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时间:2023-09-11 17:27:29

导语:在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节奏;文意;语法;古代文化常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09-01

在听课和阅读优秀文言文教案时常常遇到这样的说法,“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节奏”,那么怎样就是注意了朗读节奏了呢?老师含糊其词,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注意节奏就是读清句读,正确停顿。停顿,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对于读清节奏,师生均模棱两可,但它却是学习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这里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要理解文意。保持句子语意的完整性是停顿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朗读文言文时,要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前学习文言词义的积累、页下译注和查阅《古汉语字典》等,基本弄清语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哪些词连在一起,哪些又不该连在一起,这样读起来的文章就晓畅通顺,使人明白。理解文意划分节奏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例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是以”是因此的意思所以连在一起停顿。

例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由是”是通过某种办法的意思,所以也要放在一起读。

二、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就要停顿

例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句中“其”是“它们的”,“实”是“果实”。是两个单音节词,就不能连在一起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例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是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也不能连在一起读。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像这样的特殊的词还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的“中间”,“可以一战”中的“可以”等等。

三、古汉语固定词组不要划破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的“得无”,“吾城北徐公美”中的“孰与”,“有朋自远方来”中的“不亦”等等都是固定短语,这样的词应连在一起读。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它的基本文意,然后朗读时,保持语意的完整性,即不读破。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来划分。

在弄懂文言文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个充当什么成分,这样也能把握文言文句子的自然停顿。

1、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如:滕子京 / 谪守巴陵郡。若 / 毒之乎? 吾父 / 死于是。佳木 / 秀而繁阴。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水 / 皆缥碧。永之人 / 争 / 奔走焉。

2、谓语与宾语间要停顿。如: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问 / 今是何世。

3、谓语与补语间要停顿。如: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能 / 谤讥 / 于市朝。渐闻 / 水声潺潺 / 而泻出 /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收任 / 于败军之际,奉命 / 于危难之间。咨臣 / 以当世之事 。骈死 / 于槽枥之间。

4、主语谓语宾语间停顿。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谓/之隐逸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如:山肴/野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6、能愿动词和动词之间要停顿。如:能/谤讥/于市朝。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7、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停顿。(1)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2)偏正短语中,修饰语较长的,一般要停顿。如: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再次,还要仰仗古代文化常识来读准节奏。

第2篇

另一方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尤其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理论的大力推行,似乎使得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大有无所适从之势。一方面,我们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尽可能地多锻炼学生,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与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又清醒地看到很多学生因为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缺失而造成课堂学习的低效甚至是无效。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少教多学”的策略呢?

首先,是积极培养并努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激发兴趣的要义,全在于激发出学生“自愿做”的热情。激发兴趣应注意时机的选择,或在课初,或在课末,或在课中。在设问与引领,一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也就喜欢上了文言文,更何况学生要想真正弄清楚这些答案是要大量阅读相关资料的,在阅读中自觉接受文言文的熏陶不是更有实际意义吗?

其次,针对学生作文材料匮乏的现象,积极引领学生到所学的文言文中选择经典的写作素材。最好的引领办法是精心选择历年高考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中大量使用文言课文中经典素材的作文片段,引领学生反复阅读,认真分析,自觉感悟并生成结论:引用文言课文中的经典素材可以使文章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同时又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这样,学生就会真正喜欢并且热爱文言文的学习了。

3.添加事例。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简单,可是如何让它生动而富有灵性呢?我认为只有添加事例,使它丰满,才可能让原文灵动。比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当讲到邹忌的讽谏艺术时,不妨添加庄子以愿当泥涂之龟而辞退楚国使者的机智、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影射梁惠王的善喻以及《克雷洛夫寓言》中乌鸦与狐狸的故事等,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明白了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无穷变化。

4、揭示内涵。这里的内涵,是指课文中潜在的、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来的东西,而揭示内涵则是指将这些东西确认出来,使其明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毕竟是学生,其预习自学的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可能“尽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适当点拨,指明内涵,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课文中内涵主要有三类:①关键句。如《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鸿门宴》中的“竖子,不足与谋”等。②段或篇的思想内容。如《兰亭集序》的二、三两段,《归去来兮辞》的一段和四段。③篇章结构、语言及其他。如《过秦论》的结构艺术、语言特色,《鸿门宴》与鲁迅先生“无韵之离骚”这一评价的联系等等。教学中,老师适时适度的揭发内涵,无疑会收到使学生在有所悟但所悟不清的情况下,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的效果。

