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学与文化

时间:2022-10-17 02:36:01

导语:在文学与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学与文化

第1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茶文化;文学性;交织与融入

1英美国家茶文化的流入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发展壮大,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大量远销海外,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只有贵族才有机会享受茶叶。在当时的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中国的茶文化迅速发展普及,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时代的茶叶在欧洲国家是一种奢侈品,贵族和皇室都将茶叶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茶叶受到人们的狂热的追捧。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也渐渐由欧洲的上层社会走向普通民众,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将他们对于茶叶的喜爱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在当时的文学界形成了一股风尚。伴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欧洲的殖民扩张,茶叶被带到了美国,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人们都在一个快节奏的状态下生活,茶叶很难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喝茶,只是喝茶不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去和红茶等饮料。但是,英国作为一个进行过广泛的殖民扩张的国家,其文学对欧美大多数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对美国的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小说中的交织与融入

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影响。茶文化在进入欧洲社会以后,就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欧洲文学多以贵族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在欧洲文学中,茶文化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热爱茶文化的作家,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2],她是英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十分喜欢茶文化,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界,而且她不仅对茶艺、茶桌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而且她对茶文化的文学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在她的作品中大多是描写当时英国贵族的生活,且多以女性的婚姻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当时最真实的英国社会面貌。在她最富盛名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以农场主贝纳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英国贵族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为线索,文中有很多关于沏茶的描写,尤其是每次家里来尊贵的客人时,都是最得宠的大女儿简去沏茶,而伊丽莎白只能被安排去煮咖啡,这就明显的表明茶是当时英国社会地位的象征,也说明了茶文化对英国作者阶层的影响。这样的情节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也有着体现,作品中沏茶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高贵。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描写,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茶文化对当时社会的作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茶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

3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文学诗歌和散文中的交织与融入

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说中,还体现在英美诗歌和散文中。我们熟悉的法国作家安莫洛亚,在他的诗歌散文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在他的作品《拜伦传》中,拜伦是一个对茶文化的喜爱近乎狂热的人,在他的生活中,只要有茶,其他的好酒好肉等任何东西都可以抛弃。出身贵族的拜伦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对艺术和美的事物有着最崇高的追求,他认为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任何事物在茶面前都显得平淡无奇,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茶。拜伦对茶的这种狂热的追求正是当时英国贵族社会的价值观的一种反应,说明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有崇高的地位,人们都以茶文化为荣。另一方面文章也是通过茶来表示拜伦的与众不同,衬托他高雅的情趣和尊贵的身份。除此之外,在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文中也有大量关于茶文化描写[3]。学来的作品中写了大量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他们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休闲时刻就是品茶的时候,英国人常常在聚会中一起品茶,谈论茶文化。除了这些放映英国的诗词作品,还有很多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来咏茶,雪莱就曾经写了一首关于中国茶文化的文章,他不仅在作品中用大量的辞藻赞美中国的茶,还对茶文化中的沏茶、品茶、饮茶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描写。诗人雪莱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十分喜欢茶文化,甚至表示他对茶文化的喜爱不亚于拜伦,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参加友人的茶话会是他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他的一生都对茶文化十分钟爱。在英美散文作品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就更多了,在英国散文《四季随笔》中,茶文化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中有大量的篇幅都是对茶文化进行议论和描写的,文章不仅仅从茶文化本身进行描写,还从当时人们对茶文化的看法及评价来体现茶文化的重要性。当时这篇散文一经出版就受到英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强烈追捧。在散文《花园茶会》中,描写了英国人在休闲时参加各种各样的茶话会,这些茶话会都是上层社会人的娱乐方式,展现了茶文化在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些作品都表明茶文化与英美国家的茶文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茶文化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英美文学为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自从茶文化传入欧美世界就受到欧美人们的欢迎,并与当地的文化相互交织和融入,茶文化进入欧洲人的生活中以后,欧洲人将茶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融合各自的文化特点,对茶文化进行发展和丰富,并形成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此外茶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还延伸到文学作品中,尤其是热爱茶文化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写,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并且这种文学性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第2篇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上帝”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

    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玩”和“乐”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

    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

    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后现代文化消费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日常生活的片断化,精神领域的贫瘠化,文艺表现力的匮乏,视觉影像造成的冲击都使文学理论的原有价值不断遭遇解构和危机。文艺为了生存而沦为商品,逐渐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边缘”话语的非体系性、反本质性也对文学理论提出新的挑战。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也经历着选择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文学理论的话语选择。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其研究范式业已发生变革。

    文学理论不仅满足于基于当代文化发展的纯理论建构,已深入到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国内学者运用文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艺消费的研究进入文化消费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运用后现论和文本批评方法对媚俗、身体化、视觉化等消费倾向进行文化解读。文艺学视角的研究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挖掘文化消费表象之下的社会文根源,并较多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精神,明显地表现出对当今文化消费现状的忧思与反省。关于消费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有学者提出实现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合法转变,在意识形态层面消解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集权意识,打破经院文化独尊局面。人文知识分子应该主动进入大众传媒,发掘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价值资源。

    实现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这些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大众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已走向自觉之路。其次,文学理论的理性探索。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在反观自身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文艺实践的动向和问题。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原有的文艺体制运转曾失效,纯文学陷入尴尬的困境,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在探索文学的出路问题。1993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更将消费时代文学去向何方的讨论推向高峰。论争的实质在于,如何面对和评价文化消费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钱中文提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初衷。这一文论始终立足于重建文学艺术的价值和精神,他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包容了感性的理性精神。这是以我为主导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施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是一种文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观。”

