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49:49
导语:在公共管理核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or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由于国家统治职能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断言:归咎于管理职能的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性的领域。因此,社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well-being)。我们凭借官僚、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决定福利、幸福和功用。这里没有公共的原初含义,有的只是原子个人的集合体;这里没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许多私人利益的聚合体。”虽然美国公共行政对于如何实现公共性有过几种理论,包括以利益集团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多元主义视角);以理性选择人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共选择视角);以代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立法的视角);以消费者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提供服务的视角);以公民权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民权视角)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及发展,及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
哈贝马斯也认为,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共性一词,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但倾向于用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而用公共领域指称社会层面。——笔者注),由此导致公共性丧失。“两种相关的辩证趋势表明公共性已经瓦解:它越来越深入社会领域,同时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失去了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政治功能。”在这里,哈贝马斯把公共性的丧失归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来,关于“公共性”本源及演变,其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一背景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明确的公/私领域划分,在政治领域,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吞没了“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国家权力。再次,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与“私”才截然分离,各有自己的独有领域,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盛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在政治领域采取国家放任主义,公共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热衷于对纯粹管理技术和效率的追求,从而形成对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冲击,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平与参与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论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现代社会“公”与“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并存,而在政治领域,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成长壮大,社群主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重视起来,此时,突出“公共性”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
在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性”起源和演变问题的相关论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没有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之前,我们发现,对公共性问题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认可。仅从公共行政与哲学等角度对“公共性”的内涵进行阐述的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具体表现为:从基本理念上讲,“公共性”指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达到公共性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等。在道德层面上,“公共性”应是每一个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职人员以此信念竭诚为民服务,明确政府组织与公职人员的行为必须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防止部门和个人偏私的利益驱动。在政治过程层面上,“公共性”意味着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体行动上,存在着有效的决策参与通道和决策选择机制。在这里,“公共性”的获取及其保证,具体化为政府政策利益导向的选择过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具有开发性,以使公民能够充分了解有关政策的信息,并能够与政策制定者进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过民主的程序得到表达与整合;公民依靠怎样一组规则来决定政治决策的选择,决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财政活动中,评价“公共性”价值是否满足的核心要素,应是政府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行为和与此相关的政府收支行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标,以及相关的财政制度和规则的安排(注: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为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这种观点认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内涵可以归结为公共精神。现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应包括四个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法的精神,它意味着政府的一切活动应受到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制约;公正的精神,即承认社会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并不受公共权力所侵害;公共服务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过程应平等、公正和透明。这四种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实现方式应是:逐步实现政府与公民平等化;行政权力既受到保护又受到制约;行政活动既有效率又有责任;公共行政是由民众驱动的、积极的、合作主义的、参与的过程,等等(注: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强调了为公众服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管理的范围是那些公共事务,揭示了管理所依据的权力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须接受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它体现着行政过程中的责任,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对其后果无条件承担责任;它强调了行政过程中必须有公民参与,强调注意听取公民的意见,这就要求行政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它强调公共行政的结果必须取得公民的认可,这就要求有向公民报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应按程序向公民报告,以接受公民审查并予以通过,等等(注:刘熙瑞:《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人民论坛》2000年第7期。)。
4.作为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体系的价值基础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价值观念就在于明确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说,政府把自我表达存在的公共性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政府的组织机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政策规范等,都无条件地体现出其公共性。政府组织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实体,但这个实体却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集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价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行为系统的公正性,而且这种公正性是一种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为机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体系提供的,是一种制度安排(注:张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2000年第4期。)。
5.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针对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理性与效率的倾向,新公共行政主张:(1)社会公平。强调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机会。它同样代表着对所有公民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对公共部门经决策和实施项目负责。(2)代表性。尽管大众并没有影响代表决策的直接权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需要考虑其他价值观的积极参与。(3)响应性。主张政府需要更多地响应公众的需求。(4)参与。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5)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视作以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去创造高效率同时又是平等的服务(注:参见[美]张梦中等《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这里指哈贝马斯重点探讨的资产阶级公共性的本质。他认为,“公共性应当贯彻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立法”,从而“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他进一步提出,在资产阶级哲学那里(霍布斯、卢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舆论表达出来。而在法哲学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撑,所以“康德所说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够保障政治与道德同一性的原则。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则,又是启蒙方法”。而“默格尔根据18世纪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为统治的合理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为市民社会独立领域的批判力量和促进资产阶级统治合法化的献身精神(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起来,有关“公共性”内涵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哈贝马斯)。总之,倾向于把“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
尽管在公共性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对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种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公共部门管理活动,我们把这种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这里的国家、政府与社会都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说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这些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组织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的代表性、行为的公务性、宗旨的公益性、权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把如何经济地和富有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价值观更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个人本位主义和自利性本质之上,把追求个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取向。与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实现公众的高度参与、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福利的责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权力是政治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约,没有刀剑,就是一纸空文”。恩格斯也认为,国家本质上是同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利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后盾和基础,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首先从公共问题入手,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同时,由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宗旨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题中应有之意。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同
“公共性”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与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它是实证的过程还是规范的研究,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认为,就总体而言,作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内涵,公共性与社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阶级与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公共性与社会性在最广泛意义上是一致的或领域是重合的;随着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渐从社会领域中凸显并独立出来;而在阶级与国家消亡之后,公共性与社会性又再次融为一体。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公共性,是指处于从阶级与国家产生到消亡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定概念。另外,从上述公共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社会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础,公共性则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公共性将不断扩张与壮大,最后发展成为社会性。
1.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的定义上看,社会是具有多重性含义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既可以指最广义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狭义的社会性事务,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务。因此,理论上对社会这个概念作界定并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义社会。认为,物质实践创造了社会,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注: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政治科学常用的社会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与国家等同的,例如卢梭就把国家、社会共同体和社会契约混用起来。直到19世纪以后,大多数资产阶级理论家才开始把社会当作与国家对立的社会领域,即市民社会或公共社会。摩尔根较早指出,“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此处使用方式(plan)一词系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按时间顺序说,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第二种方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国家。这种组织的基础或基本单位是用界碑划定范围的乡或区及其所辖之财产,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注:(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页。)把社会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并认为社会的产生先于国家,因而国家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认为的那样可以等同或浑然一体。
