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信息化教学

时间:2023-09-10 14:49:46

导语:在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信息化教学

第1篇

摘要:对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减少人工管理,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效率,改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建设信息化平台管理教学档案的意义,提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档案 信息化管理 研究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效果不是特别好,也没有进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的高校还是运用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档案管理的效率不高,不能进行有效的保密工作,在教学档案管理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大量教学档案信息的查找和整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必然要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取而代之。作为一种高效的资源,信息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可以进行大量的数据的积累,运用信息技术,高校可以实现教学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可以迅速地识别大量的数据,可以在随时将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找。所以,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效率,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也是高校在今后发展的重点。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很多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没有更新思想观念。高校的档案信息管理是高校实现信息的时效性的基本途径,所以,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时,要不断地充实档案信息的内容,要用创新的观念。但是,有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档案信息管理的步伐,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档案信息,缺乏创新意识。有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没有高度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意义所在,他们认为档案信息的管理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学校的影响不大。有些高校虽然已经开发了档案管理的软件,但是软件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差。

2.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还需改善。有些高校的资金有限,在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用人工进行操作的情况比较多见,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没能运用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去,降低了教学档案的管理效率。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信息化管理设备齐全,但是信息化的设备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应用到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化数据库,但是,却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功能和模块。整个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要以核心功能模块为主,要成立一个数据整合中心,实现对学生教学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包含学生详细的个人信息,同时还包括学生的档案和各种有效的资料。

2.要建设学生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教学档案信息不仅仅要呈现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同时,也要在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呈现出来,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并将信息公开化,便于管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化管理,将管理的权利交予学院的领导,并将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合。

3.要完善教学档案服务系统的建设。每一年,当新生报到时,学校都要对宿舍进行整体的安排,运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住宿费的自动化管理,确保学生都办理了校园一卡通。可以将学生办理学生证和注册卡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防止有任何遗漏。对高校的教学档案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自行选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管理的时效性,提高管理效率。高校的学生数量多,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档案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中,采用传统的模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要在辅导员不断地传达和重复的过程中,才能将教学档案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法不具有时效性,且效率低。而建立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档案管理,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档案管理方法的缺陷,可以将学生的教学档案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在建立高校后期管理信息化平台时,要建立核心功能和模块,完善教学档案服务系统的建设,建设学生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凤.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

[2]周玮,毕鸿雁,孟成民,夏靖娴.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9):31.

第2篇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非常重要,但其信息量也非常大。比如学生的学籍信息、课程安排、教师讲课计划、选修课的安排、考试成绩的记录、教育研究的项目资料等。这些信息种类多,总量大,无序且分散。如果使用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就能够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大大减少了人为的错误,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第四届全国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研讨会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尽管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但其建设速度较快,迄今为止,其发展到的水准还是令人可喜的。现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已经被各高校作为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为了加强教育教学信息平台建设,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还专门成立教学信息化领导小组开展教务管理信息化、进行网络课堂远程教学改革以及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工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做努力。这些措施都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但是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各大高校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高校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内涵及重要性的认识稍有欠缺。教育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教学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所以不仅要着眼于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划,还要注重硬件与软件上的共同投资。如果没有意识到其内涵,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就会导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一个被动和落后的状态。

其次,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人才,虽然近几年这方面的人才较多,但是敢创新和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并不多。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少有人开发出适合于自己高校的管理系统软件,未能使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得到更加广泛运用。

三、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良好发展的必然途径和实际需求,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建设信息化的创新管理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求管理人员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增强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这是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学管理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不仅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而且在时间紧迫的时候会毫无头绪。而在创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建立健全各类教学信息化管理制度

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而且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教学管理系统制定规范、严密并且适用于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例如学生的考勤制度、教师上课的记录、成绩统计的管理措施等。只有真正实现了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谈得上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三)提高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水平,增强信息管理人员的能力

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其能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操作和报表处理上,还应该自主开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在排课、考试、成绩记录、统计信息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用自己所学,避免软件的中途搁置和废弃现象,或者集成单机系统,使数据得到共享,管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运用。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社会高速的发展,教育管理人员需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水平,增强信息管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使网络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在行政管理上,使管理网络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如果能够更快更好地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档案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89-02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等院校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实验室管理的真实记录,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可全面反映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各个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评估的展开,教学档案管理日趋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方法的推进,实现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材料,其特点如下:

