表示要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改革的基础,以此实现经济改革的目标,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中间突破在发展过程中的难点,所以说就必须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对经济法互动不断的加强。我国经济发展在没有改革前都运用的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所以说本质上就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中过高的投入导致了经济资源严重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进行了消耗。再如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还缺少着一定的平衡性,投资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以至于造成了失衡的现象,所以说我国如今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对经济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得到相应的转变,就必须要依据相关的经济法作为指导的依据,把我国经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进行解决,经济法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性法律,让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经济发展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性,使经济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重视质量。所以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有一定的必要性,要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这样才能让经济法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得到相应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法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优势

2.1转变优势

我国对经济法进行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消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仅能够改善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时刻保证了我国消费行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我国逐渐完善了食品安全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都从各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保障。同时这些法律的颁布,还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消费环境,使消费者能够安全的在经济环境下进行消费,从各方面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在我国经济法的完善能够帮助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系列的资源能源控制,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的完善能够帮助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不协调的因素,需要我国进一步的控制经济发展的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实现经济法的完善过程

经济法作为一个国家体现经济发展的好坏,是能够对经济进行全面的反映,所以说经济发展与经济法之间是不可分隔的。经济法主要包括在金融、企业反映经济发展的法律,通过对经济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的弊端之后,经济法能够帮助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一系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所以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很大程度实现经济法的不断完善,从而显示出经济法的不足之处。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经济的发展有战略性的实际意义,强调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经济的科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以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资源浪费严重、物质损失巨大等这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所以说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从各个角度入手,对经济进行综合的管理和协调。经济法作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最基础的法律,它对于经济发展的转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法在增加我国经济数量的同时,还能对经济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所以说在这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数量,还延伸进入了整个经济发展格局中,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我们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这两者的结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经济发展方式在各种程度上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施经济上有很大的指导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能源的浪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法互动的重要意义。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跟不上如今经济发展的步伐了,要想在各方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从本质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去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转变中,才能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结合起来进行相应的研究。在本质上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改变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与经济法实施的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施经济法,在各方面保证了社会劳动者的实际利益和合法权益,从这些方面就可以实现我国经济利益的提高。在我国的经济法中对于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在经济法的规定中也很注重对劳动者在各方面的保障。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上,要加强对经济法律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来说不仅仅是劳动能力上的增强,更多的是对劳动者进行脑力能力上的培养。在从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要增加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种方面将会影响到国家与实际经济法律,导致了国家颁布的经济法律对社会上的群体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说,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发挥劳动者的内在潜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另外,我们需要构建创新国家经济管理的体系,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也会得到相应的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会影响到经济法互动的要求,所以说我国在进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与经济法进行相应的互动,产生关系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实施的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将国家进出口的经济方式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用消费出口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实施有助于调整经济发展的利益,在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体制的过程中,来提高经济利益。

5.1完善经济法利益主体

自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质上有了相应的改变,主要是以公有制度为主,多种所有制为辅的经济共同的发展,这使得经济主体的发展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然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给经济主体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在机会中也得到了相应的挑战,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竞争。所以说经济体质的改变对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虽然良好的经济体质在本质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各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国家经济的效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严重的也会导致经济发展失去应有的平衡,加大国家各地区的贫富差距,过分地追求经济数量而在本质上忽略了经济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本的经济体制中,缺乏创新意识造成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增加了经济的风险,所以说要实现经济利益的转变就要在各方面注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这样才能完善经济法律制度的规范。

5.2加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实施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既能够相互影响又能够相互联系,然后找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的问题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经济的发展。全面完善经济体系能够有效实现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保障经济的利益。在完善经济体质的方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其一,要对经济法所涉及的行业进行即刻的执法,并且做出相应的计划去实现目标,因为经济体制在经济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二,完善经济法的体制要以国家的经济政策为目标,不断的加大经济中生产产品的质量,保证质量符合法律的规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产品的稳定性。其三,我们要对经济法的法律制度进行维护,在经济法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对法律的不断调整来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实施过程。

6结语

总的来说,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全面建立经济法的体系,将产业的制度向法律化进行全面发展,同时还要考虑人民的总体意愿,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法律的总体建设,这样才能在本质上制约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我们要通过稳定的产业制度将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下来,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更要保证经济法律制定的规范性,还要对产业制度进行充分的保障,这样才能使得经济利益稳步增长,同时我们还要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法律进行及时废除,这样才能使得产业法律制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完善。经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各部门、各机构之间进行相应的配合,这样才能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有效的干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在经济层面、政治文化层面这些方面还包括了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企业管理的创新等。这些方面不单单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不断改善经济管理机制下,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尚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济研究导刊,2017(06).