其次,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与社会各有所指。平常说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我们区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实际体现,表明在政府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情况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相互关系的状况。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种权力或权威,而社会性则代表公开性、参与性和非国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联系
其主要表现在于:公共性来源于社会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一致的,比如在非阶级社会里,公共性实际上和群体性是等同的。然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从根本上抽象并升华了社会性(群体性),比如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公意”,体现出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本质特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公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性。二者的联系具体表现在:
首先,从起源看,早期的思想家对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分不清的或认为等同的,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国家与社会根本混淆。如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生活的自然需要。国家就是达到正义或公道的手段。在这里,他是把国家与社会等同起来,混淆了两者界限。因此他的国家充其量是群体的结合,因为还没有出现与人民相分立的公共权力(注: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直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区分了国家与社会,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恩格斯肯定国家源于社会说,同时指出,“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5页。)。因此,我们认为,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性与整个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是具有产生的异时性的。
其次,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性与公共性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公与私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也是如此。只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并没有截然分开,二者有交叉之处,即所谓“公中有私(局部和个人),私中也有公(共同事务和利益)”(注: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概论》,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正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及二者交叉的部分构成了广义的社会性。与此同时,公共性作为共性是对社会群体中的个性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契约等)基础上的群体一致的意志或者意识表达,因此,公共性脱离了社会个体的杂乱无章和无序,成为一定团体的集中意志。还应看到,在发展趋势上,随着社会自治的完善和国家作为统治工具的最后消亡,公共性与社会性将再次趋同,达到终级目标的社会性,实现古人所称颂的社会大同。如《礼记·礼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公共性与社会性由混沌统一到分离对立,再到在新的社会领域内的统一,体现了公共性与社会性及其相互关系具体的和历史的辩证演进过程。
再次,在具体实践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社会性为参考坐标。表现为公共部门的活动越是接近社会,其公共性越明显;越远离社会,其公共性越弱。如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如此等等,其结果都使公共管理活动更趋向民主,更能保障公平,并尽可能给公众带来效益。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各有其特定内涵的复杂概念,同时二者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用它们作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从而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有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都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公共管理既是一项主观见诸客观的管理过程,又是一种现实状态,因此我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就必须既看到它自然发展的演变过程,又要注意这一过程的社会属性。针对这种社会属性,人们的态度、方法不是企图超越或跨过它,而应该是在承认它的前提下,不断根据时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探索公共管理不同的运行模式。
同时,由于受到科技革命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和行政环境都变得愈加复杂、动荡和不确定。西方各国建立在韦伯官僚制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公共行政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状态,其固化、僵硬的层级官僚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对公共行政的要求,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时代转型环境下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新公共管理的出现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了它不同的称谓,如“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和“企业家政府”等等,反映了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不同看法。
作为一种新型形态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等在公共部门加以运用后,聚合而成的产物。它显现出以“政治——行政二分”和“韦伯官僚制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的一般管理化倾向。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中的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这些特征在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最为集中地体现为“企业家政府理论”,该理论被视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核心。他们指出,公共机构的企业家是不断汲取私营部门的经验和做法来运用资源,从而提高公共部门效率或效能的人。政府官员应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向政府纳税而应该享受政府服务并作为政府回报的“顾客”。
“企业家政府”理论指出政府的低效运行,责任并不在于政府的工作人员,而是在于政府的行政体制。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绩效,就必须变革现行的政府体制,实施政府再造。奥斯本与盖布勒提出了构建“企业家政府”的十大基本原则: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参照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和行政改革的实践,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总结如下:第一,政府角色定位。新公共管理倾向于把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分离的体制。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政府集中于掌舵性的职能。第二,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广泛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诸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全面质量管理等,希望用企业管理理念来重构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第三,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认为公共组织应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第四,加强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效率和成本收益等内容。总之,新公共管理的内容还有很多,其核心理念是市场化和企业化的管理。
二、新公共管理的质疑和批判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和实践,其不足不断地显现出来,学术界的批判声愈加激烈,集中在如下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的批评。C·波利特等人認为,新公共管理模式以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导致了经济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滥用,体现了经济学跨越学科地向公共部门管理领域的扩张和渗透。
第二,抹杀公私部门的区别、强调管理一般化的批评。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仅仅是一种技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管理上无本质差别,可以把企业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去。然而,公共行政运作的生态环境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截然不同。此外,它忽视了两者在管理目标上的差异,前者是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后者则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美国学者格林(R.T.Green)和哈伯尔(L.Hublel)在《论治理和重塑政府》一文中对“企业家政府模式”提出五点批评:忽视了政府治理模式中制度分权对政府的约束作用;它打破或侵蚀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的权力平衡;注重结果、产出与目标而非投入和过程的原则是片面化的;市场导向原则将损害制度的稳定性;顾客至上原则将产生分配上的重大问题。
总之,新公共管理过分依赖于经济学的途径,忽视了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的本质差别;过分强调用私人部门管理的模式,忽视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存在着的重要差别。此外,“新公共管理”所采取的市场导向、私有化、分权、放松管制和企业化的管理方式等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实践问题。
三、新公共服务的兴起
基于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总结与反思,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罗伯特·V·丹哈特和珍妮特·V·丹哈特于21世纪初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该理论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强调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政府或公务员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即“服务而非掌舵”。
(一)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四个理论基础之上: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
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倡导更为积极的和更多参与的公民权。桑德尔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治理的过程之中。他们会超越一己私利,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公共利益。金霍斯迪沃斯则认为,公民应被视为公民而非投票人、委托人或顾客,政府应提高回应性以提高公民的信任度。
社区和市民社会理论认为,社区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要在社区的利害关系体系中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且只有在这里,公民才能以讨论和对话的形式参与进来。民主社会的政府的作用在于促进、创建和支持公民与社区的联系。
建立在科层制认识视野下的传统组织理论,强调权威、控制、系统化的规则体系和严格的程序,推崇基于理性考量基础上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特征,试图以此来追求和保证组织效率。与传统组织理论不同,组织人本主义则倡导更具人本主义意味的组织发展观,强调组织发展应建立在组织成员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上,强调组织对其成员的信任、尊重、减少控制以及对共同目标的认同感的培养上。
话语理论信奉“对话”理念,在一个日益复杂、多样而联系日益紧密的后现代社会中,随着公共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彼此间依赖性的增强,治理必定基于所有党派、公民和行政人员之间真实的和公开的话语基础上,通过治理主体间对话、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新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建构在以上四个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内涵如下:一是政府应是服务而非掌舵。政府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趋向于协助公民表达并实现共享的公共利益,而不止于控制或引导新方向。二是追求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主要目标而非副产品。公共行政人员必须致力于建造一个共享的集体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使下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三是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而不是个体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公共人员回应的是公民需求而非仅仅是顾客,而且更要关注建设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四是责任并不是单一的。公务员不应仅仅关注市场,亦应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五是重视人而不只重视生产率。公务人员所参与组织的公共组织与网络,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结语
综上,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理念主要是以效益为导向,建立企业家政府,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等;政府的作用就是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促进自由选择和实现效率,公民就是顾客,公共行政官员被视为旨在以低成本、低消耗和高效率来促进市场活动完成的市场参与者。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则要是追求公共利益,奉行服务理念,注重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民价值,强调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政府的作用不是控制或激励,而是服务,民主的观念与对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崇尚,不仅应贯穿于公共行政的运作中,而且应在行政组织内部牢固加以确立。
虽然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全盘否定。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当今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公共行政的发展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的。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都是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社会发展环境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学理依据和实践意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一种占主流和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然而其他思想流派也没有被忽视,他们都在探索公共行政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3][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4]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
[5]王枫云.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行政论坛,2006(1).
[6]李治.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7][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4-25.
[8]丁煌.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述评[J].中国外社会科学,1999(6).
