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时间:2023-09-11 17:27:12

导语:在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1篇

关键词:中观化;微观化;总量调控;局部调控;方法论

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生活中经济活动迹象,采取的分析方法一般是总量分析。在研究经济总量关系的问题上,总量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宏观学发展今天这个规模已经有了70多年的时间,在经过各个经济学派系之间互相的渗透和影响之后形成了现代完整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且对指导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宏观经济学的不足之处

传统宏观经济学因其存在着较大缺陷因此在实践效果上一直不理想,在传统宏观经济学体系中最明显的缺点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够稳定,没有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在分析宏观调控的问题时只能分析浅层次问题,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无法进行深刻的剖析。许多经济学家试图只选取几个微观个体作为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代表,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微观世界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绝不仅仅是几个微观个体可以代表的。因此,微观世界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传统宏观经济学还存着第二个缺陷就是它的分析方法依旧是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的分析视角较为局限,过于关注一些总量指标的同时过于简单。脱离了微观基础的总量分析不可避免地出现研究面窄的问题。而在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光环下,总量分析法显得十分科学、严密,然而获得的研究效果却每况愈下。不可忽视的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微观化与现实化而不是靠数字的虚拟与空泛来堆积出虚伪的泡沫。

二、创新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提出

在对传统宏观经济学调控的缺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根据新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首先,在进行宏观经济学分析之前我们要确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轨道,确定四大产业之间的地位关系。其次,对能够引起经济波动的产业进行确认、分析。再次,既然明确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偏离轨道这个事实之后就是找到偏离轨道的原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种新方法论的提出,在新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在这一方法论基础上的总量分析方法与传统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量调控思路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应对金融风暴以及经济衰退上,传统经济学的宏观调控一般采取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在解决经济衰退的问题时需要先找到经济衰退的源头企业才能查明原因并且加以解决。

三、创新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探索

因此目前对总量调控以及局部调控的选择在传统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我们只能从表面上来观察国民经济的波动,在这个方面有着统一的认识也就是认为总需求是带来经济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观点在系统角度是不成立的。整个系统的紊乱往往源于子系统的紊乱,同时子系统的紊乱也造成了整个系统的不协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宏观经济学调控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原因反而去寻找子系统以及分系统的原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方案。在根治经济风暴时必须要依靠两个政策工具,一个是财政侦测,这个政策用来控制政府的投资。还有一个是货币政策,用来控制货币的流通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刺激人们的消费。扩大货币的流通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国民的需求,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多,总的货币流通量会超过商品的总价值,最终会引发通货膨胀。当然,即使货币政策会引发通货膨胀,我们也不能放弃这个方案。对经济衰退不能听天由命,进行消极的态度。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干预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从从良调控转变为局部调控。在调控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消费需求不同采取相应的政策,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重工业阶段,在消费类型上主导以住房为主的消费品需求。换个角度说,无论是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传统经济学,他们都停留以及漂浮在宏观层面,离开宏观经济学的中观以及微观基础,这两个理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着国民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面一般都是从肤浅的表面深入到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由表面的情况专业到实质的请款,由幼稚的开头到成熟的本质。一步一步走向完美、完善。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层面,与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结合必不可少,被并称为宏观阶段、中观阶段以及微观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宏观经济调控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而后期则过度到传统经济学时期。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调控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层面,这回使得宏观经济调控陷入困境之中。只有中观发展才能给宏观发展带来出路。本文也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尝试,希望能够起到指引作用。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想要达到第三个阶段,就必须督促我们的政府付出更大的努力,做大量浩繁的工作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同时建立起坚实、系统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国际经济体中站稳脚步。

作者:宫松杨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第3篇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历史;流派;研究方法;发展前景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第4篇

关键词:企业家理论 理论演变 理论发展

西方企业家的理论研究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西方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根据时间的顺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

