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3-09-10 14:50:08

导语:在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农业现代化;面板数据;县域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13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44 coun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five years,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nt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cal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anel data; county level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关键、最艰巨、最迫切的一项历史任务[1]。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在众多因素中,金融促进其发展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农业现代化需要资金支持,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2-3]。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路径有3条,分别由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4],加大投入到农村中的金融资源,加快农业的转型进程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要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要发挥政策扶持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5-6]。加大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的支持力度,以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是县域金融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良好的金融环境来引导和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使涉农金融机构扩张“三农”业务的胆子更大、步子更快、效果更好,从而更好地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7-8]。本文基于江苏省44县市近五年的数据来实证研究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小的区域来研究县域的金融发展是否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希望能从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得出一些有利于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的结论。

1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取5个具有农业现代化代表性意义的指标,即: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用柴油使用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10年的3 937.34×104 kW增长到2014年的4 649.98×104 kW,增长了18.1%;机耕面积增长了10.2%,机播面积增长了36.1%。农村用电量也从2010年的1 472.89×108 kW・h增长到2014年的1 834.93×108 kW・h,增长了24.6%;农用柴油使用量增长了22.8%。

图1和图2从机播面积和机播面积与总播种面积之间的比值两个方面比较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农业现代化现状。苏北由于其自身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优越自然条件,总播种面积大,因此,机播面积自然高于苏南和苏中的机播面积,甚至超过了苏南和苏中的机播面积之和。但三大区域的机播面积与总面积之间的比值方面,苏南要好于苏北,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2 县域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2015),查阅的数据主要有市县社会经济中的农业生产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构成、财政金融及人民生活水平等。

(1)被解释变量。农业现代化指标(Y)。本文研究县域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此,农业现代化是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以江苏省各县市机播面积和总面积之比来衡量农业现代化(Y)。

(2)解释变量。金融规模指标(X1)。金融规模指标由江苏省各县市金融机构的年末存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来表示。

金融效率指标(X2)。金融效率指标是由江苏省各县市金融机构的年末贷款余额与上年末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

(3)控制变量。为针对性地研究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选取的控制变量指标有人均GDP、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出/GDP、第二产业总值/GDP和第三产业总值/GDP。

2.2 模型设定

本文构建了如下计量模型来研究江苏省县域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lnYit=α+β1lnX1it+β2lnX2it+β3lnX3it+β4lnX4it+β5lnX5it+β6lnX6it+β7lnX7it+uit

其中i=1,2,3,…分别代表不同的县市,t=1,2,3,…分别代表不同的年份。Yit、X1it、X2it、X3it、X4it、X5it、X6it、X7it分别表示在年份t、地区i的农业现代化、金融规模(存贷款总额占GDP比重)、金融效率(贷存比)、人均GDP、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β1、β2、β3、β4、β5、β6、β7为待估系数,uit表示常数项,是随机误差项。

本文采用了IPS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3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结果发现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所有变量的原序列基本都是不平稳序列。因此,对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显示平稳序列,说明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本文使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检验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由表2可以看出,Hausman检验结果是21.996 681,这表明应拒绝原假设,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2.3 计量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横截面加权法对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金融发展规模的系数为-0.008 1,这说明金融发展规模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城镇,而且各种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一直都不均衡。所以,虽然从总体而言,县域金融规模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短期来看,不均衡的金融规模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不大。从江苏省金融发展效率看,即金融机构贷存比指标的系数为-0.069 0,且在10%水平下显著,存贷比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会缩小0.069 0%。这说明金融效率的发展并没有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是抑制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这可能与农村占有的金融资源稀少有关。

从各个控制变量来看,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支出/GDP在1%水平下显著,第二产业总值/GDP和第三产业总值/GDP在10%水平下显著。在2010―2014年间,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出/GDP、第二产业总值/GDP和第三产业总值/GDP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的扩大起到了推动作用。人均纯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251 3,表明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就会扩大0.251 3%,说明人均纯收入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的扩大作用依然显著。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回归系数为0.831 2,表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会扩大0.831 2%,因此,政府的相关财政收支政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政府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扶持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第二产业总值占GDP比重的回归系数为4.518 2,表明第二产业总值占GDP比重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就会扩大4.518 2%。第三产业总值占GDP比重的回归系数为4.637 4,表明第三产业总值占GDP比重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就会扩大4.637 4%,第二、三产业整体的发展会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播面积/总面积)的扩大起到促进作用。这说明行业间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其他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支农作用的仍然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模式,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现状[9]。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推动银行、保险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共同发展,让农民的存款通过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得到充分利用,把社会中的闲置资金贷给农民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坚持市场化原则,重点支持大型和专业农业企业,大力推广小额信贷组织和村镇银行向民营和外资企业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发展农村保险市场,尽快完成农村金融的全覆盖。此外,政府应该鼓励区域间的金融合作,利用苏南农村银行的闲置资金贷款给苏中和苏北的农业种植户,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增强苏中和苏北的农村金融服务。