内容摘要: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重要环节,政府信任机制建设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政府信任机制建设,必须在政府信任度建设、信任度管理和信任度评价等方面加强努力。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 政府合作 整体性治理 信任机制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概念
(一)整体性治理的概念
“整体性政府”是西方国家继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的新举措。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公民服务会议》上首次提出“整体性政府”施政理念;1999年,英国政府出版《现代化政府》白皮书,制定了一个推行“整体性政府”改革的10年规划。从理论渊源上来看,整体性治理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和19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所造成的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是传统合作理论和整体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复兴。从产生背景看,“整体性政府”改革主要是作为与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和各自为政等相反措施提出来的,用于解决犯罪、环境保护、社会排斥等跨部门问题的一种政府改革理论。
“整体性政府”是指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改革模式。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排除相互拆台与腐蚀的政策环境;更好地使用稀缺资源;促使某一政策领域中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向公众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曾维和,2008)。因此,作为“整体性政府”的治理方式,整体性治理是指,在管理理念上强调中央地方结合以及公私合伙,以整体型组织形式,重点在于解决人们生活问题,采取网络式结构,在具体的管理中注重授权与结果,从而实现政府管理与公众价值、科技以及资源的高度整合(曾令发,2008)。
(二)整体性治理对区域政府合作治理的意义
整体性治理本来是用来解决行政区内横向政府组织间跨界治理问题的,但对于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应用价值:
第一,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为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以整体主义为思维方式、以“问题的解决”为政府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跨组织的、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将整个社会治理机构联合起来的治理结构,既要克服内部的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和各自为政的弊病,又要调整与社会和市场的横向关系,构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通力合作、运转协调的治理网络。
第二,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为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在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各部门以伞状结构代替功能分化的组织,就某一特定问题打破组织壁垒,形成主动协调而密切合作的服务机制,机构间能更好分享信息,协同作战。在纵向方面,重新界定公共服务责任的中央和地方的职权范围,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充分赋予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限;在横向方面,在政府部门内部,横向地方政府间将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综合设置政府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区域内横向地方政府之间,针对区域公共问题,超越行政区界限联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提供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
第三,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可以克服区域政府合作中某些地方政府“搭便车”和不合作等问题。在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过程中,一方面整体性治理首先强调的是“整体性”合作的氛围和价值。整体性治理以整体价值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强调政府整体效果的最优和公共利益整体最佳(王佃利、吕俊平,2010)。另一方面,整体性治理并不否认地方利益在合作中的实现,如在区域政府合作中允许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的设立和谈判。协同治理的信任关系建立最终取决于协同主体间利益的同构性,只有利益需求一致,各个治理主体才能继续合作并有了更深的信任(欧黎明、朱秦,2009)。
(三)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概念
综合以上整体性治理概念,以及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必要性的论述,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是指针对跨区域的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政府与政府之间采取“整合”的方式,通过正式的组织管理关系和各种伙伴关系、网状化结构等方式,实现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区域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和区域公共服务的综合供给。其目的是打破行政区行政的行政壁垒,实现有效的跨界治理。
政府信任机制构建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作用
所谓信任,是指在不知道或不能确定未知或不可能制度他人行动的条件下,相信他人未来可能行动的心理预期。政府信任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信任是政府间合作的前提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任为支撑的协同管理,在协同者之间能够产生安全感和确定感,从而达成协作意愿,这是协同治理的保证。在一个共同体中,信任水平越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欧黎明、朱秦,2009)。对于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而言,建立政府之间的合作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是因为,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一方采取合作行动,而另一方不采取合作行动,构成“搭便车”行为,从而损害合作者另一方的利益或整体利益。因此,在行动者和组织之间建立信任是整体性治理所需的一种关键性要素。信任是一种核心的凝聚力,是合作达成的黏合剂,是任何社会往前走不可或缺的因素(胡象明、唐波勇,2010)。
(二)信任是政府间合作的基础
没有信任,就没有合作。政府合作也是这样,没有诚信的政府,也不可能有诚信的合作。与契约型信任所不同的是,合作型信任发生的历史背景是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获得实质性内容的时代,虽然出于利益实现需求的工具理性仍然会在社会关系的整合中发挥作用,但利益追求的动机,开始在直接关注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健全的需求中呈现弱化的趋势。而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健全,只能寄托于基于实质理性的制度安排之上。在这种条件下,信任和合作就成了其主体能否获得实质性自由、平等的途径。同时,信任和合作也是其主体存在之合理性以及价值实现的证明(张康之,2008)。
(三)信任是政府间合作的保障
信任是政府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信任还是政府间合作的保障。与市场价格机制以及等级体制的行政命令机制相映照,唯有建立于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机制,才可以作为与治理最相匹配的核心机制。当从一个更一般的视角考虑信任问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时,这一论题不再浅显。政治因利益冲突和认同冲突而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关系不同,所以仅仅是社会关系转变为政治关系的事实,就足以使信任的特殊条件成为问题。信任的秩序功能将会随着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而更加加强,在人类未来的合作秩序中,信任将成为最为基本的支撑力量(张康之,2008)。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政府信任机制构建路径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信任机制的构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地方政府信任度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地方政府信任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使地方政府认识到地方政府信任度建设,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而且关系到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基础。没有诚信的政府,是难以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支持的。只有建立起广泛的社会信任,才可能有牢固的社会合作,也才足以去抵抗和消解后工业社会的不确定性,进而实现善治(黄建钢、李百齐,2008)。
其次,要加强对地方政府信任道德的教育。信任作为一种道德资本,它的使用只会使这种资源的供给增加而非减少。信任意识的自我强化,是道德理性和自觉性的外显,是道德自律的结果,因此培养政府的道德自律意识无疑对信任关系的巩固是必要的(欧黎明、朱秦,2009)。
最后,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并且以阶段性实际成果取信于双方政府。没有信息沟通,无所谓信任。只有通过不断的谈判和对话,信任才能日渐增进,协同治理才能得以持续(欧黎明、朱秦,2009)。而阶段性成果的呈现,则是信任得以持续的信心展示。有研究者认为,合作的阶段性成果是建构合作动力的重要因素。许多案例表明,当合作所期望的目的和合作的好处变得有形,当合作中的小赢变得可能时,合作发展就可能得到保证(谢新水,2010)。
(二)加强地方政府信任度管理
一要加强信任契约管理。契约型信任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它抽调了人的非理性存在的方面,而且恰恰是出于防范人的非理性可能引发的行为需要。作为以契约为保障的信任关系,其所导致的是工具性的合作行为,因而其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不信任(黄建钢、李百齐,2008)。
二要加强政府信用度管理。政府信用是政府合作的基础。没有信用度的政府,是难以达致政府合作的。为了引领和促进一种合作型治理结构的达成,从而应付众多不确定性及其随时可能引发的各种危机,政府就必须具备和更多依靠自身良好的信用状况,而非仅仅使用权威化的制度体系,动员大量基层官僚特别是全社会的治理力量对公共事务进行广泛、平等和热烈的参与,从而使团结给人以安全感,合作给人以保障(黄建钢、李百齐,2008)。
(三)加强地方政府信任度评价
为了推动合作的发展,适应合作发展的博弈,公共领域中的合作主体很自然地要对其他主体的信任度进行评价,并以此决定其合作态度。公共信任管理过程中,合作主体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判断合作主体间的信任度:比如合作主体的情感、能力、正直、仁慈、职业声誉、社会声誉、对合作的贡献、公共承诺的兑现程度、对他人的信任水平判断、守信和失信事件等等(谢新水,2010)。此外,加强政府承诺机制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平等、深入的公共对话必然对公共问题进行协商,阐明、形成和建立各个合作主体权利、责任和义务。而这些阶段性成果,最后将形成多元合作主体的公共承诺。一项承诺之所以会做出,而且得到受诺者的相信,表明承诺者与受诺者拥有共同的道德准则,根据这种道德准则,所做出的承诺必须得到履行,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人所不耻的背信弃义的行为。所以,除了外在法律规范的制约以外,公共承诺是道德判断的对象,是一种内在规范与外在规范相结合的判断形式,这种融合道德判断和法律判断的方式,将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促进人们对正义的追求(谢新水,2010)。
参考文献:
1.曾维和.当代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组织创新与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5)
2.曾令发.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王佃利,吕俊平.整体性政府与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的理念辨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4.欧黎明,朱秦.社会协同治理:信任关系与平台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9(5)
5.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6.张康之.论信任的衰落与重建[J].湖南社会科学,2008(1)
7.张康之.论组织化社会中的信任[J].河南社会科学,2008(4)
8.黄建钢,李百齐.“合作型政府”视域中的诚信政府[J].探索与争鸣,2008(12)
9.谢新水.公共领域合作的初始条件和发展变量[J].中国行政管理,2010(3)
10.谢新水.论合作治理中的公共承诺机制[J].理论探讨,2010(1)
早会是管理组合拳。早会内容可以变,但是必须做到“营造检核督查气氛”、“缩短奖罚结算周期,提升激励效果”、“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培训演练给员工方法和步骤”、“早会必须对业绩有所推进”。对号入座,你的早会达到上面的效果了吗?