“Entrepreneur”(企业家)一词最早见于16世纪的法语文献。而最早将企业家应用于商业的是康替龙(Cantillon) ,他在1755年所著的《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认为企业家特质就是承担收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后来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家问题,创立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家学说。而在古典阶段,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企业家的职能。

1.重农主义经济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等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沿袭了康替龙的企业家理论。魁奈认为企业家是简单的监督管理者,他抛弃了康替龙关于企业家的风险承担内涵。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波多(Baudeau)继承了魁奈和康替龙的观点,认为农场主是指承担费用、承担风险、享受获利——最终所有的一切经营都是为他自己利益的人。杜尔阁(Turgot)则认为,企业家是富有的工业企业家或者商人,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从事有风险的经营和生产管理事务。

2.萨伊的企业家理论

最早赋予企业家突出重要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 B Say 1803 ),在其《政治经济学问答录》中首先指出企业家概念包括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精神两项内涵。他对企业家阶层的诠释是:“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人,是预见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手段,发现顾客、克服困难,将一切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企业家是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是生产过程的中心枢纽,是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协调者。

萨伊之后,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48)在英国推广了这一术语。古典阶段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则认为企业家的特质是人格化的资本,或者说企业家是一定资本的所有者。

二、新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综述

新古典经济对企业家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特质,即企业家的性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熊彼特,奈特以及柯兹纳等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家的特质进行了分析。

1.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了在修正不均衡,使不均衡走向均衡这一动态过程中企业家承担着重大作用的观点。马歇尔所谓的企业家是多重角色的,他赋予企业家中间商人、风险承担者、领导协调者、创新者等角色,形成了企业家理论的雏形。马歇尔指出:“企业家们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

马歇尔这种赋予企业家多重角色的折衷观点使其企业家角色理论失去了鲜明性,但其思想博大渊深,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方向。

2.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

熊彼特(J. A. Schumpeter)从企业家资质或能力角度分析企业家阶层的角色功能,他界定了企业家是管理者,其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家的创新产生了动态的经济运动与经济发展。他提出了企业家即创新者,第一次把创新作为企业家的首要职能,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判别准则。企业家通过“创新”显示个人成功的欲望,即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企业家的活动,熊彼特把它称为“企业家精神”。

关于风险的承担问题,熊彼特认为承担风险的是资本家,而企业家并不是风险承担者。熊彼特以企业家为中心,构筑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独立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历史进程的动态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完全抛开了资本的作用,将企业家与风险分割开来;把企业家置于企业组织之外去追求个人功绩,没有涉及到企业家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

3.奈特的企业家理论

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一书中,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来论述企业家阶层的功能角色。他认为,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家承担的职责就是通过决策,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

奈特的企业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不确定性下,使管理权限和保证责任不可分割的联系起来,只有保证合同收入才能掌握决策权,这种逻辑在企业组织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股东与内部人的关系,但奈特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4.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综述

柯兹纳(Kirzner)继承了马歇尔的研究传统,从研究市场结构入手研究企业家的角色功能,他把企业家作为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探索作为“中间商”角色的企业家本质机能。他基于对市场过程的分析,提出企业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市场过程中发现获利机会,从而形成了马歇尔之后企业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柯兹纳发展了马歇尔和康替龙的理论,从市场过程内在角度成功地阐述了企业家的形象,但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局限于把不均衡只视为始终存在于投放与产出的过程中,他并未把企业看作是生产资源的集合,也没有考虑资本运营的风险作用。

三、新自由主义阶段企业家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企业家的问题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作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行为受自身所处的组织环境的影响,有权选择自己的组织,主要代表人物有卡森、鲍莫尔等。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家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等人。

1.卡森的企业家理论

卡森(Casson)运用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来研究了企业家角色功能,在信息的主观性、内生性偏好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的企业家理论,把企业家的行为分析综合到一个供给——需求分析框架之中,构造了一个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从交易成本入手,得出了企业家对市场过程的参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结论。

