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49:47
导语:在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造价管理;发展走向;管理水平
1.工程造价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
工程造价管理最初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3世纪,那时在英国出现了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分工细化,这种项目专业管理细化需求诞生了工料测量师,这一从事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专门职业。19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尝试着在工程建设中逐步推行招投标承包制,而招投标承包制要求处于主要地位的工料测算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后和开工前进行工料的测算和评估,同时也根据设计出的图纸计算出项目实物工程量,汇编后得到工程量清单。这就是工程预算诞生的标志。1868年,英国皇家批准下,成立了“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作为最大分会之一的工料测量师分会,它的成立,是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诞生的标志,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成立之初,工料测量师的主要工作只是在开工前预测项目所需要的投资额,而对于在设计阶段项目所需的投资额还无法进行准确的测算。这种造价管理方式使得工程实际造价成本过高,投资额不足,从而不能按设计阶段预定目标完成工程。为提高投资的效益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到了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造价工作开始把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考虑在造价管理范围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又把技术经济综合运用到造价管理中,于是工程造价管理逐渐开始向重视投资效益评估和重视工程项目经济与财务分析等方向发展,“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就在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应运而生了,这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标志。
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方法论与实践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各国造价工程师协会先后都逐渐开始了自己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认证等一些列工作。这些工作都大大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世界各国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综合阶段。以英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为主,提出了造价理论和方法论,随后美国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这一概念理论涉及到工程项目战略资产管理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美国造价师协会推动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I的发展,还在这一方面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和探讨,也在全面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立和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2.工程造价在我国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开始起步并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全国引进苏联的造价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先后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关于编制工业与民用建设预算的若干规定》、《基本建设工程设计与预算文件审核批准暂行办法》等等。这些法规文件的内容基本确定了概预算在工程建设中所处于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另外,这些文件也明确规定了在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的不同的时间段内也必须编制各种概算或预算,这些文件还对工程建设预算制定的编制原则、概预算文件内容、编制方法和审批办法等方面作出了规定的审批、管理等。从1958年到1967年,工程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甚至最后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终造成了造价设计无概算、工程施工五预算、工程竣工无决算现象。
改革开放后,随着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造价管理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先是1977年重建了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接着1983年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标准定额局,后来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随后在1988年将国家基本建设标准定额局从国家计委划归到了国家建设部,成立了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在此阶段,国家颁发了大量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工程造价概预算定额、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工程项目财务与经济评价方法、参数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自1990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后,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实践都加快了步伐。国内许多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开始逐渐介绍、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理论和方法等也开始了全面变化。传统的“量、价统一”的工程造价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涌现了许多优秀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他们先后提出了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至此,我国的工程建设期的造价管理也逐渐发展成熟,这意味着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同国际管理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3.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从不同的角度看,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是不一样的,工程造价管理有着不同的含义。结合特点,根据工程造价的含义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这两种含义准确涵盖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从投资人和业主角度定义,工程造价管理是投资人或业主对建设项目投入资金的管理。就是指预期要指出,或是实际已经支出的为进行某工程建设所投入的全部固定资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有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形成的,这所有的费用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就是说从投资者这个角度出发,工程造价其实就是工程投资费用,从这一层含义上来说,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其实就是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投资来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从决策阶段开始。
第二,这种含义是从承包商、供应商、勘察设计市场等项目的供给主体角度来说,从这种含义来说,工程造价指的是建设工程的承发包价格。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学术委员会把这种含义的造价定义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者实际使用在土地,材料和设备,技术、劳务及承发包市场等,交易中形成的建安工程造价与其它用于建设的价格。从这个角度定义的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作为其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这一程序,最终由市场形成的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其实就是完成这一项建设工程所需花费的费用总和。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施工器具购置费用和其它关联费用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以价格为基础构成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过程 全生命周期造价 管理成本
0 引言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项目管理科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其目标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转变是必然趋势。
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它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科学决策,以便在确保质量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1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分析
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阶段细分如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相似,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投资决策阶段对应的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对应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步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工程实施阶段对应的是招投标合同价竣工验收阶段对应的是竣工结算和决算而运行维护阶段对应的内容我们称之为运行和维护成本,竣工交付前的所有阶段成本可以统称为建设期成本。
1.1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投资行为一样,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是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后的可行性研究。就全生命周期理论而言,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其意义前文己经作了阐述。
1.2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设计通常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开发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其工程整个投资影响最大,可以达到90% 以上。规划设计水平的优劣,对工程实物的投资、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也是决定工程项目生命周期时间的关键要素。
1.3 工程实施阶段招投标及工程施工这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统称为工程实施阶段。在进行评标时,评价依据因该由原先的建设成本最低变为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比如,美国爱荷华州的法律就规定,评价的决策依据是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在工程施上阶段,应以全生命周期造价理论为指导原则,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对施工组织设计一方案的评价确定及工程合同策划科学合理。
1.4 竣工验收、后评价阶段这一阶段的内容包括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竣工决算的编制;保修费用的处理;项目后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等内容。
1.5 运营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工程项目从投入使用直至拆除的全过程。运营维护方案的制定也一样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运营维护阶段应着力提高设施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2、构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框架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的阶段划分