[2]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

[3]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

[4]赵兴华.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商场现代化,2015(01).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

一、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外成熟理论研究已有很多,这里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实践方面,我们选择了经济发达、同为大国的美国作为参照物,来对比判断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理论方面,我们参照钱纳里等著名学者的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同类指标对比,来判断我国所处的阶段。

1.我国工业化程度与美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程度相当

经反复研究,我们确定选用以下四个指标反映工业化程度,并进而判断经济发展阶段。这4个指标:一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四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现将中国2008年这4个指标与美国同数值的时期进行对照(见表1):

资料来源:1.有关中国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2.美国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美国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来自《Z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

从表1数据和美国经济发展阶段【1】的划分,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应于美国1950-1960年代的水平即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而其就业比重对应于美国1900年的水平即其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可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同时借助于第三产占比的对照,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相当于美国1900年即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但三产产值占GDP比重相当于美国1870年以前的水平,也就是说还达不到工业化初期水平。可见,我们讲中国现阶段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判断并不很精确,也有误差,是一个"区间" 的概念。

2.我国工业化程度指标符合钱纳里多国模型工业化中期阶段判断

在现有的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他和塞尔昆(M ·Syrquin)在《发展的型式》(1975)一书中,分析比较了1950-1970年期间1O1个国家(地区)经济结构转变的全过程,揭示了收人差异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勾画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请见表2:

注:根据《发展的型式》(H.钱纳里和M.塞尔昆, 1975, 中译本(李新华等详,1988),经挤科学出版社,第31~ 32页)一书中的表格整理而来

从上表中得知工业化前、中、后期工业比重分布,我国2009年工业占GDP比重为40.1 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但我国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7.2,处在工业化前期,如果考虑加入信息技术发展对就业比重的促降影响,即根据新情况修改只截至到2O世纪7O年代的钱纳里模型,那判断工业化的就业比重就应该有所降低,我国就业指标也就接近工业化中期。综而言之,从钱纳里多国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分期看,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 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3.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首先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换。现在主要的拉动靠的是第二产业,三产业很不发达,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创意的、设计的这种第三产业不发达,主要靠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实农业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去发展农业产业。有很多的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得相当不错。产业结构的转换,一二三产业有一个合理的比重,现在和国际上比是差得很远,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变。

其次,拉动经济发展的这种模式应当改变。以往主要靠外需,现在应当十分重视内需。内需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以往内需主要是靠投资,现在经济发展模式要转换到消费。

最后,是要形成内生的、创新的发展模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内生的就是靠体制的力量、创新的拉动,自然而然的,目前启动内需主要是靠政府的政策,靠政府的大量的、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的,现在要把它转变成靠内需的、内生的自我创新的自然而然的发展的经济模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即转变需求结构,着重扩大消费,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工业增长的局面;调整要素结构,着力依靠自主创新,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

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高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为特征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世界上率先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1.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自从1990年以来,美国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得非常快,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已经突破了70% 的比重(见表1)。美国的第一产业到2001年的就业比重微微下降,下降幅度为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从1990年的26.1%下降到2001年的18.5%。相应的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快速上升了7个多百分点,从1990年的70.2%上升到2001年的79.2%[3l

从20世纪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部门变化是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1991年"新经济"开始后,由于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已非常小,占全部就业的3% 。因此,美国劳动力部门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

2.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变化是工业化过程中,三大部门产值变化趋势的延续 。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稳定中略有下降。从1990年的1.9% 稳步下降到2001年的1.3% 。该产业在1995与1996年还出现过上升的转折,到1997年该产业的比重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是明显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24.1%下降到1999年的21.8%,这期间下降了2.3个百分点。然而,这种下降在这一区间是不均匀的,在1990-1991年期间,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在其后的十多年,总共才下降了1个百分点。在1993-1995年,同第一产业的比重一样,第二产业比重也存在一个小的上扬趋势,到1996年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地上升,尤其在1990-1991年期间,这一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1年达到79.6% ,详见表2。

