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时间:2023-09-11 17:27:20

导语: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创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3)反馈环Ⅲ。创业雏形企业企业集聚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首先,创业产生大量的雏形企业。大量雏形企业在地理上接近,逐步形成企业聚集。其次,庄家的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资源要素系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土壤。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为企业家的诞生提供了后备资源,他们经过创业的历练以及不断再创业的一次次洗礼逐渐成长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最后,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集群成长的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4)反馈环Ⅳ。创业雏形企业企业聚集产业链产业集群—创业成本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与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的关系。由上一反馈环的分析看到创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而从这一反馈环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创业与持续性投入、持续性消费、区域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相辅相成的系统动力关系。因此,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围绕推动创业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创业;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加强崇尚创业的精神与文化宣传,促进创业;转变政府职能,为创业解决瓶颈问题;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2、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第3篇

【关键词】环境与能源;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陕西地处中国西部,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经济转型时期,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由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我省生态环境的透支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一、陕西省能源、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

(1)能源方面。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但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总量为24382.5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原油26259.56万吨,原煤26259.56万吨,天然气167.07亿立方米,发电量804.95亿千瓦小时。由于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需求旺盛,我省近年来出现了煤荒,电煤缺口较大,超过了行业警戒线。(2)土地资源方面。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全省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2008年其主要地类面积为:农用地18477640.15公顷,耕地4050347.65公顷,园地706095.73公顷。2002年至2010年全省耕地减少800万亩.2010年全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建设占用等减少耕地12.80万亩。(3)生态环境方面。首先空气污染严重,全省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不符合PM2.5日均值要求。其次水资源持续短缺与水质污染明显加重。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显示,目前省内缺水15亿m3,其中农业占7~8亿m3,城镇生活和工业占7~8亿m3。预测到2020年缺水量最少比黄委规划指标增加20亿m3,主要增加在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使缺水总额达到35亿m3左右。再次是工业废渣与日俱增,噪声污染日益扩大。工业废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最后是耕地占用与土地退化严重。

二、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1)陕西省概况。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约

20.58万平方千米,辖有11个市(区)。由于三大区域传统生产力布局造成的经济发展起点不同,因此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各市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明确的金字塔结构,陕西仅有西安、延安、榆林经济核心带动城市。从地域分布上看,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

三、资源环境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2)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循环经济之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通过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3)必须采取超强的节水措施,抑制需水的增长势头,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本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结合分水指标从黄河干流引水,支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4)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力,努力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制定能源发展保障措施,完善能源资源政策和能源开发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能源投入力度。陕西省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风力发电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定并实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使能源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较好地满足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则是地方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 考 文 献

[1]陕西省国土资源公报(2008年度).

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承载力指数;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演变成世界备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问题是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不仅关系到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政策措施及决策的科学性,也关系到实施过程对资源的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某一具体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经过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能力[3]。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和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4]。研究的方法有常规趋势方法,向量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系统仿真动力法,投影寻踪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其他方法[5-10]。

2 研究思路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它以水资源评价为基础,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以水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为核心, 以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为手段,以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11]。 由于受水资源总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水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关系。

具体的研究步骤包括:①根据现有的资料数据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宏观指标设计,其相应指标涉及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②根据选择的模型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如本文选择常规趋势分析法;③在模型和指标确定下,根据区域发展规划或国家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进行确定不同的方案,研究不同方案条件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④根据不同方案的预测结果对今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在计算水资源承载力之前设定了一些假定条件:①假设水资源空间变换不存在;②假设水资源时间上分配均匀;③假设研究区域是一个封闭系统。

3 研究模型

3.1 指标设计

(1)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12]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是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宏观指标之一,它是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生产这些GDP所消耗的水量之比,当所消耗的水量等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此时水资源承载的经济规模就是最大经济规模。

(2)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12]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是表示水资源承载力的另一个重要宏观指标,它是研究区域某阶段所处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该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参考国外有关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社会发展

水平可划分为温饱型、初步小康、中等小康、全面小康、初步富裕和中等富裕6个阶段,其相应的人均GDP下限分别为3000、6300、13000、24000、34000和62000元。

