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题实践研究

时间:2023-09-10 14:50:07

导语:在课题实践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题实践研究

第1篇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阅读能力应从学前开始培养的观念,目前已逐渐为世界各国幼教界所认同。但是,通过早期阅读现状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及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还不够重视,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家长、教师不理解早期阅读的正确含义,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识字,幼儿不识字就不能阅读;其次,幼儿园及家庭缺乏良好的有效指导。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深深的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分享阅读家庭读本运用的教育研究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家庭读本阅读,来发现家庭读本阅读对于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都能得到提高。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3.通过实施分享阅读课题,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力度,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3~5岁幼儿。2.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自然实验法、访谈法及观察法。3.研究时间: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

四、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0年8月收集整理。确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选拔实验老师、成立实验领导和实验小组。

2.实验阶段: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根据实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工作,对儿童阅读能力展开前期测评工作,开展家教讲座,写出调查报告,实现初步研究目标,围绕活动目标探索分享式阅读的途径和策略。小班主要研究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中班主要研究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大班主要研究拓展阅读内容,促进幼儿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并在实践中探索、梳理主题背景下分享阅读活动设计的方法和策路。不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并向总课组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定期收集论文。

3.巩固、扩大成果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7月,实验检测、分析结果、撰写论文,进行理论总结,上报结果。

五、实验措施

1.问卷调查。2.阶段性测评:小结、总结。3.跟踪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研讨会议,同时采用各种激励措施。

四年来课题有序、平稳地开展了系列活动:召开了“亲子阅读”的沙龙活动、幼儿自制图书的活动,举行幼儿分享阅读大赛。

同时结合对分享阅读的实践及教学活动的思考,我撰写了经验论文和分享阅读的案例。分享阅读专家袁园老师来园对课题进行指导,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及合理的建议。对课题的实施、阅读环境的创设给予了肯定。同时我园与北京分享阅读的专家与老师进行了《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分享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交流,对分享阅读课程进行了诊断,专家认为课题立足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挖掘和拓展适宜各个年龄段“分享阅读”的内容和读物,既丰富新教参的内容,又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形成幼儿园阅读特色。

2013年4月,幼儿园在全园召开了《主题背景下的分享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论证会。论证会上,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大家展示我的课题成果,我展示主题背景下分享阅读集体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拓展活动,并进行了《快乐阅读,分享快乐》案例介绍,家长就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以来的感受进行了分享,孩子们还进行了“唱诗诵诗”等有趣的活动。

第2篇

关键词:“课题”研究;地理实践能力;中图版教材

一、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地理实验是根据学习或研究目的,在人为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或其它方式使所要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自然地理时空尺度大,所以地理实验在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应用较多。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模拟大气温室效应”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模拟实验。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1]

1.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为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限制每个小组的人数。

*实验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1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2.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参考表1),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利用课间和中午的时间完成实验,记录观测数据。

*小组成员一起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报告。

*各小组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过程,理解了大气的温室效应现象,培养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精神。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不意味着研究结束,实验后的反思同样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实验都能按计划顺利开展,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各种突况,实验结果也可能与应有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失败原因的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方法。

二、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的培养

地理观察能力是对地理事物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通过实践观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观测实验。

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实验

1.实验目标

观察、记录某个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通过测量、记录,证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2.实验准备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时钟、指南针、足够长度的皮尺、量角器、旗杆、树枝等)。学生根据各自的作息时间和家庭住址情况,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3.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可参考表2),并提出修改建议。

*按照计划进行观测。注意根据每节后的提示检查进度,要求观测三周。

*汇报观测结果。汇报项目包括课题计划、观测过程、观测结果、自我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相关的原理和规律,提高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而且对培养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三、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的培养

地理调查是指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研究的活动。

由于地理调查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开展地理调查活动必须先制订调查计划。学生应带着问题去调查并及时作好调查记录。调查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2册“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为例,展示学生地理调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的调查

1.调查目标

学生通过调查本家族人口增长和迁移情况,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活动设计

*制定家庭成员情况的调查计划。学生向自己的祖父母调查他们的父母以及祖父母的有关情况,以表3的形式整理出整个家族五代的人口数以及相关情况。

*调查每代每个家庭的人口数、出生地、居住地、迁移经历、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如有可能,请学生展示每一代或目前的全家福照片。

*绘制家族每代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表。

*绘制每代、每个成员的迁移路线。

3.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学生向家庭成员发送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表;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小组内交流个人研究成果;对各家族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完善统计资料。