    学者们还对消费社会中传统文学与美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进行了批判,对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激烈抨击,认为“它们‘不断地引发自然、社会和文化上的各种生态灾难’,造成了文学的‘单向性化’。在此情况下,文学应当有对于消费时代的‘切实的生态关怀’,应当实践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统一,为人类营造一个‘绿色的精神家园’”。这些争鸣都展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重建精神深度意义的情怀与努力,以及试图重塑社会启蒙者的身份追求与理论尝试。

    再次,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变化,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在传媒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消泯界限。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消费主义理念渗透各个方面,表现为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文学理论在此阶段做出了各种理论话语探索,摆脱被边缘化的身份,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学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学者们比较客观地评价大众文化,从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转向探讨大众文化的走向、如何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不断引进的同时,如何摆脱盲目西化的困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文论失语症”一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由此引出当代文论体系的建设、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全球化时代如何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理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表现了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以及学者们对文学理论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体用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随着90年代后期社会重大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文学理论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学者们走出文学文本,文化批评成为展示他们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实践化与当代性以及批评功能的增强。

    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前景

    后现代消费时代造成的人文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失衡,以及欲望化、感官化、无深度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话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批判价值与意义?在文化荒漠化和媚俗化的洪流中,当代人如何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重新建构?如何进行文化精神的启蒙与重建?

    在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消费活动不再富于人性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被异化了的活动。消费主义正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追逐消费的同时,也掉进了消费制造的迷阵。因此,民族的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被取代,并被全球化及其所倡导的消费主义理念所占据。文化消费以欲望满足为特征,本身具有虚幻性,导致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从而瓦解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使社会个体陷入认同虚无的文化焦虑。“当每个个体在灵肉濒临崩溃、身份焦虑的同时,只能在文明内部冲突的现实压力下寻求妥协的身份。因此,文化寻根就成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个体就变成时刻追问自身存在根基的生存者。”

    而所谓“身份焦虑”就是指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即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也同样面临着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某种困境,但也表现出文论界渴望突破难关、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话语的迫切与热情。时胜勋从身份的角度探索了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认为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文艺学学科理论反思否认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也加以质疑,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朱立元提出“立足现代文论新传统”、“借鉴和吸收中西文论资源”、“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的文艺学建设与发展方向,陶东风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金元浦提出“文化研究”的文艺学构想,曹卫东提出“跨文化维度”的重建文艺学的构想,高小康提出“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的文艺学构想,陈晓明提出“理论无国界”即“历史化与批评化相结合”的文艺学构想,杜书瀛提出“发展多形态的文艺学”构想等。

第3篇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3]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4]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三、结语

第4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为发展目标的“都市化进程”,正在构成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与最直接的现实世界。“都市化”进程不仅在范围上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超出了一般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也深刻地影响到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于审美趣味等方面。在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不仅直接促使了人类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型,同时也为当代中国文学学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与领域。

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生,不仅有都市化进程这个重要的全球化背景,同时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渊源与学术谱系,这是我们应予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在中国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到西方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开辟出的新方向。其好的一面是使都市文化的重要性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而其问题则在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其文化结构与人文精神层面基本上没有触及。即使偶然有注意到文化要素,但局限于社会科学的实证本性,一般也仅停留在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都市文化深层的价值结构基本上束之高阁。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不同,人文学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审美外观”或“都市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城市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了都市的“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只能抽象地炮制一堆又一堆的“泡沫”与“幻像”,所以也根本不可能指望它们去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进一步说,它们只是一种关于都市的“时尚化了的通俗知识生产机制”,与一门严格的人文学科的学理标准与学科形态并无太大的关系。只有在两者――以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与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找到一座桥梁,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存在的各种障碍,才能为当代人认识、解释与超越他们的现实世界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工具。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看,中国文学学科中的文艺学、美学等,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关于文艺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粹学术研究”,它的一个具有基础本体论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巨大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始终是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这种文艺学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郁的社会科学的属性与功能。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文学是人学”这一基本命题中,由于“文学”的“文”在当下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的“人”也在城市化进程中摇身一变为与传统“农夫”、“小家碧玉”等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论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是不存在任何学理问题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上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被看作“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的桥梁。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逻辑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框架中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领域中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价值问题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以文艺学、美学为理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促进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的良性循环与学术互动,就完全可以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这既可以直接满足当代人认识、阐释、批判都市文化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文艺学、美学介入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的合法性根据所在。

由此可以得出,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发生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中国文学学科的当代形态之中。这既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文化基本理论与科学体系的经验基础,同时还可以为世界范围内的都市文化研究与建设提供一种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理论形态与解释框架。

第5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经历了几千余年漫长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变革,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每一个成果都显示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汉语作为中国十四亿同胞共同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代表,智慧的结晶。现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学不仅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同时也被更多的亚洲国家及西方国家所重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更迭中,那么多的王朝一个个的建立,覆灭,但是中国的语言没有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变,一直传承至今对后世炎黄子孙影响深远。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在我们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刚刚接触社会,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汉语言学习,这样才会更加利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们主张学习外来文化在中国土地上开花的同时也要传播汉语言文化,让本国语言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永垂不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准备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接受爱国社会主义教育,更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伟大祖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汉语言文学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人类自身格局的领悟,以及最基本的需求和发展与人性的发展与追求。人文精神的体现由中国的汉语言文学贯穿古今可以看出,从公元前的甲骨文到现在简体汉字,汉语在中国再存在的意义早就已经不再单一的是一种人与人的交际工具,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都沉淀着中华文明。汉语言是中国华夏几千年来不断衍生的结晶。汉语言文学与人气质的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气质,每一种不同的气质从另一个方面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有的人能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奋斗,有的人就是嘴行千里,其身不动;正如某位名人曾经说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曾经读过的书。在这一个层面上说修养的不同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个人行为的不同,一个人无论他处在哪个层面上都会有最终的发展与追求,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追求就是在追求人对自己修养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与思想道德的修养如果说战争铁蹄的硝烟可以弥漫整个星球,那么唯一不会被践踏的就是文学这片至善至美的天地。从古至今,我们伟大的诗人词人无不在文学这片天地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至真至纯的天地。有感于现实的残酷或无情或冷漠,在文学中找到了光明。无论是谁,只要进入了这片关于文字的世界也就是进入了文学的殿堂,整个人都会被一切美好的事情所围绕,我们本性中学习模仿的能力很强,无论好坏,分辨能力在后天培养更占了更多的比例,也就是说我们从众多的文学著作中不断的学习借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众多的文学作品以及高素质文人的作品可以为如饥似渴的国人提供各式各样的精神追求,每一部文学名著的阅读都会有一定的开阔视野的作用,我个人也这样认为,开卷有益,无论是高雅文学还是通俗易懂的文字,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学文字都有益于我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独立的自我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增加阅读量更有助于我们在学习中于无形中形成个人思想。