3.2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纯收入

经济发展是核心,要大力发展各县市,尤其是农村的基础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从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出人均纯收入仍然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要提高人均纯收入尤其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3.3 创新农村金融业务,加强金融支农的政策扶持

农村金融业务应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相匹配,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对金融业务创新要求越高。积极探索金融行业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鼓励发展适合农业农村特点和需求的金融服务[10]。同时,农村中的居民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普及一定的金融知识。加大惠农政策的补贴,增加银行对农业的贷款,并对农业现代化领头企业、种植大户的贷款进行补贴。

3.4 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江苏省,尤其是苏南区域相对而言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小,但实证结果表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确实能够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江苏省在保持现有的增加速度下,提高工业和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继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喜梅,彭云.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途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2):86-91.

[2]代红丽. 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人民论坛,2012(12):76-77

[3]郑凌霄,刘宁宁.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农业经济,2015(11):105-107.

[4]顾宁,余孟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J].农业经济问题,2013(9):58-64.

[5]周成,王芳,唐梅.农业信贷对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贡献度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2):30-36.

[6]李钊.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J].农业经济,2015(8):112-113.

[7]陈杰.金融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3(10):8-13.

[8]朱兆文.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实践[J].中国金融,2013(18):70-71

第2篇

因为自然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缺乏技术保障,为了提高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可从农机新技术层面着手,对农业机械化设备、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与宣传,将农机科技户、农机大户与种粮大户当作宣传主体,大力推广一些先进的农机技术。除此之外,农机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体化服务及推广网站,充分了解农户的农业作业需求,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山区的农机技术,促进山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5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应将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农业发展重心。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平台。对此,可考虑先建立服务型农机合作社,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财政政策的支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以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服务组织为中介平台,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与技术,鼓励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地突出农机大户在农机社会化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其他农民积极进行农业生产改革,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保证服务的高效、全面、科学化发展[4-6]。总体上看,促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保证农业机械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为农业机械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另外,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还应当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积极建立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对农业机械化作业进行科学组织,在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可行的农业机械配置方案,从而促进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农业生产与经济进步助力。

第3篇

Abstract: Arou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analysis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scribes the focu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nd urbanization on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advanced stag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the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farmers' citizenization problem,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shoul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在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其它三化,成为四化建设的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的互动支持,因此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对“新四化”背景下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解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兰州市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于一体,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分异明显,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建设西部节点城市的根本途径,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笔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思想,阐释了在注重“人”的现代化这一前提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二者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城镇化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副产品消费,推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住房、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伴随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职业农民”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这部分人相较一般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素质,他们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消费,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由“职业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 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9 995 3 hm2,常住人口为366万,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2.1 兰州市城镇化现状

2015年兰州市总人口366.49万人,城镇人口为296.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0.9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5.86万人)相比,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20.81万人,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71%。2015年兰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80.95%)分别高出全国25.57个百分点、全省38.6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二(低于嘉峪关市),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进程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5.56个百分点)快1.18个百分点。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从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表明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据甘肃省统计局2014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图2数据显示,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

2.2 兰州市农业现代化现状

参考已有文献,结合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参考值,如表1所示。

2004年到2013年,分别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5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了趋势图。

据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在逐渐上升。其中波动最大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4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反,农业科技处于最低水平,说明农业科技水平是目前制约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据图4可以看出,从2004―2013年,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属于起步阶段(0.5以下),说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2005年以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阶梯状平稳上升状态,年均增长率达到4.5%,说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2005年农业现代化指数为0.535 5,明显高于前后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对照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参考值,农业现代化首次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由于2005年,调整引大入秦供水结构、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及“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完善与建设,确保了农业灌溉与增收。

3 兰州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人地矛盾加剧

兰州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加之黄河穿城而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又过度注重眼前发展,重工轻农,忽略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以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房价快速攀升,造成城镇“空心化”和“半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在兰州市周边的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了很多住宅区,但是目前这些住宅区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缺失,而成为“空城”长久地空置下来。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房价依然很高,住房依然很紧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住不起房,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人地矛盾加剧,抑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 农民“市民化”问题