*课题总结阶段。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图表,画出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迁移路线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寓地理知识于活动之中,读图、绘图能力和地理调查能力均得到提高。

四、地理制作与绘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制作与绘图融地理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让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理教具和绘制地图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图版地理必修第1册的课题“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即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1.活动设计

*知识准备:理解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通过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实施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2.实施过程

*分析自然要素中某一要素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以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画出符合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五、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类活动即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所在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图版教材课题中的“分析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和“比较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对策”均能体现学生该项能力的要求。以“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例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该项能力。

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

1.活动设计

*学生成立相关的环保活动小组,确定本组课题,如本地的垃圾污染及处理的调查、污水处理厂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等。

*制定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如到现场参观采访,收集文字、照片、视频、实物等资料。

*小组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制作演示文稿等。

2.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选择当地某一环境问题为课题;查找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选择同一环境问题的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个人将自己形成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小组讨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总结阶段。各课题组在全班汇报交流本组研究成果;评选出优秀作品,修改补充后在学校交流。

掌握正确的地理问题分析方法是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即分析该区域“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会怎样”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图版教材的课题研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各个课题对某一项具体能力有所侧重,各个活动内容、开展形式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如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研究计划或具体步骤,“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课题”研究评价等。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困惑与反思,催生课题

日常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不能完全读懂教材内容,抓不住中心,理不清层次结构,制约了学生将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品德素养。特别是在检测应试中,由于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出隐含的条件,不能透过字面看到问题的实质;由于写作能力较差,导致学生不能有条理、有逻辑地组织归纳答案,答非所问、答案肤浅或乱答一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哭笑不得。

现实让我们认识到: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以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支撑。为此,我们萌生了“在政治教学中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课题构想。由于这一课题直面教学困惑,迫切需要解决,因而吸引了教师的积极参与。

二、规划先行,保障课题研发有序展开

遵循教育科研的一般规律与程序,本着“经济实用”原则,我们对课题的研究目标进行了界定,并规划了相应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1.明确研究目标

通过探索培养政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力求实现:

⑴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效果;

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述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⑷促进语文教学,实现学科整合。

2.统筹构划研究过程

为体现“经济实用”原则,我们决定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将研究过程蕴于日常教学实践之中,使行动与研究合二为一,以实现科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构划了四步:

第一步:摸清问题。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自行归类汇总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二是集中诊断,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阅读分析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摸清问题。

第二步:拟定方案。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全体政治教师,并邀请语文教师,进行专题调研,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可行性分析、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措施保证等,进行论证,并确定了相应的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确立规范。

第三步:展开研究。这是研究的中心环节,必须做到既能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不加重教师负担。为此,我们确定了“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教学”的思路,以实现研究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体现研究的“经济化”和成果的“实用化”。

第四步:交流推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题研究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对此,我们确立了“以我为主,广吸博取,成果共享”的工作思路,力求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通过开放课题研究过程,开展交流推广活动等方式,吸收他人成功经验和优秀建议,丰富完善研究成果,以实现课题成果发挥其最大价值。

三、借鉴移植,回归整合,提炼创新,提升课题研发实效

在思想政治课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其实就是将语文与思想政治课进行有机整合,运用语文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这自然离不开对语文学科的借鉴,离不开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创新。为此,我们主要做好了三篇“文章”:

1.借鉴移植篇:尝试构建“语文式”的思想政治课

中国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之说。一方面,语文学科涉猎了相当多的思想政治学科内容,历史及现当代的不少政论性文章,至今仍保留在语文教材之中;另一方面,现行政治教材也体现了相当多的语文学科内容,如单元编排即围绕一定主题而设计,多数理论观点均由语言鲜活的案例引出或佐证等。基于两个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我们将语文学科阅读课和写作课确定为借鉴与移植的基点。

阅读课重点借鉴和移植语文学科的“速读”方法,学习如何通过对关键词语、中心句的把握,迅速理清思路,提炼文字所反映的主题;写作课重点借鉴和移植语文学科的“导写”模式,学习如何围绕主题,理清逻辑,合理运用相关论据进行论证。在大量观摩、评析语文相关课型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选择性“复制”,尝试了“通览课文――抓住关键词或中心句――提炼观点”的思想政治课阅读方法,以及“确立观点――构思逻辑层次――进行论证写作”的思想政治课写作方法。