3.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产业分布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就是两个时点上的静态比较,与历史数据相比,现阶段,美国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工业的比重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总体上看,工业的比重总体上是上升了;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且升幅很大。1990年以来,美国产值分布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幅度地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收入的产业结构为农业仅占1.9% ,采矿、建筑、制造与公共事业占到了24.1% ,服务业占到了73.5%。到2001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这时的产业结构呈现的是更低的农业产出比,相对低的工业比重以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从就业的部门分布来看,美国1990年与2001年就业部门的变化趋势与产值的部门变化十分相似。数据显示了美国这期间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的比重在数值上十分接近。

4. 美国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2l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接轨,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结算与运输方式等。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和高效运作的信息网络,培植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逐步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器"。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单一。而高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扩散渗透能力,我们要积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科技化、信息化改造,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提高其信息化、知识化和技术化水平,从而使产业技术层次在整体上上一个新台阶,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命和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 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

发生在美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创新或新的制度安排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社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包括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等,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在生产领域,小型创业公司的兴起,大公司与小公司在创新上的协作关系;在流通领域,各种金融创新、风险投资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股票期权的盛行;在企业管理领域,层级制为水平型管理和对基层授权所取代等等。在产业结构的调燕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市场力量和一些间接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变。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既是促使各类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也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国虽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残留的体制却已不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借鉴美国产业体制变革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产业体制。一是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推动能够市场化的领域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将适宜由社会提供的服务逐步剥离,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二是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使体制改革更多地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推矾产业体制改革。四是要通过加强人才管理机制来促进产业机制的改革,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各产业的创新,从而得到适合经济发展的优化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被讨论至少二十八年还未得以实现的现实来看,问题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有关专家分析,问题在于,第一,转变发展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需要有压力,如果没有这个压力,企业不愁需求,就不会改进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就会到房地产市场上做投机生意,引起泡沫;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要有制度环境,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在技术上有很多很重要的技术突破,从外国引进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发明,但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碰到了严重的制度。要实现中国政府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结构优化的方针,需要两条,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一定要用改革来改变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焱宇,钱立伟.2003年的美国[J].国际资料信息2OO4,(1):19-21

[2]范跃进.世界经济年度报告2003[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美)祆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 -布罗克.美国产业结构(第1O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蓝庆新.东北大开发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5,(4).

[5]凌云,王立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1].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9-92.

[6]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7]W ·W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 经济研究, 2009,(3).

[9]宋德勇, 卢忠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3).

[10]唐跃军. 跨组织系统(IOS)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2).

[11]唐跃军. 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J]. 经济评论, 2002,(6).

[12]Antoine, Dechezlepr阾re, Glachant, Matthieu, and Yann M閚i鑢e. Technology Transfer by CDM Projects: A Comparison of Brazil, China, India and Mexico[J]. Energy Policy, 2009, 37(2).

[13]Azqueta, D., and Sotelsek, D. Valuing Nature: From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Natural Capital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63).

[14]Bator, F.M.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8,(72).

[15]Baumol, W.J., and Oates, W.E. 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J].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1,(73).

[16]Bertram, Geoffre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the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28(3).

[17]Choi, Y.-Y. A Green GNP Model and Sustainable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21).

[18]Clarkson, P.M., Yue, L.,and Richardson, G.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ital Expenditures by

Pulp and Paper Companies[J].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

[19]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 (3).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社会制度 影响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是通过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各国纷纷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概述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资源消耗日益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逐渐认识到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不利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开始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无论对于哪个国家,都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表现在:①环境保护的要求;②资源紧缺的形势;③国际竞争的需要;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需求。

3.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从高能耗经济向节能经济转变,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从粗犷型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④从物质化经济向非物质化经济转变,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减少对于资源等物质资料的需求。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社会制度的影响

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从共性上说,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稳步发展。而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分别进行分析。

1.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不足和问题,推动了其对于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的调整,以现代市场经济代替了自由市场经济,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而科学技术取代生产资料成为第一生产力,则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例如,在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充分利用各自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新型科技手段,采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安装自然通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和循环系统等方式,建设新型住宅,极大地节约了能源资源,也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虽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长远发展而言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相对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言,承担的风险更小,而机遇则相对较大,因此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

2.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也是双面性的,因此需要政府管理人员的重视。前苏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发展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导致了失败,甚至最终引起了国家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消亡;同样,阿根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外国资本,金融过度开放,最终也导致经济转型的失败。我国必须以这些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切实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

以我国的发展为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虽然时间较短,在转变初期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准备充分,应对及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建立,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对于科学技术更加重视,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粗犷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逐渐实现了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繁荣。但是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较多的矛盾和不足,在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进入产业链竞争,坚持“走出去”战略,不能一味固守加工组装的微薄利润;②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保障;④调节分配制度,做到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引导消费。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的需要,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但是归根到底,世界各国都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玲.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47-49.