(3)承载力指数

根据文献[3]计算的承载力指数(Carrying Index,CI)方法,定义CIP为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承载力指数,即区域实际人口与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的比值,若CIP>1则则表明实际人口已经超过承载人口规模,人水关系成不可持续发展;若CIP=1,则表明人水关系呈现平衡状态,且处于潜在危险中;若CIP<1,则表明实际人口还未达到承载人口规模,还有盈余,人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状态。定义CIe为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承载力指数,即区域经济总量与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的比值。若CIe>1则则表明实际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承载经济规模,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成不可持续发展;若CIe=1,则表明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呈现平衡状态,且处于潜在危险中;若CIe<1,则表明实际经济规模还未达到承载经济规模,还有盈余,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状态。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1)供需平衡指数(IWSD)

根据文献[13]提出的水资源承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得

IWSD=1-WD/WS(1)

式中,WS为可利用水资源量,WD为水资源需求总量,WD=WP+WI+WA+We,WP为生活需水,WI为工业需水,WA为农业需水,We为生态环境需水。

根据式(1)可知,当IWSD0时说明可供的水资源具备对此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水资源对应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是可承载的。

(2)宏观指标计算[14]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计算表达式为

Fe=GDP/WD (2)

式中,Fe为单位水量支撑的经济规模,表示研究区域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和与生产这些产品所用的水量之比(108元/104m3);WD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用水总量(104m3);GDP为用水为WD时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108元)。

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其表达式为:

Fem=GDP/WD×WS (3)

式中Fem为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108元);WS为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104m3)。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计算表达式为:

Fp=GDP/[GDPP](4)

式中Fp为某一社会发展状态下,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转化成全部产品所能供养的人口规模,即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GDPP]为某一社会发展水平下的人均占有GDP的下限指标。

(3)承载力指数[3]

为了更准确对承载力指数分布进行归类,运用如下的划分标准,将其分成更细的亚类,如表1所示。

表1 承载力指数划分标准

4模型计算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念

从横向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表现为一个地区在一段具体的时期内,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进步的状况;从纵向分析,则指的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潜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即包括区域内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社会功能的完善管理等相一致。域经济发展不应该是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一个国家以及全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应当包括区域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包括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经济结构等。它所反映的是经济现象或事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差异性,体现着不同区域间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以及可持续性的不同程度。本文按照逐渐递减的经济发展程度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类到第四类地区分别为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较发达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以及经济落后区域。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

1.区域间经济总体指标的差异

我国区域间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四类区域逐层递减的趋势,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等五指标。而且我国前两类区域的各绩效指标远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后两类区域则表现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在各项支出投入方面,四类经济区域依然表现出逐层递减的趋势,而且表现为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但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有着不同的资金利用率,各项投入仍然呈现“多投入多产出”的特征。

2.区域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差异

第三、四类区域落后的经济上并不是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不足,而是由于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是有条件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低于第一、二类经济发达地区。此外,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工业带动,产生较多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质。但是,从未来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分析,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资金、技术优势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能力达到内调外治的相互结合,将会使得此类地区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随着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3.区域间运输、通讯条件的差异

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由交通运输及通讯情况所体现,通畅的交通与通讯技术可以为该区域带来新观念、新知识以及新技术。当前,我国第三、四类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新世纪信息革命中呈现明显的落后趋势,尽管新的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后来者居上”的机遇,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把握机遇,则最终将导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比较

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比较主要从居民消费、医疗卫生以及居住面积三方面入手,虽然单个指标在区域间的差异出现特例,但总体上仍然显示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居民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高而呈现增高趋势。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策略

1.促进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形成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市场经济,融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已成为缩小区域差异的纽带。中央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时,必须更多地要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培养市场经济风险意识。主要措施包括:(1)改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落后地区必须重点加强交通、发电以及引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改善投资环境达到为经济起飞铺道的效用。(2)构建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通过市场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3)加速要素市场的培育,必须通过市场经济解决制约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努力提高其资金运作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资本的增值能力。(4)经济不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经济体制转轨铺路。例如,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等商品流通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结合。

2.缩小知识资本的区域差异

若想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缩小知识资本的区域差异。主要措施包括:(1)通过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积极吸引国际与区际贸易,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我国欠发达地区还应该鼓励引进原籍的海外人才资源或者外地人才资源,增强知识资本短缺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资源作用,提升本区域科技创新能力。(3)以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有效利用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例如,为贫困地区和穷人提供更为方便的通讯系统,进一步提高电视、电脑等电子信息技术覆盖,扩大本区域公民的信息交流能力。