终端销售团队
“理念到动作”营销培训创始人,主张“培训要把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让学员上午听完下午就能拿到市场上运用”。
从基层业代做起,12年销售实战经验,历任可口可乐、顶新集团等知名企业产品经理、销售经理、销售总监等职。出版4套营销专著、10余套培训光碟,国内50余家电视台热播。
先后为可口可乐、统一企业、嘉里粮油、美的集团、TCL集团、九阳家电、康佳集团、恒安集团、联想集团、中国石油、双汇集团、大自然地板等国内外500余家企业提供系列营销培训&常年辅导。
官方网站:省略 新浪微博:魏庆老师
review
上节主要内容回顾:
上节我们学习了终端销售团队管理第四个核心工具“业绩天天做排名”:
首先,话题一:考核锁喉术讲了几个实际案例,阐明了“考核结算周期越短越有效”的思想。然后,话题二和话题三给出了“随时检查奖罚”、“目标到店”、“天天排名,最低任务量”、“档期考核”、“假如今天是月底,薪资模拟”几个考核奖罚“绞肉”工具。最后在话题四:“绞肉机”使用说明书里强调了“基层员工需要压力”、“以霹雳手段彰显菩萨心肠”、“让大家慢慢死”、“江湖是平的,出来混迟早要还”四个观点。
本节学习基层销售团队管理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核心工具——“开好业务早会”。
话题一:为什么开好业务早会很重要
有人说“切,开早会?这个不用你教。我们天天在开”。没错,大小公司都开会,但是效果不同。开业务早会不专业,往往“南柯一梦会未散,常使英雄涎满襟”。领导在会上空谈误国,业代出门就会群魔乱舞。
早会太重要了!前面已经讲过“销售管理的难度是遥控管理”,复习一下:
销售团队管理难啊!财务经理管财务人员是现场管理:财务经理坐在办公室最后面抬头看:什么人在打游戏、什么人在吃东西、什么人在开小差全部一目了然。销售经理抬头看,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人呢?上市场了!销售经理管团队难就难在不是现场管理,销售人员的管理是遥控管理。遥控往往会失控,要想遥控不失控,必须遥控变现控。怎么办?
大家想想,销售管理难在遥控。那么,终端业代每天什么时候在你身边?对了,就是早上和晚上这两头。这帮人一天在外面被遥控。只有早晚两头在主管身边,这是你做现控的唯一机会!早会和晚会现控效率都抓不住,还谈什么遥控管理。
早会是管理组合拳,是几个“团队管理核心工具”的综合应用。高效的早会应该是冲锋号、加油站,让每一个业代感觉到公司的管理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士气。其核心目标如下:
1.检核奖罚公示:主管要在每天早会上讲述昨天的终端线路检核内容,营造“你们在前面干,我在后面看,看出问题我第二天就要你好看” 的杀气。营造“身在千里之外,法眼无处不在”的氛围——应用工具“员工工作要固定”、“领导天天做检核”。
2.业绩排名:员工每天早会和晚会上要“过堂”——应用工具“缩短结算周期”。具体方法“目标到店”、“天天排名,最低任务量”、“档期考核”、“假如今天是月底,薪资模拟”几个奖罚和考核“绞肉”工具等都是在这一步使用。
3.问题解答&工作目标布达: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对员工今天的工作目标明确细化——应用工具“重点环节有标准”。
4.培训学习:利用早会人员集中的时段,抽查业务技能,引导员工熟练掌握应知应会。同时进行培训演练,让大家讨论业务工作中的难题,同时群策群力总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提高技能又增加凝聚力。
5.业绩推进:开早会不是为了开会,而是为了推动业绩。早会上检核、奖罚、业绩排名、述职、培训、目标、考核、问题解答等管理工具全部聚焦于当前的管理重点,业绩才会有所推进。
早会内容可以变,但是必须做到“营造检核督查气氛”、“缩短奖罚结算周期,提升激励效果”、“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培训演练给员工方法和步骤”、“早会必须对业绩有所推进”,对号入座一下,你的早会达到上面的效果了吗?
话题二:业务早会步骤详解
业务早会第一步:早上好
情景模拟:
领导在台上大吼一声:“早上好!” 员工齐声回答“早上好!”
注释&分析:
注意,主管一定要气沉丹田喷薄而出地“大吼”!为什么——吓他(她)。不是开玩笑。销售人员难免散漫,领导在台上开早会,有时候整不出来气场就罩不住会场。早上刚上班有的员工还没进入状态。上面主管开会,下面交头接耳闲聊的、整文件计算器的、勾着一包豆浆油条跑进来的都有,若不加整肃,大家看起来就不是来开会的,是来开心的。所以,领导这一吼其实不是为了问好,也不是为了喊口号,而是相当于“叮铃铃铃”上课了。
早会第二步:主管述职
早会一开始,主管要先在台上给大家述职,向大家汇报昨天他自己的行程。
情景模拟:
“好,各位,现在早会开始了,昨天早上8∶30我带领大家开早会,9∶15早会结束,我送大家上路(真的是要“送大家上路”,为什么这么说?讲到早会最后一步时再给大家详述)。
9∶15到9∶30分,我跟商超部的主管沟通商超部下一步工作安排问题,10点半结束。
11∶00到12∶00我去库房检查进销存。对了,昨天内勤小刘被罚款200元。因为他做的进销存报表没有标明即期产品。多亏我昨天看了库房,发现70多件大日期产品,否则这批货藏在库房里过期,或者送进超市里被采购抓住把柄就惨了。
中午12∶00到13∶00我按规定休息吃饭。
下午13∶00到13∶40我核收公司总部的销售日报,上传我的日报。
下午13∶40我离开办公室,开始干一件我每天都会办的事(话说到这里,主管停顿了一下,声音和脸色开始变得凶恶。整个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几个心中有鬼的业代嘴唇开始哆嗦)。然后主管撂出答案:我每天都会干的是什么事——出去复查检核你们昨天跑过的线路。”
主管接着说:“张庆,站起来,你说昨天你到庆春路红星商店张老板那儿,卖了一箱饮料送了一个围裙,我去那儿人家说没有”——当场按照制度处罚。
“李庆,站起来,你说你负责的红光商店做得‘很好’,昨天我在红光商店看到我们的产品陈列一塌糊涂” ——当场按照制度处罚。
“西门庆,我去看你的路线,看见我们的新产品铺货率不错”——当场按照制度奖励。
……
注释&分析:
早会上,主管一定要找个人“骂”一顿——先别急着反对,往下看:
每天早会主管述职,其实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告诉员工:管理要透明化,我监控你们,你们也可以监控我,你们在辛苦工作,我这个做领导的也没闲着。
第二件事:你们在前面干,我在后面看,看出问题我立刻要你们好看。作为主管,我每天的例行工作之一就是检核,而且,检核结果一定会在次日早会宣布并当场奖罚,决不含糊。
为什么早会一定要强调检核内容?为什么早会一定要找个人“骂”一顿?