二、每一种语言都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的、具体的反应。什么是民族性,民族性就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所反映出的一个民族自身所特有的性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经济、文化、思想水平、地域差异的不同,所形成的颜色词汇的意义以及文化内涵也因此存在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差异,表现出文化思想、审美情趣以及风土人情也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多民族的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中国,其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差异也有一定的融合。语言是伴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是社会实践、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而来的的产物,是有我们伟大的人类创造的。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普及,在此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以使之适应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语言中的词汇在文学语言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的西方学者开始慢慢的关注中国进而去了解对中国文化。中国语言文学不仅在本国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别国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孔子学院纷纷在他国设立并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的对外汉语教师,国外也纷纷重视汉语教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们更应该保护好本民族的语言。

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无论是谁,在这个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交际手段,每一个人在特定的文化,社会背景下都需要使用语言交际,每个人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社会观念等等,都将深深的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人类文化学中定义文化包含两方面,其一,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等,其二,文化的延伸,这就将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文化包括在内,其中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等。最后,终极目标就是要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然而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必须要了解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的人都了解他并且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是其被国外及其他民族的人所接受。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种相辅相成的联系,同样语言与文化是唇亡齿寒息息相关的,根于这个民族的文化中,也就是说它不能孤立地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也就能很好的反应这个民族的信仰,语言像是文化的影子,是文化镜像的折射,也就是说,如果不了解自己所学的这个语言国家的文化,就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学习,运用这个语言,更深层次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掌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政治经济等教师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要客观,表达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以及要做到措辞准确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几千年来不断地推新,融合,变革,沉淀已经开始深深的融进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它可以以文献,制度等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程式化的形式中。经过了几千年来的变迁与舍得,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特别是人们的精神领域,能够支配人们思想行为。中国在当今文化浪潮中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文化底蕴的深厚,这是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的根基,同样是历史给予他们历史重任,传统文化的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传承性,以后所有的建设,发展都离不开它。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承接现代建设事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建立在大学生能够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成为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缔造者。只有当代学生完全植根于民族传统之中才能将语言传播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添砖加瓦。

五、悠久历史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依旧高密度的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不可否认现在的这种精神在这些方面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中,还有适当的加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教育,增加高等教育的精神内涵,为中国的教育推波助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这个过程就是某个人的一生,可见其影响是多么的持久,从另一个方面也就更加侧重的看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当我们将老祖先的东西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代社会弘扬光大后,我们这个民族的自豪感就有油然而生,树立民族精神是培养一个人的民族自尊心的重要方法之一,树立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长期以来我们塑造的中华民族的风格风貌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莫过于对民族有了更加稳定的凝聚力向心力。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只言片语就能描述的详细的,中国民族的精神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其作用却在其之上,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民族意识与民族感情的形成是在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前提下产生的,历史沉淀的时间越长文化就会更加丰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要顶住市场经济对我们千年文明建设的负面冲击,全面挖掘传统文化其精华以武装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广大学子,是我们的文化旗帜,民族旗帜永远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六、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学习的学生大部分主要学习汉语,而汉语言文学除了在高中那一阵有汉语言等到大学以后出于本专业的同学,可能就再也没有什么机会去接触这个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精华了,当下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对自己的全方面发展的要求,对自己的管理也是过于松懈错过了很多学习的好机会,近期在个别的学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课,这无疑是对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内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机会,中国传统文化饱经风雨历程走到今天,就是我们炎黄子孙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能够继续前进的基石。我们作为继续传播汉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就必须要重视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判断和取舍,让能够继续适合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精华继续使用,甚至是给他一个新的定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的到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紧密的联系起来,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完善自我,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紧密的联系起来。无论是哪个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世界文化的继承,任何一个国度在研究自己或者其他异域文化的时候,都要考虑吸收其精华,优秀的文化成果,因此,在我们中国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应届毕业生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使其能够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世界民族之林的各个民族,每一个国度的传统文化。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要在相互联系中互相学习。大学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地方,在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希望,当中西方文化遇到一起必然会引起冲撞,甚至整合,这就是在我们这群年轻有富有活力的年轻人身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做的就是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努力将中国的汉子文化传播出去,让中国文化扎根于本国土壤。高等教育的基础就是以依附汉语言依托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与外国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所以说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经历了五千年的血与火的考验,我们不能让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我们这里灰暗,我们要让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社会的发展就是需要更加优秀高素质的人才,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这些开拓者就是先驱,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空间,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既能让我更加重视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在此基础上学习他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怀着一个探索异域文化的梦,法语要用心来诠释,用心来热爱。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思想维度;文化使命

俄罗斯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俄罗斯的文化特征,这是自明性问题。但是文化并不局限于文学作品,它还存在于器物、思想、建筑、服装等方方面面,而将文化用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一直是俄罗斯文学者所追求的目标。文学和思想的结合并不是俄罗斯特有的,而是所有民族的共性,只是因为各种差异导致文化在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同而已。