第6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曾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就目前县域经济的特点和现状看,现就以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实践作个案的研究和分析。

黑龙江省地处于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700万,因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所以,我们在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应该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主要目标。

一、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含义界定

在本文中,需要定义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文中所说的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点和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是县城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总体,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交织,它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独立性和主动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其次,文章所指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生产,节约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能够统筹兼顾,既不牺牲经济发展质量,又不增加环境保护压力;既要满足我们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利益的发展方式。第三,文中所指的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循环经济,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增加财政收入,以此为基础带动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领域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他方面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能促进本地区工业发展,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等调控手段来增加工业企业发展的动力,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是处于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层次,会影响到更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对这个特定经济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十分重要。其中,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能够实施“五个统筹”战略的关键性环节,是产业资源合理分配的保障。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想要实现合理发展,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方针,从而达到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县域经济。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继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那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环境污染程度相对比较低,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稀缺性低,这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普遍优势之一。但是,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不发达地区如果不尽快的找到适合自己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不能够达到最优配置,不能做到物尽其利人尽其才,反而是一律的沿袭走前人的老路,这样,现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就会弱化甚至变为劣势,发展县域经济将会停滞不前。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而形成的局限性和一些深层的矛盾日益显现,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区域高素质人才的缺失

目前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和主要劳动者的素质。黑龙江省县域范围内的劳动者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都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受传统观念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人口素质低下的状况,加上思想观念的滞后,导致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缺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目前,部分地区依然存在毁林开荒,弃牧种粮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并且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发展还比较落后。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与动力,缺乏竞争意识。

(二)区域生产技术配套能力差

一个地区的经济的竞争力与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与一个地区的生产技术配套能力是直接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功以后,需要有相关企业、相关技术的配套支持才能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如果生产技术支撑能力的区域协作能力不强,这将影响新产能的形成。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缓慢,大多数企业都是刚创办不久,技术基础差,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低,形成不了协作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基础交通设施滞后

县域一般处于城市边缘或远离城市,通信的普及率,道路的通畅率,能源利用率不高。要改善县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条件,投资比例不低于城市。目前国家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县域的基础设施,县域自身的财务资源稀薄,很难承受巨额投资。这样的话,县域经济将无法使用现代化通信网络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就不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其优势。与此同时,由于交通较差,运输条件较差而使企业失去竞争力。

(四)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

黑龙江省是一个资源大省,而不是经济强省,所以想要发展好经济,合理的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是必要的。目前,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争取创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当务之急。经济的建设必然要消耗资源,要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保证环境不被污染这一双项保证内发展本地区经济。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一)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县域内人口素质及文化水平

在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力度和速度空前增加,高科技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脑力活动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依赖于高素质人才。同样,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目前,黑龙江省县域内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低,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缺乏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一定要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1)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提高全县人口的素质,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始终把教育作为优先的战略地位,要采取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做好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2)积极招聘选拔人才,大胆任用人才。县政府做好培训的人力资源服务。根据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通过政策指导和物质上的支持,并促进人才的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要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县域文化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路线不同,从而形成了独居一色的县域文化。县域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要充分认识到县域文化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种有特色、对比鲜明、积极向上的县域文化,会引导本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模式。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进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发展。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以吸引外国投资。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还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重点扶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交通的顺畅

投资县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该提高投资效率,把重点放在扶持县域地区基础设施项目上。同时,为保证县域地区基础设施能够持续利用,投资县域地区基础设施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以确保其有效地利用,使用寿命延长。具体做法是: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可以与民间财团协作,致力于县域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其交通得到改善。这样的话,县域经济就可以利用现代化通信网络了解市场需求,从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其优势。同时,还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要改变传统的高投放,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力争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多数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的发展,是难以发展县域经济。因此,要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要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特点和优势区域。从而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摒弃那些老套的观念,“先污染后治理”这一说法,早已经被载入史册,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宝贵资源,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4-05-17.