卡森关于企业家一般规定性的探索,抓住了以往经济理论对企业家研究的不同要素。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者”角色的创新行为,柯兹纳的企业家“中间商”角色的套利行为都可视为卡森企业家“判断性决策者”决策行为的特例,这使得他的企业家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他的企业家概念的偏颇,即只注重企业家在企业中的交易性,而忽视了其生产性。

第5篇

【关键词】金融经济 经济数学 应用

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应用高等数学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数学重的统计学以及微积分等模块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经济数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经济数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数学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被拦用,影响了经济数学作用的发挥。基于以上几点,在现阶段对金融经济中经济数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明确经济数学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为金融经济的今后发展方向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中的具体应用

(一)经济分析方法的完善和统一

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在经济学中融入经济数学的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现象进行更为精准的解释的定义分析。同时在经济分析学中所使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再通过数学思想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将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上的转变,从而使经济学中各个不同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机的进行融合,促使经济建设加快进展。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数学能够构架有效的融入经济学,会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进行有效强化,促使整个经济产业的健康成长。在现阶段的经济生活中的供给、需求等经济概念,都是金融经济与经济数学有机融合的具体体现。在金融经济中引入经济数学,在最大程度上使经济分析方法做到了完善和统一,避免了经济定义中定义模糊或者是歧义的产生,使经济学中的规范原理更加规范和统一。

(二)经济数学的应用进行经济分析预测

在金融经济中融入经济数学的思维,能够使金融经济的发展方向得到有效的指导。由于数学学科自身存在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经济数学能够通过模型建立以及数据演算等方式对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预估,从而使经济的发展方向变得可控。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有很多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都引用了相关的数学方程式,从而使经济学数据演算变得更加可靠。同时在经济学中有机融入数学的思维,还能够通过数据演算对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预测,从而有效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三)对经济的分析使用数学思路拓展

数学分析法现阶段在经济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过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分析法,能够使人们对经济学的理论和内涵进性科学性的阐述,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对于经济现象的产生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现阶段的金融经济现象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们使用数学分析法对经济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科学化的分析,能够使经济的发展过程具有可控性。同时现阶段金融经济中的数学分析法能够在一定程度山弥补传统经济分析方法的缺陷和弊端,从而使人们对经济的分析思路变得开阔,有效的拓展了人们对于经济现象的预测与分析能力。

二、数学经济分析法在现阶段存在的弊端

(一)数据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

在现阶段数学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现象的数据来源不确定的弊端。由于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或者实效,因此在实际的数学分析法演算的过程中,一旦使用的数据存在着实效或模糊的情况,就会对数学分析法的结果造成影响,是数学分析法的经济分析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数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严谨性,因此在运算过程中如果数据出现错误,就有可能回导致整体的运算结果都缺乏科学性。因此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研究人员应该对数学分析法的数据来源可靠性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数据的实效性。

(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缺乏综合考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现象在产生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在实际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外界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数学分析法在金融经济的总用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处理方面,数学分析法处理数据常用的手法是数学方程式,而一旦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单从数据方面进行经济现象的分析就有可能会使整个经济活动结果的预测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经济建设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经济生活中应用经济数学时,使用者在运用数学分析法对经济的发展进行核算之前应该对所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在数学分析法数据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对数学经济分析法的改进措施

(一)对数据的来源进行系统分析

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对经济进行分析之前就对经济想象的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C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从而使数学分析法对经济活动的结果预测更加科学。因此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数学分析法的使用者应该在提取数据的过程中对数据来源进行分析,以此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运算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在对某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时,分析师应该针对数据的来源进行全方位的考证,在源头方面确定整体数据的可靠性,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的结果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过程中进行系统考量

