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时间:2023-09-10 14:50:01

导语:在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2004年5月9日,中国人被一件事刺痛了神经:韩国人向世遗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他们的“世界遗产”。正如某人所说的那样:等牙痛了才意识到牙的存在。中国人这才有了切肤之痛:原来我们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中国人的如此冷遇!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的动画片,过的是洋人节!

文化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步的,然而,我国的许多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正在消失,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呢?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马克思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指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作为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仁不让的使命。

首先,语文教师自己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文学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表达出来,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喜欢了,愿意去读去欣赏,自然就会去传承了。

其次,要向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我们不妨试试下面几个方法:

一亲近古诗文,在古诗文的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苏辛的豪迈,屈李的浪漫,建安的风骨,易安的婉约,我们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举世无双的珍宝,

我们就应当在诵读的过程中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注重营造“传统文化课堂”氛围。语文教材充溢着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思想,感受他们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不只是简单地学习教材内容,更要深入领会其中的精神特质。学习那“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等等。

第2篇

一、注重积累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语文教学也会得到升华。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经典诗词的积累,利用课余时间,从唐诗宋词中筛选适合本年段学生背诵的篇目,每天晨读时间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读,直到熟读成诵,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古诗词描绘成一个故事或一幅画面。为了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从内心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往往把从《唐诗宋词鉴赏》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一句“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学生背这首古诗时,我问学生:“你知道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哪个字吗?”学生经过查阅知道一般都会提到“柳”这个字,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等古诗。接着我又问学生为何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柳”呢?因为“柳”谐音“留”,意思是希望要走的人留下来。除此之外,还渗透小知识,“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种送别习俗,它产生于汉代,盛行于唐朝。通过这样的讲解,逐渐使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古诗中蕴含的知识也吸引着学生去了解。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介绍了塞外荒凉的景象,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我不是简单地介绍诗意,而是告诉学生“羌笛”是塞外羌族的一种乐器,吹起来声音哀婉、幽怨,所以作者表达成它在抱怨杨柳不绿,又告诉学生:连春风都不到的地方,可见塞外是何等荒凉,是何等寸草不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它的满目荒凉,我又介绍了描写关内春回大地的一句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精髓和真正内涵,他们逐渐陶醉了,背诵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孩子们渐渐爱上了传统文化,爱上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而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课堂。他们在语文课上放飞心灵,驰骋思绪,把语文课堂教学当做一次次文化大餐,真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舒畅淋漓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自然得到升华。

二、运用精妙的语言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但有助于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还能在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语言文学知识体系。针对于此,在“互联网+”视角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融合应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

一、“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共性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限制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匮乏,看待问题时缺乏辩证性思维和意识,且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在成长阶段极易受外界影响因素干扰,对初中生原本尚未成型的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也不利于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互联网+”视角下,在各项信息技术支持下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信息资源,且数据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无形中增加初中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概率。同时,随着初中生主观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互联网中兴起的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知欲望,网络盛行的各种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违背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另外,由于初中生原本就具有好胜心强、探知兴趣浓厚的性格特征,在心理和情感方面渴望受到外界的关注与认同,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平台,为初中生提供更多展示自身才能和特长的时机,从而导致初中生整体上缺乏共性,尤其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大多追求个性化发展,不同初中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性格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受互联网新兴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基于应试教育影响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品质和文化元素,并自发投入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中,最大限度上提升初中生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但在当前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度重视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未突破传统教学中固定思维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只注重古诗词或古文的背诵及翻译,导致学生对优秀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未深入发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确切体会诗词作者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态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整体上流于形式。与此同时,部分语文教师未充分利用自身引导者角色,只注重为学生讲解课内教材中有限的传统文化知识元素,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灵活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外传统文化学习体验,进而导致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具有一定局限性,对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认知不明确。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部分初中生过度依赖辅助教材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并借助信息化平台搜集所需信息资源,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学习阶段缺乏自主探究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复杂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理解。

(三)学生家长未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

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自身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与义务。但在当前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初中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日常生活或课外实践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时机较少,并且家长也未充分发挥自身导向作用,积极带领初中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基于“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对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化底蕴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家长受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普遍存在沉迷网络、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变化的现象,无形中降低了亲子互动交流的频次和积极性,造成初中生缺乏家长的有效管治,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尽管部分家长要求学生观看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但却未真正陪伴学生共同观看,整体上缺乏有效互动交流,未及时针对初中生认知有限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不但会迫使初中生无法理解较为抽象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兴趣,过度沉迷于其他娱乐电视节目和网络信息。