[2]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王伟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第7篇

摘 要 在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发生“资源诅咒”现象已不是个案,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山西经济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问题之一。2010年,“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山西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新型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依赖型区域的发展困境与转型选择

在山西,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动力支持,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依赖型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第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资源型区域所依赖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从资源开采的那一刻起,资源储量、需求规模、开采速度和利用效率等变量就决定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据统计,在山西,自建国以来60年间,山西总采煤120亿吨,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这一系列数据都对山西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自然资源的开采与生态环境、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市场对资源产品的过度需求的刺激,区域内经济发展偏重于资源开发,而忽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的协调性发展。在山西,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四大行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的85%以上,单位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资源依赖型产业特别是煤炭开采、焦炭冶炼、有色金属的开采与加工等,对生态环境、生物链、生物网等产生重要影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难以恢复的,经济的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

第三,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出现“资源诅咒”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的产业链较短。在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处于投资拉动的状态下,对资源产品的过度需求,导致资源型产品的供求失衡,只要有产出就会有利润的供求关系激励上游产业只注重对资源产品的粗放式开采和加工,而忽视了延伸产业链条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产业演进的角度看,煤炭产业资源有强化的趋势,生产要素向资源部门流动,制约了工业内部能够带来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的发展,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城镇化质量落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还使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市场风险。在山西,煤炭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演进的主要动力但煤炭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区域经济增长波动的幅度与频度均高于非资源依赖性区域,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第四,金融资源开发滞后,金融生态环境亟需优化。金融对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支持作用,但其作用低于全国水平。下图是山西省融资结构图。

可以看出,山西省的融资结构主要是间接融资,其中银行信贷在绝大多数年份都占到了融资总额的80%以上;证券业相比以前山西省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明显直接融资市场对山西省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新型产业在资本供给方面的支持作用相比较发达地区还是相当的有限。受特殊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影响,山西省的金融服务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融资结构信贷化、信贷结构资源化、资本市场利用不足、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效率低等特征。从融资渠道看,银行信贷占资源型区域现有金融服务的较大比重,相比之下,来自于资本市场、产业基金、金融租赁、信托和民间金融等方面的融资支持极为有限。从融资主体看,信贷资金高度集中投向资源型产业或资源型大企业,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问题。从业务经营看,银行信贷品种单一、收益不高,放贷“短期化”行为明显,中间业务创新缺乏动力,银行对宏观调控政策及相关信贷政策执行力不强、标准不一,风险敞口较大。从体系建设看,金融服务形式单一,商业银行一支独大,社会资源不能有效资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社会信用观念相对淡薄,金融生态环境亟需优化。

从国内外经验看,资源型依赖型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关键在于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依赖,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从产业发展看,一是在原有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延长或扩展产业链条;二是发展替代产业,因地制宜替代衰退产业、导入新兴产业。从政策体系看,以产业政策为核心,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配套,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支持。

二、区域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因素

假设将区域经济分为两大部门:第一大部门,代表新型产业部门包括新兴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部门和从传统产业中升级的部门。第二大部门,代表传统产业部门(不包括第一大类中的传统产业升级的部门),其中决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是第一大部门。新型产业获得相对于原有产业结构融资额的一个比率p的银行贷款,则新型产业部门的预算约束为:

上式表明,当提高对新型产业部门的信贷比例时,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能够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得到改善。

如果再将其收益与新型产业部门带来的社会生态收益相结合,则可以得出加大对符合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部门的信贷支持符合政府部门和银行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利益。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的启示:

(1)目前存在于银行体制中的信贷配置方式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经济主体转型发展所提出的金融需求,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企业投融资环境。金融在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过程中充当参与者和引导者角色,通过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以反作用于金融业,促进其盈利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金融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

(2)区域内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实施能否提高资源的配置效应,取决于银行对代表更高生产力具有可持续性的新型产业部门的信贷支持。

(3)通过利率市场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应当以体制改革为基础,制度改革是其他改革的前提,应当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制度供给方面的优势,应当着眼于长期同时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正确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