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过程中,分析者需要注意影响经济活动结果的因素不仅仅只有数据,还有其他很多影响因素在对经济活动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分析师在对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时,要对整个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结合考量的结果对经济分析的数据进行更新,以此来保证经济活动的平稳运行,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步伐。例如,经济分析师在对某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在数据的提取方面不能够只单纯考虑到通货膨胀中的供需关系,同时还要结合商品的成本、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要素对整个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化的考量,同时再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提现。最后再通过数学分析法对存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验算,以此来实现通货膨胀危机的解除和通货紧缩的预防。由此可见,在现阶段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分析者如果能够通过综合考量的方式对经济的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整个经济运行的结果更加可靠,保证经济建设的进度。

第6篇

摘 要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在整体社会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会。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离开了经济和谐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传统经济学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论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为经济学 微观经济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

和谐社会的经济框架包括四个层面: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微观经济机制的改善、个体经济行为的自我超越以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约束的放松。其中,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目标,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支撑平台,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基础性条件,而非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重建是根本性的前提。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和谐可以通过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来实现,因此,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整体实现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物质平台。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和谐、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公众主流价值观的和谐等。

(二)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现代市场体系和谐的基础

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必须以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为基础,因为宏观经济的运行效果是通过无数个微观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的。没有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现代市场体系,即和谐的市场体系的建立是以微观个体之间的经济和谐为基础的。

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指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行为都处于和谐的状态。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个体主要包括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是指这三类经济个体之间及其内部的经济行为处于和谐的状态,具体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和谐、生产者与政府的和谐、消费者与政府的和谐、生产者内部的和谐、消费者内部的和谐、政府内部的和谐等六大类。而每一类的和谐状态的内部又包括若干子类和谐成分。

因此,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在理论上包括无穷类微观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所有的微观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和谐构建了基础性平台。

(三)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微观经济机制和谐的基础

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指两个经济个体之间的行为博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它是微观经济机制和谐运行的前提条件。尽管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包括许多类别,但都可以归结到个体经济行为和谐这个统一的运行模式之下,即都可以看作是经济个体双方基于一定的理性经济原则的博弈结果。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个体经济行为之间的博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交易契约,又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二、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方向

新古典经济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经济社会运行机制中,很难完全将“理性经济人”作为个体经济行为的标准行为模式。现代经济社会与一百年前的经济社会在价值观、物质基础、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等诸多方面已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经济人”约束条件的放宽可以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座上重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方向就是探讨在“非理性”经济思想的支配下,经济个体如何在新古典经济框架下打破传统福利经济思想的约束,从而在自我福利改善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扩展的问题。

(二)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实现机制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机制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由于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的异化、升华和自我超越,从而引发整体社会福利改善的过程。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和谐社会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和谐社会在其他各个领域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并且,这种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过程是在一种“和谐”的过程中实现的,即不是在经济主体极端地获取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与尔虞我诈、巧取豪夺、贫富极端分化、社会动荡、公众价值观缺失等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不相容的。这种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在一种祥和、公平、互利、友爱、正义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使社会发展过程生机勃勃,能够形成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大部分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明确的目标和健康价值观双重导向下努力去创造价值,各尽所能,在实现自我个体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实现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基本的阶段,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高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群体经济行为的和谐。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要求经济个体能够摈弃极端的利己主义观念,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就是:个体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同时也取决于他人的收入,即经济个体将他人的效用和社会效用纳入到自己的效用函数之中。群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要求这种“非理性”的经济个体在社会经济主体集合中将逐渐占据优势,从而引起社会经济主体集合的“非理性”的“质”的改变,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最终占据支配性的主流地位。传统的经济社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和谐性”改造之后,将转变成真正的和谐性经济社会。

三、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这种实现不仅依靠传统的和非传统的经济学手段,而且必须赋予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和谐社会的资源配置应该是公平而有效的,有效性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公平性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充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的社会,它是对自利、贪婪、狭隘、偏见、动乱的社会状态的否定,因此很难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思想相融合。然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尤其是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演化博弈论等新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和谐社会创立了新的经济学基础,改变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方向,开辟了和谐社会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为和谐社会的实践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四、结论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谐社会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完美的经济和谐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学意义上,和谐社会的实现包括两个相互承接的阶段,即个体的非理性化阶段和群体的非理性化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应该建立在互惠性的利他思想基础之上,才能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相一致。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框架的构建与解析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生成与进步,解决了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障碍,构建了严密的、科学的、务实的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体系,合理地完成了和谐社会的人本化解释,从而使和谐社会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经济研究.2007(3):130-141.