1.教学原始性材料分类多,数量大。

教学档案有来自上级各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实验实习等方面的工作安排、管理制度、规定条例等,也有各教学单位对教学过程记录的原始材料、教学工作安排的工作文件,还有教研室活动、教研室建设、学生活动、学生管理原始记录和相关材料,分类较多;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多、范围大、人数多,因此档案数量相对较大。

2.教学档案整理的周期性比较强

教学过程以学期为单位开展,原始材料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因此,教学档案整理归档应按学期进行,形成周期性的档案。

3.教学档案学科专业性强

除了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共性外,高等院校的各系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按不同的专业特色实施教学,各种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学档案的整理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特性。

4.教学档案资料的形式多样化

各个院系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课内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野外考查、社会调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材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纸质材料、照片、光盘、标本、样本等,这种多样性档案原始资料,可以真实确切地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更能体现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教学档案管理由各个教学院系独立完成,由于缺乏统一的应用系统协调管理,管理的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以纸质档案为中心,管理对象是纸质载体档案,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大多是手工进行。

第二,电子档案保存不统一,通常采用按目录整理保存的方式,缺乏系统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给电子档案查询利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第三,电子档案保存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没有依靠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资源不能共享,导致很多档案重复建档,利用率低,利用手段单一。

第四,电子档案查询利用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受到计算机病毒攻击时,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电子档案存储目录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数据丢失,严重时会造成灾难性的错误,导致数据完全破坏。

第五,教学档案管理独立于校园网进行,没有采用有效手段来协调各部门统一完成,不但造成校园网资源浪费,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重复建设。

三、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

考虑到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

1.构建有效多级网络化教学档案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提高管理效率和档案的利用率。

通过采用基于Web的网络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教学主管部门、教学院系、教研室的多级管理体系。Web系统的优势在于实施、维护简单,特别是在校园网内运行,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可较好的实施安全管理策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效率。

2.系统采用多级存储体系,提高档案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采用磁盘、磁盘阵列、磁带库的多级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多级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有效的实施RAID技术,一般情况下通过RAID 1(磁盘镜象结构)来确保数据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RAID 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方式,即可保证数据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数据读取的性能。

3.检索工具多样化,采用案卷检索和全文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档案查询的效率和准确度。

档案检索工具是记录、查找、报道档案材料的手段,是管理和利用档案的工具。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档案检索,除了设置常用的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全宗文件目录、案卷目录以外,还需要设置全文检索,将档案中的各种事物名称、档号、关键字等进行编排,通过输入特定的词来实现全库数据检索,可有效提高检索效率,增强系统的实用性。

4.档案数据的数字化分级实施,分学期完成。

由于教学档案的分类多,档案的产生涉及的部门较多,档案数据的采集必须按不同的部门分别同步进行。对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研室等不同级别的处室分别规定数字化档案的范围,同步实施档案数据采集,有效避免重复劳动或相互推诿。由于教学档案的量较大,必须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归档立卷,并有效的实施数据的电子化;对于类似学生活动等较为频繁开展的活动需要缩短归档的周期。

5.档案收集时,采用“双套制”,在进行纸质、实物档案的归档的同时,还要有效的完成档案的电子化。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示,所以对于有凭证作用的文件必须以纸质形式保存;由于电子档案的载体不稳定性,加上电子档案的易修改性,所以纸质档案的保存很有必要。归档时采用不同的编目方法,资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都必须在备注部分加以说明,注明对应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档案编号,以便利用时相互参照。

6.档案的查阅采用分权分级流程审核方式,保证档案的保密性。

由于教学档案的查阅利用会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各个部门,而档案的保密性针对不同的档案内容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分级别、按权限进行查阅;对于低级别权限的用户需要查阅高保密档案时,必须严格执行流程审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7.档案管理采用专兼职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由于教学档案的数量较大,给立卷归档和数字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仅有专职档案管理员统一完成会有较大难度,必须采用专兼职结合,专职档案员负责档案归档的统一规划、立卷、审核、指导等工作,兼职档案员负责具体材料的装订归档,并完成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四、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电子档案建设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阻力,我们必须克服困难,落实责任,保证建设的进程。

1.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档案建设意识和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加强档案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管理者发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要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在一起,把档案的服务意识贯穿在整个档案的建设过程中,真正使教学档案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所以管理者对信息化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关键。