三、构建资源依赖型区域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区域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信息采集机制,扩大信息的入库面;改善金融法治环境,加大对资源依赖型产业转型中的各类金融债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机制;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金融意识,充分认识金融市场对资源型依赖型区域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特别是资本市场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融资功能。积极引导市场主体重视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规则和氛围,降低各类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合理高效的开发金融资源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全面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或开发性金融的先导作用,通过发行和承销长期建设债券以及信贷调节等方式,为资源型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项目、国有企业转型和新型产业培育提供长期性的资金支持。进而诱导商业性资本、民间资本和适度规模的外资参与资源型区域的转型发展,实现资本来源的多元化,最终通过竞争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通过金融创新,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严格按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和可持续信贷的要求,规范落实倾斜性金融支持政策;高效利用煤炭产业基金,重点扶持支柱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资源型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组建和发挥自身财务管理公司的作用,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类金融工具,改变融资信贷化的单一模式;进一步推进多渠道融资体系建设,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商业票据以及利用民间金融等多种融资方式,既避免信用风险集聚,又可以充分利用信贷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大对新型产业部门的金融政策扶持。对于产业链上具有重要关联作用或链接功能的新型产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担保、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信贷资源、投资基金、企业债券等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支持产业链中的新型主导企业提升自身财务管理公司或投资公司的资本运作绩效,进一步引导银行调整自身的信贷行为,创新业务模式,迎合市场需求;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基金进入新型产业集群,加大对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的科研投入,支持创新型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获得更多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崔满红.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王广谦.金融体制改革和货币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陈继明,周诚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中国金融.2010(11).

[4]崔满红.资源依赖型的内地经济有增长没有发展,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论坛.天津财经大学.2009(9).

[5]高波,罗剑朝.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策略.金融研究.2008(9).

[6]陈守东,杨东亮,赵晓力.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8(2).

第8篇

关键词:丘陵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5.236

1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针对丘陵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水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丘陵地区必须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丘陵地区工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突出把握好“稳政策、增投资、夯基础、促改革、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2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

由于丘陵地区服务、娱乐等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较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主要以农村为主,故基本不涉及城市发展用水战略。同时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耗水量较大,在今后的规划发展中应当逐渐减少,因此,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对策的重点是农业,农业用水战略: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溉农业。

2.1丘陵区水资源开源战略对策

丘陵地区水资源供需实践表明,地区工农业、生活的发展过分依赖降水资源,使得用水保证程度低,难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由于地表水年际、年内变化大,供水没有保证,影响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在没有供水调蓄能力的丘陵地区影响更大。单一的依赖降水资源,使丘陵种植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该区域的种植业以抗旱树木业和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作物产量均不是很高,农民收入相对平原区较低。为巩固和提高区域内水资源承载能力,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供水体系和高效用水体系。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修建集雨蓄水池等供水工程,进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山地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措施:①加大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面对丘陵地区径流流量日益减少的实际情况,在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集雨蓄水工程,修建大型蓄水池,以解决当地人畜饮用水和生产发展用水。②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地下水资源可利用率。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釆利用是解决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还具有较大开釆潜力,但是丘陵区域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远大于平原区,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地下水源被开发利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条件进一步开采地下水资源,增加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量,改善丘陵地区有效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成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开源战略的主要措施和重要对策。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梯田蓄水农业。丘陵地区的缓坡地带(坡度小于15°地区)能够开发形成梯田,在北方地区基本种植树木,它们根系发达能够阻止水分流失,减少水土流失;而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这种作物根系可以集蓄、吸收降水为自身生长、发展和储备营养物质所用。总之,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梯田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最终达到开源的目的。

2.2丘陵区水资源利用节流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主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①农业种植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②工业结构:合理调整丘陵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低耗水行业,禁止高耗水产业的新建和扩建,努力减少区域内传统煤炭、机械、炼钢等局耗水行业。2)优化配置农业用水,以期达到节水目的。丘陵范围内建设骨干集雨蓄水工程、拦截地表径流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丘陵区域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和牲畜用水。3)完善节水工程性措施。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地区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同时考虑耕作地的栽培情况,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4)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3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旳管理对策

1)完善和制定政策体系。丘陵地区应积极推进水利立法工作,各地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2)实行用水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宏观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水权分配的指导原则,从水源上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其分配要求是要低于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明确各用水单位能够利用的水量。3)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丘陵地区地块分散,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人们都是沿河谷取水、用水,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故丘陵地区需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4)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丘陵地区经济条件较差,通信较不发达,农民思想相对落后,没有节水灌概的意识和自觉性,故应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利用各种形式,让全民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水质供需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上众多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保障其他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顺利执行,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体系发挥其应有作用,可见管理对策是所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精神支柱。