由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时间跨度非常长,而且各个阶段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首先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合理阶段划分,然后分别讨论各个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将工程按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阶段划分,就是要反映工程建设内在的规律性。一方面,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一次性准确计算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做不到的,只能随着工程各个过程的不断发展而渐进的逼近工程的真实造价。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的控制也应控制至各个阶段所发生的实际费用,将其费用的实际值与相应的计划值作比较,最终才能控制整个工程造价。所以,工程造价的阶段划分是进行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有效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计算
根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定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不能只局限于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还应该进一步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建设的其他阶段中使用,尤其是要考虑项目的运营与维护阶段的成本管理。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很多阶段都会涉及到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和方案的选择,只是具体细节和计算精度可能不同,例如估算阶段,建设成本和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计算都很粗略,到了设计阶段,建设成本(施工图预算)是参照施工图,根据定额或建立在对已完工程数据库基础上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比较准确,在设计阶段不仅要给出设计方案还要给出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方案。因此,未来成本的准确度也比较高。
3、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对工程造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与管理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情况,否则难以在实际中得到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须把我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情况,借鉴前面所讨论的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各种划分情况,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如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对每一个阶段,与此阶段有关的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都有不同的管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其中决策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实施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价和工程合同价,竣工验收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运营维护阶段对应运营和维护成本。之所以作上述划分是由于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从编制单位、编制原理和管理方式基本上相同或相似;招投标和施工结合非常紧密,所以把它们综合起来放到实施阶段。
结论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它优于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 笔者建议把外国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与中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 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框架。
参考文献
[ 1] 胡建明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讨[ J] 工程造价管理, 2002
[ 2] 胡智峰 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控制[ J] 煤炭企业管理, 2000
[ 3] 郭立新 建设项目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J] 新疆投资2001
[ 4] 马守才, 王一举 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 5] 韩光富 浅谈工程项的全过程控制[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存在问题;建议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China, the level and the world advanced countries still have a large gap,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China's invest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ll be more and more,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duce costs,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s well as how and world advanced level, has become a key research cost management of project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in China,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中途分类号:TU723.3
1 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全要素的一种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融资与管理、工程经济与财务、法律法规、项目合同管理及投资等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不但起着对投标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的作用,而且对工程造价的项目编制与确定、计价依据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工程造价管理,也在价格管理的范畴之内,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微观上来讲,工程造价管理是生产单位为了实现管理目标从而进行的计价、定价、控制成本的一系列的系统活动,另外也是为了掌握市场价格信息;从宏观上来说,就是政府为了规范市场,并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控制手段来对价格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我国工程造价的基本情况
在建国初期,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经建立,这么多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原本的建设概算定额管理已经由原先的模式逐步向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转变。但是就我国的建筑业来说,无论是从管理水平上,还是从技术水平上,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且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所以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让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而且也相应的建立起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步理念,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很多问题继续存在,并且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完善的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系统和管理方法。另外,还有我国的建设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一些原因,造成了在实施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是谁也不管谁的状态,根本就不能很好的衔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工程项目就处在了失控的状态,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开展对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研究工作,使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能更上一层楼,与国际接轨。
2.2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情况
在国外,政府采取间接的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政府会重点控制投资项目,并且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不同力度的监管。国外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并以市场的发展现状为核心,重视的是工程造价管理,根据环境和施工进度以及市场价格变化能对工程造价管理做出快速、及时的调整调控的管理方法。
3 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经过了改革开放,经过了我国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变,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对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管理方法和理念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和改进,但是由于受社会发展的限制,以及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导致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 忽视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造价管理,把重点放在了后期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上。
(2) 对于工程项目投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重视,对工程造价没能很好的控制。
(3) 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行政干预干涉比较多,且经常会出现围标、串标的现象,对于规避招标投标的现象无法禁止。
(4) 评标的方法和制度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
(5)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现状却是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不重视,况且力度不够。
(6) 在后期的项目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经常会出现严重的造价高估、冒算现象。
由以上可见,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所以应该加深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并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采用新的思维和理论来努力的改变这种现状。
4 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
4.1 完善政策与法律体系
要想保证市场机制有效的运行,必须要有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政策作为依据,要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大力监管作为支持,有完善明确的法律作为支撑。所以加强建设目前的法律环境,建立比较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体系,是有效实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4.2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在工程造价管理这一领域,行政法规方面的文件时少之又少,部门规章制度杂乱无章,所以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重点就是对政府部门各级单位要加强加大法律法规研究工作的力度,从而改变目前我国行政法律法规缺乏、法律少、行业主管部门规章制度杂乱无章的局面。并深入基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真正找到问题的所在,从而对法律、法规作出补充,完善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
4.3 加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把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作为重点,是一种对工程造价有效的控制手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施工前的投资决策以及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当一个项目上马后,施工设计就是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部分。
4.4 采取有效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对建设工程项目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其主要手段,就是在项目投资前的决策期和施工的过程中,实行全过程负责制,主要内容有:项目法人负责、对项目资金筹措、策划、建设经营、债务偿还、资产保值等。