5、解释文字。这里的解释文字不是解释课文中字词的意思,而是指根据这个字词在文中的含义或形状适当联系它的本义或与此字词有关的文化现象,这样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勾践灭吴》中,在讲到“贾”字时,结合课文注解适当补充“行商坐贾”的文化知识;讲到“取”字时,简要介绍“取”字背后蕴涵的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甚至对个别字还可以进行巧解,如“男”字,可以解释为“在田里出力拼命干活的人”,也许此解不合本字含义,但与古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是相符的。在教学中,对字词适当的引发联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这个字词,从而实现让学生更多更好地积累文言词汇的目的。

6、吟咏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精妙,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读,读感情,读意境。这样读了之后,学生心里就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欲望,也就有了能意会课文的喜悦,也就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7、介绍文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的人类活动就是靠文言文记载的。如能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介绍古代文化,比如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职官、天文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额外人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这样的文字,触龙见到太后为什么要“自谢”?如果没有介绍古代的礼仪习俗,就难以理解。所以适当地介绍古代文化常识,能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现实,也能达到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8、利用教具。教具的使用,容易让课文内容直观易解。如教《卖油翁》时,老师带进一枚铜钱与一瓶水,模仿卖油翁倒油动作,学生一看,对课文内容自然就了然于胸了。在文言文教学中,如能结合课文实际,准备或制作教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

1.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方便查询古代汉语实词。

2.古代文化常识检索。方便查询古代地名、官名、天气名称等。

3.古代官职变迁常用词表。

4.古代人称代词表。

4.高职类语文高考必须掌握的15个虚词表。

5.在笔记本上摘抄掌握得不够好的实词和典型文言句式。

二、培养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意识阶段

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1.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横线划出里面不需要翻译的固定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等)。

2.再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双线划出里面的虚词。

3.第三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斜线划出单音节词。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4.小结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的文段一般都能按照以上三个顺序进行解读,划小横线的固定名词和划小双线的虚词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不译。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除固定名词和虚词以外的实词上,尤其要注意古代汉语中实词多是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这一阶段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多划几个文段,不必翻译。方法熟悉了以后,不必严格按照初步阅读、再次阅读和第三次阅读的顺序训练,学生可以通过一次阅读同时完成三次阅读的内容。

三、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知识积累阶段

1.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其它文言文人物传记8到10篇,用笔记本摘录经常出现的虚词、固定词组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

2.完成以上阅读训练之后,可以开始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强调尽量把单音节实词翻译成两个字的现代汉语词语。每个句子翻译完词语以后再进行词语组合,调整语序,添加连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翻译训练中,必须让学生达成共识,即不必过于追求每个词语的准确性,而应当建立整体观,大致了解文段意思即可。用笔记本摘录文段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摘录经常出现的文言句式归类并进行总结。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实战

在完成了以上准备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做文言文阅读题进行实战训练。

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设四个客观题和一个文言文翻译题,其中客观题的第一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实词,第二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虚词,第三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句式或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四个小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

在这个阶段的实战训练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段之前首先阅读该题目的第四个小题。如果第三个小题是理解文段内容,学生还必须在阅读完第三个小题的选项之后才开始阅读文段。文段阅读完成以后再次阅读第四个小题并完成它。第四个小题的选项通常是对全文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对学生掌握文段意思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可以完成其它三个小题,尽量在文段里找出选项的出处,联系前后文寻找答案。做好四个选择题,翻译文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一般能在选择题中拿到6到9分,翻译题中拿到3到7分。

如果时间允许,在做题的过程中能辅以学生对文言文文段的朗读,培养出充分的文言文语感,做题效果会更好。

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文言文教学 文化底蕴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通常运用常规的文言教学模式: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课后字字落实到位。这种模式固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疲劳,课堂上死气沉沉,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倦的情绪,一讲到文言文就叹气。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究其原因,发现有二。