我们前面学过:主管每天再忙都要抽出时间去检核员工昨天的工作,这是管理伦常,是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主管有时间,就同时抽查两个员工昨日工作(一个好的,一个差的,回来好作对比激励奖罚);没时间,就查一个人的工作、查一个人的半天工作、查一个人昨天跑的三个店。哪怕只查一个店,哪怕花一分钟打电话抽查,一定要查!只有检查之后主管才能心里有底,第二天的早会你就可以“骂”(“骂”是广义的,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惩罚)。其实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惩罚或者奖励某一个人,而是要在你带领的销售团队中营造一种杀气。
假如主管昨天接待上级领导视察市场,忙了一天,没时间检查怎么办?首先我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领导来也是要看市场的呀?难道你抽5分钟电话回访的时间都没有?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昨天忙得一塌糊涂没时间检核,第二天早会你说你检核了没?你说你检核了,不能撒谎;你说你没检核,那员工就不怕你了。怎么办?你可以这么说——
有些问题,我就不想说了,啊!这个……就是买可乐送毛巾的问题,三令五申大家想要毛巾找我要,不要私下拿赠品,还有人动手!我就不明白了,你们要那么多毛巾干嘛用?缝毛巾被啊?我告诉你们,谁拿的谁知道,都是成年人我给你留个面子,会上我就不点名了,开完会心里有鬼的最好当天自己来找我。告诉你,问题我已经掌握了,现在看你是不是主动交待了,要是让我找你谈话,你可就被动了。
这个案例有搞笑的意思,但是道理没错。必须营造这种天天检核、天天过堂、业代出门时背上有一双眼睛在冷嗖嗖地看着他、“身在千里之外,法眼无处不在” 的“氛围”,遥控才能变成现控。
早会第三步:员工述职
情景模拟:
“好,我给大家述职完了,现在请各位向我述职。”
零售店主管站起来了,念零售店业代昨天的“业绩龙鼠榜”:“昨天张三拜访几个点、成交几个点、成交率多少、李四拜访几个点、成交率多少、成交金额多少……”逐一念一遍,谁的业绩好,当时数字就体现,让零售业代自己去比赛。
注释&分析:
1.基本常识:员工述职要明确时间、结果、步骤:
某业代述职:“昨天我上午去好又多,下午去家乐福。”OK吗?肯定不行!业代述职首先要明确时间:“昨天上午9∶00到11∶00我去家乐福”。第二要明确结果:“昨天上午9∶00到11∶00我去家乐福谈调整排面,已经把陈列排面从11个调整到15个。下午去好又多谈导购员进店事宜,这个事他们内部还要走流程审批,还没有完全谈成。” OK吗?也不行。跟大超市谈导购员进店一次谈不完对不对?没错,但是员工对这类事述职要明确步骤:这件事情分几步,已经走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出最终结果?比如:
“报告,昨天上午9∶00到11∶00我去家乐福谈调整排面,已经把陈列排面从11个调整到15个,下午去好又多谈导购员进店事宜,目前已经拿到了采购的导购进店核准,接下来我们的导购要带着证件去超市接受超市培训、考试、交押金领工牌工服。预计下周五可以正式上岗”。
2.端正会议风气:员工述职要绩效导向,不要问题导向:
首先复习一下前面讲过的概念:什么叫做绩效?绩效的反意词就是例行,例行是每天都在重复做的工作,绩效是指今天做完之后,状态和结果已经有了突破,和之前不一样。例如:业务员给经销商下订单、补老产品的库存是例行,业务员说服经销商按照安全库存数补货,同时订货两个新品种各200箱就是绩效。
我们到底希望员工做例行,还是做绩效?当然希望他们做绩效。所以每个终端业代晚上回来主管都要跟他面谈今天的“绩效”。员工开早会要汇报“绩效”。员工拜访每一个终端出门前要反思“绩效”。
那什么叫做“绩效导向”,什么叫做“问题导向”?
经常听到领导开会的时候说“同志们有什么问题都说说吧”。以后开会这句话可千万别随便讲!这句话一讲,整个会议风气都变味了。领导说“同志们有什么问题都说说吧”——下面的感受是“哈哈!这可是你让说问题的”。然后大家的问题此起彼伏:“咱们的绿茶瓶盖打不开呀,零售店主见我们的面就骂,这活没法干了,生产线上这帮人是干什么吃的”、“我的出差报销票据一个多月了还没报销下来,工资都垫付到差旅费里了,我一分钱不往家里交还要跟家里要钱”、“为啥我们的赠品就是比竞品的差呢?这仗没法打了”……领导“以问题为导向”开会,整个会议就变成牢骚会问题会,大家争先恐后都想弄一个问题出来,那会议就乱了。
问题可不可以讲,肯定可以,但是开早会不能上来就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应该先做“绩效导向”:“好了,我昨天的工作已经给大家述职了。轮到各位向我述职了,现在大家挨个站起来汇报昨天的绩效。”别小看这一句话,风气马上不一样了!你问大家“有什么问题”,结果是人人都在找问题。你问大家昨天有什么绩效,然后呢,每个人都在琢磨昨天的绩效。这个会议的风气可就变成绩效点评会议了,大不一样。
3.大店(大超市、大酒店)业代的绩效管理循环:
小店店主好说话,跑小店的业代每天辛苦跑几十个店,贴海报、整理货架、库存先进先出、写明码标价、下订单、店头做促销……一天到晚忙不完。跑大超市大酒店的业代比较容易“瞎球转”。家乐福的订单要不要你下?不用——超市电脑下单。你进沃尔玛自己去动手贴海报整理货架行不?你到家乐福自己动手找个地方摆个堆头?自己上去写促销海报改标价牌?你试试看,保安肯定揍你!大超市、大酒店、星级宾馆有许多规定,比如订单不用你下,陈列不让你动,海报不让你贴,价格牌不让你改,库房也不让你随便进。
啥都不让干,那跑大店的业代干什么?大店业代如果反应不敏锐,极容易变成“县太爷”——等人“拦路喊冤才下轿。”每天夹个小包,梳个油头,进超市看看货,咦?货都在呢!没断货也没异常情况,平安无事。怎么办?找个人嘻嘻哈哈扯淡呗,然后再去下一个店。
怎么让这些“县太爷”产生绩效?我们要让大店业务员开早会的时候汇报绩效目标。
第一天早会:
主管:张三,站起来,把你今天的工作计划讲一下。
业代:我今天打算上午去家乐福,下午去好又多。
主管:你打算去干什么?
业代:我今天打算上午9∶00到11∶00去家乐福……
主管:不是问你时间。你今天打算去干什么?
业代:我去拜访客户。
主管:你去拜访客户打算干什么?
业代:(茫然中)我打算去做客户拜访。
主管:我知道你去做客户拜访,我问你打算去干什么,绩效目标!!!
业代:我……我去看看有啥可干的!
主管:晕倒!你真行呀!我问你绩效目标?你作为跑大店的业代,早上出门前要想好自己的绩效目标,你明白不?啥叫绩效目标?比如今天我去新一佳超市要跟采购确定这个周末的促销档期活动内容。“出去看看有啥可干的”,你真敢说呀!