兰州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资源丰富。人既多又少,“多”是劳动力总量多,“是”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有农民进城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住房问题,还有农民在城镇生活的尊严问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数量”,而更加关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问题,因此,在实现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为核心问题。

3.3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兰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差距,使兰州市城乡发展失衡,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但是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中心问题。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这样的体制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使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久而久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越来越落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解决“人地矛盾”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为此兰州市城镇化规划要将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规划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着重解决“人地矛盾”,合理规划土地,解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半城镇化”问题,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让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4.2 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以及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村的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是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城市生活,在农村上班。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民这一职业成为新时期“四化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鼓励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发展;现代化农村水利

一、目前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原有水利工程形式较单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多样性逐渐显现出来。现在的农产品更包含了果蔬甚至景观花草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满足当下农业对灌溉和降渍等农业需求。

(二)水产品对水质要求。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的发展之迅猛毋庸置疑。随之而来的是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这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及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原有水利设施大多不能满足水质。

二、现代农村水利工程的要求

现代农村水利工程要达到水资源利用高效、多元化、增量化。使水利工程与防洪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而行。对防洪、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灌溉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尽力使农产品创收、安全性提高、环境美观度增加、水资源利用率增大。把防洪排涝、河道治理、水污染治理、资源保护、灌溉、新技术开发利用作为现在农村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节约及农业成本的减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在当前农业水利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节水灌溉。

(二)灌排标准的提高。对现代农业结构类型的探究,有利于现在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改进,也有利于水利工程更高效地发挥其作用。现代农业对灌溉、排涝的标准要高于以往。这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灌溉保证率及排涝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农业耕作水环境的治理。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水质恶化、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四)小型城镇水利工程建设。有史以来,水利工程的两大重要任务就是防洪和利用。洪水对于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原有排洪设施是根据原有居民区规划建设,多数已不能满足防洪。所以,农村小型城镇的水利工程的重新建设或修建十分必要。

(五)防洪工程的管理。防洪工程从规划到竣工后的使用,都应有相关部门管理。投资需合理合法,不能浪费国家资金建设无用设施。规划及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应有相关部门审查或验收,对不合理的规划和不合格的设计及施工,审查部门应当不予批准或通过。因为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工程涉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故应得到重视。

三、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措施

(一)从观念上认识现代化农村水利。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基是农村水利工程,防洪除涝是农业增产,稳定及多元化的基本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也是现代化中国的一个分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它的发展要与农业需求和农业经济相匹配。未来的农业是以先进的设施设备来武装。通过科学和现代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要加快农村水利向现代化农村水利转型。农业承载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查缺补漏,找出原有农业设备设施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并且运用到现代化农业水利建设中。

(二)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水平。水利工作人员涉及诸多方面:水利工程的设计与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利用及管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费收缴,圩区建设和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维修及安全保障,水利事业的宣传等。在各个岗位的水利工作人员,都应提高自己的业务及知识水平。设计者在设计方面应采用新且成熟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化农业水利需求。管理部门也应改变和升级原有的管理模式,适应新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新技术推广部门更应该多方面开阔思维,使新的水利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更易让人接受和理解。这样才有利于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实施。水利工程维修维护人员也要学习新的技术,应对现代化水利工程设施的查修,检修及应急事件。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现代化农业水利工程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高。现代化水利工程要与现代化农业相匹配。水利专业人员及普通人民对现代化水利的认识也同样有利于现代化水利的发展。人提高并建设现代化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利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与人。这是人与自然通过人造设施建立起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昌明,何系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

第5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26.11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其内涵的表述或理解随时代而变化。本文接受动态论、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首先,现代化内涵具有阶段性,是特定历史阶段内所具备的现代化内涵。其次,应农业现代化的测度应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的,建立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再次,应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纳入指标体系中去。所以,农业现代化是指基于现阶段人们的认知水平的相对稳定性,在农业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系统工程。

一、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测度法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要想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多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指标的系统性,即指标必须全面考虑农业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使指标之间既有相关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指标的综合,全面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第二,指标的综合性,即指标既要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典型指标,也要兼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联性指标,尽可能多考虑一些涉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指标的重点性,重点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四,指标的代表性,即指标的选取能够反映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容。第五,指标的可比性,指标设置既要符合各地的实际,又具横向可比性。