二、“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延展与丰富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立体的方式将语文教学内容体现出来,有助于初中生更深入体会古典文学诗词的意境美,将抽象复杂的古诗词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具体文化情境中,从根本上降低初中生理解与掌握古诗词的难度。在“互联网+”时代,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教育平台,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为学生创设多样性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宣传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引领初中生承担自身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应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不断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但需要注重学生基础认知教育的落实,还应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共同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将其视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形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阅读与浏览相关经典故事和创作背景,深入发掘古诗词、古文中潜藏的人生哲理和美好道德观念,并为学生详细介绍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生平事迹以及政治环境等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常规,促使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人文情怀和情感表达,综合提高学生写作实践应用能力。

(二)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积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互联网在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初中生的成长造成一定消极影响,语文教师应积极联系家长起到良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选取具有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信息资源,正确看待“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时代特色和内涵。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空间。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节目中涉及的经典古诗词和延展性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学习过程的兴趣。最后,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尽可能鼓励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提高初中生文学素养。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渔家傲•秋思”教学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简介、家世背景以及当时的政治立场等内容,并为学生播放诗词中边塞特有的声音,促使学生在音调变化中感受边塞的壮观景象,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意象美,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背景与主观感受,真正理解作者在惨烈的战场中创作诗词的心境。

(三)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基于“互联网+”时代,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主观意识,在数量庞大的互联网信息包围下,初中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与影响,这也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自发投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活动中。例如,在我国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传统文化时节,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与各节日相关的古诗词,组织学生以各传统文化节日为主题进行写作,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插入图片、播放动态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各传统文化节日相关背景资料,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手工物品。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讲解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和科普知识,带领其他学生认真体会古诗词中传递的思想感情,并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指导学生还原古诗词中的具体场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心思想的印象,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送别同乡后学的思想感情,提问学生作者如何克服求学中遇见的困难,组织学生找出其中具体细节进行描述,更深层次地加强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演绎课文中作者与友人送别的场景,帮助学生反复揣摩古文中人物角色的形象、语气以及情感变化,确保还原场景的真实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人恋恋不舍的思想感情。

三、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时代,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对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体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积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雄.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

[2]张艳.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5).

[3]谢晶.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8).

第4篇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对现代科技和网络的了解较多,然而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反差,为现今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难题。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提法古而有之。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学科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空前冷遇。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洋人节,这样下去连自己是中国人都快忘记了。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性质,重视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作为语文教师,面对传统文化遭冷落的现状,应该自觉地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承人,抓住课堂这块阵地,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担当起保护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崇高使命。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 抓住课堂主阵地,进行人文熏陶

1.1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文化课堂。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可以在班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导语激趣,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如《采薇》一课导入时问学生关于战争能联想到的成语有哪些,学生说出很多,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等,再告诉学生本诗虽写战争,但没有硝烟,加入背景介绍,这样既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增加了成语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1.2 反复吟咏诵读,培养文学素养。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反复咏唱诗词的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诗词的音乐美、建筑美、韵律美;通过指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体会到中国诗词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感受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培养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和文学素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为了读出味道会对诗词进行品味、鉴赏,如学生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读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时,读得太平淡。在了解了作者的处境及古人登高抒怀的习惯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才明白此处直抒胸臆,是因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所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样再读就可以把握好感情基调了。

1.3 挖掘教材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文言文,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对教材内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加以挖掘。例如讲授《离骚》时引导学生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讲授《逍遥游》时引导学生理解庄子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讲授《师说》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讲授《游褒禅山记》时引导学生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4 穿插民俗知识,领略民族文化。在语文教科书经典文本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情。例如很多文言文及诗词中涉及的“取名与冠字”、“送别习俗”以及“谦称、敬称”和语言避讳等知识,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例如《鸿门宴》中关于酒席宴饮中主客座次的排列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特有的礼仪习俗。《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府对林黛玉的接待,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可以恰当有效地运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进行教学,例如:用对联导入课文,介绍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用对联来概括文本内容,评价文本人物;用对联来归纳分析文本的风格等等。这些民俗知识教师不讲,学生也能读懂文本,但是,如果学生忽略这些民俗文化,就不可能真正领略文本的内蕴美、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而对于文本主题的认识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穿插这些民俗知识,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 利用课外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可以配合教学安排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演讲和辩论等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比如为了打造校园书香文化,笔者曾在所教班级举行过多次读书汇报会,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谈论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的说他读出了李白的浪漫、苏轼的旷达,有的说他读出了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笔下《边城》里的人性美等等。像这种简易式阅读活动可以是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内容可就某部书、某个人物,或作品中某一情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又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开设研究性学习,如: “《论语》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山水文化”,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引用”“对联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第5篇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语文毅然决然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而缺乏人文素质、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的失误。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认为像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是呆子,或是杜撰的;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青少年空暇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漂流,以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对自己的父母轻者出言不逊,重则跳楼恐吓,离家出走。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如果一个人缺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明智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和审视眼前的处境,就很有可能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三、培养策略