其一,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阅读它难免令人感到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空间很小,对学生来说,“难懂”加“无用”,所以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其二,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课文的诵读,过于注重文言知识的传授,反复分析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的活用现象、文言特殊句式等做法,把课文支解为一个个与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中似乎使学生获得了“实利”,其实,学生们早就在麻木的听讲中日渐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而今,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也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要改变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疲劳,课堂死气沉沉,文言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局面,我想,在今后高一、高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同样具有承担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的思想。它不仅具有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而且承载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渐染,提高其人文素养,进而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的任务。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重视诵读

诵读对语文尤其是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的文言文和诗词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步骤。先读准字音句读,然后读出词义句意,再读出文章的主旨、感情与蕴含的深刻意义。例如,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反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通过诵读就能把握作者盼归的迫切心情。“读”和“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前后两个阶段。学生每读一遍,都向译的目标前进一步,把课文真正读懂了,“译”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因此,读和译是同时进行的,“以读促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要运用语感来唤醒头脑中已有的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记忆,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诵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难以完成诵读任务。为此必须认清字的音、形、义,同时还要理解词、句、段的涵义。如:《勾践灭吴》一文生字达十余处,诵读之前必须认辨准确。其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把握文体风格。最后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这样的诵读需要边读边思考,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

二、重视教会学生积累和归纳文言文的基础方法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之以渔,重心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从而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伟大理想。“鱼济一次,渔济一世”,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教给学生一把把开启古代诗文阅读之门的“金钥匙”,使其能够终身在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海洋里自由遨游。在文言文单元教学伊始,教师宜用2―3节课,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课堂上精讲少析,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凡是学生能自学的知识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走进文本,去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生课后能自行归纳梳理,能联系旧知识,推知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思维习惯中学会思考,并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重视挖掘作品当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要想把古文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必须深入到作品当中,去挖掘作品当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更是精品当中的精品。如果仅仅是流于对字词和文言常识的讲解,未免过于肤浅、枯燥,编者的意图也最终未能得到贯彻。教师深入到文本当中去,从作品的文化内涵或某以角度入手,然后加入对字词的讲解,教授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学生对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探求的欲望,那么对字词的理解将是迫不及待的,而且印象也是最为深刻的。

四、重视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好手中资料和工具书进行文言文口译和笔译

教师应多让学生参照教材里面的注解并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尝试翻译全文,标出难懂词句,适时向老师提问。学生在课堂让对文言文进行口译或笔译,这类较传统的做法既有益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益于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古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得以解决,以便在考场上获得理想的文言文分数。

五、适当穿插相关古代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5篇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1.文言文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让学生明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如同为学生扫清通往古代文化遗产宝库的障碍,让他们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祖国文化遗产的养分,聆听先古圣贤的千古绝唱,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习文言文可以修生养性,提高文学鉴赏力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在这时期,品读文言文会使其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文言文中涵盖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心态与情怀,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奇葩,是流传千古的文化精髓,不仅布局严谨,行文简洁,而且气韵生动,文采斐然。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就能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以及现代文的学习中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鉴赏能力,就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感情,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纠正认识,阐述文言文学习的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强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由此可见,端正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文言文教学现状是学生不想学、不愿学,究其原因大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没用,作为古代的书面语言,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失去使用的环境和交际的功能。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无根状态。对此教师可以从提高语言素养,继承民族文化,提高审美修养三个角度阐述学习文言文的巨大价值,从而引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动机,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2.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巧妙的导入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还可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文言文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懂,但老师的一句幽默之语,巧妙导入,往往能让古文“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投石激浪,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例如,笔者在讲授《愚公移山》时,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孀妻”和“遗男”的含义,问学生:“孩子的父亲会同意他去帮愚公搬泥吗?”这一问不打紧,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后得出结论:“老师,他没有父亲,他是寡妇的儿子。”笔者顺势问其理由根据,然后指出“孀妻”和“遗男”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乐于思考,轻松学到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

3.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古至今,在文言文学习中诵读都备受肯定与推崇,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教师不仅要将课文讲解详细、全面,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诵读水平,用心揣摩文本,反复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准确诵读,鼓励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品味、鉴赏文言文作品,在读中受到熏陶。例如,笔者在教授《岳阳楼记》时,先为学生示范诵读:以平和的语调诵读第一段,以激昂的语调诵读第二段,以缓慢、低沉的语调诵读第三段,再以轻快的语调诵读第四段。在笔者的范读中学生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学生都跃跃欲试,也都想着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激发出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4.授之以法,使学生会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不用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都告诉我们同一道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教给方法,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学得高兴,还能受益终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能读通、读懂、读活、读透;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督促、引导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常识,包括文言虚词、实词,文言句式等,积累一定的阅读量、背诵量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的效果;最后还要教会学生使用有关的工具书,比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有文言文各种译文选本。