2.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档案管理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档案信息化的进程。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存在年龄差异性、学历差异性,导致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培训计划,以保证管理人员团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3.加强制度建设,把电子档案建设落实到管理人员的业务考核中。

由于电子化教学档案建设种类多、数量大、任务重,必须要求广大教学管理者全员参与、专兼结合。为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建设任务制度化,并形成可以量化或者物化的指标,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考核内容。把建设任务与岗位责任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夯实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建设任务有效完成。

4.加大计算机硬件设备投入的力度

信息化建设中,除了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以外,更需要配置较好的数字化设备,包括高速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这些设备的需求也是电子化档案建设的特色。

五、总 结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强化教学管理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不断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伴随教育行业高速发展,学分制这种教学方式也取得了广泛应用。这就应在学分制条件下对高校教学展开有效管理,确保高校综合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应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高校教学管理实施优化处理。保证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之间关联性,提高学分制下高校建学管理力度,为推进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要求

在学分制条件下对高校开展教学管理还具备诸多要求,这就应要求教师对各项要求有所了解,以此提升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严防高校教学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针对学分制进行研究,了解到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开展相应管理之前,应要求学生和教师针对学分制具体表现和现实作用展开有效分析,了解学分制与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之间关系,借助学分制要求对高校各科目教学模式实施优化调整,继而落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目标[1]。第二,为降低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难度,还应强化信息化模式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中现实作用,利用计算机设备将高校各科目教学状况和学生学分情况展现出来。为教师和学生查询学分提供便利支持,继而提高高校教学综合管理水平。第三,在学分制条件下开展高校教学管理时,还应保证学生各科目成绩以及其他数据信息准确性和完善性。有效提高各项数据信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现实作用,严防我国各个高校在开展教学管理时出现问题。彰显学分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现实内涵,为高校教学管理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策略

从多方面研究中了解到对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信息化模式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中作用效果,以此降低高校教学管理难度,使得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要求有效契合。而且在对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明确该项管理信息化策略比较多,具体如下所示:2.1建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分制下对高校教学开展信息化管理之前,应要求教师在考虑学分制具体表现形式以及高校教学管理要求条件建立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价值,为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信息化平台,使得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难度降到最低。而且建立相应信息系统时,还应强化信息系统与学分制各项要求之间关联性,落实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相契合这一目标,逐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现实作用,为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便利支持[2]。除此之外,在建立相应系统时还应考虑高校现有发展形势,并利用信息系统将学分制特点全面表达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学分成绩在高校各科目教学管理中作用效果,严防高校在对各个科目开展教学管理时出现问题。在相信息系统中录入学生学习信息时,还应保证各项信息准确性和完善性,同时避免有关部门开展基础信息录入时出现信息系统混乱等问题,并借助信息系统对学生学习状况展开有效监控,及时找出学生学习各科目时产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各科目知识学习问题,促使学生各科目学分成绩达到学生毕业标准。2.2不断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理念。作为高校教育新模式,学分制能够在改善固有教学理念条件下提高高校各科目教学创新效果,及时解决高校各科目教学问题,使得高校综合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而在学分制条件下开展高校教学管理时,还应借助信息化模式对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实施优化创新,要求高校教师从学分制现实要求出发开展教学管理,通过信息化模式引导教师从实际角度出发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缩小高校教学管理与学分制要求之间差距,使得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以及高校综合建设力度得以提升[3]。而且在对高校教学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时,还应保证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学分制之间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稳步运转。对于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来说,还应要求教师借助信息化模式对各项管理问题实施全面优化。减少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投入的时间和人力,进一步促使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向着合理方向发展。2.3落实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共享。为满足学分制对高校教学管理所提要求,在开展相应管理时必须保证各项基础信息合理性和稳定性,以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标准化参考依据[4]。而且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在开展高校教学管理时还应保证各项基础信息之间共享力度,避免高校对各科目开展教学管理时出现基础信息混乱和各项信息共享力度薄弱等问题。充分发挥各项信息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中具体作用,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与相关信息系统之间兼容效果。同时还应保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合理性,确保高校内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综合效益得以提高。