2.回归整合篇:探求思想政治课阅读与写作方式

语文学科的阅读与写作重在理解与表达,而思想政治学科的阅读更强调思想理论的内化,其写作更强调思想理论的应用,因而简单地“复制”语文学科的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为此,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对政治阅读与写作的一般方法和格式的研究。在阅读教学研究中,我们主要围绕“观点提炼”展开,尝试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归类”、“分析材料特点”等,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身边事置换教材中的材料”,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内化能力,从而建立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再发现问题――形成一定的方法技能”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研究中,我们主要围绕“进行论证写作”展开,实践了“找准观点――找准事实,理清论据――构建写作层次――锤炼语言”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3.提炼创新篇:拓展思想政治课外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学的科研内涵,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我们把目光瞄向了“提炼创新”:

(1)精编了“思想政治教学资料库”

我们组织教师和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广泛搜集各类政治阅读材料及写作范例,并按不同主题进行归类,其中可体现多种观点的同一材料,我们采取了“互见”体例,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便利。并且,学生也在搜集材料中提升了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创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密切相联,许多焦点、热点问题都可以渗透其中。因此,我们将“说评社会”也引入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评点时政,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进行有效的阅读与写作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底蕴。在活动形式上,我们也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辩论比赛、模拟法庭、生活热点话题演讲、时事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同时,我们还将现代教育技术纳入到政治学习之中。如结合“维护祖国统一”的学习,我们倡导学生给台湾的同龄人发一封E-mail;为号召广大中学生文明上网,组织学生撰写倡议书;通过校园网站论坛发帖的形式,表明自己对校园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立场和观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活动形式的丰富,不仅提升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上学习能力,也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细致、严谨的构划,扎实、开放的研究,有效提高了课题的“性价比”。课题研究以来,我们以学校为研究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将研究寓于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节约了研究成本,更取得了研究的实效: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原生态的研究中得到了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大增,能力得到了增强,个性也得到了张扬,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升华。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数学思想;生态教学观

“课题学习”是数学新课程中的一个全新且富有特色的学习领域,它连接了数学与现实世界。学生通过课题学习可以进行实践性、探索性与研究性的学习。数学课题学习是指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体验,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体现研究性的学习思想方法,使数学教学变成一个“科研”的过程。

随着我国教育进程的飞速发展,课题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已经不可或缺,以下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作用与重要性和实践性进行探索分析。

1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重要意义

1.1 课题学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众所周知,复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可是我们的效率却没有提上去。要解决这个问题,课题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它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综合性一一体现,并且体现了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调了知识的综合性与探索性,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1.2 课题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应试教育占很大一部分。学生通常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很少有自主探索知识的机会。而在课题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但又必须要用时,这就需要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究,从而增加学生们对新知识自主探究的兴趣。

1.3课题学习是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纽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学习的数学与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课题学习可以给我们答案,因为它是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纽带。课题学习能将课堂上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相联系,交织出现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块内容。可见,课题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1.4 课题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题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注重实践与过程的学习方法。由于这种开放性,学生们可以不受局限,自由地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从而得到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每次学习都能让老师和学生有意外的收获。

2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理论探究

2.1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

因为个人自己决定世界对建构主义赋予的意义,所以个人经验不同,对外部世界也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建构主义有很多流派,并且研究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建构主义学者有以下共识:

(1)学生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信息,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的并且主动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

(2)课本的知识是对现象的解释,并不是准确表征,学生是在对这些知识学习的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做出一些检验和调整。因此知识可视为合理化的个人经验,而不能说明世界的真理。

(3)学生的学习可以由社会的互动性来促进,交流合作、自我调整和修正是知识建构的过程

(4)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元化的,使得学生在对象意义的建构也是多角度、多维度的。

2.2 从生态教学观分析

课题内容必须尊重知识的生成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数学课题学习中的设计特点之一。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态教学观的宗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感悟,并且能体味生活,开心地在生活中学习。

教学课题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可持续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3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实践

在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3.1 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

对于“课题学习”的实施,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交流与实践。很多课题学习对学生和老师都有挑战性,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要更具体一些。我们可以指定计划来确保学生有实践与探索的机会。

一般可以按下面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理解请问题的意思,准确地将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分开,弄清问题的条件与要求的结论等

(2)设计方案: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及方法拟定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从中选择最佳的假设。

(3)执行方案:研究分析与该问题相关的全部资料进行实验,具体实施已制定的计划。

(4)反思总结:检查整个课题学习的过程,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思考改进并且尝试不同的方法,最后进行总结。