一、作为普遍性的文学与文化共生

人类艺术思维要的远远早于抽象思维。如果将人类比喻成婴儿,在同年时就确立了主体地位。只是人类是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而并非某一族群。当一个民族睁开眼睛审视自我时,它会发出感叹,拉康称其为“小他”。在《旧约》中,孩子对父亲的行为的不能完全理解,更别提一个民族。拉康将令主体感觉震惊的外部世界称为“象征界”。从其精神分析学教学来说,婴儿在出生前,其周围人早已按照业已存在的方式进行交流。拉康认为:对主体来说,象征秩序为构成性。“象征界”并不是能够继承的,而是需要主体在不断地学习中逐渐掌握。

由于“象征界”存在差异,因此俄罗斯民族强迫自己遗忘,俄罗斯民族特点决定了俄罗斯民骁勇善战、不屈不挠。俄罗斯民族的出现不仅有必然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这个民族刚刚出现时就有一定的原始野性。基督教的渗透导致这个民族逐渐向西方文化靠拢,但是至今仍然被称之为“欧洲的亚洲人”。当然,我们可以从语言、历史等诸多方面探寻这个民族的思想内核,同样我们也可以将文学作为探寻的切入点,只是能作为切入点的源文本少之又少,这些文本大部分记录的是这个民族的产生、发展以及存在意义等。俄罗斯文学对俄罗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学作品的产生必然包含着周围风俗以及一个时代的精神。每一个对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文本。其中《古史纪年》、《伊戈尔远征记》和《伊万雷帝与库尔布斯基通信集》就是确定其文化成因和特征的代表作。

二、与俄罗斯文化密切相关的源文本

《伊戈尔远征记》在塑造该民族心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作品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对其历史事件和基督教关系进行了具象化解释。虽然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争议不断,但是俄罗斯历史大部分是通过这部作品才被后世所知是肯定的。这部作品作者首次将一些抽象概念应用到具体事物描述中。例如,“忧伤”一词,一方面体现了伊戈尔战败之后的悲痛,而另一方面将其上升到抽象思维,对诸神在战败之后的不作为进行批判。尼・别尔嘉耶夫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民族对信仰所持有的态度;二是这种态度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出来。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无不体现着神之印记,这印记不仅是作者对美学的诉求同时也是其文学作品特有风格。比如在这部作品中,塞维尔斯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命中注定,在其出征前出现日食现象,这已经代表着神对他的惩罚。雅罗斯拉夫娜希望通过祷告能够让大公跳出泥潭。

《伊万雷帝与库尔布斯基通信集》这部作品的出现要比“莫斯科第三罗马”思想晚,在伊万的信札中就体现了与这种思想相类似的激情。虽说是信札,但让人感觉更像是宣传当时俄罗斯帝国思想的诏书,目的就是将“皇权神授”这一思想宣扬出去,这无疑强调了这个民族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奉行神的意志。在这封信中,伊万对基督教深信不疑,认为只有俄罗斯民族才拥有上帝。

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俄罗斯文化思想,但是都比较模糊,但是能够证明,文学和思想之间从古至今都有着紧密关系,正是由于这一认识,才使得俄罗斯文学作品逐渐登上高峰,为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鉴定了重要基础。

三、文学思想维度体现俄罗斯文化厚度

俄罗斯文学及富含诗意又饱含理性深度。文学不单单是门艺术,同时也是民族思想的体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能逐渐引导我们打开俄罗斯的文化大门。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的特点在文学中得到了较为全面地展示,通过解读要素,将其民族精神的深层逐渐构造起来。在认识这一民族时,不能完全从哲学思想上去解读,主要是因为缺少思辨精神,因而,这也是导致其将观点和感受凝结在文学中的重要原因,并具有一定的哲学色彩。

维切・伊万诺在研究俄罗斯文学和思想的关系时说道:一些被淹没的词和一些被吃透的观点复活意味着什么?这说明这些提出者在对传统做法背板时所体现出来的后悔,都会回归到传统,因为在俄罗斯文学在社会教育中早就得到了应用,对善良进行宣扬、歌颂,教导人们要成事。他的观点一点也不新颖,在这之前,许多前辈已经探寻出了其特殊使命。

文化能够塑造文学形象,我们不能将《塔拉斯・布尔巴》所描述的事件看成是真实记录,该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亲手杀死背叛族群的小儿子的父亲,这一形象是对将萨克军人的品质人格化,这种品质为今后俄罗斯军事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俄罗斯文学家往往在俄罗斯思想中加入自己的一些话语,以此对俄罗斯文化形象进行塑造,但是还存在一种传统就是将文学作品当成阐释哲学的资源。比如尼・别尔嘉耶夫,在他的作品《俄罗斯思想》中以《战争与和平》作为阐述托尔斯泰主义的依据,他认为:托尔斯泰主义中非暴力抵抗这一思想的深奥程度要远远超过人们的认知。洛谢夫也是借助俄罗斯思想对其文化形象进行的丰富的,在其1916年的《柏拉图的爱神》中将超人学说、上帝质疑、美的阐释等诸多互不相容的理论融入到自己作品中。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俄罗斯文学的思想维度与文化使命进行了探讨。一直以来,文学作品都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俄罗斯文学作品同样如此,作品表面反映的是某些事物的形态、精神、价值,但其内涵体现的无一不是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的产生、发展都被记录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解读,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俄罗斯文化因为文学而得以以“活”的形态传承下来,世界其它民族文化同样如此。

个人简介;魏征,1981年9月,女,内蒙海拉尔市。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俄语语言文化,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生态文学;电影