4.5合理的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安排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项目一经决策,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可见,工程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现时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及经营费用。
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单项工程,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设计,选用适度超前、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优化可采用价值工程理论,在满足功能或尽量提高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因此,先进合理的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5 结论
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制度化且各个方面协调配合的工作,具体的操作需要相关单位和具体负责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入管理,需要对具体项目进行有效控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以上所述,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严格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资效益,并且在实践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有效的节约资金,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丘婷.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6)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在市场经济机制的驱动下,建设工程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还要有一定的技术保证。只有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才能促进工程建设更好的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增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才干和本领;要强化规章制度的建立,并认真贯彻执行,力求见到实效;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个活动之中,它具体包括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及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初级阶段就是投资决策,这是最主要并且也是十分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阶段。对项目投资所做的决策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同时还与工程造价的多少有重要的联系。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具体包括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以及工艺和设备选用等,这些因素都与整个项目最终的投资效益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2、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一般情况下,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重点和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虽然设计阶段的设计费用在工程建设全过程所需的费用中所占的比例挺小,但是它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却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设计质量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设工期的长短以及建设费用的多少,同时还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大量资金投入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这一阶段是把已签订的合同进行具体化,同时也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不断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就是要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盈利目的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投资必须能够实现先前的预期目标,这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良好的合同管理以及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工程索赔。
4、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这一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要做好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需要重视这些方面的内容: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的核对,认真审核竣工内容是否能够满足之前合同的具体要求,验收过程是否能够合格等。
三、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复杂,因此在整个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归纳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中各个单位的管理意识非常淡薄。由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往往直接导致建筑工程“三超”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观念以及方法都非常落后,不能适应目前的要求。自从中造价管理界提出的造价管理后,一直停留在一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方针和理念的层次上,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研究和教育所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顾,而且研究尚不十分深入。
第三,对项目立项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没有落实到位。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能否满足国家规定,其功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多少以及建成交付使用后项目的经济效益都有重要影响。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往往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实施阶段,重视工程的承包价格以及结算造价,而忽视了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第四,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初级造价人员非常多,但却严重缺乏中高级造价人员。很多造价工程师都只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对设计内容、过程以及施工技术、工程的外部环境等了解的非常少。
第五,个别地区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国际先进的FIDIC合同条款下的工程造价审核咨询制度不够完善,不注重合同条款的科学性、严密性和严肃性。
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1、要积极的培养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人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执行者,是否有高素质的人才将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培养一批能够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注册工程造价师执业制度进行不断的推行,以培养出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进而应对未来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
2、要对中国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积极履行和贯彻落实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制定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时要敢于破旧立新。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陈旧、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勇于变革、在吸取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加以否定。现代工程造价管理要有破有立,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往工程造价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和吸取先进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要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有成功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要积极关注发达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的具体工作特点,形成新的“中国式”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工程造价管理工
作。我们应该积极的与国际惯例接轨,让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真正的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国际工程量也不断增加,只有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要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际施工阶段,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各种研究和比较,从而将工程的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这个过程通常是建立在经验和科学的统筹安排的基础之上,并依照具体项目的实际进展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进而确保整个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只有通过对工程造价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才能够做好工程的造价的管理工作。
4、要提高工程招投标的管理水平,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合理的确定。招投标制是指通过各个单位之间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而且有效确定的制度,这是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科学而又合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市场中的优胜劣汰,从而挑选出真正具有实力的单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在进行招投标过程要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出有效的机制,同时还要提高专家的专业素质,选择专家时要唯才是用,给人才一个发挥其才能的平台。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和追求,刻苦学习并养成良好习惯,把学到手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用于工作,使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形成工作学习一体化。学习和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注重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分析,对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及时总结,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要加强对招投标的全过程的监管工作,保证这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进而整个工程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5、积极采用国际工程管理模式范本的菲迪克(FIDIC)合同条款,严格执行合同。菲迪克(FIDIC)合同条款下的项目管理重视合同的严肃性,其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工程款的支付均由严密的合同条款控制。只有采用先进的竣工结算审核方法,才能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
五、结束语
不断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难度也很大。只有合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检查等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并规范定价行为,才能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能够有效的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罗瑞敏.浅谈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时报,2004(3).