第6篇

一、以文诠言,准确理解文言知识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对字、词、句能有准确的理解,从而更深入地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涵。然而词义的确定往往与句意的把握密不可分,而句意的把又往往与整篇文章的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弄清作者写了哪些人,叙的是什么事,表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何,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又是什么,然后,再来引导学生诠释文言文的言。

比如:《兰亭集序》中的“引以为流觞曲水”,课文注释为“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又注“曲水”为“引水环曲的渠,以流酒杯”。本人认为这两个注释很可商榷。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渠”是人工开挖的水道。按照课文注释,“引水环曲为渠”,就是说为了这次文人的聚会,要开挖一条水渠,而且要挖得弯弯曲曲的,把水从别处引过来,这符合情理吗?所以,本人认为这个句子应该翻译为:利用弯弯曲曲的溪流来漂传酒杯。可能有人会问,你把“引”解释为“利用”有什么好处?我的回答是,没有。但是按照情理,把这句话中的“引”灵活地理解为“用”“利用”是最符合当时的情景的。

二、立足于“言”,探究文言文的“道”

在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是共通的,是一致的。要想把文言文教学到位,就不能割裂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必须立足于言进行教学,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关键字词句的辨析与推敲,引导学生达到对文章、文学、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而触摸文本的精神内涵,获得精神的成长。在名句的鉴赏分析中,体验艺术魅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养成高雅的气质。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富于智慧的文言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古汉语的独特魅力。我们通过解读“文言”领悟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能准确捕捉文言作品的象外之意与弦外之音。譬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这么一句描写兰亭周围的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句中,“修竹”一词就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呢?中国文化素来讲究天人合一。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的竹,千百年来因有清雅淡泊的品质而被赋予了特点的审美情感。兰亭有竹为伴,不正是君子贤士聚会的美好环境吗?这还不够,王羲之还以“修”修饰了“竹”。教学中,如果我们只简单地将它译为“长长(高大)的翠竹”,恐怕会有“暴殄天物”之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以“修”修饰“竹”其意不尽在“竹”,而是要竹之坚韧挺拔,清雅淡泊表现作者修身自好的志趣。

有些文言文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的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在《陈情表》一文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无以”一词的理解分析来探究李密的“孝情”。“无以”是“没有用来……的办法”,李密在幼年的成长过程中究竟缺少什么呢?他的祖母又为什么不能安度晚年呢?由前一句的“无以”,可以结合上文引导学生进一步联想到李密幼年父丧母嫁的孤苦无依,瘦弱多病,无依无靠的悲苦身世;由后一句的“无以”,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李密孤苦伶仃,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家境,祖母卧床不起,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的情境。

李密幼年全赖祖母抚养,此时,祖母卧床不起,李密又怎么忍心离开呢?这种血肉相连的亲情关系,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两个“无以”道出了李密当时的实情,而且蕴含着深深的人情味,读之,令人遐思悠远,品之,令人回味无穷。晋武帝见了,又怎么还忍心逼迫李密离开他的祖母呢?

三、激活学生的想象,加强“文”与“言”相融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必须透过“言”把握文章表现的情感脉搏。为此,学生必须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之本,让他们借助想象和联想解读课文文本。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描绘阿房宫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描绘阿房宫非同凡响的句子,想象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可以通过想象实现“文”与“言”的相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文内容,加深审美体验。显然,这样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更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7篇

一、基本思想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差异为基础,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从大到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教育模式。本模式就是把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作为研究的重点,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与需求,探寻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文言文陈旧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精神,贯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突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消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隔阂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理论依据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立足于初中语文新课改大的历史背景,以初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时代的脉搏,从文言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课外拓展深化三个方面入手,探寻能够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