3.2 提高学生课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课题学习的多元化与自由度加大,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大多数的课题学习,在课前少部分需要辅助。这使得老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较大的自由空间里自主并愉快的开展学习过程。因为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课题学习,还需要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学生在课题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维、策略水平、品质予以关注。鼓励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与主动性,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对学生在课题学习中的积极表现予以适时中肯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活动后的成功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题学习。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把学习兴趣转移到书本和其他科目上,达到课题学习的目的。

3.3 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是数学课题学习的主要目的,这使传统的教学过程演变成一种科研的过程,让教师在传播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共同参与并体验研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向。

要切实实现教学目标重在过程。课题学习应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为基础,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仅有正确的解答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 袁泽刚.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2(3):124- 125

第5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untry educational reform advancement, “the deepened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promotes the education the raise pattern,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nd the innovation, improv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Already became all levels of each kind of university universal mutual recognition.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s ponder, how does this article design the specialized color curriculum to the university carries on the topic typ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way, enhances the teaching the effect and the study quality, raises student's cre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does some exploring research.

关键词: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课题式教学教学方法

key words: Designs specialized color curriculum topic typ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在色彩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重在“以技入道”,其内容偏专偏窄,陈旧重复,往往用绘画专业色彩课程统一的内容和方法步骤进行教学,限制了设计专业特点的发展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提倡重视设计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明显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思考与研究。

课程与课题是教学主要环节。课程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题是要求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创意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所谓课题式教学,就是以师生共同预设课题为先导,结合教学环境与实际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课题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课题式教学用于设计专业色彩课程的实践教学,目的是适宜学生自学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对设计专业色彩课程不同于绘画专业色彩课程深层特点的反思和对探究式教学的比对借鉴,在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课题式教学,现将实践程序总结如下:

一、 课题设置

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课题的设定与训练方式,不同于理工科固定的课程设计模式。可依据设计色彩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当地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性地设置课题与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课题式教学的灵活和有效性。课题的设置,要便于学习知识、开拓思维、增强体验、提高学习兴趣的问题或实践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为首要任务。正确的课题训练不但解决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观察方法。只有具备开发学生创意性的课题才能达到教学预设的目标。课题的来源:1.工作室(或教研室)依据课程的要求,教师集体共同先期策划确定的实训内容;2.由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情况指定课题;3.由学生兴趣获得,这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4.是课余联系的设计实践工作,师生共同讨论总结。课题的内容:客观自然写生、探索实验、分解表现、抽象形式、意念表达、设计色彩教学案例、设计职业体验等各种形式。它可以反映为课程范畴之内的某个专题内容,由一个或一组相关性作业构成。也可以体现为横跨多门课程的,包含不同的专业方向、主题意旨与综合性内容。这有利于学生自发的在学科与专业间、风格与特点间自由的选择。

二、 组织准备

课题式教学主是建立在工作室制度下,由各工作室根据专业方向和教学规划组织实施的。运用课题式教学,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1.要由教师先期描述色彩课程课题的要求,需要那些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课题难易要适当,知识点全面且重点突出;提示学生:课题要重点学习的知识;知识点讲授:通过讲授加自学指导将课题知识点总揽一遍,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讨论课题案例;分析方法:由学生自己组织分析结果,完成课题案例分析报告;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告知相关参考书名和网址。2.通过课堂分析和学情了解,将学生分成几组,为下一步成果做好人员组合。3.是硬件准备。这一条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定,否则就限定了课题式教学的可操作性。如果有网络设备和上机、上网条件,课下准备可以更充分。色彩工作室要在院校艺术与设计实验示范中心网页上建立专题讨论区,并将搜集的相关资料链接,以便于学生及时查阅、浏览和在线学习;如果无上机条件、上网条件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和资料室的作用。可在上课和课余时间由教师组织在图书馆集体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将书籍通过借阅方式在课堂上传看。二是利用公网资源,教师通过公开自己的邮箱或QQ与学生交换资料、讨论问题,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

三、成果报告的备案、与评价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体现的三个方面:1.学生完成课题后,填写综合信息和分析课题小结并将课题作业以照片形式附于课题报告中,再分别送交色彩工作室和教学管理科室备案。这是学生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是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桥梁。教师结束课题后,这是检验教学成果,自评教学效果的依据,也是教育发挥可持续作用的媒介。2.课题成果的,⑴.通过汇报、展览、讨论、上传网络等形式向课题老师、同学、工作室、教学管理科室等了解本次课题内容的人展示课题成果。通过向课题知情者、竞争者的展示和回馈,达到知识、方法、能力相互学习的目的。⑵.利用校园网络对外上传课题主页、校内外展览、报刊发表等方式向课题学习小组、教学单位之外的人推介课题成果。这表现出与学术“课题”相似的外延。3.成果评价,评价的定义既是对涉及的结果做出评估,意指评价者关心的一系列价值。是对学生的课题完成和成果情况予以评估。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分、课题教师评分、工作室(或教研室)集体现场打分的评估办法,将三者的平均综合打分记入学生成绩。这一评价方式揭示了学生通过完成本课题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方法,还有哪些不足,鼓励学生精益求精、向尽善尽美努力。教育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作风和学习态度。