[2]农金艳.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 [ J ] .大众科技,2004(12).
【摘要】随着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被借鉴到工程项目中来,为了进一步做好成本的系统性分析与控制,一种通过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循环模型,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造价和资产实现全过程全面控制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此相适应。本文将就有关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展开论述。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近年来,伴随建设工程项目的崛起和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正成为项目管理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它在许多方面与一般企业管理的财务与成本会计管理不同,所以一般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方法是不能够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之中的。这样人们就不得不针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特征,去研究针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专门理论和方法,由此也就产生了造价工程(Cost Engineering―CE)这一独立的工程管理专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建设市场的改革在不断地深入,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要求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的具体实际,对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法规体系、招投标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体系、工程造价管理与监督体系等进行全面的改革。了解和学习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学界提出的“全面造价管理”的有关内容,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1 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
1.1 全过程造价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从简单的定额管理逐步走上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索之路,主要是从前期立项开始抓起直到工程竣工为止。国际上也有一些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中包含有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观念,但是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界都没有像中国工程造价管理界那样,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思想和观念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且将这一思想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
1.2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的,应该说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学会和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提出、创立和推广的一种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由此可以说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一种更为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2 全面造价管理概念的提出和完善
全面造价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TCM)的概念,最初是由曾任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会长的理查德・威斯特尼于1991年在西雅图年会上代表协会提出来的。其最初的定义是:“全面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后对上述定义进行了补充和说明:“简单的说,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用于管理任何企业、作业、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系统方法。它是通过在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以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科学原理、以获验证的技术方法和最新的作业技术作支持而得以实现的。”
全面造价管理的提出是有其背景的。八十年代以来,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被借鉴到成本工程中来,为了进一步做好成本的系统性分析与控制,在一些行业,包括工业、商业、信息业等都陆续提出了TCM的思想,只不过这时的TCM被称做全面成本管理,人们利用成本效益分析、价值管理、单位与规模成本优化等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系统)总成本的优化问题,在这个阶段,由于种种的原因,TCM只是以可进行重复性生产过程的产品为研究对象,而对于工程项目这样一个恰恰需要深入进行全面造价管理研究的对象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入九十年代后,工程造价管理界开始认识到这种状况的弊端,由于对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理解的不全面性,致使绝大多数人认为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就是估算造价(编制概预算)和控制造价,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因此使得造价工程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专业人士,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同时,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仅仅局限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和狭义的控制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外,还包括了经济分析、风险分析、价值分析、系统分析、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信息技术等许多新的内容,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此相适应。针对这种状况,威斯特尼在1991年的西雅图年会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这样一个新的概念,认为“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更好地描述当今造价工程(或造价管理)专业的专业范畴、专业多样性和理论与实践深度的提法,这是一个更好地描述不同行业的所有经理实际所需要的造价管理的说法。”
3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构成分析
工程项目的实现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生产技术活动过程,这一独特的过程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性:
3.1 这一过程是由许多前后衔接的阶段和各种各样的生产技术活动构成的;
3.2 这一过程的每项活动都受三个基本要素――造价、工期、质量的影响;
3.3 这一过程通常是不重复的,过程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多变的,所以这一过程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3.4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项目业主、承包商、供应商、设计及咨询中介单位等,整个过程是由他们共同合作完成的。
基于这些特性,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就应由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构成。
3.5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3.5.1 原理:
工程项目是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技术活动,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人们所需工程设施的一种独特过程。一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是由许多个分过程和许许多多个子过程构成的,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通常可以分为立项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实施施工阶段、竣工移交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等,而每个阶段又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活动构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是由各个不同阶段的造价构成的,而各个不同阶段的造价又是由这一阶段中的各项具体活动的造价构成的,形成这些造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开展各项具体活动所带来的资源的消耗。
因此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必须是基于活动与过程的,必须是按照工程项目过程与活动的组成与分解规律去实现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首先应从每项具体活动的造价管理入手,通过对各项具体活动造价的科学管理,实现对于工程项目各个阶段造价的管理,然后通过对各个阶段造价的管理,实现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3.5.2 方法:
与传统的基于资源消耗的、相对静态的工程项目造价确定方法不同,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在确定造价时,首先要确定以什么样的精度来分解项目的各项活动,然后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以图表、模型的方式描述项目的活动层次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项目具体活动的能力占用和资源消耗清单,它反映的是各项具体活动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能力、消耗了哪些资源。随后,就可以参照这份清单依据资源的市场价格或市场预测价格等信息,计算出各项具体活动的造价,最后汇总得到项目的全部造价。在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控制时,也要针对项目活动来进行,控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剔除不必要的和无效的活动,保证活动的正确进行,促使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这种基于活动的管理方法,其优越性在于,它能够使决策具体而有针对性,有利于企业不断改善进行工程项目的活动水平,易于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业绩的评价。因而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也就要直接针对工程项目的作业活动和作业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来进行。
而全过程的控制与持续改善循环是由许多个具体活动过程的控制与持续改善循环所构成的。
3.6 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
3.6.1 原理:
工程项目的造价不仅要从全过程造价管理入手考虑对于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而且还需要从如何管理好影响工程造价的全部因素入手,去考虑对于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影响造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工期、质量和造价本身,这三个因素又称为造价的三要素。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都与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人们往往对于直观的、量化的造价信息较为敏感,而对于质量、工期信息却不容易把握。同时,上述三个要素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一个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为工程项目的造价。因此,工程项目造价的全要素管理对于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的目标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进行全要素造价管理,就应当尽量使质量、工期要素量化,并与造价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管理。
3.6.2 方法:
要实现对于工程项目的全要素造价管理,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控制工程项目各要素的变动,从而实现全面控制造价变动的目标。其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和预测三个要素变动与发展趋势的方法、控制三个要素变动以实现全面造价管理目标的方法。
全要素造价管理采用了已获价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已获价值变量”,帮助人们分析工程项目的工期和造价的变动情况并给出相关信息。一是确定全要素造价管理的目标与控制标准,二是收集全要素造价管理相关数据、信息,三是制定具体的全要素造价管理与控制行动方案,四是具体实施全要素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行动方案。这种方法制定并运用的分析工具是反映造价、质量、工期的一套分析指标体系,它以指数的形式将质量、工期与造价联系起来并得以量化。