第8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走向下一个30年辉煌的时候,中国遇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古地为特猛的“四高一步”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再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其表现为,资源与环境、投资与消费、“一二三产业”比例、城乡和区域发展、国际收支等一系列的不协调,以及收入差距扩大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其中隐藏着较大的经济和社会的风险。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把“增长”改为“发展”的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表明国家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应该说,这些年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转变发展方式问题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面临的唯一选择,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目前,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已经启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其中的新战略、新主线和新任务。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总要受到发展理念、历史阶段、体制模式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效益、成本与质量等矛盾的制约。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当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此阶段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为此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抓住机会,在这一阶段适时“大推进”。2009年辽宁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期。

一般来说,对发展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结构不合理是经济落后的重要表现,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着眼点。在这些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最引人重视的。大力发展服务业、低碳产业,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区域结构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区域一体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夯实合作平台、统A补性与竞争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产品过剩等。例如: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靠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点状带动。到现阶段,点状拉动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地方恶性竞争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扩大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会为发展提供投资、生产、就业等便利。这一过程也就是获得发展空间和动力的过程。区域结构调整能够缩小城乡和收入差距。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吸引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反之,发展快的地区为了扩大发展规模、市场等,也需要不断向落后地区辐射。在积聚与辐射过程中,城乡和收入的差距就会逐渐缩小。

区域结构调整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欧盟27国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实现,东盟10+1的自由贸易区也开始运行,大珠三角正向泛珠三角的9+2模式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各国和各地区都将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任务放在重要位置。

区域结构调整国家大力支持。2009年国家批准了11个合作的区域为“国家战略”。2010年这个规模继续增大。国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区域合作把更多的区域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和提升对外开放能力的区域;有利于破解特殊困难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探索区域发展、区域管理先进模式的地区。

沈阳经济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当先锋

2003年辽宁省提出建设“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设想。2008年7月,辽宁中部城市群正式更名为沈阳经济区,并吸收阜新为成员市。至此,沈阳经济区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三个特大城市,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五个大城市的城市群。2009年以来经济区一体化加速推进。八城市交通、通讯和户籍管理等加速对接,沈抚、沈本、沈铁、沈阜、沈辽鞍五条产业带建设进展顺利。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辽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中,沈阳经济区是其中的一大亮点。目前,经济区面积占全省的50.9%,人口占全省的57.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9.5%,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53.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59.4%。这样可喜的发展就是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的结果。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0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我国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一)提高我国应对国际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表征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实际上是对原有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依存度高,外需、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的许多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应对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原有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表现。

(二)我国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深度调整期,包括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全球需要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世界贸易格局的调整。从增长速度来看,全球经济很可能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期。从全球需要和生产结构调整来看,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不会恢复,甚至会相对收缩。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整体经济转型,真正确立和实施科学发展方式,才能适应后国际金融时期全球经济调整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显然要缓解乃至解决新世纪我国持续增长和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高利用、高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四)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大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不够合理、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条件。

(一)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体制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途径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下决心、花大力消除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缺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三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消除政府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解决政府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有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三是进一步完善统一市场,使全社会所有要素在城乡、区域、产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起来。

(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结构调整总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所要求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到来和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调整需求结构。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四是调整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五是调整对外经济结构。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技术进步尤其是自主创新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实施“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加强自主创新”的国家技术发展战略。一是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二是加快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增加对战略性高端技术、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及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政府投入。

三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制与机制。四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由单纯依赖引进向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转变。

(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虑到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信息化条件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具体说就是在下面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突破口。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渗透。三是推进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四是培育中国战略性新型产业。五是推进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三、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好的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使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杰.中国经济转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李炳炎.中国模式经济发展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