美国生态文学在当代的发展趋势是促进自然与人的统一和谐发展,进而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人与自然可以说是惺惺相惜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文学家把目光聚焦在生态文学的创作上,并借助银幕把文学作品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剧本,不仅具有画面感强的特点,受众群体也更为广泛。生态电影的主要宗旨是弘扬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共赢的关系,并非人本思想下相互独立的个体。所以,美国生态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重新审视人类现有的文化,进而探索人类思想、生态、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

一、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意识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日益建立起来,并且和社会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著名生态学家罗尔斯顿倡导生态整体主义, 他强调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人民共同的使命,这种跨文化生态意识有助于各个国家的人民联合起来维护生态平衡。同时,生态问题也是自然观导致的人为问题,它存在着意识主体与受保护的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也与各国文化差异有关,如在中国, 自古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就是最初的生态意识。自然、人类、社会形态被视为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国产电影中也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形态。如电影《狼图腾》就是一部典型的生态电影。影片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和好朋友杨克为了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了内蒙古草原,这是时代的写照,也得到了这一代观众的共鸣。 他们和内蒙古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见识了草原对牧民的馈赠,也接触到了这里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在与狼群的接触中,陈阵对这种动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偶然救了一只小狼崽。与此同时,一群外地人贪得无厌地窃取狼群为了过冬而存贮的黄羊,打破了狼群、黄羊乃至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和情感平衡,继而狼群和牧民之间的关系陷入剑拔弩张的地步。而影片同时也表达出羊群的过度庞大会使草原萎缩,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当牧民意识到要与“天敌”和谐共处时,草原上的风沙又一次刮起……动物、植物、牧民这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发展,这种生态意识通过影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所以说生态电影是树立生态意识的有效手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

在生态意识逐步树立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美国作家聚焦于生态文学的创作中。可以说,当代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侧重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把人们思想深处的生态系统意识进一步放大,从而构建了具有现实及长远意义的生态理论体系。对于作家而言,他们还是更积极地把生态环境与文学关联到一起。第二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态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后现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更多地采用生态的眼光审视文学。第三阶段,到了21世纪,美国的生态文学历经了由最初的起步阶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华丽转型,并且创造性地飞跃。在这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大多侧重强调了环境哲学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究其本质原因,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的本质不是环境对人类的依赖,而是二者共存共荣的关系。对于作家而言,他们还是更积极地把生态环境与文学关联到一起。美国文学家提出了回归自然和本真的主题。纵观美国文学历史,大多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都是对自然本性的阐释。虽然题材各异,但反映的主题却是殊途同归的。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作品重新审视人类文明。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播生态观念,倡导生态文明,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越来越多地被剧作家尝试。因此,既产生经济价值又带来社会效应的生态电影被搬上了大银屏。

三、美国生态电影

生态问题不仅是优秀的文学素材,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环境的美国导演的重视。他们于是开始探索利用电影这种宣传媒介向世人展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银幕上诞生了一部部优秀的生态电影。在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生态电影日益彰显了强有力的文化震撼力。正是因为电影是受各个年龄阶层喜爱的媒介,所以生态电影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可以说,生态电影的蓬勃发展对生态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生态电影来源于科普片,一些人与自然的科普片或纪录片是生态电影的雏形,内容比较枯燥而且缺乏可观赏性。直至1984年国际生态电影节在德国的弗莱堡开幕,当时参加生态电影节的只有14个国家,对生态电影的定义并不明确,但能感受到导演们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部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电影的《大白鲨》被搬上银幕,很多人认为其是灾难片,因为其故事情节震撼人心,视觉特效、音效都堪称大片,票房收入也很高。当时人们的生态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所以对《大白鲨》的界定还很模糊。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电影,即引起了人们生态保护共鸣的电影《与狼共舞》,则堪称经典。在美国西部自然环境日益受到威胁时,男主角对水牛的保护乃至对生态体系的保护热情,再一次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不仅成为文学家笔下的创造素材,更是美国生态文学作品着力挖掘的题材。他们呼吁人们诗意地对待自然,人类的发展绝不是以牺牲物质财富换取精神生活的充盈为代价的,而是物质的充实与精神的丰满相得益彰。

21世纪之后,美国生态电影得到了飞速发展,并进一步诞生了系列电影,如《侏罗纪公园》《生化危机》《金刚》,而《阿凡达》的诞生可以说把生态电影推上了巅峰。与此同时,随着生态意识的逐步提升,生态电影的拍摄手段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海豚湾》的拍摄手段融合了3D效果,使影片惟妙惟肖。这部以海洋环保为题材的影片以血淋淋的事实,记录了在日本的一个小渔村随意屠宰海豚的场景。海豚这种可爱的海洋生物到影片的结尾已经销声匿迹的现实,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这部生态纪录片在叙事策略方面曲折感人,其真实性和色彩渲染方面传递出环保者的心声,所以这部影片堪称生态电影的代表作。

美国生态电影和关乎生态问题的纪录片,在思维层面和精神层面欠缺了整体感及立体感,在表现方式上更侧重于感官视觉的震撼力,视觉上的冲击也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娱乐性大于对生态的记录,电影技术制作的自然生态画面远远超出观众的审美能力范围,眩目的3D效果,音乐的穿透力过于夸张,结果可能导致观众对拯救生态危机的措施和手段方面知识的匮乏,或者只停留在电影夸张的表现手法所展现的虚拟性层面。其次,在美国生态电影中,从选题到制作明显地更侧重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考量,而这些因素中或多或少地欠缺了人文关怀,虽然美国生态电影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氛围,并进而影响世界的生态格局,但人类生态系统的终极利益的实现不应以这种文化霸权主义为手段。