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深刻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促进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古人的文化底缊,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古文的“知、情、意、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品质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通过文言文的教学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新的人文教育,达到“以先进的文化的教育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化创新的目的;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古文化的经典作品永恒的留在学生的思想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坚定的爱国热情,使中华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在东方大地上闪烁永久的绚丽光彩。

三、操作程序及教学实践

该模式是一种开放型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该模式可大体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本模式包含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是一个动态、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不仅环环制约,而且同时又是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展开的。离开了教学目标,就象航行离开了舵手,既不能落实具体教学知识点,更无从谈起学生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

1.导入

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2.诵读

通过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大致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技巧和规律。采用通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句读、语气、停顿、重音、语速)与精读(字斟句酌、质疑释疑)相结合;美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与品读(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相结合。

3.理解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有计划地识记和分辨文言常用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理解相关的文言、文学和文化常识。品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思想美和情感美。

4.拓展

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下逐步增多自学的因素,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5.评价

通过试卷检测,朗读比赛,短剧表演赛,文言知识比赛等形式来建立学生“亲近文言文”成绩卡,记载学生各项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向家长通报。

以上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运用,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美文,诗词歌赋的导入及作者的背景资料介绍让学生对文章充满期待;朗读时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骈散结合,读出重音、语气,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理解文章时没有我翻译一句他们抄写一句,而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资源,疏通文意,同时将难点、重点的资料在课堂一起交流,并把文言常识和文学常识整理笔记;同时让大家收集周敦颐的其他作品,了解作者作品的主题思想,布置作业《我评爱莲说》……,将优秀作文在课堂宣读,学生们热情高涨;通过小测试、检查笔记、文言知识竞赛方式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次课使师生受益匪浅。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国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既关系着学生升向高一级学校后的语文学习,也影响着初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劳动者语文运用能力的高低,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在学生以后的成长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在初中学生中却流行着语文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为什么怕读文言文?对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首先是学生主客上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

文言文的作用之所以被广大中学生漠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的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学生因无法学以致用而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课本中接触文言文外,在生活中就无法接触文言文,更不会以文言为媒介进行交际和思维;适合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也是现代汉语,不学文言文也可满足阅读的需要。因此文言文无法学以致用,因此学生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无法产生认知上的联系,这样就缺乏一种为了生活和表达地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二)其次是文言文客观上存在的时代隔离感。

因为文言文的产生年代和运用现代汉语作为交际手段的现代生活相隔久远,文言文中的古代汉语知识与现代汉语差异太大,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不经必要的语言训练,已经很难读懂和理解。而且学生没有古代汉语基础,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除了诗歌以外没有经过专门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学习(即使到了初中也未作重点要点要求),即使是诗歌也只限于背诵积累,理解其大致意思就行,对于文言文的字词句知识极少涉及,因此习惯依靠现代汉语的特点来遣词造句的初中学生,对于一下子在课本中出现文言文,自然感觉陌生,在理解和掌握上也得有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三)文言文教学要求的单一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考察他们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太多的时间对学习文言文的工具性知识(词法、句法等)进行系统指导训练。因此除了串讲、点评等方法外别无它法,使得学生无论是细部的了解还是总体感悟都只能靠识记为主,颇有囫囵吞枣的感觉。由于教学要求上的单一性导致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使学生学久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

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学”文言文和教师“教”文言文的目的自然就殊途同归――“应付考试”。因此就有不少学生甚至教师也提出“学习文言文究竟有什么用”的质疑。难道小学到初中的语文课本中的120篇诗文的教学,就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分数?否,之所以会产生这样误解,在于“学”者和“教”者的急功近利,没有认识语文的特点,更没有认识到文言文在人们终身学习、传承文明、提升人格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标,应给文言文怎样的地位和赋予怎样的意义呢?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从开始接触文言文到背诵积累文言文,如果在这个阶段中没有掌握阅读文言文基本的古代汉语常识,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就仅仅靠死记硬背的记住几十篇古代诗文,要想在高中阶段完成文言文的教学目标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我们就从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