第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建设

一、引言

高校当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比较关键的,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下,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就比较重要。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以来,为人们的生活丰富化提供了可能,并且也提升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将信息化技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加以应用,就能对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在当前的发展以及改革背景下有力支持。随着近些年教育政策的放宽,各高校的招收人数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为学校的管理增添了很大困难,而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将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平台,能够将高校教学工作在信息的分析处理以及反馈等诸多环节更加准确化以及规范化等。另外,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能够对教学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就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能够对教学资源科学化的统筹调度和安排,对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比较有利,促使全校人员能够对现代化技术的学习热情得以促进,从而不断的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虽然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动力,但是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有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现代化技术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但有些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认识以及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教学管理的观念上还相对比较滞后[2]。有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只要在办公室有电脑就是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从这里就能够发现高校教学管理的认识还没有得到深化,对教学管理信息化还比较缺少整体的认识。再者,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上有待提升,在信息管理的能力上需要加强。有的高校在教学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还处在简单文字操作以及报表的处理阶段,没有进一步深化,在信息符号以及图表的制作等方面都不熟悉。这就必然会对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阻碍。另外,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有是在经费的投入上相对比较缺乏,以及不充分。这些问题就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备,由于地域差异性,所以在地区的经济差距上也比较大,一些高校有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想法,但由于缺乏经费的投入,所以也不能有效实现信息化建设。

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能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最为基础的就是要能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进行提升,将认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才能有利于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健康发展。高校要能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尤其是高校的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将信息的观点在管理中充分体现,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征进行统一的规划以及协调等。

第二,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要能在建设思路以及原则上良好遵循,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思路上来看要先加强学校内部的改革,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将网络信息环境作为主要的发展基础,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共享。通过网上信息浏览以及信息的交换等等为学生的师生查询信息提供方便[3]。再者要能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相应原则,在职责的明确上以及工作环节的简化上都比较重要。然后针对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完整统一性。

第三,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运行建设要抓紧实施,从而创造出比较优化的运行体系,当前的一些高校已经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视,都纷纷的加强这一方面的完善。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管理的规范化进行强调,然后将信息化环境下制度建设工作得到完善,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是对教学秩序得以稳定的基础,能够将教学的过程协调化以及高效化的呈现。

第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能够形成教学管理信息化CIO机制,和企业的发展能够借鉴经验,在管理机制以及体制等层面进行创新,通过CIO能够对高校的信息化推动起到积极作用,在技术和组织两者的组合过程中也能充分的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稳定运行[4]。然后要能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整体性的加以提升,信息技术并非是万能的,在人员素质上实现现代化才能够真正的将教学管理信息化目标得以实现。教学管理人员作为信息技术的实践者,只有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在管理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应差异性,所以这就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结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实际内容进行建设。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考虑,才能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促进作用,此次主要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建设策略重点分析,希望有利于实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索凯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软件导刊,2014,(11).

[2]丁之嵘.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3,(08).

[3]银海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断提高,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离不开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这是高校现代教学管理体系实现升级发展的必然需求,所以校方应该关注和重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推进,不断培养出适应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新类型人才。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内涵及必要性

1.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发展背景下,融合应用信息化教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结合教育发展的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配置,创新开发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让信息化发展教育深入到各阶段教育体系中。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大学生行为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为高校做好全方位的科学化管理,利用信息化的特点,架设更多的实时渠道以便于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保证高校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2.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快速而深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速发展,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至关重要。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研究属于热门课题,同时也成为各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又依靠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新媒体,互联网的全覆盖为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增设了更多的拓展视野的窗口,使高校学生得以拥有同高校管理者相一致的信息来源与渠道,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与校园管理来说无疑将是重要的变革发展机遇。

3.加强校际联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应重视和关注校际联系,重视校园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媒体时代,校际之间的联系沟通的发展进程也在加速,教育发展的变革与多元文化的交互对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刻。传统的高校学生行为管理模式已逐渐陷入新时期的困境,所以应该加强校际联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理念与管理体制的交流也成了高等教学管理的现实要求,要想有效地消解信息时代大学生行为管理的现实困境,则必须要迎合信息时展的浪潮。通过校际联系,以创新的精神突破传统学生行为管理理念的束缚,探寻出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管理工作模式,如此才能保证学生行为管理的实效性,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并依据学生行为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在信息时代的教学管理理念应当从几方面出发:首先,正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致力于加大对信息优势的利用,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从而为全方位的科学化引导提供参照,为学生良好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对学生行为的管理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结合现代职场的实际状况改善传统的学生管理评价标准。在信息时代,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利益表达空间和更为多元化的诉求,只有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取的权利需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就是要充分协调并整合信息管理背景下高校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学生行为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保证科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其人性化内涵,同时还要借服务意识的提升深化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管理与服务力量的整合。从本质上看,以上诸多方面均是强调着同一个核心思想即“以学生为本”。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力量,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亦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一起被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对于学生行为管理的重要性早就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课题,在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开始面临新的困境,只有高校对此予以正确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好信息时代的优势,并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渗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行为管理质量的迅猛提升,带动高校管理信息化健康发展。通过研究和分析高校教W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推动高校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祥江,殷明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50-52.