第7篇

一、高等艺术院校开设本科经济学的意义

本科经济学是一种对价值的消费、流通、生产与分配的规律进行研究的理论。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开设本科经济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与理论对艺术规律与艺术现象进行研究,有机的把经济学与艺术学结合在一起,并利用人的大脑来科学的对事物进行研究与推断,从而提取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由于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具备比较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细胞,所以其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其他一些院校中,开设经济学的目的则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与综合型人才,从而为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与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

二、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教材更新较慢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国内市场上不仅有众多的西方经济学翻译版本,还有大量的国内高等艺术院校自行编写的经济学教材。首先,由于经济学教材在市场中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经济学的水平和种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面对水平各异与种类繁多的教材市场,在对经济学进行选择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国外相关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也被引入到国内知名大学,满足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外引进的相关教材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教材版本落后,书中所提出的案例分析很难有效地对现阶段经济的实际变化进行反映。同时,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所出版与编著的教材,往往是国外教材的删节、复制或者粘贴,并且缺失实践案例,很难有效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体现,特别是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现象的体现。

( 二) 教学脱离实践

经济学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严重脱离现实,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没有有效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控制的现象,以及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对经济学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

( 三) 教学水平存在差异

严格地讲,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很短,对于其重要性也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我国早期所编著与创作的经济学教材中,很多的教材都用一定的篇幅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截止到目前,对于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三、经济学教学的相关改进对策

( 一) 理论结合实践

通过对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理论结合实践,从而使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缩短。首先,在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不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有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务实的学风进行培养。其次,高等艺术院校应该足够重视教材更新速度,从而使新教材成为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纽带。

( 二) 应用先进的通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互联网、录音、影像与视频等现代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地变成高等艺术院校中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而在视觉与听觉的改变以及信息量扩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使经济学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进行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多教师把教学模式停留在黑板结合PPT 上,并没有使现代通信技术所具备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并充分地对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应用。

通过媒体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组织学生充分的对经济发展现实进行了解,对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众多经济案例与经济现象等进行收集,构建完善的经济案例数据库。同时,确保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通过所学的经济学分析工具以及原理来开展课堂讨论以及经济案例解析,授课教师则在一旁进行讲解与评论,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 三) 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就传统文化而言,高等学校作为对社会所需人才进行培养的基地,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备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理论中所体现的教育具备正的外部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并且蒙上了某种神秘与高尚的色彩。众所周知,很多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等往往都以某某高等艺术院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以及名誉博士等身份自居。由此可知,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名誉职称具备非常广泛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高等艺术院校具备可进行交换的众多经济资源。同时,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等社会人士由于亲自参加企业经营与公共政策制定等社会活动,因此拥有着较为广泛的市场信息与社会资源,而该类经济案例以及经济信息则归属于私有信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以及教师根本无法获得。所以,高等艺术院校以及社会选择资源交换的手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经济案例以及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获取的途径。