1、阅读国学经典

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能够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阅读国学经典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近几年有过关于儿童是否应该读经的论争,就我个人的认识来看,复兴国学并不是要让孩子盲目的熟背经书,复辟到以前的私塾蒙学状态,主要的是做好国学的普及工作,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让孩子相应的了解阅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从所谓的“速读”、“精读”的阅读方法中走出来,这对于全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有利无害的。

2、在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课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之类的选修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语文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

3、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鲜明的标识。因此,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努力构建“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4、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意识到一种科学与人文气息,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具体说来,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性建筑、人物塑像、园林景观等。还有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讲讲学生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以奇闻轶事为切入点讲文学典故和文学常识学生比较有兴趣。这些措施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学生只有在校园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将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

总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古诗词,对联,民间谚语,民间故事,诏书等,这些传统文化对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认识是极其肤浅的,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虽不是主要内容,但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的发展历程,学习某个人物的精神品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为内容向学生讲述人物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于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造就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是靠文字记录、大众评说和个人品质反应出来的。如我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将皇帝诏书“天佑总办,因你在国家危难之际,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且一丝不苟工作,使铁路不满四年全线竣工,为政府节约白银28万两,你的成就将载入史册,朕特封你为铁路大学士,发勇士奖章,赏白银五万两。钦此”的内容板书给学生,并讲明这是过去,离现在100多年前清朝皇帝为了嘉奖詹天佑的文书,类似这种文体的称为皇帝诏书,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每个同学要加强了解,拓宽知识面,因为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学科必须打破封闭的教学体系,从“小课本”,“小课堂”中走出来。树立开阔的教学视野,重新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习语言,积累言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这个练习开放性极强,跨越时空,新鲜而没有压力,便于学生宣泄情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写作素养。为学生在今后博览群书打下基础。

二、在朗诵古诗词中积累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知识素养

我让学生每周选背3-5篇著名的古诗词,每个月选定时间搞一次古诗词朗诵比赛,看谁积累的最多,对朗诵得好的,积累多的发奖品给予鼓励。有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老师也加入其中,和他们比一比,要么老师说出诗名,让学生背诵诗的内容,要么老师背诵出诗的内容,让学生 说出诗的题目及诗人名字。这样一来,师生同台朗诵,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从诵读诗文中了解了社会,学习了人物精神,如学生学习了明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后,他们懂得了在短短的几句诗中表现出来的却是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豪迈之情让人佩服。学生学习后受到启发教育,这样的效果不言而喻。

三、在对对联中品味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适当的时间,我还和同学们对对联,对对联在传统文化中颇具影响力,能够反映不同的时代潮流,也能针砭时弊,识辨美丑,极富情趣,陶冶情操。那必须积累得多,脑筋开窍,要脑筋转换快,有丰富的词汇,懂得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相关知识,要求对句比出句来得更有气势,那才称得上好对联。我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学生对对联:有时老师说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有时让学生出上联,老师对下联,有时也让学生收集对联,我教学生“拆字对”,如上联“鸿为江边鸟”,讲明“鸿”字是上联第一个字,由江和鸟组成,鸿这种鸟喜欢生活在江边,所以称鸿为江边鸟。我举出一字“蚕”,是下联第一个字,让学生思考,其中一个叫蔡欢的学生说,“蚕”字由天和虫组成,我让她进一步思考,她终于说出下联为“蚕是天下虫”的绝妙对句。通过多种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对对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一定的时间进行评比发奖,激发学生学习“对联”这种传统文化的兴趣,品味对出好对联的喜悦,通过学生练习,使学生在写作上的快捷反应能力得到锻炼。

四、在搜集民间谚语、民间故事中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第7篇

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为核心,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