(一)从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来看

1、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汉语必备的基础和工具。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知识,了解汉语源远流长的历史,热爱我们丰富的汉语文化。白话文中文中存在着大量的文言文词句,我们在学习词语“唯你是问”“何罪之有”时就有必要运用言文言中的倒装句的特点向学生解释;“赴汤蹈火”“走马观花”中的“汤”和“走”则涉及了词义的变化知识;一个词语可能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或深刻的道理,如成语故事“破釜沉舟”“指鹿为马”“坐井观天”“拔苗助长”“塞翁失马”“讳疾忌医”等;一种修辞映射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如避讳中的“正月”“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一句名言反映出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和品格,如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习态度、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砺志治国之道、柳宗元“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忧民之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体现出政治抱负、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傲岸的品格……

2、文言文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工具。

许多优秀的文言文是我们写作的范文,是我们创作的题材,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由于文言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各种时期的人文风俗、社会生活学习文言文,可以积累可供借鉴的名人史事等作为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古为今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作品题材、反映事物的角度、风格等借以提高现代语的写作能力。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大量时间用于练题而忽视了语文的课外阅读,因而无法积累相应的素材,写起作文来难于上青天,因而出现了“学语文,怕作文”的怪现象。阅卷场上教师为求速度打印象分。因此有的语文教师在临考前指导学生背几篇不同题材的范文以“灵活”应对考场上的作文题目。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训练,写起作文来空洞无物、矫揉造作、无中生有,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语言上的简练、传神、富有韵味;内容上的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反映时代、关心时事;形式上的结构精当、构思巧妙。

(二)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初中文言文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1、文言文在拓宽中学生认识方面的作用:人能亲自去感知认识社会的方式和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但人的求知欲却是无止境的产生于不同时代古人之手的文言文作品,从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生活的真实,而今人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能尽可能地认识到历史的本来面目。从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遂肉”中了解到原始人们捕获禽兽的过程,从远古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中认识到了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崇拜以及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从《桃花源记》中认识到了东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从《捕蛇者说》中认识到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从《儒林外史》中认识到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

2、文言文在提升中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具有的认识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而文言文具有的提升人格的作用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向善”的品质。这方面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来实现的。我们的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中诸如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等等,都是当代中学生需拥有而缺少的。所以,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就是对语文素养的重视,就是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

总之,在初中阶段一定要重视文言文的教育,要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文言的学习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第9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46-02

据可靠消息,我国高考和中考将进行重大改革,要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察分量,语文课本要增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文言文是传承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种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文化遗产。目前初中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学生学习文言文,其实也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这一现象更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1.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1 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时,多数都是先把重点字词标注好,然后在逐字逐句翻译给学生,要求学生要记住重点字词的解释,然后连缀成句子,并且要死记硬背出来。而学生在整个过程的参与形式只是两点:记笔记和背诵。至于学生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都不曾被关注,而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也极为简单:背诵和默写。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知识的传授,更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差。据调查了解,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古文、不愿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更不懂的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华。初中语文课本中推荐的名著阅读《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就有很多学生读不懂,读不下去,还有很多学生只能读这些名著的青少年版。究其原因,还是文言文底子薄,没有形成语感,对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词语的掌握不够形成的。这就是农村学生有"三怕"的原因。

2.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对策

针对农村中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现状,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2.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文学教学。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与朱元思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吴均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春江美景跃然纸上。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朗读、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享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要灵活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朗读背诵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很懒得背诵。因此教师就要加强朗读来带动能背诵。在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师不一定要死板的全班集体朗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教学方法如知识竞赛、辩论会、故事会;多媒体、幻灯投影、图片等创设教学情景等,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他们能欣赏到文言文的言简意丰的美妙,并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总之,课堂充满多变的互动形式,可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服务。

2.2 疏理字词、规范翻译,并倡导"自读――质疑――讨论"。

指导学生疏理、积累文言词汇,规范准确地翻译文本。首先要求学生在熟读自悟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现代文明白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不懂的地方由教师来点拨。然后组织学生提问、讨论、交流,发现学生错误的予以纠正。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3 强化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文言文语言生动凝练,节奏富有变化,最适合诵读。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言语感,体会作者的感情,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古代文人非常重视诵读之功,可以说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耳与心谋,体味作者的情感,感知作者所描绘的形象,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诵读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好内容的停连、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用优美的声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典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更会觉得情与景会,事与心谐。深刻感受到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心境之雅。从而领略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还要注意形式的多样,让诵读充满乐趣情趣,使学生乐此不疲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就会逐步弄清文义,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