第8篇

水利效益不同于其他建设效益,具有一定的延后性,需在建设项目完成后一段时间内才能体现,在水利统计的过程中,水利经济效益往往容易忽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人民、国家发展的中心,水利是人们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利经济学是用于研究水利事业的经济活动规律与关系的科学,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阶段均能得到应用,能够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多个阶段,水利事业作为基础的公益性事业,研究水利经济活动于一九八零年十一月正式成立,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水利经济学在国内国外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水利经济学在国内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社会基础结构之一,具有行业经济特点、社会经济特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的发展,现阶段已形成一套富有我国特色的水利经济理论与体系,水利经济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等也会作出相应的转变。根据水利行业的发展特点,水利经济市场化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水利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还需参与一系列公益,例如防洪、抗旱等。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普遍具有公益性、经济性效益的特点,在水利工程经济特性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良性的水利运行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水利经济研究人员对水利经济运行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于我国水利经济运行机制比较复杂,再加上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水利经济运行机制不能满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经济运行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的深入,结合国外优秀的水利经济运行理论与技术方法,不断研究与摸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利经济学管理体系,我国陆续颁布相关的水利经济规范及文件,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我国水利工程改革逐渐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2水利经济学在国外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初期最早的经济学概念由美国提出,人们首次认识到经济、时间、价值这三者的关系与作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基于工程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美国整治与修建水利工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水利工程项目第一次建设资金少于其整体经济效益。随后美国政府连续修复和完善相关的水利工程条例,制定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评价标准与内容,提出水利工程建设应从国民经济出发,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并指出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与方向。水利工程建设应能够改善国民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注重经济、时间、价值这三者的协调关系,资金与时间形成科学、规律的换算值,能够对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作出评价和分析。一九六五年计算机技术面世后,随即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利经济学采用计算机技术及工程理论,不断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在水利事业改革期间,为准确的体现出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提出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概念,即能够反映出区域经济、资源、居民工资、市场汇率等,并将其纳入水利工程计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阶段中,基于地区、国家经济发展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与方法,由此建立了可行性高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评价体系。

3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方向

加大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力度,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水利经济学作为水利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依据,不仅有助于协调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能优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每一阶段,降低整体工程造价,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发挥出水利工程最佳的效用,保证水利最大限度的利用率。二十一世纪以来,水利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水利经济学附属分支学科也逐渐丰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水利规划经济学、水利灌溉经济学。水利经济学的研究也会朝更精细、更全面方向发展,例如不断衍生出水利经营管理经济学、水利施工经济学、水力发电经济学、防洪经济学、水库移民经济学等。根据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水利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应着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与地位、水利效益指标、水利事业的性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渠道、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等。水利效益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水利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由于水利效益具有一定的延后性,还需加强对水利效益的定量计算研究、基层水利统计的调查与研究等内容,水利效益的综合计算需要各种数据、信息的支持,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计算方法等有待加强。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相关研究人员制定长期、短期内的水利经济学研究规划,并严格按照水利计划,实现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中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应用。

4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 宏观经济 调控

一 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和发展

1.内容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在上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人员大量失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他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效需求”是核心概念,他认为:“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相交点之值,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受“消费倾向”……‘资本未来收益预期”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因素影响。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而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萧条的根源。因此,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主动干预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由于存在乘数原理,政府应通过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实现充分就业。尤其是财政政策,即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但由于存在“流动性陷井”货币政策效果有限,所以最佳政策选择是扩大政府投资。

2.发展

凯恩斯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发展七十多年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而后三个学派都是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在1936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一书标志着一个新经济学时代的开始。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他强调国家的干预,要求政府随时准备用公共投资计划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这就是指出失业症结所在之后,凯恩斯为医治这痼疾的处方。西方经济学家经常把凯恩斯这一学说建立说为“凯恩斯革命”。

第二阶段,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cs)。又称后凯恩斯主流派(Post-Keynesian Mainstream),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在凯恩斯的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所谓和谐统一的新经济学殿堂。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加上工资刚性假设条件的总供给曲线;二是从IS-LM模型到处的需求曲线;三是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求曲线的结合。

第三,新剑桥学派又称后凯恩斯学派。该学派在理论上基本特点为: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强调收入分配理论;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理论有:一是价值理论新剑桥学派的代表性价值理论是斯拉法的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尝试着在建渊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方法;二是收入分配理论斯拉法对于利润率和价格相互关系所作的分析,以及由商品标准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不变价值尺度”,为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提供了一个价值论基础。