四、跨文化视角下的美国生态文学与电影

这里提到的电影主要指经生态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此类电影剧本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知名导演的青睐,因为文学作品写实性强,画面感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而文学作品借助电影的表现手法使文字更富有张力,所以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正如上文提到的《狼图腾》,就是在这部小说问世很久,得到众多读者青睐之后,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拍摄而成的。首先,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观众的认知程度高,因为这部文学作品先于电影若干年,虽然它已经拥有强大的读者群,读者对作品的细节充满了各种想象,但这种想象是否能与影片契合,影片是否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读者是否能变成观众,这些因素都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而导演让雅克・阿诺也是不负众望,使用红外摄影、航拍等各种方式进行拍摄,真实地还原了文学作品中的影像,让观众也真实地感受到了狼群的狼性,文字在影像中得到印证,增加了观影者对影像的认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突破10亿票房的原因。

由导演伊纳里多执导的《荒野猎人》是根据美国作家迈克尔・彭克的生态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一名皮草猎人格拉斯在森林中被熊所伤,同行的船长把他救了下来,并雇了菲茨杰拉德和布里杰来照顾他,而

菲茨杰拉德根本无心照顾格拉斯,一心只想将其财产占为己有。于是他残忍地杀害了格拉斯的儿子,并说服布里杰将格拉斯抛弃在荒野之中。在幽森静寂的荒野中经历了重重困难的猎人生存了下来,继而开始了复仇计划。影片情节扣人心弦,画面感强,在描述广袤的野生丛林的同时也传递着生态信号,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猎人的复仇计划中失衡了。这部美国生态电影,也体现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彰显了美国式的国家意识,孤胆英雄是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主要基调。在美国人心中,美国肩负着拯救全人类的责任,美国人的主要任务是向人类传递民主和自由的信号。以救世主自居,凌驾于其他种族之上的使命感使美国生态电影越来越充斥着民族主义情节。

五、结语

纵观美国生态文学作品,经历了最初不成熟的纪实文学到生态文学作品的进化,继而被众多著名的导演慧眼识中,经改编后形成电影剧本,中外生态电影都向世人传递了一个宗旨,那就是自然与人是休戚相关的,人类对自然无休止地掠夺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而会加重人类的灾难,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创建生态意识,倡导生态文明是中外文学家和电影制作人的共同使命。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文化视野下20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YYB06);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十九世纪美国生态散文汉译语料库研究”(项目编号:15YYD05)。

[参考文献]

[1] 杭东.美国生态电影思考[J].中外影业比较,2014(01).

[2] 孙培娜.中国生态电影的美学解读[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 安圆圆.论西方生态电影对文学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5(12).

[4] 马阿婷.跨文化改编视角下文学与电影的对话[J].电影文学,2014(04).

[5] 马阿婷.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好莱坞电影的文化自觉[J].电影文学,2014(08).

[6] 高芳艳.《狼图腾》:生态电影的一次华丽转身[J].青年记者,2015(06).

[7] 常如瑜.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J].电影新作,2013(03).

[8] 朱鹏杰.论生态电影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效应[J].电影新作, 2013(03).

第8篇

女巫审判中有一位特殊的法官――约翰・哈索恩(Judge John Hathorne)。他痛剿女巫,不知多少人在他手下做了冤鬼。之所以提到哈索恩法官,还缘于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后代――作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作家深以祖先为耻,给自己的姓氏里多拼了个字母W,以示与家族决裂。祖辈的耻辱,反倒让霍桑对清教传统重压下的妇女寄予同情,创作出不朽的名著《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还有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也根据萨勒姆审判创作出影响戏剧史深远的《炼狱》(The Crucible,1953)。在麦卡锡恐怖时代,该剧逆风而动,因深藏讽刺而成为名剧。名著、名剧演绎的女巫迫害,主旨大都是控诉美国传统文化的保守、落后与压制,以及主流社会的偏见与冷酷,也暴露愚顽氓众的人性泯灭。但是,女巫传统毕竟不仅仅是政治或社会问题,还不能说它早已落套为历史旧谱,或权当授古诫今的逸事。发达、现代的美利坚,虽然科学技术很先进,功利与消费的资本主义文化深入骨髓,但女巫文化还有一线生机,深植于新英格兰的风土人情之中。时光荏苒,它虽饱经世变,却并未在快餐文化里委靡。

纽约州界有一处叫“燕尾服”的地方,是全美第三的“恐怖森林”,其实只是个运营成熟的游乐园。看到“燕尾服”的地名,我想起一句老话:燕尾之服终不能掩羊脚。在一本研究女巫的著作《女巫的世界》(The World of the Witches)中,我读到中世纪女巫午夜聚会时,魔鬼总化身公羊或人形,虽着一身庄重的黑色礼服,却常露出公羊的角和脚来。

该书作者巴罗伽(Julio Caro Baroja)是位研究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人类历史学家。虽然形式上是学术专著,但该书内容生动,纪事写景都很丰富,兼有大量鲜活的一手史料。如果想对巫术历史溯流寻源的话,可以在两千年前凯尔特人对时间交替轮回的崇拜里找到蛛丝马迹。与主流文明不同的是,古凯尔特文化相信“一日之际在于晚,一年之际在于秋”,所以在一天的“开始”(即黄昏时分),或一年的“开头”(即晚秋时节),凯尔特人会祭天狂欢。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美国人会在十月底过万圣节。《女巫的世界》给我们展示了欧洲大陆女巫历史的生动侧面。作者收集了大量教会图书馆珍藏的巫术审判档案,有一段17世纪初的巴斯克女巫审判最为精彩。1609年,国王亨利四世指派法官德・兰克(De Lancre)去巴斯克审理堆积如山的巫术案。这位法官是个有心人,在血腥裁断过程中摇身一变成了作家,用审判记录做素材进行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叙述。