全要素造价管理同样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对于一个建设项目来讲,其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对目标和控制指标进行修正的情况,那么与此相应的全要素造价管理中也必须要有目标和控制指标的重新修订,通过不断的修订过程,逐步开展各项全要素造价管理活动循环过程。
3.7 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
3.7.1 原理:
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和一般的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它是在一个存在许多风险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像通货膨胀、气候条件、施工环境条件等等。由于这样一个特点,使工程项目的造价中就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成分:确定性的造价、风险性的造价和完全不确定性的造价。这些不同性质的造价一直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只有到项目完成时,才会最终形成一个完全确定的工程造价。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还必须从全面管理确定性造价、风险性造价和完全不确定性造价的角度去开展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造价的管理,因此必须考虑风险对于造价的影响,同时开展对确定性造价和不确定性造价的全面管理。
3.7.2 方法:
全风险造价管理是在信息不完备理论、成本不确定性理论、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是一种用于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性造价进行全面管理的技术方法。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二是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确定方法,三是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控制方法,四是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的控制方法,
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仍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要不断地重复进行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性造价确定、风险事件控制、风险性造价控制的循环,直到工程项目结束为止。因为随着项目实施的深入,项目内部和外部的条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不断地重新识别和控制项目的风险和风险性造价。
3.8 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
3.8.1 原理:
由于工程建设分工的不断细化,专业中介机构的不断发展,在工程项目实现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这些利益主体包括工程项目的项目法人或业主,承担工程项目设计任务的设计单位或建筑师与工程师,承担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工程监理咨询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承担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造价工程咨询单位或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师,承担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施工单位或承包商及分包商,以及提供各种工程项目所需物料、设备的供应商等等。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方面为实现同一工程项目而共同合作,另一方面依照分工去完成工程项目的不同任务,而获得各自的收益。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中,这些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各方之间经常由于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造成工程进展和管理上的困难,引发利益冲突,因而工程造价、质量、工期也难以得到保证。
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实现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涉及到的参与项目建设的多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和关系,将这些利益相互冲突的不同主体联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全面合作的团队,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这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努力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以此来推动项目完成,最终实现“多赢”。
3.8.2 方法:
进行全团队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确定全团队的合作促进人。他处于合作各方的中央,与任何团队成员均无经济利益关系。各团队成员按照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要求,围绕合作促进人开展工程项目活动。这种管理方法要求团队成员协商、指定并签署一系列的造价管理合作文件,以此来规范管理活动,保证信息交换,避免和化解纠纷。管理活动的中心是适时地开展团队成员间的思想沟通与信息交换,以此来促进合作,保证全面造价管理团队的成员之间的真诚合作,并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建设项目造价的全面降低。
在工程项目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如果运用全团队造价管理的方法,通过合同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采用全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双赢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全团队造价管理合作伙伴关系是最根本的保障,
全团队造价管理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但是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优越性是可以调动参加项目实施过程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大家共同为降低造价,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奋斗。
4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特点分析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方法中的四种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可以单独使用,为工程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服务;同时这四种具体技术也构成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有关它们之间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可以描述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是基础、全要素造价管理技术是中坚、全风险造价管理技术是关键、全团队造价管理技术是核心。这四种技术都是为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服务的,也分别从不同侧面通过逐层递进,集成为一套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
这套全面造价管理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4.1 特别注重事前管理
全面造价管理的四种技术无一不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通过周密的准备和计划,制定出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方案。前期工作力求具体、完备,覆盖工程项目的细节及整体,这样就能保证在工程项目实施进行时,每一步都已成竹在胸。
4.2 收集、加工信息是造价确定与控制的依据和关键。
4.2.1 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关键信息是项目活动和过程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就能确定工程项目的活动内容和相应的资源占用情况,近而就能确定出工程造价,造价控制也是依据这些信息来对工程项目活动进行的控制。
4.2.2 全要素造价管理中的关键信息是工程项目实施中三要素的实际数据,它们是指标体系分析的对象,分析后的信息又成为对各要素进行管理、控制的依据。
4.2.3 全风险造价管理几乎就相当于信息的管理,因为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就是由于信息缺失、信息滞后或信息处理不当造成的,所以就需要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收集、处理和存储各种风险信息,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4.2.4 全团队造价管理中要想形成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必然少不了信息交换和沟通,否则不可能形成一个为了一致的最终目标而努力的团队。
同时,四种方法对信息反馈也十分依赖,反馈信息(达到或未达到要求)决定着管理过程是向前继续推进还是“返工”。
4.3 管理过程的动态性。
与传统的围绕标准定额展开的管理方法不同,全面造价管理基本上是依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客观规律和社会要求来进行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动的,若以相对静态的标准定额来管理工程造价,必然会与实际情况有偏差,不利于反映造价管理的成果。而全面造价管理则实时地掌握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管理过程的每个子过程的结果都要接受评价,若符合要求则进入下一步,否则重新进行,子过程和总过程总是也都是一个“提问”和“应答”的动态循环。
4.4 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风险造价管理是三种以管理的科学性为基础的造价管理,而全团队造价管理是一种以管理的艺术性为基础的全面造价管理。为了实现全面造价管理的目标,在使用时,应以一种管理方法为主,其他方法的思想和做法融入其中,或四种方法并重,有机地集成,这样就使得全面造价管理既能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又能体现管理的艺术性。
5 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为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思路,从理论上说,是相当科学、合理的。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这套理论的实用性还值得考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
5.1 能否替代现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方式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以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造价管理,其基本思想影响深远、根深蒂固,一时恐怕难以改变。我们也早已认识到这种相对静态的管理方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完善。因此,以“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等为代表的计价改革正逐步开展,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布和执行,计价改革的推进使得以定额为基础的造价管理方法有了很大改进,更科学、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了。
与此同时,工程项目资质制度、合同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工程项目管理各组成部分的深人贯彻、改革和逐步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造价管理方法的不足,共同促进了工程项目以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继续存在下去,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程项目造价的上述两种计价方式将会并存。
5.2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复杂性
从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本身来看,它更科学,但也更复杂。这套方法的关键是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运用,而运用上又选取了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的思路。如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利用相关信息制成具体活动的能力占用与资源消耗清单,它形式上与工程量清单相同,但内容上去要广泛得多。一个项目的具体活动何其多,有些是可预见的,有些则是突发的,而常规活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想见,要制作出一份项目具体活动的清单是多么复杂困难的工作。当进行另一个项目时,具体活动变化会更大,活动清单的借鉴意义也不会很大,这就需要花很大工夫再制作一份。
另外,这套方法注重利用信息做大量的预测工作,这就难免掺入许多人为的主观因素,这样来确定造价即使再科学严谨,也难免令人产生疑问,引发争议。实行全面造价管理的前期工作的量相当的重,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都是相当巨大的,这些工作虽然能保证工程实体的形成过程最经济、最合理、最低风险地完成,但后期的节省能否抵消前期的高投入呢?