3丘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

3.1因地制宜地实施丘陵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也是用水浪费大户,必须釆取各种措施加快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建设进程,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根据大部分丘陵地区实际情况,以节水、高效为目标,提出丘陵地区的高效用水模式。丘陵地区产业和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种植经济林、粮食作物、少量蔬菜,耕地面积规模均较小,仅稍大于山地地区,针对不同的作物考虑实施不同用水模式,使其适用于所有丘陵地区该种作物以后的种植发展。模式1:经济林+局部灌溉(涌泉灌、滴灌、地下滲灌)+梯田蓄水措施。模式2:粮食作物+长短畦结合,高低埂结合的田间工程+深耕蓄水+节水品种。

3.2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区域内人员素质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水利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更加凸显,特别是区域范围内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以乡镇水利站为主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基础、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支撑,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区域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防汛抢险、抗旱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灌溉实验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大规模开展岗位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区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服务水平。

4结语

本文以丘陵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研究我国丘陵区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和对策,对丘陵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涉及水资源持久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对策、开源战略、节流对策、管理对策、综合技术体系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大部分同类型的地貌地区,方便了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贯彻执行,可以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思想的实施,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并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广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

[2]姜蓓蕾,耿雷华,徐彭波,等.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发展及管理模式演变趋势浅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0):66-69.

[3]贾竑骥,樊贵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潜力河南省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某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小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进而对所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予以全面综合分析。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旨在于探讨揭示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规律,为河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要使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具体化和定量化并且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区域发展状况,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

科学性原则。只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才能科学的反映区域发展状况。

规范性原则。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体系,由于这些指标的性质和特点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规范化处理。

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区域发展内涵的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生态安全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在进行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时具有可行性。

层次性原则。根据评价需要将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合理、清晰。

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指标对时间、空间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又保持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完备性和独立性原则。能全面反映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状况,各指标间相互独立或相关性小,避免包容和重叠,力求简而精。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在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条件差异,建立能够实事求是、全面、科学的反映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的指标体系,将区域发展潜力评价因素归并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其中,目标层(a)即为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准则层(b)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分项指标,是对目标层的细化和说明。指标层(c)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分项指标细化,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详细表述。

根据河南省的具体发展水平特点及现实因素,参照2006~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有关数据,选择1个目标层,对应6个准则层,再对应43个指标层,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个目标层(a)为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综合评价(a1);6个准则层(b)分别为: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b1),科技创新能力(b2),社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b3),区位与基础设施(b4),信息化水平与对外开放度(b5),资源禀赋与环境支撑能力(b6)。

43个指标层分别为: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百元投资利税率;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r&d人员,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三类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抚养系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客运周转率,货运周转率,高速公路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排水管网密度;千人拥有互联网用户的个数,百人拥有电话数,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人均旅游外汇收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气中的so2去除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熵值赋权法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熵值赋权法是一种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由于文中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间性质不同,单位不同,而且数量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所有原始变量均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无量纲化处理后,用熵值法赋予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出区域发展潜力指数(dpi)。计算过程如下:

对于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xij (i=1,2,…,m)。如果对确定的j,相应的xij(i=1,2,…,n)之间的差异越大,则说明该项指标的相对作用就越大,即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其熵值也就越小,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为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特这比重。然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rj=1-ij (j=1,2,…,m)。

差异系数是反映综合指标作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指标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最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式中:yij —第i个城市的第j项因子分值:α(j),xj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正相关时,α(j)=1且xj = xmin;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负相关时,α(j)=-1且xj = xmin;xij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值;xmax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大值;xmin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小值。

二、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数法,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某一因素分值按照下式计算:。式中:fik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wkj第j项因子对应上层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yij 第i个分等对象第j项因子的分值;n第k个因素包含的因子个数。城市发展潜力综合分值按照下式计算:

即为dpi区域发展潜力指数。式中:si第i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分值;wk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fik 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 因素个数。

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的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将权重系数wj 代入模型即可得出河南省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

发展潜力评价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洛阳作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16、0.0889远高于其他各地市成为经济增长极和副增长极,从而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着其他地区的发展。从地域空间上来看,全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空间分布呈现由省会郑州向想其他地区呈阶梯状下降的趋势。

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是影响发展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处于较弱和弱发展潜力的区域多属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的黄淮地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及中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距离省会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较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淘汰高耗能、高耗材、效益低下、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开发和引入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资源的开发技术与替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升河南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