《女巫的世界》就是以德・兰克留下的档案史料和“创造性叙述”为对象,分析16世纪巴斯克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状况。从书中罗列的档案里可以看出,这位法官很擅长把犯人的口供惟妙惟肖地呈现给读者。《女巫的世界》一书援引了兰克法官完整的审判记录,大大增加了可读性,而且还配有不少插图,更显得情趣盎然。该书的分析和阐释部分试图发现巴斯克女巫盛行的根本原因,于是从风土人情入手,展现出巴斯克与西班牙和法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这里一直比周围地区落后、贫穷,基督文明未能扎根于民间。在以渔业为主的巴斯克沿海地区,男性对家庭缺乏责任感,除了经济上供养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外出,或海上捕鱼或寻欢作乐。因此,巴斯克妇女主导着社会生活,她们以特有的方式――巫术维系着集体认同和信仰生活。但我想女巫历史也许还有另一层,就是以女巫为题材的绘画、文学和文献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女巫审判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还有男权社会对女巫叙述的需求。在教会统治的压抑时代,德・兰克将女巫审判的档案,添枝加叶转述成奇闻逸事,绘画作品也借诅咒巫术为名,渲染女性的身体和性幻想,满足男性的窥欲望。从根本上说,德・兰克不过是唱着维护世道人心的高调,行着声色货利的实务。

逃到北美的女巫也许后来颇有建树,因为八十年后新英格兰又上演了一出场面宏大的女巫审判。17世纪的萨勒姆异常贫瘠荒凉,诸果不实,杂木丛生,森林敝日,颇显荒野蛮风。从“五月花”号上登陆美洲的部分移民,早在此安家立业,开荒拓土,传宗接代了。他们终岁辛劳耕作,敝衣恶食,光景绝望。但因久客而恋异乡,定居于萨勒姆的清教徒,与宗邦英国越来越疏远,与荒蛮的异乡越来越亲近。虽然坚守加尔文清教,但时移世变,人心不古,本地荒原的风貌和土著迷信渗透到萨勒姆人的血脉之中。他们的信仰也开始芜杂混乱,既虔诚信主祈福,又怕鬼神妖怪附体,于是占卜符咒,避凶趋吉。美国作家霍桑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小布朗先生》(Young Goodman Brown),正是以那个时代的萨勒姆为背景,以巫术为题材,创作出一个梦幻般的午夜聚会场景。

小说主人公布朗先生是个基督徒,卑微平庸,循规蹈矩,却鬼使神差地答应参加一个可疑的午夜聚会。他在日暮时分踏上山路,伴着教堂钟声,消失在遮天蔽日的森林里。接下来的怪事连连发生,在一片林中空地,布朗发现村上的善男信女和来自康涅狄格、罗德岛的显赫名流等悉数到齐。哀婉亵渎的巫教大合唱,应和着篝火的起伏升腾。魔鬼被召唤,口出狂言,污秽神圣……曙光渐散,布朗先生回到萨勒姆小镇的街道,昨夜看到的少女、老妇、牧师像往常一样在镇上忙碌着……布朗先生糊涂了,不知昨夜巫术大会是真是梦,可耳中分明还回荡着黑夜啼血的杜鹃鸣声。

霍桑的叙述很是精彩,让人思索玩味。他虚构的新英格兰巫术聚会,完全不同于欧洲人对女巫的想象。在德・兰克这位法兰西法官的笔下,欧洲巫术更具有自然崇拜的神秘色彩,充满巴斯克民间幻想、市井风俗,是乡土文学的肥沃土壤。而霍桑笔下的萨勒姆巫觋,相形之下更社会化,或者说具有“现代文明”特征,人类社会行为的种种偏狭乖张,虚伪荒唐,在巫觋与教会的博弈里,明若观火。霍桑虽然对世道人心痛下针砭,却少了德・兰克的天真、蒙昧与率性。从巴斯克巫术中我们看到的是自然之美,而从萨勒姆女巫审判中,却读到了人事之丑。

我曾特意感受过与欧洲文化迥异的巴斯克风情、言语和传统。巴斯克横跨西班牙和法国疆域,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个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地区,被西、法肢解成了两部分,所以才有旷日持久的巴斯克独立运动。据考古发现,六万年前由克鲁麦农人演化而来的巴斯克人,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后来,印欧语言影响扩大,上升为欧洲主要语言,而巴斯克语却特立独行。当现代语言学家把世界各民族划入不同的语系时,巴斯克语却茕茕孤立,无法归类。更有趣的是,巴斯克人的血型也与其他人群不同,“Rh 阴性”血型的人口比例高居世界第一。但遗憾的是,这个文明没有记录自己的传统,关于巴斯克的叙述和记载,往往来自像德・兰克这样的主流欧洲人。半个多世纪前,巴斯克地区还是躬耕捕鱼,瓦屋纸窗,与欧洲其它地方的生活迥异。现在素朴清淡早已了无痕迹,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街上随处可见一幢幢雄伟堂皇的中世纪教堂。原来巴斯克异教巫术既然如此盛行,天主教会必苦心孤旨收拾人心,好让巴斯克人持护名教,皈于圣道。巴斯克人现在终于得了正果,过上欧洲一体化的后现代生活。

打听起巫术的情况,当地人说有巴斯克学者做专门研究,但不大有人关注了。相比之下,北美对巫术的关注和利用从来没有绝迹。在美国大众文化中,女巫一直是娱乐消费的符号,每年不断有女巫故事和童话大量出版。好莱坞每年万圣节档期不断推出女巫或僵尸影片,更不用说《哈利・波特》《指环王》等异教传奇全球热销,至于里面到底有多少传统文化元素,则另当别论。女巫、魔法可能只充当着后现代消费生活想象贫乏的空洞能指罢了。