5.3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对其执行者的素质要求甚高
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管理者细致入微地考察工程具体活动,全面分析活动原因,组织安排合理、有效的项目活动过程;全要素造价管理要求管理者将质量、工期因素量化,要精通有关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全风险造价管理要求管理者有极高的风险管理经验,要足够敏感,有大局观,能洞察外界环境的发展趋势;全团队造价管理的核心是合作促进人,他的选择关系着全团队造价管理的成败,因此对他的要求几乎是全方面,远远超出一般水平之上。
然而,这套方法所要求的人才在现在来看还相当缺乏,素质也远远未达到要求。这是推行这套方法的一大障碍。所以,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方法要想完全付诸于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事,其本身尚需进一步完善,也需要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6 结论和未来的前景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作为一个工程实践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目前我们对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工程估、概、预、结算上,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全过程、全要素、全团队、全风险的动态管理,对造价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事前估算和事后核算,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同时对工程项目风险性造价和不完全确定性造价进行预测控制做得不到位,对工程项目造价要求的事前咨询、事中控制、事后审查、评价等工作衔接不好,力度不够。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造价估算和不全面造价控制的思想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所包含的各种新的分析、管理技术。面对动态、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全面造价管理这种全新的造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套适应当今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展的造价管理新思想,它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扩宽了工程造价的范畴和领域,通过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循环模型,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造价和资产实现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因此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当前,我国已经加入WTO,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的情况下,这种造价管理模式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性。因此,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转变是必然趋势。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本定义。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集成方法,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一个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实际上包含了两部分工作内容:第一,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角度对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进行成本分析和计算,对各种方案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测算,选择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方案;第二,根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职能区分,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并且对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这种管理模式的根本是在建设项目设计和决策阶段要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项目的成本和价值问题,人们需要努力通过建设项目的设计和计划安排去寻求和做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和总价值的最大化。
1、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计算方法
(1)全生命周期成本(LCC):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形成、运行、维护和拆除的总的折现后的货币成本。主要包括两类成本:一是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设计、建筑、安装直至最后竣工整个过程中的成本,我们称之为形成成本;二是未来成本,它包括能源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资本替换成本、金融成本和任何转售、抢救或处置成本。
(2)在进行LCC分析时主要涉及三个变量:成本、周期、折现率。具体分析如下:①成本:在LCC中,项目成本被分为两个成本范畴,即形成成本和未来成本,形成成本是获得设施之前所有发生的成本,未来成本是获得设施之后所有发生的成本;②周期:研究周期的范围可以是20~40年,依赖于所有者的意愿、使用项目的稳定性、贯穿设施全部生命周期的意图。研究周期的长度通常是设施意愿生命周期的反映,研究周期通常比设施意愿生命期略短;③实际折现率:折现率的定义为,反映投资者货币时间价值的利息率。
(3)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公式分析。形成成本的时间和未来成本时间的时间周期是不同的。为简化起见,一般假设形成成本在研究周期的0年,即基年发生。未来成本可能在一个研究周期之间任何一个时间发生。未来成本可以被分为两个范畴:一次性成本和重复发生的成本。重复发生的成本是在研究周期范围内每年都会发生的成本,许多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是重复发生的成本。一次性成本不是在研究周期范围内每年都发生的成本,许多替换成本都是一次性成本。为了简化LCCA,所有重复发生的成本表示为每年末发生的年度支出,一次性成本发生在它们实际发生的年末。用下列公式计算未来一次性成本的现值,即:
PV=At×
式中,PV为现值;A为在t时刻一次性成本之和;d为实际折现率;t为时间(用年份的序号表示)。
一般全生命周期成本简单的公式如下:
生命周期成本=形成成本+运行+维护+修理+能源+水+替换-折余值
2、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管理。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情况,按照项目进行的时间推移顺序,以职能为主要划分标准,我们把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1)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任务是要对拟建项目进行策划,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从而作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
(2)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的重点。仅就工程造价费用而言,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就是以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工作、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工作。如果设计概算超出投资估算,应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同理,如果施工图预算超过设计概算,应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修改或修正。要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各方面采取措施,随时纠正发生的投资偏差。
(3)建设阶段。一般分为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两个子阶段,具体的管理如下:①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工程设计文件为依据,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参与工程招标文件的制定,编制招标工程的标底,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方式,确定工程承包合同的价格。投标时分为技术标和商务标,在进行技术标的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建设方案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方案,这两者均优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技术方案。在评价商务标的时候,评价的依据应由原先的建设成本最低变为建设项目生命周期成本最低;②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一般是指建设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完成招标阶段工作和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以后,造价工程师在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要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4)竣工验收阶段。这是确定最终建设造价和考核项目建设效益,办理项目资产移交,进行各阶段造价对比和资料整理、分析、积累的重要阶段,也是项目建设结束,运营维护阶段的开始,是综合检验决策、设计、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5)在运营和维护阶段,要制定合理的运营和维护方案。运营和维护方案分为长期方案和短期方案,运营和维护方案的制定要以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
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定义。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
(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为此要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其核心是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针,即: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是指在工程造价确定方面努力实现科学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是指要开展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
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规范规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系统。
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按照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去估算和确定建设项目造价。这种方法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工作分解成项目活动清单,然后使用工程测量方法确定出每项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它注重从项目活动和活动方法的控制入手去降低和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从而减少资源消耗与占用,并最终实现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的根本控制。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以下五大方面: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包括招标和工程实施两个阶段的控制、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策。全过程管理就是将这五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力争最少的投资,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
三、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优缺点比较
在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发展上,主要存在三种管理模式: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其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比较成熟、同时也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管理模式,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国外已经应用比较普遍,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本身的优越性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方法兼顾了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同时还应用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及工程建设的其他阶段,尤其是考虑了项目的运营与维护阶段的成本管理。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的时域是工程项目(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而不像全过程造价管理只是它的建设阶段。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包括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个内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用来计算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主要用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作为一种投资决策的分析工具;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在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加以控制,确保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目标的实现。
4、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不仅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而且还是可以主动控制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1、决策依据不合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设施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不予考虑或考虑得很粗略。