(二)指标评价体系的标准化

本文采用比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先选取一个评价基数值,然后再用指标的初值与基数值相比,得到的比例系数就是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结果,即得到指标的评价值。标准化处理中所采用的基数值是个指标中的最优值,即当指标为正作用指标时取最大值,当指标为负作用指标时为最小值。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的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正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负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其中为措施层指标原始观测值,经标准化后的值为第i项准则层对应的第j个评价指标基准数据的界限值。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在递阶层次结构中,每一层的每一个元素均是下一层中每个元素的准则。

图1  模型层次结构

注:最上方的是目标层,中间的是准则层,下方的是方案层

2、计算各层次元素的组合权重。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采用1—9比例标度法对元素相对重要性的主观判断进行赋值,从而确定判断矩阵。单一准则下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检验其一致性,最后得到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下的权重向量。各元素在总目标条件下的权重如表1所示。

(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

通过指数的相对变化以及走势趋向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所处的水平和阶段。该指标为综合性的判断标准,仅反映整体发展水平,不反映结构发展水平。指标计算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t为时期,i为指标号,w为权重。

 

二、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性结构测度法

综合指数法对农业现代化的评价具有直观性强、易于判断的优点,但是指标的整体性、综合性过于突出,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局部问题难以揭示并表述出来。因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测定还需要一项能够反映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结构性特征的模型,以方便对农业现代化内部的结构发展进行探析。

(一)确定特征指标标准值

该模型首先设定特征性指标值,然后依照特征性指标值对各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在确定各发展阶段的标准值及其对应的赋值后,根据相关数据判断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由于最后结果是依据相对数据获得的,且省数据与国家数据的差别可以接受,本文采用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区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测算结果来代替河南省的特征指标标准值。

(二)各指标标准值及发展阶段赋值

以特征性指标标准值为基准,对各个指标实际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可得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各指标标准化值。对照表4可得到各指标的发展阶段赋值,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阶段评价标准化值和赋值

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标准

化值

6.0

5.2

79

0.7

29

67

161

26

18

35

17

23

8.3

27

赋值

1

2

4

1

2

3

5

2

2

3

2

1

2

2

 

三、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一)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

通过采集河南省农业的实际数据,利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建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2000~2009年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表5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第6篇

一、农牧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没有特色产品支撑、附加值低

农畜产品加工业远远落后于生产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拳头产品、精品少,深加工产品更是缺乏,农牧业生产链条长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农畜加工企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比重十分微小,而加工的大部分产品限于初级加工水平,精深加工很少。以肉类加工为例,发达国家经过深加工的冈类占总肉类的30%以上。而绝大多数肉类末经任何加工直接上市。农畜产品原料质量缺乏科学的分类和级别标准,产品无档次,形成不了特色产品。

2.龙头企业运转资金困难,带动农牧户能力不足

目前,涉农企业大多为小型、微型和家庭作坊式企业,利润薄,自身积累缓慢,投资风险顾虑多。而已建立起的一些龙头企业因受债务沉重、机制不完善及市场波动等问题的困扰,在农牧产业经营中举步维艰,有的已濒临倒闭的边缘,因而龙头带动作十分有限。由于一部份企业信贷资严质量差,不良货款比例高,经营管理混乱等因素,造成了目前企业金融风险大,银行信用度不高,借贷能力差等致命问题。

3.地区间农牧产业缺少合作、没有专业市场相适应

各地区缺乏带动性的专业批发市场,形不成规模营销优势,难以承受市场风浪的冲击。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处在摸索阶段,培育龙头企业优惠政策不配套。

4.龙头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不顺

宏观来看,我区没有统一的龙头企业管理机构,多头管理,目行其事,也没有形成较统一的规划,使得企业的发展出现无序运作现象。

二、建立农牧产业化制度保障机制

1.建立政府的利益调节机制

利益调节是政府对农牧产业化过程的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政策措施,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各个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使农外各个环节的利润向农牧民有计划地部分返还,把不同产业部门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结合起采,把保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统一起来。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主要通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来实现。