灵鬼、巫术是基督教和现代科学剿杀的目标,它们与现代人的世界观早已无缘,但未必不能与审美相映成趣。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志怪和传奇,曾是古典创作的重要源泉,《封神演义》《西游记》可谓古典文学的重要脉络,曾开拓中国文学想象的广阔空间。当代中国文人、艺术家对鬼怪题材热情不高,“封建迷信”或“愚昧不化”两个尖顶高帽,足以让“现代知识分子”自惭形秽。但是,这个全民奔竞躁进、阔步前行、心急求变的时代里,能否驻足回望,在灵异鬼怪文学的资源中披沙拣金,重新思索玩味那些已随时移世变、早有隔生之感的人情物理,让生活在这个想象贫乏时代的人们,从不同角度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链 接

美国作家笔下的《萨勒姆的女巫》

第9篇

从欧美文学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两大系统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欧美文学丰富多彩的画面。但是,由于中国的欧美文学学者和大学教师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惯性和制约,致使他们在编写欧美文学史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古希腊-罗马文化系统中的人文理念,而对欧美文学史中同样重要的和客观存在着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系统中的宗教理念却缺乏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欧美文学学者对这一领域研究兴趣的扩大和深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起来,无论是对个别作家的宗教理念的剖析,还是对整个基督教文化的疏理,都比以前更为深入细致,这就为把欧美文学中的宗教理念融合到欧美文学教学中来提供了丰厚的科研基础。然而,从目前的欧美文学教材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材并没有摆脱过去的思维定势,其基本构架仍然是沿着人文理念的线索来设计整个欧美文学教学内容的,比较典型的就是郑克鲁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史》,郑先生主编的教材是近年来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构架都是比较新颖的教材,特别是在把外国文学中的宗教理念与人文理念相互融合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此教材虽然在整体结构上沿袭着以往教材的结构,但就是这个结构框架里,却融进了一些近年来的有关宗教理念的研究成果,它包括在概述中增加与宗教文化有关的一些内容,也包括在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中增加其宗教内涵,这就使得郑先生主编的教材在这方面与以往教材相比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即便是这样,此教材里的宗教理念也不是欧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仅仅是对以往教材内容上的一种附加,因而,郑先生主编的教材在增加宗教理念上的缺陷是明显的,它的主要缺陷是缺乏对欧美文学中的宗教理念的系统性把握,也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挖掘欧美文学中蕴藏着的宗教内涵。这种情况我觉得在更新旧观念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恢复欧美文学内涵中的本来面目。

二、实际上,从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理念和来源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宗教理念都是同等重要的精神力量,他们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对立又存在着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欧美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古希腊文学中,其人文理念和宗教理念是融为一体的,古希腊宗教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仅是通过严格的宗教仪式和刻板的教规来进行宗教活动的,它是通过最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深厚的宗教理念和实现宗教沉思的。从文学的角度上说,古希腊文学诸样式表达的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状态,具有纯审美的性质,古希腊文学中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英雄主义行为的由衷崇尚,以及对自身命运的严峻思考,无不显示出古希腊文学关注人本的特点。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古希腊文学表达的是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过程中确立父系血缘和社会关系的宗教理念。

古希腊人确立父权制的过程,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完全靠教义、宗教仪式和禁忌来强制实现的,而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在充满审美特质的氛围中自愿去认同这种新制度和新血缘。由于古希腊人的宗教理念是一种智慧活动,因而它很快演变为哲学上的唯灵主义和怀疑主义,古希腊哲学上的唯灵主义是日后与犹太教进行融合的精神基础。而古希腊另一种人文理念由于缺乏崇高、神圣的宗教理念的支持,就逐渐退化为单纯的享乐主义。古希腊人的享乐主义在人文和宗教交织的时代还具有高贵和浪漫的性质,但到了古希腊社会后期,这种享乐主义就变成了肆无忌惮的泛滥。而古希腊社会的直接继承者--古罗马社会则把这种泛滥的享乐主义推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古罗马社会的全面腐败和虚伪。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就作为古罗马社会享乐主义的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了。基督教虽然长期以来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但它肩负的使命却非常崇高。对于腐败、虚伪的罗马帝国来说,基督教最大的使命在于瓦解这个帝国的基础,以使整个帝国免于更大的堕落。而对于同样愚昧和野蛮的北方蛮族来说,基督教的救世使命在于对他们野蛮和强悍心灵的驯服和皈依。由于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日尔曼人的大规模迁徙,整个欧洲社会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状态,惟有基督教不仅在原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发展了强大的教会组织,而且在原日尔曼人的荒蛮之地也发展了自己的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顺理成章地担负起了统治欧洲的责任,基督教主教们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宰者,而且是世俗生活的统治者。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人们鄙视现实生活的意义,因为人类始祖的堕落使得人在现实中总是处于有罪状态,人惟有尽心侍奉上帝,才能获得生命价值的升华,这种注重来世的价值观才是人现实生活的最终目的。正是由于基督教的强大的精神力量,阻止了罗马帝国物质主义的进一步堕落,才使得纷乱中的罗马帝国和野蛮、强悍的北方部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虽然基督教有黑暗、鄙视人性的一面,但也有对抗罗马帝国的泛滥和制服、驯化北方少数民族的巨大贡献。文艺复兴时期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新发展,虽然它是以基督教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朦味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人文主义也不是与基督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随着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的宗教改革和文学上诸如莎士比亚等作家的反思,使得人文主义内涵逐渐与基督教思想实现了融合,变成了所谓的基督教人文主义。基督教人文主义是对传统基督教教义的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否定基督教的宗教理念,而是改革那些违反人性的教义,其结果就是人文主义的内容融合进了基督教教义中,从而增强了基督教的世俗内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思想由于有基督教价值理念的支撑,也使得它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获得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