2、缺乏对运营阶段成本范畴、成本函数的研究。我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候也要对未来做出考虑,只是这种考虑太过粗糙,只给出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值,未能给出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范畴以及这些成本的计算方法。
3、造价管理模式、方法与国际不接轨。我国目前实行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基本上还是以定额为基础的静态方法,工程造价控制仍是以工程的实施阶段为重点,无法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管理接轨。
4、没有考虑工程造价统一计算问题。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大弊端是条块分割,很多行业例如公路、水利、电力、石油都有自己的定额,因此,同是挖一方土,采取不同的定价会造成不同的价格。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较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越性。较之前面所阐述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而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越性显而易见:
1、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2、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以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3、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4、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与我国目前流行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相比,蕴涵的逻辑空间和工程造价涵盖内容更宽阔,理论和观点更优越。
四、结论
通过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定义与模式分别阐述,并且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是侧重面不同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思想与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出发,全面考虑建设项目建设期、使用期和清理期等各个时期全部造价的最小化。全过程造价管理本身存在着很多弊端,它主要针对建设工程项目整个实现过程的造价展开确定与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而未考虑建设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维护成本方面的深入管理的问题。因此,我国未来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应该是去除全过程造价管理中本身的劣势部分,吸收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优势部分,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整体上应由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逐渐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转变。
(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国际事业部)
主要参考文献:
[1]严玲,尹贻林.工程造价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建造某项工程所需费用的总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其他工程建设费用等,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从开始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投资成本[1]。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工程造价能够顺利的管理实施。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建筑的工程造价管理也逐渐市场化,其作用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在满足项目工程指定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控制工程投资的标准限额,以确保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其他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同时,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工程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通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的共同努力,以最小的投资和成本取得最大的建设成果,保证了资源的最大节约化。
但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在建设项目中滋长了、行贿受贿等的歪风邪气,最终导致出现了“三超”(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现象,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造成了浪费,而且在社会环境中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的问题[2]。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由于受到社会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呈现多部门、多层次的状况,工程造价管理要想正常的开展工作,就必须要符合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规定。市场观念相对不强,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价格管理中,干预范围和力度比较大,对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动态管理的意识,仍采用老套方法,因此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模式也是阶段性,缺乏对项目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导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没有合理有效的沟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工程造价只停留在单一的预算环节中,以至于缺乏对各建筑市场价格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另外,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各种违规行为的规范力度还不够,不能完全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3]。
2、忽视前期造价管理,缺乏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管理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只重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价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确定工程合同价格,如何确定工程变更价格,以及做好工程决算工作等。并未将对投资影响较大的设计阶段作为管理的重点,缺乏对相关因素的重视和分析。但是,实施阶段之前的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这两个阶段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就导致多数工程项目因缺乏对建设施工前期的可行性的研究,缺少对效益分析以及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导致设计方面的投资很难有效控制,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甚至许多新的或扩建的项目出现工期延长、投资效益差、超“三算”严重、工程款拖欠严重等不良现象。
3、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不符合市场的要求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确定的方法采用的是较为静态的、滞后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定额单价滞后、工程定额不一致、费用定额静止等缺点,导致了造价的实际值和预算值存在差异。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加深,大多数建筑企业不能很快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许多经营性开支没有针对在我国各种税费不断提高而增加预算,这样就导致了预算费用大量超支,最终形成了工程造价确定方法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状况。
4、工程造价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覆盖面广,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因此就要求工程造价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承担起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1]。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有的工程造价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过低,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预控能力,无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有的工程造价师的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私利不惜践踏职业道德,使工程造价的结果失真,不准确。
三、对策分析
1、健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联系紧密,不仅要指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工程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规范化,制度化,还要提出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施工方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各种市场行为,并依法对实践中的各种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管理秩序,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法制的轨道,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匹配,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树立以前期工作为重点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意识
首先要树立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实行全过程管理。在符合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次,工程造价管理要以前期工作阶段为重点。在决策阶段,应切实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以及技术方案的科学论证,从而提高投资估算的精确度。在设计阶段应采用限额设计及价值工程等技术、经济的方法来优化设计方案,将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之内,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4]。
3、规范工程造价管理,提高造价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在管理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要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在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合理造价规范,严格控制各项成本,争取以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利润,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另外,要注重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财务预算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经验,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培养高素质的造价人才,要经常组织安排人员参加理论学习,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努力建设有技术、通法律、责任心强、造价管理水平高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四、结语
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也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及时解决问题,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高静茹. 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现状及造价控制[J]. 江西建材,2011,(2):312-314.
[2]周太裕. 浅谈建筑造价管理问题中问题与方法[J]. 建筑与文化,2012,12:48-56.
关键词:全寿命;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1
一、目前电力工程造价的情况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电力工程管理只包括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及工程竣工四个阶段,而造价管理始终以全过程多阶段,动态性的管理模式贯穿整个过程。但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仅着眼在项目本身的过程,仅仅是一种针对项目本身的建设成本控制过程,它属于一种“建完就不管”的短期成本控制,而很可能造成项目使用单位忽视了当项目投入运行后所产生的后期运营和报废阶段的成本开支,而在当下电网建设高度发展,项目建设周期短的情况下这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不能够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做到精细化的水平。
二、传统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决策阶段项目是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对于项目整体工程量不够明晰,项目的投资造价以估算为主、准确性较差,对于电力工程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缺乏足够的重视;第二,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控制不够。在实际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往往设计和造价管理工作联系不够紧密。设计人员负责对现场进行勘察选择合适方案进行涉及,而工程造价人员对于项目本身的情况了解甚少,无法全面考虑项目的各种情况和影响因素,而在实际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反馈造价管理信息,造成造价管理人员后续工作缺乏针对,使得整个运营成本不够精确。第三,现行设计计算方法不利于开展限额设计。设计收费按工程投资额及相应费率计算更是与实行限额设计相矛盾;第四,目前电力行业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候,并没有对项目将来的运营进行考虑,往往只是一个估算的情况,未能对于项目未来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测算给予具体的方式方法。缺乏了对未来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的研究,将造成项目后期的浪费和不确定。