第四阶段,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曾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长期处于主流经济学地位。但是,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解释滞胀现象而受到与其对立的主张自由经济的学派的批评。凯恩斯主义无力应付现实和理论的挑战而陷入困境,从主流派正统经济学宝座上跌落下来。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席卷西方宏观经济领域,凯恩斯主义日趋衰微。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非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这一假设来自原凯恩斯主义。但是,两者的非市场出清理论存在着重大的差别。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是,一是假定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可以调整的,知识调整十分慢,须耗费相当的时日;二是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增添了原凯恩斯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评述

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1.凯恩斯主义价格与工资刚性的解释有很大的局限性

凯恩斯敏锐地发现大萧条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来解释,提出需求不足理论,并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心理上的流动偏好来解释需求不足,他还认为,它关于非自愿失业的解释可以不依靠工资刚性,应该说这一思想也极具创建性,但它确用在现实中难以观测到的现象“流动性陷阱”、“投资的低利率弹性”来解释,这实质上已经给凯恩斯理论带来的发展的隐患。因为在解释宏观经济学现象时对价格机制的高度重视,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新古典方向发展,这样在解释非自愿失业上只好更多依赖“刚性”假设。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从政策取向看,逐渐走向了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调,其背后是对市场机制的崇信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接受了自然率假设,实质上假定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政策主要是微调,在实践中更多是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管理是一种短期总量管理,而且是以调节总需求为主的管理,主要是保持高度就业与价格的稳定,宏观政策均是短期政策,主要根据经济周期的需要进行相机决策,这在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达西方国家总体上是合适的,从实践看,战后再也没有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说明宏观经济总体是稳定的,这样凯恩斯主义的微调是合适的。

3.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不重视经济结构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体上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不重视结构的倾向,这是因为经济结构被认为是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例如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收入分配结构也很少纳入主流宏观经济的视野之中,这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政府不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一般认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是一个公平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事实上战后资本主义政府加大了对收入分配调节的力度,这样收入分配问题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来,这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相对较小得到体现。再如宏观经济中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没有涉及。总之,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是区分长期与短期问题,割裂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当前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短期意义上的模型解决经济波动问题,长期则解决经济增长问题。这在发达国家不存在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的情况下这种研究范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一个存在体制与结构问题的经济体系则无论是短期意义上的调节还是长期政策均要考虑这些因素,这样凯恩斯主义的微调是合适的。

三 凯恩斯主义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借鉴作用

凯恩斯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没落应运而生的,它的理论主张和政策思想立足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分析,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20世纪70年代后,凯恩斯的理论主张和政策思想虽然受到了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制度学派的抨击,但他的弟子们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凯恩斯主义仍然占据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应该指出,凯恩斯主义虽然从本质上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它首先是属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理论,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珍珠,因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特别是宏观经济调控有着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即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对经济全方位的干预。但由于我们缺乏宏观管理经济的经验,在经济运行中,我们也面临着由于宏观管理力度不足造成地许多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

这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从1993年7月开始我国开始采取紧缩政策,使经济在1996~1997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然而,在这之后,我国经济并没有像一些专家预期的那样呈回升的态势,而是在不断下滑。同时,市场需求在经历了“短缺”、“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发展阶段后,出现了“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这种“过剩”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属于发达国家早期难以摆脱的那种典型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我们分析现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8%左右,超过登记失业率的一倍以上,约1500万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2000万人,城乡综合失业率达15%左右;有学者估计,如果加上隐蔽失业人口,总体失业率可能达到27%左右。失业早已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头等问题,只是多年来人们对此重视不够。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以扩大就业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特别是实行以国家为主体的政府投资政策。

3.收入差距扩大

在改革以前,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特征是平均主义,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很小。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跳跃式的扩大。高收入阶层由于多年财富积累形成了财产性收入,出现亿万富翁,具有百万资产的家庭已经超过200万个;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破产停工和生产不景气,城镇形成了贫困阶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大约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5%。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有效需求,从1995年后,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造成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不足。

以上出现的问题与早期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有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凯恩斯主义的“合理内核”,借鉴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对我们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