以上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课题式教学模式实践程序的主要环节,这些环节是依次进行、环环相扣的。经过四年来对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课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综合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学生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总结规律。有的学生还将寻求课程以外的设计色彩表达方式,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主动研究、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另外,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指导学生完成课题,教师必须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来完成。

在未来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设计教育将占有显要的地位,而创造力的培养是高校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种课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 衰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道一:《设计艺术教育一一世纪之交设计艺术思考之六》,《设计艺术》2000年第4期

[4] 凌士义:《论新时期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载《装饰》2004年第12期

第6篇

关键词 电机实验;MATLAB;仿真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4-0088-03

0 引言

MATLAB应用于电机实践教学,目前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这主要是因为MATLAB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问世。MATLAB软件以矩阵运算为基础,把计算、可视化、程序设计有机地融合到一个简单易学的交互式工作环境中,其出色的数值计算能力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垂青。MATLAB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更新,交互性越来越好,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现在MATLAB软件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最优秀的数学应用软件之一。MATLAB为用户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资源,它涵盖了许多门类的科学研究,如数学、控制、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经济和地理等。这极大地方便了社会上各个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外的大学中,MATLAB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近年来,它已经由最初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的仿真研究,逐渐普及到了具体工业部门中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内最近几年也由于MATLAB本身的巨大优势而兴起了学习MATLAB、应用MATLAB的。扬州大学自2002年始将MATLAB技术应用于电机实践教学中,并于2007年正式立项为扬州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实践证明该软件在电机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电机学涵盖了电路、电磁学、数学、机械、控制工程等多门学科,不仅有复杂的数值计算,还有大量的图表处理及仿真,这些特点正体现MATLAB其出色的数值计算能力和强大的图表处理功能。MATLAB应用于电机实践教学虽然目前尚处于初始研究阶段,但必将成为各高校研究的热点,是电机实验教学的新趋势。MATLAB必将成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有力工具。

1 研究的目标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电机学、电机与拖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以电路、磁路为主线,分析、测试直流电机、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参数、工作特性并经过计算以图表、曲线的形式反映这些特性。电机实验的特点是:需要高电压,大电流,大负载,设备投入大;存在磁路非线性,计算复杂,实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量大;各类电机存在不稳定区域,用常用仪表难以测量。因此,制约了电机实验教学的研究。目前,电机实验都是在一定的稳定的条件下开设些传统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几乎是在老师或实验指导书的指导下机械式连线、读取实验数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发展,更谈不上对实验的研究。本课题采用MATLAB平台,应用其强大的数值计算与图表处理功能和Simulink仿真技术可以弥补电机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加强学生对电机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1.1 研究的目标

根据电机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现有的电机实验内容进行改革,运用MATLAB技术编写一套电机实验指导书,用MATLAB开发实验软件包,所有的实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都用MATLAB软件完成。对电机的暂态过程通过Simulink仿真技术结合电机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

1.2 解决的主要问题

1.2.1 改编电机实验指导书

运用MATLAB技术编写了一套电机实验指导书,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MATLAB是一种应用于多领域、强大的数学计算工具,这已毋庸置疑。在美国,2001年曾对200多个大学自动化专业做过调查,他们所用的主流软件就是MATLAB。国外把MATLAB应用于各种课程的教材已达800多种,而中文的较少。我们与美国在大学课程计算工具上的差距在10年以上,我国工科高校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中,极少涉及到利用MATLAB求解的实例及练习题。我们将MATLAB和电机实验有机结合起来,编写了一套电机实验指导书,将科学计算方法植入到该课程中,用MATLAB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值分析、图表绘制。该套实验指导书经过几年使用,实践证明在电机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识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电机实验焕发了生机。