三、目前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与传统造价管理相比,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考虑更加全面,它不仅考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决策,设计、实施和竣工阶段,最重要的是加入了运营维护阶段,考虑的周期扩展到了项目的全寿命过程。因此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整个周期的造价最优化,它包括了工程的建设期,施工期和竣工期,还包括了工程后期维修、翻建,拆卸等总造价的最优化,它是一个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也是一个项目优化管理的过程。它是能作为一种备选方案的工具应用在项目决策过程中,或者是一种分析方法。它也是造价管理中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方法,包括了计算项目整个寿命阶段的所有成本包括,项目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社会效益成本和环境成本等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有它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它测算是对应项目整个管理寿命周期。对于项目的每一个管理阶段,都有格式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在项目开始的决策阶段时,重点是针对项目的投资进行一个预算估算。而到了工程的初设,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则是对应项目工程的设计阶段,到了工程招投标和签订合同阶段是属于工程实施阶段,这是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阶段。而决算部分的管理对应的是在工程验收阶段。项目管理往往被忽视的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使用合理的电力工程运营维护方案,使用现代电力科技技术和检修技术,根据工程投入运营情况,对各种设施进行全寿命,全方位统一管理,提供高效,持久,完善的服务,从而降低整个项目工程的运营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使工程最终效益最大化。
其次,成本分析和管理是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两个主要的内容,要体现全寿命周期性管理的价值所在,它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就必须不仅应用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或者是设计阶段,它还必须进一步应用在设计的评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建设实施其他阶段中的成本分析和管理,尤其是工程项目建成以后的运营与维护期间的成本分析管理。同时对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和方法的选择往往会出现在工程造价的多个阶段。一般情况下不同之处也主要是由于项目具体细节和方案所应用的计算精度是不一样的。成本分析的主要应用是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设计、实施和竣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提供决策依据,它是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案设计选择的必备工具。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就是在是对工程造价管理中所有阶段对成本严格加以控制,保证项目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如何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应用不要只局限在建设的前期阶段,在建设过程的中期,建设验收阶段,项目运营阶段,甚至在项目的翻新或者拆除等各个阶段都应该考虑到使用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和方案的选择。对于现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计划进行优化,并且提高管理计划的深度与执行力度。另一方面提高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分析能力和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对于项目的招标评价过程中,除了考虑建设过程的成本和建设方案以外,还要考虑在对于技术标的中对于未来运营和维护的方案的设计情况,只有这两种都能达到要求才是较好的造价方案。而在对于商务标的评价时,评价标准应该调整为由原来着重建设成本最优化改变成建设项目周期成本最优化。
五、结束语
本文对于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介绍着重是为解决目前电网工程建设快,周期短,投入应用时间长而存在造价管理方面忽视的成本测算问题。通过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能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完善,使得项目建设更加合理有效,实现电力工程成本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董士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造价管理,2003.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利润水平已经相对较低,这使得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都注重全过程造价管理,以此来控制自身的成本,这就使得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进程中,工程建设完工后的维护与运营甚至包括事后的拆除成本都在上升,这就使得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其在我国的实践中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这种造价管理摸索,特别是从比较的视野出发来探讨造价管理摸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涵
作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的主导管理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招标过程的合同价、施工后的竣工结算、施工完成后的验收阶段竣工决算来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提出来的,是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计算造价管理,以整个生命周期的造价最小化为目标来进行项目建设和造价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将未来的维修费用、拆除费用等成本进行折现来计算总体建设成本。
二、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差异
从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来看,两者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工具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管理理念的差异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投资,而对建设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的运营、维护、拆除成本基本不予考虑,即在理念上更为注重当前成本或者说建设成本。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考虑了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同时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包括项目决策、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各阶段项目全部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在管理理念上更为注重长期成本或者说整体成本。
2、管理目标的差异
虽然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都是为了成本控制,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围绕工程设计、建设来进行,其目标是建设成本最小化。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则在此基础上将工程修缮等成本考虑在内,其管理的目标是总体成本最小化。实际上,从长远的观点看,设施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要远大于它的建设造价,而且先期建设造价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高的建设造价有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整个生命周期内总成本的降低。
3、管理工具的差异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利用工程造价相关软件,借助经济学、工程学相关理论来进行管理,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除利用上述工具外,还引入了财务管理领域的预测、分析等相关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未来的支出成本进行贴现,从而实现了管理工具的拓展。此外,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必然要求对管理工具进行更新。
三、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运用的基本现状
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手段来看,主要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建设单位通过对外招标等方式,邀请项目设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参与造价管理,并提供投资估算、概算、预决算等专业化的服务,从而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实际上,我国这些行业的发展使得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为工程造价的控制提供了保障。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来看,由于对未来费用折现难以准确的估算,这就使得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我国的运用还面临诸多挑战,绝大多数工程未引入这一管理理念。但无论从国外的实践来看,还是从两种管理模式的优劣来看,未来引入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势在必行。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早已提出,如2007年建设部提出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在理论研究方面也采取了诸多有效的行动,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办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和招投标实务研讨会”,通过这些理论研究来推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实施。但从实际运用来看,由于影响贴现因素难于进行有效的控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确性不够,特别是在我国相关企业专门人才和相关管理人才数量、素质都不够的现实背景下,这一管理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大范围的推广运用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四、推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运用的思考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总体要优于全过程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推进这种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增强这种管理模式的精确性,增强其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执行能力,这就需要在人才、管理等方面寻找突破。
1、以人才为突破口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首先,要大力引进、培养工程造价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熟悉工程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人才,通过工程领域专门人才素质的提升来提高工程造价的整体能力,努力消减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不确定性。其次,要大力引进、培养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通过引进这些管理人才对工程造价进行统筹规划,增强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的对接,提升协调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
2、以规范管理为突破口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首先,要加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各环节包括建设后的维修、拆除等基本流程、决策程序等管理制度,描述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来规范管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其次,要推动制度的落实,要严格监督考核,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时,要通过制度来管事、管人,提高整体管理能力。
3、以完善保障为突破口构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支撑体系
首先,要构建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在内的工程造价信息支持体系,通过购买功能强大的软件来对未来可能影响贴现的因素进行预测,并进而分析其对整体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工程造价软件计算出整体成本。其次,要构建包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内的专家咨询系统,通过专家的分析、研究来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以强化合作为突破口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首先,要强化与各类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建设方要通过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筛选、规范合作内容,强化对服务过程的管理乃至于工程数据的管理来深化双方合作,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来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其次,要强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通过了解政府整体建设规划等内容,避免工程建设与市政规划相冲突,延长工程生命周期,降低工程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