业代:哦,您原来培训过,我知道。我的绩效目标……
主管:行了,你今天说不出来算了。今天出去看终端的时候想想,明天早上我再问你,你要还说不出来,你提前去八宝山给自己定地方!
一点不夸张,实际工作中这种“出去看看有啥可干的”、“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做事不动脑不走心的业代可真不少。针对方法就是每天让他们早上报绩效目标,晚上回来汇报绩效目标达成。
第二天早会:
主管:张三,站起来,把你今天的工作计划讲一下。
业代:我今天打算上午去家乐福谈调整排面,计划把陈列排面从11个调整到15个,下午去好又多谈导购员进店事宜,争取拿到采购的导购进店核准书。
主管:嗯,比昨天强多了,这下知道什么叫做绩效计划了?
业代:知道了知道了,我昨天背了一晚上,就怕您今天早上不问我就白练了……
主管:好极了,恭喜你。先别太乐观。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放桌子上。
第二天晚会业代过堂:
主管:张三,你回来了?
业代:回来啦。
主管:把纸拿来。
业代:什么纸?
主管:你早上写的绩效目标啊,你不是说今天“上午去家乐福谈调整排面计划,把陈列排面从11个调整到15个,下午去好又多谈导购员进店事宜,争取拿到采购的导购进店核准书”吗?给我讲一下,这两件事的结果怎么样?
……
早上出门前大店业代应该有今天的拜访绩效目标,晚上回来过堂汇报绩效目标的达成,最好把每天的绩效目标和汇报都写在看板上(表1)公示——还是那个道理,跑大超市大酒店的业代比较容易“瞎球转”,我们就让他们每天带着目标出去,带着达成结果回来,缩短结算周期,把压力加到每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创新
目前公共图书馆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只有实行创新管理,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产业,是全民教育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职能,是公众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它的这一非凡性能决定了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可持续性。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方面可实现以下创新管理。
1.公共图书馆在人才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实行创新管理
在新世纪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情况在管理和服务中都非常重要,这里不仅包括人员的学历和业务水平,也包括他们接受适应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管理机制情况。就目前情况看,图书馆要实现创新管理,必须尽快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这方面可实现以下创新摘要:
(1)人才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字时代,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运作中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人才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和决策能力,因此图书馆首先必须引进一批专业人员,非凡是具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才和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时给予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2)对现有的馆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培训,实行“在岗工作一批人,离岗培训一批人,人才储备一批人”的三类人员梯队的管理办法,使人人都有外出进修或内部培训的机会。同时实施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创新模式。学习型组织即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由专业人员出面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如专业知识讲座、电脑培训等等。
(3)在人才流动方面,要稳定中层骨干队伍;在用人方面,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在选拔人才方面,要不唯文凭,不唯年龄,而以业绩和才能来衡量人;在人才激励机制上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假如只是满足目前状况,就会限于平庸,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只有大胆实行创新管理,才能再造图书馆的无限生气。现在各公共图书馆都在实行竞争上岗制,这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4)打破当前公共图书馆人员大锅饭、铁交椅的传统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仅向读者提供收借服务的思想观念,全面贯彻读者第一、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
2.采取置身其中的创新管理形式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领导很少下基层去了解具体情况,对很多具体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量的考核标准等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制定出的工作制度均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从而导致图书馆的工作运转起来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当今新世纪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员的竞争意识都很强,若对其采取这种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管理制度,轻易使大家产生事不关已、缺乏热情的工作态度,使图书馆暮气沉沉。领导可采用先暗示后认同的方式和馆员们沟通,置身其中,淡化制度,和馆员融为一体,以真情感人;同时致力于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转变馆员的思维方式,使人际关系变得更为轻松。这种置身其中和淡化制度的更人性化的管理办法,更有利于图书管理人员自觉地调整精神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投入工作,将有形制度无形化,从而“融化制度”,达到执行制度的高境界。
3.领导队伍在管理结构上实行例金字塔的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是正金字塔的管理模式,金字塔的顶端是馆长,其次是办公室和各部门主任,金字塔的底层则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这种组织结构已难以适应新世纪数字时代的要求。由高层实施命令控制型的领导管理方式,难以激发迎接数字时代挑战所需要的创意和敏感度,这种组织忽视了组织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活动的塑造,最底层的图书馆馆员直接和读者打交道,最了解读者,当领导旨意和读者要求出现不一致时,最终必将服从领导旨意而不顾读者要求,不利于“读者第一、精益求精”这一宗旨的实施。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由正金字塔型变为倒金字塔型,实行组织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馆员手中,使他们可以直接处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这样可以使馆员获取独立处理新问题的管理才能,使馆员的知识、能力、技术得到持续的提升。倒金字塔的上端是和读者直接接触的馆员,这表明真正的顶层是广大读者,馆员直接承担为读者服务的责任,领导者则支持、指导馆员的工作,激发馆员的聪明,并为馆员服务。倒金字塔型管理形式,可以大大提高组织效率和应变力,且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
4.实现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
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掘人们的潜能,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的关键在于馆员参和管理。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功能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因为图书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可以将岗位的设定、工作制度的制定、工作量的考核标准等交由每个部的部主任和全体馆员自己制定,让所有馆员参和管理,这样更多的管理权限和任务被赋予馆员,大大地调动了管员的积极性和参和热情,馆员不仅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同时可锻炼并提高管理能力,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具体管理制度,以馆员为主导完成的新方案更有利于在工作中的顺利实施,为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打下基础。
5.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即“没有管理的管理”
“没有管理的管理”,并非是取消管理,而是使管理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走向新世纪数字化时代,随着公共图书馆人员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全体馆员的不断努力学习和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的实现,整个馆员队伍的基本素质、知识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人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程度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必须把管理也推向新的境界。它要求实行全员管理体制,人人都是管理者,重大决策的执行者。以人为本和馆领导的置身其中将大大激发全体馆员的主动精神,并自觉地完成自己应当做的事情,通过管理文化,创造出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全体馆员融为一体,这将大大增强公共图书馆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保证整个公共图书馆的协议、有序、高效运行。管理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认真地面对未来,审时度势,谋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计,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的整个管理和工作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平稀之中,使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但作为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变量,人才具有核心作用。通用电气董事长韦尔奇曾经说过:我们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微软总裁盖茨在谈到人才的重要性时也认为:如果将微软最重要的二十名员工剔除,那么微软将变得微不足道。这充分证明了核心员工和核心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企业核心员工的界定和特点
(一)核心员工的界定
核心员工的范围没有统一的界限,通常认为企业中精通管理决策、掌握主要资源、拥有核心技术、熟悉关键业务、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那部分员工就是核心员工。根据管理学上的帕累托法则,20%的核心员工掌握着企业80%-90%的管理和技术,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利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术等资源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核心员工一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教育或培训,他们的能力得到较完善的培育和开发。不仅素质水平高,而且具有高稀缺性、高价值性、高成长性、面对诱惑多和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特点。对他们而言,工资仅仅是他们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对他们是不适用的,必须寻找适合他们的管理模式。作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源,必定会有更多的觊觎者,如果企业无法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将只能吞下人才流失的苦果。
三、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危害
核心员工流失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特别是居于灵魂地位的员工流失。1995年“小霸王”主帅段永平因与其所属的怡华集团意见不和而辞职时,只带走了生产和开发人员各3名,并于同年创立了步步高。虽然有一年内不可与“小霸王”进行同业竞争的君子协定,但“小霸王”还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一)影响企业内部管理,造成企业人心浮动