1.2.2 引入Simulink仿真技术

将Simulink仿真技术应用于电机实践教学中。仿真有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仿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实验形式,使学生既掌握了一种新的技术,又掌握了一种新型的实验分析方法,还可以自己展开实验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仿真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重复教师的操作,而是主动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设计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实现电路、不同的程序,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仿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仿真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利用观察仿真软件中的实例,结合实验教材,进行分析、实验操作、提交结果分析报告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设计实验并验证实验结果。仿真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和解决硬件不足的问题。仿真软件的引入突破了实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必拘泥于实验室,可以利用计算机在课后继续进行研究,这样就可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有较明确的认识,对实践中的难点也有了准备,当他真正走进实验室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改善了教学效果。实验场地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实验室,不再需要昂贵的仪器与设备,计算机机房就可以用来进行实验,解决了缺少硬件设备的问题。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将Simulink仿真技术应用于电机实践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生动而丰富,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

2 实验方法研究

2.1 MATLAB在变压器实验中的应用

变压器试验一般通过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确定变压器的参数,通过负载试验测定变压器的运行特性。负载试验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一般仅做纯阻性负载,而变压器实际运行时,负载可能是感性亦可能是容性。这样,所做的负载试验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为了完善实验内容,引入MATLAB的仿真技术,应用该技术处理变压器各种性质的负载问题显得非常便捷。例如,一台实验教学用的单相变压器,容量为3kVA,V,通过空载试验(变压器低压侧)测得:,,。通过短路试验(变压器高压侧,室温=20℃)测得:,,。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要求:

1)求变压器的参数:、、、;

2)作出功率因数为1、0.8(超前和滞后两种情况)时,变压器的外特性、效率特性的曲线;

3)假设该变压器带额定负载,对于任意给定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作出变压器调整率与效率的变化曲线。

MATLAB程序编制过程如下:打开MATLAB,点击FileNewM-file,编制M文件,将文件取名并保存M文件格式,然后在在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 调用该M文件。

程序运行结果为:

rm =34.5227;Xm =334.8217;Zm =336.5967;

rk75C =1.7756;xk =1.759。

变压器功率因数为1、0.8(超前和滞后两种情况)时的外特性、效率特性的曲线如图1。

图2为变压器带额定负载情况下,任意给定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运行结果。

图2 任意功率因数角(-π/2 ~ π/2)变压器

满载下调整率与效率曲线

2.2 MATLAB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验中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空载和短路试验确定其参数,通过负载试验测定其工作特性。负载实验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仅能做稳定段,而对完整的M-S曲线不作研究,显然实验是不完整的,借助MATLAB即能解决这一缺憾。有一台实验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0kW,,p=2,定子绕组Δ接法。通过空载和短路试验测得,,,,,,应用MATLAB求该电动机完整的M-S曲线。

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值电路如图3(1),应用戴维南定理可等效为图3(2)

(1)

(2)

图3 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值电路

根据等效电路,由MATLAB编程仿真,结果如图4。

以上仅列举两例, Simulink综合仿真实验(如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控制器仿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

3 结论

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将MATLAB引入电机实验的教学中,可使教学更生动,教学内容更充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理解,使电机传统的实验焕然一新,将MATLAB引人电机实践教学中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分析、设计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现代科研手段,在其它领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维波.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张圣勤.MATLAB7.0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吴天明.MATLAB电力系统设计与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63-64.

第7篇

【关键词】“课题+课堂”;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实战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战性。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教学重课堂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实战能力培养;重真空环境下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轻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实践实战。

工商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作为全世界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角斗场,北京市几十万家企业每天都在上演不见硝烟但却异常惨烈的商业战争。这就产生了对高质量咨询的需求,催生了商业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商业咨询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咨询师。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有大量学生进入咨询行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管理咨询师就成为摆在工商管理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

二、“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本质是利用教学促进科研,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目前,高校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突出表现在在学校层面缺乏对科研反哺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配套的激励措施,甚至教师在科研反哺教学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还没能得到充分的认可与肯定等(刘咸卫,2008)。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相关保障制度,为科研反哺教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高校深入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2010)。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需要集聚一批优秀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这些研究人才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专长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同时这些人才往往组成团队,承担着多种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并且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例如,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于2010年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团队中的主系列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每个教师均负责至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人才资源优势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李昌祖,冯雯,2009)。

三、“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理念、思路与逻辑框架

本项目以作者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一)教育理念

课题进课堂,课堂促课题。立足工商管理学院良好的学科基础,教师承担众多纵向与横向课题,提出“教师研究课题进课堂”、“研究课题反哺教学”要求。同时,通过课题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管理理论,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协助教师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