第7篇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以福建省F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例,阐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F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角色分为学生、任课教师、导师、学位点负责人、学院分管领导、学院教学干事、学院系统管理员。系统为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使用权限,各角色根据系统的授权,访问、查询、读写每个功能模块数据库中的信息。下面以教学干事的角色访问F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学籍管理:包括注册管理、奖励处分管理、异动信息。学生在开学两周内必须到学院进行注册,教学干事需在系统中对已返校的学生进行注册,以便学校能快捷地统计学生到校情况及缴纳学费情况(学生不缴纳学费无法网上注册)。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学籍异动,教学干事通过网络处理学生的异动信息和奖励处分的相关工作。2.学生管理:包括学生信息、学费缓交环节、学生缴费管理、入学成绩查询等。教学干事可通过学费缓交环节,对欠费无法选课的情况进行处理,避免学生因欠费而不能网上选课,耽误学业。3.教师管理:包括教师信息、导师信息、硕导遴选管理、导师统计等。教师可通过系统提交申请硕导资格,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处理相关信息,提高导师遴选工作的效率。4.师生互选:包括确认师生关系、学生选择导师、为导师分配学生等。学生通过系统选择导师,导师网上审核。对没有学生选择的导师,教学干事通过系统为其分配学生,确保师生资源的合理使用。5.培养管理:包括专业培养计划、个人培养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的变更、个人培养计划的变更等。学生可从网上提交个培变更,导师、学位点负责人通过系统及时审核,保证培养计划的科学性。6.课程管理:包括课程信息、开课计划、课程目录、调停课等。教学干事可网上排课,教师通过网络上传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申请调停课等,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均可通过网络查询本学期所开的课程,了解授课内容,实现了课程信息的共享。7.考试管理:包括开考管理、缓考管理、考试安排和监考任务。教师可在系统中提交课程考试时间、地点,教学干事网上审核,学生通过系统查看考试时间地点,提高了排考工作的效率。8.成绩管理:包括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综合成绩排名、旁听生成绩查询等。教师可通过网络对学生成绩进行录入,不受空间限制,学生可及时的查询自己的成绩。9.论文管理:包括管理、开题管理、毕业与学位论文管理、送审管理、论文送审成绩管理、答辩管理等。论文管理是研究生教学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发表的小论文,网上提交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导师,学位点负责人和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均可网上审核。利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同角色可共享学位论文信息,避免了论文的重复打印工作,方便导师及时的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10.毕业与学位管理:包括毕业名单、授学位名单、学位信息等。学生网上提交毕业申请,学位申请,教学管理人员网上审核。通过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学位信息,为校学位会的顺利召开提供所需的数据。此外,F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还包括教务信箱、专业信息、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等功能模块。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具有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约束,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式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的功能模块来看,该系统可以处理研究生教学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该系统功能完善,可操作性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F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二、推进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管理理念,营造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办学规模不断变化,实行学分制,增加选修课,实行弹性学制,数据量大、随机事务繁杂,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网上选课,教学管理人员网上排课,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管理,让师生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氛围。

(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时,要领导重视,领导参与,明确责任分工,引进专业人才,增强技术力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做好信息资源的采集工作,整合和共享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水平。在系统投入使用后,要着眼长远,加大投入,随时根据教学需求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保证系统的安全,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

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系统研制、修订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要注重制度的严密、规范和可行性,从而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确保教学管理工作快捷有序的进行。

三、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

1传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传统教学方式信息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计20课时,设置8个专题,每个教学班级学生数40人至80人(以专业开班上课)不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保证学生掌握多个知识点、实行学生互动、完成学生考核等难以实现。(2)学生携带智能手机,无法专注教师的口讲笔授,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当前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发消息、看新闻,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学校虽然在教室的讲台上钉上几十个手机袋提醒学生课堂上交手机,但是依然有学生无法自控。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和互动方式,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案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课堂参与性教学互动时间空间有限,难以实现有效沟通。参与式教学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角色设计和游戏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成长经验的分享,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觉行为,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上很难进入真实的情景角色之中,难以实现有效沟通。