2.农较产业化经营制度保障机制措施

①保护价格制度。保护价格制度(即最低限价制度):政府规定对某特定产品的最认低价格约定或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建议可以采纳在有关农牧产业化经营合同中作出如下制度性规定: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保护价格时,“龙头”单位就得按市场价格收购农尸的签约产品,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保护价格时,“龙头”单位就得按合同价格收购农牧户的签约产品。②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制度。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性大,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弱,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制度已迫在。建议政府采取“龙头”企业从利润中挤一点、农牧户从收入中拿一点、地方财政从农收产业化项目投资中划拨一点的办法,提取风险基金,专帐储存,逐年滚动,以备发生大的自然、市场风险时使用。③资金扶持制度。“龙头”企业、“基地’单位对农牧户的资金扶持不是固定的,视发展需要而定。一般农牧户资金微薄,又不容易货到款。为适应市场需要必须进行某种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品牌开发和技术产品,但农牧户因缺乏资金而不能启动,这时就需要“龙头”单位对参与开发的农牧户给予资金扶持。这是“龙头”单位对其自身发展需要而垫付资金与无息贷款相类似,不应理解为是“龙头”单位对农牧户恩赐。④低价供应或赊销生产资料给农牧户的制度。农牧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进行初级产品生产,需要某种或几种生产资料而又出现资金不足或没有现金支付时,“龙头”企业、“基地”单位往往以低价供应农牧户所需要生产资料,或者将生产资料赊销给农牧户,待农牧户交售农畜产品进行结算时再扣除所用费用。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避免市场机制引致行为的盲目性,保证产业化经营系统内资金配置及时到位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⑤无偿提供技术资料和服务。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单位、专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组织无偿向农牧民提供各类生产技术服务。比如,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合同或契约或订单内容解释、科普资料提供等。⑥建立奖励基金。为了调动农牧户的参与产业化生产积极性,地(市)、县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投入一定数额的奖励基金,对完成生产交售任务的农牧户、乡村干部、技术服务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单位年终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深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动态管理

1.深化龙头重点企业的扶持

依据《农业部等九部委关于扶持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要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条件。第一,规模较大。西部地区固定资产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近三年处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第二,经济效益好。企业资产负债率小于60%;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强,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带动能力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机机制健全,能带动较多农户;较稳定、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第四,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居前列,并且比较稳定。

2.深化各地区龙头企业的扶持

各地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基本要求标准有明显下调,由县(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为此,地方政府应更好地支持这些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加快往农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和档次。

第7篇

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往往会影响到一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资金及资金的投入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最关键的条件之一。因此,加大对现代农业资金的投入,既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弱质农业从落后走向比较发达,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世界经验表明,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扶持和保护农业的最佳选择。运用金融手段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是国际普遍采取的积极措施。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及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有国家的各种金融政策扶持。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经济政策为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其核心就是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金融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现代农业发展金融支持出现缺位。首先,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移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弱。近年来,农业银行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推进集约化经营,大批欠发达地区基层营业网点被撤并,信贷权限上收,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集团、国债配套资金等项目,而对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其次,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实际上是我国粮棉流通政策的产物,还不能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再次,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自身实力较弱,支持农业现代化力不从心。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产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力不足。目前,引起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业贷款一般都存在季节性、风险性、长期性、零散性和低利性的特征,因此,商业银行做出了选择:他们不愿意投入基础农业而投入利润高、风险低的领域。1998年6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重点撤并县以下分支机构,除农行尽量保留县级支行以外,其他三家精简县以下分支机构。与撤并同时进行的是各商业银行对县级机构贷款权限的上收,农村网点的很多功能被弱化。结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的机构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大都将农村的存款转到了城市。(2)邮政储蓄在农村分支机构较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储蓄,并将其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以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方式将部分资金流回农村,但数额有限。

(三)农村信用环境欠佳,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户、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强化农户、企业的间接融资系统。从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当前,广大农村还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在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于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用户、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直接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财政性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完全依靠商业性信贷资金的投入是不够的,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不但可以补充商业性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巩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补贴和农业科技方面,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又符合国际惯例。我国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与农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在农业财政支出中,直接用于生产建设和农业科技的财政资金投入并不多,其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费用支出相加的财政支出总额还不抵农业部门事业费支出的总额,这说明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总量是不够的,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也不尽合理。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甚少。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成败的关键,离开农业科技进步,就不能发展高效、科技农业,农业现代化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农业保险资金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位。虽然我国已经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但由于其商业性的经营定位,农业保险险种少、费用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农民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低,保障面窄,当灾害肆虐时,大部分受灾农产品不能得到保险保障,难以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仍处于社会收入的最底层,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严重不足,加上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经营环境、管理体制和经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难以承受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户转移过来的投资风险,所以,迫切需要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承担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三、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金融部门要坚持促进农民增收与加强自身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相结合、筹资多元与信贷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抓紧研究制订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比例。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使邮储银行成为现代农村的新型银行。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对农发行的职能和业务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在保持政策性银行地位的前提下过渡为城镇化、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与融通资金,增加吸收存款功能,贯彻保本低利原则,强化政策性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确立农业银行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渠道作用。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小额信贷组织。信贷支农的重点由农户向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并重转变,在优先满足农户种养殖业小额资金需求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扶一个龙头,育一大产业,富一方农民。信贷支农投向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科技农业转变,金融机构要根据客观需求调整贷款投向,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贷征信管理体系,做好资信评估工作,为金融部门提供全面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信用水平,为信贷投入提供信誉保证。同时,严厉打击各类恶意拖欠、逃废贷款的行为,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氛围。