(二)培养目标

基于研究基础的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具有“厚基重实、明理善用”素质,具有较强文字表述能力、实践实战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三)教学平台

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课堂理论讲授与课题调研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通过“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管理理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同时,又为教师完成课题提供了保障。

四、“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过程

利用作者所在单位教师承担众多横向项目的有利条件与丰富资源,学院精心打造了一项“以教师实战项目带学生实战能力”的“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编写管理案例”、“撰写咨询报告”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成为优秀管理咨询师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以教师承接的横向项目和案例编写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先后有253名学生深入同仁堂、蓝景丽家、中国木偶艺术剧场、燕京啤酒、兰格集团等36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及管理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案例编写。学生先后参与编写了13个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有了全景式、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实战能力。

五、“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增强,其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单位满意度较高。近几年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一直保持较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就业单位包括国资委等国家机关,IBM、埃森哲等外资企业,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五矿集团等央企,平安证券、用友等多知名企业。同时,就业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评价较高,普遍认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实战能力强、英语水平高。12家用用人单位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同时,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普遍较为良好。学生就业后职业发展良好,能够较快走上领导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浅谈科研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4,101.

[2]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3]张宪立.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辽宁高职学报,2007(9):46-47.

[4]刘咸卫.回归大学育人本真: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29-31.

[5]解继胜,刘运广,庞广福.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35,52.

第8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自主创新;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27-2

近年来,我们着力构建“小学数学‘科学探究,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来审视它,思考它,验证它,怀疑它,最后来判断它,认可或否定一个东西,都要符合逻辑,拿出证据,从而促进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他们的质疑和创造精神,形成善于探究、反思和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主动、全面、协调地发展。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课前动手实践,课内科学探究

由于探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很多探究的前期工作要提之于课前。比如:《圆柱表面积》的教学,课前我请学生每人准备了剪刀、透明胶、细线和直尺,以及自己用硬纸板做的一个圆柱体纸筒。

师:课前同学们都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圆柱体纸筒,你有办法知道你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也就是求它的表面积,且接头部分不计在内)……

请同学们先独立探究,再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大组交流。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实验活动表。

生1:我是把圆柱体纸筒拆开来,发现由两个圆纸片和长方形纸片组成,量出圆的直径和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就能求出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了?

生2:不要拆开来,那样太麻烦了,因为圆柱表面展开来是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所以可以直接求出来。

师:怎么求出来呢?

生2:我用线和尺量出我的圆柱底面的周长大约是12.6厘米,高是5厘米,用12.6×5+3.14×(12.6÷3.14÷2)2×2

师:每步是什么意思?

……

师:那么到底该怎样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二、精心设计问题,课堂科学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种种新发现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究,在生成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例:在教学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教材第55页“分数除法”,我让学生大胆猜想45÷2该怎样计算?

蒋铖:45÷2=4÷25÷2=22.5=2025=45(升)

师:怎么样?

生:不对,怎么又变成45升了。

师:虽然不对,但这位同学能大胆尝试,说明他有勇气,就新的发现往往都是在前人失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有其他设想吗?

陈璐:45÷2=4÷25=25(升)

师:你是怎样思考的?

陈璐:我受分数乘整数方法的启发,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这位同学的设想有道理,他是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来比对,了不起!还有其他想法吗?

……

师:同学们,其实你们有着丰富的创造力,遇到问题,只要你敢于猜想,勇于探索、验证,你们也能像数学家一样发现方法,解决问题。

三、课堂引出话题,课后科学探究

由于科学探究耗时多,而课堂内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老师可以在课堂里引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课内课外结合,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推理、猜想、验证、分析、归纳等思维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得智慧得到发展,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课例:苏教版《数学》第八册教材“因数和倍数”一课“试一试”中有这样一题:

36的因数有1,2,3, , , , ,18,36。

15的因数有 ;

16的因数有 。

在学生填好后,我出示教材的学习要求: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吴凯:双数的因数比单数的因数多。

师:是吗?我们来验证一下,2的因数有1,2;3的因数有1,3,怎么样?(我的言下之意是举个反例。)

吴凯:大的双数的因数比单数的因数多。

没想到学生坚持己见!我当时马上想到,把16改成26,学生就能发现结论的问题。但转念一想,刚刚我举了2和3的例子,学生马上想到用“大的双数”来自圆其说,这表明学生的错误印象还是蛮深的!我头脑里灵光一闪,学生的这个判断不正是他们直观的猜想吗?如果让学生自己探究验证不是更好?于是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预设。

师:吴凯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提出这一发现很有价值,但它只是一个猜想,这一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同学们课后来验证。老师设计了一张练习纸,你们课后验证一下好吗?有结论就告诉老师。

下午,我到教室,学生争着向我汇报。

……

只要大家能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寻找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提出问题,加以研究,就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材!