2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关要求

(1)加强资源库和网站建设。建设质量高、信息量大的心理健康课程网站,栏目丰富、针对性强、信息量多、适合学生兴趣特点,网站要不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完善,吸引学生点击浏览学习知识。(2)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经费建设校园数字化学习中心,加强配套硬件的建设,实现校园免费网络全覆盖。建设功能性教室、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手机APP,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互动和考核。(3)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对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和运用,每年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学习新知识,全面提高信息化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视频的下载转换和微课制作运用等方面走在其他教职工的前面。(4)引导学生对资源的学习与运用。课堂教学和心理咨询中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微信、腾讯QQ和邮箱等实现互动反馈,如翻转课堂任务的、网络咨询的预约和接待、视频书籍的推荐、引导学生观看课程网站上的视频、微课和心理电影,网上的作业和批改,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活动,针对性开展教学与咨询。

3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

(1)先进教学设备和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外还可以利用多功能教室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使学生轻松掌握心理知识和技能。如,在第一堂课《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中,我们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剪切了两部分的央视新闻视频,一个是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的部新闻报道,一个是尼克•胡哲的励志宣传片,直观性的视频冲击力和震撼力较大,学生观看两段视频后陷入深深思考,“身体残疾和心理问题,哪一个危害更大”。信息手段的引入更高效、更切合实际、更简洁地让学生内化知识和能力,自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们在每一章节都引用生动适合的视频、图片、音频等信息化手段,增强教育的有效性。(2)网络覆盖后的课堂学习与心理测试更加便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学生非常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通过一些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如气质类型测试、焦虑自评测试、情商测试等。传统的心理测试采取的笔纸测试,复杂且费时,消磨学生的耐性,导致学生半途而废。网络覆盖后通过进入信息化学习中心上的“心理健康网络课程”的“在线心理测试”,学生只要回答完测试问题并提交答案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测试结果,快捷方便[1]。(3)制作微课和拍摄视频补充课堂教学。对于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或者需要拓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中现有的微课或者自己制作的微课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或者补充教学。心理健康教师每人都善于制作微课,不同的知识点就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阅读文字、欣赏画面、思考问题,触发心灵的律动。(4)聊天软件和电子邮件辅助咨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少数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或者遇到隐私问题(性心理障碍、家庭父母婚外情、等),不愿对心理辅导老师袒露心声,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如聊天工具,微信、QQ等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且隐秘性强,避免了尴尬,操作方便、简洁,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学生培训、交流和学习,目前每年有超过200以上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证并顺利通过,学生在聊天群里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心理素质,拓展学习范围。(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课程资源库。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通过制作独立、美观、实用的心理网站,让学生在这个“心灵之家”找到心理知识的食粮、倾诉心声的朋友、安全温馨的环境。在2014-2016年期间还建设了集趣味性、互动性、自主性、发展性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栏目设计包括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知识、心理论坛、学生表演的心理情景剧、著名的心理电影、艾滋病预防的动画动漫和心理新闻等板块,鼓励学生根据需要,上网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或讨论,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和能力[2]。(6)微信微博发挥隐性课堂功能。微信、微博是学生晒心情、发牢骚、发感慨的场所,是学生的心理晴雨表。心理老师在课堂之余发挥隐性课堂效能,借助平台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互动。师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章、视频或者说说,植入正面、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闻和榜样,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智睿智处世哲学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学生可针对这些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分享自己的经历等。这种教育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充满趣味性。(7)APP客户端安装使用促进师生沟通。安装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APP,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逐渐受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例如,心理FM是目前受众面比较广,专业性较强的一款APP,以音频材料为主,涉及内容广泛,受到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的青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了自己的APP平台“心兜兜”,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网络心理咨询的功能,励志故事、心理学相关的优美散文、心理学专业知识介绍,还有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以及帮助入眠的轻音乐或优美诗歌,可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丁香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教学管理;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19-02