(三)建立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一是地方政府要牵头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担保机构,为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贷款提供担保,降低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二是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承担和分散部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转移过来的投资风险和产业化经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补偿受损农民的利益,从而保证信贷资金的归还,形成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第8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熵权法;南京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3日

一、引言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发展成为具备当代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因此,农业现代化日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大部分学者采取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如李芸、张安明基于AHP法研究了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林正雨、李晓等利用AHP法探讨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主观性较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定量研究方法,因而本文拟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权重,以此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客观、科学。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地理位置为31°14'~32°37'N,118°22'~119°14'E,全市总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2014年南京市常住人口为818.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9%,位居江苏省第一位,全市耕地面积为237.19千公顷,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84.63亿元,粮食作物总产量114.7万吨,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近年来,随着南京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趋势也逐渐加深,作为东部经济强省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为周围其他城市提供参照,因此研究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选取的统计指标数据来源于《南京市统计年鉴(2006~2015)》、《南京市环境发展公报(2005~2014)》以及2005~2014年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体系设计。本文在遵循指标选取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依据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初步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水平4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反映南京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

(二)数据预处理。由于所选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因而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正向指标越大越好,计算公式为:

Xij'=(Xij-minXj)/(maxXj-minXj) (1)

2、负向指标越小越好,计算公式为:

Xij'=(maxXj-Xij)/(maxXj-minXj) (2)

式中,Xij和Xij'分别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化后的数值,maxXj和minXj分别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选用客观赋值的熵权法确定权重,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四)数据标准化。用标准值法处理数据,在个体指标分析基础上,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标准值,如果该指标达到了这个标准值,就可以当作实现程度达到了1。一般情r下,对于某个指标的实际值Xij,其对应的标准值为X0,按照公式Zij=Xij/X0进行标准化处理,若Xij>X0,则给定Xij=X0,使得标准化结果不超过1;若指标值Xij

(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在确定了权重以及各个指标对应的标准化数值后,就可以计算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Y,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统计年数,j为指标数,?棕j为各指标的权重,Zij为各指标每年的标准化指数。在参考国内农业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表2)

四、结果分析

(一)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评价。依据公式(6)计算出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相较于2005年已经上升20%左右,可见近10年来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发展状态,这得益于南京市先天拥有的较高水平的农业发展基础。随着南京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逐渐让位于工业与服务业,到2014年,南京市已经基本形成“三二一”型产业格局,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3%,但农业发展水平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也引进不少新技术,走向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使得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因此逐步提高。依据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目前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属于初步实现阶段,正在向基本实现阶段稳步前进,但距离发达阶段仍有不小的差距。(图1)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结构特征。图2显示出农业投入水平指数、农业产出水平指数、农村社会水平指数和农业可持续水平指数,这4项指数是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图2)

1、农业投入与产出水平指数。由图2可知,相较于其他结构指数,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一直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的状态,基本维持在0.3左右,表明南京市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一直以来比较稳定,并没有为了增加产量而加大投入的趋势,可见近些年来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依赖于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而应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相对应地,农业产出水平指数不断上升,到2012年,农业产出水平指数已经达到最高水平。可见南京市农业产出水平远高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增,目前已达到最佳发展状态,表明近些年来,南京市对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现代化装备的投入已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农村社会水平指数。从图2中可以看出,南京市农村社会水平指数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2014年南京市农村社会指数达到0.9736,已经接近最佳水平。南京市目前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2014年农村人均收入超过17,000元,远高于标准值13,000元,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也逐渐下降,现在农民从事的基本是与农林牧渔有关的服务类行业,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得益于乡村企业的逐渐壮大。政府也给予乡村企业以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在农村投资建厂,使农民可以就近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使农村社会水平大幅度上升。