四、巧妙设计习题,进行科学探究

数学习题,不仅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且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巧妙设计习题,进行科学探究,以培养学生猜想和探索的能力。

课例:教学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给学生思考:“对于一道加法题,如果把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加起来则得450,求这道加法题的和是多少?”

生1:由于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所以450应是两个和,一个和应该是450÷2=225。

生2:我是这样想的,假设这个算式是+=这道题就是变成了已知++=450,求。由于+=,所以+=450,=450÷2=225。

师:这位同学能够用符号来代表数,寻找到解答的方法,很有创意!还有其他想法吗?

我下去巡视,发现一个学生的自备本上写着这些算式

200+100=300 200+100+300=600

50+100=150 50+100+150=300

150+100=250 150+100+250=500

我仔细推敲,眼睛一亮,向这个学生请教是怎样想的。

生3:我先写一个算式,发现和是600,比450大了。再减少加数,发现和是300,比450小了。再增加加数,发现和是500,比450大,但越来越接近450了。我想这样试下去,可能会找到答案的。

师:同学们,我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们一起试下去,好吗?

……

第9篇

【关键词】工作室课题制 用户研究 教学内容

【基金项目】2015年内蒙古科技大学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2-01

工业设计的面貌无论从教育维度还是社会服务维度从来都是随着国家经济形态的改变而变化,当前,西方社会大都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进入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变革中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发生转变,呈现出设计方向多元化、专业化、设计目标系统化的趋势。在课题制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院校,“工作室制”和“课题制”成为主要教学模式,随着工业设计方向、设计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改革传统用户研究课程内容已势在必行。

一、“工作室课题制”的内涵

(一)“工作室课题制”教学的界定

“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是将“工作室制”和“课题制”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即以工作室为教学组织基础,将各类与工作室方向和工作室教师研究专长相关的实题或虚题引入工作室。是一种将教师科研与学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是“工作室课题制”的重要内容

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下,课题教学成为学生掌握以往的课程制课程知识和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将新课题或迭代类课题引入教学中,根据课题的要求学生完成设计研究到设计实践的全过程。在实际实施中,课题往往是企业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因此课题的实践特征非常明显。

(三)“产学研”合作成为“工作室课题制”发展的基本手段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以往课程制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也开展产学研课题研究,限于教学模式的影响,课题无法完整、深入的引入课堂,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接触优秀的教学资源。

工作室课题制模式下,教师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工作室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将工作室长期研究方向与企业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将课题的申请与迭代方向与学生培养方向相结合,最终实现工作室、学生、教师和企业协同发展。

二、用户研究课程知识体系的创新

随着技术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已经接近自然平衡,物质财富充足,人群开始分化,生活方式的“类型”日趋多元。在意识层面,人类的需求已经发生悄然变化,如今成熟的社会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维持人们的身体健康,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价值评判体系也从基本生活转到高品质的生活。社会意识层面,政府开始关注共享、协同的公共社会服务以及减少能源和社会资源消耗办法。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复杂的、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因素才是用户研究的核心难点。随着设计“目标系统”的不断演变,用户研究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

三、教学模式转变对用户研究课程知识体系的影响

以往课程制下往往只进行概论和方法的学习,即使开展虚课研究,并未以产品的市场落地为最终目标,方法和手段的可用性未得到真实检验。工作室课题制模式下为了保障真实课题的顺利完成,用户研究涉及的领域早已超出了原有教学内容,需要以课题的外部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学科融合、协作的研究实践。因此,用户研究本质是指目标系统的外部因素研究,用户研究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科学的、系统的去分析设计的外部因素,探求用户需求,明确设计的目标系统。

四、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下的用户研究课程知识体系

社会转型下用户研究的内容的扩展、深入以及课题本身目标系统外部因素的复杂性共同促进了用户研究课程知识体系的改革,在教学实施中,针对一般课题笔者进行了目标系统外部因素的知识体系构建,该框架具有用户研究知识体系的研究指向性和内容一般性特点,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陈江.“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北京:《装饰》.2013.3

[2]Andy Polaine Lavrans Lvlie Ben Reason著.服务设计与创新实践.王国胜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6

[3]柳冠中.事理学论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2

[4]任永波.群体文化学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无锡:江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