核心员工多处于关键岗位,如管理、技术、营销、财务等,他们离职常常是因为对企业现状不认同或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同时,其自身的成功使其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对他人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他们对企业的信心是企业发展信心的标杆。标杆若倒,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可能造成人心浮动,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二)损害企业外部形象,影响合作者的信心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核心员工流失,其影响都不仅限于企业内部,对于外部合作关系而言,具有更直接的破坏力。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获得长足发展,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也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对企业的信心是获得支持的基础。由于核心员工流失,会直接打击外部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心,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失,必定会采取更谨慎的合作策略。这会直接恶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原材料、流动资金等企业发展必需资料的供应。
(三)泄露商业机密,恶化竞争环境
企业流失的核心员工,往往带有一定的不满情绪,或者由于自身不受重视,或者对企业发展失去信心,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造成企业商业机密、技术秘密、财务秘密的泄露。而这些机密情况一旦被对手掌握,将会直接恶化企业竞争环境。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由于核心员工对企业的优势和弱点都十分清楚,如果对企业发起攻击将会直奔要害而去,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四)降低人力资源价值,造成重置成本损失作为企业骨干的核心员工,其成长过程包含了企业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且其作用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有效替代。核心员工的补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招聘成本和时间。而且,能否招到是一回事,是否胜任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企业要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成长和发展,就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员工队伍。同时,由于核心员工常常面对较多的外部诱惑,如何稳定核心员工队伍,实现企业成长与员工成长同步,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企业自身需要有抵御“挖墙角”的能力和方法。
四、职业生涯规划与核心员工管理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组织内,组织为其成员实现职业目标,确定职业发展道路,充分挖掘员工潜能,使员工贡献最大化,从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企业在制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时,充分考虑员工发展,将员工个人发展融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员工个人和企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
(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
1、帮助员工实现组织化。
员工组织化是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这种认同既包括心理上的认同也包括行动上的认同。心理上的认同是指作为本组织成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即员工愿意为组织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行为上的认同是指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工作,努力进取,而不是应付了事,消极怠工。对于员工而言,其组织化的程度决定了其心理与组织连接的强度。只有员工实现心理上的组织化时,他才会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2、协调员工发展与组织发展。
任何组织都存在一定的层级,如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平横沟通十分重要。作为核心员工,往往需要带领团队开展工作,如何发挥团队优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开展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员工发展提供方向,通过给员工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为员工创造成长的机会,让员工在满足企业需要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才。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庙小和尚大或庵多尼姑少”的情况,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促进员工潜能开发。
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能动性,“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如果不能调动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那么他们的贡献甚至不及普通员工。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要尽量考虑员工的个人意愿,按照个人工作规划,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能够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员工贡献最大化。
4、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职业生涯规划既是企业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员工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组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通过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与企业成长的同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这既是企业自身的要求,也能够帮助员工找到努力的方向,促使员工以负责任的态度和持久的、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与企业共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五、结论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观念是在1990年G•K普拉哈德和G•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发表的“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是指一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时代,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不是单靠某些优势就能实现的,比如优秀的团队、核心的技术、娴熟的资本运作等等。因为这些优势也会被竞争对手不断模仿甚至超越。那么我们靠什么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呢?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经营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源泉。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持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工商银行只有精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与对手的较量中获胜,从而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什么是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打造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两个问题一直让很多工行人思索着。2006年10月27日改制后的工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06年,工行在贷款余额增长10.4%、资产余额增长16.3%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实现了31.2%的增长,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截至2006年末,工行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不仅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跻身于亚洲最大、全球前三大上市银行。
外资不断地进入我国,导致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相对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体制优良、业务发展迅猛的的外资银行,工行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仍以传统的存贷款利差业务为主,中间业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核心竞争力远远无法达到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标准。工行的优势地位也渐渐危机四伏,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悄然打响。通过与国外发达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工行与之相比的差距还有一定的距离:
优势:改制上市后的工行,不断在壮大其业务规模、并向全球扩展,无论从技术还是业务来说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双率的下降,资本的提升,都标志着工行的成熟。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仍能保持1100多亿的盈利能力,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而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6月底,在全球市值最大的15家银行中,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位居前三位,其市值均超过2150亿美元,而中国工商银行位次为第四位。而到今年6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以2570亿美元市值高居榜首。
劣势:西方发达商业银行历史悠久,资本运作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他们在业务创新、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相对于次,工行的很多业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缺少独具品牌特色而又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并赶超的创新产品。
机会:此次金融危机,让工行等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也遭受一定损失,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各国的商业银行深陷泥潭的时候,国内在政府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下,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金融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借着此次危机,工行不仅可以积累经验,也可以吸取华尔街的教训,在全球化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威胁:尽管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美欧银行的实力尚存。短短一年时间,多家西方大银行就开始实现了盈利,业务也开始逐渐恢复上升,工行号称最赚钱的银行,但并不是最会赚钱的银行,也不是人均赚钱最多的银行。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工行仍有一定的差距。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金融陷入了一场混乱之中。在全球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大洋彼岸的中国银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多家银行深陷其中,一度造成了中国股市的连锁反映。在此次危机中,外资银行由于受国外的母银行拖累,在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品牌信誉危机。这场袭击全球的金融危机,打破了很多传统的观念以及对西方发达商业银行的盲目崇拜。面对一个一个金融神化的破灭,人们开始反思,究竟怎样的模式才是最适合金融市场的,怎样的路才是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的?蝴蝶效应虽然给工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重新洗牌的世界金融格局也为工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园林新工艺;管理;技术创新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现今社会民众越来越关注城市园林工艺,不仅对旅游景点的园林工艺要求严格,对城市的园林工艺要求也更加挑剔,这就使得园林新工艺工程,慢慢催发了一系列诸如对植物搭配、修剪之类的附加工艺技术,并且某些成功的园艺案例让人们长久难忘。所以,新工艺的运用,必将是以后愿意发展的趋势,并且还会成长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结合当今园林施工新工艺,浅谈如何对新工艺进行管理和新工艺技术的创新。