3、农业可持续水平指数。由图2可以看出,农业可持续水平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05年的0.4025提高到2014年的0.6964,近10年来增幅达到73.02%,由此可见,南京市农业可持续水平不断提高,表明近年来南京市在提高农业产出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南京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但全市森林覆盖面积不减反增,森林覆w率逐年提高,2014年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5%,位居江苏省第二;同时,南京市发展农业也日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逐年减少,绿色产品逐渐增多,这些都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五、结论

2005~2014年,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较稳定的发展。总体上看,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正在向基本实现阶段发展。农业产出水平稳步上升,已达到最佳发展水平,而农业投入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表明南京市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农村社会水平也稳步上升,现已接近最佳发展水平,表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可持续水平不断上升,增幅超过70%,表明南京市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亦十分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芸,张安明.基于AHP法的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

[2]林正雨,李晓,何鹏.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

[3]李满,李世峰,欧阳映鸿.基于熵权法的涿鹿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5.

[4]徐贻军,任木荣.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5]王国敏,周庆元,卢婷婷.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测评与实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6]李宝玉,李刚,高春雨.环渤海现代农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

第9篇

[关键词]日本现代农业;一改三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31.3;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0

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它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也体现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1]。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政策选择,不仅需要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清楚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应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发展条件、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得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 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等。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化。因此,相对于美国、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日本农业发展过程的许多成功经验对中国更有借鉴价值。

本文拟在梳理日本现代农业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严格来讲,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战后恢复期,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中期,大致经过10年的经济调整,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2)经济快速增长期,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通过大致10年的时间,日本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日本农业现代化开始时存在着“三利三不足”。“三利”是指战前农业基础较好(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广泛使用化肥(农民科技意识较高)、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除本州西北部和北海道,其余地方四季温暖湿润);“三不足”是指二战后果沉重(青壮年劳力大量损失、经济损失巨大、生产瘫痪),耕地面积少,小块土地多、生产规模小。战后初期日本的农地改革彻底完成了地主制度的解体和自耕农的创设[2],日本农村成了小生产的“大海”。日本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日本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欧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是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径,即以“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为路径的“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

土地改良重在改变土地属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日本的土地改良包括农户个体和国家两个层面,除了农户个体的自发行为,如对土地进行修整、改造外,日本政府还通过立法、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农田进行了规划、开垦、土壤改良、农业生产灾害预防、水利工程建造、农田道路建设等。日本土地改良的目的在于提高地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种面积。这是日本特有的农业现代化开端。

日本的土地改良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以1949年出台的《土地改良法》为标志的对水田的改良;二是始于1960年代初的对旱田的改良,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膳食结构中对蔬菜、水果、畜产品的需求;三是196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草地的改良,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畜产品、奶制品的需求和发展畜牧业。

2.化学化

所谓“化学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类物质,这既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日本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过巨大的危害和污染,包括滥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使地力下降、农作物生命力减弱,从而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增加。这样,化肥、农药轮番增施造成的恶性循环,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污染、饲料污染进而导致畜产品污染。

3.良种化

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作物品种改良尤其是水稻改良(日本水稻品种改良在世界上堪称一流:根据气温有特寒区、寒冷区、温暖区、暖区等水稻品种;根据灾害有抗风性、抗湿性、抗旱性、抗灾性、耐肥性、抗病性等水稻品种;根据季节有早熟、中熟、晚熟等水稻品种)放在重要地位。在旱田作物方面,1960年代以后日本蔬菜种植主要采取设施型生产方式,并在水果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方面进行研究,使日本水果业的发展同样位于世界前列。

4.机械化

机械化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始于1950年代,全面实现于1970年代。1960年代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全面普及和改良时期,也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适用性强。日本水田多、山地多、土地分散,对此,日本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例如,根据水田多的特点要求农业机械能够基本适用于从育苗、耕地、整地、灌溉、插秧、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等水稻生产的整个过程;根据山地多和土地分散的特点,要求优先发展小型农机。日本农业机械在向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方面卓有成效。二是种类齐全[3]。农业机械有适用水田生产、旱田生产、果树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系列机械,甚至还有病虫害防治机、供料机、自动真空青贮室、自动挤奶机等。总之,到1970年代日本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牛马等农用畜力结束了其在日本的历史使命。

正是由于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实现,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从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日本农业现代化所选择的路径符合当时日本的国情、国际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二、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在世界范围内,各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广人稀的国家所采用的先机械化、后生物技术化的道路,二是法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发达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所采用的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并进之路,三是日本、韩国等人多地少、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选择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先推广生物技术再机械化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之路。作为后起的农业现代化国家,日本基于自己的国情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这种理性的路径选择有利于此后各项农业发展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日本农业现代化开辟了农业现代化的“东方道路”[4],对东方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不具备农业现代化之欧美模式所要求的人少地多的条件,因此,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先例对中国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1.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