引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学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分科的细化,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学,它不仅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教学管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教育的需要,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以此来满足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信息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高校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现实的需要为根据,即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于教学管理,如若脱离这一“土壤”,即使使用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也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没有丝毫应用价值。所以,要首先明确现代信息化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此作为信息化系统在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下面说明信息化应用于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通过相对封闭的行政手段和纯手工的方式来收集和处理信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记录出现差错、信息与实际偏差较大、信息反馈迟缓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效率也大打折扣。由于现代教育的需要,众多的院校都在进行扩招,如果再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根本无法处理繁杂的信息。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管理,以通讯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建立高效的人机教学管理处理系统,以此来准确地记录学生的信息,准确又快速地处理教学管理中的某些信息,例如学生的注册、借阅图书以及成绩的查询等都可以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快速实现,大幅度提升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利用信息系统的某一终端来替代工作人员的工作,大大降低主观操作失误的频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相对快捷有效的学习服务。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以智能技术和高效的通讯技术为平台,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而准确地处理日常教学中较为规范的事务,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减少教学管理人员的数目,做到“精兵简政”,管理的效率还能大幅度提升。不但如此,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还能大幅度扩展服务的人群和延长服务的时间。除此之外,信息化系统还将学校的各个部门,如教务处、各个学院、人事部门连接成一个区域网,实现各个部门的即时沟通,解决因沟通不畅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有助于提升教学应变能力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因此,大学生也要不断地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各个高校也在争相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就业,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时刻洞察社会的变化,以此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地调整教学管理的组织结构,规范组织流程,制定适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管理体制。除此之外,教学管理人员还要不停地收集外界的信息,准确地预见未来社会的需求。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地调整教学组织结构,以信息化的方式实现教学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大幅度提升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高校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收集的大量数据对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收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知识,让学生时刻了解和学习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使用学分制,传统模式中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管理现在细化到以学生为单位,巨大的信息量和有限的工作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使用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轻松地实现选课操作、成绩统计等。

(三)有助于教学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的搭配使用以及招生计划的制定等不但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经验和分析能力,还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时刻收集本校的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信息,制定出多种教学方案,并对多种教学方案进行分析对比。高效而准确的教学信息在教学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学管理者必须依靠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获取即时高效的教学信息,并和其他的院校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实现教学管理的优化。教学管理信息是进行各种决策的基础和根据,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的管理,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将会频繁出现,影响决策人员的决策。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的收集速率,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高校的决策建立在丰富的数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之上,提升教学管理决策的科学程度。

(四)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的创新力

教学创新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学创新能够改变目前高校教学的现状、大幅度提升教学水平对于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管理系统能够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提供宽广的平台,信息系统大幅度增强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的获取能力,也可以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使学校的教学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能够作为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供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

二、信息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总体来说,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应用之中,管理者多数只把精力放在硬件设施和平台建设上来,并没有更新原来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没有从思想上接受或者理解现代教育的职能。受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影响,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时还是主要依据原来传统的教学管理经验。另外,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只是注重了硬件设施,没有注重制度的建设,缺乏指导和有效的领导,管理体制不完善。

(二)信息资源建设落后

教学管理的基础是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了高校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但是,从我国的高校教学资源来看,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时代脱节,其具体表现为:首先,高校的行政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其次,高校信息资源的建设没有一套有效的标准,高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缺乏交流;最后,学校之间的各个部门没有按照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初衷进行实时交流,缺乏交流和沟通,高校的各个部门和岗位还是处在相对孤立的状态,没有真正实现教学信息的共享,许多部门的工作重复,数据的准确率也大大降低。

(三)教学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现代化的信息教学管理系统对高校的管理者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者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还要具备现代教学管理的理念,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成为新型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部分教学管理者不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实用技术,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高校除了加强硬件的建设和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更新管理理念。

三、改善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近些年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学生的数目与日俱增,教学资源显得十分匮乏,大大增加了现代教学管理的难度。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手段,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建立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高校不但要加大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创新,激发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潜能,以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进行高校的教学管理。

(二)革新管理方式

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应该不断更新,以此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其中信息化教学改革系统的建设应该提升其开放性,注重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注重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同一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学管理人员还应该注重管理技能的创新,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不断地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等。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学会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进行教学规律的分析,以此来促进教学计划的改善和优化,使课程配置更加合理,教学体系更加创新。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校内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充分激发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热情。

四、结束语

信息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也使教学管理更加的灵活,但是,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姬喻波.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SWOT评价模式建构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6):78-82+168.

[2]管西荣.山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曾科,黄琨桢.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9,(06):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