《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模块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负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如先秦《荀子・劝学篇》中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经典论述,唐韩愈《师说》中对“师”的经典定义及其“尊师”、“重道”的师道观的精辟阐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及师道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陈情表》对亲情情真意切的陈述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感恩,加深对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理解。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叙写文人雅士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盛况而发出的对生死问题的感叹和思考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生命观;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描写主客月夜泛舟、诗酒放歌的逍遥而抒发出的洒脱旷达的人生观可以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挫折;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历史兴衰的规律,写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理名言可以启迪学生以史为鉴。这些传统经典篇目无论对学生的读书求学、为人处事,还是道德情操的塑模和审美趣味的养成都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书法练习为抓手,在教学中穿插汉字书写训练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汉字书写是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仍然写不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这尤其表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考试的卷面上。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专门的课时进行书法训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之余利用一定时间,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硬笔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指导学生在作文书写中有意识地练习书法。书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说“书乃心画”,练习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使人变得沉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又是人的品格、意趣、学养的体现。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骨鲠”,颜真卿的刚正忠烈,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苏轼的豪放旷达,都令人高山仰止。而且,书法中的一些典故和书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三、以传统节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节俗纷呈,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处在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在春季学期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气,清明节如期而至,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文章进行诵读,营造节日气氛,感受节日文化气息,在假期结束后可以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文,描绘春景和乡土风情、追思先人。在初夏五月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起源、别名及端午节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些文化习俗,通过搜集诗词,诵读《离骚》,观看话剧《屈原》等形式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又会迎来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那些与思念故乡、中秋团圆、饮酒赏月有关的诗词进行诵读赏析,感受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总之,传统节日既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文化形式,又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生活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以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意义;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成长;民族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了解我国的历史,提高学生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陶冶他们的情操,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于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语文教学是传统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重要的使命。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章,千百年来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积淀,更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载体作用,帮助学生体会、感悟文章的内涵的同时,感受古人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如在学习孟子的文章时,感受到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善用比喻、排比说理的同时,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内涵。在《鱼我所欲也》中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显示出他的义正词严和理直气壮。人应该向着正义,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屈服。让学生懂得,人不一定要地位尊贵,富有,但是一定要活的有尊严,尊严就是我们坚守着正义得来,是靠自己赢得的。在面对抉择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教给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孟子的”舍生取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生观,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现实的光芒,对今天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语文的教学中应大力弘扬。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心系天下,已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教会我们爱国,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花”教会我们奉献,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交给我们无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神圣的使命感与荣辱观,如今已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前进动力。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锻炼学生意志,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倍受长辈的呵护,独立性差,不能受挫,有的学生早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逃避、甚至极端方式解决。而我们中国古代经典文章,就可以教会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是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孟子写的。文章篇幅虽短,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遇到困难,其实就是惊动人的心,坚强人的性格,增加自己所不具备的才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为,只有不断的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才能让自己更完美。它明确告诉我们:逆境使人成才,顺境使人丧志。艰苦的磨炼,往往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每个人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不同的是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我们坚强的去面对,一切困难都会成为过去,一个人要坠落自己要比提升自己容易得多,安逸享乐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忧愁祸患虽然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但却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教给学生怎样做人。

中国古达传统经典,还教给学生怎样做人,教给学生怎样为人处世。虽然社会进步了,但亘古不变的真理不会变,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不会被取代。《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这本书可以作为语文诵读的经典篇目,它能教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69-01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教师要有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把语文教学与做人结合起来,去除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做人,摄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一、诵读经典,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

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道理,通过诵读不仅可以了解文意,还能达到记忆背诵的效果。小学时期学生可以诵读“三百千”,作为启蒙识字教材,初步了解祖国文字的形态美。中学阶段可以b读“四书五经”、《弟子规》等书,可以起到约束自己行为的作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诸子百家的知识精华。了解孔夫子“仁”的思想;“学而优则仕”告诫学生努力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同时说到民俗文化,我们都会去鲁迅的文章中去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文化,《社戏》中的看社戏、划船走水路的交通民俗,《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节日民俗。[2]课文中的民俗文化知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方面,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但这些内容只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角,想要多学习、多了解这些知识必须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二、理解文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

学习中华优秀美德中的忠义孝悌、礼义廉耻等,可以培养学生德育与品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就是教诲学生如何为人和怎样学习。《论语》中,子曰:“言中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告诫我们说话要真诚,要做到忠实厚道。《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是说父母讲的话要毕恭毕敬地听,教导学生要敬爱父母;“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要求学生们应该谦恭尊敬老师。通过诵读理解经典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身边的人,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只有语文课堂才是让学生们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最有利的媒介。俗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也都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是建成和谐社会的基石,培养和谐公民就要从学生抓起,所以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三、了解和学传统技能,继承弘扬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以及书法、曲艺、武术、民俗等。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先贤思想和文化知识,还应该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练习书法有益于磨炼学生意志,了解一些曲艺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能够流传下来的技艺,自身就带有坚强的意志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安塞腰鼓》,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感受其磅礴的气势,了解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学习腰鼓的打法,锻炼身体,学习其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丰富学生见闻。针对即将失传的一些文化遗产,语文教学更应该发挥其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让下一代了解这些文化,继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拘泥于课堂

发挥语文主科的优势,让学生们多参观、多参与、多重视。学习鲁迅的《社戏》,教师在教室硬邦邦地讲解,学生经常会听不懂、学不到课文的精髓,教师的教学也变成了走过场。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假期时去看社戏,让学生们去感受社戏的热闹景象。带学生们观赏书法展、国画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元宵节的花灯展,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都应该让学生们尽情参与。这样才能达到传承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看着课本去想象。

五、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语文课程最有价值的源头,新课改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做人,这就应该努力去除语文的功利性,变革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多参观、多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从思想、话语、文字等方面还是从民俗、礼仪、文学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学习先贤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学习传统技艺,发挥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