日本于1961年颁布实施的《农业基本法》作为农业“母法”确立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并对生产、价格、流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行政机关与团体等作出了规定,加之配套的200多部农业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日本的农业立法具有严密性、权威性、稳定性的特点。日本不仅通过严密的立法程序进行农业立法,而且立法内容严密,不仅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原则问题,也包括具体的措施、办法、程序等操作性问题,此外还明确规定了违法后应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依法治农保障了农业各项改革的执行力度。日本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科技三大要素几乎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受政策更迭和人事层领导变动的影响。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作了较大的修改,确定了未来日本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一是稳定食物供给;二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三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5]。日本政府还依法建立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对土地流转实行严格限制,坚决排除非耕用地、利用农地获利,从而保护了有限的农地资源。这对于我们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有启发意义。

2.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日本政府先后完善了相关农业支持政策,如财政信贷支持政策、价格补贴政策等。价格补贴主要通过三种具体制度来操作:稳定的价格制度、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差价补贴制度。补贴政策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故此,日本政府从价格支持转向生产能力支持,从而在不放弃政府职能的前提下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这种调整保护方式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日本为了克服小农经济本身对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几乎所有的日本农民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合作组织。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农业协同组织(又称“农民协会”或“农协”)。这是日本网络最庞大、功能最齐全的合作组织。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农协会员。从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农协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共同销售、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信贷,保险业务。日本农协的合作保险事业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农协是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是帮助小农参与现代化进程的典型组织形式。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在生产、经营方面给农民以指导,使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农协组织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主要是由两个以上农户组成的、共同利用大型设备的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形式有集体栽培组织、共同利用组织、畜牧生产组织等。

三是地区农业集团。以村为基础,把区域内所有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进行统一的调整、指导和管理。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农协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政府的支持和农协对内的公益性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日本把农协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的组织措施,通过1947年的《农业协同组合法》以法条的形式为其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并予以规范,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协在财政拨款与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农协对外追求利润,对内体现公益,成为日本国内最能维护农民利益的实体组织。同时,各地农协和各种研修中心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与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如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并使他们具有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素质,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面临的课题,而日本农协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4.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科技推广制度,民营的农业推广体系也是推动日本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7]。

遍布日本各地的国家级或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各县的农业综合中心下设农业实验场、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和综合调整部。农业实验场负责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属于研究部门;农业大学负责人才培养,属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属于推广部门;综合调整部统一协调上述三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同时,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日本的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建立了严格且完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制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具有主体多元化特征,包括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院校、企业或民间的培训服务机构、各级农协、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改良普及系统等。这种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农业人才和经营人才,提升了日本农业发展的科技实力。我们在发展有机农业、培养农业人才等方面可学习借鉴日本的做法。

5.重视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

日本农业不仅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十分重视生态效益,把农村的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组成一个个休闲场所。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发展。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经过前后三轮的新农村建设,日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其中“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日本各地以村庄为单位,以特色资源条件为基础,开发特色产品,使每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既发展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农村繁荣,又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体,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与现念相结合,形成当前日本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气息与传统特色共存的特征。这对于我们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借鉴价值。

6.多种途径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理性推进城镇化发展

各国农业现代化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过 “钱从哪来”和“人向哪去”两大问题。日本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做法是钱靠工业反哺、人靠城市吸纳,不仅为工业增长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劳动力,也实现了就业结构的现代化。日本一方面发展农村合作事业,就地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人才,在农村推行职业训练制度,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其劳动技能。这为我们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解决农村劳动力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

三、结语

二战后,由于日本制订了适宜的农业政策,选择了适合该国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完全自给并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成为高度发达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其主要标志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农业高效益化和产业化,农户家庭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水平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科技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

日本在二战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特点主要有:非农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对于当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时代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发展基础等,都不能与世界范围内早期农业现代化时同日而语[3]。就农业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呈三种态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基础较好的处于经典农业现代化起步期的中部地区、尚未起步的西部地区;就化肥污染来看,我国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且土地退化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或模式的选择,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参 考 文 献]

[1]

蔡世忠.河南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探究[J].河北社会科学,2008(6):120.

[2] [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M].胡浩,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85.

[3] 杨绍先.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0.

[4] 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2-124.

[5] 孔凡真.可供借鉴的日本农业现代化[J].吉林农业,200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