一、现今城市中采用的园林新工艺
(一)刻花水泥地板。刻花水泥地板,这种工艺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也可用于家居装修,它就是在单调的水泥色地板上嵌入雕刻花,给水泥地板赋予植物的生命力,让它也漂亮、活起来,人们走在地面上仿佛走在一件艺术品上,让你不忍破坏、弄脏它。这样新奇的工艺,已经打开了你的艺术欣赏力。
(二)EPDM景观水池。EPDM是研发的一种新型产品,可以为园林工艺进行服务,它形态就是一张简单的黑色薄膜,摸起来十分柔软且十分轻薄,但它的物质稳定性却十分高,使用寿命也比较长,且可以承受40―80℃的温度和大力撕扯,不易破坏;此外,它可以用来建设较大的水池和屋顶花园水池,效果也十分之好。
(三)新材料钢亭。现在城市内的那种美观、色彩高贵的亭子就是用这种新型钢所制作,它不同于古典的亭子用古木所建,具有耐腐蚀、固色的特点,也不同于现今的那种用钢筋混凝土仿古的亭子,它更加容易建造,且工程程序简单。所以,现在这种亭子在城市建设中很受欢迎,也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新型假山工艺。不同于真正石头所累积的假山,这种新型假山采用了新的制造工艺和叠石技术,并且它的柔韧性和耐损性强度比较大,并且纹络和颜色与真的假山十分相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这种新型材料也被专门用以制造假山、塑像和瀑布等园林景观。这种新型材质由GRC和FRP两种材料进行合成,以其自身的优异性,已跻身于现今园林景观新工艺。
以上四种新工艺的举例,仅限于现今新工艺制造中的个别,不能代表全部的新工艺,主要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下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二、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的要领
(一)保护好设计底图和图纸会审。要进行园林的建设时,首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先进行园林的最初设计,意为把后期园林样貌通过大脑臆想的方式,展现在图纸上,作为园林最初的设计图,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整理,力求达到设计者心中的完美意象。所以,在此设计过程中,就需要高超的画艺和敏感的思维,严格按照内心所想所感绘画出图纸,如果图纸出现错误或者不完善,那么在以后的实际工程中造成的问题也会比较让人头疼。保留好设计底图和图纸会审结果,以便以后问题出现时,可以查清是设计者的问题还是施工者的问题。
(二)注意园林工艺施工组织和过程管理。一个园林工艺工程的完满建成,不是一个部分的工作,而是好多部分工作进行合并而成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部分工程进行统协,才能保证工程最后的完满建成。可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好人员建设之初,应该计算出工程的初步预算,安排好各部门人员的工作,为工程找好施工团队、器械设备、施工材料、备用资金等等多方面的事物,保证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合理计划,避免工程浪费 这就要求总工程师对此次工程所需物做一个报表,按照工程的时间、进度等要求,安排好人手和工程设备,按进度完成计划,不拖延工程,也避免人和钱的浪费,实现物质的最大用度。
做好工程后期检测 工程完备之后,应该对工程进行一个调试和检测,便于及时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改正,让园艺工程完成的更精确、更高质。
总之,要做好工程从开始到最后完全撤出的数据保护和组织计算,这样才可以保证园林施工新工艺便于管理,避免了弊端的出现。
三、园林新工艺技术的创新
从现今采用的新工艺来看,不管从材料,还是价值,还是施工难度,还是外观形象,与传统都有着极大地不同,这也是园林工程工艺的一个大幅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些存在的新工艺,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做到工艺水平更高、工艺效果最好,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一个工艺的技术创新。
(一)提高新工艺的整体层次
现在的新工艺,在采用的选择上,不管是怎样的搭配结合,都是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就拿假山新工艺来说,从新假山材料的选择,假山造型的设计,以及假山出现的最终效果,都离不开假山的叠石定位这个重要步骤,如果没有这个步骤,那这些新材料只能是一块材料,设计者的思想只能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命的思想,假山造型想象的再好也只能是空想,这点就说明了,某些技术的缺失可能会让整个计划所崩盘。所以,在进行各种外在工艺提高的同时,还应该不忘提高人的内在气质,这样才能给园林新工艺注入生命,让它成一个实在的死体事物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二)合理安排园林资源
这个主要就是要求施工队伍进行一个合理的地域选择,加之一个最生态的施工手法,尽可能不破坏自然得生态,让人工美和自然美进行完美的结合。注意园林新工艺的运用,但不是只是死板的要展现新工艺的长处,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建设地带的土地、生物、水源等资源,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做到园林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园林灌溉技术,如果要体现它高效节水的特点,将要将以前的灌溉工艺进行一个大转变,采用喷灌的手段,既满足了灌溉,又节约了水,还在城市的地域上展现了一种美的科学手段,这也是园林工艺的一个新的改变,比起那些专门要突破新工艺的技术来说,这何尝不是最自然、最生态的做法。
(三)探究园林新工艺的大致规律
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有所可循的,园林工艺也不排除这一不变规律。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现在所谓的新工艺不过是越来越高科技,越来越省时省力,也来越快捷了,这个对现在节奏快的社会来说,确确实实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但让我觉得,这种所谓的新工艺,似乎越来越失去了那种古老工艺的内涵,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外在美,缺乏古老建筑园艺的文化美和意蕴美,反而造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缺失。其实细看,现在的那些园林新工艺,没什么特色,各处都是一个样子,没有给人们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希望可以把现代与古老进行一个结合,相信这种创新的工艺会更受大家的欢迎,也才是真正的新工艺吧!
四、结语
以上均是笔者个人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和技术的创新这个课题的一些个人见解,仅限参考。笔者在第三部分提出的关于当今新工艺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可以引起广大读者的深思,引起园林新工艺设计者的一些反思,最终将我国的园林新工艺推向一个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项箫微.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现阶段的技术问题[j].现代园艺,2011(9)
[2]杨挺博.蓄压节水点灌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 管理 问题 对策
我们知道,公路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之命脉,在整个的社会机制当中是起着纽带的作用。加强我国交通运输的管理,是确保交通运输能够全面协调并可持续的发展之关键,当前,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若干的问题。与此同时,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运输量的日益增大,公路交通运输的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这不仅给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要求公路交通运输管理乃至经营方式必须与市场能够相适应。因此笔者认为,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的相关介绍,指出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深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的工路运输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卓越而举世瞩目之成就。中国公路汽车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中国东部铁路和水运都较发达的地区,公路起着辅助运输作用,承担短途运输;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则担负着干线运输的任务。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全国只修成13万公里公路,其中勉强能通车的仅7.5万公里。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突破,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设为所认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始了有计划的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国家干线公路网和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先后制定并实施,使公路建设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公路建设在继续扩大总体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质量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公路建设筹资渠道走向多元化,逐步扭转了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尤其是1984年底国务院决定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1985年起国家陆续颁布有关法规后,公路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至1991年中国大陆公路通车里程达104万公里,公路汽车运输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达3441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为2600亿人公里。全国除墨脱县外,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有95%的乡和75%的村都通了汽车,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省省会,连接枢纽站、港口和工矿区、农林牧生产基地的公路网。但公路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1998年,我国公路的总里程已经有118.6万公里。年均增长达到6.5%。据有关统计,我国公路网当中,汽车交通运输量所占份额仅仅是40%多。十一五规划后,我国公路通车里程数更是快速增长,到2009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82.82万公里,相比较1949年8.07万公里的公路通车里程,变化可谓巨大。
但值得关注的是,公路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路运输从业人员需求增大,公路里程及网密度不断增加,公路运输量飞速增长,运输能力也迅速提高,产业的结构呈现出明显地改善等等。
二、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当中,从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我国道路容量存在着不足。长久以来,我国的道路人均水平相对比较低。道路容量的定义,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但比较共同的看法是:首先,容量要反映路网的建设水平,即路网容纳机动车的能力;另外,还要考虑车辆 运行在时间上消耗。二是我国汽车拥有量增速加快,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增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轿车持有量、商务车以及运输车辆都大幅度增加,这势必影响着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三是公路交通管理的技术水平滞后。因为一些历史以及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知道,要管理就要有管理的正确思想,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要合理的分配。四是设卡、收费、罚款是公路交通运输管理中出现的严重的问题之一。近几年,在交通运输管理环节,利用职权实施的职务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车辆的结构不科学,车辆以及人员超载严重。我国的运输车辆吨位低,老旧程度高,超载现象明显,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隐患。也就是说,超限以及超载运输是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之巨大恶瘤。超限以及超载运输不仅容易引发各种交通事故,同时对公路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更是降低了公路以及桥梁正常的使用寿命。这一现象扰乱了我国的运输市场之秩序,致使导致我国运输市场之宏观调控的难度加(4)。由此看来,这也无疑增大了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的难度。
三、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